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渡來人

指数 渡來人

渡來人廣義而言是古倭國(日本的舊稱)对朝鮮、中國、越南等亞洲大陸海外移民的称号,約4至7世紀從外地遷移到倭國的人口被考古學者稱為「渡來人」,不過主要仍是代稱由東亞遷徙而來的移民史,主要來自黄河流域、山東半島、揚子江流域、滿洲、朝鮮半島,渡來人通常是因國內戰爭頻繁或隨文化交流傳播而移居日本,這些擁有高度文明的渡來人傳入諸如農耕技術、土木建築技術,以及燒製陶器、鍛鐵、紡織等農業文明。戰前叫歸化人。这些人喜欢自称是秦始皇或汉高祖后人。渡來人也有两种,一种是秦汉渡來人、一种是新來才伎。他们多数是汉人,在樂浪郡与帶方郡被高句麗攻陷后被逼移民百濟、日本。 日本彌生時代稻作文化傳入日本,雖然日本繩文時代後期就有稻作,不過真正開始普及,要到西元前3世紀以後才迅速在日本列島傳播開來,位於北九州福岡的板付遺跡(Itazuke)即彌生時代早期稻作的遺跡。 古墳時代大和政權與朝鮮半島國家交流頻繁,西元552年,百濟聖王派遣使者至大和朝廷,帶來了佛像與佛教典籍,佛教文化也隨之傳入日本,佛教傳入日本後,成為日本主要宗教之一,也成為現今日本文化的一環。大和朝廷讓這些渡來人居住在近畿地區,渡來人所帶來的文明大大改變了日本人的生活形態,後來進入飛鳥時代後許多日本王族公卿皆篤信佛教,如聖德太子和蘇我馬子等,並致力於推展佛教。百济人去日本的原因是日本向百濟索取工匠与五经博士与逃避高句丽。 白江口之戰後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和高句麗被唐新聯合軍所攻滅,許多百濟遺民逃往日本,並接受大和朝廷的保護,百濟王族子孫在日本傳百濟王統。.

52 关系: 南淵請安古坟时代古音 (日本漢字音)右京區司馬達等坂上氏大宰府大生部多大藏氏天日槍太宰府市姓 (日本政治结构)少数民族帶方郡常世神幕末機關說京都市五條貓塚古墳伊吉博德弓月君後水尾天皇在日朝鲜人和韩国人在日本的外國人北海道犬僧旻神奈川縣端午 (日本)續守言遣唐使道教飯尾乘連西京區誓約高麗氏阿加流比賣神蘇我氏長田區東國東儀秀樹森氏武內宿禰武藏國河內長野市渡來系新撰姓氏錄日韩同祖论日本日本六古窯日本道教日本文化...懷機曹達 扩展索引 (2 更多) »

南淵請安

南淵請安,又名南淵漢人,日本飛鳥時代学問僧,大和国高市郡南淵村人(現在奈良縣飛鳥川上流明日香村)。漢人之稱可能指他祖先是東漢氏渡來人知識分子。.

新!!: 渡來人和南淵請安 · 查看更多 »

古坟时代

古墳時代,為大和時代的一個階段,日本繼彌生時代之後的時代,從西元300年開始,迄於西元600年,因當時統治者大量營建“古墳”而得名。古墳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日本本州島南部,以奈良、大阪為主,北海道則未發現。此一時期的墳墓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溝,“前方後圓”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墳的周遭圍繞著中空的黏土塑像,這些筒狀土製人偶有可能是殉葬用,稱之「埴輪」。建築這些墳墓須花費大量財力,只有少數的統治階級能夠負擔,目前發現有七十一座,以鑰匙孔形的古墳最常見,大阪的大仙陵古墳,又名“仁德天皇陵”據悉為全世界最大的古墳。古墳裏通常有許多銅鏡、珠寶等陪葬品,到了後期還有兵器和鎧甲。 古墳時代又分前、中、後三期。自8世紀初開始,火葬流行,古墳逐漸式微,並開啟了佛教建築的時代;日本最早的史書《古事記》、《日本書紀》也於此時相繼編成,從而進入日本的歷史時代。古墳時代中後期,因有大量馬匹骨骼出土,故有騎馬民族征服論,提出大和國後期的國王(继体天皇)是朝鮮人,但日本歷史有相反的說法,是神功皇后征新羅生下應神天皇,即是神道教中的八幡。此一時期渡來人自朝鮮半島、中國吳越和中原地區大量來日,引進先進的技術,奠下发展基础,佛教也於此时由百济引入。.

新!!: 渡來人和古坟时代 · 查看更多 »

古音 (日本漢字音)

日本漢字音的「古音」一般認為是早於吳音傳入日本的漢字讀音。從日本方面的資料而言,「古音」並未直接作為「漢字音」的一種獨立記錄下來,僅僅是在萬葉假名及某些特定的辭彙中留下的若干痕跡。萬葉假名中無法根據吳音或漢音的體系說明的例子,被認為屬於「古音」。現代日語的常用辭彙中極少出現古音讀法,除了若干被認為與古音有關的訓讀詞。.

新!!: 渡來人和古音 (日本漢字音) · 查看更多 »

右京區

右京區()是構成京都市的11區之一,為京都市內面積最大的區。南部是過去皇族與公家別莊的所在、現在主要為住宅區;西部和北部是山區,北部被稱為「京北」,屬於丹波高原,此區域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桂川沿岸的盆地區域中。.

新!!: 渡來人和右京區 · 查看更多 »

司馬達等

司馬達等(司馬 達等,)。氏姓鞍部村主,飛鳥时代人物,他儿子鞍作多須奈,孙儿鞍作止利。.

新!!: 渡來人和司馬達等 · 查看更多 »

坂上氏

坂上氏,是一個日本古代氏族。其家族遠祖自稱為東漢氏後裔。.

新!!: 渡來人和坂上氏 · 查看更多 »

大宰府

大宰府是日本在7世紀時設立管理九州地區的行政機關,設於筑前國(位於現在的福岡縣太宰府市),大宰府下設有一職負責所有事務,其下還設有大宰權帥及大宰大貳兩位副手。.

新!!: 渡來人和大宰府 · 查看更多 »

大生部多

大生部多(おおうべ の おお)乃《日本書紀》記載鼓吹村人膜拜常世神的人物,他宣稱祭拜此神可使富者長壽、貧者富裕、年長者返老還童。.

新!!: 渡來人和大生部多 · 查看更多 »

大藏氏

大藏氏()是以「大藏」為姓的氏族。 在渡來人的東漢氏和秦氏中,負責管理國庫「大藏」的人以此職名為姓氏。.

新!!: 渡來人和大藏氏 · 查看更多 »

天日槍

天日槍(アメノヒボコ)又稱作天之日矛、日桙、天日槍命、天日桙命、海檜槍等,為《記紀》二書裡出現的新羅王子,但在《播磨國風土記》裡卻搖身一變成為神祇。.

新!!: 渡來人和天日槍 · 查看更多 »

太宰府市

太宰府市()是位於日本福岡縣中部的城市,位於福岡市東南方約16公里。它是九州古城大宰府的所在地,擁有許多歷史遺跡,包括著名觀光景點太宰府天滿宮,因此每年有大量旅客到訪,2006年的統計約有732萬名旅客到訪。 市區北側為,東側為,西南側為,由中間通過轄內,主要市區也為於此處,屬於的一部份。 由於此地在過去曾設有「大宰府」,因此其名稱常被误写做「大宰府市」。.

新!!: 渡來人和太宰府市 · 查看更多 »

姓 (日本政治结构)

姓,又稱氏姓制,是古代日本一种政治结构。其级别从高到低是臣、連、造、君、直、県主、村主,还有宿弥。大化革新前日本大約有三十種姓氏,姓可以由工作與地方命名,內部也不一定有血緣關係。姓是天皇赐给侍奉天皇的豪族,承认他们地位,没姓的人是平民与奴隶。 新撰姓氏錄把姓分三种:神别、皇别与诸番。神別是指一些贵族是隨瓊瓊杵尊降臨的神的后人;皇别,诸番是皇族后人与受赐姓的渡來人。天皇是神也无姓可姓,无权任天皇的皇室会赐姓。 最初姓是行政上分别属于不同的氏,天武天皇时代设八色姓,以前的大姓也成为朝臣,之后的人用官名称呼自己不再有人提姓。 * Category:古墳時代 Category:飛鳥時代.

新!!: 渡來人和姓 (日本政治结构) · 查看更多 »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是实行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区别对待政策的国家的差别用语,是民族主义国家中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群体,人口比例占少数。少数民族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来源真实可靠且较为全面完整的各类考古学资料可用于对此二者加以鉴别区分。由于少数民族在所居住国家的比例以及他们与多数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语言、服饰等特质,国际法中有一些保护少数民族的专门规定。.

新!!: 渡來人和少数民族 · 查看更多 »

帶方郡

2世紀的朝鮮半島,當時仍處于東漢統治。 帶方郡是204~313年的百餘年間中原王朝在朝鮮半島中西部設置的軍事、政治、經濟的地方據點。統轄由樂浪郡南部分割出的數縣(晉代為七縣-《晉書・地理誌》)與濊族、南方的韓族諸國、東南海上的倭國等區域。東漢、魏、西晉時代對此郡的經營增強了對韓、倭等東夷的後進區域的影響,魏朝成為直轄領後起了中原文化的窗口的重要作用。郡首長為太守,下屬官吏及軍隊所在地為郡治。帶方郡治處於樂浪郡治(今平壤)以南,但具體位置存在不同說法。.

新!!: 渡來人和帶方郡 · 查看更多 »

常世神

常世神(トコヨノカミ)乃《日本書紀》記載新興宗教的神明,祭拜此神可使富者長壽、貧者富裕、年長者返老還童。.

新!!: 渡來人和常世神 · 查看更多 »

幕末機關說

《幕末機關說》(幕末機関説 いろはにほへと)是從2006年10月6日到2007年4月6日在網路動畫播放網站-GyaO中播放的日本連續原創動畫(Web動畫)作品。全26話。.

新!!: 渡來人和幕末機關說 · 查看更多 »

京都市

京都市()是一個位于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為京都府府廳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京都市的面積為827.83平方公里,下轄11個區。2017年10月,京都市有人口1,472,027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還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份地區共同組成了“京都都市圈”,其人口數約有379萬。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會區」的一部份。 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東京奠都為止,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諸如葵祭、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名義被列为世界文化遺產。這些因素使得京都吸引了眾多觀光客,2008年造訪京都的日本國內外遊客數便已突破5000萬人。京都也是日本重要的工業城市,其中又以傳統產業和電子產業最為重要。京都是日本最重要的文化教育城市之一,市內共有37所大學,每百萬人平均擁有大學數量和學生佔人口比例都在日本大都市中居首。.

新!!: 渡來人和京都市 · 查看更多 »

五條貓塚古墳

五條貓塚古墳()是位於日本奈良縣五條市西河內的一座方墳,因出土了蒙古鉢形眉付盔甲而聞名,為奈良縣指定史跡。.

新!!: 渡來人和五條貓塚古墳 · 查看更多 »

伊吉博德

伊吉博德,生卒年不詳,日本飛鳥時代末期至奈良時代初期的豪族、外交官。氏族為壹伎氏(又稱伊伎氏),姓「史」或「連」日本古代的氏姓制中氏和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是由天皇下賜,是地位的稱號,亦和現今「姓氏」的含意有別。,為中國渡來氏族,長安人楊雍的後代《新撰姓氏錄》左京諸蕃・右京諸蕃:「長安人劉家楊雍之後也。」。其人可能和壬申之亂時大友皇子(近江朝)一方的將領壹伎韓國是同族人。.

新!!: 渡來人和伊吉博德 · 查看更多 »

弓月君

弓月君(生卒年不詳)是日本古墳時代的渡來人,《新撰姓氏錄》作融通王。他是日本養蠶和織布的第一人,也是日本秦氏的先祖。 根據《日本書紀》的記載,弓月君是秦人,為秦始皇的五世孫(《日本三代实錄》說是十三世孫),於285年(應神天皇16年)從百濟率領一百二十縣的人來到日本。弓月君同時也將養蠶和機織的技術傳到了日本。也是日本第一次大规模接受渡来织匠。应神天皇赐姓太秦氏。 一說弓月君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前秦的王族或貴族,在戰亂中逃往朝鮮半島的百濟,希望投奔日本,但被新羅所阻,後來隨葛城襲津彥到達日本。 Category:生年不詳 Category:卒年不詳 Category:古墳時代人物 Category:百濟人 category:渡來人 Category:秦氏 (日本).

新!!: 渡來人和弓月君 · 查看更多 »

後水尾天皇

後水尾天皇(;),日本第108代天皇,1611年5月9日-1629年12月22日在位。諱政仁()。 後水尾天皇是後陽成天皇第三皇子,母親為女御近衛前子。他於1611年接受後陽成天皇的讓位。原本後陽成天皇有意將帝位禪讓給他自己的弟弟八條宮智仁親王,因此後水尾天皇與其父之間關係並不和睦。 後陽成天皇的讓位是出於德川家康的意思,由於幕府初建,需要朝廷的權威做為後盾,而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1619年,後水尾天皇因為寵愛的女官已生下一子一女的事被傳到當時將軍德川秀忠那裡,引起秀忠強烈不滿。1620年,由於朝廷迫於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宮。 寬永四年(1627年),發生紫衣事件,朝廷為了財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允許禪門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侶數十人穿紫衣袈裟。但是幕府制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讓朝廷很沒面子。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竟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春日局的義兄是朝廷公卿、武家傳奏三條西實條,而且春日局的父親是明智光秀的部下齋藤利三,前任丈夫是大名稻葉正成),被天皇認為是奇恥大辱,覺得幕府無把他的權威放在眼裡。同年,憤怒的天皇無預警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親王,是為明正天皇。此舉是為了昭顯德川幕府想效仿從前藤原一族以天皇外祖父的身分干預朝政的野心,由於德川和子只有四名女兒活至成年,此舉同時也斷絕了再次產生流有德川血統的天皇的可能性,因為皇室自元正天皇以後形成了不成文慣例:未婚皇女一旦即位便終身不嫁。 後水尾天皇退位後,以太上天皇身份行院政。往後幾位天皇的母親,與德川家沒有血緣關係,因此在過世以後才追贈女院身分,而幾位女院的父親的授官儀式也是在極秘之間進行,可見幕府對朝廷有所壓力。後水尾天皇致力於和歌,曾命令臣下編撰《類題和歌集》。作有《伊勢物語御抄》。此外他篤信佛教,曾拜中國福建渡來人隱元禪師為師父。後水尾天皇於1680年過世,葬於月輪陵。 後水尾此一諡號,是後水尾天皇生前親自指定的諡號,來自平安時代的清和天皇。清和天皇別號水尾帝,清和天皇的後任是其子陽成天皇,陽成天皇因行事荒唐而被廢。後水尾天皇與父親後陽成天皇不和,他稱父親為「後陽成」,而自稱「後水尾」,隱然有父子關係逆轉之意。此外,當時幕府德川氏自稱是清和天皇的後裔(清和源氏),故「後水尾天皇」這個名號也隱然有壓倒德川氏的含意。天皇於生前指定諡號,在以往鎌倉時代的後嵯峨天皇,室町時代的後小松天皇也有先例。.

新!!: 渡來人和後水尾天皇 · 查看更多 »

在日朝鲜人和韩国人

在日朝鲜人和韩国人(日語:在日朝鮮人、在日韓国人,韓語:재일 한국인、재일 조선인)泛指在日本居住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国民,据2017年统计,在日朝鲜国民有3.1万,在日韩国国民有45.2万。.

新!!: 渡來人和在日朝鲜人和韩国人 · 查看更多 »

在日本的外國人

日本自公元4世纪就有来自亚洲大陆、朝鲜半岛的渡來人定居。自鎖國至幕末,被稱為「南蛮人」(來自東南亞進行貿易往來的人)、以後到明治時期被稱為「異人」(いじん),昭和以后有「外人」(がいじん)的稱呼,現在「外國人」也很常用。此外還有「異邦人」「異國人」等稱呼。 擁有永久居留權或日本國籍的人(在日中國人、在日朝鮮人、在日臺灣人、日系巴西人、在日菲律賓人、在日秘魯人等)被稱為「在日外國人」(resident aliens)。短期停留者(駐日美軍關係者,沒有臨時居住資格的人)被稱為「来日外國人」(visiting aliens)。.

新!!: 渡來人和在日本的外國人 · 查看更多 »

北海道犬

北海道犬(ほっかいどうけん、ほっかいどういぬ)是原產自日本北海道的日本狗種,又稱為「愛努犬」和「道犬」。北海道犬與其他日本狗種一樣,有專屬的原產地域及傳殖系統,由於牠是北海道厚真町的特產犬隻,因此亦被稱為「厚真犬」。北海道犬是日本「獵犬競技會」的熱門狗之一,因為北海道犬自古就有伴隨愛努族人從事狩獵活動的紀錄,即使被放在困有熊隻的監牢中,北海道犬仍能在與熊隻對峙的情況之下顯示出過人的行動能力。雖然北海道犬並不及秋田犬與柴犬般聞名於世,但在德國一帶亦有繁育北海道犬的情況。.

新!!: 渡來人和北海道犬 · 查看更多 »

僧旻

僧旻(),日本飛鳥時代的學問僧。.

新!!: 渡來人和僧旻 · 查看更多 »

神奈川縣

奈川縣()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之一,位於關東地方西南端,東京以南,西接山梨縣和靜岡縣、東濱東京灣、南濱相模灣。境內擁有古都鎌倉、日本最大軍港橫須賀等著名都市。神奈川縣的首府是橫濱。人口現有910萬1505人,面積2,415.47km2。縣名是來自身為東海道要衝而繁榮的宿場町神奈川宿(現在橫濱市神奈川區)。 都道府縣人口數僅次於東京都為第2名。人口密度次於東京都、大阪府為第3名。面積是第43名(平成19年度面積)、國土地理院。。.

新!!: 渡來人和神奈川縣 · 查看更多 »

端午 (日本)

端午(端午、たんご)是日本大和民族一個傳統節日,又稱端午節(端午の節句、たんごのせっく)、菖蒲節(菖蒲の節句、しょうぶのせっく),在日本已有悠久的歷史,與人日、上巳、七夕、重陽統稱為「」。雖然日本的端午節是由中國傳入,但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節日。 明治維新後日本廢除農曆,改用新曆,於是端午節的法定日期也改為新曆5月5日,但部份地區的端午傳統行事仍依照舊曆日期進行。日本政府自1948年起把新曆5月5日定為兒童節,列為公眾假期,也是黃金週長假期的最後一天。.

新!!: 渡來人和端午 (日本) · 查看更多 »

續守言

續守言(生卒年不詳)是日本飛鳥時代後期(7世紀後半葉)從唐朝來到倭國的渡來人,在持統天皇在位時期,曾擔任音博士一職。 660年,唐朝滅亡百濟。百濟遺臣鬼室福信為了復興百濟,起兵反唐,捕獲了唐人續守言和薩弘恪。為了迎回在倭國當人質的百濟王子豐璋並得到軍事援助,鬼室福信將續守言和薩弘恪送給了倭國。根據《日本書紀》記載,續守言和薩弘恪二人被百濟人送往筑紫,並於天智天皇二年(663年)2月左右送往倭國的都城。二人同一百餘名唐朝俘虜一起,被安置在近江國,後來移往美濃國的不破、方縣兩郡居住。 此後,續守言和薩弘恪出仕於日本朝廷,並在持統天皇三年(689年)獲賜稻子。持統五年(691年)9月,獲賜銀20兩。在《日本書紀》中,續守言和薩弘恪在此時擔任的官職是音博士,也就是在教授儒家經典的時候,教學生正確使用唐語(中國語)發音的官員。 持統六年12月,因參與飛鳥淨御原令的編輯和日本國史的編纂,獲賜水田4町。.

新!!: 渡來人和續守言 · 查看更多 »

遣唐使

遣唐使為7至9世紀時日本派遣往唐朝之使節,为华夏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之濫觴。.

新!!: 渡來人和遣唐使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新!!: 渡來人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飯尾乘連

飯尾乘連(生年不詳—1560年)是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今川氏家臣。通稱善四郎、豐前守。父親是飯尾賢連。遠江國曳馬城城主。.

新!!: 渡來人和飯尾乘連 · 查看更多 »

西京區

西京区()是京都市的11区之一,位於京都市的西南部。.

新!!: 渡來人和西京區 · 查看更多 »

誓約

誓約(うけい或うけひ)乃是古代日本實行的占卜形式之一,又可寫成宇氣比、祈請、誓等。.

新!!: 渡來人和誓約 · 查看更多 »

高麗氏

麗氏是日本古代的一個氏族,分為高麗王氏和高麗朝臣氏兩支。其祖先分別是高句麗的王族高麗若光和背奈福德。.

新!!: 渡來人和高麗氏 · 查看更多 »

阿加流比賣神

阿加流比賣神(アカルヒメノカミ)為《記紀》二書裡出現、由代表太陽的赤玉幻化而成的女神。.

新!!: 渡來人和阿加流比賣神 · 查看更多 »

蘇我氏

蘇我氏是在日本從古墳時代到飛鳥時代(6世紀—7世紀前半期)擁有勢力且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根据地是現今橿原市一帶。.

新!!: 渡來人和蘇我氏 · 查看更多 »

長田區

長田区()是神戶市中南部的一区。名稱源自轄區內的。.

新!!: 渡來人和長田區 · 查看更多 »

東國

東國,是日本在近代以前的一個地理概念,為大和朝廷對東海道鈴鹿關、不破關以東地方稱呼。東國的地域包括了關東地方、東海地方。此外,東北地方被稱為蝦夷或陸奧。.

新!!: 渡來人和東國 · 查看更多 »

東儀秀樹

東儀 秀樹(1959年10月12日-)雅樂演奏家。東京都出身。出生在奈良時代樂家家系。同時擁有華族與平民的血統。身高177cm。血型B型。.

新!!: 渡來人和東儀秀樹 · 查看更多 »

森氏

森氏,日語訓讀音為もりし,是日本的一個氏族、苗字。占日本姓氏列表第27位。.

新!!: 渡來人和森氏 · 查看更多 »

武內宿禰

武內宿禰(84年?-367年?)也作建內宿禰,根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的說法,是大和王權初期的一位大臣。他曆仕景行、成務、仲哀、應神、仁德五朝,為大和王權棟樑之臣。他是後來日本中央朝廷紀氏、巨勢氏、平群氏、葛城氏、蘇我氏等豪族共同的祖先,後來被尊為神。但其生平事蹟有很大部分屬於傳說類型。.

新!!: 渡來人和武內宿禰 · 查看更多 »

武藏國

武藏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東海道,又稱武州。武藏國的領域大約包含現在東京都(不含東京都的外島)及埼玉縣、神奈川縣的東北部。.

新!!: 渡來人和武藏國 · 查看更多 »

河內長野市

河内長野市()是位於日本大阪府東南部的城市。轄區南部為,與奈良縣和和歌山縣相鄰,此區域也被稱為,擁有多個具有歷史的觀光景點,此區域也已被劃入金剛生駒紀泉國定公園。 由於轄內約七成區域為山林地,主要市區位於北部的平原,屬於近畿平原的一部分,及自南部山區向北流入平原區域,由於大部分为砂岩地带,土壤肥沃且和温暖湿润的内陆性气候适合种植稻米、蔬菜和果树。 也由於豐富的山林資源,自19世紀末以來牙签產業非常發達,極盛時全日本的牙签中約有95%是產自本市。.

新!!: 渡來人和河內長野市 · 查看更多 »

渡來系

#重定向 渡來人.

新!!: 渡來人和渡來系 · 查看更多 »

新撰姓氏錄

《新撰姓氏錄》乃平安時代初期弘仁6年(815年)日本嵯峨天皇下令模仿中國唐朝《氏族志》所編寫的古代氏族名鑑。.

新!!: 渡來人和新撰姓氏錄 · 查看更多 »

日韩同祖论

日鮮同祖論是日本人与朝鮮人同一来源的理论。.

新!!: 渡來人和日韩同祖论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渡來人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六古窯

日本六古窯(にほんろっこよう)是日本六處歷史悠久且至今仍在生產的陶瓷窯的總稱。.

新!!: 渡來人和日本六古窯 · 查看更多 »

日本道教

日本道教是傳入日本的道教文化總稱,主要是以思想影響日本的文化,而非作為一個宗教進入日本社會。日本是中國隔海相望的鄰國,其古代文明起步較晚,。。道教也將庚申信仰等系列道教文化傳到日本,使得尊崇天皇的信仰體制也是依據諸多道教元素建構。.

新!!: 渡來人和日本道教 · 查看更多 »

日本文化

日本文化,是指在日本列島上形成的在關於思想、行為、生活、教育、信仰及價值觀等等的一系列實體或非實體的事物或象徵。 公元四世紀至九世紀,朝鲜半島的移民(渡來人)為日本帶來東亞文化,這包括其書寫系統—漢字。往后日本的遣隋使和遣唐使為日本帶來了漢傳佛教文化,如花道、茶道和香道都是伴隨著漢傳佛教傳到日本的,是日本傳統藝術的重要一環。十世紀左右,日本與東亞大陸的交流變少,開始孕育出國風文化。十六世紀中葉,歐陸文化傳到日本,後來因貿易保護政策和基督教禁令,使歐陸文化在日本的傳播停滯。直至十九世紀,日本在美國的外交壓力下签署日美神奈川条约(日美和親条約),开放了下田及箱馆两港口通商,歐陸文化在日本才得以重新復興,後來更成為日本文化的重要一員。 由於日本之於東亞大陸的地理位置,日本文化常常被劃入東亞或儒家文化圈文化之中,但始终存在爭議。美国保守派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在1993年發表的文明衝突論中,認為日本文化獨立於東亞自成一體,應並列為世界九大文明之一。而日本历史学家與那霸潤則認為日本文化是東亞大陸文化的延伸,並著重於唐朝文化的色彩,只在些許方面有差異。.

新!!: 渡來人和日本文化 · 查看更多 »

懷機

懷機(生卒年不詳)是琉球國第一尚氏王朝時期的國相。 懷機的早年事蹟和來歷不詳,唯一可知的是懷機是中國的渡來人。1418年,懷機奉中山王思紹的命令,以長史的身份出使明朝。懷機奉命建造首里城,挖掘龍潭、建立安國山,並將大量從中國帶回的花卉栽植在安國山上。 1428年,懷機繼承王茂的國相之位,成為久米士族的首領,全權負責對外貿易事務。琉球人尊稱懷機為「國公」或「道球國公」。懷機協助尚巴志統一了琉球。1428年至1440年期間,懷機使用「琉球國王相府王相懷機」的名義同東南亞諸國展開貿易。懷機曾致書舊港宣撫使,希望兩國華僑建立友好關係。1436年,懷機致書中國龍虎山天師道的教主,為尚巴志王求取符箓。尚巴志王死後,懷機為其修建了天山陵,並再度致書龍虎山天師,希望保佑尚巴志王之靈。 1451年(景泰二年),懷機奉命修建長虹堤,以便那霸各地之間的往來。懷機築壇向天照大神許願了二夜三日,最終堤壩建成。懷機便在長虹堤旁建立了供奉天照大神的神社,並建立長壽寺為其別當寺。此後,懷機便在史料中失去了記載。 由於懷機在尚巴志統一琉球的時候扮演了重要角色,現代學者將懷機比作琉球的諸葛亮。懷機從政壇上消失後不久,第一尚氏王朝就爆發了志魯布里之亂。.

新!!: 渡來人和懷機 · 查看更多 »

曹達

曹達,又作司馬曹達,5世纪元前半叶(古坟时代中期)的倭国官吏,具体生卒年不详。 其为倭王赞(倭五王之一)的臣子,被推测为是从中国渡往日本的“渡来人”。.

新!!: 渡來人和曹達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