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遮打大廈

指数 遮打大廈

遮打大廈(Chater House),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處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8號及遮打道11號,於2003年3月落成,樓高30層,為香港置地旗下的物業,同樣亦是中上環區老牌商廈之一。.

39 关系: 城巴12A線城巴5B線卜公碼頭太古太古酒店季炳雄小販認可區中區行人天橋系統中環中環站干諾道交易廣場康樂廣場國泰城公爵大廈皇后行約克大廈義德翠園畢打街遮打遮打大廈遮打道聖佐治大廈香港島商場列表香港火災列表香港置地香港殉職消防人員列表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鼠戰中環蘇兆明M.a.x. concepts歷山大廈會德豐大廈新巴15A、15B線新巴15線摩根大通1972年香港1990年代香港

城巴12A線

城巴12A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中西區內金鐘(添馬街)和麥當勞道的循環路線,途經紅棉路、麥當勞道及堅尼地道。本路線是城巴首條專利巴士路線,也是港島首條非由中巴營運的非過海巴士路線。.

新!!: 遮打大廈和城巴12A線 · 查看更多 »

城巴5B線

城巴5B線是香港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堅尼地城及銅鑼灣(香港大球場)。本線於深夜時份改以怡和街為循環點,不經東院道及香港大球場。.

新!!: 遮打大廈和城巴5B線 · 查看更多 »

卜公碼頭

1930年代中環干諾道。可見卜公碼頭(前)鐵行碼頭(中)德忌利士碼頭(後) 1971年第二代卜公碼頭,碼頭後方為康樂大廈地盤 赤柱卜公碼頭 卜公碼頭是原位於香港中環的渡輪碼頭,名稱來自第十二任香港總督卜力。.

新!!: 遮打大廈和卜公碼頭 · 查看更多 »

太古

太古一詞解作上古、遠古的意思,但亦可以指:.

新!!: 遮打大廈和太古 · 查看更多 »

太古酒店

太古酒店(英語:Swire Hotels)于2008年成立,为太古地產进一步拓展酒店业务。目前,太古酒店在香港、中国内地以及英国,建立和管理了一系列都会时尚酒店。.

新!!: 遮打大廈和太古酒店 · 查看更多 »

季炳雄

季炳雄()自稱原名為關德榮,出生於廣東三水(今佛山市三水区月桂村),外號「沙埔仔」、「高佬雄」及「隱者」,被外界稱呼為「賊王」,於1980年代隨著逃港潮移居香港。季炳雄於1970年代在廣州火車站從扒手做起,至1980年代至2000年代多次組織犯罪集團,牽頭走私武器及在香港持械行劫,亦在加拿大及美國多處犯案;於2001年7月創下香港警察歷史上最高懸紅紀錄(200萬港元)及被國際刑警組織出示紅色通緝令,於2003年年底在香港被特別任務連拘捕,後來被判處監禁24年,現時在赤柱監獄服刑中。.

新!!: 遮打大廈和季炳雄 · 查看更多 »

小販認可區

小販認可區(英文:Hawker permitted places)是香港政府提供予持有「固定攤位小販牌照」之小販進行販賣用途的認可指定區域。有關法例於1974年開始制訂,為香港法例第132AG章,原稱《小販(認可區)(市政局)(綜合)宣布》,2000年市政局遭解散後改稱《小販(認可區)宣布》,其管理工作則交由食物環境衛生署負責。.

新!!: 遮打大廈和小販認可區 · 查看更多 »

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The Central Elevated Walkway),又稱中環行人天橋網絡,位於香港島中西區的大型行人天橋網絡設施;部分路段靠近維多利亞港,可飽覽維港景色。 系統由香港政府及中環各大地產發展商分期互聯建成。發展商包括香港置地、怡和、信德集團等,在部份地方設有樓梯及電動扶梯方便行人,而部份連接兩座大廈的天橋則設有空氣調節。在金鐘一帶有另一個行人天橋系統,經由炮台里、皇后像廣場或中西區海濱長廊(中環段),與中環的行人天橋系統連接。.

新!!: 遮打大廈和中區行人天橋系統 · 查看更多 »

中環

中環(Central),又稱中區(Central District,簡稱Central),位於香港島中西區,是香港的商業中心及政治中心。 香港交易所、多家大型銀行、跨國金融機構及外國領事館都設在中環。香港的終審法院、禮賓府(前港督府)以及全港第二高建築物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也位於中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總部、立法會綜合大樓和解放軍駐港部隊中環軍營則位於鄰近中環的金鐘添馬。 中環之名源於19世紀時香港華人對香港島北岸城區的通俗分區「四環九約」,「中環」為其中一環;至於港英政府對維多利亞城的官方分區則可分爲東、中、西三區,中環之地即「中區」。在此之後雖然中區的界線略有變化,但其核心區域一直都是中環一帶;後來香港政府也採納「中環」作爲官方地名,「中環」和「中區」也幾乎成爲同義詞,一般坊間應用多稱「中環」,「中區」則爲行政性的區劃。 中環也是香港的交通樞紐,是四條港鐵路線的交匯點,其中機場快綫通往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中環天星碼頭有頻繁渡輪橫越維多利亞港往來尖沙咀,港外線碼頭有定期航班往來離島。.

新!!: 遮打大廈和中環 · 查看更多 »

中環站

中環站(Central Station)是位於香港中環遮打道、畢打街和德輔道中的港鐵列車站,並設有4個月台(一個島式月台和兩個側式月台),是荃灣綫香港島的終點站與港島綫的中途站。中環站設有收費區的行人隧道分別連接鄰近商業區及香港站,供乘客轉乘東涌綫和機場快綫,而該隧道位於環球大廈、干諾道中和交易廣場地底。.

新!!: 遮打大廈和中環站 · 查看更多 »

干諾道

干諾道中(Connaught Road Central)及干諾道西(Connaught Road West)是香港島區的其中一組主幹道,位於中西區沿岸,連接堅尼地城城西道及金鐘夏慤道,穿越中環心臟地帶。全線為3線至4線雙程分隔道路,部份路段為行車天橋及地下行車隧道。干諾道中及干諾道西天橋屬於香港4號幹線的一部份,當中干諾道西天橋雖不是快速公路,但車速限制為每小時80公里,是香港島限速最寬鬆的道路,比同屬4號幹線的東區走廊——香港島唯一一條快速公路的限速(每小時70公里)更寬鬆。.

新!!: 遮打大廈和干諾道 · 查看更多 »

交易廣場

交易廣場(英文:Exchange Square)是香港的一組辦公室大樓,位於香港島中環康樂廣場8號,鄰接港鐵香港站。交易廣場共有3座辦公大樓,底層設有商場,地下設有巴士總站。並有多條行人天橋連接國際金融中心,怡和大廈及環球大廈。在第二座正門噴水池擺放有台灣雕塑大師朱銘鑄造的太極雕塑,及一對水牛雕塑。在第一座的正門水池中央,裝放有一個8字形的雕塑。 交易廣場由香港島中環著名大業主置地公司1982年2月以47.55億元的高價向港府投得。該地盤佔地14.4萬方呎,投資總額高達80億元於同年4月22日興建。第一及第二座於1985年落成,樓高52層(188米),於同年6月28日開幕。第三座則於1988年落成。 交易廣場地位十分重要,香港交易所的交易大堂設於交易廣場,其名字得名於此。交易廣場亦是日本總領事館、加拿大總領事館等外國駐港機構的所在地。美國會的會所位於第二期最頂兩層。 交易廣場第一及第二座均為幻彩詠香江參與匯演的建築物。交易廣場第一座大堂設有展覽廳,時常有藝術作品展覽。展覽廳旁並放有一柱古炮,名牌說明是建築地基時發現,背景不詳。.

新!!: 遮打大廈和交易廣場 · 查看更多 »

康樂廣場

康樂廣場(英文:Connaught Place)是香港一個容許車輛進入的廣場,位於香港島中環,圍繞著怡和大廈(舊稱康樂大廈),呈U字形,兩端連接干諾道中。而香港郵政總局和交易廣場也是座落於康樂廣場附近。 康樂廣場從前是中環填海所得的地皮。 在2007年中之前,是海岸線之一,現在已因中環及灣仔第3期填海工程成為內陸。 康樂廣場有一個24小時開放式公園,設有水池,放置有亨利·摩爾大型铸铜雕塑,名「對環」。.

新!!: 遮打大廈和康樂廣場 · 查看更多 »

國泰城

國泰城(英語:Cathay Pacific City 或 Cathay City)是國泰航空的總部,位於香港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觀景路8號,於1998年7月落成,於同年10月啟用,佔地4公頃,樓面面積逾130,000平方米,耗資49億港元興建,是全亞洲最大的企業總部。國泰城由多座建築物所組成;設有樓高10層的辦公室大樓、飛行培訓中心、餐廳、超級市場、理髮店及美容院等。此外,興建有樓高23層的酒店──逸泰居(英語:Headland Hotel),另外亦有一座倉庫大樓。香港國際機場以外,國泰航空亦於九龍尖沙咀的港威大廈設有辦公室。國泰的制服洗濯有關的部門(國泰全資附屬的雅潔洗衣有限公司)則設於新界屯門區。 國泰城啟用前,國泰航空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中環遮打大廈,於啟德機場亦有辦公室等設施。.

新!!: 遮打大廈和國泰城 · 查看更多 »

公爵大廈

公爵大廈(Edinburgh Tower)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中15號,樓高44層,於1983年落成,為置地廣塲的一部份。.

新!!: 遮打大廈和公爵大廈 · 查看更多 »

皇后行

皇后行(Queen's Building)是一座遺址位於香港香港島中環皇后像廣場西邊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建於19世紀後期並以維多利亞女王命名。在大廈建成之初,一度位於維多利亞港海旁。皇后行最終在1960年11月被拆卸工商晚報, 1960-11-04 第4頁,由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取代。.

新!!: 遮打大廈和皇后行 · 查看更多 »

約克大廈

約克大廈(York House)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於香港島中環皇后大道與雪廠街交界,樓高14層,於2007年-2009年落成及入--,為置地廣場的一部份。2006年3月,獲英國約克公爵命名為約克大廈。.

新!!: 遮打大廈和約克大廈 · 查看更多 »

義德

義德,JP(Charles Montague Ede,),香港保險業商人,1908年至1924年間任廣州於仁保險公司總司理,曾於1911年、1913年和1924年三度暫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另在1922年和1924年兩度暫任行政局非官守議員。位於九龍塘的花園城市,最先由義德主持下於1920年代開發。 義德在1884年至1924年間任職於於仁保險,在1908年出任總司理前,曾先後在香港、上海、華北和日本橫濱各地的分行任職,在華期間,他曾經在1900年至1902年、以及在1903年至1904年,兩度出任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此外又嘗任兩江總督和四川督軍的私人顧問。 義德在1908年出任於仁保險總司理後定居香港,在港期間曾參與創辦香港大學,是港大的創校校董之一。他在香港最為後人熟知的事蹟,是在1920年代於九龍塘主持建造英式花園城市。工程在1922年展開,目標投放300萬港元,在80英畝土地上建造約250所花園洋房和其他像遊樂場和學校的配套設施。然而,工程在義德於1925年病逝後陷入困難,最後經港府和富商何東爵士等人出資介入下,工程才於1930年竣工。港府後來為紀念義德對開發九龍塘立下的貢獻,把區內一條道路命名為義德道。.

新!!: 遮打大廈和義德 · 查看更多 »

翠園

翠園(Jade Garden,1970年至今),為美心食品有限公司粵菜酒家的旗下品牌,現時有15間分店,提供早午茶市,晚飯小菜及婚宴筵席。 1970年,美心委派伍淑清以翠園的旗號參與大阪1970年日本萬國博覽會香港館,提供精美的點心,大受好評。翌年,遂於尖沙咀星光行四樓創辦首間粵菜酒家 — 翠園酒家,引入嶄新的「中式食品、西式服務」管理。當年顧客喜歡差遣侍應到其他店舖買糕點作飯後甜品,於是率先於酒樓售賣西式糕點,其中一款咖啡糕至今仍有售。當翠園成功經營後,美心更開設多間粵式酒樓,有美心大酒樓、美心皇宮大酒樓、溫莎皇宮大酒樓、大會堂酒樓、映月樓、美心閣及粵江春。.

新!!: 遮打大廈和翠園 · 查看更多 »

畢打街

打街(Pedder Street),原稱必打街,是香港中環一條重要街道,接雲咸街北端,南起皇后大道中,經德輔道中至干諾道中止,位處香港心臟地帶。目前畢打街是單程向北行。.

新!!: 遮打大廈和畢打街 · 查看更多 »

遮打

吉席·保羅·遮打爵士,Kt,CMG,JP,LL.D(Sir Catchick Paul Chater,),亞美尼亞裔香港商人,於1864年來港定居,分別在1886年和1889年創辦九倉和置地,他亦是初期香港首家股票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會之主要發起人,並曾出任立法局和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在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的香港極具影響力。.

新!!: 遮打大廈和遮打 · 查看更多 »

遮打大廈

遮打大廈(Chater House),是香港的一座商業大廈,位處香港島中環干諾道中8號及遮打道11號,於2003年3月落成,樓高30層,為香港置地旗下的物業,同樣亦是中上環區老牌商廈之一。.

新!!: 遮打大廈和遮打大廈 · 查看更多 »

遮打道

遮打道(Chater Road),位於香港中環,現時是一條三線單程行車的道路,是東行方向。遮打道西接德輔道中及畢打街交界,東接美利道止。地底則是港鐵中環站的荃灣綫月台(荃灣綫通車前為修正早期系統使用)。通車初期,車站的英文名稱以遮打道命名為Chater Station,直至港島綫通車後才統一稱為Central Station。道路以香港亞美尼亞裔商人保羅遮打命名。.

新!!: 遮打大廈和遮打道 · 查看更多 »

聖佐治大廈

聖佐治大廈(英文:St George's Building),是香港甲級商業大廈,位於中環雪廠街2號,於1969年落成,樓高25層,擁有中環市景及維多利亞港海景。 聖佐治大廈內有數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包括中電控股、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的寫字樓、也有嘉道理置業、半島酒店、中華航空公司(已遷至鰂魚涌)、基金公司等的辦事處、投資者賠償有限公司(已遷出),及其他律師事務所。.

新!!: 遮打大廈和聖佐治大廈 · 查看更多 »

香港島商場列表

本條目為香港商場列表之分條目。.

新!!: 遮打大廈和香港島商場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火災列表

香港火災是指在香港轄區範圍內發生,包括陸上或海上,造成嚴重人命損失、火勢劇烈、受影響範圍廣泛、傳媒大篇幅報道、引起社會高度關注的大火。火警總數則平均每年約有一萬多宗,造成逾600人死傷,香港天文台,大都屬於家居發生的小型火警。除了小部份火頭涉及縱火罪行之外,香港大部份火警的起因乃是人為疏忽。由於香港氣候於秋季及冬季受到東北季候風所帶來的乾燥大陸性氣流影響,使香港的濕度較低,容易釀成火災,但因雷擊樹木而引起的山火並不常見。.

新!!: 遮打大廈和香港火災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置地

置地控股有限公司(Hongkong Land Holdings Limited,、、港交所除牌時015.HK),簡稱置地控股、置地公司,以及香港置地,為亞洲具領導地位的物業投資、管理及發展集團之一,它的商用及住宅物業遍佈亞洲各地。在香港中環核心商業區,置地公司擁有及管理500萬平方呎之商用樓面,其租戶包括跨國公司、金融服務及相關行業的客戶。在新加坡,置地擁有濱海灣金融中心及莱佛士码头一号等多個大型發展項目的重大權益,樓面面積共約200萬平方呎。 置地公司的歷史可追溯至1889年,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地產集團之一。置地控股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擁有高級上市地位,並在百慕達及新加坡擁有第二上市地位。置地曾在香港聯交所第二上市,但已於1994年撤出。集團的資產及投資由香港置地集團公司於香港管理。怡和集團佔置地公司50%股權。.

新!!: 遮打大廈和香港置地 · 查看更多 »

香港殉職消防人員列表

本表列出自香港消防處成立以來殉職的消防人員。目前已知共有33名消防人員及3名救護人員因工作而殉職。.

新!!: 遮打大廈和香港殉職消防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證監會,英文: Securities and Futures Commission, SFC)是香港獨立於政府公務員架構外的法定組織,負責監管香港的證券及期貨市場運作。 證監會於1989年5月根據《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條例》(《證監會條例》)(香港法例第24章)而成立,而成立原因是用來糾正1987年下半年股災做成之危機。2003年4月1日,《證監會條例》與9條涉及證券期貨的條例(包括《證券條例》、《槓桿外匯條例》、《保障投資者條例》、《證券(披露權益)條例》、《商品交易條例》、《證券交易所合併條例》、《證券及期貨(結算所)條例》等)合併,成為《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 證監會的工作,包括監管證券、期貨及槓桿式外匯交易的參與者,其他證券及期貨中介人,香港交易所及所有香港上市公司,並對違規者執行紀律處分。.

新!!: 遮打大廈和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鼠戰中環

戰中環(Central Rat Race)是怡和集團旗下置地公司舉辦、為「思建」(Mindset)籌款的嘉年華會。自2006年起,鼠戰中環每年均在香港中環舉行,穿上行政人員裝束或創意服飾的參賽者來自公私營機構,以公事包作為接力棒,穿越太子大廈、歷山大廈、置地廣場、遮打大廈等地標,籌募得來的善款會用於精神復康方面的服務。 2017年10月14日,由於香港天文台發出3號強風信號,因此置地公司宣布取消原定2017年10月15日在中環遮打道舉行的鼠戰中環,並不會改期舉行,而何依婷、張寶欣、馮盈盈、張寶兒、許家傑、魏焌皓、鍾君揚和麥凱程也不會出席活動,但會將所籌得的善款,全數撥捐資助在中港兩地推廣精神健康的機構和項目,也是首次發生特別事項而取消活動。.

新!!: 遮打大廈和鼠戰中環 · 查看更多 »

蘇兆明

蘇兆明(Nicholas Robert Sallnow-Smith,),英國人,前置地集團行政總裁,現擔任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董事會主席及渣打東北亞地區行政總裁。 蘇兆明於英國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爾斯學院及萊斯特大學畢業,1998年起於香港置地任職財務董事,2000年獲升為行政總裁。蘇兆明作風進取,在他任內,置地重新進軍香港豪宅物業,及重建中環多幢商業物業,包括遮打大廈,亦進軍北京、重慶及澳門等地地產市場;其後專責於商場業務。 2006年10月3日香港置地宣布,蘇兆明於2007年3月31日離任行政總裁。2007年4月1日起,蘇兆明將接替鄭明訓出任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董事會主席一職。由於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管理人合規手冊所載企業管治政策之規定服務年期不可超過九年。因此,蘇兆明已在服務領展九年後於2016年3月31日退任。 蘇兆明於2016年4月起擔任獅子山學會主席。.

新!!: 遮打大廈和蘇兆明 · 查看更多 »

M.a.x. concepts

m.a.x. concepts(1998年至今),為美心食品有限公司旗下管理一系列西菜、日菜及東南亞菜餐廳的品牌。.

新!!: 遮打大廈和M.a.x. concepts · 查看更多 »

歷山大廈

歷山大廈(Alexandra House)在香港港島中環遮打道16至20號,東面是雪廠街6號,南面是德輔道中5至17號,是香港置地物業。.

新!!: 遮打大廈和歷山大廈 · 查看更多 »

會德豐大廈

會德豐大廈(英文:Wheelock House),位於香港畢打街20號,是香港島中環甲級寫字樓,地產發展商為長江實業。大廈建成於1984年,樓高24層,建築師為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它的建築物作品包括環球貿易廣場、沙田第一城、怡安華人行等。 會德豐大廈地下設有多間商店。包括連卡佛旗下的On Pedder鞋店、交通銀行分行及開業多年的花旗银行,其前身租戶曾經是美國大通銀行、星展銀行等。大廈23樓是當時上市公司會德豐地產的寫字樓總部。.

新!!: 遮打大廈和會德豐大廈 · 查看更多 »

新巴15A、15B線

新巴15B線是香港島一條來往灣仔(會展新翼)及山頂的假日旅遊巴士路線,由新巴經營,提供灣仔、港鐵天后站及銅鑼灣來往司徒拔道及山頂的假日旅遊巴士服務。本線於重陽節不提供服務,改由來往筲箕灣及山頂的15A線提供服務。.

新!!: 遮打大廈和新巴15A、15B線 · 查看更多 »

新巴15線

新巴15線是香港新世界第一巴士營運的一條香港島巴士路線,來往中環碼頭及山頂,主要途經皇后大道東、司徒拔道、山頂道,另外平日早上至黃昏會繞經僑福道及文輝道。.

新!!: 遮打大廈和新巴15線 · 查看更多 »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 東證1部除牌前8634),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2017年总资产25,336億美元,总存款14,439.82億美元,商业银行部旗下分行5100家。 摩根大通2011年10月,摩根大通的資產規模超越美國銀行成為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 摩根大通的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业金融服務、個人銀行等。现时的摩根大通于2000年由大通曼哈顿銀行及J.P.摩根公司合并而成,并于2004年与2008年分别收购芝加哥第一银行、華盛頓互惠銀行、和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新!!: 遮打大廈和摩根大通 · 查看更多 »

1972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遮打大廈和1972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90年代香港

香港在1990年代的社會發展與改變,主要起因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的簽訂,讓香港的主權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轉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1997年6月30日晚上,香港主權移交至中國的儀式開始,為長達155年的香港殖民地史畫上句號。香港在7月1日零時零分成為了中國的首個特別行政區。 1990年代後期,亞洲金融風暴在亞洲各地爆發,香港經濟從高峰跌至谷底。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社會對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領導的政府十分不滿,香港社會帶着怨聲載道的情緒結束1990年代。.

新!!: 遮打大廈和199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太古大廈於仁大廈遮打大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