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北條氏政

指数 北條氏政

北條氏政(),是日本戰國時代及安土桃山時代關東地方的大名。第四代後北條氏當主,是北條氏康的長子。母親為今川氏親之女瑞溪院。正室為武田信玄之女黃梅院。養有兒子氏直、太田氏房、千葉直重、直定、源藏、勝千代。幼名為乙千代丸。官位是左京大夫及相模守。.

33 关系: 安土桃山时代小田原城小田原評定上杉謙信上杉景虎丰臣秀吉三增峠之戰三船山之戰三方原之戰今川氏真御館之亂後北條氏北條氏康北條氏忠北條氏光北條氏照北條氏直北條氏邦切腹督姬神奈川縣神流川之戰第二次國府台之戰瀧川一益聚樂第豬俁範直黃梅院 (武田信玄女)茶泡飯里見義堯武田信玄本能寺之变战国时代 (日本)早雲寺

安土桃山时代

安土桃山時代,又稱織豐時代,是1568年至1603年之間,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稱霸日本的時代。起於織田信長上洛扶植最後一位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昭為其傀儡,終於德川家康建立江戶幕府。以織田信長的安土城和豐臣秀吉的桃山城(又稱「伏見城」)為名。 他們作為強大的強勢大名,擊敗了其他大名,統一了日本,成為統一日本的實際政權的領導人。三位主要人物相繼成為這個時期的主導者:織田信長(1568年至1582年)、豐臣秀吉(1582年至1598年)、德川家康(1598年至1603年)。他們透過與京都朝廷的合作取得政治上的實權,並以天皇的名義征伐全國其他不服從的大名,即中國所說之「挾天子以令諸侯」。有時甚至也可以說,武家政權的首領才是當時代事實上日本的皇帝。.

新!!: 北條氏政和安土桃山时代 · 查看更多 »

小田原城

小田原城是一座位於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古相模國足柄郡小田原)的一座平城城堡,日本國家指定遺跡之一。最有名的是,一度是關東地方難攻不落之城。通稱小峰城及小早川城。.

新!!: 北條氏政和小田原城 · 查看更多 »

小田原評定

小田原評定(おだわらひょうじょう)是戰國大名後北條家的重臣會議。每月召開兩回,決定諸事。 在當時是獨創的制度,被認為是北條五代一百年,幾乎無家臣・國人背叛的後北條家強大的証明。但是,其中最有名的是小田原合戰時的戰術論爭。老臣松田憲秀主張籠城,相對的北條氏康的五男北條氏邦主張出撃在箱根野戰,評定中雙方意見分歧,耗費長時間,仍難以下決定。 小田原城在過去曾有以籠城戰擊退武田信玄、上杉謙信的前例,因此最後決定籠城。結果卻與預想的完全相反。.

新!!: 北條氏政和小田原評定 · 查看更多 »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後世譽為越後之龍、軍神。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由於繼承了關東管領「上杉」的姓氏,並先後得到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和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的偏諱,故又稱上杉政虎、上杉輝虎,篤信佛教,法名谦信,號宗心,齋號不識庵。官位為「從五位下彈正少弼」,死後由明治天皇追贈從二位。 任內終結內亂頻仍的越後國,除了政務與軍事外,也致力於經濟產業的復興。另由於救援盟國及關東秩序的回復屢次出兵,在48年的生涯中,分別與武田信玄、北条氏康、織田信長、越中一向一揆、蘆名盛氏、能登畠山氏、佐野昌綱、神保長職、椎名康胤等大名頻頻作戰,尤其5度與武田信玄在川中島地區作戰最為著名,廣為後世描述。之後應足利將軍家邀請而上洛,從越後國經北陸路西進越中國、能登國及加賀國等擴大勢力,但壯志未酬而去世。作戰的戰兜為飯綱明神前立鐵錆地張兜。 謙信共有四名養子,為上杉景勝、上杉景虎、上條政繁和山浦景國。.

新!!: 北條氏政和上杉謙信 · 查看更多 »

上杉景虎

上杉景虎(、天文23年─天正7年3月24日),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北條氏康的七男(一說是八男),原名北条三郎,別名北条氏秀、西出堂。後成為上杉謙信的養子。.

新!!: 北條氏政和上杉景虎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新!!: 北條氏政和丰臣秀吉 · 查看更多 »

三增峠之戰

三增峠之戰(みませとうげのたたかい)是1569年(永禄12年)武田信玄同北条家之間的一場戰役。.

新!!: 北條氏政和三增峠之戰 · 查看更多 »

三船山之戰

第2次國府台合戰里見氏大敗於北条氏之後。北条氏佔領上總北部及西部等原里見方的領土,東部由於里見氏的重臣正木時忠及土岐為賴的歸順,也納入北条方勢力範圍。為了奪取里見義弘的居城佐貫城,北条方於三船山(現在的三舟山、君津・富津市境)的山麓三船台築砦,並由北条家當主北条氏政親自督軍。里見義弘親自率領的8千餘人本隊在虛空藏山布下了陣式。 北条氏政派太田氏資渡過江戶灣攻擊佐貫城、另一方面,北条氏照、原胤貞別動隊由市原郡方面沿小櫃川,攻撃義弘之父里見義堯的居城久留里城。 里見軍本隊8千餘人在正木時茂的養子正木憲時的率領下,首先向三船山的北条軍發動了攻勢。戰爭激鬥結果,里見軍被北条軍擊破,擔任殿後軍的太田氏資戰死。然而,北条軍因想搶功亂成一團,正木時茂見狀率領軍馬迅速突向三船山北面緩坡攻擊北条氏政,北条氏政察覺後馬上轉移本陣。北条方士兵看到了氏政的本陣開始轉移,於是「北方有敵軍突襲」的流言開始蔓延,北条軍陷入恐慌中。里見義弘率領的里見本軍也開始趁勢反攻,在里見軍的猛攻下,北条軍終於崩潰退軍。此外,北条在菊名浦與里見水軍交戰結果不利,為免受到夾擊,北条全軍向相模國方向撤退。 Category:戰國時代戰役 (日本) Category:君津市 Category:上總國 Category:富津市 Category:里見氏 Category:後北條氏.

新!!: 北條氏政和三船山之戰 · 查看更多 »

三方原之戰

三方原之戰是元龟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73年1月25日)在日本三方原(今濱松市內)爆發的戰爭,兩軍的统帅為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这是武田信玄以上洛為目的的一場戰爭。武田軍最終取得勝利,繼續往西前進,但是中途武田信玄病情惡化,在回歸领地甲府(今山梨县)途中病死。.

新!!: 北條氏政和三方原之戰 · 查看更多 »

今川氏真

今川氏真(),為日本戰國大名,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江戶時代初期的人物,雖非末代家督卻為今川氏末代大名。父為今川義元,母為武田信虎之女定惠院,正室為早川殿。幼名「龍王丸」,元服名「氏真」,法名「宗誾」,別名「五郎」、「彥五郎」。受到其父親影響也相當喜愛京都文化。.

新!!: 北條氏政和今川氏真 · 查看更多 »

御館之亂

御館之亂是天正6年(1578年)上杉謙信死去後,其兩個養子上杉景勝(父親為長尾政景)和上杉景虎(父親為北條氏康,亦有一說為北條綱成之子)為了爭奪家督之位而在越後爆發的內亂。「」是上杉謙信在迎接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時所修建的居館,位在春日山城城下,在內亂期間被上杉景虎作為根據地;後來上杉謙信亦將其當作政廳使用。現在的直江津車站附近的御館公園內有當年御館的遺跡。.

新!!: 北條氏政和御館之亂 · 查看更多 »

後北條氏

後北條氏是日本關東地方的氏族,特別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由於與鎌倉時代的執權北條氏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故特此區分,或以居城為名,被稱為小田原北條氏,原姓伊勢。家紋與北條氏一樣,同樣為三塊鱗(形狀稍有不同)。.

新!!: 北條氏政和後北條氏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康

北條氏康()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大名。他以第三代家督的身份,領導後北条氏與室町幕府關東管領上杉氏、甲斐守護武田氏,以及關東地方和周邊諸侯爭鬥,使北条家在關東地方逐漸壯大。.

新!!: 北條氏政和北條氏康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忠

北條氏忠(),日本戰國時代後北條氏武將,乃是三代當主北條氏康的六男。相模新城、下野國唐澤山城主。妻子是佐野宗綱的女兒乘讚院。.

新!!: 北條氏政和北條氏忠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光

北条氏光(?—天正十八年1590年10月13日)日本战国时代及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后北条氏当主北条氏康的九男(其他说法为北条氏尧之子,后成为北条氏康养子)。正室为北条幻庵的女儿,人称四郎,官称右卫门佐。 1570年,北条氏光担任骏河深沢城后方牵制军和相模足柄城守备军的国境防卫官。其兄北条氏政继承家督后,北条幻庵的婿养子北条三郎(上杉景虎)成为了上杉谦信的养子并和北条幻庵断绝关系。1581年,北条氏光协助在戸仓城守备的北条氏家老松田宪秀和笠原政尧父子一起背叛武田胜赖,并夺取武田氏的领地骏河东郡。武田氏灭亡后,领土再次落入德川家康。 天正1590年的小田原之战,北条氏光在足柄城率军到小田原城守备。后来被丰臣秀吉战败,同北条家当主的侄子北条氏直和兄长北条氏规一同作为北条一门和家臣们被流放到高野山。最后北条氏光在10月13日病逝,法名西来院殿柏岳宗意大禅定门。.

新!!: 北條氏政和北條氏光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照

北條氏照(,)是日本戰國時代至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北條氏康的三子,使用的印章是與後北條氏宗家的虎紋對應,刻有「如意成就」的龍紋『後北条氏家臣団』東京堂出版、2006年、pp590-591。。氏照主要在家中擔任的工作,負責與各勢力進行外交工作。.

新!!: 北條氏政和北條氏照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直

北條氏直)是後北條氏第五代當主,幼名國王丸。父親是氏政,母親是武田信玄女兒黃梅院。1580年(天正8年)繼承家督,實權持續由氏政掌握。 1583年娶德川家康之女德川督姬為妻。小田原征伐戰敗後,為豐臣秀吉所流放於高野山。在這期間,因為岳父德川家康斡旋,豐臣秀吉同意赦免並給予氏直在河內7千石及下野4千石的領地,但他卻於同年因天花病逝。舊領由由叔父北條氏規之子北條氏盛繼承,並在江戶幕府時期成為狹山藩延續到幕末。 北條氏直有長子北條氏次。在小田原城淪陷時,被氏照的家臣桑島萬機齋、化名為桑島孫六藏匿於仙台,成年後出仕伊達家,子孫以桑島為姓成為仙台藩藩士。 Category:戰國大名 Category:織豐政權大名 Ujinao Category:相模國出身人物 Category:死於天花的人.

新!!: 北條氏政和北條氏直 · 查看更多 »

北條氏邦

北條氏邦(),日本戰國時代後北條氏武將,乃是三代當主北條氏康的五男,是四代當主北條氏政的同母弟,同為今川氏親的女兒所出,幼名乙千代。.

新!!: 北條氏政和北條氏邦 · 查看更多 »

切腹

切腹是用脇差等刀切開腹部的自殺儀式,主要為日本武士所實行,日本文化中,將切腹視為有尊嚴的死法。近代除了自殺,也用在處刑。也稱為腹切り(はらきり)、割腹(かっぷく)、或屠腹(とふく)。 切腹自殺者日語稱為「切腹人」,而切腹人如為了追隨君主而自殺殉葬,則稱為「追腹」。切腹後產生劇痛,亦不太會即刻死亡,為了減輕痛苦,可能會找介錯,在最痛苦的一刻,将切腹人斬首。.

新!!: 北條氏政和切腹 · 查看更多 »

督姬

督姬(,即生於永祿8年11月11日,卒於慶長20年2月4日),戰國時代末期、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前期的女性。是德川幕府初代將軍德川家康的次女,母親是側室西郡局。是小田原北條氏的第五代當主北條氏直的正室,姬路藩藩主池田輝政的繼室。.

新!!: 北條氏政和督姬 · 查看更多 »

神奈川縣

奈川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之一,位於關東地方西南端,東京以南,西接山梨縣和靜岡縣、東濱東京灣、南濱相模灣。境內擁有古都鎌倉、日本最大軍港橫須賀等著名都市。神奈川縣的首府是橫濱。人口現有910萬1505人,面積2,415.47km2。縣名是來自身為東海道要衝而繁榮的宿場町神奈川宿(現在橫濱市神奈川區)。 都道府縣人口數僅次於東京都為第2名。人口密度次於東京都、大阪府為第3名。面積是第43名(平成19年度面積)、國土地理院。。.

新!!: 北條氏政和神奈川縣 · 查看更多 »

神流川之戰

流川之戰,發生於戰國時代天正10年6月16日(1582年7月5日)至6月19日(同7月8日),織田信長在本能寺遇害後,織田家的將領瀧川一益與北條家當主北條氏直發生的戰鬥,是戰國時代以來關東地方發生過最大型的野戰。.

新!!: 北條氏政和神流川之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國府台之戰

一次國府台合戰後,國府台由千葉氏的重臣小金城主高城胤吉所支配。千葉氏是北条氏勢力的國人眾,事實上為北条方的領土。 永禄6年(1563年)、北条氏康與武田信玄聯手進攻上杉謙信方的武藏松山城,由於收到謙信的支援要求,里見義堯派嫡男義弘率軍前往救援。但在國府台與北条軍遭遇爆發衝突。結果,里見軍無法北上,上杉派岩槻城主太田資正入武藏松山城支援,但松山城仍然陷落,里見、太田兩軍分別撤退。 同年底、北条氏康配下的江戶城守將太田康資因對主君不滿,接受同族的太田資正的寢返,結果失敗。太田康資被迫逃出江戶城依靠太田資正。上杉謙信為救援太田資正・康資,邀請里見義弘於永禄7年率領房總諸將出陣,並於1月4日進入國府台城,號稱有1萬2000軍力。千葉氏判斷無法單獨迎擊,於是向氏康要求援軍。北条軍於是出兵2萬救援。 1月7日、北条軍自江戶城出陣向里見軍進行攻擊。然而,擔任先鋒的江戶城將遠山綱景及富永直勝由於針對太田康資的離反未能事先察覺,覺得職責有虧,在與本隊北条綱成隊會合前,於現在的「矢切之渡」附近渡過江戶川向里見軍攻擊,試圖與國府台城內的千葉軍協同作戰進行夾擊,然而里見軍的反擊激烈,遠山、富永先後陣亡,遠山綱景的女婿舍人源太左衛門經忠隨後也戰死。 正當里見義弘因勝利慶祝,放任兵士喝酒及跳舞時,1月8日天候未明前,北条軍再度渡過江戶川夜襲里見軍。酒宴之後的里見軍陣勢大亂。更由於北条軍調略工作下,里見軍的主力土岐為賴在戰場上背叛,造成筆頭重臣正木信茂戰死,重臣安西實元把坐騎給徒步中的義弘,並做為義弘的替身,往敵中突擊而戰死。里見義弘由土氣城主酒井胤治救出,順利自戰場脱逃。.

新!!: 北條氏政和第二次國府台之戰 · 查看更多 »

瀧川一益

瀧川一益(1525年-1586年10月21日),日本戰國時代武將及大名,織田家家臣。與九鬼嘉隆相同出生於志摩國英虞郡甲賀鄉。常被穿鑿附會說成甲賀忍者或根本不存在的饗談忍者。桶狹間之戰幫織田信長搜集情資者為該役首功簗田政綱,與饗談或瀧川一益無關,一切都是為了遊戲或戲劇的「劇情」需要編寫,一切都是以「甲賀」作關鍵連想,但伊勢國荅志郡鳥羽町甚至有一個甲賀村,即使是近江甲賀郡也不能等同忍者出身,比起忍者瀧川一益更合乎水軍(海賊)出身的條件,多次率船出征。外號「進退皆看瀧川」的猛將,信長時期四位元帥級國主之一。.

新!!: 北條氏政和瀧川一益 · 查看更多 »

聚樂第

聚樂第是安土桃山時代末期,豐臣秀吉於京都內野(平安京大內裏遺址東北,今京都市上京區)興建的城郭兼邸第,但是前後存在期間只有八年,至今尚有不少未知之處。天正15年9月13日(1587年10月14日),豐臣秀吉逐步統一日本後,將統治中心從大坂城遷移至此,天正19年12月28日(1592年2月11日),秀吉讓關白之位與豐臣家督職於外甥豐臣秀次,成為秀次的居城,秀吉則以太閤身分遷往伏見城,持續實際號令天下。文祿4年(1595年)7月,秀吉勒令驅逐至高野山(和歌山縣)出家後的秀次切腹,妻子與家臣大半處決。聚樂第亦於同年8月以降全面拆除,統治中心由聚樂第轉移至伏見城。.

新!!: 北條氏政和聚樂第 · 查看更多 »

豬俁範直

#重定向 猪俣邦宪.

新!!: 北條氏政和豬俁範直 · 查看更多 »

黃梅院 (武田信玄女)

黃梅院(天文12年(1543年)-永祿12年6月17日(1569年7月30日)),武田信玄長女,母親為正室三條夫人,本名不詳。.

新!!: 北條氏政和黃梅院 (武田信玄女) · 查看更多 »

茶泡飯

茶泡飯(又譯茶漬飯),是一種將米飯和配料淋上茶或高湯一起食用的日式料理。.

新!!: 北條氏政和茶泡飯 · 查看更多 »

里見義堯

里見義堯()為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大名,安房國里見氏的當主。父親為里見實堯,母親為佐久間盛氏之女。正室為土岐為賴的女兒。有子義弘、堯元、堯次、義政(孫子義賴有義堯之子和義弘庶長子二種說法)。幼名權七郎,官位至刑部少輔。 義堯和上杉謙信、佐竹義重等人結盟後,與後北條氏爭奪關東的霸權,勝敗未分;擴大家中在房總半島的勢力,構築了里見氏的全盛期。.

新!!: 北條氏政和里見義堯 · 查看更多 »

武田信玄

武田信玄(、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元龟四年四月十二日,原名武田晴信,通稱太郎)是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為清和源氏源義光的後代,甲斐武田家第19代家督,武田信虎之长子。母亲是甲斐國人眾的女儿大井之方,先室為扇谷上杉家大名上杉朝興之女,繼室為左大臣三條公賴之女三條之方。官位是從四位下、信濃守,大正時代贈从三位。 武田信玄是日本戰國時代名将,人稱「甲斐之虎」,與「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相模之獅」北條氏康齊名。在日本战国史上颇具影响。所举“风林火山”(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之军旗,语出《孙子兵法》,成了武田军的一种象征。.

新!!: 北條氏政和武田信玄 · 查看更多 »

本能寺之变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發生在日本天正十年六月二日(1582年6月21日),織田信長的家臣明智光秀于京都附近的桂川叛變,討伐位於本能寺的織田信長(1559年起出仕幕府)及其後繼者織田信忠,逼使兩人先後自殺。本能寺在事變時發生火災,令信長葬身火海且尸骨難存。.

新!!: 北條氏政和本能寺之变 · 查看更多 »

战国时代 (日本)

日本的戰國時代,簡稱戰國,是日本历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一般是指1467年足利義政時期的應仁之亂开始的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政局紛亂及群雄割據的一段時期。最終,歷經一個半世紀的混戰,德川家康在1603年建立了江戶幕府,1615年滅豐臣氏,正式統一全國。.

新!!: 北條氏政和战国时代 (日本) · 查看更多 »

早雲寺

早雲寺(そううんじ)是位在日本神奈川縣足柄下郡箱根町的寺院,臨濟宗大德寺派別格地。山號「金湯山」(きんとうざん)。本尊釋迦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開基(創立者)為北條氏綱、開山(初代住持)為以天宗清。寺內有後北條氏5代之墓、連歌師・宗祇供養塔。.

新!!: 北條氏政和早雲寺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北条氏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