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基坦公爵

指数 阿基坦公爵

阿基坦公爵(Duc d'Aquitània,法语:Duc d'Aquitaine)是古代阿基坦地区的统治者(不要与现代阿基坦混淆),居于至高无上的法兰克、英格兰和后来的法国国王之下。 作为西哥特王国(418-721)的继承国,奥克西塔尼亚(阿基坦)和隆格多克(图卢兹)继承了西哥特法律和罗马法,罗马法允许妇女在20世纪之前享有比同时代人更多的权利。特别是在“自由裁判会”第642/643号编纂并在653年被“再起义法”扩大之后,妇女可以继承土地和所有权,独立于丈夫或男性关系进行管理,如果没有继承人, 代表自己,从14岁起在法庭上见证,20岁以后安排自己的婚姻。Klapisch-Zuber, Christiane; A History of Women: Book II Silences of the Middle Age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33 关系: 卡洛曼 (查理·马特的長子)威廉一世 (阿基坦)岡薩洛 (阿基坦公爵)希尔佩里克二世丕平二世幼王亨利于格·卡佩亨利三世 (英格兰)亨利四世 (英格兰)冈特的约翰公國克吕尼改革克洛泰尔四世理查一世约翰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爱德华二世 (英格兰)貝里 (法國)路易七世 (法兰西)阿基坦阿基坦的埃莉诺肯特的瓊安金雀花王朝腓力二世 (法兰西)若弗鲁瓦二世 (布列塔尼)英格兰的埃莉诺查理·马特法國歷史法国王太子新阿基坦大區拉罗歇尔普瓦捷宮10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卡洛曼 (查理·马特的長子)

卡洛曼(Carloman, 710年-754年),加洛林家族成員,法蘭克王國奧斯特拉西亞宮相(743年-747年)、法蘭克公爵。前任宮相查理·馬特的長子及加洛林王朝創建者矮子丕平的兄長,也是查理曼的伯父。.

新!!: 阿基坦公爵和卡洛曼 (查理·马特的長子) · 查看更多 »

威廉一世 (阿基坦)

威廉一世 (875年3月22日 – 918年7月6日), 被称为虔诚者,886年起任奥弗涅伯爵,893年起任阿基坦公爵,继承了普瓦图统治者Ebalus Manser。 他建立了无数的修道院,其中最重要的是910年9月11日克吕尼修道院的建立。 威廉是奥弗涅的伯纳德二世和厄曼加德的儿子。 在898年之前,他娶了博索尼德王朝Engelberga,普罗旺斯的博索和厄曼加德的女儿。 通过继承,他成为奥弗涅和利穆赞的统治者。 他在893年代表Ebalus Manser征服了普瓦图和阿基坦。 他把后者保留下来,被公认为公爵。 他的领土从奥斯特拉西亚延伸到图卢兹,并包括了欧坦和马孔地区。 在910年,威廉创立了本笃会修道院,将成为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中心。威廉不对修道院进行控制,他所安排的应该直接对教皇负责(见克吕尼改革)。这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因为大多数修道院都是私人拥有的,而且任命了这些家庭或个人。 这导致任命了未经训练的,无序的修道院院长和官员。 威廉还提名了克鲁尼的第一个院长,波美的伯诺。 威廉在阿基坦统治独立性的一个标志是他在布里乌德用自己的名字打造了丹尼尔硬币。 他被埋在那里的圣朱利安修道院。 他没有自己的儿子,因此被一个侄子,他的妹妹阿德琳达的儿子的小威廉继承了下来。.

新!!: 阿基坦公爵和威廉一世 (阿基坦) · 查看更多 »

岡薩洛 (阿基坦公爵)

岡薩洛·维克托·阿方索·何塞·博尼法乔·安东尼奥·玛利亚及诸圣·德·波旁-达姆皮埃尔(Gonzalo Víctor Alfonso José Bonifacio Antonio María y Todos los Santos de Borbón y Dampierre,),出生于罗马。西班牙王子,阿基坦公爵。是塞戈维亚公爵海梅亲王的次子。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孙子。法国王室主系派首领路易二十世的叔叔。胡安·卡洛斯一世国王的堂兄。 Category:西班牙波旁王朝 Category:西班牙王子 Category:西班牙公爵 Category:羅馬人.

新!!: 阿基坦公爵和岡薩洛 (阿基坦公爵) · 查看更多 »

希尔佩里克二世

希尔佩里克二世(Chilpéric II,),是希尔德里克二世與的幼子,从715年9月3日开始任纽斯特里亚和勃艮第的国王,自719年起任整个法兰克的国王。.

新!!: 阿基坦公爵和希尔佩里克二世 · 查看更多 »

丕平二世

丕平二世(Pepin of Herstal,),又称赫斯塔的丕平,墨洛溫王朝法蘭克王國的宮相。奧斯特拉西亞宮相蘭登丕平之外孫、梅斯的阿努爾夫的孫子、安塞吉塞與所生的長子。丕平二世被視為奠基卡洛林王朝的重要人物之一,亦是墨洛溫王朝當時的兩大家族丕平家族及阿努爾夫家族結合後的第一位子嗣及繼承人。因為丕平二世的能力,使阿努爾夫家族能壟斷法蘭克王國宮相一職,逐漸取代墨洛溫王朝,建立卡洛林王朝。.

新!!: 阿基坦公爵和丕平二世 · 查看更多 »

幼王亨利

幼王亨利(Henry the Young King,),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及王后埃莉诺的五位合法儿子中的次子,但在活过婴儿期的诸子中是长子。他从1170年起成为名义上的英格兰国王、诺曼底公爵、安茹伯爵和曼恩伯爵。幼王亨利是诺曼征服英格兰后唯一在父亲生前加冕的副国王,但在父亲从未让他实际行权的情况下失意地度过全部任期。他28岁时比父王早5年去世,其弟理查成为下一位英格兰国王。.

新!!: 阿基坦公爵和幼王亨利 · 查看更多 »

于格·卡佩

果·卡佩(Hugues Capet,),一译于格·卡佩,法兰西国王。巴黎伯爵雨果大帝的兒子。祖父為西法兰克国王羅貝爾一世。956年繼承父親為法蘭西公爵。 987年被貴族正式選舉成為法蘭克人的國王,建立法國歷史上的卡佩王朝。.

新!!: 阿基坦公爵和于格·卡佩 · 查看更多 »

亨利三世 (英格兰)

亨利三世(英文:Henry III,),英格蘭國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但卻是英格兰历史上最无名的国王之一。.

新!!: 阿基坦公爵和亨利三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亨利四世 (英格兰)

亨利四世(Henry IV,),也被稱為博林布魯克的亨利(Henry (of) Bolingbroke ),英格蘭國王和愛爾蘭領主,1399年到1413年在位。同时也继承从祖父爱德华三世开始的,宣称对法兰西王国的统治。 亨利出生在林肯郡的博灵布罗克城堡。 他的父亲,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个儿子,也是存活到成年的第三子,在亨利的堂兄理查二世的大部分统治时期,都享有相当大的权力,并成为了阿基坦公爵,但最终亨利推翻了他的堂兄。亨利的母亲是和博蒙特的伊莎贝尔的女儿,是兰开斯特的重要继承人,因此他成为第一位金雀花王朝的分支兰开斯特家族的英格兰国王,也成为自诺曼征服以来第一位以英语为母语,而不是以法语为母语的英格兰国王。.

新!!: 阿基坦公爵和亨利四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冈特的约翰

岡特的約翰(John of Gaunt,),是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三世的兒子,理查二世的叔叔,因為侄子年幼,故此在1377年-1399年間代他治理國家。约翰因娶了兰开斯特伯爵的女儿布兰奇而成为兰开斯特公爵,而他的第二任妻子康斯坦萨是卡斯蒂利亚暴君佩德罗的女儿,他因此要求卡斯蒂利亚的王位,但未能战胜竞争对手恩里克二世。 约翰死后,理查没收了兰开斯特家的庄园,但约翰的长子亨利于当年兵不血刃夺取了理查的王位,成为亨利四世,建立了兰开斯特王朝。都铎王朝的创始人亨利七世则是他第三任妻子凯瑟琳·斯温福德所生的儿子约翰·博福特的后代。.

新!!: 阿基坦公爵和冈特的约翰 · 查看更多 »

公國

公國,是一种君主制国家,指封建制下公爵或女公爵的封国。欧洲封建制中的公国拉丁文称为Ducatus。中国封建制中也有公国,是中国公爵的封地。.

新!!: 阿基坦公爵和公國 · 查看更多 »

克吕尼改革

克吕尼改革(Cluniac/Clunian Reform)是中世纪修道运动中的一系列改革,关注于恢复传统的修道的生活,鼓励艺术,照顾穷人。该运动是因位于勃艮第的克吕尼隐修院而得名,它正是在这里由本笃会内开始。这一改革很大程度上是由克吕尼的圣俄多(Saint Odo)(878-942年)开展的,并传播遍及法国的勃艮第、普罗旺斯、奧文尼、波亚图,英国以及意大利与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区。.

新!!: 阿基坦公爵和克吕尼改革 · 查看更多 »

克洛泰尔四世

克洛泰爾四世(Chlothar IV;),法蘭克王国墨洛溫王朝的奧斯特拉西亞國王(717年-718年在位)。克洛泰爾四世可能是希爾德貝爾特三世之子。.

新!!: 阿基坦公爵和克洛泰尔四世 · 查看更多 »

理查一世

查一世(Richard I;),中世紀的英格兰王國的国王,因勇猛善戰而有「獅心王」稱號。理查一世身為天主教教徒,曾加入教廷發起的十字軍聖戰,為第三次十字军遠征的將領,於阿蘇夫會戰中擊敗穆斯林軍隊。.

新!!: 阿基坦公爵和理查一世 · 查看更多 »

约翰 (英格兰国王)

约翰(英文:John,),英格蘭國王,由1199年到1216年在位。亨利二世第五子,母親為阿基坦的埃莉诺,而幼王亨利、狮心王理查、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鲁瓦二世則是约翰的兄長。他父王把在法国的领地全部授予几位兄长,由于已经没有领地可以封给约翰,他被称为无地王(the Lackland,源自亨利二世的戏称)。.

新!!: 阿基坦公爵和约翰 (英格兰国王)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一世

爱德华一世(英文:Edward I,),英格兰国王,俗称“长腿(Longshanks)”「長腿愛德華」、又稱「蘇格蘭人之鎚(Hammer of the Scots)」,因征服威尔士和几乎征服苏格兰而闻名。然而他的死使得他儿子爱德华二世(Edward II)即位,最终并未能征服苏格兰。“长腿”在位35年(1272年-1307年),于1272年11月20日,他的父亲,国王亨利三世去世后即位,他的母亲就是普罗旺斯的埃莉诺。 按照诺曼人(不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对君主的称号排序习惯,“长腿”爱德华被称为爱德华一世(Edward I),尽管他是英格兰第四位爱德华国王,前三位分别是:長者爱德华、殉教者爱德华和懺悔者爱德华。.

新!!: 阿基坦公爵和爱德华一世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二世 (英格兰)

愛德華二世(Edward II,),英格蘭國王(1307年—1327年在位),金雀花王朝成员。他的一生皆为其宠信的弄臣和叛乱的贵族所主宰,以致最后悲惨地死去。葬于格洛斯特大教堂。.

新!!: 阿基坦公爵和爱德华二世 (英格兰) · 查看更多 »

貝里 (法國)

贝里(Berry),法国旧制下行省,首府是布尔日(Bourges)。 在卡洛林王朝时期贝里是一个独立的伯爵领,其后为阿基坦公爵和安茹公爵及布卢瓦公爵分有。法国的国王们于十一世纪起开始攫取这个省份,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内将它完全纳入国王领地。 1360年,贝里由国王约翰二世立为公爵领,作为他儿子“贝里的约翰一世”(1340年—1416年)之采邑。贝里公爵领于1434年,在奥弗涅女公爵玛丽一世(1375年—1434年)和她的第三任丈夫波旁公爵让一世(1381年—1434年)死后被重新划归国王领地,而非“正常地”继承给她的子嗣。作为采邑,贝里应当在其受封者的所有男性后代灭绝后还归国王领地,因此玛丽一世理应受到特殊待遇。 贝里公爵领于1498年再次被转让给让娜·德·法兰西(1464年—1505年),路易十一之女。贝里公爵的头衔之后断断续续地转给数个王子,比如查理十世的二儿子。 法国大革命后,贝里在行政上被划分入谢尔省、安德尔省以及卢瓦雷省的最西部分。 Berry.

新!!: 阿基坦公爵和貝里 (法國) · 查看更多 »

路易七世 (法兰西)

(年轻的)路易七世(Louis VII le jeune,),卡佩王朝第六位國王(1137年—1180年在位)。路易六世之子,母为莫里恩的阿德莱德(Adelaide of Maurienne)。1131年开始与父共治。 路易七世是虔诚的基督徒,有些历史学家形容他是“法國版懺悔者愛德華”。1136年,他与阿基坦公爵威廉十世之女埃莉诺结婚,阿基坦因此并入王室领地。1142年他又企图吞并香槟伯爵领地,未成。1147年,路易七世与羅馬人民的國王康拉德三世一起领导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年—1149年)。这次东征并无成果。在出征期间,他最主要的谋士(也是他父亲最主要的谋士)叙热在国内摄政。 1152年,路易与埃莉诺的婚姻被宣佈無效。埃莉诺转嫁给安茹伯爵亨利,当亨利于1154年成为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时,阿基坦也一道落入英格蘭王室(金雀花王朝)手中。路易曾两次与亨利作战,未能夺回领地。此后卡佩王朝与金雀花王朝的争斗就从未终止。 路易七世與埃莉诺分開後先娶卡斯蒂利亞公主康斯坦絲(Constance of Castile),有兩名女兒,康斯坦絲在生下第二名女孩時死去。因為沒有承繼人,路易七世在康斯坦絲死去五週後與香檳的阿黛勒(Adèle of Champagne)結婚,後來生下王位繼承人腓力。.

新!!: 阿基坦公爵和路易七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阿基坦

阿基坦(Aquitaine),是法国西南部一個大區的名稱,共有多爾多涅省、吉倫特省、朗德省、洛特-加龍省、比利牛斯-大西洋省等行政區。.

新!!: 阿基坦公爵和阿基坦 · 查看更多 »

阿基坦的埃莉诺

阿基坦的埃莉诺(Eleanor of Aquitaine,),阿基坦女公爵(Duchess of Aquitaine)及(Countess of Poitiers),父親為(William X, Duke of Aquitaine)。 先嫁給法国国王路易七世,(annulment)後和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結婚。亦是幼王亨利、理查一世、布列塔尼公爵若弗鲁瓦二世及无地王约翰的母亲。.

新!!: 阿基坦公爵和阿基坦的埃莉诺 · 查看更多 »

肯特的瓊安

肯特的瓊安(1328年9月29日出生,1385年8月7日逝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威爾斯王妃,她是黑太子爱德华的妻子和堂姑母。.

新!!: 阿基坦公爵和肯特的瓊安 · 查看更多 »

金雀花王朝

金雀花王朝(House of Plantagenet),在法国又名安茹王朝(House of Anjou)。王室家族是一个源於法国安茹的貴族,从12世纪起统治英格兰,首任英格兰国王是亨利二世。除家族原有世袭领地安茹伯国(1060年–1203年),该朝曾統治過诺曼底公国(1144年–1204年及1415年–1450年)、英格兰王国(1154年–1485年)、阿基坦公国(1153年–1453年),一度拥有从比利牛斯山到苏格兰边境的广大统治版图,后世称此时期的英格兰王国为“安茹帝国”。金雀花王朝的正式君王有八位,统治着1154年–1399年的英格兰。1399年理查二世逝世后的英格兰由该朝的两分支系——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朝先后统治,而这两家族因为王位争夺而爆发了15世纪后半叶的玫瑰战争。 金雀花王朝期间,英国文化艺术逐渐成形,最能表现中世纪文学精神的诗人杰弗里·乔叟便处于这个时代。哥特式建筑在这时期盛行,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和约克大教堂正是根据该建筑形式重修的。政治、社会形态也在发展,如宪法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宪章》便是约翰王签署的,英格兰议会、模范议会源于该朝。而较专门的教育机构也建立起来了,包括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而金雀花王朝时期政治气候多变,此间的“百年战争”便是一次代表性历史事件。.

新!!: 阿基坦公爵和金雀花王朝 · 查看更多 »

腓力二世 (法兰西)

腓力二世·奥古斯都(法语:Philippe II Auguste,)卡佩王朝國王(1180年—1223年在位),法國名君之一。 因為饒富謀略與政治手腕而有「尊嚴王」的美稱。.

新!!: 阿基坦公爵和腓力二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若弗鲁瓦二世 (布列塔尼)

布列塔尼公爵及里奇蒙伯爵若弗鲁瓦二世(Geoffrey II, Duke of Brittany and Earl of Richmond,),因娶了布列塔尼的女继承人康斯坦丝而于1181-1186年间成为布列塔尼公爵和第三代里奇蒙伯爵,英王亨利二世和王后埃莉诺的五个儿子中的第四子。.

新!!: 阿基坦公爵和若弗鲁瓦二世 (布列塔尼)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的埃莉诺

英格兰的埃莉诺(),亨利二世和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的次女,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八世的妻子。兩人感情很好,阿方索死後不久,艾莉諾也因悲傷過度去世。.

新!!: 阿基坦公爵和英格兰的埃莉诺 · 查看更多 »

查理·马特

查理·马特,意譯為铁锤查理斯(古法語、Charles Martel,Karl Martell,Carolus Martellus,),法兰克王国宫相,軍事指導者。出生于埃斯塔勒(位于现代比利时的列日附近),是宫相兼法兰克公爵丕平二世的私生子,查理大帝的祖父。718年-741年法兰克公爵兼攝政。 查理·馬特是宮相兼法蘭克公爵丕平二世與出生於貴族的的長子,阿爾派達是他父親的第二位妻子,或是妾侍。查理的親弟弟奇爾德布蘭是法蘭克王國的史家。.

新!!: 阿基坦公爵和查理·马特 · 查看更多 »

法國歷史

根据考古發现,法国曾誕生过舊石器時代的阿布维利文化,而巴士克人有可能為這些遠古居民的後裔。 最早記載關於高盧地區(即今法國)的人民的文獻資料是用希臘語寫成的。但這些修昔底德所寫,關於腓尼基殖民者在前600年左右建立馬薩利亞(Massalia,今马赛)的資料也只限於粗略的介紹,而沒有指出更明確的地理位置。 亚里士多德(蘇格拉底及柏拉圖的弟子,前384年-前332年)在他的作品中有提到「凱爾特人」的風俗,他們是來自隆河和阿爾卑斯山之間的凯尔特居民(κέλτοι)。亞里斯多德如同其他在羅馬人入侵以前的大多數古典時代史家,一再強調塞爾特人好戰的價值觀以及蠻族之風俗。他執筆的年代,正值塞爾特人大肆擴張,散佈直到多瑙河河口以及高卢最深處角落的每一片土地,這些間接的材料針對未來法國的部份非常少。.

新!!: 阿基坦公爵和法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法国王太子

法国王太子(法语:Dauphin),严格地应称为维埃诺瓦王太子(Dauphin de Viennois),是从1350年到1791年和从1824年到1830年被授于法国王位继承人的头衔。 维埃纳伯爵居伊八世(Guy VIII)在他的盾徽中有一条海豚,以及他的绰号海豚(法语:le Dauphin)。维埃诺瓦的海豚的头衔上升为他的家族直到1349年,当温伯特二世 (Humbert II)出售他的海豚庄园给腓力六世,从此法国的继承人承担了海豚(le Dauphin)的称号。皇太子妃称女海豚(la Dauphine)。 第一位称「海豚」的王子是查理五世。这个头衔相当于英国的威尔士亲王。法国王太子的官方全称在1461年之前是“托上帝鸿福,维埃诺瓦王太子、瓦伦蒂诺瓦和迪瓦伯爵”(法语:par la grâce de Dieu, dauphin de Viennois, comte de Valentinois et de Diois)。「海豚」會穿上一件織上代表海豚的多菲内在大衣手臂的衣服,它同時印上了法国的百合花。.

新!!: 阿基坦公爵和法国王太子 · 查看更多 »

新阿基坦大區

南奧索峰 新阿基坦(Nouvelle-Aquitaine)為法國大區,是根據2014年大區重劃,合併阿基坦、利穆赞、普瓦图-夏朗德等三個大區,2016年1月1日起生效。.

新!!: 阿基坦公爵和新阿基坦大區 · 查看更多 »

拉罗歇尔

拉罗谢尔(La Rochelle),法国西部比斯开湾东岸港口,滨海夏朗德省省会,著名游览胜地,人口78000人(2004年)。 拉罗谢尔邻近雷岛,两者之间有桥梁相连,拉罗谢尔港即位于雷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中。 高卢人是拉罗谢尔最早的主人,其后在古罗马的统治下,该地成为葡萄酒和食盐的著名产地。拉罗谢尔正式建城于10世纪,1137年阿基坦公爵授予其独立市镇待遇。12世纪时,拉罗谢尔已经成为法国西部主要商业港口,拥有独立铸造硬币和免交部分王家税收的权力。在15世纪之前,拉罗谢尔一直是法国葡萄酒和食盐的主要输出港。百年战争中,一支法国和卡斯蒂利亚海军联军于1372年6月22日在拉罗谢尔海战中击败英格兰海军,从而一度夺取了法国近海的制海权。 宗教改革运动兴起后,拉罗谢尔皈依了新教。1568年,拉罗谢尔成为了胡格诺派(法国新教教派)的中心之一,是胡格诺派获得英格兰等新教国家支援的主要的港口。在胡格诺战争中,拉罗谢尔曾经于1572年和1627年两度被围(参见拉罗谢尔之围),最终被黎塞留率军攻占。 路易十四废除《南特敕令》后,拉罗谢尔的新教徒遭到残酷镇压,大批新教商人被迫迁居海外。部分迁居到北美洲的拉罗谢尔移民于1689年在纽约州建立了新罗歇尔。 此后,拉罗谢尔通过积极参与非洲-西欧-美洲之间的三角贸易而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繁荣,当时,这里是奴隶(来自非洲)、朗姆酒(来自加勒比海)、毛皮(来自加拿大)等商品的集散地。但是,随着法国的海外领地和贸易据点在七年战争、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等战事中损失殆尽,拉罗谢尔最终无可避免地衰落下去。现在,拉罗谢尔主要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海滨小城。.

新!!: 阿基坦公爵和拉罗歇尔 · 查看更多 »

普瓦捷宮

普瓦捷宮(le Palais de justice de Poitiers) 是位於法國城市普瓦捷的一座建築。在10至12世紀時,普瓦捷宮是阿基坦公爵的居住地。普瓦捷宮是一座哥特式建築,現在是普瓦捷著名的觀光景點。.

新!!: 阿基坦公爵和普瓦捷宮 · 查看更多 »

10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阿基坦公爵和10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阿基坦公国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