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指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Брестский мир;Friedensvertrag von Brest-Litowsk,常被简称为布列斯特条约或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俄政府与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签订的和约。.

62 关系: 埃里希·鲁登道夫卡爾·赫弗里希卡爾斯戰役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东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布列斯特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庫爾蘭省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 (1918年)伊萬·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伊涅萨·阿曼德強加條約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俄国内战俄国立宪会议俄罗斯历史土耳其獨立戰爭北高加索戰役 (俄國內戰)列夫·米哈伊洛維奇·加拉罕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哈布斯堡-洛林皇朝全俄羅斯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祖国保卫者日立陶宛王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羅馬尼亞石油工業烏克蘭頓巴斯戰爭與人道主義危機爱沙尼亚特兰西瓦尼亚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历史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顿巴斯战争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鲍里斯·舒米亚茨基黑衛軍里加苏联历史苏联解体苏联边防军O型蒸汽机车Treaty of Brest-Litovsk格罗德诺民主号战列舰...民族自決汉斯·冯·塞克特波羅的聯合公國波苏战争日本干涉西伯利亚拳擊行動普魯士王國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1917年俄国革命1918年1918–1919年俄國西征3月3日 扩展索引 (12 更多) »

埃里希·鲁登道夫

埃里希·魯登道夫(Erich Ludendorff,),是德国的著名将军。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重要主将。.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埃里希·鲁登道夫 · 查看更多 »

卡爾·赫弗里希

卡爾·赫弗里希(Karl Theodor Helfferich,),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諾伊施塔特人氏,政治家、經濟學家與財政專家,曾擔任過德意志帝國的財政部長。.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卡爾·赫弗里希 · 查看更多 »

卡爾斯戰役

卡爾斯戰役是使俄羅斯在俄土战争 (1877年-1878年)取得勝利的決定性戰役。 在1877年7月,俄羅斯軍隊嘗試圍攻卡爾斯但被奧斯曼軍隊擊退。11月俄羅斯在高加索地區的指揮官邁克爾大公要求卡爾斯投降,但遭到拒絕。大公派洛里斯·米留科夫和拉扎列夫·伊万·達維多維奇攻擊卡爾斯。11月17日洛里斯攻擊卡爾斯並成功奪取東部防禦工事和切斷侯賽因哈密帕夏的駐軍。帕夏試圖切斷他的出路,但只有少數人成功,因為許多奧斯曼軍隊被俘虜。事後簽訂聖斯特凡諾條約,把卡爾斯割讓與俄羅斯,直到十月革命俄土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才把卡爾斯交回土耳其。 category:土耳其歷史.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卡爾斯戰役 · 查看更多 »

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巴爾幹戰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 和德國與協約國塞爾維亞 、法國、俄羅斯、英國、蒙特內哥羅(還有後來加入協約國的羅馬尼亞和希臘)之間在巴爾幹半島上的戰鬥。.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巴爾幹戰役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中东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东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自1914年10月29日至1918年10月30日发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的代称。参战方包括奥斯曼帝国以及部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大英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主要有五场战役:西奈与巴勒斯坦战役、美索不达米亚战役、高加索战役、波斯战役和加里波利战役。另外还有相对小型的北非战役、阿拉伯和南阿拉伯战役以及亚丁战役。除去正规军之外,双方在区域内采用了不对称战斗力。协约国方面有参与阿拉伯叛乱的阿拉伯人,和参与亚美尼亚抵抗运动的亚美尼亚游击队。亚美尼亚志愿军与亚美尼亚游击队在随后的1918年形成了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军队。这一战场在一战中包含了最大的参战地域。 俄军的参战以与奥斯曼帝国达成埃尔津詹休战(1917年12月5日)和随后苏俄政府以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1918年3月3日)撤军为止。亚美尼亚人参加了1918年3月14日的特拉布宗和平会议,并最终在1918年6月4日以亚美尼亚民主共和国的身份与奥斯曼帝国签署了巴统条约。奥斯曼于1918年10月30日接受了协约国的穆德洛斯停战协定,并分别于1920年8月10日和1923年7月24日签署了色佛尔条约和洛桑条约。.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中东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為1918年日本與中華民國(當時日方稱為「支那共和國」)之間的一系列軍事協定。日方稱為日支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有時也稱日中共同防敵軍事協定或日華共同防敵軍事協定。各項文件總計七件二十八條。.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 查看更多 »

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俄语:Восточный фронт 或 Вторая 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война)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同俄罗斯帝国(后来为苏维埃俄国)和罗马尼亚王国之间的战事。与长期呈现胶着状态的西线战事相比,东线战事的战局变化速度要快得多。德国奥匈两国军队在对俄作战中,长期处在优势状态。最后以双方签署布列斯特和约,苏俄割让大片领土(后来因德奥战败,苏俄拒绝履行该条约)告终。.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东方战线 (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布列斯特

布列斯特(白俄罗斯语:Брэст 或 Берасьце、Брест、Берестя、Lietuvos Brasta、Brześć)是白俄罗斯邻近波兰边境的一座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属于波兰),也是布列斯特州的首府,人口近290,000(2004年)。位于布列斯特的布列斯特中央车站是柏林-莫斯科鐵路中途站暨宽准轨换轮站。1918年苏俄与同盟国在此签订《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它是前蘇聯主要陸路關卡城市。1941年苏德战争首先在此爆发。現在,它連接了歐盟和獨立國家聯合體。.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布列斯特 · 查看更多 »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重定向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 · 查看更多 »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重定向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 查看更多 »

庫爾蘭省

庫爾蘭省(Курля́ндское губерния;Kurländisches Gouvernement)是俄羅斯帝國在第三次瓜分波蘭後,即1795年在庫爾蘭公國的基礎上建立的一個省。範圍包括今日拉脫維亞的西部。首府葉爾加瓦。 1915年被德國佔領,至1918年據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讓予德國。 К Category:拉脱维亚历史.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庫爾蘭省 · 查看更多 »

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 (1918年)

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是德意志帝國一個短暫的附屬國。1918年3月8日,一班「德语」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在德國所佔據的庫爾蘭省宣布成立公國,取消自治,並無視當地的一個前王族,比龙氏的,向凱撒威廉二世送上王位。雖然德國國會支持波羅的海人民的民族自決,德國最高統帥部仍然繼續用波羅的海德國人拉攏波羅的海地區依附帝國的政策。 於1918年10月,德國總理馬克西米利巴登親王建議用民間組織取代波羅的海地區的軍事管制。1918年11月18日的德國革命後,拉脫維亞宣佈獨立,德國軍隊亦在同年12月7日轉移政權予以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為首的拉脱维亚临时政府。John Hiden,.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库尔兰和瑟米利亚公国 (1918年) · 查看更多 »

伊萬·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

伊万·赫里斯托福罗维奇·巴格拉米扬(或称霍夫汉内斯·哈恰图罗维奇·巴格拉米扬,Christapory)Բաղրամյան;西里尔化:Оване́с Хачату́рович Баграмя́н;拉丁化:Hovhannes Khachaturi Baghramyan ),亚美尼亚族,蘇聯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陸軍總司令、蘇聯元帥。1941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他是第一位非斯拉夫民族將軍成為蘇聯方面军司令員,也是數位蘇聯亞美尼亞族將軍裡擔任歷練最多指揮官職位將官,也是當時15位蘇聯亞美尼亞將軍裡唯一苏軍元帥;他的同村同族同乡巴巴贾尼扬后任苏联装甲兵主帅(相当于大将)。伟大卫国战争时期,巴格拉米楊曾指揮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 戰後,巴格拉米楊擔任拉脫維亞與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代表、蘇聯最高苏维埃代表。1952年,他成為蘇聯共產黨中央候补委员。1961年,他当选党的中央委員。由於巴格拉米楊在戰時有所貢獻,令其在蘇聯全国與亞美尼亞均贏得了廣泛的尊重与讚揚。.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伊萬·霍夫汉内斯·巴格拉米扬 · 查看更多 »

伊涅萨·阿曼德

伊涅萨·费奥多罗芙娜·阿曼德 (原名伊丽莎白-伊涅斯·史蒂芬妮·德艾本维勒;)是法裔俄罗斯共产主义政治家,布尔什维克成员,女权主义者。她的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俄罗斯渡过。 阿曼德在沙皇俄国时期的共产主义运动中和苏维埃政权早期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由于跟列宁的特殊关系,她的事迹在斯大林时期被刻意隐瞒了,直到1990年代才得到一部分披露(至今仍有许多有关她的文件被俄罗斯列为机密)。  历史学家迈克尔·皮尔逊曾如是说:“她帮助他(列宁)恢复了地位,并将布尔什维克打造为比沙皇更为集权的政治力量;与此同时,到1919年她成为了莫斯科最具权势的女人。”.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伊涅萨·阿曼德 · 查看更多 »

強加條約

強加條約(imposed treaty)是指國際上,使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下簽署的條約。二十世紀後期國際間普遍反對武力威迫下達成條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明確規定,使用非法武力強加的條約屬於無效。.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強加條約 · 查看更多 »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p;),通稱列寧(a),是俄羅斯共產主義革命家、政治家和政治哲學理論家,曾擔任俄羅斯共和國(1917年-1918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1918年-1924年)及蘇聯(1922年-1924年)人民委員會主席(總理)。在他治理下,俄羅斯和往後的蘇聯成為接受布爾什維克(後來的蘇聯共產黨)統治的一黨制社會主義國家。列寧的思想體系根基於馬克思主義,而其發展的政治理論則稱為「列寧主義」。 列寧出身於富裕的辛比爾斯克中產階級,在兄長亞歷山大·烏里揚諾夫於1887年遭到處決後,他決定接受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立場。由於參與反對俄羅斯帝國沙皇專制制度的抗議活動,導致他遭喀山國立大學除名,他在隨後幾年則專注於法律學位上。1893年,他搬到聖彼得堡,成為俄國社會民主工黨高級幹部,主張馬克思主義。1897年,他因為而遭逮捕,至度過長達3年的流放生涯,期間迎娶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為妻。他在流放結束後搬往西歐,透過出版而成為著名的政黨理論家。1903年,他在俄國社會民主工黨意識形態分裂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領導布爾什維克對抗尤里·馬爾托夫的孟什維克。他鼓舞了1905年俄國革命的爆發,爾後則發起活動,以讓第一次世界大戰轉為整個歐洲的無產階級革命;作為馬克思主義者,他相信這將推翻、且由社會主義社會替代。1917年,俄國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並建立俄國臨時政府,列寧則返回俄羅斯。之後他領導發動十月革命,使布爾什維克推翻新政權。 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組成人民委員會(最高行政機關),部分權力則由民選的全俄羅斯蘇維埃代表大會擁有。新政府曾為俄國立憲會議進行選舉,但隨後遭到廢除。在與同盟國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俄羅斯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在俄羅斯控制下,承認非俄羅斯民族國家獨立。然而契卡也組織暴力行動以鎮壓反對者,造成數萬人死亡、或關押至古拉格的集中營,史稱「紅色恐怖」。右派和左派團體共組反對布爾什維克的軍隊,但在1917年至1922年的俄國內戰中戰敗。儘管俄羅斯政府決定重新分配農民、國家銀行與大型工業的土地,不過為了應對戰爭破壞、與民眾暴動,列寧在1921年推行混合經濟體系的新經濟政策,以促進經濟成長。為了設法推進世界革命,列寧政府創辦第三國際,期間發動波蘇戰爭。1922年,俄羅斯和鄰近國家簽署《蘇聯成立條約》,宣告蘇聯成立。隨著健康越來越惡化,列寧對於其繼任者新當選總書記的約瑟夫·史達林權力不斷增長表示反對,最後他於逝世。 列寧被廣泛視為20世紀最重要且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也是評價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 · 查看更多 »

俄国内战

俄国内战(Гражданская война́ в Росси́и),后来又称為苏联国内战争或對蘇干涉戰爭,是於1917年11月到1922年10月,在前俄罗斯帝国境内发生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是红军和由反布尔什维克力量组成的松散的联合力量白军,还有多国出兵干涉,部分战事还蔓延到外蒙古和波斯。苏联官方称法为“1917年到1922年的内战和武装干涉”。红军于1919年在乌克兰击败白军,并在西伯利亚击败亚历山大·高尔察克的武装。随后彼得·弗兰格尔领导的白军于1920年秋在克里米亚被击败。 许多独立运动随着俄罗斯帝国的崩溃和战争的进行而发起。其中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和波兰成为主权国家。前俄罗斯帝国的其余领土在战后成立苏联。.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俄国内战 · 查看更多 »

俄国立宪会议

俄国立宪会议(Всероссийское 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е собрание,拉丁轉寫:Vserossiiskoe Uchreditelnoe sobranie) 为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中推翻俄羅斯帝國后而产生的一个宪政民主议会。这个民主的议会在1918年1月5日(儒略历)16时由民选代表召开,但翌日凌晨5时即遭列寧等布尔什维克強制解散,歷史上仅仅存在了13个小时。.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俄国立宪会议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历史始於东斯拉夫人,亦是後來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988年开始,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傳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的融合,并最终形成占据未来700年时间的俄罗斯文化。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后,最终分裂成多个国家,這些國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和地位的正统继承人。 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伊凡四世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沙皇俄国。到18世纪彼得一世时代,已變成为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从波兰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随后农民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急剧加大革命的压力。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推出斯托雷平改革、1906年宪法和国家杜马,极大地改变其经济和政治状况,只是沙皇依然没有意愿放弃独裁统治。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的舞台,建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联盟。从1922年至1991年,苏联逐渐成长为一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所引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1991年苏联解体。 1991年后,俄罗斯联邦成立并继承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然而,俄罗斯已不再是超级大国。直至今日,俄罗斯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沙俄和苏联的特点。.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俄罗斯历史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獨立戰爭

土耳其獨立戰爭(Kurtuluş Savaşı,1919年5月19日-1923年10月29日)是由土耳其革命開展抵抗瓜分鄂圖曼帝國的一場政治及軍事對抗,緊接著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土耳其大國民議會的成立讓凱末爾能成功動用議會,土耳其國民運動至此達致頂峰。對希臘的軍事行動,以及土亞戰爭及法土戰爭結束後,土耳其革命者迫使協約國放棄《色佛爾條約》,於1923年7月訂立《洛桑條約》,土耳其共和國正式在1923年10月於安那托利亞及色雷斯東部成立。土耳其的獨立運動最終導致鄂圖曼米利特制度的終結,讓凱末爾改革創造了現代、世俗的國度。.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土耳其獨立戰爭 · 查看更多 »

北高加索戰役 (俄國內戰)

俄國內戰中的北高加索戰役(Северо-Кавказ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發生於1918年6月8日-1920年3月2日,可細分為與,也可稱為俄國內戰北高加索戰區,是一場發生在北高加索的戰役。在1918年6月8日由德意志帝國和奧斯曼帝國開始,從而引發當地地方政權崩潰,先後由多個派別組成之政權執政,車臣人佔主體的北高加索酋長國崛起,(Узун-Хаджи)在奧斯曼帝國支援下自任埃米爾兼伊瑪目,最終遭到俄軍西南方面軍總司令米哈伊爾·伏龍芝率領軍隊,成立山區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結束。.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北高加索戰役 (俄國內戰) · 查看更多 »

列夫·米哈伊洛維奇·加拉罕

列夫·米哈伊洛維奇·加拉罕《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1448頁,「Karakhan, Lev Mikhailovich」條。(Лев Михайлович Карахан,亞美尼亞語:Կարախանյան Լեւոն Միքայելի,拉丁轉寫:Lev Mikhailovich Karakhan,),蘇聯外交官,亚美尼亚人,生於格鲁吉亚第比利斯,死於莫斯科。 1917年起成為俄國共產黨黨員。同年與越飛、托洛茨基一起擔任《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裡的俄方代表團的秘書。1918-1920任苏俄外交事务全权代表。1919年7月对中国发表《加拉罕宣言》,声明放弃俄罗斯帝国时期对华签署的不平等条约,然而此宣言并无国际法意义最终被斯大林否决。1927-1934年,再次擔任外事人民委员。1921年出任蘇聯駐波蘭大使。 1924年7月31日-1926年9月10日,他擔任苏联駐中國大使,在1924年代表蘇方與北洋政府簽訂《中蘇解決懸案大綱協定》。1925年1月20日,加拉罕与日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签署《日苏基本条约》,2月26日在北京互换批准书。1926年9月,因中东铁路问题,在张作霖的强烈抗议下,加拉罕撤离中国。 1934年後擔任駐土耳其大使。 1937年在大清洗中被逮捕处死。.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列夫·米哈伊洛維奇·加拉罕 · 查看更多 »

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Лев Бори́сович Ка́менев,Lev Borisovich Kamenev,)苏联著名政治家、革命家,苏联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 加米涅夫在布尔什维克建党时期非常活跃,是列宁的助手之一。十月革命之后,被选举为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成为苏共重要领导人,但同年因为是否联合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加入新政府的问题与列宁发生矛盾,遭到列宁批判。但他后来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签订问题上支持列宁的观点。1923年起担任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列宁研究所所长职务,对苏联的革命和建设有着重大贡献。列宁去世后,他与托洛斯基、斯大林、布哈林、季诺维也夫、李可夫一同当选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与季诺维也夫一起,联合斯大林、布哈林,将托洛茨基逐出党中央。后因斯大林权力的不断膨胀,与季诺维也夫一起,暗中联合流亡国外的托洛茨基反对斯大林,最终在1926年被打倒并逐出党中央。 1934年基洛夫被暗杀后,斯大林对老布尔什维克发动大清洗。加米涅夫遭到逮捕,与季诺维也夫一起被指控为基洛夫暗杀案中凶手的“道德同谋”。后被指控为“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反党联盟”重要成员,“阴谋刺杀斯大林以及其他苏联领导人”,1936年8月,与季诺维也夫等人一起被送上莫斯科审判的审判席。同年8月25日遭到枪决。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加米涅夫于1988年得到平反。.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列夫·鲍里索维奇·加米涅夫 · 查看更多 »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哈布斯堡-洛林皇朝是统治奥地利大公国,匈牙利,波希米亚和意大利部分公国和1804年至1918年间统治奥地利帝国和后期奥匈帝国的家族。 他的前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1918年后帝国被肢解,奥地利成为共和国,王室被迫举家流亡海外。.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 · 查看更多 »

全俄羅斯

全俄羅斯(Triyedinyy russkiy narod),也被稱為三位一體的俄羅斯人或泛俄羅斯民族 由三個部分組成大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小俄羅斯(烏克蘭的舊稱) 根據歷史學家的觀點,基輔羅斯被認為是三個現代東斯拉夫人國家(白俄羅斯、俄羅斯及烏克蘭)的前身,三國的歷史學家皆承認為其東斯拉夫人的共同祖先,後來基輔羅斯因蒙古帝國的金帳汗國入侵而滅亡。.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全俄羅斯 · 查看更多 »

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

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 (Императрица Мария)是沙皇俄国海军为黑海舰队建造的第一种无畏舰。三舰都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两艘是在后改名61公社社员船厂的船坞建造,第三艘在黑海船厂 (ONZiV)建造。头两艘于1915年完工并和德国海军赠与土耳其海军的战列舰交战,第三艘二月革命时未完工。 玛丽亚皇后号由于弹药库爆炸1916年沉于塞瓦斯托波尔。叶卡捷琳娜女皇号被于1917年重命名为Svobodnaya Rossiya1918年为免被德军按布列斯特条约俘获于新罗西斯克自沉,亚历山大三世号改名为 Volia号转交给德军,仅进行了一次出海训练就因德国战败转交给协约国。英国于1920年将她转交俄国白军,重命名为阿列克谢耶夫将军号。此时 她只有一座炮塔能用,但是在白军失利后转到克里米亚,加入弗兰格尔的海军并被法国拘留,1930年代解体以支付停泊费。.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玛丽亚皇后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祖国保卫者日

国保卫者日(День защитника Отечества)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法定假日,为每年的2月23日,全国放假一天 。 1917年10月25日在沙皇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维埃政权公布和废除俄国原政府的一切秘密条约,并要求停战。协约国拒绝停战。苏维埃共和国决定单独和德国谈判。1917年12月15日和同盟国签定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达成停战协议。 1918年2月18日,德国撕毁和约,向苏维埃共和国发动全面进攻,力图首先消灭它的战斗力,使东线保持平静,并夺取乌克兰的粮食,再全力进攻协约国。德军很快占领了芬兰、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顿河流域,并向首都彼得格勒挺进。2月22日苏维埃政权发布告人民书,宣称“俄国工农的神圣义务,就要……奋不顾身地保卫苏维埃共和国、抗击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德国的匪军。”,在各个城市成立红军志愿兵登记处,举行群众大会,成立了许多红军部队。 2月23日,苏维埃共和国的志愿红军在彼得格勒南部普斯科夫击退德军,保卫了彼得格勒。 从1922年起苏联将2月23日作为"红军诞生日",1923年起改称"红军日"(День Красной Армии),1946年起改称“苏联建军节”(День Советской Армии 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го флота),1995年起更名为“祖国保卫者日”。从2002年起祖国保卫者日俄罗斯全国放假一天 。 “祖国保卫者日”是一个军人的节日,一般要举行阅军和游行等活动。俄罗斯人也将祖国保卫者日看做是一个“男人节”,这一天妇女们会向自己的丈夫赠送礼物 。.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祖国保卫者日 · 查看更多 »

立陶宛王國 (1918年)

立陶宛王國是一個在1918年短暫存在的君主立宪國家。該國在德意志帝國的佔領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尾聲建立,仅存在数月。 立陶宛议会於1918年2月16日宣佈國家獨立,但由於德軍仍在境內,議會無法組成政府、警隊及其他國家機關。德國反而提出多項建議把立陶宛——尤其是普魯士的土地收歸德意志帝國之下,立陶宛人民對此十分抗拒,希望透過成立君主立憲制度以保持獨立。6月4日,立陶宛人投票通過將立陶宛王位給予德國貴族烏拉赫公爵威廉二世,威廉公爵取名明道加斯二世,但他本人沒有機會去立陶宛,因為是次投票激發爭議,令議會分化,獨立的目的亦未能達到。當德國節節敗退並被德國革命吞噬,立陶宛於同年11月2日擱置了邀請威廉公爵的決定,並終止其統治。.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立陶宛王國 (1918年)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格魯吉亞語:იოსებ სტალინი;Ио́сиф 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 Ста́лин,;),本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იოსებ ბესარიონის ძე ჯუღაშვილი,),苏联前最高领导人,執政近三十年(1924 - 1953 年),任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人民委员会(后改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总理)、苏联国防部长、苏联大元帅,对二十世纪苏联和世界影响深远。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泽·朱加什维利生于俄罗斯帝国哥里,毕业于梯弗里斯神学院。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他倾向列宁的布尔什维克派别,并组织了1907年梯弗里斯银行抢劫案以筹集革命资金。1913年开始使用笔名斯大林(Ста́лин)。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布尔什维克派执政后,斯大林为七名政治局成员之一。斯大林在苏联成立后,成为苏共的总书记。尽管列宁反对,在1924年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成功掌权并清洗了反对派。随后他提出了一国社会主义,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被全面强制推行的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政策代替。斯大林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使苏联从农业社会迅速转型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然而农业集体化则扰乱了食品生产,引發了1932年苏联大饥荒。在1930年代,因為其極度專制,被称为苏联大清洗时期。在树立个人崇拜同时,对党、政、军领导人,少数民族以至普通干部和群众進行大量逮捕,流放或劳改和屠殺,造成百萬人死亡。 1939年8月,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以瓜分波兰,然而随后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尽管初期有所损失,苏联红军于1945年5月攻克柏林,在欧洲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在二战时期吞并了波罗的海国家,在战后的东欧扶植社会主义阵营,并支持中国、朝鲜及北越的社会主义国家。势力扩大了的苏联和美国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分别支持的东方国家与西方国家在战后对峙形成冷战。斯大林带领苏联完成了战后重建,并使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核国。在战后大饥荒后,斯大林发起了自然大改造和共产主义建设。1953年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继任并对其展开批判及进行去斯大林化。 斯大林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的最重要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斯大林主义影响了世界上众多的马列主义组织及政府,而斯大林则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和工人阶级的象征。在苏联解体后,因曾领导抗击纳粹德国胜利及建设苏联,斯大林被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赞扬。对其的批评则多强调他任内使得数以百万计人死亡,并发起大量的政治、宗教及民族镇压。.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 · 查看更多 »

羅馬尼亞石油工業

羅馬尼亞石油工業是指於羅馬尼亞境內出產的石油與其相關工業。羅馬尼亞自19世紀年中發現了石油,工業革命後,政府利用國外企業的投資開發,成了該國重要的經濟產業,也是曾是歐洲最大的產油區。在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中,羅馬尼亞因為石油而成為雙方交戰的爭奪目標,特別是德國。產量在冷戰時期70年代達到了高峰,隨後開始因為油田枯竭,羅馬尼亞石油產量一度下降到需要進口的程度,到現代產量已可出口至歐洲各國。.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羅馬尼亞石油工業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頓巴斯戰爭與人道主義危機

没有描述。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烏克蘭頓巴斯戰爭與人道主義危機 · 查看更多 »

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共和国(Eesti Vabariik),通常简称爱沙尼亚(Eesti,),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之一。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部,其国土西向波罗的海,北向芬兰湾,東临楚德湖,南面和東面分別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接壤。該國目前為世界高收入經濟體之一,首都及全国最大城市为塔林。 愛沙尼亞目前為北欧理事会、欧洲联盟、欧元区、申根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成員國。.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爱沙尼亚 · 查看更多 »

特兰西瓦尼亚

特兰西瓦尼亚(Transsilvania;Transilvania/Ardeal;Erdély;Siebenbürgen,中文译为锡本布尔根),罗马尼亚中西部地区。中世纪时特兰西瓦尼亚曾是一个公国。 特兰西瓦尼亚原為匈牙利王國之領土,在奧斯曼帝國攻佔布達佩斯後,成為匈牙利貴族的避難所,抗拒土耳其文化入侵,在一戰後,因1920年簽訂的特里阿農條約,成為羅馬尼亞一部份。.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特兰西瓦尼亚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共和国(translit;;bʲɪlɐˈrusʲ ),通称白俄罗斯,或稱白羅斯,是位于东欧的内陆国家,首都為明斯克,於1991年8月25日從苏联独立,於同年12月19日改稱“白俄罗斯共和国”。白俄罗斯东及北部与俄罗斯联邦为邻,南部与乌克兰接壤,西部同波兰、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毗邻,国土面积達207,600平方公里,人口達968.98万人(2008年) ,大部分居住在明斯克或者其他大城市附近,將近80%人口為土生土長的白俄羅斯人,主要少數民族依次是俄羅斯人、波蘭人和烏克蘭人。1995年後,白俄羅斯語和俄羅斯語被設為官方語言。白俄羅斯憲法並無明確規定國教,大多數人信仰俄羅斯東正教,其次則為羅馬天主教,而基督宗教的不少節日(如復活節等)也被設為國定假日。.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白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白俄罗斯历史

白俄罗斯曾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立陶宛、波兰及俄罗斯的影响及争夺之下。 在最初的封建独立国家之后,今白俄罗斯的地区先后被纳入立陶宛王国,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以及俄罗斯帝国,并最终并入苏联。1991年,白俄罗斯宣布从苏联独立,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白俄罗斯历史 · 查看更多 »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Белару́с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эспу́бліка)是1918年獨立的白俄羅斯國家。也稱白俄羅斯民族共和國(Belarusian National Republic)或白俄羅斯民主共和國(Belarusan Democratic Republic)。.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

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Донецко-Криворожская совет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简称顿涅茨克,是布爾什維克於1918年2月12日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建立的一個共產主義國家。此國家未獲得包括蘇俄在內的任何國家承認。首都初期設在哈爾科夫,後遷至盧甘斯克。今大致属于乌克兰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2014年,在此地区成立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頓涅茨克-克里沃羅格蘇維埃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顿巴斯战争

顿巴斯战争指2014年2月至今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戰爭,由俄罗斯控制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與乌克兰政府軍交戰。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俄语地区的亲俄势力要求将这些地区并入俄罗斯联邦。其中,克里米亚在经过公投后宣布独立并随后加入俄罗斯联邦;而顿涅茨克州及盧甘斯克州等地亲俄民众也占领了政府建筑物并升起俄罗斯国旗,局势持续动荡,进一步引起外界担忧乌克兰爆发内战拖累全球经济。該波衝突亦間接導致馬來西亞航空17號班機被擊落之事故。.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顿巴斯战争 · 查看更多 »

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次世界大戰的西方戰線是指1914年戰爭爆發後,德國入侵比利時與盧森堡後所開闢的戰區,前者迅速佔領了法國大片的重要工業地區,但戰爭形勢因為馬恩河戰役而有了戲劇性地改變,雙方沿著法國邊境自北海至瑞士挖了一連串的壕溝實行陣地戰,整條戰線在戰爭大部分時間都未有明顯的變動。在1915年至1917年期間,雙方沿著此戰線發動了一些大型攻勢,其以大規模火砲的砲擊與步兵進行攻擊,然而在結合壕溝、機槍巢、鐵絲網和火砲的防禦工事下造成進攻方巨大的人員傷亡,而防禦者則發動反攻;因此,雙方的進攻皆無明顯的成果。為了打破僵局,雙方研發了新型的軍事科技與戰術,包括毒氣、噴火器、飛機和戰車等,但僅讓戰線有了小幅的改變。 儘管此戰區大部分時間處於停滯狀態,卻被證明對於戰爭的結果具有決定性,協約國軍隊於1918年時已擁有同盟國無法阻擋的軍事力量,令德軍指揮官瞭解到戰敗已無可避免,其政府被迫簽署停戰協議,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西方戰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鲍里斯·舒米亚茨基

鲍里斯·扎哈罗维奇·舒米亚茨基(Борис Захарович Шумяцкий,)西伯利亚的上乌丁斯克(今乌兰乌德)人,苏维埃俄国及苏联、共产国际官员,革命家、外交官、记者。1930年代前期为苏联电影工业总局局长。成员。.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鲍里斯·舒米亚茨基 · 查看更多 »

黑衛軍

黑衛軍(俄語:Чёрная Гвардия),為俄國革命與內戰期間出現的武裝工人團體,也是無政府主義者的主要武力。黑衛隊於1917年夏季由烏克蘭無政府主義者所創立,翌年初擴張到莫斯科,由莫斯科的無政府主義者聯盟所控制。.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黑衛軍 · 查看更多 »

里加

里加(Rīga)是拉脫維亞的首都,北欧地区波羅的海國家中最大、最繁忙的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 里加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里加是历史上汉萨同盟主要商业城市,其歷史中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別認為里加豐富的新藝術運動建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欧盟欧洲电子通讯监管机构总部以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通讯中心设在里加。里加是欧洲城市组织及欧洲首都联盟组织成员。2014年欧洲文化之都,世界合唱比赛,2006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峰会,2003年欧洲歌唱大赛,2006年世界男子冰球锦标赛,2003年世界女子冰壶球锦标赛等活动的举办地。.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里加 · 查看更多 »

苏联历史

本条目叙述从1917年十月革命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苏联历史。.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苏联历史 · 查看更多 »

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Распад СССР)以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为标志,蘇聯最高蘇維埃于次日(1991年12月26日)通過決議宣佈苏联停止存在,立国69年的苏联從此正式解體。苏联解体代表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次大戰,二戰)结束后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并对20世纪末的国际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很多原来被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在苏联解体后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外交自主权,美国也在苏联解体后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由俄罗斯为主导的苏联解体,继承国家俄罗斯丧失25%的领土,丧失如此巨大的领土只有列宁签定的《布列斯特和约》可相比,但二战后,《布列斯特和约》失去的领土除芬兰外全部收复,苏联解体后国际形势已不可能好像以往一样通过武力扩张领土,俄罗斯要收复丧失的领土变得遥遥无期,苏联解体后被认为是苏联解体主要责任人的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民望长期处于低位。俄罗斯民族主义者,甚至一些前苏联异见人士对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口诛笔伐认为他们是俄罗斯的民族罪人。.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苏联解体 · 查看更多 »

苏联边防军

蘇聯边防軍(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СССР)是蘇聯担任边防的武裝力量。受苏联的国家安全部门的领导、管理、指挥,先后隶属于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内务部,从1954年起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因此,相应地称这支部队为“内务部边防军”(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НКВД СССР)、“国家安全委员会边防军”(Пограничные войска КГБ СССР)。苏联边防军也包括海防部队。 苏联边防军与苏军的五大军种、民防部队和内务部内卫部队一起构成整个苏联武装力量。但边防军不归属苏联国防部管辖,边防军司令也没有国防部的兼职头衔。 根据1982年11月24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的《边境法》第28条,苏联边防军的任务是:驱逐外来武装入侵;防止非法越境与跨境运输武器、爆炸品、走私、颠覆性宣传品;监控过境口岸秩序;监控在苏联领水的本国与外国船只;配合其他政府部门保护边境地区的自然资源、预防环境污染;授权对进出国境人员的随身物品的检查;具有对当事人的询问、讯问、搜查、逮捕、审讯的警察执法权。.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苏联边防军 · 查看更多 »

O型蒸汽机车

О型蒸汽机车,是俄罗斯帝国铁路以及苏联铁路的一款干线货运型蒸汽机车。从1890年到1928年,共计9129輛不同亚型号的本型机车制造出厂,成为俄罗斯境内继后,数量第二大的蒸汽机车车型。.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O型蒸汽机车 · 查看更多 »

Treaty of Brest-Litovsk

#重定向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Treaty of Brest-Litovsk · 查看更多 »

格罗德诺

格罗德诺(Гро́дна,Grodno,Gardinas),白俄罗斯格罗德诺州首府,位于涅曼河畔,邻近波兰和立陶宛,是国际交通和白俄罗斯国内交通的枢纽之一。格罗德诺城市人口达32万8千人。(2009年统计资料),是白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至今城内仍保留了许多古代城堡与宗教建筑。.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格罗德诺 · 查看更多 »

民主号战列舰

民主号战列舰(Démocratie)是法國海軍建造的前無畏艦,同時為自由級戰艦中第四艘建造的軍艦。本艦於1903年5月1日在放置龍骨,1904年4月30日時首次下水,並在1908年1月開始服役。艦上的主要武器為4門,這些主砲配置於2座雙聯裝砲塔內。其推進系統由3組與22台貝爾維爾(Belleville)式鍋爐組成,在航速可達左右。然而,以全裝重型火炮(All-Big-Gun)設計概念建造的无畏号战列舰開始於1906年12月服役於英國皇家海軍,這使得本艦及其同型艦在服役時即性能過時。 儘管本艦在設計上過時,但在整個生涯期間都一直於服役。期間,民主号協助協約國艦隊擊沉奧匈帝國海軍艦艇,隨後轉往科孚島和穆茲羅斯防禦希臘沿岸海域,阻止奧匈帝國海軍與鄂圖曼帝國海軍突破地中海防線。不過因兩國海軍較少執行海上行動,所以本艦較無建樹。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民主號前往黑海塞瓦斯托波爾監督當地德軍執行康邊停戰協定。返回法國本土後,法國海軍將民主號轉至後備艦隊,並於1921年除籍拆解。.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民主号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民族自決

民族自决是指,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在没有外部压迫或干扰的情况下,人民可以自由决定他们的政治地位,并自由谋求他们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自決的權利稱為民族自決權,而其所依据的原则,称为民族自决原则;但其并没有说明自决权的实现方式,或者自决后应该是什么样的结果:从原国家独立、与原国家组建联邦、成为保护国、某种程度上的自治亦或者与原国家完全同化。也没有说明,民族之间的界限是什么,什么条件下才可以组成一个民族。事实上,关于哪些种群有合法的权利实行自决权,现在的法律条文和定义仍然有着太多的矛盾。Betty Miller Unterberger,, 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2002.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民族自決 · 查看更多 »

汉斯·冯·塞克特

約翰內斯·弗里德里希·利奧波德·馮·塞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通稱漢斯·馮·塞克特(Hans von Seeckt),是一位德國陸軍將領,最高軍階為一級上將,以擔任威瑪共和國軍隊——「防衛軍」陸軍領袖後推行改革而聞名,亦曾為總參謀部之替代機關——「」的主任。 塞克特於1885年加入軍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於東線、巴爾幹戰區以優異的參謀作業能力嶄露頭角,還一度做到土耳其軍參謀總長。塞克特在戰後成為軍隊的實際領袖。由於戰後德國因《凡爾賽條約》而限軍十萬人,他重新發揚傳統的普德學派軍事思想、規劃精英主義式的新式軍隊,將每一位軍官都培養為未來的高級指揮員,為日後的擴軍打下結實的基礎。塞克特也將軍隊從政治勢力中排除、超脫於政府,形成「國中之國」,並規避協約國對德國履行《凡爾賽條約》的監督,以各種方式訓練軍隊操作被明令禁止使用的毒氣、戰車、飛機等武器,同時大力推動德國與蘇聯同盟,最終促成兩國簽署《拉巴洛條約》進行政治、軍事和經濟上的合作。由於對「防衛軍」建設有深遠的影響,塞克特也被稱為「防衛軍之父」(Vater der Reichswehr)。 塞克特自一次大戰起便與當時的名將、後於共和國擔任總統的保羅·馮·興登堡元帥關係不良,並與文人政府的國防部長奧托·格斯勒間存在矛盾,興登堡的當選也大幅削減了塞克特在德國軍隊中的影響力。1926年,塞克特在未過問興氏的情況下,禮儀性質地邀請身份敏感的前德國皇儲觀賞閱兵式,消息一外漏,旋即引發國內外的恐慌,最終使興登堡解除了塞克特的職務。1930年代初,塞克特赴華取代格奧爾格·魏澤爾擔任蔣中正第三任的德國軍事顧問團領導人和總顧問,對其軍隊和國防工業進行建設與改革,後因身體不適而於1935年3月返德,於翌年逝世。.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汉斯·冯·塞克特 · 查看更多 »

波羅的聯合公國

波羅的聯合公國(Vereinigtes Baltisches Herzogtum、Balti Hertsogiriik、Jungtinė Baltijos Kunigaikštystė、Apvienotā Baltijas hercogiste)是歷史上構想的建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國家。也稱大利沃尼亞公國。 俄羅斯帝國崩潰后,德國在佔領庫爾蘭時,俄羅斯帝國的利沃尼亞和愛沙尼亞地區的波羅的海德國人貴族階級提出了這一構想。 這一構想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按照構想,庫爾蘭、愛沙尼亞和利沃尼亞都將因此處在德國的影響之下。 波羅的聯合公國只停留在提案階段,并沒有實際真正獨立,其他國家也並未承認。即使實際建國,也多認為將會是德國的從屬國或者傀儡政權。.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波羅的聯合公國 · 查看更多 »

波苏战争

波苏战争(1919年2月-1921年3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苏维埃俄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这兩个新成立的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 《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國,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下文简称:苏俄)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的向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波兰与苏俄的边界在《凡尔赛条约》中并未加以详细说明,战后的骚乱事件:1917年俄国革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崩溃;俄国内战;同盟国从东部阵线撤退;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独立的尝试。波兰的国家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认为这是波兰向东拓展疆土的有利时机,计划通过联合中东欧其余国家建立一个波兰化的联盟「海間聯邦」(指從波羅的海至黑海),作为对付德国和俄国帝国主义再度出现这一潜在威胁的防波堤。弗拉基米尔·列宁则认为红军可以經由波兰支援德国共产党,并在欧洲其他地方制造革命。 1919年,波兰军队控制了西乌克兰的大部分,在波乌战争中取得胜利,在波兰人和乌克兰人都提出要求的版图上建立一个乌克兰国家西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尝试未能成功。同时,布尔什维克在内战中取得优势,并向西进攻有争议的领土。1919年末,形成了一条清楚的阵线。边境小型冲突逐步升级,1920年4月,毕苏斯基的向东攻入乌克兰,开始了公开的战争。几乎同时,苏俄军队已经开始反攻,最初的反攻非常成功,苏军進至波兰首都华沙附近。这时,西方国家担心苏军抵达德国边境,对波苏战争的兴趣增加。在仲夏,华沙看来即将陷落,但在8月中旬局势再次倒转,波兰军队在华沙战役中取得了意外的、决定性的胜利。向东前进的波军節節勝利,苏俄提出求和,1920年10月,双方停火。1921年3月18日签订了正式的和平条约——《里加条约》,划分了波兰和苏联之间有争议的边界。这次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波苏边界。.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波苏战争 · 查看更多 »

日本干涉西伯利亚

日本干涉西伯利亚(俄语:Сибирская экспедиция японских войск;日语:シベリア出兵),是1918-1922年间作为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滨海边疆区干涉俄国内战,协助白军对抗布尔什维克红军的事件。.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日本干涉西伯利亚 · 查看更多 »

拳擊行動

拳擊行動 (Fist punch),也被稱作是 十一天戰爭,Mawdsley (2007), p. 35 這是同盟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發動的一場進攻。這也是東方戰線中最後一場大型的作戰。 由於俄國革命以及緊接而來的俄國內戰,俄國在這場戰役中無法組織起任何有效率的抵抗。因此同盟國在這場戰役裡攻佔了大片土地。包含波羅的海國家、白俄羅斯、烏克蘭。最後,布爾什維克政府與德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以結束這場戰役。.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拳擊行動 · 查看更多 »

普魯士王國

普魯士王國(Königreich Preußen)是一個位於現今德國和波蘭境內的王國,存在於1701年至1918年,同時也是從1871年至一戰戰敗前,領導德意志帝國的政治實體,其領土囊括整個帝國的三分之二。王國名字是繼承普魯士而來的,雖然它的權力基礎是從勃蘭登堡得來的,曾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普魯士王國 · 查看更多 »

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以下是1900年-1999年國際上的條約、歷史協議、和約、敕令、公約等等的年表:.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1900年-1999年條約列表 · 查看更多 »

1917年俄国革命

1917年俄国革命(Смена власти в России в 1917—1918 годах)是指1917年在俄羅斯发生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帝国在军事上進退失據,在俄國政局不穩、民心越發不安之下,在3月(儒略历2月)的'''二月革命'''中,革命者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俄國臨時政府;而其後在同年11月(儒略历10月)的十月革命中,布爾什維克則推翻了新建的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俄國,並在1918年3月與交戰中的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十月革命後,擁護舊有帝政或臨時政府的白軍與蘇維埃工農紅軍對抗,非紅、非白的其他政治派系也乘機起兵,俄國內戰爆發;而沙皇專政的潰滅,亦促成舊帝國疆域內各民族的獨立運動。.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1917年俄国革命 · 查看更多 »

1918年

1918年是一個平年,第一天從星期二開始。.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1918年 · 查看更多 »

1918–1919年俄國西征

俄國於1918年–1919年的攻勢是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對德國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所放棄的所發起的進攻。.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1918–1919年俄國西征 · 查看更多 »

3月3日

3月3日是陽曆一年中的第62天(閏年第63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3天。.

新!!: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和3月3日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約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條約布列斯特合约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条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