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

指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阿姆哈拉语:የኢትዮጵያ ሕዝቦች አብዮታ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ግንባር),简称埃革阵,是目前埃塞俄比亚的执政联盟。 1988年5月,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作为反对门格斯图独裁统治的政治军事联盟成立,由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阿姆哈拉民族民主运动、奥罗莫人民民主组织和南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运动4个党派组成。199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领导的武装攻克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推翻了门格斯图政权。自此,该联盟一直掌握着执政权。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的意识形态是革命民主、社会主义。该联盟主张埃塞俄比亚各民族享有自决权利。该联盟的主席是埃塞俄比亚现任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德萨莱尼,副主席是Demeke Mekonnen。该联盟的总部位于亚的斯亚贝巴。该联盟的青年翼是埃革阵青年联盟,妇女翼是埃革阵妇女联盟。该联盟出版报纸《新视野》。.

24 关系: 埃塞俄比亚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埃塞俄比亚帝国埃塞俄比亚内战埃塞俄比亚国防军埃塞俄比亚总理埃塞俄比亚总统埃革阵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各國執政黨列表奥罗莫人一党优势制德尔格分裂国家列表红色恐怖 (埃塞俄比亚)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恩維爾·霍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梅莱斯·泽纳维政党联盟2015年埃塞俄比亞大選

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የኢትዮጵያ ፈደራላዊ ዲሞክራሲያዊ ሪፐብሊክ,),通称埃塞俄比亚(ኢትዮጵያ,,),是位於非洲之角的主權國家。北部與東北部與厄立特里亚接壤,東部與吉布提及索马里接壤,西部與苏丹及南苏丹接壤,南部與肯尼亚接壤。埃塞俄比亚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內陸國家,以及繼尼日利亚以后,人口最多的非洲國家,有接近1億居民。埃塞俄比亚土地面積為110萬平方公里,首都及最大城市是亚的斯亚贝巴。 19世紀末列强瓜分非洲,埃塞俄比亚是唯一成功擊敗歐洲殖民勢力,保护並維持其君主制國统的非洲國家。1974年,一次軍事流血政變將1930年代以來一直統治衣索比亞的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推翻以後,衣索比亚廢除君主制,建立由门格斯图掌握实权的军政府,并成為名义上的社會主義國家,直至1990年才宣布放棄社会主義制度。1991年,亲阿尔巴尼亚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通过武装斗争上台,执政至今。非洲联盟总部位于该国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在1980年代以前,埃塞俄比亚居住着大量的埃塞俄比亚犹太人,稱為贝塔以色列,在以色列立國後,他们便逐渐離開埃塞俄比亚移居以色列。.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工人党

埃塞俄比亚工人党(阿姆哈拉语:Ye Ityopia Serategnoch Parti)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已不存在的政党。 该党成立于1984年9月12日,前身是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曾宣称信仰共产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任该党总书记,总部设于亚的斯亚贝巴。该党是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执政党和唯一合法政党。 1990年,苏联结束对门格斯图政权的支持,门格斯图政权开始瓦解。同年,该党正式宣布放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并声明支持实行混合经济。 199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领导的反政府武装推翻门格斯图政权,门格斯图和众多官员逃往国外。新政府成立后,取缔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并将该党的大部分领导人逮捕入狱,清算他们在该党执政期间犯下的罪行。 Category:非洲共产党 Category:埃塞俄比亚政党.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工人党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帝国

阿比西尼亚帝国(የኢትዮጵያ ንጉሠ ነገሥት መንግሥተ,又称埃塞俄比亚帝国)是1270年到1974年期间,非洲东部的一个国家,是今日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的前身。 阿比西尼亚帝国是在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浪潮中,与利比里亚并列的仅有的2个保持了独立地位的国家(而利比里亚实际上是由从美国回归的自由黑奴于19世纪中期才建立的新国家,且独立性受到美国保障。因此严格来说阿比西尼亚是唯一一个经历了非洲殖民浪潮而依旧屹立不倒的独立国家),直至1936年被意大利武力占领。1941年复国后,改称埃塞俄比亚帝国。帝国于1974年被苏联支持的马克思主义军官门格斯图推翻。.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帝国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内战

埃塞俄比亚内战自1974年9月12日左翼军人发动政变推翻海尔·塞拉西皇帝开始,一直延续到1991年霍查派领导的反对派联盟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推翻德尔格政权。战争直接或間接造成至少140万人死亡。 1975年3月,埃塞俄比亚发生革命,皇帝被推翻。随后,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政府(通称“德尔格”)成立。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逐渐掌握德尔格政权的实权,为巩固权力,他在1975年至1977年大肆清洗政治异己,其中主要的对手是亲华的共产主义政党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和亲苏的的共产主义政党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它们曾为推翻君主制--做出很大贡献。尽管德尔格政权也标榜尊崇马克思主义,却使用残忍的手段镇压反对派(主要是原先的共产主义盟友),包括对成千上万人进行死刑、暗杀、拷问和监禁。 与此同时,在1977年,德尔格政权遇到索马里的入侵。当时索马里的执政者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希望吞并埃塞俄比亚东部的索马里人聚居区。埃塞俄比亚军队在苏联和古巴的大力支持下,击败索马里军队及其在埃塞俄比亚境内的盟友西索马里解放阵线。 在内战时期,德尔格政权为履行其“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将曾经属于地主的耕种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由于管理不善、腐败以及对军政府暴力统治的敌意,导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在20世纪80年代,埃塞俄比亚发生饥荒,将近700万人死亡Black Book of Communism。与此同时,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先后组建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和埃塞俄比亚工人党,试图建立一套类似于苏联的政治体制,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1987年,埃塞俄比亚国名由“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变更为“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 1980年代中期,亲阿尔巴尼亚的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的领导人组建了奉行霍查主义路线的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作为幕后领导组织)逐渐崛起,成为最主要的武装反对派力量。 1988年3月,埃塞俄比亚进入全面内战状态。 1989年,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成立,并与一直致力于争取厄立特里亚独立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结盟。 1990年,厄立特里亚的反政府武装攻佔马萨瓦。 1991年5月24日,駐守阿斯馬拉的埃軍第2軍團10萬人向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投降。同月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领导的武装攻克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德尔格政权垮台,其领导人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及3000名官员逃往国外,霍查派领导人梅莱斯·泽纳维开始其长达21年的执政。.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内战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国防军

衣索比亞國防軍是衣索比亞的军队。目前,埃军的领袖是斯拉吉·菲尔格斯(Siraj Fegessa)。由于2000年的厄埃战争之厄立特里亚的一方的影响,埃塞俄比亚的领土大小受到了波动,遂2002年埃军的兵力为400000人。这个数字是1991年德尔格政权灭亡时的数据。然而,这个数据还比真实数据少,2007年1月索马里战争时,埃军宣称有30萬的军队。 埃军由3个部分组成:衣索比亞陸軍、衣索比亞空軍、埃塞俄比亚警察部队和衣索比亞陸軍。因其为一个内陆国家,衣索比亞没有海军。但在1950年,埃塞俄比亚在红海占领了一道海岸线,遂1955年组建了埃塞俄比亚海军。直到1991年,厄立特里亚独立分离埃塞俄比亚内陆时,此军队才解散。埃塞俄比亚今日拥有几个维修武器的工业防御组织,它们大多数都是在德尔格政权下为建立军工混成集团制定计划的制造业机构。.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国防军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总理

埃塞俄比亚总理,是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政府首脑。.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总理 · 查看更多 »

埃塞俄比亚总统

没有描述。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塞俄比亚总统 · 查看更多 »

埃革阵

#重定向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埃革阵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

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简称厄人阵,是厄立特里亚现执政党人民民主与正义阵线的前身。该党成立于1970年,分裂自厄立特里亚解放阵线。它成立后,主导了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1991年5月,厄人阵同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联手推翻了埃塞俄比亚门格斯图独裁政权。5月24日,厄人阵控制厄立特里亚全境,29日成立厄立特里亚临时政府,厄人阵领导人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出任临时政府总书记兼武装部队总司令。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亚独立,伊萨亚斯·阿费沃基出任总统。1994年,厄人阵“三大”在阿斯马拉举行,会议决定将厄人阵由军事组织改造为纯粹的政党,并将组织的名称改为“人民民主与正义阵线”。 厄人阵的意识形态是非洲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厄立特里亚民族主义、左翼民族主义、世俗主义。厄人阵掌权后,放弃了激进的意识形态。 Category:非洲共产党 Category:厄立特里亚政党.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 · 查看更多 »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指的是1961年至1991年期间厄立特里亚为脱离埃塞俄比亚而发起的独立战争。这场战争在埃塞俄比亚内战之前就已爆发,在内战之中仍然在继续。埃塞俄比亚内战结束后不久,厄立特里亚自治政府在联合国的主持下发起公投,正式脱离埃塞俄比亚独立建国。 厄立特里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是埃塞俄比亚的一部分,后来与埃塞俄比亚同时从意大利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埃塞俄比亚当局宣称厄立特里亚是埃塞俄比亚的领土,1950年代初,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组成了一个联盟,厄立特里亚作为埃塞俄比亚的一个省,获得联合国大会的承认。不过,厄立特里亚的独立运动势力一直存在着,并用武力斗争手段谋求独立,最著名的就是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 在1974年军人夺取埃塞俄比亚政权之后,埃塞俄比亚当局获得苏联的支持。直到1980年代苏联采用开放政策并开始经济改革为止,渐渐断绝了对埃塞俄比亚的帮助。1991年,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击败埃塞俄比亚军队,占领了厄立特里亚全境。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也在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的帮助下推翻了门格斯图独裁政权。1993年4月,在联合国主持下,厄立特里亚举行全民公投,几乎全体一致地支持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埃塞俄比亚承认了公投的合法性,厄立特里亚获得独立。.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厄立特里亚独立战争 · 查看更多 »

各國執政黨列表

各国執政黨列表列出了全球各國、各地區(包括中央政府無法直接有效統治的)以及海外領土正在執政的執政黨;如有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時,以執政聯盟中最大的政黨(通常總統、總理/首相由最大政黨領袖出任)為執政黨。除地區動蕩以外,執政黨選舉一般为4年左右一次。 本列表依照各國和各地區的國家地區代碼,分洲別排列。各國執政聯盟內小黨請參見該國立法機構、對應國會選舉、該國總統總理列表或是主要執政黨的條目。.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各國執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奥罗莫人

奧羅莫人(Oromoo;ኦሮሞ)是一個主要分布在衣索比亞的民族,同時也有部分分布在肯亞東部、北部以及索馬利亞。 奧羅莫人是衣索比亞中人口最多的一個民族,占了衣索比亞總人口中約34.4%的比例;也有調查聲稱達到了40%的比例。現今衣索比亞人口約為1億400萬,而在衣索比亞境內之奧羅莫人人口約為3500萬左右。 奧羅莫人擁有自己的語言,為奧羅莫語,也稱阿方奧羅莫或奧羅米法(Afaan Oromoo/Oromiffa)語,是亞非語系中庫希特語族分支的一部分。奧羅莫人又被稱為加拉人(Galla),此稱呼帶有貶意。奧羅莫一詞的稱呼在1893年首次出現,直到了20世紀下半葉才逐漸脫離原有貶意的稱呼,改稱為奧羅莫人。 奧羅莫人有自身的傳統宗教,但大部分信仰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加達制度()歷史悠久,是古代奧羅莫人為實現自我民主管理而創制的,融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為一體的綜合體系,在加達制度中,奧羅莫人會選出自己的領導人,選出的領導人有8年的任期,在8年後必須卸任。而選舉同樣為8年舉行一次。.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奥罗莫人 · 查看更多 »

一党优势制

一党优势制(dominant-party system或one-party dominant system)是形容一個國家由某政黨透過民主之選舉制度下,勝出而得以達到穩固且長期執政情況下的政局情境。通常以共和制的--發生的情形居多。這樣的政黨通常在立法機關(國會)中連續數次取得大多數議席,又或贏得總統選舉。雖然一黨獨大(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一党执政(如1991-1992年國會全面改選前的中華民國、建国以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在形式上有某些類似的特徵,但絕不應被混淆,因為後者不存在開放的選舉與公正的競選。一般而言,一黨獨大制是較具競爭性的,因為在攸關政權的中央選舉中會有數個政黨角逐權力及議席,但實際卻是由一個大政黨長期壟斷執政權。此外,一黨多元制(one-party pluralistic system)也被視為一党优势制的變體。.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一党优势制 · 查看更多 »

德尔格

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政府,通称德尔格(吉兹语:ደርግ,意为“委员会”或“理事会”),是一个于1974年至1987年统治埃塞俄比亚的政权。1974年,军人通过推翻国王海尔·塞拉西一世的统治取得政权,成立“德尔格”。“德尔格”成立不久后,便正式命名为“社会主义埃塞俄比亚临时军政府”,但“德尔格”的名称依然被广泛使用。在1975年,临时军政府发布文件,宣布永久性地废除君主制并将社会主义作为国家的意识形态。 在1975年至1987年期间,临时军政府将对以千计的异见者不加以审判就直接执行处决或者判处监禁。 1987年,临时军政府主席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宣布废除临时军政府,并成立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然而,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以及他的支持者独占新成立的政府,遭到国内众多共产主义政党的反对,并最终在1991年被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组成的联盟推翻。.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德尔格 · 查看更多 »

分裂国家列表

分裂国家列表,列舉現存及歷史上的因国家分裂所造成的残存国家或偏安政权。.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分裂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红色恐怖 (埃塞俄比亚)

红色恐怖(ቀይ ሽብር)指的是1977年至1978年期间由埃塞俄比亚军事独裁者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发动的政治清洗运动。主要针对的是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两个政党的支持者。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都是共产主义政党,曾在推翻海尔·塞拉西一世政权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海尔·马里亚姆·门格斯图掌权后,这两个政党与门格斯图政权产生了严重的政治分歧,最终引发暴力冲突。门格斯图便发动这场镇压运动,来清洗这两个政党及其支持者的势力。 在1977年至1978年期间,埃塞俄比亚境内共有3万至50万人左右被杀。两个政党发起武装起义,最终引发埃塞俄比亚内战。1991年,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被霍查派领导的反对派联盟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攻陷,门格斯图出逃国外,因其在大屠杀中的角色,被缺席判处死刑。.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红色恐怖 (埃塞俄比亚) · 查看更多 »

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

特德罗斯·阿达诺姆(;),埃塞俄比亚政治家、学者、公共卫生领域专家。.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特沃德罗斯·阿达诺姆 · 查看更多 »

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መንግስቱ ኃይለ ማርያም;),埃塞俄比亚军官、政治家、埃塞俄比亚工人党总书记,国家元首(1974年-1991年)、独裁者。 他协助推翻了统治埃塞俄比亚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古老君主制度,并曾试图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一套类似于苏联的政治体制。 他自称共产主义者(他先后组建了埃塞俄比亚劳动人民党组织委员会和埃塞俄比亚工人党),却镇压了大量共产主义者(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党和全埃塞俄比亚社会主义运动),又在共产主义盟国(苏联、古巴)的帮助下与另一自称尊崇共产主义的邻国(索马里革命社会主义党统治下的索马里民主共和国)开战,最后又被共产主义者(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推翻。.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 · 查看更多 »

恩維爾·霍查

恩維爾·霍查(Enver Hoxha;),阿爾巴尼亞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獨裁者,曾任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第一書記和部长会议主席,掌權长達40年之久。 霍查是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阿尔巴尼亚抵抗者先后打败了法西斯意大利占领军和纳粹德国占领军,后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阿尔巴尼亚这一落后贫穷的巴尔干小国发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霍查以在国内残酷清洗政治异己(打倒多个“反党集团”,清洗大批党政军干部)、在国际上和盟友(南斯拉夫、苏联、中国)决裂并攻击各国各党领导人著称。 霍查的一系列政治观点和主张被称为霍查主义,该理论继承斯大林主义的衣钵,猛烈抨击“帝国主义”以及各种“修正主义”(尤其是被其称之为“披着反修外衣的新修正主义”的毛主义),其影响持续至今。在国际共运中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组织和个人被称为“霍查派”,他们成立了国际组织马列主义政党和组织国际会议 (团结和斗争)。 霍查于执政后期,主持制定了阿尔巴尼亚1976年宪法,宣布消灭国内一切宗教、税收和内外债,还宣称阿尔巴尼亚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神论国家”和“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恩維爾·霍查 · 查看更多 »

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

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吉兹字母:ህዝባዊ ወያነ ሓርነት ትግራይ;提格雷尼亚语:ḥizbāwī weyānē ḥārinet tigrāy,直译为“(争取)提格雷自由人民革命”),简称提人阵,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提格雷人政党。 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成立于1975年2月28日,前身是提格雷民族组织。1980年代中期,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逐渐崛起,成为埃塞俄比亚最主要的反对门格斯图独裁统治的力量。1989年,以提人阵为核心的政治联盟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成立,并与一直争取厄立特里亚独立的厄立特里亚人民解放阵线结盟。1991年,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领导的武装攻克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门格斯图政权垮台,提人阵领导人梅莱斯·泽纳维出任过渡总统。 1983年,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的核心干部建立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作为幕后领导组织,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亲近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但在1991年提人阵掌权后,该组织宣告解散。 该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该党主张提格雷人享有自决权利。该党的主席是Abay Woldu,副主席是Debretsion Gebremichael。该党的总部位于默克莱。该党出版报纸《Weyin》。该党是执政联盟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的成员。.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 · 查看更多 »

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

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是一个已不存在的埃塞俄比亚共产主义政党,它曾在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中扮演了领导角色。该党成立时,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的大多数领导人都加入该党,包括后来的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泽纳维。 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作为“建党筹备组织”成立于1983年,当时称作先锋分子组织。1985年,它改名为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自我定位为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中的“先锋党”。该党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 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把自己定位为正统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捍卫者并追随阿尔巴尼亚领导人恩维尔·霍查的政治路线,奉行霍查主义意识形态。该党宣称将“从事反对所有种类的修正主义的艰苦斗争”,并沿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论调,将赫鲁晓夫主义、铁托主义、托洛茨基主义、欧洲共产主义和毛主义定义为“修正主义”。 1991年,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领导的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掌权后,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领导层宣布解散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提格雷马列主义联盟 · 查看更多 »

梅莱斯·泽纳维

梅莱斯·泽纳维·阿斯拉斯(吉茲字母:መለስ ዜናዊ አስረስ,罗马化:Mäläs Zenawi Äsräs;),衣索比亞政治家,1991年至2012年該國的實際最高領導人。.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梅莱斯·泽纳维 · 查看更多 »

政党联盟

政党联盟(Political alliance)是指不同政黨形成的一種合作聯盟,通常是因其參與的政黨有共同政治目標或策略性目的,並在選舉時能互惠各自政黨。其達到此目的的策略包括經過集合資源和選票而超越選舉門檻、於投票制度的特性上得到優勢、或經由合作一起打敗執政黨並於選舉勝利後合作形成新政府組織。 當一個政党聯盟勝選後而執政時,或當沒有任何一黨只達到相對多數而不是絕對多數的選票,而幾個政黨必須一起合作執政時,他們將會形成一個聯合政府。 此種治理形式會產生的特點包括「不管部长」的產生。 相对于单纯的选举联盟,政党联盟的成员协作更为紧密,除了共同应对选举,还在其它政治议题上统一发声。政党联盟一般设有一个常设的协调机构。.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政党联盟 · 查看更多 »

2015年埃塞俄比亞大選

2015年埃塞俄比亞大選於5月24日舉行,選出聯邦議會人民代表院及地方議會議員。結果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EPRDF)贏得人民代表院547席中的500席。人民代表院其餘議席由埃革陣的盟友取得。.

新!!: 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和2015年埃塞俄比亞大選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