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祭壇

指数 祭壇

祭壇,或稱為祭台、神壇,是用來進行祭祀、敬拜等宗教儀式的設施,通常也是宗教場所中最重要的設施。 祭壇最早代表人類對「大自然不可解釋」的敬畏和崇拜,後來祭拜先人也用祭壇,以示尊敬。神壇往往在神殿裡發現,可說是最早的建造物之一,他們出現在許多文化在全世界,特別是在宗教是基督教、佛教、印度教、神道教、道教等宗教,例如部分基督教宗派的教堂內,會以祭台做為整個教堂的視覺中心。 神壇(希伯來文:מזבח,mizbe'ah,"一個地方的犧牲"),神壇一般豎立在顯眼的地方。最早的祭品一般都是用人,將人活生生的宰殺或活埋,今日許多原始部落仍然包含著活人器官的祭品。 中華民族是好禮的民族,儒教为中華历代国教,原始时代的神职者就被称之为儒,世代經營禮法維生。 明朝末年洪承疇投降。洪承疇降後,明朝不知道他已經變節,明思宗聞之大震,崇禎輟朝三日,為以为已经死難的洪承疇大設祭壇,親撰祭文,賜祭壇十六個,祭到第九壇的時候,又得到軍報,說洪承疇降清了,北京大嘩。.

101 关系: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厄瑞涅卡拉維拉人偶古希臘神廟古希腊戏剧双瓣茉莉启示录多貢人夏社女真祭台奉獻禮宏伯特宗座华盖密特拉教小圣堂山上寶訓巧克力金币巴塞尔历史博物馆巴西利卡巴貝里尼家族巴黎聖母院中殿主教座位希腊圣母堂七星山 (臺北市)万神庙三重冕乌尔内斯木板教堂亞哈亞馬遜百合 (ONE PIECE)仁慈天父教堂以利亞以父之名 (消歧義)以色列考古学仪轨经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德尔斐圣心主教座堂 (德里)圣嘉勒圣殿圣若瑟堂 (胡志明市)圣母大殿圣扇圜丘坛 (首尔)園林利奥九世單幅祭壇畫和平祭坛博物馆四至神四泉圣嘉禄堂王建王陵...灣仔北帝廟社 (宗教)社稷祭台祭天祭主仙人科纳克太阳神庙科隆主教座堂紅淡比瑪奇瑪雅文明申命記特鲁德灵-里姆聖幛聖伯多祿大殿聖約翰座堂 (臺北市)聖誕教堂聖辣非醫院聖母百花聖殿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國徽聖敘爾比斯日規食盐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讣告黑風洞黑斯廷斯战役錫安山 (台灣)阮惠钟山建筑遗址铃蟾属金声良渚遗址雅各書耶利米哀歌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历史陳振聰揭開第五印東亞傳統祭祀場所比薩揚人泰国国旗泰普 (車臣)法兰西的亨利埃塔·玛丽亚未识之神斯特拉斯堡摩斯拉 (1961年)教堂建筑拉特朗圣格肋孟圣殿普路托182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2009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扩展索引 (51 更多) »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西班牙语:Monasterio de El Escorial,全称El Real Sitio de San Lorenzo de El Escorial“埃斯科里亚尔圣洛伦索王家修道院”),位于西班牙马德里市西北约50公里处的瓜达拉马山南坡。该建筑名为修道院,实为修道院、宫殿、陵墓、教堂、图书馆、慈善堂、神学院、学校八位一体的庞大建筑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并珍藏欧洲各艺术大师的名作,有“世界第八大奇迹”之称。.

新!!: 祭壇和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厄瑞涅

厄瑞涅(Εἰρήνη、Eirene),又叫做伊瑞涅(Ιρήνη、Irene)是希腊神话中,时序三女神荷赖之一的和平女神。在罗马神话中,她与帕克斯(Pax)相互对应。 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作者将她称为“鲜花怒放的厄瑞涅(Blooming Eirene)”。欧诺弥亚和狄刻是她的姐妹,她们都是天父宙斯和正义女神忒弥斯的女儿。 厄瑞涅是财神普路托斯的哺育者,也有的神话说她是普路托斯的母亲。在阿里斯托劳的《和平》一剧中,厄瑞涅是和平的化身。厄瑞涅的崇拜在雅典特别流行。在罗马的奥古斯都时代的马尔斯广场上专门为她建有祭坛,每年都会在这个地方为她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只是现在这一建筑已经荡然无存。只是在城内还放置有她的大理石雕像,其形象是一位年轻的妇女怀抱着年幼的普路托斯。在钱币上,她是一位少女,左手执象征丰饶的丰裕之角,右手持有象征和平的橄榄枝、赫耳墨斯的神杖或禾穗,有时也怀抱着小财神普路托斯。 于1851年5月19日被人类发现的第14颗小行星—司宁星正是以厄瑞涅的名字命名。.

新!!: 祭壇和厄瑞涅 · 查看更多 »

卡拉維拉人偶

卡拉維拉人偶(Calaca),墨西哥死者之日(墨西哥萬聖節,每年11月1日、11月2日)中骷髏狀的裝飾物。「卡拉維拉」為墨西哥語中,骷髏之意。 擺放在祭壇或墳墓附近,借比為死者,人們會以吃糖果、唱歌、跳舞等方式,很開朗的祭拜死者,將其當作是朋友。.

新!!: 祭壇和卡拉維拉人偶 · 查看更多 »

古希臘神廟

位於希臘雅典衛城的帕德嫩神廟。 希臘神廟(古希臘語:ὁ ναός,ho naós,“居所”;語義有別於拉丁文templum以及英文“temple”(“神廟、寺廟、廟宇”),也名為希臘神殿。在古希臘宗教中的希臘聖所內是為安座眾神神像的神聖建築結構。神廟內部不是做為集會的空間,因為奉獻給諸尊神明的供奉與儀式是在神廟外面舉行得。神廟常常必須使用到祈願奉獻物()。在希臘建築中祂們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以及很廣泛普及的建築形式。此外西亞以及北非在希臘化時代中的王國,一座神廟搭建完成的宗教意向通常是為了延續遵循著當地的文化傳統。甚至連在當地的一個希臘人所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力也是明顯可見得,像這樣的建築結構一般認為是與希臘神廟分屬不同的建築系統。這些神廟建築採納的典範方面,譬如說,關於希臘─帕提亞(Graeco-Parthian)以及巴克特里亞的神廟即是,或是關於埃及托勒密之典範,埃及托勒密時代的神廟祂是遵循古埃及宗教(Ancient Egyptian religion)的傳統。還有很多傳統的希臘神廟方位都是朝向著東方的天象。.

新!!: 祭壇和古希臘神廟 · 查看更多 »

古希腊戏剧

古希臘戲劇是指大致繁榮於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之間的古希臘世界的戲劇。当时古希臘的政治和軍事中心雅典城同時也是古希臘戲劇的中心。雅典的悲劇和喜劇也包括在全世界範圍內出現最早的戲劇形式之中。古希臘的劇場和劇作對西方戲劇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新!!: 祭壇和古希腊戏剧 · 查看更多 »

双瓣茉莉

雙瓣茉莉(學名:Jasminum sambac,梵文:Mallika)為木犀科素馨屬的植物,是一種高約1至3公尺的灌木。.

新!!: 祭壇和双瓣茉莉 · 查看更多 »

启示录

《啟示錄》(ΑΠΟΚΑΛΥΨΙΣ ΙΩΑΝΝΟΥ;天主教《思高聖經》汉译作《若望默示錄》;唐朝景教譯作《啟真經》),是《新約聖經》收錄的最後一個作品。作者拔摩島的約翰,基督教會傳統上相信即是耶穌的門徒約翰。主要是對未來的預警,包括對世界末日的預言:接二連三的大災難,世界朝向毀滅發展的末日光景,並描述最後審判,重點放在耶穌的再來。 “啟示”一词在希臘文為“阿波卡利普西斯”(Αποκάλυψις,a‧po‧ka′ly‧psis),意思是揭示、揭開之意。 《啟示錄》主題:照神永遠的經綸作神行政中心的基督。.

新!!: 祭壇和启示录 · 查看更多 »

多貢人

多貢人(Dogon)是西非馬利的一個古老民族,聚落多半坐落在尼日河畔受河水侵蝕的斷崖邊,西元1931年法國人類學家馬塞爾·格里奧爾Marcel Griaule和Germaine Dieterlen曾在多貢部落裡進行了一段數十年的實地研究,也讓世人得以了解這個神秘的民族。現今多貢人的部落已成為觀光景點,而使得他們的社會有了些改變。.

新!!: 祭壇和多貢人 · 查看更多 »

夏社

夏社,是夏朝人用来祭司祖先或崇拜神灵的宗庙或祭坛。.

新!!: 祭壇和夏社 · 查看更多 »

女真祭台

女真祭台遗址位于长白山天池北侧,由玄武岩石块人工垒成,直径2.5米,高0.7米,是女真人为祭祀长白山天池而筑。1999年,首次在女真祭台旁约3米处发现女真文字碑。 建立金的女真人将长白山视为“兴亡之地”。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完颜雍册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并命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完颜璟又进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并修建庙宇以祭祀。 女真人大型祭坛群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附近,为多处古代女真人在长白山区祭祀的遗迹。有文字可以辨认的部分为金国所建设的祭天台,结构与中原祭天的祭坛格局类似,收到天圆地方思想的影响,为寰丘状散开。.

新!!: 祭壇和女真祭台 · 查看更多 »

奉獻禮

奉獻禮(拉丁文:offertorium,英文:offertory)是聖餐禮的部分,將麵餅和葡萄酒隆重地放在祭台上。 奉獻禮進行時也可能又收集教友所捐出的施舍。 在有奉獻禮的基督教宗派之中,對於聖餐禮的神學可能有所不同。 在天主教羅馬禮,「準備祭品」(英文:preparation of the gifts)亦與奉獻禮有同義。General Instruction of the Roman Missal, 73-77.

新!!: 祭壇和奉獻禮 · 查看更多 »

宏伯特

希瓦康第達的宏伯特,或譯亨拜(Humbert of Silva Candida)是十一世紀羅馬教皇李奧九世派往君士坦丁堡的特使,時任樞機主教。 生卒年約為公元1000~1061年。精通希臘文的宏伯特是本篤會的修士與傳教士,忠貞擁戴教宗應享有普世的教會管轄權。.

新!!: 祭壇和宏伯特 · 查看更多 »

宗座华盖

宗座华盖(Umbraculum),意大利文称为「Ombrellino」(来自拉丁文 umbra 'shade' for a sun-umbrella),是历史上的教宗王位标志和徽章(papal regalia and insignia)的一部分, 曾被用来为教宗遮阳,也被称为 pavilion, 现代被用作罗马天主教会和教宗权威的标志。现在可在世界上所有宗座圣殿中发现它,它一般被置于主祭坛右侧。当教宗驾临宗座圣殿时,该圣殿的宗座华盖将打开。 自拉丁文译为意大利文后,它被称为 ombrellino,而在英文中则是umbrella。其形状似一华盖(Baldachin)型天篷(canopy),有宽的金色和红色交替的条纹,此二色是教宗的传统颜色(白色直到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后才开始被用作教宗颜色)。它还有一个带小铃的杆,这是为了宣告教宗乘坐马车到来。波吉亞家族的教宗亚历山大六世是第一位使用宗座华盖作为教宗世俗权力标志的教宗(Galbreath, 31);那时他手握王权经常在宗座华盖遮蔽下奔波于户外。一位教宗绅士(Papal Gentlemen)的成员经常会跟在教宗后面手握宗座华盖。 宗座华盖是圣座的纹章——宗座从缺(sede vacante)之组成部分,该纹章被用在两位教宗在位时期之间。它在1521年首次以该方式被用在空位期(interregnum)的铸币上(Galbreath, 34)。 宗座华盖是教宗擢升一个教堂为宗座圣殿时所赋予的标志之一。 罗马教廷的财务总管——總司庫(Camerlengo of the Holy Roman Church)的纹章是一对金、银钥匙呈圣安德鲁十字置于宗座华盖之下。.

新!!: 祭壇和宗座华盖 · 查看更多 »

密特拉教

羅浮宮博物館) 密特拉教(Mithraism),也被稱為密特拉密教、密特拉秘儀(Mithraic mysteries),是一支以主神密特拉斯(Mithras)為信仰中心的秘密宗教,大約西元一世紀至西元四世紀盛行於羅馬帝國境內。宗教靈感來自波斯人對主神密特拉(,原始印度-伊朗語寫法為Mitra)的敬拜,雖然希臘的密特拉斯(Mithras)是與一個新的和獨特的(宗教)形象聯繫著,並且在波斯與希腊、罗马之間信仰傳播階段的连续性是被(學者)所讨论著。Beck, Roger (2002-07-20).

新!!: 祭壇和密特拉教 · 查看更多 »

小圣堂

小圣堂是基督徒聚集和彌撒的场所,尤指沒有神職人員常駐的教堂。它可以附属于各种机构,例如较大的教堂、大学、医院、 宫殿、 监狱或墓地,也可以是一座独立的建筑物,有时还有自己的庭院。直到宗教改革以前,小圣堂是指以下的礼拜场所:不是由当地本堂神父主要职责的次要地点,或者属于个人或机构。许多大型教堂拥有一个或多个次要的祭台,如果它们拥有自己分开的空间,就经常被称为小圣堂。 在中文語境中,天主教使用“小圣堂”、“小教堂”或“教堂”等称谓,并在特指时称“某某小堂”以及彌撒;在基督新教教派则使用“礼拜堂”一词,特指时即称“某某礼拜堂”。这种区分在西方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礼拜堂的称呼在英格兰尤为普遍,在威尔士更加如此,用作称呼独立的非国教教派的礼拜场所。在苏格兰和爱尔兰,许多普通的罗马天主教教堂和非圣公会教堂都被称为“聖堂”。在英格兰,由于非国教教派的礼拜场所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兴起,到了1851年人口普查时,自费加入非国教教堂的会众比圣公会会众还要多。 小圣堂或礼拜堂通常属于基督新教派中。后者多半发生在隶属于医院或监狱等非宗教机构的情况下。在以圣公会为国教的英格兰,这类非国教教派或无教派的小圣堂仍可由当地的圣公会主教祝圣。.

新!!: 祭壇和小圣堂 · 查看更多 »

山上寶訓

山上寶訓亦作山上圣训、登山寶訓指的是《聖經·馬太福音》第五章到第七章裡,由耶穌基督在山上所説的话。山上寶訓当中最著名的是“天國八福” ,这一段话被认为是基督徒言行及生活規范的准则。.

新!!: 祭壇和山上寶訓 · 查看更多 »

巧克力金币

巧克力金币,又称巧克力钱币、金币巧克力,是一种钱币形状的糖果,通常以牛奶巧克力为主要成分。在不同文化的节日或庆典上,巧克力金币都是人们经常互相馈赠的礼物。.

新!!: 祭壇和巧克力金币 · 查看更多 »

巴塞尔历史博物馆

巴塞尔历史博物馆 (Historisches Museum Basel)成立于1894年,是瑞士最大的历史博物馆之一,瑞士国家遗产之一。 巴塞尔历史博物馆分为四个部分(建筑),其中三座位于巴塞尔市内:赤足教堂、樱花园博物馆和音乐博物馆。马车博物馆位于巴塞尔东南的明兴施泰因(Münchenstein)。.

新!!: 祭壇和巴塞尔历史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Basilica,Βασιλική)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形,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建筑。 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基督教沿用了古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是以巴西利卡格局設計。今天在天主教會中,有特殊地位的教堂被賦予「宗座聖殿」的頭銜;而在西方世界語言、或受拉丁文字影響的語言中,宗座聖殿即與「巴西利卡」同字,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新!!: 祭壇和巴西利卡 · 查看更多 »

巴貝里尼家族

巴貝里尼家族(Barberini),或譯巴爾貝里尼、巴別利尼,是一個於17世紀的羅馬聲望急遽上升的義大利貴族家族,在馬費奧·巴貝里尼樞機(Maffeo Barberini)於1623年當選為教宗烏爾巴諾八世後,家族影響力達到頂峰。家族於羅馬的宮殿巴貝里尼宮(1633年完工),現今是國立古代藝術美術館的一部分。.

新!!: 祭壇和巴貝里尼家族 · 查看更多 »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正式名稱為巴黎聖母主教座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是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的天主教教堂,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約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屬於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蘭西島地區的哥特式教堂群裡面,非常具有關鍵代表意義的一座。 聖母院是巴黎最有代表性的歷史古蹟、觀光名勝與宗教場所。而在聖母院門口外的聖母院廣場中,有個原點(Point Zéro)紀念物,是法國丈量全國各地里程時所使用的起測點,使得聖母院被視為法國文化中心點的象徵意義,又更加強烈了一點。聖母院法文原名中的「Notre Dame」原意為「我們的女士」,這位女士正是指耶穌的母親聖母瑪利亞,這種敬稱也廣泛於西方國家的語言使用。.

新!!: 祭壇和巴黎聖母院 · 查看更多 »

中殿

中殿(Nave)是在罗曼式和哥特式的基督教隐修院、主教座堂巴西利卡和教堂建筑中的主体构造。它以中央的方式靠近高位祭坛。中殿的英文术语nave源自中世纪的拉丁文单词navis(桅),可能是由于它的拱顶与帆船的龙骨类似。无论是罗曼式、哥特式或者古典式的中殿,均可以从入口处通过一个独立的延伸至圣坛,并且可以通过中殿的拱廊再分为两个独立的。如果侧廊较高并且宽度与中央中殿相当,那么该结构有时会被称为“三中殿式”。.

新!!: 祭壇和中殿 · 查看更多 »

主教座位

主教座位(cathedra,源出古希臘語「καθέδρα」),簡稱教座,是主教專用的座椅,是天主教和東正教實行訓導權威的象徵,而且在聖公宗和實行主教制的信義宗教會某程度仍然保有這種意義。拉丁文的「Cathedra」是指有手靠的椅子,原來是羅馬皇帝的象徵,在4世紀時候為基督教会所模仿,故又可稱主教寶座。設有此座的教堂稱為座堂——地方教會的中心。.

新!!: 祭壇和主教座位 · 查看更多 »

希腊圣母堂

希腊圣母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in Cosmedin)是一座位於意大利罗马的天主教次级圣殿。.

新!!: 祭壇和希腊圣母堂 · 查看更多 »

七星山 (臺北市)

七星山位於臺灣北部的陽明山國家公園轄區內,行政區為台北市北投區,海拔1,120公尺,是台北市第一高的-山岳-。七星山為一複式火山,地理上屬於大屯火山彙,峰項置有一等三角點,山頂視野寬闊,能將整個大台北地區一覽無遺。.

新!!: 祭壇和七星山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万神庙

万神庙(Pantheon),又译万神殿、潘提翁神殿,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改建成一座教堂,是古罗马时期重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公元609年拜占廷皇帝将万神庙献给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后者将它更名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Santa Maria ad Martyres),这也是今天万神庙的正式名称。.

新!!: 祭壇和万神庙 · 查看更多 »

三重冕

三重冕(Triregnum)是過去天主教教宗所戴的三層冠冕,由主教冠和三面王冠組成,後有兩條垂帶。 在禮儀中教宗不會戴它,而是放在祭壇上。教宗只會在、向全世界發表「致全城與全球」的祝辭、發表聖座隆重宣言,以及在出場、退場時戴上。.

新!!: 祭壇和三重冕 · 查看更多 »

乌尔内斯木板教堂

乌尔内斯木板教堂(挪威語:Urnes stavkyrkje)位于挪威松恩-菲尤拉讷郡卢斯特自治市卢斯特拉弗约登附近的奥尔内斯农场。现由挪威古迹保护会管理。.

新!!: 祭壇和乌尔内斯木板教堂 · 查看更多 »

亞哈

亞哈(אַחְאָב;Ahab,)是古代中東國家北以色列王國的第七任君主。他的父親是暗利 (列王紀上16:29)。 與以利亞先知有段著名的故事。 因為亞哈王取耶洗別連結為夫妻,導致以色列開始崇拜偶像-巴力及亞舍拉。 亞哈王不聽以利亞先知從上帝那裏領受的信息,持續崇拜偶像,讓以色列經歷了三年沒有下雨的旱灾,導致飢荒發生,最後甚至連亞哈王還自己牽著騾馬,走遍當地的水源地,希望能找到青草救活家畜的性命。 亞哈王三年後再次遇見以利亞,他們相約在迦密山向上帝獻祭,看是偶像的 神才是真的 神,還是以利亞所信奉的上帝才是真正的 神。 最後,上帝耶和華降下火在以利亞的祭壇中,並下雨解開以色列三年以來的旱災。百姓們都相信耶和華才是真正的神。.

新!!: 祭壇和亞哈 · 查看更多 »

亞馬遜百合 (ONE PIECE)

是漫畫《ONE PIECE》裡虛構的島嶼。.

新!!: 祭壇和亞馬遜百合 (ONE PIECE) · 查看更多 »

仁慈天父教堂

仁慈天父教堂(Dio Padre Misericordioso)又名千禧教堂(Jubilee Church),位於意大利羅馬托特泰斯;千禧教堂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命名,是天主教羅馬教區千禧計劃中「皇冠上的珍珠」。教堂於1998年興建,並於2003年啟用。也是一個司鐸級樞機領銜教堂。.

新!!: 祭壇和仁慈天父教堂 · 查看更多 »

以利亞

以利亞(אֵלִיָּהוּ eliyahu)是《聖經》人物之一,是一位先知。以利亞名字的意義為“耶和華是神”。 以利亞出生於公元前9世紀,當時以色列王國 (前期)進入南北分裂時期,分為以色列王國 (後期)及南猶大。《聖經》紀載,以利亞按照神的旨意,警告亞哈王,如果繼續崇拜偶像,神將審判以色列,讓以色列經歷旱災。以利亞寄住撒勒法的寡婦家時,也施行了救活寡婦兒子的神蹟及油與麵不短缺的神蹟。以色列經歷三年的旱災後,以利亞再次與亞哈王見面,並約好在迦密山,透過獻燔祭,確認哪邊敬拜的神才是真神。結果以利亞的祭壇興起降火的神蹟,讓所有人不得不承認"耶和華才是真神!"並解除了三年旱災的窘境。後來以利亞仍被以色列王室逼迫。最後在約旦河乘旋風升天去了,後來由以利沙繼承以利亞先知的使命。.

新!!: 祭壇和以利亞 · 查看更多 »

以父之名 (消歧義)

以父之名可以指:.

新!!: 祭壇和以父之名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考古学

以色列考古学是研究以色列从史前到近三千年来有文字记录历史的考古学研究。在古代,以色列这片土地是中东两大政治文化中心,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地理桥梁。 尽管以色列是三大宗教圣地,严谨的考古学研究自15世纪才开始起步。Encyclopedia of Zionism and Israel, edited by Raphael Patai, Herzl Press and McGraw-Hill, New York, 1971, vol.

新!!: 祭壇和以色列考古学 · 查看更多 »

仪轨经

仪轨经(天城体:कल्प,音译为劫波)一类婆罗门教-印度教典籍的统称。.

新!!: 祭壇和仪轨经 · 查看更多 »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一度被称天主之母堂,俗称徐家汇大堂或徐家汇天主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徐汇区蒲西路158号。该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1960年时,该教堂成为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文化大革命”期间,该教堂曾经遭受严重损毁并被挪作他用;1979年得到整修,并于当年11月恢复宗教功能。以“徐家汇天主堂”为名称,该教堂于1989年9月25日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后于2013年3月5日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祭壇和徐家汇圣依纳爵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德尔斐

德尔斐()是一处重要的“泛希腊圣地”,即所有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这里主要供奉着“德尔斐的阿波罗”(Appollon pythien,以下简称“阿波罗”),著名的德尔斐神谕就在這裡頒布。德尔斐位于福基斯(),现在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泛希腊圣地”是一个外在于城邦政治的复杂构造,在宗教意義上為所有希腊人提供自我认識的唯一途径,據說阿波羅神廟的入口處刻著三句箴言:「認識你自己」(γνῶθι σεαυτόν)、「凡事不過份」(μηδεν αγαν)、「妄立誓則禍近」(ἐγγύα πάρα δ'ἄτη)。.

新!!: 祭壇和德尔斐 · 查看更多 »

圣心主教座堂 (德里)

耶稣圣心主教座堂(Sacred Heart Cathedral)是一座罗马天主教主教座堂,印度德里最古老的教堂建筑之一。.

新!!: 祭壇和圣心主教座堂 (德里) · 查看更多 »

圣嘉勒圣殿

圣嘉勒圣殿(Basilica di Santa Chiara),位于意大利阿西西,是13世纪教堂,奉献给亚西西的圣方济各的追随者、贫穷修女会的创始人亚西西的圣嘉勒,安葬其遗体。教堂在著名建筑师Filippo Campello指导下开始动工。1260年10月3日,圣嘉勒的遗体迁葬于此,安放在新教堂祭坛的下面。.

新!!: 祭壇和圣嘉勒圣殿 · 查看更多 »

圣若瑟堂 (胡志明市)

圣若瑟堂(越南语: Nhà thờ Thánh Giuse,法语:église Saint-Joseph)是一座天主教教堂,属于天主教胡志明市总教区,位于越南胡志明市(原名西贡)。供奉圣若瑟。 它建于1921年至1924年的法属印度支那,罗曼-拜占庭风格,灵感来自拉文纳主教座堂。入口上方为圣德尼雕像。内部装饰有许多花窗玻璃,描绘 聖亞納、瑪利亞瑪達肋納、圣勿洛尼迦、圣女贞德、圣女任曼娜等圣人。 该堂内部装饰有华丽的镶嵌艺术。 半圓形后殿的祭台装饰有代表耶稣受难的马赛克。 image:Bên trong nhà th.JPG|内部 image:Vòm nhà th.JPG|半圓形后殿 image:Tượng Thánh Denis.JPG|圣德尼雕像 分类:胡志明市建筑物 分类:越南天主教堂.

新!!: 祭壇和圣若瑟堂 (胡志明市) · 查看更多 »

圣母大殿

圣母大殿(意大利语:Basilica di Santa Maria Maggiore)位于意大利罗马,是天主教會的四座特级宗座圣殿之一,另外三座是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城外圣保禄大殿和圣伯多禄大殿。.

新!!: 祭壇和圣母大殿 · 查看更多 »

圣扇

圣扇(英文flabellum,复数形式为flabella),在天主教礼仪中使用,是一把用金属,皮革,丝绸,羊皮或羽毛制成的扇子,旨在使圣体、基督的血和神父避开昆虫的侵扰, 以及表示尊敬。仪式中使用这类扇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一个例子是在图坦卡蒙墓中发现的。flabellum也是鲎(马蹄蟹)(剑尾目Xiphosura)第五腿上的扇形结构的名称。.

新!!: 祭壇和圣扇 · 查看更多 »

圜丘坛 (首尔)

圜丘壇(圓丘壇),又称祭天壇,是朝鲜半岛君主祭天的祭坛,位於韓國首爾,性质与中国的天坛相似。首尔的祭天坛在设计布局上与北京天坛非常相似,有与祈年殿、圜丘坛(환구단)、皇穹宇(황궁우)等类似的建筑。1967年7月15日,祭天壇被列为韩国的历史遗址157号。.

新!!: 祭壇和圜丘坛 (首尔) · 查看更多 »

園林

園林也稱庭園,是一個經過安排的空間,通常位於室外。庭園為小院子或庭前綠化空地,園林規模則較大,多半經由專門設計。內部種植許多植物,通常包括多種花卉,並且擺設一些其他的人為自然景觀。花園也衍生出一些陳列特定自然景觀的設施,例如動物園。 園藝是發展和維護花園的活動。這項工作可以由一個業餘或專業園丁來施作。園丁也可以在非花園裡工作,比如公園、路邊的路基、或其他公共空間,景觀建築與景觀建築師趨於專門設計為公共和企業客戶相關的專業活動。.

新!!: 祭壇和園林 · 查看更多 »

利奥九世

教宗聖利奧九世(Sanctus Leo PP.,),本名Bruno von Egisheim-Dagsburg,於1049年2月12日—1054年4月19日期間岀任教宗。.

新!!: 祭壇和利奥九世 · 查看更多 »

單幅祭壇畫

單幅祭壇畫(Altarpiece)是指整幅的祭壇畫,而不是由幾張小幅畫拼成。在義大利語又稱pala d'altare,意思是祭壇大畫。這種樣式的祭壇畫最早約在1430年於佛羅倫斯出現。.

新!!: 祭壇和單幅祭壇畫 · 查看更多 »

和平祭坛博物馆

和平祭坛(拉丁语:Ara Pacis Augustae)是一个供奉和平女神的祭坛,公元前13年7月4日由罗马元老院修建,以庆祝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从西班牙和高卢凯旋,公元前9年1月30日罗马元老院进行祝圣,以庆祝奥古斯都胜利后为帝国带来的和平; Samuel Ball Platner.

新!!: 祭壇和和平祭坛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四至神

四至神(ミヤノメグリノカミ)乃是位於日本三重縣伊勢市的神社名稱及其主祭神。該市有2座同名神社:一座為伊勢神宮豐受大神宮(俗稱外宮)所管社、另一座為伊勢神宮皇大神宮(俗稱内宮)所管社。.

新!!: 祭壇和四至神 · 查看更多 »

四泉圣嘉禄堂

四泉聖嘉祿堂或稱四喷泉圣卡罗教堂(Chiesa di 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或 San Carlino)是一座位於意大利羅馬的天主教教堂,由建筑师博罗米尼設計,修建於1638年至1641年。此外,這座教堂為巴羅克風格建築的傑作,是奎利那雷山上巴贝里尼枢机主教建筑群的一部分。教堂坐落在斐理斯路和皮亚路交界处的狭小地基上,因此设计了十字平面和不平常的凸凹形的正立面。教堂椭圆形的穹顶为25.8米乘16.25米,而装饰就以复杂的几何形体(十字形、椭圆形、八角形及六角形)組成。.

新!!: 祭壇和四泉圣嘉禄堂 · 查看更多 »

王建王陵

王建王陵原稱顯陵,高麗時代興建,安葬高麗太祖王建。改建于1994年。它建築在黃海北道開豐郡解線里的松岳山支脈萬壽山的小山崗上,從開城工業地區的市中心往西北走約3.5公里就能到達。 王陵旁立著刻了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已故國家主席金日成親筆以汉字题写的“高麗太祖王建王陵改建碑”。.

新!!: 祭壇和王建王陵 · 查看更多 »

灣仔北帝廟

灣仔北帝廟(Wan Chai Pak Tai Temple),又稱灣仔北帝古廟或者灣仔玉虛宮,是位於香港港島灣仔隆安街的一所北帝廟,由華人廟宇委員會負責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灣仔北帝廟的全盛時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的「北帝誕」,坊眾演劇誌慶,堪稱萬人空巷。.

新!!: 祭壇和灣仔北帝廟 · 查看更多 »

社 (宗教)

中國民間信仰中,掌管土地的神祇;和穀神后稷合祀時,稱為社稷;在民間稱為后土、土地或者地主。引申為負責拜神的宗教組織時,稱為邑社或者里社。自唐代起,社亦可以指村落或者鄰里組織。.

新!!: 祭壇和社 (宗教) · 查看更多 »

社稷

稷是中國古代君主的祭壇。“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类農作物粟(即小米),亦指農作物之神后稷。中國古代國君都祭社稷,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後來就用“社稷”代指“國家”。 炎帝号神农氏,是从事农业的氏族部落。其后裔较著名的有烈山氏,以善于烧山种田而闻名。其子柱能植百谷百蔬,故祀以为稷。稷被尊奉为谷物之神。炎帝后裔还有共工氏,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其子曰后土,后来被尊奉为土地之神——社。对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和民族来说,土地和粮食是社会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发展和兴衰存亡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在中国社稷即国家的代名词。 在周代,社和稷被一起崇拜,合稱「社稷」。周天子會在冬至和夏至每年兩次祭祀社稷。社稷在露天的祭壇崇拜,祖先則進入祖廟崇拜。社稷之壇在王宮之西,祖廟在王宮之東,二者構成國家的一對象徵。 《周礼·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國家的國君,稱為社稷主;中國的天子,稱為天下主。社稷主的名號是侯;天下主的名號是王。誰夠資格稱為天下主?誰夠資格稱為社稷主?乃是有條件的,《老子》第七十八章說:“是以聖人--: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主。正言若反。”不論是天下主或是社稷主,都必須承擔危難災禍屈辱,而不是坐享安榮舒適。 现今北京中山公园内,仍有社稷坛及国土象徵的五色土。.

新!!: 祭壇和社稷 · 查看更多 »

祭台

#重定向 祭壇.

新!!: 祭壇和祭台 · 查看更多 »

祭天

祭天是古代出于对天的敬畏,为了战争、祈穀、祈雨等与农业相关的祈求,而對天帝之原始崇拜。进入封建社会后,多由君主或者各级諸侯领主下令修建不同规格的的祭坛或神廟,以用于祭天。在中国史上,由于被「天圆地方」的观念影响,祭坛往往为圆形,象征天的形状,又被称为圜丘。一開始,有祭天之權者多半為貴族,平民只能祭拜各鄉土神,不能享有祭天之權,直到民間信仰逐漸演變,平民方能祭天。.

新!!: 祭壇和祭天 · 查看更多 »

祭主仙人

祭主仙人(天城体:बृहस्पति,IAST:Bhaspati,字面意思是“祈祷之主”,因此又译为祈祷主;音译为毗诃波提)婆罗门教-印度教的一个神祇,主管祭祀,同时代表木星。他的名字也写做Brahmaaspati,又有一个别名是语主(Vācaspati)。在印度神话中,祭主仙人是天神(提婆)集团的祭司和导师。相对的,天魔(阿修罗)集团的导师是太白仙人(代表金星)。.

新!!: 祭壇和祭主仙人 · 查看更多 »

科纳克太阳神庙

太阳神庙位于孟加拉湾附近的科纳尔克(,Konark或Konarak),由13世纪的羯陵伽国王那罗辛诃·提婆建造,是婆罗门教的圣地之一。1984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新!!: 祭壇和科纳克太阳神庙 · 查看更多 »

科隆主教座堂

科隆主教座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新!!: 祭壇和科隆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紅淡比

紅淡比(学名: Cleyera japonica)为肖柃属常綠喬木。日本稱之為榊。.

新!!: 祭壇和紅淡比 · 查看更多 »

瑪奇

是一個以西歐凱爾特神話為背景的3D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遊戲由南韓Nexon公司devCAT工作室製作,並由Nexon營運,主要營運地區為東亞(依推出時序為南韓、日本、台灣、香港和中國大陸)、北美、大洋洲和歐洲(包括以色列和土耳其)。目前此遊戲只適用於Microsoft Windows作業系統。 《瑪奇》原文名「Mabinogi」一詞是源自於西歐中古吟遊詩人所演奏的歌曲,建構出遊戲中的世界——愛爾琳(Erinn)。遊戲引擎雖然是以三維顯示遊戲中的一花一草,但亦塑造出如人手繪畫似的平面質感。這個遊戲的最大特色是它沒有一個特定的劇本,玩家可以隨心所欲進行不同的活動,飼養寵物,或是自行選擇提升不同的技能。儘管開發商在遊戲推出了主線任務,但玩家仍可以玩其它東西。 遊戲於2004年得到南韓最佳優秀獎、技術創作獎和由南韓影像物分級委員會選定為年度最佳影像物等殊榮。瑪奇-相關報導 遊戲橘子正式取得《mabinogi》台港地區代理權,於2008年6月17日查閱,.

新!!: 祭壇和瑪奇 · 查看更多 »

瑪雅文明

雅文明,是古代分布於現今墨西哥東南部、瓜地馬拉、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和貝里斯5個國家的叢林文明。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與印加帝國及阿茲特克帝國並列為美洲三大文明(阿茲特克帝國與馬雅文明位於中美洲;印加帝國位於南美洲安地斯山一帶)。 依據中美洲編年,瑪雅歷史分成前古典期、古典期及后古典期。前古典期(公元前2600年-公元250年)也稱形成期,曆法及文字的發明、紀念碑的設立及建築的興建均在此時期;古典期是全盛期(約3世紀-9世紀),此時期文字的使用、紀念碑的設立、建築的興建及藝術的發揮均在此時期達於極盛;後古典期(約10世紀-16世紀),此時期北部興起奇琴伊察及烏斯馬爾等城邦興起,文化也逐漸式微(衰弱)。玛雅从來不像中國、羅馬及埃及等文明擁有一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全盛期的玛雅地区分成数以百计的城邦,然而玛雅各邦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及习俗传统上却属于同一个文化圈,但因為沒有冶金術,農業技術薄弱,無法支撐起龐大的人口,帝國在10世紀之後又逐步回到分散部落的型態。16世紀時,玛雅文化的傳承者阿茲特克帝國被西班牙帝國帶來的瘟疫消滅了大量居民,唯一的美洲文字也被基督徒視為宗教異端而加以抹除,侵略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直到19世紀遺址才被重新發現,今天的馬雅原住民已經不知道過去的文明歷史。.

新!!: 祭壇和瑪雅文明 · 查看更多 »

申命記

《申命記》是《圣经》全书也是《希伯来圣经》的第5本书。這本書含有對耶和華的百姓發出的有力信息。在曠野流浪了40年之後,以色列的子孫正站在應許之地的門檻上。在这个时候,摩西写下此书来阐述他們的前景;他們在約旦河的對岸會遭遇的困難和摩西向百姓提出最後訓示。 主題:基督是神子民的指導者和領導者,使他們能進入屬天的領域,並有分於祂的豐富。.

新!!: 祭壇和申命記 · 查看更多 »

特鲁德灵-里姆

特鲁德灵-里姆(Trudering-Riem)是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市辖第15区。.

新!!: 祭壇和特鲁德灵-里姆 · 查看更多 »

聖幛

在東方基督教裡,聖幛 (聖像壁;聖屏風) 是指教堂裡分隔教堂正殿與聖殿的一道牆壁,上面繪有聖像及宗教繪畫,又可指放置在教堂裡任何位置的可移動聖像畫。聖幛演變自拜占庭式建築的湯普龍(Templon)。 聖幛一詞源自希臘語「εἰκονοστάσι」、「eikonostási」,這詞語仍在希臘及塞浦路斯通用,意指「聖像站立」。.

新!!: 祭壇和聖幛 · 查看更多 »

聖伯多祿大殿

聖伯多祿大殿(Basilica Sancti Petri;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是位於梵蒂岡的天主教宗座聖殿,建於1506年至1626年,為天主教會重要的象徵之一。作為最傑出的文艺复兴建筑Banister Fletcher, the renowned architectural historian calls it "the greatest cre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and "...the greatest of all churches of Christendom" in.

新!!: 祭壇和聖伯多祿大殿 · 查看更多 »

聖約翰座堂 (臺北市)

臺北聖約翰座堂座落於臺灣臺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80號,是基督新教聖公會臺灣教區的主教座堂。現任聖約翰座堂座堂主任牧師是林立峯會長(2016年8月1日起)。.

新!!: 祭壇和聖約翰座堂 (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聖誕教堂

聖誕教堂(Church of the Nativity),位於巴勒斯坦伯利恆馬槽廣場,是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教堂之一。教堂建於耶穌誕生之地馬槽原址之處。公元614年波斯帝國入侵,曾經破壞不少基督教聖地,但這座教堂卻未受破壞並保存至今。.

新!!: 祭壇和聖誕教堂 · 查看更多 »

聖辣非醫院

聖辣非醫院(Hospital de S. Rafael)俗稱白馬行醫院,又稱醫人廟。由仁慈堂於1569年在澳門創會時一併建立,位置在今葡萄牙駐港澳總領事館館址。聖辣非醫院是中國以至全亞洲第一間以西方醫學救治病患的西式醫院。在1871年鏡湖醫院創立之前,是澳門唯一的綜合醫院。(專門醫治痲瘋病人的聖拉扎羅醫院不計算在內。).

新!!: 祭壇和聖辣非醫院 · 查看更多 »

聖母百花聖殿

聖母百花聖殿,又稱花之聖母大教堂(意大利語:Cattedrale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或佛羅倫斯主教座堂。是位於意大利佛羅倫斯的一座教堂, 屬哥特式風格的主教座堂。始建於1296年,由建築師阿尔诺夫·迪·卡姆比奥設計,並採用了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著名的圓頂(穹頂)建造,1436年最終完工。 大教堂有著十九世紀哥德復興風格的立面,出自建築師埃米利奧.德法布里斯之手。其外部使用色調深淺不同的白、綠和粉紅多色的大理石塊所鋪砌而成,色彩斑斕而和諧。 整個教堂建築群位於主座教堂廣場,由主教座堂、聖若望洗禮堂和喬托鐘樓構成, 並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佛羅倫斯歷史中心(1982年)的一部分,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遊客紛至沓來,是托斯卡尼地區的旅遊勝地。 花之聖母大教堂是意大利最大的教堂之一,而其圓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磚造穹頂。 大教堂是天主教佛羅倫斯總教區的主教堂,目前的總主教是Giuseppe Betori。 1982年,聖母百花大教堂作為佛羅倫斯歷史中心一部分被列入世界遺產。 圣约翰洗礼堂位于主教座堂西边数米,7世纪即已建成,11世纪改建成现在的模样。为白色八角形罗曼式建筑。佛罗伦萨的孩童均在此受洗,包括但丁、马基雅弗利等名人。洗礼堂三扇铜门上刻有《旧约》故事的青铜浮雕,其中二扇为吉贝尔蒂(Ghiberti)所作,被米开朗基罗讚为“天国之门”。 钟塔高85米,最初于1334年由大画家乔托设计并监工,因此俗称“乔托钟塔”。属哥特式建筑,由六层方型结构向上堆叠成柱形,外墙铺白色大理石,纯净优雅。 主教座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发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断。1367年由全民投票决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点上建造直径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圆顶。1418年佛罗伦萨市政府公开征集能够设计并建造大圆顶的方案。精通罗马古建筑的工匠菲利波·布鲁内列斯基胜出,为总建筑师。在建造拱顶时,没有采用当时流行的“拱鹰架”圆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颖的“鱼刺式”的建造方式,从下往上逐次砌成。主教座堂于1436年3月25日,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 大穹顶内部为16世纪佛罗伦萨画家乔尔乔·瓦萨里所绘巨幅天顶画《末日审判》。 中殿北墙上有乌切洛所绘《乔凡尼·阿古托纪念碑》和为纪念但丁诞辰200年所绘的《但丁与神曲》(1465年)。.

新!!: 祭壇和聖母百花聖殿 · 查看更多 »

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國徽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国徽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國徽為盾徽。繒有兩名穿著羅馬式服裝的女子,一個手搖棕櫚枝條站立,另一位跪在繪有相握雙手的祭壇前祈禱。上方的花冠繪有一株棉花。綬帶上寫著國家格言:「和平與正義」。 分类: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 S.

新!!: 祭壇和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國徽 · 查看更多 »

聖敘爾比斯日規

聖敘爾比斯日規是坐落在法國巴黎聖敘爾比斯教堂內的天文測量裝置。它的晷針被設計成在地面上投射出日影,用來測量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在近代的早期,法國和義大利的一些教堂為了更好的測量一些天文事件,在設計上都會安置日規和晷針。這些教堂包括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的聖母百花聖殿、波隆那的聖白托略大殿和在羅馬的修道院。 但這些日規最終都因為望遠鏡的強大威力而被廢棄了功能The sun in the church: cathedrals as solar observatories J. L. Heilbron p.219 。.

新!!: 祭壇和聖敘爾比斯日規 · 查看更多 »

食盐

食鹽是一種調味劑,能产生人类能感知的鹹味,常在烹飪和享用食物時用作調味。常見的餐桌鹽是一種含有97至99%的氯化钠的精製鹽.

新!!: 祭壇和食盐 · 查看更多 »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或稱2005年韓農反世貿騷亂,源於2005年12月香港主辦世界貿易組織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引來世界各國反對世界貿易組織和反全球化運動示威者齊集,最終於同月17日演變為香港16年來首次騷亂。 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主要涉及韓國農民,由2005年12月11日起發起遊行及示威,期間發生過零星衝突。至同月17日演變為騷亂,韓國農民於當日下午在灣仔區將示威升級,發動一浪接一浪的衝擊,突破警察防線和襲擊警務人員,企圖闖入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以阻止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的進行;防暴警察於入夜後需要發射34枚催淚彈及6顆布袋彈驅散示威者,為繼1989年旺角油麻地騷亂後,16年來防暴警察首次發射催淚彈,及史上首次於行動中發射布袋彈。騷亂至同月18日凌晨平息,1,146名示威者被拘捕。根據部份香港傳媒報道,事件共造成141人受傷,年齡介乎20至72歲,包括54位韓國人示威者及74位香港市民;政府新聞處則表示共有包括61名警務人員在內的114人受傷。遊行衝突造成香港島交通及商業癱瘓,區內店舖無法營業。.

新!!: 祭壇和香港反對世貿遊行衝突 · 查看更多 »

讣告

訃告(),是喪家用來向親族、親戚、親友及公眾人士報喪的實用文書,以報刊、電視台、電台廣播、電話、電報、傳真、柬帖或電郵等媒介發布關於某人逝世的消息。 訃告通常附有逝者的傳記,內容包括逝者的姓名、年齡、生卒日期、治喪事宜、舉殯時間和地點、喪葬方式、家屬或治喪委員會名單、聯絡方式等,根據不同的方式也稱爲「訃文」、「訃聞」、「訃報」、「訃電」、「訃帖」或「訃音」。晚清·徐珂《清稗類鈔·喪祭類·訃文》:訃文,一作「訃聞」,古本作「赴」,以喪告人也。詳具死者之姓號、履歷及生卒年月日時、卜葬或浮厝之地及出殯日期,凡宗族、戚友、同鄉、同官、同事、同學必徧致之。……晚近訃文,於「孤子」之下,以有服之直系、旁系親屬,仍照舊例一一載明者。直系親屬,孫與曾孫也。旁系親屬,兄弟、姪也。且有以女、媳、孫女、孫媳、曾孫女、曾孫媳、玄孫女、玄孫媳列於同輩男子之後者。各人名下,或泣血匍匐,或泣鞠躬,或抆淚鞠躬,或拭淚鞠躬,均酌其輕重而定之。.

新!!: 祭壇和讣告 · 查看更多 »

黑風洞

黑風洞(Batumalai Sri Subramaniar Swamy Devasthanam、Batu Caves,பத்து மலை)是個擁有一系列洞穴與寺廟的石灰岩山丘,位在距離馬來西亞吉隆坡北方13公里的雪蘭莪州鵝嘜縣。其名「Batu」來自於山丘旁的巴都河,此外黑風洞也是當地的村名。黑風洞為印度外著名的印度教聖地之一,祭拜室建陀,並且是馬來西亞大寶森節慶典的重鎮。.

新!!: 祭壇和黑風洞 · 查看更多 »

黑斯廷斯战役

於1066年發生的黑斯廷斯战役是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諾曼征服中最具決定性的战役。.

新!!: 祭壇和黑斯廷斯战役 · 查看更多 »

錫安山 (台灣)

錫安山,原名雙連堀,是一處位於台灣高雄市那瑪夏區的山坡地,被爭議性新興宗教組織新約教會宣稱為「聖山」,信徒因而在1979年定居於此,並與中華民國政府發生衝突。截至2015年,錫安山約有300名居民。.

新!!: 祭壇和錫安山 (台灣) · 查看更多 »

阮惠

阮惠(,)又作阮文惠(),後改名阮光平(),是越南歷史上一位著名军事人物,亦是西山朝第二代皇帝,1788年至1792年在位。因年號光中,史稱光中皇帝()。他被今日的越南人認為是越南的民族英雄之一。 阮惠生於歸仁府西山邑(今屬平定省西山縣),當時屬於鄭阮紛爭時期南方舊阮的領地之內。因不滿舊阮政府裡權臣當道,政局敗壞,阮惠便與兄長阮岳、阮侶於1771年,在西山發動起義。阮惠在戰事中表現驍勇,使西山阮氏兄弟勢如破竹,先後消滅南方舊阮、北方鄭主及後黎朝,結束了越南二百多年來南北分裂之局,並擊退了來自暹羅及中國清朝等「外國勢力」的軍事干預。但他與兄長阮岳之間的內鬨相攻,致使整個西山朝元氣大傷。他本人則於1792年準備全殲舊阮勢力期間去世。.

新!!: 祭壇和阮惠 · 查看更多 »

钟山建筑遗址

钟山建筑遗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主峰头陀岭南麓,是一处南朝祭坛遗址,包括一号坛、二号坛及附属建筑遗存,南北长300多米,占地两万多平方米。该遗址1999年被考古人员发现,被认为是刘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所建的国家北郊坛遗存,并以“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的名称全票当选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2年以“钟山坛类建筑遗存”的名称成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改名为“钟山建筑遗址”。有学者对该遗址的性质提出异议,认为其并非祭坛,而是南朝初年建立的定林上寺的“戒坛式土塔”。.

新!!: 祭壇和钟山建筑遗址 · 查看更多 »

铃蟾属

铃蟾属(学名:Bombina)是两栖纲无尾目铃蟾科的一属,根据不同的文献现存五种或者八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地区。是一种小型蛙类,成蛙腹部颜色鲜艳,起到警告色的作用。遇到危险时会将腹部朝上,并分泌毒液。从进化历史的观点上它们属于比较原始的无尾目动物,属于无尾目中的始蛙亚目。.

新!!: 祭壇和铃蟾属 · 查看更多 »

金声

金声(),一名子骏,字正希,号赤壁,南直隸休宁人,明末政治人物、学者,進士出身。.

新!!: 祭壇和金声 · 查看更多 »

良渚遗址

良渚遗址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瓶窑镇及周边地区,是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是良渚文化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其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并将继续丰富人们对中国文明史的认识。 1994年良渚遗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祭壇和良渚遗址 · 查看更多 »

雅各書

《雅各書》(ΑΚΩΒΟΥ)是《新約聖經》中的第20卷書,屬於“大公書信”中最前寫成的第一卷。這一書卷最為人所知的地方,是說明了信心跟行為是同等重要,因為「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雅2:26) 《雅各書》主題:基督徒服侍鄰舍,定要信行並重。.

新!!: 祭壇和雅各書 · 查看更多 »

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希伯来语:,ʾēḫā(h),Eikha),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个书卷。 主題:耶利米對神的聖城和聖民之憂傷與愛的發表。.

新!!: 祭壇和耶利米哀歌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新!!: 祭壇和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耶路撒冷历史

根據許多考古发现,今天的耶路撒冷的开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四千年,关于该市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前19世纪的埃及诅咒祷文和前14世纪的阿馬爾奈文書。 大约在西元前1000年,大卫王率领以色列人屠杀了耶布斯人,夺取了该城,向南扩建了城市并定都于此,更改成今天的名称「Yerushalayim(耶路撒拉冷)」。他將約櫃迁到耶路撒冷并为约柜建立会幕,还想进一步建造圣殿,却被耶和华的先知拿單所阻止。.

新!!: 祭壇和耶路撒冷历史 · 查看更多 »

陳振聰

陳振聰(Peter Chan,),香港商人及在囚人士,2007年4月,陳振聰聲稱自己是香港華懋集團已故董事局主席龔如心千億遺產的唯一受益人,更自稱是龔的情夫。惟在2010年2月2日高等法院的判決中陳振聰被宣佈敗訴,更被指偽造遺囑。。2013年7月4日,陳振聰涉嫌偽造及行使虛假文書,在高等法院被判罪成,判刑12年。.

新!!: 祭壇和陳振聰 · 查看更多 »

揭開第五印

《揭開啟示錄的第五封印信》,又名《揭開第五印》(Visión del Apocalipsis),是西班牙矯飾主義畫家艾爾·葛雷柯的名代表作,其晚年繪於托雷多聖若翰洗者教堂的側祭壇外牆,為塔韋拉醫院所委託,但葛雷柯至辭世時仍未完作,視覺素養學習網。。1908年以前,畫作原名為「世俗的愛」,但隨後由科西奧提議更名為「揭開第五印」並沿用至今。畫作現藏於美國紐約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其為之註解道:「本畫未完成,且嚴重毀壞、磨損。.

新!!: 祭壇和揭開第五印 · 查看更多 »

東亞傳統祭祀場所

東亞傳統祭祀場所,一般專指東亞傳統宗教進行祭祀的場所。一般包括祭祀神灵、祈福的屋宇式建築物寺廟,祭祀祖先的祠堂,還有一些自然崇拜如君主祭天、祭地的天壇、地壇、社稷壇,民間信仰中、神樹等祭壇等,還有一些臨時搭建的神棚等。亦有些是信眾視為神聖的地域,劃為,例如一些歷史名人相關遺跡。 墓葬建築也是東亞傳統祭祀場所的重要部份,例如埋葬帝王的陵墓,一些名人墓葬也是舉行特定祭祀的場地。 琉球的傳統祭祀場地稱為,包括發源於本土的御嶽以及中國、日本傳入的其他宗教祭祀場所。.

新!!: 祭壇和東亞傳統祭祀場所 · 查看更多 »

比薩揚人

比薩揚人(Bisaya)或譯為比薩揚族,為馬來西亞婆羅州(Borneo, Malaysia)西北部的原住民,人口大約 2 萬 1 千人。比薩揚族的村莊是沿著河岸來組成。他們的聚落分佈在沙巴州帕達斯河(Padas, Sabah)上游、砂拉越州(Sarawak)北部、波弗特鎮(Beaufort)南部。所以比薩揚人都能熟練地從河流或海上捕魚,他們可以在水下保持呼吸,而不會溺水。.

新!!: 祭壇和比薩揚人 · 查看更多 »

泰国国旗

泰國國旗(ธงไตรรงค์,音译通代隆,即三色旗之意)是一面三色旗,由紅-白-藍-白-紅五條橫帶組成,藍帶比紅白帶寬一倍。紅色代表著泰國的國土與民族;白色原指上座部佛教,後來則被解釋為宗教之意;藍色則是指王室和國王。 现行國旗採用於1917年9月28日,由國王拉瑪六世設計。 2017年起,每年9月28日是泰国国旗纪念日,为非法定假日。.

新!!: 祭壇和泰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泰普 (車臣)

泰普,(俄语:Тайп)或稱泰帕,意譯為氏族。是車臣人之社會制度、社會階層、不成文行事準則,是車臣人獨有的文化,類近普什圖人的普什圖瓦里。核心價值觀為公平客觀、厚賞嚴罰、絕對紀律。.

新!!: 祭壇和泰普 (車臣) · 查看更多 »

法兰西的亨利埃塔·玛丽亚

亨丽埃塔·玛丽亚(Henrietta Maria of France,),大不列顛國王查理一世妻子。 據說美國馬利蘭州以及加拿大北安大略的亨丽埃塔·瑪麗亞岬都是以其為名。.

新!!: 祭壇和法兰西的亨利埃塔·玛丽亚 · 查看更多 »

未识之神

未识之神(希腊语:Άγνωστος Θεός,Agnostos Theos)是在奥林匹斯十二主神和无数的小神之外,古希腊人所敬拜的一位神。在雅典有一座神庙专门供奉未识之神,雅典人经常“以未识之神之名”发誓。阿波罗多洛斯,斐洛斯脱拉德(Philostratus)和保萨尼亚斯都写到了未识之神。未识之神并不是一位特定的神,而是一个预留位置,留给确实存在,但其名称和性质并未透露给雅典人或希腊化世界的神。 根据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记载,雅典曾经处于瘟疫的绝望中,埃庇米尼得斯带了一群羊到亚略巴古,并放了它们。这些羊在雅典和周围的小山游荡。只要一只羊在一个地方停下来,就将它作为献给这个地方的神的祭品。雅典的许多花园和建筑物与特定的男神或女神相关,所以都建有相应的祭坛。然而,至少有一只羊,把雅典人带到了没有与之相应的神的地点,因此在此建立了一座祭坛,上面没有刻神的名字。.

新!!: 祭壇和未识之神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StraßburgAdrian Room - - McFarland, 2006, p. 359.

新!!: 祭壇和斯特拉斯堡 · 查看更多 »

摩斯拉 (1961年)

《摩斯拉》(日文原名:モスラ)是1961年上映的日本電影、東寶電影公司製作的怪獸電影。這部作品是日本最初的寬螢幕電影之一,也是虛構怪獸「摩斯拉」的首度登場,在此之後「摩斯拉」成為東寶最著名的電影角色之一,繼續出現在8部哥斯拉系列電影以及3部以自己為主角的電影中。.

新!!: 祭壇和摩斯拉 (1961年) · 查看更多 »

教堂建筑

教堂建筑以其规模大小分为宗座圣殿、主教座堂和教堂。它们都遵从产生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的早期基督教建筑传统的形式、功能和造型。 特别是主教座堂,以及许多大教堂和宗座圣殿,会有特定的复杂建筑结构,这在教区教堂比较少见。它们往往倾向于展示当时更高水平的建筑风格和高超的建筑能力,并且获得了普通教区教堂所没有的宗教地位和社会地位。此类主教座堂往往是其区域内最好的建筑之一,并成为当地的骄傲。许多主教座堂和宗座圣殿,以及一些大教堂,都是名列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作品。这包括圣彼得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索尔兹伯里座堂、布拉格大教堂、林肯大教堂、圣但尼圣殿、圣玛丽亚马焦雷大教堂、圣维塔教堂,圣马克大教堂,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圣巴西尔大教堂,以及未完工的圣家族大教堂和现在作为博物馆使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等。 最早的大教堂可以追溯到古典时期晚期。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其教堂也在世界各地建设开来。它们的形式取决于当地的材料和技术水平。通过主教下发到其他区域的一纸命令,作为建筑师的主石匠在世界各地兴建起了不同风格的建筑。这些风格先后有早期基督教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18至20世纪初的各种复兴风格,以及现代风格。Sir Banister Fletcher,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

新!!: 祭壇和教堂建筑 · 查看更多 »

拉特朗圣格肋孟圣殿

拉特朗圣格肋孟圣殿 (Basilica di San Clemente al Laterano)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圣若望拉特朗街,是天主教的一个宗座圣殿與司鐸級樞機領銜教堂 ,献给教宗克肋孟一世。.

新!!: 祭壇和拉特朗圣格肋孟圣殿 · 查看更多 »

普路托

普路托(拉丁語:Pluto),罗马神话中的冥王,阴间的主宰。希腊神话中冥王黑帝斯的别名普路同(希腊语:Πλούτων)為此名的來源。冥王星的拉丁名就是“普路托”。 相对应于希腊神话中冥王的妻子泊瑟芬,罗马神话中普路托的妻子是普洛塞庇娜。普洛塞庇娜是农业女神席瑞斯(对应于希腊神话中的狄蜜特)的女儿,关于她的神话完全是从泊瑟芬的神话照搬过来的。 “普魯托”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词根“富有的”,因为冥王被认为是掌管地下财富并从地下赋予人间收成的神。在从希腊神话中引进普路托后,罗马原有的冥神狄斯·帕忒耳逐渐被吸收和取代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希腊-罗马神话中冥王从来不是邪恶的神。他并不是像基督教的撒但一样与正义对立的人物。不过古代人确实很少崇拜他,在古罗马,没有一座神庙是专门祭祀普路托的,只是在玛尔斯练兵场有一个合祭普路托与普洛塞庇娜的地下祭坛。但在拜占廷却有一座普路托神庙。据说罗马人只把黑色的动物献给普路托。.

新!!: 祭壇和普路托 · 查看更多 »

182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182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因利奧十二世在1829年2月10日離世後而召集舉行。會議從1829年2月14日開始,經過35天的投票後,樞機團於1829年3月31日選出弗朗西斯·卡斯蒂格尼樞機為新教宗,並取尊號為「庇護八世」。.

新!!: 祭壇和1829年教宗選舉秘密會議 · 查看更多 »

2009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二十一屆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英語譯名:The 21st Summer Deaflympics,簡稱2009臺北聽奧)是於2009年9月5日至9月15日在中華民國臺北市舉行的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也是第一屆在亞洲舉行的夏季聽障奧運會,亦為首次聖火於臺灣上空點燃的國際體育賽事。柔道、空手道和跆拳道在本屆起首次成為聽障奧運會比賽項目。 本次運動會與高雄世運並列為2009年臺灣兩大國際綜合性體育賽事之一,共有80個國家和地區和近三千名選手參加。大部分的比賽項目是在臺北市進行,部分的項目由臺北縣(今新北市)、桃園縣(今桃園市)與新竹縣分別來承辦。.

新!!: 祭壇和2009年夏季聽障奧林匹克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祭坛聖壇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