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冒纳罗亚火山

指数 冒纳罗亚火山

冒纳罗亚火山(Mauna Loa)是夏威夷海島上的一個活躍盾状火山,是形成夏威夷的五個火山當中的一個。它是世界最大孤立山体之一,海拔4,169米。雖然它峰頂比相鄰的冒纳凯亚火山要低,但夏威夷人仍然把它命名為「Mauna Loa」,意為「長山」。其穹丘长120千米,宽103千米,火山口莫库阿韦奥韦面积约10平方千米,深150-180米。估計它的容量大約為75,000立方千米(18,000立方英哩)。冬季顶部常为冰雪覆盖。從冒納羅亞火山喷發出的熔岩流動性非常高,这導致该火山的坡度十分小。 冒纳罗亚火山噴發了至少70萬年,約在40萬年前露出海平面,但当地已知最古老的岩石年龄不超過20萬年。海島之下其中一個熱點的岩漿在過去千萬年來形成了夏威夷岛链。隨著太平洋板塊的緩慢漂泊,冒纳罗亚火山最终被带离熱點,并将在50到100萬年后停止喷发。 1832年起平均每隔3年半喷发一次。熔岩流经面积达5,120平方千米。多次喷发均限于火山口处,也有沿着东北或西南裂隙的喷发。1935年喷发时,美国军队在熔岩通道上投掷炸弹以保护附近小镇希洛。1950年6月持续23天的喷发摧毁了一座小村庄。1975年及1984年顶峰均有大的喷发。 台灣與美國合作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望遠鏡(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AMiBA)設在此山山頂,2006年10月起開始觀測。.

12 关系: 坡度夏威夷州夏威夷群島太平洋板塊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岩漿美國美國地質調查局熱點 (地質學)熔岩盾形火山盾狀火山

坡度

坡度是用以表示斜坡的斜度,常用於標記丘陵、屋頂和道路的斜坡的陡峭程度。這個數值往往是以三角函数的正切函数(tangent)的百分比或千分比數值來陳述,即「爬升高度除以在水平面上的移動距離」。 grade.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坡度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州

夏威夷州(夏威夷語:Mokuʻāina o Hawaiʻi,State of Hawaii)在1959年8月21日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由夏威夷群島所組成,位於北太平洋中,所在的大洲是大洋洲。距離美國本土3,700公里,屬於太平洋沿岸地區。首府為檀香山。在1778至1898年間,夏威夷也被稱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 夏威夷是距今最近加入美國的州份,與美國其他各州有著明顯的區別:它除了是美國最南方的州外,也是美國唯一一個全部位於熱帶的州;它與阿拉斯加州是美國各州中,僅有的兩個不與其他各州相連的州份,也是美國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土地位在美洲大陸的州。論美國所有領土而言,夏威夷州是除了美國海外屬地和群島以外,最南端的一州,但非最南端的領土(美國最南端的領土在美屬薩摩亞群島)。在族群分佈上,它是兩個非白種人居多數州份的其中之一,比起其他各州,夏威夷州擁有最大的亞裔人口比例。生態及農業方面,它是全世界擁有最多瀕危物種的地方,也是美國唯一生產咖啡具有工業規模的州份。.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夏威夷州 · 查看更多 »

夏威夷群島

夏威夷群島(Hawaiian Islands),太平洋中北部的岛群。 夏威夷群島在1778至1898年间也被称为三明治群島(Sandwich Islands),波利尼西亚群岛的一部分,是由19個较大的島嶼和其他小岛組成的群島,成因多为火山岛或珊瑚岛。位處北緯19°至29°之間,北回归线穿过本群岛。属于太平洋、大洋洲,呈東南-西北向排列,共長2400公里,面积16705平方公里。其中面積最大的島为最東南的夏威夷島,當地人慣稱為「大島」,而人口最多則是作為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所在的歐胡島。最高点为冒纳凯阿火山(Mauna kea)海拔4205米。 夏威夷群島屬於夏威夷-天皇海山鏈的其中一部份,而這些火山島是由地殼中的熱點所產生的。 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虽然地处热带,但受海洋调节作用,气温不至于太高。 夏威夷群島1959年設為美國領土的第五十州,為夏威夷州,是美国的两大海外州之一,首府在檀香山。.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夏威夷群島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板塊

太平洋板塊是一塊海洋地殼板塊,大部分位於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以来,其范围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太平洋板块的東北面與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以及戈尔达板块之間具有张裂型板块边界,分別形成探险家海岭、胡安·德富卡海岭和戈尔达海岭。中部東面與北美洲板块之間沿著聖安地列斯斷層形成转换边界,並與里维拉板块和科科斯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东南面则与纳斯卡板块形成张裂型边界,即东太平洋海隆。探险家板块、胡安·德富卡板块、戈尔达板块、里维拉板块、科科斯板块和纳斯卡板块都是古法拉龙板块的残余。 南面與南極板塊之間也是张裂型邊界,形成太平洋-南極洋脊(Pacific-Antarctic Ridge) 西面與歐亞板塊之間存在聚合型板块边界,其中靠北方的一邊沉入隐没于歐亞板塊之下,中間部分則與菲律賓板塊形成馬里亞納海溝。西南面與印度-澳大利亞板塊(印澳板塊)形成複雜但主要為聚合型的邊界,並於紐西蘭北方潜没于印澳板塊之下,兩者之間造成了一個轉換邊界,形成Alpine斷層。更往南一點,則是印澳板塊沉入太平洋板塊下方。 北面沉入北美板塊,為聚合型邊界,並形成阿留申海溝與鄰近的阿留申群島。 太平洋板块内部存在许多的热点,大部分太平洋岛屿都是由这些热点形成的。其中最有名、研究最充分的热点形成了夏威夷-天皇海山链。.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太平洋板塊 · 查看更多 »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 AMiBA),又稱為李遠哲陣列(Yuan-Tseh Lee Array for Microwave Background Anisotropy, YTLA),是用來觀測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和星系團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的電波望遠鏡。位於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海拔3396公尺。 AMiBA 目前有 13 個干涉儀安裝在其六角型平台上。觀測波長是 3 mm (86–102 GHz),於2006年10月建設完成。7 個偵測苏尼亚耶夫-泽尔多维奇效应的組件於2007年開始進行觀測,2010年組件增加至 13 個。AMiBA 計畫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澳洲天文台以及其他大學合作進行。.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陣列 · 查看更多 »

岩漿

岩漿是熔化的岩石,通常位於地表之下的岩漿房中。岩漿是一種複雜的高溫硅酸盐溶液,是各種火成岩的前身,火成岩是由岩漿冷卻而成的。岩漿可以侵入鄰近的地殼岩石或是冒出地表。 岩漿存在於650℃到1400℃的溫度中。可低至650℃,高至1400℃。熔岩中含有1~8%的挥发性物质。 岩漿處於高壓之中,有時會經由火山口(或譯火山管、火山流口、火山道)以熔岩流或是以火山碎屑物的火山噴出物的形式冒出。 這些火山噴發的產物通常包括了從沒到過地表的液體、結晶體及溶解氣體等。岩漿會在地殼中各自分離的岩漿庫內集結,不同地方的岩漿組成成份會稍有不同。 這些地方包括了隱沒帶、裂谷帶、中洋脊或是地函熱柱的熱點之上。只有在地球的軟流圈內的特定條件之下岩漿才會形成。.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岩漿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地質調查局

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縮寫:USGS)是美國內政部轄下的科學機構,是內政部唯一一個純粹的科學部門,有約一萬名人員,總部設在弗吉尼亚州里斯頓,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和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設有辦事處。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科學家主要研究美國的地形、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與其的應付方法;負責四大科學範疇:生物學、地理學、地質學和水文學。.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美國地質調查局 · 查看更多 »

熱點 (地質學)

熱點在地質學上是指地球表面長期歷經活躍的火山活動的地區。約翰·圖佐·威爾遜在1963年時有了一種想法,認為像夏威夷群島這樣的火山鏈是板塊緩慢地移動時經過地表下一個“固定的”熱點而形成的。熱點被認為是一股較熱的、狹窄的地函從地函與地核之間的邊界開始向上進行對流而形成的,這稱為“地函柱”(mantle plume)。最新的地質學上的證據則把熱點的成因指向了海洋地殼隱沒至核幔邊界(Gutenberg discontinuity),海洋地殼因其密度較小而上升,且過程中減壓融熔。地質學家也確認出了全球40到50個熱點,最活躍的熱點包括夏威夷、留尼旺、黃石、加拉巴哥群島、冰島等地。.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熱點 (地質學) · 查看更多 »

熔岩

岩是指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化岩石(即岩漿),或這些岩石冷固之後的形成物。地球和其他一些類地行星的內核是由岩漿組成的。在地球中,使得岩石熔化的熱力來自地熱能。當火山噴發時,熔岩就會噴灑出來,最初溫度可達。它比水濃稠十萬倍,但也可以蜿蜒流動。由於其觸變性和剪切稀化的特性,之後會慢慢冷卻凝固變成火成岩。 在溢流噴發時更容易形成熔岩流,而噴發則會形成火山灰和火山碎屑等物質,熔岩流反而不常見。拉丁語系中常用的“lava”一詞來自意大利語,源頭是拉丁語“labes”,意思是“摔下”。.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熔岩 · 查看更多 »

盾形火山

#重定向 盾狀火山.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盾形火山 · 查看更多 »

盾狀火山

盾狀火山(shield volcano)是一类火山,具有寬廣緩和的斜坡,底部較大,整體看來就像是一個盾牌。此種火山通常由玄武岩岩漿構成,流動性高,黏滯性較低,故能夠分布在很大的區域,才能形成寬廣的山形。盾狀火山錐是由一層層的岩流,流到火山周圍而形成。這多發生於海洋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夏威夷群島,這個群島的每個島嶼都是一座巨大的盾狀火山。在美國加州北部和俄勒岡,許多盾狀火山有三或四英哩寬的直徑和高達1500到2000英尺。 此型火山在太陽系其他行星和衛星也可發現,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是太陽系中已知最高的山。 Category:火山学 Category:盾状火山.

新!!: 冒纳罗亚火山和盾狀火山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Mauna Loa冒納羅亞火山茂納羅亞峰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