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

指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是2010年6月出現的組織,目的反對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在香港立法會門外多次舉行撤回政改爛方案集會,其班底源自組織及參予八十後反廣深港高鐵的示威者,及以行動積極參與五區公投運動之義工,和追擊香港特區政府起錨宣傳的示威者。 與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合作之友好團體還有香港專上學生聯會、AFC、大專2012、大專撐公投聯盟、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公民社會網絡、公民起動、香港公民黨、公共專業聯盟、民主自治實驗、回歸基督精神同盟、宗教霸權關注組、社會民主連線、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等。而其友好媒體伙伴包括:FM101、香港獨立媒體、青台、網台聯盟、HKCitizen等。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的資金來源自友好團體贊助。.

22 关系: AFC大專2012五區總辭廣深港高速鐵路周思中公共專業聯盟公民黨 (香港)公民起動社會民主連線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香港獨立媒體香港立法會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青年贊助起錨葉寶琳陳景輝FM101林輝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AFC

AFC可以指:.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AFC · 查看更多 »

大專2012

大專2012是一個關心香港政治的青年組織,由一群支持五區公投的香港大專學生於2010年初創立,其成員有二十多名,來自香港6所大學,包括香港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中文大學、嶺南大學及浸會大學。.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大專2012 · 查看更多 »

五區總辭

五區總辭」,其倡議者宣稱為「五區公投」,是香港泛民主派的公民黨與社會民主連線兩個政黨於2009年為爭取真普選而聯合發起的政治運動。意思是指五個香港立法會選區,即香港島、九龍東、九龍西、新界東及新界西,每區均有一位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辭職,產生五個空缺席位,然後按照香港《立法會條例》必須進行補選,公民黨與社民連以爭取「盡快實現真普選、廢除功能組別」作為選舉議題,並以「五區公投、全民起義」作選舉口號。 是次運動最初由社民連於2009年7月提倡,並在社會引發過廣泛議論。2009年12月9日,社民連聯合公民黨在立法會提出「五區總辭 全民公決」議案,動議最終遭否決。2010年1月26日,五位立法會議員正式遞交辭職信,辭職生效日期為2010年1月29日。五個選區辭職議員分別是為港島區陳淑莊、九龍東梁家傑、九龍西黃毓民、新界東梁國雄、新界西陳偉業。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則擔任行動的總發言人。2010年4月7日,五名辭職議員再次報名參選。泛民主派最大政黨民主黨沒有參加「五區總辭」。原先已經準備參與補選的建制派政黨自由黨及民建聯,改為杯葛此次補選。是次政治運動亦受到建制派指責,他們表示「五區總辭」浪費公帑、違反《基本法》。行政長官曾蔭權公開表示當日不投票。補選投票於5月16日舉行,約有58萬人投票,總投票率為 17.1%,比過往為低。結果五名辭職議員以大比例得票贏得議席,重返立法會。.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五區總辭 · 查看更多 »

廣深港高速鐵路

廣深港高速鐵路(Guangzhou-Shenzhen-Hong Kong Express Rail Link,简称XRL),簡稱廣深港高鐵,是一條連接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速鐵路。線路始於廣州南站,終到香港西九龍站,全長142公里,共設7個車站。路線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現時最高運營時速300公里。 鐵路主要為广州市、東莞市、深圳市及香港連接全中國的高速鐵路網絡,提供長途高速鐵路客運業務,並兼任數地之間的城際客運服務。 線路北端與京廣高速鐵路相連,形成“四縱四橫”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及「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一縱」。 鐵路分為三段建設,其中最早的廣州南至深圳北段由2005年12月起建設,並於2011年12月26日率先通車運營;深圳北至福田段於2015年12月30日通車運營;而福田至香港西九龍段於2010年起建設,預計於2018年9月通車。.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廣深港高速鐵路 · 查看更多 »

周思中

周思中是一名香港文化人和社会运动者,为香港獨立媒體创办人之一,同时也是本土行動及八十後反高鐵青年成员之一。中学就读于张祝珊英文中学,毕业于岭南大学文化研究学系,曾於綠色和平及香港獨立媒體工作,亦曾於多間大學任教。 反高鐵運動之後,積極參與菜園村生活館工作。.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周思中 · 查看更多 »

公共專業聯盟

公共專業聯盟(The Professional Commons),簡稱公專聯,為以會員為基礎的香港民主派非牟利獨立組織。其成立於2007年3月25日,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組織緣起於2007年行政長官選舉,梁家傑參選使選舉廣受關注,選舉結束後,很多民主派選委及其他專業人士,決定以此為基礎,成立公共專業聯盟。早期公共專業聯盟成員不少也是公民黨成員。 雖然有不少民主派政治人物參加,但其經常發表報告及進行研討會的做法,立場亦相較予其他民主派背景的社運團體溫和,較多時候被視為一個智庫組織。成員亦可按個人意願,因此所属議员被视为獨立民主派议员。 2013年3月21日,公共專業聯盟聯同其他民主派政黨及團體成立真普選聯盟。公共專業聯盟的作用是協調及統合專業力量,以便在建制派佔絕對優勢的功能界別中增加議席。.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公共專業聯盟 · 查看更多 »

公民黨 (香港)

公民黨(Civic Party)是香港民主派的第二大政黨,其意識形態派別為泛民主派。其成立於2006年3月19日,現時是香港立法會第四大黨。 現任主席為前公民黨黨魁、資深大律師梁家傑。黨魁則是新界東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楊岳橋,內務副主席為香港明愛九龍社區中心擔任督導主任的註冊社工賴仁彪,外務副主席為香港島民選立法會議員、大律師陳淑莊,秘書長為前東區區議員陳啟遠,副秘書長則是北角丹拿選區民選議員鄭達鴻。.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公民黨 (香港) · 查看更多 »

公民起動

公民起動(Civic Act-Up)是香港的政治組織,由香港立法會議員何秀蘭成立兼為召集人,主要活躍於灣仔區。.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公民起動 · 查看更多 »

社會民主連線

會民主連線(League of Social Democrats),簡稱社民連(LSD),是一個主張「民主制憲」的泛民主派政党,由議員、社運人士,以及基層市民等組成,自稱為「基層主導、民主企硬,旗幟鮮明的反對派」。 社民連現任主席為吳文遠。自2011年起,梁國雄一直是該黨唯一的立法會議員。 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社民連取三席,一度成為泛民主派第三大黨。其後,社民連立法會議員進行議會抗爭,惟多次被拾違反議事規則而被逐出議事廳。 2010年,社民連發起「五區公投」,此黨三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梁國雄、陳偉業聯同兩位公民黨議員梁家傑及陳淑莊於2010年1月26日集體辭職,其後參加補選並再次當選重返立法會,惟投票率只得17.1%,宣告公投無效。 2011年1月,社民連分裂,黃毓民、陳偉業與部分黨員退黨,另組人民力量,社民連實力因而遭到削弱。 2016年,因應本土派崛起削弱原激進民主派之支持票源,社民連與人民力量組成進步民主連線,派出六人參選,最終只有新界東的梁國雄及陳志全成功連任,社民連參選新界西、新界東及九龍西,其中於九龍西(社民連)及香港島(人力)皆低票落選。.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社會民主連線 · 查看更多 »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SCMHK)是一個大專基督徒合一組織,是跨院校和跨宗派的團契,以「關心社會、踐行公義、見證基督、推廣天國」為宗旨。SCM於五十年代成立,於七十年代停止活動,在1981年六間大專院校重組SCM,現於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設有基督徒學生運動。此外,SCM亦為世界基督徒學生聯盟的成員,不時與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學生運動進行交流。團牧為吳國偉宣教師,執行幹事為劉劍玲小姐。.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簡稱學聯(HKFS),是香港的學生組織,現時由香港其中四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所組成。學聯的宗旨是本著友好合作精神,團結及代表香港專上學生,在同學間推廣文娛學術活動、增進福利與相互瞭解,提高社會意識,並與外地學生建立關係。學聯曾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創會會員和民間人權陣線的會員,但在退聯風波後已退出。 學聯代表會由各大學學生會選派的代表所構成。常務委員會則由各會員學生會代表團的首席代表(由其會長或副會長出任)、常務委員會主席及秘書處職員組成。秘書處是學聯的行政機關,由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其他委任職員組成。.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獨立媒體

香港獨立媒體,是一個以香港為基地的網上媒體,網站主要內容為時事評論,涉及不同社會政治及文化議題。.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香港獨立媒體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稱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縮寫为 LegCo 或 Legco),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对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况的監察權。 第一屆立法會成立于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地區直選及功能組別議員各佔35席。.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香港立法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香港青年

八十後(80後)在香港,廣義上是指1980年代出生的一代香港人,狹義則是特指那一代人中活躍於社會運動的年青人士。 此詞與中國大陸有關一孩政策的「八零後」相似,但有人認為關係並不密切,並指出此詞首先出現於2009年5月的「80後六四文化祭」的一批文化人,回應陳一諤有關1989年後出生的人士並不關心六四鎮壓的言論,以「八十後」與「自發人士」身分顯示並不忘記六四的意思。同類的名字在陸續出現在其他自主自發的社會活動中。.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香港青年 · 查看更多 »

贊助

贊助是一種雙方得益的公共关系活動。當中有贊助人付出金錢、禮物、服务、名譽等,支持受贊助人進行指定活動、表演、學習、研究等項目。其中由於受到贊助,使某些有意義的事項及心願,由原来的不可能實現,成為可以實現的奇蹟,當中贊助是一種善舉,獲得有形及無形的收益。.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贊助 · 查看更多 »

起錨

起錨可以指:.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起錨 · 查看更多 »

葉寶琳

葉寶琳,香港活躍的社會運動人士,一直活躍參與香港各種公眾集會及遊行活動至今。 中學就讀於聖公會曾肇添中學。2001年在香港大學社工系畢業。2010年於嶺南大學取得文化研究碩士。 由2007年,以本土行動成員身份,開始參與保衛皇后碼頭;加入組織有ourtv.hk主持,香港獨立媒體成員;最低工資聯盟成員、香港民間團體幹事、80後反高鐵成員及反高鐵停撥款大聯盟成員、菜園村關注組成員、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幹事、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發言人等等。.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葉寶琳 · 查看更多 »

陳景輝

陳景輝(CHAN King-fai,)是香港政治及文化評論人、社會運動人士,與同為社運人士的林輝合稱為「美點雙輝」,曾組織及參與香港多場社會運動,並於多個媒體上參與評論。 陳景輝是本土行動、八十後反高鐵青年及八十後反特權青年的主要人物,於利東街社區運動、保衛天星碼頭及皇后碼頭、反高鐵及保衛菜園村、反政改方案、反國民教育科等運動皆有參與,亦曾因參與抗爭而被拘捕及被檢控。 陳景輝是香港獨立媒體記者及專欄作者,亦曾於網上電台和網上電視等網絡媒體擔任主持及評論員。其文章散見於多份報紙雜誌,現於明報世紀版及觀點版撰寫專欄。 陳亦曾任香港數碼電台(DBC)節目主持,主持節目計有《八十後今晚打老虎》、《網絡起義》、《八十後今晚起義》等。曾被鄭經翰以聽眾身份致電評論其節目風格及質素。及後,鄭經翰於《香港蘋果日報》表示對覺得他們的主持「不夠激、太老成」,像「八十後的建制派」,擔任主持期間又錯過很多社會議題沒有引發公眾討論。陳認為鄭的批評是干預DBC編輯自主,遂與拍檔林輝、監制蔡嘉儀等人一同辭職。但亦有意見認為,陳等人於節目中立場模糊、訪問技巧欠佳,鄭坦率指出他們主持節目有改善之處,卻被上綱上線說成鄭「干預編輯自主」、「打壓言論自由」。但是,在DBC被迫結束廣播時,陳景輝亦有多次聲援DBC。.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陳景輝 · 查看更多 »

FM101

FM101電台(簡稱:FM101)是由香港多名社運人士發起,以非牟利形式運作的電台,於2009年10月1日起試播,2009年11月30日正式開始,現已解散。電台利用頻率FM 101於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七點至十點(最長至十二點)廣播(覆蓋範圍在九龍東及香港島北角到銅鑼灣東部),並同時透過網絡廣播節目。其節目以公民抗命為宗旨,節目多樣化,內容包括政治,時事,音樂,藝術等。FM101電台口號為「以派對的心去公民抗命」。 FM101的資金來源於支持者的捐款。.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FM101 · 查看更多 »

林輝

林輝(LAM Fai Fred,),旅行家、專欄作家、智庫組織Roundtable Community前總幹事、香港社會運動人士、註冊社工。林於嶺南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學士,後於中文大學取得社會工作碩士及註冊社工資格。.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林輝 · 查看更多 »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是計劃於2012年所實施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當中包括修改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辦法。 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釋法確定了修改程序須走「五部曲」。香港特區政府於2007年發表《政制發展綠皮書》即為「首部曲」拉開序幕,經歷走完「行政長官提交報告」(首部曲)及「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次部曲)這兩項程序後,在2010年4月14日提出《二零一二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產生辦法建議方案》,當中不少地方均參照2005年被否決的政改方案。 在此建議方案中,有關修正《基本法》附件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及修正《基本法》附件二立法會產生辦法的部份,亦即:.

新!!: 八十後反特權青年和2012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