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加拿大原住民

指数 加拿大原住民

加拿大原住民,他们是在1982年宪政法案第25和35节中所认定的原住民族群,分別是第一民族、因纽特人以及梅蒂人。 根据2006年的人口普查,加拿大总人口超过33,570,000人,其中包含3.8%的原住民人口。这些人中有698,025名第一民族子嗣,389,785名梅蒂斯人和50,485名因纽特人。加拿大的国家代表人员包含原住民国族联合议会、因纽特团结组织、梅蒂斯部族议会、加拿大原住民妇女协会、全国友谊中心协会和原住民族国会。在做为当地原住民的意见代表上,某些人並不认可他們。那些当地人比较倾向依赖自己的传统律法以及管理,並且依传统法規行事。 一些原住民宣称他們的主权从未消失过,并且表明,在1982年加拿大宪政法案第25节提到的1763年皇家宣言、英属北美法及加拿大和英国签署的1969年维也纳公约,全部支持这一说法。 皇家原住民委员会是一个在1990年代,由加拿大政府所掌管的重要委员会。它评判過去政府对于原住民族群的政策,比如寄宿學校,並且为政府提供提关于政策上的建议;然而,大部份皇家原住民族委員會提出的建议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被联邦政府应用。 在就业等法之下,原住民族是一個被指定为包含女人、可见的少数民族和弱势族群的团体,但他们在法案下和在加拿大统计局的观点里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可见的少数族群,因而有相当多的权益受损。.

64 关系: Allophone加拿大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加拿大交通加拿大人加拿大军事史加拿大全國原住民日加拿大的语言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第16.1条加拿大歷史加拿大文化基隆拿基蒂马特博物館站 (多倫多地鐵)卢比肯族国可见少数族裔史丹利公園大多倫多地區大衛·安利密西沙加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乔治王子城亨茨維爾 (安大略省)伍德布法羅地區自治市伦敦 (加拿大)彼得堡 (安大略省)保罗·马丁圣凯瑟琳斯國會山莊 (加拿大)皮克靈王州迪玛斯昆族国班夫国家公园第一民族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旗红鹿市红河国家城市公园美國原住民美洲原住民美洲森林野牛萊斯布里奇萬錦市高貴林港魁北克省贝尔维尔 (安大略省)麦克默里堡蘭里區蘇聖瑪麗 (安大略)膚色...艾尔德里 (加拿大)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极速前进加拿大版4梅蒂人溫哥華滿地寶拉瓦勒 (魁北克)曼尼托巴省曼尼托巴省旗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2008年6月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扩展索引 (14 更多) »

Allophone

Allophone是主要在加拿大魁北克使用的政治术语,指除加拿大原住民外母语既非英语也非法语的人。在除魁北克以外的加拿大英语区,这个词也有少量使用。与Allophone对应的词为Anglophone和Francophone,分别指母语为英语和法语的人。.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Allophone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

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Canadian Aboriginal syllabics),是一系列的音節文字,用於書寫幾種加拿大境内原住民語言,這些語言分別屬於阿爾岡昆語族、愛斯基摩-阿留申語系和德內語支。 目前該文字通行的地區主要以加拿大北方的努納福特為主,並同時與拉丁字母一起並列使用。.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

加拿大印第安人寄宿学校系统 是一群專為加拿大境內原住民(Indigenous people)(包括第一民族、梅蒂人、因纽特人) 所設立的寄宿学校。 該系統由加拿大政府的印地安及北方事務部資助並與基督教教堂合作管理。 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系统的创建为目的與理念為幫助原住民兒童融入加拿大社会,並成為具有教育背景與投票權的公民。 然而,對管理階層的基督教教會而言,其目的著重於消除原住民文化與信仰對兒童的影響,並以同化政策迫使兒童融入主流的加拿大文化。 在该系统施行的一百多年中,约有三成的原住民兒童(约150,000人)曾經被安置於寄宿学校中。 而至少6000名學童在就學期間死亡。 该系统在加拿大聯邦化(脫離英國殖民)前即確立,但主要經由聯邦成立後於1876年建立的《印第安人法》獲得法律效力。該法在1884年的修訂中規定第一民族兒童須強制就學於日间学校,職業學校、或寄宿學校三者之一。但由於前兩者幾乎位於都市地帶,對於居處偏远的原住民族而言只有寄宿學校是可行的選擇。 原住民寄宿学校通常故意設於距离部落遙遠的區域,以降低學童與原生家庭的互動可能性。印地安事務所專員曾表達,將學校遠離部落可减少家庭探勘兒童的機會,避免他們影響學童的「文明化」過程。在此同時,加拿大原住民的行動亦受通行證系統束縛,以該系統侷限原住民於印地安人保留區中。 最後一所由聯邦營運的印地安人寄宿学校直至1996年才正式關閉。 印地安人寄宿學校對於原住民學童造成的創傷包括強制分離原生家庭,扼殺族語及先人文化,以及各種肢體攻擊和性虐待,並强制剝奪其原住民身分(以提供公民權的美名)。 學童被迫斷絕自己與家庭和文化的連結,並被強制說英语或法语。從寄宿學校畢業的原住民學生往往陷入既無法成功融入加拿大社會也無法回歸部落文化的處境。最終,此寄宿學校系統不可逆的破壞了原住民族文化和信仰的傳承。 此後果被視為與近代原住民族日見頻繁的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酗酒, 药物滥用和高自殺率具有直接關係。 2008年六月11日,加拿大前总理 斯蒂芬‧哈珀公開為加拿大政府及下议院中的各聯邦領導人在過去對原住民族的種種迫害表達道歉。 在總理發言的九天前,原住民成立真相與和解委员会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渴望政府正視並揭露關於寄宿學校的歷史與真相。 該委員會經由公開與私人會議蒐集全國各地寄宿學校倖存者的宣言 並在2008至2013年期間舉行七場全國性活動以纪念並倡導關於寄宿學校的歷史。 TRC在2015年正式建立国家真相與和解中心,並出版多份報告,詳細紀錄倖存者的敘述與相關歷史文件。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報告認定原住民寄宿學校系统應被歸為一項種族文化灭绝的惡行。.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印地安人寄宿學校系統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交通

加拿大是一已發展國家,其經濟包括了廣大國土內的原料開採與出口。因此,加拿大的交通運輸系統擁有總長超過140萬公里的公路、10座主要的國際機場、300座小型機場、總長72,093公里的鐵路,以及超過300座通往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五大湖與聖羅倫斯海道(Saint Lawrence Seaway)的商業港口。 2005年,交通運輸部門約占加拿大全國4.2% GDP(加拿大礦業及石油天然氣開採業約占3.7%)。 加拿大交通部監督和規範加拿大管轄範圍內的各種交通運輸。交通部首長為交通部長。加拿大運輸安全委員會(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 of Canada)透過事故調查與提出安全建議,維持加拿大的交通運輸安全。.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交通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人

加拿大人(英语:Canadians;法语:Canadiens)指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由于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加拿大人在种族、宗教及文化方面呈现相当多元化。世居在加拿大境内的加拿大人为加拿大原住民,约占加拿大人总数的3.8%。其他加拿大人为移民,主要来自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自加拿大与欧洲接触起的四百年间,带来了一拨又一拨的移民潮,每一次移民潮的主体民族各不相同,最终这些民族与原住民一起形成了如今的加拿大人。.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人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军事史

加拿大军事史包含了几百年以来在加拿大的土地上发生的军事行动,和加拿大军队在全球的维和任务。加拿大的各个原住民部落之间很少会发生冲突,这样的和平时期一直持续了几千年。自16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的到来引发了他们与加拿大原住民和同样在探索新大陆的另外一些欧洲人之间的冲突。从17世纪开始,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双方都各自拉拢了一些原住民部落。1763年,英国最终控制了整个加拿大,并对法裔加拿大人采取了同化政策。在美国革命中,英属北美选择了忠于英国。在成功独立后,美国人开始尝试扩大自己的版图,并在1775年和1812年两次入侵了英属北美。尽管英军与当地武装成功地击退了美国的入侵,但是美国的威胁还是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才消除。这个威胁也是加拿大于1867年独立的原因之一。 在独立之后,一支训练有素的加拿大军队随即成立。刚刚诞生的加拿大还没有完全的自主权,它的宗主国英国对它的内部事务依然拥有很高的影响力。也正因为如此,在英国参加第二次布尔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加拿大自动地派出了军队来协助英军。在1931年英国颁布西敏寺法令后,加拿大获得了完全的独立自主权。尽管如此,加拿大与英国的关系还是很紧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得到了加拿大的帮助。二战以后,加拿大开始信奉多边主义,它只参与了非单边的军事行动,比如朝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加拿大也在联合国的维和任务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它出动的部队人数比其余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至2006年为止,加拿大是在维和行动中阵亡军人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军事史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全國原住民日

加拿大的全國原住民日(英文:National Aboriginal Day;法文:Journée nationale des Autochtones)是加拿大慶祝加拿大原住民文化,以及紀念原住民為加拿大的建設和作出的貢獻,的全國性慶祝日。1996年,時任加拿大總督羅密歐·勒布朗(Roméo LeBlanc)宣佈,將每年的6月21日定為「全國原住民日」;選6月21日是因爲夏至對加拿大原住民是一很重要的日子。 在2001,西北地區議會把全國原住民日定爲西北地區的法定假日。 在2017,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多發表聲明承諾把全國原住民日重新命名爲National Indigenous Peoples Day。.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全國原住民日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的语言

加拿大是一个多语言国家,很多种语言在加拿大都有很多人口使用。包括了加拿大原住民(第一民族,因纽特人和梅蒂人等)的多种语言、各国移民带来的语言、当地方言和混合的语言。 根据2011年的估计,以英语和法语为母语的加拿大人分别占56.9%和21.3%。同时这一年的语言能力调查中(个人以英语或法语或双语或用其他语言开展一次对话),掌握英语的人口占到了总人口比例超过85%,而掌握法语的人口则约占30.1%。在官方语言法案和加拿大人权利与自由宪章第十六条上,英语和法语均被认可为官方语言,这意味着加拿大的所有法案均以两种语言颁布,政府机构也必须同时提供这两种语言的服务。在加拿大的行政区划中,魁北克仅以法语为官方语言,新不伦瑞克是唯一一个同时以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的省,其它省均以英文为官方语言。 加拿大的语言多样性不仅体现在这两种官方语言上。大约610万加拿大人(约占全体加拿大人的18%)的母语或第一语言既不是英语也不是法语,通常这些人是第一代移民。大约有350万加拿大人无论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通常不使用英语或法语。 加拿大也是许多种美洲原住民语的故乡,但使用人口占加拿大总人口的1%不到。.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的语言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第16.1条

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第16.1条是宪章中最新的一条。它是由《1993年宪法修正案(新不伦瑞克)》加入的。这一宪法条文保证了在新不伦瑞克省的英语人群和法语人群有着平等的社会权利。 第16.1条与1982年原文第16条中的第(1)款不同;第16.1条是宪章中单独的一条。 编号中的“.1”表示这条是后来(1993年)才加进宪法的,并且加入过程中未影响其他条款的编号。.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第16.1条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歷史

加拿大歷史可追溯至大約33,000年前。當地的原住民由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組成,大約在33,000年前移居到北美洲。北歐的斯堪地納維亞人(Viking) 在大約公元986年在現为紐芬蘭的地方暫居。斯堪地納維亞人是第一批踏足北美的歐洲人。但是在16和17世紀才有歐洲人到北美作永久性定居。來北美定居的欧洲人主要來自英國和法國。 在1763年結束的七年戰爭,英法簽訂的巴黎條約令法國放棄它們在北美殖民地的主權。美國革命戰爭(1775年-1783年)以後,大規模的親英分子北上移居到英屬北美。在1812年至1815年,美國和英國在北美展開1812年戰爭。 在1867年,英國政府通過《英屬北美法案》,在1867年7月1日將在北美的三個殖民地合併成爲一個聯邦制的殖民地——加拿大自治領。1867年,四個省份,安大略、魁北克、-zh-hans:新斯科舍;zh-hk:諾華士高沙;zh-tw:諾瓦斯科西亞;-(新蘇格蘭)和-zh-hans:新不伦瑞克;zh-hk:紐賓士域;zh-tw:紐布朗斯維克;-(其中安大略和魁北克已作爲一個殖民地管轄,所以四省是三個殖民地),同意加入聯邦政府,組成英帝國內的加拿大自治領。到1910年,加拿大已有9個省份(紐芬蘭省是在1949年加入聯邦的)。1931年的《西敏法令》(Statute of Westminster)擴大加拿大政府自主權,包括外交。英國國會在1982年 通過的《加拿大法案》把修改憲法的權力從英國國會移交給加拿大。.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歷史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文化

加拿大文化在歷史上,廣受英國、法國及當地原住民的文化及傳統所影響,也曾於一段長時間大受美國文化影響。不同形式的美國媒體及娛樂在加拿大也有一定的流行度,相反地,有不少加拿大文化色彩的產品及藝人,也成功打入美國以至世界 加拿大聯邦政府的節目、法律及制度也影響了加拿大文化,透過成立公營電台將之推廣,包括加拿大廣播公司、加拿大國家電影局等。為保護加拿大文化,政府也透過立法方式,要求節目按照加拿大廣播電視電信委員會的標準,加入最低限度的加拿大文化內容。.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加拿大文化 · 查看更多 »

基隆拿

基隆拿(Kelowna)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東部的一個城市,坐落奧肯拿根湖東岸,是中奧肯拿根地區的行政中心。該市北接湖泊鄉,西面隔湖與西基隆拿對望,離溫哥華以東約400公里遠,也離美加邊境約150公里遠。基隆拿市面積為,據2011年人口普查所示市内人口有117,312人,而都會區人口則有179,839人,位列全國第22大、省内繼溫哥華和維多利亞後第3大、以及卑詩省内陸地區最大都會區。 過去主要操台山話的加拿大華人社區亦曾將本市稱為企連打。 根據《2012年加國UFO發現》報告,基隆拿是全加拿大第五多發現UFO報告的城市。.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基隆拿 · 查看更多 »

基蒂马特

基蒂马特(Kitimat)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一个城镇。城市面积242.63 km² (93.69 sq mi),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为8,335人。该城镇是的大型炼铝厂所在地。 基蒂马特地处峡湾末端,是深水良港,通向太平洋。连接该城镇的唯一高速公路是不列颠哥伦比亚37号高速公路。地区行政中心在以北的地方,鲁珀特王子港在西北距离,乔治王子城在此地以东。.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基蒂马特 · 查看更多 »

博物館站 (多倫多地鐵)

博物館站(Museum Station)是一座多倫多地鐵央街-大學-士巴丹拿線車站,坐落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中心女王公園路(Queen's Park)和查理斯西街(Charles Street West)的交界處,於1963年2月28日聯同大學線一起開幕,以附近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命名,並鄰近多倫多大學聖佐治校園的東北角。 博物館站的設計本與多倫多地鐵其它車站的分別不大,但在多倫多社區基金會(Toronto Community Foundation)的推动·下,多倫多公車局在2000年代中期同意改建此車站,以突顯其接近皇家安大略博物館的特色。工程耗資500萬加元,當中200萬元由該組織從私人團體和商界籌募。改建後的車站於2008年4月8日揭幕,站内的支柱增添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設計特色,包括古埃及歐西里斯像、墨西哥古托爾特克文化的戰士外形、加拿大原住民建築支柱、希臘多立克式支柱和中國故宮的支柱。 下列由多倫多公車局營運的巴士線駛經博物館站:.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博物館站 (多倫多地鐵) · 查看更多 »

卢比肯族国

盧比肯湖印第安國族是在加拿大的亞伯達北方的克里國族的一群。他們通常被稱為盧比肯克里人或盧比肯湖克里人。他們為了土地的宣言曾經和加拿大政府糾紛近十年左右。他們主要的抱怨是關於他們的家園或附近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使得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和健康受到很嚴重地威脅。 國際特赦組織曾經藉由發布一份請求加拿大政府尊重盧比肯人的土地的報告來評論這個鬥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發現加拿大已違反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的第27條條款。他們重覆著他們的宣稱,要求加拿大立刻採取行動,以減少不能修補的傷害。第一次發出要求的時間在是1990年,並且第二次和第三次是在2003年和2006年。這個鬥爭曾經在John Goddard, Last Stand of the Lubicon Cree裡有提到過。 現在的盧比肯湖印第安國族的酋長是Bernard Ominayak。.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卢比肯族国 · 查看更多 »

可见少数族裔

可见少数族裔(英语:Visible Minority)是指可通过肤色判断的少数族群或个人,这词主要在加拿大使用。在非欧裔移民大量进入加拿大之前,加拿大社会主要按语言(英语和法语)和宗教(罗马天主教和新教)区分族裔。1960年代大量非欧洲裔移民进入加拿大后,加拿大创造了这词用来指代非欧裔移民的少数族群。将可见少数族裔定义为“除加拿大原住民外的非高加索人种或肤色不为白色的人”。这个词与在美国政治领域使用的有色人种(英语:People in Color)相近,但是美国使用的有色人种包括印地安人。但随着加拿大人口构成的变化,在特定的加拿大地区——主要是卑诗省和安省华裔和印度裔聚集地区,包括华裔在内的亚裔人口,显著超过了高加索人口,导致这个词内涵的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但是一部适用于整个加拿大的法律,就加拿大总体而言,可见少数族裔的概念依然成立,该法案继续生效。.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可见少数族裔 · 查看更多 »

史丹利公園

史丹利公園(Stanley Park)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卑詩省溫哥華的市區公園。公園面積有404.9公頃(1000英畝) ,是加拿大最大與北美第三大市立公園。公園每年吸引大概800萬人次遊覽,包括本地居民和外地遊客。一條8.8公里(5.5英里)長的路徑環繞整個公園,以供遊人緩步、騎腳踏車或玩滾軸溜冰;每年有大概250萬人次使用此路徑。公園内大部分地帶保留為樹林,估計有大概50萬棵樹,部分更有76米(250英尺)高或已生長了數百年。 史丹利公園與溫哥華市中心近在咫尺,亦是溫市地標之一獅門橋的南端落腳點所在,而溫哥華水族館亦座落園内。公園三面環水,而洛斯特湖則座落公園的南端。.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史丹利公園 · 查看更多 »

大多倫多地區

大多倫多地區 (英語:Greater Toronto Area,當地縮寫作GTA)是加拿大人口密度最高的都會區。按安大略省政府規劃部門的定義,大多地區的人口在2011年全國普查時為 6,054,191 人。除了多倫多市之外,大多地區還包括皮爾區、約克區、杜林區和荷頓區四個地區自治體(regional municipalities)。.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大多倫多地區 · 查看更多 »

大衛·安利

大衛·查理斯·安利(David Charles Onley,),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傳媒工作者,第28任安大略省省督, www.citynews.ca, June 10, 2007,2007年出任此職位前曾於多倫多本地電視台Citytv和CP24任職記者和主持。.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大衛·安利 · 查看更多 »

密西沙加

密西沙加(Mississauga,),或稱美西沙加,簡稱密市或美城,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座城市,位於多倫多以西的皮爾區,是大多倫多地區的一部分。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密市有約713,443名居民,以人口計算是全國第六大城市。密西沙加是大多地區内的一個重要交通樞鈕,有七條省級高速公路橫越本市,而多倫多皮爾遜國際機場中的一大部分更是坐落於密市範圍以内。 密西沙加市坐落安大略湖的北岸,北鄰賓頓市,西接荷頓區的奧克維爾和苗頓,西北臨荷頓山,至於東面與多倫多的市界綫則有一部份跟隨怡陶碧谷溪(Etobicoke Creek)。.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密西沙加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簡稱:B.C.;Colombie-Britannique,簡稱:C.B.),或稱英屬哥倫比亞省,是加拿大的一級行政區,位於該國最西部的省,西面靠太平洋,首府位於溫哥華島的維多利亞,該省最大城市是溫哥華。該省面積944,735平方公里,是加拿大面積第三大的省。主要產業是林業、礦業、漁業。.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查看更多 »

乔治王子城

乔治王子城(英語:Prince George),加拿大華人舊譯片市阻治,是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菲沙河和尼查科河汇合处,也是菲沙-喬治堡區域局的行政中心。该市总面积316平方公里(122平方公里),2006年总人口為70,981Statistics Canada 2006 Census (March 29, 2007).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乔治王子城 · 查看更多 »

亨茨維爾 (安大略省)

亨茨維爾(英語:Huntsvill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马斯科卡区域自治市一個鎮,2006年人口有18,280。 歐洲人於1860年開始在亨茨維爾一帶定居p.6, Rice,而英國軍人喬治·亨特於1869年抵達這一帶後便大興土木。區内首座郵局於1870年落成,而亨特則成為首任郵政總長,該帶亦以他命名為亨茨維爾。穆斯科卡殖民公路於翌年伸延到亨茨維爾,而北方鐵路亦於1885年從格雷文赫斯特伸延至此處。經歷20多年發展後,亨茨維爾於1886年設村,再於1900年改設鎮,並於翌年舉行首次鎮政府選舉。p.16, Rice.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亨茨維爾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伍德布法羅地區自治市

伍德布法羅地區自治市(Regional Municipality of Wood Buffalo)是加拿大亞伯達省東北部一個特別自治市(specialized municipality),於1995年4月1日由麥克默里堡市和第143號改善區(Improvement District No.)合併而成,為亞省面積第二大的行政區劃,僅次於馬更些縣。伍德布法羅境内蘊藏油砂,近年能源業發展蓬勃,令其成為加拿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工業地區之一。.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伍德布法羅地區自治市 · 查看更多 »

伦敦 (加拿大)

伦敦(London)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的一座城市,座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大概位於多伦多與温莎之間的半途位置。倫敦市在行政事務上是獨立於其周邊的米德爾塞克斯縣,但該縣的行政中心仍設於倫敦市內。根據加拿大2011年人口普查統計,倫敦市共有人口36萬6151,在全國排名第15位;都會區人口則達474,786人,在全國排名第11位。 1801年至1804年之間,Peter Hagerman成為最先定居於此的歐洲裔人;倫敦再於1826年成為一個村落。從此,倫敦開始發展成為安省西南部最大的一個城市。該城市的強項為教育、醫療、旅遊和製造業;加拿大著名的西安大略大学就位于这座城市。.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伦敦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彼得堡 (安大略省)

彼得堡(Peterborough,發音 )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中部一座城市,離多倫多東北約125公里。彼得堡市在行政事務上是獨立於其周邊的彼得堡縣,但該縣的行政中心仍設於彼得堡市內。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彼得堡市內人口為78,698人,其都會區人口則為118,975人。.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彼得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保罗·马丁

保罗·艾德加·菲利普·马丁(Paul Edgar Philippe Martin,),也被加拿大華人稱為馬田,加拿大政治家、律师,曾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和加拿大总理。.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保罗·马丁 · 查看更多 »

圣凯瑟琳斯

圣凯瑟琳斯(St.),當地華人舊譯升卡頓,是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南部尼亞加拉區的一座城市,隔安大略湖与同省省會及最大城市多伦多相望,往東距尼亞加拉河(即美加边境)19公里。城市面积96平方公里,为安大略省面积第六大的城市。由于城市遍布公园,所以得到“花园城市”(The Garden City)的官方昵称。圣凯瑟琳斯地处大多伦多地区及美加边境要道,並坐落威蘭運河的北端,制造业发达,工业为其最重要的经济,因此城市官方格言为“工业与自由”(Industry and Liberality)。 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聖凱瑟琳斯市内有131,400名居民,是尼亞加拉區的最大城市。聖凱瑟琳斯的都會區則覆蓋尼亞加拉區大部分地域,2011年人口為392,184人。.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圣凯瑟琳斯 · 查看更多 »

國會山莊 (加拿大)

國會山莊(Parliament Hill;Colline du Parlement)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華市中心,坐落渥太華河南岸的官地,為加拿大國會建築群所在。國會建築呈哥德復興風格,加上其政治核心地位,每年吸引約300萬人次的訪客到此遊覽。.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國會山莊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皮克靈

克靈(Pickering),又譯碧谷靈,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大多倫多地區杜林區一座城市,西鄰多倫多市士嘉堡區、約克區萬錦市和懷特教堂-司提夫維爾鎮,北臨額士橋鎮(Uxbridge),東及惠特比鎮,東南臨亞積士鎮,南面瀕臨安大略湖。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皮克靈有88,721名居民。安大略發電公司轄下的皮克靈核電站坐落皮克靈市南部安大略湖畔,省内15-20%電力產自此處。.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皮克靈 · 查看更多 »

王州迪

王州迪 (Jody Wilson-Raybould,),加拿大政治人物和律師,2015年起擔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代表溫哥華固蘭湖選區,並於2015年加拿大自由黨上台執政後晉身聯邦内閣成為司法部長兼檢察總長,為首位出任該職的加拿大原住民。從政前她曾任卑詩省檢控官、卑詩條約委員會委員及卑詩原住民議會地區酋長。.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王州迪 · 查看更多 »

玛斯昆族国

斯昆族國是一個位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的國族,緊鄰溫哥華。 瑪斯昆族人是溫哥華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居民。他們主要居住在瑪斯昆貝丘的旁邊,一個無論貝殼或其他家用殘骸都有數千年的古蹟。而瑪哈里是過去的次要居住地。他們的保留地是由鄰近的哈德遜灣公司探險家西門·菲莎(或西門·弗雷澤)割讓到喬治亞海峽,西門·菲莎曾經被與白人接觸有不好經驗的瑪斯昆族人擊敗,並且被警告即將受到攻擊。 雖然他們今天被限制在城市裡的菲莎河岸,他們的領土曾經包含布勒內灣直到蘇誇密許人和他們的親屬堤斯李瓦圖斯人迫使他們離開。瑪斯昆和蘇誇密許/堤斯李瓦圖斯族國的土地所有權依然有所重疊。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時,有位酋長aka Qahtsahlano (August‧Jack)曾維持了短暫的政治上統一,他繼承了所有族群的酋長的地位並且在福溪船河口的Snauq建立了他的住所,現在維尼爾公園在布勒橋的西方,比卡佩蘭奴保留區或瑪斯昆之間的住所選擇好,並且有選擇的那一方會對沒選擇的那方產生政治性的衝擊。.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玛斯昆族国 · 查看更多 »

班夫国家公园

班芙国家公园(英语:Banff National Park,法语:Le Parc national Banff)建于1885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它坐落于落基山脉北段,距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以西约110-180公里处。公园共占地6641平方公里,遍布冰川、冰原、-松-林和高山。冰原公路从路易斯湖开始,一直连接到北部的贾斯珀国家公园。西面是省级森林和幽鹤国家公园,南面与库特尼国家公园毗邻,卡纳纳斯基斯镇位于其东南方。公园内主要的商业区为弓河山谷的班夫镇。它作為「加拿大落基山脈公園群」的一部分,與其它加拿大洛磯山脈的國家和省立公園一起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是早期通往班夫的方式,太平洋铁路集团在公园内建造了班夫温泉酒店和路易斯湖城堡酒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20世纪初期,在一战和大萧条期间,通往班夫的公路建成。1960年开始公园全年对外开放,1990年游客数量达到了500万人次。 上百万的游客通过加拿大横贯公路前往。Savage, Candace,《A Highway Runs Through It》,《加拿大地理》(Canadian Geographic)出版,2000年7/8月刊,第34–42页。由于班夫国家公园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园之一, ,加拿大公园管理局,2008年1月18日查阅。生态系统开始受到影响和破坏。1990年代中期,加拿大公园管理局启动了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项目,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控制游客数量,保护生态环境。.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班夫国家公园 · 查看更多 »

第一民族

一民族(First Nations,Premières nations),是數個加拿大境內民族的通稱,法定與印地安人同義,指的是在現今加拿大境內的北美洲原住民及其子孫,但是不包括因纽特人和梅蒂人。在加拿大,原住民的全國性組織是第一民族議會(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Assemblée des premières nations)。.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第一民族 · 查看更多 »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旗

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旗是加拿大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的官方旗幟,於1980年開始使用,長寬比是2:1。.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紐芬蘭與拉布拉多省旗 · 查看更多 »

红鹿市

红鹿市(英語:Red Deer)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中部的一個城市,位于两大城市卡尔加里和埃德蒙顿正中间位置,也是该省第三大城市。根据2006年的政府人口普查报告,红鹿市常住人口为82,772人,而根據紅鹿市政府於2011年進行的市内人口普查,紅鹿市則有91,877名居民。紅鹿市是省内的主要石油化工業和農業中心之一。 红鹿市因靠近红鹿河得名。克里族原住民稱紅鹿河為「Waskasoo Seepee」,即「加拿大馬鹿河」。早期英裔皮毛交易員誤以為加拿大馬鹿(elk)是歐洲馬鹿(red deer)的亞種,故將河流名稱譯為「Red Deer River」。.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红鹿市 · 查看更多 »

红河国家城市公园

红河国家城市公园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大多伦多地区的国家城市公园。该公园大部份位于多伦多士嘉堡,小部份位于邻近的万锦市和皮克灵市。公园内分布着1700多种植物和动物,大多伦地区尚在运作的农场,非常稀有的卡萝琳式森林,以及多伦多唯一的露营区。该公园也是加拿大已知的最古老的原住民活动点之一,其历史超过1万年。 从2011起,加拿大公园局开始着手将已经建成的红河公园收归国有,并将面积扩大近一倍。加拿大国家公园局计划在公园内设置更多的步道、教育向导中心和指示牌。同时国家公园局还为这座国家公园设置了新的教育项目,包括学露营、学徒步、篝火闲谈和其它免费项目。等到全建成时,这座国家城市公园将占地79.1平方公里。.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红河国家城市公园 · 查看更多 »

美國原住民

美國原住民(Native Americans),在不同場合與背景下也稱作美國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s)、美國土著(Indigenous Americans)或簡稱印第安人(Indians),是指在該國境内保留有的逾500個之成員的統稱。這些部落與族群之歷史可追溯至哥倫布時代之前的美洲原住民群體。.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美國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紐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先,最晚在一万年前从东亚迁徙到美洲。当欧洲人首次来到美洲时,东亚后裔的美洲原住民早已遍布南北美洲各地。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原住民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奴役,加上原住民大量感染來自舊大陸的疾病,导致其骤减近乎灭绝。美洲原住民所说的語言众多,曾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目前仍然存在的美洲原住民語言约有350个,分属十几个语系,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美洲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美洲森林野牛

美洲森林野牛(Bison bison athabascae)是美洲野牛的北方亞種。牠們要先分佈在大部份的阿拉斯加、育空、西北地區西部、英屬哥倫比亞西北部、艾伯塔省北部及薩斯喀徹溫西北部。.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美洲森林野牛 · 查看更多 »

萊斯布里奇

萊斯布里奇(英語:Lethbridge,),加拿大華人舊譯列必珠,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一個城市,並為艾伯塔省南部最大的城市。萊斯布里奇市在艾省是繼卡加利、愛民頓及紅鹿市後人口最多的城市,而在面積方面,則排於卡加利及愛民頓之後,為艾省第三大城市。鄰近的洛磯山脈為萊市帶來冬暖夏涼而大風的氣候。 萊市是艾省南部的工商、金融及運輸中心,經濟由十九世紀末的煤礦工業和二十世紀初的農業為主,轉型至現在有一半的人口受僱於醫務、教育、零售、飲食和酒店業。市內首五大僱員機構都是屬轄政府的。艾省卡加利以南的唯一一間大學位於萊斯布里奇,而在艾省南部的三間專上學院裡面,有兩間均於萊市設立校舍。萊市的文化設施有演藝劇院、博物館和體育中心。.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萊斯布里奇 · 查看更多 »

萬錦市

萬錦(Markham;),又譯麥咸或麥城,中文又音譯為马卡姆,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約克區的城市。萬錦市2012年七月一日由「市镇」(Town)升格为「城市」(City),该市曾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镇,位於多倫多市以北,為大多伦多地區的一部分。在2011年,萬錦的人口為301,709人,是大多倫多地區第四大城鎮,排在多倫多、密西沙加及賓頓市之後。 多家高科技公司均將其加拿大分公司總部設於萬錦,因此萬錦常被喻為「加拿大的高科技首都」。.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萬錦市 · 查看更多 »

高貴林港

貴林港(Port Coquitlam)是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的一个城市,位于温哥华以东27公里,菲沙河与匹特河(Pitt River)交汇处。高貴林港北面與西面與高貴林市接壤(當中西面以高貴林河為界),東面則隔著匹特河與匹特草原對望。高貴林港面积29.17平方公里(11.3平方英里),據2011年加拿大統計局人口普查市内人口為55,958。 高貴林港與鄰近的滿地寶和高貴林合稱為大溫地區的三联市。.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高貴林港 · 查看更多 »

魁北克省

魁北克省(Québec,Quebec),簡稱魁省,加拿大華人舊譯古壁省,是一个高度自治的省份。据加拿大统计局2011年数据,全區人口为7,903,001人。魁北克官方语言為法语,北美的法语人口主要集中在此。首府魁北克市,最大城市蒙特利尔。 魁北克是加拿大最大的聯邦自治省份也是第二大的一級行政區,僅次於努納武特;在西與安大略省、詹姆斯灣以及哈德森灣接壤,北接哈得遜海峽與昂加瓦灣,在東與聖羅倫斯灣、紐芬蘭-拉布拉多省和新伯倫瑞克省相鄰,南鄰美國的緬因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以及紐約州,並與努納武特、愛德華王子島以及新斯科細亞共享海上邊界。 魁北克是加拿大人口次多的自治省分,僅次於安大略省,多數居民住在鄰近聖羅倫斯河的都市-蒙特婁以及魁北克市,其中魁北克市也是該省首府,英裔人口大多居住西部的蒙特利尔,現在加蒂诺、東部鄉鎮以及加斯佩半島地區也有相當多數的英裔人口,位於北方的北魁北克地區則占據該省大半部的地區,該地以原住民因纽特人居多並要求和魁北克分離。.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魁北克省 · 查看更多 »

贝尔维尔 (安大略省)

贝尔维尔(Bellevill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位于莫伊拉河匯入昆提灣所在。贝尔维尔是黑斯廷斯县的首府,但行政上獨立於該縣。貝爾維爾坐落魁北克市-温莎走廊之上,離多倫多東北約,渥太華西南約,蒙特婁西南約。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貝爾維爾市内人口為49454人,都會區人口則達92540人。.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贝尔维尔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麦克默里堡

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是加拿大艾伯塔省北部伍德布法羅地區自治市内一个城市服务区(urban service area),位處阿薩巴斯卡油田,為加拿大的能源業重鎮。麦克默里堡過去曾建制為市,但於1995年4月1日與其周邊的第143號改善區(Improvement District No.)合併為伍德布法羅自治市。雖然麦克默里堡已失去市級地位,但當地以至加拿大國内不少居民、政客和媒體仍將之視作一座城市。據加拿大2011年全國人口普查所示,麦克默里堡境内总人口為61,374。.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麦克默里堡 · 查看更多 »

蘭里區

蘭里區(Township of Langley)是一個位於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的地方行政區。蘭里區位於菲沙河南岸,西鄰素里,北面隔河與匹特草原和楓樹嶺對望,東臨阿伯茨福德,南接美加邊境,並從三方包圍蘭里市。蘭里市和蘭里區為各自獨立的地方行政區。根据2016年人口普查,蘭里區有117,285名居民。.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蘭里區 · 查看更多 »

蘇聖瑪麗 (安大略)

蘇聖瑪麗(Sault Ste.,IPA:)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北部的一座城市,為阿爾戈馬區的行政中心。該市位於蘇必略湖的東端盡頭,坐落聖瑪麗河北岸,南望美國密西根州同名的城市。據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所示,蘇聖瑪麗市內人口為75141人,在全國排名第73位;都會區人口則達79800人,在全國排名第47位。蘇聖瑪麗是安省北部繼薩德伯里和雷灣後的第三大城市。.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蘇聖瑪麗 (安大略) · 查看更多 »

膚色

人類膚色,根據不同族群,膚色的變異範圍可從深色到近乎白色(白裡透紅是由皮膚中血液所造成)。膚色的色調決定於黑色素的在皮膚中的含量。平均而言,女性膚色較男性稍淺。 通常祖先源自光照豐富地區的人,擁有較黑的皮膚;祖先來自光照缺乏地區的人,膚色則較淺。對於某些擁有不同光照地區祖先的族群來說,可能會同時包含各種不同深淺的膚色。另外,性選擇也影響了膚色的分佈Heather L. Norton, Rick A. Kittles, Esteban Parra, Paul McKeigue, Xianyun Mao, Keith Cheng, Victor A. Canfield, Daniel G. Bradley, Brian McEvoy and Mark D. Shriver (December 11, 2006) Genetic Evidence for the Convergent Evolution of Light Skin in Europeans and East Asians Oxford Journals 。.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膚色 · 查看更多 »

艾尔德里 (加拿大)

艾尔德里,加拿大艾伯塔省城市,位于卡尔加里以北,属卡尔加里地区。 艾尔德里是卡尔加里人口普查都会区的一部分。.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艾尔德里 (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

查尔斯·约瑟夫·“祖”·克拉克 (Charles Joseph "Joe" Clark,),加拿大政治人物,1979年-80年間為第十六任加拿大总理。他於1972年首次出任加拿大國會下議院議員,1976年當選加拿大進步保守黨黨魁,1979年帶領該黨贏取少數政府,就任總理時為39歲,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少數政府於同年末倒台,而進步保守黨則於1980年大選落敗,克拉克的總理任期遂告結束;他再於1983年進步保守黨黨魁選舉中敗予布賴恩·馬爾羅尼。 進步保守黨在馬爾羅尼領導下再度執政,期間克拉克曾於聯邦內閣中擔任外交事務國務秘書。他從1993年起暫別政壇,1998年復出並再度出任進步保守黨黨魁,2000年起再任下議院議員。克拉克於2003年離任黨魁,而隨著進步保守黨和加拿大聯盟於同年末合併成新的聯邦保守黨,他亦於2004年離任下議員並淡出政壇。.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 · 查看更多 »

极速前进加拿大版4

《极速前进加拿大版4》是加拿大第四季以美國真人秀節目《极速前进》為藍本的加拿大版本。节目内容为多队由两位本身有关系的加拿大人所组成的参赛队伍,游历不同地方,并完成不同任务之淘汰赛,以争夺最终冠军,冠军奖励为25万加元,由新赞助商Hotels.com提供酒店住宿的两人“一生一次”世界之旅,每人任选一辆在比赛期间驾驶的任何雪佛兰车辆。节目还是由加拿大運動員莊拿芬·蒙哥馬利主持。 本季节目在2016年6月28日播出。情侣Steph LeClair和Kristen McKenzie夺得冠军。她们是极速前进加拿大版第一个全女性队伍冠军和所有版本极速前进中第一队女同性戀冠军。她们选择了第一赛段的Silverado卡车作为奖品。.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极速前进加拿大版4 · 查看更多 »

梅蒂人

梅蒂人(法语:Métis)是加拿大的原住民的一个族群,是原住民與早期法裔加拿大人的混血兒。根據加拿大的《印第安法》,梅蒂人是三種受保護的原住民之一。.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梅蒂人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低陸平原地區一沿岸城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31,486人,而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为246萬,是卑詩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以及全國第三大都會區;市內人口則在全國排行第八。 溫哥華以英國航海家喬治·溫哥華命名,歐洲人抵達溫哥華一帶後,區內經濟早期主要依賴於林木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7年延至溫哥華後,溫哥華成為北美西岸水陸路交通的主要樞紐之一,更構成遠東地區、加拿大東部和英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一環。 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第三大製片中心,有「北方好萊塢」之稱。也是20世紀後,與美國舊金山同為華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 溫哥華近年經常在各項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溫哥華亦曾於2010年與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聯手舉辦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 此外溫哥華還曾舉辦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場地即設在卑詩體育館。.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溫哥華 · 查看更多 »

滿地寶

滿地寶(Port Moody)是加拿大卑詩省大溫哥華地區的一個城市,從三方包圍著布勒内灣的東部盡頭。滿地寶於東面和南面緊貼高貴林,西鄰本拿比,北面則與安莫尔和贝卡拉為鄰。滿地寶與高貴林港和高贵林三市以及安莫尔和贝卡拉两个村庄,合稱為大溫地區的三联市,為三座城市之中面積最小者。 有見「Moody」一名與中文的「墓地」發音相近,市政府於1998年決定採用意思較佳的「滿地寶」作其官方中文譯名。.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滿地寶 · 查看更多 »

拉瓦勒 (魁北克)

拉瓦勒(Laval)是加拿大的一個城市。又譯拉華爾或拉瓦爾。位於魁北克省西南部,蒙特婁郊區的耶穌島上。是魁北克省的地方政區之一。2011年時統計,該市人口40萬1553人。 拉瓦勒是北美第五大市郊,位處紐約州的Hempstead;安大略省的密西沙加;亞利桑那州的梅薩;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素里之後。.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拉瓦勒 (魁北克) · 查看更多 »

曼尼托巴省

省(Manitoba),簡稱曼--省;當地華人全稱緬尼--托巴省,簡稱緬省《》,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東版(多倫多),2008年11月25日刊登。;省,加拿大一級行政區。草原三省之一(另外两个是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也是加拿大人口第五多的省份,据估计约130万人。曼尼托巴省占地649,950平方公里(250,900平方英里),地貌地形种类丰富。 该省东部毗邻为安大略省、西部萨斯喀彻温省,北部努纳武特地区,西北部西北地区,南部美国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除了英語之外,雖然在建省初期法語曾一度也是官方語言之一,但此規範已在19世紀末期時廢除。马尼托巴省的标志是一头北美野牛(bison),野生水牛曾一度主宰該省境內的草原地帶。如今的曼尼托巴省以農業與畜牧業為主,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糧穀倉地帶。 土著人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已经在曼尼托巴省居住了几千年。 直到17世纪末,毛皮贸易商抵达该地区,当时它是鲁珀特地区的一部分,属于1670年建立哈德逊湾公司。1867年,关于建立马尼托巴省的谈判导致了梅蒂人针对加拿大政府的武装起义,一场被称为红河叛乱的冲突。叛乱导致加拿大议会在1870年通过了“曼尼托巴法案”,标志着曼尼托巴省正式创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開始有大批移民到此定居。 曼尼托巴的省会和最大的城市是温尼伯,同時也是省內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加拿大第八大人口普查区。 温尼伯市是省政府、马尼托巴立法议会和省法院的所在地。 全省五所大学中有四所和四支专业运动队都在温尼伯。 其東北郊的温尼伯湖是加拿大境內第五大湖泊。.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曼尼托巴省 · 查看更多 »

曼尼托巴省旗

曼尼托巴省旗是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官方旗幟,設計圖案為紅船旗加上曼尼托巴省徽章中的盾牌。此旗幟的設計源自加拿大紅船旗;隨著楓葉旗於1965年正式成為加拿大國旗,加拿大紅船旗亦告棄用。為了讓紅船旗上的米字旗圖案可繼續在曼尼托巴省境内飄揚,該省議會同於1965年通過以紅船旗加曼尼托巴省徽盾牌為省旗設計。此設計包含米字旗圖案,因此需先獲加拿大君主御准才可使用。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於1965年10月批准此設計,而這面旗幟則於1966年5月12日正式成為曼尼托巴省旗。(安大略省議會也是在相似的情況下通過安大略省旗的設計。)省旗的設計於2010年11月15日列入加拿大紋章局的紋章及旗幟名冊內。 盾牌中的白底紅十字來自哈德遜灣公司的紋章,代表該公司由英國人建立;該公司過去曾操控包括現曼尼托巴省地域在内的魯珀特地帶。盾牌底部則繪有一隻站在石上的水牛,代表居於當地並在過往以捕獵水牛為生的原住民族。.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曼尼托巴省旗 · 查看更多 »

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

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是加拿大自1871年以來的第24次人口普查,由加拿大統計局在2001年5月15日所舉辦,普查結果顯示加拿大總人口為30,007,094人。.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2008年6月

没有描述。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2008年6月 · 查看更多 »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是溫哥華冬季奧運會的開幕典禮,於2010年2月12日當地時間(太平洋標準時間)下午6點正在溫哥華市的卑詩體育館舉行。是次開幕典禮是首次在室內場地舉行。.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 · 查看更多 »

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

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是加拿大統計局於2011年5月10日進行的一次詳盡的加拿大全國人口統計。統計部每隔五年會進行一次全國人口普查。是次人口普查乃全國第十五次按《1867年英屬北美法令》要求而舉行的人口普查。一如其他按《1867年英屬北美法令》要求而舉行的人口普查,是次所得數據亦用作調整選區。.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201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 · 查看更多 »

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6年6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加拿大原住民和2016年6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加拿大土著居民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