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道士

指数 道士

道士一词,在古代可以指的是一般学道、务道之士,是學道之人的泛稱,並非完全指向道教的信徒。在宋朝以後,道士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有名詞。初步统计,截至2011年,中国大陸有道士近10万人。.

479 关系: 劍俠情緣網絡版二劉仁恭劉辯劉處玄城隍廟 (北京故宮)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做十六歲台南臨水夫人媽廟台灣宗教台灣中元法會台灣地基主信仰台灣民間信仰叶翘叶法善司马姓叻丕府吴猛吴澄江吕蒙吕毖吕洞宾吉中孚坤道坪洲中元建醮墓券墓紙大頭綠衣鬥殭屍大顯神威大高玄殿大治帝国大湖義民廟天台步虛天地玄门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太平公主太乙救苦天尊太極張三豐 (電影)外丹术女同性戀文學女道士姚廣孝姜公輔孫泰 (東晉)孙姓孙儒孙破虏吴夫人孙超 (节度使)孙思邈孙晟宁明 (西夏)...宗正寺安康公主 (唐穆宗)安童 (至正年间)安溪諸聖圖宋越熙宁战争宋朝封神演義 (漫畫)封神演義角色列表小年夜岣嵝碑岳麓书院崇禎帝巫蠱巫術上章上白礁謁祖祭典上海道教学院丁令威丁朝严嵩師公中元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華人)中国神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布气七政四餘师傅丘处机万安公主 (唐朝)三十六部尊經三姑六婆三尸三元宫 (广州)三国志人物列表三皇文三跪九叩之禮三教九流下環四圍九华佛茶九寺乩童平原长公主平恩公主幻想三国志II广州市乌镇镇义昌公主于吉庐山度牒亦思巴奚兵乱应夷节五嶽真形圖五仙观五羊传说五營神將任法融仙道人士著作列表张君房张契真传奇世界张三丰张忠 (晋朝)张无梦弼天真君張守一 (唐朝)張中張譏張果老彭晓佳里吉和堂佑民观何仙姑何心隱佛教徐溫俠客圣徒圣职者化学年表北周武帝灭佛北魏太武帝灭佛僵尸叔叔僵尸翻生利氏汉法词典刺客聶隱娘刘志先刘元 (元朝)嘉道中衰喃嘸周如砥周伯通周美玲呂祖廟燒金傅劍秋傅奕傅山傅仁均傅圆天唐玄宗唐顺宗唐賽兒唐赛儿民变出家出山凌云 (明朝)全真道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纪念馆八不沙八仙八仙得道传公孙胜六月初七元朝的职业等级制度先生围棋少年倩女幽魂 (1987年電影)Code Geass機動兵器列表石堂山石碇姑娘廟玖壹壹玄武门之变玉京山王处回王守仁王常月王延鈞王仔昔王伏胜王圆箓王玄览王繼鵬王羲之王重陽 (金庸)王老吉涼茶王老志王恭 (東晉)王朝的女人·杨贵妃王敦之乱王怀隐火德炎輪元帥灯草和尚琉球族破門神乐署神仙方术神鵰俠侶角色列表祭灶节祭解福州宗教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文化禮斗秦彥称心秀才騎馬弄弄來程道養端午節 (華人)符籙紫霞湖紀綱綠野仙蹤 (清朝小說)網巾縮陽症红楼梦人物列表纯阳观 (广州)续仙传缙云县羅汝芳羅清真君真君廟真人真武庙 (北京玉钵胡同)眾香詞瘟神生命延續由吾道荣画梦录番经厂、汉经厂畫皮留梦炎照妖鏡牽亡歌牛頭牛溫舒狐狸附身盧志盧程盂蘭盆會音樂殭屍韋慈藏莫高窟聂师道道 (消歧义)道士下山道场道经道長道法会元道教鍾馗荃灣菜根譚萨守坚靈昭真君順正大王衛元嵩风水师褚蒜子西厂西王母西遊記 (2010年電視劇)西港香西游记馬希振馬希旺馬來西亞喪葬馬來西亞華人喪禮馬殷夫人香花派香港太平清醮香港盂蘭勝會马前课驅魔高上玉皇本行集經高魯泉謝允謝允 (道士)鬼燈的冷徹魚玄機魏舒 (西晉)魂魄魔髮小道士魔法许宣平许仲琳许逊谢宝胜谥号豬哥亮賴和越南科举制度超渡麻衣子躉符黎利黎遇航軍戶黃裳 (清朝)黑魔法黄帝阴符经黄明志輔天真君辟穀近親性交茹法亮茅山郭京郭無為郭都贤阴贵人 (汉明帝)阴阳家阿炳阿炳故居閤皂山閻文應閻才人薄彥徽開光點眼開皇曆薛頤藏茶闾丘方远闵一得董伯華董忠 (新朝)董凝陽董海川葬礼鑒真葛巢甫葛长庚邪术邵元节邵阳公主邓大临蓝道行锡狸蔡振南醫神释海灯臺灣喪葬金家功金瓶梅学長洲太平清醮长生不老长春真人西游记酥醪观艮岳苏元朗雍正帝雷法雙瞳通靈王老千逆向歧視號角響起虎爺降生真君陰陽師陳守元陳寶熾陳近南陶仲文陶弘景陈岩陈莲笙陆西星LGBT歷史人物列表掃墓林奎佑林灵素枕中記枉死城李含光李忠 (唐朝)李商隐李珍 (道士)李瑱李蟲娘李荣 (哲学家)李豐楙李貞 (唐朝)李良佐李淳風李明彻李无上道杨羲杨真一杨飞霞杜光庭杜光庭 (消歧義)杜炅楚国公主 (唐玄宗)楊鐵心楚藩宮變正一道武延晖武则天武則天 (1984年電視劇)武道狂之詩殷洪盛毛修之水燈永安公主 (唐宪宗)永嘉公主 (唐宪宗)气功江相派江西诗派江油市汪元量汉语人称代词汉服汉族沈叔安沈阳市沈既濟法号法主真君法师清规湘潭市漱珠岗潮阳区潮陽文光塔潘茂名朝服朱華 (道士)朱思本惡靈系列惲珠成公姓成玄英明朝春節昆仑山 (神话)新僵尸先生新都公主 (唐中宗)新朝官制新昌公主施舟人文安公主 (唐德宗)日本道教早晚功課經旌阳区擔幡買水收驚敦煌道藏敦煌星图敦煌文獻救刦證道經咒慧遠慈懿皇后扶乩批鬥拂塵招魂幡曹唐晏公普庵印肅普济宫 (石堂山)晉哀帝晋朝196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2010年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山崩事件2014年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爭議事件3456年517年5月26日6月25日972年 扩展索引 (429 更多) »

劍俠情緣網絡版二

《劍俠情緣網絡版二》,簡稱“劍網2”或者“劍網II”,是一套由北京金山公司旗下的遊戲開發公司西山居所開發的網絡遊戲,于2005年9月正式运营。游戏是中國內地第一套自主開發的遊戲系列剑侠情缘的第六款游戏,也是第二部网络游戏。 《劍俠情緣網絡版二》是內地第一個2.5D的網絡遊戲,即2D與3D結合的模式。遊戲曾經推出英文版本,在其他國家提供下載服務,早期中文版本為收費遊戲,英文版本為免費遊戲。目前該遊戲中文版本已改為雙版本,即收費版以及免費版。.

新!!: 道士和劍俠情緣網絡版二 · 查看更多 »

劉仁恭

劉仁恭(),深州(今河北深州)人,唐末曾任范陽節度使,遭其子劉守光所廢。後守光敗於晉王李存勗,仁恭亦被擒,處死。 其孙刘承嗣墓志铭称其为西汉后裔。.

新!!: 道士和劉仁恭 · 查看更多 »

劉辯

劉辯(熹平五年至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即),中國汉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东汉王朝第十三位、亦即倒数第二位皇帝,是汉灵帝劉宏与皇后何氏的独生兒子,即是嫡长子。 刘辩在灵帝驾崩后继位为帝,由于年幼,实权掌握在临朝称制的母亲何太后和母舅大将军何进手中。少帝在位时期,东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他即位后不久即遭遇以何进为首的外戚集团和以十常侍为首的内廷宦官集团这两大敌对政治集团的火并,被迫出宫,回宫后又受制于以“勤王”为名进京的西北军阀董卓,之後被废为弘农王,成为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其同父异母弟陈留王刘协继位为帝,是为汉献帝。被废黜一年之后,刘辩在董卓胁迫下自尽,时年仅十五岁,其弟献帝追谥他为怀王。 中国古代的史书中称刘辩为皇子辩、少帝和弘农王等,但因为刘辩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正统的皇帝,不单独为他撰写专属于帝王的傳記(即本紀),不过现代史学界也有观点承认他是汉朝皇帝。.

新!!: 道士和劉辯 · 查看更多 »

劉處玄

劉處玄(),字通妙,道號長生子,金朝全真道道士,山東東萊(今山東掖縣)人。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劉處玄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隨山派的祖師。.

新!!: 道士和劉處玄 · 查看更多 »

城隍廟 (北京故宮)

城隍庙,位于紫禁城内的西北角,为紫禁城的城隍庙。王铭珍,紫禁城的城隍庙和马神庙,北京档案2004年12期.

新!!: 道士和城隍廟 (北京故宮) · 查看更多 »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简称《仙鉴》,道教神仙传记。元代浮云山万年宫道士赵道一(又称赵全阳、“全阳子”)修撰。后收于明代明英宗正统十年出版的《正统道藏》的洞真部。赵道一籍里生平不详。全书由《正编》、《续编》、《后集》三部分组成。共收神仙、道士899人的传记。 《正编》53卷,集录得道仙真故事,始自黄帝,下逮宋末,计745人。《续编》5卷,录神仙及道教人物34人,兼及宋末元初北七真事迹。《后集》6卷,记述120位女仙故事。 此书记述较为平实,为神仙、道士传记中收罗最丰富的一部,收载时限长(从上古三皇、黄帝时期到元代初),人物之多,为《列仙传》、《神仙传》、《洞仙传》、《续仙传》、《三洞群仙录》等书所不及,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邓光荐在该书序言中称:“浮云山道士赵全阳著《仙鉴》,编纂详,考订核,可谓仙之董狐矣。”.

新!!: 道士和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 查看更多 »

做十六歲

做十六歲,為臺灣臺南市的成年禮習俗。一說為起源清治時期於河港工作的苦力,在成年前僅能領半薪,故在16歲成年的七夕時分,向兒童守護神七星娘娘敬謝而衍生的民間傳統文化。另則認為繼承泉州舊禮而來。 做十六活動以開隆宮最為鼎盛,市政府近年結合其他七夕、跨國交流,推動成為重要觀光節慶之一。.

新!!: 道士和做十六歲 · 查看更多 »

台南臨水夫人媽廟

台南臨水夫人媽廟位於台灣台南市延平郡王祠後方,為一間主奉臨水夫人的寺廟。另有供奉三奶夫人、左右護神、花公、花媽、註生娘娘、福德正神、丹霞大聖,以及三十六宮婆姐等,為台灣最古老,又最具規模的救產扶嬰、治病、驅邪的婦女廟。.

新!!: 道士和台南臨水夫人媽廟 · 查看更多 »

台灣宗教

臺灣各宗教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並且各宗教間皆為平等。除此之外,臺灣傳教環境極為自由,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政府與宗教之間亦無關聯。又因臺灣為一移民社會,華人移民固有的傳統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該族群中極為流行且根深柢固,而西方世界較常見的宗教,如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亦擁有不少的信眾。 201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調查,2300萬臺灣人口中,佛教、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三者難捨難分,約佔93%。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約4.5%,其他信仰或不表態,約2.5%。.

新!!: 道士和台灣宗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中元法會

臺灣中元普渡法會是指臺灣的中元法會儀式,相對於個人或單一家庭的「家普」、單一機關的「私普」,由各聚落、團體或廟境居民聯合舉辦稱公普、聯普,其中由寺廟舉辦的稱為廟普,行會舉辦的稱為行業普、各角頭舉辦的稱為角頭普等,由七月初一至七月底關鬼門止,往往每日皆有普度。整個區域的公普又稱大普。1952年起,政府大力推動「節約拜拜」,定於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時統一普渡,之後順應民情,由各家廟宇自行決定普渡期程。 在臺灣,中元普渡不僅是民間的活動,公家也會藉此機會禱祝社會安和樂利。 在中元普渡中,號稱「南虎尾,北基隆」。雲林縣虎尾鎮有分為東、西、南、北、中、德興、福德等區域進行普渡。而基隆以老大公廟為主。 2009年臺北市政府亦舉行中元普渡,還請來臺灣省城隍廟、臺北府城隍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及松山霞海城隍廟等「臺北四大城隍廟」的城隍尊神主鎮於臺北市市民廣場,為國家、社會與八八水災的災民們祈福,供品全部捐贈基督教聖道兒童之家等慈善團體。 現時民間的「中元普渡」習俗是三教合流的結果,民間把道教中元祭祀和佛教目連救母的傳說習合,把施餓鬼與祭奠亡魂相混,形成一種民間習俗。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中,人們都會宰雞殺鴨,焚香燒紙,拜祭由地府出來的餓鬼,人們相信這樣可以化解其怨氣,不致於為禍人間。.

新!!: 道士和台灣中元法會 · 查看更多 »

台灣地基主信仰

臺灣地基主信仰是臺灣祭拜地基主(民間偶爾寫為地祇主或地居主)的民間信仰,又稱地主神、地主公、地靈公、厝宅公等,是住宅、房舍的守護靈,是一種民間信仰。多在除、清、盂、九等節慶設置香案,以菜餚、紙錢祭拜地基主。有許多人在作牙祭拜土地神、或者祭灶神時,一併祭拜地基主。但地基主並不是灶神,亦不等同土地神(或稱土地公、福德正神),目前普遍認為管轄範圍境主(或稱「統境王」、「統境公」,市鎮或廟宇轄區的守護神,類似城隍)大於土地神,土地神又大於地基主。 地基主信仰在臺灣的普遍性極高,不只自用住宅會祭拜地基主,許多公司行號,甚至公家機關也往往會加以祭拜。許多臺灣人,遷居搬家時也會祭拜新宅、舊宅的地基主:與舊宅地基主話別是感謝其辛勞;與新宅地基主溝通則希望其保祐。.

新!!: 道士和台灣地基主信仰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間信仰

臺灣民間信仰是臺灣民間廣為流傳的傳統信仰,包括揉合中國民間信仰儒、釋、道三教合流的漢人移民信仰以及臺灣原住民傳統信仰,前者隨著閩南、粵東移民由華南地區渡過臺灣海峽東來,於臺灣落地生根,逐漸產生具有本土風格的民間信仰,但大體上仍奉祀原有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後者有些仍保留原始特色,而部分信仰(如阿立祖信仰)則有漢化的情形。.

新!!: 道士和台灣民間信仰 · 查看更多 »

叶翘

葉翹,是中国五代十国闽国大臣,闽康宗王昶时期宰相。.

新!!: 道士和叶翘 · 查看更多 »

叶法善

叶法善(),字道元,一字道素,括州括苍县(今浙江省丽水市)人。據傳葉生於隋煬帝大業十二年(西元616年),卒於唐明皇開元十年(西元722年),一說尸解於開元八年(720年),地曰景龍觀。年一百又七歲。无病而终,羽化成仙,墓址在今丽水市境内。 叶法善为唐朝时著名道士。授予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越国公,景龙观主。叶法善祖宗四代皆为道士。祖父叶国重,弘道有功,谥有道先生;父亲慧明荫封歙州刺史,赐号淳和。 据《旧唐书》记载,叶法善“少传符箓,尤能厌劾鬼神”。他和其叔祖叶静能都非常有名,许多实际很有传奇色彩,唐代许多文学作品以他们二人为题材。 叶法善有双铜印遗世,俗称“天师印”,被奉为驱魔之宝。印文一为“南阳开国”,一为“道经师宝”。 葉法善之祖,名國重,葬於松陽之酉山,法善於其處置道院,立碑於下,並請北海為其祖作碑文。北海夢葉法善再來求書,允之,書未盡,鐘鳴夢覺,至丁字下,數點而止。當法善刻碑畢,將墨本前往致謝,北海驚道:始吾以為夢,乃真邪?此即世所盛稱之追魂碑,亦稱丁丁碑也。 葉法善修道且精於法術,亦曾因唐明皇之追問,道出張果為混沌初分白蝙蝠,言訖七竅流血,僵仆於地,明皇求張果赦之,張果以水噀法善面,遂復生。有弟子百餘人,入室者盧齊物、尹愔。.

新!!: 道士和叶法善 · 查看更多 »

司马姓

司馬姓,為漢字複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0位。是中國的一個上古至中古時期的大姓,現司马姓的人口數已經大不如前。.

新!!: 道士和司马姓 · 查看更多 »

叻丕府

叻丕府,泰语名为拉差武里(ราชบุรี;RTGS:Ratchaburi),是泰國中部之一個府。.

新!!: 道士和叻丕府 · 查看更多 »

吴猛

吳猛(生卒年不詳),字世云,豫章分宁(今江西南昌)人,晉朝著名道士、神仙,為《二十四孝》中恣蚊饱血的主角,世稱大洞真君,為淨明道西山十二真君之一。臺灣地區盛行的閭山派,將許遜、徐甲、吳猛、董奉四真人共稱,即為四法主信仰。.

新!!: 道士和吴猛 · 查看更多 »

吴澄江

吴澄,或作吴澄江,唐朝外戚,濮州濮阳县人。唐玄宗的驸马。 高祖父吴景达为尚药奉御,曾祖父吴绚为德阳县令,祖父吴训为神泉县令,父亲郫县丞吴令珪。他的妹妹在父亲犯罪后没入掖庭宫,成为忠王李玙的侍妾,即唐代宗生母章敬吴太后。吴澄娶唐玄宗第十六女楚国公主为妻,官至殿中监、驸马都尉。唐代宗即位,追封母亲为皇后,吴澄兄吴溆被任命为鸿胪少卿,封鄄城县公;吴澄任命为太子宾客,封濮阳县公;吴澄弟吴凑,任命为太子詹事,封临濮县公;并加开府仪同三司。吴澄之子吳士廣娶唐代宗的女儿普宁公主。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楚国公主上表请求去当道士,德宗“诏可”,并赐给她道号“上善”。.

新!!: 道士和吴澄江 · 查看更多 »

吕蒙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東南)人,東漢末年名將。由於為虎威將軍,故亦稱呂虎威。呂蒙出身貧苦,少年時未曾受教育,其姊夫鄧當是孫策部下。呂蒙後來受到孫策的賞識,從而踏上軍人路途。呂蒙一方面屢立戰功,另一方面在壯年時受到主公孫權啟發,努力修習經典,遍讀群書,逐漸蛻變成一位具戰略眼光、智勇雙全的將領。後來呂蒙更繼任魯肅成為南郡太守,為孫吳勢力擔任前線軍督。其最重大的功績是以「白衣渡江」的計策偷襲荊州,因偷襲關羽而留下萬世臭名。.

新!!: 道士和吕蒙 · 查看更多 »

吕毖

吕毖,字貞九,吳縣人。 生平不詳,明朝崇禎年間人,明亡後為道士,隐居灵岩山。灵岩山下小桃源有吕毖墓。著有《事物初略》三十四卷、《明宮史》等書。《事物初略》被稱為“杂记事物俚俗语言之所自始”。《明宮史》後被收入《四库全书》。.

新!!: 道士和吕毖 · 查看更多 »

吕洞宾

吕洞宾,原名呂--(--或作岩、--),字洞賓,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綽號回道人,于唐德宗贞元十二載丙子年(796年)农历四月十四生于蒲州河中府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县招贤村),著名道教仙人,八仙之一,五恩主之一,五文昌之一,全真派五陽祖師之一、鍾呂內丹派和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同時也是託夢之神、科考之神、文具之神、淘金之神、礦業之神、理髮之神,亦有醫神、武神與財神的性質。.

新!!: 道士和吕洞宾 · 查看更多 »

吉中孚

吉中孚(?-?),生卒年不詳,楚州(今淮安市)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早年客居鄱阳。出家當道士,后还俗。大历年间,至长安,登博學宏辭科,授官校書郎,後任萬年縣尉,與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等有詩名。李端稱其“眾口宗詩伯”。兴元元年(784年)由司封郎中、知制诰为谏议大夫,歷翰林學士,贞元二年(786年)任戶部侍郎、判度支兩稅。贞元四年八月,由权吏部侍郎改中书舍人,不久卒。有詩一卷,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僅一首,《全唐詩續拾》補詩一首。.

新!!: 道士和吉中孚 · 查看更多 »

坤道

#重定向 道士.

新!!: 道士和坤道 · 查看更多 »

坪洲中元建醮

坪洲中元建醮是香港坪洲海陸豐民系於中元節舉行的醮會,醮壇的主要祭幽對象都是災難遊魂之類,據當地父老相傳,於百多年前發生一場嚴重傳染疫症,死亡眾多,在那絕望時刻由一群父老誠心懇求天后娘娘保佑,相傳他們得天后娘娘啟示,要在每年中元正日農曆七月十五日祭幽超渡,祈福消災,自功德法事 完結後災難消失,困境解除,自此風調雨順,水陸居民平安作業,及後年年舉辦從沒間斷,薪火相傳,時至今日已成為坪洲一年一度的重 要節日。 舉行日期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長達4日。 中元建醮與盂蘭勝會性質相近,同樣祭幽對象都是災難遊魂之類。 坪洲中元建醮的重頭戲分別於七月十四日及十五日, 七月十四晚上有"恭迎聖駕"儀式。十五日早上十時至中午十二時有走午朝,下午二時有「走龍船」,由道士唸經及做出傳統儀式,意義上灌醉大士公,及後由坪洲街坊男丁提起紙造龍船,船上載著紙紮鬼王,由天后宮廣場醮壇作起點,由多名街坊接力及多名街坊在後提著旗幟緊隨,一直跑至東灣然後放到水中,寓意送走鬼王;其後亦有放水陸、天席等儀式, 待天席結束後居民便紛紛爭奪祭品,即搶孤,最後便會把大士公火化。七月十六早上會跌杯選新一屆總理。.

新!!: 道士和坪洲中元建醮 · 查看更多 »

墓券

墓券又稱買地券、地券、幽券、買地莂,中國古代的隨葬明器,質料一般為方形或長方形的石、玉、磚、鉛或竹木,上面刻有或寫上文字。 中國人從1世紀至20世紀使用墓券,在宋元時期,許多墓葬都有墓券,現存墓券多來自10-14世紀。宋朝下令編輯的《地理新書》,對使用地券有專門記述,號召人們使用標準墓券。 墓券主要內容有三項:買地、鎮墓、解除。早期漢代的地券內容以買地為主,後來的則有鎮墓、解除之意,唐宋以後的墓券則又以買地為主。有些地區墓券只言買地,如六朝初期三吳地區;有些地區則只有鎮墓和解除內容,如敦煌、吐魯番。 人們相信,為死者造墓,先要向地下神明「買地」,確認死者墓地的使用權,已獲地下神靈認可,向地下諸神宣告用地的合法性。隨葬的墓券,就是與神靈交易的憑証。因此,有些墓券內容彷照真實的地契。其次,墓穴也許會佔用先死之人的墓地,或被後死者,乃至邪神惡鬼侵佔。墓券可保証死者在地下世界免於各種土地所有權的糾紛。如果在喪葬中沒有買地立契,就是「盜葬」,不僅對死者不利,還會殃及死者在世的家人。 在宋代,墓券通常一式兩件,一件在葬禮上向神靈誦讀,然後埋在舉行葬禮的祭壇神像面前的地下,第二件墓券則埋在棺槨之前。這表明一個墓券獻給神靈,一個留給死者保存,兩者各存有一份地契,將來若有「冢訟」,墓券就是死者權利的憑証。 鎮墓是指借用神靈的權威來震懾邪鬼,或強調生人與死者從此分居兩地,死者不要侵擾生人,或以文告形式通知地府官員接納死者入地。漢代墓券所憑借的神靈,多是天帝和北斗君。南北朝一些道士所製的墓券,則稱引太上老君。自漢代起,中國墓葬中往往也安置鎮墓石,以求「亡人安寧,生者福壽」。 解除是為死者或生人解除疾病和罪過,或以呪術將禍害轉移到他人身上(或轉移到隨葬的偶人身上),或解除因動土而觸犯土神帶來的災禍,或解除凶氣。 東漢時中原部份墓葬中還有鎮墓瓶。鎮墓瓶或作罐、甕、盆等,多為陶質容器,其表面或內壁寫有文字,稱鎮墓文、解注文。其後鎮墓、解注之意已歸併到墓券中,故中原地區不再使用鎮墓瓶。(但在六朝,西北地區仍有使用。).

新!!: 道士和墓券 · 查看更多 »

墓紙

墓紙,是華人在清明等節慶掃墓時壓在墳墓上的紙錢。今日較流行的墓紙有兩種款式。一乃紅、綠、黃、白、靛等色的,稱為「五色紙」,是泉州人士所慣用。另為純黃色的「黃嘏紙」,為漳州人、客家人、潮汕人及其他民系所慣用。在沒有墓紙時,可以用「金白錢」替代。四川也叫「墳飄紙」。許多基督宗教人士並不排斥墓紙,認為這是墳墓的裝飾品,並非紙錢,無傷大雅。.

新!!: 道士和墓紙 · 查看更多 »

大頭綠衣鬥殭屍

《大頭綠衣鬥殭屍》(The Vampire Returns)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製作的清末民初奇幻電視劇,全劇共20集,監製李添勝。 此劇曾於1994年逢星期一至五11:45-12:45在翡翠台重播,2003年2月25日至3月26日逢星期一至五10:40-11:40在翡翠台再次重播,2007年8月23日至9月5日逢星期一至五03:15-05:00在翡翠台再次重播,每日播映兩集,2014年6月24日至7月24日逢星期一至五03:40-04:35在翡翠台再次重播,2013年8月17日在TVB經典台重播,2018年逢星期一至五18:00-18:55在TVB星河頻道“好戲珍藏館”時段重播。.

新!!: 道士和大頭綠衣鬥殭屍 · 查看更多 »

大顯神威

《大顯神威》,官方英文名The Big Power,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臺灣喜劇電影,由豬哥亮、林美秀、安心亞、黃鴻升、李李仁、顏正國、莫允雯、左左右右、阿Ken、蔡昌憲、曾莞婷、黃明志、吳仲強、王宣、莫莉領銜主演。.

新!!: 道士和大顯神威 · 查看更多 »

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又称大高元殿,簡稱高玄殿、大高殿,是一座明清两代皇家御用道观,主祀三清、玉帝,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景山前街北侧。因大高玄殿临街的头道山门是并排的三座门,故此地地名又俗称“三座门”。.

新!!: 道士和大高玄殿 · 查看更多 »

大治帝国

大治帝国,是指1952年在山东五莲县等地,由圣贤道首领李桂森为首成立的一个秘密结社政权。.

新!!: 道士和大治帝国 · 查看更多 »

大湖義民廟

大湖義民廟,又名大湖昭忠祠,是位於臺灣苗栗縣大湖鄉靜湖村的義民廟,祭祀羅福星等抗日人物。.

新!!: 道士和大湖義民廟 · 查看更多 »

天台步虛

天台步虛祖師,隋朝高僧,姓字不詳。相傳為煬帝時代的將領,精通道教,占卜而知李唐將興,不願出仕,於是避難天台山,剃髮出家,精修天台宗與禪門佛法,苦修九年而得道。從天台祖師在清代降乩的文辭看來,他應該是個精通楚辭、古詩、近體詩的神仙,自從清末步虛祖師預言之後,許多神壇道館開始奉祀香火,並請步虛祖師降駕,步虛祖師的生平事蹟也由各道士逐步編撰中。.

新!!: 道士和天台步虛 · 查看更多 »

天地玄门

,1991年1月5日上映于英属香港的魔幻片。.

新!!: 道士和天地玄门 · 查看更多 »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又名《清靜經》或《常清靜經》,作者不詳,收入《正統道藏》洞神部本文類。道教稱太上老君西遊崑崙山之時,為西王母說常清靜經,經仙人轉傳傳授,葛玄筆錄而傳世。學者推斷此經出於六朝或唐代,葛仙翁、左玄真人、正一真人之題記,當為依託者所題。從内容文字來看,此經似乎深受大乘佛教的中觀哲學和初唐重玄學的影響。 本經篇幅短小不足四百字,教人靜心清神、遣欲入静、得性悟道,被道教視為修煉性功的法寶,乃道士日常诵习的功课之一。.

新!!: 道士和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 查看更多 »

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是唐朝的女性政治家,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也是安定思公主的妹妹,唐玄宗的姑母,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 史书没有记载太平公主的名字。713年,因涉嫌謀反,被唐玄宗先天之變發兵擒獲,賜死於家中。太平公主死後,唐玄宗统治的李唐政權宣告穩定,開啟了開元之治,也結束了從626年玄武門之變86年以來,首都多次兵變的現象。.

新!!: 道士和太平公主 · 查看更多 »

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簡稱太乙天尊或救苦天尊,是道教尊神,又稱青玄上帝、青華大帝、尋聲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誕辰為舊曆十一月十一日,道教經典記太乙天尊居「東方長樂世界」妙嚴宮(「嚴」或作「巖」),可引渡受苦亡魂往生,一如阿彌陀佛的西方極樂世界。對於積德行善、曉道明玄而功德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亦能「乘九獅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其登天成仙。.

新!!: 道士和太乙救苦天尊 · 查看更多 »

太極張三豐 (電影)

是一部1993年袁和平执导的香港古裝动作片。袁和平、袁祥仁和谷軒昭任动作指导,李連杰、錢小豪和楊紫瓊主演。.

新!!: 道士和太極張三豐 (電影) · 查看更多 »

外丹术

外丹术或炼丹术是中国的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也是化学的雏形。同时它也对中国传统医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外丹术包括了黄白术,也就是炼金术。最早是通过炼制铅、汞等药物来制作长生不老的丹药。开始称作金丹,后来为了与内丹相区别,而称为外丹。相信外丹术的人认为,丹砂可以反复变化,黄金可以永久,因此用他们制成的丹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 炼制外丹,是通过各种秘法,烧炼成丹药,用来服食,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 另外,道家外丹也可指“虚空中清灵之气”,近代陈撄宁先生云:“外界资助,当然不可少,却是在虚空中寻求。”“修仙者,贵在收积虚空中清灵之气于身中,然后将吾人之神与此气配合而修养之,为时既久,则神气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 李道纯云:“外阴阳往来,则外药也。内坎离辐辏,乃内药也。” 《天仙正理》认为内药、外药皆原本先天祖气,所谓外药,是指“祖气从生身时,虽隐藏于丹田,却有向外发生之时,即取此发生于外者,复返还于内,是以虽从内生,却从外来,故谓之外药。”所谓内药,是指采外药炼成还丹大药,“全不著于外,只动于发生之地,因其不离于内,故谓内药。”。“外药为生而后采,内药为采而后生,实止此一气而已。” 外丹也可指道家法术如符箓、雷法等。.

新!!: 道士和外丹术 · 查看更多 »

女同性戀文學

女同性戀文學(Lesbian literature)為有關女性同性情慾書寫,以及女性同志身份認同的文學作品,其類型涵蓋詩歌、散文、戲劇,以及各種文類的小說。.

新!!: 道士和女同性戀文學 · 查看更多 »

女道士

#重定向 道士.

新!!: 道士和女道士 · 查看更多 »

姚廣孝

姚廣孝(),幼名天僖,賜名廣孝,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獨闇,庵號獨庵(獨菴),號獨庵老人、逃虛子,通稱姚道衍。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江路(明为南直隶苏州府)長洲縣(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元末明初政治人物、禪宗僧人、詩人,明成祖靖难之役的謀臣之一。.

新!!: 道士和姚廣孝 · 查看更多 »

姜公輔

姜公輔(,學者劉志強指《新唐書》等史籍載姜公輔於唐順宗登位不久時去世,亦即「姜公輔逝世於貞元二十一年(805)」,另據新疆和福州的《姜氏族譜》所載姜公輔「壽七十五歲」,故此姜公輔「應生於唐開元十八年(730)」。),字德文指姜公輔「字欽文」,中國學者劉志強在《中越文化交流史論•科舉與愛州進士姜公輔》裡,考證姜公輔的字應為「德文」。,中國唐代名儒及大臣,愛州(今越南清化,當時為唐朝屬地)人,具才智,考中進士入仕唐室,歷任翰林學士、拾遺等職,在783年(建中四年)的涇原兵變中協助唐德宗皇帝避難有功,升至諫議大夫及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宰輔職務。後因直諫,觸怒德宗皇帝而被貶,最終死於泉州。姜公輔享負文名,獲得中、越兩國人士尊崇,有《白雲照春海賦》、《對直言極諫策》等文章傳世。.

新!!: 道士和姜公輔 · 查看更多 »

孫泰 (東晉)

孫泰(),字敬遠。東晉道士。 孫泰師事錢塘(浙江杭縣)人杜子恭,學有祕術。子恭死,孫泰立為五斗米教教主,教徒廣布於南方。與其侄孫恩、孫恩妹夫盧循陰謀起義。隆安二年(398年)會稽內史謝輶揭發孫泰造反的陰謀,十二月,司馬道子誅殺孫泰,眾「聞泰死,惑之,皆謂蟬蛻登仙」,孫恩等餘眾流亡舟山群島。《南史·列傳第四十七》有傳。 S S T泰.

新!!: 道士和孫泰 (東晉) · 查看更多 »

孙姓

孫姓是一個漢姓,在中國以至韓國都有使用,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3位,在現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第12位。由來已久,姓源眾多,據史書記載,最早寬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

新!!: 道士和孙姓 · 查看更多 »

孙儒

孙儒(),中国唐朝末年军阀之一,蔡州(今属河南)人。 黄巢之變時,孙儒原为秦宗权部下决胜指挥使,后随之投降黄巢。黄巢死后,秦宗权称帝,孙率军先后攻占洛阳、郑州等地,后因秦败于朱温、李克用联军之手而被迫撤退。 中和五年(885)高駢的部下都知兵馬使畢師鐸,因受到高駢重用的道士呂用之迫害,怒而連同宣歙觀察使秦立一起造反,高駢向行密求救,行密尚未趕到,畢師鐸已俘高駢,行密一到,大敗畢師鐸,秦立一氣之下,殺死高駢,行密占領揚州,畢師鐸投奔秦宗權部下孫儒,孫儒殺畢師鐸併吞並其軍隊,發兵圍攻揚州,欲一舉消滅楊行密,將揚州收歸己有。 光启三年(887年),高駢被秦立處死,淮南陷入混乱,秦宗权遂命其弟秦宗衡率孙儒军三万南下争夺扬州。不久,秦宗权复败于朱温,招秦宗衡率军回援。孙儒不愿回师,杀秦宗衡自立为主,占据扬州一带,称“土团白条军”,被唐朝政府封为淮南节度使。 此后,孙儒与原高骈部将杨行密常年征战,争夺淮南。景福元年(892年),孙儒率全军围杨行密于宣州,杨行密则坚壁清野以抵抗。不久孙儒军粮尽而溃,孙儒被俘后处死。 孙儒部将马殷后占据湖南一带,建立了十国之一的马楚。 R S S.

新!!: 道士和孙儒 · 查看更多 »

孙破虏吴夫人

孙破虏吴夫人(),原名不详,中国东汉末年江东地区的女性,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是江东孙氏政权的开创者孙坚的元配妻子,三国之一吴国的奠基者孙策和建国者孙权的亲生母亲。由于孙坚生前担任过东汉的破虏将军,人称“孙破虏”,为妻的她因此被称为孙破虏吴夫人、吴太夫人、吴太妃。次子孙权自立为吴国皇帝后,她受追尊为皇后。.

新!!: 道士和孙破虏吴夫人 · 查看更多 »

孙超 (节度使)

孙超,后唐时河西军节度留后。长兴四年(933年),孙超遣大将拓拔承谦及僧、道士、耆老杨通信等至京师洛阳向朝廷任命,明宗李嗣源召见,拓拔承谦奏称凉州的戍兵是原郓州兵二千五百人的子孙,唐末和中原道路隔绝。城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明宗遂即任命孙超为凉州刺史,兼河西节度使。清泰元年(934年),李文谦继任节度留后。.

新!!: 道士和孙超 (节度使) · 查看更多 »

孙思邈

孙思邈(),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醫師與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為药王,宋朝追封妙应真人,道教尊為天醫妙應廣援善濟真君,許多華人奉之為醫神。.

新!!: 道士和孙思邈 · 查看更多 »

孙晟

孫晟(),初名孫鳳,又名孫忌,封爵魯文忠公,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他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杨吴、南唐的官员,他在南唐中主李璟时官至宰相。当南唐被后周攻打时,李璟派他作为使者出使后周,以图说服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结束他的南征,柴荣因为孫晟没有向他透露南唐的情报,而且对待自己傲慢不恭,于是将他处死。.

新!!: 道士和孙晟 · 查看更多 »

宁明 (西夏)

宁明(),西夏太子,夏景宗李元昊的儿子。野利皇后所生。 宁明天资聪明,好学明大义。仁慈不慕荣华。喜好道家,和道士学习辟谷法,李元昊非常反感。李元昊问儿子养生之道,回答不嗜杀人,莫善于寡欲。李元昊知道他不是王霸之才,不和他相见。1042年十二月,宁明死去,临终上奏父皇以荒年民生为重,李元昊以太子之礼将他安葬。.

新!!: 道士和宁明 (西夏) · 查看更多 »

宗正寺

宗正寺,中国古代官署。 北齐设立宗正寺,宗正改称宗正寺卿或宗正卿,副官称宗正少卿,掌管皇族事务。管理皇族、宗族、外戚的谱牒、守护皇族陵庙,因为唐代道教是国教,所以宗正寺还管理道士、僧侣。隋唐两宋相沿,为九寺之一。宋代設大宗正司,司训导,纠违失,凡宗族之政令,皆关掌奏,事毋得专达,先详视可否以闻, 元丰改制,诏大宗正司不隶于中央六曹体系之内,此後各朝代宗人府亦不纳入尚书省六部及九寺五监。宋亦有宗正寺,與大宗正司為兩個獨立的機關,宗正寺則由外臣擔任,權責較少。辽朝为特里衮,金朝为判大宗正事,元朝为大宗正府,明清为宗人府,不再属于九寺。 * Category:中國皇室.

新!!: 道士和宗正寺 · 查看更多 »

安康公主 (唐穆宗)

安康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二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的八个女儿之一。她的生母不详,史书记载了她的封号安康公主,安康公主出家为女道士。 据史书记载在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唐僖宗命她与侄女唐敬宗女永兴公主、天长公主、宁国公主、唐文宗女兴唐公主回到南内居住。.

新!!: 道士和安康公主 (唐穆宗) · 查看更多 »

安童 (至正年间)

安童是元朝末年至正年间福建兴化的地方官员,参加了亦思巴奚兵乱。安童原先担任兴化路总管,后来出家为道士,1356年在普化帖木儿鼓动下开始同三旦八在兴化路组织乡族武装,并在1359年自立兴化分省,安童担任兴化分省参政,站在行省平章普化帖木儿一方参与了福建「省宪构兵」,从兴化出兵进攻福州的福建廉访佥事(憲司)般若帖木儿,同年三月与原为同盟的亦思巴奚军发生冲突,被亦思巴奚军的阿迷里丁击败而溃逃。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新!!: 道士和安童 (至正年间) · 查看更多 »

安溪諸聖圖

安溪諸聖圖,是一種宗教圖畫,是閩南安溪人所崇奉的諸多神祇的合繪。通常,上層有清水祖師與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護法神將,中層繪顯應祖師於中央,一邊繪雙忠、雷萬春、南霽雲等神,另一邊繪有張慈觀、蕭朗瑞、章朗慶等法主三真君,下層繪有安溪城隍、文武判官、陰陽司等諸司官、范謝將軍與土地神等。 古時安溪移民出外,往往奉有諸神塑像,以保佑己身平安,但神像並不便利於跋山涉水,爾後,經過僧侶道士的改良,將該縣鄉土眾神繪於紙張絹帛之上,以利攜帶,從此成為一種風俗,安溪諸聖圖也會因信徒個人的喜好,而加繪其他神明,如董真人、詹相公、謝相公。 直到以觀音菩薩與家堂五神為主的通俗佛祖漆圖片出現,遂在各地取代安溪諸聖圖,為信徒供奉於廳堂之上。安溪移民原本供奉從唐山帶來的「安溪諸聖圖」,後來改奉繪有觀音菩薩為主的「家堂五神」之佛祖漆,這意味著鄉土性神明退讓給全民性神明。.

新!!: 道士和安溪諸聖圖 · 查看更多 »

宋越熙宁战争

宋越熙宁战争(),是宋神宗熙宁年间发生在中国宋朝(北宋)和越南李朝之间的一场战争。至今这场战争还没有准确的叫法。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称这场战争为11世纪末中越之战。也有单独称呼两场战役邕州之战、富良江之战的。相对于980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称为第二次抗宋战争。关于这场战争现在中越双方各执一词,无法判断究竟哪方最后取得胜利。.

新!!: 道士和宋越熙宁战争 · 查看更多 »

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國祚共319年。因国君姓赵,又为區别于南北朝时期之南朝宋,故亦称“赵宋”。又因五德終始說,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北方政權辽国和金国以宋朝位处其南方,称其为“南朝”,并自诩为“北朝”,西夏又因宋朝位于其东南,特称其为“东朝”。 公元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後周帝位而改元自立,是為宋太祖,史稱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由陈桥兵变意识到武人操政之危险,为防止他人效仿自己兵变夺取皇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將兵權歸於中央,并置转运使将地方财富集中至中央,又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力殊绝者送都下,其老弱者始留州,地方兵力亦收归中央,采取重文抑武的國策,採取調將指揮制。這一國策影響所及深遠,导致北宋自初立之後頻頻不敵北方外患,对辽朝、西夏用兵屢遭挫敗。 公元1127年,金兵侵略北宋,发生靖康之難,徽、欽宗二帝皆被金兵掳去,北宋滅亡。其後,宋室赵構南下稱帝,是為宋高宗,經過一連串戰爭後,定都杭州临安,史称“南宋”。南宋在公元1141年與金達成紹興和議,以秦岭淮河为界,此後維持至江南偏安統治的局面。公元1276年,都城临安陷落,南宋大部分領土落入元朝手中。惟残余势力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陆续拥立端宗赵昰、帝昺继续抵抗元朝。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全军覆灭,宋末帝赵昺随大臣陆秀夫跳海殉国,南宋正式灭亡。 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干政和地方割据,大部分時期皇帝均控制政局,沒有出現唐朝中晚期時皇帝被宦官控制的局面。史學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西方與日本史學界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艺复兴與經濟革命的時代。 宋朝經濟高度發達,中國歷史學家邓广铭和漆侠認為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學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商業經濟發達,科技發展非常進步(詳見宋朝科技),四大發明在宋代也得到了改良;在政治上相对开明,對忤旨或黨爭失勢的刑罰極少;宋太祖立下祖訓要求其子孫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提升,有說法認為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時代。.

新!!: 道士和宋朝 · 查看更多 »

封神演義 (漫畫)

《封神演義》是藤崎龍的日本漫畫,根據安能務翻譯的講談社文庫版《封神演義》改編而成。首先出現的漫畫版於1996年開始在集英社旗下的漫畫雜誌《週刊少年Jump》上連載,於2000年完結,單行本全23卷。由於大受歡迎,出了電視動畫全26話,稱作《仙界傳 封神演義》,同期也推出不少周邊商品及電視遊戲等。2017年8月2日在官方Twitter上宣布為紀念原作漫畫連載銷量突破2200萬冊部而製作全新電視動畫,後官方正式定名為《霸穹 封神演義》。2018年1月12日起首播。.

新!!: 道士和封神演義 (漫畫) · 查看更多 »

封神演義角色列表

本列表記載由中國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登場的角色。《封神演義》的故事由商朝紂王題詩調戲女媧、蘇妲己進宮魅惑紂王開端,以姜子牙輔佐周武王伐紂的中國歷史為背景,描寫了商朝與周營的對抗,以及闡教、截教諸仙鬥智鬥法、破陣封神的故事。包括主角姜子牙在內,《封神演義》中出現大量基於史實的人物,但書中對這些角色的描述與史實不盡相符。.

新!!: 道士和封神演義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小年夜

小年夜為中華傳統節日,但各地認同略有不同。以上海、臺灣等南方为首的大部分地區以大年夜(即除夕)前一夜為小年夜,北方則以祭灶節為小年夜,即農曆臘月廿三日或廿四日。在臺灣,小年夜是大年夜的前一天。在大年夜時全家要團圓,而通常外地的家庭成員都會提前回家,因此大年夜前一天,幾乎就已經全員到齊,開始圍爐團圓,因此稱為小年夜。「小」即非正式,但本日極具正式節日的意味。臘月年前的冬至、拜灶神(十二月廿四日)、小年夜(除夕前一天)、大年夜(除夕)同類為重要意義的節日。.

新!!: 道士和小年夜 · 查看更多 »

岣嵝碑

岣嵝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原刻于湖南省境内南岳衡山岣嵝峰,故称“岣嵝碑”。相传此碑为颂扬夏禹遗迹,亦被称为“禹碑”、“禹王碑”、“大禹功德碑”。关于岣嵝碑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晋罗含的《湘中记》、赵晔的《吴越春秋》;其后,郦道元《水经注》、徐灵期《南岳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均有记述。 2007年,岣嵝碑在失踪千年之后被重新发现,位于衡山云峰寺下的望隐桥附近,重约10吨,形状像一个桃子,高2米,底边长2.5米。但已惨遭村民部分破坏,砸成两半做了墙基。2010年12月傳有拓本出現,人民网,2010年12月15日08:52 来源:《华西都市报》。。.

新!!: 道士和岣嵝碑 · 查看更多 »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东麓,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迨及晚清(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至今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见的“千年学府”。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嶽麓山風景名勝區重要观光点。.

新!!: 道士和岳麓书院 · 查看更多 »

崇禎帝

明思宗朱由檢(),或稱崇禎帝,明朝第十七代、末代皇帝。 思宗为明光宗第五子,明熹宗异母弟。五歲時,其母劉氏獲罪,被時為太子的光宗下令杖殺,朱由检交由庶母西李撫養,數年後改由另一庶母东李撫養至成人。於天启二年(1622年)年被兄長明熹宗册封為信王。明熹宗於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8月)駕崩,由于没有子嗣,朱由检受遗命于同月丁巳日登基,时年十八歲。次年改元崇禎,是为明思宗。 思宗一生操勞,夜以繼日的批閱奏章,节俭自律,不近女色。崇祯年間,与萬曆、天啟相较,朝政有了明显改观。即位之初就大力铲除阉党,曾六度下诏罪己,惜其生性多疑,能力不足,无法挽救衰微的明朝。明朝末年农民起义不断,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發生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思宗在煤山一树上吊身亡,终年三十五岁,在位十七年。 南明予其庙号「思宗」,后改「毅宗」、「威宗」,南明弘光帝上谥号「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清朝追谥「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端皇帝」,庙号「怀宗」;后去庙号,改谥为「庄烈愍皇帝」,葬于十三陵思陵。.

新!!: 道士和崇禎帝 · 查看更多 »

巫蠱

巫蠱為一種操縱毒蟲,並以咒詛害人的巫術,也叫蠱、蠱術。屬於黑巫術的一種,盛行於部落型態的傳統社會之中。在學術上,巫蠱也稱作蠱毒巫術(poisonous magic)。 施用巫蠱又叫下蠱、放蠱、蠱惑。後來蠱惑引申為迷惑人心,粵語中再引申成狡猾的意思,整蠱在粵語中也有戲弄的意思。.

新!!: 道士和巫蠱 · 查看更多 »

巫術

巫術、法術(witchcraft)是一種企圖以超自然、神秘方式影響世界的方法。.

新!!: 道士和巫術 · 查看更多 »

上章

上章,道教天師道道士與神靈溝通的主要手段,是天師道最重要的儀式。上章儀式模倣官員向皇帝上呈奏章的制度,道士在冥想中想像召出身中的神靈為隨從,一同上升天庭向太上老君遞上章本,為信徒陳述懺悔認罪、祈請求福的願望,請求大道降下「道氣」護衛信眾。清醒後道士會焚燒章本,讓信徒吞服其灰燼。章本行文有一定的格式和範本,相傳太上老君曾授予張道陵章本300種,許多在後世失傳。信徒請託道士上章,須交付米、油、筆、紙等物資為「章信」。東漢六朝時的上章之法後來演變成齋醮中的其中一道程序,流傳至今。.

新!!: 道士和上章 · 查看更多 »

上白礁謁祖祭典

上白礁謁祖祭典由台灣台南市學甲區慈濟宮所舉行,於每年農曆三月十一日舉行,即當地所稱上白礁活動,於當地將軍溪畔「頭前寮」舉行祭典,隔海遙祭保生大帝祖廟,即中國大陸福建白礁慈濟宮。每隔數年,不定期舉行刈香,擴大為三天遶境廟會,即臺灣西南五大香科之一的「學甲香」。經文化部、臺南市政府核定為臺南市定民俗活動。.

新!!: 道士和上白礁謁祖祭典 · 查看更多 »

上海道教学院

上海道教学院是位于中国上海市松江区中山中路196弄9号东岳庙内的一所面向华东地区招生、专门培养正一派道士的道教院校。该学院由上海市道教协会创办。.

新!!: 道士和上海道教学院 · 查看更多 »

丁令威

丁令威,道教崇奉的古代仙人。西汉时期辽东人鹤野人,原是一位州官,为政廉洁,爱民如子,两袖清风。为官之余,他的最大乐趣就是养鹤。传说曾学道于灵墟山,后驾鹤升仙。丁令威成仙传说载于六朝小說《搜神后记》。《逍遥墟经》记载,丁令威成仙后化为仙鹤。部分道教徒认为明朝道士张三丰为丁令威转世。(太极拳中有“白鹤亮翅”的招式。) Category:道教人物 Category:晉朝人.

新!!: 道士和丁令威 · 查看更多 »

丁朝

丁朝()是越南歷史的朝代之一,其立國期間為968年─980年。其建立者丁部領先後擊敗了割據越南北部的十二使君勢力,於968年統一全國並稱帝,建國號大瞿越。越南於10世紀以前,長期受北方鄰國中國統治。丁朝開國之後訂立制度,逐漸具有國家規模。外交上,丁朝向中國的宋朝通好,遣使朝貢,並首次被中國承認為藩屬而不是領土。 丁朝歷丁先皇(丁部領)、丁廢帝(丁璿)兩位君主。979年丁部領政變遇害後,繼任的皇帝丁璿年幼,由十道將軍黎桓獨掌朝政。宋太宗得知後,欲趁亂南下攻滅交趾。此事傳至交趾,黎桓被軍隊推戴為帝,丁朝遂被前黎朝取代。此後,黎桓率軍在白藤江之戰中擊退了宋朝的進犯。 後世歷史學者,視丁朝為越南建國的創始階段,史家黎嵩稱「我越正統之君,實自此始」《大越史記全書》卷首(黎嵩《越鑑通考總論》),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87頁。,可見它在歷史發展裡的重要地位。.

新!!: 道士和丁朝 · 查看更多 »

严嵩

嚴嵩(),字惟中,號介溪,别号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严嵩读书八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严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職,兩年而歿。著有《钤山堂集》40卷。.

新!!: 道士和严嵩 · 查看更多 »

師公

師公可以指:.

新!!: 道士和師公 · 查看更多 »

中元節

中元節是一個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誕辰,日期為夏曆七月十五。道教在此日素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本來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

新!!: 道士和中元節 · 查看更多 »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東亞文化上在七月十五的傳統節日,本來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佛教傳入後又以此日為盂蘭盆節,加上東亞巫覡宗教及民間信仰習合,不少地區在同一日都有各式活動。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些地區改為格里曆7月15日,另一些則改為格里曆8月15日,較接近農曆原來的日子。.

新!!: 道士和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 查看更多 »

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華人)

華人地區的中元節與盂蘭盆節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中元節是民俗信仰及道教名稱,盂蘭盆節(簡稱盂蘭節)則是佛教名稱,民間俗稱鬼節、七月半。不少地區都有相關的節日活動。相傳那一天地獄大門打開,陰間的鬼魂會放禁出來。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到處遊蕩,徘徊於任何人跡可至的地方找東西吃。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設食祭祀、誦經作法等「普渡」、「施孤」佈施活動,以普遍超度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為禍人間,又或祈求鬼魂幫助去除疫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盛會…」 中元普渡不僅是民間的活動,政府也會藉此機會禱祝社會安和樂利。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规定清明、中元和十月朔祭厉。現時在臺灣,2009年臺北市政府亦舉行中元普渡,還請來臺灣省城隍廟、臺北府城隍廟、大稻埕霞海城隍廟,及松山霞海城隍廟等「臺北四大城隍廟」的城隍尊神主鎮於臺北市市民廣場,為國家、社會與八八水災的災民們祈福,供品全部捐贈基督教聖道兒童之家等慈善團體。.

新!!: 道士和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華人) · 查看更多 »

中国神话

中国神话一般指的是关于上古傳說、历史、宗教和儀式的集合体,通常它会透過口述、寓言、小说、儀式、舞蹈或戏曲等各种方式在上古社会中流传。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關于中国神话的最初文字记载可以在《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礼记》、《楚辞》、《吕氏春秋》、《国语》、《左传》、《淮南子》等古老的漢族典籍中發現。.

新!!: 道士和中国神话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境內各民族所採取的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族政策早期主要使用蘇聯以人民群眾為主體方式來進行相關的民族政策,以居住在中國的人民和各民族形成社會主義革命群眾為主。從毛澤東於1976過世後,「中華民族」一詞漸漸回復並影響後來的民族政策。 然而在「單一中華民族」與「各民族」的相關民族政策上,關於相關的「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是一個學術理論熱點」;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管的中央級綜合性報紙《中國民族報》及相關的民族理論與政策的學術及文化討論,在2000年以來有要求在法律及政策上確立中華民族的「國族」地位。 學者胡鞍钢、胡联合与马戎推的所謂用“第二民族政策”取代“第一民族政策”的訴求,旨在「淡化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號稱效仿「美国的民族大熔炉模式」要求「平等的向每个民族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政治上推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文化上坚决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对每个民族进行文化改造,强制推行普通话,防止宗教极端主义」。.

新!!: 道士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政策 · 查看更多 »

布气

布气一词最早见诸《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廖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惚统坤元。” 布气,张景岳《类经》注:“布者,布天元之气,……气有真气,化畿是也。” 布,含有布施、敷布、施舍之意。宋苏轼《东坡志林》指出:“学道养生者,知足之余,能以气与人……谓之布气”。即謂向他人發氣治病謂之布氣,而布氣亦稱灌氣氣功。 远古时代就有“祝由”吐音布气法。《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新!!: 道士和布气 · 查看更多 »

七政四餘

七政四--,又稱果老星宗,是中國古代占星学系統,傳說是由唐代道士張果老所創。在既有的“七政”之外,新增“四餘”等內容。七政四餘斷命,是以人的出生之年月日,觀察七政四餘等星曜,所居十二宮的廟旺,所躔二十八宿的度數,以測知人生日之吉凶。.

新!!: 道士和七政四餘 · 查看更多 »

师傅

师傅(或作師父)是:.

新!!: 道士和师傅 · 查看更多 »

丘处机

丘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棲霞人,金末元初全真道道士。丘處機為金世宗、金章宗、金卫绍王、金宣宗和元太祖成吉思汗敬重,並因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減少屠杀而聞名。在道教史和信仰上,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

新!!: 道士和丘处机 · 查看更多 »

万安公主 (唐朝)

万安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 她的生母不详,开元四年(716年)五月二十日,唐睿宗去世,五月廿五日,万安公主为女道士。天宝七年(748年),万安公主出居金仙观,赐实封一千户。唐玄宗退位为太上皇,回到长安,居住太极宫。唐肃宗只允许万安公主、咸宜公主进入太极宫,料理父亲起居。.

新!!: 道士和万安公主 (唐朝) · 查看更多 »

三十六部尊經

三十六部尊經可以指:.

新!!: 道士和三十六部尊經 · 查看更多 »

三姑六婆

三姑六婆原本指的是古代中國民間女性的幾種職業。語出元末明初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 現代汉语中的「三姑六婆」常指社會上各式市井女性或喜愛搬弄是非的人。.

新!!: 道士和三姑六婆 · 查看更多 »

三尸

--是道教稱存於人體的三種蟲。.

新!!: 道士和三尸 · 查看更多 »

三元宫 (广州)

三元宫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山南麓的应元路,是一座已有1600多年历史的道教宫观,主奉三官大帝。.

新!!: 道士和三元宫 (广州) · 查看更多 »

三国志人物列表

三國志人物列表收錄在史書《三國志》或《后汉书》等与三國相關的史料中出現的人物。但像貂蟬等只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出现而在史书上沒有记载的人物則不予收錄。.

新!!: 道士和三国志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三皇文

《三皇文》,亦称《三皇内文》,为《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的合称,屬於道藏三洞「洞神部」。 是唐代以前道士的必读书。内容记载鬼神谱系、修道要诀、驱除凶危的一些具体操作和符图与存思法等。古本《三皇文》今已佚失。 据葛洪记载, 鲍靓于晋惠帝永康年中,入嵩山石室得《三皇文》。 鲍靓又师事左元放(左慈),受《三皇》、《五嶽》劾召之要,後又傳《三皇文》给葛洪。《三皇文》主要内容是“劾召鬼神”的符图之类,以及存思神仙真形之术。 唐皇室曾以三皇文為鮑靚所造,語涉妖妄,下令以《道德經》代之。南宋時,有道派將三皇文與洞神籙階剝離,歸之於靈寶,而以正一盟威籙以下諸雜錄,天心正法,五雷諸法,考召之文,書禁之術,隸為洞神部。按《道藏闕經目錄》所載洞神部闕經,當中除了三皇八帝之書,還包括了〈洞淵〉、〈北帝〉道法類的書籍。.

新!!: 道士和三皇文 · 查看更多 »

三跪九叩之禮

三跪九叩之禮,亦稱三跪九叩頭或三跪九叩,是中國清朝時期覲見皇帝或大臣時所行的叩頭禮。 叩頭禮本來僅使用於對神佛和直系尊親屬,以示尊敬。到了明朝時期演變為大臣對皇帝的一種禮儀,當時行的是「五拜三叩之禮」。藩屬國的朝貢使入京覲見皇帝時,也要行此禮。清兵入關之後,以三跪九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 三跪九叩之禮的行禮方式為:聽到「跪」的命令時,行禮者跪下,隨著「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的三聲命令,將手放在地面上,三次將額頭叩向地面。聽到「起」的命令時,行禮者起立。如此發令共計三次,行禮人叩頭共計九次,因此被稱為「三跪九叩之禮」。 辛亥革命之後,三跪九叩之禮被廢除,改為鞠躬。 現在「三跪九叩之禮」僅見於中國傳統喪禮和禮佛上。在喪禮中的「家祭」與「行拜」中才會使用到。三跪九叩之禮在喪禮中僅限死者的晚輩(包含兒子、媳婦(尤其是長媳)、女兒、孫子女(尤其是內孫)、女婿、孫女婿、曾孫子輩等)必須行這「大禮」。行使時,由祭醮人(如道士、法師、僧侶等)發令,然後依序此動作。禮佛則是連續使用,由個人(信徒)自發性使用,無須旁人發號施令。.

新!!: 道士和三跪九叩之禮 · 查看更多 »

三教九流

三教九流(亦作九流三教)泛指古代中國的宗教與各種學術流派,是古代中國對人的地位和職業名稱劃分的等級。在古代白話小說中,往往含有貶義。.

新!!: 道士和三教九流 · 查看更多 »

下環四圍

下環四圍,是指穿梭於澳門風順堂區下環街區一帶的四個「圍」(Pátio),分別是幻覺圍、南巫圍、六屋圍和鳳仙圍。四圍代表着澳門特定時期的圍屋建築與住屋特色,在1850年之前已經存在,具有歷史及保育價值。 目前四圍的損壞程度不一,部分已經面目全非,圍內的古屋多已無人居住,且因日久失修而愈來愈殘破,變得不宜居住,甚至出現過倒塌事件,亦有隨時繼續倒塌的危險。當局曾推出保育及宣傳計劃,然而都被指收效甚微。坊間有聲音表示,如果持續對缺乏保護和城市規劃,澳門的特色圍里很快便會消失怠盡,僅存下來的文物亦會黯然失色,又對當局對當地具建築藝術價值的樓宇和特色街巷的保護力度作出質疑。.

新!!: 道士和下環四圍 · 查看更多 »

九华佛茶

九华佛茶是一种产自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的绿茶,驰名于明清时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产茶有名者”中有“池州之九华”。 九华佛茶外形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醇,相传由金地藏从西域(另说从新罗)传入中国。 传说唐朝时期,有一僧人和一道士从四川慕地藏菩萨之名来九华山修行,仅以野草、野果等为食,结果两人出现身体臃肿、头晕的病症。二人将九华佛茶煮饮后,病症逐渐消除。.

新!!: 道士和九华佛茶 · 查看更多 »

九寺

九寺,秦漢到宋元,中国官制中九个中央政府事務執行機关。.

新!!: 道士和九寺 · 查看更多 »

乩童

乩童亦是靈媒的一種,由鬼神附身到人的身上,以預言禍福,展示威力,是道教儀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相當年長者。神明上身則稱為“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為“扶乩”。 在臺灣,乩童又稱「乩士」,常見的神明起乩,有王爺神、濟公、哪吒太子、天上聖母等,在香港:有齊天大聖、關公等,有時也有家屬的靈魂、孤魂野鬼等。乩童的工作除了當人、鬼、神之間的媒介外,還有收驚,有時甚至有治療絕症的用途(雖然其實際效果還尚未得到證實)。不過,亦有研究指出,臺灣的乩童,原本出處或範疇與道教乩童不盡相同,不論語源或出處比較接近東南亞地區巫術。 此外,乩童可以分為文乩與武乩,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時稱為「起乩」(台語稱為起童,台羅:khí-tâng)。文乩起駕大致以吟唱、口述的方式,幫信眾解惑;武乩主要是幫信徒驅魔鎮煞,在遶境踩街手持法器五寶(如七星劍、鯊魚劍、月斧、銅棍、刺球),常以各種法器敲打自己身體,使得血流如注,展示神威。有時甚至用長銅針來貫穿臉頰,稱封口、鎖口(俗稱灌口針),還有極少數宮廟堂的乩童灌口針,所使用的是小型王爺頭(或五營頭)下連有一根短銅針的型狀。.

新!!: 道士和乩童 · 查看更多 »

平原长公主

平原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宣宗李忱的第十一女。她的生母不详,出家为女道士。平原公主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十二月廿二日去世,终年二十九岁,被追封为平原长公主。咸通四年(863年)四月十七日,平原长公主被葬在长安万年县崇道乡夏侯村。.

新!!: 道士和平原长公主 · 查看更多 »

平恩公主

平恩公主,唐朝公主,又称恩平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代皇帝唐顺宗李诵的第二十二女。她的生母不详,史书仅仅记载了她的封号平恩公主。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与浔阳公主、邵阳公主一起出家为道士。.

新!!: 道士和平恩公主 · 查看更多 »

幻想三国志II

《幻想三國誌II》是由宇峻奧汀所開發製作的電子角色扮演遊戲,2005年7月在台湾發行,同年10月由寰宇之星在中國大陆代理發行簡體中文版。日文版由原代理《幻想三國誌》的日本Falcom繼續取得代理權,於2006年9月正式上市。 本作主打的歷史事件為《官渡之戰》。 本作標語:「一年、兩年、三年、十年、百年、千年,即使用永恆的時間來等待……我也想再見妳一面。」 在2006年遊戲之星選拔賽囊括「最佳企劃獎」、「最佳美術設計獎」、「最佳製作人獎」、「最佳單機遊戲」及「年度大賞」等5項大獎。.

新!!: 道士和幻想三国志II · 查看更多 »

广州市

广州市(Canton,),简称穗或广,别称羊城,为广东省省会。广州于1921年正式设市,開創中國市政建制,現在是副省級市。廣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华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中心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2010年亞洲運動會在廣州舉行。 广州擁有2200年以上歷史,古代广州水网密布,水城历史悠久于威尼斯,河道在清代后由于城建变迁而逐渐泯没。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广州港是中国大陆第五大港口,世界第八大港口。由于经济水平发达、发展程度优秀,广州与北京、上海、深圳并称为中国内地四大一线城市。据联合国《2016年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广州人类发展指数蝉联中国大陆35个主要城市第一。 广州地处华南,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处,濒临南海,东连东莞市和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三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中山市,毗邻香港、澳門特别行政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新!!: 道士和广州市 · 查看更多 »

乌镇镇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是江南著名古镇之一。镇域面积71.19 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镇区常住人口1.2万。乌镇景区已被评为中国国家5A级景区,是全国20个黄金周预报景点之一。 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统称乌镇。 乌镇街道上民居以清代建筑为主,保存完好。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各式民居、店铺依河筑屋,即有深宅大院、百年老屋,也有河埠廊坊,过街骑楼,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乌镇为千年文化名镇,在历史上小镇曾出过64名进士、161名举人。茅盾、沈泽民、严独鹤等都为乌镇人。 2014年11月19日到21日,首届“世界互聯--網大會”在乌镇举办,该地也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

新!!: 道士和乌镇镇 · 查看更多 »

义昌公主

义昌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六代皇帝唐穆宗李恒的八女之一。 会昌三年(843年),远嫁回鹘的太和公主回到长安,唐武宗命令公主们去迎接,义昌公主、宣城公主等人都不从命。二月二十七,唐武宗下令罚她们一百匹绢。后来出家为女道士,在唐懿宗咸通年间去世。.

新!!: 道士和义昌公主 · 查看更多 »

于吉

于吉(,有的史書作「干吉」)是東漢道士,琅琊郡(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傳說是道教典籍《太平清領書》的作者。.

新!!: 道士和于吉 · 查看更多 »

庐山

庐山,又稱匡山、匡廬,位於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南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同时还是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文明旅游风景区、世界名山大会的发起者。庐山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时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脉,是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游览目的地。 庐山位于长江的南岸,鄱阳湖平原的北部,鄱阳湖西北岸,以“雄”、“奇”、“险”、“秀”闻名,被称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庐山的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瀑布飞流直下,云雾变幻无常,景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夏季气温比山下低10摄氏度左右,为中国知名避暑胜地之一。 庐山亦是一座文化名山,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自东晋以来,中国历代著名的文人、高僧、政治人物都在此留下过重要的历史印迹,歌咏庐山的诗歌辞赋有4000多首。对庐山产生较大影响的人物有:古代早期的司马迁、陶渊明、王羲之、慧远等;唐宋时期的白居易、李白、苏东坡、朱熹等;近现代的政治人物蒋介石、毛泽东等。 庐山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非常大,堪称中国的政治名山。1895年起,英、法、美等西方国家曾在此大兴土木,留下了大量的西式建筑,形成了今日牯岭镇的雏形。北伐战争结束后,这里成为中华民国政府的“夏都”,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1937年6月,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上山与蒋介石进行谈判,商讨共同抗日事宜。1937年7月,蒋介石发表对日宣战的庐山谈话,中国开始全面抗战。1959年、1961年和1970年,时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曾三次在此主持大会,即著名的“庐山会议”。.

新!!: 道士和庐山 · 查看更多 »

度牒

度牒,佛教和道教術語,指古代中國為了管理僧道,允許他們出家所頒發的證明文書。因為這個文件由尚書省祠部司所發放,又稱祠部牒。最早始於唐代。擁有度牒的僧人或道士,可以免除赋稅和劳役。沒有度牒而私自出家的僧道,稱為私度。經官府發現,將會給與處罰,勒令還俗。因此,后世僧人游方挂单,必须随身携带戒牒,作为身份證明。 从唐朝开始,度牒就不是免费发放的。安史之乱时,御史崔众被委派至河东道向僧尼、道士收取度牒银。此后,度牒银成为各朝政府获得财政收入的手段。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免费发放度牒,结束“度牒银”制度。.

新!!: 道士和度牒 · 查看更多 »

亦思巴奚兵乱

亦思巴奚兵乱,是發生於元朝末年1357年至1366年間在福建发生的一场長達近10年、以波斯色目人军队亦思巴奚军為主的军阀混战,由于亦思巴奚是泉州波斯人的武装,因此此事件也被稱為波斯戍兵之亂;由於古泉州人称色目人为番客,因此又称番客之乱。在兵亂期间,亦思巴奚军割据泉州,并且插手福建政治,一度北上占领了福州,还参与了兴化的乡族内战,引发了福建沿海的多個派別參加的大规模混戰,后来又与元朝的福建行省政府直接对抗,最後被元朝將領陳友定平定。这场兵乱波及泉州、福州及興化等地方,造成大量平民死亡。由于连年战争破坏了泉州港的安定局面,大批乔居穆斯林逃离,重创了泉州及兴化一带的社会秩序及经济貿易,更導致了時為世界最大港口的泉州盛極一時的海外贸易大幅衰落,随着泉州港衰落,泉州伊斯蘭教势力也被驱离。.

新!!: 道士和亦思巴奚兵乱 · 查看更多 »

应夷节

應夷節,字適中,汝南人。唐朝著名上清派道士。 應凝之的曾孫。其母何氏夢見流星而懷孕。應夷節年幼時即不喜肉食,七歲時就顯現其智慧。十三歲成為道士。來後隱居天台山,師事馮惟良,成為司馬承禎的法嗣。相傳死時成仙。有弟子杜光庭。 Y Y夷节.

新!!: 道士和应夷节 · 查看更多 »

五嶽真形圖

五嶽真形圖,題為東方朔編,實際應出於漢末魏晉之際,為中國古代道士繪製的一種特殊山嶽圖,在道教中用以「辟兵凶逆」,為符籙之最古者。後世此書傳本甚多,今《正統道藏》本一卷,收入洞玄部靈圖類。另有《雲笈七籤》本,收入該書卷七九。今河南登封縣嵩山中嶽廟內存此圖碑刻。.

新!!: 道士和五嶽真形圖 · 查看更多 »

五仙观

五仙观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區惠福西路,是一座道教宫观。在明、清两代分别以“穗石洞天”、“五仙霞洞”列入羊城八景之一。.

新!!: 道士和五仙观 · 查看更多 »

五羊传说

五羊传说是一个关于古代广州城的神话传说,是广州市别名五羊城、羊城、穗城、市内若干地名与许多本土品牌名称的来源。唐诗中已经开始使用五羊称呼广州城,而传说故事则可以追溯到晋代的记载,有数个略有差异的版本,明代以后基本定型。现今“五羊”、“羊城”已经成为了广州市的代称。一般认为五羊传说表现了中原先民拓殖岭南的历史。2007年,五羊传说入选广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 道士和五羊传说 · 查看更多 »

五營神將

五營神將,或稱五營將軍、五營元帥、五營神軍、五營兵馬等,簡稱五營。是道教與民間信仰中,保護廟境或村莊的重要護法神。五營分為「東營九夷軍-青旗(青龍)」、「南營八蠻軍-紅旗(朱雀)」、「西營六戎軍-白旗(白虎)」、「北營五狄軍」-黑旗(玄武)、「中壇三秦軍-黃旗(黃帝)」等五支神軍以抵禦邪魔。 五營之中,以中壇元帥為主,統領中營,與其他四營(東營、南營、西營、北營)元帥統領,統號稱五營元帥。.

新!!: 道士和五營神將 · 查看更多 »

任法融

任法融()俗名任志刚,甘肃天水人,道士,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新!!: 道士和任法融 · 查看更多 »

仙道人士著作列表

仙道人士係指有關仙道修煉的人士,包括內丹術及外丹術的研究修煉,道教內泛稱為道士。修煉內丹術者,稱為內丹家。丹鼎派為道教的道派之一,依修煉派別區分為北派、南派、東派、西派、中派五大學派,各學派皆有代表人物與著述,依朝代順序整理姓名(道號)如表:.

新!!: 道士和仙道人士著作列表 · 查看更多 »

张君房

张君房,字尹方(或作尹才、允方),岳州安陆人(今湖北)。北宋景德道士。北宋景德中進士及第,任尚書度支員外郎、集賢校理。 主要著作有《云笈七签》。 Category:宋朝道士 Z张.

新!!: 道士和张君房 · 查看更多 »

张契真

张契真,字齐一,浙江钱塘县人。 早年依上清宫胡法师游历江浙,後至天台赤城山,以求仙道,适逢朱霄外居于天台,将之度为道士。周世宗显德五年,受正一盟威、灵宝法篆於大元樊,号小灵宝。於紫蕊玉笈之书,无不历览。好文学,亦擅长草隶和棋弈,在吴越时被命为总管三篆斋事。宋太宗召见,款对称旨,赐紫衣。赐元静大师之号。真宗景德三年(1006)正月二十五日卒。编有《上清灵宝大法》六十六卷。.

新!!: 道士和张契真 · 查看更多 »

传奇世界

《傳奇世界》,英文名,The World Of Legend,是由盛趣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盛大網絡控股)開發,盛大網絡服務運營的一款奇幻動作類MMORPG 2D網絡遊戲,於2003年6月正式發佈運營,7月28日正式以“开天辟地”版本对外公测。 《傳奇世界》大量借鑒了韓國WEMADE Entertainment公司傳奇、《傳奇2》兩款網絡遊戲的元素和遊戲機制,這兩款遊戲均由盛大網絡代理中國大陸運營權。 2004年WEMADE公司起訴《傳奇世界》網絡遊戲開發商、運營商上海盛大網絡發展有限公司、盛趣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及北京連津世紀科貿中心侵犯著作權,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延續3年,不公開審理4次,均未果,最終在2009年4月24日和解。.

新!!: 道士和传奇世界 · 查看更多 »

张三丰

張三--(生卒年不详),本名全一,字君宝,号三--,元末明初道士,辽西懿州人(或為福建省邵武人)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據武當山道教中人相傳,張三--於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供奉玄天上帝为主神。另據現存武當派武術各分支派傳人及弟子相傳,亦是武當派武術的開山祖師。.

新!!: 道士和张三丰 · 查看更多 »

张忠 (晋朝)

張忠,中国晋朝道士、气功养生家。字巨和,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 張忠有好道之志,性情恬静寡欲,清虚服气,朝夕行导引之法,吃食灵芝丹石,修道长寿。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时,隐居在泰山,所居为丛岩幽谷,凿洞穴为窟室,设道坛于窟上,教授弟子。他以虚无自然为宗,平素寡言,教弟子只练不说,弟子授业观看他的形体而退,每天早晨朝拜师父。前秦天王苻坚统一了北方,招罗天下名士,苻坚仰慕张忠,也盛请张忠。不得已,张忠只好随使者到了长安。苻坚要他出山为官,张忠以年纪过大推辞:“昔因丧乱,避地泰山,与鸟兽为侣。尚父非敢比拟,愿还余齿归岱宗。”苻坚用车送他回泰山。途经华山,叹道:“我东岳道士,没于西岳,命也!”遂去世,道教说化为仙人而去,追谥“安道先生”。事见王隐《晋书》。.

新!!: 道士和张忠 (晋朝) · 查看更多 »

张无梦

张无梦(?-?),字灵隐,号鸿濛子,凤翔府盩厔縣(今陕西周至)人。北宋时期道士。 主要活动在宋真宗时期,师从陈抟。著有论述修炼内丹的《还元集》,还有《琼台诗集》。弟子有陈景元。 其学术思想主要把《道德经》、《周易》运用于内丹修炼。主张“自家神气自家身,何必区区问外人”,强调内丹修炼应该清虚恬淡。 他认为修道者要做到“心无为”,方可变化成仙。 category:张姓 category:宋朝道士 Z张 Category:生年不详 Category:卒年不详.

新!!: 道士和张无梦 · 查看更多 »

弼天真君

弼天真君,知名的宋朝閭山道士,後被奉為神靈,是法主真君張慈觀、輔天真君蕭朗瑞的結義兄弟。.

新!!: 道士和弼天真君 · 查看更多 »

張守一 (唐朝)

張守一,唐末滄景田--人,知名道士。 少怠惰,不事生计,流转江淮间。與鄱陽呂用之有舊識,呂用之推薦他跟諸葛殷給浙西節度使高駢認識,皆言能役鬼神,點石成金。即被高駢任命為左莫邪軍使,又任命為檢校左僕射,待遇僅次於呂用之。呂用之強姦高駢部將畢師鐸愛妾,師鐸發動兵變,高駢得知呂用之罪孽,因而責問之。 呂用之於是帶著張守一轉投楊行密,成為其門客,張守一请求为诸位将领炮制太还丹,未成,以康知柔为發运使。院胥伍諷告發知柔貪瀆,守一與知柔被下獄處死。.

新!!: 道士和張守一 (唐朝) · 查看更多 »

張中

張中,字景和,號鐵冠子,元末臨川人,知名術士,或為主張三教合一的淨明忠孝道鐵柱延真萬寧宮道士,年少時考進士未中,便縱情於山水之中。遇一異人,教他推算命理,預言禍福。 明太祖攻下南昌,由鄧愈引薦,召見張中,問他:「我攻下豫章,兵不血刃,這裡的人豈不是得到了休養休息?」張中回答說:「不然,此地早晚會發生戰事,廬舍將被燒盡,鐵柱宮將只存一殿。」不久,指揮康泰叛亂,果如張中所預言。不久,張中又預言大臣們會有不軌行為,應加警惕。到了秋天,平章邵榮、參政趙繼在北門稱兵作亂,事發被誅。 陳友諒圍南昌三月,太祖出兵討伐,召張中問戰爭結果如何。張中說:「五十日當大勝,亥子日俘獲其主帥。」太祖命他隨行,船到孤山,無風不能進。張中以《洞玄法》祭之,風大作,船順利到鄱陽。與陳友諒大戰於湖中,常遇春孤舟深入,被敵艦重重包圍,大家都很憂慮。張中說:「不要擔心,亥時當自會出圍。」其後果然。連戰大捷,友諒中箭身亡,其眾五萬人悉降。從太祖出兵到受降,剛好是五十天。南昌被圍,太祖問何日解圍,張中說“七月丙戌”。戰報至,乙酉日南昌解圍,這是因為術官的歷法推算差錯一日,實際上是丙戌。其占卜靈驗異常。 幫助朱元璋,其餘事蹟不詳。.

新!!: 道士和張中 · 查看更多 »

張譏

张讥,南朝梁、南朝陈间经学家。字直言。清河郡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西北)人。 南梁廬陵王府録事参軍、尚書祠部郎中張仲悦之子。幼年聪明,十四岁通《孝经》、《论语》。喜欢老庄思想,受学于汝南易学家周弘正。梁朝大同年間,召补国子正言生。梁武帝在文德殿选国子生,張譏和袁憲参加。梁武帝命他答释《周易》,他循循渐进,辞令温雅,武帝深为惊异,赐裙襦绢等物。父亲去世,服喪超礼。之后任湘東王国左常侍,田曹参軍,转任士林館学士。 他和皇太子蕭綱議論《孝经》問題受到赞賞。侯景之乱时,張譏在建康城中,为太子在武德後殿講義老庄。台城陷落,張譏崎岖避難,不出仕侯景。侯景之乱平定後,任臨安县令。永定元年(557年),陳朝建国,張譏任太常丞,转任始興王府刑獄参軍。天嘉年間,任国子助教,主讲《周易》、《老》、《庄》。周弘正主国学,张讥博学善辩。張譏与周弘正一起讨论易学,周弘正词穷,他的弟弟周弘直帮助他辩论,张讥对周弘直说:“今日义集,辩正名理,虽知兄弟急难,四公不得有助。”。周弘直说:“我帮助你的老师,何为不可?”举座皆笑。周弘正曾对人说:“吾每登座,见张讥在席,使人懔然。”陈宣帝时,任建安王府記室参軍,兼東宮学士。转任武陵王限内記室,学士如故。 皇太子陳叔宝在东宫,集宫僚置宴,他拿着新制作的玉柄麈尾,说:「如今贤能的士人不可胜数,但是,真正称得上首领而能拿这麈尾的,恐怕只有张讥」,亲手赐授给张讥。張譏在温文殿講老庄。陳叔宝即位为陳後主,張譏为南平王府諮議参軍兼東宮学士。学士如故、转任国子博士。後主到鍾山開善寺,在寺西南松林下座谈,让張譏为学僧“竖义”(讲论老庄义理)。因手边无麈尾,令张讥以松枝代替。顾况有诗“松枝当麈尾,柳絮替蚕绵。”禎明三年(589年),隋朝滅陳,張譏入关中。後在長安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张讥所居宅营山池,植花果,平生恬静,不求荣利,常慕闲逸。博通诸经,尤精《论语》、《易经》及《孝经》,所撰有《周易张氏讲疏》、《周易义》三十卷,《尚书义》十五卷,《毛诗义》二十卷,《孝经义》八卷,《论语义》二十卷,《老子义》十一卷,《庄子内篇义》十二卷,《庄子外篇义》二十卷,《庄子杂篇义》十卷,《玄部通義》十二卷,《遊玄桂林》二十四卷,均佚。他在易学上有突出贡献。讲析《周易》、《老》、《庄》,教授生徒。吴郡陆元朗、朱孟博、一乘寺沙门法才、法云寺沙门慧休、至真观道士姚绥,都传其业。.

新!!: 道士和張譏 · 查看更多 »

張果老

張果,唐代一位精通服气,修炼内丹的道士,中唐以后,逐渐被神话,后来成为民间神话中的八仙之一,被称为张果老。.

新!!: 道士和張果老 · 查看更多 »

彭晓

彭晓,字秀川,自号真一子,永康(四川崇庆)人,五代著名道士。 五代后蜀时,登明經科,迁升為金堂縣令。偶遇異人傳授丹訣,修炼於飞鹤山。蜀主孟昶多次問他长生久视之道,彭晓回答:“以仁义治国,名如尧舜,万古不死,长生之道也。”。崇尚《周易参同契》,认为人可以通过修炼成仙,并用外丹术的概念来阐述内丹术,著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及《還丹內象金鑰匙》。.

新!!: 道士和彭晓 · 查看更多 »

佳里吉和堂

十五角玉勅吉和堂位於臺灣臺南市佳里區,主祀仁聖大帝、李府大神、魏府大神,蕭壠吉字輩祖廟,地屬玉勅皇勅金唐殿境內第十五角頭。今為玉勅皇勅金唐殿蕭壠香科重要之先鋒陣,亦是奉旨天公廟參謁之家將陣。所屬八家將經臺南市政府核定為臺南市定傳統表演藝術,首批登錄傳統表演藝術之家將陣(團)。.

新!!: 道士和佳里吉和堂 · 查看更多 »

佑民观

佑民观,俗称天妃庙,是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里二泗村西的一座全真坤道宫观。 金花圣母的道场。.

新!!: 道士和佑民观 · 查看更多 »

何仙姑

何仙姑,原名何瓊,盛唐時永州零陵人,一說廣州增城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為一個容貌非凡的美女,經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最早可見於戴孚《廣異記·何二娘》,《太平廣記》卷六二引《廣異記》,稱廣州有何二娘,以织鞋子为业。在流传比较多的傳說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歲時入山採茶,巧遇仙人(或指呂洞賓)收為女弟子,賜仙桃或仙棗、雲母粉,食之成仙。在各类传说中,何仙姑兼具仙女、道姑和女巫三重身份。.

新!!: 道士和何仙姑 · 查看更多 »

何心隱

何心隱原名梁汝元,字夫山,化名何心隱。明代學者,江西吉安府永豐縣(今屬江西永豐縣)人。泰州學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為與大學士張居正有過節,被逮捕下獄,湖北巡撫王之垣為了討好居正,將他拷打而死。.

新!!: 道士和何心隱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道士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徐溫

徐溫(),字敦美,海州胊山(今江蘇東海)人,唐末軍事人物。南唐建立者徐知誥(李昪)養父,廟號義祖。.

新!!: 道士和徐溫 · 查看更多 »

俠客

俠客,又稱俠士、遊俠、豪俠,或單稱「俠」,中國傳統社會一類身份特殊的人物,他們通常仗義助人,慷慨好施,時常為人打抱不平,不一定通曉武藝。由於「俠客」,是人們心目中被景仰的對象,也是中國文學的重要主題。.

新!!: 道士和俠客 · 查看更多 »

圣徒

圣徒本意指聖人的門徒或者聖人思想的追隨者,如李東陽《金陵問》:“程夫子,真聖徒。”“圣徒”一詞在近代也成為其它宗教的借用譯詞,也通常指具有特别美德或者修行水平很高的教徒。聖徒和聖人本義上的區別是,聖徒是追隨某一流派或宗教而受到該教派推崇的人,而聖人則獨立于而不是追随某人或某一思想派別。 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聖徒,但也有的聖徒直接被大众尊奉为聖徒。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聖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聖徒。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聖徒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新!!: 道士和圣徒 · 查看更多 »

圣职者

圣职人员,又称神职人员,指在宗教机构中,担任宗教性职务的人员。大多數宗教都有圣职人员,虽然名称各异。而在某些宗教的某些教派,更對指定一定職級以上需要出家。.

新!!: 道士和圣职者 · 查看更多 »

化学年表

化学年表列出了深远地改变人们对化学这门现代科学认识的重要著作、发现、思想、发明以及实验等。化学作为一门对物质组成和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虽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自有文字记载之时,但我们可以认为现代化学史是从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开始的。 后来被引入到现代化学中的早期思想主要有两个:一是自然哲学家(例如亚里士多德和德谟克利特)试图使用演绎推理来解释所处的世界,二是炼金术士(例如贾比尔和拉齐)和炼丹家(比如孙思邈和葛洪)试图使用实验方法来延长生命或进行物质的转化,例如用丹炉炼金丹,或将贱金属转化成金。 17世纪时,“演绎”和“实验”两种思想正融合到了一起,这种处于发展中的思想被称为科学方法。随着科学方法的引入,现代化学诞生了。 被称为“中心科学”的化学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学科的影响,也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发挥着强大的影响力。许多化学领域的重大事件对其他领域来说也是关键的发现,如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质学、材料科学,不一而足 。.

新!!: 道士和化学年表 · 查看更多 »

北周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灭佛,即建德毀佛,是三武滅佛之一,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武帝建德年间,在经过多次辩论之后,周武帝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下令在当时佛教盛行的北周罢斥佛教,从而在全境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佛像全都被毁,寺庙被收为国有,寺僧均被勒令还俗。.

新!!: 道士和北周武帝灭佛 · 查看更多 »

北魏太武帝灭佛

北魏太武帝灭佛,簡稱太武灭佛,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推行的一系列排斥佛教的政策,自太平真君七年(446年)至452年拓跋焘驾崩,废佛时间共六年。後人將它與之後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和後周世宗滅佛並稱為「三武一宗」。.

新!!: 道士和北魏太武帝灭佛 · 查看更多 »

僵尸叔叔

《僵尸叔叔》(Mr.)1988年12月12日上映於英属香港的恐怖片和惊悚片、喜劇片。.

新!!: 道士和僵尸叔叔 · 查看更多 »

僵尸翻生

1986年5月9日上映於英属香港的驚悚片和恐怖片。.

新!!: 道士和僵尸翻生 · 查看更多 »

利氏汉法词典

《利氏汉法辞典》是规模最大的汉法词典,收汉字13500个,词组30万个。.

新!!: 道士和利氏汉法词典 · 查看更多 »

刺客聶隱娘

《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是臺灣導演侯孝賢執導的武俠電影作品,改編自唐代作家裴鉶的傳奇小說《聶隱娘》,於2012年開拍,2014年1月13日殺青。該片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主競賽片,是侯孝賢第7次入圍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的作品,最終獲得最佳導演獎;林強則是以配樂獲得坎城影展會外賽「電影原聲帶獎」(Cannes Soundtrack Award)的肯定。此外,該片還入圍第52屆金馬獎11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造型設計、最佳音效等5個獎項成为大贏家。.

新!!: 道士和刺客聶隱娘 · 查看更多 »

刘志先

刘志先,陕西行省郃阳(今陕西省郃阳)人。元朝中期道士,陕西抗元领袖。 元朝采用尊崇佛教和道教的丈夫,巩固统治。但一些不满元朝统治的百姓,利用宗教反抗元朝。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六月,陕西奉元路周至县终南景谷小高山僧圆明和尚(白唐兀台)纠合苏子荣等五十余人,即位称帝,六月廿九日令枢密判官章台前往搜捕。七月初一日,圆明等人突围沿秦岭西走途中被捕遇害。七月,郃阳道士刘志先利用宗教组织起义(“以妖术谋乱”),被枢密判官章台镇压,捕拿杀害。.

新!!: 道士和刘志先 · 查看更多 »

刘元 (元朝)

刘元(),又作刘銮,字秉元,今天津市宝坻区刘兰庄人,中国元朝雕塑家。 刘早年为道士,从青州杞道录学艺,至元七年(1270年)应招入大都,后从尼波罗国(今尼泊尔)的阿尼哥学习塑像技艺,成为塑像名家,元仁宗曾向刘元下令“非有旨,不准擅自为人造像”。刘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监卿等。 L L L L L L Y.

新!!: 道士和刘元 (元朝) · 查看更多 »

嘉道中衰

嘉道中衰是指中國清朝在嘉慶帝(1796年-1820年)、道光帝(1821年-1850年)年間國力衰退的事件。清朝在乾隆帝中後期已經開始走下坡,吏治敗壞,武備廢弛,國庫空虛。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大英帝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開啟西方国家帝國主義及强迫中国門户开放之序曲,清朝國勢進一步衰退。.

新!!: 道士和嘉道中衰 · 查看更多 »

喃嘸

喃嘸,或寫作喃巫,廣東人稱一種介於道教與佛教之間的民間信仰。 此種法師類似於福建的香花僧,被稱為喃嘸師傅、喃嘸佬,他們有時穿上道士衣袍,有時穿上僧侶的袈裟,游於佛教與道教之間。可以娶妻生子,只在執行儀式期間齋戒,平日除戒食牛肉、狗肉外並沒特定戒律,其執行的儀式偏向道教的齋醮科儀,較接近正一派道士,間採佛教儀式或誦念佛門真言咒語,如破地獄、祭幽及賀神等 。.

新!!: 道士和喃嘸 · 查看更多 »

周如砥

周如砥(),字季平,號礪齋,山東即墨(今属青岛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幼年喪父,寄養於伯父家,萬曆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後升國子監祭酒。以文章著名,有《青黎館集》。退休後仍關心社會,曾上書朝廷減免百姓苛捐雜稅。為人雅好道教、釋教,常與道士、僧人來往,據說也曾經信仰羅清教。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母慟而隨死。.

新!!: 道士和周如砥 · 查看更多 »

周伯通

周伯通,金朝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知名全真道居士。.

新!!: 道士和周伯通 · 查看更多 »

周美玲

周美玲(英文名:Zero Chou,),生於台灣基隆市。1992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曾於金馬日報、民主電視台擔任記者,之後開始拍攝紀錄片,並轉作獨立製片電影,近年也拍攝電視偶像劇;整體來說以擅長拍攝紀錄片以及同志題材電影聞名。她是台灣「少見身兼製作人身份的女性編導」。。 她與攝影師劉芸后是一對公開的同志情侶,其電影作品總以兩人暱稱《a Zero+Hoho Film》標誌之。她們的最新創作計畫是《六城彩虹》,將橫跨亞洲六個華人城市(台北、北京、成都、香港、新加坡、檳城)拍攝六部同志影片,以反映當代亞洲華人LGBT生命史。.

新!!: 道士和周美玲 · 查看更多 »

呂祖廟燒金

呂祖廟燒金或稱仙公廟燒金,為台灣民間故事,也是俗諺「摜籃假燒金」的典故,源自於府城,相傳版本有二,皆為「六合境呂祖廟」(又稱呂仙公廟)中姦情敗露之慘劇,常與《林投姐》、《陳守娘顯聖》合稱台南市六合境內的「清末府城三大奇案」。若加上臺北的傳說《周成過臺灣》則稱「清代臺灣四大奇案」,若再加上1950年代發生的《瘋女十八年》,則稱「臺灣五大奇案」。該故事延伸出俗語「摜籃假燒金」一詞,婦女為了與情夫約會,假裝提著香籃赴廟參拜,其實香籃空空如也,並無祭神用的金紙,遂有此語,意為「矯情騙人」。.

新!!: 道士和呂祖廟燒金 · 查看更多 »

傅劍秋

傅劍秋(),原名長榮,一作昌榮,直隸省天津寧河縣蘆台鎮人,民國初年著名武術家,師承形意拳李存義。其子傅少俠亦為武術高手。.

新!!: 道士和傅劍秋 · 查看更多 »

傅奕

傅奕(),相州鄴(今河南安陽)人,一生經歷北周、隋、唐三朝。唐朝初期,傅奕是研究天文與曆法的學者,在當官之前曾做過道士,亦是一位激烈的排佛論者。唐高祖時,官至太史令,力反佛教。.

新!!: 道士和傅奕 · 查看更多 »

傅山

傅山(),本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更字青主,以字行,号公之它、公它、真山、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明末清初山西阳曲人(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先世居山西大同,后徙于山西忻州。明末清初著名學者,以明遺民自居,於經学、考据、理学、佛学、道教、諸子、漢方、诗法、书画、金石、地理、武术皆有涉獵。有人疑其为《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主要作者。.

新!!: 道士和傅山 · 查看更多 »

傅仁均

傅仁均,滑州白馬人。唐朝官员、天文学家。 隋朝大業中,是東都道士,精於曆算。唐朝太史令庾儉、太史丞傅奕推薦傅仁均撰成《戊寅元歷》,李淳風駁其缺點有十八條之多,議者多附淳風,李淳風編成新曆,史稱《麟德歷》。後傅仁均直太史局,官至太史令。《太平廣記》載薛頤欠仁均五千兩錢,仁均死後,其債未償,后來薛頤作夢夢見了仁均,跟他要債給傅奕。.

新!!: 道士和傅仁均 · 查看更多 »

傅圆天

傅圆天(),四川省简阳市九龍場人。 1946年到成都灌县黄龙观出家修道,为全真龙门派道士,1956年主持青城山上清宫事务,积极组织道众劳动自养。1980年開始任青城山道教協會會長,后任中國道教協會常務理事、成都道教協會會長、灌縣政協副主席、成都市政協常委、四川省政協常委,1992年3月被推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五任会长。.

新!!: 道士和傅圆天 · 查看更多 »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在位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宋代避聖祖趙玄朗讳,清代避諱康熙帝「玄燁」,皆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格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儀表雄伟俊丽。 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之变,诛韦皇后,擁立睿宗李旦,並掌握朝政與京師實際兵權。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是為玄宗,隨即發動先天之變,赐死可能爭奪大位的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玄宗在位44年間,前30年開元之治是唐朝的極盛之世,在位後期,由於怠政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導致了後來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出奔四川,為唐朝中衰埋下伏筆。756年李亨自立為帝,即肅宗,尊玄宗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新!!: 道士和唐玄宗 · 查看更多 »

唐顺宗

唐顺宗李诵(),唐德宗长子,唐朝第13代皇帝(除武则天以外),805年在位。 唐顺宗也是唐朝唯一一位以先帝嫡长子身份成为皇太子并最终继位的皇帝(唐昭宗嫡长子李𥙿的帝位不被广泛承认)。.

新!!: 道士和唐顺宗 · 查看更多 »

唐賽兒

唐賽兒(),民间又称唐三姐,是明朝初年起兵反朝廷的著名白蓮教女首領。.

新!!: 道士和唐賽兒 · 查看更多 »

唐赛儿民变

唐賽兒民变,又称唐赛儿起义,为明朝初期永乐十八年(1420年)发生于中国山东的一系列以白莲教为旗号的民变事件,民变领袖为唐賽兒。.

新!!: 道士和唐赛儿民变 · 查看更多 »

出家

因為宗教信仰而離開家庭,修行,獨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通常是神職人員而稱出家人。 一般指佛教的僧侶、比丘、比丘尼、和尚、道姑,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道姑;天主教的修士、修女;中國伊斯蘭教的戛迪林耶和庫布林耶。.

新!!: 道士和出家 · 查看更多 »

出山

出山在中文中可以有多种含义:.

新!!: 道士和出山 · 查看更多 »

凌云 (明朝)

凌云,生卒年不详,字汉章,号卧岩。明代著名医生、针灸学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归安县双林镇(归安县是北宋年间置,与乌程县同城而治,即今浙江省湖州市)人。 凌云早年北游泰山时,遇一道士以针灸抢救人命,他跟从道士学针刺术,治病无不效验。吴江一产妇临产三日而胎未下,经凌云针扎,婴儿即落地。他精于针灸经脉之学,明孝宗听说凌云医道高超,召他至京师,太医官出铜人,蔽衣而试,凌云所刺穴位无不中,于是赐任太医院御医。享年七十七岁。著有《卧岩凌先生得效应穴针法赋》、《经学会宗》、《子午流注图说》等书传世。撰写的《流注辨惑》一卷,未传。流传抄本有《集英撮要针砭全书》(又称《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和《凌门传授铜人指穴》)等。其弟子聂莹,后人凌千一、凌瑄、凌贞候等均传其术,海内称归安凌氏针法。.

新!!: 道士和凌云 (明朝) · 查看更多 »

全真道

全真道也称全真教,中國道教的重要派别,於金代由王重陽於山东寧海所創。 元代,張紫陽一系所创立以内丹修炼为主的金丹派(主要是陳上陽)依附全真教,自称南宗,把王重陽这支则称为北宗。金丹派其五位祖師,也被稱為南五祖。.

新!!: 道士和全真道 · 查看更多 »

八大山人

八大山人(),姓朱,名统𨨗,訓名耷,法名传綮,字刃庵,号彭祖,雪个、个山、个山驴、驴屋、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祖籍安徽鳳陽,明朝宗室、輔國中尉,书画家,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新!!: 道士和八大山人 · 查看更多 »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原青雲譜道觀(青云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的梅湖景区(青云谱路259号),是一处纪念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八大山人(朱耷)的博物馆。青云谱是一座具有二千五百年历史的道院,具有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八大山人曾隐居于此。1957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道士和八大山人纪念馆 · 查看更多 »

八不沙

八不沙(Бабуша,),元明宗的皇后。寿宁公主(甘麻剌女儿、元成宗侄女)之女。 出生年份没有记载,侍封明宗于潜邸,于1326年生元宁宗。天历二年(1329年),设立宁徽寺,掌管明宗皇后八不沙的宫事,以万锭宝钞、币帛二千匹,来供后宫费用。八月,明宗暴亡。十一月,八不沙请即位的元文宗为明宗资冥福,元文宗命帝师率诸僧在大天源延圣寺作佛事七日,道士在玉虚、天宝、太乙、万寿四宫,及武当山、龙虎山建醮。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敕令有司供给八不沙等明宗的后宫二百匹币帛。这年四月,八不沙被元文宗皇后卜答失里所害。.

新!!: 道士和八不沙 · 查看更多 »

八仙

八仙是中國道教及中國神話中的八位神仙,分別代表男女老幼、貧賤富貴八種不同的人群,由於八仙均為凡人得道,所以個性與百姓較為接近,晚近為道教中相當重要的神仙代表,台灣許多地方都有八仙宮,迎神賽會也都少不了八仙。他們手持的法器或寶物,也稱為「八寶」。.

新!!: 道士和八仙 · 查看更多 »

八仙得道传

八仙得道传,清,无垢道人著。为道教八仙的神话传说,记叙鍾離權、呂純陽、張果老、韓湘子、李鐵拐、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等八位神仙修炼得道的详尽过程,情节丰富,曲折动人。八仙的故事最早起于唐代與宋代,多见于唐宋以降文人的记载。经过长期的流传,道士的講解與民間說書人的彙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新!!: 道士和八仙得道传 · 查看更多 »

公孙胜

公孙胜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綽號「入雲龍」,道號"一清",師從羅真人,每逢術法之戰未曾敗過,全書第二強的道士。公孙胜是蓟州人士,是个云游四方的紫虚观道士。 长着八字眉、杏子眼,身穿短袍腳穿麻鞋,一副道士打扮,兵器為松文古錠劍。自幼喜習枪棒武艺,雲遊四海結交江湖豪俠,全無一點修道之人仙風道骨的氣質。.

新!!: 道士和公孙胜 · 查看更多 »

六月初七

农历六月初七盛传是“天门开” 天门开就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大门会打开。 所以华人就会在这天许愿、祈福。 听说今天许愿特别灵验。 玉皇大帝,俗称「天公」,其位居玄穹,上掌三十三天,總樞百神,下握七十二地、四大部洲、億萬生靈,在民間信仰中,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神祇。 六月初七日,俗称“天门开”。道教庙宇往往请来道士设醮答谢天公,这称之为“做半年”。“做半年”与“天公诞”都是祭拜上天的隆重典礼。民间传说六月初七日是玉帝成道称帝的日子,这一天天门大开,三界十方神仙都要上天为玉帝拜贺。而民间百姓往往趁这一天,祭拜天公,一来酬谢天公半年来的保佑与赐福,二来乞求天公感念诚意,继续降福降贵。.

新!!: 道士和六月初七 · 查看更多 »

元朝的职业等级制度

元朝的职业等级制度相傳如下: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九儒十丐」之說主要出自兩部書,分別是謝枋得的《疊山集》及鄭思肖的《心史》,前者承認此說只是「滑稽之雄」,是演戲的人對儒士所開的玩笑,且明朝編纂的《元史》以及元代的官方政書和法律條文也沒有相關記載,而且儒生在元代實際上亦擁有相當的地位且被朝廷優待。「九儒十丐」這一說法被近代學者證實是以訛傳訛之說。.

新!!: 道士和元朝的职业等级制度 · 查看更多 »

先生

先生是称谓,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以此外延为对有一定地位,学识,资格的人可以称为先生。 古漢語「先生」一詞是對有學問、知識者(老師)的尊稱,並非所有人都可稱為先生,現時一些汉语方言(如闽南语、潮州话、粤语、闽东语、客家语等)、日語(日語羅馬字 Sensei)、韓語和越南語等語言仍然保留這種用法,大多用在學者、教師、醫師、律師、官員等身上。 近代以來,受西方文化強勢影響,「先生」一詞發展為對男性的一種稱謂,相對於女性的「小姐」及「女士」、及已婚女士「太太」。.

新!!: 道士和先生 · 查看更多 »

围棋少年

《围棋少年》是中国大陆的一部剧情动画片,由中国中央电视台青少年动画部制作,目前已推出两部,每部各26集。第一部的故事以明朝末年为背景讲述了具颇有围棋天赋的少年——江流儿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在延续第一部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棋鬼王等人物。2017年4月26日,围棋少年贴吧官博在微博发布了《围棋少年3》首张海报,画面中,那个机制聪慧的江流儿已成长为一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而那个善解人意的方百花也变成了一位恬静单眼的妙龄女子。樱花盛开的树下,江流儿斜倚在树旁,执棋凝思,方百花撑伞细观棋局。青梅竹马再聚首,初心依旧。2018年6月1日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站上公布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2018年3月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里面显示围棋少年第三部已经通过备案,从中可得知围棋少年第三部一共有52集,每集22分钟。.

新!!: 道士和围棋少年 · 查看更多 »

倩女幽魂 (1987年電影)

,是一部香港製作的鬼故事系列電影。第一集《倩女幽魂》是在1987年拍攝的,徐克监制、程小东导演的灵异电影经典作,采取全新的特技和美术手法来包装传统的聊斋故事,使本片呈现出与往昔鬼电影全然不同的感覺,包括張國榮、王祖賢、午馬、劉兆銘等人的造型和演出及黄霑撰写的几首电影插曲。故事由《聊齋誌異》中的《聶小倩》改編而成,在香港上映后大獲好評,並掀起古裝鬼片的風潮。此片亦揚威海外,為熱愛香港電影的東南亞和歐美人士推崇備至的電影之一。王祖贤亦凭此风靡亚洲,红极一时。.

新!!: 道士和倩女幽魂 (1987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Code Geass機動兵器列表

本列表記載日本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系列及《Code Geass 亡國的阿基德》內登場的機動兵器Knightmare Frame,ナイトメアフレーム。.

新!!: 道士和Code Geass機動兵器列表 · 查看更多 »

石堂山

石堂山古称灵堂山,是一座位于河南省内乡县乍岖乡境内的道教名山。山麓内有一山洞形状如石堂,故名。东晋时期的著名道人麻衣子在此山修練,奠定了石堂山后来的地位,自唐代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历代皇帝对石堂山多有敕建。.

新!!: 道士和石堂山 · 查看更多 »

石碇姑娘廟

石碇姑娘廟,是位於臺灣新北市石碇區永定溪旁的姑娘廟,鄰近石碇五路財神廟與石碇元寶山仙石府。.

新!!: 道士和石碇姑娘廟 · 查看更多 »

玖壹壹

壹壹(911,Nine One One),是一個臺灣臺中的團體,由洪瑜鴻(洪春風、春風、EO)、陳皓宇(洋蔥)、廖建至(健志、Ken G、KEN-G)三人組成的團體。 三個大男孩從校園、地方民俗活動一路唱到大型音樂活動,並在2015年共同成立混血兒娛樂工作室。.

新!!: 道士和玖壹壹 · 查看更多 »

玄武门之变

武門之變是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秦王府集團在唐朝首都長安城(今陜西省西安市)太極宫的北宫門——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變。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成为皇太子並掌握京師兵權,不久之後李渊即為時勢所迫而禪讓,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陽曆9月4日)世民继承帝位,是为唐太宗。.

新!!: 道士和玄武门之变 · 查看更多 »

玉京山

玉京山,乃道教傳說中虛皇大道元始天尊之治所,號「玄都」,位於三清境上,大羅天中。山有七寶之城,紫微金闕,城中有七寶玄臺,臺上又生七寶之樹。八株騫樹施枝布葉,彌覆城上八方無極之外,麒麟獅子化生其中,神龍朱鳳悉皆飛翔,無數仙真於此處奉功朝修,灑掃、燒香、散花。此山出五色流泉,又有九色光明,徹照大羅眾天之上。 道書中亦稱玉京山為「無極虛皇天尊」、「元始天王」等仙真、老子、太上道君、玉皇之治所。.

新!!: 道士和玉京山 · 查看更多 »

王处回

王处回(),字亚贤,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后唐和后蜀官员,为后蜀的全部两位皇帝孟知祥和孟昶担任枢密使。.

新!!: 道士和王处回 · 查看更多 »

王守仁

王守仁(),幼名雲,字伯安,号阳明子,諡文成。浙江餘姚縣(今浙江省宁波餘姚市)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赠侯爵。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不但精通儒、釋、道三教,而且能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因他曾在贵阳修文阳明洞天居住,自号“阳明子”,故被学者称为“阳明先生”,後世一般称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新!!: 道士和王守仁 · 查看更多 »

王常月

王常月(?-1680年),原名平,法名常月,号昆阳。山西长治人。全真教道士。被称为龙门派中兴之祖。 王常月的生年各史料记载不尽相同。少年时即游历名山大川,访仙修道。中年时在王屋山遇到全真教龙门派六祖赵真嵩,归为门下。 在华山隐居多年后,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秋到北京全真道祖庭白云观任方丈,着手复兴全真道。 在北京,他取得了顺治帝的信任,被封为国师。三次赐予紫衣。并在白云观奉旨传戒,大收门徒。 康熙二年(1663年)王常月率弟子南下传教,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当山等地开坛授戒。使武当山的道士大多皈依到龙门派门下。康熙帝褒封王常月,并依于门下。 1680年逝世后,康熙帝赠号“抱一高士”。.

新!!: 道士和王常月 · 查看更多 »

王延鈞

閩惠宗王延鈞(Uòng Iòng-gĭng,Ông Iân-kun),(),繼位後更名王鏻(又作王璘),五代時期閩國第一代稱皇帝的君主,926年至935年在位。.

新!!: 道士和王延鈞 · 查看更多 »

王仔昔

王仔昔,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人,北宋末道士。 王仔昔开始学儒,自己说遇到许逊(即许真君),得“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有道术,出游嵩山,能预言人未来之事。政和年间,王老志死后,王仔昔来到开封府,得徽宗召见,政和五年(1115年)十月,赐号嵩山道士王仔昔为“冲隐处士”。他写神符为宫妃治疗目疾有效,进封“通妙先生”,居上清宝箓宫。建议九鼎神器不可藏于外,遂在宫内天章阁贮放。徽宗常待以客礼。因此他对大宦官也像童仆一样轻慢,又想让众道士以己为宗。因居傲不逊,为道士林灵素所忌,林灵素得到徽宗宠信后,便与宦官冯浩勾结,共同陷害王仔昔。王仔昔被囚在东太一宫,以言语不逊下狱,下开封府狱而死。临死以前,写下“上蔡遇冤人”给徒弟们看,后来冯浩被流放到南方,到上蔡被诛杀。.

新!!: 道士和王仔昔 · 查看更多 »

王伏胜

王伏胜,唐朝宦官。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武则天恃势专权,引起唐高宗的不满,道士敦行真出入皇宫,施行诅咒害人的“厌胜”之术,被王伏胜揭发。唐高宗命令宰相上官仪草诏废黜。武后听说後,赶来向唐高宗诉说。唐高宗又不忍废黜皇后了,所以将责任推到上官仪身上。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废太子李忠谋反。十二月十三,上官仪和他儿子上官庭芝以及王伏胜都被处死,十二月十五,李忠被赐自尽。.

新!!: 道士和王伏胜 · 查看更多 »

王圆箓

王圓籙(ㄌㄨˋ)(),中国清末民初道士,祖籍湖北麻城。.

新!!: 道士和王圆箓 · 查看更多 »

王玄览

王玄览(),本名晖,法名玄览,是唐朝初年道士,道教学者,廣漢綿竹(今四川綿竹)人。.

新!!: 道士和王玄览 · 查看更多 »

王繼鵬

闽康宗王繼鵬(閩東語:Uòng Gié-bèng;閩南語:Ông Kè-phêng;),後改名王昶,五代時期閩國君主,王延鈞的嫡出次子,母親是南漢清遠公主劉德秀。.

新!!: 道士和王繼鵬 · 查看更多 »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会稽,中国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稱,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 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後人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但其真跡皆已失傳,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帖,皆為後人臨摹。.

新!!: 道士和王羲之 · 查看更多 »

王重陽 (金庸)

王重陽是在金庸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人物,為天下五絕之首「中神通」。王重陽身材甚高,腰懸長劍,風姿颯爽,英氣勃勃,飄逸絕倫。全真派創派祖師,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

新!!: 道士和王重陽 (金庸) · 查看更多 »

王老吉涼茶

王老吉涼茶是中國廣東著名涼茶,於清朝道光年間(約1828年)由廣東鶴山人王澤邦所創。.

新!!: 道士和王老吉涼茶 · 查看更多 »

王老志

王老志,濮州临濮(今山东省鄄城县西南)人,北宋末道士。 他以事亲孝顺。初为转运小吏,不受赂贿。后来遇到异人,自称为钟离权,授予内丹要诀,遂以道术闻名。他服丹药而发狂,弃妻儿,在田间筑草庐,自称能预言人之祸福。宋徽宗力崇道教,抬高道士地位。政和三年(1113年),受召至京师开封府,住在蔡京宅。他曾上缄书一封,徽宗开启一看,原来是过去徽宗与妃子们的燕好之语。徽宗稍信其神,徽宗封为“洞微先生”。当时朝士纷纷踏来求书将来祸福,门庭若市。宋徽宗车驾游幸,王老志穿著羽衣导驾。又献乾坤鉴法,预言徽宗将来有难,可坐鉴下祈禳消变。后有靖康之变,有人说他知机。后来他说遇到师父钟离权,责备他擅处富贵。于是政和四年(1114年),请归回乡,至濮州而逝,诏赐金安葬,赠正议大夫。.

新!!: 道士和王老志 · 查看更多 »

王恭 (東晉)

王恭(),字孝伯,小字阿寧,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東晉外戚,孝武帝皇后王法慧之兄,晉朝名士王濛孫。王恭在東晉官至前將軍、青兗二州刺史,曾先後兩度起兵討伐朝臣,但在第二次起兵時因劉牢之叛變而兵敗,後被捕並被處死,死前仍堅持自己起兵之出發點是忠於朝廷。.

新!!: 道士和王恭 (東晉) · 查看更多 »

王朝的女人·杨贵妃

《王朝的女人·楊貴妃》(Lady of the Dynasty)中國歷史愛情片,導演十慶,主演黎明、范冰冰、陳沖、吳剛、寧靜、吳尊。該片講述唐玄宗李隆基和楊貴妃楊玉環的愛情故事。中國大陸於2015年7月30日上映。.

新!!: 道士和王朝的女人·杨贵妃 · 查看更多 »

王敦之乱

王敦之亂是東晉初年發生的一場動亂,爆發於晉元帝永昌元年(322年),結束於晉明帝太寧二年(324年)。動亂由出身琅琊王氏的權臣王敦所發動,以誅劉隗為名進攻建康,並擊敗朝廷軍隊。後自任丞相,誅殺周顗等人,並在武昌遙控朝廷。晉元帝死後,晉明帝繼位,王敦意圖奪位,但晉明帝已準備反擊王敦。同時王敦亦患病,面對晉明帝的討伐,只得由兄長王含與部下將領錢鳳等領軍與朝廷軍隊作戰,但最終失敗。王敦亦在戰事期間病逝。.

新!!: 道士和王敦之乱 · 查看更多 »

王怀隐

王怀隐(),又名怀德,宋州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人。初为道士,善医学。太平兴国初,奉诏归俗,官尚药奉御,三迁至翰林医官使,奉诏编类《太平圣惠方》。编后数年卒。 Category:中国各朝代医生 Category:商丘人 Category:五代十国人物.

新!!: 道士和王怀隐 · 查看更多 »

火德炎輪元帥

火德炎輪元帥,是道教中「九天風火院」天將,知名的護法神,常常陪祀於玄天上帝、華光大帝、田都元帥等。姓謝,通稱謝天君或謝元帥。 火德炎輪元帥是江南奉祀的神靈,有人說他就是謝靈運,靈運是陳郡謝氏的閥閱子弟,為人篤信佛教,鬚髯甚美,文采甚高,卻被人誣告謀反,冤死於廣州,死前將鬍鬚捐獻給伽藍,裝飾祗洹寺的維摩詰菩薩像。有道士敬重靈運,故奉祀之,以謝氏是「火德炎帝」後裔,故稱「火德炎輪真君」。 《北遊記》中謝元帥成為一個很普通的地方神靈,稱之為火德謝元帥,諱仕榮,自稱火炎山大王,有放火的法術,後歸順玄天上帝,成為其護法神,被玉帝封為火德元帥。與風輪元帥並稱風火二將。.

新!!: 道士和火德炎輪元帥 · 查看更多 »

灯草和尚

《灯草和尚》(又名:《灯草和尚传》、《和尚缘》、《灯花梦全传》),作者署名为元朝临安高则诚。具体作者学术界尚有疑问和争议。.

新!!: 道士和灯草和尚 · 查看更多 »

琉球族

琉球族(;)是琉球群島的土著民族,現多稱作うちなーんちゅー,或按所其生活的地域的不同(沖繩群島、先島群島與奄美群島)劃分,分別稱為沖繩人、先島人和奄美人,為現今日本第二大民族。 由於琉球群島在近代從獨立的民族國家成為日本的一部份,因而強調出身地的「沖繩人」、「先島人」、「奄美人」,在意義上不同於血統及文化論的「琉球族」,兩者不能畫上等號。目前日本的國勢調查中,並無所謂「琉球人」或「琉球民族」之類的統計項目存在,另外,沖繩縣民也不等同於所謂「琉球人」或「琉球民族」,所以,目前無法確認其定義或數目等。歷史上的琉球族主要分布於琉球群島(包括今沖繩縣和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另有部分人生活在日本本土和臺灣、以及其他一些海外地區。 琉球族的原生語言是琉球語,如今有些琉球族人已不會說琉球語,今日較通用的語言為日本語或沖繩辯(沖繩式日本語)。.

新!!: 道士和琉球族 · 查看更多 »

破門

可以指:.

新!!: 道士和破門 · 查看更多 »

神乐署

乐署位于北京天坛西门内稍南侧,坐西向东,是天坛五组大型建筑之一,是专司明清两代皇家祭天大典乐舞的机构。也称天坛道院。.

新!!: 道士和神乐署 · 查看更多 »

神仙方术

蓍龜被用來卜卦使用 神仙方术,传统中国五術之一,屬民間信仰。古人相信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甚至变成神仙,這種思想源于先民对自身永葆青春的渴望。先秦时期,道教尚未成形前,人们开始大量的实践探索,寻找各种矿物植物等配置药方,以及研究寻找自身的命门,从事这一活动的人被称为方家或方士,因此他們所从事的活动就叫「方術」。 及至中國東漢時期五斗米道張天師出現,修持神仙方術就被說成是「修道」,方士不約而同地共尊崇老子的道家無為學說,原本是哲學理論的道家思想之具體實踐和實用方「法」與技「術」,因此也有人稱「方術」為「道術」。現代有的人會稱道術為「五術」。.

新!!: 道士和神仙方术 · 查看更多 »

神鵰俠侶角色列表

俠侶角色列表,是金庸所作的武俠小說《神鵰俠侶》裏全部登場人物角色的概覽。.

新!!: 道士和神鵰俠侶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祭灶节

祭灶节是東亞传统节日,也被称为小年、謝节、送灶、祭灶、灶王節等,中国民間信仰俗稱為「送神」,琉球語稱為「御願解」。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四當日,或前後一日。祭灶节被视为过年的开端。據說每年年底,灶君、太歲神與民間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職,只留下部將鎮守神龕。眾神之中,尤其灶君會向玉帝稟告人間善恶是非,作為對人類獎懲報應的依據,故人們大多在此時祭拜家中諸神與灶君。祭祀完神靈,就可以清掃神桌,也可以請家中男子爬上神桌清掃。.

新!!: 道士和祭灶节 · 查看更多 »

祭解

祭解,通稱補運、改運,或作祭改,是一種普遍流行於臺灣等地的民俗儀式。在該儀式中,人們會親自或委託親友於道壇或奉祀玉皇大帝、城隍、保生大帝等神明的宮廟,並委請道士或法師為之舉行儀式,以使其運勢轉趨順遂。.

新!!: 道士和祭解 · 查看更多 »

祓禊,是東亞傳統宗教如(道教、日本神道、朝鮮巫教等)中为了消除霉氣進行的洁净仪式。東亞傳統认为霉氣令人不洁与生病,为了除去霉气,就由宗教人員(如道士、神官等)進行用水洗濯恢复洁净的仪式或秉火祈福。这仪式就是祓除。祓與褉合稱為「祓褉」。在日本,參加喪禮後的人也由神官進行鹽祓。邪馬台國的倭人在丧葬后有洗濯习惯。進伊势神宮的人也要禊后才可入。.

新!!: 道士和祓 · 查看更多 »

福州宗教

福州的宗教呈现多元化趋势,主要宗教有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其中以佛教、道教信徒最多。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福州人祭祀祖先和地主非常普遍,许多家庭中设有祖先和地主牌位。.

新!!: 道士和福州宗教 · 查看更多 »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

武夷山国家公园位于中国福建省西北部和江西省东北部交界的武夷山脉中的一片低山丘陵内,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该国家公园的范围包括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九曲溪上游保护地带 武夷山国家公园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主要景观是盘绕山间的九曲渓、夹岸矗立的三十六座奇峰(最有名的是玉女峰)和九十九座山岩,平均海拔350米。武夷山风景区属于亚热带气候,有450種以上的脊椎動物、5000種以上的昆虫、2500種以上的植物。特产武夷岩茶,最高級的品种是大红袍。 武夷山,得名於山神武夷君。是古代越族的活动中心之一,留下闽越王城遗址和不少悬棺。南宋时期,这里又是朱子理学的摇篮,朱熹在这里的紫阳书院讲学40多年。.

新!!: 道士和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 · 查看更多 »

福建文化

福建省拥有福州、泉州、漳州及长汀等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等。 由于山岭阻隔,福建的文化,特别是語言极其多样化。福建的語言中以閩南語通行範圍較大,閩東語次之。来自不同語言區的人往往需要透过中介語言才能进行交流,在如今,普通話成為最常用的中介語言。.

新!!: 道士和福建文化 · 查看更多 »

禮斗

斗,又稱朝真禮斗或拜斗,是道教的一種儀式,該儀式通常的主要目的為消災祈福。在該儀式中,道士們會祭拜以南斗星君及北斗星君為首的神祇。.

新!!: 道士和禮斗 · 查看更多 »

秦彥

彥(),原名秦立。唐末徐州(今屬江蘇)人。 黃巢之亂時,曾被捕入獄,夢見有神靈相助脫逃,夢醒後越獄,改名秦彥。聚集數百人,殺下邳縣令,投奔黃巢軍而去。 黄巢被张璘打败,秦彦同许勍投降高骈,因功升和州刺史。光启三年,淮南都知兵马使畢師鐸被高骈任用的道士呂用之迫害,怒而造反,囚禁高骈,请秦彦率兵相助,佔据扬州。 寿州刺史杨行密率兵來救援高骈,秦彦被杨行密打败,精锐八千人覆没,部将秦稠陣亡。苏州刺史张雄率兵万余人来助,但坐壁上观。揚州被圍半年,糧草食盡,有一比丘尼進言:“走为上计也。”秦彥遂與畢師鐸奪門突圍而走,投奔蔡州節度使秦宗权部下,蔡州決勝指揮使孫儒,於是得生。 但文德元年(888年)正月,二人被孙儒杀於高郵。楊行密攻破揚州,自稱淮南節度使。.

新!!: 道士和秦彥 · 查看更多 »

称心

心,唐朝初年太常寺的乐童,皇太子李承-乾-的男寵。 史书未记载生年。称心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太子李承--深为嬖爱。道士秦英、韦灵符以妖术,也得以亲幸太子。唐太宗听说后,大怒,将称心、秦英、韦灵符等人全部处死,连坐被斩首有数人。唐太宗大加斥责太子李承--。太子认为是素来不和的弟弟李泰告发,更加怨恨弟弟。太子思念称心不已,在东宫中修了一个小屋,立称心的像,早晚祭奠,在花园树立称心的假坟,日日在墓前徘徊,痛哭流涕,追赠称心官爵,树立石碑。为此深恨父亲,数月不肯朝见,父子关系彻底恶化。.

新!!: 道士和称心 · 查看更多 »

秀才騎馬弄弄來

〈秀才騎馬弄弄來〉是一首台灣的囝仔歌,由施福珍將傳統歌謠〈阿才〉改編而來。.

新!!: 道士和秀才騎馬弄弄來 · 查看更多 »

程道養

程道養(),南朝劉宋时益州起事领袖,枹罕(今甘肃临夏)人,本来是阳泉山道士。益州刺史刘道济残害人民,刘宋永嘉九年(432年)七月,流民许穆之诈称晋朝宗室司马飞龙,得到仇池氐王杨难当资助,许穆之攻杀巴兴令,驱逐阴平太守,刘道济派兵击斩许穆之。五城(今四川中江东南)人帛氐奴、赵广为了安抚人心,假称司马飞龙仍然在阳泉山中,聚众得数千人,进攻广汉、涪城(今四川绵阳东)、江阳、遂宁。 到了九月,赵广等进攻成都,刘道济据城自守。赵广部众屯聚日久,不见司马飞龙,想解散离去。赵广只好拥道士程道养冒充司马飞龙,立为蜀王,建元泰始。程道養队伍壮大到十万人,在益州斗争五年余。永嘉十三年(436年)六月,程道養败绩,逃至山中。次年四月,赵广等投降刘宋,程道養被部将王道恩所杀,起义失败。.

新!!: 道士和程道養 · 查看更多 »

端午節 (華人)

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的四大传统節日之一,与东亚其他地区的端午節节庆同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传统。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慶祝,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多位中國歷史人物的內容,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端午节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陽節”、“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闽南地区使用)、“粽子節”等。此外,由于上述历史上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内容,华人的端午节文化和东亚其它地区的节庆文化出现区别,因此到了现代,为了区分其他地区的端午节,华人的端午节有時被稱為“中華端午節”,即華人所過的端午節,或稱“中國端午節”。.

新!!: 道士和端午節 (華人) · 查看更多 »

符籙

箓是符和箓的合称(符文、符书、符术、符篆、符图、甲马)。按《说文解字》:符者信也。按《云笈七签》:箓者指戒箓情性。符指书写于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道教某些道士声称用符箓可以召神徠鬼,趋吉避凶,降妖镇魔,治病除灾。.

新!!: 道士和符籙 · 查看更多 »

紫霞湖

紫霞湖是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的人工湖泊,建于1930年代,湖面面积约50000平方米,位于明孝陵与中山陵之间。.

新!!: 道士和紫霞湖 · 查看更多 »

紀綱

紀綱(),山東临邑人。明朝錦衣衛指挥使。後因圖謀不軌,被明成祖處死。.

新!!: 道士和紀綱 · 查看更多 »

綠野仙蹤 (清朝小說)

《绿野仙踪》,清朝乾隆帝时期李百川的长篇小说。創作於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至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是清中葉一部優秀的長篇小說。陶家鶴在他為《綠野仙蹤》寫的〈序〉中將其與《水滸傳》、《金瓶梅》並舉,鄭振鐸也將《綠野仙蹤》與《紅樓夢》、《儒林外史》並列為清中葉三大小說。.

新!!: 道士和綠野仙蹤 (清朝小說) · 查看更多 »

網巾

网巾是中國明朝、朝鮮半島朝鮮王朝、越南後黎朝至阮朝、琉球第二尚氏王朝成年男子用以防止头发散乱的一种首服,通常使用丝网编成,以帛作边,内引以小绳,穿过两侧耳边的小环(名曰贯子),并在脑后以及发髻处扎结固定。 传说网巾的由来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微服出巡时看见一位道士头上裹着网巾,便问这是何物,道士回答了网巾的作用以及含义:“此曰网巾。裹以头,则万髮俱齐。”。朱元璋出于对天下一统含义的满意,回宫后下令全国不分职业贵贱,成年男子必须着网巾,不得违令。 于是网巾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有专门制作和出售网巾的商贩和店铺,南京至今有以地名网巾市,便是过去制作和贩卖网巾的地方。而成年男子不戴网巾便被视为「不文明」的市井游民,男子会在冠禮上进行加裹网巾的程序。 后来网巾出现了一种叫做懒收网的形制,只收额头部分,不束髮髻部分。当时明朝的藩属国朝鲜参照明朝的衣冠制度,也同样在全国普及网巾,只是朝鲜的懒收网与当时中国用的懒收网巾有所区别而已。.

新!!: 道士和網巾 · 查看更多 »

縮陽症

縮陽症(英語:koro)或稱恐縮症,是一種常見於中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文化結合症候群(Culture-bound syndrome)及心理疾病,患者即使其生殖器官沒有任何真正的變化,仍會堅稱他的生殖器官正在縮入體內,並且堅信其完全縮進人體就會致死,它被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所收錄。此病全球都有發生記錄,在非洲,亞洲和歐洲,與生殖器官收縮恐慌相關的集體歇斯底里有一定歷史。在美國和歐洲,此症通常 稱為生殖器后缩綜合症(genital retraction syndrome)。可通過心理評估以及身體檢查,排除其他可能導致生殖器官縮入體內的疾病Chowdhury AN.

新!!: 道士和縮陽症 · 查看更多 »

红楼梦人物列表

这里列出了在《红楼梦》中出现的人物。 根據清朝嘉慶年間姜祺的統計,《紅樓夢》中共有四百四十八人。 民國初年蘭上星白編了一部《紅樓夢人物譜》,共收七百二十一人。.

新!!: 道士和红楼梦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纯阳观 (广州)

纯阳观位于中国广州市海珠区五凤村的漱珠岗上,是一座道教的宫观。.

新!!: 道士和纯阳观 (广州) · 查看更多 »

续仙传

《续仙传》是沈汾编撰的一部记录神仙传说故事的著作,共3卷。收录唐朝到五代十国36人的成仙事迹。 书中36人除了道士以外,几乎包括了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这宣扬了作者认为人人都可能成仙的观点。而这些人成仙的途径主要都是通过各种内丹术,以及服饰丹药,也有行善积德的方式成仙的。 此外,书中还有关于朝鲜道教的记载。.

新!!: 道士和续仙传 · 查看更多 »

缙云县

缙云县在中國浙江省中部偏南,是丽水市下辖的一个县。相传黄帝在仙都鼎湖炼丹升天,因黄帝又名缙云氏,“缙云县”由此得名。.

新!!: 道士和缙云县 · 查看更多 »

羅汝芳

羅汝芳(),字惟德,號近溪,江西南城人。明朝官員,泰州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新!!: 道士和羅汝芳 · 查看更多 »

羅清

羅清(),諱清,字夢鴻,號思孚,其餘化名甚多。明代山東省即墨縣人,為軍人兼羅教(無為教)創始者,出身軍戶,是漕運運糧軍人,曾在北京古北口服兵役,並皈依佛教,退役後學佛十三年,四十一歲時自認悟道,年六十八時著書闡釋佛法,得到宦官的援助,在漕運船民中傳教,也得到大寧和蘭風等僧人支持,相傳他一度在浙江傳教,共佈道十八年。.

新!!: 道士和羅清 · 查看更多 »

真君

真君可以指:.

新!!: 道士和真君 · 查看更多 »

真君廟

真君廟是香港一所廟宇,位於新界青衣島,供奉靈昭真君(俗稱真君大帝)。這座真君廟是香港地區僅存的一間真君大帝廟。.

新!!: 道士和真君廟 · 查看更多 »

真人

真人,一種宗教或哲學上的境界。一些具有一定修為的男性高仙、道士、僧人亦會被尊稱為「真人」。相對女性高仙則稱為元君。.

新!!: 道士和真人 · 查看更多 »

真武庙 (北京玉钵胡同)

真武庙是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玉钵胡同的一座道观。现已无存。.

新!!: 道士和真武庙 (北京玉钵胡同) · 查看更多 »

眾香詞

《眾香詞》為中國明末清初的女性詞選,刊刻於清康熙年間,除兩位編者徐樹敏及錢岳外,尚有九十多位名士參與採集詞作、審閱、編選等工作,形成龐大的編輯集團。《眾香詞》共六集,以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命名,以倫理身份分卷編次女詞人。集中選有明末清初女詞人共382人,其身份多元,包括顯宦妻女、士族女性、歌妓、婢妾、尼冠、宮女等,詞作總數共1493首,為現今可見明末清初女性詞壇最全面的反映。 Category:明朝诗歌作品 词 Category:詞集 Category:中国女性史.

新!!: 道士和眾香詞 · 查看更多 »

瘟神

瘟神,或稱疫病神,乃東亞民間信仰中的瘟疫之神,各地信仰的瘟神並不一致。中國、朝鮮半島的瘟神以五毒大神最為著名,即: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仕貴、總管中瘟史文業等五神。.

新!!: 道士和瘟神 · 查看更多 »

生命延續

生命延續(Life extension)或生命延續学(Life extension science)是一门研究如何延缓衰老或返老还童的科学,旨在达到增加生命的最高或平均壽命的效果,一般特指延续人類的壽命。然而,当前人类尚未发现能够使得生命永远延续的方法。 诸如“补品”、“激素”等所谓的延缓衰老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利润率极高的产业,在美国年利润高达500亿美金,但没有证据能够表明这类产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该领域的一些研究人员,以及那些想要成为“延寿者”、“永生者”的人相信,未来对于生命延续将会依靠回复年轻状态、干细胞、再生醫學、分子修复、基因治疗、药物、和器官移植(人工器官或)等方式实现,让人类拥有永恒的生命、永保青春。生物伦理学家仍然在争论生命延续可能带来的伦理学问题。.

新!!: 道士和生命延續 · 查看更多 »

由吾道荣

由吾道荣,姓由吾,由余的后裔,由由姓演变而来。琅琊沭阳人,年轻的时候做过道士,到过长白山、泰山,又在燕、赵之间游历。他听说晋阳有个人,擅长法术,于是去寻找他。那个人正在为人家做雇工,因而就没有被人认识,过了很久才找到。那个人对道家符水、禁咒、阴阳、历数、天文、药物没有不通晓的。因为看见由吾道荣索求之心虔诚,便毫无保留地全部传授给了他。一年多以后,那个人告诉由吾道荣说:“我原本是恒山的仙人,由于犯了小罪,被天官贬谪人间。现在期限快满,我马上就要回去了,你应该送我到汾水。”抵达黄河边时,正值河水暴涨,桥被冲坏,船渡十分困难。那个人便走向河边,将一符投入水中,水流马上被截断。不一会儿被堵的水越聚越高,像是快要够着天一样。那个人慢慢地从沙石上走了过去。这只有由吾道荣看得最为真切,旁边的人都说:“水这样的猛涨,这个人怎么能游过去。”人们都感到很惊奇。 由吾道荣回了家乡,隐居于琅琊山中,他不吃粮食只吃松果和茯苓,探求长生之术。他又擅长洞视,萧轨等人败于江南,这一天,由吾道荣描述当时的情景就像亲眼所见一样。后来,—个参加这场战役战得以返乡的人,被问及他们失败时的情况,和由吾道荣说的完全相同。不久,由吾道荣就被文宣帝征召到了晋阳,他一直在野外住宿,不和士兵们在—起。到辽阳山中,刚入夜马就警叫起来,离马十多步远的地方突然出现了一头猛兽,跟随在他身边的士兵都惊恐万状,不知所措。道荣用杖画地,所画之处旋即成了火坑,猛兽见火马上跑了。由吾道荣到了晋阳,文宣帝见了他很高兴。后来由吾荣回到了乡里。隋朝开皇初年,官府准备征召他,皇帝授予他上仪同三司、谏议大夫、沭阳县公。他跟随晋王杨广平定陈朝返回,一再请求回到故乡。胜利归来即回到朝阳境内大团山,带回来众多经史典籍,一心修道,85岁终葬山上。遗留在山上的“栖云精舍(道士、僧人、玄士修行者修炼居住之所)”,后来成玄英改建成“由吾观”。.

新!!: 道士和由吾道荣 · 查看更多 »

画梦录

《画梦录》,何其芳的代表性散文集。 何其芳的代表性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诗集《预言》、《夜歌》;论著《关于现实主义》、《西苑集》、《关于写诗和读诗》。.

新!!: 道士和画梦录 · 查看更多 »

番经厂、汉经厂

经厂、汉经厂是明朝明成祖在北京创建的念习并印制佛经的机构。.

新!!: 道士和番经厂、汉经厂 · 查看更多 »

畫皮

《畫皮》,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其中之一篇,出自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的第一卷40回。 《畫皮》是《聊齋志異》中,同時亦是中國古代鬼故事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從清代至今依然是家傳戶曉。時至近代,《畫皮》魅力未減,經改編成小說、戲曲、電視劇、電影,膾炙人口,為人所熟悉。.

新!!: 道士和畫皮 · 查看更多 »

留梦炎

留夢炎(),字漢輔,號忠齋,浙江衢州人。 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甲辰科狀元,同榜有鄧文勉、陳卓。德祐元年(1275年)為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兵馬,進左丞相,十一月,元軍逼近臨安(今杭州),棄位遁去。隔年任湖南北安撫大使,不久降元。留夢炎曾對文天祥勸降,天祥怒斥之。前朝舊官王積翁、謝昌元等十人请求元帝特赦文天祥为道士,夢炎堅決反對,曰:“天祥出,复號召江南,置吾十人於何地!”降元後,官至禮部尚書,以翰林學士承旨致仕。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年)病死家中。浙人曾說:“兩浙有留夢炎,兩浙之羞也。”明朝時,姓留的考生必須具結“非留夢炎後世”方許進場考試。.

新!!: 道士和留梦炎 · 查看更多 »

照妖鏡

照妖鏡是在中國神話中經常出現的物品。最早的照妖镜出现在秦朝,传说為雷電时掉落的一件物品。后来被人发现具備驱魔及镇邪的作用,於是献上秦王,被秦王封为国宝,最后秦王在东海发现一具僵尸,於是使用照妖镜將僵尸封到了山里,后来不知所踪。 照妖镜在中国古代的西游记中,是托塔李天王的宝物,在辨别真假美猴王的时候用到了.

新!!: 道士和照妖鏡 · 查看更多 »

牽亡歌

牽亡歌,是於人去世後,道士或靈媒為了牽引亡魂所唱的歌,有時是接引亡魂到陽世接受供養或溝通,但通常是引領亡魂順利通過地府各大關卡,到達十殿受審。現代有一些唱閩南語歌曲的老牌男歌手演唱改編過的牽亡歌,例如黃添林(黃克林)的《倒退嚕》 ,劉福助的《牽亡歌》,豬哥亮的《十八番組》等。 因為流派不同,各歌曲描述的關卡大同小異,通常是草埔路、赤土路、黑土路、馬齒路(馬齒砂路)、惡狗村(瘋狗村)、冷水坑、殺牛坑、鐵板嶺、鐵釘路、奈何橋、落陽港、陰陽河、陰陽山、果子山、福德祠(福德山)、離歧嶺、八角亭、六角莊、白布店、本命園、元神宮、鬼門關、酆都城(酆都街市)、破錢山、亡魂山、火焰山、揚州江、枉死城、望鄉臺、目連廳、觀音亭等。.

新!!: 道士和牽亡歌 · 查看更多 »

牛頭

牛頭可以指:.

新!!: 道士和牛頭 · 查看更多 »

牛溫舒

牛温舒,辽国政治人物,范陽郡人。 牛温舒刚正尚节义,有远器。咸雍年間,進士及第,为小官。太安初年,累進户部使,转任給事中、知三司使事。辽道宗認为他有能力,加户部侍郎之位,转任三司使。寿昌年間,任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太安四年(1198年),摄中京留守。部民請皇帝正式任命,于是正式任命为中京留守。召還为三司使。 乾統初年,再任参知政事,知南院枢密使事。乾統五年(1105年)北宋攻打西夏,西夏派使者到遼朝,希望辽国作为和平仲介。乾統六年(1106年)正月,牛温舒、蕭得里底出使北宋。牛温舒见到河北道士装束的俳優,俳優说:「土少不能和」。牛温舒用手怀抱耕土会面宋徽宗。宋徽宗问他理由,牛温舒说:「臣奉天子威命来斡旋和平。若不从,则当卷土收去」。宋朝廷同意西夏和平。牛温舒回国,加中書令,去世。.

新!!: 道士和牛溫舒 · 查看更多 »

狐狸附身

身,又叫做狐魅病或狐憑(狐憑き),被視為邪靈附體的一種超常現象,一般認為狐狸附身乃是狐妖在作祟。.

新!!: 道士和狐狸附身 · 查看更多 »

盧志

盧志(),字子道,范陽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東漢大儒盧植的曾孫。西晉官員,成都王司馬穎的心腹,曾參與八王之亂,永嘉之亂後被漢國軍隊捕擄,不久被殺。.

新!!: 道士和盧志 · 查看更多 »

盧程

盧程(),唐朝士族,祖父盧懿與父親盧蕴都是大臣。盧程於天复年間登进士第,署为巡官。昭宗迁洛阳,柳璨陷害士族,盧程避居河朔,變服爲道士,遊弋於燕趙之間。被豆盧革薦爲河東節度判官。同光元年,李存勖置百官,卢程因其范阳卢氏的身份而就任行台右丞相。同年七月以事忤存勖而被赐死,赖卢质极力相救得免,贬为右庶子。.

新!!: 道士和盧程 · 查看更多 »

盂蘭盆會

蘭盆會,又稱盂蘭勝會、盂蘭法會、中元法會、中元建醮等,台灣又稱為公普(相對於家庭、機構的普渡「私普」),是中元、佛歡喜日與盂蘭盆節的祭祀儀式。各地、各族群及各宗教派別有不同的儀式。源於佛教盂蘭盆法會,根據《盂蘭盆經》,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以佛法供養三寶的功德,迴向現生父母身體健康。道教的中元普渡則是為亡魂赦罪。.

新!!: 道士和盂蘭盆會 · 查看更多 »

音樂殭屍

,1992年2月3日上映于英属香港的魔幻电影。.

新!!: 道士和音樂殭屍 · 查看更多 »

韋慈藏

韋慈藏(),本名訊,京兆府(今陕西省西安市)人道號慈藏,唐朝道士、名醫。.

新!!: 道士和韋慈藏 · 查看更多 »

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中国甘肃省敦煌市西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近代以来,又发现了藏经洞,内有5万余件古代文物,并衍生出了一门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但莫高窟在近代以来受到许多人为的损伤,文物大量流失,其完整性已被严重破坏。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12月,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重庆大足石刻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石窟.

新!!: 道士和莫高窟 · 查看更多 »

聂师道

聂师道,唐朝五代时道士。生卒年不详。新安歙州(今安徽歙县)人。字通微。性聪淳直,言行谦谨,养亲以孝闻。十三岁入道门,十五岁授符篆。后出游各处访道。游绩溪山、南岳、九嶷山、玉笥山。据称遇异人授以《素书》。后居广陵三十余年,传上清法,有弟子五百余人。 Category:道教人物.

新!!: 道士和聂师道 · 查看更多 »

道 (消歧义)

道是中國哲學中重要的概念,代表「真理」。还可指:.

新!!: 道士和道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道士下山

《道士下山》(Monk Comes Down the Mountain)是一部中国剧情片,导演陈凯歌,主演王宝强、郭富城、张震、范伟、王学圻、林志玲、元华,动作指导谷轩昭。该片改编自徐皓峰的小说《道士下山》。中国于2015年7月2日下午18点上映。.

新!!: 道士和道士下山 · 查看更多 »

道场

道场,指修道的场所。亦指佛教、道教、一贯道中规模较大的诵经礼拜仪式,如水陆道场、慈悲道场等;亦指僧尼、道士诵经超度亡人的仪式场所。.

新!!: 道士和道场 · 查看更多 »

道经

道教經典,總稱為道藏,為道教的一切經,古時候又以「雲笈」、「天章」、「寶文」、「神書、「玉緯」、「金函」、「仙經」、「丹書」、「道書」等雅名稱呼。 按道教傳說,道教經誥秘于諸天之上,為妙氣所成,乃自然天書,源起於三清境三位尊神,玉清境天寶君、上清境靈寶君及太清境神寶君。三君各說講洞真、洞玄、洞神十二部經,合為三十六部尊經。道士皈依誦曰:「第二皈神三十六部尊經,得聞正法,故曰經寶」,即要求皈依天尊所講真經。 就史實而言,道教在一千八百年的發展過程中,攬收先秦老莊典籍,經過長期的宗教實踐活動,並吸收、變造兩漢的方術、讖緯,與佛典,在教理教義、教規教戒,修煉方術、齋醮科儀等方面,形成了卷帙浩繁、駁雜多端的經籍書文。.

新!!: 道士和道经 · 查看更多 »

道長

道長可以指:.

新!!: 道士和道長 · 查看更多 »

道法会元

《道法会元》,为道教重要的道法书文汇编。编于明代。是研究宋、元、明道教诸派道法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书中所收道士文论甚多(撰述人有王文卿、白玉蟾、黄舜申、萨守坚、莫月鼎、邹铁壁、赵宜真等),还收录有多篇宋、元新符箓派重要传人的传记和传法谱系。编者不详。大约成书於元末明初。全书共二百六十八卷。大体上,《道法会元》卷一至卷五五,为清微派道法;卷五六至卷一五四,为神霄派道法;以下各卷,为正一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派及其他道派之道法。《道法会元》后收入明代正统十年出版的《正统道藏》正一部。 Category:道教 Category:道经.

新!!: 道士和道法会元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新!!: 道士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鍾馗

鍾馗,中國神話中的神祇,專能鎮宅驅魔,道教中稱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赐福帝君,簡稱「鎮宅真君」、「驅魔真君」、「驅魔帝君」,中國江南的道教信仰,伏魔大帝關聖帝君、蕩魔天尊真武帝君、與驅魔真君鍾馗帝君,合稱為三伏魔帝君,為降妖伏魔的三大神祇,也是南方奉祀的家堂神之一。.

新!!: 道士和鍾馗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新!!: 道士和荃灣 · 查看更多 »

菜根譚

《菜根譚》,明代洪应明著。揉合儒家中庸、釋家出世和道家無為等思想,並結合自身經驗,形塑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

新!!: 道士和菜根譚 · 查看更多 »

萨守坚

萨守坚,生年不详,宋代道士。蜀地西河人,一说南华(今山东荷泽县)人,自称“汾阳萨客”,号“全阳子”,後被奉為神祇、又称“崇恩真君”。 相傳萨守坚少年时本为狀師,因口若懸河,能顛倒黑白,雖然他的當事人多能脫罪,卻害了多名原告喫上了誣告官司。萨守坚心生悔意,自學岐黃、神農之書,改為医師,医术相當高明,醫好無數病人,但有三人病情特異,萨守坚开药後反使此三人不治,于是弃医从道。 萨守坚于陕西路遇神霄派创始人王文卿、林灵素及龙虎山三十代天师张虚靖,三道人各授一法与萨守坚,一为咒枣术,一为搧疾术,一为雷法,萨守坚依法行之皆验。 萨守坚后用咒枣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法裔传至后代,衍为“西河派”、“天山派”、“萨祖派”。著有《雷说》、《内天罡诀法》等书。 明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封萨守坚为“崇恩真君”。明代邓志谟撰写有小说《萨真人咒枣记》。 相传王灵官是萨守坚之弟子、護法神。某些道教流派中,萨守坚与张道陵、葛玄、许逊共为四大天师。.

新!!: 道士和萨守坚 · 查看更多 »

靈昭真君

昭真君,全稱靈昭威顯佑境安民真君。是廣東地區的鄉土神,又有大帝封號,故俗稱真君大帝。 《蘇仙》記載,宋理宗年間,廣東沿海屢受南洋海賊騷擾,海賊搶劫殺人、放火毀船,無惡不作,朝廷派出三路軍隊從陸地、海上同時征討。豈知海賊用一術士法術,興風作浪,致使朝廷戰船毀壞,征討遇挫,損失慘重。正當官軍焦急之時,三個道士忽至軍中,為首一人自稱南海朝陽真人門下修行之「吳剛厚」,同行二人乃其師兄弟,三人受真人派遣,特助討賊。主將大喜,當下設宴款待,傳於軍中,士氣大振。次日,吳道士三人隨軍一同出征,在大海之上與那高人鬥法,僵持之間,吳道士忽然放出一隻巨龜,一剎咬住那高人,高人立即現形,原來是一條成精的黑魚。吳道士三人捕下魚後,攜巨龜一同離去。失去妖道的海賊不堪一擊,被官軍剿滅,從此沿海安靖。皇帝聽聞此事,欲徵召吳道士入朝為官,派人前往南海各處尋找,未果,乃封剛厚為靈昭威顯佑境安民真君,又追封大帝,其餘兄弟俱有封號。.

新!!: 道士和靈昭真君 · 查看更多 »

順正大王

順正大王,是閩南泉州青陽的地方神,明朝永樂年間敕封慈濟顯應威烈明王,明末又封順正武惠大王,簡稱黃王爺,民間稱其為紅祖公,是閩南泉州晉江地區的鄉土神靈。.

新!!: 道士和順正大王 · 查看更多 »

衛元嵩

衛元嵩(),四川成都人,祖籍河東。北周道士、政治人物。後稱惠应希微真人。著有《元包经》十卷、《齊三教論》七卷。.

新!!: 道士和衛元嵩 · 查看更多 »

风水师

水師是具備風水知識,受人或国家委託斷定風水好壞,必要時並予以修改的一種職業。通常風水師也兼具卜卦、看相、擇日等学问,而某些道士、巫師、廟祝、泥水匠、中醫師等亦可能偶以風水營生。專職的風水師亦稱堪輿師或地师,而具有传承和高明堪舆学问的真师被称为地仙,民間相信風水者常尊稱其為風水先生,有時則俗稱為陰陽先生。 专业的風水師一般具有室內設計、建筑结构、环境科学和天文学等的知識,因為不懂相关知识的風水師傅會被質疑其传承和水平。風水師的收費並無市價,大部分风水师会参考服务内容的复杂性、以及委托者的地位而定价,有者甚至只收紅包一封。 風水時常被認為是偽科學。。.

新!!: 道士和风水师 · 查看更多 »

褚蒜子

褚蒜子,河南陽翟人,父褚裒,母谢真石(谢鲲的女儿,褚裒继室)。前母荀氏、卞氏。為東晉晉康帝皇后。.

新!!: 道士和褚蒜子 · 查看更多 »

西厂

西廠,全稱西緝事廠,是明朝廠衛之一,一個特務機構,直接聽命於皇帝。.

新!!: 道士和西厂 · 查看更多 »

西王母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女仙。最初的形象是豹尾虎齿善啸的怪物。早在殷商卜辞中,就有“西母”之称,有论者认为这指的就是西王母。在后代逐漸演變為道教上古神灵,成為中國神話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近代由於羅教系民間秘密宗教的盛行,許多人把無生老母(同一人)與西王母視為同一神,號稱「母娘」。又稱“西王金母”,“王母娘娘”,“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灵王母”、“九靈太妙龜山金母”、“西池极乐金慈圣母”、“白玉龟台九灵太真金母元君”等,全称为“上聖白玉龟台九灵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 关于西王母的姓名,唐代段成式作《酉阳杂俎·诺皋记上》记载“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以丁丑日死。一曰婉妗。”故西王母姓名为杨回、字婉妗。 《八仙上寿宝卷》与沪剧《庵堂相会》的唱词中说王母是上八仙中的一柱。.

新!!: 道士和西王母 · 查看更多 »

西遊記 (2010年電視劇)

2010年版西游记(Journey to the West),又称为新西游记,浙版西游记,是由浙江永乐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负责,由程力栋执导拍摄的以小说《西游记》为基础的52集电视剧。拍摄起始于2008年9月20日,耗时3个月,后期制作耗时3个月。原定于2009年暑假首播,后推迟到2010年1月3日在江苏综艺频道全国首播。2010年2月14日,在浙江、安徽、山东和福建东南四家卫视台上星。因为剧情相比原版小说改动较大,因而饱受争议,新浪娱乐,2010年02月23日。马来西亚八度空间电视台于2010年8月9日晚上8:30及韓國中华TV(2012年3月15日)首播此剧。.

新!!: 道士和西遊記 (2010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西港香

西港香(西港仔香)。由西港玉勅慶安宮主辦,初創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主祀神明為天上聖母、代天巡狩十二瘟王,天上聖母則是分靈自鹿耳門媽祖廟。 早期的西港香是由八份姑媽宮舉辦,僅有到西港八份下宅仔「十八欉榕凹湖」處請水繞境。後來因故改由西港慶安宮接手主辦,約到了道光年間始有王船祭典。咸豐六年(1856年)起,改到鹿耳門媽祖廟請水。鹿耳門媽祖廟毀於洪水後,改到鹿耳門溪請水。昭和十五年(1940年),慶安宮將請水地點改為土城保安宮(今正統鹿耳門聖母廟),並請土城媽祖回西港鑑醮看熱鬧,直到民國47年(1958年)同時邀請北港朝天宮媽祖,導致發生主壇之爭,雙方因而斷香。民國50年(1961年)起,西港香改到顯宮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

新!!: 道士和西港香 · 查看更多 »

西游记

《西遊記》,中国古典神怪小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一般认为作者是明朝的吳承恩。書中讲述唐三藏師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也有观点认为西游记是权力场讽刺小说。 《西遊記》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傳,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西遊記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等故事尤其為人熟悉。幾百年來,西遊記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畫等,版本繁多。.

新!!: 道士和西游记 · 查看更多 »

馬希振

希振(),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嫡长子,母亲马殷夫人(姓名不详)。马希声兄。出生不迟于898年。唐朝天祐初年,马殷为他娶钟传女为妻。 马希振官至武顺节度使,加侍中。后唐清泰二年(935年),加中书令。马希振还喜欢写诗,和僧人虚中一起唱和“嘉鱼在深处,幽鸟多立时”。马殷宠爱袁德妃,以袁德妃的儿子马希声为世子。马希振辞官为道士。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十一月卒(《十国春秋》误作清泰年间卒),葬在长沙陶浦,有石碣“乱石之壤,绝世之冈。谷变庚戌,马氏无王”。十二月,追封齐国公。有儿子马光惠。.

新!!: 道士和馬希振 · 查看更多 »

馬希旺

希旺(),马楚武穆王马殷之子,母亲袁德妃,马希声同母弟。 马希旺在马希声在位时为亲从都指挥使。文昭王马希范继位,怨恨衡阳王马希声在他之前即位,督责马希旺,对袁德妃也不以礼相待。袁德妃请求让儿子出家为道士,马希范不许,罢黜他的军职,让他住在竹屋草门,不许参与兄弟们的集会。德妃死后,马希旺忧郁而终。.

新!!: 道士和馬希旺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喪葬

來西亞是個多元文化國家,主要族裔有馬來族、華族和印度族,還有卡達山族、巴瑤族、、伊班族、比達友族和等逾214個族群和次族群,主要宗教有伊斯蘭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基督教、天主教、錫克教、巴哈伊教和其他新興宗教。 各個民族和宗教之間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宗教思想和信仰價值觀,使馬來西亞的喪葬文化呈現出多種不同的面貌。 馬來西亞喪葬文化趨向於「速葬」、「薄葬」和「簡葬」,以穆斯林葬禮來說,遵照先知穆罕默德的教誨:「早晨死了,不可停放過午;黃昏死了,不可過夜」,遺體均在24小時之內下葬;禮俗相對較爲繁瑣的華人葬禮,如非有特殊緣故,停柩也不超過3-5天,許多傳統習俗均已簡化,或隨著時代而消失。 儘管馬來西亞人口的族群、文化和宗教組成各異,但在喪葬實務上都有相同的特性:.

新!!: 道士和馬來西亞喪葬 · 查看更多 »

馬來西亞華人喪禮

來西亞華人喪禮(俗稱「白事」)是華人傳統文化的四大家禮,特徵在於「重孝道、明宗法、顯等級、隆喪厚葬」,它現在結合了儒家、道教、佛教、民間信仰、擇日占星和風水地理的文化色彩,也因不同的宗教、籍貫和地區,衍生出不同的習俗與禁忌。.

新!!: 道士和馬來西亞華人喪禮 · 查看更多 »

馬殷夫人

殷夫人,中国五代十国南楚第一代国王马殷的正妻。 姓名不详,生下儿子马希振。马殷宠爱袁德妃,以袁德妃的儿子马希声为世子。马希振辞官为道士。.

新!!: 道士和馬殷夫人 · 查看更多 »

香花派

香花派,俗稱為釋教,是源於中國福建、廣東地區的佛教支派,稱為「香花僧」或「香花和尚」,以從事超薦、拔度和經懺等活動爲主,儀式內容三教合一,且含有民間信仰的特點,但常被佛教人士视为附佛外道。香花派的寺眾都是所謂的在家居士,與叢林派的禪僧、弘法僧有所區別,既以喪葬祭祀爲主,並不採行出家制度,也無須嚴守佛教戒律,與常人一樣,可以肉食、蓄髮和結婚,與火居道士共同承擔民間紅、白之事。 赫治清《天地會起源研究》:「宗教信仰與活動,又和正統的禪宗寺院派有所不同,獨創了不少法事儀規,增加了很多道具,佛事活動形式豐富多彩,熱鬧非凡,格外吸引人,吸收了道教和民間宗教及儒教的某些成分。香花僧可以吃葷,衣、帽、鞋,都和叢林派有別。晚清、民國以來,有些香花僧還結婚成家。」。 房學嘉《客家民俗》︰「『香花』完成了一個亡者在形體消逝後進入後代追憶行列的進程,同時也成為人們開始正常生活的微妙表達,它已經不是純粹的『陰事』,而真正成了舊人仙逝之後一代新人與屋外的世界進行關係調整、人際交往的開始。」;「通過『做香花』,彼此的心靈裂痕可以得到彌補,也可能因為一個生命的結束得到重新組合而趨於再次和諧。『香花』極力強調並動用各種方式渲染的正是這種質樸而一般的心理需求。」 廣東人也有這樣的民間信仰,稱此類的法師為喃嘸師傅、喃嘸佬。比較接近道教的正一道,.

新!!: 道士和香花派 · 查看更多 »

香港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在香港一般簡稱為「打醮」,而亦有稱為「安龍清醮」,是一種保平安的祈安醮,用以保境祈陽、許願酬還。香港的太平清醮定期舉行,周期由最短1年以至長達60年,普遍的漁業社區每2年或7年舉行一次,多選在農曆四、五月;而農業社區則每5年、10年或前後10年(9年)舉行一次太平清醮,大多選在農曆十月進行。醮期由一日一夜至五日六夜不等。.

新!!: 道士和香港太平清醮 · 查看更多 »

香港盂蘭勝會

蘭勝會中的“盂蘭”由梵文「Ullambana」譯來的,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是來自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勝會”是指一大群人舉行活動的意思,在香港亦稱為盂蘭節、中元節或鬼節。相傳陰司地府在七月初一大開鬼門關,直到七月三十日才再次關閉,七月十四日佛教定為「盂蘭盆會」,而道教則稱為「中元普渡」(詳見中元節與盂蘭盆節)。 香港盂蘭勝會是始於中國潮州、海豐、陸豐、鶴佬籍等移居到香港的人士,他們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從中國內地來到香港,聚居於銅鑼灣、上環、西營盤、深水埗、尖沙咀等地,並將他們在家鄉流行的盂蘭節也一併帶來,以聯繫同鄉感情、紀念祖先和超渡地方上的孤魂野鬼。這些活動於2011年更以「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名義獲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 道士和香港盂蘭勝會 · 查看更多 »

马前课

《马前课》又叫《马前神课》,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散文家、道士、发明家诸葛亮的著作,从字面上讲,就是在出兵之前,在马前面占卜一课,即起卦的意思。讲述了自三国时期至“大同”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卦象,共十四课。 每一课预言一个历史时代,而且每一课都按顺序排列。前十课从当时蜀汉开始,一直到中華民國的诞生。第十一課講述日本侵華,而第十二课讲到新世纪时的转变。 从声韵学分析,韵文是近代吳語,非中古漢語。.

新!!: 道士和马前课 · 查看更多 »

驅魔

驅魔是一種從被附身的人或地方中把寄居惡魔或其它邪惡靈體驅逐的行為。驅魔是一種屬於古代的行為,現在依然是很多宗教信仰體系的一部份。 執行驅魔的人稱為驅魔人,在西方多數是神父,東方則有道士、靈媒等,或任何被認為祈禱時擁有特殊能力的人。驅魔人會在驅魔過程中祈禱及使用各種宗教用具,如符號、符咒、聖像、十字架、避邪物等。驅魔人亦會在過程中祈求上帝或其它各種不同職級天使的幫助。 一般來說,被附身的人其本人並不被認為邪惡,亦不需為其行為負責。因此普遍來說,驅魔對於附身者被認為是一種治療多於懲罰。.

新!!: 道士和驅魔 · 查看更多 »

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玉皇經》。撰人不詳,成書於唐代或宋代,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為元始天尊演說玉皇修道證仙故事,以及奉持玉皇經咒的功德果報。 本書自宋元以來廣為流行,為道士舉行齋醮和道門功課之必誦經文。此經為玉皇根本經典,不但道士常誦此經作為功課,其它有關玉皇的朝、懺、燈儀等也以此為依據,對道教和民間信仰都有很大的影響。.

新!!: 道士和高上玉皇本行集經 · 查看更多 »

高魯泉

魯泉,原名吳鉅泉,著名粵語片演員吳楚帆之兄。因外表高大瘦削,而得到“高佬泉”的綽號。他本人則將“佬”字改為“魯”字(“佬”与“魯”粵語發音相似),故藝名為“高魯泉”。 1935年起加入電影圈。在粵語片中,主要演繹道友、道士、老人等角色。從1930年代至1970年代,高魯泉參演粵語片無數,為一名出色的甘草演員。經典之作為与矮冬瓜聯袂主演的《老夫子》系列,《如來神掌》等。1970年代初,高魯泉曾參演電視劇集。1972年因血管爆裂而不良于行。之后,高魯泉退出影視圈。.

新!!: 道士和高魯泉 · 查看更多 »

謝允

谢允可以指:.

新!!: 道士和謝允 · 查看更多 »

謝允 (道士)

謝允,又稱謝羅令、謝羅公。晉朝歷陽〈今安徽省和縣〉人,著名道士。 幼年遭逢蘇峻之亂,被賊軍擄賣為奴僕。年少即靈異。奉主命,入山放牧,與虎通話,虎不傷之,為人所見,聲名遍於鄉里。官吏得知,大為驚異,遂以「良家子遭擄」,放歸。 後作羅縣(今湖南汨羅附近)縣令,人稱謝羅令、謝羅公,棄官修道,在襄陽遇一道士,約至武當山修道,得到神通。故武當山亦名謝羅山。 下山之後,與將軍桓宣聚餐,席間有人提起左慈與曹操聚會,從清水中變出鱸魚,且釣起來喫的事。謝允說:「很簡單,請給我一些水。」取一甕清水,投下符籙,即有鯉魚躍出。 當時有諸侯門第受到夜梟侵擾,夜夜都有鳥鳴聲,命武士守衛捕捉,卻全然不見其蹤。謝允說:「不是鳥。」於是畫了一張符,貼在門上,再也沒聽到鳥鳴聲。.

新!!: 道士和謝允 (道士) · 查看更多 »

鬼燈的冷徹

《鬼燈的冷徹》(鬼灯の冷徹)是江口夏實的日本漫畫作品,於講談社《Morning》進行連載。動畫方面,2013年發表決定製作電視動畫的消息。並於2014年1月至4月間播出。2017年10月至12播出《鬼燈的冷徹 第貳期》的前半段,後半段於2018年4月起開播。.

新!!: 道士和鬼燈的冷徹 · 查看更多 »

魚玄機

魚玄機(),字「幼薇」,一說字「惠蘭」,晚唐女詩人,名妓,後来出家為道士,長安人。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約生於唐武宗會昌四年(844年),卒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其傳記資料散見於元‧辛文房《唐才子傳》、晚唐皇甫枚《三水小牘》、宋孫光憲《北夢瑣言》等書。后来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的罪名处死,終逝前名言詩句:「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千古傳唱,廣為世人所知。.

新!!: 道士和魚玄機 · 查看更多 »

魏舒 (西晉)

魏舒(),字陽元,任城樊縣人。三國時曹魏及西晉官員,官至司徒。.

新!!: 道士和魏舒 (西晉) · 查看更多 »

魂魄

魂魄,附於人體的精神靈氣,類似於西方所說的靈魂。在中國哲學之中,魂魄陰陽對反,魂為陽性精氣,魄為陰性精氣。.

新!!: 道士和魂魄 · 查看更多 »

魔髮小道士

| 魔髮小道士(머털도사)首次播出电视动画于西元1989年,韓版共108集。MOD21台(龍華動畫台)於2014年5月21日至6月25日週一至週五下午五點至六點收視,TiTV 台灣互動電視,2014年10月9日,引用時間:2015年11月2日。。.

新!!: 道士和魔髮小道士 · 查看更多 »

魔法

法,是一種在現實中尚未經過證實的,催動並控制能量的方法,大多牽涉具神秘色彩的力量或是行為。 廣義而言的魔法(包括下文所提及的仙術、妖術等)多為依附在特定信仰體系之下,為信仰者所相信,能夠引發超自然現象的法術形式。 至於狹義的魔法則專指歐洲文化中所認知,冠以魔法之名的術法。 此外尚未被證實但非神祕學的超自然現象通常被歸類為科學的範疇,不能稱之為魔法。.

新!!: 道士和魔法 · 查看更多 »

许宣平

许宣平,唐代道士,新安郡歙縣(今屬安徽)人。 身長七尺六寸,景云年間隐居城阳山南坞(今安徽歙縣翠微山),以賣柴為生,常歌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據說有長生不老之術,不食五穀,容顏像四十來歲的人。李白曾去拜访之而不遇。傳說為武術名家。.

新!!: 道士和许宣平 · 查看更多 »

许仲琳

许仲琳(生卒不详),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境)人,明朝小说家。 生平事迹不详。據說著有知名神魔小說《封神演义》,约成于隆庆、万历年间。目前已知最早的《封神演义》版本是万历年间金阊舒载阳刊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书中卷二题作“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有学者认为《封神演义》的作者即为许仲琳。 近來學者多認為《封神演义》為道士陸西星所著,许仲琳可能只是重編目次,修飾情節再度刊刻。.

新!!: 道士和许仲琳 · 查看更多 »

许逊

許遜(),字敬之,晉代著名道士,南昌縣(今屬江西)長定鄉益塘坡人,祖籍河南汝南,道教淨明道、閭山派尊奉的祖師,許遜于晋太康元年(280年)出任旌阳(今屬四川)令,人称許九郎、閭山祖師、许旌阳、旌陽祖師、感天大帝,又称許天師、许真君。.

新!!: 道士和许逊 · 查看更多 »

谢宝胜

謝寶勝(),字子蘭,安徽壽州人。清朝政治人物,軍事將領,性情剛烈,曾因事不利,兩度出家為道士,因清朝覆滅而飲彈自裁。.

新!!: 道士和谢宝胜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道士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豬哥亮

豬哥亮(tl;),本名謝新達,復出後改名謝友偵,出生於臺灣高雄市左營區,為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演員,也是早期秀場超級巨星,有「秀場天王」之稱號。在1980年代,他的藝名「豬哥亮」在秀場上曾與張菲、邢峰齊名,並稱「南豬、北張、中邢峰」,亦有人加入了高凌風與倪敏然。 豬哥亮大多使用閩南語臺灣話,在臺灣走紅以後,豬哥亮在各個閩南語社群中,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東南亞的閩南人之間也頗有知名度,他早期的《豬哥亮歌廳秀》或其他秀場錄影帶和光碟在當時知識產權觀念尚未普及的年代,在閩南地區(泉州、漳州、廈門)也有盜版品推出並頗受歡迎,當代的有線電視也盜播過他的歌廳秀節目。閩南地區不少的觀眾都是租豬哥亮的錄影帶或光碟長大的,時至今日仍能在光碟店租得到豬哥亮的秀場影片。 1993年,豬哥亮疑因沉迷於大家樂、六合彩等而積欠大筆賭債,因此而跑路。1997年曾短暫復出過,但到1999年再度離開演藝圈,一沈潛就十年之久。 直到2009年豬哥亮被蘋果記者於屏東吃黑輪發現行蹤,4月24日豬哥亮為燦坤3C拍攝電視廣告而復出。回到演藝圈之後,引用廣告台詞而稱這數年的跑路為「出國深造」。同年的8月1日豬哥亮復出演藝界之後,主持的第一個綜藝節目為民視《豬哥會社》,高收視率更曾是一舉衝破10%,2010年10月22日,豬哥亮與侯怡君以《豬哥會社》榮獲第45屆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主持費更是驚人天價,民視《豬哥會社》一集新臺幣30萬元,中視《萬秀豬王》70萬元,華視《華視天王豬哥秀》85萬元,酬勞之高,稱霸主持界,無人能敵。 2011年起,每年豬哥亮都會在春節或農曆新年時期推出過年賀歲片,如《雞排英雄》、《大尾鱸鰻》、《大稻埕》、《大囍臨門》、《大尾鱸鰻2》等電影,並領銜主演,每年均破新臺幣億萬票房,也讓豬哥亮有「破億票房天王」、「賀歲帝」的美名,直到2017年的《大釣哥》才中斷這項記錄(票房6,932萬),此電影是豬哥亮的電影遺作。2017年3月,因大腸癌末期住進臺大醫院。同年5月15日清晨,豬哥亮因癌症引發肝衰竭,睡夢中辭世,5時08分確認病逝,享壽70歲。.

新!!: 道士和豬哥亮 · 查看更多 »

賴和

賴和(),台灣彰化人。原名賴河。本職是醫生,但是卻在文學領域留下盛名,尤其是他的詩作,被公認是台灣最有代表性的民族詩人。賴和不但是台灣日治時期重要的作家,同時也是台灣1930年代作家所公認的文壇領袖,曾經催生、主編過《台灣民報》的文藝欄。由於他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因此他的同輩楊守愚說他是「台灣新文藝園地的開墾者」與「台灣小說界的褓母」,並在「光復慶祝後二日」一文中讚揚他為「台灣的魯迅」。曾經主編新潮文庫的醫生文人林衡哲,則尊稱賴和為「台灣現代文學之父」。.

新!!: 道士和賴和 · 查看更多 »

越南科举制度

越南科舉制度(The Confucian court examination system in Vietnam;Khoa bảng Việt Nam;公元1075年-1919年),始自於李朝1075年,至阮朝末年的至1919年止,持续了800多年。是全世界科舉制度最晚廢除的國家刘海峰,中国对日、韩、越三国科举的影响,《学术月刊》,2006年12月刊。 1919年,阮朝最後一次舉辦科舉考試,其進士第一名為阮豐貽。此後科舉制度於世界上正式成為歷史。.

新!!: 道士和越南科举制度 · 查看更多 »

超渡

超度,也稱超薦等,華人喪禮中,雅稱犯罪、人格淨化、浮屠犧牲、俗稱作功德、作功果等。超度是一種「喪事」的宗教儀式,是在佛教、道教、民間信仰中,以佈施僧侶、道士、念誦佛經、召請神佛等等行為,使祖先或亡靈彌補生前罪業,得到冥福、增加福報、減輕身處地獄、餓鬼等輪迴恶道的困擾等。有時還有破地獄的儀式,道士會帶親屬做一些動作仿效目蓮救母,象徵把亡者救出地獄。.

新!!: 道士和超渡 · 查看更多 »

麻衣子

麻衣子(),姓李名和,字顺甫,號“麻衣真人”,或稱“麻衣子李和”。他出生于秦中(今陕西省),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人。因其披麻为衣,故俗称为“麻衣子”。后来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慈惠普济真人”。.

新!!: 道士和麻衣子 · 查看更多 »

躉符

躉符是一個華南民間宗教儀式,作用是當有土木工程在原居民的鄉村或祖墳附近進行時,當地鄉民認為會使到風水受到破壞,更會驚動龍神、干犯土煞,影響家宅安寧,因而需要進行宗教儀式以冀「化煞」,祈求人、神平安。鄉民在施工前延聘喃嘸或法師進行「躉符鎮土」法事,儀式一般會由正一派的喃嘸師傅作法,備有香燭三牲祭品供奉。.

新!!: 道士和躉符 · 查看更多 »

黎利

黎利(,),越南後黎朝開國君主,后人称為黎太祖()。他起兵驅逐了明朝的驻军,使越南(當時“大越”國土相當於今越南中、北部)最终取得獨立地位。 黎利生于越南清化地區,在他的青年時期,陳朝被權臣胡季犛所篡,中國明朝籍此於1407年出兵佔領越南(當時國土相當於現今中、北部),設立了交趾承宣布政使司,使之成為中國轄地。與此同時,越南群雄並起,黎利亦於1418年發動藍山起義,從而展開了抗明十年戰爭。結果,明宣宗決定罷兵,黎利稱帝,使越南重獲獨立,開創後黎朝(1428─1789年)。另外,黎利獲明朝承認其對越南的統治,以保持中越的邦交關係。.

新!!: 道士和黎利 · 查看更多 »

黎遇航

黎遇航(),江苏金坛人,道士,道名黎顺吉,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黎遇航幼时随父亲在茅山元符万宁宫西斋道院学道,拜徐龙田为师,取名顺吉。后又师从当地名师吴济之。1924年任元符宫高功法师,也是道观中最年轻的师傅。抗日战争时间他曾辗转多地,后回到茅山,在新四军建立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从事后勤工作。抗战结束后,他回到茅山道院,出任元符万宁宫住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黎遇航任教于茅山下泊宫小学,并曾任校长。1954年当选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赴北京,任新成立的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1961年,又任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返回茅山。文革结束后,中国道教协会于1980年恢复工作,黎遇航当选为会长。1987年主持创办《中国道教》杂志并任社长。1990年中国道教学院成立后,他又出任院长一职。1992年起退出领导岗位,改任中国道教协会顾问。此外,他还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理事等。2002年12月20日,他在北京羽化,终年87岁。.

新!!: 道士和黎遇航 · 查看更多 »

軍戶

軍戶制度,是中國明代為求確保軍隊的永續戰力,因而制定確保軍源的制度。 所謂的軍戶就是其戶籍種類屬於軍籍的軍人。明代的軍戶制度原則上是承襲元代戶籍的分類而來的。《元史》,卷九八,〈兵制一〉云:「天下既平,嘗為軍者定入尺籍伍符,不可更易。」所以元代有軍人專屬之「軍戶」。明代的戶籍分類,依《明史》〈食貨志〉「戶口」云:「凡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民有儒,有醫,有陰陽。軍有校尉,有力士,弓、舖兵。匠有廚役、裁縫、馬、船之類。瀕海有鹽、竈,寺有僧,觀有道士。畢以其業著籍,人戶以籍為斷。」所以有專為軍人而設之「軍戶」。除非成为兵部尚书,否则也要世世做军。 Category:明朝军事制度 Category:兵役制度 Category: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新!!: 道士和軍戶 · 查看更多 »

黃裳 (清朝)

黃裳,字元吉,江西豐城人,生卒年不詳,元代或清代道士。.

新!!: 道士和黃裳 (清朝) · 查看更多 »

黑魔法

黑巫术,又稱黑魔法,即邪惡的巫術,最早是由日本电子游戏创造的术法概念。主要以傷害別人為目的,透過放蠱、咒詛、秘密儀式、書符等方式,達到謀殺、致病、迷惑、役使、嫁禍等目的,使人在不知不覺受害。多用於對付仇敵或報復他人,亦可用作治病、驅邪,或針對他人所施行的巫術進行治療、防禦或反擊。亦有人指黑魔法是魔鬼的轄區,借助於一大群邪靈或惡魔的幫助,魔鬼得以進行他邪惡的工作;而幫助魔鬼的人,則得以施展黑魔法的能力。與黑巫术相對的概念是白巫术。.

新!!: 道士和黑魔法 · 查看更多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陰符經》,簡稱《陰符經》,後人依託黃帝所作,成書年代不詳,唐代始通行於世,言行事暗合天道,切應盜機,則能功成事遂。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四百餘字分作三章,另有三百餘字本,各傳本字數有所增減,分章或不分章者皆有。 《陰符經》歷代注家解經要旨不一,或以為兵家權謀之書,或解以道家之言,宋元道士多以內丹功法注經,文人則以儒家性理之說釋之。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陰符經》迄清代已逾百家注解,其重要性不下于《道德經》和《南華真經》。.

新!!: 道士和黄帝阴符经 · 查看更多 »

黄明志

明志()是马来西亚的创作歌手、导演、演员、制作人及主持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祖籍中國海南,為馬來西亞華裔。畢業於铭传大学大眾傳播學系。 黃明志原為網路歌手,2011年導演及演出电影《辣死你妈》,在日本大阪亚洲电影节获得了最佳新晋导演奖。2015年7月在臺灣出道,並且發佈首張專輯《亞洲通殺》。 2014年11月1日黃明志在YouTube 上傳一首歌《飆高音》,這首歌的MV裡kuso嘲諷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選秀節目,MV點擊目前已超過1126萬次。因為太受歡迎,還受邀參加錄影,他在2015年3月26日於臉書發佈受正版節目邀請錄影的消息。 2016年5月,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馬來西亞饒舌歌手黃明志首次入圍台灣金曲獎,沒想到竟有媒體報導時指稱他「出身中國好聲音」讓他幽默回應「噴飯三個小時」,但已不是黃明志第一次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好聲音》節目了。 2017年5月以《亞洲通車》專輯歌曲中《漂向北方》,再度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也憑此曲获得了马来西亚Newayk歌颁奖典礼 年度歌曲奖,全方位创作歌手奖以及十大热门MV奖之一。2018年获得了KKBOX风云榜年度风云歌手奖。.

新!!: 道士和黄明志 · 查看更多 »

輔天真君

輔天真君,即蕭明,道教閭山派神祇,亦被視為五營神將中的南營將軍。相傳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封輔天靈應真君,賜御匾「溪源顯跡」,人稱輔天真君蕭法主。.

新!!: 道士和輔天真君 · 查看更多 »

辟穀

辟穀(inedia、英文辟穀的另一词为breatharianism,意为“吸食空气”。辟穀者称作inediate或breatharian)是道士用来修身的一种方法,通常在辟穀期间,不吃用火烹制的食物,只喝水和吃一些天然的食物,如桑椹,黄精等。另外,在许多其他的宗教中也存在相似的修身方法,比如藏传佛教。 然而没有人在严格的科学实验环境中能突破禁食禁水7到10天或禁食30天左右的人体存活极限。有一些绝食表演者似乎可以不吃不喝很多天,但都是在那些表演者自己设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能够长期辟穀的人通常只是限制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但并不可能做到长期禁食或禁水。在禁食不禁水的情况下人生命延续的时间,取决于实际测量得到的基础代谢率,机体中糖、脂肪和蛋白的储存量和各个生命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目前还没有充分的研究对这个问题作出结论。.

新!!: 道士和辟穀 · 查看更多 »

近親性交

近親性交,是指在近親之间所发生的性行为。但這種行為通常與近親婚姻一起被混為一談,被視為是。 性交的發生可分為合意性交與非合意性交(如強制性交、乘機性交等準強制性交犯罪行為)。如非合意性交,必屬非法。在合意性交部分,在多數現代文化的道德觀無法接受,於重視人倫的中華文化圈,近親性交属于亂倫的範圍。在法律面上,各地区採取的立場不同,有的採取放任的態度(如西班牙、法國刑事法),有的採取制裁的態度(如香港、德國刑事法),有的採取非刑事化的態度而認為是需要治療的心理疾患(如羅馬尼亞刑事法)。但因為各文化對性行為和近親定義不同,所以對近親性交的定義也有很大差異。 參照東西方的文明史,可知近親性交,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卻又甚少提及的(直至今日)。在有些社会如古埃及,兄妹、姊弟、父女、母子乱伦很常见,目的是为了保持皇家血统的纯净。近年來性科學的知識與尺度較為進步開放,以及男女平權觀念的普及,各國陸續對於近親性交開始有著手進行小規模的統計調查。在基督宗教和佛教影響力較大的國家中,近親性交的比率大約從3%到10%間,西亞(中東)、非洲、南亞等則可攀升到44%甚至大於50%,如南非、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等。 另有非因為文化或法律限制造成的近親性交,即近親性侵。如2010年索馬利亞發生飢荒,大批難民逃往肯亞,難民營發生了性侵婦女,並逼迫兄妹在大庭廣眾下性交的慘事;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十五歲以上的女性超過半數有被強迫性交、性虐待、近親性侵的經驗。在巴勒斯坦的-zh-hans:纳布卢斯;zh-tw:納卜勒斯;-省,由於以色列軍隊對居民的自由、財產、就業等作了很大限制,當地有著長期的文盲、貧窮、就業問題,近親性交與通婚也相當普遍。.

新!!: 道士和近親性交 · 查看更多 »

茹法亮

茹法亮,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中国南北朝时南齐的权臣。 出身小官,从事斋干、扶持等低贱的职业。曾出家为道士。刘宋、南齐之间,数次任典签帅,永远重权。齐武帝时,为中书舍人,与吕文度等结盟,权利在很多士卿之上。 Category:南齐官员 Category:南北朝道士 Category:德清人 F.

新!!: 道士和茹法亮 · 查看更多 »

茅山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和常州市金坛区交界处,是中国道教名山之一。主峰名大茅峰,海拔372.5米。.

新!!: 道士和茅山 · 查看更多 »

郭京

郭京(?-1127年),北宋靖康之难首都开封城破之直接罪魁祸首之一。.

新!!: 道士和郭京 · 查看更多 »

郭無為

郭無為(),号抱腹山人,五代末年棣州(今山东惠民)人。 早年为道士,曾于武当山出家。后汉乾佑三年(950年),郭威出兵征讨李守贞,郭自荐于军前。郭威惊异于他对国事的见识,但是为免后汉隐帝刘承祐的猜忌,未接受郭的投奔。 其后,北汉刘承钧即位,征召郭无为为谏议大夫,不久,又以其为相,执掌国政。968年刘承钧死后,刘继恩继位,怨恨郭無為在立储问题上不曾为其出力,欲逐之,未果。同年刘继恩为侍从所杀,郭立即迎立其弟刘继元,时人多有怀疑他是幕后主使。 979年,宋太宗征北汉,郭欲降,被刘继元绞死。 G郭 W無.

新!!: 道士和郭無為 · 查看更多 »

郭都贤

郭都贤(),字天门,号些庵,又號顽石道人,湖廣桃江三堂街合水桥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中秀才,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中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分校顺天府乡试,录取史可法等六人。历任吏部稽勋司、验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选司员外郎等官职。郭都贤任四川参议、江西学政为官有贤声。崇祯十五年(1641年)出任江西巡抚,辞官归里。清順治三年(1646年)束发入桃江浮邱观出家修道。组织了浮邱山“三千道士下洞庭”的抗清活動,即洞庭举事案。桂王在肇庆即位为永历帝,以兵部尚书召郭都贤,而郭都贤已出家为道士。他在吏部为官时,洪承畴入狱。他极力为洪承畴辩诬。洪承畴视为恩师。洪承畴降清后,至桃花江拜望郭都贤,餽贈金錢給郭都賢,不接受,请郭都贤之子出任督军,又謝絕。並故作眼病之状。洪承畴訝異的问“何时得眼疾”,郭都贤说:“我认识你时,眼睛就瞎了。”洪承疇頓時無言以對。洪承畴在长沙制造冤狱,拘禁了名士三百多人,郭都贤去长沙要洪承畴免杀无辜。洪承畴只得将那三百多人全部放了。临别时,郭都贤拱手道:“多谢两朝元老。”洪承畴回答:“下官是千古罪人”。郭都贤工诗文、书法、绘画,善于画松、兰、竹。.

新!!: 道士和郭都贤 · 查看更多 »

阴贵人 (汉明帝)

贵人,阴姓,中國東漢時期皇族女性,出身南陽郡。為漢明帝劉莊貴人,梁王刘畅生母。 阴贵人被汉明帝宠爱,于汝南王刘畅也被父亲宠爱,封地汝南国的租税收入比其他皇子多一倍。相传她做梦中吃瓜非常甜美,汉明帝为此寻访全国各地,得到敦煌进献瓜种,名穹隆。当地人说,有道士从蓬莱得这种瓜的种子,吃了之后不饥饿。.

新!!: 道士和阴贵人 (汉明帝) · 查看更多 »

阴阳家

陽家,是中國东周戰國中期主要學派之一。以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為宗旨,故名陰陽家,又稱“陰陽五行家”或“五行家”。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列「陰陽家」為六大學派之首。《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有東周戰國末期齊國的鄒衍。陰陽本指事物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傳》),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莊子·則陽》)。陰陽家則把陰陽矛盾作用引起的變化推演至神秘化,「深觀陰陽消息,而作怪迂之變」(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新!!: 道士和阴阳家 · 查看更多 »

阿炳

华彦钧(),小名阿炳。中国音乐家,道士,江苏无锡人。晚年被称呼為盲子阿炳、盲公炳或盲炳。.

新!!: 道士和阿炳 · 查看更多 »

阿炳故居

阿炳故居,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國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區。 阿炳故居原是無錫洞虛宮的雷尊殿,是知名无锡音樂家華彥鈞(阿炳)出生、成長、生活、創作音樂和離世的地方,並在他離世後收歸國有。保護故居的建議在1978年末至1979年上旬首先提出,在社會上面臨爭議和阻力,其後在1993年4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幾名委員聯名提案後出現轉機,先後在1994年、2002年分別列入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修繕計劃擺上日程。故居在2006年5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炳紀念館亦在2007年開放,前後投入近七千萬元人民幣,被《無錫商報》評論為「無錫最昂貴的紀念館」。 阿炳故居曾在2002年11月遭到大規模破壞,被崇安區崇安寺地區改造指揮部的人員試圖清拆,他們事後解釋是不了解文物修繕原則所致,並為故居完成初步的原狀恢復工作。.

新!!: 道士和阿炳故居 · 查看更多 »

閤皂山

山,或作閣皂山、合皂山,簡稱閤山,位于中国江西省樟树市(旧清江县东南),以山形如閤,山色如皂而得名。閤皂山是道教名山,为第三十六福地,道教灵宝派祖山。 道教灵宝派称其祖师葛玄在游历诸名山之后,最后于閤皂山东峰卧云庵炼丹、成道。又传晋代丁令威尝于閤皂山修真得道。今山北高峰为丁仙峰,俗稱丁山。宋代有大批道士来閤皂山修道。现閤皂山有崇真宫、接仙桥、放生池、百花园、炼丹井、鸣水桥等古迹。.

新!!: 道士和閤皂山 · 查看更多 »

閻文應

阎文应,北宋宦官。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人。 阎文应给事掖庭,在嫔妃宫中侍奉,积迁至入内副都知。宋仁宗初亲政,他与宰相吕夷简计划,将刘太后垂帘时所任命的大臣全部罢免。郭皇后说吕夷简也是依附刘太后,宋仁宗将吕夷简一起罢免。阎文应素与吕夷简相交结,将内情告知,吕夷简怨恨郭皇后。杨美人、尚美人得宠,尚美人在仁宗面前有言语得罪皇后,皇后要打尚美人,宋仁宗保护尚氏,皇后失手抓伤仁宗脖颈。宋仁宗大怒,把抓痕给执政大臣看,要废黜皇后。当时吕夷简再次为相,遂和阎文应合力乘隙废郭后。郭皇后被废为净妃,居于瑶华宫。阎文应请求皇帝杨美人、尚美人送出宫去,尚氏废为女道士,杨氏别宅安置,被阎文应送出。仁宗既而后悔,想要复立郭后,阎文应挟太医诊治,使郭后暴死。后历任昭宣使、恩州团练使。因遭谏官弹劾,被谴出宫。先后任嘉州防御使、秦州钤辖、郓州钤辖、相州钤辖。死后赠邠州观察使。.

新!!: 道士和閻文應 · 查看更多 »

閻才人

閻才人,唐朝妃嬪,并州太原人。唐玄宗的才人。 父亲赠朝散大夫、忠王友阎力,母太原郡太夫人王氏,兄宁远将军、守左武卫中郎、上柱国阎义之。开元年间为才人,閻才人生唐玄宗第二十四子李玼和信成公主,閻才人早逝。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八月初五日,母亲王氏出家太平观女道士,道号紫虚。天宝十三载(754年)正月廿四日,王紫虚去世。閻才人的外孙女、信成公主的女儿静乐公主独孤氏,在天宝四載(745年)嫁给了契丹松漠都督李怀节。.

新!!: 道士和閻才人 · 查看更多 »

薄彥徽

薄彥徽(),字舜美,山西陽曲(今太原)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道士和薄彥徽 · 查看更多 »

開光點眼

開光點眼,多用在神像或者宗教藝術品上,乃是透過宗教儀式,請來神靈以靈力進入神像或宗教藝術品內。主其事者通常是僧侶或者道士,在臺灣,也常由民意代表、高級官員或者門閥聞人為之。其儀式大略是在念誦各種咒語或者吉祥話後,以硃砂筆點神像或藝品之上。.

新!!: 道士和開光點眼 · 查看更多 »

開皇曆

《开皇曆》是中国古代隋朝的曆法。 隋朝统一中国,隋文帝想以符命耀天下,道士张宾迎合,自称通晓历法,得到皇帝宠信,被任命为华州刺史,隋朝开皇四年(584年)张宾和刘晖、董琳、劉佑、马显、郑元伟一起修订新历,称为开皇历,颁用至开皇十六年(596年)。以365\frac日为岁实(太阳年),29\frac日为朔策(朔望月)。采用429年有158闰的闰周,以何承天的历法损益而成。颁布后,刘孝孙和刘焯认为开皇历,不用破章法,不考虑岁差,不知用定朔,不会计算上元积年,是其重大缺陷。开皇曆不如何承天之历法精密,很快被大業曆取代。.

新!!: 道士和開皇曆 · 查看更多 »

薛頤

薛頤(),正式名为薛賾,字远卿,黄州黄岗(在今湖北省黄冈市境)人,《旧唐书》记为滑州(河南滑县)人。 大業年間是道士出身。能解天文律曆,還能占卜。隋煬帝引入內道場,亟令章醮。唐朝武德初(618年),入秦府,薛頤告訴李世民說:「德星守秦分,王當有天下,願王自惜也」。官至太史令。後上表出家成為道士,唐太宗为他在九嵕山昭陵之左置紫府觀,拜其为中大夫,行紫府观主事。又敕于观中建一清台,用以观察天象(玄象),有灾祥薄蚀谪见等事,随状闻奏。前后所奏,与京城长安观星台的李淳风多相符合。后数岁卒。.

新!!: 道士和薛頤 · 查看更多 »

藏茶

藏茶()是藏族的主要生活饮品,又称为藏族的民生之茶,藏族谚语说:“旦夕不可暂缺”。从古到今,按历史时期和各地风俗不同又称为大茶、马茶、乌茶、黑茶、粗茶、南路边茶、砖茶、条茶、紧压茶、团茶、边茶等。是采摘于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雨极高山,当年的成熟茶叶和红苔(小叶种),经过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全发酵茶。因这种茶叶会压成砖状收藏,故藏族人又称之为"茶砖"。 中國历届政府规定藏茶主要以四川边茶(雅安出品为主)为官茶,专为雪域高原特供,史称“南路边茶”。 藏茶是生物全发酵黑茶的始祖,而且雅安出品的藏茶本味厚甘,无乔木树叶味,特别能降三高、减肥、降脂。 藏茶属于贵价茶叶,按年份和品质确定价值,一般年代越久远价值越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优质的陈年藏茶,冲泡之后颜色红而透亮,口感醇柔,味道带甜、微药味和茶树香。与普洱相似,藏茶有降脂及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

新!!: 道士和藏茶 · 查看更多 »

闾丘方远

闾丘方远,唐末五代道士。复姓闾丘,字大方,号“玄同先生”。舒州宿松(今中国安徽)人。是道教南岳天台宗的重要人物。三十四岁受法箓于天台山玉霄宫。方远辑录《太平经钞》,将一百七十卷之《太平经》精选节录为简明读本。唐昭宗赐号“妙有大师玄同先生”。据南唐沈汾《续仙传》载:从学弟子二百多人。弟子有程紫霄、聂师道,胡谦先、孔宗鲁等。 L闾 L闾 F方.

新!!: 道士和闾丘方远 · 查看更多 »

闵一得

闵一得(),清代著名道士,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名苕蒪,字朴之,一字小艮,派名一得。浙江吴兴人。 年九岁入浙江台州天台山桐柏宫,从学内丹。后服官滇南。乾隆末年(1790—1795)去官,于吴兴(今浙江湖州)金盖山主持纯阳宫。主持该宫教务,并从事著述。 撰著有《金盖心灯》八卷,卷前列《道谱源流图》,以老子为道祖,吕岩为道宗。吕岩之下,分列刘海蟾、张伯端至白玉蟾等南宗五祖之传系,和王重阳至北七真之传系;继列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之传系,重点记述了龙门派第一代至第十四代传人的事迹。是研究明、清龙门派历史的重要资料。又辑撰有《道藏续编》、《古书隐楼藏书》、《还源编阐微》、《大梵先天梵音斗法》等。《道藏续编》是闵一得收录明清以来晚出的丹经道书编辑而成,所录的道书都是明《正统道藏》所未能收入者。 M闵 M闵 M闵 Y一.

新!!: 道士和闵一得 · 查看更多 »

董伯華

董伯華,又稱董公、董真人、董公祖師、董公真人、董公真仙,中國福建泉州信奉的鄉土神祇,尤其以晉江、安溪奉祀最誠。在福建安溪縣龍門鎮榜寨村、美內村、美頂村、南安市翔雲鎮有廟宇,多為翁姓人士供奉,隨著翁姓的遷徙,在南洋、臺灣各地均有廟宇崇祀。臺灣嘉義縣義竹鄉翁姓人士視董真人為保護神,臺灣清領時期的安溪翁姓移民視為防番之神,時常在山區奉祀清水祖師與董真人,防備生番出草獵首。.

新!!: 道士和董伯華 · 查看更多 »

董忠 (新朝)

董忠,中国新朝時代武将,王莽的屬下。 天鳳六年(19年)、大司馬严尤諫止攻撃匈奴,王莽将他罷免,以降符伯董忠为大司馬。地皇三年(22年)冬,各地反新軍勃興,王莽命令大司徒王尋率軍十数万駐屯洛陽,大司馬董忠訓練軍事于中军北垒。大司空王邑兼领三公职务。地皇四年(23年)六月,王邑率领的新朝主力在昆陽被劉秀(後来的汉光武帝)率领的漢軍殲滅,王尋战死。新濒临滅亡,道士西门君惠对卫将军王涉说:“谶文说刘姓当复兴,国师公(劉歆改名刘秀)的姓名就是。”王涉于是和国师公刘秀、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起武侯孙伋商议用所属军队劫持王莽,投降更始帝,来保全家族。七月,孙伋向王莽告密。王莽召见董忠责问,趁机当场格杀,命虎贲武士用斩马剑剁董忠的尸体,逮捕董忠的家族,用浓醋、毒药、利刀、荆棘合成一穴埋葬了他们。刘秀和王涉都自杀了。王莽召回王邑,命为大司马。命大长秋张邯担任大司徒,崔发担任大司空。.

新!!: 道士和董忠 (新朝) · 查看更多 »

董凝陽

董凝陽(1160年—1227年)金朝人,寓居太乙山,知名金丹派道士。女真人,本姓朮虎,後改漢姓董,名守志,字寬甫、寬莆,號凝陽子、和光老人,法名遇真。 生於海陵王正隆五年,二十歲從軍,三十五歲時在軍中重病,因而身體癱瘓。據說在得到正陽真人鍾離權顯靈醫治,隨即康復。 爾後,又遇廣陽真人劉海蟾傳授道法,居潯陽結庵修鍊。後正陽真人鍾離權、純陽真人呂洞賓又來傳授,廣得內丹法訣,於是傳道於秦、隴,開宗立派,造建觀、堂數十間,門生弟子數百人,檀越無算。金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羽化,著有《中光集》。.

新!!: 道士和董凝陽 · 查看更多 »

董海川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清朝直隶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

新!!: 道士和董海川 · 查看更多 »

葬礼

葬礼,也称葬仪、葬丧、喪禮、白事或後事,是一种社会仪式,正式标志一个人的死亡,也是一种处理尸体的礼仪。世界各民族都有不同的葬礼形式。葬礼的历史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例如石器时代的墓葬中,死者的肢体经常按一定格式摆放过、尸体涂有象征鲜血和生命的红赭石,墓穴中有陪葬品等。从人类学的角度看,葬礼是让活人用非破坏性的方式向死者致意,把由于人的死亡而被扰乱的社会关系重新平衡起来,它可以维持社会的凝聚力并防止社会崩溃。.

新!!: 道士和葬礼 · 查看更多 »

鑒真

鉴真(),唐朝僧人,俗姓淳于,江苏扬州江阳县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新!!: 道士和鑒真 · 查看更多 »

葛巢甫

葛巢甫,又作巢父,东晋後期著名靈寶派道士,丹陽句容(今日江蘇)人,为葛洪之曾孙,道教靈寶經的主要作者。相傳內中經文為葛玄傳給鄭隱,鄭隱傳給葛洪,後轉傳予葛巢甫。 陶弘景《真诰.翼真檢》记载:葛巢甫「造构灵宝,風教大行」,並傳授予任延慶與徐靈期二人,靈寶經從此廣為流傳,成為六朝道教的主要經典。 Category:晉朝人 Category:道教人物.

新!!: 道士和葛巢甫 · 查看更多 »

葛长庚

葛长庚(),字白叟,一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祖籍福建闽清,生於琼州(今海南琼山),南宋道士。 少年即谙九经,父亡后,母改嫁,改姓白。在武夷山學道,從泥丸真人陳翠虛,又云游各地。嘉定年間,奉诏征赴阙,擔任太乙宫館長,封紫清明道真人。内丹南宗尊为第五祖。習水性,“能入水不溺,竟没知所终”。有《海瓊問道集》、《白真人文集》等。又工書法,《足軒銘》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亦善畫,相傳鄂州(湖北武昌)城隍壁竹林圖是他的作品。.

新!!: 道士和葛长庚 · 查看更多 »

邪术

邪术就是「不正当的方术」、「妖术」的意思,也有称巫术。在中国以及世界各地,自古以来就存在许多神秘的方术,其中一些是由宗教方术或由巫医演变而来的邪术。无论是黑道或白道邪术,都是用邪灵、低灵或者阴鬼的力量来施法。所谓黑道,是指为求个人经济上的利益,或复仇、夺权、夺爱或被人雇用而施术加害于人;白道则是指用以治病、收惊、保护、御防、寻求水源、求雨、谋求个人或别人之好处而施术。邪术害人也害己,即便是白道邪术,往往也会招引附体、危害自身。东西方史书、典籍多有记载,但现代也有人认为邪术之类是封建迷信、子虚乌有。.

新!!: 道士和邪术 · 查看更多 »

邵元节

邵元节(),字仲康、号雪崖。明代江西贵溪(一说安仁,即今江西余江)人。为著名正一道道士。深獲明世宗寵信,以之總領道教事,谥曰文康荣靖,贈少師。隆庆初年,削去其秩谥。著有《太和文集》,有嘉靖刻本存世。.

新!!: 道士和邵元节 · 查看更多 »

邵阳公主

邵阳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代皇帝唐顺宗李诵的第二十三女。她的生母不详,史书仅仅记载了她的封号邵阳公主。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邵阳公主与浔阳公主、平恩公主一起出家为道士。.

新!!: 道士和邵阳公主 · 查看更多 »

邓大临

鄧大臨,一作大林,字西起,號丹丘。常熟人。 黃毓祺之門人。江陰失守後,“遍走江湖,欲得奇才劍客而友之,卒無所遇”,黃毓祺被清廷所殺,大臨號泣,贖之歸葬。後來成為道士,雲遊四海。.

新!!: 道士和邓大临 · 查看更多 »

蓝道行

藍道行,明代著名道士,山東人,曾獲嘉靖帝寵信。後因與權臣嚴嵩爭鬥,被嚴嵩害死。.

新!!: 道士和蓝道行 · 查看更多 »

锡狸

锡狸,西夏皇子,夏景宗李元昊的儿子。野利皇后所生。 野利皇后三个儿子:长子宁明和道士学习辟谷法,得罪李元昊于1042年十二月死去。次子宁令哥继为太子。后来宁令哥之妻没移氏被李元昊夺为新皇后,废黜野利皇后,宁令哥因此杀死李元昊。三子锡狸早年夭折,没有牵扯进后面一系列的政治斗争。.

新!!: 道士和锡狸 · 查看更多 »

蔡振南

蔡振南(台羅:Tshuà Tsín-lâm,),出生於台灣嘉義縣新港鄉,台灣男歌手、男演員、作曲家、填詞人。.

新!!: 道士和蔡振南 · 查看更多 »

醫神

醫神可以指:.

新!!: 道士和醫神 · 查看更多 »

释海灯

释海灯(),俗姓范,名靖鹤,字剑英,又名无病,号无病道人。生于1902年8月14日午时(另有报道说是8月18日),圆寂于1989年1月10日亥时。四川省江油县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他以武術而聞名,人稱“海燈法師”。.

新!!: 道士和释海灯 · 查看更多 »

臺灣喪葬

臺灣喪葬於臺灣不只是一種喪禮儀式,在民間亦演變成相當重要民俗文化。都市化程度極高的臺灣各大城市,喪葬殯儀即使簡化,仍為人們所重視。不僅於此,臺灣喪葬於臺灣的生命教育課程中,亦為相當重要一環。臺灣喪葬民俗除了深受漢人所傳佛教、道教及儒學影響外,部分儀式或祭典也揉和平埔族的巫術文化,因此該民俗呈現出相當具特色。除此之外,因地區不同所衍生的臺灣喪葬習俗和禁忌、例如牽亡、入殮、封釘、撿骨、對年、合爐、觀落陰、電子花車、五子哭墓、孝女白琴等等習俗都為他地少見。.

新!!: 道士和臺灣喪葬 · 查看更多 »

金家功

金家功是四川梁平(今重慶)一帶流傳的稀有拳種,為道士金道人所傳。 金道人原名金一望(一旺),生卒年不詳(約乾隆年間出生,原籍山西),其家郷接近內蒙古,所以又有人稱金是蒙古人。金一望原為綠林大盜,仰慕姬家武功,後與馬龍、馬虎兩兄弟拜姬際可的後人學拳。 金一望藝成後曾參加農民起義,起事失敗後換裝成道士打扮,逃到蜀東一帶,金一望把道家煉氣法結合與姬氏所傳的心意拳結合,形成了金家功。後傳藝結除袁家溝袁氏三兄弟(袁一培、袁一發、袁一才)外,另有李少侯、李丹翼、丘六老爺、張占寬等人。.

新!!: 道士和金家功 · 查看更多 »

金瓶梅学

金瓶梅学通称研究明朝兰陵笑笑生著作《金瓶梅》相关的学说。由於《金瓶梅》详细描述了古代市井平民的日常生活,刻画了当时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现实,历来研究不少。鲁迅认为它讲究“俗”,是“世情小说”,与一般传统经典书籍讲究“雅”的特徵有别。.

新!!: 道士和金瓶梅学 · 查看更多 »

長洲太平清醮

長洲太平清醮(Cheung Chau Da Jiu Festival),是在香港長洲居民舉辦的一項太平清醮活動,於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即佛誕)舉行,為當地最大規模的一個傳統活動,每次均會吸引不少香港市區居民和外國旅客專程慕名來參觀。該活動的最大特色為搶包山和飄色巡遊。2011年,長洲太平清醮連同大澳端午遊涌、大坑舞火龍和盂蘭勝會成為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長洲太平清醮更因其獨特的色彩,而獲美國《時代週刊》雜誌網站選為「全球十大古怪節日」之一。由於該醮會以三座大包山為最明顯的標誌,故又稱包山節(Cheung Chau Bun Festival)。 隨著時代影響文化而改變,宗教儀式不斷被簡化,居民參與亦逐漸地減退,有餐廳在醮會期間破戒出售葷菜。長洲太平清醮在旅遊業的推廣及贊助商的支持下,出現了商業化的現象,例如推出了平安扇、平安鎖匙扣、平安咕臣及平安環保購物袋等等,平安包更衍生了多款味道。 由康樂文化事務署特意與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設計,沿用十年、植根民心及滿載港人集體回憶官方「平安」兩個圖案字,被一間名為「一百度有限公司」在2014年3月28日向香港政府知識產權署商標註冊處申請商標註冊,商標圖像與康文署官式「平安」圖案字一式一樣。該公司向商標註冊處填報的資料,商品或服務說明為28及30類別,即遊戲器具和玩具及食物產品。食物產品包括咖啡、茶等代用品;米、麵粉和穀類製品;麵包、糕點和甜品,以至食鹽、醋等等。似乎欲以「平安」圖案字做商標品牌。.

新!!: 道士和長洲太平清醮 · 查看更多 »

长生不老

長生不老,指壽命長而不會衰老。相近的辭彙還有長生不死(在安全無外力狀況下擁有無限的壽命,但依舊會老化)、不老不死(在安全無外力狀況下不會衰老與死亡)、不朽(Immortality)與永生(在安全無外力狀況下永遠生存而不會死亡)。水螅、燈塔水母是目前已知不會衰老的生物。.

新!!: 道士和长生不老 · 查看更多 »

长春真人西游记

《长春真人西遊记》是中国道教全真派道士李志常撰写的一本开篇游记,主要记述了其师丘处机和弟子应成吉思汗之邀远赴中亚途中的见闻,也顺道记述了一些丘处机的生平,是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蒙古历史和中国道教历史的重要典籍。.

新!!: 道士和长春真人西游记 · 查看更多 »

酥醪观

酥醪观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为东晋道士葛洪建立,后历朝历代屡次兴废,现存为清朝雍正时期的道长柯善智所建,为著名的人文景观和道家圣地,被誉为“神仙古洞”和“洵栖灵之奥区、修养之福地”,同时和“冲虚观、黄龙观、白鹤观、九天观”一起被誉为罗浮山道家五大观。.

新!!: 道士和酥醪观 · 查看更多 »

艮岳

艮岳,初名万岁山,后名艮岳、寿岳,或连称寿山艮岳,因园林正门为华阳门亦名华阳宫,是北宋时期一座位于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里城(汴京城有三围,从内到外依次是宫城、里城、罗城)东北部的大型人工山水皇家园林。宋徽宗赵佶的《御制艮岳记》载:“艮为地处宫城东北隅之意。”1127年金兵进攻汴京,艮岳被毁。艮岳修建之时,正值金兵北伺、内变频仍、内外交困之际,这项浩大的工程也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新!!: 道士和艮岳 · 查看更多 »

苏元朗

苏元朗是隋代道士。生卒年不详。号青霞子。曾在句曲山(今江苏茅山)学道。又于隋开皇中修道于罗浮山青霞谷。著《旨道篇》,阐明内丹修炼之法。又纂写《龙虎金液还丹通元论》(《宋史·艺文志》录)。倡“性命双修”为内丹修炼的核心。苏元朗的学说对后世道教有较大影响。.

新!!: 道士和苏元朗 · 查看更多 »

雍正帝

清世宗胤禛(z)(),又稱雍正帝,爱新觉罗氏,諱胤禛,法號破塵居士、圓明居士,汗號「纳伊拉尔图托布汗」(Найралт Төв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雍正」,庙号世宗(v),谥号簡作宪皇帝(v)。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於西元1722年12月27日登基(農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时置軍機處加強皇权,推行摊丁入亩、火耗歸公和打擊貪腐的王公官吏等一系列政策,对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重大作用。.

新!!: 道士和雍正帝 · 查看更多 »

雷法

雷法是道教聲稱可以召喚風雷,降妖伏魔,祈晴雨、止澇旱的一種方術。該法將内丹與符籙、咒術融為一體,既講存思、存神、内丹修煉,又講祈禳斋醮、符籙咒法,是道教諸方術的融合體。雷法道士根據天人感應的思想,認為人可以感通天地,影響自然。《道法會元》卷一《法序》說:“了一心而通萬法,則萬法無不聚於一心,返萬法而照一心,則一心無不定於萬法。”認為只要行法者有很深的内煉工夫,就可召喚風雷,祈晴雨。.

新!!: 道士和雷法 · 查看更多 »

雙瞳

重瞳,也称重华、雙瞳,分為雙目重瞳和一目重瞳。一說為人的一目之中具有兩個瞳仁,多見於史書或小說,例如《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四》:“以雪峰寺僧卓岩明素为众所重,乃言:此僧目重瞳子,手垂过膝,真天子也。”《菽园杂记·卷十一》:“太宗……重瞳龙髯,二肘若肉印之状。龙行虎步,声如钟,实乃苍生真主,太平天子也。”《蕉廊脞录·卷四》载无闷先生“左重耳,右重瞳”。然而現實世界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另一說指一个眼球中出现两个瞳孔的异常现象,亦可能是瞳孔中有痣被誤認為有兩個瞳孔。 在中国传统文化和相术中,重瞳被认为是帝王圣贤异相。《云笈七签·卷六十五》:“且教有内外,故理有深浅耳。求之形体,则有鳞身四乳,重瞳彩眉之异。”《水鏡集》卷二:“目有重瞳之明;皆王侯將相也。”《照瞻經》卷下:“重瞳,卿相位,目大多貪愛。” 重瞳一詞可泛指帝王的眼睛,或為虞舜或項羽的代稱。《玉壶清话·卷四》載:杨大年“曰:闻戴宫花满鬓红,上林丝管侍重瞳。”李白《远别离》诗:“或言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连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一目具有兩個以上的瞳孔,即是患有所謂的,有時為先天性,有時為後天疾病造成,像是白内障。.

新!!: 道士和雙瞳 · 查看更多 »

通靈王

《通靈王》(Shaman King,台譯通靈--童子,港譯通靈--王)是一部以人類與靈的關係,和其所發展出的冒險為基礎的日本漫畫作品,作者为武井宏之。漫畫連載於1998年到2004年間在《週刊少年Jump》上發行,後期因故而提前結束連載。直到2008年時漫畫再版重新發行『完全版』,並增加由原作者武井宏之重新繪製的完整故事結局。 動畫版由漫畫改編,於2001年至2002年在東京電視台播放,之後由台灣、香港、新加坡等地分別取得代理翻譯權。.

新!!: 道士和通靈王 · 查看更多 »

老千

老千在粵語中是騙子的意思,有組織的集團則稱為千門。意思是以千變萬化的手段及千方百計的方式,去針對受騙人的心理和信念而施行騙術。.

新!!: 道士和老千 · 查看更多 »

逆向歧視

逆向歧視(reverse discrimination)是一種藉由優惠少數群體,以對抗主流群體固有優勢的差別性待遇措施。群體由種族膚色、宗教、性別、族群、性傾向或其它因素來界定。相較一般的歧視概念(即「弱勢團體」或少數群體的成員因其身份受到不利對待),逆向歧視是指「強勢團體」或多數群體的成員會因其身份失去或減少過去結構性的優勢待遇。這種情況比較可能發生在執行積極平權措施,如美國少數族裔學生的公立大學入學率偏低,大部分公立大學會為「非白人學生」設下保障名額。此類特別保護措施,力度有輕有重,然而,隨著近年少數族裔學生的入學比率大幅上升,這些舉措惹來許多白人不滿,直斥平權政策,使歧視方向逆轉,反令他們受到差別對待,部分成績稍遜的白人學生反因為其種族因素而失去入學的機會。.

新!!: 道士和逆向歧視 · 查看更多 »

號角響起

《號角響起》(Forever Friends),又稱《龍平特遣隊》(Longpin Special Troop),是一部1996年上映的臺灣電影,朱延平導演,吳念真編劇,蘇有朋、吳奇隆、金城武、林志穎、張立威主演的喜劇軍教片,也是臺灣首部黑色幽默的喜劇軍教片,正確地顯示出中華民國陸軍部隊現況。.

新!!: 道士和號角響起 · 查看更多 »

虎爺

虎爺,是臺灣民間信仰與中國民間信仰中一種以虎為形象的神祇,俗稱虎爺公、虎爺將軍、虎將軍,尊稱為下壇將軍、山軍尊神。俗曰:「土地神轄山中虎」,虎爺最早是山神、土地神及城隍爺的座騎;後來更演變成王爺、媽祖等諸神的座騎,並有守護廟境、村莊、地區與城市之功能。.

新!!: 道士和虎爺 · 查看更多 »

降生真君

九天威烈保性護真降生真君,又稱九天监生司金阙锡麟降生送子元帅,又稱高元帥、高天君,生前是一名道士、醫師,羽化之後,被奉為道教神靈,為賜子之神,亦為兒童的守護神,與送子張仙齊名,並稱張高二真人。《北游记》中,高天君是紫微星转世,辅佐真武大帝降妖伏魔。.

新!!: 道士和降生真君 · 查看更多 »

陰陽師

阳师()是日本古代在律令制管理下中务省的阴阳寮内所属的官职之一,他们是利用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阴阳道进行占卜和堪舆的。后来这些官员所掌握的占卜方术超越了原本的法律限制,因而阴阳师指的是隶属于阴阳寮而负责祭祀仪式的人。 此外,在中世以后,日本民间也出现了类似阴阳师这种职业的非官方人员。在某些情况下,这些非官方的阴阳师也被称之为“声闻师”,这和另外一种的职业重名了。 在中世和近世之后,民间也将那种负责祈祷和占卜的人称呼为“阴阳师”, 尽管这些人看起来更像是宗教人士。.

新!!: 道士和陰陽師 · 查看更多 »

陳守元

陳守元(?-935年),號洞真先生,中國五代十國時期福州人,為閩王朝的著名道士。閩太宗與閩康宗時期屢屢參與閩國朝政,並受到兩位帝王的信任,無言不從,為當時閩國國內權臣。.

新!!: 道士和陳守元 · 查看更多 »

陳寶熾

陳寶熾(468年-544年)是穎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北魏道士。 早年不喜歡科舉,師從王道義,成為楼观道士,讲学著书,有通感之靈,又善驯虎。西魏文帝时,奉诏入朝,宇文泰和朝中士大夫都努力向其學習。大統十年(544年)五月十七日,陳寶熾去世,詔謚〝貞懿先生〞。有弟子李順興、侯楷、嚴達等。 C.

新!!: 道士和陳寶熾 · 查看更多 »

陳近南

陳近南,號仙鶴或鶴仙,人稱白鶴道人,傳說為清代秘密組織天地會(洪門)的開山祖師,一般說法即是明鄭王朝東寧總制(明鄭在臺灣最高行政首長)陳永華的化名(1634年-1680年),據說其開創天地會,自稱「總舵主」,故「陳近南」即是天地會首腦的代名詞,為了避免身份曝光,陳永華在中國大陸各地的許多聯絡人,皆用「陳近南」之名發布命令。.

新!!: 道士和陳近南 · 查看更多 »

陶仲文

陶仲文(),原名典真。明代湖北黄冈人。著名道士,獲嘉靖帝寵信。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少师,兼少傅、少保。嘉靖三十九年(1560)去世。.

新!!: 道士和陶仲文 · 查看更多 »

陶弘景

陶弘景(;宋孝武帝孝建三年-梁武帝大同二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諡號貞白先生,丹陽秣陵 (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南朝道士、醫學家、文學家與書法家,博學多才,善於描寫自然風景,精通醫藥與天文知識,兼修佛、道二教,特別尊崇東晉時出世的上清經,成為道教上清派的代表人物。南齊時,他擔任親王的侍讀多年,有感官職低微,索性辭官隱居不仕,率弟子棲隱茅山,專心修道,卻因梁武帝曾常派人向他諮詢國事,有「山中宰相」的美譽。陶弘景長期煉製丹藥,鑄煉寶刀,撰有《真誥》、《登真隱訣》、《本草經集注》等道教與醫學重要著作,受元代茅山宗追尊為第九代宗師,其淵博知識廣受現代史家所推崇。.

新!!: 道士和陶弘景 · 查看更多 »

陈岩

岩(),字梦臣,唐代末年军阀,任福建观察使。黄璞《唐故福建观察使检校司徒兼御史大夫颍川郡陈府君墓志铭》.

新!!: 道士和陈岩 · 查看更多 »

陈莲笙

莲笙(),原名吴良叙,上海人,知名道士,曾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城隍庙住持。 陈莲笙5岁时过继给姨父、正一派知名道士陈荣庆为子,7岁起学道,曾跟随朱道垣、张村甫等道士学习。1934年,18岁的他成为上海道教界最年轻的法师。次年由正一派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颁授“三五都功经箓”而成为正一派高道。1940年由保安司徒庙聘为“高功”。1947年出任新成立的上海市道教会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陈莲笙于1956年出任上海市道教协会筹委会秘书长。次年出任中国道教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迫离庙参加生产劳动。文革结束后再次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上海市道教协会筹委会秘书长。1985年上海市道教协会正式成立后任副会长,1990年升任会长。1992年当选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1993年出任上海道学院院长。1999年起任上海市道教协会名誉会长。次年升座为上海城隍庙住持。 他还是第七届上海市政协委员,第八、九届政协常委。2008年10月在上海瑞金医院逝世,享年92岁。.

新!!: 道士和陈莲笙 · 查看更多 »

陆西星

陆西星,字长庚,号潜虚,又号方壶外史,南直隸興化縣人。明朝时期道教人士,道教内丹派东派的创始人。 少时学儒学,中秀才。后9次乡试未中,弃儒学道,自称吕洞宾授其丹法秘诀。晚年又学佛参禅,是三教合流的人物。 陆西星主修内丹,提倡性命双修。著有《方壶外史》、《南华副墨》、《道缘汇录》、《宾翁自记》等。近人考据小說《封神演义》为陆西星作。據說陸西星為籌措女兒出嫁嫁妝費用,方撰寫《封神演义》,不料小說甫上市即大获利市。 陆西星虽然被尊为道教内丹东派祖师,卻未正式出家为道士。.

新!!: 道士和陆西星 · 查看更多 »

LGBT歷史人物列表

本列表收錄歷史上的LGBT人物及其相關歷史事件。很多文明或社會都存在過同性別間的親密關係,就靈長目動物和當代原始社會存在同性親密關係的事實來看,在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同性之間的性關係應當就存在了(像是對遺址出現雕刻圖案的其中一種解釋是:兩名男性間的性愛活動)。 歷史人物是否为同性戀或雙性戀,時常是人們熱烈爭辯的話題。然而關於这方面的確切資訊卻很少,人们只能利用有限的证据来推斷或詮釋。列表人物的列名,是以親密情感或性關係來推測,從現代的標準來看不一定會被认为是同性恋或雙性戀。 親密情感可能是浪漫友情的展現,未必涉及情慾關係。性關係的發生不必然表徵性傾向和情慾品質,而可能是迫於生計的賣淫,迎合社會形象成家生子,或士人表現灑脫風流的一時享受。經驗過同性或異性性行為的歷史人物,並不能確定該個體符合現代觀點下「同性戀」、「雙性戀」的身份認同。不過由於過往歷史對LGBT的形成有所影響,同性之間的情慾和親密友誼,仍是LGBT歷史的重要面向。 本列表按照時代先後排序,收錄公元1900年前逝世的歷史人物,二十世紀以及之後的LGBT人物請見LGBT人物列表。.

新!!: 道士和LGBT歷史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掃墓

掃墓,是中國人的傳統習俗,閩南人稱掃墓(sàu-bōng)、--紙(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攜帶三牲等供品,才稱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則呼為掛紙(koa-chṳ́)、福州民系云為硩紙或軋紙(dák-cāi,dák為壓之意)、廣東人言為拜山(baai3-saan1)、行青(hong4-cing1)。掃墓是維護、修整祖先墳墓及其環境的祭祖活動,用意在慎終追遠、思念祖先,同時亦能聯絡族人,有子孫團聚的意味。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分、上巳和秋分、重陽掃墓者。.

新!!: 道士和掃墓 · 查看更多 »

林奎佑

林奎佑是台灣的漫畫家及政論名嘴,筆名魚夫。出生於屏東,原住民族西拉雅族人。天主教輔仁大學經濟系肄業,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畢業。現居臺南市,另就讀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曾任民主進步黨立法委員施明德國會辦公室第一任主任,政治立場是支持台灣獨立建國。為現任嘉義市駐市作家。.

新!!: 道士和林奎佑 · 查看更多 »

林灵素

林灵素是一名北宋末著名道士,道教神霄派的核心人物。初名靈噩,一作靈蘁,字岁昌,一說字通叟。温州永嘉人。.

新!!: 道士和林灵素 · 查看更多 »

枕中記

《枕中記》,又稱《黃粱記》、《邯郸夢》、《呂翁》等,是《唐人傳奇》中的名篇,作者是沈既濟。.

新!!: 道士和枕中記 · 查看更多 »

枉死城

枉死城,是中國民間信仰中枉死之人靈魂的居所,因為人的年壽由天命註定,卻有許多不測,使人提早身亡,而此人如非有大善、大惡、大冤,即無法立即升天、打入地獄或留在人世伺機報仇,故地府安排了這個處所,使枉死之人靈魂居住於此,直至原有天命註定的壽命終結為止。在民間信仰中,枉死城由酆都大帝掌管,城內眾生由目蓮尊者渡化。.

新!!: 道士和枉死城 · 查看更多 »

李含光

李含光()又稱玄靜先生,中国唐朝广陵江都人(今江苏扬州),道教上清派茅山宗第十三代宗师。 本姓弘,武则天时避讳,改为李氏。父亲弘孝威,儒者,州里号贞隐先生,与天台山司马承祯为方外之交。李含光年十三,辞家奉道。十八岁师事同邑李先生,游艺数年。神龙(705~707)初,度为道士,居龙兴观。精老、庄、周易。开元十七年(729年)从司马承祯于王屋山,传受道法。唐玄宗得知含光继承司马承祯道法,下诏让他居王屋山阳台观以继之。一年多后,李含光请求回茅山去编纂经法。此后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谢病不出。天宝四载(745年)冬,玄宗再次命中官赍玺书徵之,入朝后要拜他为师,传授道法,他以足疾推辞,玄宗无奈只好让他返回茅山紫阳观。天宝六载(747年)含光回到茅山,山中原有上清真人许谧、杨羲、陶弘景自写经书,历代传宝,真经秘箓多有散落,含光奉诏搜求完整后,进献给皇帝。天宝七载春,玄宗又欲受《三洞真经》,乃遥拜李含光为玄师,尊为玄静先生,并刻石于华阳洞以记。同年夏五月,紫阳观东陶弘景炼丹处,忽生芝草八十一茎,含光图写芝形奏闻,被下诏以紫阳观侧近二百户,太平、崇玄两观各一百户,并蠲其官徭,以供香火。秋七月,含光又被征至京,居道观以养病。天宝九载春,辞归茅山。其年夏六月,先前生灵芝之所,又产三百馀茎。含光又图而奏之。是岁冬,又徵含光,於紫阳别院馆之。十载秋,含光又恳辞告老,玄宗御制序诗饯别。十一载,含光奉诏,与门人韦景昭等,於紫阳之东郁冈山,别建斋院。 从陶弘景传法于王远知,再传潘师正,再传司马承祯,至李含光已是五代,其所传大正真法,让茅山宗成为天下道学第一宗门。大历四年冬十一月十四日(769年12月16日)遁化於茅山紫阳之别院,年八十七,数千门人前来奔丧,将他葬于茅山雷平山之西面。含光幼年,颇工篆籀,尤善于隶书。却因被人称赞“贤於其父”,此后就投笔不书。直到玄宗下诏让山人王旻诣紫阳观请李含光书写楷书上经一十三纸,以备杨羲、许谧之阙。著有《仙学传记》、《真经》、《本草》、《音义》两卷、《三玄異同論》、《周易義略》及《老莊學說》等書。 唐肃宗多次褒奖李含光,称他「久契真要,深通玄微,游逍遥之境,得朝彻之道。」颜真卿与李含光门人韦景昭、郭闳、中林子殷淑、遗名子韦渠牟等相交,派遣道士刘明素请他撰写了《有唐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并序》一文。现在存世有秘书郎河东柳识所撰、大理司直吴郡张从申书写的《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并序》,碑原在江苏句容,明嘉靖三年遭火毁。前有“李阳冰篆额”五字,后有大字“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建”十字。.

新!!: 道士和李含光 · 查看更多 »

李忠 (唐朝)

李忠(),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長子,母親是後宮的宮人劉氏。唐高宗一度立之為太子,武后得寵,高宗改立其子李弘。李忠貶為梁王,後因許敬宗讒言,遭武后賜死。神龍初年,追封燕王,贈太尉、揚州大都督。.

新!!: 道士和李忠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商隐

李商隱(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谿生、樊南生。晚唐詩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祖輩遷滎陽(今河南鄭州)。詩作文學價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佔廿二首,數量位列第四。.

新!!: 道士和李商隐 · 查看更多 »

李珍 (道士)

李珍,浙江钱塘的道士。景泰七年(1456年)秋,李珍到苗疆号召苗人造反,自称唐太宗之后,得到武当山道士魏元冲和苗人首领执银的支持,自立为帝,年号天顺,攻打天柱时被都指挥使湛清生擒,押解到北京处死。巧合的是,几个月后,明英宗夺门之变復辟,用的新年号,也是天顺。.

新!!: 道士和李珍 (道士) · 查看更多 »

李瑱

李瑱(),原名李潓。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七子。.

新!!: 道士和李瑱 · 查看更多 »

李蟲娘

李虫娘,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母亲曹野那姬。.

新!!: 道士和李蟲娘 · 查看更多 »

李荣 (哲学家)

李荣,中国唐朝哲学家,东明观道士。他汇编了一套对道教书籍《道德经》的评注。他的评注被称为《老子李荣注》。 《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九录李荣《咏兴善寺佛殿灾》并注:“荣,巴西人”。《全唐诗》卷八百八十二亦载薛曜诗《登绵州富乐山别李道士荣》。李荣好友卢照邻亦曾作《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诗》。 杜光庭《广圣义》:“任真子李荣注《道德经》上下两卷。”“唐朝士成玄英、蔡子晃、黄玄颐、李荣、车惠弼,皆明重玄之道。”可见李荣有号任真子。 当时,僧道两教互相排斥。唐高宗总章年间,兴善寺遭火灾,李荣作诗:“道善何曾善,云兴遂不兴。如来烧亦尽,唯有一群僧。”虽然当时的人欣赏李荣的诗,但李荣的声誉也因幸灾乐祸而受损。 唐高宗末年,李荣居住于东明观,常与太学博士罗道琮、太学助教康国安等论道。 由《王右丞集》卷二十五《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可见李荣有一兄子道光禅师。.

新!!: 道士和李荣 (哲学家) · 查看更多 »

李豐楙

李豐楙,台灣雲林縣出生,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學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於2015年七月退休。專長為道教文學、中國道教思想、台灣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華人宗教,提出了東方「常與非常」的概念,也是國內少數同時具有道士資格的國立大學教授。.

新!!: 道士和李豐楙 · 查看更多 »

李貞 (唐朝)

李贞(),字贞,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为李世民与越國燕太妃所生。.

新!!: 道士和李貞 (唐朝) · 查看更多 »

李良佐

李良佐,祖籍隴西郡成紀县(今甘肅省天水市),五代十国时南唐元宗李璟之子,是李後主之兄。李良佐的排行不详。 南唐時李良佐出家为道士,修道于武夸山。他的弟弟南唐后主李煜命人修建会仙观。封哥哥李良佐为演道冲和先生。.

新!!: 道士和李良佐 · 查看更多 »

李淳風

李淳風(),中国唐朝初年岐州雍人(今陝西省凤翔县),唐朝政治人物、天文學家、和數學家。.

新!!: 道士和李淳風 · 查看更多 »

李明彻

李明彻(),又称李明澈,字大纲、飞云,号青来,廣東廣州人,祖籍江苏松江(今属上海市),清朝道士、天文学家、学者。.

新!!: 道士和李明彻 · 查看更多 »

李无上道

金仙公主(),名无上道,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五代皇帝唐睿宗李旦的第八女,母窦德妃。 初封西城县主,景云元年(710年),进封西城公主,景云二年(711年),改封金仙公主,与玉真公主皆出家为道士,金仙公主的道观在长安辅兴坊金仙观。开元二十年(732年)五月初十日,金仙公主于洛阳道德坊开元观去世,终年四十四岁,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七月初四日,陪葬桥陵。她的墓志为玉真公主所写。.

新!!: 道士和李无上道 · 查看更多 »

杨羲

杨羲(330年出生,逝世年份不詳),字羲和,东晋道士,是道教上清經的主要作者。元代茅山宗追尊楊羲為第二代宗師。.

新!!: 道士和杨羲 · 查看更多 »

杨真一

杨真一(),字真一,唐朝妃嬪,出自弘农杨氏。唐玄宗李隆基的淑妃。 她五世祖杨士贵,是隋朝道抚二州刺史、邢国公,观王杨雄的弟弟;高祖杨誉,汾州刺史、静国公,吴王李恪的岳父;曾祖杨崇敬,开府仪同三司、郑国公;祖父杨志诚,使持节太州刺史;父亲杨澂,是兵部郎中、昌宁县伯。叔父杨泚是左武卫将军。兄长杨点、杨默、杨黯,杨点子杨宷,弟弟杨黰、杨黓。 先天初年,杨真一以名家选为太子李隆基的良娣。李隆基即位后,延和元年十月以太上皇李旦的名义,册封杨良娣为淑妃。杨真一为太平公主所荐,太平公主在先天之变中被李隆基赐死后,杨真一请求出家。李隆基同意后,杨真一出家为女道士。天宝八载(749年)六月廿四日,杨真一在长安景云观薨,享年五十八岁。.

新!!: 道士和杨真一 · 查看更多 »

杨飞霞

杨飞霞()字太虚,云南蒙自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乌鲁木齐文史资料3,乌鲁木齐:新疆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78页.

新!!: 道士和杨飞霞 · 查看更多 »

杜光庭

杜光庭(),字宾至,一说字宾圣,号东瀛子,处州缙雲(今中国浙江)人。唐朝上清派著名道士。.

新!!: 道士和杜光庭 · 查看更多 »

杜光庭 (消歧義)

杜光庭可以指:.

新!!: 道士和杜光庭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杜炅

杜炅,字子恭,錢塘(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人。東晉道士。 奉行五斗米道,有秘術,能為人治病,史載“東土豪家及都下貴望,並事之為弟子”,因此結交吳郡陸氏、吳興沈氏、琅琊王氏等世族。昇平五年(361年)曾為王羲之診病。興寧三年(365年)曾為吳郡吳縣人陸納診病。當時江南世族多信奉五斗米道。卒後由孫泰傳承其術。.

新!!: 道士和杜炅 · 查看更多 »

桃(学名:Prunus persica)是蔷薇科李属一种,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作为水果,可以生食或製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 果肉有白色和黄色的,一般在亚洲最受欢迎的品种多为白色果肉,香甜多汁;欧洲、澳洲和北美洲的人则在历史上喜欢黄色果肉较酸的品种。.

新!!: 道士和桃 · 查看更多 »

楚国公主 (唐玄宗)

楚国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之女。 获封寿春公主。嫁给了唐肃宗妾室吴氏的兄弟殿中监吴澄(《公主传》作吴澄江),被允许去探望太上皇玄宗。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出家为女道士,德宗赐她法号上善。贞元元年(785年),改封楚国公主。.

新!!: 道士和楚国公主 (唐玄宗) · 查看更多 »

楊鐵心

楊鐵心在金庸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為郭嘯天之結拜弟兄,岳飛副將楊再興的後人,包惜弱之夫,楊康之父,穆念慈之養父,和楊過之祖父。鐵心為其表字,其名在作品中沒有交代。 最大絕學是七十二路「楊家槍法」,出槍甚長,且有虛實,有奇正,進其銳,退其速,其勢險,其節短,不動如山,動如雷震。.

新!!: 道士和楊鐵心 · 查看更多 »

楚藩宮變

楚藩宮變,又稱楚世子逆案、楚世子弒父案,是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明朝楚國(楚藩)世子朱英燿將其父親朱顯榕謀殺的一樁逆倫命案。.

新!!: 道士和楚藩宮變 · 查看更多 »

正一道

正一道是宋、元朝形成的道教宗派,來自於漢朝的五斗米道。全稱作「正一盟威之道」,奉张天师为首领,道术以画符念咒为主,道士一般娶妻生子,不必出家。按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的記載,正一宗壇在信州之龍虎山,受正一之籙,行天心正法。 元以后为上清派,灵宝派和天师道等的总称。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张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主领龙翔宫,赐号“观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张天师张与材“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为正一道形成的标志。明初,官方承认的道教只有全真、正一等兩派,天师派以外的符箓诸派,包括禪和派、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东华派、净明道、太一道等,皆被视为正一派的分支。.

新!!: 道士和正一道 · 查看更多 »

武延晖

武延晖,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人,武則天侄孫。祖父为武元爽,伯父為武承嗣,父亲是驍衛大將軍武承業。 武則天建立武周,封武延晖嗣陈王,武延晖娶唐中宗长女新都公主。唐中宗复位后,武延晖改封陈国公。武延晖的弟弟武延祚,官至光祿少卿,封鄶公;武延嘉,官至祕書少監,封莒公。唐中宗去世后,武延晖的儿子武仙官出家为道士,武延晖的孙子有武惲、武斌。.

新!!: 道士和武延晖 · 查看更多 »

武则天

武曌《全唐文·卷九十六》○改元载初赦文......朕又闻之,人必有名者,所以吐情自纪,尊事天人......朕宜以曌为名。自卦演龙图......(),唐高宗的皇后、武周開國皇帝,當代稱則天順聖皇后,或武后(遺詔退稱皇后),後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執掌君權因而得到正史追認的女性皇帝。十四歲入宮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遷。唐高宗时復为昭儀,謀廢得到唐太宗託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兒佳婦”元后與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時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無力聽政,660年11月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利用酷吏集團屢次屠殺唐室諸王大臣以求立威,殺害嫌疑對象遍及子、女、媳、婿、孫、孫女、孫婿、庶子、嫡兄、親姊、親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終於自立为武周皇帝(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在位),在位時間共14年4個月又5天,705年退位以後,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女性太上皇。晚年惑于內寵,不知當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傑舉薦的後任張柬之與禁衛軍背叛,被迫還位。同年崩于洛陽上陽宮仙居殿。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則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僅次於清高宗(87歲)和梁武帝(86歲)。 武氏本名无记载,为唐开国勳舊武士彠次女,母亲杨氏為隋朝宗室楊達之女是武士彠繼室,不見禮于正室諸子。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文水县),十四岁時(貞觀11年)因貌美而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高宗时为昭仪,后封为皇后,又上尊号为“天后”。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为皇太后,临朝称制后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称帝后上尊号“聖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氏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武氏另有废除的尊号“圣母神皇、圣神皇帝、金轮圣神皇帝、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天册金轮圣神皇帝”等。在位期間喜土木作造,尤喜造國字改年號,一年一號。傳說洛陽龍門石窟的奉先寺大佛是模仿其面容而作。.

新!!: 道士和武则天 · 查看更多 »

武則天 (1984年電視劇)

《武則天》(Empress Wu)是香港亞洲電視根據歷史人物武则天的傳說故事改编的古裝電視劇,全劇共40集,監製李兆華。.

新!!: 道士和武則天 (1984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武道狂之詩

《武道狂之詩》是香港作家喬靖夫的武侠小说,2008年由香港出版社天行者出版出版卷一《風從虎.雲從龍》,全書共二十一卷;台灣版本由蓋亞文化出版,中國大陸則從2011年開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簡體字版。除此之外该小说亦授權夢馬工作室改編為漫畫。.

新!!: 道士和武道狂之詩 · 查看更多 »

殷洪盛

殷洪盛,山西省平陽府太平縣人,明末孝廉,清初抗清人物,曾化名「盛洪殷」、「盛洪英」、「天祐庵洪英禪師」,1645年陣亡。其重要門人有五人:即方大洪、胡德帝、李式開、蔡德忠、馬超興五人,人称「少林五祖」,後成為天地會重要人物。 清朝時洪門蘇洪光,自稱獲得殷洪盛託夢授兵法與武藝,故自稱「天祐洪英」,成為廣東三合會的領袖。.

新!!: 道士和殷洪盛 · 查看更多 »

毛修之

毛修之(),字敬之,滎陽陽武人。東晉將領毛穆之孫,梁秦二州刺史毛瑾子。毛修之本為東晉將領,但後來先後為夏國及北魏所俘,終成為北魏將領。《二十四史》中,《晉書》、《宋書》、《魏書》、《南史》及《北史》,都給他立傳。.

新!!: 道士和毛修之 · 查看更多 »

水燈

水灯,又稱流燈,是浮于水面的燈,依水燈所在的水體不同又稱河燈、江燈等。最原始的水燈是把點燃的燈放進水裡漂浮的一種,稱為水燈頭。水燈源自印度,後來因佛教傳播,流傳至東南亞及東亞地區。在包括東南亞在內的南亞文化圈中,水燈是祭祀、送厄、祈福的儀式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1998) ISBN 0-19-861263-X - p.540 "Diwali /dɪwɑːli/ (also Divali) noun a Hindu festival with lights...".,在東亞則多見於普渡儀式中,屬一種接引水中孤魂接受普渡的儀式,為祭水幽儀式的一種,常見於醮會、盂蘭勝會等,又稱照冥《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中記載:“七月十五日,僧家設孟蘭盆會,放燈西湖及塔上、河中、謂之‘照冥’。”。在台灣、日本又有水燈排,是以大竹子或木頭為中柱,左右以數條竹子或杉木紮成筏形,分幾十格或幾百格,每格懸掛一燈。除了在水中漂浮的水燈外,近年還出現了固定在水中位置的。.

新!!: 道士和水燈 · 查看更多 »

永安公主 (唐宪宗)

永安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女。 生母不详,仅知她为唐穆宗第九妹。长庆元年(821年)三月,唐穆宗封她为永安长公主,许嫁回鹘保义可汗。同月,保义可汗去世,四月,回鹘崇德可汗即位,再派使者来迎亲,要已许嫁的永安公主。穆宗另以太和公主嫁给崇德可汗。后来,永安公主出家为女道士。.

新!!: 道士和永安公主 (唐宪宗) · 查看更多 »

永嘉公主 (唐宪宗)

永嘉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十一代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十八个女儿之一。她的生母不详,史书仅仅记载了她的封号永嘉公主,永嘉公主没有出嫁,出家为女道士。.

新!!: 道士和永嘉公主 (唐宪宗) · 查看更多 »

气功

气功(炁功)是透過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為锻炼方法,務求達到强身健体、健康身心、抗病延年、开发潜能等目的。 氣功的種類繁多,主要可分為動功和靜功。動功是指以身體的活動為主的氣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靜功是指身體不動,只靠意識、呼吸的自我控制來進行的氣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會練習导引、内丹术氣功。氣功常配合武術或靜坐一起練習。 漢傳佛教儘管吸收了道教的元素,然而禪定、靜坐等顯密修行理念,其出發點和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究其根本仍然與許多宣揚狂信的氣功殊途殊歸。 氣功時常被一些懷疑論者、科學家認為是偽科學。.

新!!: 道士和气功 · 查看更多 »

江相派

江相派是一個以面相算命為尋找對象的老千集團。「江」指江湖,「相」指宰相;加起来就是江湖上的宰相,一般打着相面、占卦的旗号,從而為信服的人分析命運,進而詐騙。根據已經傳出的資料計算,該門派流行於民國初年省(即廣东)港(即香港)區域。.

新!!: 道士和江相派 · 查看更多 »

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宋詩流派,北宋的黄庭坚为创始人。成员包括陳師道,潘大临等,大多为江西(宋代稱江南西路)人。作诗好用僻典,炼生词,押险韵,制拗句,讲究语言韵律,走上形式主义道路。.

新!!: 道士和江西诗派 · 查看更多 »

江油市

江油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县级市,由绵阳市代管。江油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长江支流涪江的上游,总人口88万,其中城区常住人口35万。江油在新石器时期便存在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江油曾作为三线建设基地建设了大量重工业和军工企业。江油的铁路交通发达,宝成铁路、西成客运专线(含成绵乐城际铁路)贯穿江油,境内拥有江油站、江油北站和青莲站等三座高铁站。.

新!!: 道士和江油市 · 查看更多 »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8?),字大有,號水雲,亦自號水雲子,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新!!: 道士和汪元量 · 查看更多 »

汉语人称代词

漢語人稱代詞是指在漢語中指代人物的特有詞彙,文言文和現代白話文均有其人稱指代的專有詞彙;其中一些詞彙影響到日語口語、甚至只在日語中比較常用,但日語與漢語為不同語系,日文使用的原因是借用大量漢字、古漢詞。.

新!!: 道士和汉语人称代词 · 查看更多 »

汉服

漢服,泛指漢人服飾,是一種中國朝代服飾的觀念,也是一種相對於少數民族服飾的漢人服飾的概念华梅《汉服堪当中国人的国服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06-14。 “汉服”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於商朝基本確定,直至近代都是中國地區漢族的主要服制。.

新!!: 道士和汉服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道士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沈叔安

沈叔安,唐朝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西)人。唐高祖时官至刑部尚书,武德七年(624年),高祖李渊派他出使高句丽国,册封荣留王高建武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丽王。将天尊像及道士传到高句丽,道士为国王道俗数千人讲《老子》,封沈叔安为吴兴郡公。官至潭州(今湖南省长沙市)都督,死后,画其图像于凌烟阁,附于二十四功臣後。谥号定。能作诗,《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作《七夕賦詠成篇》。著有《沈叔安集》二十卷,已经佚失。.

新!!: 道士和沈叔安 · 查看更多 »

沈阳市

沈阳市,简称--,旧称奉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会及最大城市,中国东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以及经济、金融、文化、交通、信息和商贸中心,副省级城市,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沈阳位于东北平原南缘,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位处环渤海经济圈之内,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东北地区连接朝鲜半岛的重要枢纽。沈阳市现辖十区一市两县,总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常住人口829.2万,按城镇人口计算,是东北地区的最大城市。2017年7月14日,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沈阳由原来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调整为“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联合国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沈阳市教育指数得分达到了中国大陆最高分,是唯一超过0.8的城市。沈阳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在全国排名第四位。 沈阳历史悠久,是国家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沈阳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是有7200多年历史的新乐遗址。沈阳于汉代建侯城,经辽金元明历朝增筑,逐渐发展为东北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其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对沈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将其命名为天眷盛京,简称盛京(z)。清朝入关后,沈阳转型为清朝的陪都直至民国。民国时期,沈阳的城市建设规模曾位居亚洲前列,并发展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中心。.

新!!: 道士和沈阳市 · 查看更多 »

沈既濟

沈既濟,字不詳,蘇州吳郡人,祖籍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唐代文學家。.

新!!: 道士和沈既濟 · 查看更多 »

法号

法号,佛教及道教的信徒所取的別號,使用於宗教上,不論是出家的道士、僧人,或者在家的居士,都可以有法号。如知名香港藝人劉德華,其法号即為慧果。 有的道士、僧人「法号」獨立於「法名」,在法名之外另取的號。其中法号是俗人、晚輩称呼用的,而法名是师长、尊輩称呼用的,但大部分人并不作这种区分。 僧人圓寂與道士羽化后的谥号,甚至一般的善信、檀越仙遊之後被寺廟追尊的稱號,也往往被称作法号。 在日本,通常死者都會有一個日本佛教式的法號或法名;連綽號「佛敵」、「第六天魔王」的大名織田信長,雖然一生對佛教都不虔誠,且時常討伐擁兵自重的佛教門派,都有「總見院殿贈大相國一品泰巖尊儀」的法名。 華人常將基督宗教的教名也稱作法名。史量才《稱謂雜記》:「鄭一官既受西番洗禮,乃用法名尔古拉。.

新!!: 道士和法号 · 查看更多 »

法主真君

法主真君,全稱為都天蕩魔監雷御史張聖法主真君,封嘉惠大化普濟真人,簡稱為法主聖君、都天聖君等,俗稱法主公,客家人稱法師公、張法主、張聖君、張聖者。佛教化的道教閭山派所祭祀的神祇,亦有人將祂歸類於道教正一派,有雷神、監察神的性格。法主公信仰,流行於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廣東潮州、梅州等地,此信仰尤其流行於泉州安溪族群聚集處。17世紀後,渡臺的安溪茶商,將法主真君香火帶入臺北,法主真君信仰,遂成為流行的臺灣民間信仰之一。由於臺北地區安溪人甚眾,全臺以大臺北地區最為盛行,其中以臺北法主公廟最為著名,高雄市美濃區則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真君的主要地域。馬來西亞泉州永春裔華人也奉爲鄉土神,其移民聚會所永春會館也作祭祀場所。.

新!!: 道士和法主真君 · 查看更多 »

法师

法師可以指:.

新!!: 道士和法师 · 查看更多 »

清规

清规一般是指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中,對於信仰者所制定的對於生活、儀式和信仰上的種種規定。在同一種宗教中,不同宗派甚至不同的寺廟宮觀就會有不同的清規。 清規一詞後來也被用來指涉其他類型的組織,如家族、學校、社會團體中對於生活和禮節上較嚴格的規定。.

新!!: 道士和清规 · 查看更多 »

湘潭市

湘潭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因盛产湘莲而得别名“莲城”,地处湘江之曲,水系丰富,也被称为“潭城”。除市辖区外管辖湘潭1县、湘乡、韶山2县级市,在湖南省地级行政区中,它的辖域最小,人口倒数第3,但人口密度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均仅次于省会。作为湖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人荟萃是湘潭重要的人文特色。 狭义的湘潭市,即是指“湘潭市区”,建立于南宋以后的湘潭县城的基础之上,曾作为“中国内地商埠之巨者”的商贸重镇,繁盛一时。现包括岳塘、雨湖2区,总面积65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76平方千米;总人口约106万,其中城镇人口90余万,为湖南省第4大城市,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百强,湖南省重要的工业、科技和旅游城市。是长株潭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之一,2007年被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新!!: 道士和湘潭市 · 查看更多 »

漱珠岗

漱珠岗位于中国广州河南五凤乡(今海珠区瑞康路),是侏罗纪时期火山岩石垒成的山岗,因河水侵蚀,使石块成为光溜圆滑的石珠,因此得名。 古时的漱珠岗是珠江中的一个孤岛,后来因河道淤积变成陆地。在宋代以前名为猪鬣岗,岗上长满松树,逐渐改称万松岗,岗顶则名为凤凰台。清朝道光年间,道士李明彻在此兴建纯阳观。 S漱 S漱.

新!!: 道士和漱珠岗 · 查看更多 »

潮阳区

潮阳区(官方音译:Chaoyang,传统外文:Teoyeo/Tioyio)是中国广东省汕头市的一个市辖区,因地处大海之北而称潮阳。她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濒临南海,东面毗邻濠江区,东北隔牛田洋望金平区,西接普宁市,南邻潮南区,北界揭阳市,母亲河练江由东向西穿过潮阳并于海门镇注入南海。潮阳千年古邑,自宋代开始教育就较为昌盛,素有“海滨邹鲁”之称陈尧佐诗:海滨邹鲁是潮阳。原潮阳县从清代中期开始便成为潮州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有"人县"之说潮州俗语:海阳银县,潮阳人县,揭阳米县,不少人乘着红头船漂洋过海去求生。潮阳现有旅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120多万人,是全国著名侨乡之一。潮阳民营企业较为发达,目前已形成谷饶内衣、和平音像、贵屿废旧拆解等产业链及果林生态、水产养殖等特色三农产业。是中国“光盘之乡”,打口碟源地。 原潮阳县包括今潮阳区、潮南区、濠江区等地详见潮阳县。.

新!!: 道士和潮阳区 · 查看更多 »

潮陽文光塔

文光塔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中心,为一座古塔,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光塔创建于于宋绍兴元年(1131年),是潮阳的旅游景点与名胜古迹之一。塔门石匾写有“文光塔”三字,左下刻“嘉庆乙亥孟冬”,右下刻“豫章唐文藻立”。塔门两边有一副对联:“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牛”,是清朝潮阳知县唐文藻所撰。.

新!!: 道士和潮陽文光塔 · 查看更多 »

潘茂名

潘茂名(290年—371年),晉代道士、醫學家,晉代太熙元年(290年)生於高州根子鎮潘坡(今屬廣東省茂名市)。 少年頗通經學,解周易、誦風雅,一日入山,遇仙人對弈,得到仙丹治煉之方,返家修道,學道有成,從此開始行醫濟世,往往布施貧困。朝廷聽聞其名,曾經三次召其入朝,不肯至,長居嶺南。又遇瘟疫爆發,於是出丹藥濟救世人,深得民心,羽化之後,鄉民視為醫神,虔誠奉祀,稱潘真人。 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年),朝廷為表彰其功德,在其鄉置茂名縣,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置潘州(今廣東省茂名、電白、高州等地),合稱「潘州茂名縣」,作為紀念。孔鏞、屈大均等人均有作品以緬懷潘真人。.

新!!: 道士和潘茂名 · 查看更多 »

朝服

朝服或稱朝衣、具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服,後來傳至朝鮮、越南、日本、琉球。其制度形成于漢末,通常由皇帝与大臣在朝会之时穿著,即皇帝「視朝之服」及百官「朝饗之服」,有時也包括后妃、命婦、女官朝參之特定服裝。按朝会的大小、及時間不同,對朝服著裝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唐代元日、冬至等重大朝会時,朝服必須整潔而饰物俱全。退朝之後在一般的場合則不應穿著朝服。此外,朝服也可在重大典禮之時穿著。。.

新!!: 道士和朝服 · 查看更多 »

朱華 (道士)

朱華,字文江,清朝知名道士、畫家。 為武原道士張謙高之徒,居於乍浦苦竹山天后宮。詩、畫皆佳,筆墨秀逸,曾作《雪屋填詞圖》送詩人郁載瑛。.

新!!: 道士和朱華 (道士) · 查看更多 »

朱思本

朱思本(),字本初,号贞一,中国江西临川(今抚州)人,元朝道士、诗人、地理学家。 朱思本出生于一个书生家庭,他出生后不久(1275年),抚州为元军攻占,朱全家抱着不合作的态度拒绝为元朝政府效力。朱幼年即前往龙虎山拜入正一道修真。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年),朱奉正一道宗师张留孙之命,前往大都协助其主管中国南方的道教事务。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朱奉命代表元朝皇帝祭祀中国各地名山大川,在其后的十年间,他走遍中国,参考水经注、通典、元和郡县志、元丰九域志、大元一统志等书籍,以“计里画方”的绘图方法绘出了舆地图。这幅地图不但包含中国的情况,也绘有蒙古帝国及周边小国,但是朱对这些自己并未实际考察过的地方并没有把握,认为“涨海之东南,沙漠之西北,诸番异域,虽朝贡时至,而辽绝罕稽,言之者既不能详,详者又未必可信,故于斯类,姑用阙如”。 至治二年(1322年),吴全节嗣位为玄教大宗师,朱返回江西。后吴有意任命朱为其接班人,但被朱拒绝。朱后隐居龙虎山中,不知其卒年。 朱的诗文也为时人称道,是元朝重要诗人之一,著有《贞一斋诗文稿》。.

新!!: 道士和朱思本 · 查看更多 »

惡靈系列

惡靈系列(悪霊シリーズ)是小野不由美的恐怖小說系列。1989年到1992年刊行,全7作。1994年刊行惡靈系列的續篇Ghost Hunt系列,分成上下兩卷發行後中斷。兩系列在1996年以「Ghost Hunt」名義廣播劇化。1998年,惡靈系列同樣以Ghost Hunt名義漫畫化,2006年電視動畫化。.

新!!: 道士和惡靈系列 · 查看更多 »

惲珠

惲珠,字星聯,別字珍浦,晚號蓉湖散人、毗陵女史,江蘇常州府陽湖人,清朝女詩人、畫家,一品太夫人。.

新!!: 道士和惲珠 · 查看更多 »

成公姓

成公姓,是一個罕見的漢字複姓,相傳源於春秋時代衛成公。.

新!!: 道士和成公姓 · 查看更多 »

成玄英

成玄英,字子實,陝州(今河南省陝縣)人,唐代道士,後世學者稱之為「重玄派」道士。 成玄英原隱居東海,631年應唐太宗之召,前往長安,636年參與佛、道辯論獲勝,唐太宗宣佈道教最尊,並下令重修老子廟。643年任西華觀住持。 成玄英著有《南華真經注疏》,疏解《莊子》;《周易流演》,注解《易經》;《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注解《道德經》;又注解《靈寶度人經》。其著作是道教「重玄派」的代表作品。.

新!!: 道士和成玄英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道士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春節

--,即華夏傳統曆法农历的元旦,是中国與世界各地漢族社會的傳統新年,又稱歲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口頭上亦稱為过新年、过年、度歲、慶新春、慶新歲,是汉族四大传统节日之首。中國古時春--節曾專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從明代開始,農曆新年節慶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日(即元宵節)之後才正式結束活動,有些地方的新年慶祝活動甚至到整個正月結束為止。辛亥革命後,官方紀年標準由夏曆改為西曆。.

新!!: 道士和春節 · 查看更多 »

昆仑山 (神话)

崑崙山(又寫作昆侖山)為漢族神話中象徵和世外仙鄉的處所,位於漢地西北邊緣。傳說中的崑崙山,有城高一萬一千里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其下有不能浮起羽毛的弱水,外圍還有持續燃燒不滅的的炎火山。崑崙山是天帝下都,有開明獸守其城門。 古代漢族神話認為崑崙山中居住著一位神仙“西王母”,由三足烏侍奉,其宮闕十分富麗壯觀,有「閬風巔」、「天墉城」、「碧玉堂」、「瓊華宮」、「紫翠丹房」、「懸圃宮」、「昆侖宮」,為真官仙靈之所宗。道教傳說又為西王母配上一位“東王公”,後世的小說,將此形象轉變為瑤池金母與玉皇大帝。.

新!!: 道士和昆仑山 (神话) · 查看更多 »

新僵尸先生

,--,是1992年8月8日上映于英属香港的惊悚片、恐怖片、殭屍片。.

新!!: 道士和新僵尸先生 · 查看更多 »

新都公主 (唐中宗)

新都公主,唐朝公主,她是唐中宗李显的长女,庶出。 生年不详。684年,其父李显当了两个月皇帝,即被废,她应当未封公主。在祖母武则天执政时受封新都郡主。曾许嫁杨泚、卢咸《全唐文·卷九十五》○新都郡主出降制 鸾台:皇太子长女新都郡主,资灵玉裕......郡主可出适杨泚......○新都郡主等出降制 鸾台:皇太子第二女新都郡主......新都郡主可出适左卫翊卢咸......

新!!: 道士和新都公主 (唐中宗) · 查看更多 »

新朝官制

新朝官制是中國新朝的官制。由於新朝正值王莽改制,而官制亦為改制的重點,故新朝官制多變,官名及職責也十分複雜。新朝官制上承西漢官制,下启东汉官制,故欲了解该朝官制,必先对两汉官制有所了解。对于一些基本官职及相关知识,请见西漢官制及东汉官制。玆依序擇要介紹如下。.

新!!: 道士和新朝官制 · 查看更多 »

新昌公主

新昌公主,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六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之女。她的生母不详,嫁给了宰相萧嵩的儿子、太仆卿、驸马都尉萧衡。天宝六载(747年),萧衡去世,新昌公主出家为女道士,在长安崇业坊建立新昌观。新昌公主之子萧复是唐德宗的宰相,公主的一个女儿嫁给李錪。.

新!!: 道士和新昌公主 · 查看更多 »

施舟人

施舟人 (Kristofer Marinus Schipper,)出生于瑞典,荷兰血统,與顾彬、施寒微並稱“欧洲三大汉学家”,他精通八种语言,目前在福州大学担任教授,并且任职福州大学世界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新!!: 道士和施舟人 · 查看更多 »

文安公主 (唐德宗)

文安公主 (793年─828年),名代宗兒1,唐朝公主,是中国唐朝第九代皇帝唐德宗李适第十七女2。母陳氏3,史书仅仅记载了她的封号文安公主。唐顺宗时,进文安长公主,文安公主出家为道士,在唐文宗太和二年(828年)去世,享年三十六。.

新!!: 道士和文安公主 (唐德宗) · 查看更多 »

日本道教

日本道教是傳入日本的道教文化總稱,主要是以思想影響日本的文化,而非作為一個宗教進入日本社會。日本是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其古代文明起步較晚,。。道教也將庚申信仰等系列道教文化傳到日本,使得尊崇天皇的信仰體制也是依據諸多道教元素建構。.

新!!: 道士和日本道教 · 查看更多 »

早晚功課經

早晚功課經,為道士每日早晚兩次上殿念誦的經文寶誥,大約在明代中晚期成型,至明末清初,宮觀道士才普遍以早晚功課作為一種修持形式。明代正續《道藏》沒有早晚功課經,清代全真道(一說天仙派)編纂的《道藏輯要》才收有《清微宏範道門功課》和《太上玄門功課經》。 由於道觀所屬宗派不同,加上所在地區的差別、時代的變遷,各地《功課經》所收的經文寶誥可能略有出入。.

新!!: 道士和早晚功課經 · 查看更多 »

旌阳区

旌阳区是中國四川德陽市的一個區,下轄11个镇、1个乡、5个街道办事处。东邻中江县,西连绵竹市和什邡市,北接罗江县,南靠广汉市。全区幅员面积648平方千米,人口约71万人(2008年)。旌阳区为德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市区建成区面积40平方千米。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座落其间,还有旌阳、旌湖、八角三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郊经济特征鲜明。.

新!!: 道士和旌阳区 · 查看更多 »

擔幡買水

擔幡買水是儒家文化圈傳統喪事時的儀式,有清潔死者的功能,由死者的至親於喪禮中負責。 擔幡則指由死者的長子嫡孫提著引魂幡,代表引領亡靈升天。或謂出殯當日孝子手執木棍,棍端綁有白色布條隨風飛揚,謂之幡,告知喪事之用。 買水或買天水,是指大殮之日,孝子執缽沿街痛哭,行至河處即拿一文錢扔入河中,然後用缽裝水,回家為於遺體旁上下擦三次以潔凈遺體。 臺灣喪葬稱為乞水,孝子等人攜帶碗一個、線香、紙錢(刈金、金白錢等)、兩枚銅錢等,沿途拋灑金白錢(路費),走到河邊,首先點燃線香(插在河邊)、焚燒刈金向水神禱告,「因喪事要乞討一些水回家,清潔遺體」,之後取銅錢擲杯請示神諭,如獲得同意,即將兩枚銅錢擲入水中,用碗裝水回家。如不同意,則跪下叩首,再擲杯請示,直到獲得神諭許可為止。   以前的人過世,並非在殯儀館治喪,先人遺體是放在家中,辦理後事。古時非如今日,可從--當中取用水,以前是要到最近家的河流取水回家,世家望族則是延請比丘、道士念經,擲買路錢,從河流裏請水返家用,這些河水返家替先人沐浴。    發展至今已經簡化,今日往往在殯儀館內門前大窗下用水桶盛水,到時預備--個1元硬幣,將該硬幣放入水桶內,或者放在水管邊,然後盛水回用,1元硬幣便不再取回。 廣東人認為,所有白事並不可以送贈的,定要喪家的真金白銀買回來,沒有贈禮。 Category:東亞傳統 Category:喪葬 Category:儀式.

新!!: 道士和擔幡買水 · 查看更多 »

收驚

收驚(閩南語:siu-kiann),或稱喊驚、收嚇、叫魂,在原始宗教就有此儀式,道教、齋教亦有相同類似儀式。流行於台灣、香港、澳門、南洋,和中國的河南、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广西等地。.

新!!: 道士和收驚 · 查看更多 »

敦煌道藏

《敦煌道藏》,5巨冊,李德範輯,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制中心,1999年12月。20世紀初,道士王圓籙在敦煌莫高窟藏經洞中發現大批古代經典文書抄本,其中道教遺書抄本約有五百餘件,其抄寫時期在南北朝後期至唐朝中期約二百年的時間,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時代的抄本最多,其內容包括道家諸子、道教經典、科儀等約有一百多種道書,其中約有半數抄本是《正統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 Category:道藏 Category:道教.

新!!: 道士和敦煌道藏 · 查看更多 »

敦煌星图

敦煌星图,又称《敦煌星图甲本》,斯坦因编号为S.3326。敦煌星图是中国天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星图之一,绘制于唐中宗时期(公元705-710年),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Whitfield, Susan.

新!!: 道士和敦煌星图 · 查看更多 »

敦煌文獻

敦煌文獻,又称敦煌遺書、敦煌文书、敦煌寫本,是对1900年发现于敦煌莫高窟17号洞窟中的一批书籍的总称,总数约5万卷,其中佛经约占90%,最早的前秦苻坚甘露元年(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这些图书由于战乱,目前分散在全世界,如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研究所等;1910年入藏京师图书馆时只余8000余件。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16000余件,为该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另三件分别为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和赵城金藏)。.

新!!: 道士和敦煌文獻 · 查看更多 »

救刦證道經咒

救刦證道經咒,全稱為太上勅演救刦證道經咒,道教經典《呂祖全書》中的一篇讚頌。近千年以來將其中的四段靈章視作以梵語書寫而成的「咒語」,然而皆不解其意。近年,佐伯好郎認為中間的四篇靈章其實是唐朝基督教的景教讚美聖詩。.

新!!: 道士和救刦證道經咒 · 查看更多 »

慧遠

慧遠(),俗姓賈,并州雁門樓煩縣(今山西寧武附近)人,東晉高僧,是中觀般若學大師。傳統上認為,他曾在廬山東林寺組織蓮社,故稱廬山慧遠或東林慧遠。他弘揚西方淨土法門,被尊為淨土宗初祖。.

新!!: 道士和慧遠 · 查看更多 »

慈懿皇后

慈懿皇后(),李姓,諱鳳娘 ,本籍安陽(今河南安陽),父親是李道,官慶遠軍節度使。她是宋光宗皇后、趙挺、宋寧宗趙擴生母,同時是文安公主、和政公主、齊安公主的繼母。.

新!!: 道士和慈懿皇后 · 查看更多 »

扶乩

扶乩(fú jī),是中國道教的一種占卜方法,又稱扶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這種人被稱為鸞生或乩身。神明會附身在鸞生身上,寫出一些字跡,以傳達神明的想法,做出神諭。信徒通過這種方式,與神靈溝通,以了解神靈的意思。.

新!!: 道士和扶乩 · 查看更多 »

批鬥

批鬥,泛指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建政後,其中一項政治運動,「批鬥」意思類似「批判」或「批評」,但批鬥明顯帶有嚴重暴力和破坏,批鬥通常以團體形式進行,例如批判大会、游街、武斗、抄家、砸文物、 把其認為有違毛澤東思想及意旨的人或事公開,然后进行批判,當中包括文字批評、公開侮辱,破壞建築物或物件,傷害肢體等,甚至殺害亦極之普遍。「批鬥」一詞後來亦被用於形容類似其他事項。.

新!!: 道士和批鬥 · 查看更多 »

拂塵

拂塵,又稱塵拂、拂子、塵尾,是一種於手柄前端附上獸毛(如馬尾、麈尾)或絲狀麻棕的工具或器物,一般用作掃除塵跡或驅趕蚊蠅之用。在道教文化中,拂塵是道士常用的器物,道教更視拂塵為一種武器,或居士用于清談。拂塵也是漢傳佛教法器,象徵掃去煩惱。.

新!!: 道士和拂塵 · 查看更多 »

招魂幡

魂幡,亦称引魂幡、招魂幡、魂帛、幡仔,是中華傳統殡葬仪式中举行招魂仪式時,道士做法用来招引亡灵的器具。民间传说,刚死的人被认为魂魄还没走远,只要招呼他,让魂魄回来,死人仍能复生。另一种说法是客死在他乡的亡魂,会找不到归途而不能享受烟火奉祀和经文的超度。因而需要死者亲属站在高处呼喊死者的名字为死者招魂,劝亲人的灵魂归来。当举行完招魂仪式后,方可办理丧事。在葬礼举行送葬仪式过程中,招魂幡会起到为亡灵引路的作用。.

新!!: 道士和招魂幡 · 查看更多 »

曹唐

曹唐,字堯賓,唐朝桂州(今廣西桂林)人。 早年是一名道士,工於文章诗賦,後還俗。善作《游仙詩》逾百首,人稱“游仙”。進士久不第,後擔任容州、邵州、池州諸府從事。大和年間進士及第,曾官起居舍人。因暴疾卒于家。《全唐诗》录其《小游仙》诗九十七首,而《大游仙》存十七首。.

新!!: 道士和曹唐 · 查看更多 »

晏公

晏公是中国水神信仰的一位对象。晏公本为江西的地方性水神,明朝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信仰尤盛;清代之后逐渐衰微,但在許多地方被視為媽祖的幕僚神。晏公也常常與另一位水神萧公(英佑侯)一同奉祀。.

新!!: 道士和晏公 · 查看更多 »

普庵印肅

普庵印肅(),諱印肅,號普庵,禪門臨濟宗高僧,又稱普庵禪師、普庵祖師等,民間也寫作「普唵」,生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袁州宜春人(今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俗姓余。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年)出家。一日讀《華嚴經》至「達本情忘,知心體合」,頓時悟道。乾道二年(1166年)於袁州南泉山建造慈化寺,故又稱南泉寺。乾道五年(1169年)圓寂。由於在世時靈驗事蹟不斷,涅槃後逐漸受到人民信仰,成為一位專門消災解厄的佛教神祇。.

新!!: 道士和普庵印肅 · 查看更多 »

普济宫 (石堂山)

普济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东晋道人麻衣子曾在石堂山修道而于639年兴建的一个宫观。位于河南省内乡县乍岖乡的石堂山内。.

新!!: 道士和普济宫 (石堂山) · 查看更多 »

晉哀帝

晉哀帝司馬丕(),字千齡,為東晉的第六代皇帝,晉成帝之子,晉穆帝之堂兄。.

新!!: 道士和晉哀帝 · 查看更多 »

晋朝

晋朝(265年-420年)是中國歷史的朝代之一,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因晉朝皇室姓司馬,所以又稱司马晋。晋朝又分為兩個時期,即西晉(265年-316年)与東晉(317年-420年),合称“两晋”。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首都為洛陽;东晋为晋元帝司马睿所建立,首都為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兩晉的政治體制為世族政治,政治制度由漢代的三公、九卿制向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过渡。 晉室先祖在三国時期為曹魏世族,在高平陵之变後剷除曹氏皇親,掌握實權形成霸府政治。265年,晉王司馬炎脅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帝位,改國號曰「晉」,定都洛陽,是為晉武帝,史稱西晋。280年,西晋滅孫吳而統一天下,但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十几年。晉惠帝繼位後,朝廷漸亂,領有軍權的諸候王紛紛動亂,史稱八王之乱。晉朝元氣大傷後,內遷中原的諸外民族乘機舉兵,造成五胡亂華的局面,大量百姓與世族開始南渡。316年,西晉灭亡,北方從此進入五胡十六国時期。 317年,晋室皇族司马睿於建康称帝,定都建康(即今南京),是為晋元帝,史稱东晋,据有華南地區的领土。中原的世族及百姓陸續南遷,形成華北地區的侨民和南方土著共同聚居的局面。东晋初期,王導等人採取鎮之以靜策略,穩定局勢。東晉皇權衰落,朝廷大權主要由世族掌握,由於軍權外重內輕,朝廷控制力弱,不少藩镇心懷野心,先後发生了王敦之乱、蘇峻之亂及桓温專政。雖然部分士族当权者有恢复之心,前后发动几次北伐,但是朝廷擔心野心家藉此擴張勢力,大多消極支持。383年,前秦出動舉國之師,意圖滅亡東晉。面對亡國之禍,東晉君臣一心,憑藉淝水之戰奠定胜局。谢玄等将领乘胜追击,成功的收復大批失土,致使前秦崩解,引发了北方军事和政治格局的变化。然而,东晋後期又發生朋黨相爭及桓玄作乱。平民負擔沉重,又發生孫盧之亂。譙縱亦據蜀地自立。最後刘裕崛起,平定諸亂,凭借军事力量奪得帝位,建國號「宋」,是為宋武帝,史稱刘宋,中國從此進入南北朝時期。 经济方面,东晋莊園經濟的比例比西晉更大。由於農業技術提升等因素,在僑姓世族與吳姓世族密集開發下,江南獲得全面发展而繁榮興盛,中國的經濟重心也逐漸南移,後來才有大運河的出現。此外,手工業和商业方面也有長足進步。 晉朝雖為漢末以來中國文化中衰之時期,但在哲學、文學、藝術、史學、科技等等方面也有新的發展。漢代以前,政治主權完全在華夏族,而他族則作为被統治者而同化,漢代以後,政治主權不全在華夏族,而他族或以征服華夏族者而同化,邊疆民族帶來的草原遊牧文化也融于中原文化。時天下大亂,士族文人多不以道義為重,儒學中衰。曠達之士,目擊衰亂,不甘隱避,則托為放逸,遂開清談之風。晉室之興,世亂未已,向秀之徒,益尚玄风。玄学與印度東傳之佛教交汇,中國文化逐漸转变为儒釋道融合 柳翼謀:《中國文化史》之状况。.

新!!: 道士和晋朝 · 查看更多 »

196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196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即地方自治實施以來的第五屆縣市長選舉,與1964年中華民國省議員選舉合併辦理,同時於1960年4月24日舉行投票。本屆選舉共選出臺灣省當時21個縣市的行政首長,任期4年,但並沒有牽涉到實施戰地政務的 福建省(金馬地區)。 本次選舉是《自由中國》雜誌社嘗試籌組中國民主黨遭國民黨打壓後的首次縣市長選舉。在21位縣市長席次中,一度沉寂的在野人士在本次選舉頗有斬獲,曾參與組黨的高玉樹及葉廷珪分別取得臺北市及臺南市執政。以政黨分析, 中國民主社會黨、及中國青年黨分別取得基隆市及臺東縣的執政權,臺北市、臺南市等2席則由無黨籍人士贏得,其餘17席皆由中國國民黨取得。.

新!!: 道士和1964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0年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山崩事件

2010年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山崩事件(官方名稱國道三號3.1公里崩塌事件)又稱425山崩事件、走山意外、4·25基隆山体滑坡,是中華民國國道三號(又稱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基隆七堵段(瑪東系統交流道-收費站之間附近)在2010年4月25日台灣時間約14時29分,於3.25公里處邊坡的「師公格山」所發生之山崩事件;山崩地點位於台灣基隆市七堵區瑪陵坑山區,造成雙向車道遭埋面積達200×60平方公尺,大埔跨越橋也隨著山崩斷成兩截而掉落至高速公路主線。南北雙向六個車道全遭土石覆蓋,高速公路局及國道公路警察局因此緊急雙向封閉國道三號汐止系統交流道以北至基金交流道以南路段,交通完全中斷。據統計倒坍塌下來的石堆約有10萬立方公尺。這也是中華民國國道通車36年來,除1974年9月28日中山高速公路八堵交流道尚未通車之施工期間,范迪颱風造成附近暖暖區尚仁街36人死亡的山崩事件外,最嚴重的崩塌意外。.

新!!: 道士和2010年福爾摩沙高速公路山崩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4年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

2014年臺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於5月21日下午發生在台北捷運板南線的龍山寺站和江子翠站之間的列車上。該列車編號為222號列次,從南港展覽館站開往永寧站。嫌犯21歲的男大學生鄭捷,於16時22分至26分在編號2118和3118號、117與118編組的車廂內行兇,隨後於江子翠站遭員警和民眾制伏。事件共造成4死24傷,傷者的傷勢多集中在胸部和腹部。本案是自黃富康隨機殺人事件後,台灣近五年第五起隨機殺人案,亦是台北捷運自1996年通車營運以來,首起致命攻擊的犯罪事件。 2015年3月6日和10月30日,新北地方法院一審、二審皆宣判判決鄭捷四個死刑並褫奪公權終身。2016年4月22日,最高法院三審維持原持原判。2016年5月10日執行死刑槍決,該次為單獨一名死囚。判決死刑定讞經18天後執行槍決,並花7小时完成审查签署。.

新!!: 道士和2014年台北捷運隨機殺人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爭議事件

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風波及爭議事件,列舉2014年中華民國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中,臺北市市長選舉之連勝文與柯文哲候選人及其競選團隊與支持者的相關事件。.

新!!: 道士和2014年臺北市長選舉爭議事件 · 查看更多 »

3

3(三)是2与4之间的自然数,是第2個質數。3是自然數,亦是一個正整數。.

新!!: 道士和3 · 查看更多 »

456年

没有描述。

新!!: 道士和456年 · 查看更多 »

517年

没有描述。

新!!: 道士和517年 · 查看更多 »

5月26日

5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6天(闰年第147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19天。.

新!!: 道士和5月26日 · 查看更多 »

6月25日

6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6天(闰年中第177天),离一年的终结还有189天。.

新!!: 道士和6月25日 · 查看更多 »

972年

没有描述。

新!!: 道士和972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道人道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