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罗马帝国行省

指数 罗马帝国行省

在古罗马,一个省是意大利以外的帝国领土财产的最大地方行政基本单位直到四帝共治制(公元293年)。 现代英语province这个词源于罗马人所用的词语。 各省一般由元老院政治家统治,通常是前执政官或以前的裁判官。以后的例外是埃及省,奥古斯都在克娄巴特拉去世后并入:这是由骑士阶级统治者管理,也许是对元老院野心的阻止。 File:Achaia (Imperium Romanum).png|亚该亚 File:Aegyptus (Imperium Romanum).png|埃及 File:Africa (Imperium Romanum).png|阿非利加 File:Alpes (Imperium Romanum).PNG|阿尔卑斯山诸省 File:Aquitania (Imperium Romanum).png| File:Arabia (Imperium Romanum).png|阿拉伯 File:Armenia (Imperium Romanum).png|亚美尼亚 File:Asia (Imperium Romanum).png|亚细亚 File:Assyria (Imperium Romanum).png|亚述 File:Baetica (Imperium Romanum).png|贝提卡 File:Belgica (Imperium Romanum).png|比利时 File:Bithynia et Pontus (Imperium Romanum).png|比提尼亚和本都 File:Britannia (Imperium Romanum).png|不列颠 File:Cappadocia (Imperium Romanum).png|卡帕多细亚 File:Cilicia (Imperium Romanum).png|奇里乞亚 File:Creta et Cyrenaica (Imperium Romanum).png|克里特和昔兰尼加 File:Cyprus (Imperium Romanum).png|塞浦路斯 File:Dacia (Imperium Romanum).PNG|达基亚 File:Epirus (Imperium Romanum).png|伊庇鲁斯 File:Galatia (Imperium Romanum).png|加拉太 File:Gallia Narbonensis (Imperium Romanum).png|那旁高卢 File:Germania Inferior (Imperium Romanum).png|下日耳曼尼亚 File:Germania Superior (Imperium Romanum).png|上日耳曼尼亚 File:Illyricum (Imperium Romanum).png|伊利里亚 File:Italia (Imperium Romanum).png|意大利本土 File:Judaea (Imperium Romanum).png|犹太省 File:Lugudunensis (Imperium Romanum).png|卢格敦高卢 File:Lusitania (Imperium Romanum).png|卢西坦尼亚 File:Macedonia (Imperium Romanum).png|马其顿 File:Maueretania (Imperium Romanum).png|毛里塔尼亚 File:Mesopotamia (Imperium Romanum).png|美索不达米亚 File:Moesia Inferior (Imperium Romanum).png|下默西亚 File:Moesia Superior (Imperium Romanum).png|上默西亚 File:Noricum (Imperium Romanum).png|诺里克 File:Numidia (Imperium Romanum).png|努米底亚 File:Pamphylia et Lydia (Imperium Romanum).png|邦非力和吕底亚 File:Pannonia Superior (Imperium Romanum).PNG|上潘诺尼亚 File:Pannonia Inferior (Imperium Romanum).png|下潘诺尼亚 File:Phoenicia (Imperium Romanum).png|腓尼基 File:Raetia (Imperium Romanum).png|雷蒂安 File:Sardinia et Corsica (Imperium Romanum).png|科西嘉与萨丁尼亚 File:Sicilia (Imperium Romanum).png|西西里 File:Syria (Imperium Romanum).png|叙利亚 File:Hispania Tarraconensis (Imperium Romanum).png|塔拉科西班牙 File:Thracia (Imperium Romanum).png|色雷斯.

75 关系: 加拉太努米底亞埃及 (羅馬行省)埃及法老列表卡帕多细亚卡里亚卢格杜努姆卢格敦高卢古希臘神廟古代罗马行省制度古代殖民地吕基亚塔拉科西班牙大西庇阿奥卢斯·加比尼乌斯奥斯若恩巴尔干半岛上日耳曼尼亞不列顛尼亞 (羅馬行省)布匿阿尔卑斯布斯拉万塔比尔格鲁姆下日耳曼尼亞亚细亚 (罗马行省)亚该亚 (罗马行省)亞述 (羅馬行省)伊奥利亚伊利里亚弗里吉亚佩特拉阿拉伯圣尼古拉军区制倫蒂尼恩皮西迪亚皮托多里斯琉息太尼亞科西嘉與薩丁尼亞科蒂埃阿尔卑斯第一次布匿战争米兰遗址米特里達梯六世米拉 (土耳其)總主教羅馬尼亞人羅馬尼亞語羅馬總督猶太 (羅馬行省)瓜达尔基维尔河特兰西瓦尼亚盖乌斯·卡西乌斯·朗基努斯...達契亞面包历史行省 (消歧义)馬其頓马其顿行省诺里库姆贝提卡默西亞 (羅馬行省)都主教阿维尔尼阿莱西亚之战阿非利加 (羅馬行省)资深执政官色雷斯条顿入侵比利時高盧潘菲利亚潘诺尼亚濱海阿爾卑斯 (羅馬行省)愛奧尼亞拜占庭帝国拜扎凯纳拉埃提亚拉埃提亚号列车拉溫納督主教區 扩展索引 (25 更多) »

加拉太

加拉太是古代安纳托利亚(现在的土耳其)中部高地的一个地区。加拉太北面是比提尼亚和帕弗拉哥尼亚,东面是本都,南面是吕高尼和卡帕多细亚,西面是弗里吉亚,东部是前280年侵入的凯尔特人。现在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也位于古代加拉太省。 根據《新約聖經》記載,在聖保罗第二次福音行程中,他和西拉、提摩太(使徒行传16:6)访问"加拉太地区," 他由于疾病停留在那里(加拉太书 4:13),使他有很长的时间向他们传讲福音。在第三次行程中,他"挨次经过加拉太地区和弗吕家" (使徒行传18:23)。保罗旅行期间在加拉太受到热情接待。使徒行传16:6,18:23:"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和加拉太地区" 和"挨次经过加拉太地区和弗吕家" 。加拉太人变化无常。 Instead, the migration l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lived Gaulish territory in central Anatolia, which included the eastern part of ancient Phrygia, a territory that became known as 加拉太.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加拉太 · 查看更多 »

努米底亞

努米底亞(前202年-前46年)是一個古羅馬時期的柏柏爾人王國,如今這一國家已經消亡。其領土大約相当于現今的阿爾及利亞东北以及突尼西亞的一部分(皆位於北非)。當時以出產精銳騎兵聞名。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就是以努米底亞騎兵打下早期多場戰爭的勝利,後來也因努米底亞騎兵投向羅馬而戰敗。其後,努米底亞先後成為了羅馬帝國的行省之一和附庸國。努米底亞王國具體的位置是在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部邊境地區。其領土西端與羅馬帝國的另一行省毛里塔尼亞接壤(即現今的阿爾及利亞),東端則與羅馬帝國的阿非利加行省(迦太基故地,即現今的突尼斯)接壤,其領土北臨地中海,南接撒哈拉沙漠。其民族構成為努米底亞人。.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努米底亞 · 查看更多 »

埃及 (羅馬行省)

公元前30年,屋大维在击败其劲敌马克·安东尼,废除克麗歐佩特拉七世埃及女王之位后,吞并了托勒密埃及,并将其纳为罗马的一个行省。作为罗马行省的埃及包括了除西奈半岛之外现今埃及的大部。埃及行省西邻克雷塔和昔兰尼加行省,东接犹太行省(后为阿拉伯行省)。埃及行省是罗马帝国最重要的谷物生产地。.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埃及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埃及法老列表

这是一份古埃及统治者的列表。该表中列出的君主始自约前31世纪的第一王朝,结束于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这段时期中埃及的最高君主的称号是人们熟知的法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埃及法老列表 · 查看更多 »

卡帕多细亚

卡帕多细亚(also Capadocia; Kapadokya, Καππαδοκία Kappadokía,辭源: Katpatuka)),又稱為卡帕達奇亚,亚洲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名,大致位于歷歷史上安纳托利亚地區中部,現今土耳其內夫謝希爾、開塞利、阿克薩賴、尼代。在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时代,卡帕多细亚包括了从托罗斯山脉至黑海之间的广大地域。 如此定义的卡帕多细亚,其南面以托罗斯山脉为界,东抵幼发拉底河,北面与本都接壤,西面与中央盐碱荒原相接。具体的范围之广度则很难予以确定。斯特拉波是唯一的专门记述过这一地区情况的古典作家,但是他夸大了卡帕多细亚的面积;人们现在知道,卡帕多细亚东西大约为400公里,而南北只有240公里。.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卡帕多细亚 · 查看更多 »

卡里亚

卡里亚(古希腊语:Καρία)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在今土耳其境内。 卡里亚位于伊奥尼亚以南,弗里吉亚和吕基亚以西。希腊人把当地的原住民称为“卡里亚人”。远在希腊人到达之前,与“卡里亚”这个名字相当的地名可能就已经出现在许多中东古国的记载中了,如赫梯人所说的“卡尔基亚”,巴比伦人所说的“卡尔萨”和波斯人所说的“库尔卡”。另一些文献则称,该地区原来被叫作“腓尼基亚”,因为当地在很早的时候曾有一个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至于“卡里亚”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与神话传说中的腓尼基国王卡耳有关。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写到,在特洛伊战争时米利都城属于卡里亚人,并且是特洛伊一方的盟友。 在赫梯帝国崩溃后,卡里亚是安纳托利亚地区众多的独立小国之一。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崛起使卡里亚被并入波斯帝国,并成为帝国的一个省(约在前545年)。该地区最主要的城市是哈利卡尔纳苏斯,为总督的驻节地。其他的大城市包括赫拉克利亚,迈安德河畔安条克,密都斯,劳迪基亚,阿林达和阿拉班达。 卡里亚省的首府哈利卡尔纳苏斯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摩索拉斯王陵墓的所在地。摩索拉斯是波斯帝国驻卡里亚的总督,该陵墓係由其妻子阿耳忒弥西亚所建。 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卡里亚。亚历山大死后,该地区先后属于利西马古、塞琉古帝国和罗马。罗马帝国后期,卡里亚成为一个独立的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卡里亚 · 查看更多 »

卢格杜努姆

卢格杜努姆有时也译作“盧迪南”。(Lugdunum)是一个高卢城市,即现今的法国里昂。卢格杜努姆于公元前43年由作为古罗马殖民地而建。公元前27年起的几个世纪里,卢格杜努姆都是高卢行省的首府以及西部罗马的最重要城市之一。皇帝克勞狄一世和卡拉卡拉出生在卢格杜努姆。公元69年至192年,卢格杜努姆城市人口达到五万至十万,历史学家更估计有二十万。.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卢格杜努姆 · 查看更多 »

卢格敦高卢

卢格敦高卢(Gallia Lugdunensis),又名里昂高盧,成立於公元前87年,是羅馬帝國的一個元首行省,位於今日法國的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及中部地區。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卢格敦高卢 · 查看更多 »

古希臘神廟

位於希臘雅典衛城的帕德嫩神廟。 希臘神廟(古希臘語:ὁ ναός,ho naós,“居所”;語義有別於拉丁文templum以及英文“temple”(“神廟、寺廟、廟宇”),也名為希臘神殿。在古希臘宗教中的希臘聖所內是為安座眾神神像的神聖建築結構。神廟內部不是做為集會的空間,因為奉獻給諸尊神明的供奉與儀式是在神廟外面舉行得。神廟常常必須使用到祈願奉獻物()。在希臘建築中祂們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及很廣泛普及的建築形式。此外西亞以及北非在希臘化時代中的王國,一座神廟搭建完成的宗教意向通常是為了延續遵循著當地的文化傳統。甚至連在當地的一個希臘人所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力也是明顯可見得,像這樣的建築結構一般認為是與希臘神廟分屬不同的建築系統。這些神廟建築採納的典範方面,譬如說,關於希臘─帕提亞(Graeco-Parthian)以及巴克特里亞的神廟即是,或是關於埃及托勒密之典範,埃及托勒密時代的神廟祂是遵循古埃及宗教(Ancient Egyptian religion)的傳統。還有很多傳統的希臘神廟方位都是朝向著東方的天象。.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古希臘神廟 · 查看更多 »

古代罗马行省制度

#重定向 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古代罗马行省制度 · 查看更多 »

古代殖民地

古代殖民地是指古代地中海地区的文明建立的海外殖民地,大多是与母城邦(metropolis,英语中大都市一词即来源于此)领土不接壤的殖民城邦的形式。殖民城市与母城市之间的联系依然十分紧密,但与近代的殖民主义不同的是,这种联系并不以母城市直接控制殖民城市的形式存在。相反,古代的殖民地通常从一开始就是独立且自治的。.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古代殖民地 · 查看更多 »

吕基亚

吕基亚(古希腊语:Λυκία)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境内。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曾是帝国在亚洲的一个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吕基亚 · 查看更多 »

塔拉科西班牙

塔拉科西班牙(Hispania Tarraconensis),位于现今西班牙的罗马帝国行省,是罗马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三个行省之一,包括西班牙北部与东南部以及巴利阿里群岛,建于前27年,属于元首行省,随后爆发于前26年至前19年的北西班牙山区战役以顺利征服该地而告终,北西班牙终于被被纳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塔拉科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大西庇阿

大西庇阿,全名为(征服非洲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P·CORNELIVS·P·F·L·N·SCIPIO·AFRICANVS;)古罗马统帅和政治家。他是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方面的主要将领之一,以在扎马战役中打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而著称于世。由于西庇阿的胜利,罗马人以绝对有利的条件结束了第二次布匿战争。西庇阿因此得到他那著名的绰号:“征服非洲者”(Africanus)。在伊里帕之役(the Batlle of Ilipa)中,时年30岁的西庇阿就已经展示了他过人的战术素养。.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大西庇阿 · 查看更多 »

奥卢斯·加比尼乌斯

奥卢斯·加比尼乌斯(AVLVS CABINIVS;活动时期: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国务活动家,是罗马共和国末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是格奈乌斯·庞培的支持者。 奥卢斯·加比尼乌斯于前67年任保民官时通过了追捕海盗法(Lex de piratis persequendis),根据该法令,庞培被委任为镇压地中海海盗的指挥官,并被给予在海上和距海岸80公里以内地区的无上统治大权。这项法令是促使庞培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加比尼乌斯在保民官任内的另两项重要举措是:禁止向外国驻罗马使节贷款,和限制元老院成员只能在每年的2月1日到3月1日会见外国使节。这两项措施都是为了制止元老贪污。 前66年,加比尼乌斯跟随庞培去亚洲,参加与本都国王米特里達梯六世和帕提亚人(安息)的战争。 奥卢斯·加比尼乌斯热衷于追逐权力。他在前61年任裁判官时举办大量规模宏大的公共娱乐活动,以图讨好罗马居民。前58年,他在一场充斥着行贿丑闻的选举中成功地获得了执政官职位。在执政官任内,加比尼乌斯帮助普布利乌斯·克洛迪乌斯攻击西塞罗,最终将西塞罗流放。前57年,加比尼乌斯作为资深执政官前往叙利亚镇压犹太人起义。在抵达叙利亚后,加比尼乌斯迅速平息了暴动并恢复罗马人的傀儡希尔卡努斯二世在犹太地区的最高地位(犹太教大祭司)。他并且改变了猶大王國的政府机构,以使它更加依附于罗马。加比尼乌斯也主持重建了几座毁于战火的犹太城镇。 前55年加比尼乌斯受庞培之命前往埃及恢复托勒密十二世的王位(此事没有事先得到元老院的同意)。在他离开叙利亚后,犹太王国再次发生内乱,希尔卡努斯二世又被推翻。加比尼乌斯在从埃及返回后镇压了暴乱,于前54年将犹太地区的管辖权交给了克拉苏。 加比尼乌斯返回罗马之后立刻遭到3项指控并被审判。罗马的骑士阶级(大多是些包税人)由于叙利亚的动乱(这与加比尼乌斯擅离职守有一些关系)受到了很大经济损失,他们因此非常怨恨加比尼乌斯。一般认为对加比尼乌斯的审判是他们推动的。 3项指控中的第一项是“大叛国罪”,针对他未得到元老院允许便擅自离开自己掌管的行省前往埃及。加比尼乌斯在这项指控中被判无罪。据信这是大规模对法官行贿的结果,而且连曾被加比尼乌斯迫害过的西塞罗都在庞培的授意下为他辩护。 第二项指控是关于加比尼乌斯在行省大肆搜刮(为了偿还他的私人债务),这项指控又牵扯到他在帮助托勒密十二世复位的过程中接受了后者多达10000塔兰特黄金的贿赂。结果加比尼乌斯被判有罪。 第三项指控是在翻旧帐,控告加比尼乌斯在前58年的执政官选举中舞弊。这项指控后来被撤消了。 在审判结束后,加比尼乌斯被流放到希腊,他的个人财产遭到没收。 尤利乌斯·恺撒在与庞培爆发内战之后于前49年将奥卢斯·加比尼乌斯召回,让他为自己服务。加比尼乌斯奉恺撒之命率兵前往达尔马提亚作战,但在抵达该地之后不久便因病去世(前48年或前47年)。.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奥卢斯·加比尼乌斯 · 查看更多 »

奥斯若恩

奥斯若恩(Osroene),是位于幼发拉底河上游的一古国,前132年于塞琉古帝国崩溃后建立,114年成为罗马帝国的属国,244年被彻底并入罗马帝国,成为其一个行省。 奥斯若恩的主要居民是亚述人。201年,奥斯若恩宣布基督教为其国教,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以基督教为国教的国家。其首都是埃德萨(今土耳其桑尼乌法)。 Category:已不存在的亞洲國家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Category:土耳其歷史 Category:基督教国家.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奥斯若恩 · 查看更多 »

巴尔干半岛

巴爾幹半島(Balkans)是一個地緣政治和文化上的名詞,用以描述歐洲的東南隅位於亞得里亞海和黑海之間的陸地,詳細的範圍依照定義不同有許多種說法。該地約有55萬平方公里和近5500萬人口。在古希臘時代,巴爾幹半島被稱為半島。該地區的名稱來自于一條通過保加利亞中心到東塞爾維亞的巴爾幹山脈。 巴爾幹地區向來存在諸多矛盾,其中既有宗教矛盾,也有領土爭端。由于半島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由此而來的列強干涉致使這一地區的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又有歐洲火药庫之稱。不過近年巴爾幹半島(南斯拉夫內戰後至今)已實現停火與和平,只是偶然間在領土主權上有些糾紛,例如科索沃主權問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觸發點之一——薩拉熱窩事件亦是發生在巴爾幹半島上。 目前,巴尔干半岛共有11个国家,共有面积大约是47.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亿。.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巴尔干半岛 · 查看更多 »

上日耳曼尼亞

上日耳曼尼亞(Germania Superior;Obergermanien;Upper Germania),是羅馬帝國的行省之一,因為位處下日耳曼尼亞的上游地區而得名,包括萊茵河中游、現今的瑞士西部、法國侏羅與亞爾薩斯地區、德國南部,以日耳曼長城為邊界,東南方與阿爾卑斯山山區省份拉埃提亞接壤,重要城市有首府美因茨、貝桑松、史特拉斯堡及威斯巴登。.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上日耳曼尼亞 · 查看更多 »

不列顛尼亞 (羅馬行省)

不列颠尼亞行省(Britannia;Roman Britain)是指從43年至410年羅馬帝國佔領大不列顛島的範圍,包括英格蘭的大部分與威爾士。羅馬帝國入侵前,鐵器時代的不列顛已經與歐洲本土有着經濟和文化聯繫。羅馬入侵者從歐洲引進的農業、都市化、工業和建築新發展今天仍然有跡可尋。 第一次入侵前的歷史記載很少,不過有不少羅馬歷史學家都略略提及不列顛尼亞行省。現代學術界對羅馬時期不列顛大部分的認識都是從考古學,特別是對碑銘研究後所得的。.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不列顛尼亞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布匿阿尔卑斯

布匿阿尔卑斯(Alpes Poeninae)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位于阿尔卑斯山西部意大利与高卢交界处,其辖境相当于今日意大利的瓦莱达奥斯塔自治区和瑞士的瓦莱州。 该行省最为强大的部族为萨拉希族,其领地于前15年被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兼并。该行省的首府为Augusta Praetoria Salassorum(今瓦莱达奥斯塔自治区奥斯塔)。 该行省的名字来源于“布匿山口”(poeninus mons,即今大圣伯纳德山口),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远征意大利的时候曾从这个山口通过。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布匿阿尔卑斯 · 查看更多 »

布斯拉

布斯拉(بصرى /)是敘利亞的古城,位于该国西南部德拉省德拉区,距離首都大馬士革140公里,海拔高度850米。剧叙利亚中央统计局2004年统计数据,该城拥有居民19,683人,其中绝大多数为逊尼派穆斯林。Batatu, 1999, p. 布斯拉古城曾是罗马帝国的一个省会,阿拉伯帝国时期仍然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奥斯曼帝国统治后逐渐衰落。古城遗址于198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布斯拉 · 查看更多 »

万塔比尔格鲁姆

万塔比尔格鲁姆 (Venta Belgarum)是罗马帝国统治不列颠时期,在上不列颠行省建立的一座城市。在今汉普郡的温切斯特。 “万塔”一名出自古布立吞語,是“城镇”或“聚所”之意。2世纪达到鼎盛,4世纪时逐渐衰落。.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万塔比尔格鲁姆 · 查看更多 »

下日耳曼尼亞

下日耳曼尼亞(Germania Inferior),是一個羅馬帝國行省,位於萊茵河的左方,在現今的盧森堡,荷蘭的南方,比利時的一部分,萊茵河左方的北萊因-威斯特法倫。.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下日耳曼尼亞 · 查看更多 »

亚细亚 (罗马行省)

亚细亚省(Ασιανή),拜占庭时代称作弗里吉亚,是罗马共和国晚期并入的行省。是一个由资深执政官统治的元老院行省。 今日“亚细亚洲”的名稱即是從该省的名稱而來。.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亚细亚 (罗马行省) · 查看更多 »

亚该亚 (罗马行省)

亚该亚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该地区于公元前146年成为罗马共和国的一个行省。亚该亚大致相当于当今希腊南部,首府科林斯。.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亚该亚 (罗马行省) · 查看更多 »

亞述 (羅馬行省)

亞述行省(Assyria)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該行省存在時間僅僅為兩年。 116年,羅馬皇帝圖拉真在羅馬-安息戰爭中獲勝,在奪取的安息領土上先後設立了亞述、美索不達米亞、亞美尼亞三個行省。其中,亞述行省的大部份轄境位於今日伊拉克境內。然而羅馬帝國未能保持其在這些地區的勢力,同年,亞述和美索不達米亞兩個行省便發生叛亂,鎮守該地區的羅馬將領在鎮壓叛亂中被殺。 圖拉真死後,其子哈德良認為羅馬帝國的勢力無法保有東方的領土,便在118年將這三個行省裁撤。不久,仍為安息帝國所據。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Category:116年羅馬帝國建立 Category:100年代亞洲建立 Category:118年羅馬帝國廢除 Category:2世紀亞洲廢除.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亞述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伊奥利亚

伊奥利亚(古希腊语: Αἰολίς, Aiolís),古希腊一个地域的称呼,范围为小亚细亚西北部与西部地区。这一地区滨临地中海,建有许多城邦。北部与米西亚南部连接,南邻伊奥尼亚,东临吕底亚。.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伊奥利亚 · 查看更多 »

伊利里亚

伊利里亚(古希腊语:,拉丁语:Illyria)欧洲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巴尔干半岛西部,亚德里亚海东岸。大约为今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黑山和阿尔巴尼亚地区。.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伊利里亚 · 查看更多 »

弗里吉亚

弗里吉亚(希腊语:Φρυγία)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中西部。.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弗里吉亚 · 查看更多 »

佩特拉阿拉伯

阿拉比亞(拉丁语:Arabia Petraea)是羅馬帝國的一个边界行省,它创建于於2世紀,其範圍約是今中東的約旦全境、敘利亞南部、西奈半島和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的西北部,其首都为佩特拉。它北部是叙利亚,其西部是猶太省和埃及。 106年,圖拉真消灭了奈伯特王國,為了統治該地,特地於此設置行省。与其它一些圖拉真设立的罗马行省如亚美尼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不同的是阿拉比亞在图拉真死后依然是一个比较稳定的罗马行省。阿拉比亞的沙漠边境被称为阿拉比亞边墙。在罗马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篡位者或皇帝来自阿拉比亞。(阿拉伯的菲利普虽然是阿拉伯人,他出生的城市本来属于叙利亚,是在193年和225年之间被分划给阿拉比亞的。菲利普是204年出生的。)阿拉比亞是一个边境省份,在其沙漠中有游牧的萨拉森人生活。它的东部是安息。 阿拉比亞最后受安息和巴尔米拉攻击和被占领。但是不像罗马帝国的其它边界行省如日耳曼和北非它没有持续地受到入侵,它也缺乏其它希腊化的东部行省的文化特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佩特拉阿拉伯 · 查看更多 »

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Άγιος Νικόλαος,Hagios Nikólaos,Sanctus Nicolaus,Sinterklaas,Saint Nicholas,约270年~343年)基督教圣徒,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他被认为是给人悄悄赠送礼物的圣徒(即圣诞老人的原型,也因此成為典當業的主保聖人)。由于他的遗骨在1087年被迁到意大利城市巴里,所以有时他也被称作“巴里的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生于吕基亚(罗马帝国设在亚洲的一个行省)的一座希腊殖民城市帕塔拉(位于今土耳其境内)。 他从年轻时就全力投身于基督教的宗教活动,后成为米拉城的主教。作为水手的主保圣人,据说他本人曾是一名水手或渔夫。但其他记载则认为他出生于相当富有的家庭,所以更可能是他的家族所拥有的产业包括捕鱼业。 一般认为圣尼古拉的宗教活动始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统治时期。戴克里先是罗马帝国最后一个大规模迫害基督教徒的皇帝;在他以后的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圣尼古拉在这一时期的迫害中幸免于难。不久东部皇帝李锡尼上台,他不仅容忍而且优待基督教,于是教会在他统治下迅速发展起来。圣尼古拉在李锡尼在位时期成为米拉主教,据说他毁坏了教区内的许多异教神庙。圣尼古拉也以反对阿里乌派著称。他参加了君士坦丁大帝主持的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可能在会议上带头谴责阿里乌。一些传说说他与阿里乌在会上发生肢体冲突。 圣尼古拉被封圣的时间可能相当早。在查士丁尼一世(527年–565年在位)统治东罗马帝国时期,君士坦丁堡就建起了一座以圣尼古拉命名的教堂。 圣尼古拉在世界各地受到纪念。东正教会尤其重视对他的纪念。在东欧国家和比利时,圣尼古拉是水手、商人、弓箭手、儿童和学生的主保圣人。他也是俄罗斯的主保圣人之一,以及巴兰基亚(在哥伦比亚)、巴里、阿姆斯特丹和拜特贾拉(在巴勒斯坦)等城市的主保圣人。 全世界有许多教堂是以圣尼古拉的名字命名的。.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圣尼古拉 · 查看更多 »

军区制

军区(希腊语:θέματα,拉丁转写:themata,单数形式:thema)为东罗马帝国中期的行政区划制度。7世纪中叶,在穆斯林征服了部分拜占庭领土后,军区制得以建立并取代了由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一世建立的行省制度。最初的军区是从驻屯军的的驻扎营地发展而来,军区亦与该驻营单位的名称相对应。随着旧军区遭到分割、帝国获得新的领土,军区制在9至10世纪达到了顶点。在11至12世纪,军区制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但直到帝国灭亡,军区制始终统辖着行省级地区的行政与财政。.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军区制 · 查看更多 »

倫蒂尼恩

倫蒂尼恩(又譯倫丁尼姆、朗蒂尼亞姆;拉丁文:Londinium),又稱羅馬倫敦,公元約43年建於今倫敦市一帶的聚居地。有賴泰晤士河上的橋樑,倫蒂尼恩發展為道路樞紐和主港口,是羅馬帝國不列顛尼亞行省的重要商業中心,及至5世紀衰亡。 隨着1世紀中葉建城,早期倫蒂尼恩僅佔地1.4平方公里(0.5平方英里),相當於今日海德公園的範圍,其中一座山丘上駐有守兵。60、61年左右,布狄卡王后領導愛西尼部落起義,逼使守兵棄城,並將該處夷為平地。愛西尼部落於惠特靈大道戰役被擊敗後,倫蒂尼恩遂重建為羅馬的規劃城鎮,歷經十年才復甦。1世紀後期,倫蒂尼恩擴展迅速,不久便成為不列顛尼亞行省最大的城市。時值新世紀之交,倫蒂尼恩的人口攀升至60,000人,鐵定足以取代(Camulodunum;今高車士打)成為首府。2世紀期間,倫蒂尼恩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其羅馬廣場(forum)及巴西利卡,是阿爾卑斯山以北最大型的建築群。羅馬帝國哈德良皇帝122年到訪這裏。考古發掘證實,一場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其後再度重建。2世紀後半葉,倫蒂尼恩的範圍和人口均萎縮。 倫蒂尼恩在羅馬時期餘下的光景中仍見重要,然而已大不如前。考古學家發現,城內大部分地區被黑土覆蓋了數個世紀。190至225年間,羅馬人於城中近陸處修築了防衛牆,是不列顛尼亞行省的最大建設之一,與哈德良長城及羅馬道路網絡齊名。倫敦城牆自此矗立了1,600年之久,粗略地劃定了古時倫敦市的邊界。.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倫蒂尼恩 · 查看更多 »

皮西迪亚

西迪亚(拉丁语:Pisidia)安纳托利亚历史上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其地理位置在吕基亚以北,与卡里亚、吕底亚、弗里吉亚、潘菲利亚等地区交界。在古代,这里的主要居民点是忒耳墨索斯,塞尔革,克瑞谟那,萨伽拉索斯,安条克,奈阿波利斯和菲洛墨利乌姆。.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皮西迪亚 · 查看更多 »

皮托多里斯

托多里斯(希腊语:Πυθοδωρίς,?~约23年),本都女王(约前8年~约23年在位)。 皮托多里斯是在罗马支持下获取王位的本都国王波列蒙一世的妻子。从家世来看,皮托多里斯的身份相当显赫:她的母亲是罗马统帅马克·安东尼的女儿。她的父亲皮托多罗斯则是加里亚(在小亚细亚)地区的一个小王公,是马克·安东尼进军东方时的热心支持者。 在公元前8年波列蒙死于与阿斯普尔吉安人的战争后,皮托多里斯继承了王位,虽然这时她已经有了一个儿子。罗马人承认她的国王地位。皮托多里斯后来再嫁,丈夫是卡帕多细亚的末代国王阿尔刻拉奥斯;阿尔刻拉奥斯失宠于罗马皇帝提比略,被召到罗马,不久死去。 在皮托多里斯在位时期,本都实际上变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本都王室能统治的只有很小一块地方。在她死后,长子波列蒙二世继承了王位。.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皮托多里斯 · 查看更多 »

琉息太尼亞

琉息太尼亞(Lusitania,又譯路西塔尼亞、盧西塔尼亞、盧士坦尼亞)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琉息太尼亞的範圍約在今日的葡萄牙及西班牙西部的一部份(特別是埃斯特拉馬度拉自治區)。該省得名自盧西塔尼人(Lusitani或Lusitanian)。盧西塔尼人的起源未知,。.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琉息太尼亞 · 查看更多 »

科西嘉與薩丁尼亞

科西嘉與薩丁尼亞行省(Corsica et Sardinia)是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 腓尼基人是第一批在該地建立商業據點的人。希臘人後來也在該地建立了殖民地。西元前535年,迦太基人協助伊特拉斯坎人征服了希臘人在科西嘉島上的殖民地阿拉利亞(Alalia或Aléria)。薩丁尼亞島與科西嘉島都落入了迦太基人的控制之中。 第一次布匿戰爭之後,羅馬人在西元前259年攻擊薩丁尼亞但未成功。西元前241年迦太基人被打敗後,為迦太基人服務的薩丁尼亞的傭兵趁機反抗迦太基,並於西元前238年向羅馬人求助。於是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的戰端再啟,羅馬派艦隊攻擊迦太基。西元前229年,迦太基割讓科西嘉島與薩丁尼亞島給羅馬,失去了在地中海上兩個重要的島嶼。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後,迦太基曾試圖奪回薩丁尼亞但未成功。 控制海岸與平原的羅馬人用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試圖征服島上內陸地區的原住民。一直到了西元前27年,由於情勢一度大致平定下來,該省變成一個元老院行省(法語province sénatoriale)。然而後來情勢又動蕩使得搶劫掠奪盛行,66年左右羅馬又把該省改為元首行省(法語province impériale)並派遣軍團。由於當地生活艱苦,該省多次充當羅馬帝國的流刑地。 汪達爾人入侵北非之後,在456年左右佔領了科西嘉島與薩丁尼亞島。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Category:意大利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法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科西嘉大区.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科西嘉與薩丁尼亞 · 查看更多 »

科蒂埃阿尔卑斯

科蒂埃阿尔卑斯(Alpes Cottiae)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其辖境位于阿尔卑斯山在今日法国与意大利交界处。科蒂安阿尔卑斯山脉便是以此而得名的。 科蒂埃阿尔卑斯行省于公元前15年设立。奥古斯都设立此行省的目的是为了扼守阿尔卑斯山的要道。该行省西部与纳尔榜高卢行省相邻,东部与滨海阿尔卑斯行省相邻。行省的首府为Segusio(今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苏萨)。476年,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废黜后,该行省被废除。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科蒂埃阿尔卑斯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布匿战争

一次布匿战争是在古罗马和古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的第一战,战于前264年到前241年之间。两国冲突是因为争夺地中海沿岸地区的霸权,尤其是西西里岛的拥有权。战争23年后,罗马胜利,加了许多条件才和迦太基签订和约。.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第一次布匿战争 · 查看更多 »

米兰遗址

米蘭遺址,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是一組不同年代的跨文化遺址群。其中有鄯善國伊循城遺址,漢代屯田,唐代古戍堡遺址等。曾於佛寺壁畫中發現了3世紀帶有古罗马風格的有翼天使圖像。.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米兰遗址 · 查看更多 »

米特里達梯六世

米特里達梯六世(Μιθριδάτης Ευπάτωρ Διόνυσος,拉丁化:Mithridates Eupator Dionysos;)或译为密特里达提六世,是本都王国的一位国王,前121年至前63年在位。他的外号“Ευπάτωρ”的意思是“出身高贵的”,另一个外号“Διόνυσος”则是酒神的名字。米特里達梯六世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地中海地区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罗马最著名的敌人之一;他与罗马之间为争夺安纳托利亚而进行的三次战争,历史上称为“米特里达梯战争”。.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米特里達梯六世 · 查看更多 »

米拉 (土耳其)

米拉(土耳其语:Myra)土耳其历史上的古城;现名代姆雷。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境内。 古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在其著作中最早提到米拉,说她是吕基亚(安纳托利亚一地区,后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的一个大城。该城居住的主要是希腊移民,他们崇拜阿耳忒弥斯。当地的原住民是吕基亚人,他们约在前1世纪被希腊人取代了。希腊-罗马时代的遗迹大多被河流带来的泥沙冲积所掩盖,只有卫城等少数建筑得到发掘。1840年,欧洲旅行家查尔斯·费劳斯在古城附近的峭壁上发现了两座古吕基亚人开凿的石墓。 米拉在公元初曾是小亚细亚的大城市。使徒圣保罗曾在该城的港口换乘船舶。狄奥多西二世皇帝在位时期(408年~450年),米拉成为东罗马帝国吕基亚省的首府。809年,米拉被阿拉伯人攻占,从此走向衰落。阿历克塞一世皇帝(1081年~1118年在位)曾将该城从突厥人手中夺回,但随着拜占庭本身的衰微,米拉终于成为穆斯林的地盘。 米拉是著名的基督教圣人圣尼古拉担任主教的城市。当地现存的圣尼古拉教堂大约建于8世纪。1863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下令重修该教堂,但最终未能完工。1963年起,对该教堂进行了考古发掘。.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米拉 (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總主教

总主教,也翻譯為大主教,是基督教传统教会的一种高階聖職人員,根据天主教及聖公會的制度,数个教区组成一个教省,其中會設有一個總教區,總教區的正權主教則稱為總主教;而教省總主教在省属教区中有某些权限。通常兼任省屬教區主教組成的主教團團長。不過這一職銜在聖秩聖事三階級的分類上和一般的主教是同等的。頭銜簡稱為『abp.』.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總主教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人

羅馬尼亞人 (羅馬尼亞語:români)是主要聚居在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一個民族。總人口在2380萬人之間。大部分羅馬尼亞人分布在羅馬尼亞和摩爾多瓦兩國。另外在羅馬尼亞鄰近的巴爾幹半島各國也有少量分布。.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羅馬尼亞人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語

羅馬尼亞語(limba română,國際音標:)属于罗曼语族的東羅曼語支。它是羅馬尼亞和摩尔多瓦的官方语言,被大约两千四百万人当作母語,其中大部分聚集在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两国,同时也有大约四百万人把罗马尼亚语当作第二語言。罗马尼亚语也是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 为了在各种方言之间做出分别,罗马尼亚语也被称作为达哥罗马尼亚语(Daco-Romanian)。在苏联时期,在摩尔多瓦也将罗马尼亚语稱为“摩尔多瓦语”,不过摩尔多瓦的宪法法庭已于2013年判定“(摩尔多瓦)共和国的官方语言是罗马尼亚语”。 罗马尼亚语的使用者分散在世界各地,例如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乌克兰,保加利亚,美国,加拿大,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希腊,土耳其,以色列,俄罗斯,葡萄牙,英国,賽普勒斯,法国,德国等国家。.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羅馬尼亞語 · 查看更多 »

羅馬總督

一个古罗马总督通过选举或任命产生,是古罗马一个或多个省的首席管理员,一个罗马总督也被称为作为方伯或地方长官。罗马总督在罗马法律中的专业术语称为Rector provinciae。罗马总督本身也体现了他所管辖的省的内在价值和战略地位,这也反应了总督之间也有权利的差异。 在帝国早期的时候,有两种类型的省份,元老院管辖的和皇帝管辖下的省份,由此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省长。.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羅馬總督 · 查看更多 »

猶太 (羅馬行省)

猶太(יהודה/,يهودا,Ἰουδαία,IVDAEA),中國大陸的出版經常依其英語發音音譯作「朱迪亞」,是羅馬帝國東部的一個行省,傳統以來都是猶太人生活聚居的地方。 据《圣经》记载,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大卫占领了耶路撒冷,建立以色列王国。大卫王死后,其子所罗门即位。所罗门王死后,王国一分为二,北为以色列地,南为犹太山地。公元前722年,亚述人消灭了以色列。公元前586年,巴比伦人占领了犹太山地,将大批犹太人虏至巴比伦。公元前538年巴比伦被波斯消灭。之后波斯王居鲁士允许被虏的犹太人返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281年,亚历山大大帝部将所建立的塞琉古帝国统治了耶路撒冷,推行希腊文化。公元前168年至前143年,马卡比大起义爆發,犹太人建立了独立的哈斯蒙尼王朝。公元前63年,耶路撒冷被羅馬帝國的格奈烏斯·龐培占领,设犹太行省。保留犹太人国王,作为傀儡,由罗马方面设置总督。 公元66年和132年,為了反抗羅馬帝國統治,當地猶太人發起了猶太戰爭以及巴爾柯赫巴起義,但均遭到罗马军队的镇压。公元135年,罗马拆除耶路撒冷圣殿,并把所有犹太人驱逐出犹太行省,同時将該地重新命名為「巴勒斯坦」(Palestine)。 J R.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猶太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瓜达尔基维尔河

达尔基维尔河(西班牙语:Guadalquivir)是西班牙的第五长河(仅次于塔古斯河和埃布罗河),也是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境内的第一长河。它的名字源于阿拉伯语阿尔-瓦德-阿尔-卡比尔(,音译al-Wadī al-Kabīr),意为“大河”。在阿拉伯人征服之前,这条河的名字是巴埃提斯河,罗马帝国在西班牙的行省巴埃提卡行省即以此河命名。 瓜达尔基维尔河全长657公里,流域面积约58,000平方公里。它发源于哈恩省境内的卡索拉山脉,流经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两大城市,在桑卢卡尔-德巴拉梅达附近的小渔村注入加的斯湾。河流入海口处的湿地构成了多尼安纳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 瓜达尔基维尔河是西班牙境内唯一可以通航的大河。在罗马帝国时代,直到科尔多瓦的水道都可以通行;现在的通航段只到塞维利亚。.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瓜达尔基维尔河 · 查看更多 »

特兰西瓦尼亚

特兰西瓦尼亚(Transsilvania;Transilvania/Ardeal;Erdély;Siebenbürgen,中文译为锡本布尔根),罗马尼亚中西部地区。中世纪时特兰西瓦尼亚曾是一个公国。 特兰西瓦尼亚原為匈牙利王國之領土,在奧斯曼帝國攻佔布達佩斯後,成為匈牙利貴族的避難所,抗拒土耳其文化入侵,在一戰後,因1920年簽訂的特里阿農條約,成為羅馬尼亞一部份。.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特兰西瓦尼亚 · 查看更多 »

盖乌斯·卡西乌斯·朗基努斯

乌斯·卡西乌斯·朗基努斯(拉丁文:Gaius Cassius Longinus,早于公元前85年 - 公元前42年10月),罗马元老院议员,谋杀恺撒的主谋,也是马尔库斯·尤尼乌斯·布鲁图的妻舅。.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盖乌斯·卡西乌斯·朗基努斯 · 查看更多 »

達契亞

達契亞(Dacia),也译作達基亞和達西亞,为喀尔巴阡山与多瑙河之间的古代王国,后在105年—271年成为古罗马帝国一行省。为今罗马尼亚中部和西部地区。 達契亞人是色雷斯人的一支,与当代的罗马尼亚人和摩爾多瓦人有一点渊源关系。达契亚人最早于公元前4世纪出现在雅典的奴隶市场,后与希腊人通商,使用希腊货币,操色雷斯方言。 文字受相邻的西徐亚人和前4世纪入侵的凯尔特人的影响。前112年、前109年及前75年分别加入罗马军队。前60~前50年统一,后又分裂。 罗马皇帝图拉真于106年征服达契亚,分为上达契亚和下达契亚,分别相当于今特兰西瓦尼亚和瓦拉几亚。159年,安东尼·庇护将此地重新划分为三个省,统归一个执政官管辖。 168年左右,马克·奥勒利乌斯将三省合为一个军区。 D D D D.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達契亞 · 查看更多 »

面包历史

面包至少有3万年的历史。第一个面包很可能是偶然情况下弄熟的谷物面糊,也可能是史前人类用早期面粉和水做实验的结果。类似的面饼现在还能在世界各地找到,制作面饼的材料可以是任何谷物,例如墨西哥薄饼、印度的馕、中东的皮塔饼、中国的煎饼。这种扁平面饼是人类早期文明中常见的主食,苏美尔人常吃大麦烙饼,公元前12世纪的古埃及人可以在街上买到叫做“ta”的面饼。古希腊人用精粉、油脂和葡萄酒做的面包祭祀地神克托尼俄斯。.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面包历史 · 查看更多 »

行省 (消歧义)

行省,可以指.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行省 (消歧义) · 查看更多 »

馬其頓

其顿(Macedonia )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现在认为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馬其頓地區)、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人口约476万。 馬其頓共和國自立國以來,一般簡稱為“馬其頓”;但馬其頓共和國和馬其頓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希臘方面認為“馬其頓”是希臘歷史的一個概念,反對馬其頓共和國使用“馬其頓”名稱,所以暫名為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现在普遍认为马其顿共和国的首都为史高比耶。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馬其頓 · 查看更多 »

马其顿行省

其顿行省(拉丁语:Provincia Macedoniae,希腊语:Ἐπαρχία Μακεδονίας),罗马帝国行省之一,设立于前146年。前148年,罗马将军战胜马其顿王国最后一任国王安德里斯库斯(Andriscus of Macedon),之后於前146年设立马其顿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马其顿行省 · 查看更多 »

诺里库姆

诺里库姆,是罗马帝国诸行省之一,是个紧邻帝国意大利本土的行省,公元前16年,罗马帝国的军队入侵阿尔卑斯山以东和多瑙河上游,征服当地居民,建立了雷蒂亚和诺里库姆两个行省,领土范围大概在今天的奥地利与捷克的部分地区,其西北为雷蒂亚行省,东南为上潘诺尼亚行省。 Category:羅馬帝國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诺里库姆 · 查看更多 »

贝提卡

贝提卡是罗马帝国在西斯班尼亚(现伊比利亚半岛)的三个行省之一。贝提卡西与卢西塔尼亚接壤,东北与塔拉哥那接壤。贝提卡在公元8世纪摩尔人统治时期属于安达卢斯,大致与现今的安达卢西亚相近。首府是科尔多瓦。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贝提卡 · 查看更多 »

默西亞 (羅馬行省)

西亚(希腊语:Μοισία,拉丁语:Moesia),巴尔干半岛历史上的地区名,位于今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境内。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曾为帝国在东南欧的一个行省。 该地区得名于居住在这里的默西人,他们是一支色雷斯人部落。.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默西亞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都主教

都主教(拉丁文、意大利文:Metropolita;希腊文:Μητροπολίτης)或稱教省首都主教,是基督教教会的一种職銜。 受到羅馬帝國的行省制度影響,各行省的行政中心都會(Metropolis)的教区主教往往會因地利而成為當地教會的領袖。由於是都會「Metropolis」的主教,因此被稱之為都主教「Metropolita」。 而在現在都主教也大多指各教省首都的主教,或是當地教會的重要領袖。在拉丁禮天主教會中被稱為總主教。而在宗主教制度形成前,都主教往往是各地東方禮教會的最高領袖,他們主持主教會議,並由教會法和聖傳授予一定的權限。.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都主教 · 查看更多 »

阿维尔尼

阿维尔尼(Arverni)是公元前最后一个世纪里生活在现今法国奥弗涅地区的一个高卢部落。作为高卢最强大的部落之一,他们多次与罗马人作战。阿维尔尼人最重要的聚落是靠近今天法国克莱蒙费朗的。.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阿维尔尼 · 查看更多 »

阿莱西亚之战

阿莱西亚之战发生于公元前52年的九月,高卢地区的阿莱西亚。阿莱西亚是曼杜比伊人居住区里的一座重要城市和筑在山上的要塞。作战的一方是凯撒指挥的罗马共和国军团,他手下的助手有骑兵统领马克·安东尼、提图斯·拉比努斯和盖尤斯·特拨纽斯,另一方则是阿维尔尼人維欽托利领导的高卢部落联军。这场战斗是高卢与罗马之间的最后一场大规模战斗,它标志着罗马赢得高卢战争的决定点。阿莱西亚之战被看作是凯撒最大的军事成就,至今为止被看作是围攻战和包围的典范之一。 阿莱西亚位于今天法国阿利斯圣兰的奥索瓦山(Mont Auxois)上,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个地方的地形与凯撒描写的地形不一样。因此也有其它建议,比如今天法国汝拉省的绍代克罗特奈(Chaux-des-Crotenay),具体地址今天在历史学上依然有争议。 在作战过程中高卢人一度是罗马人的五倍。许多当时的作者在他们的作品中描写了这场战役,包括凯撒本人的《高卢战记》。罗马获胜后高卢成为一个罗马行省。凯撒获胜后罗马元老院拒绝授予他凯旋式的荣誉,这是凯撒于前50年至前45年发动内战的原因之一。.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阿莱西亚之战 · 查看更多 »

阿非利加 (羅馬行省)

阿非利加行省(拉丁语:Africa)是罗马共和国及其继承者羅馬帝國在今北非的一个行省,範圍約在今日的突尼西亞北部及利比亞西部靠地中海沿岸的地區。 阿非利加行省是好幾個羅馬帝國時代重要城市的所在地,如迦太基、哈德盧密塔姆(Hadrumetum,即今日突尼西亞的蘇塞)、希波勒吉烏斯(Hippo Regius,即今日阿爾及利亞的安納巴)。該省大部份區域在第二次布匿克戰爭中落入羅馬帝國的控制,在第三次布匿克戰爭中完全被羅馬帝國征服。 今日非洲大陸的名稱即是從该省的名稱而來。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Category:突尼斯历史 Category:非洲歷史.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阿非利加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资深执政官

资深执政官(拉丁语:proconsul)是罗马共和国时代的一种文职官员(类似于资深裁判官)。 在共和时期,当值的执政官在卸任后,赴罗马的某个行省担任一年总督,就被称为资深执政官。罗马的一些行省实际上是保留给这种资深执政官的。元老院具体安排哪位资深执政官(即卸任的执政官)管理哪个行省,往往出于随意或者由两位资深执政官本人达成妥协。 资深执政官在行省拥有非常大的权力,有时他们可以不受限制任意搜刮,从而在返回罗马后取得更高的政治地位。在某些时候,资深执政官几乎就是行省总督的代名词。 在罗马帝国时代,皇帝以虚伪的形式维持着罗马国家共和制的外壳;他们通过兼任许多共和国的最主要官职(如保民官和军事统帅)来“合理”地保持皇帝的独裁权力,其中就包括实际上是终身地以资深执政官的名义对一些被称为“帝国行省”的省份进行委任统治(在元老院委任下)。皇帝可能指派一到两个军团去保卫这些行省,或者(更经常地)派遣可以信任的代表和副官以自己的名义管理它们。 罗马帝国时期的执政官(与共和时代一样,名义上仍然是罗马的最高文职官员,但是没有什么实际权力)在卸任后依然会获得资深执政官的头衔,但他们将要管理的行省是所谓“元老院行省”,帝国行省则是皇帝的个人财产。 曾由资深执政官统治(共和时期和帝国时期)的罗马行省包括:亚该亚,阿非利加,亚细亚,奇里乞亚,塞浦路斯,路格杜努姆高卢,近西班牙,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在一份公元5世纪的法庭文件中,历史学家发现里面仍然提到了3位握有大权的资深执政官的存在(此时资深裁判官的职位早已取消了)。他们管理的行省是:.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资深执政官 · 查看更多 »

色雷斯

色雷斯(希腊语:Θρκη,保加利亚语:Тракия,土耳其語:Trakya)是东欧的历史学和地理学上的概念。今天的色雷斯包括了保加利亚南部(北色雷斯)、希腊北部(西色雷斯)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东色雷斯)。色雷斯濒临三个海,分别是黑海、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在土耳其,它也被称为鲁米利亞(Rumeli)。 希腊北部西色雷斯为希腊东马其顿和色雷斯大区的一部分,称色雷斯地区,辖埃夫罗斯州、克桑西州、罗多彼州。 东色雷斯面积24,476km²,西色雷斯面积8,578km²,北色雷斯面积42,155km²。 历史上色雷斯的边界经常发生变化。古色雷斯(即古色雷斯人居住的地域)包括了现在的保加利亚、土耳其的欧洲部分、希腊东北部、塞尔维亚东北部的一部分以及马其顿共和国的东部,北至多瑙河,南濒爱琴海,东至黑海与马尔马拉海,西达瓦达河和大摩拉瓦河。而作为罗马行省的色雷斯面积则相对较小,北部边界退至了巴尔干山脉,西部边界则位于美斯塔河。.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色雷斯 · 查看更多 »

条顿入侵

条顿入侵或辛布里战争(前113年–前101年)是罗马共和国与从日德兰半岛迁徙来的日耳曼三族(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之间的殊死之战,这场战争也是自第二次布匿战争以来罗马的意大利本土遭遇的最严重威胁。 这场战争对罗马的内政与军事组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场战争是马略执政官生涯中的一大贡献,并使之对共和国的政治与习俗开始了改革,日耳曼人的威胁与朱古达战争共同促进了他对罗马军团的马略改革。 虽然日耳曼人对罗马人及其盟友造成了自第二次布匿战争后最为剧大的损失,尤其是在阿劳西奥与诺里亚。但是罗马人在六水河和Vercellae全歼了日耳曼人,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条顿入侵 · 查看更多 »

比利時高盧

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是古羅馬地區的稱呼,位於今日的尼德蘭、比利時、盧森堡以及法國東北、德國的西部地方。今天的比利時國名就是源自於此一古稱,雖然羅馬時期對比利時所涵蓋的範圍比今天大得多。比利時高盧一名可以從凱撒的《高盧戰記》中見到,當時羅馬人將高盧分成數個地區,比利時高盧是其中之一。古代居住在這個區域的凱爾特人、日耳曼人通常被稱為「貝爾吉(Belgae)」。按照古羅馬人的定義,比利時高盧的西界位在今日法國的塞納-馬恩省,東界則是位在今日德國的萊茵河。 公元一世紀,羅馬在高盧地區建立行省。原來的廣大的比利時高盧地區,將東方的萊茵河流域分出新的日耳曼行省,比利時高盧東北部劃為下日耳曼行省,而比利時高盧的南方則重劃歸為上日耳曼行省向西延伸的一部分。建省後的比利時高盧以蘭斯城為中心,包括今日法國東北部、比利時全境、以及荷蘭德國的國境地帶。.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比利時高盧 · 查看更多 »

潘菲利亚

--(希腊语:Παμφυλία,台湾、香港及和合本圣经一般譯作--)古代安纳托利亚南部的一个地区,位于今土耳其安塔利亚省境内,首府位於佩爾格。 潘菲利亚位于吕基亚与奇里乞亚之间,从地中海海滨延伸到塔罗斯山脉。它在北面与皮西迪亚交界。在罗马帝国时期,这里是帝国在亚洲的一个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潘菲利亚 · 查看更多 »

潘诺尼亚

潘诺尼亚(Pannonia)是中欧的一个历史地名,大致相当于今日匈牙利西部、奥地利东部、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和塞尔维亚北部(伏伊伏丁那)。在1~4世纪,这里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省治布达佩斯。 潘诺尼亚约在前35年~前14年被罗马人征服,并划为一个行省。433年罗马军团撤出,并被割让给匈人阿提拉之后,潘诺尼亚行省不再存在。896年,这里曾成为阿尔帕德大公领导下的匈牙利人(马扎尔人)侵袭欧洲的基地。 现在中欧的大平原潘诺尼亚平原的名字即得自罗马行省潘诺尼亚。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Category:匈牙利歷史 Category:奧地利歷史 Category:塞尔维亚历史 Category:克罗地亚历史 Category:斯洛文尼亚历史.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潘诺尼亚 · 查看更多 »

濱海阿爾卑斯 (羅馬行省)

濱海阿爾卑斯行省是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该地区于公元前14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大致相当于当今法國南部及義大利地區。 Category:罗马帝国行省.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濱海阿爾卑斯 (羅馬行省) · 查看更多 »

愛奧尼亞

伊奥尼亚(Ἰωνία 或 Ἰωνίη,İyonya,Ionia)是古希腊时代对今天土耳其安纳托利亚西南海岸地区的称呼。其北端约位于今天的伊兹密尔,南部到哈利卡尔那索斯以北,此外还包括希俄斯岛和萨摩斯岛。伊奥尼亚这个名字来自于希腊的一个叫做愛奧尼亞人的部落。这个部落于前两千年后期在爱琴海岸定居。有意思的是,这个部落本来很分散,但当他们在小亚细亚定居后开始形成一个共同体。伊奥尼亚重要的城市有以弗所、米利都和伊兹密尔。这些城市靠贸易富强起来,它们结盟为伊奥尼亚联盟。 一些重要的古希腊艺术风格是在伊奥尼亚形成的。前6世纪—前5世纪在伊奥尼亚出现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赫拉克利特等重要的哲学家。.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愛奧尼亞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國是一個歷史上知名的帝國。羅馬帝國自东西分治後,帝國東部羅馬政權的延續被稱為東羅馬帝國(相对于帝國西部的西羅馬帝國),16世紀以後,開始有學者稱之為拜占庭帝国。其国民在其一千多年的存在期内自称为“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Βασιλεία Ρωμαίων)。帝國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歐亞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東羅馬帝國共历经12个王朝及93位皇帝,首都为新罗马(Nova Roma;Νέα Ρώμη,即君士坦丁堡)。其疆域在11个世纪中不断变动。色雷斯、希腊和小亚细亚西部是帝国的核心地区;今日的土耳其、希腊、保加利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从4世纪至13世纪是帝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意大利和原南斯拉夫的大部、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也在7世纪之前曾是帝国的國土。 关于帝國的起始纪年,历史学界仍存有争议。主流观点认为,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新罗马、罗马帝国政治中心东移,是東羅馬帝國成立的标志。德国东罗马学者斯坦因以戴克里先皇帝即位(284年;这位皇帝首次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半)为東羅馬帝國的起始纪年。其他观点分别以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罗马帝国皇权统一归于东罗马皇帝)、527年(查士丁尼一世登基)、7世纪(希腊化开始)和8世纪(希腊化完成)为東羅馬帝國起始的标志。 東羅馬帝國本为羅馬帝國的东半部,較為崇尚希臘文化,与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更逐渐发展为以希腊文化、希腊语和東正教为立国基础,在620年,席哈克略皇帝首次讓希臘語取代拉丁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使得東羅馬帝國成為不同于古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的国家。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和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这个帝国被外人称为“东罗马帝国”,尽管其正式国号仍延续着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国号。直到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罗尼姆斯·沃尔夫為了區分其帝國的古羅馬時期及神聖羅馬帝國而引入了「拜占庭帝國」作為稱呼,並被現代史學上所使用。 東羅馬帝國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國有很大的影响。此外,東羅馬帝國在其十一个世纪的悠久历史中所保存下来的古典希腊和罗马史料、著作,以及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1204年4月13日,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和劫掠,直到1261年收复。1453年5月29日,鄂圖曼帝国攻陷了首都君士坦丁堡,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歷時一千餘年的東羅馬帝國就此灭亡,羅馬帝國也正式終結。.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拜占庭帝国 · 查看更多 »

拜扎凯纳

拜扎凯纳(Byzacena)古罗马突尼斯行省之一。建立于公元3世纪末的戴克里先统治时期,约相当于今突尼斯的萨赫勒地区。该省设立促进了古罗马后期北非城市之发展,并见于相关著述,具有重要地影响与积极意义。.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拜扎凯纳 · 查看更多 »

拉埃提亚

雷蒂亚(Raetia,或作Rhaetia),是罗马帝国建于公元15年的行省,名字来源于拉埃提亚人(Raeti)。其土地相当于今瑞士东、中部(包括莱茵河上游和博登湖),巴伐利亚南部,上施瓦本,福拉尔贝格州,蒂罗尔大部及一部分伦巴第。前16年,罗马帝国出兵入侵阿尔卑斯山东部和多瑙河上游地区,建立了雷蒂亚和诺里库姆两个行省。南方即意大利本土,东南为诺里库姆,西为上日耳曼尼亚。 Category:羅馬帝國行省 Category:瑞士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德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意大利行政区划史.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拉埃提亚 · 查看更多 »

拉埃提亚号列车

拉埃提亚号(Rätia)是曾运行于瑞士东南部城市库尔至德国北部城市汉堡间一班欧城列车所使用的名称,线路途经苏黎世、巴塞尔、曼海姆、科隆和多特蒙德等地,行程大部分沿莱茵河运行。其名称源自原罗马帝国的行省拉埃提亚,即如今库尔所处的地区。多年来,拉埃提亚号的名称已被用于库尔连接至德国不同城市间的各班欧城列车服务,直至2004年被撤销。.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拉埃提亚号列车 · 查看更多 »

拉溫納督主教區

拉溫納总管府或義大利总管府(Esarcato d'Italia)是東羅馬帝國在義大利的權力中心。其设立于584年并延续至751年,在最后一任总管被伦巴第人处死后解体。该府是查士丁尼大帝光复西方领土后,东罗马帝国为求更高效地管理光复领土而设立的的两个之一,另一个总管府是。.

新!!: 罗马帝国行省和拉溫納督主教區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罗马行省羅馬帝國行省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