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上海妹

指数 上海妹

上海妹()原名顏思莊,廣東省中山縣人,出生於新加坡,是一名粵劇演員。上海妹的父親是名伶太子友,其夫是--生半日安,而其兄是班政家顏蝦。上海妹擅演溫柔賢淑的悲劇人物,演出細膩,咬字清晰,自創的反線中板,婉轉幽怨,稱為「妹腔」。.

33 关系: 半日安千里駒南洋太平劇團尖沙咀中山縣中立九龍广东省圣诞节呂雁聲唐雪卿王昭君粵劇红楼梦美國父親萬國殯儀館西施馬師曾覺先聲劇團香港香港淪陷譚伯葉譚蘭卿越南錦添花劇團薛覺先鑽石山肺病柯士甸道澳門新加坡

半日安

半日安()原名李鴻安,廣東南海人,著名粵劇丑生。與李海泉,廖俠懷、葉弗弱合稱「粵劇四大名丑」。他的妻子是著名花旦上海妹。 早年師從馬師曾,他便替他改藝名「半日安」,取自詩句“君子難求半日安”。1931年,跟隨馬師曾到美國演出粵劇,並且認識了著名花旦上海妹。與她結婚後,育有一子一女。 上海妹、薛覺先及半日安合演的《胡不歸》大受歡迎,被觀眾稱為「原裝胡不歸」,薛的最後一位入室弟子林家聲晚年傳承《胡不歸》給學生們時,使用私人攝錄的譚定坤(新梁醒波)與他演出時影像視頻作為教材,確保後學們得到最好的學習榜樣。 1964年3月3日於九龍法國醫院病逝。.

新!!: 上海妹和半日安 · 查看更多 »

千里駒

千里駒(),原名區家駒,字仲吾,廣東省順德縣烏洲鄉(今屬順德縣)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有「花旦王」之稱。 千里駒出身於一個書香世家,自小喜歡粵劇,十一二歲起,先後拜刀馬旦紮腳勝和小生架架慶為師。千里駒十五歲跟隨紮腳勝到越南演出。後來投靠了惠州的龍門班,擔任小生。 他當初跟隨架架慶學習擔任小武行當,師傅便給他取了藝名「大牛駒」。後來,還要他學習小生和花旦行當,更曾經頂替班中正印花旦粉墨登場。由於大受歡迎,架架慶便馬上讓千里駒擔任各種花旦的角色。 千里駒後來得到香港商人何萼樓賞識,聘請到“鳳凰儀”、“人壽年”、“國中興”、“周豐年”等著名戲班演出。他與著名演員肖麗湘、小生聰等合作演出十多年。期間充當肖麗湘副手,揣摹了她的精妙技藝。 他們演出的劇目都十分精采,特別以主演傳流悲劇《金葉菊》讓人感受至深。後來肖麗湘病倒,千里駒便頂替擔綱,表演後大受觀眾歡迎。及後,與白駒榮、靚少華等合作演出。千里駒在戲台上的演出是文武兼備,能生能旦。他的旦角藝術融合了紮腳勝及肖麗湘的特質,並有所發展。他唱腔則抑揚有致,跌宕多姿,咬線露字。他在傳統精華上,獨特創出自己的風格,在《燕子樓》一劇與樂師黃不滅共同創造了燕子樓中板、燕子樓慢板的新腔。由於演出嚴謹,決不放鬆,被觀眾稱謂「廣東梅蘭芳」。 千里駒成名之後,繼鄺新華之後灌制粵曲唱片,讓他的唱腔藝術得以流傳。1925年省港大罷工期間,千里駒以表演響應罷工的號召。他並且加入粵劇八和公會成了委員,為粵劇仝人謀取很多福利。 1936年3月20日,千里駒因為長期積勞成疾,在廣州逝世。他一生演出劇目一百二十多個,有《蕩舟》、《葉菊》、《再生緣》、《順母橋》、《舍于奉姑》、《夜送寒衣》、《蔡文姬歸漢》,《崔子弑齊君》、《裙邊蝶》、《昭君出塞》等。以演出倫理悲劇著稱,有悲劇聖手之譽。另外,由於他對粵劇表演藝術有著傑出的貢獻,被粵劇的同行和觀眾都尊稱他為“伶聖”。.

新!!: 上海妹和千里駒 · 查看更多 »

南洋

南洋,是自明朝起之中國中心稱呼,指南中國海附近之東南亞諸國,包括馬來群島、新加坡和印尼群島,也包括中南半島沿海、中國大陸以南之州省。 南洋概念與西洋、東洋、北洋相對應。西洋指馬六甲海峽以西印度洋地區,還包括歐洲或更遠,清朝起特指歐美國家;東洋特指日本。中國古代漢族開始移居南洋,明朝時期及明亡後,大量移民湧入該區域謀生、定居,叫做「下南洋」、「南洋華人」。漢族曾建立過蘭芳共和國等一系列政權。.

新!!: 上海妹和南洋 · 查看更多 »

太平劇團

太平劇團由馬師曾在1933年所成立,於1943年日軍入侵時結束。資金來自香港太平戲院的老闆源杏翹。由於十年來能夠在同一間太平戲院連續演出,所以成為香港著名並非常賣座的粵劇劇團。 1933年春天,馬師曾從美國返回香港後,馬上接受太平戲院老闆源杏翹的邀請,組織「太平歌劇社」(後改名太平劇團)。當初,他找到了著名男花旦陳非儂,還有半日安、馮醒錚、馮俠魂、袁是我、謝醒儂、馮玉君等人加盟。後來陳非儂因為接了越南及緬甸之約,便離開了太平劇團。 太平劇團的班主源杏翹適逢其會,聘請譚蘭卿、上海妹及麥顰卿三位女藝人為花旦,打破了當年香港不准男女同班的禁令。這樣令觀眾耳目一新,盛極一時,其它各班亦紛紛聘用女花旦,於是男花旦漸遭淘汰,是粵劇歷史大轉變之一。期後加盟的還有衛少芳、區倩明、區倩坤、楚岫雲、鳳凰女等名女花旦,丑生王梁醒波、黃鶴聲、馮俠魂、趙驚魂等。1942年,紅線女加入並得馬師曾的重用。同年她因演出《雷雨》中繁漪一角,逐漸成名。 十年來的編劇曾有盧有容、馮顯洲、黃金昌。他們為馬師曾編寫古今中外內容及其形式的劇目。譬如《刁蠻公主戇駙馬》、《野花香》、《斗氣姑爺》、《審死官》、《我為卿狂》、《野玫瑰怒殺洪承疇》。在長達近10年時間中,新劇迭出,大受觀眾的熱烈歡迎。 同時,馬師曾在太平劇團內積極進行粵劇改革。他把西方電影的導演、排練制度引進粵劇,戒除提綱戲那種臨場即興的做法。佈景方面則運用了硬景、燈光等舞台技術和器材。音樂方面,引用大量西洋樂器來豐富粵劇的音樂。他被新聞界稱為「新派粵劇泰斗導演 兼主演藝術鉅子」。太平劇團與薛覺先所帶領的覺先聲劇團展開了粵劇藝術上的競爭。由於雙方各有千秋,彼此並駕齊驅,粵劇歷史上稱為「薛馬爭雄」時期。.

新!!: 上海妹和太平劇團 · 查看更多 »

尖沙咀

尖沙咀(Tsim Sha Tsui),古称尖沙头,旧名香埗头,亦作尖沙嘴,是香港九龍油尖旺區的一部份,位於九龍半島最南端,隔維多利亞港與香港島對望,是進行商業、娛樂、文藝、旅遊及購物活動的地方,亦是香港著名的商業中心之一,終日人流熙來攘往。這裏設有多座不同主題的展覽館,當中包括太空館、歷史博物館、科學館和文化中心等。此外,這裏有不少高級酒店,其中包括著名的半島酒店,同時亦有著名景點、古蹟和特色建築如星光大道、尖沙咀鐘樓、1881(前水警總部)和柏麗購物大道。.

新!!: 上海妹和尖沙咀 · 查看更多 »

中山縣

中山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中山市的前身,存在于1925年至1983年,主要范围包括今广东省中山市、珠海市。.

新!!: 上海妹和中山縣 · 查看更多 »

中立

中立(英:neutrality),是指不偏袒任何一方,对任何一方不表明任何态度和行为,处在任何对立事物中,任何对立事物不会对中立事物产生相互关系。.

新!!: 上海妹和中立 · 查看更多 »

九龍

九龍(Kowloon),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油尖旺區、深水埗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九龍東、南和西面則被維多利亞港包圍,三面環海,因此地理上九龍亦稱為九龍半島。 1937年,九龍群山以南成為「新九龍」,但一般香港市民在生活中都不會刻意區分,統一稱為九龍;1968年5月起,兩者並與香港島一起重新分為十區。歷年來的填海工程,使九龍的面積不斷擴展,但仍是香港城市規劃之三大主要部份中最小的,截至2010年,九龍的面積約4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港約有30%人口居於九龍。.

新!!: 上海妹和九龍 · 查看更多 »

广东省

廣東省,簡稱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省會廣州。廣東省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福建、廣西、湖南、江西接壤,與海南隔瓊州海峽相望。廣東省總面積約爲598,800平方公里,海洋及陸地面積分别爲419,000平方公里和179,800平方公里。 廣東是中國的人口大省,2015年該省人口約1.1億人,高居全國第一位,其人口密度爲每平方公里584人。該省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大量外來人口的移居地,使其擁有相對多樣的族群面貌,廣東的漢族居民,主要可分爲廣府、客家、閩南三大民系,此外還有不同的少數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爲壯族。 該地區與廣西和海南同屬於嶺南文化圈,其語言、傳統風俗等方面都有著自身的獨特性。廣東人以其經商傳統著名全国,歷史上的「粵商」就是指在廣東一帶行商的人(廣肇帮,在海外又稱廣東幫,海外所講的廣東帮不包括潮州幫和客家幫),與徽商、浙商、晉商、蘇商一同合稱爲歷史上的“五大商幫”。作爲廣東省會的廣州有「千年商都」之稱,自漢代開始番禺城(廣州市古名)便是中國的重要商業都市,以清代的廣州十三行(廣東十三行)最爲著名。 廣東省2016年估計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爲73,290元人民幣,在全國省級行政區中位列第八,而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則位列全國第一、世界第五。珠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大都會區和大都市之一。深圳、廣州、珠海、佛山、中山和東莞,這六個城市是廣東最富裕的地區;2015年,六個城市的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可依國際匯率兌換為19,650美元。廣東省的水資源豐富,其水產品生產以近海養殖和海洋捕撈為主。位處珠江沿岸一帶的珠江三角洲被稱作南中國的「魚米之鄉」,是中國第二大水產品出產省份和第三大海產品出產省份。.

新!!: 上海妹和广东省 · 查看更多 »

圣诞节

聖誕節是基督教用來紀念耶稣降生的节日,西方基督教通常將此節日定於12月25日。不認同耶穌為聖人或是為了政治正確的族群則稱之耶誕節(意為耶穌誕辰日)。作為基督教禮儀年曆的重要節日,教會透過將臨期或降臨期來準備,並以與延續慶祝。聖誕節也是許多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西方國家等以基督教文化為主流之地區的公共假日;在教會以外的場合,聖誕節已轉化成一種民俗節日,並常與日期相近的公曆新年合稱「」。 由於耶穌的誕生日期無法確定,聖經上也無相關記載,所以在學術上認為聖誕節是以圣母领报的日期來推算,或是在基督教發展初期將古羅馬的農神節轉化而來,當時社會上(如古羅馬的冬至)以該節日慶祝日照時間由短變長。西方教會在發展初期至4世紀前中期開始將聖誕節定在12月25日,東方正教會稍晚以儒略曆定於1月7日,亞美尼亞教會則定在1月6日或1月19日。 在基督教國家,聖誕節同時兼具宗教節日與文化節慶的雙重功能,除了參與教會儀式與活動外,家戶、行號與街頭上也可見相關佈置,更是重要的商業活動時令;而過聖誕節的習慣,亦隨著近代西方國家的影響力而擴展到全世界。但在基督教並非主流的地區(如東亞),除了當地的教會團體外,聖誕節經常與消費活動掛鉤,且如同西方國家的「聖誕與新年季」與公曆新年結合,過節時間拉長到數週,成為全年重要的購物季之一。.

新!!: 上海妹和圣诞节 · 查看更多 »

呂雁聲

呂雁聲,著名文武生,與呂玉郎、羅家寶、陳笑風為廣州四大小生。 呂雁聲文武雙全,聲、色、藝、唱、演絕佳。1950年在廣州自組永光榮劇團任文武生,專演其叔父呂玉郎夥拍花旦之王楚岫雲在永光明劇團所演出過之劇目。其後在南方劇團等任文武生,演了不少好戲,如「梅郎與布娘」、「路遙知馬力」、「三脫狀元袍」、「蘇秦封相榮歸」等等。 1959-1966年加入廣東粵劇院一團續任文武生,期間曾與楚岫雲合演名劇「月夜借紅燈」,連場爆滿。八十年代任粵劇院團長,演技精湛。九十年代曾在香港電視台主演電視劇,多才多藝。 Category:粵劇演員 Category:呂姓.

新!!: 上海妹和呂雁聲 · 查看更多 »

唐雪卿

唐雪卿(),女,祖籍珠海唐家,生於上海。是20世紀30年代名噪滬港穗三地的電影明星和粵劇紅伶。 唐雪卿系民國政府第一任總理唐紹儀的侄孫女、著名粵劇編劇家唐滌生的堂姐。唐雪卿的曾祖父叫唐巨川,於清咸豐年間抵上海經營茶葉生意,祖父唐植興是清末民初活躍於上海的茶商,家境頗為富有。.

新!!: 上海妹和唐雪卿 · 查看更多 »

王昭君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漢元帝時期的宮女、和親女性,古代四大美人的落雁,成語中「沉鱼落雁」、「畫工棄市」記載她的生平典故。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因称王昭君为明妃。.

新!!: 上海妹和王昭君 · 查看更多 »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粵劇是省港澳地區的艺术瑰宝,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新!!: 上海妹和粵劇 · 查看更多 »

红楼梦

《紅樓夢》,中國古典長篇章回小說,是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红楼梦》书内提及的別名,还有《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緣》;故事是從女媧補天時所剩下的一塊石頭講起,因此又名《石頭記》。乾隆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题为《红楼梦》(甲辰梦序抄本)。1791年在第一次活字印刷(程甲本)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成为通行的书名。 原本前80回尚存。全本回數問题有兩说:据脂砚斋批语,應少于114回;而据高鶚、程偉元的版本,共120回。後來高鶚、程偉元取得后40回稿,並整理印行,即為目前較通行的120回全本。 程偉元稱,自己經過多年收集,重金購得《紅樓夢》後四十回殘稿,並對不連貫的地方進行補綴。於1791年和1792年印行一百二十回《紅樓夢》。一百多年間,《紅樓夢》以此流傳,受到讀者歡迎。 從1920年代開始,胡適「大膽假設」,認為後四十回非曹雪芹著,並提出高鹗续書後四十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认为後四十回是无名氏续,高鹗、程伟元整理。另外周汝昌则认为《红楼梦》原著共108回,现存78回,后30回迷失。 《红楼梦》被评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极高。在20世紀,《紅樓夢》是中國最受重視的一部文學作品。因为其不完整,加上作者曹氏已亡故,所述內容又鉅細靡遺,結局設定更是超乎尋常,留下许多谜团引人探究,也构成了一门学問——红学。自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以来,一般认为曹雪芹以其家族的命运投射在《红楼梦》一书。.

新!!: 上海妹和红楼梦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上海妹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父親

親簡稱父,或稱爸爸,爹地,是一種親屬關係的稱謂,是子女對雙親中的男性的稱呼。父親和子女是重要的直系親屬關係之一,通常具有親密關係。 一般指參與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即生父);但在有些狀況下,僅養育小孩,或再婚配偶、結誼長輩,或是僅提供精子讓卵子與之結合(例如捐精等),但並未親自進行生育小孩過程的男人也可如此稱呼。.

新!!: 上海妹和父親 · 查看更多 »

萬國殯儀館

萬國殯儀館(),是香港一家非牟利殯儀館,位於九龍紅磡暢行道8號,由東華三院董事局殯葬服務委員會營辦,該處鄰近是香港主要的殯儀服務集中之一,有花店、長生店等。殯儀館樓高7層,設有3間大禮堂和18間靈寢室,最多可同時舉行21個喪禮。.

新!!: 上海妹和萬國殯儀館 · 查看更多 »

西施

西施,本名施夷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沉魚,春秋末期的浙江諸暨一帶人氏,又稱西子,是家喻戶曉的美人,2003年浙江省諸暨市興建了西施殿加以紀念。.

新!!: 上海妹和西施 · 查看更多 »

馬師曾

師曾(Ma Si Tsang,)字伯魯,號景參,廣東順德縣龍潭(顺德区杏坛镇龙潭村)人,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馬師曾在1944年與紅線女結婚,其子馬鼎盛是著名的軍事與時事評論員。.

新!!: 上海妹和馬師曾 · 查看更多 »

覺先聲劇團

覺先聲劇團成立於1929年,是廣州的著名戲班之一,前身是“大羅天”戲班。當時薛覺先返回廣州,“大羅天”戲班正在改組,他被邀請加入,並任班主,因而改名覺先聲劇團。1929年7月,首次演出劇目“紅光光”,當時是由名伶嫦娥英與葉弗弱主演的。 1933年,香港政府應高陛戲院、利舞台戲院、普慶戲院及太平戲院的聯同呈請,取消「粵劇不能男女合班」的禁令。 同年開始出現改組自覺先聲劇團的「覺先聲男女劇團」,成為香港第一個粵劇男女同班的劇團。。1936年8月,為了到新加坡演出粵劇,成立了覺先聲旅行劇團。 旗下走紅的名伶有很多,包括新馬師曾,陳錦棠,麥炳榮,呂玉郎,羅品超,黃超武,陸飛鴻,林家聲等。期間,上演了很多著名劇目:《月怕娥眉》、《戎服傳詩》、《月向那方圓》、《心聲淚影》、《可憐秋後扇》、《還花債》、《白金龍》、《無敵王孫》、《道學先生》、《璇宮艷史》、《刁蠻女》、《王昭君》、《姑緣嫂刼》、《胡不歸》、《花染狀元紅》、《鳳儀亭》等等。.

新!!: 上海妹和覺先聲劇團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上海妹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淪陷

#重定向 香港日佔時期.

新!!: 上海妹和香港淪陷 · 查看更多 »

譚伯葉

譚伯葉 (Tam Pak Yip,),廣東省開平縣人,香港電影製片商會理事長、香港音樂曲藝協會常務理事。譚伯葉在廣州培正中學讀書,一生大部分時間在組織灌錄唱片,尤其經手大量粵劇、曲藝和廣東音樂。曾參加省港大罷工;九一八事變後,主持灌錄流亡三部曲《松花江上》、《保家鄉》、《歸不得家鄉》等數十張愛國唱片。1983年由香港返回廣州,因病進入廣州中山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搶救無效在1983年5月10日(星期二) 凌晨2時逝世,享齡75歲。1983年5月16日(星期一)上午在廣州殯儀館舉行追悼會,250多人參加。.

新!!: 上海妹和譚伯葉 · 查看更多 »

譚蘭卿

譚蘭卿(),原名譚瑞芬,陳寶琳(1907年-1983年1月14日)夫人,原籍廣東省順德,工花旦,後轉工女丑生。於1921年加入粵劇界,戲行中人尊稱她為「六姑」,她的徒弟有關海山及陳好逑。.

新!!: 上海妹和譚蘭卿 · 查看更多 »

越南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通稱越南(),是位於东南亚中南半島東端的社会主义国家,北邻中國,西接柬埔寨和老挝,拥有超過9,500万人口,位居世界第15名。越南的首都是河内,最大城市是胡志明市。越南实行一黨制,执政党越南共产党是目前越南境内唯一的合法政党。越南為東南亞國家聯盟、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成員,是未来11国之一。 越南北部古为百越地,南部为占婆之地。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灭亡后,越南北部被置于中國皇朝統治之下达数个世纪之久。在此期间,中国文化大量输入越南。10世纪越南摆脱中国统治正式建国,其后经历多个朝代,有分有合,15世纪时曾经被明朝直接统治20多年。19世纪中晚期,法国征服越南,对越施行殖民统治。1945年8月,越南独立同盟会发动八月革命,宣布越南独立。1954年,越南独立同盟会在奠边府战役中大败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势力撤离并承认越南独立,随后的日内瓦会议约定以北纬17度线为界两越分立,北方由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统治,南方则先后建立了越南国及越南共和国(南越)。翌年越南战争爆发,由西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对抗东方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美国在战争中蒙受严重损失,逐步退出战场。1975年4月30日,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贡,自此成功统一全国。 越南统一后,仍面临着经济落后的问题。1986年越领导层决定实施革新开放,从单一的计划经济,开放为市场经济,并发展多元化商品经济,此后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冷战结束后,越南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外交困境,1995年加入东盟,1998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7年加入世贸组织。但越南仍在贫富差距、医疗卫生和性别平等方面面临着诸多问.

新!!: 上海妹和越南 · 查看更多 »

錦添花劇團

錦添花劇團,香港粵劇劇團,成立於1945年,由陳錦棠所創。錦添花主要台柱有陳錦棠、關影憐、靚新華、李海泉、黃超武、文覺非、鄧碧雲 --等等。1950年,羅麗娟、芳豔芬曾經加入。.

新!!: 上海妹和錦添花劇團 · 查看更多 »

薛覺先

薛覺先(),原名薛作梅,字平愷,廣東順德人,著名粵劇老倌,四大天王之一。.

新!!: 上海妹和薛覺先 · 查看更多 »

鑽石山

鑽石山(Diamond Hill)是香港九龍的山峰之一,其附近開發區、平地和住宅區也稱作鑽石山。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上元嶺以西,大磡以北,主要是一個中產階層住宅區。同時已經開始的地鐵沙中線,鑽石山是一個重要中轉站。.

新!!: 上海妹和鑽石山 · 查看更多 »

肺病

#重定向 呼吸系统疾病.

新!!: 上海妹和肺病 · 查看更多 »

柯士甸道

柯士甸道(Austin Road)是香港九龍尖沙咀的一條主要道路,通常被視為尖沙咀與佐敦的分界線。道路為東西走向,大部份路段為四線雙程行車。道路由接駁暢運道與漆咸道南交界開始,中途與彌敦道等道路相交,至廣東道為止。道路於1870年代興建,並以當時香港輔政司柯士甸命名。柯士甸任內鼓勵在香港任職的英國公務員學習中文和華語,改善官員與市民溝通不便的問題。 1998年,隨著西九龍填海工程完成,柯士甸道以西興建了一條新道路,稱為柯士甸道西,它將原有柯士甸道向西伸延至雅翔道,即西區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一帶,並設有預留位可繼續西延。隨著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西九龍站工程接近尾聲,柯士甸道西近連翔道一段成為地下行車路之一。.

新!!: 上海妹和柯士甸道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上海妹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上海妹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