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教宗方濟各

指数 教宗方濟各

#重定向 方濟各 (教宗).

79 关系: 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基督最高教宗騎士團勳章埃梅斯·希莫尼博德·羅薩里奧古巴解凍同性恋与基督教塞爾吉奧·達·羅恰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天主教伊莫拉教區天主教與演化論天主教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天主教林堡教区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主席安多尼·索特爾·費爾南德斯安德斯·阿爾博雷柳斯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巴爾塔扎·恩里克·波拉斯·卡多佐巴斯弟盎·科托·科阿拉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亞洲青年日廉洙政彼得 (使徒)何塞·布雷內斯·索洛薩諾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保祿六世嘉祿·奧索羅·塞拉嘉祿·阿吉亞爾·雷特斯告羅士打公爵理察王子哈维尔·洛萨诺·巴拉甘凱文·若瑟·法雷爾前田萬葉倪勝民納雷科的聖額我略罗德里戈·杜特尔特韓國高速鐵道莫里斯·皮亞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類斯·辣法厄爾一世·薩科額我略·貝德羅斯二十世·蓋布洛揚额我略·罗萨·查韦斯馬里奧·澤納里解結聖母马修·费斯汀路易斯·瑪利·林·曼坎昆迪奥多内·恩扎帕兰加范明敏金馬刺教宗騎士團勳章若瑟·德其素...若瑟·瓦斯若瑟·阿布斯若瑟·考茨若望·安傑洛·貝丘若望·保祿二世若望·里巴特若望·若瑟·奧梅拉若望·澤波若望二十三世雷納托·科蒂雷蒙·利奧·柏克陳日君李斌生杰勒德·拉克鲁瓦格雷格·柏克楊鳴章方濟各·馬哈爾斯基教宗庇護九世騎士團勳章教宗牧徽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教會紋章學慈悲特殊禧年慈悲面容1995年世界青年日2005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2015年1月2016年世界青年日2017年香港 扩展索引 (29 更多) »

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

德肋撒修女(Mater Teresia;),或--,天主教会中称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Sancta Teresia de Calcutta).

新!!: 教宗方濟各和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 · 查看更多 »

基督最高教宗騎士團勳章

基督最高教宗騎士團勳章(The Supreme Order of Christ,Ordine Supremo del Cristo)於1319年3月14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二世創立,是最高級的教宗騎士團勳章。.

新!!: 教宗方濟各和基督最高教宗騎士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埃梅斯·希莫尼

埃梅斯·希莫尼(Ernest Simoni,),是阿爾巴尼亞籍天主教執事級樞機。曾于1963年至1981年被監禁。.

新!!: 教宗方濟各和埃梅斯·希莫尼 · 查看更多 »

博德·羅薩里奧

博德·羅薩里奧(প্যাট্রিক ডি’রোজারিও,),是孟加拉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及會士。也是首位馬來西亞樞機和現任達卡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博德·羅薩里奧 · 查看更多 »

古巴解凍

古巴解凍(Cuban Thaw,西班牙语:deshielo cubano)是指古巴與美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在2014年開始的正常化歷程。古巴和美國的邦交在1960年代開始一直不佳,其後曾經有關係緩和的跡象;古美兩國最終在2014年12月關係正常化,並在2015年7月恢復外交關係。古巴解凍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均帶來一定影響。.

新!!: 教宗方濟各和古巴解凍 · 查看更多 »

同性恋与基督教

基督教對同性間性行為的立場,在長遠的歷史中,皆認為不合聖經的性規範,但在自由主義神學和同志神學出現後,產生不同的神學觀點。這也是二十世紀以來基督教的爭議議題之一 。 有關此議題,當代不同基督教派系的教會立場有所不同,從認為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是不合聖經的罪,到聖經容許這樣的性行為。即使同教派內,教堂或個人可能抱持多樣的觀點,也可能和教派立場相反。 在舊約聖經及新約聖經中都有提到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初期教會教父的教導認為同性性行為不合聖經規範:包括特土良(155-240)、居普良(200 – 258)、(約300年時)、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一世(349-407)等,這也是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和一些新教教派,如美南浸信會、、聯合衛理公會、地方召會、真耶穌教會、神召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至今的立場。 到了二十世紀,于爾根·莫特曼、漢斯·昆、等神學家挑戰傳統的神學立場和對聖經的理解方式。隨著這些變化,有些人主張所謂責難同性性行為的經文,為翻譯的錯誤或脈絡的錯置,並認為相互許諾關係下的同性性行為,為聖經所容許或不禁止。這種解釋得到一些新教教派和部份舊天主教會,如美國聯合基督教會、美國聖公會、美國長老教會、、、的接受。 聖經的新約及舊約中皆有關於同性性行為的經文,爭論圍繞在聖經這些经文的詮釋上,包括是否譴責這樣的性行為或只是譴責當時特定情形下的習俗,以及這些段落是否適用於現代等等。.

新!!: 教宗方濟各和同性恋与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塞爾吉奧·達·羅恰

塞爾吉奧·達·羅恰(Sérgio da Rocha,),是巴西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巴西主教團主席暨巴西利亞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塞爾吉奧·達·羅恰 · 查看更多 »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

《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為天主教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公布的文件之一,又可簡稱為《啟示》憲章。其拉丁文正式名稱依照罗马教廷文獻的命名傳統擇其前頭二字命名為Dei Verbum,直譯就是「天主聖言」,天主教教友禮儀小百科。其目的是闡明天主教信仰中關於信仰啟示的來源與傳承的意義,並為了天主教中聖經、聖傳以及教會訓導權的關係做出說明,並且特別介紹了聖經新舊約的意義所在以及聖經對於啟示的重要。 在梵二第一會期的1962年11月14日,籌備委員會神學組提出了《啟示淵源草案》,卻遭到不少與會主教的反對。在正反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最後在11月20日交付廢除表決,然而支持廢除的票數卻未達到必要的三分之二多數。考慮到這點,時任教宗若望二十三世例外介入此議程。另外,選派由神學組與基督徒合一秘書處以及多位樞機組成的包括正反二方的特別委員會負責此草案的重寫,並最終在第三會期期間的1964年9月30日以《啟示草案》之名交付討論。最後在幾次會議中針對幾點基於天主教的信仰做出更改,比如將聖經絕對無誤的敘述改為較為貼切的聖經於其教導的人類得救的真理上無誤,等較為適合的敘述。然而由於大會會期將近結束,因此最後的表決與發佈被延至第四會期,在最後做出幾個潤色後,終於在1965年11月18日由教宗保祿六世公布陳文裕:《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簡史》,上智出版社。.

新!!: 教宗方濟各和天主的啟示教義憲章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伊莫拉教區

天主教伊莫拉教區(Diocesis Imolensis)是罗马天主教在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博洛尼亚省设立的一个教区。现在是天主教博洛尼亚总教区的附属教区。。.

新!!: 教宗方濟各和天主教伊莫拉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與演化論

自從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種起源,天主教對演化論的態度就開始隨時代發展。在最初的一百年內,雖有幾次非正式的衝突和一些神職人員對其的善意或反對態度,但天主教會最初並未對演化論做出正式的官方表態。直到1950年,教宗庇護十二世在正式的教宗通籲中認同演化論的學術研究自由,只要不違反天主教信仰。若望保祿二世更直指演化論不只是個假說。在現今,天主教的非正式但普遍的立場是神導演化論,認為演化論和信仰並不衝突。有名天主教徒認為,根據《創世紀》,「第五天」中被創造的動物各按其類繁衍後代,演化其進新的種類;「第六天」中被創造的動物各按其類繁衍後代,亦演化其進新的種類。「第五天」中被創造的動物沒有和不會演化成「第六天」中被創造的動物;「第六天」中被創造的動物亦沒有和不會演化成「第五天」中被創造的動物。在「第六天」中被創造的亞當與厄娃,即人類的祖先,並不是由動物演化而來,亞當是由天主親手用塵土創造成,厄娃是由天主親手用亞當的一根肋骨創造成,人類是萬物之靈,並不是萬物的後代。Communion and Stewardship: Human Persons Created in the Image of God, plenary sessions held in Rome 2000–2002, published July 2004.

新!!: 教宗方濟各和天主教與演化論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

天主教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簡稱金馬宗座署理區)是天主教會在中華民國福建省設置的教會管區,也是台灣地區唯一的宗座署理區,成立於1968年,涵蓋範圍包括中華民國福建省現今僅有的兩個行政區劃,即金門縣與連江縣(馬祖)。宗座署理由台北總主教兼任。轄有2處堂區,各位於金門與馬祖南竿。.

新!!: 教宗方濟各和天主教金門、馬祖宗座署理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林堡教区

天主教林堡教區(Dioecesis Limburgensis、Bistum Limburg)是德國西部羅馬天主教一個教區,教座位於林堡。屬科隆總教區。成立於1821年8月16日。 教區包括黑森州和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的一部份。2008年,有教友669,271人,佔轄區總人口28%、308個堂區、466名司鐸、67名執事、256名修士、733名修女。 教區現時沒有主教,因為退休主教方濟各·伯多祿·特巴茲-凡·埃爾斯特的奢華消費習慣和其他財務上違規的行為,而被時任教宗方濟各辭退。 L.

新!!: 教宗方濟各和天主教林堡教区 · 查看更多 »

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主席

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主席(Praeses Pontificiae Commissionis pro Statu Civitatis Vaticanae),是梵蒂岡城國的立法机构-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的首长(相當於國會議長)。由教廷的高级成员担任,由教宗任命产生,任期五年。除了立法机构,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还负责梵蒂岡城國的行政事务,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主席還兼任了另一項重要的職務:梵蒂岡城國政府主席(相當於政府總理)。.

新!!: 教宗方濟各和宗座梵蒂岡城國委員會主席 · 查看更多 »

安多尼·索特爾·費爾南德斯

安多尼·索特爾·費爾南德斯(Anthony Soter Fernandezl,),是馬來西亞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首位馬來西亞樞機和吉隆坡總教區榮休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安多尼·索特爾·費爾南德斯 · 查看更多 »

安德斯·阿爾博雷柳斯

安德斯·阿爾博雷柳斯(Anders Arborelius:),是瑞典籍天主教準樞機及加爾默羅會會士。也是斯德哥爾摩教區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安德斯·阿爾博雷柳斯 · 查看更多 »

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

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樞機(ബസേലിയോസ് കര്‍ദ്ദിനാള്‍ ക്ലിമ്മീസ്,)或加上其姓氏稱呼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樞機,是印度叙利亚-玛兰卡礼天主教会的大總主教(Major Archbishop)亦即該教會的領袖,2012年或教宗本篤十六世拔擢為樞機,領聖額我略七世堂(S.)銜。他也是玛兰卡礼教会首位獲得樞機頭銜者。此外他也在教廷的東方教會部和宗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供職。2014年2月他被推舉為印度天主教主教會議的主席。.

新!!: 教宗方濟各和巴塞利奧斯·克利米斯·托通克爾 · 查看更多 »

巴爾塔扎·恩里克·波拉斯·卡多佐

巴爾塔扎·恩里克·波拉斯·卡多佐(Baltazar Enrique Porras Cardozo,),是委內瑞拉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梅里達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巴爾塔扎·恩里克·波拉斯·卡多佐 · 查看更多 »

巴斯弟盎·科托·科阿拉

巴斯弟盎·科托·科阿拉(Sebastian Koto Khoarai,),是萊索托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無玷聖母獻主會會士及莫哈萊斯胡克教區榮休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巴斯弟盎·科托·科阿拉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关系,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罗马天主教会聖座(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以“梵蒂冈”称之)及其行政机构教廷之間的双边关系,目前双方並未建立外交關係。由於双方在主教任命权、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和中国天主教全国代表会议制度等问题上的长期争执,以及圣座在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遷台後維持承認位於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因此雙方建交困難不斷。值得留意的是,雙方分別是全世界人口最多和最少的國家,但全球天主教徒人口与中国人口相当,圣座的国际影响力非同一般小国。.

新!!: 教宗方濟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梵蒂岡關係 · 查看更多 »

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

《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MITIS IUDEX DOMINUS IESUS)為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8月15日頒發的自動手諭,其宗旨是增修天主教教會法典中對於婚姻無效之審理的流程規範,加速其流程。此一更動是對於在2014年10月舉行的以家庭為宗旨的第三屆非常務世界主教代表會議中的議題所做的回應。 此外對於東儀天主教,方濟各另有頒布自動手諭《溫良與慈悲的耶穌》(Mitis et misericors Iesus)。,梵諦岡廣播電台.

新!!: 教宗方濟各和主耶穌,寬仁的審判者 · 查看更多 »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

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英語:Armenian Catholic Church,亞美尼亞語:Հայ Կաթողիկէ Եկեղեցի ,Hay Kat′oġikē Ekeġec′i)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亞美尼亞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完全與羅馬天主教會共融,換句話說他們承認羅馬教宗的領袖地位。以歷史而言他們是自亞美尼亞使徒教會中分離並改宗天主教的支派,該禮儀可追溯至安提阿禮和拜占庭禮。其領袖為亞美尼亞禮天主教基里基雅宗主教,現任宗主教為額我略·貝德羅斯二十世·蓋布洛揚(2015年7月24日當選、25日獲教宗方濟各賜予「教會共融」)。 自1749年起,他們的總部與宗主教教座就設於黎巴嫩的伯總馬。其發祥地為亞美尼亞,也隨著亞美尼亞人的移民分布於俄羅斯、伊拉克、格魯吉亞、法國、美國等地。.

新!!: 教宗方濟各和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亞洲青年日

亞洲青年日(Asian Youth Day;港澳稱亞洲青年節),簡稱亞青(AYD)。亞青是一個專為亞洲公教青年而設的聚會,每2-3年舉行一次。.

新!!: 教宗方濟各和亞洲青年日 · 查看更多 »

廉洙政

廉洙政(염수정;;聖名安德肋),是天主教首爾總教區現任總主教,同時也兼任位於北韓的平壤教區宗座署理。他在2012年5月10日由教宗本篤十六世任命,接下屆齡退休的前任鄭鎮奭樞機的總主教職務,在此之前他也以輔理主教的身分服務該教區。2014年2月22日廉洙政在羅馬由教宗方濟各拔擢為樞機。.

新!!: 教宗方濟各和廉洙政 · 查看更多 »

彼得 (使徒)

彼得(Πετρος,天主教中文译伯多禄或伯铎,正教中文译裴特若,唐朝景教譯岑穩僧伽法王,),基督教创始者耶稣所收的十二使徒之一,初代教会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有两封书信被收入新约圣经,另外,写马可福音的马可是他的门徒。 天主教会认为他建立了罗马教会,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位主教,也就是第一任教宗。 基督新教则认为這個說法沒有證據支持,彼得甚至不一定去过罗马,而羅馬主教的「首位身份」(Primacy),更曾被早期教會視為異教思想,直至中世紀都仍未被廣為接受。新教認為羅馬教會及其主教的地位只是在後來的歷史發展中才逐漸建立起來的。 按照《新约圣经》记载,彼得是加利利海边的一位渔夫,本名西門(Σίμων),由兄弟安德肋带领认识耶稣。耶稣给他改名为矶法(Κηφᾶς),即亚兰文“磐石”的意思,翻译成彼得,又稱伯多禄。他开始跟随耶稣,承認耶稣是神之子,是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之一,福音书中对十二门徒的记载以彼得最多。耶稣被捕以后,他失去信心,别人问他是否是耶稣的门徒,他三次否认,正如耶稣预言的一样。耶稣复活以后,他重坚信心。耶稣升天以后,他开始讲道,传讲福音,他大傳耶稣是救世主、也就是彌賽亞,也就是基督的好消息,并成為教会的領導人。按照教会传统说法,他后来在尼禄逼迫基督教的时候到了罗马弘法,不久殉道,官府按照他自己的要求,倒釘十字架而死,因为他认为自己不配像耶稣一样端正地钉十字架。.

新!!: 教宗方濟各和彼得 (使徒) · 查看更多 »

何塞·布雷內斯·索洛薩諾

何塞·布雷內斯·索洛薩諾(Leopoldo Brenes:),是尼加拉瓜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同時也是現任馬那瓜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何塞·布雷內斯·索洛薩諾 · 查看更多 »

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

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又稱澎湖空難、馬公空難,發生在2014年7月23日下午19時(UTC+8),復興航空222號班機在執飛中華民國臺灣高雄國際機場飛往澎湖馬公機場航線時,疑因颱風麥德姆風雨過大造成飛機降落不順利,重飛失敗,於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墜落,起火燃燒,造成機上人員48人死亡,10人重傷。另外波及11棟民宅,5人輕傷,當時有很多傷者未能在飛機大爆炸前離開,因此死亡。該次空難亦為台灣歷來死亡人數第7多及自2002年中華航空611號班機空難後傷亡最慘重的空難。飛航安全調查委員會於2016年1月29日舉行記者會,事故原因是因為機長在降落時沒有控制飛機保持最低重飛高度330尺,之後又只顧找跑道導致飛機下降至離地92尺,而且越來越偏離降落航線,當機長有意識要重飛時,已經晚了,飛機首先撞擊樹林造成受損,之後其中一輪起落架撞擊一座住宅,再撞斷機翼,之後墜毀。,並發布事故調查報告。.

新!!: 教宗方濟各和復興航空222號班機空難 · 查看更多 »

保祿六世

真福教宗--(Beatus Paulus PP.,),本名若翰·蒙蒂尼(Giovanni Battista Enrica Antonia Maria Montini;於1963年6月21日到1978年8月6日担任教宗。.

新!!: 教宗方濟各和保祿六世 · 查看更多 »

嘉祿·奧索羅·塞拉

嘉祿·奧索羅·塞拉(西班牙語:Carlos Osoro Sierra:),是天主教西班牙籍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馬德里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嘉祿·奧索羅·塞拉 · 查看更多 »

嘉祿·阿吉亞爾·雷特斯

嘉祿·阿吉亞爾·雷特斯(Carlos Aguiar Retes,),是墨西哥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特拉爾內潘特拉總教區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嘉祿·阿吉亞爾·雷特斯 · 查看更多 »

告羅士打公爵理察王子

告羅士打公爵理察王子 GCVO(Prince Richard, Duke of Gloucester,)全名理查德·亚历山大·沃尔特·乔治(Richard Alexander Walter George),是英國佐治五世國王和瑪麗王后的幼孫。他自1974年繼承父親的爵位,為告羅士打公爵。他在英國王位繼承順序中排列第23位;若撇除屬於佐治六世國王後裔的人不計算,告羅士打公爵於王位繼承順序排名最前。告羅士打公爵代行堂姐伊利莎伯二世女王的王室職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告羅士打公爵理察王子 · 查看更多 »

哈维尔·洛萨诺·巴拉甘

哈維爾·洛薩諾·巴拉甘(西班牙語:Javier Lozano Barragán:),是墨西哥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聖座宗座醫療牧靈理事會榮休主席。.

新!!: 教宗方濟各和哈维尔·洛萨诺·巴拉甘 · 查看更多 »

凱文·若瑟·法雷爾

凱文·若瑟·法雷爾(Kevin Joseph Farrell,),是美國籍天主教樞機。也是首任聖座平信徒暨家庭與生命部部長。.

新!!: 教宗方濟各和凱文·若瑟·法雷爾 · 查看更多 »

前田萬葉

前田 萬葉()是天主教日本籍樞機。也曾是大阪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前田萬葉 · 查看更多 »

倪勝民

倪勝民神父(Adolfo Nicolás,.

新!!: 教宗方濟各和倪勝民 · 查看更多 »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納雷科的聖額我略(Գրիգոր Նարեկացի Grigor Narekatsi;),是一名亞美尼亞僧侶,詩人,神秘主義哲學家、神學家,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尊奉的聖人。額我略出生於文學氣息濃厚的家庭,從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終生居住的後成為中世紀時亞美尼亞重要的學術中心。納雷科的聖額我略是位傑出的神學家,也是上舉足輕重的詩人,他被稱為“亞美尼亞第一位偉大的詩人”。 纳雷科的圣额我略著有诸多著作,值得一提的是《童贞荣福玛利亚赞颂词》和第80篇祈祷文,题名为《从内心深处与天主之母相会》。圣人在这篇祈祷文中呈现了他被诸多失望的理由所淹没,却仍表达出炽热的爱,确信天主之母必定会予以援助。收錄了额我略95篇祈禱文的祈禱之書(Book of Prayers),也稱作悲歌之書(Book of Lamentations),是亞美尼亞文學中最為世人所知的作品之一。 額我略早已同時被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與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尊為聖人。拉丁禮教會承認他的聖德是「在教義、著作和神秘學上的卓越成就」,記載了他的這些聖德,訂定每年2月27日紀念他。於2015年2月21日,教宗方濟各批准了聖座封聖部的決議,宣布他為普世教會聖師之一。2015年4月12日(),在紀念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發生一百周年的彌撒中,教宗方濟各正式將納雷科的聖額我略冊封爲教會聖師。.

新!!: 教宗方濟各和納雷科的聖額我略 · 查看更多 »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罗德里戈·「羅迪」·羅亞·杜特尔特(Rodrigo "Rody" Roa Duterte from i-site.ph.

新!!: 教宗方濟各和罗德里戈·杜特尔特 · 查看更多 »

韓國高速鐵道

韓國高速鐵道(,Korea Train eXpress,簡稱KTX)由韓國鐵道(Korail)營運,线路总长度為420千米,总投资金額為120亿美元。車輛採用了法國的TGV技術,最高時速可達300公里以上。在2004年12月16日,一組韓製的HSR-350x型列車在試驗中,其時速達352.4公里。跟其他高速鐵路列車不同的是,列車内有乘客站位。.

新!!: 教宗方濟各和韓國高速鐵道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皮亞

莫里斯·皮亞(Maurice Piat,),是毛里裘斯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及會士。也是現任路易港教區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莫里斯·皮亞 · 查看更多 »

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

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Ordo Sancti Gregorii Magni,Ordine di San Gregorio Magno)由教宗額我略十六世於1831年9月1日建立以表彰對教會或在其自身工作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天主教徒或非天主教徒。騎士團勳章名稱來自於大教宗聖額我略一世,是隸屬聖座的五個騎士團勳章之一。 勳章於1831年創立時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大十字騎士(第一級)、大十字騎士(第二級)、騎士指揮官和騎士。1905年教宗庇護十世將騎士團改革後,勳章改成四個等級,分別為大十字騎士、星級騎士指揮官、騎士指揮官及騎士,並沿用至今。女性自1994年起也可受勳。.

新!!: 教宗方濟各和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類斯·辣法厄爾一世·薩科

類斯·辣法厄爾一世·薩科(敘利亞語:;Louis Raphael I Sako:),本名路易·薩科(Louis Sako),第106任加色丁禮天主教會加色丁禮天主教巴比倫宗主教區。.

新!!: 教宗方濟各和類斯·辣法厄爾一世·薩科 · 查看更多 »

額我略·貝德羅斯二十世·蓋布洛揚

額我略·貝德羅斯二十世·蓋布洛揚(亞美尼亞語:Գրիգոր Պետրոս Ի. Կապրոյեան,),是亞美尼亞籍天主教亞美尼亞禮宗主教。為第二十任亞美尼亞禮天主教會西利西亞宗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額我略·貝德羅斯二十世·蓋布洛揚 · 查看更多 »

额我略·罗萨·查韦斯

额我略·罗萨·查韦斯(Gregorio Rosa Chávez:),是薩爾瓦多籍天主教準樞機。也是聖薩爾瓦多總教區輔理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额我略·罗萨·查韦斯 · 查看更多 »

馬里奧·澤納里

里奧·澤納里(Mario Zenari,),是意大利籍天主教執事級樞機。也是現任聖座駐敘利亞大使。.

新!!: 教宗方濟各和馬里奧·澤納里 · 查看更多 »

解結聖母

解結聖母瑪利亞,是的一種稱號,同時也是一幅表達這一敬禮的巴洛克風格(Wallfahrtsbild 或 Gnadenbild)油畫的名字。這幅油畫作者為畫家,創作於約1700年,現保存於德國巴伐利亞奧格斯堡的天主教中。 教宗方濟各在德國學習時曾瞻仰過這幅畫,後其將這一敬禮帶到了拉丁美洲。.

新!!: 教宗方濟各和解結聖母 · 查看更多 »

马修·费斯汀

修·費斯汀(Matthew Festing,1949年11月30日-),為第79任馬爾他騎士團大教長,自2008年起,為終身職。同時他也為自1258年以來第二位被選為大教長的英國裔人士。自1977年獲准加入馬爾他騎士團以來,經歷許多職位。2017年1月24日,受教宗方濟各之邀,辭去大教長一職,政務議會於1月28日通過其請辭。 2015年,獲頒台灣輔仁大學名譽哲學博士學位。.

新!!: 教宗方濟各和马修·费斯汀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瑪利·林·曼坎昆

路易斯·瑪利·林·曼坎昆(Louis-Marie Ling Mangkhanekhoun,),是老撾籍卡穆族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巴色宗座代牧區宗座代牧。.

新!!: 教宗方濟各和路易斯·瑪利·林·曼坎昆 · 查看更多 »

迪奥多内·恩扎帕兰加

迪奧多內·恩扎帕蘭加(Dieudonné Nzapalainga,),是中非共和國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及無玷聖母獻主會會士。也是首位中非共和國樞機和現任班吉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迪奥多内·恩扎帕兰加 · 查看更多 »

范明敏

范明敏(越南語:Gioan Baotixia Phạm Minh Mẫn,教名Jean Baptiste:),是一位枢机,天主教胡志明市总教区的榮休总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范明敏 · 查看更多 »

金馬刺教宗騎士團勳章

金馬刺教宗騎士團勳章(The Order of the Golden Spur/Order of the Golden Militia,1/Milizia Aurata,name,name)是為了表揚對天主教會有傑出貢獻和服務的人士而設立的教宗騎士團勳章。19世紀開始,騎士團開始沒落。現在騎士團只剩下一個團員。.

新!!: 教宗方濟各和金馬刺教宗騎士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若瑟·德其素

若瑟·德其素(Jozef De Kesel,),是比利時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梅赫倫-布魯塞爾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瑟·德其素 · 查看更多 »

若瑟·瓦斯

聖若瑟·瓦斯,(泰米尔语:புனித ஜோசப் வாஸ்,孔卡尼语:Bhagivont Zuze Vaz,僧伽罗语:Santha Juse Vaz Piyathuma,葡萄牙語:Santo José Vaz;),出生於葡屬印度時期果阿邦的小鎮贝瑙利姆,是一名羅馬天主教的神父以及奇蹟聖十字架會會祖,致力於錫蘭(現稱斯裡蘭卡)的福傳工作。 當時錫蘭島由信奉加爾文主義的荷蘭人統治,天主教的聖職人員不是被殺就是被驅逐出境,教堂遭到亵渎和破壞,信友們被死亡威脅嚇得驚慌四散,瓦斯神父得知如此情況,心中的傳教熱火敦促他奔向那座受苦的島嶼。瓦斯神父小心翼翼地隱藏自己的身份,秘密地執行牧職、聽告解,並在夜間舉行彌撒。在他傳教活動的後期,瓦斯神父與康提王國的國王成為了好友,並被允許自由傳教。直到瓦斯神父去世為止,天主教已在錫蘭島復興起來。 為紀念瓦斯神父的福傳工作,他被尊稱為“錫蘭的宗徒”。1995年1月21日於科倫坡,瓦斯神父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冊封為真福品。2015年1月14日,同樣於科倫坡的加勒菲斯绿地公園,教宗方濟各於國際牧靈訪問斯裡蘭卡期間主持弥撒圣祭中,將瓦斯神父封聖。.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瑟·瓦斯 · 查看更多 »

若瑟·阿布斯

若瑟·阿布斯(英語:Joseph Absi:),是敘利亞籍天主教宗主教和聖保祿傳教會會士。也是現任默基特希臘禮天主教會安提阿宗主教兼該教會之領袖。.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瑟·阿布斯 · 查看更多 »

若瑟·考茨

若瑟·考茨()是天主教巴基斯坦籍樞機。也是現任卡拉奇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瑟·考茨 · 查看更多 »

若望·安傑洛·貝丘

若望·安傑洛·貝丘(Giovanni Angelo Becciu;),是意大利籍天主教樞機。也是現任代理國務卿(一般事務處)暨馬爾他騎士團特別代表。.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望·安傑洛·貝丘 · 查看更多 »

若望·保祿二世

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Sanctus Ioannes Paulus PP.,)是第264任天主教教宗,本名卡罗尔·若瑟·沃伊蒂瓦(Karol Józef Wojtyła,国际音标:,),出生於波蘭,于1978年10月16日被选为教宗,是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也是自1522年亞德六世離世後456年來第一位非意大利人出身的教宗,在位時間則是史上第二長,僅次於庇护九世。 從事聖職前曾擔任過運動員、戲劇演員、礦工、化學工廠員工。擔任教宗後總共進行過102次國際訪問,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宗。逝世被尊稱為大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 the Great),是史上第四位及1138年來首位被冠上「大教宗」(The Great Pope)頭銜的教宗,其他三位分別是教宗良一世、教宗額我略一世和教宗尼各老一世。教宗方濟各於2014年4月27日,將其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同時冊封為聖人。其紀念日定於10月22日。.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望·保祿二世 · 查看更多 »

若望·里巴特

若望·里巴特(John Ribat,),是巴布亞新畿內亞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及會士。也是首位巴布亞新畿內亞樞機和現任莫爾茲比港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望·里巴特 · 查看更多 »

若望·若瑟·奧梅拉

胡安·若澤·奧梅拉(Juan José Omella,),是西班牙籍天主教準樞機。也是巴塞隆拿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望·若瑟·奧梅拉 · 查看更多 »

若望·澤波

若望·澤波(Jean Zerbo:),是馬里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巴馬科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望·澤波 · 查看更多 »

若望二十三世

教宗聖若望二十三世(Sanctus Ioannes PP.,),原名安杰洛·朱塞佩·龙嘉利(Angelo Giuseppe Roncalli);于1958年10月8日至1963年6月3日岀任羅馬教宗,是歷代教宗中頗受敬重的一位。曾召開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提倡“清廉教會”,1963年4月发布著名教宗通谕《和平于世》。.

新!!: 教宗方濟各和若望二十三世 · 查看更多 »

雷納托·科蒂

雷納托·科蒂(Renato Corti,),是意大利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諾瓦拉教區榮休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雷納托·科蒂 · 查看更多 »

雷蒙·利奧·柏克

雷蒙·利奧·柏克(Raymond Leo Burke,),是美國籍天主教執事級樞機。也是現任耶路撒冷、羅得島和馬爾他聖若望主權軍事醫院騎士團總監。.

新!!: 教宗方濟各和雷蒙·利奧·柏克 · 查看更多 »

陳日君

陳日君樞機(His Eminence Cardinal Joseph Zen Ze-kiun, S.D.B.;)為天主教會樞機,慈幼會會士。出生於上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為躲避戰火移居香港,1961年晉鐸,天主教香港教區第六任正權主教;2006年被擢陞為樞機,是香港教區第二位獲此榮銜者。.

新!!: 教宗方濟各和陳日君 · 查看更多 »

李斌生

李斌生主教(The Most Reverend Stephen Lee Bun-sang,),聖名斯德望,主業團成員,天主教澳門教區第廿四任正權主教,也是首次由在香港成長、服務人士調任為澳門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李斌生 · 查看更多 »

杰勒德·拉克鲁瓦

傑勒德•西普裡安•拉克魯瓦(Gérald Cyprien Lacroix,),是加拿大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現任魁北克總教區總主教和加拿大主教長。.

新!!: 教宗方濟各和杰勒德·拉克鲁瓦 · 查看更多 »

格雷格·柏克

額我略·若瑟·柏克(Gregory Joseph "Greg" Burke),又稱格雷格·柏克(Greg Burke),是一名美國媒體工作人員。為候任聖座新聞室主任,亦即教宗方濟各的官方發言人。,梵蒂岡廣播電台,2016年7月12日 他也是名主業團成員。.

新!!: 教宗方濟各和格雷格·柏克 · 查看更多 »

楊鳴章

楊鳴章主教(The Most Reverend Michael Yeung Ming-cheung, ),現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楊鳴章 · 查看更多 »

方濟各·馬哈爾斯基

方濟各·馬哈爾斯基(Franciszek Macharski,),是波蘭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也是原克拉科夫總教區總主教。.

新!!: 教宗方濟各和方濟各·馬哈爾斯基 · 查看更多 »

教宗庇護九世騎士團勳章

教宗庇護九世騎士團勳章(1/Ordine Piano)是由教宗庇護四世於1560年創立,教宗庇護九世於1847年6月17日重新授予的騎士團勳章。自1994年開始,此騎士團勳章可向女性頒授。 此騎士團勳章本由教宗庇護四世於1560年創立,但後來停止授予。1847年6月17日,教宗庇護九世將其重新授予並以自己的教宗尊號將勳章命名。1849年6月17日,教宗庇護九世將勳章分為四級,分別為大絲帶騎士、徽章指揮官、指揮官和騎士。 勳章現時有五個等級。領環大十字騎士為勳章的最高等級並只會授予國家元首。而向非國家元首授予的最高等級為大十字騎士,大十字騎士通常授予給對天主教會及國際社會有傑出貢獻的天主教徒、擔任駐聖座大使職位最少兩年或積極拓展自己國家與聖座關係的外交官。而勳章的其餘三個等級為星級騎士指揮官、騎士指揮官及騎士,這三級的勳章授予信奉天主教及非天主教人士。.

新!!: 教宗方濟各和教宗庇護九世騎士團勳章 · 查看更多 »

教宗牧徽

從1198年開始,每一位教宗都拥有其个人的教宗牧徽以作为其教宗的标志。從1304年起,所有任代理教宗的總務樞機都拥有其个人的宗座從缺牧徽。教宗紋章、宗座從缺紋章與教宗牧徽、宗座从缺牧徽的不同是,教宗紋章、宗座从缺紋章永遠都是一樣;而教宗牧徽、宗座從缺牧徽會跟着不同的教宗而改變。 首位有教宗牧徽是诺森三世(由诺森三世創立,1198 - 1216年在任),首位有宗座從缺牧徽的是加納‧拉義诺(1304年,博義八世至本笃十一世期間,由博義八世創立)。 大部分的教宗牧徽都包含三重冕的图案。教宗本笃十六世改变了纹章学上的习惯,用主教冠和披带将其代替,而教宗方濟各亦跟隨本篤十六世的決定。传统上教宗牧徽均有金银钥匙,以代表权力束缚和释放于地上(银色)和天上(金色)。宗座從缺牧徽是在宗座華蓋下置交叉的一金一銀兩把鑰匙加時任總務樞機(在無教宗時稱代理教宗)的總務樞機徽,當有新教宗時則改用新教宗的教宗牧徽而那位總務樞機則用回原本的總務樞機徽。其中鑰匙的意義由〈瑪竇福音〉第16章18-19句所賦予: 因此,在牧徽学中,钥匙象征着教宗权力作为基督之代表在地上的精神权威。.

新!!: 教宗方濟各和教宗牧徽 · 查看更多 »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

教宗若望二十三世(Ioannes PP.)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Ioannes Paulus PP.)是兩位的罗马天主教会教宗暨梵蒂冈城国元首。他們於2014年4月27日同時在聖伯多祿廣場由教宗方濟各宣告為聖人。此一封聖案於2013年7月通過。.

新!!: 教宗方濟各和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與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封聖 · 查看更多 »

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是第二次梵諦岡大公會議所發布的一項正式文件,依照教廷文獻的命名原則取前二字為其名稱為〈Nostra Aetate〉,直譯為〈在我們的時代〉,為該次大公會議發表的三篇宣言之一。該文件是梵諦岡第二次大公會議試圖為羅馬天主教與其他宗教交流時態度訂立正式立場而發布的。該文獻在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第三會期中於1964年11月25日通過,並於1965年10月28日由教宗保祿六世發布。名稱中的教會是指羅馬天主教,而非泛指所有基督宗教。 該文獻的前身是〈對猶太人與非基督宗教態度草案〉,此為〈大公主義草案〉的第四章,由於與會主教們對於該涉及反猶太主義的議題感到棘手而難以達到共識,因此在第二會期討論〈大公主義草案〉時將此章節留待第三會期並由負責的神學小組重新撰寫後再行討論,最後此章節被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單獨的宣言,由於與會主教對於反猶主義的反感,因此名稱中的猶太人字樣也被刪除。.

新!!: 教宗方濟各和教會對非基督宗教態度宣言 · 查看更多 »

教會紋章學

教會紋章學(Ecclesiastical heraldry)是基督宗教的教士所應用的紋章學傳統。教會紋章起初用於標駐文件,之後則延伸出一種用來分辨教區或特定個人的系統。在天主教這個系統是一種正式的規範,用於主教們(包括教宗)的個人化牧徽之上。信義宗、聖公會、東儀天主教以及正教會的神職人員則將類似的傳統使用於標誌教會機構如學校或教區。 教會紋章的特色在於不像其他紋章,除了中間的盾徽被保留外,並沒有一般紋章的頭盔、武器等與軍隊和戰爭的相關元件,也不常使用護盾獸或是支撐物,也沒有飾徽,另以「教會標記」(insignia)替代來圍繞在盾徽周圍,用來表示紋章所有人在所屬教派或教會中的地位。最明顯的就是盾徽上方的寬邊帽(galero),這是一種闊邊的扁平帽,附有穗帶裝飾,教會標記中使用不同顏色以及流蘇(tassel)的數量代表紋章所有人的位階分別,如樞機主教使用紅帽,一般主教使用綠色的帽子。其他的教會標記還有十字架、主教冠或是牧杖,東儀天主教大多使用帶有個人風格的主教冠和權杖,以及祭衣作為標記而非寬邊帽。教宗的牧徽有自己的形式,主要是頂上的教宗三重冕(教宗本篤十六世和教宗方濟各以主教冠替代),聖伯多祿的鑰匙等。.

新!!: 教宗方濟各和教會紋章學 · 查看更多 »

慈悲特殊禧年

慈悲特殊禧年(Iubilaeum Extraordinarium Misericordiae.),也簡稱為慈悲禧年或慈悲聖年,是天主教會於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11月20日舉行的禧年,原先禧年是固定每隔25年舉行一次的,因為教宗方濟各認為需要一次的禧年來使教會重拾對於慈悲的關注,在生活中體驗天主的寬恕與關愛。因此特別訂定這次的特殊禧年。 此一禧年如同歷屆一樣都有開啟的儀式,並讓信徒在懺悔後於聖門朝聖以獲取全大赦。然而教宗方濟各為了強調全世界教會的共融,有別於以往只打開羅馬的四座特級宗座聖殿的作法,邀請各教區的主教開啟主教座堂、以及其他教區內適合的教堂的聖門。而他自己也選擇在2015年11月29日訪問中非共和國時,開啟了班吉總教區主教座堂的聖門。.

新!!: 教宗方濟各和慈悲特殊禧年 · 查看更多 »

慈悲面容

《慈悲面容》(Misericordiae Vultus)是教宗方濟各在2015年4月11日為宣布慈悲特殊禧年的舉行而頒布的教宗詔書。此詔書除宣告於2015年12月8日至2016年11月20日結束的慈悲禧年的舉行外,時也針對了「慈悲」這個觀念在基督信仰中的角色做出介紹,並且說明了此禧年間的特定事項。.

新!!: 教宗方濟各和慈悲面容 · 查看更多 »

1995年世界青年日

十屆世界青年日於1995年1月10日到15日在菲律賓馬尼拉舉行。這是世界青年日第七次國際級慶典,也是迄今唯一一次在亞洲國家舉行(1999年以後,亞洲天主教青年有了自己的亞洲青年日)。本屆主題為「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若望福音 20:21)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親自出席了活動,這是他第二次到菲律賓,也是最後一次。2003年1月他本有意出席在馬尼拉召開的第四屆,但因健康因素取消。 高達五百萬人出席了在黎剎公園舉行的閉幕彌撒,在歷代教宗主持的活動中位居史上第二多,僅次於2015年教宗方濟各訪問菲律賓時聚集的人潮。 基地組織在科威特籍恐怖分子指揮下,企圖在若望·保禄二世參加本屆世界青年日時以炸彈暗殺他(波金卡计划),幸而在實施前即因失火而被菲律賓警方查獲,遂失敗。.

新!!: 教宗方濟各和1995年世界青年日 · 查看更多 »

2005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2005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是若望·保祿二世在2005年4月2日去世後,天主教會為了選出新教宗而舉行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依据天主教法典,选举必须在前任教宗死後15天至20天内举行(4月17日-4月22日)。全世界符合被提名為教宗的樞機,在2005年4月18日開始在梵蒂冈的西斯汀礼拜堂舉行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經過4輪的投票失敗後,於4月19日17時49分,西斯汀礼拜堂的烟囱冒出白煙,代表樞機團已選出新教宗;18時04分,圣伯多禄大教堂响起钟声,正式確認新教宗已被選出。新教宗的姓名及尊號在18時41分由樞機團首席助祭,智利籍的豪爾赫·阿圖羅·阿古斯汀·梅迪納·埃斯特維斯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教堂的中央陽台宣布,新教宗為樞機團團長,德国籍的若瑟·拉辛格樞機,並取尊號「本篤十六世」。18時48分,新教宗登上聖伯多祿大教堂的中央陽台與信眾見面並给予信眾首个宗座祝福(Apostolic Blessing),即《致全城與全球》(Urbi et Orbi,「全城」指教宗駐地羅馬)的降福,于圣伯多禄广场的信众则高呼“教宗万岁”(Viva il Papa)。拉辛格樞機於4月24日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教宗就職彌撒後正式成為天主教第265任教宗。.

新!!: 教宗方濟各和2005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 · 查看更多 »

2015年1月

; 財經.

新!!: 教宗方濟各和2015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世界青年日

31屆世界青年日(Światowe Dni Młodzieży 2016)於2016年7月25日-7月31日在波蘭克拉科夫舉行。該屆世界青年日是第15次國際級慶典,主題為「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瑪竇福音 5:7)。這是波蘭時隔25年後再度舉辦世青,上一次是1991年於琴斯托霍瓦舉行。.

新!!: 教宗方濟各和2016年世界青年日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教宗方濟各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