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嘉祿

指数 嘉祿

嘉祿(1225年四月二十日至1228年十二月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堀河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藤原賴經、執權為北條泰時。.

40 关系: 執權博物志南宋后堀河天皇大同 (蒲鮮萬奴)大理国天彰有道天皇安貞宋理宗寶義丁亥丙戌干支年号乾定乙酉建中 (陳太宗)征夷大將軍北條泰時儒略曆元仁绍定鎌倉幕府西夏藤原賴經蒲鮮萬奴金哀宗金朝陳煚陳朝 (越南)李德旺李睍李朝 (越南)李昭皇正大段智祥日本日本年號日本年號索引

執權

執權,日本鎌倉幕府官職名。原為政所的輔佐官職,後來轉為征夷大將軍的政務佐理。 初代執權為源賴朝的岳父北條時政。北條時政確立了北條家在鎌倉幕府中的權力地位,執權一職遂由北條家獨佔世襲。2代執權北條義時又兼侍所輔佐,於是執權成為幕府中事實上的最高官職。3代將軍源實朝被暗殺後,北條家所擔任的執權成為幕府政權的實際支配者。 自6代執權北條長時開始,首次為非得宗家系(擁有北條家督繼承權的家系)者擔任,但實際權力為得宗家系掌握,於是執權變成虛位,除非是由得宗家系擔任。14代執權北條高時時,大權又落於北條家執事長崎氏手中。 Category:日本幕府官制 de:Japanischer Regent#Shikken.

新!!: 嘉祿和執權 · 查看更多 »

博物志

博物志一詞,可能意指下列的著作:.

新!!: 嘉祿和博物志 · 查看更多 »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嘉祿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后堀河天皇

後堀河天皇(;),第86代日本天皇。讳茂仁()。高倉天皇第二皇子守貞親王(後高倉院)的第三重皇子。母為持明院基家之女、北白河院藤原陳子。 承久3年(1221年),承久之亂發生後,因為鎌倉幕府排除參與討幕的後鳥羽天皇血統繼承皇位,在迫使年僅四歲的仲恭天皇退位後,只好將源平合戰時為源氏擒獲、安德天皇異母兄、後鳥羽天皇的同母弟、正在隱居中的守貞親王以法皇行院政,立守貞親王之子、高倉天皇之孫茂仁親王繼位,是為後堀河天皇。 貞永元年(1232年)後堀河天皇讓位給年僅兩歲的兒子是為四條天皇,以上皇身份行院政。院政開始後兩年、即天福2年(1234年)體弱多病的後堀河上皇以23歲之齡駕崩。.

新!!: 嘉祿和后堀河天皇 · 查看更多 »

大同 (蒲鮮萬奴)

大同(1224年-1233年九月)是蒲鮮萬奴建立的东夏政权的年号,共10年。 大同年号史书无记载。1980年代在东北地区出土的蒲鮮萬奴官印中有“大同”年款。.

新!!: 嘉祿和大同 (蒲鮮萬奴) · 查看更多 »

大理国

大理(白语:Dablit;937年-1094年,1096年-1253年)是一個位於雲南及周邊地區由白蠻首领段思平建立的政權。其政治中心在洱海一帶,疆域大概是現在的中国雲南省、貴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區及印度、老撾與越南的少部分地區。 唐玄宗開元年間 (738年),西洱河地區的諸部落在唐的扶植下建國南诏。唐末時期 (902年) 鄭買嗣篡南詔建大長和。經歷了幾十年戰亂之後,大理國於五代後晉初年 (937年) 由段思平建國。大理都城羊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國號大理,以其尊崇佛教,又稱妙香大國。羊苴咩城也就改称大理城。宋哲宗年間 (1095年),高升泰篡位,改国号为“大中”,1096年高升泰死后,归政于段正淳,史称后理。1253年,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即后来的元世祖)奉蒙哥大汗之命“革囊渡江”征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世袭大理总管。.

新!!: 嘉祿和大理国 · 查看更多 »

天彰有道

天彰有道(Thiên Chương Hữu Đạo、1224年十月 - 1225年腊月十一)是大越国越南李朝昭皇李佛金的年号,也是越南李朝最后一个年号,共计2年。.

新!!: 嘉祿和天彰有道 · 查看更多 »

天皇

天皇()是日本的君主,以其為首的日本皇室則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皇室。在明治維新至1947年為止而施行的《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明定其為國家元首;之後接續施行至今的《日本國憲法》中則被定義為「日本國以及日本國民整體的象徵」,為有名無實的虛位元首。 天皇的族系號稱「萬世一系」,從首任的神武天皇以來一脈相傳,並不像中国、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经历過改朝换代,這是由於天皇在歷史上能掌握實權的時間很短,所以反而能避過戰亂,使皇室更加長壽。由於天皇與整個皇室在古代被認為是超乎於普通人的存在,因此時至今日都是沒有姓氏的(历史学研究上称其为天皇氏或天皇家)。而在神道教傳統中,天皇被認為是天照大神後裔,故具有「神性」;但二戰後,昭和天皇發表《人間宣言》,完全放棄天皇在過往被賦予的神性。 通常,現任天皇會被稱為「今上天皇」,敬稱「陛下」。當天皇退位,他會被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倘若天皇退位後出家,他會被稱為「太上法皇」(簡稱法皇);如果天皇駕崩,他會先被稱為「大行天皇」,之後再正式諱稱為「[在位時年號]天皇」(例如明治天皇)。 現任天皇(今上天皇;第125任)為明仁,是昭和天皇的長子,年号平成,於1989年1月7日即位。.

新!!: 嘉祿和天皇 · 查看更多 »

安貞

安貞(1228年十二月十日至1229年三月五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堀河天皇、鎌倉幕府征夷大將軍為藤原賴經、執權為北條泰時。.

新!!: 嘉祿和安貞 · 查看更多 »

宋理宗

宋理宗趙昀(),原名赵与莒,後賜名赵贵诚,宋太祖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宋宁宗太子趙竑與宰相史彌遠不睦,1224年寧宗駕崩後,彌遠矯詔立貴誠為帝,是為宋理宗,改名赵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在位40年,享年59岁。.

新!!: 嘉祿和宋理宗 · 查看更多 »

寶義

寶義(1226年七月-1227年六月)是西夏末主李睍的年號,共計2年。见于万光泰《纪元韵叙》,史书未载。王应麟《玉海》还记有广僖、清平年号,未详何时。.

新!!: 嘉祿和寶義 · 查看更多 »

丁亥

丁亥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4个。前一位是丙戌,后一位是戊子。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丁屬陰之火,地支之亥屬陰之水,是水尅火相尅。.

新!!: 嘉祿和丁亥 · 查看更多 »

丙戌

丙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3个。前一位是乙酉,后一位是丁亥。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丙屬陽之火,地支之戌屬陽之土,是火生土相生。.

新!!: 嘉祿和丙戌 · 查看更多 »

干支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由两者经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对,为一个周期,循環往復,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子。中国古代用以记录年、月、日。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也曾跟随中国,使用干支来记录时间。用干支纪年法纪年时一个周期为六十年,称为一甲子,甲子也用于形容60岁的老年人。.

新!!: 嘉祿和干支 · 查看更多 »

年号

年号是君主時代帝王纪年所立的名号《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15年11月臺灣學術網路第五版試用版,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緣起于中国漢武帝時期,后来朝鮮新羅在6世紀、日本在7世纪后期、越南在10世纪都因为中国的影响,开始使用年号;近代大韩帝国时期的朝鲜以及高丽、蒙古国建国初年受到中国影响,都還使用过年号,目前仍使用年号的是仍保持君主制的日本。中國(範圍為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朝鮮半島和越南因為已經廢除君主制已經全面廢止年號。另外中華民國所用的民國紀年和朝鲜使用的主体纪年也常被误认为是年号。.

新!!: 嘉祿和年号 · 查看更多 »

乾定

乾定(1223年十二月-1226年七月)是西夏献宗李德旺的年號,共計4年。.

新!!: 嘉祿和乾定 · 查看更多 »

乙酉

乙酉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2个。前一位是甲申,后一位是丙戌。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酉屬陰之金,是金尅木相尅。.

新!!: 嘉祿和乙酉 · 查看更多 »

建中 (陳太宗)

#重定向 建中 (陳朝).

新!!: 嘉祿和建中 (陳太宗) · 查看更多 »

征夷大將軍

--夷大將軍在日本历史上,原為大和朝廷為對抗蝦夷族所設立的臨時的高級軍官職位,本應於停戰時即功成身退。「夷」其实是指曾在本州和北海道居住的蝦夷族(阿伊努族),而「将军」一词指军阶中的高級領導職。征夷大將軍的衙門称为幕府,故中文俗稱征夷大將軍為「幕府將軍」,也常簡稱其為「將軍」。 12世紀末,幕府將軍轉為所有武士與軍人的首領、總代表。1192年,源賴朝於消滅把持朝政的武家政權伊勢平氏及東北豪族奧州藤原氏之後出任征夷大將軍,創立镰仓幕府,一時間能夠統領各地諸侯與軍人,故一直保留著將軍之頭銜,以後的幕府將軍皆襲用「征夷大將軍」之官位。由1192年开始,大部分幕府将军或武家取代日本皇室與天皇,掌握日本實際政權,直到1868年明治维新為止,相关政治地位日后由太政大臣及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取而代之。 由於將軍為首的幕府掌握實際政權,明朝朝廷也封一部分室町幕府将军为“日本国王”(例如足利义满)。而鎌倉幕府和江戶幕府将軍時不受封日本國王,江戶幕府将軍大多自號為“日本國大君”。在歐美,由於將軍的長期世襲統治,到後來歐洲人執訪日本,一直誤以為「將軍」就是日本的天皇。直到江戶幕府末年,美國派到日本的特使也還沒有弄清楚。.

新!!: 嘉祿和征夷大將軍 · 查看更多 »

北條泰時

北條 泰時(、壽永2年-仁治3年6月15日)是鎌倉時代早期武將。他是鎌倉幕府第2代執權北條義時長男,其後成為鎌倉幕府第3代執權。在位期間設立御成敗式目法制,成為日後武家法律的重要影響。.

新!!: 嘉祿和北條泰時 · 查看更多 »

儒略曆

儒略曆,是格里曆的前身,由羅馬共和國獨裁官儒略·凱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旧罗马历历法的历法。一年设12个月,大小月交替,四年一闰,平年365日,閏年於二月底增加一閏日,年平均長度為365.25日。由于累積误差隨着時間越來越大,1582年后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改良,变为格里历,即沿用至今的公历。但大英帝國、北美十三州等直到1752年才從儒略曆改用格里历。現今儒略曆只有蘇格蘭昔德蘭群島之富拉島、阿索斯神权共和国和一些北非的柏柏尔人使用。.

新!!: 嘉祿和儒略曆 · 查看更多 »

元仁

元仁(1224年十一月二十日至1225年四月二十日)是日本的年號之一。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堀河天皇、鎌倉幕府之執權為北條泰時。.

新!!: 嘉祿和元仁 · 查看更多 »

绍定

绍定(1228年-1233年)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年号,共计6年。.

新!!: 嘉祿和绍定 · 查看更多 »

鎌倉幕府

#重定向 镰仓幕府.

新!!: 嘉祿和鎌倉幕府 · 查看更多 »

西夏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西夏文:,拉丁轉寫:phôn¹ mbın² lhi̯ə tha²)或白高大夏國(西夏文:)等,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族建立的一個朝代。主要以党項族為主體,包括漢族、回鶻族與吐蕃族等民族在內的國家。因位於中原地區的西北方,國土佔據黃河中上游,史稱西夏。 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陕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占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國。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專政時期。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1227年8月28日亡於蒙古。 西夏屬於番漢聯合政治,以党項族為主導,漢族與其他族群為輔。制度由番漢兩元政治逐漸變成一元化的漢法制度。西夏的皇權備受貴族、母黨與權臣等勢力的挑戰而動盪不安。由於處於列強環視的河西走廊與河套地區,對外採取依附強者,攻擊弱者、以戰求和的外交策略。軍事手段十分靈活,配合沙漠地形,採取有利則進,不利則退,誘敵設伏、斷敵糧道的戰術;並且有铁鹞子、步跋子與潑喜等特殊兵種輔助。經濟方面以畜牧業與商業為主力,對外貿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響,壟斷河西走廊與北宋的歲幣為西夏經濟帶來很大的幫助。 西夏是一個佛教王國,興建大量的佛塔與佛寺,以承天寺塔最有名。然而也是崇尚儒學漢法的帝國,立國前積極漢化;雖然夏景宗為了維護本身文化而提倡党項、吐蕃與回鶻文化,並且創立西夏文、立番官、建番俗等措施;但自夏毅宗到夏仁宗後,西夏已經由番漢同行轉為普遍漢化。文學方面以詩歌和諺語為主。在藝術方面於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有豐富的佛教壁畫,具有「綠壁畫」的特色。此外在雕塑、音樂與舞蹈等方面都有獨特之處。.

新!!: 嘉祿和西夏 · 查看更多 »

藤原賴經

藤原賴經〔建保6年1月16日(1218年2月12日)-康元元年8月11日(1256年9月1日)〕是鎌倉幕府第四代--。.

新!!: 嘉祿和藤原賴經 · 查看更多 »

蒲鮮萬奴

蒲鲜万奴(),13世纪前期金国军阀,东夏的创立者。 蒲鮮萬奴早年经历不可考,1206年作为完顏賽不的副手,献计击败南宋大将皇甫斌。1211年,参加野狐嶺戰役,大败于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1213年,蒲鲜万奴被任命为咸平路招讨使,负责征讨耶律留哥,次年又晋升为辽东宣撫使,成为金国在辽东的最高军事长官,但两次败于耶律留哥。 不久,金国放弃中都,迁都汴梁,辽东失去与中原的联系,蒲鲜万奴遂于1215年自立,十月称王,国号“大真”,年号天泰。1216年,蒲鲜万奴降伏于蒙古,送其子帖哥至木华黎处为质。次年,乘木华黎南下之际,蒲鲜万奴杀死蒙古监军,起兵反抗,率部迁往图们江流域,都南京,国北起老爷岭,南至今朝鲜黄海南道,东抵鲸海,西及张广才岭。此后一度与蒙古、高丽结盟,共同对抗耶律留哥残部耶律喊舍,并与蒙古保持了良好关系。 1224年,蒲鲜万奴乘成吉思汗西征未还之机,与蒙古断交。1233年,窝阔台遣其子贵由,率军攻占南京,蒲鲜万奴被擒(又说被杀),独立的东夏国灭亡,但其後蒙古仍任命萬奴子孫在當地任官,万奴之妻李仙娥與耶律留哥的副手可特哥再婚。 其国号至今颇具争议:中國史书曰“东『夏』”,朝鲜史籍恒云:“东『真』”。.

新!!: 嘉祿和蒲鮮萬奴 · 查看更多 »

金哀宗

金哀宗完颜守緒(),金朝第九位皇帝(1224年1月15日—1234年2月9日在位),女真名寧甲速。哀宗在位10年,国破后自缢而死,终年37岁。.

新!!: 嘉祿和金哀宗 · 查看更多 »

金朝

金朝,国号大金(女真文: ;1122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人建立的一個朝代。女真人原為遼朝的藩屬,女真人首領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統一女真諸部後,1115年於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都立國。大金立國後,與北宋定「海上之盟」向遼朝宣戰,於1125年灭辽,然北宋两次战辽皆败,金隨即撕毀與北宋之約,兩次南下中原,於1127年灭北宋。迁都中都時,領有華北地區以及秦嶺、淮河以北的華中地區,使南宋、西夏與漠北塔塔兒、克烈等政权和部落臣服而稱霸東亞。金朝佔領華北中原,因此以中國正統王朝自居。因其滅北宋,金朝從意識形態上認為宋朝正朔已亡,不承認南宋為正統,並根據五行相生的原則選取生自宋朝「火」德的「土」德為王朝德運。 金世宗與金章宗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最高峰,然而在金章宗中後期逐漸走下坡。金軍的戰鬥力持續下降,即使統治者施以豐厚兵餉也無法遏止。女真人與漢族的關係也一直沒有能夠找到合適的道路。金帝完顏永濟與金宣宗時期,金朝受到北方新興大蒙古國的大舉南侵,內部也昏庸內鬥,河北、山東一帶民變不斷,最終被迫南迁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後為了恢復勢力又與西夏、南宋交戰,彼此消耗實力。1234年,金朝在蒙古和南宋南北夾擊之下滅亡。 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時對群臣說:「遼以賓鐵為號,取其堅也。賓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於是,以“大金”為國號,望其永遠不變不壞也。一说女真兴起于金水,故国号名金,在部份文献中,“金源”因此成為金朝的代稱,現代學者研究指出,「金」實為女真的漢譯,大金國意同「女真國」。 金朝作為女真族所建的新興征服王朝,其部落制度的性質濃厚。初期採取貴族合議的勃極烈制度。而後吸收遼朝與宋朝制度後,逐漸由二元政治走向單一漢法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機制得以精簡而強大。軍事方面採行軍民合一的猛安謀克制度,其鐵騎兵與火器精銳,先後打敗許多強國。經濟方面大多繼承自宋朝,陶瓷業與煉鐵業興盛,對外貿易的榷場掌控西夏的經濟命脈。女真貴族大肆占領華北田地,奴役漢族,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當金朝國勢衰退時,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金朝在思想文化方面也逐漸趨向漢化,中期以後女真年輕人改漢姓、著漢服的現象普遍,金廷屢禁不止。金世宗積極倡導學習女真字、女真語,但仍無法挽回女真漢化的趨勢。雜劇與戲曲在金朝得到相當的發展,已盛行以雜劇的形式作戲。金代院本的發展,為後來元曲的雜劇打下了基礎。醫學與數學都有長足的發展,金元四大家的學說為中醫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天元術的精進與《重修大明曆》的修編為後來元朝數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新!!: 嘉祿和金朝 · 查看更多 »

陳煚

陳煚(,;另又作陳日煚;對蒙古帝國上表奉貢時名為陳光昺;初諱陳蒲),越南陳朝開國皇帝。陳煚原出生於李朝末年的權貴家庭,從叔陳守度把持國政。陳煚被安排侍奉李昭皇(李朝末代女帝),不久後李昭皇退位,陳煚登基,開創陳朝。陳煚在位33年,其間成功抵禦蒙古帝國入侵;於1258年讓位予兒子陳晃,自稱上皇,仍然影響國政,於1277年去世,享壽60歲,後世稱之為陳太宗()。.

新!!: 嘉祿和陳煚 · 查看更多 »

陳朝 (越南)

陳朝(Nhà Trần),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朝代。1225年底(或1226年初),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禪位給陳煚,建立了陳朝李昭皇讓位給陳煚的日期,有數種不同的說法。《越史略》記載在乙酉年(建嘉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西曆1225年12月31日)。《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記載在乙酉年(天彰有道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西曆1226年1月10日),而同書《陳紀·太宗皇帝》,則記載在十二月十二日(西曆1226年1月11日),而兩處都加上「戊寅」。見《越史略》卷下,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619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及《陳紀·太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16頁及321頁。中西曆轉換見。,至1400年終結,国号「大越」,首都位於昇龍(今河內)。因该朝君主姓「陳」,故历史上称为「陳朝」。 陳朝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被史家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開國至1293年、第二階段為1293年至1341年、第三階段為1341年至1400年。郭振鐸、張笑梅《越南通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一階段裡在陳守度、陳太宗、陳聖宗、陳仁宗等統治者的經營下,內政得以鞏固及調整,採取太上皇主政的方式,以及近親通婚,以妨大權落入外戚之手;學術文教亦得以發展,如科舉的沿用、越南首部官方史籍《大越史記》的編撰等等。對外方面,蒙古帝國(元朝)於13世紀曾三度出兵攻越(分別為1257年至1258年;1284年至1285年;1287年至1288年),但在陳朝君主及名將陳興道等人的奮力抵抗下,成功撃退蒙古軍,陳朝與元朝保持朝貢關係,元封越南君主為安南國王。第二階段裡,陳英宗、陳明宗、陳憲宗等保持祖業,但亦未能化解國內的社會分歧,時治時亂。在第三階段,陳裕宗縱情享樂,朝綱紊亂,其後出現楊日禮被立及被廢內亂局面。陳藝宗、陳睿宗、陳廢帝時長期受占城國王制蓬峩的侵寇,國家元氣衰弱。陳朝晚期適值中國明朝建立,明廷繼續冊封陳朝君主為安南國王。陳順宗、陳少帝時,權臣黎季犛把持朝政。最後,在1400年,黎季犛廢少帝,自立為新君主,建立胡朝,陳朝遂亡。.

新!!: 嘉祿和陳朝 (越南) · 查看更多 »

李德旺

#重定向 夏献宗.

新!!: 嘉祿和李德旺 · 查看更多 »

李睍

#重定向 夏末帝.

新!!: 嘉祿和李睍 · 查看更多 »

李朝 (越南)

李朝(Nhà Lý),是越南歷史上的一個朝代,因该朝君主姓李而得名,历经九代君主,凡217年。 李朝開創於1009年。該年農曆十一月,前黎朝的左親衞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即李太祖)奪取帝位李公蘊即位的時間,據陳朝時編成的《越史略》記載在己酉年(西曆1009年)十一月。後黎朝編成的《大越史記全書》記載,己酉年十月辛亥日(即十月三十日、西曆11月19日),前黎朝臥朝帝去世,李公蘊於「是月癸丑日」即位。然而該年農曆十月並無癸丑日,十一月二日方為癸丑日。見《越史略》卷中,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578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黎紀·臥朝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201-202頁。中西曆轉換見。,次年改元順天,定都昇龍(今稱河内)。李朝建國後,採取唐朝和宋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模式。在太祖、太宗、聖宗、仁宗四代君主的百餘年間,越南進入了政治集中、國家統一、國勢強盛的時期。李朝的治國政策包括興建昇龍城,分封中央軍政諸臣職位,改組地方政治機構,發展佛教,實行科舉制度,改革土地和稅收制度,制定《刑書》以改良法律,對外採取擴張政策等。李朝前半段時期多次與宋朝、真臘、占城發生戰爭,佔領了大片領土。1054年,李圣宗改国号为「大越」,并成为此后越南数个朝代的国号。李英宗時,獲中國宋朝冊封為安南國王,越南從此亦被稱作安南國。李朝在中葉以後逐漸衰弱,國內封建諸侯相互交戰,爭奪權力。李朝晚期,發生了「范猷之亂」、「郭卜之亂」和陳嗣慶、陳承兄弟專權的場面。最後權臣陳守度趁李昭皇年幼,於1225年年底(或1226年初)安排從姪陳煚(陳承之子)「受禪」,取代李氏帝位李昭皇讓位給陳煚的日期,有數種不同的說法。《越史略》記載在乙酉年(建嘉十五年)十二月初一日(西曆1225年12月31日)。《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記載在乙酉年(天彰有道二年)十二月十一日(西曆1226年1月10日),而同書《陳紀·太宗皇帝》,則記載在十二月十二日(西曆1226年1月11日),而兩處都加上「戊寅」。見《越史略》卷下,收錄於《四庫全書·史部》(第466冊),上海古籍出版社,619頁;吳士連等《大越史記全書·李紀·昭皇》及《陳紀·太宗皇帝》,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316頁及321頁。中西曆轉換見。,建立陳朝。.

新!!: 嘉祿和李朝 (越南) · 查看更多 »

李昭皇

李昭皇(;),初名李佛金(),後改李天馨(),是越南李朝的第九任也是最後一任皇帝,同時是越南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是前任皇帝李惠宗的次女,在李朝滅亡後,成為下一代陳朝皇帝陳煚的皇后。.

新!!: 嘉祿和李昭皇 · 查看更多 »

正大

正大(元年:1224年 - 末年:1231年)是金哀宗的第一个年号。金哀宗使用正大这个年号一共8年。 元光二年十二月庚寅日(公元1224年1月14日),金宣宗崩于寧德殿,壽六十有一。子金哀宗繼位。陰歷第二年正月初一(戊戌朔日,陽歷1224年1月22日),改元正大。 天興元年,是年本正大九年,正月改元開興,四月又改元天興。.

新!!: 嘉祿和正大 · 查看更多 »

段智祥

大理神宗段智祥,后大理国皇帝,1205—1238年在位,年号为天开、天辅、仁寿。他是英宗亨天皇帝段智廉之弟,在位33年,政治清明,重视农业生产,广纳贤才,使得大理国有了一番新的气象。他和他的父亲、兄长一样,笃信佛教,最后禅位为僧。死后庙号神宗,但谥号没有流传下来。 category:大理皇帝 Z.

新!!: 嘉祿和段智祥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嘉祿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年號

#重定向 日本年號列表.

新!!: 嘉祿和日本年號 · 查看更多 »

日本年號索引

#重定向 日本年號列表.

新!!: 嘉祿和日本年號索引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嘉禄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