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關內道 (高麗)

指数 關內道 (高麗)

內道 (高麗)是高麗设立的道,也被称为京畿道、楊廣道,領楊廣黃海等二十九州八十二縣 (實六十四縣,楊、廣二州今屬韩国首爾及京畿道,黃、海二州屬朝鲜黄海北道、黄海南道)。.

20 关系: 京畿京畿道京都開城府开城特级市韩州韩国道 (行政区划)首爾高丽成宗高麗高麗太祖高麗三京高麗顯宗高麗文宗黄海南道黄海北道黄海道關內道 (高麗)朝鲜朝鲜太宗

京畿

京畿一词用于漢字文化圈, 意指一國的國都和其周圍的地方。.

新!!: 關內道 (高麗)和京畿 · 查看更多 »

京畿道

京畿道()是位于朝鲜半岛中部的一个韩国行政道,北隔着三八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东为江原道,南与忠清北道和忠清南道接壤,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隔海而望。京畿道环绕着韩国首都首尔和仁川广域市,总面积 10,175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300万,是韩国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团体,首府是水原市。 传说公元前18年温祚王在河南地区建立百济都城慰礼城。三国时期,京畿地区是百济、高句丽和新罗激烈争夺之地。高丽时期,“京畿”的名称开始被正式使用。朝鲜王朝时期京畿道是朝鮮八道之一。朝鲜日占时期,“京城府”被编入京畿道。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京城府改名首尔,与京畿道分离。1981年,仁川升级为直辖市与京畿道分离。 京畿道是韩国首都圈的一部分,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很早就韩国最大的工业地带。肥沃的汉江平原自古以来以出产京畿米而闻名。京畿道在历史上长期以来属于首都地区,留有众多历史遗址。水原华城、南汉山城、朝鲜王陵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新!!: 關內道 (高麗)和京畿道 · 查看更多 »

京都開城府

京都開城府又称開京(かいきょう、ケギョン)是10世紀到14世紀朝鮮半島上存在的政权高麗(918年 - 1392年)的首都。位于現在北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国)的開城市。.

新!!: 關內道 (高麗)和京都開城府 · 查看更多 »

开城特级市

開城特級市(),又名松都(송도)、松岳(송악)、開京(개경)、松京(송경),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黃海北道的城市。開城是高麗時代的古都,經歷了五百多年的繁榮,傳統商業興盛。開城原屬京畿道,南北分治之後成為了朝鲜的邊境城市。近郊所產的高麗人參馳名國際。開城特級市曾是開城工業地區的一部份,容許來自韓國及世界各地投資者開設工廠。.

新!!: 關內道 (高麗)和开城特级市 · 查看更多 »

韩州

韩州,辽朝的军州。历史上,其治所——“三迁四治”。 辽圣宗并三河、榆河两州置。最初治所在辽水之侧,具体所在不详,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城五家子古城被认为是韩州最初的治所。因在辽水之侧,常苦风沙,移于白塔寨(今吉林省双辽市南双城子,一说今辽宁省昌图县西北三江口乡小塔子村塔基)。后为辽水所侵,移治柳河县(今昌图县北八面城东南二里许古城)。属东京道。 金朝皇统四年(1144年)至正隆五年(1160年)间又以非交通要冲,迁治九百奚营,后设临津县(今吉林省梨树县北偏脸城)为州治。辖境约相当今辽宁省昌图县及吉林省梨树县地。属东京路。约元中统元年(1260年)后废。.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韩州 · 查看更多 »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韩国 · 查看更多 »

道 (行政区划)

道,是源於中國的行政區劃单位,後成為儒家文化圈國家普遍采用的行政區單位。.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道 (行政区划) · 查看更多 »

首爾

首尔(,官方英語拼法:Seoul,國際音標:),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為韓國首都,同時為韓國及朝鮮半島最大城市,位于韓國西北部的汉江流域,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公元前18年,朝鲜三国时期的百济首先定都于此地,之後成為高麗王朝的南京和朝鮮王朝的國都,現今為韓國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截至2017年,全市人口約1千萬;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人口則達2千4百萬。 首尔曾举办1986年亚洲运动会、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與日本合辦)、2017世界棒球經典賽等国际体育赛事與2010年二十国集团峰会等国际会议,並獲選為2010年的世界设计之都。都會區內有昌德宮、水原华城、宗庙、朝--鲜王陵、南漢山城等5處古蹟列為世界遗产。.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首爾 · 查看更多 »

高丽成宗

麗成宗(;),諱王治(),字溫古,高麗國的第六代君主,981年—997年在位。 生於高麗光宗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戴宗王旭的次子,也是高麗太祖王建之孫。成宗的母親是宣義王后柳氏。死後廟號成宗,諡號康威章宪光孝献明襄定文懿大王,葬於康陵。 其任内爆發了遼國與高麗的戰争,遼國第六代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跟高麗成宗展開了有關與南方的宋朝斷交的談判。 談判的结果是遼國将“鴨綠江東數百里地”劃歸高麗,换取高麗與宋朝斷交,向遼稱臣。而實際上高麗一直沒有斷絕與宋朝的外交来往。 成宗六年(987年),高麗中央開始管理地方教育,並向地方十二州派經學博士和義學博士。鄉校作為高麗官學的地方教育機構也在成宗時期得到普及。.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高丽成宗 · 查看更多 »

高麗

麗可以指:.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高麗 · 查看更多 »

高麗太祖

麗太祖(;),諱王建(),字若天(),是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918年至943年在位。王建原是泰封國建國者弓裔的大將,家族是朝鮮半島西南岸專門作貿易和商業活動的豪族,死後廟號太祖,諡號神聖大王。 高麗穆宗五年(1002年)四月加諡元明,高麗顯宗五年(1014年)三月加光烈,十八年(1027年)四月加大定,高麗文宗十年(1056年)十月加章孝,高麗仁宗十八年(1140年)加仁勇,高麗高宗四十年(1253年)十月加勇烈,通称應運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仁勇神聖大王(),葬於显陵。.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高麗太祖 · 查看更多 »

高麗三京

麗三京可以指:.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高麗三京 · 查看更多 »

高麗顯宗

麗显宗(;)諱王询(),字安世,高麗國的第八任君主,1010年─1031年在位。 顯宗的父親是高麗安宗王郁,母親為孝肅王后(獻貞王后)皇甫氏,與穆宗母千秋太后是親姐妹,因此前王穆宗是他的堂姪兼表兄。初封「大良院君」,12歲時,由於「千秋太后忌之,逼令祝髮」。初時被送往崇教寺,穆宗九年移往三角山神穴寺。由於「太后屢遣人謀害」,所以寺人把他藏在地穴內。18歲時因康肇立發動康肇政變而繼承王位,死後廟號顯宗,諡號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葬於宣陵。.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高麗顯宗 · 查看更多 »

高麗文宗

麗文宗(;),諱王徽(),字燭幽,高麗國的第十一任君主,1046年─1083年在位,在位37年,初名王緖()。死後廟號文宗,諡號剛定明大章聖仁孝大王,葬於景陵。.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高麗文宗 · 查看更多 »

黄海南道

海南道(),是朝鮮西南部的地方行政区。人口218万人。 道政府所在海州市。管辖1市19郡418里25洞10劳动地区。.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黄海南道 · 查看更多 »

黄海北道

海北道(),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南部的地方行政区。面积8,154平方公里。人口2,113,672人(2008年统计)。人口密度260人/平方公里。 道政府所在沙里院市。管辖2市14郡272里50洞7劳动地区,開城特級市位於此區。.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黄海北道 · 查看更多 »

黄海道

黃海道 (황해도)是昔日朝鮮八道之一,位於朝鮮半島中西部,當時的面積有16,743.66平方公里,道府位於海州。 1954年,朝鮮把黃海道劃分為南北兩道。.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黄海道 · 查看更多 »

關內道 (高麗)

內道 (高麗)是高麗设立的道,也被称为京畿道、楊廣道,領楊廣黃海等二十九州八十二縣 (實六十四縣,楊、廣二州今屬韩国首爾及京畿道,黃、海二州屬朝鲜黄海北道、黄海南道)。.

新!!: 關內道 (高麗)和關內道 (高麗) · 查看更多 »

朝鲜

#重定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新!!: 關內道 (高麗)和朝鲜 · 查看更多 »

朝鲜太宗

朝鲜太宗(;),即朝鲜太宗恭定大王、朝鲜恭定国王,朝鲜王朝的第三位国王,1400年至1418年在王位,1418年至1422年在太上王位。名諱李芳远(),字遗德(),庙号太宗,谥号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葬于京畿道广州內谷洞大母山献陵。.

新!!: 關內道 (高麗)和朝鲜太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京畿右道京畿左道关内道 (高丽)楊廣道汉州 (新罗)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