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四正勤

指数 四正勤

四正勤 未生 已生 恶 遮止 断除 善 得生 增长 四正勤,也称四意斷、四正斷、四正勝(巴利文:; 梵文:,),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其为四种正确修行方法的努力实践。也就是精进策励的意思,就是指以精进不懈的努力去修行,断除懈怠等障碍。.

6 关系: 大智度論巴利语三十七菩提分法五毒精进梵语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Mahāprajñāpāramitāśāstra;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簡稱《智度論》、《智論》、《大論》,亦稱《摩訶般若釋論》、《大智度經論》、《大慧度經集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是大乘佛教中觀派重要論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新!!: 四正勤和大智度論 · 查看更多 »

巴利语

巴利语(IAST/ISO 15919: 、पालि)是古印度的一种语言,属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中古印度-雅利安語,与梵語十分相近,是印度西方所用的俗語(普拉克里特諸語言)。巴利語可以用各种文字书写,比如婆罗米文、天城文,以及由的英国语言学家所采用的適用於各種印度語言的拉丁字母轉寫。.

新!!: 四正勤和巴利语 · 查看更多 »

三十七菩提分法

菩提分法(巴利文:bodhipakkhikā dhammā、bodhapakkhiyā dhammā;梵文:bodhipakṣa dharma),有三十七項,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又譯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助道法,為四聖諦中道諦的仔細開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內容,是趨向解脫、獲得證悟的道路。.

新!!: 四正勤和三十七菩提分法 · 查看更多 »

五毒

五毒,有時被稱為五蠹(蠹,害蟲),是民間對五種有毒動物的合稱,包括:蝎、蛇、蜈蚣、蟾蜍、蜘蛛,其中以蜈蚣為五毒之首。 早年大多無蜘蛛,而是壁虎。不過壁虎是沒有毒的,還能捕捉害蟲,而後開始產生蜘蛛取代壁虎成為五毒之一,甚至有人認為是受到金庸小说中关于五毒教的描述影響。傳統上五毒圖案常作為兒童服裝圖案及端午節相關圖案,因為人們使用相信五毒圖案可以以毒攻毒,防止身體受五毒侵害。.

新!!: 四正勤和五毒 · 查看更多 »

精进

精进(विर्या,viriya,viriya),又譯勤,音譯毗梨耶,佛教术语,意指身体力行善法、勤断恶根,对治懒惰松懈《大智度论》(卷八十):“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恶心,使不得入者,为心精进。”。為六度、七覺支與八正道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被列入大善地法之一。.

新!!: 四正勤和精进 · 查看更多 »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新!!: 四正勤和梵语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四正勝四正斷四意斷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