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指数 溴

溴,是一個化學元素及一種鹵素;元素符號Br,原子序35。溴分子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下是有揮發性的紅棕色液體,活性介於氯與碘之間。纯溴也称溴素。溴蒸氣具有腐蝕性,并且有毒。在2007年,約有556,000公噸的溴被製造。Jack F. Mills "Bromine" in 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Wiley-VCH Verlag; Weinheim, 2002.

295 关系: Achmatowicz反应Appel反应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列表原子半径原子序数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偶联反应十羰基二锰十氟化二硫卤代烷烃卤代甲烷卤化银卤素卤素灯泡卤酸盐叠氮化银叠氮化溴可可碱双原子分子同位素列表吖啶大柴旦行政委员会子午線高原七氟丙烷市售化学品列表三氟化溴三氟溴甲烷三氧化二磷三溴化砷三溴化硼三溴化磷三溴化钼三溴化钌三溴化钒三溴化铑三溴化锝三溴化锑三溴化金三溴甲烷三溴苯酚三溴氟甲烷一硫化镓一氧化二溴一氯化溴乏核燃料乙硼烷乙烷乙酸乙烯酯乙酸亚铊亚溴酸...亲电加成反应亲电芳香取代二元化合物二苯醚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二氢氟阳离子二氧化硫二溴化二硫二溴甲烷互卤化物五羰基溴化铼五氟化铋五氟化溴五溴化磷五溴化鏷五溴化铌伍德沃德规则微量元素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化合价化学反应方程式列表化學元素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化學元素發現年表化學元素豐度哈米特方程哈蒙德假说全身麻醉药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六溴苯共价半径元素列表元素的中文命名法元素的电子组态列表元素熔点列表元素氧化态列表元素沸点列表固体四溴化硅四溴化碲四溴化碳四溴化鏷四溴化钛四溴氧化钨Bischler–Möhlau吲哚合成BRBromineCorey–Fuchs反应CPK配色环己烯环硼氮烷环辛四烯球棒模型硫化钋硫氰硼氢化-氧化反应硒酸硒氰酸钾碱土金属卤化物碱金属卤化物碲酸碳硼烷碘化氢碘酸盐神經毒素离子半径稀有气体突變原立方烷第4周期元素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精河县糖酸約翰·沃爾夫岡·德貝萊納纯净水纳米小人维克多·格林尼亚烯烃点击化学生命元素生物鹼甲烷甲苯电子亲合能电离能表电负性相对原子质量表白熾燈芦福递降反应聚乙炔聚碳酸酯非金属元素表面活性剂香豆素马尔姆格伦合成諾維喬克高氯酸氯高溴酸高溴酸盐貧金屬質量數超微量元素鹽度鹵化龍岡溫泉连二磷酸霍夫曼降解反应阿幹提薄层色谱法间苯二酚葡萄糖酸邻基参与效应铁化合物铃木反应铅化合物醛糖酸重氮盐自催化反应自由基引发剂臭氧层臭氧层空洞臭氧破壞潛勢致畸劑臺鹼公司安順廠金属卤化物金星9號腐蝕性艾伦·麦克德尔米德苯乙胺苯酚離核體雙硫鍵陶氏化工陽離子聚合反應IUPAC有机物命名法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Mattox–Kendall合成N-溴代丁二酰亚胺P区元素Wideqvist环丙烷合成折射率柴达木盆地极度危险物质列表杂原子根岸偶联反应标准摩尔生成焓次溴酸氟化亚汞氟化银氟烷氟溴甲烷氢键氢氧化钠氢溴酸氧化剂氧化还原滴定氰化汞汽化热汉字汉斯狄克反应液体溴乙烷溴价溴化亚铜溴化亚汞溴化物溴化銣溴化銫溴化銀溴化鎘溴化鍶溴化鈹溴化阻燃劑溴化钠溴化钴溴化钾溴化钙溴化铁溴化铝溴化铵溴化铋溴化锰溴化锌溴化锕溴化镁溴化鋇溴化植物油溴化氢溴化氰溴化汞溴的同位素溴磺酸溴甲烷溴甲酚綠溴酚藍溴酸溴酸盐溴酸钠溴酸钾溴苯未發現元素列表有機鹵化物海龍 (化學品)海水方酸施蒂勒反应无机化合物列表日語之德語借詞日本有害物质列表愈创醇扩展元素周期表1,1,2,2-四溴乙烷1,2,3,4-四溴丁烷1,2-双(二苯基膦)乙烷1,2-二溴乙烷1-萘胺2-甲基己烷2-氨基-4-甲基嘧啶3-甲基戊烷3-溴苯甲醛3535毫米膠片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7726-95-6 扩展索引 (245 更多) »

Achmatowicz反应

Achmatowicz反应(Achmatowicz Reaction) 呋喃转变为二氢吡喃环的过程。由 Osman Achmatowicz, Jr.

新!!: 溴和Achmatowicz反应 · 查看更多 »

Appel反应

Appel反应(Appel reaction) 用三苯基膦和四氯化碳将醇转化为氯代烃。 此反应是用于引入卤原子的一种较为温和的方法。伯醇、仲醇和多数叔醇都能顺利发生反应。用四溴化碳或溴作为卤原子源,或者用碘甲烷或碘,可得到相应的溴代烃和碘代烃。 例如,香叶醇经过反应,得到香叶基氯。.

新!!: 溴和Appel反应 · 查看更多 »

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列表

这是一个关于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态──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的列表。此列表按照原子序数的递增顺序进行排列,列表表头由左至右依次为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和由1至7的电子层数。.

新!!: 溴和基态原子电子组态列表 · 查看更多 »

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通常指原子的尺寸,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物理量,并且在不同的环境下数值也不同。 一个特定的原子的半径值和所选用的原子半径的定义相关,而在不同的环境下给原子半径不同定义比统一的定义更合适。 术语原子半径本身就有疑问:可能指一个自由原子的尺寸,或者可能用作原子(包括分子中的原子和自由原子)尺寸不同测量方式的一个笼统的术语。在下文中,这个术语还包括离子半径,主要是因为共价键和离子键区别不大。而原子的定义“能区分出化学元素的最小粒子”本身就比较含糊,包括了自由原子以及与其它相同或不同原子一起组成化学物的原子。除了离子半径,其他可能指代的半径值包括玻尔半径,范德华半径,共价半径和金属半径等。 原子半径完全由电子决定,原子核的大小为是电子云的十万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原子核没有固定的位置,而电子云没有固定的边界。 虽然有上述的困难,目前还是有很多的测量原子(包括离子)的方法,这些方法通常基于实验测量和计算方式的结合。目前普遍认为原子像一个球体,尺寸在30–300皮米之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半径变化有规律可循,从而对元素的化学特性造成影响。.

新!!: 溴和原子半径 · 查看更多 »

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稱質子數,也等於原子電中性時的核外電子數。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 通常原子序数标在元素符号的左下方: 1H是氢,8O是氧。 但特定元素的原子序总是确定的,因此这个值很少这样写。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在制定其元素周期表时发现,假如将元素按其原子核质量来排列会出现一些不规则的情况。比如碲的原子核比碘重,但从化学性能上来说,碲明显是与氧、硫、硒一族的,而碘与氟、氯、溴是一族的,也就是说,碘要排在碲之后。1913年亨利·莫塞莱发现这个异常的解决方法是不按原子重量,而按原子核的电荷数,即原子序来排列。 然而原子序数亦有负数,反氢记作-1H,反氦记作-2He。.

新!!: 溴和原子序数 · 查看更多 »

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

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位於臺南市安南區,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10月6日公告為臺南市歷史建築。該建築原本是日本鐘淵曹達會社的辦公廳舍,於二次大戰結束後被臺鹼公司接收為安順廠,而在安順廠被裁撤後,這塊地目前由中石化管理。.

新!!: 溴和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 · 查看更多 »

偶联反应

偶联反应,也写作偶合反应或耦联反应,是两个化学实体(或单位)结合生成一个分子的有机化学反应。狭义的偶联反应是涉及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碳-碳键形成反应,根据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交叉偶联和自身偶联反应。 在偶联反应中有一类重要的反应,RM(R.

新!!: 溴和偶联反应 · 查看更多 »

十羰基二锰

十羰基二锰,分子式为Mn2(CO)10,它在有机金属化学中是一种重要的锰试剂。.

新!!: 溴和十羰基二锰 · 查看更多 »

十氟化二硫

十氟化二硫 (分子式 ,最简式 SF5),在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沸点30.1℃,不溶于水,有剧毒,有类似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 十氟化二硫分子中,每个硫原子以八面体构型被5个氟原子包围。 十氟化二硫有剧毒,毒性大约是光气的四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考虑过作为潜在的化学武器使用,但没有证据表明被投入过实战。它是一种窒息性毒剂,由于它无催泪作用,对皮肤也没有刺激性,因此人接触后不易产生警惕。通常通过电解六氟化硫 (SF6,一种用于变压器等高压电设备的绝缘气体) 来制取。在制取六氟化硫时,也会产生十氟化二硫,不过在净化的过程中会被除去。.

新!!: 溴和十氟化二硫 · 查看更多 »

卤代烷烃

鹵烷烴,鹵代烯烴,鹵代芳族:從上到下不同類別的鹵代烴的結構。鹵素原子標記為藍色。 卤代烷烃或称卤代烷,是指烷烃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卤素原子(氟、氯、溴、碘)取代的有机化合物,属于卤代烃。.

新!!: 溴和卤代烷烃 · 查看更多 »

卤代甲烷

卤代甲烷化合物是甲烷(CH4)当中一个或多个氢被卤素取代基(主要是氟(F)、氯(Cl)、溴(Br)、碘(I))所取代的化合物。卤代甲烷可以在海洋环境的自然界存在,也可以由人工制成,最受注意的是作为制冷剂、溶剂与及推进剂等。很多卤代甲烷与及氯氟烃由于曝露在高空的紫外光中会破坏保护地球的臭氧层而受到广泛注视。.

新!!: 溴和卤代甲烷 · 查看更多 »

卤化银

卤化银:卤素(氟、氯、溴、碘等)与银元素形成的盐(氟化银、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等)因为具有相似化学性质而被统称为卤化银。.

新!!: 溴和卤化银 · 查看更多 »

卤素

卤素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第ⅦA族元素(IUPAC新规定:17族),包括氟(F)、氯(Cl)、溴(Br)、碘(I)、-zh-hans:砹; zh-hant:砈;-(At)和(Ts)。.

新!!: 溴和卤素 · 查看更多 »

卤素灯泡

卤素灯泡(Halogen lamp),又称钨卤灯泡、石英灯泡、卤素灯珠,是白炽灯的一个变种。.

新!!: 溴和卤素灯泡 · 查看更多 »

卤酸盐

卤酸盐是指卤素的含氧酸盐,包含次卤酸盐(XO-)、亚卤酸盐(XO2-)、卤酸盐(XO3-)和高卤酸盐(XO4-)。狭义上,卤酸盐特指含+5价卤素的含氧酸盐。 卤素所存在的含氧酸如下表: 其中,HIO3和H5IO6都可以形成酸式盐。.

新!!: 溴和卤酸盐 · 查看更多 »

叠氮化银

叠氮化银(化学式:AgN3),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和碱液,可溶于稀硝酸,具爆炸性。 爆炸温度300℃。.

新!!: 溴和叠氮化银 · 查看更多 »

叠氮化溴

叠氮化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有爆炸性,化学式为BrN3。.

新!!: 溴和叠氮化溴 · 查看更多 »

可可碱

可可碱(Theobromine)是一个甲基黄嘌呤类生物碱,存在于可可树和巧克力中。同属这一类的还有茶碱和咖啡因。William Marias Malisoff (1943).

新!!: 溴和可可碱 · 查看更多 »

双原子分子

雙原子分子指所有由兩個原子組成的分子。雙原子分子內的化學鍵通常是共價鍵。 很多非金屬元素(包括氫、氮、氧、氟、氯、溴、碘等)的單質均是雙原子分子。其他元素(如磷)也可能以雙原子分子構成單質,但這些雙原子分子並不穩定。這些構成單質的雙原子分子稱為同核雙原子分子。其中,氮和氧的同核雙原子分子佔地球大氣層成份的 99%。 以雙原子分子存在的化合物包括一氧化碳、一氧化氮、氯化氫等。這些雙原子分子稱為異核雙原子分子。.

新!!: 溴和双原子分子 · 查看更多 »

同位素列表

同位素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 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下到上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 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边缘的颜色表示最稳定的核素的半衰期。.

新!!: 溴和同位素列表 · 查看更多 »

吖啶

吖啶(Acridine,汉语发音为“阿定”)是一种含氮的杂环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13H9N。吖啶的分子结构与蒽类似,可视作蒽的中间环系上的一个CH被氮取代后形成的物质,因此也被称为氮蒽、一氮蒽或夹氮蒽。吖啶可以从煤焦油中提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合成。吖啶的衍生物多为染料,也是制取某些杀菌剂和药物的母体。.

新!!: 溴和吖啶 · 查看更多 »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

大柴旦行政委员会,蒙古语称伊克柴达木,意为“大盐湖”,是中国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是中国重要的矿业基地之一。大柴旦东与德令哈市毗邻,西与冷湖行政区相连,南隔察尔汗盐湖与格尔木市相望,北与甘肃省接壤,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下辖柴旦镇和锡铁山镇,总人口1.5万人。大柴旦行政区的政府机关称为大柴旦行政委员会,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与中共大柴旦工作委员会合署办公。.

新!!: 溴和大柴旦行政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子午線高原

子午線高原(英文:Meridiani Planum)或譯子午高原、子午線平原,是在火星南緯2度的一個高原,中心位於,位於子午線高地(Terra Meridiani)的最西側部分。這個地區有少見的灰色結晶赤鐵礦。在地球上赤鐵礦常見於溫泉或平靜的湖泊;因此許多科學家相信在子午線高原的赤鐵礦代表了火星古代曾存在溫泉或曾經是液態水存在的環境。赤鐵礦是當地厚度200至800公尺厚沉積岩地層的一部份。其他子午線高原上的地表特徵包含了玄武岩和撞擊坑。.

新!!: 溴和子午線高原 · 查看更多 »

七氟丙烷

1,1,1,2,3,3,3-七氟丙烷,亦稱為HFC-227或HFC-227ea,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態氟代烃,微溶於水,是製造滅火劑的一種常見材料。 除了滅火劑,七氟丙烷亦可作為發射火箭的濕劑(propellant)或是使用在配藥測量的藥量吸入器,例如在哮喘療程中使用的吸入器。.

新!!: 溴和七氟丙烷 · 查看更多 »

市售化学品列表

很多化学品能够从试剂厂商够得纯品。本列表列出试剂厂商大量生产的化学品,列表中的无机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按物质的金属元素或中心元素排列,有机物列于最后,按拼音排列。.

新!!: 溴和市售化学品列表 · 查看更多 »

三氟化溴

三氟化溴是一种卤素互化物,化学式为BrF3。这种无色、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可溶于硫酸,但与水或有机化合物接触会发生爆炸。它是一种强氟化剂和无机离子化溶剂。它在核燃料生产和后处理过程中被用于生产六氟化铀(UF6)。.

新!!: 溴和三氟化溴 · 查看更多 »

三氟溴甲烷

三氟溴甲烷(别名:溴代三氟甲烷、哈龙1301、BTM)是一种氯氟烃,化学式为CBrF3。因为其密度高于空气,且不助燃,因此常被用作气体灭火剂。.

新!!: 溴和三氟溴甲烷 · 查看更多 »

三氧化二磷

三氧化二磷(化学式:P4O6)是一种由氧和磷组成的化合物,为无色蜡状有大蒜气味的极毒晶体,虽然它的正确名称应该是六氧化四磷,但以前一直以为分子结构是P2O3,因此三氧化二磷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三氧化二磷为Td结构,其结构与金刚烷类似,可以看做是金刚烷中的四个叔碳被磷原子替代,而六个仲碳被氧原子替代。.

新!!: 溴和三氧化二磷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砷

三溴化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AsBr3。.

新!!: 溴和三溴化砷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硼

三溴化硼(分子式:BBr3)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室温下为无色液体,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发烟,生成硼酸和溴化氢。它可由三氧化二硼、碳和溴单质共热制得:反应中先生成单质硼,然后硼直接与溴反应化合。.

新!!: 溴和三溴化硼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磷

三溴化磷为淡黃色發煙無色液體,有刺激性臭味,具腐蝕性。可溶於丙酮、二硫化碳、氯仿、四氯化碳。目前用於化學分析和有机合成,或作為催化劑。 三溴化磷對眼睛、皮膚、粘膜和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人體經呼吸吸入、誤食或皮膚接觸後,會產生燒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氣短、頭痛、恶心和嘔吐。.

新!!: 溴和三溴化磷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钼

三溴化钼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MoBr3。它是黑色固体,难溶于大多数溶剂,但可溶于配位性溶剂(即给体溶剂)。.

新!!: 溴和三溴化钼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钌

三溴化钌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RuBr3。.

新!!: 溴和三溴化钌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钒

三溴化釩,VBr3,在固體形態中,是一種被六個溴配位基圍繞八面體钒的配位聚合物。 三溴化釩可由四氯化釩與溴化氫反應制得: 這個反應會在恢復致室溫時繼續反應,通過不穩定的四溴化釩VBr4,釋放出溴蒸氣Br2。 就像三氯化釩VCl3,三溴化釩與乙二醇二甲醚和四氫呋喃形成紅棕色固體復合物,例如VBr3(THF)3。 三溴化釩水解生成含+的鹽。這些溶液揮發後生成Br。.

新!!: 溴和三溴化钒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铑

三溴化铑是一种铑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RhBr3。.

新!!: 溴和三溴化铑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锝

三溴化锝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TcBr3。.

新!!: 溴和三溴化锝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锑

三溴化锑(SbBr3)是锑的一种卤化物,其中锑的氧化态为+3。它可以由金属锑与溴单质反应或三氧化二锑溶于氢溴酸制得。它可以加入到聚合物(例如聚乙烯)中作阻燃剂。 它也用于制备其他锑化合物、化学分析以及染色。 三溴化锑有两种晶型,都属于正交晶系。快速冷却三溴化锑的二硫化碳溶液可得针状晶体α-SbBr3,它不稳定,会缓慢转化成稳定的β晶型。 三溴化锑水解产生三氧化二锑和溴化氢:.

新!!: 溴和三溴化锑 · 查看更多 »

三溴化金

三溴化金是一个深红色至黑色的水晶固体Macintyre, J. E. (ed.) Dictionary of Inorganic Compounds; Chapman & Hall: London, 1992; vol.

新!!: 溴和三溴化金 · 查看更多 »

三溴甲烷

溴仿(化学式:CHBr3)是卤仿之一,室温下为暗黄色的液体,有和氯仿类似的甜气味。它有限可溶于水,容易蒸发。折射率1.595(20°C、D),与乙醇、苯、氯仿、醚、石油醚、丙酮混溶,与水以1/800的比例溶解,少量自然存在于海洋植物中,进入环境中的溴仿大多是用氯气给水杀菌时的副产物。 溴仿可通过丙酮和次溴酸钠(溴与碱反应得到)发生卤仿反应、电解溴化钾的乙醇溶液或氯仿与溴化铝反应制取。 溴仿可作溶剂、选矿剂、镇静剂、阻燃剂、实验室试剂等。.

新!!: 溴和三溴甲烷 · 查看更多 »

三溴苯酚

三溴苯酚(2,4,6-Tribromophenol;簡稱:TBP),屬芳香族化合物。白色針狀或棱狀晶體,具刺激性氣味。.

新!!: 溴和三溴苯酚 · 查看更多 »

三溴氟甲烷

三溴氟甲烷或:Halon 1103,R 11B3是一种全卤代卤代甲烷。形状为无色液体。 三溴氟甲烷可用于灭火器。然而因为含有溴而具有很高的臭氧破壞潛勢(ODP),因此被蒙特利尔议定书所禁止。.

新!!: 溴和三溴氟甲烷 · 查看更多 »

一硫化镓

一硫化镓是镓的数种硫化物之一,化学式为Ga2S2,或写作GaS。在一硫化镓中,存在Ga24+单元,Ga-Ga键长为248 pm。.

新!!: 溴和一硫化镓 · 查看更多 »

一氧化二溴

一氧化二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r2O。它是暗棕色固体,仅在-40°C以下稳定,用于溴化反应。分子中Br-O的键长为1.85Å,Br-O-Br的键角为112°。.

新!!: 溴和一氧化二溴 · 查看更多 »

一氯化溴

一氯化溴(Bromine monochloride),又称氯化溴,为溴的一种氯化物,化学式为BrCl。常温下,它是一种不稳定的红棕色气体,沸点5°C,熔点-66 °C。CAS号为13863-41-7。氯化溴可溶于二硫化碳、乙醚。.

新!!: 溴和一氯化溴 · 查看更多 »

乏核燃料

乏核燃料是经受过辐射照射、使用過的核燃料,通常是由核电站的核反应堆产生。这种燃料无法繼續维持核反应。乏核燃料中仍然包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具有放射性,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与接触它们的人的健康。.

新!!: 溴和乏核燃料 · 查看更多 »

乙硼烷

乙硼烷是化学式为B2H6的无机化合物,是目前能分离出的最简单的硼烷。乙硼烷室温下为无色气体,可以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在潮湿空气中自燃。有剧毒。 乙硼烷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容易与各种无机分子和有机分子起反应。这不仅是因为乙硼烷生成热为正值(即所谓吸热化合物),还由于硼对氟、氧、氮、磷等电负性强的元素有很大的亲合力张青莲等。《无机化学丛书》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新!!: 溴和乙硼烷 · 查看更多 »

乙烷

乙烷是化学式为C2H6的烷烃。乙烷中的所有分子由共价键结合,通常在分子的书写中为了表现两个C(碳原子)之间只有一个化学键,写作CH3-CH3。它是由两个碳原子组成的烷烃中唯一的脂肪烃。 在标准状况下乙烷为可燃气体,无色无味,在一定的浓度下如遇火可产生爆炸。 工业生产的乙烷是从天然气分离出来的或者是煉油廠的副产品。在石油化工中它是生产乙烯的原材料。.

新!!: 溴和乙烷 · 查看更多 »

乙酸乙烯酯

乙酸乙烯酯的化学式为CH3COOCH.

新!!: 溴和乙酸乙烯酯 · 查看更多 »

乙酸亚铊

乙酸亚铊是一价铊的乙酸盐,化学式为CH3COOTl。可用于碘羧化反应。.

新!!: 溴和乙酸亚铊 · 查看更多 »

亚溴酸

亞溴酸是溴的一種含氧酸,不穩定,見於反應的中間體。化學式為HBrO2,其中,溴的氧化態為+3。.

新!!: 溴和亚溴酸 · 查看更多 »

亲电加成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EA),简称亲电加成,是亲电试剂(带正电的基团)进攻不饱和键引起的加成反应。反应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打开,并与另一个底物形成两个新的σ键。亲电加成中最常见的不饱和化合物是烯烃和炔烃,以最简单的烯烃——乙烯为例,它与亲电试剂发生的加成反应可以通过下式来描述: 亲电加成有多种机理,包括:碳正离子机理、离子对机理、环鎓离子机理以及三中心过渡态机理。这些机理对过渡态的处理都有不同。除最后一种外,其他机理可通过下图依此表示: 反应采取哪种机理进行与亲电试剂和不饱和化合物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过渡态的稳定性等都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卤素加成反应中,溴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主要按照环鎓离子中间体机理进行,而氯与烯烃的加成反应主要按照前两种机理进行。这主要是因为两种卤素原子电负性和原子半径不同,溴的孤电子对容易和碳正离子p轨道重叠,而氯则不然。 不同的机理也会产生立体选择性不同的产物。碳正离子机理得到顺式加成和反式加成产物的混合物,离子对机理得到的是顺式加成产物,而环鎓离子机理得到反式加成产物。 对于不对称的亲电加成反应来讲,反应一般符合马氏规则,产物具有区域选择性。但双键碳上连有吸电子基或以有机硼化合物作亲电试剂时,产物是反马氏规则的,例如烯烃与乙硼烷生成烷基硼的反应。 主要的亲电加成反应类型,对于烯烃,主要有:卤素加成反应、加卤化氢反应、水合反应、氢化反应、羟汞化反应、硼氢化-氧化反应、Prins反应,以及与硫酸、次卤酸、有机酸、醇和酚的加成反应;对于炔烃,主要有:卤素加成反应、加卤化氢反应和水合反应。由于sp碳原子的电负性比sp2碳原子电负性强,与电子结合得更为紧密,故炔烃的亲电加成反应一般比烯烃要慢。 亲电试剂进攻芳香环时,主要发生的不是亲电加成反应,而是亲电芳香取代反应。其他的加成反应主要机理还有亲核加成反应、自由基加成反应和环加成反应。.

新!!: 溴和亲电加成反应 · 查看更多 »

亲电芳香取代

亲电芳香取代反应是指芳香环系上的取代基(通常是氢原子)被亲电试剂取代的反应。该反应中最重要的类型包括芳香环系的硝化反应、卤代反应、磺化反应以及傅-克反应。.

新!!: 溴和亲电芳香取代 · 查看更多 »

二元化合物

二元化合物指包含兩种不同元素的化合物,如NaCl(氯化钠)和NaF(氟化鈉)。.

新!!: 溴和二元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二苯醚

二苯醚(Diphenyl ether)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12H10O。二苯醚活化的苯环能发生各种芳香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如羟基化,硝化,卤化,磺化,傅-克烷基化或酰化。 二苯醚应用于很多领域,如热传递介质,香味添加剂,聚酯加工助剂,阻燃剂的生产等。.

新!!: 溴和二苯醚 · 查看更多 »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也稱為海龍1211或氟利昂12B1,是化學式為CF2ClBr的有機化合物,是鹵代烷的一種。 二次世界大戰時首次使用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作為飛機及坦克車的滅火劑。約在1973年時開始用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作為像博物館、大型電腦室或電信交換機房等有貴重物品場所的氣體滅火裝置。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也用在船舶引擎室的滅火裝置中。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也是商用飛機中滅火劑的首選。 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滅火劑的優點包括其毒性較四氯化碳要小,而且二氟一氯一溴甲烷是共價化合物,加熱後不會產生可導電的離子,因此也可用作電氣設備的滅火劑。 由於海龍1211是易揮發性的滅火劑,在使用時人員需配戴呼吸器。.

新!!: 溴和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 查看更多 »

二氢氟阳离子

二氢氟阳离子,又称氟化氢合氢离子,化学式为H2F+。它是一种由氟化氢的质子化或自偶电离产生的多原子阳离子: 或 与其他由氯、溴、碘构成的卤鎓离子不同(化学式分别为H2Cl+、H2Br+、H2I+),氟鎓离子的有机衍生物仍然是未知的,例如R2F+。.

新!!: 溴和二氢氟阳离子 · 查看更多 »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sulphur dioxide, sulfur dioxide)化学式是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硫酸。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

新!!: 溴和二氧化硫 · 查看更多 »

二溴化二硫

二溴化二硫在室温下是一种红色液体,化学式为S2Br2。 将溴和硫封闭于管内加热,再进行减压蒸馏可得二溴化二硫。高纯度的二溴化二硫可由溴化氢与二氯化二硫反应制得,其他溴化硫也可用此法制备:.

新!!: 溴和二溴化二硫 · 查看更多 »

二溴甲烷

二溴甲烷(化學式:CH2Br2),又被稱為甲基二溴,是一种鹵代甲烷。它微溶於水中,易溶於四氯化碳、醚及甲醇。它的折射率為1.5419(20 °C,D)。.

新!!: 溴和二溴甲烷 · 查看更多 »

互卤化物

互卤化物也称卤素间化合物,是指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通式为XYn,其中X重于Y,n通常为奇数。.

新!!: 溴和互卤化物 · 查看更多 »

五羰基溴化铼

五羰基溴化铼(分子式Re(CO)5Br)是一種錸的無機化合物。.

新!!: 溴和五羰基溴化铼 · 查看更多 »

五氟化铋

五氟化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iF5,也是铋元素惟一的五卤化物。.

新!!: 溴和五氟化铋 · 查看更多 »

五氟化溴

五氟化溴,为溴的一种氟化物,化学式为BrF5。.

新!!: 溴和五氟化溴 · 查看更多 »

五溴化磷

五溴化磷是一种活泼的黄色固体,化学式为PBr5,固态时它是离子晶体PBr4+Br−,但在气态时完全分解成PBr3和Br2。这时将它快速冷却到15K可以产生离子化合物+-。 在有机化学中,可以用它将羧酸转化为酰溴。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因此必须小心保存。它在100 °C以上分解产生三溴化磷和溴: 想促使该反应平衡左移来制备五溴化磷是很困难的,因为很容易进一步反应生成PBr7(+-)。.

新!!: 溴和五溴化磷 · 查看更多 »

五溴化鏷

五溴化鏷是無機化合物,是一種鏷鹵化物,由鏷和溴組成,具有放射性,化學式為PaBr5,是紅色晶體,其晶體結構為單斜晶系。.

新!!: 溴和五溴化鏷 · 查看更多 »

五溴化铌

五溴化铌是以后总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b2Br10,或简写为NbBr5。它是一种抗磁性的橙色固体,易水解。它采取edge-shared的双八面体结构,两个NbBr5单元通过溴桥连接。铌和钽的五氯化物和五碘化物共享这一结构。Nb中心之间没有键连接。它可由铌和溴高温下的化合反应制备。.

新!!: 溴和五溴化铌 · 查看更多 »

伍德沃德规则

由分子结构计算紫外-可见光谱中最大吸收峰出现的波长(λmax)的一个经验规则。由美国化学家 R. B. Woodward 提出。一般用于预测共轭二烯、多烯、α,β-不饱和酮等化合物的 λmax,实际误差通常只有几纳米。.

新!!: 溴和伍德沃德规则 · 查看更多 »

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微營養素(英語:Micronutrients)指占生物体總質量0.01%以下,且為生物體所必需的一些化学元素。如鐵、矽、鋅、銅、碘、溴、硒、錳等。 微量元素为植物体必需但需求量很少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缺少或不能被植物利用时,植物生长不良,过多又容易引起中毒。在农业中,常以微量元素作种子处理、根外追肥来提高作物产量。 目前多數科學家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生命必需的元素共有28種,在28種生命元素中,按體內含量的高低可分為宏量元素(或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占人體總質量的0.03%左右。這些微量元素在體內的含量雖小,但在生命活動過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新!!: 溴和微量元素 · 查看更多 »

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伊萬諾維奇·門捷列夫(ˈdmʲitrʲɪj ɪˈvanəvʲɪtɕ mʲɪndʲɪˈlʲejɪf ,),19世纪俄国科學家,發現化學元素的週期性,依照原子量,製作出世界上第一張元素週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新!!: 溴和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 查看更多 »

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

以下是地球地殼中的化學元素豐度的列表,其中包括 5 份不同資料來源得到的結果,此處的豐度以質量百分比的豐度為準。 其中的數字是估計值,會隨著資料來源及估計方式不同而改變。因此各元素豐度的大小關係只能作大致上的參考。.

新!!: 溴和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 · 查看更多 »

化合价

化合價(Valence)是由一定元素的原子構成的化學鍵的數量。一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外圍的電子构成的,電子在原子核外圍是分層運動的,化合物的各個原子是以和化合價同樣多的化合鍵互相連接在一起的IUPAC Gold Book definition: 。 元素周圍的價電子形成價鍵,單價原子可以形成一個共價鍵,雙價原子可形成兩個σ键或一個σ键加一個π键The Free Dictionary: 。 共價,在1919年,Irving Langmuir利用這個詞解釋Gilbert N. Lewis的立方體原子模型,任一原子和周圍原子之間成對電子的分享叫做原子的共價,例如,如果有+1價,代表需要丢掉一個電子才能變成完整的價電子數;反之,如果是-1價時,則需要得到一個電子才會變成完整的價電子數,因此在這兩個原子之間的鍵結電子能互相的補充或分享他們的電子以至形成穩定的價電子數。在這之後,“共價”的詞比“價”更能被敘述、討論。.

新!!: 溴和化合价 · 查看更多 »

化学反应方程式列表

化學反應方程式列表中,記錄著各種化学反應方程式。它按照元素分類,從A開頭的元素到Z開頭的元素,最後是有機物,按官能团分类。關於離子方程式请令見離子方程式列表。 本列表的收錄標準:收錄常見化學方程式(類似的將歸納進離子方程式列表)當方程式紀錄到一定數量的时候,便会建立分頁面。找不到出處的化學方程式不會被紀錄。.

新!!: 溴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列表 · 查看更多 »

化學元素

化學元素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同一種化學元素是由相同的原子組成,也就是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質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 原子序數大於82的元素(即鉛之後的元素)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放射衰變。另外,第43和第61種元素(即锝和鉕)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可是,即使是原子序數大於94,沒有穩定原子核的元素,有些仍可能存在在自然界中,如鈾、釷、钚等天然放射性核素。 所有化學物質都包含元素,即任何物質都包含元素,隨著人工的核反應,會發現更多的新元素。 1923年,国际原子量委员会作出决定:化学元素是根据原子核电荷的多少对原子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把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012年,總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地球上有94種。.

新!!: 溴和化學元素 · 查看更多 »

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

该列表列出了所有化学元素名称的词源。.

新!!: 溴和化學元素名稱詞源列表 · 查看更多 »

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化学元素發现年表将各种化学元素的发现按时间顺序列出。其中--发现的时间以提炼出元素单质的时间为准,因为元素化合物的发现时间无法准确定义。表中列出了每种元素的名称、原子序数、发现时间、发现者姓名和发现方式的简介。.

新!!: 溴和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 查看更多 »

化學元素豐度

化學元素豐度(Abundance of the chemical elements)是在測量上與所有元素相比較所得到含量多寡的比值。豐度可以是質量的比值或是莫耳數(氣體的原子數量比值或是分子數量比值),或是容積上的比值。在混合的氣體中測量氣體容積上的比值是最常用於表示豐度的方法,對混合的理想氣體(相對於是低密度和低壓的氣體)這與莫耳數是相當一致的。 例如,氧在水中的質量比是89%,因為這是水的質量和氧的質量的比值,但是氧在水中的莫耳比值只有33%,因為在水的莫耳數中只有三分之一是氧原子。在整個宇宙中,和在如同木星這樣的巨大的氣體行星中,氫和氦在質量上的豐度比值分別相對是74%和23-25%,但是摩爾(原子)比值卻高達92%和8%。但是,因為氫是雙原子分子,而氦在木星外層的大氣環境下只是單原子分子,以分子的摩爾數來比較,在木星大氣層中氫的豐度是86%,而氦的豐度是13%。 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豐度,多數都是質量百分比的豐度。.

新!!: 溴和化學元素豐度 · 查看更多 »

哈米特方程

哈米特方程(Hammett方程)是一个描述反应速率及平衡常数和反应物取代基类型之间线性自由能关系的方程。 所研究的反应物是苯甲酸以及间位和对位取代的苯甲酸。通过测定这些苯甲酸衍生物的pKa值,可以获得它们的取代基常数(σ),也就是对取代基电子效应的量度。在其他反应中,通过将反应的 log(k/k0) 对σ作图,所得图像的斜率(ρ)可以表示反应受取代基影响的灵敏度,从而提供了速率控制步骤中反应中心的电荷变化的信息。 这个方程的基本概念是,对于取代基类型不同但其他结构相同的反应物,反应的活化自由能与吉布斯能的差成一定的比例关系。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Part A Second Edition F.A. Carey, R.J. Sundberg Plenum Press ISBN 0-306-41198-9路易斯·普拉克·哈米特于1935年提出此概念,并于1937年首先提出方程的形式。The Effect of Structure upon the Reactions of Organic Compounds.

新!!: 溴和哈米特方程 · 查看更多 »

哈蒙德假说

哈蒙德假说(Hammond's Postulate)有时也被称为赖费勒假设(Leffler's assumption),是有機化學中根據过渡态理论而產生的假說,和有機化學反應的过渡态有關。哈蒙德假说的內容如下: 这种想法,即中间态和反应物与产物中能量较高(较不稳定)的一个结构近似。因为反应能级图上过渡态能量一般近似于反应物与产物中能量更高的一个(这是因为过渡态能量一般高于反应物与产物,可参考右图) 这一假说可被用来解释一些有机化学反应的产物趋向性问题,如正丁烷CH_3CH_2CH_2CH_3与氯Cl_2或溴Br_2在光照下的自由基取代反应。这一反应中,2或3号碳上有孤对电子的中间体自由基更稳定(比起1或4号碳上带孤对电子的自由基),而因为这两个反应前一个能量降低,后一个上升,所以后一个中间体与产物结构上更接近,所以后一个中间体自由基稳定性对产物取向的影响大。.

新!!: 溴和哈蒙德假说 · 查看更多 »

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剂(general anesthetics)是麻醉药中的一类。麻醉药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全身麻醉药(general anesthetics)和局部麻醉药(local anesthetics)。全身麻醉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其受到可逆性的抑制从而使得使用者的意识、感觉,特别是痛感消失,便于进行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药和局部麻醉药的根本区别在于,局部麻醉药与神经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上的某些特定结合后,利用减少钠离子通过通道的方法改变神经膜电位,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而全身麻醉剂的麻醉原理至今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是通过影响神经膜的物理性状,比如膜的流体性质、通透性等起到麻醉的作用).

新!!: 溴和全身麻醉药 · 查看更多 »

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或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缩写:VRB),是一种可充电的液流电池,它采用不同氧化态的钒离子来储存化学势能。 钒氧化还原电池利用钒以四种不同氧化态存在于溶液中的能力,并且使用该性质制造的电池仅具有一个电活性元素而不是两个。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其体积相对较大,大多数钒电池目前用于,例如连接到发电厂或电网。 对钒液流电池的可能性被进行了各种探索,有1930年代的PissoortP.

新!!: 溴和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 查看更多 »

六溴苯

六溴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是苯的全部氢原子被溴取代的产物。不溶于水。.

新!!: 溴和六溴苯 · 查看更多 »

共价半径

共价半径定义为由共价键结合的两个原子核之间距离的一半,單位通常使用皮米(pm)或埃(Å)。He、Ne、Ar等原子无共价半径数据,因至今未合成其任何共价化合物。 同周期元素的单键共价半径的变化规律为从左至右逐渐缩小,可认为是原子核对电子引力增大的缘故。.

新!!: 溴和共价半径 · 查看更多 »

元素列表

本条目提供按元素序号排列的元素列表。.

新!!: 溴和元素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素的中文命名法

元素的中文命名法,是指使用中文来命名化学元素的方法。 每个元素使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古代已经发现了解的元素,已有现成的合适的汉字,故直接使用;近来新发现的元素则使用“左形右音”的形声方式命名。 从元素的偏旁部首能够反映出其性质和常溫下的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和中华民国(台湾)的用字稍有不同。.

新!!: 溴和元素的中文命名法 · 查看更多 »

元素的电子组态列表

这是一个关于基态电中性原子的电子组.

新!!: 溴和元素的电子组态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素熔点列表

元素熔点列表按化学元素在标准情况下的熔点排列。 以下元素熔点未知:.

新!!: 溴和元素熔点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素氧化态列表

元素氧化态列表列出化学元素的所有已知整数氧化态,常见氧化态以粗体标记,所有元素单质氧化态为零。 该列表主要参考《元素化学》(Chemistry of the Elements),显示出元素周期律在元素价态上的一些趋势。 下图是欧文·朗缪尔1919年在研究八隅体规则时所画:.

新!!: 溴和元素氧化态列表 · 查看更多 »

元素沸点列表

元素沸点列表按标准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沸点排列,列出了热力学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的数据。 以下元素沸点未知:.

新!!: 溴和元素沸点列表 · 查看更多 »

固体

固體是物質存在的一種狀態,是四種基本物质状态之一。與液體和氣體相比,固體有固定的體積及形狀,形狀也不會隨著容器形狀而改變。固體的質地較液體及氣體堅硬,固體的原子之間有緊密的結合。固體可能是晶体,其空間排列是有規則的晶格排列(例如金屬及冰),也可能是無定形體,在空間上是不規則的排列(例如玻璃)。一般而言,固体是宏观物体,一个物体要达到一定的大小才能夠被称为固体,但是对其大小無明确的规定。 物理學中研究固體的分支稱為固体物理学,是凝聚态物理学的主要分支之一。材料科学探討各種常見固體的物理及化學特性。固體化學研究固體結構、性質、合成、表徵等的一門化學分支,也和一些固體材料的化學合成有關。.

新!!: 溴和固体 · 查看更多 »

四溴化硅

四溴化硅,又稱溴化硅,一種無機化合物。無色發煙液體,具強烈刺激性。暴露在空氣中變黃。.

新!!: 溴和四溴化硅 · 查看更多 »

四溴化碲

四溴化碲(化学式:TeBr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它和TeCl4有着相似结构。Inorganic Chemistry,Egon Wiberg, Arnold Frederick Holleman Elsevier 2001 ISBN 0-12-352651-5它可以通过溴和碲的反应制备。在气态TeBr4中,按下式解离: TeBr4熔化时是一个导体,这是因为它解离出TeBr3+和Br−两种离子。 它的苯或甲苯溶液不导电,且TeBr4以四聚体(Te4Br16)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有配位能力的溶剂,如乙腈中,可以形成导电的溶液:.

新!!: 溴和四溴化碲 · 查看更多 »

四溴化碳

四溴化碳是溴取代甲烷上所有氢的产物,化学式为CBr4。.

新!!: 溴和四溴化碳 · 查看更多 »

四溴化鏷

四溴化鏷是無機化合物,是一種鏷鹵化物,由鏷和溴組成,具有放射性,化學式為PaBr4,是棕色晶體,可能是因為溴是棕色造成四氯化鏷的外觀為棕色晶體,其晶體結構為四方晶系。四溴化鏷在真空中昇華在400° C。結構與四溴化鏷最接近的鏷鹵化物是四氯化鏷。.

新!!: 溴和四溴化鏷 · 查看更多 »

四溴化钛

四溴化钛的化学式是TiBr4,,其性质介于四碘化钛和四氯化钛之间。这类4价钛的四配物有些关键的通性,如路易士酸性较高,且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TiBr4为抗磁性物质,中心原子的外层电子组态为d0。.

新!!: 溴和四溴化钛 · 查看更多 »

四溴氧化钨

四溴氧化钨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WOBr4。它是红棕色潮解性晶体,加热时升华。它可以和路易斯碱形成加合物。该化合物包含四方锥单体。它属于卤氧化物。.

新!!: 溴和四溴氧化钨 · 查看更多 »

Bischler–Möhlau吲哚合成

Bischler-Möhlau吲哚合成(Bischler-Möhlau indole synthesis) 从 α-溴苯乙酮与过量苯胺反应合成 2-芳基吲哚。 这个反应由 Möhlau 最早在 1881 年报道,至今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但与其他吲哚的合成方法相比,此反应的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应用也并不是很广泛。 最近报道了用溴化锂催化的在温和条件下的反应,以及用微波促进的合成。.

新!!: 溴和Bischler–Möhlau吲哚合成 · 查看更多 »

BR

BR、Br或br等可以指:.

新!!: 溴和BR · 查看更多 »

Bromine

#重定向 溴.

新!!: 溴和Bromine · 查看更多 »

Corey–Fuchs反应

Corey–Fuchs反应,又称Ramirez–Corey–Fuchs反应 醛与四溴化碳和三苯基膦反应,发生一碳同系化生成二溴烯烃,然后再用正丁基锂处理而得到末端炔烃。 反应由美国化学家 E. J. Corey 和 Philip L. Fuchs 的名字命名。与早期 Desai 等 制取二溴烯烃的方法相比,锌粉的加入促进了叶立德中间体的生成,从而减少了三苯基膦的用量,分离更易,产率更高。对于敏感的底物,需用三乙胺代替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选用适宜的碱,可使反应也可停在1-溴代炔一步。溴代炔和末端炔烃是有机合成中很有用的官能团。 近来工业界发展了三氯乙酸的等价合成方法,解决了大量合成中副产物三苯基氧膦的难处理问题,使反应用于大规模的制备。.

新!!: 溴和Corey–Fuchs反应 · 查看更多 »

CPK配色

在化學中,CPK配色是一種國際通用的原子或分子模型的配色方式,也是最常用、最多人使用的分子模型上色方式,可用於各種分子模型或元素標示,最常用於CPK模型、球棒模型和空間填充模型。該配色方式由CPK模型的設計者Corey、Pauling(萊納斯·鮑林)與Koltun提出且改進。.

新!!: 溴和CPK配色 · 查看更多 »

环己烯

环己烯是六个碳的环烯烃,分子式为C6H10,室温下为无色液体。 环己烯可通过环己醇酸催化脱水制得。 与链状烯烃类似,环己烯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并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3 C6H10+ 2 KMnO4+4 H2O-->3 C6H10(OH)2+2 MnO2+2 KOH.

新!!: 溴和环己烯 · 查看更多 »

环硼氮烷

环硼氮烷是一个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3N3H6,是苯的等电子体。.

新!!: 溴和环硼氮烷 · 查看更多 »

环辛四烯

环辛四烯(COT)全称“1,3,5,7-环辛四烯”,是环辛烷的完全不饱和衍生物,化学式。室温下为无色至金黄色液体。属于环状多烯烃,结构与苯相似。 与苯不同的是,环辛四烯不具芳香性。它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不饱和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易加氢生成环辛烷,也容易被氧化和发生聚合。相反苯则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

新!!: 溴和环辛四烯 · 查看更多 »

球棒模型

脯氨酸的塑料球棒模型. 球棒模型(英語:Ball-and-stick models)是一種空間填充模型(space-filling model),用來表現化學分子的三維空間分佈。在此作圖方式中,線代表共價鍵,可連結以球型表示的原子中心。 最早的球棒分子模型是由德國化學家奧古斯特·威廉·馮·霍夫曼(August Wilhelm von Hofmann)所作,目的是用來講課。.

新!!: 溴和球棒模型 · 查看更多 »

砷,化学元素符号为As,原子序数为33。砷分布在多种矿物中,通常与硫和其它金属元素共存,也有纯的元素晶体。艾尔伯图斯·麦格努斯在1250年首次对砷进行了记载。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单质以灰砷、黑砷和黄砷这三种同素异形体的形式存在,但只有灰砷在工业上具有重要的用途。 砷可用于合金的制造,比如生产铜的强化合金或是添加到制造车用铅酸蓄电池的合金中。制造半导体电子器件时用砷作为掺杂剂合成n形半导体材料,掺杂了硅的光电子化合物砷化镓是在使用中最常见的半导体。砷和它的化合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砒霜)用于合成农药(用于处理木材产品)、除草剂和杀虫剂。但这些方面的应用正在逐渐消失。 虽然有少数几种细菌是能够将砷化合物作为呼吸代谢物的,但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砷是有毒物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是影响全世界几百万人的环境问题。.

新!!: 溴和砷 · 查看更多 »

砹(Astatine,--,舊訛作「鈪」、「銰」)是一種放射性化學元素,符號為At,原子序為85。地球上所有的砹都是更重的元素衰變過程中產生的。其同位素壽命都很短,其中最穩定的是砹-210,半衰期為8.5小時。科學家對這一元素所知甚少。砹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碘之下,其許多性質可以從碘推算出來,推算值與砹的已知性質相符。 人們尚未觀測過砹元素的單質,因為所有肉眼能觀察到量都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熱量,使它瞬間氣化。它的熔點很可能比碘高很多,與鉍和釙相近。砹的化學屬性與其他鹵素相似:它會與包括其他鹵素在內的非金屬形成共價化合物,估計能夠與鹼金屬和鹼土金屬形成砹化物。不過,砹正離子的化學屬性則有別於較輕的鹵素。壽命第二長的砹-211同位素是唯一一種具有商業應用的砹同位素,目前在醫學中用作α粒子射源,以診斷及治療某些疾病。由於放射性極強,所以砹的使用量非常低。 伯克利加州大學的戴爾·科爾森(Dale R. Corson)、肯尼斯·羅斯·麥肯西(Kenneth Ross MacKenzie)和埃米利奧·塞格雷在1940年發現了砹元素。由於產物極不穩定,所以他們根據希臘文「αστατος」(astatos,意為「不穩定」)將其命名為「astatine」。三年後,該元素被發現存在於大自然中,是在地殼中豐度最低的非超鈾元素,任一時刻的總量不到1克。自然界中的重元素經各種衰變途徑一共產生6種砹的同位素,原子量介乎214和219,但最穩定的兩種同位素砹-210和砹-211都不存在於自然中。.

新!!: 溴和砹 · 查看更多 »

硫化钋

硫化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黑色固体。有放射性。.

新!!: 溴和硫化钋 · 查看更多 »

硫氰

硫氰化學式為(SCN)2,是一种黄色液体,在常温下可以分解,是一种拟卤素。 硫氰的空間對稱群為C2,其結構可表示為NCS-SCN。硫氰的氧化能力比溴要大,硫氰會和水反應; (SCN)2 + H2O → HSCN + HSCNO 硫氰最早是由硫氰酸银与碘在乙醚中制得,但由於碘的弱氧化力,此反應最後會達到平衡,產率不佳。硫氰也可以由硫氰酸鉛和Br2反应产生,而硫氰酸鉛可以由硝酸鉛和硫氰酸鈉混合而成。可以用無水的硫氰酸鉛和溴在冰醋酸中反應。另一種方法是將溶於二氯甲烷中的溴滴入懸浮在0℃二氯甲烷的硫氰酸鉛中,之後再用氬氣保護,會生成硫氰的溶液,但製備的硫氰需立刻使用。 硫氰會和烯類產生加成反應,生成有1,2-二(硫氰)結構的化合物。硫氰也會和二茂钛杂环戊二烯(titanacyclopentadiene)反應,最後生成1,2-二噻烯(1,2-dithiins)。硒氰化學式為(SeCN)2,可以由硒氰酸银和碘在0度的四氢呋喃中反應制得,其反應和硫氰類似。另外,硫氰能与硝酸反应,产生氢氰酸,一氧化氮,硫酸等;或被彻底氧化成CO2,NO2,SO3等气体。.

新!!: 溴和硫氰 · 查看更多 »

硼氢化-氧化反应

在有机化学中,硼氢化-氧化反应是烯烃与硼烷加成,再被氧化生成醇的两步有机化学反应。 氢和羟基通过顺式加成生成顺式产物。硼氢化-氧化反应是一个反马氏反应,羟基加成到取代基较少的碳上。在有机合成中,这是一个常用的反应。 反应一般按如下形式进行: 该反应常用四氢呋喃(THF)作为溶剂,有时也用其他的非极性非质子化溶剂。它分为两步:在第一步中,甲硼烷(BH3)与双键加成生成烷基硼,称为烯烃的硼氢化反应。第二步中,烷基硼在碱性条件下与过氧化氢作用生成醇,BH2基团被氧化为羟基,这一步称为烷基硼的氧化反应。.

新!!: 溴和硼氢化-氧化反应 · 查看更多 »

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原子序数是34,是非金属。 硒對生物來說是必需,但同時也有毒性。硒的性质与硫及碲相似;在有光时,导电性能较黑暗时好,故可用来做光电池。.

新!!: 溴和硒 · 查看更多 »

硒酸

酸是一种无机酸,化学式为H2SeO4。它是硒的含氧酸,它的结构可以更准确地被描述为(HO)2SeO2。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推测,中心的硒是四面体的,其中Se-O键长为161pm。在固态,它为斜方晶系的晶体。.

新!!: 溴和硒酸 · 查看更多 »

硒氰酸钾

氰酸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SeCN,是一种无色的、极易潮解的针状晶体Reece H. Vallance, Douglas F. Twiss, Annie R. Russell.

新!!: 溴和硒氰酸钾 · 查看更多 »

碱土金属卤化物

碱土金属卤化物是碱土金属和卤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化学通式为MX2。.

新!!: 溴和碱土金属卤化物 · 查看更多 »

碱金属卤化物

碱金属卤化物是一类无机化合物,其通式为MX或MXn,其中M为碱金属,X为卤素。其中,最重要的化合物为氯化钠,它是食盐的主要成分。.

新!!: 溴和碱金属卤化物 · 查看更多 »

碲酸

酸是化學式為Te(OH)6的化合物。它是弱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碲酸鹽。 碲酸可由碲或二氧化碲被雙氧水或三氧化铬氧化制备。 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是其氧化反應在動力学上是惰性的,其标准電極電勢数据如下: 在稀硫酸介质中,可使溴化氢和碘化氢氧化成单质溴和单质碘,而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碲和碲的混合物;用二氧化硫、锌、亚铁盐、联氨等可把碲酸还原成碲。 偏碲酸,H2TeO4,硫酸的同类物,仍屬未知。 碲酸和它的鹽總是含有六配位的碲。碲酸鋇, BaTeO4,由二氧化碲和過氧化鋇反應產生,與鉬酸鋇为同晶型。 碲酸是很弱的六元酸,但通常只有2个氢容易被取代,有时也有多个氢可以被取代,如Ag3H3TeO6、Zn3TeO6。它能形成Te(OMe)6烷氧基化合物。.

新!!: 溴和碲酸 · 查看更多 »

碳硼烷

碳硼烷是由硼和碳形成的原子簇化合物。如同硼烷一般,碳硼烷的分子結構也是多面體,並依據構造同樣分類為closo-(闭合式)、nido-(缺少一個頂點)、arachno-(缺少兩個頂點)、hypho-(缺少三個頂點)等等。.

新!!: 溴和碳硼烷 · 查看更多 »

是卤族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I,原子序数是53。.

新!!: 溴和碘 · 查看更多 »

碘化氢

化氢(化学式HI)在常态下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碘化氢在空气中不可燃,但遇潮湿空气会发烟。易溶于水并可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呈酸性,称氢碘酸,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强腐蚀性。它还是一种强还原剂,也是卤化氢当中最不稳定的,氯气和溴皆可把碘化氢当中的碘置换出来反应式见化学反应节。。将碘化氢加热会放出有毒碘蒸气。.

新!!: 溴和碘化氢 · 查看更多 »

碘酸盐

酸盐是碘酸所成的盐类,含有三角锥型的碘酸根离子—IO3−,其中碘的化合价为+5。 碘酸盐可由用硫醚还原高碘酸盐制得,副产物为亚砜。 碘酸盐的例子有:.

新!!: 溴和碘酸盐 · 查看更多 »

神經毒素

經毒素是以神經系統為靶系統的毒性物質,其主要特徵是干擾神經系統功能,產生相應的中毒體征和症狀,嚴重時可致命。神經性毒劑一般指人工合成的神經毒物,大多數為有機磷化合物,與農藥屬同一類化合物,其中毒原理、臨床表現、防治原則和急救方法基本相似。雖然神經毒素通常稱為「神經毒氣」,但它們大多數在常溫下是液態的,少數為固態(氨基甲酸酯類)。.

新!!: 溴和神經毒素 · 查看更多 »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rion)是对晶格中离子的大小的一种量度。离子半径通常以皮米(pm)或埃(Å,1Å.

新!!: 溴和离子半径 · 查看更多 »

稀有气体

--、鈍氣、高貴氣體,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的18族元素(IUPAC新规定,即原来的0族)。它们性质相似,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很难进行化学反应。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即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和具放射性的氡(Rn)。而人工合成的Og原子核非常不稳定,半衰期很短。根据元素周期律,估计Og比氡更活泼。不過,理论计算显示,它可能会非常活泼,并不一定能称为稀有气体;根據預測,同為第七週期的碳族元素鈇反而能表現出稀有氣體的性質。 稀有气体的特性可以用现代的原子结构理论来解释:它们的最外电子层的电子已「满」(即已达成八隅体状态),所以它们非常稳定,极少进行化学反应,至今只成功制备出几百种稀有气体化合物。每种稀有气体的熔点和沸点十分接近,温度差距小于10 °C(18 °F),因此它们仅在很小的温度范围内以液态存在。 经气体液化和分馏方法可从空气中获得氖、氩、氪和氙,而氦气通常提取自天然气,氡气则通常由镭化合物经放射性衰变后分离出来。稀有气体在工业方面主要应用在照明设备、焊接和太空探测。氦也会应用在深海潜水。如潜水深度大于55米,潜水员所用的压缩空气瓶内的氮要被氦代替,以避免氧中毒及氮麻醉的徵状。另一方面,由于氢气非常不稳定,容易燃烧和爆炸,现今的飞艇及气球都采用氦气替代氢气。.

新!!: 溴和稀有气体 · 查看更多 »

突變原

突變原(英語:Mutagen,又譯致變原、致突變原、致突變劑或誘變劑等)是指一些能使生物體內的遺傳訊息(通常是脫氧核糖核酸)發生變化的物理或化學因子。生物若處於這些因子的作用下,發生突變的機會將高於在一般自然狀況中。許多突變會造成癌症的發生,因此突變原很可能也是致癌物質。不過,並非所有突變皆因突變原而產生,在DNA複製、修復或重組過程中,也可能發生錯誤,進而導致突變。.

新!!: 溴和突變原 · 查看更多 »

立方烷

立方烷(C8H8)为人工合成的烷烃,又稱為五環辛烷,外观为有光泽的晶体。八个碳原子对称地排列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此烷烃属于柏拉图烃的一种。立方烷于1964年由芝加哥大学的Dr. Philip Eaton与Thomas W. Cole首先合成。Cubaneand Thomas W. Cole.

新!!: 溴和立方烷 · 查看更多 »

第4周期元素

第4周期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行(即周期)的元素。 有: 第1周期元素 - 第2周期元素 - 第3周期元素 - 第4周期元素 - 第5周期元素 - 第6周期元素 - 第7周期元素 - 第8周期元素 周 *.

新!!: 溴和第4周期元素 · 查看更多 »

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

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Simplified molecular input line entry specification,簡稱SMILES),是一种用ASCII字符串明确描述分子结构的规范。SMILES由Arthur Weininger和David Weininger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开发,并由其他人,尤其是日光化学信息系统有限公司(Daylight Chem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Inc.),修改和扩展。 由于SMILES用一串字符来描述一个三维化学结构,它必然要将化学结构转化成一个生成树,此系统采用纵向优先遍历树算法。转化时,先要去掉氢,还要把环打开。表示时,被拆掉的键端的原子要用数字标记,支链写在小括号里。 SMILES字符串可以被大多数分子编辑软件导入并转换成二维图形或分子的三维模型。转换成二维图形可以使用Helson的“结构图生成算法”(Structure Diagram Generation algorithms)。.

新!!: 溴和简化分子线性输入规范 · 查看更多 »

精河县

精河县(维语:جىڭ ناھىيىسى;拉丁维文:Jing Nahiyisi;新维文:Jing Nah̡iyisi)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天山支脈婆羅科努山北麓,地處東經81°46′~83°51′,北緯44°00′~45°10′之間。東鄰烏蘇市,南鄰尼勒克縣、伊寧縣,西鄰博樂市,東北與託里縣相連。縣境東西長約166千米,南北寬約134千米,總面積11 275平方千米。東距烏魯木齊市425千米,西距博樂市100千米。古絲綢之路天山北路(又稱皮毛道)從此經過,是古絲綢之路北道重鎮。G30線和G312線烏伊段公路、第二條亞歐大陸橋、奎賽高等級公路、北疆鐵路和精伊霍鐵路穿境而過,處在國家兩個一類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和霍爾果斯口岸交匯處。.

新!!: 溴和精河县 · 查看更多 »

糖酸

糖酸(Sugar acid)是糖类经氧化生成的羧酸。它有以下几种:.

新!!: 溴和糖酸 · 查看更多 »

約翰·沃爾夫岡·德貝萊納

约翰·沃尔夫冈·德贝莱纳 (Johann Wolfgang Döbereiner, 1780年12月13日 - 1849年3月24日)是一位德国科学家。.

新!!: 溴和約翰·沃爾夫岡·德貝萊納 · 查看更多 »

纯净水

纯净水,简称净水或纯水,文義上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若食品標準下製造則可直接饮用。市场上出售的太空水,蒸馏水均属纯净水。有时候这个词也和化学实验室中提炼的蒸馏水或去離子水類似,但是製程則有所差異,純度的品質也有不同。.

新!!: 溴和纯净水 · 查看更多 »

纳米小人

纳米小人(Nanoputian)是一系列结构式与人体相似的有机分子。莱斯大学的等人于2003年设计并合成这些分子,用于对年轻学生的化学教育。这些化合物由几个碳原子连接的两个苯环作为身体,将四个在末端接有烷基的乙炔单元作为手脚,最后以一个1,3-二氧戊环作为头。 这些结构的合成主要依靠Sonogashira偶联反应。将1,3-二氧戊环替换成其他合适的环,可以合成多种类似的化合物:NanoAthlete(纳米运动员)、NanoPilgrim(纳米朝圣者)、NanoGreenBeret(纳米绿色贝雷帽)等等。在脚上接上硫醇官能团使他们可以站在金的表面。 “Nanoputian”是nano(纳米)和lilliputian(小人国)的混成词。.

新!!: 溴和纳米小人 · 查看更多 »

维克多·格林尼亚

弗朗索瓦·奥古斯特·维克多·格林尼亚(法语:François Auguste Victor Grignard,),法国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他于1871年5月6日出生于法国瑟堡,1935年12月13日逝世于法国里昂。 格林尼亚出身于一个造船师的家庭中。他早年曾在里昂攻读数学,后来转为化学,并于1910年在任教授。一战中他曾参与过化学武器的研究,主要为光气的制造和芥子气的检测。战时他的“对手”则是德国化学家,另一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弗里茨·哈伯。.

新!!: 溴和维克多·格林尼亚 · 查看更多 »

烯烃

(alkene)是指含有C.

新!!: 溴和烯烃 · 查看更多 »

点击化学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也译作链接化学、速配接合组合式化学,是由化学家巴里·夏普莱斯在2001年引入的一个合成概念,主旨是通过小单元的拼接,来快速可靠地完成形形色色分子的化学合成。它尤其强调开辟以碳-杂原子键(C-X-C)合成为基础的组合化学新方法,并借助这些反应(点击反应)来简单高效地获得分子多样性。点击化学的概念对化学合成领域有很大的贡献,在药物开发和分子生物学的诸多领域中,它已经成为目前最为有用和吸引人的合成理念之一。.

新!!: 溴和点击化学 · 查看更多 »

生命元素

生命元素是指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在天然的条件下,地球上或多或少地可以找到90多种元素,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多数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生命元素共有28种,包括氢、硼、碳、氮、氧、氟、钠、镁、硅、磷、硫、氯、钾、钙、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溴、钼、锡和碘。 硼是某些绿色植物和藻类生长的必需元素,而哺乳动物并不需要硼,因此,人体必需元素实际上为27种。在27种生命必需的元素中,按体内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宏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均在0.04%~62.8%之间,这11种元素共占人体总质量的99.97%。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的元素。如铁、硅、锌、铜、溴、锡、锰等。这些微量元素占人体总质量的0.03%左右。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新!!: 溴和生命元素 · 查看更多 »

生物鹼

生物鹼(alkaloids)是一種主要包含鹼性氮原子,天然存在於大自然動植物及蕈類的化合物。一些化學合成但結構與生物鹼相似的化合物有時也被稱作生物鹼。除了碳,氫和氮,生物鹼也可以含有氧,硫,甚或其他元素,如氯,溴,和磷。.

新!!: 溴和生物鹼 · 查看更多 »

甲烷

烷(化學式:;英文:Methane),是結構最簡單的烷類,由一個碳原子以及四個氫原子組成。它是最簡單的烴類也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在地球上有很高的相對豐度,使之成為很有發展潜力的一種燃料,但在標準狀態下收集以及存儲氣態的甲烷是一個十分有挑戰性的課題。 在自然狀態下,甲烷可以在地底下或者海底找到,而大氣中也含有甲烷,這些甲烷稱為大氣甲烷。在原始大氣中,甲烷是主要成分之一。自1750年以來,地球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增加了約150%,造成的全球暖化效應並佔總長壽命輻射以及全球所有溫室氣體的20%(不包括水蒸氣)。在太空中,不少星體的表面和大氣中也有甲烷。 甲烷的結構是由一個碳和四個氫原子透過sp3混成的方式化合而成,並且是所有烴類物質中,含碳量最小,且含氫量最大的碳氫化合物,因此甲烷分子的分子結構是一個正四面體的結構,碳大約位於該正四面體的幾何中心,氫位於其四個頂點,且四個碳氫鍵的鍵的鍵角相等、鍵長等長。標準狀態下的甲烷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一些有機物在缺氧情況下分解時所產生的沼氣其實就是甲烷。.

新!!: 溴和甲烷 · 查看更多 »

甲苯

苯(Toluène,德语: Toluol,Toluene,IUPAC:Methylbenzene,分子式:),是一种无色,带特殊芳香味的易挥发液体。甲苯是芳香族碳氫化合物的一员,它的很多性质与苯很相像,在现今实际应用中常常替代有相当毒性的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还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噴漆、炸药、农药、苯甲酸、染料、合成树脂及涤纶等。同时它也是汽油的组分之一。.

新!!: 溴和甲苯 · 查看更多 »

电子亲合能

在一般化學與原子物理學中,电子亲合能(或电子亲和势、电子亲和力,electron affinity,Eea)的定義是,將一個電子加入一個氣態的原子或分子所需耗費,或是釋出的能量。 在固態物理學之中,對於一表面的電子親合能定義不同。.

新!!: 溴和电子亲合能 · 查看更多 »

电离能表

这是各种元素的电离能的列表,单位为kJ·mol−1。.

新!!: 溴和电离能表 · 查看更多 »

电负性

电负性(electron negativity,簡寫EN),也譯作離子性、負電性及陰電性,是综合考虑了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首先由莱纳斯·鲍林于1932年提出。它以一组数值的相对大小表示元素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的吸引能力,称为相对电负性,简称电负性。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对成键电子的吸引力越强。.

新!!: 溴和电负性 · 查看更多 »

相对原子质量表

* 本相对原子质量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

新!!: 溴和相对原子质量表 · 查看更多 »

白熾燈

--(熾,注音ㄔˋ,拼音chì),俗名鎢絲----,是一種透過通電,利用電阻把幼細絲線(現代通常為鎢絲)加熱至白熾,用來發光的燈。白熾燈燈泡外圍由玻璃製造,把燈絲保持在真空,或低壓的惰性氣體(如卤素灯)之下,作用是防止燈絲在高溫之下氧化。.

新!!: 溴和白熾燈 · 查看更多 »

芦福递降反应

芦福递降反应(Ruff递降法),糖化学中的递降反应之一,常用于糖类结构的测定及糖类的合成。反应中,先用溴水将糖氧化成糖酸,与氢氧化钙作用成糖酸钙盐,然后在乙酸铁、氯化铁或硫酸铁等三价铁化合物(Ruff试剂)的作用下,通过过氧化氢的氧化,得到一个不稳定的α-酮酸,失去二氧化碳,得到少一个碳的醛糖。反应机理比较复杂。 D-葡萄糖经此反应先生成葡萄糖酸、葡萄糖酸钙,然后氧化脱羧生成D-阿拉伯糖:.

新!!: 溴和芦福递降反应 · 查看更多 »

聚乙炔

聚乙炔(polyacetylene,IUPAC名:polyethyne)是一种结构单元为(C2H2)n的聚合物材料,常写成(CH)n。这种聚合物经溴或碘掺杂之后导电性会提高到金属水平,这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白川英树、艾伦·黑格和艾伦·麦克迪尔米德因“发现和发展导电聚合物”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如今聚乙炔以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材料和电活性聚合物等。.

新!!: 溴和聚乙炔 · 查看更多 »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其名称来源于其内部的CO3基团。.

新!!: 溴和聚碳酸酯 · 查看更多 »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是元素的一大类,在所有的118种化学元素中,非金属占了23种。在周期表中,除氢以外,其它非金属元素都排在表的右侧和上侧,属于p区。包括氢、硼、碳、氮、氧、氟、硅、磷、硫、氯、砷、硒、溴、碲、碘、-zh-hans:砹;zh-hk:砈;zh-tw:砈;-、氦、氖、氩、氪、氙、氡、Og。80%的非金属元素在现在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

新!!: 溴和非金属元素 · 查看更多 »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又稱界面活性劑)是能使目标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可降低两种液体或液体-固体间的表面张力。最典型的例子是肥皂,具分解、滲入的效果,應用廣泛。 表面活性剂一般为具有亲水与疏水基团的有机两性分子,通常是两亲的有机化合物,含有疏水基团(“尾”)和亲水基团(“头”)。因此,它们在有机溶剂和水中均可溶。“ 表面活性剂按照种类,可以分为:.

新!!: 溴和表面活性剂 · 查看更多 »

香豆素

香豆素(Coumarin),学名\rm \ \alpha-苯并吡喃酮,可以看做是顺式邻羟基肉桂酸的内酯,它是一大类存在于植物界中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母核。.

新!!: 溴和香豆素 · 查看更多 »

马尔姆格伦合成

Malmgren β-羟基酮合成 α-溴代酮与羰基化合物在镁存在下进行缩合,产物经水解后得到 β-羟基酮。 用脂环酮一般得到不饱和酮。例如,3-溴丁酮与环己酮缩合,得到3-环己叉丁酮。.

新!!: 溴和马尔姆格伦合成 · 查看更多 »

諾維喬克

諾維喬克(Novichok)是蘇聯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開發的一系列神經毒劑。据称有些衍生物的毒性可能是 VX 的五至八倍,但無法得到證實Vadim J. Birstein.

新!!: 溴和諾維喬克 · 查看更多 »

高氯酸氯

氯酸氯是分子式为Cl2O4的无机化合物。这种氯氧化物是不对称的,一个氯原子氧化态为+1而另一个为+7,准确的化学式应为ClOClO3。它可以用436nm的紫外线在室温下照射二氧化氯来制备: 高氯酸氯是一个苍绿色的液体(《无机化学》丛书第六卷(P342)上在介绍这种物质的颜色的时候写的是“浅黄色”),常温下就会分解。.

新!!: 溴和高氯酸氯 · 查看更多 »

高溴酸

溴酸,或称过溴酸,化学式为HBrO4,是溴的含氧酸之一,其中溴的氧化态为+7。与高氯酸和高碘酸不同,高溴酸不稳定,不能通过溴酸盐热分解反应或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制备。首次制得利用的是含放射性硒的硒酸盐,SeO42−,使其发生β衰变而得到高溴酸盐。现在一般通过二氟化氙或氟气氧化溴酸盐制得高溴酸盐后酸化来得到高溴酸: 其它高溴酸盐的制备方法: 高溴酸是强酸,具强氧化性,是高卤酸中最不稳定的。它容易分解生成溴酸和氧气,进一步分解得到溴。.

新!!: 溴和高溴酸 · 查看更多 »

高溴酸盐

溴酸盐是高溴酸形成的盐类,含有四面体型的高溴酸根离子—BrO4−,其中溴的氧化态为+7。虽然同样是卤素,但不同于高氯酸和高碘酸,高溴酸盐非常难制备(包括高溴酸)。 高溴酸根离子是很强的氧化剂,pH.

新!!: 溴和高溴酸盐 · 查看更多 »

貧金屬

貧金屬(poor metal),也稱“其他金屬”(other metal),用於指代在元素周期表的p區塊的金屬。相比過渡金屬,貧金屬的電負度較高,熔點和沸點較低,并且也更软。但由於它們的熔沸點還是比同週期其他的主族元素高很多,貧金屬被與「類金屬」區分開。 貧金屬不是一個嚴格的IUPAC承認的命名法,然而貧金屬約定俗成地包括鋁、鎵、銦、錫、鉈、鉛和鉍。少數時候也包括鍺、銻和釙,儘管這些是通常認為是類金屬或“半金屬”。113至116號元素(鉨、鈇、鏌和鉝)的化學性質預測將與貧金屬相近,然而現在還無法大量制取以供研究。.

新!!: 溴和貧金屬 · 查看更多 »

質量數

質量數(mass number)也稱為原子質量數(atomic mass number)或核子數(nucleon number),符号為A,是指中性原子中,原子核內質子數目和中子數目的總和,質量數的數值都是整數。如氧-16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和中子數皆為8,故其質量數為16。 有時會將質量數和原子序數(Z,質子數)分別標示在元素的左上角及左下角,如即為質量數為16,原子序數為8的氧原子,因為同一元素的原子序數不會改變,有時也會省略左下角的原子序數。 質子和中子都是重子,因此質量數和原子(或離子)的重子數B相等。化學元素的不同同位素會有相同的原子序數,但不同的質量數,例如和都是氧,但質量數分別為16和18。而一原子的質量數減去質子數都可以得到其中子數N:N.

新!!: 溴和質量數 · 查看更多 »

超微量元素

在生物化学中,超微量元素是指在生物机体内占总重量小于0.0001% 的化学元素,但它对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中可能含有的超微量元素包括硼、硅、镍、钒 和钴 ,其他生物体中可能含有的超微量元素包括 溴、镉、氟、铅、锂和锡。.

新!!: 溴和超微量元素 · 查看更多 »

鹽度

鹽度(以S表示,Salinity)是指海水內鹽的含量。在陸地上,相關的主題為鹽害。 鹽度習慣以千分之一表示。.

新!!: 溴和鹽度 · 查看更多 »

鹵可以指:.

新!!: 溴和鹵 · 查看更多 »

鹵化

鹵化是一种化工单元过程,是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的过程,最常用的是向烃分子中引入卤素原子,形成“卤烃”,由于卤烃相当活泼,很容易被其他原子或“基”置换,因此常用于有机合成制造中间体的过程。鹵化也可以指無機化合物(例如金屬)引入卤素原子的过程。 鹵化的途徑和化學劑量和其化學結構的特性、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基或鹵化的鹵族元素都有關係。卤素是氟、氯、溴、碘、砹五种元素的总称,因此卤化也分为氟化、氯化、溴化和碘化。碘比氯和溴要贵上很多,因而化工生产中最常用的是氯化法和溴化法。常用的氯化剂是氯气或氯化氢。因为氟气氧化性太强,通常会将反应物直接氧化分解,因而氟化一般用相应的氟化剂。 鹵化的例子有乙炔被氯化氢氯化,可以生成氯乙烯,成为制造塑料聚氯乙烯的原料;苯被氯化生成六氯苯等。 脫鹵反應(Dehalogenation)是鹵化的逆反應,就是從分子中移除鹵族元素,最常見的是脫鹵化氫反應Yoel Sasson "Formation of Carbon–Halogen Bonds (Cl, Br, I)" in Patai's Chemistry of Functional Groups, 2009, Wiley-VCH, Weinheim.

新!!: 溴和鹵化 · 查看更多 »

龍岡溫泉

龍岡溫泉位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平安南道溫泉郡(原屬龍岡郡)。它的溫度約攝氏43至53度,含有氡及溴,對高血壓、肥胖症、動脈硬化、皮膚病、風濕性關節炎、腰病和消化道、呼吸系統、婦女病及神經系統等症候都有療效。 在2004年4月,新建成的兩層高的「龍岡溫泉療養院」,總佔地面積約48公頃,其中28公頃屬於園林花園,它有7間溫泉室、宴會廳、臺球場、遊樂場、卡拉OK室及食堂等室內設施,室外設有「網球場」及「釣魚場」。可容納50多位病人留宿。 Category: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溫泉 Category: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旅遊景點 Category:平安南道.

新!!: 溴和龍岡溫泉 · 查看更多 »

连二磷酸

连二磷酸(英语:Hypophosphoric acid),化学式H4P2O6,是一种无机酸,其中磷的氧化数为+4,故具有还原性。其固体多以二水合物(H4P2O6·2H2O)形式存在。在连二磷酸分子中,两个磷原子是等价的,它们通过P-P键直接相连。它在室温下会转化为其互变异构体连二磷(Ⅲ,Ⅴ)酸(isohypophosphoric acid),这个分子的结构是一个磷原子与氢原子直接相连,氧化数为+3,而两个磷原子之间形成P-O-P键,因此另一个磷原子的氧化数为+5。连二磷(Ⅳ)酸和连二磷(Ⅲ,Ⅴ)酸在室温下都会歧化。 连二磷酸是四元酸,可以解离出四个氫正離子。.

新!!: 溴和连二磷酸 · 查看更多 »

,左右结构,左石右田。(Tennessine,Ts)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超重化學元素,原子序為117。Ts在所有人工合成元素中質量第二高,在元素週期表中位於第7週期的倒數第二位置。2010年,一個美俄聯合科學團隊在俄羅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首次宣佈發現Ts。2011年的另一項實驗直接生成了Ts的其中一種子同位素,這證實了2010年實驗的一部份結果;原先的實驗在2012成功得到重現。2014年,德國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也宣佈成功重現該實驗。2015年,負責檢驗超重元素合成實驗的IUPAC/IUPAP聯合工作小組(JWP)確認Ts已被發現,命名的提議權由美俄聯合科學團隊取得。Ununseptium是Ts的系統命名,作為元素獲得正式命名之前的臨時名稱。科學家一般在文獻中把它稱作117號元素。 在元素週期表中,Ts位於17族、所有鹵素以下。Ts的性質很可能和鹵素有顯著地差異,但其熔點、沸點和第一電離能則預計遵從週期表的規律。.

新!!: 溴和鿬 · 查看更多 »

霍夫曼降解反应

霍夫曼降解反应(Hofmann降解)又称霍夫曼重排反应,是指一级酰胺在溴(或氯)和碱的作用下转变为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的有机化学反应。 这一反应以其发现者奥古斯特·威廉·冯·霍夫曼命名。其过程为溴和氢氧化钠混合后有部分生成次溴酸钠,次溴酸钠将一级酰胺转化为中间产物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水解,放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比反应物少一个碳原子的伯胺。 邻氨基苯甲酸在工业上就是通过这个反应制备的。.

新!!: 溴和霍夫曼降解反应 · 查看更多 »

鈾(Urani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化學元素,屬於元素週期表中的錒系,化學符號為U,原子序為92。每個鈾原子有92個質子和92個電子,其中6個為價電子。鈾具有微放射性,其同位素都不稳定,并以鈾-238(146個中子)和鈾-235(143個中子)最为常见。鈾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原子量第二高,仅次于钚。其密度比鉛高出大約70%,比金和鎢低。天然的泥土、岩石和水中含有百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十左右的鈾。採礦工業從瀝青鈾礦等礦物中提取出鈾元素。 自然界中的鈾以三种同位素的形式存在:鈾-238(99.2739至99.2752%)、鈾-235(0.7198至0.7202%)、和微量的鈾-234(0.0050至0.0059%)。鈾在衰變的時候釋放出α粒子。鈾-238的半衰期為44.7億年,鈾-235的則為7.04億年,因此它们被用于估算地球的年齡。 鈾獨特的核子特性有很大的實用價值。鈾-235是唯一自发裂變的同位素。鈾-238在快速中子撞擊下能夠裂變,屬於增殖性材料,即能在核反應爐中經核嬗變成為可裂變的鈈-239。鈾-233也是一種用於核科技的可裂變同位素,可從自然釷元素製成。鈾-238自發裂變的機率极低,快中子撞擊可诱导其裂變;鈾-235和233可被慢中子撞击而裂变,如果其质量超过临界质量,就都能夠維持核連鎖反應,在核反应过程中的微小质量损失会转化成巨大的能量。这一特性使它们可用于生产核裂变武器与核能发电。耗尽后的鈾-235发电原料被称为貧鈾(含238U),可用做钢材添加剂,製造贫铀弹和裝甲。.

新!!: 溴和鈾 · 查看更多 »

阿幹提

阿幹提 (Ахты́; 列茲金語: Ахцагьар) 是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阿幹提地區之農村鎮及行政中心, 位於阿幹提河與薩姆爾河,馬哈奇卡拉距離 ,2010年人口13,405人 阿幹提建立於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公元一世紀它的名城為「土裡」(Turi)並屬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的一部分。在公元第一世紀時,編織、陶器及金屬加工在此地發展。在公元五世紀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的崩潰後,「拉克紫」(Lakzi)封建國家出現, 阿幹提地區也漸漸形成 1817年至1864年的高加索戰爭之間,阿幹提於1839年被俄羅斯軍隊佔領,同年阿幹提堡壘在這個位置建立.

新!!: 溴和阿幹提 · 查看更多 »

薄层色谱法

薄层層析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TLC,又称为薄层层析)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層析技术。 在分析化學特別是针对有機化合物的分析中,薄层層析是極為重要的分離方法。 薄层層析在覆盖有很薄一层吸附劑的玻璃板、塑料片或铝箔上进行。吸附劑又称为薄層色譜固定相:常為硅胶、氧化铝或纤维素。操作時先将待分离样品用毛細管点于板上,然後在密閉的層析缸中,用單一或混合溶剂作為流動相,由流动相的毛细作用缓慢地將混合物样品中的不同组分由下而上爬升至板的顶端。因為样品中各組分与固定相的作用力不同,在流动相中溶解度也不同,导致各組分的上升速度有差异而最終在板上形成上下不一的斑点,从而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薄层層析在监测反应进程,鉴定特定化合物以及测定物质的纯度等均有广泛的应用,如:分析与脂肪酸;检测在食物和水中的农药或杀虫剂;在法医的工作中,分析纤维的染料成份;化验放射性药物的放化纯度;鉴定药用植物及分析其内部成分。 高效薄層色譜是對經典薄層色譜的改進法之一,該法中色譜的靈敏度和分离度都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準確地檢出極微量的物質。.

新!!: 溴和薄层色谱法 · 查看更多 »

间苯二酚

苯二酚(化学式:C6H4(OH)2),也称雷琐酚、雷琐辛(英文:resorcin),是苯间位两个氢被羟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

新!!: 溴和间苯二酚 · 查看更多 »

葡萄糖酸

葡萄糖酸(化学式:C6H12O7),是葡萄糖的醛基经氧化生成的糖酸,D-葡萄糖酸学名“(2R,3S,4R,5R)-2,3,4,5,6-五羟基己酸”。.

新!!: 溴和葡萄糖酸 · 查看更多 »

钴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Co,原子序数27,属过渡金属,铁系元素之一,具有磁性。鈷礦主要為砷化物、氧化物和硫化物。此外,放射性的鈷-60同位素可進行癌症治療。.

新!!: 溴和钴 · 查看更多 »

邻基参与效应

邻基参与效应,有机化学概念之一,指的是相邻基团含有的σ键、π键电子或孤对电子与反应中心发生作用,使反应的某些性质发生改变的现象。邻基参与效应的典型现象为:反应速率加快(邻助效应),产物具有异常的立体化学特征(如亲核取代反应中的构型保持),反应涉及环状过渡态或中间体,反应中发生重排,等等。 一般指邻基参与效应,指的是杂原子孤对电子对SN2反应的协助及桥环化合物和π体系对碳正离子的稳定作用。其实这个效应的范围很广,比如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中连有不饱和基团的亲双烯体与双烯体之间的次级轨道作用,使得内型加成物成为动力学控制产物的现象,就是邻基参与效应的一个例子。邻基参与反应的历程主要有三类,即n—参与历程、π—参与历程和σ—参与历程;分为二步:(1)反应物的邻基从反面进攻α—碳原子,形成中间体,构型转化一次,为分子内的SN2反应;(2)外部的亲核试剂Nu—从邻基的反面进攻中间体,构型又转化一次,再发生一次分子内SN2反应,其结果是:该类反应总的来说属于SN1反应历程,产物的构型保持不变。.

新!!: 溴和邻基参与效应 · 查看更多 »

铟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In,原子序数是49,是柔软的银灰色金属,带有光泽。 铟-115是最常见的铟同位素,带有微弱的放射性。 铟可用作低熔点合金、半导体、整流器、热敏电阻、平板顯示器等。含24%铟及76%镓的合金,在室温下是液体。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铟储量,也是全球最大的铟生产国和出口国,产量占世界铟总产量的30%以上。2006年,中国精铟产量近300吨,原生铟供应量占全球的60%以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铟消费国,每年铟需求量占世界铟年产量的70%以上,绝大部分从中国进口。.

新!!: 溴和铟 · 查看更多 »

铁化合物

铁化合物是铁和其它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铁在化合物中存在−2到+6共9种氧化态,如右表所示。.

新!!: 溴和铁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鈹(舊譯作鋍、鑉、鋊)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Be,原子序為4,屬於鹼土金屬。鈹通常在宇宙射线散裂過程中產生,是宇宙中較為稀有的元素之一。所有自然界中的鈹都與其他元素結合,形成礦物,如綠柱石(海藍寶石、祖母綠)和金綠寶石等。單質鈹呈鋼灰色,輕、硬而易碎。 在鋁、銅、鐵和鎳中加入鈹作為合金材料,可以加強其物理性質。用鈹銅合金製成的工具十分堅硬,在敲擊鋼鐵表面時也不會產生火花。由於鈹的抗彎剛度、熱穩定性、熱導率都很高,密度卻很低(只有水的1.85倍),所以適合做航空航天材料,用於導彈、航天器和衛星之中。X射線等電離輻射能夠穿透低密度和低原子量的鈹,所以在X光儀器和粒子物理學實驗中都常用鈹作為窗口材料。鈹和氧化鈹可以很好地傳導熱量,因此被用於控制器械的溫度。 在處理鈹的時候,必須使用適當的措施控制粉塵,因為吸入含鈹粉塵會引致可致命的慢性過敏性鈹中毒。.

新!!: 溴和铍 · 查看更多 »

铯(Caesium或Cesium,舊譯作鏭)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Cs,原子序为55。铯属于碱金属,带银金色。 铯色白质软,熔點低,28.44 ℃时即会熔化。它是在室温或者接近室温的条件下为液体的五种金属元素之一。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同为碱金属的铷和钾相似。该金属极度活泼,并且能够自燃。它是具有稳定同位素的元素中电负性最低的,其稳定同位素为铯-133。铯通常是从铯榴石中提取出来的,而其放射性同位素,尤其是铯-137,是更重元素的衰变产物,可从核反应堆产生的废料中提取。 1860年,两位德国化学家罗伯特·威廉·本生和古斯塔夫·基尔霍夫通过刚刚研究出来的焰色反应发现铯,並以拉丁文「caesius」(意為天藍色)作为新元素的名称。铯最早的小规模应用是作为真空管以及光电池的吸收剂。1967年,国际单位制中的秒开始以铯-133的发射光谱中一个特殊的频率作为定义。自此之后,铯广泛地用于原子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用于钻井液的甲酸铯成为铯元素的最大应用。该元素在化学工业以及电子产业等有重要用途。其放射性同位素铯-137的半衰期大约为30年,可以用于医学、工业测量仪器以及水文学。虽然铯仅有轻微的毒性,但其金属却是一种有害的材料;若其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到了环境中,将对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新!!: 溴和铯 · 查看更多 »

錸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Re,原子序為75。錸是種銀白色的重金屬,在元素週期表中屬於第6週期過渡金屬。它是地球地殼中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平均含量估值為十億分之一,同時也是熔點和沸點最高的元素之一。錸是鉬和銅提煉過程的副產品。其化學性質與錳和鍀相似,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態最低可達−3,最高可達+7。 科學家在1925年發現了錸元素,因此它成為了最後被發現的穩定元素。其名稱(Rhenium)取自歐洲的萊茵河。 鎳錸高溫合金可用於製造噴氣發動機的燃燒室、渦輪葉片及排氣噴嘴。這些合金最多含有6%的錸,這是錸最大的實際應用,其次就是作為化工產業中的催化劑。錸比鑽石更難取得,所以價格高昂,2011年8月平均每公斤售4,575美元(每金衡盎司142.30美元)。由於錸可應用在高效能噴射引擎及火箭引擎,所以在軍事戰略上十分重要。.

新!!: 溴和铼 · 查看更多 »

铃木反应

鈴木反应(鈴木反応,Suzuki reaction),也称作鈴木偶联反应(鈴木カップリング,Suzuki coupling)、鈴木-宮浦反应(鈴木・宮浦反応,Suzuki-Miyaura reaction),是一个较新的有机偶联反应,是在钯配合物催化下,芳基或烯基的硼酸或硼酸酯与氯、溴、碘代芳烃或烯烃发生交叉偶联。 该反应由鈴木章()在1979年首先报道,在有机合成中的用途很广,具有很强的底物适应性及官能团耐受性,常用于合成多烯烃、苯乙烯和联苯的衍生物,从而应用于众多天然产物、有机材料的合成中。鈴木章也憑藉此貢獻與理查德·赫克、根岸英一共同獲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8年,鈴木反应被成功地转移到异相体系中进行。.

新!!: 溴和铃木反应 · 查看更多 »

铅化合物

铅化合物是含铅元素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铅主要呈现+2和+4价,其中+2价更稳定。无机的四价铅化合物是强氧化剂。铅的含氧酸盐大都是无色或白色的,低价氧化物和碘化物有着鲜艳的颜色,二氧化铅和硫化铅都是黑色的固体。.

新!!: 溴和铅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锝(--)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原子序數是43,化學符號是Tc。其所有同位素都具有放射性,是原子序最小的非穩定元素。地球上現存的大部分鍀都是人工製造的,自然界中僅有極少量存在。在鈾礦中,鍀是一種自發裂變產物;在鉬礦石中,鉬經中子俘獲后可以生成鍀。鍀是一種銀灰色的金屬晶體,其化學性質介於錳和錸之間。 在鍀發現以前,德米特里·門捷列夫就已經預測了它的許多性質。在他的周期表中,門捷列夫把這種尚未發現的元素叫做“類錳”,符號為Em。1937年,鍀(準確的說是鍀-97)成為第一個大部分由人工製造的元素。它的英文名來自希腊語τεχνητός,意為“人造”。 鍀的短壽命同位素鍀-99m具有γ放射性,廣泛用於核醫學。鍀-99僅具有β放射性。商業上,鍀的長壽命同位素是反應堆中鈾-235裂變的副產物,可以從乏燃料中提取得到。鍀最長壽命的同位素是鍀-98(半衰期為420萬年)。1952年,有人在壽命超過十億年的紅巨星中發現了鍀-98,讓人們認識到恆星可以製造重元素。.

新!!: 溴和锝 · 查看更多 »

醚(漢語拼音:mí,Ether)是具有醚官能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醚官能团是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烷基或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为:R–O–R。它还可看作是醇或酚羟基上的氢被烃基所取代的化合物。 醚类中最典型的化合物属:乙醚,它常用于有机溶剂与医用麻醉剂。由于其在化学中的常用性(乙醚是最常用的醚类提取溶剂),我们还有时将乙醚直接简称为“醚”。醚类化合物的应用常见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它们还可作为糖类和木质素的连接片段。.

新!!: 溴和醚 · 查看更多 »

醛糖酸

醛醣酸(aldonic acid)為一種糖酸。為醛糖的醛基被氧化為羧基而成。因此,此類化合物的通式為HOOC-(CHOH)n-CH2OH。若氧化為為羧基的是醛基另一端的羥基,則稱為醣醛酸(uronic acid),若兩端都被氧化成羧基,則稱為醛糖二酸(aldaric acid)醛 醛醣酸通常是由醣類加溴氧化而得。跟醣類形成半縮醛環狀醣類似的原理,醛醣酸會因環化而普遍以內酯的形式存在。然而,與半縮醛不同的是,內酯沒有手性易構物,且沒有辦法行程醣苷鍵 醛醣酸普遍存在於生物體,為本氏液或斐林试剂氧化醛醣的產物。醛醣酸內酯為克利安尼-費歇爾合成(Kiliani-Fischer synthesis)的關鍵中間物。 醛醣酸及其內酯的命名通常是將還原態醣類字尾的「-ose」代換為「onic acid」或「onolactone」。舉例來說,D-葡萄糖(D-glucose)氧化後的D-葡萄糖酸就可以叫「D-gluconic acid」或「D-gluconolactone」。.

新!!: 溴和醛糖酸 · 查看更多 »

重氮盐

重氮盐有时也称“重氮化合物”, 是一类通式为R-N2+X−的有机化合物,R指有机基团(如烷基或芳基),X指任何阴离子,通常为卤素离子。 重氮盐是无色结晶固体,爆炸性很强,干燥情况下不稳定,一般不直接分离出来。它可溶于水呈中性,发生电离,水溶液具有很强的导电能力。重氮盐是合成染料时的重要中间体。.

新!!: 溴和重氮盐 · 查看更多 »

自催化反应

自催化是指一個化學反應所生成之產物為該反應之催化劑。 若一組化學反應中一部分反應的產物足以催化其他反應,使得整組化學反應可自我供應能量和『食物分子』,則此組反應可稱作集體自催化(collectively autocatalytic)(參見:en:autocatalytic set).

新!!: 溴和自催化反应 · 查看更多 »

自由基引发剂

自由基引发剂(Radical initiator)指能够在化学反应中较容易地产生自由基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一般都有容易断裂(低键离解能)的共价键。常用的自由基引发剂包括卤素(氯和溴)、偶氮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等。它们一般用于引发各种自由基聚合及其他自由基反应。 自由基引发剂一般不稳定(尤其是偶氮化合物和有机过氧化物这两类),若没有妥善使用或存放容易发生爆炸。.

新!!: 溴和自由基引发剂 · 查看更多 »

臭氧层

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臭氧層密度低,如果它被壓縮到對流層的密度,則只有數毫米厚。.

新!!: 溴和臭氧层 · 查看更多 »

臭氧层空洞

臭氧層破洞(Ozone depletion)地球大氣上空平流層(臭氧層)的臭氧從1970年代開始,以每十年4%的速度遞減的一種現象。在兩極地區的部份季節,遞減速度還超過每十年4%,而在春季時連對流層的臭氧也在減少,形成所謂臭氧層破洞。 臭氧被消耗的主要原因是氯化物和溴化物对臭氧分解的催化作用引起的,这些卤素主要来源于地面释放的氟氯烃(CFC),商品名称为氟里昂。 因為臭氧層可以阻擋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波長為270-315 奈米)進入大氣層,被消耗而稀薄甚至破洞的臭氧層會導致皮膚癌,白內障等疾病患者的增加,並造成一些生物品種(如海洋浮游生物)的滅絕,所以蒙特利爾議定書規定禁止生產氟氯烴等一些能造成臭氧層被消耗的物質。.

新!!: 溴和臭氧层空洞 · 查看更多 »

臭氧破壞潛勢

臭氧破壞潛勢(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簡稱ODP)是用來表示鹵代烴所造成臭氧层破坏的程度,三氯氟甲烷(R-11或CFC-11)的臭氧破壞潛勢定義為1.0。而一氯二氟甲烷(R-22)臭氧破壞潛勢則為0.05。 臭氧破壞潛勢最早是Wuebbles在1983年所提出,利用和基準物質的比較,來量度一物質所產生的破壞。一特定物質的臭氧破壞潛勢是定義為該物質破壞臭氧量,相對於相同質量的CFC-11破壞臭氧量的比值。 臭氧破壞潛勢和化學物質的成份有關,主要是受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影響。一般氟氯碳化合物的臭氧破壞潛勢大約為1,由於溴破壞臭氧的能力比氯更強,含溴的物質臭氧破壞潛勢大約在5至15之間。氫氟氯碳化合物具有氫原子,很容易在對流層就和其他物質反應,到達平流層的機率下降,因此其臭氧破壞潛勢約在0.005至0.02之間。氫氟碳化合物不具有氯原子,其臭氧破壞潛勢為0。 一物質的臭氧破壞潛勢可以看出其對臭氧層的影響,而全球暖化潛勢(GWP)是衡量化學物質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兩者常一起用來評估一化學物質對環境的影響。.

新!!: 溴和臭氧破壞潛勢 · 查看更多 »

致畸劑

致畸剂 (Teranogen)是可以使胎儿发育不正常的试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引起细胞不正常分裂乃至于破坏DNA造成突变,使胚胎发育不正常。.

新!!: 溴和致畸劑 · 查看更多 »

臺鹼公司安順廠

臺鹼公司安順廠是臺灣鹼業公司(臺鹼)所擁有的鹽化工廠,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在臺灣日治時期時為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的鐘淵曹達廠,於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6月因為環境汙染問題關廠。該廠土地現由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所管理。.

新!!: 溴和臺鹼公司安順廠 · 查看更多 »

金属卤化物

金属卤化物是金属和卤素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卤化物有离子型的和共价型的。氯化钠、氟化铯等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而共价化合物又可以分为两种:单分子型的(如六氟化铀)和聚合物型的(如氯化钯)。.

新!!: 溴和金属卤化物 · 查看更多 »

金星9號

金星9號是蘇聯所發射的金星探測器(製造代號又稱為:4V-1 No.660)。包含一臺軌道環繞器與一臺著陸器,於1975年6月8日02:38:00協調世界時發射,重量約。是第一臺成功環繞金星、第一臺成功從金星表面傳回科學數據的探測器。.

新!!: 溴和金星9號 · 查看更多 »

鐿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Yb,原子序為70。它屬於稀土元素,是鑭系金屬的最後一員,也是f區塊的最後一個元素。由於位於f區塊中,所以鐿的+2氧化態相對穩定。但和其他鑭系元素一樣,其最常見的氧化態為+3,這包括鐿的氧化物、鹵化物等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溶鐿化合物會和9個水分子形成配合物,這與其他較後的鑭系元素相似。鐿具有閉殼層電子排布,所以它的熔點和沸點都和其他鑭系元素不同,特別是擁有比鄰近元素較低的密度、熔點和沸點。 1878年,瑞士化學家讓-夏爾·加利薩·德馬里尼亞從一種稱為「Erbia」的稀土物質中分離出新的成份,並以礦物的發現地瑞典伊特比村將該成份命名為「Ytterbia」。他猜測Ytterbia是某新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又把該元素命名為「Ytterbium」,即鐿元素。1907年,喬治·於爾班、卡爾·奧爾·馮·威爾斯巴赫和查爾斯·詹姆士分別從德馬里尼亞的鐿樣本中提取出了又一新元素,即鑥。經過不少的討論之後,科學界決定保留原名鐿,並捨棄了威爾斯巴赫所建議的「Aldebaranium」。1953年,科學家才製得純度較高的鐿金屬樣本。今天鐿被用在不鏽鋼和激光活性媒質中作摻雜劑,以及用作伽馬射線源。 自然形成的鐿由7種穩定同位素組成,其總豐度為百萬分之3。鐿存在於獨居石、黑稀金礦和磷釔礦中,在中國、美國、巴西和印度開採。它一般和其他稀土元素一同出現,且含量非常低。由於分離過程的困難,鐿並沒有太多的商業用途。鐿可以作釔鋁石榴石激光的摻雜劑,三氯化鐿和二碘化鐿也可以做各種有機合成反應的試劑。.

新!!: 溴和镱 · 查看更多 »

腐蝕性

腐蝕性是指那些在接觸時會破壞其他物質的化學品的特質。不同的腐蝕品可以腐蝕不同的物料,如金屬及有機物等,但人們多關注於其對生物組織的傷害。.

新!!: 溴和腐蝕性 · 查看更多 »

艾伦·麦克德尔米德

艾伦·格雷厄姆·麦克德尔米德爵士(Alan Graham MacDiarmid ONZ,),或译“艾伦·麦克迪尔米德”,著名化学家,具有美国和新西兰双重国籍。由于在导电聚合物领域的开创性贡献,麦克德尔米德与艾伦·黑格、白川英树一起获得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 溴和艾伦·麦克德尔米德 · 查看更多 »

4.92MPa |- | bgcolor.

新!!: 溴和苯 · 查看更多 »

苯乙胺

苯乙胺(英語:phenethylamine或PEA),或称β-苯乙胺、2-苯乙胺,是一種生物鹼與單胺類神經遞質。苯乙胺有一個结构异构体,即α-苯乙胺或称1-苯乙胺,α-苯乙胺有兩個立體異構體:(R)-(+)-1-苯乙胺與(S)-(-)-1-苯乙胺。在人腦中,2-苯乙胺有神經調節物質、神經遞質的作用,本身也是痕量胺。苯乙胺是自然化合物,由胺基酸苯丙氨酸藉由酶的脫羧作用的方式生化合成。它也可以在很多食物中找到,如巧克力,特別是在微生物發酵之後。一般都認為來自食物的苯乙胺有足夠的用量會產生精神上的作用。然而,它很快就被酵素單胺氧化脢所新陳代謝,防止其有效地集中到達腦部。 替代性苯乙胺是一類功能广泛,结构多样的化合物,包括神經遞質、激素、興奮劑、迷幻劑、放心藥(Entactogen)、降食慾劑(Anorectic)、支氣管擴張藥(Bronchodilator)與抗抑鬱藥等。.

新!!: 溴和苯乙胺 · 查看更多 »

苯酚

苯酚(化学式:65,PhOH),又名石炭酸、羟基苯,是最简单的酚类有机物,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毒。 苯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是生产某些树脂、杀菌剂、防腐剂以及药物(如阿司匹林)的重要原料。.

新!!: 溴和苯酚 · 查看更多 »

離核體

離核體(nucleofuge) 是指會從原鍵結中帶走孤對電子的離去基團。例如,在SN2反應中,親核體攻擊一個含有離核體(溴官能基)的有機化合物,同時打破離核體和有機化合物的鍵結。 在反應後,離核體可能會帶有負電荷或是電中性,依化學反應的特性而定。 離核體一詞在舊的化學文獻中常看到,但在現在的化學文獻已改用離去基團來描述。.

新!!: 溴和離核體 · 查看更多 »

雙硫鍵

雙硫鍵在化學上是一條從結合硫醇而衍生的單共價鍵。它又稱為二硫鍵或雙硫橋,大部分用於生物化學的範疇。其正式名稱應為過硫化物,但卻甚少使用。與過氧化物(R-O-O-R)相似,它的整體連結是R-S-S-R。雙硫鍵一般都是從巯基的氧化形成: 三個硫原子按序列連結有時被稱為三硫鍵,但其實只是兩個雙硫鍵。雙硫鍵在橡膠的硫化有著重要的地位。.

新!!: 溴和雙硫鍵 · 查看更多 »

陶氏化工

陶氏化学(Dow Chemical Company,,)是一間跨國化學公司,總部設於美國密歇根州,1897年由赫伯特·亨利·道创建。以資產值計,是美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的化學公司。自從2015年宣布將確定通過與杜邦化工合併(目前還在進行內部整合、合併階段),完全合併後將會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化工巨擎,之後將會劃分成三個產業領域。.

新!!: 溴和陶氏化工 · 查看更多 »

陽離子聚合反應

陽離子聚合反應為一種鏈增長聚合反應,反應中陽離子引發劑(cationic initiator)會將電荷轉移單體,使單體變得有反應性。而這個具反應性單體會與其他單體進行相似的反應,最後形成聚合物。.

新!!: 溴和陽離子聚合反應 · 查看更多 »

IUPAC有机物命名法

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最理想的情況是,每一種有清楚的结构式的有機化合物都可以用一個确定的名称來描述它。它其实并不是严格的系统命名法,因为它同时接受一些物质和基团的惯用普通命名。 中文的系统命名法係中國化學會於1932年在英文IUPAC命名法的基礎上,结合漢字之特點所訂定之《化學命名原則》,於1944年再版發行,並於日後數次修訂再版。现行版为2017版。.

新!!: 溴和IUPAC有机物命名法 · 查看更多 »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即共轭的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包括醛、酮、酯、腈、(硝基化合物)等,但一般指α,β-不饱和醛酮,简称不饱和醛酮。它们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也就是含有一个1,2-碳氧羰基与3,4-碳碳双键形成的1,4-共轭体系。如果共轭的双键数增多,则还可以产生1,6-、1,8-等类型的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这其中最简单的例子是丁烯酮(MVK),CH2.

新!!: 溴和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 查看更多 »

Mattox–Kendall合成

Mattox-Kendall合成(Mattox-Kendall method) α-溴代酮类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形成二硝基苯腙,进一步与丙酮酸反应,得到α,β-不饱和酮。 反应在氮气或二氧化碳气氛中进行,产率非常好,几乎是定量的。 用于甾类化学。.

新!!: 溴和Mattox–Kendall合成 · 查看更多 »

N-溴代丁二酰亚胺

N-溴代丁二酰亚胺或稱N-溴琥珀醯亞胺(N-Bromosuccinimide, NBS),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它被广泛应用于自由基取代反应和亲电加成反应中。NBS可以當作溴的替代物。.

新!!: 溴和N-溴代丁二酰亚胺 · 查看更多 »

P区元素

p区元素包括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元素~VIIIA族元素。 IIIA族元素又称为硼族元素,包括硼、铝、镓、铟、铊、鉨、Uht等元素; IVA族元素又称作碳族元素,包括碳、硅、锗、锡、铅、鈇、Uhq等元素; VA族元素又称作氮族元素,包括氮、磷、砷、锑、铋、镆、Uhp等元素; VIA族元素又称为氧族元素,包括氧、硫、硒、碲、钋、鉝、Uhh等元素; VIIA族元素又称卤素,包括氟、氯、溴、碘、砹、Ts、Uhs等元素; VIIIA族元素或0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或惰性气体,包括氖、氩、氪、氙、氡、Og、Uho等元素。(氦为s区元素).

新!!: 溴和P区元素 · 查看更多 »

Wideqvist环丙烷合成

Wideqvist环丙烷衍生物合成(英語:Wideqvist cyclopropane synthesis) 醛或酮与溴代丙二腈在碘化钾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缩合,并进一步环化生成四氰基环丙烷衍生物。 环酮类可通过此反应生成螺环化合物,但10个碳以上的大环酮类不发生反应。.

新!!: 溴和Wideqvist环丙烷合成 · 查看更多 »

折射率

某种介质的折射率  等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  跟光在介质中的相速度  之比: (nv.

新!!: 溴和折射率 · 查看更多 »

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最宽处约350公里,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倾,海拔在2600至3000米之间,是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高,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常年干旱少雨,区内时常刮大风,茶卡地区的刮大风的天气最多时一年有180多天,风能十分丰富。盆地内地势平坦,有较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昼夜的温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积累养料,因而那里的农作物的产量较高。.

新!!: 溴和柴达木盆地 · 查看更多 »

极度危险物质列表

《美国应急规划与社区知情权法》中第302节规定了极度危险物质列表(42 U.S.C. 11002)。这个列表可以在40 C.F.R 355的附录中找到。截止至2006年的更新可以在2006年8月16日的《联邦公报》中找到。本列表按首字的汉语拼音排序。.

新!!: 溴和极度危险物质列表 · 查看更多 »

杂原子

杂原子是指有機化合物中,除了碳和氢以外的其他原子。一般指在分子骨架(特别是环系)中替换碳的原子。氮、氧、硫、磷、硼、氯、溴、碘等都是常见的杂原子。。若有機化合物中有包括杂原子的環,稱為杂环化合物。 在描述蛋白質結構時,特別在中,雜原子的欄位(HETATM)是描述不屬於生物聚合物的一些小分子中的原子。.

新!!: 溴和杂原子 · 查看更多 »

根岸偶联反应

根岸偶联反应(Negishi coupling)是一个有机反应。该反应中,有机锌试剂与卤代烃在镍或钯的配合物的催化下发生偶联,生成一个新的C-C键: 其中,.

新!!: 溴和根岸偶联反应 · 查看更多 »

标准摩尔生成焓

标准摩尔生成焓,也称标准生成焓(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标准生成热(Standard heat of formation),符號為 ΔfHmO 或 ΔHfO,單位為kJ/mol(又作kJ·mol-1),指在標準狀態(101.3 kPa;25 ℃)下,生成1摩爾純淨物質放出(符號為負)或者吸收(符號為正)的熱量。.

新!!: 溴和标准摩尔生成焓 · 查看更多 »

次溴酸

次溴酸是一个不稳定的弱酸,化学式为HBrO,其中溴的氧化态为+1。次溴酸只存在于溶液中,性质与次氯酸类似,用作氧化剂、除臭剂、消毒剂和漂白剂。温血脊椎动物体内含有次溴酸,主要由嗜酸性粒细胞过氧化物酶生成。 次溴酸生成的盐称作次溴酸盐,也是不稳定的物质,容易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相应的溴酸盐和溴化物。 溴与水反应生成次溴酸和氢溴酸:.

新!!: 溴和次溴酸 · 查看更多 »

氟化亚汞

氟化亚汞是汞元素与氟元素形成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g2F2。它是一种黄色立方晶体,受到光线照射时会变黑。.

新!!: 溴和氟化亚汞 · 查看更多 »

氟化银

氟化银,也称作氟化银(I),是银(I)的氟化物,化学式为AgF。它是黄棕色固体,熔点435°CGreenwood, N. N.; Earnshaw, A. (1997).

新!!: 溴和氟化银 · 查看更多 »

氟烷

氟烷,IUPAC命名法命名为2-溴-2-氯-1,1,1-三氟乙烷(英语名:Halothane,英语商品名:Fluothane),分子式为C2HBrClF3,唯一一种含有溴原子的吸入性全身麻醉剂。它是一种无色的、有令人愉快气味的液体,在光照的环境下不稳定,需在深色瓶中储存并加入0.01%的百里酚作为稳定剂。氟烷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

新!!: 溴和氟烷 · 查看更多 »

氟溴甲烷

氟溴甲烷是一种混合卤代甲烷,可溶于乙醇,易溶于氯仿。 其标准摩尔熵(Sogas)为276.3 J/(mol·K),热容(cp)为49.2 J/(mol·K)。.

新!!: 溴和氟溴甲烷 · 查看更多 »

氢键

氫鍵是分子間作用力的一種,是一种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键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Y)都是电负性较强的原子。氢键既可以是分子间氢键,也可以是分子内的。其键能最大约为200kJ/mol,一般为5-30kJ/mol,比一般的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键能要小,但强于静电引力。 氢键对于生物高分子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它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二、三和四级结构得以稳定的部分原因。.

新!!: 溴和氢键 · 查看更多 »

氢氧化钠

氫氧化鈉,又称烧碱和苛性钠,化學式為,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鹼,一般為白色片狀或顆粒,能溶於水生成鹼性溶液,另也能溶解於甲醇及乙醇。此鹼性物具有潮解性,會吸收空氣裡的水蒸氣,亦會吸取二氧化碳等酸性氣體。 氫氧化鈉為常用的化學品之一。其應用廣泛,為很多工業過程的必需品:常用於製造木浆紙張、紡織品、肥皂及其他清潔劑等,另也用於家用的水管疏通剂。2004年全球總共製造了六千萬噸的氫氧化鈉,而總消耗量為五千一百萬噸。.

新!!: 溴和氢氧化钠 · 查看更多 »

氢溴酸

氢溴酸是溴化氢的水溶液,其pKa为−9,酸性比盐酸强,但比氢碘酸弱。它是最强的无机酸之一。 室温下饱和氢溴酸的浓度为68.85%(质量比),恒沸混合物中含47.38%质量HBr,沸点126°C。.

新!!: 溴和氢溴酸 · 查看更多 »

氧化剂

氧化剂是一类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在化合价有改变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由高价变到低价(即搶到电子)的物质作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其产物叫还原产物。 另一方面,氧化剂也是一类危险化学品的总称,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名录》的第5类危险化学品。.

新!!: 溴和氧化剂 · 查看更多 »

氧化还原滴定

氧化還原滴定(Redox titration)是一種依據滴定液(titrant)和待測液(analyte)之間氧化還原反應的滴定。 氧化還原滴定可能會使用氧化還原指示劑或電位計以標示漂定終點。.

新!!: 溴和氧化还原滴定 · 查看更多 »

氪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Kr,原子序数是36,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惰性气体,把它放电时呈橙红色,在大气中含有痕量,可通过分馏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常用于制作荧光灯。氪正如其他惰性气体一样,不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作用,已知的化合物有二氟化氪(KrF2)。 正如其他惰性气体,氪可用于照明和摄影。氪发出的光有大量谱线,并大量以等离子体的形态释出,这使氪成为制造高功率气体激光器的重要材料,另外也有特制的氟化氪激光。氪放电管功率高、操作容易,因此在1960年至1983年间,一米的定义是用氪86發出的橙色谱线作为基准的。.

新!!: 溴和氪 · 查看更多 »

氯是一种卤族化学元素,化学符号為Cl,原子序数為17。.

新!!: 溴和氯 · 查看更多 »

氰化汞

氰化汞(Hg(CN)2),是一种氢氰酸盐。 化學家盖-吕萨克1815年以氰化汞製得無水氫氰酸(氰化氫 HCN)而證明其僅由氫、碳、氮等三元素組成而不含氧後,更加確立了「氫酸」的觀念。不過他不敢推翻拉瓦節「所有酸都含氧」的說法,說酸中必含氧是錯的,只是將氫酸的名稱帶入如氫氯酸、氫碘酸、氫氟酸、氫硫酸等酸類中(當時尚未發現溴與氫溴酸),以別於「另一類」的「含氧酸」。.

新!!: 溴和氰化汞 · 查看更多 »

氙(注音:ㄒㄧㄢ,漢語拼音:xiān;舊譯作氠、氥、𣱧)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為Xe,原子序為54。氙是一種無色、無味的稀有氣體。地球大氣層中含有痕量的氙。 雖然氙的化學活性很低,但是它仍然能夠進行化學反應,例如形成六氟合鉑酸氙──首個被合成的稀有氣體化合物。 自然產生的氙由8種穩定同位素組成。氙還有40多種能夠進行放射性衰變的不穩定同位素。氙同位素的相對比例對研究太陽系早期歷史有重要的作用。具放射性的氙-135是核反應爐中最重要的中子吸收劑,可通過碘-135的核衰变產生。 氙可用在閃光燈和弧燈中,或作全身麻醉藥。最早的准分子激光設計以氙的二聚體分子(Xe2)作為激光介質,而早期激光設計亦用氙閃光燈作激光抽運。氙還可以用來尋找大質量弱相互作用粒子,或作航天器離子推力器的推進劑。.

新!!: 溴和氙 · 查看更多 »

汞是化学元素,俗稱水銀,臺灣亦可寫作銾,化学符号Hg,原子序数80,是種密度大、銀白色、室温下為液態的過渡金属,為d区元素。常用來製作溫度計。在相同條件下,除了汞之外是液體的元素只有溴。銫、鎵和銣會在比室溫稍高的溫度下熔化。汞的凝固點是,沸點是,汞是所有金屬元素中液態溫度範圍最小的。 汞在全世界的矿产中都有产出,主要来自朱砂(硫化汞)。摄入或吸入的朱砂粉尘都是剧毒的。汞中毒还能由接触可溶解于水的汞(例如氯化汞和甲基汞)引起,或是,吸入汞蒸气或者食用被汞污染的海产品或吸食入汞化合物引起中毒。 汞可用于溫度計、氣壓計、壓力計、血壓計、浮閥、水銀開關和其他裝置,但是汞的毒性導致汞溫度計和血壓計在醫療上正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酒精填充,鎵、銦、錫的填充,-zh-cn:数码;zh-tw:數位;zh-hk:數碼;-的或者基於電熱調節器的溫度計和血壓計。汞仍被用于科學研究和補牙的汞合金材料。汞也被用于發光。荧光燈中的電流通过汞蒸氣產生波長很短的紫外線,紫外線使荧光體发出荧光,從而產生可見光。.

新!!: 溴和汞 · 查看更多 »

汽化热

汽化热(沸腾焓)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比潛熱的一種,一般用L表示。其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101.325 kPa)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常用单位为千焦/摩尔(或称千焦耳/摩尔),千焦/千克亦有使用。 其他仍在使用的单位包括 Btu/lb(英制单位,Btu为British Thermal Unit,lb为磅)。 因为汽化是液化(凝结)的相反过程,同一物质的凝结点和沸点相同,故凝结热与液化热的名称也同时被使用,定义为:在标准大气压下,使一摩尔物质在其凝结点凝结所放出的热量。 水的汽化热为40.8千焦/摩尔,相当于2266千焦/千克。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1℃加热到100℃所需要的热量。.

新!!: 溴和汽化热 · 查看更多 »

汉字

漢字,在中國亦称中文字、国字、唐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汉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目前确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戰國與秦朝的籀文、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產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為日文借詞。 作為華語的書寫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大致分成中文字與簡體字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臺灣,而後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等國家采用。非漢語体系中,日本对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为新字体,韓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北韓、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華语及簡化汉字是聯合國的六個工作語言之一。.

新!!: 溴和汉字 · 查看更多 »

汉斯狄克反应

Hunsdiecker反应(Hunsdiecker reaction,汉斯狄克反应),又称Hunsdiecker–Borodin反应、Borodin反应(鲍罗丁反应),以俄国化学家鲍罗丁和德国化学家 Heinz Hunsdiecker 以及他的妻子 Cläre Hunsdiecker 的名字命名。 羧酸的银盐在无水的惰性溶剂如四氯化碳中与一分子溴回流,失去二氧化碳并形成比羧酸少一个碳的溴代烷。 反应综述: (综述) 此反应广泛用于制备脂肪族、脂环族,以及某些芳香族与杂环族卤化物,特别是从天然的偶数碳原子羧酸来制备奇数碳的长链卤代烃。反应产率从伯卤代烃、仲卤代烃到叔卤代烃降低。卤素中溴反应效果最好。用二羧酸单银盐,可得卤代羧酸。.

新!!: 溴和汉斯狄克反应 · 查看更多 »

液体

液体(Liquid)是物质的四个基本状态之一(其它状态有固体、气体、等离子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具有移动与转动等运动性。液体是由经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在一起的微小振动粒子(例如原子和分子)组成。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液体。和气体一样,液体可以流动,可以容纳于各种形状的容器。有些液体不易被压缩,而有些则可以被压缩。和气体不同的是,液体不能扩散布满整个容器,而是有相对固定的密度。液体的一个与众不同的属性是表面张力,它可以导致浸润现象。 液体的密度通常接近于固体,而远大于气体。因此,液体和固体都被归为凝聚态物质。另一方面,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都可被称为流体。虽然液态水在地球上很丰富,但在已知的宇宙中,液态并不是最常见的物态。因为液体的存在需要相对较窄的温度和压强范围。宇宙中最常见的物态是气体(如星际云气)和等离子体(如恒星中)。.

新!!: 溴和液体 · 查看更多 »

溴乙烷

溴乙烷(化學式:C2H5Br)又名乙基溴,是一种鹵代烃,縮寫为EtBr。這種易揮發的化合物帶有跟醚相似的氣味。.

新!!: 溴和溴乙烷 · 查看更多 »

溴价

溴价(或叫做溴值)是衡量油品中不饱和烃含量的一个指标。100克样品所消耗的溴的克数称为溴价,而100克样品所消耗的溴的毫克数则称为溴指数。溴价或者溴指数越高,则说明样品中不饱和烃含量越高。在油品生产中,这个数值作为衡量油品安定性的重要指标。而在一些化工生产中(例如长链烷基化反应),它也可以被用来粗略估计产品的转化率。.

新!!: 溴和溴价 · 查看更多 »

溴化亚铜

溴化亚铜(化学式:CuBr)是铜(I)化合物之一。无色反磁性粉末,易受氧化而呈铜(II)的绿色。 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有机合成试剂。.

新!!: 溴和溴化亚铜 · 查看更多 »

溴化亚汞

溴化亚汞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g2Br2。它是白色晶体,加热时颜色变黄,在紫外灯下显。它在设备中有所应用。 亚汞的溴化物可以存在于一种名为kuzminite(Hg2(Br,Cl)2)的矿中。.

新!!: 溴和溴化亚汞 · 查看更多 »

溴化物

溴化物是含有负价溴(Br−)的一类化合物。溴离子是溴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溴离子可通过向试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得到黄色溴化银沉淀的方法来鉴别。为了防止还原性阴离子 S2−、SO32− 和 S2O32− 干扰 Br− 的鉴定,可通过以下方法:.

新!!: 溴和溴化物 · 查看更多 »

溴化銣

溴化銣,分子式為RbBr,晶體結構類似氯化鈉,其晶格穩定於685皮米。 合成溴化銣有很多方法。其中一種為氫氧化銣與溴化氫反應: 另一種方法是用溴化氫中和碳酸銣: 雖然金屬銣也可直接與溴單質發生反應,生成溴化銣,但這種生產工藝不實際,不僅因為金屬銣的價格比碳酸鹽和溴化氫的貴,更重要是該反應可能會引起爆炸。.

新!!: 溴和溴化銣 · 查看更多 »

溴化銫

溴化銫是一種無機離子化合物,屬於溴化物,為一種鹽類,其化學式為CsBr,是一種白色固體或白色粒、塊狀物。 它具有簡單立方p型立方晶體結構,相當於氯化銫型,空間群為Pmm ,晶格常數 為 a.

新!!: 溴和溴化銫 · 查看更多 »

溴化銀

溴化銀(化学式:AgBr)是銀的溴化物。.

新!!: 溴和溴化銀 · 查看更多 »

溴化鎘

溴化鎘是一種白色到淡黃色的晶體,分子式為CdBr2,溶於水。有较高毒性。溴化镉是典型的层状结构离子晶体,存在无水物、一水和四水合物。.

新!!: 溴和溴化鎘 · 查看更多 »

溴化鍶

溴化鍶,化學式為SrBr2,在室溫下為白色無味晶狀粉末。.

新!!: 溴和溴化鍶 · 查看更多 »

溴化鈹

溴化鈹是一種鈹的化合物,是一種溴化鹽類,分子式為BeBr2,通常外觀為半透明白色固體。具有吸濕性、易朝解,能溶於水,且溶解度高。.

新!!: 溴和溴化鈹 · 查看更多 »

溴化阻燃劑

溴化阻燃劑(含溴阻燃劑)是一種一群含溴的有機化合物的通稱,這些有機化合物可作為阻燃劑使用,應用在塑膠及紡織品上的防火效果很好,是主要的化學阻燃劑之一。不過歐洲聯盟有限制部份溴化阻燃劑的使用。綠色和平組織也在定期提出的《綠色電子企業評鑑》(Guide to Greener Electronics)中呼籲禁止溴化阻燃劑的使用。 溴化阻燃劑可抑制有機化合物的燃燒,常用在電子產品、衣服及家具中,以減少產品的可燃性。每年有約二百五十萬英噸的溴化阻燃劑應用在聚合物中,其中單是(PBDE)的年使用量就超過了四萬公噸。在1999年,北美就使用了約三萬四千公噸的多溴二苯酚,是全球使用量最多的地區。不過,由北美生產,含阻燃劑的產品中,許多是銷往全球的市場。電子產業是溴化阻燃劑最大的使用者。以電腦為例,電腦中就有以下部份會用到含溴阻燃劑:印刷電路板、零件(如連接器)、塑膠外殼及纜線。溴化阻燃劑也用在許多產品中,包括電視機的塑膠殼、地毯、塗料、沙發墊襯物、及廚房的電器。 溴化阻燃劑的防火效果極其良好,其應用層面相當廣泛。溴化阻燃劑除了可以減少起火的可能性,也可以阻礙大火的蔓延。在火災時,溴化阻燃劑可以拉長火災初期的時間,而這也往往是人員較容易逃離的黃金時間。室內的火災很容易因為產生足夠的熱,使得室內所有的可燃物都起火燃燒,這種情形稱為閃燃,約在開始起火後數分鐘發生。溴化阻燃劑可減緩燃燒的速度,減緩閃燃現象的出現,使人員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逃生。 大部份溴化阻燃劑為脂溶性,容易累積在人體內。 歐洲聯盟有限制部份溴化阻燃劑的使用,(PBDE)中的(PentaBDE)及(OctaBDE)已在2004年起禁止使用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15.2.2003.

新!!: 溴和溴化阻燃劑 · 查看更多 »

溴化钠

溴化钠,化学式 NaBr 或 NaBr·2H2O。无色晶体(或粉末),溶于水,微溶于酒精。与氯化钠十分相似。口服毒性低。其无水形式(NaBr)的熔点为747 °C,沸点为1390 °C。可製溴化银感光剂。医疗上可用作镇定剂、催眠剂、或抗惊厥药物。工业上,溴化钠可用来製溴。.

新!!: 溴和溴化钠 · 查看更多 »

溴化钴

溴化钴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oBr2,可溶于水。.

新!!: 溴和溴化钴 · 查看更多 »

溴化钾

溴化钾,分子式:KBr。它是一种白色稍具潮解性的晶体或粉末。易溶於水,在乙醇中微溶。可以用作神经镇静剂。 标准状态下,溴化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在稀溶液中,溴化钾显甜味,稍浓则显苦味,极浓时显咸味(主要是因为钾离子的存在;溴化钠在任何浓度下皆显咸味)。浓溴化钾溶液强烈刺激胃粘膜,引起恶心、呕吐(这也是任何可溶性钾盐的性质)。 溴化钾是典型的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完全电离并呈中性。常用来提供溴离子——如下重要反应可生成用于照相术的溴化银: 水溶液中的溴离子Br-可与部分金属卤化物生成配合物,如: 传统制法为铁溴法:先用过量溴单质与铁屑在水中作用生成十六水合八溴化三铁(Fe3Br8·16H2O),再同沸热的碳酸钾溶液作用,滤去四氧化三铁沉淀后浓缩结晶即得:.

新!!: 溴和溴化钾 · 查看更多 »

溴化钙

溴化钙(化学式:CaBr2)是钙的溴化物。.

新!!: 溴和溴化钙 · 查看更多 »

溴化铁

溴化铁,化学式为FeBr3,棕黄色或深红棕色固体。易溶于水,溶于水略显酸性,其水溶液可以结晶出暗绿色的FeBr3·6H2O。可溶于给电子溶剂(如乙醚、乙醇)中。 固体溴化铁具有和氯化铁相似的聚合物结构,每个铁原子为六配位,八面体型结构,与六个溴原子相连。.

新!!: 溴和溴化铁 · 查看更多 »

溴化铝

溴化铝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l2Br6或AlBr3。.

新!!: 溴和溴化铝 · 查看更多 »

溴化铵

没有描述。

新!!: 溴和溴化铵 · 查看更多 »

溴化铋

溴化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iBr3。它可以催化醇氧化为醛或酮。.

新!!: 溴和溴化铋 · 查看更多 »

溴化锰

溴化錳,化學式為MnBr2,是由錳和溴組成的化合物。.

新!!: 溴和溴化锰 · 查看更多 »

溴化锌

溴化锌(化学式:ZnBr2)是二价锌的溴化物。.

新!!: 溴和溴化锌 · 查看更多 »

溴化锕

溴化錒(Actinium bromide; Actinium tribromide)。化合物中的錒原子氧化數為3,溴原子為-1。制备方程式為:.

新!!: 溴和溴化锕 · 查看更多 »

溴化镁

溴化镁,化学式MgBr2,是由溴和镁组成的白色或无色易潮解物质。通常在治疗神经紊乱中用作镇静剂或抗痉挛药物。 溴化镁溶于水,部分溶于乙醇。在水氯镁石或光卤石中存在少量。亦可在某些海水、湖水(如死海水)中找到。Gruyter, W. Conise Encyclopedia Chemistry, Walter de Gruyter & Company: Berlin, 1993; 612Lewis, R. J. Hawley’s Condensed Chemical Dictionary, 15th ed.; John Wiley &Sons Inc.:New York, 2007; 777.

新!!: 溴和溴化镁 · 查看更多 »

溴化鋇

溴化鋇是一種鋇的化合物,是一種溴化鹽類,分子式為BaBr2,通常外觀為白色固體。性質類似氯化鋇,它溶解在水中,是有毒的水溶液。.

新!!: 溴和溴化鋇 · 查看更多 »

溴化植物油

溴化植物油(Brominated vegetable oil;縮寫作BVO)是一種把植物油溴化(Bromination)後製成的食物添加劑,含有大量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s),有乳化作用(Emulsification),使油和水更易混和在一起。溴化植物油有工業用途,是一種阻燃劑(Flame retardant)。可在柑橘味道的飲料裡作起雲劑之用。 溴化植物油在食品工業的應用始於1931年,其作用是增加油份的密度,使其與水份更容易混和。 有個案顯示服用大量溴化植物油,可產生副作用,嚴重損害皮膚和腦神經系統。由於溴是一種對人類存在毒性的元素,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食物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已對溴化植物油的安全作評估,認為溴化植物油不該用於食品添加劑。現時世上有不少國家都已禁用,但在美國仍然可以合法使用。.

新!!: 溴和溴化植物油 · 查看更多 »

溴化氢

溴化氢是化学式为HBr的二元化合物,标准情况下为气体。溴化氢溶于水得到氢溴酸,氢溴酸中加入失水剂也可得到溴化氢。.

新!!: 溴和溴化氢 · 查看更多 »

溴化氰

溴化氰(化學式:CNBr)是一種氰和溴的化合物,含劇毒,人體吸入可引致死亡。.

新!!: 溴和溴化氰 · 查看更多 »

溴化汞

溴化汞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gBr2,是白色固体,有剧毒。.

新!!: 溴和溴化汞 · 查看更多 »

溴的同位素

溴(原子量:79.904(1))共有45個同位素,其中有2個同位素是穩定的。.

新!!: 溴和溴的同位素 · 查看更多 »

溴磺酸

溴磺酸是一种无机酸,化学式为HBrO3S。它可由三氧化硫与溴化氢在液态二氧化硫中反应制得,化学性质不稳定,低温下就会分解成溴、二氧化硫和硫酸。.

新!!: 溴和溴磺酸 · 查看更多 »

溴甲烷

没有描述。

新!!: 溴和溴甲烷 · 查看更多 »

溴甲酚綠

溴甲酚綠(Bromocresol green,简称BCG)是一種三苯甲烷衍生类的染料,常作為指示劑。.

新!!: 溴和溴甲酚綠 · 查看更多 »

溴酚藍

溴酚蓝(3',3",5',5"-四溴酚磺酰酞)是一个酸碱指示剂。.

新!!: 溴和溴酚藍 · 查看更多 »

溴酸

溴酸的化学式为HBrO3,是溴的含氧酸之一,其中溴的氧化态为+5。它形成的盐类称为溴酸盐,衍生出的酸根离子称为“溴酸根”离子。固态溴酸及溴酸盐与氯酸/氯酸盐类似,都具有强氧化性,可与还原性物质剧烈反应。 溴酸是Belousov-Zhabotinsky振荡反应中的试剂之一。.

新!!: 溴和溴酸 · 查看更多 »

溴酸盐

溴酸盐是溴酸形成的盐类,含有三角锥型的溴酸根离子—BrO3−,其中溴的氧化态为+5。 溴酸盐的例子有:.

新!!: 溴和溴酸盐 · 查看更多 »

溴酸钠

溴酸钠,常温下为有旋光性的无色晶体,与氯酸钠同晶型,化学式为NaBrO3,为强氧化剂,会与还原剂如硫、磷剧烈反应。它用作烫发药剂、化学试剂、分析试剂,与溴化钠混合用于溶解金。 加热时分解为溴化钠,放出氧气: 室温下,溴在氢氧化钠中歧化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 在溴酸钠和溴化钠混合溶液中加酸,发生以上反应的逆反应。.

新!!: 溴和溴酸钠 · 查看更多 »

溴酸钾

溴酸钾是一个无机盐,室温下为无色晶体,分子式为KBrO3。 其在发酵、醒发及焙烤工艺过程中起到一种氧化剂的作用,使用了溴酸钾后的面粉更白,制作的面包能快速膨胀,更具有弹性和韧性,在焙烤业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剂之一。溴酸钾有致癌性,现在已被許多國家(如欧盟)禁用,但在美国仍允许使用。溴酸钾在足够长的烘烤时间和温度下会耗尽,但是如果在面粉中添加的太多就会有残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5年5月30日发布《2005年第9号公告》称,根据溴酸钾危险性评估结果,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取消溴酸钾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在此之前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使用溴酸钾的食品可以在产品保质期内继续销售。.

新!!: 溴和溴酸钾 · 查看更多 »

溴苯

没有描述。

新!!: 溴和溴苯 · 查看更多 »

未發現元素列表

未發現元素是一些在元素周期表內,未被列出的元素。目前所有已被發現的人造元素,在未發現之前也都可被稱之為未發現元素,基於目前化學理論漸趨完備,我們可以依此對未發現元素作一些基本性質上的推論。由於理論推測最大的原子質子數不得超過210,故下表所列之預測元素就僅至第九週期;而截至2015年12月為止,最新命名之元素為原子序118號的(Oganesson, Og),第七週期元素已经合成成功,并经IUPAC正式承認,下表不予以保留。 通常科學家用實驗室的所在地或名稱來命名新發現的元素,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亦會給予已發現之元素名稱正式的認可。但IUPAC為統一起見,對於所有未經核定但已發現或被預測的元素名稱一律依照IUPAC之命名法則制定暫定名稱,使用拉丁文數字頭以該元素之原子序來命名,如Biunseptium(Bus)便是由bi(二)- un(一)- sept(七)- ium(元素)四個字根組合而成,表示「元素217號」。詳細的法則請見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以下所列即為未發現元素的IUPAC暫定名稱。.

新!!: 溴和未發現元素列表 · 查看更多 »

有機鹵化物

有機鹵化物(Organic halide)是指有一個或多個碳原子和鹵素(氟、氯、溴、碘等17族的元素)形成共價鍵的有機化合物,產生的分別稱為有机氟化物、有机氯化物、、。其中最常見的是有机氯化物,鹵代烴(Halocarbon)是指只有碳、氫和鹵素形成的有機鹵化物。 許多合成的有機化合物(例如塑膠聚合物)含有碳和鹵素的共價鍵。在工業上最常見到的是有机氯化物,而其他的有機鹵化物也常用在化學合成中。一般而言生物不會產生有機鹵化物,只有非常少數的例外,不過許多的藥物是有機鹵化物,例如治療憂鬱症的氟西汀(商品名稱為百憂解)就含有三氟甲基,也有許多對人體有影響的污染物也是有機鹵化物,例如多氯聯苯及四氯雙苯環戴奧辛。.

新!!: 溴和有機鹵化物 · 查看更多 »

海龍 (化學品)

海龍(HALON),是一類鹵化烷,特別指其中有溴的鹵化烷。.

新!!: 溴和海龍 (化學品) · 查看更多 »

海水

海水即是海洋內的水,佔據地球水體的97%,一公升海水有約35公克的鹽溶於其中,還有少量的微量元素。海水是複雜的溶液,並且會隨著時間變動,例如地球早期的海水是酸性的,而非現在因為融入大量鹽類物質而呈現的鹼性,但近代以來人類活動使海水水質出現過度變動,例如海洋酸化等問題,威脅著海洋生態系統的未來。.

新!!: 溴和海水 · 查看更多 »

方酸

方酸,学名3,4-二羟基-3-环丁烯-1,2-二酮,是一种环丁烯的衍生物。.

新!!: 溴和方酸 · 查看更多 »

施蒂勒反应

Stille反应,也称Stille偶联反应、Stille偶合反应、右田-小杉-Stille偶联反应(Migita-Kosugi-Stille coupling),是有机锡化合物和不含β-氢的卤代烃(或三氟甲磺酸酯)在钯催化下发生的交叉偶联反应。 X通常是卤素, 比如氯, 溴,.

新!!: 溴和施蒂勒反应 · 查看更多 »

无机化合物列表

无机化合物列表中,无机化合物名称遵循IUPAC無機化合物中文命名法。按照阳离子,带正电元素或基团的拼音顺序排列成表。.

新!!: 溴和无机化合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語之德語借詞

日語中的德語借詞指日語從德語引入的辭彙,多集中於醫學、化學等領域。以下列表中,可以進一步追溯的語源亦一並列出。.

新!!: 溴和日語之德語借詞 · 查看更多 »

日本有害物质列表

日本有害物质列表是第二条和中,所定义的有害物质的列表。 本表收录2017年7月1日的数据。.

新!!: 溴和日本有害物质列表 · 查看更多 »

愈创醇

愈创醇(Guaiol,champacol)是一种倍半萜醇,分子式,天然存在于一些植物体,尤其是愈创木油和松柏油中。The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新!!: 溴和愈创醇 · 查看更多 »

扩展元素周期表

前的元素周期表中有七個周期,並以118號元素Og終結。如果有更高原子序數的元素被發現,則它將會被置於第八周期,甚至第九周期。這額外的周期預期將會比第七周期容納更多的元素,因為經過計算新的g區將會出現。g區將容納18個元素,各周期中均存在部分填滿的g原子軌域。這種擁有八個周期的元素表最初由格倫·西奧多·西博格于1969年提出。 第八或以上周期的元素未曾被合成或于自然發現。(2008年4月,有人宣稱發現122號元素Ubb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此被廣泛認為是錯誤的。)g區内第一個元素的原子序數應該為121。根據IUPAC元素系統命名法命名為unbiunium,符號Ubu。此區域内的元素很可能高度不穩定,並具有放射性,且半衰期極短。然而稳定岛理论預測126號元素Ubh會在穩定島内,不會有核裂變,但會有α衰變。而穩定島以外還能存在多少物理上可能的元素至今仍沒有結論。 根據量子力學對於原子結構解釋的軌域近似法,g區會對應不完全填滿的g軌域。不過,自旋-軌道作用會削弱軌域近似法所得結果的正確性,這可能會發生在較大原子序的元素上。.

新!!: 溴和扩展元素周期表 · 查看更多 »

1,1,2,2-四溴乙烷

1,1,2,2-四溴乙烷,结构式CHBr2CHBr2。.

新!!: 溴和1,1,2,2-四溴乙烷 · 查看更多 »

1,2,3,4-四溴丁烷

1,2,3,4-四溴丁烷(1,2,3,4-Tetrabromobutane),分子式C4H6Br4。.

新!!: 溴和1,2,3,4-四溴丁烷 · 查看更多 »

1,2-双(二苯基膦)乙烷

1,2-双(二苯基膦)乙烷(1,2-Bis(diphenylphosphino)ethane,缩写:dppe)是一种属于二膦的有机化合物,在有机金属化学和配位化学中常用作双齿配体。其配合物多为螯合物,但偶尔也能形成单齿(如W(CO)5(dppe))或桥联的配合物。Cotton, F.A.; Wilkinson, G. Advanced Inorganic Chemistry: A Comprehensive Text, 4th ed.;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s: New York, NY, 1980; p.246.

新!!: 溴和1,2-双(二苯基膦)乙烷 · 查看更多 »

1,2-二溴乙烷

1,2-二溴乙烷,化學式為BrCH2CH2Br,是一種化合物。它是帶香氣而無色的液體,當其濃度達到10ppm時則可察其存在。其主要來源是人工合成,但大海中亦有微量可能由藻類及海帶製造的1,2-二溴乙烷存在。這亦是一種廣泛使用而又有時帶爭議性的燻蒸劑。.

新!!: 溴和1,2-二溴乙烷 · 查看更多 »

1-萘胺

1-萘胺是一种芳香胺。 白色针状结晶,具有难闻的气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新!!: 溴和1-萘胺 · 查看更多 »

2-甲基己烷

2-甲基己烷(化学式:C7H16)是正庚烷的同分异构物。从结构上可认为是在第二个碳原子上具有一甲基的己烷。它通常作为杂质存在于正庚烷中。然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来看,2-甲基己烷具有和正庚烷(直链烷烃)相似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并不被认为是杂质。.

新!!: 溴和2-甲基己烷 · 查看更多 »

2-氨基-4-甲基嘧啶

2-氨基-4-甲基嘧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7N3,为茶色晶体粉末。.

新!!: 溴和2-氨基-4-甲基嘧啶 · 查看更多 »

3-甲基戊烷

Category:烷烃 3-甲基戊烷,是五個一結構異構體的己烷,也是分子式為C6H14的支鏈烷烴。 它是在戊烷鏈中與第三個碳原子鍵合的甲基,構成己烷的結構異構體。 它跟同樣在戊烷鏈中與第二個碳原子鍵合甲基的2-甲基戊烷的結構相似。 英文命名為3-Methylpentane和Diethylmethylmethan(二乙基甲基甲烷)(Diethylmethylmethan撰寫於德文維基,但實際上IUPAC好像不會這麼用).

新!!: 溴和3-甲基戊烷 · 查看更多 »

3-溴苯甲醛

3-溴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稳定。.

新!!: 溴和3-溴苯甲醛 · 查看更多 »

35

35是34与36之间的自然数。.

新!!: 溴和35 · 查看更多 »

35毫米膠片

35毫米膠片是一種廣泛用於活動影像拍攝和化學成像攝影的膠片尺寸規格。在攝影中也被稱爲135膠片。尺寸的命名指明了這種膠片的寬度,其介於34.98±0.03毫米(1.377 ±0.001英寸)之間。1.377 ±0.001 inches (34.98 ±0.03 mm) is the actual dimension specified by SMPTE.

新!!: 溴和35毫米膠片 · 查看更多 »

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缩写:TCNQ)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C)2CC6H4C(CN)2。这种是对苯二醌的衍生物,为电子受体,用于制备电荷转移配合物,在分子电子学中有所研究。.

新!!: 溴和7,7,8,8-四氰基对苯二醌二甲烷 · 查看更多 »

7726-95-6

#重定向 溴.

新!!: 溴和7726-95-6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35號元素Br2元素35溴单质溴水溴气溴素第35號元素臭素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