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耶魯大學出版社

指数 耶魯大學出版社

耶魯大學出版社是美國耶魯大學的。它於1908年由 George Parmly Day 創建, 在1961年成為耶魯大學的官方部門,但財政和運作自主。 截至2009年,耶魯大學出版社每年出版約300本精裝本新書和150本平裝本新書,出版書籍超過6000本。其出版的書已榮獲五次國家圖書獎,兩次,八次普利策獎。.

122 关系: 卡尔·马克思印度大楼古斯塔夫·多雷大西藏地區大阿帕拉契山谷大曼彻斯特郡I级登录建筑列表奥弗曼委员会奧雅納峇里人巴内特战役巴黎沙龍中國大饑荒,1958-1962丘納德大廈三年困难时期乾眼症乾草堆 (莫奈)乌尔勒路一位论派教堂亚洲大楼以色列语言张申府弗朗切斯科·福斯卡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休·拉蒂默佩科夫頓城堡德克萨斯州德瑞克·約翰·德索拉·普萊斯保祿六世保羅·波爾波拉俄羅斯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圣威尔弗里德教堂圣乔治大厅圣亚纳广场圣艾格尼斯和圣潘克拉斯教堂圣雅各堂 (利物浦)地球圆形广场 (巴斯)利物浦港务大厦切斯特城堡哈丁战役凱瑟琳·麥金儂凱撒大帝 (戲劇)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元音大推移克萊德·托爾森国际单位制四角柱噶廈皇家兵工廠理查德·哈克卢伊特童贞女圣马利亚教堂 (普雷斯特维奇)...第二次世界大战綠鳩屬约翰·波金霍尔约翰内斯·古腾堡纳尔逊纪念碑维基百科维基百科编辑手册罗密欧与朱丽叶罗伯特·斯科特罗德奖学金罗曼·德莫夫斯基猶太人大屠殺特雷維噴泉牛仔競技牛津大学耶稣学院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牛津大學植物園聖瑪麗教堂 (楠特威奇)萬曆十五年非洲灰鹦鹉風暴作戰裙底風光西奧多·傑利柯西藏历史西藏独立运动西藏政治史詹姆斯·穆雷骯髒戰爭 (阿根廷)諸聖教堂 (北安普敦)議會大樓 (倫敦大學)诸圣堂 (伯里)豎中指貝登堡 (書籍)賓夕法尼亞車站 (紐約市)费尔法克斯府超新星麻浩崖墓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郑信苏联国家元首列表英格兰银行大厦 (利物浦)耶路撒冷王國陶顿战役恒星李鸿章杂碎李昭道東芬奇利站核武器擁有國列表條頓葬歇洛克·福尔摩斯段义孚比爾·艾文斯汉谟拉比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沙德利·本·杰迪德沙龍 (聚會)波提哥图书馆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深夜秀 (愛爾蘭廣播電視節目)本傑明·富蘭克林明道加斯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新國際百科全書文化演化愚昧愛德瑪拉萨法诤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2002年烏克蘭議會選舉2003年布米爾達斯省地震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 扩展索引 (72 更多) »

卡尔·马克思

卡爾·馬克思(;),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是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革命理論家、新聞從業員、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馬克思在經濟學上的工作解釋絕大多數工人和資本家間的關係,並且奠定後來諸多經濟思想的基礎。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在卡爾·马克思的一生中出版过大量理论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备超强影响力的两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年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1818年5月5日,馬克思出生在普魯士萊茵省特里爾,一個相对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1835年10月就讀于德國波昂大學和柏林洪堡大學期間的马克思,開始對青年黑格爾派的哲學觀點產生興趣。大學畢業以後,馬克思為科隆地区的一家持有激進观点的報紙供稿,與此同時,其自身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思想萌芽,開始渐渐成形。1843年時馬克思移居法國巴黎後,马克思繼續在其他持有激進觀點的相关報社,从事专栏寫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克思遇見了後來的重要朋友和支持者——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49年,馬克思遭流放後便與妻兒一起遷居到英國倫敦。他到達倫敦後依然繼續從事寫作工作,同時也開始構建他關於社會經濟活動的理論。馬克思還積極參與社會主義運動,並很快在第一國際中成為重要人物。 馬克思關於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理論被統稱為馬克思主義,主張人類社會是在控制生產資料的統治階級與提供勞動生產的勞動階級間不斷的階級鬥爭中發展而成。馬克思認為國家是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運轉,而這又常常被視為大眾的公共意志。他同時也預言如之前存在過的社會經濟體系一樣,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會導致它自身的滅亡,並會被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態所取代;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存在的矛盾,將會由工人階級奪取政治權力而終結,最終建立工人所管理、形成无任何階級制度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積極地實踐他的理論,指出工人階級應該有組織地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以改變社會經濟體制。 馬克思由于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創始人,长期以来广泛受到許多人的讚美和批評,因此马克思也被人们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卡爾·馬克思与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并列為新哲學學說的奠基者;他還与法國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德國政治經濟學家馬克斯·韋伯並列為現代社會科學建立者。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在国际领域,极其强烈地影響着越来越多的知識分子、工會和政黨,並且以馬克思的想法為核心基礎而延伸出许许多多的不同派別、学术体系。.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卡尔·马克思 · 查看更多 »

印度大楼

印度大楼(India Buildings)是英国利物浦的一个商业建筑,其主要入口在水街。主要是办公楼,它还包含一个内部购物廊和一个地铁站的入口。它建于1924年和1932年之间,在1941年被炸弹损坏,后来在其原始建筑师的监督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该建筑,其设计受意大利文艺复兴影响,结合了美国布杂艺术的特征,占据整个街区。.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印度大楼 · 查看更多 »

古斯塔夫·多雷

古斯塔夫·多雷(Gustave Doré,),19世纪法国著名版画家、雕刻家和插图作家。.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古斯塔夫·多雷 · 查看更多 »

大西藏地區

大西藏地区是西藏流亡政府定義的「西藏」地方,面積達24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分之一的的面積。.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大西藏地區 · 查看更多 »

大阿帕拉契山谷

大阿帕拉契山谷,又名大山谷或大山谷区域,是北美洲东部一处大型的地貌形态。它是由一系列山谷低地构成的巨型地槽,附属并以阿帕拉契亚山系为中心特征。该地槽北起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南至美国阿拉巴马州,绵延1200英里,自史前时期以来便是一条重要的南北交通要道。.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大阿帕拉契山谷 · 查看更多 »

大曼彻斯特郡I级登录建筑列表

大曼彻斯特郡位于英国英格兰西北部,共有48座I级登录建筑。在英国,如果一座历史遗迹拥有特殊的建筑史或文化底蕴,该历史遗迹将会被选为登录建筑,拥有特殊价值的历史遗迹则可被选为I级登录建筑。英国监管局根据1990年登录建筑及保护区管理法由一个受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管理的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Historic England管理。 大曼徹斯特郡由博尔顿、贝里、曼彻斯特、奧爾德姆、罗奇代尔、索尔福德、斯托克波特、坦姆赛德、特拉福德和威根10个都市自治市组成。每个都市自治市的I级登陆建筑都由一个独立的章节单独列出。曼彻斯特是世界上的首个工业化城市,也是大曼彻斯特郡I级登录建筑最多的城市(15座)。奧爾德姆是大曼彻斯特郡唯一一个没有I级登录建筑的城市。此外,厄韦尔河铁路桥位于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的边界线上,因此厄韦尔河铁路桥是曼彻斯特和索尔福德的共有登录建筑。The River Irwell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Manchester and Salford, so one end of this bridge is in Manchester, the other is in Salford.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大曼彻斯特郡I级登录建筑列表 · 查看更多 »

奥弗曼委员会

奥弗曼委员会是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下属的一个特殊的附属委员会,委员会主席由北卡罗来纳州的民主党议员李·斯莱特·奥弗曼担任。1918年9月至1919年6月间,奥弗曼委员会负责清查美国境内的德国和布尔什维克势力。该委员会为后来组建为人熟知的众议院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奠定了基础,是美国国会中第一个负责调查共产主义的委员会。 1919年6月,委员会发布了最终的调查报告。报告总结了德国在美国境内的政治宣传渗透情况、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其他“非美活动”的动向,以及上述活动对美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报告中称德国政治宣传的内容与意识形态无关。该委员会发布的报告及其各项听证会对后来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思想的诞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奥弗曼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奧雅納

奧雅納(Arup,正式英文名:Arup Group Limited)是一家全球性企業,總部位於英國倫敦,在4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90多家分支機構,擁有逾12,000名規劃、設計、工程和諮詢專業人員,提供設計、工程等建築環境相關領域的咨詢服務,在超過160個國家運營著不同的項目。自1946年公司成立以來,奧雅納一直由代表員工的信託基金管理。.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奧雅納 · 查看更多 »

峇里人

峇里人(Suku Bali)是一群住在印度尼西亞群島中的峇里島上的原住民族。大部分住在峇里島上,他們佔了峇里島上89%的人口。峇里人也分布在龍目島以及東端的爪哇島(如巴紐旺宣市)。.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峇里人 · 查看更多 »

巴内特战役

巴内特战役是15世纪英格兰玫瑰战争的一场决定性战役,以兰开斯特一方战败告终。.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巴内特战役 · 查看更多 »

巴黎沙龍

巴黎沙龍(Salon,偶爾作Salon de Paris)是1667年開始在法國巴黎法蘭西藝術院中舉辦的藝術展,建立者為法蘭西藝術院下屬的法國皇家繪畫暨雕刻學院,本來只是展出學院畢業生的作品。1725年在盧浮宮展出,1737年8月18日至9月5日再次在盧浮宮展出,這便是其首次公開展覽。它在1748年至1890年間是西方世界最大的藝術展Levey, Michael.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巴黎沙龍 · 查看更多 »

中國大饑荒,1958-1962

《中國大饑荒,1958-1962》是香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周遜從大躍進時期中國官方上千個檔案中節選出121個的大饑荒歷史文獻彙編。書中的檔案來自六個省檔案局和五個縣市檔案局,主要來自四川與貴州。 周遜與《毛澤東的大饑荒》作者馮客一起蒐集大饑荒資料。他們所查閱的許多檔案後來再度列為機密,無法查閱。 周遜說,她寫這本書也有私人原因,那就是她家裡也有人在大饑荒中餓死。.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中國大饑荒,1958-1962 · 查看更多 »

丘納德大廈

丘納德大廈(Cunard Building)是英國英格蘭城市利物浦的一座二級登錄建築,位於皮爾希德,和皇家利物大廈及利物浦港務大廈相鄰。丘納德大廈是利物浦三女神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利物浦海事商城的組成部分之一。大廈修建於1914年至1917年,融合了義大利文藝復興和希臘復興式建築風格。.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丘納德大廈 · 查看更多 »

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困难时期,或称三年大饥荒,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内,在农业集体化和大跃进运动之后,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饑荒。与之类似的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性大饥荒有朝鲜饥荒和1932年苏联大饥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80年代以前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部分大陸居民或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餓飯年、饥荒年、人饿,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或三年大災荒,也有部分西方学者称其为大跃进饑荒、中国大饥荒。 大饥荒所發生的時期有不同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是1959-1961年,、Basil Ashton、文貫中採用1958-1961年,楊繼繩、馮客及周遜的著作則採用1958-1962年。.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三年困难时期 · 查看更多 »

乾眼症

乾眼症(Dry eye syndrome, DES),又名乾性角結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KCS),是一種眼睛的狀態。其他的症狀包括眼睛過敏、發紅、多眼屎或是容易疲勞,也可能出現視線模糊的情況。症狀可以從輕度且偶然出現,到重度且持續發生。在一些未經治療的案例中,可能在角膜留下傷疤。 乾眼症可能肇因於眼睛無法分泌足夠的淚液,或是淚液太快蒸發。可能引發這個症狀的原因有瞼板腺功能障礙、過敏、懷孕、乾燥綜合症、,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LASIK),以及部分的藥物如抗組織胺藥、一些抗高血壓藥、和抗抑鬱藥。香菸煙霧或是過敏引起的慢性結膜炎,也可能導致發病。乾眼症有很多檢驗方式,不過大部分還是根據症狀來診斷。 治療乾眼症的方式取決於病因。最常用的第一線治療方式是使用人工淚液。配戴貼近臉部且包覆周圍的眼鏡,可以減少淚液的蒸發。停用或更換某些藥品也可能有助於改善病情。某些案例中,可以使用環孢素或類固醇眼藥水治療。另有一種觀點是,可以利用淚管塞,來防止淚水從眼球表面蒸發。偶發性的乾眼症會讓患者無法配戴隱形眼鏡。 乾眼症是種常見。隨著族群不同,盛行率可能從5-34%不等.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乾眼症 · 查看更多 »

乾草堆 (莫奈)

《乾草堆》(Les Meules)是法國印象主義畫家克洛德·莫奈的一系列繪畫作品,這些作品都以“乾草堆”為主題,其中主要作品有25幅(威爾頓斯坦索引編號:1266-1290),均為布面油畫,完成於1890年夏末到次年春季。有時候《乾草堆》系列也包含其他的同主題但不同標題的畫作。這一系列作品以其對每天、每季不同時間的光線的敏銳觀察而出名。繪製地點是法國吉維尼莫奈居所附近。 《乾草堆》系列是莫奈非常出名的作品,現在這些作品大部分收藏於巴黎的奧賽博物館和瑪摩丹美術館,此外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蘇格蘭國家畫廊、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等等世界各地的美術館中也有收藏。.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乾草堆 (莫奈) · 查看更多 »

乌尔勒路一位论派教堂

乌尔勒路一位论派教堂(Ullet Road Unitarian Church)是一座一位论派教堂,位于英国利物浦塞夫顿公园乌尔勒路57号。1975年3月14日列为I级登录建筑。这是英国第一座为一对同性恋配偶举行民事结合宗教仪式的教堂。。.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乌尔勒路一位论派教堂 · 查看更多 »

亚洲大楼

亚洲大楼(Asia House)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公主街82号,是一座20世纪初棉花仓库,建于1906年-1909年,爱德华巴洛克风格。1974年10月3日列为二级登录建筑 。亚洲大楼高6层,平面为梯形,立面使用粉棕色砂岩、砖和大理石。其入口大厅和楼梯装饰特别丰富,用脉纹的大理石、绿色和奶油彩色陶瓷以及新艺术运动的花窗玻璃装饰。 亚洲大楼在2003年改为住宅,地下室是一个停车场。绿洲乐队的词曲创作人诺尔·盖勒格曾在此居住。.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亚洲大楼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语言

以色列人口的语言及文化十分多元。根据第19版的《民族语》,有35种语言分布在以色列不同社区。希伯来語是该国两种官方语言之一,亦是该国最主要的语言,几乎全国都以希伯来语为母语,或者达到相当熟练程度的第二语言。希伯来语的标准形式,即现代希伯来语,是国家的主要通讯用用语。阿拉伯语是以色列少数民族阿拉伯人(占人口1/5)的语言,同样亦为官方语言。英语是多数人的第二语言,广泛应用于政府标志,路牌以及商品标签。俄语则是以色列国内大量来自前苏联移民的语言。 现代希伯来语起源于19世纪晚期的希伯來語复兴运动,基于古代希伯来语的各种方言,同时受众多不同语言影响(英语、犹太语言、斯拉夫语族诸语、阿拉伯语、阿拉姆语、德语等)。 根據2011年以色列政府的一份社會調查報告,國内20嵗以上的人口,49%第一語言為希伯來語,18%為阿拉伯語,15%為俄語,意地緒語為2%,法語為2%,英語為1%。 1.6%為西班牙语,以及10%其他語言(包括羅馬尼亞語、德語、阿姆哈拉語,但以上語言並未被列爲調查問卷的選項之一)。同時調查顯示,90%的猶太人以及60%阿拉伯人能較好地理解希伯來語。.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以色列语言 · 查看更多 »

张申府

张申府(),原名张崧年,字申甫,河北献县人。中国哲学家,中共创始人之一。其父张濂,其二弟张崇年、三弟张岱年。.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张申府 · 查看更多 »

弗朗切斯科·福斯卡里

弗朗切斯科·福斯卡里(Francesco Foscari,1373 – 1 November 1457),是1423 -1457年间的威尼斯总督,任职时间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开始时期。.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弗朗切斯科·福斯卡里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p;),通稱列寧(a),是俄羅斯共產主義革命家、政治家和政治哲學理論家,曾擔任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191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1924年)及蘇聯(1922年-1924年)人民委員會主席(總理)。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布爾什維克(後來的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出身於富裕的辛比爾斯克中產階級,在兄長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於1887年遭到處決後,他決定接受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由於參與反對俄羅斯帝國沙皇專制制度的抗議活動,導致他遭喀山國立大學除名,他在隨後幾年則專注於法律學位上。1893年,他搬到聖彼得堡,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高級幹部,主張馬克思主義。1897年,他因為而遭逮捕,至度過長達3年的流放生涯,期間迎娶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為妻。他在流放結束後搬往西歐,透過出版而成為著名的政黨理論家。1903年,他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意識形態分裂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領導布爾什維克對抗尤里·馬爾托夫的孟什維克。他鼓舞了1905年俄國革命的爆發,爾後則發起活動,以讓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為整個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相信這將推翻、且由社會主義社會替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列寧則返回俄羅斯。之後他領導發動十月革命,使布爾什維克推翻新政權。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組成人民委員會(最高行政機關),部分權力則由民選的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擁有。新政府曾為俄國立憲會議進行選舉,但隨後遭到廢除。在與同盟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俄羅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俄羅斯控制下,承認非俄羅斯民族國家獨立。然而契卡也組織暴力行動以鎮壓反對者,造成數萬人死亡、或關押至古拉格的集中營,史稱「紅色恐怖」。右派和左派團體共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軍隊,但在1917年至1922年的俄國內戰中戰敗。儘管俄羅斯政府決定重新分配農民、國家銀行與大型工業的土地,不過為了應對戰爭破壞、與民眾暴動,列寧在1921年推行混合經濟體系的新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了設法推進世界革命,列寧政府創辦第三國際,期間發動波蘇戰爭。1922年,俄羅斯和鄰近國家簽署《蘇聯成立條約》,宣告蘇聯成立。隨著健康越來越惡化,列寧對於其繼任者新當選總書記的約瑟夫·史達林權力不斷增長表示反對,最後他於逝世。 列寧被廣泛視為20世紀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也是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查看更多 »

休·拉蒂默

休·拉蒂默(Hugh Latimer,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教改革家。英国都铎王朝亨利八世的皇家随军牧师,玛丽一世在位时期他拒绝改变信仰,结果被以火刑处死。.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休·拉蒂默 · 查看更多 »

佩科夫頓城堡

佩科夫頓城堡(Peckforton Castle)是位於英國柴郡的一座鄉村別墅,其建築風格效仿了中世紀時期的城堡。佩科夫頓城堡現在被列入英格蘭遺產,並且被列入英國一級保護建築名單。佩科夫頓城堡修建於19世紀中期。1939年之後,城堡就無人居住。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城堡經常用來拍攝電影和電視劇。1988年之後,城堡改為酒店。.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佩科夫頓城堡 · 查看更多 »

德克萨斯州

得克萨斯州(State of Texas),簡稱德州,是全美國土地面積和人口的第二大州(面積僅次於阿拉斯加;人口次於加州)。州名源自美洲原居民的語言,意思是“朋友”或是“盟友”。十七世紀時,西班牙的探險家在與Caddoan語族的Hasinai族人打交道時,將印第安人稱呼自己為朋友(thecas)的词語誤解為德州的地名,雖然後來明白到原本的意思而嘗試更改,但德薩斯此一地名一直沿用下來。雖然地名的意思曾被誤解,但卻與今日得州的座右銘「友誼」不謀而合。.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德克萨斯州 · 查看更多 »

德瑞克·約翰·德索拉·普萊斯

德瑞克·約翰·德索拉·普萊斯(Derek John de Solla Price,)是一位英國物理學家、科學史家、資訊學家,被認為是科學計量學之父。.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德瑞克·約翰·德索拉·普萊斯 · 查看更多 »

保祿六世

真福教宗--(Beatus Paulus PP.,),本名若翰·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Enrica Antonia Maria Montini;於1963年6月21日到1978年8月6日担任教宗。.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保祿六世 · 查看更多 »

保羅·波爾波拉

保羅·波爾波拉(Paolo Porpora,)是一名義大利的巴洛克藝術晚期風格的專業油畫畫家,主要活躍於拿坡里,專長創作花卉、水果等靜物畫,另外他也會描繪海龜等爬行動物、青蛙等兩棲動物、蝸牛和蝴蝶等小動物。.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保羅·波爾波拉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俄羅斯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在世界位居前列,繼承了冷戰遺產,就2015年斯德哥爾摩研究所統計已知核武數量僅次於美國居第二,且兩者只相差個位數枚,若加計未知的隱藏核武器和生化、生物武器等有可能居世界第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俄羅斯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 查看更多 »

圣威尔弗里德教堂

圣威尔弗里德教堂(英语:Church of St Wilfrid)位于英国大曼徹斯特郡威根都市自治市,是一座聖公會布萊克本教區的聖公宗教区教堂。圣威尔弗里德教堂被指定为登錄建築。它被佩夫斯纳建筑指南的作者称为“兰开夏郡最有趣的教堂之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圣威尔弗里德教堂 · 查看更多 »

圣乔治大厅

圣乔治大厅(St George's Hall)是英国城市利物浦市中心石灰街(Lime Street)的一座新古典主义建筑,与石灰街火车站相对。包括音乐厅和法院,是一座一级登录建筑。圣乔治大厅东侧与火车站之间是圣乔治高地,西侧是圣约翰花园。圣乔治大厅包括在威廉布朗街保护区。1969年,佩夫斯纳认为这是世界最好的希腊复兴建筑之一。2004年,圣乔治大厅及其周边地区被列为世界遗产的一部分。 Image:St Georges Hall, Liverpool, from the southwest.jpg|南立面 Image:SPQL.JPG|SPQL File:lampholder2.JPG|灯座 File:ceiling st.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圣乔治大厅 · 查看更多 »

圣亚纳广场

圣亚纳广场(Plaza de Santa Ana)是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的一个广场,靠近太阳门。广场上有西班牙作家佩德罗·卡尔德隆·德·拉·巴尔卡和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的雕像,以及许多餐厅、咖啡馆和塔帕斯酒吧。 马德里最古老的剧院西班牙剧院位于广场东侧。它建于17世纪。广场西侧是一座豪华酒店,建于19世纪初,以招待著名斗牛士而著称。。.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圣亚纳广场 · 查看更多 »

圣艾格尼斯和圣潘克拉斯教堂

圣艾格尼斯和圣潘克拉斯教堂(Church of St.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圣艾格尼斯和圣潘克拉斯教堂 · 查看更多 »

圣雅各堂 (利物浦)

圣雅各堂(St James' Church)是英国利物浦的一座圣公会教堂,位于托克斯泰斯圣雅各坊。该堂建于1774-1775年,在1974年10月1日宣布废弃,2010年5月恢复使用。1985年列为II*级登录建筑。 内部的建筑风格为乔治式。 该堂有18世纪早期和19世纪早期纪念碑。许多纪念碑涉及到奴隶贸易。.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圣雅各堂 (利物浦) · 查看更多 »

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內及外的第三顆行星,距离太阳约1.5亿公里。地球是人類已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也是人類居住的星球,共有74.9億人口。地球质量约为5.97×1024公斤,半径约6,371公里,密度是太阳系中最高。地球同时进行自转和公转运动,分别产生了昼夜及四季的变化更替,一太陽日自转一周,一太陽年公转一周。自转轨道面称为赤道面,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黄赤交角。地球仅擁有一顆自然卫星,即月球。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称为海洋或可以成为湖或河流,其余是陆地板块組成的大洲和岛屿,表面分布河流和湖泊等水源。南极的冰盖及北极存有冰。主體包括岩石圈、地幔、熔融态金属的外地核以及固态金属的內地核。擁有由外地核產生的地磁场。外部被氣體包圍,称为大氣層,主要成分為氮、氧、氬。 地球诞生于约45.4亿年前,42億年前開始形成海洋。并在35亿年前的海洋中出现生命,之后逐步涉足地表和大气,并分化为好氧生物和厌氧生物。早期生命迹象产生的具體证据包括格陵兰岛西南部中拥有约37亿年的历史的石墨,以及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岩石中约41亿年前的 Early edi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此后除去数次生物集群灭绝事件,生物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学界测定,地球曾存在过的50亿种物种中,已经绝灭者占约99%,据统计,现今存活的物种大约有1,200至1,400万个,其中有记录证实存活的物种120万个,而余下的86%尚未被正式发现。2016年5月,有科学家认为现今地球上大概共出现过1--种物种,其中人类正式发现的仅占十万分之一。2016年7月,科学家称现存的生物共祖中共存在有355种基因。地球上有约74亿人口,分成了约200个国家和地区,藉由外交、旅游、贸易、传媒或战争相互联系。.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地球 · 查看更多 »

圆形广场 (巴斯)

圆形广场(The Circus)在英国萨默塞特郡巴斯,周围是乔治式建筑,开始于1754年,1768年完成。这个名字来自拉丁文'circus',意为一个环,椭圆形或圆形。它已被列为一级登录建筑。例如 圆形广场分为等长的三段,是一个圆形的空间,周围环绕着巨大的街屋。 圆形广场原名国王圆环(King's Circus),由建筑师老约翰·伍德设计,不过他并没有活着看到自己的计划付诸实施,因为在他死了将近3几个月后,才开始奠基。父亲的设计留给他的儿子小约翰·伍德完成。 圆形广场是老约翰·伍德宏伟远景的一部分,他计划为该市重新建立一个古典帕拉第奧式建筑景观。其他项目包括附近的皇后广场和 Forum(未建)。圆形广场是伍德的职业生涯的顶点,被认为是他的杰作。。 伍德的灵感来自于罗马竞技场,但竞技场的设计是从外面看到的,而圆形广场面向内部。在它优雅的弧形立面上,从下往上分别使用了三种古典柱式:希腊多立克柱式、罗马/复合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多立克柱的带状装饰装饰着525个图案,包括蛇,航海标志,代表艺术和科学的徽记,以及共济会符号。 从空中俯瞰,圆形广场,和皇后广场以及毗邻的盖伊街(Gay Street)形成一个关键的形状,这是一个共济会标志,伍德的很多建筑类似的装饰。 在1942年德军空袭期间,一枚炸弹落在圆形广场,炸毁数座房屋。此后又按原有的风格重建。 建筑史学家丹·克鲁克香克(Dan Cruickshank)选择圆形广场作为2006年BBC电视纪录片《英国最佳建筑》的5个选择之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圆形广场 (巴斯) · 查看更多 »

利物浦港务大厦

利物浦港务大厦(Port of Liverpool Building),旧名默西码头及港务局办公楼(Mersey Docks and Harbour Board Offices),现在俗称为'Dock Office'。这是英国利物浦的一座一级登录建筑, 它座落在码头顶(Pier Head)地区,连同毗邻的丘纳德大厦(Cunard Building)和皇家利物大厦(Royal Liver Building)这三座临水建筑,一起被称为利物浦的“三女神”。它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遗产海上商业城市利物浦的组成部分。 这座建筑的设计者是阿诺德·索恩利爵士和F.B.霍布斯。它修建于1904年到1907年,钢筋混凝土框架,外面--包波特兰石。这座大厦充当MDHB总部87年之久,从1907年到1994年,此后该公司迁址西福斯码头(Seaforth Dock)。2001年,它被卖给了利物浦的地产开发商唐宁,2006年至2009年进行了高达1000万英镑的重建工程,恢复了昔日的辉煌。今天,这座大厦用于居住和办公,被认为是城市中最有声望的地区之一。 利物浦港务大厦的建筑属于爱德华巴洛克风格,特征是拥有一个巨大的圆顶,成为整座建筑的焦点。形状大致为带有外角的矩形,顶部为石头穹顶。像邻近的丘纳德大厦一样,其内外布满了装饰,特别是运用了许多与海运有关的昂贵的装饰。.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利物浦港务大厦 · 查看更多 »

切斯特城堡

切斯特城堡(Chester Castle)是位於英國英格蘭柴郡城市切斯特的一座城堡。位於切斯特城牆內區域的西南部地區。現在保留的城堡建築修建於1788年至1813年期間。城堡中新古典主義建築的部分現在被用作法院和軍事博物館。博物館和中世紀時期的城堡遺址則是觀光景點。.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切斯特城堡 · 查看更多 »

哈丁战役

哈丁战役(Battle of Hattin)阿拉伯语:(معركة حطين)是第三次十字军東征,在1187年7月4日星期六巴勒斯坦北部發生的一場大會戰。伊斯蘭軍司令阿尤布苏丹萨拉丁大勝十字军,俘虏耶路撒冷王居伊、其兄阿马里克、安条克名將沙蒂永的雷纳德、圣殿骑士团团长傑拉德·迪·雷德福,以及為數眾多的十字軍貴族將領;阿克大主教战死。基督军作戰攜帶的圣物真十字架落入穆斯林手里。.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哈丁战役 · 查看更多 »

凱瑟琳·麥金儂

凯瑟琳‧爱丽丝‧麥金儂(Catharine Alice MacKinnon,)為一名美国 基進女性主义者、学者、名律师、教师和社會運动家。 出生於明尼苏达州,為耶鲁大学的政治學博士與法學博士。目前任教於密西根大學法學院及哈佛大學法學院。 作为一个法律学者,麥金儂所關注的核心議题為性骚扰和色情。.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凱瑟琳·麥金儂 · 查看更多 »

凱撒大帝 (戲劇)

《凱撒大帝》(The Tragedy of Julius Caesar,直譯為《朱利葉斯·凱撒》。)是莎士比亞的其中一齣悲劇,通常被认定为是在1599年完成的。故事描述公元前44年一眾羅馬元老計劃並成功刺殺獨裁官朱利葉斯·凱撒,以及叛徒们在腓力比被击退的經過。莎士比亞有另外兩齣戲劇也是改編自古羅馬歷史,即《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及《科利奧蘭納斯》,而《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更可算是此劇的續集。 雖然戲劇的名字是《凱撒大帝》,但有观点认为劇中的主角是馬爾卡斯·布魯塔斯;凱撒只在三場戲中出現。此劇以布魯圖的內心掙扎為主題,描繪他怎樣在友誼、國家及榮譽之間猶疑不定。.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凱撒大帝 (戲劇) · 查看更多 »

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

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 (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Центральный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ый Комитет,缩写为ВЦИК)是1917年至1922年间苏维埃俄国和1922年至1938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常务机关,1917年十月革命至1922年间,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是苏维埃俄国的国家元首。 由于1917年至1922年间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开会的次数很少,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实际上成了苏维埃俄国的最高立法机关,.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全俄罗斯中央执行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元音大推移

元音大推移(Great Vowel Shift)是英語發展史上的一次主要的語音轉變,開始於14世紀,大體完成於15世紀中期,由大都會和港口城市向鄉村的擴散一直持續到16世紀。轉變主要體現在英語長元音的變化上。 最先開始對這一現象進行研究的是丹麥語言學家奥托·叶斯柏森(Otto Jespersen),「元音大推移」的說法就是由他提出的。.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元音大推移 · 查看更多 »

克萊德·托爾森

克萊德·托爾森(Clyde Anderson Tolson,)是一位美國政治人物,從1930年至1972年之間擔任聯邦調查局副局長,主要負責行政和紀律事務。克萊德·托爾森與時任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關係相當密切。.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克萊德·托爾森 · 查看更多 »

国际单位制

國際單位制(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簡稱SI),-->源於公制(又稱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度量系統。國際單位制以七個基本單位為基礎,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一致單位」。另有二十個基於十進制的詞頭,當加在單位名稱或符號前的時候,可用於表達該單位的倍數或分數。 國際單位制源於法國大革命期間所採用的十進制單位系統──公制;現行制度從1948年開始建立,於1960年正式公佈。它的基礎是米-千克-秒制(MKS),而非任何形式的厘米-克-秒制(CGS)。國際單位制的設計意圖是,先定義詞頭和單位名稱,但單位本身的定義則會隨著度量科技的進步、精準度的提高,根據國際協議來演變。例如,分別於2011年、2014年舉辦的第24、25屆國際度量衡大會討論了有關重新定義公斤的提案。 隨著科學的發展,厘米-克-秒制中出現了不少新的單位,而各學科之間在單位使用的問題上也沒有良好的協調。因此在1875年,多個國際組織協定《米制公約》,創立了國際度量衡大會,目的是訂下新度量衡系統的定義,並在國際上建立一套書寫和表達計量的標準。 國際單位制已受大部分發達國家所採納,但在英語國家當中,國際單位制並沒有受到全面的使用。.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国际单位制 · 查看更多 »

四角柱

在幾何學中,四角柱又稱四棱柱是指底面為四邊形的柱體,當底面為正方形時會成為正六面體。所有四角柱都有6個面8個頂點和12個邊。對偶多面體是雙四角錐。.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四角柱 · 查看更多 »

噶廈

噶廈(),一作“噶沙”,為噶倫辦理政事之所,是清代西藏的行政中心。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置。噶廈駐地在拉薩大昭寺,長官為噶倫,秉承達賴喇嘛(實際上為攝政活佛)旨意辦事。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駐藏大臣撤離,達賴喇嘛土登嘉措返藏並掌握西藏軍政實權。1912年至1959年間,噶廈成為實際上的西藏政府。1959年,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废除噶厦,籌建西藏自治區。部分噶廈官員隨達賴喇嘛流亡印度。西藏流亡政府将其设立的內閣稱為噶廈。財團法人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噶廈 · 查看更多 »

皇家兵工廠

皇家兵工廠(Royal Arsenal, Woolwich)是位於英國東南部倫敦泰晤士河南岸伍利奇的一個兵工廠,其歷史開始於17世紀後期。在18至19世紀,由於運營規模的擴大,皇家兵工廠的面積也不斷擴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皇家兵工廠的面積達,僱員接近8萬人。此後皇家兵工廠的業務逐漸減少,並在1967年關閉。英國國防部也在1994年搬離了皇家兵工廠地區。現在皇家兵工廠地區對公眾開放,部分地區進行重新開放。.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皇家兵工廠 · 查看更多 »

理查德·哈克卢伊特

查德·哈克卢伊特(Richard Hakluyt),(),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航海家和探险家。他编辑了第一手英国的探险报告,最早于1589年收入他的《英国主要航海、航行、交通和地理发现》一书出版。.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理查德·哈克卢伊特 · 查看更多 »

童贞女圣马利亚教堂 (普雷斯特维奇)

童贞女圣马利亚教堂(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位于英国大曼彻斯特郡普雷斯特维奇教堂路,是一座圣公会教区教堂兼博尔顿副主教的宅邸。教堂被记录在英国国家遗产名录内,是一座I级登录建筑。英格兰系列的建筑物的作者称其为“a major church”。.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童贞女圣马利亚教堂 (普雷斯特维奇)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綠鳩屬

綠鳩屬(学名:Treron)是鸽形目鸠鸽科的一属。本属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共有29个种。綠鳩屬的食物多样,有多种植物果实、种子,因其食物中的類胡蘿蔔素致使毛色变绿而得名。.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綠鳩屬 · 查看更多 »

约翰·波金霍尔

約翰·查爾頓·波金霍爾(John Charlton Polkinghorne,),英國的物理學家,神學家,作家,牧師。早年在劍橋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1968年至1979年間,他辭去了他的教授職位並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傳教士,在1982年成為聖公會牧師並受戒。之後,在1988年直到1996年期間擔任劍橋大學女王學院院長。.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约翰·波金霍尔 · 查看更多 »

约翰内斯·古腾堡

约翰内斯·基恩斯费尔施·拉登·谷登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又譯作古--騰堡、古登堡、古滕貝格,),簡稱约翰内斯·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是第一位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歐洲人,他的發明引發了一次媒介革命,并被广泛认为是现代史上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参看对一些有影响的人物评选的汇总。1999年,在它的。1997年,《》杂志将 ;4位知名新闻记者在1998年发起的“”活动中也做出相同选择。在2005年德國電視二台票選最偉大的德國人活動中,他排名第八。天主教百科全书的条目将他的发明描述为,在基督时代造成了无可比拟的文化影响。其印刷術在歐洲迅速傳播,並被視為在隨後興起的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启蒙时代和科学革命等运动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为现代的知识经济和奠定了物质性的基础。他的主要成就——《谷登堡圣经》,享有極高的美學及技術價值之美名。 在谷登堡发明的印刷机,他第一次在欧洲应用了活字印刷术。此外,他还创立了大批量生产金属活字的程序,使用了含油墨水,使用了类似农用螺旋压机的木制印刷机。除了其在歐洲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對印刷術的發展有著巨大貢獻之外,他還合成了一種十分實用的含鋅、鉛和銻的合金和一種含油墨水。他将这些元素开创性地集合在他发明的印刷机里成为一套非常实用的系统,可以大批量的印刷书籍,并且十分经济适用。谷登堡制作字模的方式包括了使用合金和刻字的手模。他使用的是鋅、鉛和銻的合金,熔点低,可以更快速,经济的制造耐用的字模。他的主要印刷作品——谷登堡圣经,具有很高的美学和印刷品質。.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约翰内斯·古腾堡 · 查看更多 »

纳尔逊纪念碑

纳尔逊纪念碑(Nelson Monument)是海军第一代纳尔逊子爵霍雷肖·纳尔逊的纪念碑,位于英国利物浦的利物浦市政厅以北。它由Matthew Cotes Wyatt设计,由理查德·韦斯特马科特雕刻,于1813年揭幕。.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纳尔逊纪念碑 · 查看更多 »

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Wikipedia, 或 )是一個网络百科全书项目,特点是自由內容、自由编辑。它目前是全球網絡上最大且最受大眾歡迎的参考工具书.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维基百科 · 查看更多 »

维基百科编辑手册

维基百科编辑手册(Wikipedia - The Missing Manual),2008年1月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J·布羅頓,有多年的编著維基百科工作经验,蓄積累累。便依自己编辑维基百科的经验写成此书,详叙编辑維基的要領。 出版商 : 歐萊禮出版社(O'Reilly Media) 出版国 : 美国 语言 : 英语 出版日期 : 2008年1月23日 I.S.B.N. : 0-596-51516-2//-->.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维基百科编辑手册 · 查看更多 »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威廉·莎士比亞著名戲劇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莎翁四大悲劇之一(實為《馬克白》、《奧賽羅》、《李爾王》及《哈姆雷特》。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终两家和好的故事。戏剧在莎士比亚年代颇为流行,并与《哈姆雷特》一道成为最常上演的戏剧。今天,戏剧主角被认为是青年恋人的典型。 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传统恋爱悲剧,其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戏剧基于意大利的故事,在1562年被亚瑟·布鲁克翻译为《罗密欧斯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并在1567年被威廉·品特用散文的方式改写为《欢愉宫殿》。莎士比亚从两者中获取了大量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加入了配角,如帕里斯、墨古修等。戏剧于1597年第一次出版,并被认为写于1591到1595年间。戏剧文字版质量低劣,之后几经修订,达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质量标准。 莎士比亚使用了富有诗意的戏剧结构,特别是将戏剧在喜剧和悲剧之间来回切换,增进了紧张气氛。他增强了配角作用,并使用次要剧情来润泽故事。戏剧因不同的角色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有时因角色的成长而随之改变。例如,罗密欧随着戏剧的发展而运用了更多的十四行诗。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多次改编,在剧场、银屏、音乐剧中上演。.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 查看更多 »

罗伯特·斯科特

罗伯特·法尔肯·斯科特,CVO(Robert Falcon Scott,)是一位英国海军军官和极地探险家。.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罗伯特·斯科特 · 查看更多 »

罗德奖学金

羅德獎學金(又譯:羅德斯獎學金 或 羅氏獎學金;Rhodes Scholarships)是一個於1902年設立的國際性研究生獎學金項目,每年挑選各國已完成本科的菁英生(得獎者獲稱為「羅德學人」或「羅德學者」;英語:Rhodes Scholars)前往牛津大學進修。其獲《時代雜誌》、耶魯大學出版社、《麥基爾報導》及《美聯社》等多個公眾媒體譽為“世界最久負盛名的獎學金項目”,也享有「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稱的美譽.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罗德奖学金 · 查看更多 »

罗曼·德莫夫斯基

罗曼·斯坦尼斯瓦夫·德莫夫斯基(Roman Stanisław Dmowski;1864年8月9日于华沙-1939年1月2日于波兰德罗兹多沃)是波兰政治家与民族民主政治集团("Endecja")的首席思想家和共同创建者。 德莫夫斯基开创的民族民主政治运动在50年的时间内一定程度地左右了波兰的历史与政治,并成为战间期波兰最强大的政治集团之一。德莫夫斯基虽然一生都是争议性人物,但在使波兰恢复独立的方面上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与约瑟夫·毕苏斯基并称为波兰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人物。.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罗曼·德莫夫斯基 · 查看更多 »

猶太人大屠殺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השואה,Shoah;חורבן,Hurban)指的是纳粹德国及其协作国对近600万犹太人进行的种族灭绝行动。当时欧洲共有近900万犹太人,其中近三分之二被害,包括近150万儿童。一些学者称大屠杀亦当涵盖近500万非犹太遇难者,由此总受害人数将达到近1,100万人。屠杀发生于纳粹德国、德佔欧洲地区及纳粹德国盟国所控区域。 1941年至1945年,纳粹对欧洲诸种族及政治群体展开迫害,犹太人遭到广泛系统性屠杀,其规模为史上最大。。在纳粹党领导及党卫队协调之下,德国所有政府部门均参与了大屠杀的相关事宜。其他受害的非犹太群体包括波兰人、其他斯拉夫人、苏联平民及苏联战俘、罗姆人、共产党人、同性恋者、共济会成员、耶和华见证人及身心障碍者。德国与德国占领区有近42,500个设施用于集中关押受害者,将其作为奴隶劳工使用,对其进行屠杀或其他反人权活动。参与执行大屠杀的总人数估计超过200,000人。 迫害与屠杀分阶段进行,最终发展为所谓的“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对欧洲犹太人进行集体灭绝。最初德国政府通过法案(如《1935年纽伦堡法案》)以将犹太人自社会中排除出去。1933年起纳粹开始建立一系列集中营,而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开始建立犹太区。1941年,德国在东欧开始广泛获取新领土,别动队在这些区域屠杀了近两百万犹太人、游击队员及其他群体,手段普遍为大规模射杀。至1942年年末,受害者普遍乘火车前往灭绝营,若能在旅途中幸存,则将于毒气室中遭系统性杀害。这一状况一直持续至1945年4月至5月欧洲战场尾声阶段。 犹太武装抵抗运动规模相对有限。最大规模的抵抗运动为1943年的华沙犹太区起义,数千武装贫乏的犹太人抵御武装党卫队时间长达四周。在东欧,约20,000至30,000犹太游击队员同纳粹及其协作者展开斗争。法国犹太人加入法国抵抗运动行列,对纳粹及维希法国政权开展游击战。战争期间犹太武装起义超过一百次, accessed 22 December 2013.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猶太人大屠殺 · 查看更多 »

特雷維噴泉

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是一座位於義大利羅馬的噴泉,也是羅馬最大的巴洛克風格噴泉,高25.9公尺,寬19.8公尺。特雷維噴泉也是羅馬市著名的景點,遊客通常會在此地許願。.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特雷維噴泉 · 查看更多 »

牛仔競技

牛仔競技(Rodeo,讀音:或)是一種由放牧演變而來的競技運動,起源於西班牙、墨西哥,並後傳至中美洲、美國、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牛仔競技表演基於今美國西部、加拿大西部和墨西哥北部一帶的地方的和牛仔所需要的技能。在現代,它是包括馬和其他家畜的體育運動,測試牛仔的技術和速度。.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牛仔競技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学耶稣学院

牛津大学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全称Jesus College in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 of Queen Elizabeth's Foundation)是牛津大学的一个学院,位于英国牛津中心,特尔街、船街、谷物市场街和市场街之间。学院由伊丽莎白一世创建于1571年6月27日,以培养神职人员,不过现在学生学习广泛的世俗课程。最古老的建筑,在第一方庭,建于16世纪和17世纪初;第二方庭建于1640年和1713年之间;第三方庭建于1906年。1971年学院成立四百周年又建立了宿舍。.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牛津大学耶稣学院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

納菲爾德學院(英文:Nuffield College,) 是英國牛津大學學院之一,專門研究社會科學(尤其是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成立於1937年,規模不大。 2006年,收到財政捐款1.46億英鎊。 使其成為牛津大學中經費第四多的學院。.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 · 查看更多 »

牛津大學植物園

牛津大學植物園(University of Oxford Botanic Garden)是位於英國牛津郡的牛津大學中的一所歷史悠久的植物園。1921年作為藥材園建立,是英國最古老的科學用花園,也是世界第三古老的科學用花園。 現其面積達1.8公頃,種植有八千多種植物。至今仍然在全球各地收集植物、擴充藏品。.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牛津大學植物園 · 查看更多 »

聖瑪麗教堂 (楠特威奇)

聖瑪麗教堂(St Mary's Church)是英國英格蘭柴郡城市楠特威奇市中心的一座英國國教會的教堂。這座教堂是英格蘭的國家遺產,並且是英國的I級登錄建築。教堂又稱南柴郡大教堂,是英格蘭最美麗的中世紀教堂之一。教堂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4世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聖瑪麗教堂 (楠特威奇) · 查看更多 »

萬曆十五年

《萬曆十五年》(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是歷史學家黃仁宇最负盛名、也是體現其「大歷史觀」的一部明史研究專著。其著作主旨在書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萬曆十五年 · 查看更多 »

非洲灰鹦鹉

非洲灰鹦鹉(学名:Psittacus erithacus)又稱灰鹦鹉或剛果灰鹦鹉,俗稱灰鹦,是較為人熟知的一種中大型鸚鵡,也是鹦形目鹦鹉科的模式種,生活於野外者壽命 40 至 50 年。主要原生於非洲中部及西部低海拔(棲息地海拔最高約 2200 公尺)潮濕的森林、雨林、海岸林、紅樹林或椰子園。.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非洲灰鹦鹉 · 查看更多 »

風暴作戰

暴作戰(Operacija Oluja,Операција Олуја)是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中最後一場大型戰役,同時也是決定波士尼亞戰爭結果的重要因素。1995年8月4日,在總長的戰線上對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發動正面攻勢;在經歷數日戰鬥後,以前者取得告終,而支持克羅埃西亞一方的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共和國軍則獲得了。戰役中,自韋萊比特山脈方向進兵,為克軍提供支援;身處中的波士尼亞軍則自後方發動攻擊。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降歐洲境內規模最大的地面戰事,風暴作戰的主要目標有二:一是為克羅埃西亞奪回面積達的失土(佔其國土總面積的18.4%),二則是為波士尼亞奪回對西波士尼亞共和國的控制權。作戰行動於1995年8月4日拂曉正式展開,並於8月7日晚間宣告結束,不過對反抗勢力的掃蕩行動則一直持續至8月14日為止。 風暴作戰是波士尼亞戰爭中一重要的戰略性勝利,不僅終結了,更使克羅埃西亞軍隊、與波赫軍隊得以透過稍後的改變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境內的軍事平衡。由於克羅埃西亞自獨立戰爭爆發以來始終未曾停止人員的訓練與武裝的加強,且得益於所達成的戰略成果,克羅埃西亞軍隊與防衛委員會才得以順利推動風暴作戰。作戰發動前,聯合國曾以維和任務與外交交涉等手段試圖調停雙方衝突,但皆以失敗告終。 克羅埃西亞與波赫方面的成功主要歸功於自身軍隊質量的增長,戰線上對塞爾維亞軍隊多處陣地的突破同樣助益良多。儘管如此,作戰行動初期的戰果參差不齊,但克軍與波赫軍仍透過戍守關鍵據點的方式成功拖垮了塞爾維亞的指揮系統,最終更導致後者防衛能力的全面崩潰。克軍於作戰發動前奪取了波士尼亞格拉霍沃,加之特種警察已挺進至,種種不利戰況使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軍隊幾乎不可能守得住首都克寧。另一方面,在利卡的兩個克軍衛戍旅通過快速推進截斷了由塞爾維亞軍隊控制的區域,進而將數支抵抗力量為困於若干口袋中,同時使克軍的機械化兵力得以向北對塞軍卡爾洛瓦茨軍團的發動突擊,並將塞軍驅往。塞軍在格利納與彼得里尼亞等地的失敗使塞爾維亞巴諾維納軍團的後備兵力遭到波赫軍隊的壓制而動彈不得,基本使該軍團失去了戰力。仰賴塞族共和國與南斯拉夫兩國提供後備兵力支援,但兩國並未實際干涉戰事。 克羅埃西亞陸軍與該國特種警察在行動中損失了174至211人,塞爾維亞方面則有560名士兵陣亡。另有四名聯合國維和人員喪生。克軍俘虜了約4,000名戰俘。塞爾維亞平民的死亡人數則有爭議;克羅埃西亞方面宣稱共有214人喪生,但塞爾維亞來源卻稱多達1,192人死亡或失蹤。攻勢期間與攻勢過後,約150,000至200,000名塞爾維亞難民逃離先前由塞軍控制的區域;未逃離的平民則遭遇許多不同程度的罪行。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稍後對三位遭控犯有戰爭罪與涉入旨在將塞爾維亞人逐出克羅埃西亞的的進行了審判,但最終三人均獲判無罪,法庭也駁回了對另一聯合犯罪集團的罪行指控。2010年時,塞爾維亞向國際法院提出告訴,指控克羅埃西亞實施的風暴作戰構成了種族滅絕的罪行。2015年,法院判決認定該作戰行動與種族滅絕無關,同時表示塞爾維亞人的大規模移動純粹是戰爭的直接影響;克羅埃西亞既沒有逼迫該國境內少數塞爾維亞人離開的意圖,也沒有對少數族群進行種族清洗。不過法院仍然表明克羅埃西亞軍隊對平民的犯罪行為確實存在。,克羅埃西亞檢察體系已就各式罪名起訴了2,380名於風暴作戰期間涉有犯罪嫌疑的嫌疑人。.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風暴作戰 · 查看更多 »

裙底風光

裙底風光(又稱裙底春光等)是一個俚語,通常是指人們仰視女性裙底下的影像。在這種情況下,觀者可能看見包括內褲及臀部和私處等。裙底風光不一定只是指出經過攝影所得的照片,也可以是視訊、圖畫,或者僅以肉眼所觀看的景像。.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裙底風光 · 查看更多 »

西奧多·傑利柯

西奧多·席里柯(法語:Théodore Géricault;)是法國浪漫主義畫派的先驅,對浪漫主義畫派和現實主義畫派的發展有重要影響。.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西奧多·傑利柯 · 查看更多 »

西藏历史

西藏位於亚洲腹地的青藏高原。在中文中,西藏既可以指傳統意義上的西藏,即包括整個藏區,又稱大西藏地區;也可以特指其西南部地區,即清朝以來分割邊界後的行政區劃,面积略大过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之範圍。本條目正文中所指的西藏,若無特別說明,通常指大西藏地區,以更加方便和準確地闡述包含各個藏區的西藏整體的歷史。由於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故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自古以來,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阻絕外來勢力的侵擾,也保留獨特的地域文化。自石器時代即在西藏高原活動的人類,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藏族,而其綿延至今的文化中最引人矚目的,正是在他們的生活中無所不在的宗教色彩。 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自稱為「博(bod)」。「博」是集民族、地域、政權於一體的總稱。满语、蒙语中則稱「博」為「tübat(圖波特)」。除了「博」和「圖波特」這兩個語彙以外,在歷史上還可以找到「吐蕃」、「唐古特」、「土伯特」等其他對於西藏的稱謂。对于在东部藏區(如四川、青海等)生活的藏民,部分漢族人會稱呼他們作「西番」或「西羌」等等。 除藏族人外,世代生活着西藏地區的还有汉族、门巴族、珞巴族等。.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西藏历史 · 查看更多 »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政治史

《西藏政治史》,增訂版中譯為《藏區政治史》,是藏人夏格巴·旺秋德丹所著的西藏政治史。本書是藏人以英語寫的第一本西藏政治史。本書英文版Tibet: A Political History於1967年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分爲前言、序言、正文十九章、結束語及附錄等,中譯本為《西藏政治史》。作者將內容大幅增訂後,於1976年在印度新德里出版藏文版,內容包括序和正文二十三章和參考資料、附錄等,中譯本為《藏區政治史》。Derek F. Maher教授將藏文的增訂版翻成英文,於2009年由分成兩冊出版。本書從西藏遠古時期寫到1960年代達賴喇嘛流亡印度,內容包括西藏的社会、政治、民族、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受到藏學界廣泛重視。本書漢譯本於1992年出版,在中國大陸是禁書,僅以內部參考版本流通。 本书主張西藏自古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引用大量史料來支持這一觀點。例如中国和西藏的历史关系奠基于成吉思汗创立的导师和保护人(mchod gnas dang yon bdag)模式,其中“喇嘛充当成吉思汗的精神导师,而成吉思汗则充当喇嘛的保护人。”而西藏“只是在1951年藏军全军覆没之后才被强行纳入中国”。西藏社會科學院有位負責人說:“如果我們不批判這本書《西藏政治史》,西藏社會科學院就不需要成立了”(《西藏歷史地位辨》序言)。《藏區政治史》第一章以超過一百頁的篇幅描述西藏文化,包括拉薩的主要寺院、 佛塔、教堂、公共建築、市場、道路、橋樑、噴泉、以及著名的經幡,這一節是藏族作家嘉央諾布最喜歡的部分。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專家Donald S. Zagoria教授稱讚本書是研究亞洲的必要材料。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稱它為歷史的豐碑。牛津大學凱洛格學院亞洲史專家Premen Addy教授也稱讚本書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许多中国藏学家批评本書,如西藏自治区《西藏政治史》评注小组编写的《夏格巴的<西藏政治史>与西藏历史的本来面目》,王家伟、尼玛坚赞著《中国西藏的历史地位》,《西藏通史》等。一些学者支持本書的觀點,撰文反駁中国藏学家的批评。澳洲國立大學的John Powers教授認為,在中國與西藏爭奪對西藏歷史的敘事時,本書及支持本書觀點的西方學者是中國重點批评的對象。.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西藏政治史 · 查看更多 »

詹姆斯·穆雷

詹姆斯·奧古斯塔·亨利·穆雷爵士(Sir James Augustus Henry Murray,),蘇格蘭人,英國辭書學家,以主編《牛津英語詞典》聞名。.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詹姆斯·穆雷 · 查看更多 »

骯髒戰爭 (阿根廷)

骯髒戰爭(Guerra Sucia,Dirty War),發生於1976年到1983年間,阿根廷右翼軍政府國家恐怖主義時期,針對異議人士與游擊隊所發動的鎮壓行動。由豪爾赫·拉斐爾·魏地拉的阿根廷軍政府所支持的以暴力抵制持不同政見的人民。在這段時期,先後由魏地拉、罗伯托·爱德华多·比奥拉和莱奥波尔多·加尔铁里所領導的軍政府不合法的逮捕、拷打、殺害或強迫9,000名(此值確認為已經遭到殺害的人數)至30,000名的阿根廷人消失,而這些罪行是兀鷹行動的一部份。文件顯示阿根廷的殘忍管制為當時由亨利·基辛格、傑拉爾德·福特所領導的美國政府所知。 在阿根廷,關於骯髒戰爭的特赦令一直有所爭議(特赦令成為法律是在民主條例恢復後)。劳尔·阿方辛上台後,政府用特赦令開始審判在軍事政府裡的首席軍事領導者,但特赦一直不得人心。2005年6月,阿根廷最高法庭(Supreme Court of Argentina)廢除了被稱做句號法(Ley de Punto Final)、應得權威法(Ley de Obediencia Debida)的特赦令,開啟了起訴前軍事政府官員的大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骯髒戰爭 (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諸聖教堂 (北安普敦)

諸聖教堂(All Saints' Church)是英國英格蘭北安普敦郡城市北安普敦的一座教堂,位於北安普敦市中心。這座教堂是英格蘭教會的教區教堂,是英國的I級登錄建築。這座教堂修建於17世紀倫敦大火之後,並在1701年對外開放。.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諸聖教堂 (北安普敦) · 查看更多 »

議會大樓 (倫敦大學)

事会大樓(Senate House)是倫敦大學的行政中心,位於布盧姆茨伯里的中心地帶。議會大樓修建於1932年至1937年期間,共有19層,高,在竣工當時是倫敦僅次於聖保羅大教堂的第二高建築。.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議會大樓 (倫敦大學) · 查看更多 »

诸圣堂 (伯里)

诸圣堂(All Saints' Church)是一座位于英国大曼彻斯特郡怀特菲尔德的圣公会教区教堂兼博尔顿教区和曼彻斯特教区副主教的住所。诸圣堂被有关部门记录在英国国家遗产名录内,是一座I级登录建筑。诸圣堂建于1821年至1826年期间,是用于纪念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战役的众多教堂之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诸圣堂 (伯里) · 查看更多 »

豎中指

豎中指為手势之一,僅伸中指一指而其他指下壓。在一些文化裡,这个手势带有人身攻击的含意,是一種禁語手勢、也具挑釁意味。當一個人對着另一個人面前做出中指手勢時俗稱畀中指(giving someone the middle finger,或寫作比中指或俾中指),而把中指手勢抬高向他人示意時則俗稱舉中指。.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豎中指 · 查看更多 »

貝登堡 (書籍)

《貝登堡》(Baden-Powell)是一本由提姆·吉爾於1989年所著作的羅伯特·貝登堡傳記作品。吉爾花了超過5年時間研究貝登堡並集結成書,首次在英國的與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曾經被紐約時報評論過。詹姆斯·卡薩達(James Casada)曾在《圖書館雜誌》撰寫這本書的評論,認為這本書「做了許多均衡與明確的評價,遠遠超越了之前(對於貝登堡事蹟與史料)的處理方式,而使得那些方式所產出的成果毫無意義可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貝登堡 (書籍) · 查看更多 »

賓夕法尼亞車站 (紐約市)

賓夕法尼亞車站(簡稱賓州車站;Pennsylvania Station,簡稱Penn Station,IATA代碼:ZYP),是位於美國紐約市曼哈頓中城的鐵路車站,服務于紐約市全部美國國鐵的長途城際列車及眾多通勤鐵路。車站日人流量300,000人次,平均90秒就有1,000人次通過,為另一主要火車站大中央車站的兩倍,是紐約市最為繁忙的鐵路車站,也是全美國最繁忙的鐵路樞紐。車站大樓佔據兩個街區,被第七大道(Seventh Ave.),第八大道(Eighth Ave.),31街(31st St.)和33街(33th St.)。月台區全部位於地下,地面無法看見。 賓州車站地處東北電氣化城際鐵路的中點,南至華盛頓特區,北抵波士頓。城際客車由美國國鐵營運;通勤鐵路的部份則為長島鐵路及新澤西捷運所有。2010年約有840萬人次在本站乘坐美鐵列車,超過美鐵系統第二繁忙華盛頓特區聯合車站兩倍以上。美鐵和新澤西鐵路代碼為NYP。 該站尚有紐約地鐵第七大道線(、、)及第八大道線(、、)的列車通行。數條公車線路也可抵達車站。.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賓夕法尼亞車站 (紐約市) · 查看更多 »

费尔法克斯府

费尔法克斯府(Fairfax House)是一座乔治式贵族府邸,位于英格兰约克的城堡门27号,靠近克利福德塔和约克城堡博物馆。它可能由当地商人建于1740年代初,1759年由第九任费尔法克斯子爵查尔斯·格雷戈里·费尔法克斯购买,并于1761年请 建筑师约翰·卡尔改造室内,于1765年完成。子爵在1772年去世后,这座建筑出售,并被多次转手,逐渐年久失修。 1982-1984年间进行彻底维修,恢复旧貌。费尔法克斯府现在是一座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并被列为一级登录建筑加以保护。.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费尔法克斯府 · 查看更多 »

超新星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而期间内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當。恒星通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超新星是星系引力波潛在的強大來源。初級宇宙射線有很大的比例來自超新星 。 超新星比新星更有活力。超新星的英文名稱為 supernova,nova在拉丁語中是“新”的意思,這表示它在天球上看上去是一顆新出現的亮星(其實原本即已存在,因亮度增加而被認為是新出現的);字首的super-是為了將超新星和一般的新星有所區分,也表示超新星具有更高的亮度。超新星這個名詞是沃爾特·巴德和弗裡茨·茲威基在1931年創造的。 超新星可以用兩種方式之一觸發:突然重新點燃核融合之火的簡併恆星,或是大質量恆星核心的重力塌陷。在第一種情況,一顆簡併的白矮星可以透過吸積從伴星那兒累積到足夠的質量,或是吸積或是合併,提高核心的溫度,點燃碳融合,並觸發失控的核融合,將恆星完全摧毀。在第二種情況,大質量恆星的核心可能遭受突然的引力坍縮,釋放重力位能,可以創建一次超新星爆炸。 最近一次觀測到銀河系的超新星是1604年的克卜勒之星(SN 1604);回顧性的分析已經發現兩個更新的殘骸 。對其它星系的觀測表明,在銀河系平均每世紀會出現三顆超新星,而且以現在的天文觀測設備,這些銀河超新星幾乎肯定會被觀測到 。它們作用的角色豐富了星際物質與高質量的化學元素。此外,來自超新星向外膨脹的激波可以觸發新恆星的形成。.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超新星 · 查看更多 »

麻浩崖墓

麻浩崖墓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九峰镇明月村麻浩,1956年8月16日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歷史及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7日重新公佈為四川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麻浩崖墓地处凌云山南坡,与乐山大佛相邻,从大地湾内至虎头湾东侧,绵延300余米。据乐山市文物部门1985年统计,崖墓总数为330座,时代多属东汉。麻浩崖墓的佛像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之一。佛像正面坐姿,雕於墓室入口上方,沿襲了印度健馱邏風格,頭頂有肉髻,象徵智慧,頭部有光環。左手持僧衣,右手作施無畏印。 麻浩崖墓選擇的雕刻題材與武梁祠的大致相同,只是武梁祠的東王公與西王母像在麻浩崖墓變成了佛像,反映了東漢時將這些人物視為不死的象徵。.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麻浩崖墓 · 查看更多 »

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對希臘的佔領(Η Κατοχή,I Katochi,意為“佔領”)在德意軍隊入侵希臘之後,於1941年4月開始。佔領一直持續到1944年10月德軍從希臘大陸撤軍為止。然而有個別地區,譬如克里特島和其他一些島嶼,德國駐軍一直控制到1945年5月到6月。 法西斯意大利最初於1940年10月入侵希臘。攻勢不但不能持續,希臘軍還將義大利軍打回了阿爾巴尼亞。德國於是被迫把軍事重點從準備“巴巴羅薩行動”轉移到南歐的軍事干涉上來,來援助她的義大利盟友。由於希臘軍大部在阿爾巴尼亞前線阻擊義大利軍的進攻,一場德國閃擊戰於1941年4月打響。到了5月中旬希臘已被德軍佔領。德國就此開始統治希臘最重要的各地區,包括雅典以及塞薩洛尼基。希臘其他地區分給了德國的盟友義大利和保加利亞。希臘一淪陷,一個合作的希臘政府就即刻建立。 佔領給希臘平民人口帶來了極為艱苦的生活。僅在雅典一處就有超過300,000平民死於饑餓;另外德軍和他們的合作者針對平民的的報複事件數以萬計,希臘經濟也一片蕭條Mazower (2001), p. 155。與此同時,堪稱德國佔領下的歐洲抵抗力量運動之一的希臘抵抗力量也宣告成立。這些抵抗組織針對佔領軍開展遊擊戰,與合作者的治安團展開戰鬥,並且組織了大規模的諜報網絡。但是自1943年末這些抵抗組織也開始自相攻伐。 到了1944年10月希臘解放的時候,希臘處在一個政治上極端左右分化的狀態,這種狀態很快導致了內戰的爆發。內戰不僅給了許多重要的合作者逃避處罰的機會(因為他們反共),最終還讓他們變身成為戰後希臘的統治階層。.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 查看更多 »

郑信

达信大帝( ;),即波隆罗阇四世(สมเด็จพระบรมราชาที่ 4),是泰国吞武里王朝建立者和唯一一位君主,1767年至1782年在位。原名信(สิน),又名郑信、郑新、郑国华、郑国英,是中國、暹羅混血儿,其父為廣東潮汕人。鄭信在對兩廣總督的呈文中自稱郑昭,中國文書稱之為“暹羅頭目”、“暹羅國長”。 郑信原为暹羅大城王朝的一名将领。缅甸贡榜王朝吞并暹罗之后,郑信起兵反抗缅甸的统治,最终驱逐了缅甸侵略者,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于1769年建立吞武里王朝。在位期间,击退了缅甸的再次入侵,征服了兰纳、万象、瑯勃拉邦、占巴塞,威胁真腊(今柬埔寨)。此外,还致力于推进泰国的教育和宗教学习,并积极同中国、英国与荷兰展开贸易活动。晚年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引起官员及僧侣的不满。1782年,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废黜。将军昭披耶却克-里-自真腊归国,平定叛乱之后处决了他,自立为王,建立曼谷王朝。 今日的泰国人对郑信非常尊崇,尊稱他為達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他也被泰国人认为是泰国历史上的“五大帝”之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郑信 · 查看更多 »

苏联国家元首列表

* Category:国家元首列表.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苏联国家元首列表 · 查看更多 »

英格兰银行大厦 (利物浦)

英格兰银行大厦(Bank of England Building, Liverpool)是英国利物浦的一座I级登录建筑,由Charles Robert Cockerell设计,新古典主义风格,建于1845–1848年。 这座建筑是19世纪中期建成的英格兰银行的三个分行之一。 该建筑结合了几种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特别是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其中最明显的是希腊风格。 该建筑被认为是“维多利亚建筑的杰作”。.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英格兰银行大厦 (利物浦)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王國

耶路撒冷王國(Regnum Hierosolimitanum) ,又史称耶路撒冷拉丁王国(Latin Kingdom of Jerusalem),是一个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以后于1099年建立在南部黎凡特(Southern Levant)的天主教王国。该王国从1099年起持续了近两百年,直到1291年被马穆鲁克摧毁最后一块领土阿卡(Acre)为止。它的历史被分为了两个明显不同的时期,第一王国从1099年持续到1187年被萨拉丁几乎完全侵占为止;在随后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中,该王国又于1192年在阿卡重建,并沿续到1291年该城的毁灭为止,因此第二王国有时又被称为阿克王国。.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耶路撒冷王國 · 查看更多 »

陶顿战役

陶頓戰役爆發於1461年3月29日(棕枝主日),在約克郡的附近,為薔薇戰爭中以至英格蘭史上最大規模及傷亡最慘重的戰役。根據編年史家的說法,該戰役中雙方投入近50,000名兵士於暴風雪中戰鬥了數小時。一份於一星期後散播的新聞消息報導超過28,000人於戰役中喪生。該戰役中,由當時為約克公爵的愛德華四世率領的約克家族獲得勝利,並順利剷弭蘭開斯特家族主要武力,改變了英格蘭的君主—愛德華四世取代亨利六世成為國王,並將蘭開斯特家族及主要支持者逐出英格蘭。 當代記述形容亨利六世愛好和平並且信仰虔誠,並不適合如薔薇戰爭這般暴力的王朝內戰。他有間歇性的精神錯亂,又有着與生俱來的的仁慈心,這令他的妻子安茹的玛格丽特必須承擔王國的控制權,而這最終導致他的垮臺。他管治上的無能誘使貴族們意圖去操縱他,最後情況惡化至引發他家族的支持者與第三代約克公爵理查·金雀花支持者的內戰。約克家族派在1460年抓到亨利後,英格蘭議會通過調解法案容許約克公爵與其繼承者在未來繼承亨利為王。亨利的妻子玛格丽特拒絕接受自己兒子的繼承權被奪取,於是與蘭開斯特家族的反抗者們建立起一隻軍隊與理查對抗。理查於韦克菲尔德战役被殺,他的頭銜及王位繼承權給了他最大的兒子愛德華。早前猶豫應否支持理查繼位的貴族認為蘭開斯特家族違背了早前通過的法案,因此愛德華得到足夠的支持廢除亨利並自立為王。陶頓戰役是一場以武力確立愛德華對英格蘭的統治權的戰役。 戰役中,約克派在到達戰場時發現自己的兵力寡不敵眾,他們於指揮下的部分兵力仍未到達戰場。約克派首領威廉命令弓兵利用強風造成的射程優勢來扭轉形勢。一輪弓兵互射後,蘭開斯特軍的箭矢無法射進約克軍的行列,刺激蘭開斯特的部隊放棄防禦據點。接踵而至的肉搏戰持續了數小時,令戰士筋疲力盡。諾福克下屬部隊的到來令約克軍再度振作,並在愛德華的鼓勵下擊潰敵人。許多蘭開斯特派的部隊在逃跑時被殺,其他人死於互相踐踏或溺斃在河中,傳說這導致河流被血染紅長達數日。一些人則是被俘虜後遭到處決。 蘭卡斯特家族的勢力在此戰後被大幅削弱。亨利逃離英國而他許多最強大支持者在此戰後被殺或流亡。這使得愛德華能不受干擾的統治英格蘭九年直到亨利短暫的復辟。後人對此戰的認識來自莎士比亞對亨利一生的改寫—的第二幕第五景。在1929年,陶頓十字被豎立在戰場原址上來紀念此事。在戰役發生數百年後,人們在戰場附近陸續發現了與這場戰役有關的考古遺址及萬人坑。.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陶顿战役 · 查看更多 »

恒星

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電漿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但由於距離非常遙遠,這些恆星看似只是固定的發光點。歷史上,那些比較顯著的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都有專有的傳統名稱。天文學家組合成的恆星目錄,提供了許多不同恆星命名的標準。 至少在恆星生命的一段時期,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恆星的生命就即將結束。有一些恆星在生命結束之前,會經歷恆星核合成的過程;而有些恆星在爆炸前會經歷超新星核合成,會創建出幾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在生命的盡頭,恆星也會包含簡併物質。天文學家經由觀測其在空間中的運動、亮度和光譜,確知一顆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和許多其它屬性。一顆恆星的總質量是恆星演化和決定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在其一生中,包括直徑、溫度和其它特徵,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變化,而恆星周圍的環境會影響其自轉和運動。描繪眾多恆星的溫度相對於亮度的圖,即赫羅圖(H-R圖),可以讓我們測量一顆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狀態。 恆星的生命是由氣態星雲(主要由氫、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較重元素所組成)引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一旦耗盡了核心的氫燃料,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在核心或核心周圍的殼層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顆恆星會演化出簡併型態,並將一些物質回歸至星際空間的環境中。這些釋放至間中的物質有助於形成新一代的恆星,它們會含有比例較高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核心成為恆星殘骸: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如果它有足夠龐大的質量)。 聯星和多星系統包含兩顆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縛的恆星,通常彼此都在穩定的軌道上各自運行著。當這樣的兩顆恆星在相對較近的軌道上時,其间的引力作用可以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恆星可以構成更巨大的引力束縛結構,像是星團或是星系。.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恒星 · 查看更多 »

李鸿章杂碎

李鸿章杂碎(Chop Suey)又稱杂碎,是盛行于北美地区的的美式中国菜。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因1896年中国近代政治人物李鸿章游历美国而名声大噪,进而在当地流行,后来还传入加拿大,成为北美一道受人喜欢的中国美食。.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李鸿章杂碎 · 查看更多 »

李昭道

李昭道(),字希俊,中国唐代画家。 李昭道出自唐朝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祎(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孙,长平肃王李叔良的曾孙,华阳郡公、原州长史李孝斌的孙子,隴西郡公李思訓之子,李林甫從父兄。李昭道曾官至太原府倉曹、直集賢院,官至太子中舍。擅繪青綠山水,世稱小李將軍。兼善鳥獸、樓台、人物,並創海景。畫風巧贍精緻,雖“豆人寸馬”,也畫得鬚眉畢現。 李昭道的作品现今罕见,据说是他画的《春山行旅图》、《明皇幸蜀图》等,很有可能是后人的摹本。 他的绘画技法:「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明皇幸蜀图》:安史之乱时唐明皇避难入蜀途中落魄的情形,在崇山峻岭中跋涉。「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李昭道 · 查看更多 »

東芬奇利站

東芬奇利站(East Finchley tube station)是倫敦地鐵北線的車站之一,位於北倫敦巴內特區東芬奇利。該站是北線高巴內特支線的車站,相鄰車站是高門站和芬奇利中央站。東芬奇利站位於倫敦地鐵第3收費區。東芬奇利站開通於1867年,當時是大北方鐵路公司的車站。1930年代晚期之後,東芬奇利站成為北線的車站。.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東芬奇利站 · 查看更多 »

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前全世界一共有8個主權國家已經成功試爆核武器,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內容則認定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5個常任理事國為「核武器擁有國」,其中各國成功獲得核武器的先後次序分別為美國、俄羅斯(繼承蘇聯)、英國、法國和中國。自從197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簽訂之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北韓3个未簽署該條約之國家也陸續展開自己的核武器計劃。北韓雖曾於1985年正式同意《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然而在2003年宣布退出協議內容。此外以色列也被廣泛認為具有核武器的存在,但以色列政府則一直拒絕證實或者否認這一消息,不過也曾經間接透露已經進行了核武器試驗。對於這些已經確認擁有核武器或者被廣泛認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時候也會將它們稱作「核武俱樂部」。.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核武器擁有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條頓葬

條頓葬(拉丁語:Mos Teutonicus,字面涵義為「日耳曼人的習俗」)是一種在中世紀時歐洲曾用過的葬禮習俗,當時人們用這種作法運送及莊嚴地處理有地位的人的屍體。這種葬禮的過程包含了將肉從屍體上除去,以便屍體能衛生地運回死者的故土下葬。.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條頓葬 · 查看更多 »

歇洛克·福尔摩斯

夏洛克·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最初譯為--洛克·福爾摩斯,是一个由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亞瑟·柯南·道爾所塑造的一个才華横溢的虚构侦探。福爾摩斯自己稱自己是一名“諮詢偵探”,也就是说当其他私人或官方侦探遇到困难时常常向他求救。故事透露福尔摩斯经常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很多疑难问题,但是大部分故事都集中讲述一些比较困难、需要福尔摩斯出门调查的案子。福尔摩斯善于通过观察与演绎法和司法科学来解决问题。 柯南·道爾一共寫了4篇長篇、56篇短篇的福爾摩斯系列小說。最早先的兩篇分別是1887年的《血字的研究》,以及1890年登出的《四签名》。而1891年開始在上的一系列短篇小說連載,使福爾摩斯的受歡迎程度爆炸性的水漲船高。期間曾經中斷連載,但直到1927年,柯南·道爾先生才再寫出續集。故事的發生年代大約集中在1875-1907年。而他的最後一案發生在1914年。 絕大多數的故事,是以福爾摩斯的朋友及傳記作家約翰·H·華生醫師的角度敘述的。只有兩篇是由福爾摩斯親自敘述、兩篇是由第三人稱角度撰寫。.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歇洛克·福尔摩斯 · 查看更多 »

段义孚

段义孚(英文:Yi-Fu Tuan,生于1930年12月5日),美籍华裔地理学家。 段义孚1930年出生于中华民国天津一个上层社会的官宦家庭。段义孚曾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但毕业于牛津大学,并分别于1951年和1955年获得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其后他前往美国加利福尼亚继续学习地理学,1957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段义孚 · 查看更多 »

比爾·艾文斯

比爾·艾文斯(Bill Evans,本名為 William John Evans,),為美國20世紀著名的爵士樂鋼琴家,他在印象派和聲的使用、傳統爵士樂曲目的創造性詮釋,以及他最著名的有如歌曲般節奏的獨立旋律線,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爵士鋼琴家,例如奇克柯瑞亞(Chick Corea)、賀比漢考克(Herbie Hancock)、約翰泰勒(John Taylor)、史提夫昆恩(Steve Kuhn)、唐傅利曼(Don Friedman)、瑪麗安邁帕特蘭(Marian McPartland), 丹尼柴特林(Denny Zeitlin)、波波史騰森(Bobo Stenson)、米榭派卓契亞尼(Michel Petrucciani)、奇斯傑瑞特(Keith Jarrett),以及全世界其他許多音樂家。他的音樂也持續不斷地啟發新銳鋼琴家比如Marcin Wasilewski、Fred Hersch、Bill Charlap、Lyle Mays、Eliane Elias 或許還有Brad Mehldau ,在他的生涯早期被某些人認為是戰後最具影響力的爵士鋼琴家 。 1981年被美國Downbeat音樂雜誌選為爵士名人堂成員 。.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比爾·艾文斯 · 查看更多 »

汉谟拉比

漢摩拉比(或譯--、漢穆拉比、哈慕拉比等;阿卡德語,演變自亞摩利語 ˤAmmurāpi (ˤAmmu「父系的親人」與 Rāpi「治療者」);阿拉伯语:),是阿摩利人的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任國王(約西元前1792年-前1750年(中年表)或前1728年-前1686年(短年表)在位)。在一連串戰爭中,他擊敗鄰國,將巴比倫的統治區域擴展至整个两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从而成為巴比倫尼亞帝國的第一任國王。儘管他的帝國掌控了整個兩河流域,他的繼承者卻無力保持他的偉業,帝國最終走向衰亡。 漢摩拉比以制定了《漢摩拉比法典》而聞名,在現代被譽為古代立法者。漢摩拉比法典是-zh-hans:信史; zh-hant:歷史時代;-的第一部成文民法典之一,刻寫於超過2.4公尺(8英尺)高、於1901年出土的石碑上,核心論點是報復主義。.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汉谟拉比 · 查看更多 »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奧地利大公國薩爾斯堡,逝世于維也納,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他也是一位共濟會會員。.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 · 查看更多 »

沙德利·本·杰迪德

沙德利·本·杰迪德(شاذلي بن جديد;Chadli Ben-Djedid;)是阿爾及利亞第三任總統,也是當中任期最長的一位。他於1979年2月9日起擔任總統,並將民主引進阿爾及利亞政府機構,獲全民肯定,但1992年1月11日被推翻。2012年10月6日因癌症病逝,享年83歲。.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沙德利·本·杰迪德 · 查看更多 »

沙龍 (聚會)

沙龍是由一個主人邀請其他客人參加,增加他們彼此交流的機會,或者得以愉悅自身及提升修養的聚會。沙龍最早出現於16世紀的意大利,在17至18世紀的法國中亦極為流行,直到現代仍然存在。.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沙龍 (聚會) · 查看更多 »

波提哥图书馆

波提哥图书馆(The Portico Library)是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个私立图书馆,位于莫斯利街57号,希腊复兴风格,由托马斯·哈里森设计,建于1802-1806年。 1952年2月25日列为II*级登录建筑.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波提哥图书馆 · 查看更多 »

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

泰勒-乌拉姆方案是当前世界上绝大部分核融合武器所使用的核武器设计概念,擁有氫彈的國家中只有中國沒有採用此法。由于这个设计方案使用氢同位素聚变反应来产生中子,它被认为是氢弹的秘密。然而,在绝大多数应用中,它的毁灭性的能量都是来自于铀的核裂变,而不是氢的核聚变。它以两个主要的贡献者命名:爱德华·泰勒和斯坦尼斯拉夫·乌拉姆。他们在1951年为美国提出了这个设计方案。最初,这个方案被用于数百万吨当量的热核武器,但是由于它也非常适用于小型核武器,现在美、英、俄基本都使用泰勒-乌拉姆方案。 在接近三十年的时间里,这个方案的基本特征都作为国家机密秘而不宣。它的特征包括.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泰勒-乌拉姆设计方案 · 查看更多 »

深夜秀 (愛爾蘭廣播電視節目)

《深夜秀》()有時候英語又被稱作「The Late Late」,或者是簡寫成為「LLS」,是目前世界上播放時間最長且由同一主持人進行的脱口秀節目,同時這也是愛爾蘭共和國政府國營的廣播機構愛爾蘭廣播電視其主要節目內容。該節目是以現場直播2個多小時的形式,在每年5月至9月期間的星期五晚間21時30分於電視上播出。包含海外地區在內都將《深夜秀》視為愛爾蘭共和國的重要電視節目,甚至被視為「愛爾蘭脫口秀」。.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深夜秀 (愛爾蘭廣播電視節目) · 查看更多 »

本傑明·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 FRS FRSE(Benjamin Franklin,),出生於美國麻省波士頓,美國博學家、開國元勛之一。他是傑出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同時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共濟會的成員。作為科學家,他因電學發現和理論成為美國啟蒙時代和物理學史上重要人物。作為發明家,他因避雷針、雙目眼鏡、富蘭克林壁爐等聞名。他創立了許多民間組織,包括費城消防站和賓夕法尼亞大學。 富蘭克林很早就不懈倡導殖民地團結,最初以作者和發言人身份在倫敦呼籲,被譽為“美國第一人”。作為美國駐法國第一任大使,他成為新生國家榜樣。富蘭克林在美國民族精神上起奠基作用,倡導實用節儉、艱苦奮鬥、教育明哲、團體精神、自治政府,反對政治和宗教威權主義,富有啟蒙運動的科學和包容精神。歷史學家亨利·斯蒂爾·康馬格稱:“富蘭克林出清教徒精神而不染,濯啟蒙運動光芒而不妖。”沃爾特·艾薩克森認為這讓富蘭克林:“成為當時美國成就之最,在創立美國社會形式上影響最深。” 費城是殖民地大都,富蘭克林是該城成功的報紙編輯和出版人,在23歲時出版《賓夕法尼亞報》。富蘭克林用筆名“理查德·桑德斯”出版《窮理查年鑒》,由此致富。在1767年後,他參與《賓夕法尼亞紀事》報,該報主張革命,批評英國政策。 1751年,富蘭克林協助創辦費城學院,擔任首位校長,學院後為賓州大學。他組織創辦美國哲學會,任首位秘書,在1769年擔任主席。富蘭克林代表眾殖民地前往倫敦,力勸議會撤銷不得人心的印花稅法案,成為美國民族英雄。作為傑出外交家,他在法國巴黎大受歡迎,在建立積極的美法同盟上貢獻巨大,這些努力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起關鍵作用,確保革命能從法國獲得補給。 在費城做郵政多年後,富蘭克林於1753年成為殖民地郵政代理總長,建立首個全國通訊系統。在革命期間,他成為美國首任郵政總長。富蘭克林積極參與社區、殖民地、州際、全國、國際各項事務。1785至1788年,他擔任賓夕法尼亞州長。最初,富蘭克林擁有並販售奴隸,但到1750年他釋放仆人,從經濟角度表示反對,成為廢奴主義者中傑出代表。 富蘭克林人生傳奇多彩,科學與政治上遺產豐富,在眾開國元勛中雄踞鰲頭,之後兩個世紀紀念不斷,多次在硬幣百元鈔票、艦船、城郡、學院、公司及各類文化活動再現。.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本傑明·富蘭克林 · 查看更多 »

明道加斯

明道加斯(Mindaugas,约1200年—1263年9月12日)是目前已知的第一位立陶宛大公和唯一的立陶宛国王。 明道加斯的出身、早年生活和权力上升的过程至今无人知晓;不过在一份1219年的条约中,他作为一位上等公爵被提及,在1236年的一份文献中,他又被提及为全立陶宛人的首领;而且当时和现代的文献论及他的夺权之路时,都提到其至关重要的婚姻和对敌人的流放与谋杀。1230年代和1240年代,他将其统治版图向立陶宛本部的东南方延伸。1250年和1251年,在国内权力斗争时,明道加斯昄依罗马天主教;此举也使他得以与利沃尼亚骑士团,这一立陶宛人长期的敌人结盟。1253年夏,他获得加冕,成为立陶宛国王,统治着30万到40万子民。 在位10年,明道加斯在国家建设方面功劳卓著,而其与亲属和其他公爵的冲突仍在继续,且西立陶宛强烈抵制联盟的统治。他在东南方向扩张的领土受鞑靼人威胁。1261年他与利沃尼亚骑士团断交,并有可能放弃天主教信仰。1263年,明道加斯遭其侄特莱尼奥塔和另一位政敌道曼塔斯暗杀。他的三位直接继承人也遭毒手。直到特莱德尼斯在约1270年得到大公头衔,立陶宛的政治动乱才被平息。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明道加斯还没有什么名声,他的后代也并不出名,但在19和20世纪,他开始为人所知。明道加斯是唯一一位立陶宛国王;虽然自约盖拉之后的立陶宛大公也被封为波兰国王,但这两个头衔是彼此独立的。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明道加斯是立陶宛的建国者,他现在也被认为是阻止鞑靼人向波罗的海进军,令国际社会承认立陶宛,并使立陶宛向西方文明过渡的君王。 1990年代,历史学家发表调查报告,证明明道加斯在1253年7月6日加冕为国王。这一天现在被定为法定假日——。.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明道加斯 · 查看更多 »

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

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Stanisław Koniecpolski,)是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波兰语:szlachta)和权贵,曾任多个地区的长老和城主。他自1625年起,历任桑多梅日省省长、王室陆军指挥官和王室大指挥官(级位仅次于国王的军事指挥官)。 科涅茨波尔斯基戎马一生,战绩卓著,在20岁前就已参加德米特里战争和摩尔达维亚权贵战争,曾在1620年的楚措拉战役中被俘,后来在1623年释放。1624年至1626年间,他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的盟友鞑靼人。 波瑞战争(1626年-1629年)中,他赶赴普鲁士,与古斯塔夫·阿道夫麾下的瑞军交战,虽然在兵力上占下风,却仍能战至僵持。后来这场战争进入到第二阶段,科涅茨波尔斯基在7月15日至8月9日间多次向瑞军发起进攻,但都被击退。另外,他在1634年于乌克兰的卡缅涅茨-波多利斯基击退了奥斯曼人的一次大规模入侵。在其他战役中,他也多次战胜起义的哥萨克人与来犯的鞑靼人。 他被公认为是在波兰和立陶宛历史上最有能力也最著名的军事指挥官。George J. Lerski, Jerzy Jan Lerski, Piotr Wróbel, Richard J. Kozicki,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Poland, 966-1945",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1996, 第262页,.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尔斯基 · 查看更多 »

新國際百科全書

《新國際百科全書》(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是1902年的一部美國百科全書,由Dodd, Mead and Company出版此書New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並曾於1906、1914及1926年更新。.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新國際百科全書 · 查看更多 »

文化演化

文化演化(英語:Cultural Evolution)是用演化論的概念來描述人類(及其他動物)的文化和社會的歷史演變及地區差異。主要的概念是文化可以透過學習而傳播(類似基因遺傳),而且不同的文化在生存或傳播上會有所不同,這就造成有些文化特徵比其他文化特徵更廣泛存在於族群中。相較於「社會發展」或「文化進步」描述社會和文化的複雜度如何隨時間增長,文化演化不作此預設,將不改變複雜度以及簡化都包含在內。文化演化和演化生物學、經濟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以及組織理論都有重疊。 早在達爾文的演化論研究中就有探索人類文化的演變,自19世紀起,人類學家以此為基礎發展文化演化。最初的研究認為文化是建立在生物學基礎之上,所有的文化演變都是源自更底層的生物演化,但現在的主流看法是文化的演變來自社會、(非適應性的)演化以及生物學基礎。 文化演化由眾多不同的學科背景中建立了許多不同的概念框架,包括雙重遺傳理論、文化社會演化、模因學、文化選擇等等,這些方法對文化演化和生物演化之間的對應有不同的看法和假設,而發展出不同的研究方法,近年來這些不同框架逐漸合流。2017年,文化演化學會在德國耶拿創會並舉行了第一屆文化演化學術研討會。.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文化演化 · 查看更多 »

愚昧

愚昧(Foolishness)是指人缺乏足夠的智慧以作出最適當而小心的選擇。某程度上,他是與愚蠢不同,因愚蠢與智力的關係較大。愚昧的人也稱為愚人,愚人節便是作弄這些人的一年一度節日。人們時常製作假新聞欺騙那些輕信別人、不仔細分析事物及真偽的人。 在使徒保羅的哥林多前書中,他將「愚昧」與「智慧」作為相對。他鄙視那種驕傲自大的人,並提倡對愚昧要以謙虛的態度。柏拉圖亦說過:「他是最具智慧的人因他自知自己缺乏對智慧的認識」,但保羅對智慧的理解與柏拉圖的不同。.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愚昧 · 查看更多 »

愛德瑪

愛德瑪(Eadmer,c.1060年─c.1126年),英格蘭歷史學家、神學家及教會學家,是坎特伯雷大主教安瑟倫的主要伙伴之一,為安瑟倫撰寫了傳記。愛德瑪於其歷史著作中宣揚坎特伯雷大主教高於约克大主教的觀念。(這是與安瑟倫有切身關係、也是安瑟倫最關注的議題).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愛德瑪 · 查看更多 »

拉萨法诤

拉萨法诤,又称桑耶論諍、拉薩僧諍、顿渐之诤、吐蕃僧諍記,是发生於赤松德赞在位期间(大約西元792-794年)在拉薩桑耶寺舉行的法義辯論,爭論的焦點是大乘修行成佛是漸修、廣行菩薩道,還是無修頓悟。此事對後來藏传佛教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赤松德赞亲政之后,从天竺请来莲花生、寂护等僧人,将佛教首次引入吐蕃。这些天竺僧人都是中观学派僧人,度化了第一批吐蕃人出家,并开始了有组织的佛经翻译。后来吐蕃攻陷沙州(今敦煌一带)之后,从沙州俘获了大量唐朝的禅宗僧人,赤松德赞也将他们安排在拉萨翻译佛经。 相对于中观学派,禅宗简洁明了,因而获得了大量的信众,赤松德赞的王妃没庐萨墀洁莫赞(法名绛求洁赞)也支持禅宗。相对地,天竺中观学派的传播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双方互相攻击诋毁,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局面。随天竺僧人寂护学佛法的人越来越少,于是天竺僧人奏请禁止禅宗的传播。而禅宗则奏请与天竺僧人辩论,落败者禁止传教。于是从792年开始,双方在桑耶寺举行长期的辩论。两派辩论的主要焦点是修行方法。天竺僧人的主要辩论者是莲花戒,他们主张渐悟;唐朝僧人主要辩论者是堪布摩诃衍,他们主张顿悟。吐蕃的两位重要大臣桂·墀桑雅甫拉和恩兰·达扎路恭,分别支持中观学派和禅宗。 根據追隨天竺僧人出家的巴·賽囊之著作《巴協》:禪宗與中觀派经历了长达三年的辩论之后,結果摩訶衍辭窮敗北退出拉薩。後世藏傳佛教史書大多採納與《巴協》相同的觀點,記載稱:赤松德赞宣布禅宗落败。来自天竺的佛法被吐蕃定为正统而加以弘扬,摩诃衍率领禅僧向天竺僧人献上花环之后主动离开了拉萨,返回唐朝。但是,敦煌出土的漢文禪宗文獻《頓悟大乘正理決》(794年)卻記載,摩訶衍獲得了勝利,禪宗被赤松德贊定為正統派系並得以弘揚。雖然學術界對此次辯論結果的看法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致同意:藏傳佛教此後推崇印度大乘。 《巴協》中稱:赤松德贊斷然擯棄禪宗,唐朝僧人在此次諍論之後被全部驅逐出境,禪宗經典被集中埋在桑耶寺之下作了伏藏。根據《五部遺教》中《大臣遺教》的記載,赤松德贊並沒有對禪宗採取斷然擯棄的方式,而是採取客觀地進行評論,最終將中觀派定為正統。由於《五部遺教》提到了蒙古征服吐蕃的事,它應是13、14世紀的作品,偽托為蓮花生的伏藏。 禪宗對藏传佛教部分教派的教义有一定影響,例如寧瑪派的大圓滿教法以及大手印,可能是受到禅宗中頓悟的影响。 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是中觀派,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部分將摩訶衍稱為「支那堪布」,將其見解當成反面教材來評破。西藏寺廟每年會上演,大肚子的摩訶衍被村裡的孩子嘲笑。.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拉萨法诤 · 查看更多 »

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

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的二元君主制帝国,即奥匈帝国。这种方案重新建立了主权独立的,不受奥地利帝国影响的匈牙利王国。由此,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奥地利帝国被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君主制下的奥匈帝国所取代。 1867年,奥地利帝国接连在意大利统一战争和普奥战争中失利,其国际地位相对下降。因此境内各民族要求自治的声浪也日益高涨。有呼声要求帝国改为联邦制,也有认为匈牙利应该独立的意见。为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匈牙利相妥协,建立奥匈二元帝国,以避免帝国的分裂。 匈牙利政治领导人在折衷方案谈判其间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恢复匈牙利王国传统的地位(法律上和政治上),而这是在匈牙利革命1848革命后失去的。 二是恢复1848年革命议会通过的改革法,即基于以在匈牙利建立起保障现代公民和政治权利,并施行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律。 按照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国王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说法,"有三个人决定了这一折衷方案: 戴阿克、安德拉什和我自己。" 根据折衷方案,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土被重组为一个由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所组成的政合国。内莱塔尼亚地区(奥地利)和外莱塔尼亚地区(匈牙利)都受各自独立的议会和总理管辖。两国共有单一的国家元首即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和匈牙利王国的国王,并在其统治下共享同一个共有外交部、共有国防部和共有财政部。两国的武装部队合并,并以皇帝-国王作为最高指挥官。 两个地区的名称来源于莱塔河,既是多瑙河的一条支流,也是传统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国界。但实际上莱塔河并不完全是两国的分界线:“内”和“外”只是口头习惯上的区分,而不是准确的地理描述。.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1867年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 · 查看更多 »

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

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是一场1992年1月7日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期间发生的空难。5名欧共体观察员乘坐的直升机于克罗地亚新马罗夫附近的Podrute村上空被一架南斯拉夫空军所属的米格-21战斗机击落。一名意大利军官与一名法国军官死于事故,另有三名意大利士官身亡。编队中另一架欧共体观察团的直升机紧急降落,机组人员与机上的外交官全数生还。该事件遭到联合国安理会与欧共体的谴责。南斯拉夫当局因此将空军负责人停职,国防部长韦利科·卡迪耶维奇亦因此辞职。这起空难发生在克罗地亚独立战争第一阶段结束后,不久后克罗地亚获得国际承认。 米格-21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事件后失踪。他被克罗地亚当局通过缺席审判的方式定罪判刑。随后他在2001年于匈牙利被逮捕并被引渡到意大利,被定罪并判处15年监禁。2006年他被移交给塞尔维亚以执行剩余刑期,但在2008年获释。2名其他南斯拉夫军官于2013年在意大利以缺席审判方式定罪。塞尔维亚被要求支付遇难者亲属的经济损失。遇难者分别被意大利与法国追授荣誉。.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1992年欧共体监测直升机击落事件 · 查看更多 »

2002年烏克蘭議會選舉

2002年烏克蘭議會選舉於3月31日舉行。一半的烏克蘭議會議員是以比例基礎產生,另一半則由單一選區選出。政黨若要在議會中獲得比例席次至少需要有4%以上的得票率。.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2002年烏克蘭議會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3年布米爾達斯省地震

2003年布米爾達斯省地震是一場於2003年5月21日發生的6.8 Mw級強烈有感地震,震央位在該省一小鎮Thénia BBC News,距離首都阿爾及爾東部約60公里。這是阿爾及利亞20年來最強烈的一場地震 BBC News BBC News,當時芮氏規模達7.3級的強震共造成3500多人喪身 Multidisciplinary Center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政府的救災不利在災區引起廣大民怨和輿論的批評 ,第十屆泛阿拉伯運動會也因地震而延後一年舉行。.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2003年布米爾達斯省地震 · 查看更多 »

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

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於2004年10月31日舉行。如果無人得到過半數選票就將會於11月21日舉行第二輪投票。本次選舉是烏克蘭在1991年從前蘇聯獨立之後的第四次總統選舉。 2004年11月21日,由反對派領導人尤先科與時任總理亞努科維奇進入第二輪投票決一勝負。這次選舉是於一個極度緊張的政治氣氛下舉行,因為傳媒多數報導當局恐嚇選民和反對派候選人尤先科懷疑被對手落毒陷害而身中二噁英劇毒。 根據烏克蘭選舉法,两轮选举制適用於總統選舉中,候選人必須贏得所有的選票的過半數(50%以上)才會當選。第一輪投票2004年10月31日舉行,由於沒有候選人獲得50%以上的選票,得票最高的兩名候選人,尤先科和亞努科維奇會進入決勝輪投票中。第二輪投票於11月21日舉行。根據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在11月23日公佈之結果,第二輪投票中亞努科維奇獲得最多票數而勝出了本場選舉。但選舉結果被尤先科和其支持者與很多國際觀察員指本場選舉涉及舞弊成份,而對是次選舉結果不予承認。 而這次事件導致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被稱為「橙色革命」。和平示威者呼籲當局應重新舉行第二輪投票選舉。最後烏克蘭最高法院正式下令取消第二輪投票結果,並下令須重新舉行第二輪投票。 12月26日,第二輪投票經重新舉行,結果由尤先科勝出。國際觀察員的報告指出經重新舉行的第二輪投票比前一次的第二輪投票更公平。.

新!!: 耶魯大學出版社和2004年烏克蘭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Yale University Press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