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楊啟彥

指数 楊啟彥

楊啟彥,CBE(Yeung Kai-yin,),前香港政府官員,首位華人庫務司,曾任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兼行政總裁。任政府官員期間以其火爆「官威」聞名。.

41 关系: 大欖隧道 (西鐵綫)工業貿易署九廣鐵路公司六七暴動勞工及福利局經濟發展及勞工局置富都會環境局環境運輸及工務局田北辰韓美洵職業訓練局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運輸局香港2005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香港2007年2月香港大學大學堂香港大學校友列表香港事務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鮑文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麥高樂黎文熹蘇澤光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陳方安生柏立基港鐵中期翻新列車教育局 (香港)拔萃男書院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曾蔭權1941年1980年代香港199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1月6日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2007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2007年香港2月8日

大欖隧道 (西鐵綫)

大欖隧道(Tai Lam Tunnel)為香港港鐵西鐵綫(興建時稱為九廣西鐵)一期工程(屯門至南昌)三條鐵路隧道之一,全長5.5公里,是香港最長的一條鐵路隧道,穿越大欖郊野公園,連接西鐵綫錦田段至荃灣西站,於荃灣西站西北面設有柴灣角通風大樓,隧道只供西鐵綫列車使用。.

新!!: 楊啟彥和大欖隧道 (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工業貿易署

工業貿易署(簡稱工貿署;英語:Trade and Industry Department,TID)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專責國際通商關係、推行貿易政策和協議,以及為工業界和中小型企業提供一般支援服務。現時工業貿易署署長為甄美薇。工業貿易署原隸屬工商及科技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重組後劃入新成立的商務及經濟發展局。.

新!!: 楊啟彥和工業貿易署 · 查看更多 »

九廣鐵路公司

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廣鐵路,Kowloon-Canton Railway Corporation,縮寫:KCRC)前身為香港政府部門之一的九廣鐵路局,負責營運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根據《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1982年12月24日成立,為政府全資擁有的法定公營機構,以審慎的商業原則營運九廣鐵路。九鐵公司其後致力擴展鐵路網絡,新鐵路相繼落成並投入服務,計有新界西北部輕鐵系統、西鐵、馬鞍山鐵路、尖沙咀支線、及落馬洲支線,並開始建造九龍南線。九鐵公司亦引進新一代列車、更新車隊、開辦京九及滬九直通車服務,以及發展物業,經營接駁巴士服務、過境貨運業務、商場、車站零售服務和商務設施、物業管理、廣告及推廣業務。 2007年12月2日,根據《兩鐵合併條例》,九鐵公司的服務併入地鐵公司,並命名為香港鐵路有限公司。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的鐵路資產,期滿後可予延續。鐵路網絡營運合併後,九廣鐵路公司仍擁有有關資產,所以現時主要為一間鐵路資產持有公司,並負責監督港鐵公司遵行服務經營權協議的條款,以港鐵公司每年的付款用作投資,支付公司未償還的債項,及管理其附屬公司,包括西鐵物業發展有限公司及其13家全資附屬公司。.

新!!: 楊啟彥和九廣鐵路公司 · 查看更多 »

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六七左派工會暴動、香港五月風暴。现在一般公认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人士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反港英政府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大陆取代中華民國政权后香港唯一左派暴动。 六七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到后来有罷工工人被警方打伤打死,示威者其後使用暗殺、炸彈放置(涉及1,167個炸彈)和槍戰作為報復。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1,936人被檢控,约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32人受傷,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参加反英示威的示威者约20多人因为镇压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其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国不少城市都爆发支援“香港抗暴”的游行示威,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六七事件可算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

新!!: 楊啟彥和六七暴動 · 查看更多 »

勞工及福利局

勞工及福利局(簡稱勞福局;英語:Labour and Welfare Bureau,LW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責扶貧、勞工、人力及福利政策。於2007年7月1日成立,現任局長為羅致光。.

新!!: 楊啟彥和勞工及福利局 · 查看更多 »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英文: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abour Bureau,縮寫:EDL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前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經濟發展及勞工事務。該局唯一一任局長為為葉澍堃。.

新!!: 楊啟彥和經濟發展及勞工局 · 查看更多 »

置富都會

本條目是指香港於2003年落成之地產項目。關於全球國際大都市,請參見全球城市。 置富都會(英文:Fortune Metropolis)是香港九龍紅磡灣港鐵紅磡站上蓋綜合發展項目,發展商為長江實業,總發展面積逾140萬平方呎,包括辦公室、商場及酒店/服務式住宅都會軒。 國際都會計劃於2003年竣工,曾因九廣鐵路公司前主席楊啟彥未經投標將發展權批出與長江實業而惹來爭議。2011年7月,商場部分更名為「置富都會」。 目前該項目雖然仍由九鐵持有,但港鐵公司實際控制本項目的租賃事宜,而租金亦劃撥港鐵。.

新!!: 楊啟彥和置富都會 · 查看更多 »

環境局

境局(英文:Environment Bureau,縮寫:EN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決策局,是由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分拆出來的;於2007年7月1日成立,負責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及能源等相關的政策。.

新!!: 楊啟彥和環境局 · 查看更多 »

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境運輸及工務局(簡稱環運局;英語:Environment, Transport and Works Bureau,ETWB)曾經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一個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環境保護、交通運輸及公共工程的事務。該部門成立於2002年7月1日,至2007年7月1日起分拆。此局已經重組,各統籌範疇已分配到新的環境局、運輸及房屋局和發展局。當時該局的唯一局長為廖秀冬博士。.

新!!: 楊啟彥和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 查看更多 »

田北辰

北辰(Michael Tien Puk-sun,),香港政治人物及商人,祖籍安徽,人稱田二少,現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立法會議員、荃灣區議會愉景選區區議員、縱橫二千集團(經營G2000品牌)創辦人及主席、實政圓桌召集人。他是田元灝家族成員,其兄為萬泰集團主席、自由黨榮譽主席、前立法會議員田北俊。 田北辰曾經擔任多項公職,包括九廣鐵路公司管理局主席(2001年12月24日至2007年12月1日)、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主席(2000年11月10日至2009年6月30日)及僱員再培訓局主席(2005年4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等等。2012年,他代表新民黨參加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出戰新界西地區直選,結果成功以37,808票當選,2016年再以新民黨名義參選,成功連任。2017年4月,他宣佈退出新民黨,原因是與黨主席葉劉淑儀不和。.

新!!: 楊啟彥和田北辰 · 查看更多 »

韓美洵

韓美洵,CBE(,),英國殖民地官員,1964年3月至1969年5月出任香港副輔政司,任內曾多次署任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 韓美洵畢業於愛丁堡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於1941年加入香港政府任職官學生,同年12月參與香港保衛戰。香港淪陷後,他以戰俘身份被日方囚禁,1942年9月與另外千餘名戰俘和其他被囚人士登上客貨輪里斯本丸,準備被押往日本從事苦工。不過,里斯本丸在10月1日駛至浙江舟山對開海面時遭美國海軍潛水艇用魚雷擊中,該船旋於翌日沉沒。是次海難造成多名戰俘喪生,但韓美洵成功獲救,此後他在日本繼續遭到拘禁,直到二戰於1945年結束為止。 戰後,韓美洵重新加入香港政府,1964年出任副輔政司前歷任首席助理華民政務司、助理輔政司、兩局秘書、副防衞司和人事處主任等職,期間又曾於1954年至1956年被借調到英屬洪都拉斯出任發展專員一職。返回香港後,他在1958年至1959年參與香港紋章的設計工作,1962年至1963年主持初級公務員薪酬調查,發表備受爭議的《韓美洵報告書》。在副輔政司任內,韓美洵曾應對六七暴動,並在暴動初期兼任港府內部的宣傳委員會主席一職。他在暴動過後負責評估事件和撰寫報告,以及處理個別滋事份子被港府引用緊急條例長期拘留的問題。韓美洵喜愛研究港府歷史,曾於1963年和1969年分別為港府出版《香港旗章、公印和紋章》和《香港政府部門:1841年-1969年》兩書。.

新!!: 楊啟彥和韓美洵 · 查看更多 »

職業訓練局 (香港)

職業訓練局(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簡稱VTC)是香港一個提供專業教育及技能培訓與發展的法定機構,於1982年由香港政府成立,目的是接管以往由教育署管理的職業技能和專業教育工作。.

新!!: 楊啟彥和職業訓練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運輸及房屋局

運輸及房屋局(簡稱運房局,Transport and Housing Bureau,TH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十三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對外對內的海、陸、空交通,以及物流和房屋的政策。現任局長為陳帆。.

新!!: 楊啟彥和運輸及房屋局 · 查看更多 »

運輸局

運輸局()曾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主管運輸政策的部門。前身是香港回歸前的為布政司署運輸科。2002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推行主要官員問責制,運輸局合併至環境運輸及工務局。2007年7月1日決策局再度重組後,被劃入新成立的運輸及房屋局。.

新!!: 楊啟彥和運輸局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5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香港2005年授勳名單,2005年7月1日於憲報刊登,共有273人獲頒授勳銜及作出嘉獎,這是香港回歸以來第8份授勳名單。授勳典禮於11月26日在禮賓府舉行。.

新!!: 楊啟彥和香港2005年度授勳及嘉獎名單 · 查看更多 »

香港2007年2月

没有描述。

新!!: 楊啟彥和香港2007年2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大學堂

香港大學大學堂(University Hall)為香港大學傳統住宿舍堂之一,舍堂顏色為綠色、黑色及銀色。建築物外部本身亦是香港法定古蹟。大學堂位於薄扶林道144號,毗鄰薄扶林水塘。 該建築物本來是蘇格蘭商人德格拉斯.立畢(Douglas Lapraik)於1861年建成,並將之命名為杜格拉斯堡(Douglas Castle),以作為其公司總部及其寓所之用。1894年,巴黎外方傳教會(Missions étrangères de Paris)購入該建築物,並易名為拿撒勒樓(The Nazareth House)。拿撒勒樓遭到大規模修葺及重建,更加建了一所印刷工場,印刷工場在其後期間內印刷了六萬多本由二十八種文字編成的天主教書目流傳亞洲各地,全東南亞第一本中文聖經亦出於此。香港日佔時期,拿撒勒樓及伯達尼療養院分別成為香港仔船塢工人宿舍及日本憲兵總部。教士被逐,相傳底層休息室以及對出庭園更是當日拷打中國人、行刑及停屍的地方。1953年,巴黎外方傳教會撤離拿撒勒樓。香港大學於1954年將之購入,並於1956年正式用作男生宿舍及命名為大學堂。.

新!!: 楊啟彥和香港大學大學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本列表收錄香港大學的知名校友。列表將人物粗分為數大類,並遵循各類內容不重疊的原則進行編輯。.

新!!: 楊啟彥和香港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事務顧問

香港事務顧問(Hong Kong Affairs Advisor,簡稱港事顧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更廣泛地徵求香港各界人士對香港實現平穩過渡、保持繁榮穩定的意見和要求,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和新華社香港分社的名義決定聘請有關人士擔任港事顧問,任期至1997年6月30日,即香港回歸前。 中國政府先後聘請四批合共187人為港事顧問,他們以個人名義受聘,主要來自工商事業界別最上層的人士。人選方面只挑選中央認同的人物,因而缺乏反對意見。 另一方面,由於聘書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李鵬親自頒發,港事顧問成為了中央認同的標籤,使不少不獲得聘任的人士以各種方式謀求獲得聘任。例如,前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鄭耀宗就曾因為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獲聘而自己未有受聘而召開記者招待會抗議,引起其他人效尤,結果使中央多次需要擴大港事顧問團的團體。馮檢基曾因此揶揄這批人,戲稱他們為「講是顧問」或「房事顧問」。.

新!!: 楊啟彥和香港事務顧問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簡稱推委會)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籌組而成,推選委員會全部由香港永久性居民組成,必須具有廣泛代表性,成員包括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地區代表、香港地區全國政協委員的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前曾在香港行政、立法、諮詢機構任職並有實際經驗的人士和各階層、界別中具有代表性的人士。是負責選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行政長官及臨時立法會的組織。1996年11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推委會成員名單。推委會由400名組成,由以下4個界別所組成:.

新!!: 楊啟彥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鮑文 (香港)

鮑文(Haider Hatim Tyebjee Barma,),前香港政府官員,中學就讀於拔萃男書院,1965年取得香港大學文學士(榮譽)學位,主修經濟及政治。鮑文畢業後加入港府工作,任職政務主任。期間曾擔任多個政府部門及決策科的高層職位,1993年至1996年任運輸司。鮑文退休後隨即獲委任為公務員敍用委員會主席直至2005年4月,2006年4月出任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行政總裁。此外鮑文也是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成員。.

新!!: 楊啟彥和鮑文 (香港) · 查看更多 »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英語:Financial Services and the Treasury Bureau,FSTB)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決策局,專責香港有關財經事務及政府庫房。成立於2002年7月1日,現任局長為劉怡翔,副局長陳浩濂。.

新!!: 楊啟彥和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 查看更多 »

麥高樂

麥高樂爵士,KBE,FCIS(Sir Nathaniel William Hamish Macleod,),前香港政府官員,1991年8月至1995年8月任財政司。他是最後一位出任財政司的外籍人士,任內提出香港式「共識資本主義」(consensus capitalism)概念。.

新!!: 楊啟彥和麥高樂 · 查看更多 »

黎文熹

黎文熹(Samuel Lai,),香港出生,前任九廣鐵路公司署理行政總裁,已婚並育有一子一女,於九鐵員工不滿主席風波中辭去職位。.

新!!: 楊啟彥和黎文熹 · 查看更多 »

蘇澤光

蘇澤光,香港機場管理局董事會主席,電訊盈科前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主席兼行政總裁,香港貿易發展局前主席兼總裁。 蘇澤光畢業於喇沙小學、喇沙書院及香港大學。畢業後進入香港政府,1978年起轉到私人機構發展,先後於證券、銀行及地產業機構管理層任職。1985年至1992年任香港貿易發展局總裁,2007年至2015年任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1995年至2003年出任香港地鐵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2003至2007年擔任電訊盈科集團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 蘇澤光是香港特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非官方委員;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校董會主席;香港管弦協會董事局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美國三藩市市長榮譽顧問及曾任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友邦保險控股有限公司及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瑞信大中華區高級顧問。2000至2007年出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獨立董事;2002至2015年出任國泰航空公司獨立董事。 蘇澤光是太平紳士,2011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同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 亦於2017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大紫荊勳章。.

新!!: 楊啟彥和蘇澤光 · 查看更多 »

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

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英文:Long Term Housing Strategy Advisory Committee)簡稱長策會,於1999年3月1日成立,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個就公營及私營房屋事務方面提供專業知識及意見,協助監察政府房屋政策的實施情況,檢討和監察香港長遠房屋策略,以及進行長遠房屋政策調查研究的委員會,主席為房屋局局長。.

新!!: 楊啟彥和長遠房屋策略諮詢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陳方安生

陳方安生,大紫荊勳賢,GCMG,CBE,JP(Anson Maria Elizabeth Chan Fang On Sang,),本名方安生,香港政治人物,曾任政府官員及立法會直選議員。陳方安生在公眾場合笑容可掬的形象深入民心,故有「陳四萬」之暱稱。 陳方安生曾經是香港政府主要官員,自1993年至1997年在殖民地政府出任首位華人布政司。1997年主權移交後,她繼續在特區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任內,外界不斷有傳聞指她與上司行政長官董建華不和。至2001年,她以私人理由提早退休,結束近39年的公職生涯。後來她表示,提早退休的原因是不滿董建華急於實施高官問責制。 退休以後,陳方安生仍然活躍於香港政壇,除了先後在2006年和2007年參與七一遊行外,更一度有傳聞指她會角逐2007年的特首選舉。在2007年9月11日,她宣佈參選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參與立法會選舉的前布政司;最後她擊敗主要對手葉劉淑儀,成功當選,後於2008年9月30日卸任。.

新!!: 楊啟彥和陳方安生 · 查看更多 »

柏立基

柏立基爵士,GCMG,OBE(Sir Robert "Robin" Brown Black,),英國殖民地官員,1952年至1955年任香港輔政司、1955年至1957年任第三任新加坡總督、以及自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總督。 在1930年加入馬來亞殖民地政府的柏立基,早年曾在海峽殖民地、千里達、北婆羅乃和香港等地供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經在北婆羅乃組織游擊隊抵抗日軍,但隨後遭日軍俘獲囚禁。柏立基在二戰後出任新加坡總督,任內化解多場憲制危機,並參與自治談判和推動公務員本地化,為新加坡在1959年成為自治邦和在1963年脫離英國獨立作好準備。 在香港總督任內,柏立基見證港府財政自主,而隨著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湧入香港,也為香港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連帶工業和本土經濟有顯著的增長。與此同時,為應付大批難民對社會構成的沉重壓力,柏立基著手推動社會建設,當中包括興建伊利沙伯醫院、香港大會堂和創辦香港中文大學,另外又推出「廉租屋計劃」,以積極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擔任港督後期,香港連年水旱交侵,促使他興修水塘,並率先向大陸當局購買東江水以濟水荒。 柏立基在1964年卸任後甚少返港,而且保持傳統殖民地官員的作風,未曾撰寫回憶錄,但事實上,他對香港事務仍然十分關注。柏立基在1999年以93歲之齡去世,是繼第二任港督戴維斯爵士後歷史上第二長壽的香港總督,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新加坡總督。他生前曾多次獲英廷授勳,在1962年更獲授予屬於聖米迦勒及聖喬治勳章之中最高級別的GCMG勳銜,以肯定他多年來在殖民地的表現。.

新!!: 楊啟彥和柏立基 · 查看更多 »

港鐵中期翻新列車

中期翻新列車(Mid-life Refurbishment Train)於翻新前稱為都城嘉慕列車(Metro-Cammell Train),亦一直稱作「(電氣化)火車」,俗稱「黃頭」;翻新後稱為中期翻新電動列車,對外簡稱中期翻新列車或MLRMLR 乃Mid-life Refurbishment(中期翻新)的簡稱,俗稱「烏蠅頭」,乃九廣鐵路公司(九鐵)擁有的直交傳動通勤型電動列車,並隨九鐵和地鐵營運合併,2007年12月2日起,全數租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繼續在東鐵綫行走。目前本列車仍為東鐵綫的主力列車車型,將於2019年起陸續退役。.

新!!: 楊啟彥和港鐵中期翻新列車 · 查看更多 »

教育局 (香港)

教育局(Education Bureau,简称EDB)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13個決策局之一,專責香港教育的政策。 現任局長為楊潤雄,副局長蔡若蓮,政治助理施俊輝,常任秘書長楊何蓓茵。.

新!!: 楊啟彥和教育局 (香港) · 查看更多 »

拔萃男書院

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簡稱男拔萃、男拔和DBS)是基督教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所設辦的一所學校,為著名的香港傳統名校之一。學校佔地面積約5萬平方米,是全港第三大的中學,面積僅次於位於赤柱的聖士提反書院及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拔萃男書院成立於1869年,設有中學部及小學部(於2004年建成,全稱為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轄下22所補助學校之一,位於九龍旺角加多利山,鄰近亞皆老街和嘉道理道,是一所全日制男生學校。.

新!!: 楊啟彥和拔萃男書院 · 查看更多 »

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

下表列出曾獲大英帝國勳章的部份知名人士。內閣辦公室每年都會公佈一份「新年授勳名單」和「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內裡列出新獲勳人士所得的勳銜。獲勳者並非在名單公佈時獲勳,而是在事後才獲勳的。「新年授勳名單」一般在每年元旦前後公佈,而「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則在每年6月初公佈。.

新!!: 楊啟彥和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 · 查看更多 »

曾蔭權

曾蔭權爵士(Sir Donald Tsang Yam-kuen,1944年10月7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2及第3任行政長官。 曾蔭權於1967年加入香港政府,成為二級行政主任,其後曾於不同部門任職。1995年出任首位華人財政司,香港主權移交後過渡為財政司司長,2001年接替陳方安生出任政務司司長。2005年3月10日,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辭職,曾蔭權在行政長官補選中自動當選。6月21日,曾蔭權得到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正式任命(即日就任),並在6月24日上午9時前往北京人民大會堂,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監誓下宣誓就職,成為第2任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7年3月25日,曾蔭權在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中以649票擊敗梁家傑勝出,第二次當選特首,任期至2012年6月30日結束,其後開始退休生活,但因為在離任前的2012年2月捲入多宗不當收受利益的刑事指控,於2015年被廉政公署以公職人員行為失當等罪名提出起訴,其中一項指控在2017年2月被判罪名成立,曾蔭權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個因為在任期間觸犯刑事罪行,而被判處入獄服刑的前任最高級政府官員。.

新!!: 楊啟彥和曾蔭權 · 查看更多 »

1941年

请参看:.

新!!: 楊啟彥和1941年 · 查看更多 »

1980年代香港

1980年代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輝煌時代,在這10年間,中、英兩國為香港的前途作出決定,兩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主權將會在1997年7月1日從英國移交至中國。在經濟上香港全面起飛,成為亞洲其中一個最發達的城市,並與南韓,台灣及新加坡合稱為亞洲四小龍。.

新!!: 楊啟彥和198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9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199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第26屆)準決賽于1998年5月23日在TVB清水灣電視城,決賽于1998年6月6日在尚未啓用的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舉行。主題為“衝出香港,跨越國際”。其中,編號20號的候選佳麗向海嵐以大熱姿態橫掃四項大獎,成爲四料冠軍。.

新!!: 楊啟彥和1998年度香港小姐競選 · 查看更多 »

1月6日

1月6日是公历年的第6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9天(闰年是360天)。.

新!!: 楊啟彥和1月6日 · 查看更多 »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

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是由2006年3月10日起九廣鐵路公司出現的一場高級行政人員人事變動事件。事件直接導致九廣鐵路公司署理行政總裁黎文熹辭職,市務總經理黎啟憲被解約及潘錦全被申訴和廉政專員公署飭令停薪留職,另有19名高級行政人員收到警告信。.

新!!: 楊啟彥和2006年九鐵人事變動風波 · 查看更多 »

2007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7年2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2月28日.

新!!: 楊啟彥和2007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7年香港

2007年,政府將禁煙條例推行至包括私人地方。香港步入數碼廣播時代,無線及亞視兩大電視台2007年12月31日數碼啟播。曾特首推政改報告,承認香港人支持2012普選。.

新!!: 楊啟彥和200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月8日

2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9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6天(闰年则还有327天)。.

新!!: 楊啟彥和2月8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