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文武天皇

指数 文武天皇

文武天皇,7歲時父草壁皇子薨,受祖母持统天皇庇蔭,697年2月受封為皇太子,8月即位。701年頒行大宝令。707年6月25日薨,遺體在飛鳥岡舉行火葬,埋於檜隈安古山陵。.

82 关系: 十二章右大臣多治比池守大宝 (日本)大足 (年号)太后太上天皇太上天皇列表太上皇太皇太后头襟女皇帝女性天皇奈良時代奈良時代天皇配偶列表宣命 (日本)宫内厅小野毛野左大臣巨勢麻呂下毛野古麻呂庆云伊吉博德弓道役小角圣武天皇冕服内禅六國史元正天皇元明天皇皇太后皇太夫人神龍 (年號)神郡紀皇女縣犬養三千代續日本紀美努王田形皇女遣新羅使道镜道成寺草壁皇子飛鳥時代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高麗若光豐國麟德曆阿倍宿奈麻呂...阿倍仲麻呂蘇我姪娘蘇我氏藤原宮子藤原不比等藤原氏长安 (年号)陵墓參考地毘沙門堂淡海三船湯原王持统天皇朝服明日香皇女新田部皇女新田部親王日本历史年表日本天皇世系圖 (平安時代及以前)日本天皇列表日本年號列表日本後宮制度日本教育史懷風藻慶雲 (文武天皇)683年697年697年国家领导人列表698年国家领导人列表699年国家领导人列表7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707年7世纪 扩展索引 (32 更多) »

十二章

十二章,又称“十二文章”,是漢字文化圈古代貴族禮服上的十二種紋飾,分別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紋的起源可追溯到史前時期,到了周代正式確立,成為歷代帝王的服章制度,一直沿用到袁世凱復辟帝制為止。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的國徽也是依照十二章紋設計的。 十二章為章服之始,以下又衍生出九章、七章、五章、三章之別,按品位遞減。例如明代服制規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俱九章。.

新!!: 文武天皇和十二章 · 查看更多 »

右大臣

右大臣,日本律令官制名,太政官之一,又稱為右府、右相國、右僕射、太保。定員一人,權責和左大臣相同,平時負責輔佐左大臣,在左大臣出缺時則負責代理其政務。位階相當於正二位或從二位。和太政大臣、左大臣並稱為三大臣、三公、三槐。蘇我大臣死後,為分大臣之權,將之一分為二,稱為左右大臣。.

新!!: 文武天皇和右大臣 · 查看更多 »

多治比池守

多治比池守(,)是日本奈良時代公卿,左大臣的長子《》。。官位為從二位大納言。.

新!!: 文武天皇和多治比池守 · 查看更多 »

大宝 (日本)

大宝(701年三月廿一—704年五月初十)是飛鳥時代文武天皇的年號。朱鳥年號以後至大宝年號以前,由於持統天皇即位並停用年號,這段期間沒有年號。.

新!!: 文武天皇和大宝 (日本) · 查看更多 »

大足 (年号)

大足(701年正月—十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10个月。.

新!!: 文武天皇和大足 (年号) · 查看更多 »

太后

太后,主要是東亞漢字文化圈中,現任君王尊封給其母、祖母、前任君王正配甚至是前前任君王正配,或是其他具有相當地位女性的位號。 在中國,太后的起源據宋代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稱:「《史記秦本紀》曰:昭王母羋氏,號宣太后。王母於是始以為稱。」,認為太后一號始於戰國時期秦國昭襄王生母宣太后,後趙國趙孝成王即位時亦依秦國先例尊生母為太后(--)。後漢朝立,太后一號亦被沿用。雖難以考究《事物紀原》中關於太后一詞的起源之說是否正確,但可以肯定最早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時就有太后出現,應當是世界上最早的太后。太者,大也,又基於漢字文化圈多半有以孝為天的思想(尤其是中國),因此太后的身分與地位總是凌駕於君王之上,甚至造成歷史上部份太后的專權。 奧斯曼帝國君主的生母有蘇丹皇太后的尊封。欧洲君主的母親,如果丈夫是前任君主亦会得到类似太后的头衔,反之则不一定。中文翻譯時西方世界與奧斯曼帝國等中東地區的君主的母親,会将稱為太后,君主母亲是退位君主亦不例外。.

新!!: 文武天皇和太后 · 查看更多 »

太上天皇

太上天皇,是日本一種給予退位天皇或當朝天皇在世父親的頭銜(尊號),簡稱上皇,相當於東亞其他國家(中國、朝鮮、越南)退位皇帝的尊號「太上皇」;而出家為僧的上皇則稱太上法皇,簡稱法皇。然而,兩者的區別是為其法律地位,律令法中太上法皇包含在太上天皇裡。 太上天皇多被稱為「院」,來自「三宮」(-后位-)的總稱「院宮」,及後,包括有力貴族、寺廟與太上天皇合稱為院宮王臣家。又因為各院的居所是仙洞御所,所以上皇有時又叫作「仙洞」。.

新!!: 文武天皇和太上天皇 · 查看更多 »

太上天皇列表

日本自持統天皇十一年(文武天皇元年)八月初一(697年8月22日),持統天皇讓位給文武天皇,稱「太上天皇」起(皇極天皇曾讓位給其弟孝德天皇,但當時並未出現「太上天皇」此稱號,只是臨時尊她為「皇祖母尊」。另外,後來她亦重祚為齊明天皇),到江戶時代後期光格天皇讓位給仁孝天皇為止,共計曾有59位太上天皇。 下列列表列舉了日本歷代太上天皇的資料。.

新!!: 文武天皇和太上天皇列表 · 查看更多 »

太上皇

太上皇,簡稱上皇,是东亚国家於實行君主制時期,一種給予退位皇帝或當朝皇帝在世父親的頭銜,通常給予的對象是在世但已内禅的皇帝,且退位皇帝和現任皇帝係同一政權的元首。.

新!!: 文武天皇和太上皇 · 查看更多 »

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簡稱太后、太皇,或稱太母,是古代中國皇帝及東亞地區部份時代的君主法定祖母的正式封號。在部分朝代曾出現的太帝太后、皇太太后、帝太太后等,皆為太皇太后的變體。 由於繼承皇位的可能是庶子,或者皇帝在繼位時,其生母、親祖母已去世,所以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並不一定是皇帝的生母或親(曾)祖母。 一般的情形是,嫡子繼承皇位,只有皇帝的生母被尊為太后,繼而被尊為太皇太后。如果庶子繼位,嫡母、生母同在,則嫡母定被尊為皇太后,而生母也有可能被尊為皇太后,由此,後世可能出現太皇太后非皇帝親生祖母的情况。在旁支入繼的情况下,通常繼任皇帝只能以被繼承者為自己的尊親,不能加尊生母,她們可能只被尊為太妃而已。 總之,能夠被尊為太后、太皇太后、太帝太后,不但要看繼承人和被尊者之間的血緣關係,更要視彼此的法定關係而定。.

新!!: 文武天皇和太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头襟

头襟()是戴在日本修验道的山伏或日本神话中的天狗的额头上的一个小型黑色冠帽。.

新!!: 文武天皇和头襟 · 查看更多 »

女皇帝

女皇帝,即女性的皇帝,是君主为皇帝的君主制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为女性时的称号,一般简称女皇,在中国和日本也可简称为女帝。开创日本飞鸟时代的女天皇推古天皇(西元592年登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這個存在一定爭議,因为根据确切的记载,日本自天武天皇才開始改稱天皇,在此之前,其正式稱號應為大王),若不把天武天皇之前的日本天皇列入計算,则日本持統天皇才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而整个世界历史上被普遍承认的只有19位女皇帝(包括天武天皇之前的两位女天皇),远远少于男性皇帝,且女天皇必須仍為父系子女,这与父系社会确立以来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男尊女卑思想有直接关系。.

新!!: 文武天皇和女皇帝 · 查看更多 »

女性天皇

女性天皇,或女天皇,即女性的日本天皇,亦可稱之為女帝。.

新!!: 文武天皇和女性天皇 · 查看更多 »

奈良時代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将都城迁至平安京(京都),年代因首都而得名。由于人们希望借助佛教来达到镇护国家的目的,天平文化在这一时期蓬勃发展。.

新!!: 文武天皇和奈良時代 · 查看更多 »

奈良時代天皇配偶列表

奈良時代天皇配偶列表列出奈良時代所有天皇(包括追尊天皇)的配偶,包括皇后、妃嬪及所有受臨幸的後宮女性。.

新!!: 文武天皇和奈良時代天皇配偶列表 · 查看更多 »

宣命 (日本)

宣命指的是将日本天皇的命令不翻译为汉语文言,用汉字直接记载日语所写成的公文。和翻译成汉语文言写成的“诏敕”相对。这种公文中所使用的文体称作宣命体,这种公文中使用的表记日语的方法称作宣命书,将宣命传达给他人的使者称之为宣命使,记载宣命的纸张叫做宣命纸。汉字假名混写文就是脱胎于宣命体,因而在研究假名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 文武天皇和宣命 (日本) · 查看更多 »

宫内厅

宮內廳(、Imperial Household Agency)是日本政府中掌管天皇、皇室及皇宮事務的機構,其前身為「宮內省」與「宮內府」。 宮內廳除了負責與皇室有關的國家事務外,還有協助天皇接見外國使節與舉行儀式相關事務;保管御璽、國璽也是宮內廳的職責。 宮內廳過去是舊總理府的外局,但現在非內閣府的外局(內閣府設置法第49條),而是內閣府下的獨立機關(內閣府設置法48條)。官報上會列在內閣府的「外局」第一位。.

新!!: 文武天皇和宫内厅 · 查看更多 »

小野毛野

小野毛野,(,即生年不詳,卒於和銅七年四月十五日(日本舊曆),2011年11月5日查閱。日本飛鳥時代的官僚。他是小野妹子之孫,小野毛人之子。有子小野老、小野守等。 他在持統天皇初期位直廣肆,持統天皇九年(695年)任遣新羅使(副使伊吉博德)。文武四年(700年)進直廣參,任筑紫大貳,與大伴安麻呂、粟田真人等一同參議朝政。慶雲二年(705年)任中務卿,敘正四位上。和銅元年(705年)任中納言,次年敘從三位、大德冠。和銅七年(714年)去世。 小野毛野於慶雲四年(707年)為祈求文武天皇早日病癒,發願建造願興寺(故址位於奈良縣天理市和爾町)。作為古墳時代的豪族,外交官世家,小野氏一族是當時最早接受鄰近地域先進文化的一群人,也積極建設佛教設施(橿原考古學研究所評價)。.

新!!: 文武天皇和小野毛野 · 查看更多 »

左大臣

左大臣為日本律令制最高的常設官職,是太政官的長官,相當於正、從二位。依據養老令的記載,左大臣「統理眾務,舉持綱目,惣判庶事,彈正糾不當者,兼得彈之。」別稱「一上」、「左府」、「左丞相」、「左相國」、「左僕射」、「太傅」。.

新!!: 文武天皇和左大臣 · 查看更多 »

巨勢麻呂

巨勢 麻呂(こせ の まろ、生年不詳 - 灵龟3年1月18日(农历)(717年2月7日))是奈良時代的貴族。姓朝臣。是小徳・巨勢大海的孫子,及京職巨勢志丹之子。官位至从三位・中納言。.

新!!: 文武天皇和巨勢麻呂 · 查看更多 »

下毛野古麻呂

下毛野古麻呂(,)是日本飛鳥時代公卿,部分文獻標記其名為子麻呂,姓最初為君,其後為。父親是下毛野久志麻呂。官位是正四位下參議。.

新!!: 文武天皇和下毛野古麻呂 · 查看更多 »

庆云

庆云可以指:.

新!!: 文武天皇和庆云 · 查看更多 »

伊吉博德

伊吉博德,生卒年不詳,日本飛鳥時代末期至奈良時代初期的豪族、外交官。氏族為壹伎氏(又稱伊伎氏),姓「史」或「連」日本古代的氏姓制中氏和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姓」是由天皇下賜,是地位的稱號,亦和現今「姓氏」的含意有別。,為中國渡來氏族,長安人楊雍的後代《新撰姓氏錄》左京諸蕃・右京諸蕃:「長安人劉家楊雍之後也。」。其人可能和壬申之亂時大友皇子(近江朝)一方的將領壹伎韓國是同族人。.

新!!: 文武天皇和伊吉博德 · 查看更多 »

弓道

弓道是日本傳統的一種競技運動,也是一項源遠流長的古武道,由古代的弓術演變而來的一種儀式化的運動。弓道的基本要求,是運用和弓把箭射到標靶(的)之上,而當中涉及的動作、修養、精神力、禮儀等,都能充份鍛練弓手的身心。古代的弓術是包含著戰術、武藝的戰鬥意義,如今則已發展成一項與健康體育有關的運動。不過難得的是,有許多古老的弓道流派至今仍然存在,更能將古有的弓術精神與現代的弓道融合並存,令弓道的傳承得以延續。部份弓道流派與地方上的弓道同好會合作,建立全日本弓道聯盟,設定段位制度,進一步確立弓道的規模。.

新!!: 文武天皇和弓道 · 查看更多 »

役小角

役行者小角是日本修驗道始祖,大和國葛城上郡茅原村(今奈良縣御所市茅原)人,是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知名咒術師,世稱「役小角」,又稱「役行者」、「役優婆塞」、「神變大菩薩」(光格天皇敕諡)。平安時代,由於山岳信仰的興盛,朝廷追贈「行者」尊稱給他,之後才通稱「役行者」。史料中只有在《續日本紀》提到他,最有名則是《日本現報善惡靈異記》。 所謂「修驗道」即為利用苦行鍛鍊自我的一種修行方式,在山林之間苦練修行,藉以獲得神證之力;以在山間修得證菩提,有山岳佛教之稱。相傳役小角在山野之中艱苦修行,以松葉草蕨為食,修成「孔雀明王法」,並擁有飛行能力。.

新!!: 文武天皇和役小角 · 查看更多 »

圣武天皇

聖武天皇(;),日本第45代天皇(724年2月4日-749年7月2日)。原名首皇子()。 元明天皇之孫,714年被立為皇太子,以年紀尚幼為由,715年由冰高皇女即天皇位,為元正天皇。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首皇子的年紀並不算真的十分年幼,因此也有說法認為元正天皇的即位是為了削弱藤原不比等一族的勢力。 聖武天皇的嬪妃不多,子嗣也較少,僅與光明子生有安倍內親王(孝謙天皇)、基皇子,與縣犬養廣刀自夫人生有井上內親王、不破內親王、安積皇子。727年閏九月二十九日基皇子出生,十一月二日立為皇太子,728年九月十三日未及周歲而薨。729年二月十日,長屋王遭密告,以咒殺基皇太子罪嫌,定長屋王與其正妃吉備內親王及所有已成年的兒子死罪。長屋王在妻兒自縊後切腹自殺,史稱長屋王之變。其後,因.

新!!: 文武天皇和圣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冕服

冕服:古代中国(含东亚一些地区的某些历史时间段)男性最高等级的礼服名称。主要由冠(冕冠)、上衣(一般为玄色,即黑色)、下裳(一般为纁色,即浅红色。亦有朝代用黄色)、舄等主体部分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相构成。.

新!!: 文武天皇和冕服 · 查看更多 »

内禅

内禅是指君主退位,将皇位(王位)传到储君或皇族宗室手中,而不是传给異姓他人。内禅之后,东亚文化圈的皇帝和國王往往能得到“太上皇” 或“太上王” 的称号。.

新!!: 文武天皇和内禅 · 查看更多 »

六國史

六國史是對日本奈良時代、平安時代所編輯的六部史書的總稱。西元720年舍人親王臨摹中國正史文筆,主編《日本書紀》,成為日本正史的濫觴。西元797—901年,日本朝廷陸續編撰五部正史:《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日本三代實錄》,加上原本的《日本書紀》,合稱「六國史」。其後屢有修纂新史之計畫,卻每逢戰亂而以未遂告終。近代又有以考證學角度修纂全漢文大日本編年史的計畫,不幸遭筆禍事件而停擺。今日則有「大日本史料」補足六國史之後的空缺,可惜停留在史料、史稿程度,完成度不及六國史系列。.

新!!: 文武天皇和六國史 · 查看更多 »

元正天皇

元正天皇(;)日本奈良時代天皇,715年9月2日-724年2月3日在位。她是日本第44代天皇,也是日本歷史上第五位女天皇,諱冰高皇女()。 她是草壁皇子與元明天皇的女兒,姿色美豔,甚是貌美,一生未婚,未有子女,開啟女天皇終身未嫁之先例。弟文武天皇之子首皇子尚未長成,故即位。720年3月,薩摩隼人弒國守,令中納言大伴旅人為將平之。720年9月,陸奧蝦夷叛亂,令多治比縣守為將軍,下野石代為副將軍討伐。722年4月頒布百萬町開墾計畫。723年4月頒布三世一身法。724年2月民獻白龜於廷,改年號為靈龜。724年2月4日让位予首皇子。.

新!!: 文武天皇和元正天皇 · 查看更多 »

元明天皇

元明天皇(;,即齊明天皇7年-養老5年12月7日)是日本第43代天皇〔慶雲4年7月17日(707年8月18日)-和銅8年9月2日(715年10月3日)在位〕。她是一位女天皇,也是奈良时代的第一位天皇。原名阿閇皇女()。 元明天皇本是草壁皇子的妃子,姿色美豔,甚為美貌,生下一子二女,文武天皇、元正天皇、吉備皇女。草壁皇子早逝,儿子文武天皇即位後尊阿閇皇女為皇太妃,但文武天皇早亡,於是她便继承了皇位。在位7年,政绩颇多。708年(和铜元年),仿唐朝“开元通宝”,铸造“和铜开宝”铜钱,推行“蓄钱叙位法”;模仿唐都长安,建平城京(今奈良市)。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奈良时代。712年,公布国郡司政绩考核三条,獎贤罚贪。禁止地方豪强、寺院多占田野。713年,宣布废除高利贷债务,限制农民逃亡,奖励和推广养蚕业、丝织手工业,命太安萬侣完成《古事记》三卷。715年,让位于其女元正天皇。.

新!!: 文武天皇和元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皇太后

皇太后是皇帝、天皇为其母亲所上的尊号,太后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戰國時期,秦國秦宣太后羋八子(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

新!!: 文武天皇和皇太后 · 查看更多 »

皇太夫人

皇太夫人,是用於冊封位號為妃以下(嬪、夫人、女御等)的天皇生母之位號。日本皇室古制,天皇生母為皇后時,才能在天皇登基後成為皇太后;但若是夫人所出之子登基為天皇,則只能稱皇太夫人而非皇太后。.

新!!: 文武天皇和皇太夫人 · 查看更多 »

神龍 (年號)

龍(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龍元年二月中宗復国号唐。.

新!!: 文武天皇和神龍 (年號) · 查看更多 »

神郡

郡()是日本律令制下指定為神社或神域的郡,作為其中一種,神郡的收入用來支付神社的修理和祭祀等各項開支。.

新!!: 文武天皇和神郡 · 查看更多 »

紀皇女

紀皇女(生卒年不詳),天武天皇之女。母親是蘇我赤兄之女大蕤娘,同母兄穗積皇子,同母妹田形皇女。 關於其生平的記載極少,現時只有《萬葉集》存有大江皇女之子弓削皇子思念紀皇女的相聞戀歌,但並無其他歷史文獻證明他們後來結為夫婦。又有一說指她是珂瑠皇子(即後來的文武天皇)的妻子,可是同樣沒有史料可以證明。.

新!!: 文武天皇和紀皇女 · 查看更多 »

縣犬養三千代

縣犬養三千代(約670年-733年2月4日/天平5年1月11日)是日本奈良時代前期的一位女性人物,在一般書籍中多稱為橘三千代,但其實她最初的原姓是縣犬養,父親為縣犬養東人,之後才被賜姓為橘宿禰,改稱橘宿禰三千代,簡稱橘三千代,另也經常稱寫成縣犬養橘宿禰三千代、縣犬養橘三千代。 縣犬養三千代出生日期已不可考,推估約公元670年,她原是天武天皇後宮的女官,後嫁給敏達天皇的第四世孫子:美努王,並為其生下葛城王(長子)、佐為王(次子)、牟漏女王(三女)。.

新!!: 文武天皇和縣犬養三千代 · 查看更多 »

續日本紀

《續日本紀》是日本平安時代編撰的官方史書,記載自文武天皇元年(697年)至桓武天皇延曆十年(791年)之間的歷史大事,菅野真道於延曆十六年(797年)完成,總計四十卷。是奈良時代的基本史料,正史「六國史」中的第二冊。《續日本紀》以日本天皇為主軸,〈上表文〉提到:「彰善癉惡,傳萬葉以作鑑」。意思跟中國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資治通鑑》一樣,為帝王提供鑑戒。 《續日本紀》中所載對唐朝、新羅的外交頗為詳實,是研究唐代歷史不可或缺的史料。.

新!!: 文武天皇和續日本紀 · 查看更多 »

美努王

美努王(,)是日本飛鳥時代的,在《六國史》中又有彌努王、美奴王、美弩王和三野王等稱呼,與同時代的可能為同一人物。敏達天皇後裔,四位親王之子,官位是從四位下治部卿。.

新!!: 文武天皇和美努王 · 查看更多 »

田形皇女

形皇女(,即生於天武天皇3年,卒於神龜元年3月5日),天武天皇之女,齋王(伊勢神宮巫女)。母親是蘇我赤兄之女大蕤娘,同母兄穗積皇子,同母姊紀皇女。 706年(慶雲3年)8月29日接替泉皇女出任伊勢神宮齋王,離任返回平城京的確實時間不詳,大約是在707年(慶雲4年)6月15日文武天皇崩御以後。回京後與六人部王成婚,並誕下後來成為歌人的笠縫女王。724年(神龜元年)2月6日敘位三品。728年3月5日去世。 田形皇女本人沒有詩歌傳世,但丈夫六人部王與女兒笠縫女王皆有詩歌存於《萬葉集》。.

新!!: 文武天皇和田形皇女 · 查看更多 »

遣新羅使

遣新羅使是日本派遣新羅的使節,特指西元668年以後派往統一新羅的使節。779年(寶龜10年)為最後派遣。.

新!!: 文武天皇和遣新羅使 · 查看更多 »

道镜

道镜(),奈良时代僧人。俗姓弓削氏。河内国(在今大阪府)人。初从义渊学法相宗,后住东大寺,752年(天平胜宝三年)应孝谦天皇招入宫中道场。761年(天平宝字五年)以看病禅师身份为女皇治病,受宠幸。764年受任大臣禅师,参与政事。765年(天平神户元年)又升任太政大臣禅师。766年首次法王位。后因觊觎皇位,发生“宇佐神托事件”。光仁天皇即位,被贬为下野(今栃木縣)药师寺别当,卒于此地。.

新!!: 文武天皇和道镜 · 查看更多 »

道成寺

道成寺(どうじょうじ)是位在日本和歌山縣日高郡日高川町的天台宗寺院。山號「天音山」(てんのんざん)。文武天皇勅願、開山(初代住持)為義淵。道成寺因「髮長姬傳說」(「宮子姬傳記」)和能、歌舞伎、淨瑠璃的「安珍・清姬傳說」而聞名於世。安珍・清姬傳說之梵鐘現藏於京都妙滿寺。.

新!!: 文武天皇和道成寺 · 查看更多 »

草壁皇子

草壁皇子(662年-689年),天武天皇與持統天皇之子,被立為皇太子,但是很早就過世。妻子阿閇皇女為後來的元明天皇,子女有文武天皇、元正天皇與吉備內親王。.

新!!: 文武天皇和草壁皇子 · 查看更多 »

飛鳥時代

飛鳥時代基本上是指7世紀的日本,具體而言乃是從592年到710年之間的時期,也有人認為其開始階段可更早至538年,和前一時期的古墳時代後期相重合。飛鳥時代以其根據遺址所在地奈良城南方25公里處的飛鳥(明日香村─あすかむら,あすか漢字也寫作「飛鳥」)命名。大和王權在飛鳥時代開始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化改新後中央集權的天皇體制正式成形,取代昔日地方豪族各自半獨立的局面。從政治事件方面來說,飛鳥時代可以比較狹義的指592年推古天皇即位,593年聖德太子攝政推行改革,至694年持统天皇從飛鳥浄御原宮遷都藤原京为止的102年,或至710年元明天皇從藤原京遷都平城京(今奈良市)為止的116年。 飛鳥時代同時也是日本歷史上重要的文化、社會和政治交流發展時期,其起點為古墳時代的末期,在從中國傳入的佛教影響下有長足的發展。佛教的引入是日本社會結構改變的重要標誌,也以興建寺廟代替興建巨大古墳的風氣,因此大型古墳迅速自飛鳥時代中消失。飛鳥時代的另一個重要表現是日本國的稱呼,從倭(わ、やまと、ワ、ヰ)變為了日本(にほん)。 在藝術史上,飛鳥時代還可以分為兩個時期:6世紀的「飛鳥文化」(狹義,指到大化改新為止,早期佛教文化傳入並受到北魏和百濟的影響)和7世紀的「白鳳(はくほう)文化」(參見子條目命名之說明,指大化改新後的時期,受到更多隋朝和唐朝文化的影響)。.

新!!: 文武天皇和飛鳥時代 · 查看更多 »

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

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列出飛鳥時代所有天皇的配偶,包括皇后、妃嬪及所有受臨幸的後宮女性,以及女天皇之夫。.

新!!: 文武天皇和飛鳥時代天皇配偶列表 · 查看更多 »

高麗若光

麗若光(生卒年不詳)原名玄武若光,来自高句丽.

新!!: 文武天皇和高麗若光 · 查看更多 »

豐國

豐國是古代日本在設置令制國以前存在的一個國,其領域位於九州東北部,相當於現在大分縣全境和福岡縣的東部地區。別稱豐州、二豐。 根據《豐後國風土記》記載,景行天皇遠征九州的時候,途經菟名手下屬的仲津郡時,有白鳥銜餅飛來,儘管當時處於冬季,芋草(里芋)依然生長地很茂盛。菟名手將此芋獻給天皇。景行天皇大喜,說道:「天之瑞物,土之豐草也。」因此將這個地方命名為「豐國」。 根據《古事記》產國部分的相關神話記載,在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產下隱伎之三子島之後,隨後產下了筑紫島(九州島)。此島有胴體一個,顏面四個,分別為白日別(筑紫國)、豐日別(豐國)、建日向日豐久士比泥別(肥國)和建日別(熊曾國)。 528年,筑紫國造磐井曾將豐國置於自己統治之下,並舉兵反抗大和王權統治。然而最終被繼體天皇發兵鎮壓。7世紀末期,日本從中國導入律令制以後,文武天皇將豐國劃分為豐前國和豐後國兩個令制國。.

新!!: 文武天皇和豐國 · 查看更多 »

麟德曆

《麟德曆》是唐高宗詔令李淳風所編的曆法,於麟德二年(665年)颁行。 《麟德曆》以《皇極曆》為基礎,簡化許多繁瑣的計算,創進朔以避連四大月,並廢止十九年七閏的“闰周定闰”,《麟德曆》一直使用到開元年間,又出現緯晷不合的問題,開元十七年又頒行《太衍曆》。《麟德曆》遂不行。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載:“李淳风最精占候,其造《麟德历》,自谓应洛下閎后八百年之语,似极精且密矣,然至开元二年,仅四十年,而纬晷渐差,不亦近儿戏乎?” 日本在文武天皇元年(697年)-天平宝字七年(763年)采用《麟德曆》,因为是唐朝仪凤年间传入日本,所以又称《儀鳳曆》。.

新!!: 文武天皇和麟德曆 · 查看更多 »

阿倍宿奈麻呂

阿倍宿奈麻呂(,)是日本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公卿,姓最初為引田,後來改作,父親是阿倍比羅夫。官位為正三位大納言。.

新!!: 文武天皇和阿倍宿奈麻呂 · 查看更多 »

阿倍仲麻呂

阿倍仲麻呂(阿倍 仲麿,),又寫作「阿部仲滿」在中國時取漢名朝衡(又作晁衡、鼂衡),字巨卿。日本奈良時代的遣唐留學生之一,開元年間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留唐任多項要職。是出身日本的唐朝政治家、詩人。.

新!!: 文武天皇和阿倍仲麻呂 · 查看更多 »

蘇我姪娘

蘇我姪娘(めいのいらつめ、生卒年不詳),又名櫻井姬、日本飛鳥時代妃嬪,蘇我倉山田石川麻呂之三女。 姪娘為天智天皇之嬪,御名部皇女和阿閇皇女(後来的元明天皇)的生母。她有兩位姊姊,二姊是蘇我遠智娘也是天智天皇之嬪。她和天智天皇之嬪蘇我常陸娘、天武天皇之夫人蘇我大蕤娘(蘇我赤兄之女)是堂姐妹。據《大日本史》載,她或遠智娘其中一人是代替大姊入宮。 姐姐蘇我遠智娘死後,她将自己生的两个女儿和姐姐生的两个女儿一起养育。姐姐的女儿鸕野讃良皇女后来成为持統天皇。持統天皇之子草壁皇子之妃是姪娘之女阿閇皇女(元明天皇)。草壁死後,蘇我姪娘另一个女儿御名部皇女嫁给高市皇子为妃。.

新!!: 文武天皇和蘇我姪娘 · 查看更多 »

蘇我氏

蘇我氏是在日本從古墳時代到飛鳥時代(6世紀—7世紀前半期)擁有勢力且代代都出大臣的有力氏族。根据地是現今橿原市一帶。.

新!!: 文武天皇和蘇我氏 · 查看更多 »

藤原宮子

藤原宫子 (ふじわら の みやこ,? - 天平胜宝6年7月19日(754年8月11日)),日本奈良时代人,藤原不比等的长女,母亲是贺茂比卖。文武天皇的夫人,光明皇后的异母姊。.

新!!: 文武天皇和藤原宮子 · 查看更多 »

藤原不比等

藤原不比等(),奈良時代初期的公卿。官右大臣。藤原镰足次子,母为车持国子之女。藤原鐮足是由天智天皇赐下“藤原”之姓。文武天皇二年(698年),文武天皇下詔:“先朝所賜藤原朝臣之姓,應該由藤原鐮足之子藤原不比等繼承。藤原鐮足其他的兒子等供奉神事,應該恢復舊姓“中臣”。”因此,藤原不比等也被認為是藤原氏的實質性的始祖。.

新!!: 文武天皇和藤原不比等 · 查看更多 »

藤原氏

藤原氏是一個日本貴族的姓氏,早在飛鳥時代已經存在。在平安時代以前,藤原氏的族人均以本姓藤原稱呼;而鎌倉時代以後除公文書外,多以(如近衛、九條)稱呼。.

新!!: 文武天皇和藤原氏 · 查看更多 »

长安 (年号)

長安(701年十月—705年正月)是武則天的年号,共计3年餘。.

新!!: 文武天皇和长安 (年号) · 查看更多 »

陵墓參考地

陵墓參考地(りょうぼさんこうち)乃是按照史書紀錄、地方世代口傳、墳丘之型態規模、出土物品等,由日本宮內廳認定墓主為天皇、皇族的陵墓。不過由於欠缺埋葬者的直接證據資料,僅標註為「參考地」而已。.

新!!: 文武天皇和陵墓參考地 · 查看更多 »

毘沙門堂

毘沙門堂(びしゃもんどう)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山科區的天台宗寺院。山號「護法山」(ごほうざん)。本尊毘沙門天、文武天皇勅願、開山(初代住持)為行基。天台宗京都五門跡之一,也稱作「毘沙門堂門跡」。.

新!!: 文武天皇和毘沙門堂 · 查看更多 »

淡海三船

淡海三船(),日本奈良時代後期的皇族、貴族、文人。.

新!!: 文武天皇和淡海三船 · 查看更多 »

湯原王

湯原王(,)是日本奈良時代的、歌人,父親是天智天皇之子志貴皇子。.

新!!: 文武天皇和湯原王 · 查看更多 »

持统天皇

持統天皇(;),日本第41代天皇,女天皇,原名鸕野讚良(),又稱菟野皇女。.

新!!: 文武天皇和持统天皇 · 查看更多 »

朝服

朝服或稱朝衣、具服,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官服,後來傳至朝鮮、越南、日本、琉球。其制度形成于漢末,通常由皇帝与大臣在朝会之时穿著,即皇帝「視朝之服」及百官「朝饗之服」,有時也包括后妃、命婦、女官朝參之特定服裝。按朝会的大小、及時間不同,對朝服著裝的要求也不一樣。如唐代元日、冬至等重大朝会時,朝服必須整潔而饰物俱全。退朝之後在一般的場合則不應穿著朝服。此外,朝服也可在重大典禮之時穿著。。.

新!!: 文武天皇和朝服 · 查看更多 »

明日香皇女

明日香皇女(?-700年,即卒於文武天皇元年農曆四月初四),又稱飛鳥皇女、飛鳥內親王。她是天智天皇之女,忍壁皇子之妻。母親是阿倍內麻呂之女、嬪阿倍橘娘,同母妹是新田部皇女。 692年(持統天皇6年8月17日),持統天皇駕幸明日香皇女的田莊。694年(持統天皇8年),持統天皇為祈求明日香皇女病愈,下令讓108人出家為僧。 700年(文武天皇4年)4月4日逝世,文武天皇遣使弔唁。詩人柿本人麻呂創作了輓歌,內容是根據忍壁皇子與明日香皇女之間融洽的夫婦關係而寫的。 明日香皇女獲得持統天皇駕幸田莊,並為祈求她病愈下令過百人出家,以明日香皇女的母親是豪族之女的身份而言,她是得到了異常的禮遇。.

新!!: 文武天皇和明日香皇女 · 查看更多 »

新田部皇女

新田部皇女(にいたべのひめみこ,)是日本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皇女,天武天皇之妃。 新田部皇女的母亲是橘娘,橘娘的父亲是阿倍内麻呂。同母姐为明日香皇女。新田部皇女嫁给叔父天武天皇為妃,生下儿子舍人親王。文武天皇三年(699年)九月廿五日,新田部皇女死亡時,天武天皇的孙子文武天皇敕王臣、百官人等會葬。.

新!!: 文武天皇和新田部皇女 · 查看更多 »

新田部親王

新田部親王(,),又稱新田部皇子,是日本飛鳥時代至奈良時代的親王,位階為,職位是大惣管。.

新!!: 文武天皇和新田部親王 · 查看更多 »

日本历史年表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日本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天皇世系圖 (平安時代及以前)

本條目列出了日本天皇由傳說時代到平安時代的的直--世系圖,鎌倉時代至今的日本天皇直--世系圖參見世系圖的後半部。.

新!!: 文武天皇和日本天皇世系圖 (平安時代及以前) · 查看更多 »

日本天皇列表

一般相信,日本自古以來未曾改朝換代,始終為皇室一系(號稱「萬世一系」),但開始幾位天皇的事蹟來自傳說、神話,從第十代崇神天皇開始考古學才確認實際存在,自第十五代應神天皇開始歷史可信度才大為提高。.

新!!: 文武天皇和日本天皇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年號列表

日本年號是一種日本的紀年法,從大化革新時開始學習中國使用年號制度,不過不同的是並不像中國會一定在更替君主時換年號,後來更換年號的權力甚至掌握在幕府的手上。在古代時,日本年號都是採旧历,一直到明治五年十二月三日(1873年1月1日)改用西方通行的陽曆,成為明治六年一月一日,從此就完全使用陽曆。明治天皇登基時頒布命令,改為一個天皇固定使用一個年號,稱為「一世一元」,也改變了以往遭逢天災人禍或是有人事異動時會更改年號的習慣。此外,在南北朝時代,也曾經發生過兩個政府各自有自己年號的情況,直到統一之後,年號才再次合流。 天皇明仁於1989年即位,年號為平成,該年也就是平成元年。簡單的年份計算法為:明治年加上1867為西元年;大正年加上1911;昭和年加上1925;平成則是加上1988;因此2018年換算成日本年號就是平成30年。.

新!!: 文武天皇和日本年號列表 · 查看更多 »

日本後宮制度

日本後宮,此頁面說明的是日本天皇過去曾存在後宮制度。 飛鳥時代時的文武天皇,其臣藤原不比等所編纂的大寶律令中的「後宮官員令」為依據,是以往昔天皇的後宮為基礎,再使之更加制度化。.

新!!: 文武天皇和日本後宮制度 · 查看更多 »

日本教育史

日本教育史,自古以来,日本人认为教育是国民才智的基础。.

新!!: 文武天皇和日本教育史 · 查看更多 »

懷風藻

《懷風藻》,日本現存最古老漢詩選集。.

新!!: 文武天皇和懷風藻 · 查看更多 »

慶雲 (文武天皇)

慶雲(704年五月初十—708年正月十一)是飛鳥時代文武天皇、元明天皇的年號。.

新!!: 文武天皇和慶雲 (文武天皇) · 查看更多 »

683年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683年 · 查看更多 »

697年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697年 · 查看更多 »

697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697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698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698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699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699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7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700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707年

没有描述。

新!!: 文武天皇和707年 · 查看更多 »

7世纪

601年1月1日至700年12月31日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7世纪。唐朝取代隋朝领导中国,而本世纪末期武周中断了李唐朝廷。经历「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武周之治」后,疆域辽阔、「万邦来朝」。 新罗联合唐朝灭亡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南统一在一个政权之下;而日本此时处于社会经济巨大变革的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得到发展和巩固。 阿拉伯人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并迅速开始了「穆斯林征服」,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震撼了从中亚到西欧的世界。经历了四个多世纪的兴衰,萨珊王朝灭亡。拜占庭帝国虽丧失了查士丁尼时代的大片领土、与萨珊王朝交战不利,但将新兴的穆斯林抵御在君士坦丁堡——被誉为「世界上最富庶的城市」之外。北印度一度统一在盛极一时的戒日王朝之下。 在中美洲,蒂卡爾在Hasaw Chan K'awil(阿赫卡王,双月,巧克力领主Double Moon or Lord Chocolate 682年-734年在位)統治下重新強大,並在西元695年打败卡拉克穆尔,使得蒂卡尔重新成为玛雅中部地区的霸主。.

新!!: 文武天皇和7世纪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