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名人 (圍棋)

指数 名人 (圍棋)

名人一詞為日本圍棋史上對於當代棋界第一人者的名號,日本將棋史上亦有相同名號;直至末代圍棋名人本因坊秀哉引退後捐出此名號,而演變為日本棋院的一項頭銜比賽名人戰。.

31 关系: 名人賽 (台灣圍棋)名人战 (日本围棋)安井算知小林光一将棋 (日本)中国围棋名人战中村道碩井上幻庵因硕井上道節因碩御城棋圍棋四大家围棋围棋段位制碁所織田信長韩国围棋名人战趙治勳林元美江户幕府江户时代本因坊察元本因坊丈和本因坊秀哉本因坊秀榮本因坊算砂本因坊道知本因坊道策本因坊道悅日本日本棋院手合 (圍棋)

名人賽 (台灣圍棋)

名人賽是台灣职业圍棋赛事,由中國圍棋會主辦。名人賽於1974年開辦,前21屆由台灣新生報,中國圍棋會合辦,23屆起由中國時報接手合辦,後由中國圍棋會獨力主辦,於2010年宣布停辦,止於第36屆。 名人賽賽制變革甚多,主因:.

新!!: 名人 (圍棋)和名人賽 (台灣圍棋) · 查看更多 »

名人战 (日本围棋)

名人战(名人戦),為日本七大围棋赛之一,由讀賣新聞社自1962年開始舉辦,1976年起改由朝日新闻社主辦;後來為了區別,將過去由讀賣新聞社主辦時期的比賽稱為「舊名人戰」。 1988年起,日本棋院亦開始舉辦女流名人戰。除了圍棋,日本在連珠、將棋、黑白棋亦有同樣名為「名人」之比賽,而中國、韓國、台灣亦有名為「名人」的圍棋賽。 在每年名人戰最終之獲勝者可獲得名人之頭銜,連續五年獲得名人頭銜者,或是生涯累計獲得十次以上頭銜者,可在退休後或年滿六十歲之後使用名譽名人之頭銜;目前獲得此頭銜者有小林光一和趙治勳兩人。.

新!!: 名人 (圍棋)和名人战 (日本围棋) · 查看更多 »

安井算知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京都山城國,本姓不詳,為第一世安井算哲的門徒。.

新!!: 名人 (圍棋)和安井算知 · 查看更多 »

小林光一

小林光一(),日本職業圍棋棋手,日本棋院职业九段,生於北海道旭川市,入木谷实門下,為七大弟子之一,後娶師姐木谷禮子為妻,育有長女小林泉美、長子小林太平。泉美之夫為著名旅日台灣棋手張栩九段。小林光一以攻擊銳利、形勢判斷精確見稱,創有流行一時的「小林流佈局」。經常使用的折扇上有「飛翔」二字。.

新!!: 名人 (圍棋)和小林光一 · 查看更多 »

将棋 (日本)

没有描述。

新!!: 名人 (圍棋)和将棋 (日本) · 查看更多 »

中国围棋名人战

中国围棋名人战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围棋头衔赛,由人民日报和中国棋院主办。第一届名人战于1988年举行,之后采用挑战赛制,由选拔出的一位挑战者向上届冠军挑战,采用5局3胜制。2012年起,冠军奖金15万,亚军8万。2017年冠军奖金30万元、亚军8万元。 目前的头衔拥有者是连笑九段。.

新!!: 名人 (圍棋)和中国围棋名人战 · 查看更多 »

中村道碩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京都,道碩也可稱作道石,本因坊算砂的徒弟。.

新!!: 名人 (圍棋)和中村道碩 · 查看更多 »

井上幻庵因硕

井上幻庵因碩(),日本圍棋棋手,出生與本名不詳,自報橋本方義。.

新!!: 名人 (圍棋)和井上幻庵因硕 · 查看更多 »

井上道節因碩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美濃大垣,為棋聖道策的大徒弟,本名--。.

新!!: 名人 (圍棋)和井上道節因碩 · 查看更多 »

御城棋

御城棋,是日本德川幕府年代的一项传统围棋、将棋赛事,圍棋的稱為「御城碁」,將棋的稱為「御城将棋」,每年一度在江户二条城幕府將軍面前举行。.

新!!: 名人 (圍棋)和御城棋 · 查看更多 »

圍棋四大家

日本江戶時代圍棋有各種門派,最早是本因坊算砂的本因坊家,早在織田信長時代就已有本因坊之名(甚至有人認為算砂的本因坊法號是傳承自不會下棋的叔父,那本因坊存在的年份就要更加提前),不過直到本因坊道策做名人碁所時,設立跡目制度(預定繼承人),本因坊才從和尚的法號脫離,獨自成為一家。 (以下為了方便說明年代,使用第幾世本因坊作為比較。) 另外在本因坊算悅在位期間,算砂的徒弟安井算哲傳位給安井算知,是為二世,安井家便開始傳承下去。至於算砂的宿敵林利玄的徒弟林門入齋亦在算悅任內傳為給林門入,林家便成為一家了。 至於井上家,則由算砂大弟子中村道碩的徒弟玄覺因碩在本因坊道悅任內傳為給道砂因碩,成為一家。不過到了幻庵時期,幻庵將道碩列為第一世,那麼則要推到算悅任內道碩傳位給玄覺。 除此之外,後來還有所謂的「分家」,就如將棋有大橋分家之於大橋家一般。在本因坊烈元時期,安井家的高徒坂口仙得自立為坂口家(一作阪口家);同時期,井上家的服部因淑是為後來的服部家之祖。而林家門徒林佐野分離成為林家分家,本因坊家也有水谷家之分家。 除了以上以外,還有無數的小門派,不過都不成氣候,難以撼動上述八家。 其中又以本因坊家、井上家、安井家、林家四家地位最高、歷史最淵源,稱為圍棋四大家。惟有這四家有家督(只有被認定為家督者可以競爭準名人、名人,是以四家以外縱是高手最高棋力亦不過上手)、跡目之分。四大家家督有著獨立發予低段(四段以下)免狀(段位證書)的權力(到了江戶末期,則需四家都同意),至於五段以上,則由四大家家督共同裁定(如果有名人碁所,則名人碁所可獨攬此權)。四大家家督與迹目可以參加御城碁,之後凡達高段(上手以上)也破例可以參加。 四大家裡公認本因坊家為首,林家為末,井上家與安井家則平分秋色。總計日本舊制名人十位本因坊家有七位,井上家兩位,安井家一位。最後林家先併入本因坊家,之後安井家因無好子嗣可繼承也斷脈,本因坊家則因秀哉將本因坊名號捐出而結束,最後井上家才在二十世紀中旬結束。 四大家之外,服部家、坂口家、水谷家也受到官方尊重,地位在四家與其他小門派中間,可領官方俸祿。至於其他小門派則頂多只是教棋而已。.

新!!: 名人 (圍棋)和圍棋四大家 · 查看更多 »

围棋

围棋是一種策略性棋類,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棋子進行對弈。起源于中国,中國古时有“弈”、“--”、“手谈”等多种称谓,屬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西方稱之為“Go”,是源自日語「碁」的发音。 对弈双方在棋盘网格的交叉点上交替放置黑色和白色的棋子。Matthews, Charles.

新!!: 名人 (圍棋)和围棋 · 查看更多 »

围棋段位制

围棋段位制是现代围棋所使用的棋力分级制度,主要分为职业段位与业余段位两个系统。.

新!!: 名人 (圍棋)和围棋段位制 · 查看更多 »

碁所

--所,亦作圍棋所,日本江戶時代官職,全日本棋士總轄、主管御城碁,下轄於寺社奉行,五十石俸祿、二十人扶持,為日本當代圍棋最高地位象徵,由於只有象徵最高棋力的名人可以擔任--所,所以通常都將詞連用為名人--所。將棋界亦有類似官職下轄於寺社奉行,由於棋可代表圍棋或將棋,而--字則專指圍棋,因此應用--字而非--字。.

新!!: 名人 (圍棋)和碁所 · 查看更多 »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是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戰國大名,於1568年至1582年間,作為掌握日本政治局勢的領導人,推翻了名義上管治日本逾200餘年的足利幕府,使從應仁之亂起持續百年以上的亂世步向終結。在日本歷史上,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英傑」。 織田信長於1534年在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一說那古野城)出生。幼名吉法師,通稱三郎。在父親織田信秀死後,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家督。在國內爭亂中打敗同母弟信行(別稱信勝)、清洲城主織田信友、犬山城主織田信清和岩倉城主織田信安尾張分家等勢力,成功統一尾張。於擊破周邊敵對勢力三河今川氏與美濃齋藤氏與南近江六角氏後,擁立足利義昭為將軍上洛(到京都)。 之後義昭與信長為敵,下令給武田氏、淺井氏、朝倉氏、比叡山延曆寺、鈴木雜賀眾、石山本願寺等勢力,組成第一次信長包圍網。信長逐一消滅各個勢力,瓦解了包圍網,並放逐義昭。正當信長逐漸把勢力由京畿一帶擴展至中國地方時,1582年(天正十年)遭家臣明智光秀背叛(本能寺之變)而死,屍首下落不明,通說是遭大火焚毀。.

新!!: 名人 (圍棋)和織田信長 · 查看更多 »

韩国围棋名人战

韩国围棋名人战,由韩国棋院和韓国日報主办的围棋比赛。江原LAND(株)从2007年开始赞助名人战。.

新!!: 名人 (圍棋)和韩国围棋名人战 · 查看更多 »

趙治勳

趙治勳(日语:ちょうちくん、韩语조치훈,)是一位著名韓國旅日圍棋棋士,也是日本史上首位獲得大滿貫(七大頭銜均獲得過)的棋士。籍贯为韩国釜山,目前隸屬於日本棋院。 因在本因坊賽有10連勝的輝煌紀錄,獲許可在名字前使用「第二十五世本因坊」的稱號。 趙治勳的棋风重视实地,擅长与对手在中盘进行搏杀。对胜负非常执著,鬥志頑強,为了追求最完美的下法而陷入长考。同时也擅长于快棋。他以計算能力出眾見稱。善於治理孤棋和讀秒。人稱「鑽地鼴鼠」、「鬥魂」(意思是膽略非凡)。.

新!!: 名人 (圍棋)和趙治勳 · 查看更多 »

林元美

--(),日本圍棋棋手,生於水戶,父親為水戶藩士,本名船橋源治,字寬度,號爛柯堂藍叟。.

新!!: 名人 (圍棋)和林元美 · 查看更多 »

江户幕府

江戶幕府(),又称德川幕府(),是日本歷史上第三個、也是最後一个幕府政權,由德川氏開設於江戶(今东京)而得名。自創始者德川家康1603年受封征夷大將軍開始,直到1867年末任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於明治天皇為止。.

新!!: 名人 (圍棋)和江户幕府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新!!: 名人 (圍棋)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察元

--(),本姓間宮,法名日義,生於武藏國幸手郡平須賀村,與其師本因坊伯元同鄉,日本江戶時代圍棋棋士。九世本因坊,七世名人、碁所,被稱作「棋道中興之祖」。.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察元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丈和

本因坊丈和(),生於信濃國水內郡,乳名--,日本围棋棋手。父親為商人,松之助從小即喜碁,於是其父在江戶經商時將其送入坊門。其父過世時,因繼承地位的紛爭,少年時期學棋並不順利。後來改姓葛野,而後改名--,師事本因坊元丈。法名日竟。.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丈和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秀哉

本因坊秀哉(),日本圍棋棋手,本名田村保壽,生於東京芝櫻田町,父親田村保永。法名日溫。 保壽十歲進入方圓社,受村瀨秀甫五子,之後開始做方圓社的塾生。十三歲初段,與另外兩個塾生石井千治、杉岡榮次三人倍受期待,合稱「方圓社三小僧」。1891年受不了塾生嚴苛的功課與壓力,加上年歲漸增卻遲遲不能升段,於是逐漸討厭下棋,而離開方圓社開始流浪。 流浪了幾個月後,一無所成,人窮志短下到千葉的某寺廟當教棋師,勉強過活。某天後藤象二郎伯爵(本因坊秀榮好友,方圓社常客;因明治維新有功受封)來廟裡瞻拜,保壽趕忙請求幫助,於是像二郎介紹保壽給岩田周作,周作與之對局後知道保壽實力不小,便將他送去秀榮門下,秀榮與保壽下了盤讓三子入門考試,保壽大勝,於是秀榮便把保壽收為內弟子。但是在入門考試棋上,保壽因在塾生時代受過嚴苛訓練,正襟危坐、嚴肅異常,而秀榮向來討厭這種人,是以保壽與秀榮間便存在著芥蒂。 保壽做了內弟子後,反而比做塾生更加勞累,內弟子還需替師父做家事,各種僕役事務樣樣來,但保壽實在不敢再次逃走,1892年保壽先著勝了秀榮後跳升四段。三年後與石井千治進行受先十番碁,直到後來第五次十番碁(第五次時,保壽已經七段,千治已改名中川龜三郎二世,六段),連降五級,反而倒過來讓先二。1897年升上五段,三年後六段,1905年更是升上了七段。 保壽升上七段,環顧坊門,絕無對手,天下對秀榮都只有先二的份,只有保壽可以受先,眾人都認為定是本因坊繼承者,無奈秀榮心存芥蒂,加上保壽生性小氣,且頗為自負,升上七段後反而遭到秀榮的疏遠。同年,雁金準一離開方圓社加入坊門,早在1898年秀榮在自己辦的研究會「四象會」上遇到準一(二段,小保壽五歲),就喜愛非常(據說是因為兩人長的很像)。於是在準一入坊門後,保壽益發被秀榮忽視,甚至1906年以後秀榮都規定保壽不可晉見。 翌年,秀榮病危,保壽並沒前來探望,於是秀榮將保壽開除家籍,並且在遺書中立準一為繼任家督,沒多久就去世了。此事震驚天下,坊門雖然是傳統家元,聽命於家督,但還是有幾位棋士為保壽打抱不平,於是坊門就分裂成兩派,一派支持準一,並握有本因坊大印,另一派支持保壽。無奈準一忠厚老實,在記者追問誰強誰弱下,準一自承無論棋力、入門資歷都不敵(當時五段),登時保壽一派勢力大增,準一那派一時手足無措,便請已經退休許久的秀元再襲家督。 但是秀元心中卻是支持保壽的,當時準一派成立了敲玉會,保壽派成立了圍棋研究會,而彼時方圓社副社長中川龜三郎二世自立為同志會,在四強局面(上述三者加上方圓社)下,由某雜誌安排,同志會會長與圍棋研究會會長來場十番碁(其實就是保壽、千治第五次十番碁),結果保壽將龜三郎二世降了級,秀元趁機就傳位給保壽,是為第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並升為八段。 當上家督後,秀哉將天下所有棋士都降到先二,在1914年被推舉為名人。沒多久,當時天下三鼎足的方圓社、坊門(圍棋研究會)、裨聖會(因方圓社社長--專權,瀨越憲作、鈴木為次郎等中堅份子退社組裨聖會)合併成立日本棋院(但是秀哉要求保留其本因坊名號),看上去碁界五十年來的分裂終於結束,但秀哉對於舊裨聖會的人感到芒刺在背。不久就假藉名義將這些人從日本棋院給踢除,再次造成了棋正社與日本棋院的對立,可惜日本棋院資金多、制度好、棋士又多,在院社對抗賽下以車輪戰將棋正社拖垮(其中秀哉與準一的對局備受矚目),碁界終宣告統一(僅存的井上家不成氣候)。 在穩定的發展下,圍棋逐漸發揚光大,更在之後木谷實、吳清源兩人的「新佈局」達到第三次盛世,其中吳清源(五段)與秀哉二先二先著的一局「星位‧三三‧天元」更是轟動當時,自古都不成文的規定只能下在小目,吳此舉被認為對名人嚴重不敬,據說秀哉最後之所以取勝,是因為他的弟子前田陳爾幫他出了一好招,即第160那一子「妙手」。許多人認為,秀哉屢次提出暫停(打掛),回去和弟子們研究,把一局棋延長三個月,未免不公正。從此,日本棋院規定一日內不能結束的比賽,採用「封棋製」的規定,就是輪到下子的一方將要下子的位置畫到棋譜上,交裁判保管,但對手無法得知,繼續比賽時放置到棋盤的相應位置繼續比賽。。 早在1923年,秀哉就已轉讓本因坊名號(可能原因為秀哉愛徒、創下時事新報圍碁新手合三十二連勝大紀錄、被視為定是二十二世本因坊的小岸壯二(號秀立)在此年去世的緣故),但是直到1936年才開始籌組本因坊戰。同年,與木谷實下了引退棋,正式結束了百年來本因坊家支持碁界的使命,1940年,秀哉去世,無法看到隔年由實力產生的第一屆本因坊頭銜得主。 雖然被稱為「不敗的名人」,但是後世的評價不高,雖然棋風奔放,卻不夠漂亮,有點蠻力的感覺。秀哉因當代第二強棋手也是先二的份,所以一生下了非常多讓子棋,讓子棋功夫被稱為天下絕品,二、三段的棋士受三子稍微不慎也將大敗,後世的評論「如果是沒貼目的棋,黑棋要照秀策的下法,白棋則要照秀榮的下法,讓子棋則非學秀哉下法不可。.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秀哉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秀榮

--(),日本圍棋棋手、第十三世林家家督、第十七世及十九世本因坊、第九位名人。 為本因坊秀和的次子,本名--,法名日達。.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秀榮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算砂

本因坊算砂(),生於日本京都長者町,幼名--納與三郎(亦作加能三郎),亦曾出家,法號日海。日本安土桃山時代、江戸時代著名围棋與將棋棋士,本因坊家創始、一世圍棋名人。.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算砂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道知

本因坊道知()又作本因坊道智,為日本江戶時代圍棋棋士,生於江戶本鄉元町,本姓神--,法名日深。五世本因坊、六世名人、碁所。.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道知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道策

本因坊道策()為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圍棋棋士,生於石見國馬路,幼名山崎三次郎,法名日忠。四世本因坊、碁所、四世名人。確立圍棋段位制、御城碁制度,創立近代圍棋理論基礎手割論,因此被稱為近代圍棋之祖;技壓當時眾多高手,譽有實力十三段之名,後世尊為棋聖,為江戶三棋聖中的前聖,石見三聖之一;2004年首屆圍棋殿堂票選即入選。.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道策 · 查看更多 »

本因坊道悅

本因坊道悅(),生於日本伊勢國松坂(一說石見國),本姓丹羽,日本江戶時代围棋棋手,三世本因坊,棋力(八段)。.

新!!: 名人 (圍棋)和本因坊道悅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名人 (圍棋)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棋院

日本棋院(),是日本最大的围棋管理组织,并负责组织各种棋战。总部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另在名古屋和大阪设有中部和关西总本部。目前,日本棋院辖下棋士约300名。 日本棋院成立于1924年,由当时最大的两个围棋组织本因坊门和方圆社在大仓喜七郎的支持下合并而成。日本棋院成立后,先后同棋正社、吴清源和围棋新社等组织或个人产生竞争。1950年,以桥本宇太郎为首的关西部分棋士脱离日本棋院,自创关西棋院。.

新!!: 名人 (圍棋)和日本棋院 · 查看更多 »

手合 (圍棋)

手合,又稱手合割、手相或者棋份,為對局雙方該用的對局模式,代表著雙方棋力的差距。由於古代圍棋沒有,所以持黑先行一方有著優勢,為了平衡雙方棋力,而有著不同的手合。.

新!!: 名人 (圍棋)和手合 (圍棋)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上手圍棋名人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