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指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Československé legie,Československé légie),通称捷克军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协约国协同作战的捷克族裔和斯洛伐克族裔志愿军人。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得到盟国的支持,从而可以在奥匈帝国境内的一部分建立独立国家捷克斯洛伐克。.

15 关系: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卢德维克·斯沃博达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俄国内战俄国立宪会议喀山爱德华·贝奈斯莫里斯·雅南西伯利亚干涉西伯利亞鐵路麥德森輕機槍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苏联红军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日本干涉西伯利亚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

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Кири́лл Афана́сьевич Мерецко́в,Kirill Afanasievich Meretskov,),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1944年)。他于1918年加入紅軍,在俄国内战中曾多次负伤,后入总参军事学院学习和第1骑兵集团军作战。内战结束后在多个军区担任参谋长,参与军事改革,十分看重士兵训练和改善交通的重要性。1936年作为苏方军事顾问参加西班牙内战,回国后升任副总参谋长。1939年底的苏芬冬季战争中,他率军突破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8月到1941年1月间短期担任苏军总参谋长,参与苏军“反侵略计划”的制定。 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备经拷打与折磨,3个月后他被释放,派往西北方向。曾抵御南下的芬兰军队和夺取德军控制的季赫温,防止列宁格勒被彻底包围。其后两年里他多次组织解除对列宁格勒的围困的行动,经历过柳班战役的失败和“火花”行动的成功。列宁格勒解围后,组织了对芬兰军队的进攻,迫使芬兰退出战争。1945年在佩特萨莫—希尔克内斯攻势中歼灭位于北极圈中的德军,被授予苏联元帅军衔。1945年8月指挥远东第1方面军参加八月风暴行动,迅速攻入滿洲地區,精兵堂。,获得了苏联最高军事荣誉:胜利勋章。.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 · 查看更多 »

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卢德维克·斯沃博达(Ludvík Svoboda,)捷克斯洛伐克将领和政治家。捷克斯洛伐克总统(1968年-1975年)。在1968年8月苏联军队入侵及以后期间因抵制苏联要求而大得民心。两次世界大战的民族英雄。.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卢德维克·斯沃博达 · 查看更多 »

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

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Ива́н Ефи́мович Петро́в,),苏军大将。.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伊万·叶菲莫维奇·彼得罗夫 · 查看更多 »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俄国内战 · 查看更多 »

俄国立宪会议

俄国立宪会议(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е 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拉丁轉寫:Vserossiiskoe Uchreditelnoe sobranie) 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推翻俄羅斯帝國后而产生的一个宪政民主议会。这个民主的议会在1918年1月5日(儒略历)16时由民选代表召开,但翌日凌晨5时即遭列寧等布尔什维克強制解散,歷史上仅仅存在了13个小时。.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俄国立宪会议 · 查看更多 »

喀山

喀山(Каза́нь;Казан,俄语拉丁化:Kazan'),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及最大城市。根据俄罗斯2010年人口调查,居民为1,143,600人,为俄国第八大城市。喀山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伏尔加河与卡赞卡河的交汇处。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同为俄罗斯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2009年,俄罗斯专利局宣布喀山为俄罗斯运动之都。喀山克里姆林宫为世界遗产。.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喀山 · 查看更多 »

爱德华·贝奈斯

爱德华·贝奈斯(Edvard Beneš,,)是一位捷克斯洛伐克政治人物。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建立人之一,曾任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总理(1921年~1922年)和总统(1935年~1938年,1941年~1948年)。.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爱德华·贝奈斯 · 查看更多 »

莫里斯·雅南

埃尔-蒂埃博-夏尔-莫里斯·雅南(Pierre-Thiébaut-Charles-Maurice Janin,)法国陆军上将,法国西伯利亚远征军司令官,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司令长官。.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莫里斯·雅南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亚干涉

西伯利亚干涉(Siberian Intervention)是1918年至1922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的一部分,主要由日本和美国领头的协约国军队在俄国远东海岸登陆,直接武装支援沙俄白军推翻在远东布尔什维克地方政权。1920年协约国其他国家撤离后,日军则单独留在俄国远东直到被苏联红军击败,并于1922年终于撤出俄国。.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西伯利亚干涉 ·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亞鐵路

西伯利亞鐵路(Transsibirskaya magistral),又稱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一連串連接莫斯科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鐵路網絡。全長9,289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線。該線設有通往蒙古國、中國和北韓的支線。此線自1916年連接莫斯科和海參崴。 此鐵路在1891至1916年在亞歷山大三世和皇太子尼古拉(後來的尼古拉二世)委托下交由俄羅斯政府監督興建。鐵路在完工以前已經吸引不少遊客寫下遊記。俄羅斯也表達了透過連接西伯利亞鐵路和瓜達爾港參與中巴經濟走廊的意願。.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西伯利亞鐵路 · 查看更多 »

麥德森輕機槍

麥德森輕機槍是一挺由丹麥朱利葉斯·A·拉斯穆森(Julius A. Rasmussen)和延斯·特奧多·斯考博(Jens Theodor Schouboe)所設計、時任丹麥戰爭部陸軍大臣威廉·赫爾曼·奧盧夫·麥德森(Vilhelm Herman Oluf Madsen)協助擬議採用,並於1902年獲丹麥軍隊正式採用的轻机枪。這也是全世界上第一種大量生產的真正實用化的輕機槍。正因如此,麥德森得以將其製成12種不同的口徑並且銷售至全世界超過34個不同的國家,在歷史當中被發現它在超過100年之間參與了大量的戰鬥。Kokalis, Peter.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麥德森輕機槍 · 查看更多 »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Анатолий Николаевич Пепеляев,),俄国白军将领。 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曾参与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以后,他在托木斯克加入白军的捷克斯洛伐克军团。1918年夏季,其军团向东打通了西伯利亚铁路,战功显著,使得白军得以控制西伯利亚。他进入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又向东来到赤塔,穿过外贝加尔山脉,9月,与格里戈里·谢苗诺夫的会合。 12月,阿纳托利率军向西进军,于24日攻破彼尔姆,俘虏两万多名红军士兵。他向维亚特卡河进军时被大雾耽误,随后春季恶劣的环境使其军队处境因为缺少供给和消耗过大而不妙。红军的生力军趁机攻入了这片地域。1919年6月2日,他攻陷格拉佐夫是最后一场胜利。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他的部队遭遇了一系列溃败,退往托博尔斯克,被迫在那里与布尔什维克决战。年末,白军陷入混乱,继抛弃托木斯克之后,又抛弃了鄂木斯克。 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与最高领袖亚历山大·高尔察克在12月中旬爆发冲突,阿纳托利威胁要逮捕高尔察克。最后在担任总理的兄长维克托·佩佩利亚耶夫的斡旋下和解,随后阿纳托利被罢免军职送往哈尔滨治疗斑疹伤寒,其部众归弗拉基米尔·卡普佩尔管理,后者后来发起了,穿越冰封的贝加尔湖向远东撤退。 在哈尔滨期间,阿纳托利干过一些不体面的工作,包括木匠、出租车司机等,但他仍怀着将西伯利亚从布尔什维克手中夺回的愿望。1922年8月31日,他带领553名志愿者重新参加俄国内战。他们航向鄂霍次克海,在鄂霍次克登陆,试图向西渗透到崎岖的山区。9月,沿着鄂霍特河进入西伯利亚,支援由领导的雅库特叛乱军,但因人数相差悬殊,被率领的布尔什维克击败,向东逃去,试图渡海逃往萨哈林岛。5月,红军在鄂霍次克附近发现并击败了他。1923年6月17日,他在滨海的村庄阿杨被布尔什维克包围,宣布投降。这是俄国内战中最后一次围城战。 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被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军事法庭判处枪决。随后他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加里宁请求宽恕,获得减刑到监禁十年。1936年6月6日获释,在沃罗涅日当木工维持生计。1937年8月,他在大清洗中被捕,送到新西伯利亚。他被控以“组织反革命团伙”罪行,在1938年1月14日被处决。讽刺地是,击败他的红军首领伊凡·斯特罗德也在不久后的2月4日被控以“阶级敌人”的罪名遭处决。 1989年,阿纳托利·佩佩利亚耶夫获得苏联政府的平反。 Category:俄羅斯反共主義者 Category:白俄 Category:俄国内战人物 Category:大整肅受難者.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阿纳托利·尼古拉耶维奇·佩佩利亚耶夫 · 查看更多 »

苏联红军

工农红军(Рабо́че-крестья́нская 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РККА;简称Красная армия,КА),通称苏联红军,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之后1922年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武装力量,其下包括陆军和空军。红军直接起源于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内战期间布尔什维克创立军队反击他们敌人的军事同盟(尤其是以白军之名组成的团体)。1946年2月起红军与苏联海军组成苏联武装力量(Вооруженные Силы СССР(ВС СССР)/Vooruzhennye Sily SSSR),它的官方名称改為蘇維埃陸軍(Советская Армия),直到1991年12月解体。 红军陆军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同盟国获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在德蘇战争的军事行动中,击败了战争中75%-80%的納粹德国(德意志國防軍及武装党卫队)部隊。.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苏联红军 · 查看更多 »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Григо́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Семёнов,Grigory Mikhaylovich Semyonov,),俄羅斯帝國陸軍中将,後在日本支持下於1917年至1920年间成為外貝加爾山脈地区的白軍领袖。.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格里戈里·米哈伊洛维奇·谢苗诺夫 · 查看更多 »

日本干涉西伯利亚

日本干涉西伯利亚(俄语:Сибирская экспедиция японских войск;日语:シベリア出兵),是1918-1922年间作为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滨海边疆区干涉俄国内战,协助白军对抗布尔什维克红军的事件。.

新!!: 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和日本干涉西伯利亚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捷克军团捷克斯洛伐克兵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