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南港島綫(西段)

指数 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South Island Line (West))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計劃中的鐵路項目,為《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的項目之一。南港島綫(西段)連接香港島北岸及南區,以解決南區的交通擠塞問題。設計中的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預計和現時已經通車的南港島綫(東段)使用的系統相同。南港島綫(西段)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最快於2021年動工《》(第33-35、47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於2026年通車。.

38 关系: Ac (商場)华富站南區 (香港)南港島綫南港島綫 (西段)南港島綫 (西段)南港島綫西段南港島綫(西段)南港島線西段南港島線(西段)中西區 (香港)廉租屋邨石排灣 (香港仔)瑪麗醫院田灣田灣邨瀑布灣華富邨鐵路發展策略鐵路發展策略2014西高山西港島綫香港大學站香港仔香港仔大道香港仔中心香港仔水塘道黃竹坑站黃竹坑邨薄扶林鋼綫灣雞籠灣沙灣 (香港)港島綫西延港鐵港鐵車站列表港鐵未來發展數碼港

Ac (商場)

ac,前稱香港仔中心商場,是南區內的龍頭商場,位於香港仔中心基座,不少連鎖店的南區分店都設於此處,當中包括同屬和記黃埔的百佳超級廣場、豐澤電器和屈臣氏。商場共分五期。.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Ac (商場) · 查看更多 »

华富站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华富站 · 查看更多 »

南區 (香港)

南區是香港十八區之一。自香港開埠以前,已經有早期原居民客家人居住。南區為香港島四區中,面積範圍覆蓋最廣的一區,總面積達4,000公頃。根據2016年2016年香港中期人口統計的數字,南區人口為274,994人。南區是基層、中產、富豪互存的地區,半數人口居於公屋以及居屋之中 ,南區由十七個區議會分區組成,人口主要分佈在鴨脷洲(佔六個區議會選區)、薄扶林(佔五個區議會選區,人口集中在華富邨以及華貴邨一帶)和香港仔(佔四個區議會選區),壽臣山、深水灣、淺水灣是香港高級住宅區,亦是南區唯一一個沒有公共房屋的區議會選區,而南區最後一個分區在赤柱以及石澳,是公屋私樓互存的地區。.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

南港島綫(South Island Line)建設時稱南港島綫(東段),是港鐵的營運的鐵路綫之一,也是《2007至2008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的十大基建之一。南港島綫連接香港島中西區及南區,興建目的主要是解決香港仔隧道(灣仔區通往南區的隧道)的交通擠塞問題及改善南區的對外交通。本綫為中型鐵路系統,於2011年動工,耗資152億港元,2016年12月28日全綫通車。南港島綫通車後,香港十八區皆有鐵路到達。.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 (西段)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綫 (西段)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 (西段)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綫 (西段)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西段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綫西段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綫(西段)

南港島綫(西段)(South Island Line (West))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計劃中的鐵路項目,為《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的項目之一。南港島綫(西段)連接香港島北岸及南區,以解決南區的交通擠塞問題。設計中的鐵路為中型鐵路系統,預計和現時已經通車的南港島綫(東段)使用的系統相同。南港島綫(西段)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最快於2021年動工《》(第33-35、47頁),2014年9月,運輸及房屋局,於2026年通車。.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綫(西段)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線西段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線西段 · 查看更多 »

南港島線(西段)

#重定向 南港島綫(西段).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南港島線(西段)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香港)

中西區(Central and Wester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島西北部,為香港開埠之後最早發展的地區。其中中環和上環是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區,而西環則是早期發展的華人住宅區。中西區亦居住了不少福建人(閩南人)以及潮州人,中西區亦有2600多以及2800多人以福建話(閩南話)和潮州話為母語,大多為老一輩的人口。福建人在開埠以來大量遷入中上環以及中上環半山一帶,文咸東、西街、永樂東、西街的轉口貿易,藥材,船務絕大多數都是福建人經營,而潮州人則較後遷入西環以及西環半山一帶。中環亦是早期的香港政治經濟中心,也有全國各地的族群聚居。此外,山頂是香港其中一個富豪聚居地。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中西區人口為243,266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中西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廉租屋邨

廉租屋邨是香港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公共房屋,共有十個,由1958年至1975年期間落成。.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廉租屋邨 · 查看更多 »

石排灣 (香港仔)

石排灣(Shek Pai Wan)位於香港島,屬於香港南區的一部份,原指香港仔的海灣。明朝,大嶼山仍盛産沉香時,香木會運到沙螺灣包裝、加工,再運到香港仔石排灣,然後轉運到現稱廣州的集散地。該海灣隨著1970年代填海工程而消失,相關填海地成為今日的香港仔中心。 另一方面,當時香港房屋署亦於香港仔半山區興建公共房屋,並命名為石排灣邨。所以石排灣一名便逐漸轉變成香港仔半山區的地名。而另一點值得留意的是,石排灣道是位於華富邨至田灣的一段道路,而非位於石排灣邨。 「香港」一詞原指香港仔和石排灣一帶,後推而廣之,擴大至指整個香港島。.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石排灣 (香港仔) · 查看更多 »

瑪麗醫院

麗醫院(Queen Mary Hospital)是一所位於香港香港島南區薄扶林的公立地區綜合醫院,並提供24小時急症服務,也是香港兩所教學醫院之一,為香港大學醫學院教學醫院。該院於於1937年4月13日啟用,是當時香港以至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醫院之一。 瑪麗醫院由醫院管理局管理,隸屬港島西聯網,為聯網中的龍頭醫院及專科轉介中心。全醫院共有約1,440張床位及逾3,800名職員。該院設有24小時急症室服務、外科、器官移植、兒科、各類專科及復康護理服務。.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瑪麗醫院 · 查看更多 »

田灣

灣(英文:Tin Wan)是位於香港島南區西南部的香港仔的一個地方,即是香港仔中心以西,雞籠灣(華貴邨)以東一帶。田灣是一處谷地,昔日有田地,相傳田灣就是因為那些田地而得名。田灣部份地方後來發展為工業區,現存仍然有新英工業中心和大生工業大廈等。2011年田灣的人口為17,426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田灣 · 查看更多 »

田灣邨

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項目編號為HK14RR,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 ,是香港的一個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田灣,近田灣邨,是居屋計劃第十八期乙的屋苑。.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田灣邨 · 查看更多 »

瀑布灣

瀑布灣(英語:Waterfall Bay)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南部,毗鄰華富邨。這個海灣曾以瀑布而著名,後因興建薄扶林水塘工程而不復存在。.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瀑布灣 · 查看更多 »

華富邨

華富邨(Wah Fu Estate)是香港最著名的公共屋邨之一,因部份樓宇可以看到海景及鄰近豪宅貝沙灣,所以普遍被人稱為「平民豪宅」。華富邨項目編號UR06/RD14,由前香港屋宇建設處建築師廖本懷先生負責設計,而華富邨重建計劃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負責。該邨位於香港島南區瀑布灣,鄰近貝沙灣、置富花園及華貴邨。華富邨分5期落成,華富(一)邨於1967年11月至1969年2月分階段落成,而華富(二)邨則於1970-71年分階段落成,而1978年加建的華翠及華景樓也同告落成。華富邨的人口在高峰時共有約50,000人。2011年華富邨的總人口為27,953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華富邨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

《鐵路發展策略》(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是香港為未來鐵路發展的一份文件,由當時的運輸科(與現時決策局的職能對應的是運輸及房屋局)在1994年提出的。 在這份文件提出前,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分別於1976年及1989年提出的《香港整體運輸研究》與《香港第二次整體運輸研究》;於1993年提出的《香港鐵路發展研究》。 在這份文件提出後,與香港鐵路運輸相關的文件分別有:於2000年5月與2014年9月提出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與《鐵路發展策略2014》 。.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鐵路發展策略 · 查看更多 »

鐵路發展策略2014

《鐵路發展策略2014》(英文:Railway Development Strategy 2014),為香港政府就《鐵路發展策略2000》由運輸及房屋局於2014年9月17日提出的更新版本,為香港鐵路網絡直至2031年的未來擴展制訂發展框架。報告以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間進行的《鐵路發展策略2000》之檢討及修訂《我們未來的鐵路》顧問研究及公眾諮詢結果為基礎而研擬產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鐵路發展策略2014 · 查看更多 »

西高山

西高山(High West)是香港一座山峰,位於香港島西部介乎中西區與南區之間,龍虎山以南(以薄扶林道遊樂場及克頓道、盧吉道及夏力道交界處為界),扯旗山之西南(以盧吉道為界),海拔,為香港島上第四高的山峰。 西高山大部分屬於薄扶林郊野公園的範圍,為茂密的樹林所覆蓋。不過南面近山頂一帶為懸崖峭壁,幾乎寸草不生,亦因此成為一個良好的攀岩地點。 瑪麗醫院及心光盲人院暨學校座落於其西南山腰。 西高山曾用的土名有砲台山和摩天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西高山 · 查看更多 »

西港島綫

西港島綫可以指:.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西港島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學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簡稱港大站,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座鐵路車站,設於香港島中西區石塘咀薄扶林道地底,鄰近香港大學,主要服務石塘咀及龍虎山一帶。此車站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凱達環球負責設計,由金門西松聯營負責興建。車站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站興建在地底洞穴內,車站A2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70米,成為全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香港大學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

香港仔(Aberdeen)是香港南區的中心部份。而香港仔與鴨脷洲之間的香港仔海港被劃為香港仔避風塘。香港仔以住宅區為主,亦有少量工廠大廈。而香港仔以其漁村風味及海鮮,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景點。 狹義來說,香港仔的範圍為田灣以東、石排灣以南、黃竹坑以西、鴨脷洲以北的地方,有時會被稱為「香港仔市中心」以區分廣義上的香港仔。廣義來說,「香港仔市中心」以東的壽臣山、黃竹坑;以西的置富花園、華富邨、華貴邨、數碼港、田灣;以南的整個鴨脷洲;以北的石排灣、香港仔水塘、香港仔郊野公園,都是香港仔的範圍。2011年香港仔市中心、石排灣邨及漁光邨的人口合計39,377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香港仔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大道

香港仔大道 (英文:Aberdeen Main Road),是香港香港島南區香港仔市區內的大馬路,西起香港仔漁類批發市場,經過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之南邊工廠大廈群,至聖伯多祿中學轉東行,在香港仔水塘道轉南,和香港仔舊大街平行,出香港仔巴士總站上行車天橋止。此後香港仔大道自西向東單向行車,與香港仔海傍道分工,至逸港居為止。.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香港仔大道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中心

香港仔中心(Aberdeen Centre)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住宅屋苑,位於香港島南區的香港仔,附設有公園、商場、小巴總站、的士車站和巴士站。香港仔中心於1979年由和記黃埔建成,現在由黃埔物業管理。香港仔中心是香港中產階級家庭集中地之一。.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香港仔中心 · 查看更多 »

香港仔水塘道

香港仔水塘道(Aberdeen Reservoir Road),是香港的一條道路,斜度達到1:5,連接香港島灣仔峽及南區的香港仔,沿路途經香港仔郊野公園、香港仔水塘及石排灣,其中在郊野公園的一段禁止一般車輛通行。 香港仔水塘道在灣仔峽連接金馬麟山道,南面則連接香港仔大道。.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香港仔水塘道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站

黃竹坑站(Wong Chuk Hang Station)是港鐵南港島綫的一個鐵路站,主要服務香港島南區黃竹坑中部地區,於2016年12月28日啟用。 黃竹坑站是一座架空車站,建於香葉道一段已覆蓋的黃竹坑明渠之上。另外,車站旁邊設有供南港島綫使用的港鐵黃竹坑車廠,車廠用地前身為已清拆的黃竹坑邨,未來亦會發展上蓋物業。 深灣遊艇會辦公室大樓設有適用於該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費回贈。.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黃竹坑站 · 查看更多 »

黃竹坑邨

黃竹坑邨(英語:Wong Chuk Hang Estate)是香港房委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港島黃竹坑,於1968年開始入伙。該邨是香港最後一個前政府廉租屋邨,已於2009年完成清拆。.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黃竹坑邨 · 查看更多 »

薄扶林

薄扶林(英文:Pok Fu Lam或Pokfulam)位於香港島南區,是香港島的市郊部份之一,通常指北至中西區的堅尼地城、摩星嶺以南、南至瀑布灣的南區區域,其中薄扶林近南區部分的大部分私人屋苑(如置富花園)及別墅為香港中產階級至上層階級人士的集中地。.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薄扶林 · 查看更多 »

鋼綫灣

鋼綫灣(英文:Telegraph Bay)位於香港南區沙灣之東南方及瀑布灣之西北方。現時該處已填海成為數--碼港。 鋼綫灣的舊稱為大河灣或大口灣,至少到1940年代仍然如此,但現時大口灣(大口環)指的是沙灣一帶。.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鋼綫灣 · 查看更多 »

雞籠灣

雞籠灣(Kellett Bay,又名雞籠環、奇力灣)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薄扶林以西南,毗鄰瀑布灣,附近有雞籠環村及雞籠灣墳場,現址已成為華富邨及華貴邨的所在地。.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雞籠灣 · 查看更多 »

沙灣 (香港)

沙灣(英語: Sandy Bay,中文又稱大口灣,但通常俗寫作大口環)是香港的一個海灣,位於香港島南區西面,於摩星嶺之南方及鋼綫灣之西北方。現時該處為療養院的集中地。.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沙灣 (香港) · 查看更多 »

港島綫西延

港島綫西延(Extension of Island Line to Western District),工程名稱為「西港島綫」(West Island Line)是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鐵路項目,為港島線第三期的發展項目,亦是在將軍澳線(工程編號為6XX)完工後,下一個採用前地鐵工程編號的港鐵工程(工程編號為7XX),同時為首個採用剛性懸掛電纜的港鐵項目。是次工程旨在於將原有港島綫向西伸延。延綫共設3個車站,分別為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為香港島西區提供鐵路服務,並且接駁香港島其他地區。 延綫於2009年8月10日動工,堅尼地城站及香港大學站如期2014年12月28日通車,西營盤站則於2015年3月29日啟用。項目造價約185億港元,每小時單向的最高運載乘客數量最高可以達到85,000人次。.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港島綫西延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港鐵 · 查看更多 »

港鐵車站列表

港鐵是指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而成的香港鐵路運輸系統,當中包括了93座鐵路站及68座輕鐵站。當中,有19座鐵路站是轉乘站。本列表中亦包括2個昂坪360車站以及12座正在規劃中的環保連接系統車站。 本列表列出港鐵的車站,其中包括鐵路車站及昂坪360車站,並按路綫的落成先後排序。輕鐵車站已在香港輕鐵車站列表列出。部份路綫亦有興建中、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興建中之車站會展示其公佈的套色,建議中及計劃中之車站則以灰色表示。.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港鐵車站列表 · 查看更多 »

港鐵未來發展

了應付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港鐵公司一直有發展新鐵路的計劃,以方便擴展其服務範圍,並且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其中部份原先由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營運的路綫,在兩鐵合併後均交由港鐵負責監督工程及籌劃興建,並且以服務經營權批予港鐵營運。此外,港鐵亦積極改善車站及列車上的設施,包括興建新的車站入口及行人通道、翻新車站、興建車站洗手間、增加設備隔音屏障及購置新列車等。.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港鐵未來發展 · 查看更多 »

數碼港

數碼港()為一個雲集科技與數碼內容業務租戶的創意數碼社區,由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所管理。 數碼港的願景是成為亞太區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的領先樞紐,一直致力專注培育資訊及通訊科技業界的新成立企業及企業家、推動協作以集中資源及締造商機,以及推行策略性發展計劃及合作以促進資訊及通訊科技普及化,藉此推動本地經濟發展。數碼港社區內設有頂尖的資訊及通訊科技設施及先進的寬頻網絡,四座甲級智慧型寫字樓、一間五星級設計酒店及一個商場。.

新!!: 南港島綫(西段)和數碼港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南港島線 (西段)數碼港站瑪麗醫院站田灣站華富站香港仔站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