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勞氏鱷目

指数 勞氏鱷目

勞氏鱷目(學名:Rauisuchia)是群所知有限的主龍類集合群,是群生存於三疊紀的掠食動物,大多數體型很大,通常為4到6公尺長。.

37 关系: 动物单系群巨齒龍並系群主龍形下綱主龍類三叠纪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二齒獸下目引鱷科何塞·波拿巴侏罗纪俄罗斯勞氏鱷科獸腳亞目種系發生學美國瑞士鐵沁鱷鳄目迅猛鱷迅猛鱷科蜥形纲蜥鱷阿根廷鑲嵌踝類主龍股骨肯氏獸科脊索动物雙孔亞綱恐龙梳棘龍科波波龍科波斯特鱷演化支意大利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勞氏鱷目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单系群

單系群(英文:Monophyletic group,也称为单系类群)在支序分類中指的是一个分类单元(Taxon),其中的所有物种,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它们就是该祖先的所有后代。单系群也可以被这样定义:依靠近裔共性归类的类群。 例如,人属被认为是来自于人科中的同一祖先,而且目前已知没有其他的后代。所以人属是单系群。但是如果能人和智人是来自不同的祖先的话,而这个祖先有不属于这个属的话,那么这个属就是多系群。但因为大多生物学家比较喜欢单系群。在这种情况下,分類群內只會包含某個共同祖先的後代,而不會像並系群一樣少掉一個或多個某共祖的後代。.

新!!: 勞氏鱷目和单系群 · 查看更多 »

巨齒龍

#重定向 巨齒龍屬.

新!!: 勞氏鱷目和巨齒龍 · 查看更多 »

並系群

並系群(Paraphyletic group--是支序分类中的一种分类单元,此分類群中的成員皆擁有「最近共同祖先」,但該群中並不包含此最近共同祖先之所有後代。 一個類群是否為並系群,需依不同的分類標準,如不同的DNA序列的比對結果而決定。.

新!!: 勞氏鱷目和並系群 · 查看更多 »

主龍形下綱

主龍形下綱(Archosauromorpha)又名初龍形下綱,是雙孔類爬行動物的一個下綱,首次出現於晚二疊紀,在三疊紀更為繁盛。此下綱包括:喙頭龍目(Rhynchosauria)、三稜龍目(Trilophosauria)、原蜥形目(Prolacertiformes)、主龍形類(Archosauriformes)、以及暫時性列入的離龍目(Choristodera)。這些動物的外表上有很大不同,牠們一度被分類到不同亞綱裡:三稜龍類被分到闊孔亞綱、喙頭龍類被分到鱗龍形下綱裡的喙頭目,牠們因骨骼與頭骨上的小細節而被提議分為同一演化支,從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 上述五個分類中,前三者因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滅亡或衰落。離龍目成為少數動物群,存活到中新世。主龍形類在早三疊紀佔了重要的位置,後來演化出更成功的主龍類。.

新!!: 勞氏鱷目和主龍形下綱 · 查看更多 »

主龍類

主龍類(Archosauria)又名初龍類、祖龍類、古龍類,在希臘文意為「具優勢的蜥蜴」,是雙孔亞綱爬行動物的一個主要演化支,包含鱷魚與鳥類,而已經滅亡的恐龍、翼龍目也屬於此。 關於主龍類何時開始出現,有許多爭論。有一派將二疊紀的俄羅斯主龍(Archosaurus rossicus)與原龍(Protorosaurus speneri)視為真正的主龍類,這讓主龍類首次出現於晚二疊紀。而另外一派,將俄羅斯主龍與原龍分類於主龍形類(並非主龍類但關係最近),使得主龍類在早三疊紀從主龍形類演化而來。 主龍類主要分為兩個組成部分:鳥頸類和鱷形總目,鱷形總目包括現在還活著的鱷魚以及其他例如勞氏鱷、法索拉鱷、海鱷等已經滅絕的物種;鳥頸類包括恐龍、翼龍和鳥類。.

新!!: 勞氏鱷目和主龍類 · 查看更多 »

三叠纪

三叠纪(Triassic)是2.5亿至2亿年前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位于二叠纪和侏罗纪之间,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三叠纪的开始和结束各以一次灭绝事件为标志。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其误差在正负数百万年。 三叠纪的名称是1834年弗里德里希·冯·阿尔伯提起的,他将在中欧普遍存在的位于白色的石灰岩和黑色的页岩以及其间的红色的三层岩石层统称为三叠纪。今天,三叠纪被分成更多亚层。 标志三叠纪的典型的红色沙岩说明当时的气候比较温暖干燥,没有任何冰川的迹象。今天一般认为当时在两极没有陆地或覆冰。因为当时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因此当时的海岸线比今天要短得多,三叠纪时遗留下来的近海沉积比较少,只有在西欧比较丰富。因此三叠纪的分层主要是依靠暗礁地带的生物化石来分的。 由于三叠纪以一次灭绝事件开始,因此其生物开始时分化很厉害。六放珊瑚亚纲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批被子植物和第一种会飞的脊椎动物(翼龙)可能也是这时候出现的。.

新!!: 勞氏鱷目和三叠纪 · 查看更多 »

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

#重定向 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新!!: 勞氏鱷目和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 · 查看更多 »

二齒獸下目

二齒獸下目(Dicynodontia)是群似哺乳爬行動物,屬於獸孔目異齒亞目。二齒獸類是一群體型從大型到小型、長者兩支長牙的草食性動物。牠們也是最成功且多樣性的獸孔目(不計算哺乳類的狀況)動物,已知超過70屬,大小從老鼠到牛都有。.

新!!: 勞氏鱷目和二齒獸下目 · 查看更多 »

引鱷科

引鱷科(Erythrosuchidae)意思是“紅色鱷魚”,是主龍形下綱的一科,是群大型肉食性動物,生存於早三疊紀(奧倫尼克階)到中三疊紀(安尼西階)。到目前為止,引鱷科的化石在南非卡魯盆地的波弗特群(Beaufort Group)、俄羅斯彼爾姆地區、中國等地發現。牠們是該時代的頂級掠食動物,身長約2.5到5公尺。在最晚的物種裡,例如引鱷,頭顱可長達1公尺。 同時代大型的二齒獸類肯氏獸科,應該是牠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然而,第一個出現在化石記錄的引鱷科動物,年代稍早於肯氏獸科,所以牠們被推測也獵食其他動物。.

新!!: 勞氏鱷目和引鱷科 · 查看更多 »

何塞·波拿巴

何塞·费尔南多·波拿巴(西班牙语:José Fernando Bonaparte,1928年6月14日罗萨里奥),阿根廷古生物学家,因发现了大量南美恐龙而闻名。 B B.

新!!: 勞氏鱷目和何塞·波拿巴 · 查看更多 »

侏罗纪

侏罗纪(Jurassic)是一个地质年代,界于三叠纪和白垩纪之间,約1億9960萬年前(誤差值為60萬年)到1億4550萬年前(誤差值為400萬年)。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个纪,開始於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虽然这段时间的岩石标志非常明显和清晰,其开始和结束的准确时间却如同其它古远的地质时代,无法非常精确地被确定。 侏羅紀前期,因為經歷大滅絕,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屬於休養生息的階段),但其中恐龍總目一枝獨秀,伺機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後會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现已发现的化石,记载了侏罗纪气候环境和构造活动十分独特。盘古联合大陆Pangea,自泥盆纪形成(4亿年前)以来,三叠纪持续维持,但在晚三叠世开始分裂。中晚侏罗世时,十足的板块运动,导致了南美洲的南部从非洲分开。劳亚古陆Laurasia(其中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也逐渐地从非洲和南美洲分离开,造就了大西洋和墨西哥湾。沿着这些裂谷大陆的边缘,火山活动频繁。与此同时,欧亚大陆(欧亚)南下,缩小了特提斯洋。侏罗纪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北美和欧洲间形成了大陆边缘的海道。侏罗纪时期,地球上要比三叠纪时拥有更多的独立陆块,导致海岸带增多。 整个侏罗纪世界,大多数时期处于温暖和潮湿,酷似温室气候。当时繁盛的森林植被,形成了如今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尽管那时有局部的干旱地区,但绝大多数盘古大陆,均处于郁郁葱葱的绿洲。劳亚大陆Laurasia和南部的冈瓦纳大陆生物群,在许多方面,仍然十分独特。不过侏罗纪时,动物群具备了较多的洲际色彩。现已发现,一些动物和植物物种,几乎遍及全世界,而不是只被限制在特定区域。.

新!!: 勞氏鱷目和侏罗纪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勞氏鱷目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勞氏鱷科

勞氏鱷科(Rauisuchidae)是群大型主龍類掠食動物,身長可達6公尺以上,主要生存在三疊紀中晚期的岡瓦納大陸西南部,是勞氏鱷目的較衍化物種。目前對於哪些屬到底該列入迅猛鱷科、勞氏鱷科、波波龍科,或者是需要再成立獨立的科,仍有爭論。如果斯基泰鱷(Scythosuchus)、齊馬鱷(Tsylmosuchus)也屬於勞氏鱷科,勞氏鱷科的生存時代將提早到三疊紀早期。 J. Michael Parrish在1993年對於鱷型踝關節類(Crocodylotarsi)的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裡,勞氏鱷科包括了:芙蓉龍、法索拉鱷(Fasolasuchus)、勞氏鱷、以及撕蛙鱷(Batrachotomus)Parrish JM.

新!!: 勞氏鱷目和勞氏鱷科 · 查看更多 »

獸腳亞目

腳亞目(学名:Theropoda)屬於蜥臀目,是群雙足恐龍。雖然牠們主要是肉食性動物,但是在白堊紀時期,一部份的獸腳類恐龍演變成為草食性、雜食性、甚至食蟲動物。獸腳類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晚期的卡尼階,大約是2億3000萬年前。牠們從侏儸紀早期開始成為獨占廣大陸地的肉食動物,直到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結束為止。獸腳亞目也是恐龍總目中唯一的肉食族群,其餘的鳥臀目所有恐龍、以及和獸腳亞目同為蜥臀目的蜥腳亞目都已經改為素食,但他們的祖先卻肉食素食都有。 獸腳亞目後來演變出一類特殊的小型恐龍,稱為虛骨龍類,虛骨龍經過幾千萬年的演化可能演變成了9,300個物種的鳥類的共同祖先。而目前已知最早的鳥類在侏儸紀晚期已經出現,例如始祖鳥,並且在恐龍還存活的白堊紀就已經有例如黃昏鳥和孔子鳥之類的現代鳥類生存了。獸腳亞目與鳥類之間的共同點包括:腳掌有三趾(牠們的第一趾其實萎縮在腳部後方)、胸部上的「叉骨」、與充滿空氣的骨頭。此外,某些獸腳類恐龍的手臂擁有羽毛(但不應具備飛行能力,例如恐爪龍和盜伶龍)和孵卵行為。.

新!!: 勞氏鱷目和獸腳亞目 · 查看更多 »

科可指:.

新!!: 勞氏鱷目和科 · 查看更多 »

種系發生學

#重定向 系统发生学.

新!!: 勞氏鱷目和種系發生學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勞氏鱷目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瑞士

士联邦(Schweizerische Eidgenossenschaft;Confédération suisse;Confederazione Svizzera;Confederaziun svizra;正式称呼采用Confœderatio Helvetica,因此瑞士的ISO 3166双拉丁字母国家代号是“CH”)通稱瑞士(Schweiz;Suisse;Svizzera;Svizra),為中欧或者西歐國家之一,劃分為26個州。瑞士為聯邦制國家,伯爾尼是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北靠德国,西邻法国,南接意大利,东临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 瑞士屬内陆山地國家,地理上分為阿爾卑斯山、瑞士高原及侏羅山脈三部分,面积41,285平方公里,阿爾卑斯山佔國土大部分面積,而800萬人口中,大多分布於瑞士高原,瑞士高原也是瑞士主要城市如經濟中心蘇黎世及日內瓦的所在地。瑞士因自然風光及氣候條件而有「世界公園」的美譽。 瑞士一開始有僱傭兵制度,後來才改採武裝中立,自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從未捲入过國際战争,瑞士自2002年起才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但瑞士實行積極外交政策且頻繁參與世界各地的重建和平活動;瑞士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發源地且為许多国际性组织总部所在地,如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歐洲區域組織方面,瑞士為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創始國及申根区成員國,但並非欧盟及歐洲經濟區成員國。 依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瑞士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同時瑞士人均財富也居(除摩纳哥之外的)世界首位。依國際匯率計算,瑞士為世界第19大經濟體;以购买力平价計算則為世界第39大經濟體;出口額及進口額分別居世界第20位及第18位。瑞士由3個主要語言及文化區所組成,分別為德语區、法语區及意大利语區,而後加入了罗曼什语區。雖然瑞士人中德語人口居多數,但瑞士並未形成單一民族及語言的國家,而且其國民中外國出生的比例相當高。對國家強烈的歸屬感則來自於共同的歷史背景及價值觀,如联邦主义及直接民主制等。傳統上以瑞士永久同盟於1291年8月初締結為建國之初始,而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

新!!: 勞氏鱷目和瑞士 · 查看更多 »

鐵沁鱷

提契諾鱷屬(屬名:Ticinosuchus,意為「提契諾河的鱷魚」)又譯為提蜥龍或鐵沁鱷,是種已滅絕主龍類爬行動物,屬於勞氏鱷目,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的瑞士、義大利。 提契諾鱷身長約3公尺。提契諾鱷的身體,包括腹部,由厚重鱗甲所包覆。提契諾鱷的四肢以垂直方式位於身體之下。提契諾鱷的跟骨(Calcaneus)發展與特化的踝部關節,使牠們成為快速奔跑的動物。.

新!!: 勞氏鱷目和鐵沁鱷 · 查看更多 »

鳄目

鱷目(学名:Crocodilia)通称为鳄鱼,屬於脊索动物门蜥形綱。分佈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現存24種。亚洲一些地区則认为他们有着魔力,因此将他们的肉用作传统药材。.

新!!: 勞氏鱷目和鳄目 · 查看更多 »

迅猛鱷

#重定向 迅猛鱷屬.

新!!: 勞氏鱷目和迅猛鱷 · 查看更多 »

迅猛鱷科

迅猛鱷科(Prestosuchidae)是群三疊紀肉食性主龍類。牠們是大型、活耀的陸地頂級掠食動物,身長2.5到7公尺。在那個時代,迅猛鱷科繼承引鱷科在大型主龍類的地位。牠們與引鱷科的體型相似,在頭顱與骨骼上的某些特徵也有相似點,迅猛鱷科較先進的地方在於牠們的直立四肢、類似鱷魚的足踝,顯示更有效率的行走方式。迅猛鱷科繁盛於中三疊紀,以及晚三疊紀早期,化石已在歐洲、印度、坦噶尼喀、阿根廷、巴西等地發現。然而專家們對於這些物種的種系發生學關係,以及哪些屬該被列入,迅猛鱷科是否與勞氏鱷科有所區別等議題上仍有歧見。.

新!!: 勞氏鱷目和迅猛鱷科 · 查看更多 »

蜥形纲

蜥形纲(学名:Sauropsida)是羊膜动物(Amniota)的一大演化支。现在多用“蜥形纲”来替代“爬行纲”(Reptilia)。另一种表达是,蜥形类包含了所有现存爬行类与鸟类,而且還包括了一個現在已經滅絕的魚龍超目。 与蜥形类最亲近的类群就是合弓纲;合弓纲包括了部分似哺乳爬行动物与哺乳纲(Mammalia)的共同祖先。蜥形纲、合弓纲和鸟纲一起组成羊膜动物。.

新!!: 勞氏鱷目和蜥形纲 · 查看更多 »

蜥鱷

#重定向 蜥鱷屬.

新!!: 勞氏鱷目和蜥鱷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新!!: 勞氏鱷目和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鑲嵌踝類主龍

鑲嵌踝類主龍(Crurotarsi)是一個主龍類演化支,由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在1991年建立,用來取代舊的偽鱷亞目。塞里諾在2005年作出更準確的種系發生學定義:親緣關係較親近於尼羅鱷,而離家麻雀較遠的所有物種;也就是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鱷魚,而離鳥類較遠的所有物種。所以,鑲嵌踝類主龍是鳥頸類主龍(親緣關係較親近於鳥類,而離鱷魚較遠)的姐妹演化支。與舊式的傳統分類相比,鑲嵌踝類主龍或多或少符合槽齒目去掉古鱷亞目,再加上鱷目。.

新!!: 勞氏鱷目和鑲嵌踝類主龍 · 查看更多 »

股骨

股骨(Os femoris或者简为Femur)是人体最长最粗壮的长骨。股骨位于四肢动物的下肢(或后肢)深面。 股骨上方弯曲,在此有股骨头(Caput femoris),近圆形,其关节面与骨盆形成髋关节。弯曲的部分被称作股骨颈(Collum femoris)。这种弯曲连接能有效降低外界对骨盆的冲击,股骨颈有如一缓冲器。 相对股骨头有一骨性突起,被称为大转子(Trochanter major)。它是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的附着点。在内侧有小转子(Trochanter minor),它是髂肌和腰大肌的附着点。一些哺乳类动物,(如马,兔)还有第三转子(Trochanter tertius)。 股骨体(Corpus ossis femoris)是众多收肌的附着点。 股骨的下端有两个关节隆起,分别称为内侧髁和外侧髁(Condylus medialis和Condylus lateralis),形成膝关节的一部分。胫骨髁Condyli tibiae和胫骨相连。.

新!!: 勞氏鱷目和股骨 · 查看更多 »

肯氏獸科

肯氏獸科(学名:Kannemeyeriidae)是一群大型二齒獸類,身材笨重,具有喙狀嘴,某些物種有長牙。牠們是三疊紀早期的大型優勢陸地草食性動物。主要的屬包括:布拉塞龍、肯氏獸、中國肯氏獸、恐齒龍獸。.

新!!: 勞氏鱷目和肯氏獸科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勞氏鱷目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雙孔亞綱

雙孔亞綱(Diapsida)也作双弓亚纲,是群頭骨兩側各有兩個顳顬孔的四足動物,首次出現於三億年前的石炭紀晚期。現存的雙孔動物非常多樣化,包括:鳥類、鱷魚、蜥蜴、蛇、喙頭蜥,可能還有烏龜。有些失去一個顳顬孔(蜥蜴),有些失去兩個(蛇),某些物種甚至大幅特化的頭骨(現代鳥類),根據最近的共同祖先,牠們仍然被分類於雙孔亞綱。現在有至少7,925物種的雙孔類爬行動物存活在世界上,若將鳥類計入,則將接近18,000種。.

新!!: 勞氏鱷目和雙孔亞綱 · 查看更多 »

恐龙

恐龙(學名:Dinosauria)或者非鳥型恐龙(学名:Non-avian Dinosauria)、恐龍總目,是出現於中生代多樣化優勢陸棲脊椎動物,曾支配全球陸地生态系统超過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疊紀,大部份於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滅絕事件中絕滅,僅倖存“鸟型恐龙”即现的鳥类存活下来。 1861年,考古学家發現的身为鸟类的始祖鳥化石、却與身为恐龙的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只在於始祖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1970年代以來,許多研究指出现代鸟类極可能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虚骨龙类近鳥型恐龙的直系後代『鳥類学辞典』 (2004)、805-806頁。1990年代后,大部分科學家視鳥類為恐龙的直系后代,而甚至有少數科學家主張牠們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2010年代后,因为孔子鸟等鸟类和恐龙的中间物种相继被发现、填补了原本的化石空白,更加确定了鸟类和恐龙之间的演化关系,导致鸟类从“恐龙的后代”改为“惟一幸存发展至今的恐龙”。 自从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因为其体型极其巨大或小巧、构造奇妙,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這古代生物開始為世人所知。在20世紀前半期,随着电影工业在美国兴起,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動物。但是1970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翼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等,但从嚴謹的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龍,反倒是雞、鴨、孔雀才是真正的是恐龍。翼龍和恐龍是這幾個物種裡面關係最近的近親,都屬於鳥頸類;恐龍和翼龍是鱷魚、蛇頸龍的遠親,鱷魚所屬的鱷目、和蛇頸龍所屬的鰭龍超目,和恐龍翼龍所屬的鳥頸類同屬於主龍類;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所屬的主龍類和滄龍是關係較遠的物種,他們和滄龍所屬的有鱗目同屬蜥類;最後,恐龍、翼龍、鱷魚、蛇頸龍、滄龍他們和魚龍是關係很遠的物種,唯一的聯繫是都屬於蜥形綱的一分子。.

新!!: 勞氏鱷目和恐龙 · 查看更多 »

梳棘龍科

梳棘龍科(學名:Ctenosauriscidae)是群大型主龍類,是鑲嵌踝類主龍波波龍超科的一個演化支。近年的系統發生學研究,發現梳棘龍科是波波龍科的近親。。梳棘龍科生存在三疊紀早到中期(奧倫尼克階到安尼西階)的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梳棘龍科的背部具有大型背帆。梳棘龍科是最早的一群主龍類,代表主龍類的第一波全球擴散。.

新!!: 勞氏鱷目和梳棘龍科 · 查看更多 »

波波龍科

波波龍科(Poposauridae),是群大型肉食性主龍類,身長約2.5到5公尺長,與恐龍共同生存於晚三疊紀。牠們的化石在北美與歐洲等地發現,也是牠們所處環境的頂級掠食動物。因為牠們在很多方面類似獸腳亞目恐龍,例如頭顱特徵,所以牠們起初被認為是獸腳亞目恐龍,但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顯示牠們與鱷魚有親緣關係。 根據J.

新!!: 勞氏鱷目和波波龍科 · 查看更多 »

波斯特鱷

#重定向 波斯特鱷屬.

新!!: 勞氏鱷目和波斯特鱷 · 查看更多 »

演化支

演化支是一個分類學的類別,包含著單一的共同祖先及其所有後裔。任何一個演化支都可以說是一個單系群,並以種系發生學的樹狀圖或支序分類學的演化樹來表示。.

新!!: 勞氏鱷目和演化支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勞氏鱷目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勞氏鱷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