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京語

指数 京語

京語可以指:.

19 关系: 壮语外来语中古汉语中國中國朝鮮語东兴市广西壮族自治区京族喃字克里奧爾語粤语白話音译越南語音系越南语钦州市汉语族汉越词朝鮮語

壮语

壯語(Vahcuengh;老壯文:Vaƅcueŋƅ;方塊壯字:話僮)是对壮族所说的一系列壯侗語系侗台语族壮傣台语支(或称壯傣語支)语言的统称。壮语的使用者大部分居住在中国南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与其毗邻的云南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壮语可以分为北部和南部两组土语群,这两组土语群之间沟通存在困难,因而这些壮语的土语都被国际学术界认定为独立的语言;但在中国大陆,當地學者卻將所有壮话认定为同一种语言,而兩個土語群被視為壯語這種語言的方言,之下又分为若干土语。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壮语并非是单一起源的一组语言。北部的各种壮语与贵州省境内包括布依语在内的壮傣语族语言形成方言连续体——;而南部的各种壮语,则与越南境内的侬语、岱依语和高栏语形成方言连续体——中部台语支。所有这些语言的总使用人口接近2000万。 标准壮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承认为少数民族语言之一,广西不少机构的牌匾上都写有新壮文,但并未颁布相应的《语言文字工作条例》来确定其官方语言地位。标准壮语是以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的壮语为标准音,兼收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而制定的,因而与北部各壮语比较接近。壮语的标准书写系统为壮文,是以标准壮语为基础而制定的一种拉丁文字。.

新!!: 京語和壮语 · 查看更多 »

外来语

外來語,又稱爲外來詞或借詞(loanword),是一種語言從別的語言借來的辭彙。.

新!!: 京語和外来语 · 查看更多 »

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使用於南北朝、隋朝、唐朝时期,继承自上古汉语,后来发展为近代汉语。現代語言學家根據當時的文獻資料重建出其特徵。 对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有材料稱爲近古汉语)的分界,有很多不同的意见,大多集中在唐宋时期的归属上。还有学者把中古汉语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中古汉语以切韵音为代表,晚期中古汉语以韵图为代表。.

新!!: 京語和中古汉语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京語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朝鮮語

中国朝鲜语(),指的是在中国居住的朝鲜族使用的-zh-hans:朝鲜;zh-hant:韓-语,主要用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新!!: 京語和中國朝鮮語 · 查看更多 »

东兴市

东兴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是防城港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东兴镇,面积540.7平方公里,2007年人口为11万。.

新!!: 京語和东兴市 · 查看更多 »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Gvangjsih Bouxcuengh Swcigih),简称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为南宁市。1958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成立,1965年,改用现名。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南地区,南濒北部湾,與越南接壤。廣西壮族自治区有中國最多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通用普通话,地方語言有廣西平話、桂柳官话、壮语、粤语、客家話、闽语等各種民族語言和方言。.

新!!: 京語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 查看更多 »

京族

京族(外文:Kinh、中國羅馬字母拼寫:Gin,),亦稱越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自稱,越南北部少数民族传统上称京族为交人(Keo),郭晔旻,澎湃新聞,2016-02-29。,而这个名称源自历史上的交趾郡。佔越南總人口的86%,是狹義上的越南人。在中國境內,京族被視為少數民族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於1958年將中國境內的這個民族定名為京族,在越南官方也使用「京族」這一名稱來區別於越南境內其他民族。 從語言學的角度來看,京族的母語京語通常被認為屬於南亞語系,故京族一般被視為南亞語系民族。另有一種說法認為,京族是百越後裔的壯侗語系民族之雒越為主體,加入南島語系民族之占人、南亞語系民族之高棉人及漢藏語系民族之漢人而重新融合而成的民族。而由於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京族文化更接近於東亞而非東南亞。.

新!!: 京語和京族 · 查看更多 »

喃字

喃字(字喃),或称为「字喃」,是一種過去在越南通行,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方式来表达越南语的文字,其在越南古代文字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與朝鮮諺文、日語假名相同,都被用來表示本民族固有詞彙,而漢字則用來表示從古漢語中引入的漢字詞。 喃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在10至20世纪初形成发展起来的。在這段時間裡,喃字是记录民族历史、文化的纯粹越南的唯一工具。 越族人创造喃字,用来为越语、岱依語和瑶语记音,造成越喃字(喃字)、岱喃字、瑶喃字。起初,喃字常用来记录人名、地名,后来逐渐普及,进入国家的文化生活。14世纪胡朝、18世纪西山朝年间,出现了在行政文书中用喃字的倾向。单就越南文学领域而言,喃字对于营造延续多世纪的辉煌文学起到了特别重要作用。 喃字的構字大部分爲一個漢字表音,一個字表意而組合在一起。 如「(左「--」右「字」)」,就是一個形聲字,借漢字「--」(--)表音,借漢字「--」表意而合成在一起。 喃字寫法沒有標準,通常一個國語字對應幾個喃字,如「Chữ」就有「」或「」等多種寫法,而「Chữ」最常用的對應的喃字就是「」,這同「」字既能表音又能表意有關。.

新!!: 京語和喃字 · 查看更多 »

克里奧爾語

克里奥尔语(Creole Language,或Creole),一種穩定的自然語言,由皮欽語進一步而成。其特徵為混合多種不同語言詞彙,有時也掺雜一些其他語言文法的一種語言,也稱為混成語或混合語。.

新!!: 京語和克里奧爾語 · 查看更多 »

粤语

粵語又称廣東話、廣府話、廣州話、唐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是汉语的一支。若視漢語為一種語言,則粵語是漢語在广东和广西地区形成的一级方言,下分數支二級方言。若視漢語為“漢語族”及視粵語為獨立語言的話,則粵語下有數支粵語的方言。 受五代十国时期人口南迁影响,粵語保留了大量古汉语用词。随着近代两广地区人口的海外迁徙,粤语在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等地的華人社區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成为使用人數最多的漢語。 全球以粤语为母语的约为1.2亿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分布于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粤语核心地区广东省近8,000万本地人口中,粤语使用者近4,000万;在广东省的1亿人口中,使用人数超过6,700万。在中国境内,以粤语为母语的群体是继官话和吴语之后的第三名。粤语也是除了普通话外,唯一在外国大学有独立研究的汉语族语言。此外,粵語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印尼等以及北美洲、欧洲和澳洲、新西兰、圣诞岛等地的华人社区都有广泛分布。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規定和建議,香港政府已擬定了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粵語已被列入其中,成為480個香港本地非遺項目之一。粵語也是一種聲調語言,這點跟漢語下的一眾語言相同。.

新!!: 京語和粤语 · 查看更多 »

白話

白话可以表示以下含义:.

新!!: 京語和白話 · 查看更多 »

音译

音譯是一种以原语言读音为依据的翻译形式,一般根据原语言内容的发音在目标语言中寻找发音相近的内容进行替代翻译。音譯通常用于姓名、企业、地名和国名等的翻译。音译词只可以连在一起使用,不可拆分,否则没有意义,例如:张伯伦(Chamberlain)是音译,并不代表该人物姓张。 与之相对应的,根据原语言内容語意来进行的翻译称为意译,有的时候,音译和意译是可以兼顾的。例如:英文中「Laser」一词,中国大陆曾经译为“莱塞”,属纯音译,後改译为“--”,属纯意译;台湾則譯為“--”,則是音譯加半意譯。 饮料“Coca-Cola”的中文譯名可口可乐為音译与意译兼顾的典范。.

新!!: 京語和音译 · 查看更多 »

越南語音系

越南語音系(Vietnamese phonology),構詞絕大多數以單音節(或稱字)爲單位。越南語的音節可由聲母、介音(韵頭)、元音(韵腹)、韻尾、聲調五部分構成。.

新!!: 京語和越南語音系 · 查看更多 »

越南语

越南語()又稱越語()、京語()及國語(),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現代少用的前法國殖民地名稱安南語()。 越南語是越南的國家語言,有85至90%的越南人將之作為母語,另外居住在海外的3百萬越僑、住在中國廣西的京族亦使用越南語。歷史上,越南語曾經使用漢字與喃字表記(即漢喃文),現代則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添加若干個新字母及聲調符號的國語字()書寫。.

新!!: 京語和越南语 · 查看更多 »

钦州市

钦州市(邮政式拼音:Yamchow、Yen Chow)位于廣東西端,广西南部,北部湾沿岸。西界防城港市,北接南宁市,东邻玉林市,南临北海市及北部湾。前身是廣東下四府八鄉之一的欽縣。1965年後被當局劃廣西管轄,現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的地级市,地处桂南台地丘陵区,北有罗阳山,东北为六万大山,西北为十万大山。钦江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市区后出北部湾。总面积1.09万平方公里,人口320.93万。钦州为区内重要交通枢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南防铁路、钦北铁路和钦防铁路于市区交汇,钦州港为北部湾重要港口。.

新!!: 京語和钦州市 · 查看更多 »

汉语族

漢語族(或漢語語族、漢白語族)為漢藏語系中之一支。關於其所包含的語言種類,在語言學界主要有兩種不同觀點:一種認為漢語族只有漢語一種語言;另一種認為漢語族包含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等七大語言(或者是加上晋语、徽语、廣西平話),再加上閩語內部不能互通,所以閩語實際上是一類語言,而在語言學上的歸屬應該是閩語語群,其下的閩南語、閩東語、闽北语、闽中语和莆仙語則為單一語言。前一個觀點將贛語、閩語、粵語、吳語、官話、晉語、湘語、客語等列為漢語的方言;而後一種觀點認為漢語族包含了數個互相關聯的各自独立的親屬語言。此外,有說法主張白語(白族的語言)也屬於漢語族,因此亦稱漢白語族。.

新!!: 京語和汉语族 · 查看更多 »

汉越词

漢越詞(),又稱“漢越語”,是指在越南語裡一些由漢語引申而來的汉根词和汉源词的统称。朝鮮語、日本語也有大量類似的詞彙,分別稱爲“漢字語”、“漢語”。 漢越詞在越南語裏所占的比例眾說紛紜。法國漢學家馬伯樂認為越南語中的漢語借詞約占越南語詞彙的60%,越南學者黃文行則認為漢越詞大約占60%,在政治、經濟、法律等領域則高達70-80%。還有許多越南學者認為高達82%。 漢越詞本來是使用漢字書寫的,但現時已經使用越南自己的拼音文字國語字(Chữ Quốc Ngữ)拼音書寫。這種文字在20世紀早期已經被使用作書寫成現今的越南語言。.

新!!: 京語和汉越词 · 查看更多 »

朝鮮語

--,是通行於-zh-hans:韩国、;zh-hant:南--zh-hans:朝鲜;zh-hant:北韓-及满洲、俄羅斯遠東地區、日本等朝鲜族聚居地區的語言。 朝鲜语在全球约有7560万使用者,是世界第十三大语言。随着大韩民国在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韩语的人数也不断增长,目前许多国家的高中和大学都教授韩语。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大学入学考试的外語科目中可以選擇韩语應考。.

新!!: 京語和朝鮮語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国越南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