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圍棋四哲

指数 圍棋四哲

圍棋四哲一詞,指的是日本古代圍棋史上,四位有名人實力,卻因兩兩相對而無法成為名人(制度下只能容許一位名人)。.

31 关系: 家督安井家安井仙知仙角安井算哲安井算知安井算英幕府五子棋井上家井上幻庵因硕井上节山因硕井上松本因硕御城棋围棋神奈川條約第九世安井算知第八世安井仙知美國林元美林因長門入棋圣本因坊丈和本因坊丈策本因坊元丈本因坊秀和本因坊秀策本因坊秀甫本因坊算悅本因坊道策本因坊道悅日本

家督

家督()是指東亞在傳統父權制度下,家庭各項事項的支配者。此詞在日本較被廣泛使用,漢語則多稱為家主或族長。.

新!!: 圍棋四哲和家督 · 查看更多 »

安井家

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四大家(本因坊家、安井家、井上家、林家)之一。 共世襲了十世,採世襲制,多由子姪繼承,而非門徒,所以並不能像本因坊家般人才輩出,但是高段棋士仍是非常之多,與本因坊門歷年來多為敵對狀態。.

新!!: 圍棋四哲和安井家 · 查看更多 »

安井仙知仙角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江戶,一說武藏國,為安井家的分家坂口家第一世家督坂口仙德的長子,本名--。 九歲時坂口家獲得出賽御城碁的機會,年幼即發揮其圍棋才能。1780年,安井家家督仙哲突然去世,並沒立定跡目,於是在第五世安井仙角(坂口仙德師父,同意仙德自成一家者,當時已退休)的安排下,仙知繼任為安井家家督,是為第七世安井仙角,為了與兩位以仙角為名的先祖區別,多稱仙知仙角。坂口家此時也獲得圍棋四大家的認可。 仙知仙角被認為是第一位使用高棋位、大模樣的棋士,其仙知流在當時壓倒性的戰勝所有碁豪(对本因坊烈元16勝2敗1和、对服部因徹(因淑)7勝3敗、对水谷琢元4勝1敗1和、对本因坊烈元的跡目候補河野元虎に9勝2敗),1802年與本因坊烈元同時晉升準名人,其華麗的棋風帶動了安井家的興盛。以其實力,加上天下無敵手,仙知仙角本大有理由就任本因坊察元死後空下的名人碁所,但是仙知仙角生性淡泊,加上其徒中野知得實力更勝自己,於是1800年立知得為跡目,1815年退休,還名安井仙知,而知得繼任後是為第八世安井仙知,兩者為了區分,仙知仙角又稱大仙知。 退休後,並不關心碁界事宜,對於之後的本因坊元丈、知得之爭,與本因坊丈和奪取名人之事均保持中立態度,專心培養自己的兒子坂口虎次郎,之後成為坂口家第三世家督(後來坂口家改為阪口家)。1837年去世。.

新!!: 圍棋四哲和安井仙知仙角 · 查看更多 »

安井算哲

H Category:安井家 Category:江戶幕府幕臣.

新!!: 圍棋四哲和安井算哲 · 查看更多 »

安井算知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京都山城國,本姓不詳,為第一世安井算哲的門徒。.

新!!: 圍棋四哲和安井算知 · 查看更多 »

安井算英

--(),日本圍棋棋手,為第九世安井算知的兒子,生於江戶。 其父算知並無直接指導算英,而改由算知門徒海老澤健造教導,但是算英向來受到父母溺愛,因而進步緩慢,一日健造忍無可忍而打了算英,健造而遭到算知嚴厲斥責,於是在健造的建議下,算英拜於本因坊秀和的門下。 1858年,遠遊的算知突然去世,在秀和的協助下,算英返回安井家繼任為家督,是為第十世安井算英,並開始出賽御城碁,為後來明治時期最後一位有御城碁經驗者,被尊為「御城碁的遺物」。 因為幼年拜於坊門門下,而與秀和次子本因坊秀榮關係十分良好,在本因坊家與新成立、現代化的方圓社對立時期,常作中間的和事佬,1900年升上七段(當時已無上手之稱)。對於後繼無人,算英一直非常煩惱,兒子並不會下棋,後來秀榮與大弟子田村保壽交惡,秀榮便有把保壽過繼給算英的打算,不過後來並無實現。 1903年算英與弟子對局時,突然中風而去世,雖然算英有許多弟子,但是彼時已經是現代化的時代了,林家早已併入坊門,坊門也被方圓社逼得不得不跟著現代化,安井家雖然有雄厚的歷史背景,但仍比不上本因坊家般重要,在無人願意繼承下,安井家從此斷絕。後來使用「大模樣」、發明「新布局」的木谷實,其心中偶像乃第七世安井仙角,於是便有將門下弟子重新成立安井家,不過並無實現。 算英死後,雅號遊仙堂。秀榮稱讚之為自己以外天下第一高手。.

新!!: 圍棋四哲和安井算英 · 查看更多 »

幕府

幕府是東亞古代的政治機構,隨著時代、地域,幕府的職能有很大變化。.

新!!: 圍棋四哲和幕府 · 查看更多 »

五子棋

五子棋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棋类游戏,通常双方分别使用黑白两色的棋子,轮流下在棋盘直线与横线的交叉点上,先在横线、直线或斜对角线上形成5子连线者获胜。     因为棋子在落子后不能移动或拿掉,所以也可以用纸和笔来进行游戏。.

新!!: 圍棋四哲和五子棋 · 查看更多 »

井上家

日本江戶時代的圍棋四大家(本因坊家、安井家、井上家、林家)之一。 傳至第十六世井上因碩時,日本棋院已經非常成熟,圍棋四大家僅存一家,這種世襲制度、江戶時期的產物,自然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日本棋院多次勸誘十六世因碩放下井上家元,則授與名譽九段,但遭拒絕,十六世因碩去世後,其徒弟津田義孝自稱承襲為第十七世井上因碩,但是普遍不受世人認可,所以井上家多記作傳承十六世。.

新!!: 圍棋四哲和井上家 · 查看更多 »

井上幻庵因硕

井上幻庵因碩(),日本圍棋棋手,出生與本名不詳,自報橋本方義。.

新!!: 圍棋四哲和井上幻庵因硕 · 查看更多 »

井上节山因硕

井上節山因碩(),日本圍棋棋手,為棋聖丈和的長子,本名戶谷梅太郎。.

新!!: 圍棋四哲和井上节山因硕 · 查看更多 »

井上松本因硕

井上松本因碩(),日本圍棋棋手,生於總州葛飾郡,本名松本錦四郎,從小圍棋就不錯而在林家學棋。.

新!!: 圍棋四哲和井上松本因硕 · 查看更多 »

御城棋

御城棋,是日本德川幕府年代的一项传统围棋、将棋赛事,圍棋的稱為「御城碁」,將棋的稱為「御城将棋」,每年一度在江户二条城幕府將軍面前举行。.

新!!: 圍棋四哲和御城棋 · 查看更多 »

围棋

围棋是一種策略性棋類,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棋子進行對弈。起源于中国,中國古时有“弈”、“--”、“手谈”等多种称谓,屬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西方稱之為“Go”,是源自日語「碁」的发音。 对弈双方在棋盘网格的交叉点上交替放置黑色和白色的棋子。Matthews, Charles.

新!!: 圍棋四哲和围棋 · 查看更多 »

神奈川條約

《神奈川條約》(神奈川条約,Kanagawa Treaty)為1854年3月31日(嘉永7年舊曆三月初三)江戶幕府與美國所締結的條約,日本通稱為《日美和親條約》(日米和親条約)。簽約代表分別為日本方面全權代表林復齋(大学頭)和美國方面全權代表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休·佩里。條約中主要規定日本必須開放下田與箱館(今函館市)兩港口與美國通商,并向遇难船只的美国船员提供援助。.

新!!: 圍棋四哲和神奈川條約 · 查看更多 »

第九世安井算知

#重定向 安井俊哲算知.

新!!: 圍棋四哲和第九世安井算知 · 查看更多 »

第八世安井仙知

#重定向 安井知得仙知.

新!!: 圍棋四哲和第八世安井仙知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圍棋四哲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林元美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水戶,父親為水戶藩士,本名船橋源治,字寬度,號爛柯堂藍叟。.

新!!: 圍棋四哲和林元美 · 查看更多 »

林因長門入

--(),日本圍棋棋手,本名井家道藏,生於土佐,松平土佐守的家臣,為本因坊道知的門徒。 在本因坊道知就任名人碁所的前一年(1720年)的11月18日,過繼到林家做第四世林門入的養子,改名林因長,隔年開始出賽御城碁。1726年12月29日四世門入退休,因長繼任,是為第五世林門入,為了作區分,後世多稱林因長門入,1736年立岡田門利為跡目。 1737年,棋界發生大事,原來當時圍棋面臨第一次黑暗期,將棋第七位名人碁所依藤宗看認為碁界當時都只有六段、上手(門入當時已經準名人),而將棋界卻有好多準名人,但是席次上卻是圍棋坐上位,對於此表達非常不滿。當初席次規定,乃是因為本因坊算砂身兼圍棋、將棋的名人,而後來算砂將將棋名人傳給其徒大橋宗桂,所以歷年均以此為因,認為席次將棋在圍棋之後,此事稱為「碁將席次訴訟事件」。 當時將軍井上河內認為應由段位高低做分別,後來元老大岡越前喜碁,硬是規定席次如下: 此一風波方告結束,如彼時將棋得勢,那現在之弈風可能就不會如此興盛了。隔年,門入以當時唯一準名人,加上前一年爭訟事件,得到相當高的地位(後來林家地位逐漸下降,最後成為四家之末),於是便想升名人,遭到安井、本因坊家反對,自討沒趣。翌年,本因坊秀伯自覺棋力精進,提出升上手的申請,彼時四家勾心鬥角,歷代均是宿敵的安井家竟與本因坊家結盟並表示贊成,而門入、井上春碩則反對;秀伯無法,只好提出爭碁,門入推病不出,於是由春碩(上手)秀伯先相先二十番碁便展開,結果秀伯三勝四敗,而積鬱成疾沒多久去世,林、井上家與安井、本因坊家兩陣線愈加仇視。 秀伯去世後,門入再次提出名人碁所申請,剛繼任本因坊家的伯元(三段)初生之犢不畏虎,馬上提出異議,惹惱了年過半百的門入,要求爭碁,無奈元老認為前不久秀伯才因爭碁而死,二十六歲尚且如此,便認為門入年紀太大,於是失望的門入於1743年宣布退休,傳位給門利,是為第六世林門入,兩年後去世,為林家歷代家督唯一有申請過名人碁所者。.

新!!: 圍棋四哲和林因長門入 · 查看更多 »

棋圣

棋圣,也称弈圣,又可用异体字作-碁-圣,意即棋(一般指围棋,偶尔指中国象棋和将棋)中的圣人,是授予棋手的最高荣誉称号,表示棋艺无敌,堪称国手中之国手。20世纪以前,被称为“棋圣”的棋手寥寥无几。20世纪中期以来,代表世界围棋最高水平的中、日、韩三国都各自曾经或者仍然在举办一项名为“棋圣战”的围棋赛,其冠军获得者也可以获得“棋圣”的尊称。此外,日本将棋也举办棋圣战,其冠军获得者亦可以称“棋圣”。.

新!!: 圍棋四哲和棋圣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丈和

本因坊丈和(),生於信濃國水內郡,乳名--,日本围棋棋手。父親為商人,松之助從小即喜碁,於是其父在江戶經商時將其送入坊門。其父過世時,因繼承地位的紛爭,少年時期學棋並不順利。後來改姓葛野,而後改名--,師事本因坊元丈。法名日竟。.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丈和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丈策

--(),日本圍棋棋手,為本因坊元丈的兒子,生來就體弱多病,本名--,拜於本因坊丈和門下。法名日秀。 向來坊門都是立最強徒為跡目,但丈和為了報師父元丈之恩,加上丈策當時棋力也有六段之譜,丈和在1834年立丈策為跡目。丈和於1838年宣布退休,丈策繼任,是為第十三世。 彼時丈和宿敵井上安節因碩千方百計地想當上名人碁所,無奈丈和棋高一著,丈和在位時期,因碩一直毫無機會。丈和知道退休後,因碩一定會申請名人碁所,認為丈策的實力絕非對手,且丈策非最強門徒,明顯已違祖規;因此立門下最強門徒--為丈策的跡目,並改名秀和,升上手。果然丈和一退休,因碩馬上申請名人碁所,丈策馬上派出秀和爭碁,自古並沒有跡目與家督進行爭碁的例子,但因碩也不反對,後秀和成功阻止因碩(參見秀和頁面)。 丈和對丈策的實力一直不看好,甚至還不讓丈策升上手。不過因為丈策人緣好,於其他三家無樹敵,1840年在眾人推薦下升上手,丈和才稍加對其和顏悅色。丈策十年任內,輕鬆自在,皆由秀和在主導。也因如此,丈策為圍棋四大家歷屆家督裡學問最博學的。儘管丈策實力並非十分高強,但於研究、理論上,卻是貢獻良多。其研究後,用理論推出大仙知的大模樣、高棋位的利害得失,後來對知得在御城碁弈出生涯傑作。他用純理論發明一種新的棋風,認為這種棋風是必勝的,雖在任內並無發揮,但卻被後來的跡目秀策發揮地淋漓盡致,就是所謂的秀策流。 丈策後來在1847年與丈和在幾天內相繼去世,被後世認為是死於食物中毒,秀和繼任,是為第十四世。.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丈策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元丈

本因坊元丈(),生於江戶,本名宮重樂山,法名日真,日本江戶時代圍棋棋士。十一世本因坊,其子為十三世本因坊丈策。棋力(八段),與同時代另一位八段安井知得仙知都被稱做有名人(九段)實力,但因制度上只能有一位名人,兩人因而都沒有升上名人,因而與其他兩位有名人實力的八段合稱圍棋四哲。.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元丈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秀和

--(),生於伊豆國若澤郡西豆村,日本圍棋棋手,本名--,後改名--。法名日悅。.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秀和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秀策

本因坊秀策(),生於備後國因島的御調郡三浦村外浦,日本圍棋棋手,父親為桑原輪三,母親名龜,為家中次子,乳名桑原虎次郎。法名日量。.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秀策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秀甫

--(),日本圍棋棋手,本名--,法名日壽。生於木匠家,家裡非常貧窮,當時學碁非常盛行,其父見棋手們名利雙收,於是非常希望--學碁。但是當時雖盛行,但也得小康以上的家庭方有機會(或是受介紹);照理說--是毫無機會的,但是村瀨家正好在坊門附近,一日,幕府的一個小官山本源和到坊門辦事,辦完後路經村瀨家,順便買些東西,於是--的父親就百般請求希望讓--能夠入坊門,山本源和好為人師,便把--收為徒弟,其實山本也只會圍棋的基本手法罷了。 --拜山本為師後,兩人就只會基本手法的盲人瞎馬地亂下,半個月後--就「什麼都會」,把山本殺爆了。於是山本便帶--到坊門去,當時家督為本因坊丈策,山本把--誇得比神童還神,本來入門都是讓九子指導,但是丈策聽是山本教的,於是在四個三三再放一顆,成了讓十三顆的「聖目風鈴」,結果--仍是大敗,本來入門棋沒過就不能入門的,但是一旁的跡目秀和見--雖然圍地不行,但是死活攻殺卻頗有手筋,於是便要求丈策收為徒,於是八歲的--便入坊門了。 入門後,--努力用功,三個月後丈策讓他九子被殺的大敗。之後--晚睡早起,比其他同年紀的小孩倍加認真,進步快速,十歲得初段。加上入門後,--的父母高興非凡,認為這是恩賜,每年都重金(相較於村瀨家的貧窮)謝禮,丈策、秀和雖然推讓再三,還是得收下,於是十四歲的時候,念於人情,--成為秀和的內弟子。內弟子雖比尋常弟子與師父更親一層,但是卻比入室弟子還累,住在師父家,每天如僕人般幫師父處理家務,外出還要幫忙提行李、撐傘之類的。當時秀和剛生小孩,於是--還得幫忙帶小孩,一天就只有晚上有一點時間可以陪師父,但是--還是進步飛快, 幾年後,--已可對當時獨步天下的跡目秀策受先二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彼時秀策雖只有上手,實力早已達名人,先二能勝,那至少六七段了。1860年與秀和受先指導三局兩勝一和,實力早已有上手,而獲得晉升六段,剃度(為了參加御城棋而準備)並改名秀甫,進入「秀」字輩(坊門除了跡目、家督以外,除非是受家督肯定的高段棋士,不然是不可以用某些特定字當名字的,如策、秀等。) 當時秀甫勝多敗少,與秀策合稱「坊門圭玉」、「龍虎雙弟子」。1861年與秀策進行讓先十番碁(上手對六段應該是先相先,但是當時秀策實在太強,所以改以讓先為手合),成績如下:.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秀甫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算悅

本因坊算悅(),生於日本京都,本姓杉村,日本江戸時代围棋棋士,二世本因坊,棋力上手(七段)。.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算悅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為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圍棋棋士,生於石見國馬路,幼名山崎三次郎,法名日忠。四世本因坊、碁所、四世名人。確立圍棋段位制、御城碁制度,創立近代圍棋理論基礎手割論,因此被稱為近代圍棋之祖;技壓當時眾多高手,譽有實力十三段之名,後世尊為棋聖,為江戶三棋聖中的前聖,石見三聖之一;2004年首屆圍棋殿堂票選即入選。.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道策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道悅

本因坊道悅(),生於日本伊勢國松坂(一說石見國),本姓丹羽,日本江戶時代围棋棋手,三世本因坊,棋力(八段)。.

新!!: 圍棋四哲和本因坊道悅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圍棋四哲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