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阿博都巴哈

指数 阿博都巴哈

阿博都巴哈(عبد البهاء,本名阿巴斯·阿芬第,),是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巴哈欧拉的长子。在1892年,他父亲在遗嘱中任命他为自己的继任者和巴哈伊信仰的领袖 。 阿博都巴哈出生於伊朗德黑兰的一个贵族家庭。在他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捕入狱,家庭的财产也被收缴,这让其处在贫穷的境地。在此之后,阿博都巴哈和他的父亲一道被流放至巴格达。在那里,他们生活了九年。 在1863年,巴哈欧拉再次被流放至君士坦丁堡。 在19世纪60年代,他的家庭被驱逐至阿德里安堡,而最终的流放地是巴勒斯坦的阿卡,那一年,阿博都巴哈24岁。在阿博都巴哈的青年阶段,他被他父亲着意培养,并被认为是处在流放状态的巴哈伊群体中的杰出人物。在他青少年时,他是他父亲的助手,并时常被看到他与神学领域的博学人物进行辩论。 1892年,阿博都巴哈的父亲过世,他被任命为巴哈伊信仰的领袖。对于这件事,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反对者包括几乎他的所有的家庭成员。尽管如此,但几乎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巴哈伊社团都认可他的领导权。经过40年的监狱生涯,在阿博都巴哈64岁时被青年土耳其党人释放,而从此时起,他的家庭才开始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随着阿博都巴哈赴西方世界传教,和《神圣计划书简》这本书的传播,巴哈伊的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信仰的发源地中东。而阿博都巴哈遗嘱建构了现在巴哈伊行政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 阿博都巴哈的很多文字,祈祷文和信件都流传了下来,而他在19世纪90年代末期和西方巴哈伊的谈话,极大的促进了巴哈伊社团的成长。阿博都巴哈的本名是阿巴斯,但是他更喜欢“阿博都巴哈”(意为“榮耀的仆人”)这一称号。在巴哈伊文献的描述中,他被称为“教长”。因为他用自己贮存的粮食救济了一战后产生的巴勒斯坦难民,他也被授予大英帝国勋章,但他从未使用过这一称号。.

47 关系: 十九日灵宴会塔荷蕾守基·阿芬第宗教与科学已答之问巴孛巴哈伊历法巴哈伊学习小组巴哈伊世界中心巴哈伊律法巴哈伊信仰巴哈伊信仰历史巴哈伊信仰与人类一体巴哈伊信仰年表巴哈伊信仰的分裂巴哈伊信仰的祈祷巴哈伊信仰的朝圣巴哈伊圣日巴哈伊符号巴哈伊节日列表巴哈伊行政体系巴哈伊著作巴哈伊教义巴哈欧拉巴黎谈话巴迪 (巴哈伊)上帝的显示者世界正义院圣辅玛莎·鲁特灵体会灵曦堂神圣计划书简集神的國莲花寺 (德里)诺露兹节阿博都-巴哈阿博都·巴哈阿博都巴哈圣殿里兹万花园 (巴格达)里兹万节耶稣复活朝聖教主1844年1921年5月23日

十九日灵宴会

十九日灵宴会是巴哈伊信仰者每19天进行的一次聚会。聚会于巴哈伊历每月的第一天进行。每次聚会由祈祷、社团事务讨论和社交三部分构成。祈祷部分相当于基督教的主日崇拜和伊斯兰教的主麻拜。但由于巴哈伊的不聚集祈祷的律法,使得十九日灵宴会和主日崇拜及主麻拜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别。.

新!!: 阿博都巴哈和十九日灵宴会 · 查看更多 »

塔荷蕾

塔荷蕾(طاهره,纯洁者),也被称作“所有眼睛的安慰”(),都是法蒂玛·巴拉加尼()的称号。她是伊朗的巴比教有影响力的诗人和神学家。她的生平、影响力和殉道使得她成为巴比教的重要人物。她是哈吉·穆拉·萨利赫的女儿,出生于当时最显赫的家族之一。 在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她在家受父亲的教育,并且显示出了出色的写作天赋。在她十几岁的时候,与她伯伯的儿子结婚,她的婚姻并不幸福。在19世纪40年代,她开始熟悉谢赫·艾哈迈德的教义,并且开始秘密地与他的继任者赛义德·卡齐姆·拉什提通信。塔荷蕾旅行至什叶派伊斯兰教的圣地卡尔巴拉去会见卡齐姆·拉什提,但在她到达前几天,卡齐姆·拉什提就去世了。1844年,她大约27岁时,她了解到巴孛的教义并接受了他宗教的主张。很快,她就因为热情地传播信仰和“无畏的忠信”同时赢得了声望和恶名。继而她被流放回伊朗,塔荷蕾几乎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传播巴孛的新信仰。波斯的神职人员开始仇恨她,试图囚禁她以阻止她传教。她终生都与她的家庭抗争,拒绝回归家族的传统信仰。 塔荷蕾最著名的事件可能是她在巴达什特会议中男性聚会的场合下揭开了自己的面纱。她揭开面纱的举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而巴孛给予她“纯洁者”的称号以表明他的支持。她不久后就被拘捕,被软禁在德黑兰。几年后,1852年中,她因为巴比信仰而被秘密处决。她的死被巴比教和巴哈伊文献尊崇为殉道,称为“第一个遭受了殉道的女性”。作为一名杰出的巴比信徒(她是第17名巴孛的门徒,或称“新生字母”),她为巴哈伊信徒所高度尊敬,经常在巴哈伊文献中被当做争取女性权利的榜样。她出生的日期已无法确定,因为她的出生记录已在处决时被销毁。.

新!!: 阿博都巴哈和塔荷蕾 · 查看更多 »

守基·阿芬第

守基·阿芬第·拉巴尼 (d, ;),一般称作守基·阿芬第,是巴哈伊信仰的核心人物阿博都巴哈的长外孙。阿博都巴哈在他的遗嘱中,指定守基·阿芬第为巴哈伊信仰的圣护。从1921年至去世的1957年间,守基·阿芬第一直担任这一职位。在担任圣护期间,守基·阿芬第拥有解释巴哈伊信仰三位核心人物著作的专属权力,并有权限定立法分支的权力范围。他个人也有一些著作,内容主要涉及对信仰核心人物著作的解释与有关信仰未来的指引。.

新!!: 阿博都巴哈和守基·阿芬第 · 查看更多 »

宗教与科学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从古典时期以来就是哲学家、神学家、科学家和其他人士一直研究的课题。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时代的观点中呈现出许多的多样性,有些观点将其视为一种抵触,另外一些观点则将其描述为一种和谐,还有观点提出它们相互影响甚微。 科学与宗教追求宇宙中的知识的方法一般不同。科学讲究理智、经验和证据,而宗教讲究啟示、信仰和神圣,这些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截然相反。理智、经验和证据从根本上不承认启示、信仰和神圣是有效的知识来源。此外,启示、信仰和神圣(作为宗教教条的范例),在大众普遍接受的证据下,也只会接受相冲突的科学观点。 尽管存在这些差异,科学革命之前的大多数科技创新的是由宗教组织的协会完成的。科学方法的许多特点是由古希腊、埃及、印度和苏美尔文明开创的。后来在中世纪时期,许多来自这些文明科学知识由天主教会负责保管,从而使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文艺复兴到启蒙时期的欧洲得到发展。伊斯兰教也对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上许多最著名的科学家,如帕斯卡、哥白尼和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是虔诚的基督徒。大爆炸理论最初是由一位名叫乔治·勒梅特的神父提出的。印度教历史上拥抱理性与经验主义,认为科学是合理的,但对世界的了解不全面。儒家在不同时期对于科学持不同观点。今天大多数佛教徒认为科学与他们的信仰可以互相补充。 在欧洲与科学革命和啟蒙時代有关联的事件(如),导致等学者提出了冲突学说,认为宗教与科学在方法上、事实上和政治上有冲突。该学说由当代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史蒂文·温伯格和卡尔·萨根以及许多創造論者提出。虽然冲突学说在大众中仍然很受欢迎,但大多数当代科学史学家已对其失去兴趣。 历史上的许多神学家、哲学家和科学家发现自己的信仰和科学之间没有冲突。生物学家史蒂芬·古爾德、其他的科学家和一些当代神学家认为宗教和科学是,两者能够分别的在根本上解决在生活中不同方面的问题。科学家弗朗西斯科·阿亚拉,肯尼斯·R·米勒,约翰·波金霍尔,丹尼斯·亚力山大和法蘭西斯·柯林斯没有发现宗教与科学之间有必然的冲突。一些神学家或科学史家,包括约翰·伦诺克斯,托马斯·贝里,布瑞恩·斯温和肯恩·威爾柏提出它们之间是互相联系的。 科学的事实和观点的公众接受程度可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在美国有许多反对进化论(特别是关于人类)的人。然而美国国家科学院写了这么一句话:"the evidence for evolution can be fully compatible with religious faith,(进化的证据可以与宗教信仰完全相容)"这个观点得到全球许多宗教教派的正式认可。.

新!!: 阿博都巴哈和宗教与科学 · 查看更多 »

已答之问

《已答之问》(英语:Some Answered Questions)出版于1908年。此书由巴哈伊信仰创始人的儿子阿博都巴哈在1904年至1906年对当时访问海法的劳拉·克利福·巴尼的一系列有关信仰问题的回答组成。 此书中,“若干基督教问题的阐释”部分、第11章与第12章有关上帝启示之书的评论及有关圣经中创世纪的评论较为知名。 本书内容涵盖上帝、先知、基督宗教、进化论、灵魂、道德、宿命论、自由意志、救赎、邪恶的不存在性与转世等。.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已答之问 · 查看更多 »

巴孛

巴孛(Báb,),原名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波斯文:سيد علی ‌محمد),波斯设拉子商人,巴比教的创立者,巴哈伊信仰三个中心人物之一。1844年5月23日,他宣称自己为伊斯兰教什叶派预言的卡伊姆(或称作马赫迪),他以巴孛(the ​Báb)作为自己的称号,意即「大门」。他启示了大量的书简,说明自己弥赛亚的地位,新信仰的教义,构成了新的宗教律法。他的启示最终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支持者。新信仰遭到了伊朗什叶派神职人员的反对,并遭致伊朗政府的镇压,数以千计的信众(即巴比信徒)被迫害和屠戮。1850年在大不里士被枪杀,时年30岁。 巴哈伊信徒认为,巴孛是以利亚和施洗者约翰的再来。而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巴哈欧拉是巴孛的追随者,则声称自己完成了巴孛的预言,是「上帝将要显圣的祂」。.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孛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历法

巴哈伊历法是巴哈伊信仰的历法,又名巴迪历。它是一个平年包含365天,闰年包含366天的太阳历。每年包含19个月,而每月包含十九天,(这一共是361天),再加上额外的一段时间的"闰日" (平年4天而闰年5天)。 此种历法裡的每年开始于春分,用巴哈伊纪年来记录,以西元1844年的3月21日为第一年的第一日。 从西元2010年3月21日到2011年3月21日是巴哈伊历法的第167年。現行巴哈伊历与公历同步,这意味着在两种历法中,闰年的额外一天是同时发生的。.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历法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巴哈伊信仰用来指称一类特殊的学习巴哈伊教义的聚会的名称,旨在「促进人类的福祉」。使用说明:因为他们与本研习中心的人怀有同一个目的:运用这些课程为圣道服务,促进人类福祉。 (p. 1) 目前最常用的学习小组课程是哥伦比亚儒禧研习中心的「儒禧课程」(Ruhi Class)。目前英文课程一共有9册,已经翻译成中文的有1-7册及第8册的一个单元。学习小组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形式,使用「合作者」一词统称所有学习、讲授或应用这些课程的人。通常有一位更富经验的人作为辅导员,其他人则是学员,在辅导员的帮助下完成全部课程。但这种形式并非讲授-接受的模式,所有的合作者都负有学习的责任,在磋商中相互学习长进。 学习小组通常在参与者的家里举行,而参加学习的人一般是参加者的社交圈,如他们的家人、朋友、邻居、亲戚、同事、同学等等。但是参与者并不限于巴哈伊信徒,而且,在课程结束时也不会要求他们成为信徒。目前,每个研习课程的小组成员一般为3到5人,每次学习一般为3小时。大多数学习小组每周学习一到两次。这些小组的主要活动是学习选自巴哈伊圣作的段落。课程的内容帮助学习者把巴哈伊圣作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或社会所关注的问题相联系,同时反思自己的具体态度,从而培养一些技能并加深他们对某个主题的理解。同时还包括祈祷、音乐、美术及社交活动。 目前中文8册书的书名和内容为: 如上所列的8册书被称为研习的「主干课程」,最终可能扩展到18册,现有的主干课程有两个分支点,分别是第三册和第五册,主题分别是教导巴哈伊儿童班和青少年班。巴哈伊儿童班和巴哈伊青少年赋能课程各自有独立的一套培训体系。主干课程和分支课程各自有不同的指向,相对独立,但互相之间相互补充和协调。.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学习小组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世界中心

位于以色列海法的巴哈伊世界中心是巴哈伊信仰的灵性和行政中心,世界中心包括了阿卡附近的巴哈欧拉陵寝,巴孛陵寝及卡梅尔山上的阶梯花园,以及许多其他巴哈伊拱形区域内的建筑。 巴哈伊信仰的行政和协调工作大部分都在这里进行,包括全球层面的关于该宗教的决策,巴哈伊圣作的研究和翻译。世界正义院是巴哈伊的最高机构,也位于海法。巴哈伊世界中心也是目前巴哈伊信徒的巴哈伊信仰的朝圣地,其毗邻大海,建造在卡梅尔山之上,被沿坡建造的阶梯花园环绕。巴哈伊世界中心的许多地点,如阶梯花园,巴孛灵殿等共同形成卡梅尔山北坡奇观的元素作为巴哈伊圣地已在2008年7月被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世界中心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律法

《巴哈伊律法》是巴哈伊信仰的行为规范,是巴哈伊信徒各项实践活动的指引。巴哈伊律法以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巴哈欧拉的著作为主要基础。同时,阿博都巴哈和守基·阿芬第对巴哈欧拉著作的解释及世界正义院的文献也是巴哈伊律法的组成部分。巴哈伊律法同时包括一般原则和涉及具体行为的指引。对巴哈伊信徒而言,部分巴哈伊律法被要求在适当的情形下遵守,部分律法被要求无条件遵守。巴哈伊十分强调律法的遵守应该是建立在对律法的充分的理解基础上的基于自身理性的有意识的行为,遵守律法的根本动机应是出自对巴哈欧拉的爱。巴哈伊律法被视为世界安全与秩序的稳定剂。.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律法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

巴哈伊信仰(fa Bahá'iyyat, بهائية Bahá'iyya ;或称巴哈伊教,简称巴哈伊,旧译「大同教」),其基本教义可概括为“上帝唯一”、“宗教同源”和“人类一体”。1863年,巴哈伊信仰由巴哈欧拉创立于伊朗,并在中东地区开始传播。巴哈伊也可以指代接受巴哈伊信仰并按其准则生活的人,他们在提升和完善自身的同时也竭尽所能地促进他人及社会的福祉。巴哈伊信仰目前拥有500至700万信徒, 遍布于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在印度和伊朗的集中度最高。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新興宗教是摩門教,但世界上分布最廣的新興宗教是巴哈伊教。 巴哈伊教创始人为巴哈欧拉,其名意為「上帝之榮耀」,由此产生教名。根据巴哈伊的教义,宗教的历史是神差遣先知对人类进行教化的进化过程。神派遣列代圣使亚伯拉罕、摩西、佛陀、琐罗亚斯德、基督、穆罕默德和巴孛,巴哈欧拉是其中最新的一位。 巴哈伊教是个新的独立宗教。巴哈伊教没有神职人员和地方教堂;现在每个大洲建有一个灵曦堂,分别位於美洲美国伊利诺州威尔米特、大洋洲澳大利亚悉尼、非洲乌干达坎帕拉、欧洲德国法兰克福、中美洲巴拿马、亚洲印度新德里、太平洋萨摩亚、南美洲智利圣地亚哥。每座庙宇都有九面,每面有一大门,代表可以从各方向加入巴哈伊信仰。庙宇中不出售纪念品、不接受馈赠,宗教经费只来源于教徒的捐赠。礼拜仪式非常简单,没有固定的地点,在灵曦堂中可朗诵任何天启宗教的经典作品。 巴哈伊教有自己的历法,每年19个月,每月19天,年末增加4天(闰年加5天)。每年公历3月21日(春分前後)为巴哈伊教曆新年,称为诺露兹节。每天从日落时开始。 由于巴哈伊教义的简单和普遍性,在世界各地发展很迅速,是一种生机勃勃的宗教。 1935年,清华大学校长曹云祥开始翻译巴哈伊教经典时,认为其社会主张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相通,故将其翻译为「大同教」,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1990年代初期。1991年正式更名为「巴哈伊信仰」。.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历史

巴哈伊信仰历史常常以其领导权的传承为线索进行描述,即从巴孛于1844年5月22日在设拉子宣示,至巴哈伊行政体系的最终确立。巴哈伊信仰的出现,与19世纪发生谢赫派运动与巴比教的传播有一定关系。谢赫派关注教义理论,很多谢赫派人士期待着隐遁的第十二任伊玛目的回归。18世纪40年代巴孛宣示其为隐遁伊玛目,许多谢赫派人士因此加入了巴比教。巴比教在伊朗的传播开后,什叶派政府与其教徒发生了暴力冲突。该冲突直至政府军队对巴比教徒进行大规模屠杀,并将巴孛被执行死刑后才结束。 巴孛曾谈到在其之后将出现另一个一个弥赛亚,即“上帝将要显圣的祂”。巴孛的一位追随者巴哈欧拉在巴孛被行刑后被伊朗政府囚禁,并且依次流放至伊拉克、及奥斯曼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与阿德里安堡。巴哈欧拉于1863年在巴格达宣示其即为巴孛预言的弥赛亚。巴哈伊一般将巴哈欧拉宣示之日看作巴哈伊信仰的开端。 巴哈欧拉去世时,其追随者分布在亚洲和非洲的13个国家。根据巴哈欧拉的任命,信仰的领导权由其儿子阿博都巴哈继承,阿博都巴哈的地位被大多数巴哈伊所接受。在阿博都巴哈任职期间,信仰在欧洲和美洲得到了发展,并在伊朗得到了巩固。 在1921年阿博都巴哈去世后,根据其遗嘱,巴哈伊社区的领导权转移至其外孙守基·阿芬第。阿博都巴哈的遗嘱中任命守基·阿芬第为第一任圣护,并号召在巴哈伊信仰传播足够广泛的时候,举行世界正义院的选举。在守基·阿芬第任职期间,巴哈伊信徒的人数得到巨大的增长。此外,守基·阿芬第主持了多个国家灵理会的选举。 守基·阿芬第去世于1957年,因其未育有子女,所以已无可能指定另一位圣护接替其职位。在1963年,世界正义院举行了首次选举,并在其后每5年定期举行。世界正义院作为信仰的领导机构存续至今。.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历史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与人类一体

人类一体是巴哈伊信仰的核心教义之一。巴哈伊教义认为,所有人类都依据上帝的形象创造,并未因种族、肤色而有所不同。正因所有人生而平等,所有人类应有同等的机会,并应受到同样的对待。因此,巴哈伊信仰倡导人类一体,人类的视野应立足于世界、人们应爱整个世界超过自己的国家。但是,这个教义并不意味着人类应千篇一律。巴哈伊信仰推崇多样性的统一,也就是人类的多样性是极具价值的。.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与人类一体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年表

以下是巴哈伊信仰和巴比教简单的大事年表,欲了解事件详情,请见文末参考文献。.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年表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的分裂

巴哈伊信仰的的领导权被挑战的情况,常常发生在其核心人物去世的时候。大多数巴哈伊跟随自巴哈欧拉、阿博都巴哈、守基·阿芬第、监护者至世界正义院的这一延续的信仰核心。分裂出的教派一直没有吸引成规模的信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巴哈伊信仰只有一个主要的分支, Adherents.com,分裂出的团体或者随着时间而自行消散、或者人数一直维持在一个很小数目上,大约只占所有500万巴哈伊的百分之一。而全球巴哈伊社区一直维持其团结。 Quote from source: "Some attempts were made during the 1950s and 1960s to bring together the disparate groups of Covenant-breakers, but these had little effect.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的分裂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的祈祷

巴哈伊信仰的祈祷常常指两种不同的概念,义务祈祷和祷告(一般性的祈祷)。两种形式的祈祷都由向上帝表示崇敬的语句组成。 在巴哈伊律法中,祈祷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在巴哈伊信仰中,祈祷的目的是亲近上帝和巴哈伊欧拉、改善自己的行为、寻求神圣辅助的力量。 根据巴哈伊律法,15岁至70岁的巴哈伊信徒每日需要以特定的形式独立诵读三篇指定的必诵祷文中的一篇。除了诵读必诵祷文外,巴哈伊信徒每日还会进行祷告、学习圣作并冥想,关于祷告和冥想则没有形式上的要求。 巴哈伊信徒在祷告的时候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同时,巴孛、巴哈欧拉、阿博都巴哈等巴哈伊信仰的核心人物亦启示了大量的祷文,巴哈伊信徒也将其大量的用于灵性生活。 巴哈伊核心人物启示祷文包括会议、特定的时间(如清晨)、医治等多种主题。巴哈伊信徒认为这些祷文有特别的力量。在巴哈伊信徒的聚会中,祷告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大家会轮流诵读祷文书中内容,一人在诵读时,其它人则恭敬的聆听。.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的祈祷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信仰的朝圣

前,巴哈伊信仰的朝圣包括拜访位于海法、阿卡的圣地以及位于以色列西北部的巴哈伊世界中心的巴吉宅邸。巴哈伊文献中指定的其它朝圣地点,目前暂时还无法拜访。 巴哈欧拉在《亚格达斯经》中指定了两处朝圣地点:位于巴格达的巴哈欧拉故居和位于设拉子的巴孛故居。巴哈欧拉分别在两篇书简中强调了到这两处故居朝圣的具体仪式。“如果经济上允许,并且没有不可抗因素”,信徒有义务去朝圣。巴哈伊信徒可自行选择两处故居的任一处进行朝圣,均同等有效。后期,阿博都巴哈指定了巴吉宅邸附近的巴哈欧拉陵寝为一处朝圣地点。在该处进行朝圣没有特定的仪式要求。 伊朗和伊拉克境内的指定朝圣地点,目前还未对巴哈伊开放。因此,目前所说的巴哈伊朝圣指的是在以色列海法和阿卡的巴哈伊世界中心进行的为期九天的朝圣。 九天的朝圣不能取代对指定朝圣地点的朝圣。未来有望实现对巴孛故居和巴哈欧拉故居进行朝圣。.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信仰的朝圣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圣日

巴哈教信仰共有十一个圣日,均为信仰中重要日子的周年纪念日。其中,有九个圣日对巴哈伊信徒意味着停止工作。|author.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圣日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符号

巴哈伊符号是目前或者曾经被使用以识别巴哈伊信仰的符号。五芒星是巴哈伊信仰的标志之一,代表人类的肌体或上帝的显示者。而使用更广泛的符号包括九芒星、至大圣名、指环符号等,其蕴含完美或代表上帝的使者之义。.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符号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节日列表

没有描述。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节日列表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行政体系

巴哈伊行政体系指巴哈伊信仰的行政管理体制。 巴哈伊行政体系由两部分组成:由选举产生的与受任命的。巴哈伊信仰的最高管理机构是位于海法的世界正义院。 一些特征使巴哈伊行政体系区别于与之类似的世俗政府的体系,如由选举产生的代表须依据他们的内心正义观来行使他们的权力,而非像世俗政府代议机关的代表那样反映他的选民的意志。竞选活动、候选人提名、党派活动都是被禁止的。世界正义院的宗教权威是由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赋予的。 巴哈伊行政体系主要受以下文件所规范,.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行政体系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著作

巴哈伊著作像许多其他宗教的著作一样,涵盖了多种主题和形式,包括宗教经典、启示、解释、历史、传记、介绍、学习材料等。有时,特定的著作同时包含了前面的多种形式。 巴哈伊的圣作特指巴孛、巴哈欧拉、阿博都巴哈、守基·阿芬第和世界正义院所著的作品及被认定为真实的阿博都巴哈谈话记录。巴孛和巴哈欧拉的作品被认为是神圣启示,阿博都的巴哈作品和谈话及守基阿芬第的作品被认为是权威解释、世界正义院的作品则被认为是权威立法及说明。 这些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神圣指引。 巴哈伊信仰大量的依赖其著作。识字在巴哈伊信仰中是被强烈鼓励的,这样信徒就可以自己来阅读相关著作。此外,巴哈伊也总是回到主要著作中去寻找有关教义的问题。 巴哈伊许多早期著作为被称作书简的给个人或社区的信件,他们在不同时期被收入各种巴哈伊出版物。时至今日,世界正义院依然使用信件作为主要的交流方法。.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著作 · 查看更多 »

巴哈伊教义

巴哈伊教义指由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巴哈欧拉提出的大量神学理论、社会生活准则、精神原则,这些内容被其后的信仰核心-巴哈欧拉的儿子阿博都巴哈、阿博都巴哈的外孙守基·阿芬第进行了释明。这些教义被书写在大量的巴哈伊文献中。巴哈伊认为,巴哈伊教义连同过去的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宗教)的权威教义均为上帝的启示。 巴哈伊教义包括关于上帝、上帝的使者、和人类的神学理论,以及关于人类无论性别、种族、阶层一律平等,宗教和科学并行不悖,普及教育,消除极端富有和贫穷等社会准则。.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伊教义 · 查看更多 »

巴哈欧拉

巴哈欧拉(بهاء الله Bahá'u'lláh),原名米尔扎·侯赛因·阿里(波斯文:میرزا حسینعلی نوری Mírzá Ḥusayn-`Alí Nuri,),又譯巴哈乌拉,他是巴哈伊信仰的創始人,出生於伊朗德黑兰。 他称自己是巴比教,19世纪由伊斯兰什叶派来源的新宗教所预言的先知,但在更广的意义上,他称自己为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各大宗教中,所预言的上帝使者的再来。1863年他创建了新的宗教思想,并被信徒称为“巴哈歐拉”,意思是“上帝的榮耀”。他的宗派后來成為了巴哈伊信仰。 巴哈欧拉教导,人类是一个族群,团结为一个全球社群的时代到了。他的宣示招致了波斯和奥斯曼帝国的迫害和监禁,最终被囚禁于巴勒斯坦(今以色列)的阿卡24年,并在那里去世。他写作了大量的宗教文献,最著名的有《亚格达斯经》和《笃信经》。.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哈欧拉 · 查看更多 »

巴黎谈话

巴黎谈话(英语:Paris Talks)是阿博都巴哈在巴黎的谈话和演讲经整理而成的一本书,其首次出版时命名为《1912年阿博都巴哈在巴黎的谈话》(Talks by `Abdu'l-Bahá Given in Paris in 1912)。因阿博都巴哈本人并未校验过他在巴黎发表的演讲和谈话的记录,因此在理论上,此书的真实性是未知的。圣护守基·阿芬第谈及此书时表示,虽然真实性尚待考证,但此书依旧可以被巴哈伊使用,至于它的真假,最终都将会被验证。 Lady Blomfield对阿博都巴哈谈话所做的记录,构成本书的主体部分。.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黎谈话 · 查看更多 »

巴迪 (巴哈伊)

巴迪 (ﺑﺪﻳﻊ,),是 Mírzá Áqá Buzurg-i-Nishapuri的称号,他还以他的称号“殉道者的骄傲”而著称,其父 `Abdu'l-Majid-i-Nishapuri是巴孛和巴哈欧拉的追随者。 巴迪因为为巴哈欧拉送信给納賽爾丁·沙而闻名,他因此被沙阿拷打屠杀,死时年仅17岁。巴哈伊历法也叫做“巴迪历”,即是为纪念他。他还是巴哈欧拉的使徒之一.巴哈欧拉的一本著作《巴迪书》('Kitáb-i-Badí),与本文所述的巴迪没有关系。.

新!!: 阿博都巴哈和巴迪 (巴哈伊) · 查看更多 »

上帝的显示者

上帝的显示者是巴哈伊信仰中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通常所说的先知。上帝的显示者是指能够在人类世界反映神圣品质以促进人类道德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一系列人物。在巴哈伊信仰中,上帝的显示者是人类认识上帝的仅有渠道。他们是在物质世界反射上帝品质的完美镜子。巴哈伊教义认为所有人类发展的动力都来自于上帝的显示者。上帝的与巴哈伊的渐进启示的概念直接相关。.

新!!: 阿博都巴哈和上帝的显示者 · 查看更多 »

世界正义院

世界正义院是巴哈伊信仰的最高行政机构,是根据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巴哈欧拉的巴哈伊律法所设立的权威立法机构,作为巴哈伊行政的最高上诉机构。这个机构由巴哈欧拉的和阿博都巴哈(巴哈欧拉的继任者)的著作所规定,于1963年正式成立,是“十年拓展计划”(巴哈伊的一个传教计划)的高峰。 世界正义院的九名成员每五年改选一次,由所有国家灵理会全体成员组成的选举团从全世界的男性信徒中选出。世界正义院驻地及其成员住在位于以色列海法的卡梅尔山的山坡上。 尽管被赋予了颁布教法的权力,但世界正义院自成立以来很少使用这一权力。它一般通过书信和信札指导全世界的巴哈伊。 世界正义院的著述和文件被巴哈伊们认为是权威的,它的决策被认为是免于谬误的。 该机构还从巴孛、巴哈欧拉、阿博都-巴哈的著作中摘选文段并予以出版。.

新!!: 阿博都巴哈和世界正义院 · 查看更多 »

圣辅

圣辅是巴哈伊行政体系中属任命体系的终身制职位,主要职责是传播和维护信仰,其与选举体系中的人员和任命体系中的其他人员不同,在巴哈伊信仰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依据《阿博都巴哈的遗嘱》,圣辅由圣护任命,并在其指导下行使职责。巴哈欧拉也有涉及圣辅的相关启示。 在守基·阿芬第去世后因该称号已不再授予,故在最后一位圣辅 `Alí-Muhammad Varqá (1911-2007)去世后,该职位的职责已转移至洲际顾问和辅理会处理。 在巴哈伊历史上共有50位圣辅,其中四位的由巴哈欧拉任命,4位由阿博都巴哈任命,42位由守基·阿芬第任命。在守基·阿芬第去世的1957年,共有27位圣辅在世。现存最全的圣辅列表刊登于《巴哈伊世界:第十四辑》,惟世界正义院已经确认该列表并非完整,对巴哈伊历史文献的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更多的圣辅。.

新!!: 阿博都巴哈和圣辅 · 查看更多 »

玛莎·鲁特

玛莎·路易丝·鲁特(Martha Louise Root,)是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知名巴哈伊传导者。圣护守基·阿芬第对她做出“巴哈伊信仰第一个百年中走在最前的传导者”的评价,并且在她去世后追认其为圣辅。玛莎·鲁特因向多位国家元首和公众人物传导巴哈伊信仰而为人所知。她对信仰最大的贡献被认为是使罗马尼亚的玛丽皇后接受巴哈伊信仰。玛丽皇后是第一位接受巴哈伊的皇室成员。.

新!!: 阿博都巴哈和玛莎·鲁特 · 查看更多 »

灵体会

灵体会一词出自阿博都巴哈,指由选举所产生的巴哈伊信仰的行政管理机构。和其他宗教相比,巴哈伊信仰無专门的神职人员,社群管理事务更多由灵体会负责。灵体会一般有地方和国家两层结构。.

新!!: 阿博都巴哈和灵体会 · 查看更多 »

灵曦堂

巴哈伊灵曦堂(مشرق اﻻذكار, Mashriqu'l-Adhkár)是巴哈伊信仰礼拜用的宗教场所。第一座灵曦堂完工于1908年,位于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已毁。目前全球共有七处灵曦堂,另有位于智利圣地亚哥一座正在建造中的灵曦堂。巴哈伊教义中设想的崇拜场所还拥有一些附属建筑,满足社会、人文、教育和科学功能,除去已不存在的第一座灵曦堂外,目前还没有一座灵曦堂达到这样的要求。 随着巴哈伊信仰的发展,巴哈伊社团拥有一些地产,以备建设将来的灵曦堂需要。巴哈伊灵曦堂是向公众开放的,并且仅仅用作崇拜,布道是被禁止的,在灵曦堂内只允许朗诵宗教经典。大多数的巴哈伊聚会在当地的巴哈伊中心,私人住宅,或租赁的房屋内进行。.

新!!: 阿博都巴哈和灵曦堂 · 查看更多 »

神圣计划书简集

圣计划书简集收集了阿博都巴哈于1916年3月至1917年3月在美国和加拿大撰写的14封信。这些信首先在美国的《西方之星》杂志上发表,前5封信刊登于于1916年9月,其余信件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1918年11月刊登。这些信在1919年的里兹万会议时面世。 这些信件中的4封面向整个北美的巴哈伊社区,其余则面向其中的特定区域。其中,将信仰介绍到全球各个国家、区域、岛屿的先驱者的重要性特别被强调。 这些信,连同巴哈欧拉的《卡迈尔书简》、和阿博都巴哈的遗嘱被守基·阿芬第称为巴哈伊信仰的三大篇章。.

新!!: 阿博都巴哈和神圣计划书简集 · 查看更多 »

神的國

國」或稱為「上帝的國」(Βασιλεία τοῦ Θεοῦ - Basileia tou Theou;天主教思高譯本:天主的國),基督教術語,意義是神掌權的領域(国度),记载見於《圣经》不同經卷。根據耶穌的教導,神的國不是一個有形的國家,是所有的基督徒所進入的國度。 實際上,依基督教的教義論述,神掌權的領域,包括天上(宇宙)、地上、陰間等萬由的事物均數之,當然也包含惡人、撒旦、異教、意外、災難、死亡及各種負面事物亦均受神的掌管。 “神的王權/統治”(kingship of God)的概念出現在所有亞伯拉罕宗教中,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宗教也使用“神的國”和“天國”的概念。“神的王權”這個概念可以追溯到希伯來聖經,它提到“他的國”,但不包括“神的國”。另外,“諸神的王權/統治”在異教徒中是常見的,例如在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山或“諸神之王”的短語。 在《馬太福音》中,“神的國”及其同等短語“天國”是耶穌教導的關鍵要素之一。建立在舊約的教導上,基督教關於上帝與人之間關係的描述在本質上涉及到“神的王權”的概念。 《古蘭經》不包括“神的國”一詞,而是指亞伯拉罕尋找“天國”。 然而,巴哈伊的典籍確實使用“神的國”這種表達。.

新!!: 阿博都巴哈和神的國 · 查看更多 »

莲花寺 (德里)

印度新德里的灵曦堂,俗称莲花寺(),是一座巴哈伊信仰的灵曦堂,也是该市主要名胜之一。它完成于1986年,作为印度次大陆的总堂。自1986年12月开放到2002年,德里灵曦庙已经吸引了超过5000万名游客,使之成为世界上被访问次数最多的建筑物之一,超过了埃菲尔铁塔和泰姬陵。现在每年有450万游客来此访问,超过泰姬陵,为印度参观者最多的建筑物。.

新!!: 阿博都巴哈和莲花寺 (德里) · 查看更多 »

诺露兹节

巴哈伊信仰的诺露兹节是巴哈伊历中9个圣日之一。是巴哈伊历新年的第一天,是每年的春分,通常是公历的3月21日。 诺露兹节在历史上以及现在,也是伊朗历的传统新年,在中东, 中亚国家如伊朗,阿塞拜疆,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中国新疆也广泛庆祝。从古至今,诺露兹节就是伊朗的民族节日,也是许多宗教团体的节日。 巴孛,巴比教的创立者,以及巴哈欧拉,巴哈伊信仰的创立者,把这天作为圣日,并与上帝的“至大圣名”相联系。.

新!!: 阿博都巴哈和诺露兹节 · 查看更多 »

阿博都-巴哈

#重定向 阿博都巴哈.

新!!: 阿博都巴哈和阿博都-巴哈 · 查看更多 »

阿博都·巴哈

#重定向 阿博都巴哈.

新!!: 阿博都巴哈和阿博都·巴哈 · 查看更多 »

阿博都巴哈圣殿

阿博都巴哈圣殿位于以色列,是巴哈伊信仰的核心人物阿博都巴哈遗体的临时安放之地。阿博都巴哈陵寝目前位于巴孛陵寝的其中一间房间,而在将来阿博都巴哈陵寝将迁往独立之处。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也有一处房屋,是阿博都巴哈在西方访问时候的停留之处。虽然阿博都巴哈在访问途中曾于多处停留,但在蒙特利尔的这座曾为马克斯韦尔居所的房屋是唯一一处官方认定的圣地。守基·阿芬第在1953年的一封信中,曾就此说到“这里应被视为国家级的圣殿,因为此处在敬爱的教长拜访蒙特利尔之时与其紧密相连”。这座房屋位于蒙特利尔Pine大街1548号。.

新!!: 阿博都巴哈和阿博都巴哈圣殿 · 查看更多 »

里兹万花园 (巴格达)

里兹万花园 (意思是天堂花园)也被称为纳吉比耶花园 ,它是一座木质花园,位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如今巴格达鲁萨法区。1863年4月21日至5月2日期间,巴哈伊信仰的创始人巴哈欧拉受到奥斯曼帝国的驱逐,祂在从巴格达前往君士坦丁堡之前于此停留了12天,花园因此而闻名。巴哈欧拉在花园停留期间向随行之人宣告祂就是巴孛曾预言的那位“上帝将昭示天下者”。每年里兹万节巴哈伊都会庆祝这件事。.

新!!: 阿博都巴哈和里兹万花园 (巴格达) · 查看更多 »

里兹万节

里兹万节(رضوان、Riḍván)是巴哈伊信仰中12天的节日,旨在纪念巴哈欧拉宣示自己显圣者地位。节日于4月20日日落时开始,到5月2日日落时分结束,里兹万节的第一天(4月21日),第九天(4月29日),和第十二天(5月2日)为圣日,依据巴哈伊律法,应停止工作。 在阿拉伯语中,“里兹万”的意思是天堂,节日是由“里兹万花园”得名的,花园位于巴格达郊外。奥斯曼帝国把巴哈欧拉流放到巴格达,他在此地停留了12天,随后又被流放往君士坦丁堡。 这是最神圣的巴哈伊节日,被称作“至大节日”和“节日之王”。.

新!!: 阿博都巴哈和里兹万节 · 查看更多 »

耶稣复活

耶穌的复活,是指根据基督教《新约圣经》中的四本福音书及《使徒行傳》的記載,耶穌在被釘死在十字架三天后从死裏复活的事件。耶稣复活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信条,也是《尼西亚信经》的一部分:“应验了圣经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天,坐在圣父的右边。” 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写道,“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这一章中,保罗阐明了耶稣复活是信仰的核心信条,“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 基督徒在复活节庆祝耶稣复活。每年复活节的日期和犹太教逾越节相近。.

新!!: 阿博都巴哈和耶稣复活 · 查看更多 »

朝聖

朝聖是宗教或靈性生活尋覓靈性意義的過程,通常是到一處聖地或者是對某人信仰有重要意義的地方。各大宗教都有朝聖的活動。從世俗的角度而言,朝聖是一種族群的認同,而非基於信仰。流行文化也正把朝聖重新定義,例如去探訪某小說、電視劇、電影或ACG等作品取材、拍攝的地點也被稱為朝聖、聖地巡禮。旅遊業興起之前,朝聖是人們離開家鄉出外遊歷的主要方式之一。.

新!!: 阿博都巴哈和朝聖 · 查看更多 »

教主

教主,為宗教創始者或某教派之領導者(即使歷史未能證實其存在),被崇拜的人(也許該宗教教徒會認為教主是神)。或作教祖。 在現代用語中,對於領導流行時尚的歌手,藝人或一些比較出名的人亦稱為教主。例如日本藝人濱崎步、臺灣歌手蔡依林、以及被香港傳媒稱為「八十年代搖滾教主」的香港藝人劉以達。 在一些非正式的用法裡面,教主一詞可能帶有貶抑的意味,並暗示其追隨者有盲從的現象。但是一般而言,教主一詞為領導群體的菁英,具有極正面的涵義。 通常被稱呼為教主的人(如上文提到的濱崎步),未必知道自己的言行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力之大,或因此感到自傲。通常一些流行文化及運動文化的中心人物常被支持者用「教主」一詞去稱呼。.

新!!: 阿博都巴哈和教主 · 查看更多 »

1844年

没有描述。

新!!: 阿博都巴哈和1844年 · 查看更多 »

1921年

请参看:.

新!!: 阿博都巴哈和1921年 · 查看更多 »

5月23日

5月2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3天(闰年第144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2天。.

新!!: 阿博都巴哈和5月23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