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伊喜措嘉

指数 伊喜措嘉

伊喜措嘉(,),亦译作益西措嘉、益西措杰,藏傳佛教女性上師,寧瑪派蓮花生大士最主要的弟子和空行母。她也是一位伏藏师。 伊喜措嘉原為卡千公主,是吐蕃帝国皇帝赤松德贊妃子。因赤松德贊邀請蓮花生大士来西藏弘揚佛教,伊喜措嘉被赤松德赞赐给蓮花生大士,作为其弟子和明妃(空行母)。她与蓮花生大士修双身法,蓮花生称她为“与吾等同者”。在赤松德赞逝世后,她被当权的皇后蔡邦·玛加东格流放到边远地区,在那里她继续修行并弘扬佛法。 伊喜措嘉以修行八大行法之普巴金剛獲得成就,其後將蓮花生大士的教法以伏藏的方式保存起來。宁玛派和噶玛噶举派都认定她为佛母,对她推崇备至。她也被认为是寧瑪派教法空行寧體的傳承者與金剛亥母的化身。 康卓仁波切是她的一位转世。.

13 关系: 吐蕃宁玛派寂護康卓仁波切伏藏噶玛噶举派荼吉尼赤松德贊藏傳佛教蓮花生蔡邦·玛加东格金剛亥母普巴金剛

吐蕃

吐蕃(,拉薩話:,意为“大蕃”)是历史上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藏人政权,由松赞干布到朗達瑪延续两百多年。.

新!!: 伊喜措嘉和吐蕃 · 查看更多 »

宁玛派

寧瑪派(),是藏傳佛教流派之一,由於該派的僧人均戴紅色僧帽,俗稱為「紅帽派」或「紅教」。 寧瑪藏語音譯,是古、舊的意思;在各派中歷史最久,教理從公元8世紀時傳下來,形成於公元11世紀。尊奉蓮花生大士為其始祖,創派人為釋迦迥乃。其傳承最高修法為「大圓滿法」。.

新!!: 伊喜措嘉和宁玛派 · 查看更多 »

寂護

寂護(梵語:शान्तरक्षित,,725年-788年stanford.edu: ),又譯為靜命、禪怛羅乞答。藏族人稱之為希瓦措()。八世紀印度佛教僧侶,那爛陀學者,西藏佛教人士。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建立了最初的藏傳佛教僧團,是西藏前弘期最重要的奠基者之一。與莲花生、赤松德赞,合称师君三尊。 他也是瑜伽行中觀学派的主要建立者。主要的弟子為蓮花戒。.

新!!: 伊喜措嘉和寂護 · 查看更多 »

康卓仁波切

康卓仁波切(,),全称敏珠林·杰尊·康卓仁波切(Mindrolling Jetsün Khandro Rinpoche),是藏传佛教的一位女性上师,为伊喜措嘉的转世,有空行母和仁波切的头衔。 康卓仁波切原名Tsering Paldrön,出生在印度的噶伦堡,其生父是宁玛派的活佛第十一世。她在2岁的时候,就被第十六世噶玛巴·让炯日佩多杰认定为楚布寺的Khandro Urgyen Tsomo的转世传承者,该转世传承是伊喜措嘉的转世之一。 康卓仁波切年幼的时候同时学习噶举派和宁玛派的教法。她能流利地说英语、藏语和印地语。她在印度的圣约瑟修道院、圣玛莉修道院学习,受到完整的西式教育。从1987年开始,前往欧洲、北美洲和东南亚弘扬佛法。她还负责管理印度台拉登的敏珠林寺。.

新!!: 伊喜措嘉和康卓仁波切 · 查看更多 »

伏藏

伏藏(),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宗教典籍,為密續的一種。相傳伏藏源自於蓮華生大師,擁有發現伏藏能力的人,稱為伏藏師。.

新!!: 伊喜措嘉和伏藏 · 查看更多 »

噶玛噶举派

噶玛噶举派()是噶举派中最为广泛流行的一个派系,其信众遍布中国西藏、蒙古、俄罗斯、印度、尼泊尔和不丹等将近62个国家和地区。噶玛噶举派的最高精神领袖是噶玛巴,又称大宝法王。其中第二世的噶玛巴西和第十世的噶玛巴·秋英多杰,分别担任过中国皇帝的国师。 噶玛噶举派的喇嘛戴黑色帽子,因而常被汉人俗称为“黑帽喇嘛”。 杜松虔巴是噶玛噶举派的创始人,他后来被追认为第一世噶玛巴。 Category:噶举派支派.

新!!: 伊喜措嘉和噶玛噶举派 · 查看更多 »

荼吉尼

荼吉尼(梵文:डाकिनी ;),音译,又作荼枳尼天、吒枳尼,意译为“空行母”,藏傳佛教的佛母或明妃。鬼之總名,能魅人,與人通者也。世間小術。 在日本,除了佛教信仰之外,也和神道的稻荷神習合。 在佛教中,空行母被認為是天界或他方佛土的女性金剛乘修行者,有許多是佛或是菩薩化身。她們以年輕而憤怒的形象出現、頭帶頭骨串成的花冠、一手持盛滿血及靈藥的骨杯「嘎巴拉碗」、另一手提彎刀「卡提月」、裸露着身體在屍骸上起舞(象徵我慢與無明),象徵著充滿活力的女性。空行母是指證悟的女性,或來自佛土的女性。在无上瑜伽中与修行者共修双身法的也是空行母。空行母是一种女性的修行人。形式上存在很多种,般若佛母就是代表法身、金刚亥母是她的报身、伊喜措嘉是應身。 空行母屬於金剛乘的內三寶,分別是上師本尊空行母,主要分世間空行母跟出世間空行母。兩者在於前者是世間的護法或是鬼神眾並未覺悟而成聖,後者則是佛菩薩的化現像金剛亥母或是人間有修成金剛乘的女性修行者。 荼吉尼在其宗教體系中有很高的活躍度,藏傳佛教第三代大宝法王让炯多杰3歲時就獲授由十萬名荼吉尼的頭髮變化出來的一頂,它給予其主人凌駕一切情感生命的能力。大宝法王頭頂黑冠的形象以宗教藝術形式流傳下來。.

新!!: 伊喜措嘉和荼吉尼 · 查看更多 »

赤松德贊

赤松德贊(,),又译“墀松德贊”,吐蕃第三十七代贊普,755年至797年在位。在他任內,吐蕃國勢达到鼎盛。他也为藏傳佛教的弘扬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被后世尊称为“吐蕃三法王”之一。 赤松德赞的名字,在汉文文献《通典》中作乞梨悉笼纳赞,《旧唐书·吐蕃传》中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新唐书·吐蕃传》作娑悉笼腊赞、乞立赞,《资治通鉴》作乞黎苏笼猎赞、娑悉笼猎赞、乞立赞。在汉文文献中,他的早期事迹往往与前任赤德祖赞混淆。.

新!!: 伊喜措嘉和赤松德贊 · 查看更多 »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Төвөдийн Буддын шашин),或称藏语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藏区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与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歸属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並沒有南传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並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係。 藏传佛教以卷帙浩繁,渊博深奥的藏文文献著称。有举世闻名的《甘珠尔》、《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藏语文与记录佛教原始经典使用的梵文有紧密的传承关系,从梵文翻译的内容,不论词意,藏语是唯一可以还原梵语的语言文字。藏语文也是唯一完整地记录自释迦牟尼佛诞辰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发展的佛教教义、佛教哲学,以及佛教科学的文字,包括那烂陀传承中,所有的显、密论典。特别是因明论典的教、学传承和方式,当今惟有在藏文中有完整记载和保存。國學大師章炳麟評價西藏學術傳統:“既有文明之學,不受他熏”。然而,聖嚴法師認為藏傳佛教的發展是西藏本土的苯教等民间宗教加上印度晚期混合婆羅門教的佛教密教思想而完成的,整體而言是印藏的合璧。 藏传佛教始於松贊干布時期,佛教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爾和唐朝文成公主自汉地傳入藏区。在赤松德贊時期古印度佛教僧侶寂護將印度佛教傳入西藏,及隨瑜伽行自續派,莲花生来到藏区,制服本地原始苯教的同時,也接受西藏苯教等本土宗教的部分內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礎,此一时期称为前弘期。此后经朗达玛灭佛的波折,西藏佛教经过朗达玛時期灭佛运动的破坏后,约百年之久,到了中国宋朝初年,才又渐渐复兴起来,并逐渐形成了宁玛、噶举、噶当、萨迦、觉囊、格鲁等各派的传承,此一时期称为后弘期。 在宗喀巴創格魯派,成為藏傳佛教的主流後,藏密大盛,又因與中國政權關係密切,在西藏出现了政教合一,由兩位固定的轉世僧侶代中國政權統治西藏,分別稱作達賴與班禪。藏傳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区、尼泊尔、不丹、印度的喜马偕尔邦、拉达克和达兰萨拉。13世纪,开始流传于蒙古地区,至今,蒙古、土、裕固、普米等民族,仍多信奉藏传佛教。近现代,藏传佛教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

新!!: 伊喜措嘉和藏傳佛教 · 查看更多 »

蓮花生

蓮花生(梵文:पद्मसम्भव Padmasambhava;,生卒年不詳),或譯蓮華生大士。八世紀印度那爛陀寺僧人及雲遊僧,後應寂護論師與藏王赤松德赞禮請入藏創立僧團,後人尊稱為蓮師。由於後世弟子的崇敬,增添了許多神奇色彩,也被稱為第二佛陀。所帶入的密法稱為前譯派,為今寧瑪派所信奉。首位將藏密傳入漢地的寧瑪派教傳三十二代祖師諾那呼圖克圖謂蓮花生大士是彌陀身、觀音口、釋迦心,合諸佛菩薩身口意之三密金剛應化身。.

新!!: 伊喜措嘉和蓮花生 · 查看更多 »

蔡邦·玛加东格

蔡邦·玛加东格(),又译察邦萨玛甲东呷、察邦萨麦多准,是吐蕃帝国的一位女性政治人物。她是赤松德赞的一位妃子,支持苯教,反對密宗佛教。 蔡邦·玛加东格出身蔡邦氏家族,蔡邦氏家族的祖先象雄,是苯教的重要支持势力。不论是藏传佛教文献还是苯教文献都宣称玛加东格是一位苯教徒。玛加东格认为佛教兴盛以后,赞普的王位会因此失去。赤松德赞推广佛教、压制苯教的时候,便受到玛加东格的强烈反对。赤松德赞派遣白若杂纳、朱古埃巴、南喀宁波、杰韦罗朱、然炯纪居五人前往印度学习密宗教法,在朝中向大臣们强制推广佛教。玛加东格当众指责印度密宗使用人骨法器,即人的头骨、肠、皮、血用作祭祀用品,声称“这不是什么教法,这是印度进入吐蕃的罪恶”,要求将此五人处死,得到众多苯教的大臣的支持。赤松德赞迫不得已,用五个乞丐冒充这五位佛教高僧,将他们装在铜锅里丢进雅鲁藏布江,诡称五人已死。另一方面,把这些高僧隐藏起来翻译怛特罗(密宗)书籍。赤松德赞甚至亲自前去给他们送饭。玛加东格揭穿这一骗局,迫使赤松德赞将他们流放到偏远地区。 印度密宗高僧毕玛拉米扎(又译无垢友)入吐蕃弘法,也遭到强烈反对。但毕玛拉米扎说服了赤松德赞,最终白若杂纳等人被召回。 赤松德赞母亲的亲族那囊氏支持佛教,与蔡邦氏争权。赤松德赞偏袒那囊氏,任命那囊·杰岭拉囊(尚结赞)为大相,把持朝政。那囊氏排斥蔡邦氏,在一次议政的时候,尚结赞派儿子伍仁()把守宫门,禁止蔡邦氏一族入内。玛加东格所生的儿子牟如赞普大怒,提刀将其诛杀,闯入殿中,声称“长头颅”的人应该远远扔掉。赤松德赞大怒,把牟如流放到羌塘。 莲花生虽然使赤松德赞改奉佛教,但他认为苯教势力依然非常大,无法根除。莲花生预言,在他与赤松德赞死后,苯教势力势必会复兴。莲花生便以赤松德赞的妃子伊喜措嘉为空行母,传授眾人都不能接受的雙身法;又将女弟子波雍·嘉摩尊()嫁给赤松德赞。 797年,赤松德赞与大相尚结赞相继死去,蔡邦氏一族把持了政权,由玛加东格所生的儿子穆尼赞普继位。但穆尼赞普倾向于支持佛教,甚至保护波雍·嘉摩尊。玛加东格以嘉摩尊在赤松德赞的葬礼不敬为由处决了她,又将伊喜措嘉流放。但穆尼赞普依然继承推广佛教的政策,玛加东格遂将其毒死。牟如赞普自羌塘返回逻些继位,途中被那囊氏等佛教徒害死。蔡邦氏在权力斗争中失败,那囊氏等佛教势力抬头,拥立赤德松赞继位。.

新!!: 伊喜措嘉和蔡邦·玛加东格 · 查看更多 »

金剛亥母

金剛亥母,梵文 वज्रवारारी,是佛教金剛乘本尊之一,屬於空行母之體系,勝樂金剛與大悲紅觀音之明妃,起源於8至12世紀印度。 為四大教派共同尊崇的母續本尊,主要是用來做寶瓶氣脈及拙火定的觀修本尊,亥母與瑜伽母是同體異名。 續云:「諸佛明妃金剛瑜伽母」,亥母瑜伽母是諸佛入於大樂智慧的甚深禪定中幻化的本尊又象徵勝義大樂智慧本質,而身倚的喀章噶又名「金剛天杖」象徵諸佛的廣大方便,兩者結合就是樂空和合,亥母身貌如同十六歲少女,身體紅寶色具一面三目二臂(另有二面母傳規,右面有豬臉)左手持盈四魔血的顱缽,右手執持金剛鉞刀消除內外密障礙與攝伏十方魔敵,左腳伸立、右腳彎提如舞蹈姿,舞於蓮花日輪屍墊上,左腋脥倚喀章噶,面貌微忿笑貪悅 黃丹或紺青髮色,頂上有豬首隱於髮髻,身環白骨頭蔓、頭戴五乾顱冠以不動佛或大日如來為部主頂嚴,身穿有金飾與空行骨飾。 金剛亥母出自勝樂續,尤其金剛瑜伽母續更是勝樂續中的密本,而金剛亥母一般有四種真言,一是亥母近心咒、二是亥母心咒(噶舉傳承有攝入四空行種子字)三是金剛瑜伽母咒(咒語主體是亥母近心與心咒的結合尤其咒前具三嗡字又得名三嗡咒)四是亥母根本廣咒。 法身為般若佛母或普賢佛母(同體異名一樣都是本來智慧),報身為金剛亥母,化身為獅面空行或者是人間的女性金剛乘成就者,例如伊喜措嘉 。當金剛亥母化現無豬首時,名為金剛瑜珈女,為格魯和薩迦的主修亥母。當以伊喜措嘉 樣貌出現時,則為大樂佛母,也有與馬頭明王行雙運相的馬亥父母金剛,也有黑亥母或用於施身法,為寧瑪的主修亥母,噶舉派以頂上具豬首的金剛亥母以及俱生勝樂金剛父母雙運尊為主修。 廣義而言寧瑪派具有紅與黑色兩種亥母傳規,但較為特別的是一面四臂的金剛瑜伽母「秘密智慧母」,而龍欽的金剛瑜伽母則是「大樂空行母」具有智慧尊青亥母的觀法,持明總集儀軌中則有上師紅金剛法與青色金剛瑜伽母的觀法。 噶舉派主要重視紅金剛亥母與金剛俱生母的修法,有上師噶瑪巴、本尊瑜伽母、護法大黑天的三根本修法。 薩迦主修為金剛瑜伽母,尤其是金法三種紅空行母類,分別為那洛巴、梅紀巴、因扎菩提(蓮花生大士之父)的金剛瑜伽母傳承,而受灌修學金剛瑜伽母的行者資格有三品,上品為曾受灌魯依巴、那波巴、智布巴三種勝樂金剛大灌頂的行者,中品為曾受灌以上三者勝樂金剛其中之一種的大灌頂,下品為曾灌過薩迦喜金剛大灌頂,另外金法小三紅中有一類帝奴瑪亥母以具有懷攝威力出名。 格魯傳規基本衍自格舉和薩迦的傳承,但另有文殊輪集的空行法集。 中文譯名的「亥」字取自其頭部側面或頂髻的豬頭形像,在中國農曆曆法因地支亥年屬豬而得名。.

新!!: 伊喜措嘉和金剛亥母 · 查看更多 »

普巴金剛

普巴金剛,乃金剛薩埵的忿怒相(又稱為嘎瑪黑嚕嘎),具五方佛智慧體性,為五輪中事業輪(密輪)的主尊。.

新!!: 伊喜措嘉和普巴金剛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