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修士

指数 修士

修士(friar,或fray),也稱修道士,是天主教以及東正教對於男性修行者的稱呼,但並不屬於神職人員。除了以擔任神職人員為目標的一般修士之外,另有終身不做神父、專事修道的終身修士。.

232 关系: AIR (遊戲)AIR角色列表劉煒堅力娇酒基督教基歇尔环形山埃德蒙·A·沃尔什博韦的樊尚华西亚十字若望卡洛林文艺复兴卢卡·帕西奥利卢德飞南怀仁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台灣天主教叶卡捷琳娜二世吴哥古迹塞尔耶塞巴斯丁·缪斯特多明戈·巴涅斯大顯神威天主教香港教區天主教澳大利亞國防軍教區天主教會天神之后彌撒中心太原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奥卡姆剃刀奧托米人女巫之槌威廉 (莫尔坦伯爵)威利在哪里?孟德爾宝剑骑士团家兔安东尼奥·德·格瓦拉安哥拉-巴西關係安田女子大学安条克的塞维鲁巴托洛梅·德·卡兰萨丝绸历史中國-烏克蘭關係布尔夏德一世布魯諾 (坑)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三时经九时经平面设计亚瑟王亞歷山大的區利羅...亞歷山德羅 (傳教士)座堂主任牧師亨利·摩根亨利三世 (法兰西)亨利八世人神之間二十年后伊戈尔二世·奥利戈维奇张希斌伯爾納鐸伯拉糾弗朗切斯科·科隆纳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布兰科弗拉·巴尔托洛梅奥弗拉·毛罗环形山休 (林肯)何義士依納爵·羅耀拉德国馄饨德拉達信義宗修道 (基督教)修道院學校修行制度志業圣宾尼陀服圣帕特里克节圣米伦足球俱乐部圣职者地理大发现僧侣僧院利奥三世 (拜占庭)切符喬瓦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喬治·蒂埃里·阿讓利厄喇沙會傳染病歷史唐培里侬香槟王军事修会凱爾經出家六合村大教堂兰斯洛特克里斯蒂安·迈尔克拉维斯环形山剪髮禮矮子丕平石伯男玫瑰之名玫瑰经玖壹壹玛丽·博林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祭司祖基环形山米格爾·塞爾韋特约翰尼斯·特里特米乌斯约翰二世 (拜占庭)罗吉尔·培根罗宾汉 (2010年电影)美國隊長 (電影)羅塞林羅得島太陽神銅像羅賓漢大冒險羅東聖母醫院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烏普薩拉大主教生物学史甘霖 (主教)畢奧神父聶斯特聶斯脫里聖加大利納聖奧斯定堂聖像破壞運動聖神修院聖芳濟書院 (香港)聖諾伯特聖母小昆仲會聖母神樂院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聖斐德理聖文德書院遗传学荃灣聖芳濟中學頭銜顺拜贝格环形山西堤岛馬基雅維利馬丁·路德馬仁光香港宗教與風俗马可·波罗马姆斯伯里的威廉马建忠马西诺维斯孔蒂城堡高山右近高師謙魔幻屠龍魔鬼圣经鲍德温一世 (耶路撒冷)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贝久贡萨洛·维利乌·卡布拉尔足球小將角色列表路易斯·德·莱昂黎明颂黑川紀章黑衣修士黄明志鼻烟迈泰奥拉霍皮族蜜蜂華報阮文雄 (神父)阿塞爾阿尔巴尼亚希腊礼天主教会阿纳斯塔修斯二世阿爾弗雷德傳阿提拉蘇格蘭宗教改革董光清葉由根蒙塞拉特修道院還俗锡克教自治監督區長子繼承制艾瑪苦行僧英吉利教會史雷定五世雅培里神父耶稣一生耶稣会陳瑞祺(喇沙)書院陸徵祥FuckPaulanerRefeiaRosenrot (歌曲)暴風修士柬埔寨的黑暗时代搭便車的人杜巴利伯爵夫人杜润臣梅尔希奥·卡诺梅爾克歐洲黑暗時代正教比德汤若望汽车沉思曲泰澤團體法罗群岛湯瑪斯·布什內爾滨尾文郎朝吹真理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挪威宪法本篤十二世月球環形山列表 (R-S)朗基努斯望远镜座斯图狄奥斯修道院新界喇沙中學文德泉文森特·德·巴爾韋德日語書寫系統日本天主教日本二十六聖人时钟座摩尼教摩納哥國徽摩纳哥教宗庇護五世教宗辭職拜占庭政府机构和贵族头衔拉特蘭努1766年 扩展索引 (182 更多) »

AIR (遊戲)

| 《AIR》是日本遊戲製作公司Key於2000年9月8日所推出的視覺小說,該遊戲也是繼《Kanon》後Key推出的第二款Windows平台戀愛遊戲,同時也被稱做Key公司季節組曲中的「夏」。起初是作為成人電腦遊戲發售,並且藉由CD-ROM來存取遊戲的相關檔案。之後Key推出了刪除色情內容、適合一般玩家遊玩的「全年齡向」的電腦遊戲版本,而遊戲也被陸續移植于Dreamcast和PlayStation 2等家用平台上。在2005年4月28日,Key重新修改遊戲系統之後推出了可以於Windows 2000/XP平台个人电脑上運行的《AIR》標準版。在這之後《AIR》亦繼續展開多項移植企劃,除了於2007年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運行的掌上型遊戲機版本外,同年5月也推出了可分別在和FOMA平台上使用的行動電話版本。另外在2009年7月31日推出了能夠在Windows Vista平台運行的《AIR》版本,而在2010年5月也推出可以於Windows 7運行的《AIR》紀念版,其中這2個版本皆是作為全年向遊戲銷售的美少女遊戲。 遊戲提供了各式各樣不同的預設故事路線,在玩家角色與遊戲角色互動的過程中來決定進入不同的分支劇情。這些故事多是圍繞著3名女主角所展开的,整個遊戲劇情依照順序分成「DREAM篇」、「SUMMER篇」以及「AIR篇」3個不同的章節。從遊戲標題開始《AIR》便積極強調作品與天空關聯的意象,故事內也不斷使用了「翅膀」這一元素。遊戲劇情為一名正在尋找「天空中的女孩」的雜耍藝人國崎往人及其身旁發生的故事,當他旅行到一個安靜的海邊小鎮時遇見了3名女孩,其中一人便是往人旅程終點的關鍵之一。而在成人版的《AIR》遊戲之中玩家在與3名女性角色互動到一定程度,玩家便能夠看見因應劇情所出現的色情畫面。由於游戏劇情讓人感動,因此許多愛好者称其为著名的「泣系遊戲」。此遊戲正式推出后,就進入日本最暢銷電腦遊戲榜,日本後續的統計資料也將它列為前50名的優秀遊戲之一。許多愛好者認為《AIR》與同樣是由Key公司所推出的《Kanon》優秀許多,雖然《AIR》在作為一款美少女遊戲上並沒有特別的突破,但無論是遊戲的畫面還是音樂部分在質量上已大大改善,同時複雜的劇情也加強了《AIR》的故事深度。到了今日《AIR》已經推出許多遊戲平台的版本,而銷售量也已經超過300,000套。 隨著《AIR》於日本獲得許多正面的評價,Visual Art's公司也陸續將原作故事改編並发布于其他媒體上。首先是漫畫家桂遊生丸參考遊戲的內容進行的漫畫創作,並在2004年8月10日到2006年2月10日於漫畫雜誌《Comptiq》上連載,之後也由角川書店推出了2集單行本。而Key公司除了授權印製漫畫選集以及畫冊外,也陸續推出相關的廣播劇系列光碟及數張音樂專輯。此外京都動畫也依照《AIR》的故事內容改編成13話的同名電視動畫,由石原立也擔任動畫導演一職,並於2005年1月6日到3月31日這段期間於電視台上播出。稍後又另外製作了2話OVA動畫「AIR in Summer」來補充故事劇情,並且分別於2005年8月28日和9月4日於電視台播出。另外東映動畫在動畫播放的同一年也獲得Key公司授權推出動畫電影版本,並於2005年2月5日時在日本數家電影院內首映。其中電影版本則是由出崎統擔任導演,並於之後推出「典藏版」、「特別版」以及「普通版」3種版本的DVD光碟。.

新!!: 修士和AIR (遊戲) · 查看更多 »

AIR角色列表

《AIR》是一款日本視覺小說遊戲,後來也延伸推出了漫畫與動畫作品。玩家在遊戲中所扮演的角色為年輕男主角國崎往人,他為了能夠尋找到母親所提的「天空中的女孩」而於日本各地流浪,過著不斷從一個小鎮移動到另外一個小鎮的生活。但由於只能仰賴用法術操縱自己手邊玩偶的表演赚取金錢,也一直以來過著貧困的日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當他受到別人刺激時往往會表現出極為幼稚的行為。儘管與他人第一次見面時總是不願意相信對方的品德,但是往人仍然盡可能幫助自己周邊有需要幫助者,不過也常常煩惱如何赚取更多的金錢來支應旅費與生活費。之後他便在故事「DREAM篇」中的小鎮遇見了《AIR》女主角之一的神尾觀鈴。當觀鈴一開始熱情地嘗試接近往人並提議兩人成為朋友一起遊玩時,往人原本認為觀鈴背後應該另有陰謀而不理會她,但是最後仍然接受觀鈴的建議一同生活在一起。觀鈴本身是一名性格開朗但內向、在行動上略顯笨拙且天真的高中少女,平常喜歡到海灘上凝視著夕陽正在落下的天空,而在晚上睡覺時經常會夢見自己正在天空中飛翔的夢境。由於在溝通的表現上並不理想,觀鈴更希望直接找朋友一同遊玩簡單的遊戲。當觀鈴感到困擾或者難過時往往會下意識發出「嗄喔」的聲音,而這個習慣是童年時候模仿恐龍叫聲而來的。 往人與觀鈴見面之後還陸續遇到其他女主角,分別是霧島佳乃與遠野美凪。佳乃是一名總是精力充沛、十分頑皮的女孩,平常會向他人說出一些十分育含有哲理的句子,但也十分相信各式各樣古怪的傳說。而佳乃的右手手腕上便繫著黃色絲帶,並且相信當她長大後解開絲帶便能夠使用魔法。佳乃與觀鈴就讀同一所學校,並養了一隻名叫作土豆的可愛流浪狗,特別的是二者能夠直接以特殊叫聲回應,像朋友一般地溝通。往人最後遇到的女孩子美凪則是與觀鈴就讀同一個班級的優秀學生,在學校裡則是一名個性內斂且文靜的少女。美凪平常總是一個人做自己的事情,並且習慣緩慢地與他人對話且以贈送的方式來感謝他人。她在跟往人認識前只有小滿這個極為活潑的朋友,平時兩人會一同在小鎮廢棄的火車站前吹肥皂泡。 另外還有其他重要配角在3名女主角故事中出現。這包括觀鈴的小姨暨法定監護人神尾晴子,儘管晴子只是是指觀鈴親生母親的妹妹,但是對於觀鈴而言就如同她的母親一般,然而由於害怕觀鈴最後會遠離自己,晴子總是抱持著冷淡的態度來照顧觀鈴。另外還有則是小鎮上唯一一家診所的主治醫生,同時也是佳乃姐姐的霧島聖,霧島聖在兩人父母親事後便一直像母親般照顧著佳乃。最後一個重要配角則是美凪的好友小滿,平常他就像妹妹一般跟在美凪的身旁,但是面對與自己意見不合的往人則常常使用暴力應對。而在《AIR》之中還有2隻動物作為小角色出現,包括佳乃所飼養並且將牠是為好朋友的奇怪流浪狗土豆,以及觀鈴在「AIR篇」故事之中撿來作為寵物的烏鴉空。 而在「SUMMER篇」的故事中也有3名生活在1,000年前日本封建時代的人物,這包括少數年輕的翼人後代神奈備命,但是由於擔心她的力量造成破壞,朝廷雖然是以貴族般的待遇照顧,但實際上則是想藉此來實施軟禁。在得知備命想要出去外面尋找自己的母親後,因此作為她的守衛之一的武士柳也和正在學習法術的女官裏葉便協助她脫離軟禁,但是他們在旅程最後遭到朝廷追兵攻擊時只有柳也和裏葉倖存。.

新!!: 修士和AIR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劉煒堅

劉煒堅(Paul Lau Wai-keen),自2004年9月1日起成為香港喇沙書院之第11任校長,試用期兩年(2004-2006)。他亦是喇沙書院自創校70多年來首位非修士校長。他曾任香港教育學院學生事務處助理學生事務長、香港教育學院高級助理學生事務主任、香港教育學院課程及教育系首席講師、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成員,現任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義務顧問團。劉煒堅於2006年6月27日於喇沙書院學校網頁上宣佈因私人理由辭去喇沙書院校長一職,由2006年8月31日生效。.

新!!: 修士和劉煒堅 · 查看更多 »

力娇酒

利口酒(liqueur,美國發音;英國發音),港澳粤语称为--酒,是一種使用蒸餾酒為原料的酒精飲料,以水果、堅果、草藥、香料、花朵以及奶油增強酒水風味,在裝瓶前通常會添加蔗糖或甜味劑(如高果糖漿)。利口酒的口味很甜,通常不會陳釀很長時間,然而,生產過程中會放一段時間來使酒中的香料與酒液融合。 利口酒又稱為香甜酒,有黏稠度及甜度,一般作為調酒和雞尾酒的基酒或烹飪的佐料,现今利口酒与烈酒之间越来越难区分,因为现今许多烈酒都会做成不同风味的版本,比如各种口味的伏特加酒。唯一可靠的区分方法大慨是利口酒会添加糖,而烈酒则不会。 大多数利口酒的酒精浓度比烈酒低,在15-30%,但有的利口酒的酒精浓度也高达55%。.

新!!: 修士和力娇酒 · 查看更多 »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修士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基歇尔环形山

基歇尔环形山(Kircher)是月球正面西南高地上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十七世纪德国耶稣会修士、通才与发明家阿塔纳斯·基歇尔(1601年-1680年),1935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修士和基歇尔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埃德蒙·A·沃尔什

埃德蒙·阿洛伊修斯·沃尔什(Edmund Aloysius Walsh,)美国學者,天主教司铎、耶稣会修道士、地缘政治学教授,乔治城大学埃德蒙·A·沃尔什外事学院創辦人。1919年,沃尔什创建外交学院,比美国政府成立正式的外交机构,还要早六年时间。.

新!!: 修士和埃德蒙·A·沃尔什 · 查看更多 »

博韦的樊尚

博韦的樊尚(Vincent de Beauvais,)是中世纪时期法国的一位百科全书编纂者,编著了中世纪时期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大寶鑑》。他是多明我会的修道士,后升为修道院的读经人,也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

新!!: 修士和博韦的樊尚 · 查看更多 »

华西亚

华西亚(Rahere,)是一名修士和亨利一世的宫廷弄臣。 关于华西亚生平的许多细节已经与传说相混淆,但是无疑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并作了传说中的许多事情。他被描述为一位修士、吟游诗人、朝臣和弄臣,在他一生中的不同时期,可能做过所有这些。 在1115年的一份文献中,他被列为圣保罗座堂的一位誦經員。他在罗马朝圣时病倒,梦见巴多罗买要他建立一所医院。他返回英国以后,在1123年,建立了圣巴多罗买医院和邻近的圣巴多罗买大教堂,担任此教堂的领袖,直到1144年去世。在此教堂可以看到它华丽的坟墓。 吉卜林有一首诗题为华西亚,收集在他的著作Debits and Credits中。在吉卜林的故事"The Tree of Justice"中,华西亚也是一个主要人物。.

新!!: 修士和华西亚 · 查看更多 »

十字若望

聖十字若望(San Juan de la Cruz,本名Juan de Yepes Alvarez,)是公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加尔默罗会修士和神父,出生在馬德里北部阿维拉附近的小鎮丰蒂韦罗斯,一个改宗基督教的犹太人的家庭之中。 聖十字若望是加尔默罗会的改革者,被认为与聖女大德蘭一同创立了。十字若望以写作著称,他的诗歌及其对灵魂成長的研究,被认为是西班牙神秘文学的巔峰,是西班牙文学的高峰之一.

新!!: 修士和十字若望 · 查看更多 »

卡洛林文艺复兴

卡洛林文藝復興(Carolingian Renaissance),發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的卡洛林王朝,由查理曼及其後續者在歐洲推行的文藝的復興運動,主要的進步在文學、藝術、宗教典籍、建築、法律哲學。被稱為是“歐洲的第一次覺醒”。 當時歐洲普遍處於文盲或半文盲狀態,除了教士以外,幾乎沒有人會讀書,而低级教士的--也是很低的,同樣缺乏教育。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查理曼廣納歐洲的優秀學者来到帝国,恢復和興辦學校與圖書館,形成了文藝復興的局面。.

新!!: 修士和卡洛林文艺复兴 · 查看更多 »

卢卡·帕西奥利

卢卡·帕西奥利(意大利语:Luca Pacioli,有时也写成Paccioli或者Paciolo,1445年–1517年,又译作卢卡·帕乔利)意大利数学家,方济各会修士。他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好友,其在意大利各处的教学活动和编写的教材大大影响了后来的数学教学和研究。他在著作中对复式记账法的记载和研究被认为是会计学的开端,故被称为“会计学之父”。.

新!!: 修士和卢卡·帕西奥利 · 查看更多 »

卢德飞

卢德飞(Theophil Ruderstaller,),出生于上奥地利的Ostermiething,在中国阜新市去世。他是嘉布遣会(Capuchin)的修士,在中国宣教。 2005年齐齐哈尔的魏景仪主教(从2002年以来在佳木斯市前圣芳济教会代表团当管理员)告诉了北部蒂罗尔(奥地利)的圣芳济教会修士 Gaudentius Walser 在一间私人房子的花园里被挖掘了两副棺木。一副是卢德飞的,第二副是史神父(Antonin Schörcksnadel,来自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的。1946年6月10日有人让他们两位人从教会去宿舍,然后在宿舍被射杀。 目前教廷进行对卢德飞成圣之前一步的过程(beatification)。.

新!!: 修士和卢德飞 · 查看更多 »

南怀仁

南怀仁神父(Ferdinand Verbiest,),字敦伯,一字勋卿。尼德蘭弗拉芒人,生於皮特姆(今屬比利時),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清康熙朝来华传教士。.

新!!: 修士和南怀仁 · 查看更多 »

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这是一个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列表,按照作曲家出生的年份先后顺序,划分为六个部分.

新!!: 修士和古典音樂作曲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台灣天主教

台灣信仰天主教的人口逾24萬人 ,派別屬於羅馬公教,其中包括神父6百多人、修士與修女各約1百人與1千8百人,分佈在8百個教堂及各種教會機構;此外共有14位主教,並設有主教團做為最高領導機構。雖然天主教的信仰人口僅佔台灣總人口的百分之1,但天主教會在台灣的社會服務、醫療與文教等公益方面的貢獻上,有著相當高的影響力。.

新!!: 修士和台灣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Екатерина Алексеевна,),亦称叶卡捷琳娜大帝(Екатерина II Великая),有些中文依照英文(Catherine II)而稱呼她為凱薩琳二世,俄罗斯帝国史上在位时间最长(1762年至1796年在位),也可能是最知名的女皇。叶卡捷琳娜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斯德丁,出生名为索非亚·弗雷德里卡·奥古斯塔·冯·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多恩堡(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 von Anhalt-Zerbst-Dornburg),通过政变废黜并刺杀其夫彼得三世,即位为俄罗斯女皇。在其治下俄罗斯经历复兴,达到其历史顶峰并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叶卡捷琳娜即位和在位时均时常依靠其宠幸贵族的协助,如和波将金。在苏沃洛夫、鲁缅采夫和乌沙科夫等将领支持之下,叶卡捷琳娜治下的俄罗斯帝国通过军事及外交迅速扩张。在南方,俄罗斯通过俄土战争击败奥斯曼帝国并击溃克里米亚汗国,对黑海及亚速海的广阔区域进行了殖民(即新俄罗斯);在西方,叶卡捷琳娜前情人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统治的波兰-立陶宛联邦被瓜分,俄罗斯获得了最大面积的领土;在东部,俄罗斯开始对阿拉斯加进行殖民,俄属北美由此建立。 叶卡捷琳娜改革行政区划,诸多新城镇在其令下建立起来。她跟随其所景仰的彼得大帝的步伐,继续根据西欧模式对俄罗斯进行现代化革新,但征兵制及经济仍旧以为基础,国家及地主的需求越来越依赖于农奴,由此导致了多次叛乱,农民及哥萨克的普加乔夫起义即为一例。 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被称为“叶卡捷琳娜时代”,通常被认为是俄罗斯帝国及俄罗斯贵族的黄金时代。彼得三世在位时颁布,由叶卡捷琳娜确认延续的《贵族自由宣言》将贵族由强制兵役和国家公务中解放出来。叶卡捷琳娜推动诸多古典主义贵族建筑的建设,改变了俄国的面貌。她热心支持启蒙时代理念,由此获得开明专制君主一称。叶卡捷琳娜亦支持艺术事业,推动了的发展。这一时期所建立斯莫尔尼宫是欧洲首家由国家资助的女性高等教育机构。.

新!!: 修士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 查看更多 »

吴哥古迹

吴哥古蹟,又名吴哥考古园,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西北方暹粒省,吳哥(Angkor)是高棉語「城市」的意思。古蹟群分布在4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包括高棉王國从9世纪到15世纪歷代都城和寺庙,如吴哥窟、吳哥城、巴戎寺、女王宫等遗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將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遗产。 2007年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吳哥王朝鼎盛時期,吳哥地區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是工業革命前全球面積最大的城市。當時吳哥擁有50至100萬人口,為供應足夠糧食以及調節旱季與雨季,吳哥地區建立了一套精密灌溉系統,以完善的水渠與眾多的儲水用人工湖來發展農業。.

新!!: 修士和吴哥古迹 · 查看更多 »

塞尔耶

塞尔耶(Selje)是挪威的一个城市,位于松恩-菲尤拉讷郡的最西北端。面积226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3,050人。其大部分区域位于斯塔德岛及周边。塞尔耶是挪威最早的三个主教之一,另两个为奥斯陆和尼达罗斯。后来教区移到了卑尔根,修士接管了教堂,之后被海盗毁于1536年。如今在岛上依然可以看到教堂和修道院的废墟。 S Category:松恩-菲尤拉訥郡自治區.

新!!: 修士和塞尔耶 · 查看更多 »

塞巴斯丁·缪斯特

塞巴斯丁·缪斯特(Sebastian Münster,),文艺复兴时期德国数学家,希伯来文教授。为巴塞尔大学数学教授。曾当过修士。是世界上第一位绘出四大洲地图的人。于1544年出版了他重要的宇宙论著作。.

新!!: 修士和塞巴斯丁·缪斯特 · 查看更多 »

多明戈·巴涅斯

多明戈·巴涅斯(Domingo Báñez,),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西班牙帝国多明我修道会修士之一。他是托马斯·阿奎拉著作的研究者之一。同时他也担任了特雷萨·德·阿维拉的宗教顾问。.

新!!: 修士和多明戈·巴涅斯 · 查看更多 »

大顯神威

《大顯神威》,官方英文名The Big Power,是一部於2016年上映的臺灣喜劇電影,由豬哥亮、林美秀、安心亞、黃鴻升、李李仁、顏正國、莫允雯、左左右右、阿Ken、蔡昌憲、曾莞婷、黃明志、吳仲強、王宣、莫莉領銜主演。.

新!!: 修士和大顯神威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香港教區

天主教香港教區(Dioecesis Sciiamchiamensis;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是天主教會在香港設立的教區,現今管轄範圍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境,由羅馬教廷直接牧養。現任教區主教為楊鳴章主教,為教區第6位華人主教。 現有298位神父和23位執事,64名修士和481名修女,共有34個修會在教區內服務。全港共有52個堂區,包括40所教堂,31所小教堂和27所禮堂。教區中樞座落於中環堅道之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並於座堂毗鄰設有教區中心處理教務、以及香港明愛總部和明愛轄下社會服務中心提供社區服務。.

新!!: 修士和天主教香港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澳大利亞國防軍教區

天主教澳大利亞軍中教長教區(Ordinariate Militaris Australiae;Diocese of the Australian Defence Force/ Military Ordinariate of Australia)是澳大利亞一個羅馬天主教軍中教長區,直屬聖座,負責牧養信奉天主教的澳大利亞國防軍軍人及其家眷。 教長區駐紮於位於澳洲首都領地的坎貝爾,2004年有23名司鐸、4名終身執事、一名修士。現任教長為麥斯威爾·利萊·戴維斯。 早在1901年八国联军之役,澳洲就已經派出随军司铎;1912年起,就派出主教負責牧養軍中教友。1969年3月6日成立軍中代牧區,1986年7月21日被升為军中教長區。.

新!!: 修士和天主教澳大利亞國防軍教區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修士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天神之后彌撒中心

天神之后彌撒中心(英語:Our Lady Queen of Angels Mass Centre)是一座香港天主教彌撒中心,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管理。位於九龍觀塘順利邨順緻街7號(順利天主教中學),建立於1952年。.

新!!: 修士和天神之后彌撒中心 · 查看更多 »

太原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

太原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是天主教太原教区的主教座堂,由方济各会创建,位于今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170号。 1900年庚子拳乱期间发生太原教案,太原地区众多拒绝叛教的中国基督徒和传教士被杀殉道,特别是7月在巡抚衙门有几十名传教士集体遇害,其中包括12位外籍方济会士,计有山西北境代牧区(今太原教区)艾士杰(Gregorius Grassi)主教、富格辣(Fracescus Fogolla)助理主教、两位神父、七位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会修女和一位修士。2000年,太原教区的26名致命圣人被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为中华圣人。 主教座堂及所有教会楼房也遭焚毁,至1902年凤朝瑞(Agapito Fioretii)主教重建主教座堂,1905年竣工。该教堂经历抗日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保存至今。.

新!!: 修士和太原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 · 查看更多 »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又称“奥坎的剃刀”,拉丁文为lex parsimoniae,意思是简约之法则,是由14世纪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约1287年至1347年,奥卡姆(Ockham)位于英格兰的萨里郡)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则,他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较多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换一种说法,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結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所罗门诺夫的归纳推理理论是奥卡姆剃刀的数学公式化:Induction: From Kolmogorov and Solomonoff to De Finetti and Back to Kolmogorov JJ McCall - Metroeconomica, 2004 - Wiley Online Library.

新!!: 修士和奥卡姆剃刀 · 查看更多 »

奧托米人

奧托米人(英語:Otomi people;西班牙語:pueblo Otomí)是墨西哥第五大原住民。其中,只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仍在使用奧托米母語。此外,奧托米母語已經分裂出高度多樣的各種不同語言,使各語言之間不具有相互理解性。因此,奧托米人有數個自稱,其中包括:ñätho()、hñähñu()、ñäñho(克雷塔羅州南部)和ñ'yühü(, )。.

新!!: 修士和奧托米人 · 查看更多 »

女巫之槌

《女巫之槌》(Malleus Maleficarum;Hexenhammer)是由天主教修士兼宗教裁判官的克拉馬與司佈倫格(Jacob Sprenger)在1486年所寫的有關女巫的條約的書,第一版於1487年在德國出版 。這本書第一次把歐洲黑暗時代以來流行的巫術、女巫知識概括起來,甚至提供了諸如如何識別女巫、如何檢舉她們等各種詳盡的辦法。此著作的出版,加劇了當時代歐洲社會對女巫的偏見與迫害。这是一本险恶的书籍,实际上这是一本教导女巫猎人和法官如何识别巫术,检验女巫与怎样对女巫施行酷刑的书。.

新!!: 修士和女巫之槌 · 查看更多 »

威廉 (莫尔坦伯爵)

威廉·德·蒙泰因(英文:William de Mortaigne),莫尔坦伯爵(死于1140年后),是英格兰的威廉一世的同母异父兄弟莫尔坦伯爵罗贝尔的儿子。在英国他有时被人(例如威廉·卡姆登)称作莫尔坦伯爵威廉(William, Earl of Moriton)。 从童年时代起,威廉就讨厌他的堂兄弟英格兰的亨利一世,他不但傲慢地向亨利要求自己父亲的莫尔坦和康沃尔伯爵爵位,还要求其叔叔的肯特伯爵爵位。1103年,威廉穿越英格兰来到诺曼底, 并于1104年公开地反抗亨利,结果失去了他的英格兰封地。 在1106年的坦什布赖战役中,威廉和罗贝尔·柯索斯一起被俘获并被剥夺了莫尔坦领地。威廉被囚禁了很多年,但后来逃脱了,于1140年在柏孟塞修道院(Bermondsey Abbey)成为一名克吕尼僧侣。.

新!!: 修士和威廉 (莫尔坦伯爵) · 查看更多 »

威利在哪里?

《威利在哪里?》(Where's Wally?,在美国称Where's Waldo?),也译《威力在哪里?》、《大家一起找沃里?》、《聪明的沃里?》,是一套由英国插画家Martin Handford创作的儿童书籍。这个书的目标就是在一张人山人海的图片中找出一个特定的人物——威利。威利穿着红白条纹的衬衫并戴着一个绒球帽,手上拿着木制的,还戴着一副眼镜。他总是会弄丢东西,如书本、野营设备甚至是他的鞋子,而读者也要帮他在图中找出这些东西来。 这套书是一系列复杂的全页绘图册,图中有上百个人在做各种不同的事情。读者的目标就是从这些人中找出威利,但威利总是躲在很隐蔽的地方。例如,在“威利在哪里3:梦幻之旅”中有一张特别困难的任务,这张图里有上百个不同的威利,而读者只能通过他丢失的鞋子来找出哪一个才是真的威利。.

新!!: 修士和威利在哪里? · 查看更多 »

孟德爾

孟德尔(格雷戈尔·约翰·门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奥地利遗传学家,天主教圣职人员,遗传学的奠基人。 孟德尔在1856年至1863年间进行了着名的豌豆实验并建立了许多遗传法则,並提出孟德尔定律。孟德尔研究了豌豆植物的七大特徵:植物高度,豆荚的形状及颜色,种子的形状及颜色,以及花的位置和颜色。以种子颜色为例,孟德尔发现,当纯品系的黄色豌豆和纯品系的绿色豌豆交配时,他们的后代总是产生黄色豌豆。然而,在下一代,绿色豌豆重新出现,绿黄比例为1:3。为了解释这一现象,孟德尔提出了一些「显性」和「隐性」这个术语。孟德尔在1866年出版了他的论文,说明某种看不见的因素(也就是基因 )可预测、确定生物体的性状。 孟德尔也从事过植物嫁接和养蜂等方面的研究,此外,他还进行了长期的气象观测。他生前是维也纳动植物学会会员,并且是布吕恩自然科学研究协会和奥地利气象学会的创始人之一。.

新!!: 修士和孟德爾 · 查看更多 »

宝剑骑士团

宝剑利沃尼亚兄弟骑士团(Fratres militiæ Christi Livoniae,Schwertbrüderorden)是里加的阿尔伯特主教在1202年建立的一个军事修会。 1204年,教宗诺森三世批准了这一骑士团的建立。骑士团的成员包括德意志的 「战僧」。骑士团的其他名称为基督骑士,宝剑兄弟和利沃尼亚的基督义勇军。 在1236年在苏勒战役被萨莫吉希亚人击败后,幸存的骑士团成员被并入条顿骑士团,并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被称为利沃尼亚骑士团。.

新!!: 修士和宝剑骑士团 · 查看更多 »

家兔

家兔是指已经被人类驯化了的兔子,一般认为它们是由穴兔(学名:Oryctolagus cuniculus)所驯化而来。被人类驯化的家兔可以为人类提供肉类、皮毛。其温顺的性格也可用来当做宠物,家兔也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用动物。.

新!!: 修士和家兔 · 查看更多 »

安东尼奥·德·格瓦拉

安东尼奥·德·格瓦拉(Fray Antonio de Guevara,),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西班牙帝国圣方济各修道会修士。作为作家和布道者效力于王室宫廷。他非常著名的著作是《君王宝鉴与马可·奥勒留的金书》(1529年),书中有对理想基督教统治者的论述。.

新!!: 修士和安东尼奥·德·格瓦拉 · 查看更多 »

安哥拉-巴西關係

安哥拉-巴西關係,是指安哥拉共和國和巴西联邦共和国之間的雙邊關係,主要是建基於經貿關係。這兩國都是葡萄牙帝國的前殖民地;巴西在1822年獨立,安哥拉則在1975年獨立。.

新!!: 修士和安哥拉-巴西關係 · 查看更多 »

安田女子大学

安田女子大学(Yasuda Women's University)位于广岛县广岛市安佐南区安东6丁目13番1号,为日本私立大学,1915年建校,1966年设置。.

新!!: 修士和安田女子大学 · 查看更多 »

安条克的塞维鲁

塞维鲁(Severus of Antioch),()。希腊基督教修士与神学家、安条克牧首,基督教一性论派的领导人物。该派在其领导下曾于公元5世纪末至公元6世纪中期发展迅速。后因其失势而衰败。他早年曾在亚历山大城学习神学、在巴勒斯坦亦有活动。.

新!!: 修士和安条克的塞维鲁 · 查看更多 »

巴托洛梅·德·卡兰萨

巴托洛梅·德·卡兰萨(Bartolomé de Carranza,),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西班牙帝国多明我会修士。他的一生摇摆于国王与皇帝之间,结果遭到宗教裁判所的长期监禁。他曾几次倡言进行教士改革,写有一篇引发争议的关于教义问答的论文。.

新!!: 修士和巴托洛梅·德·卡兰萨 · 查看更多 »

丝绸历史

丝绸的生产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最早是在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公元前4000多年)。在西漢(公元前一世紀後半葉)開拓絲綢之路之前,絲綢的使用一直局限於東亞地區,之後一千年來絲綢製作都由中國壟斷。絲綢不僅用於衣物,而且還有許多其它用處,包括書寫。在唐朝,人们穿戴的丝绸颜色是区分社會階級的重要标志。 日本在弥生時代(公元前300年左右)傳入養蠶術。而到522年為止,拜占庭帝國成功獲得了桑蠶卵,開始了桑蠶的養殖。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開始生產絲綢。由於養蠶業傳播,雖然中國仍然在奢侈品絲綢市場上保持著優勢,但外地已經不那麼依賴中國出口絲綢。十字軍東征把絲綢產品帶到了西歐,特別是義大利半島上的城邦國。這些國家把出口絲綢到歐洲其餘地方造成經濟的繁榮。中世纪时期,随着一些诸如纺车之类设备的首创,制造技术的变革也开始发生。十六世紀期間,雖然其它大部分國家發展他們自己絲綢工業的努力並沒有成功,但法国在意大利之后也开始了丝绸贸易,并取得了成功。 工業革命大大改變了歐洲絲綢工業的面貌。由於紡棉技術的創新,棉製品變得越來越便宜,导致昂贵的丝绸产品不再是那么的主流化。然而,這些新的紡織技術提高了产品的生產效率。在这些新的纺织技术中,包括用于丝绸绣花技术的作雅卡尔织机(或稱提花機)。而几种桑蚕流行病导致了丝绸产品的下滑,特别是在法国,丝绸工业从此一蹶不振。到了二十世纪,日本和中国在丝绸生产方面重获早期的地位,而現在的中國再一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新織物諸如尼龍的興起削弱了絲綢在整个世界的流行,而现在丝绸再一次成了某种稀有奢侈物品,但与其鼎盛时期相比,丝绸的地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新!!: 修士和丝绸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烏克蘭關係

中國-烏克蘭關係(Українсько-китайські відносини)是指歷史上的中国和烏克蘭、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之間的雙邊關係。中烏兩國在1992年1月4日宣佈建交,隨後大量的蘇聯軍事遺產轉移很大程度上強化兩國的關係,至今兩國在軍事方面合作密切,並表達明確的互信機制。烏國也是台灣問題方面,堅定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目前,中國在烏克蘭基輔設有大使館、在敖德薩設有總領事館,烏克蘭則在中國北京設有大使館、在上海設有總領事館。中華人民共和國表示愿意與烏克蘭为实现中烏人民世代友好而共同努力,而時任烏克蘭總理季莫申科亦指出烏克蘭愿意进一步加强中烏兩國之間的经贸合作。.

新!!: 修士和中國-烏克蘭關係 · 查看更多 »

布尔夏德一世

布尔夏德一世(德语:Burkhard I.,阵亡于1061年)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可考证的霍亨索伦家族的首领。 从名字来分析布尔夏德可能来自于奥地利的一个贵族家族。 关于布尔夏德一世的生平基本上没有任何报道。赖兴瑙的一个叫做贝尔托的修道士在他所著的编年史中说布尔夏德一世于1061年在一场私人战争中阵亡,但是他没有说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对手。.

新!!: 修士和布尔夏德一世 · 查看更多 »

布魯諾 (坑)

布魯諾陨石坑(Giordano Bruno)是月球背面一座直徑22公里的隕石坑,形成于哥白尼纪时期,以意大利多米尼克修士、思想家及诗人焦尔达诺·布鲁诺之名命名,1961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批准采纳。.

新!!: 修士和布魯諾 (坑) · 查看更多 »

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

是一款由全效工作室开发、微软于1999年发行的即时战略游戏,最初支持的平台包括Microsoft Windows及Mac OS操作系统,它是帝国时代系列的第二代游戏产品。2000年,微软发布《国王时代》的资料片《帝国时代II:征服者》。2001年,科乐美发布该游戏的PlayStation 2版本和任天堂DS衍生版本。 《帝国时代II:国王时代》的游戏背景设置於中世纪,玩家能夠从13种不同的文明當中选出其中1种进行游戏,这些文明包括不列颠、拜占庭、凯尔特、哥特、条顿、法兰克、蒙古、中国、日本、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和維京。玩家经过收集资源,利用资源来修建自己的城镇,建立军队,然后试图消灭敌人。游戏设置5个基于真实历史的战役模式,玩家必须按照游戏指示完成特定的目标。单人模式则分为3种,此外游戏支持在局域网、互联网上进行多人游戏。 许多电子游戏媒体都给予该游戏正面的评价,他们对于游戏中相对前作的新特性、玩法的进步等都表示称赞。不过,仍有部分评论者认为游戏对于单位的表现过于平淡无奇,也有人评价这款游戏时认为它和其前作《帝国时代》过于类似。游戏发行3个月后,其销量达到2百万套,并在7个国家的电子游戏市场成为最畅销的产品。由于该游戏对于同类游戏产生的影响十分重大,业界和媒体授予它多种奖项。该游戏也成為前三届世界电子竞技大赛的比赛项目。.

新!!: 修士和世紀帝國II:帝王世紀 · 查看更多 »

三时经

三时经为日课经的一部分。 三时源于古罗马的计时方法,为古罗马的三点。这一刻是修士们的祈祷时间,通常在早九点进行,主要为了纪念圣灵降临到使徒们身上的那一刻。 按照古罗马的传统礼仪,这时的祈祷应该由一首赞歌、三首圣诗(或几节圣诗)、一段简短的圣书阅读、一段经文和一段祷告组成。.

新!!: 修士和三时经 · 查看更多 »

九时经

九时经为日课经的一部分。 九时经为罗马人的九点,是修士们祈祷的时刻。通常为下午的三点。这时的祈祷主要纪念耶稣在十字架上死亡的那一刻。 按照古罗马的传统礼仪,这时的祈祷应该由一首赞歌、三首圣诗(或几节圣诗)、一段简短的圣书阅读、一段经文和一段祷告组成。.

新!!: 修士和九时经 · 查看更多 »

平面设计

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又稱圖形設計,定義泛指具有藝術性和專業性,以「視覺」作為溝通和表現的方式。透過多種方式來創造和結合符號、圖片和文字,藉此作出用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視覺表現。平面設計師可能會利用字體排印、視覺藝術、版面(page layout)等方面的專業技巧,來達成創作計畫的目的。平面設計通常可指製作(設計)時的過程,以及最後完成的作品。 常見的平面設計包括雜誌、廣告、產品包裝和網頁設計。舉例來說,一個產品的包裝可能包含商標或其他的圖像、經過整理排列的文字,以及純粹為了視覺設計考量的要素(例如幾何形狀、顏色)。構圖是平面設計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完整的構圖能夠讓不同的視覺材料和諧共存。.

新!!: 修士和平面设计 · 查看更多 »

亚瑟王

亞瑟王(King Arthur)全名為亞瑟·潘德拉贡(Arthur Pendragon)。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也是凯尔特英雄谱中最受欢迎的圓桌騎士團(或譯圓桌武士)的骑士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中世紀作家,特別是法國作家,對亞瑟王的出生、他的騎士們的奇遇,以及他的騎士蘭斯洛特爵士和亞瑟的王后桂妮薇儿的愛情,使國家走向毀滅之路等,都有不同的描述。依照傳說,他在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關於亞瑟王的傳奇故事,最初如何誕生、源自何處、實際活躍的舞台卡美洛的地理位置,都十分難以查考並有許多爭議。亞瑟王出現在早期混亂的不列顛歷史書裡,版本也有諸多爭議,一些人提倡亞瑟王有可能不是某一位特定歷史人物,而是以諸多傳說所塑造出來人物。至於《石中劍》则由英國作家和詩人特倫斯·韓伯瑞·懷特所寫的,據說描述的就是亞瑟王年輕時候所發生的故事;而圓桌騎士則是他繼位之後,慢慢聚集在他身邊的勇士,最後曾多達一百四十名;但其實總人數在不同的故事中有很大的差別,從十二名到三千名都有。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桂妮薇儿皇后的守護騎士蘭斯洛特、亞瑟王的外甥高文和崔斯坦爵士、亞瑟王的私生子與終結者莫德雷德、追隨亞瑟王到最後的貝德維爾等等。亞瑟王的圓桌相對於能區分出首座、末座的方桌,由於圓桌並沒有首尾之分,因此象徵著亞瑟王與他的騎士是平等的存在。.

新!!: 修士和亚瑟王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大的區利羅

區利羅一世(Cyrillus Alexandrinus,),又譯作聖濟利祿或亞歷山大的西里尔,於412年-444年間於羅馬帝國統治下的埃及亞歷山大城任職亞歷山大宗主教。區利羅著作甚多,積極參於當時關於耶穌基督的神性和人性的爭論。他是第一次以弗所公會議的關鍵人物,會議導致聶斯脫里被革除君士坦丁牧首的職務,聶斯脫里派亦被定作異端,大公教會和聶斯脫里派分裂。 區利羅在羅馬天主教、東方正統教派和東正教被尊為聖人。在東正教,區利羅的瞻禮定於6月9日,並於1月18日和教父亚他那修一同紀念。羅馬天主教會區利羅的瞻禮在1882年定於2月9日,在1969年修改為6月27日,作為逝世紀念日。路德會亦定於同一日。1883年罗马教宗良十三世宣封區利羅为教會聖師。 區利羅是具爭議的人物,他驅逐了亞歷山大城裏的猶太人和諾窪天派(Novatians),並可能參與了殺害希臘女哲學家希帕提婭。歷史學家對於區利羅要為這些事件應負上多少責任有不同意見。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二世曾指責他的舉止就像一個驕橫的法王,而聶斯脫里派的主教們認為他是「來破壞教會的魔王」。.

新!!: 修士和亞歷山大的區利羅 · 查看更多 »

亞歷山德羅 (傳教士)

亞歷山德羅(Alexandre de Rhodes,,),又譯亞歷山大·德·羅德,是出身法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他在十七世紀初遠赴當時的交趾支那進行天主教的傳教任務,對日後越南天主教的發展奠基有深厚的影響。 亞歷山德羅也是一位有相當造詣的語言學家,他編寫了第一部《拉丁文-葡文-越南文辭典》(Dictionarium Annamiticum Lusitanum et Latinum)。他所創造的越南語拉丁化拼音文字(國語字),更在日後取代了原本使用的漢喃成為越南主要的文字系統。.

新!!: 修士和亞歷山德羅 (傳教士) · 查看更多 »

座堂主任牧師

座堂主任牧師(decanus;dean),又稱座堂主任、座堂牧師或牧正,天主教会称为总铎或总本堂。為聖公會和天主教会等传统基督教会的一个聖職職位,在圣公会内是座堂的主任牧师,須由主教任命,為座堂之首職,在教區中職位僅次於主教,亦在教區牧師當中具有首席的意義。.

新!!: 修士和座堂主任牧師 · 查看更多 »

亨利·摩根

海軍上將亨利·摩根爵士(Henry Morgan,Harri Morgan,),生於威爾斯,是17世紀的一位著名海盜、私掠船長,曾任英國皇家海軍上將,受封爵士。亨利以23歲之齡登上海盜首領之位,其後日漸成名,更經英國政府羅致為英國駐牙買加的總督,成為以牙買加為基地的海盜。.

新!!: 修士和亨利·摩根 · 查看更多 »

亨利三世 (法兰西)

亨利三世(Henri III,原名:亨利·亚历山大(Henri Alexandre),)法国瓦卢瓦王朝国王(1574年—1589年在位)。亨利二世第四子,母为凯瑟琳·德·美第奇。生于枫丹白露。.

新!!: 修士和亨利三世 (法兰西) · 查看更多 »

亨利八世

亨利八世(Henry VIII;),是英格蘭亨利七世次子,都铎王朝第二任国王,1509年4月22日繼位。他也是愛爾蘭領主,後來更成為愛爾蘭國王。亨利八世為了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推行英格兰宗教改革,並通过一些重要法案,容許自己另娶,並将當時英國主教立為英國國教會大主教,使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己成为英格蘭最高宗教领袖,並解散罗马教廷在國內的修道院,使英國王室的权力因此达到顶峰。他在位期間,把威尔士并入英格兰。雖然有說亨利八世在離世前成為英國國教徒,但是他一生都提倡天主教儀式及教條。他的後裔愛德華六世,以及伊麗莎白一世都繼續推行改革。但是,他的女兒瑪麗一世在位期間曾恢復天主教的地位。亨利八世曾經有六次婚姻,其中有兩個妻子被其下令斬首。 他在位期间,除了推行宗教改革外,更積極鼓励人文主义研究。亨利八世还合并了英格兰和威尔士,使英国皇室的权力达到顶峰。国家的权力扩大了,而中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度也加强了;亨利成功的参与了欧洲大陆上的政治外交,然而却为此耗尽了国库,给以后继位的英国君主带来了麻烦。.

新!!: 修士和亨利八世 · 查看更多 »

人神之間

《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是2010年由札維耶·波瓦執導,藍柏·威爾森(Lambert Wilson)及麥可·朗斯代(Michael Lonsdale)主演的法國電影;法國原名意為人與神,是來自電影開頭所引述的聖經章節。電影主要講述九位提比鄰修道院的熙篤會修士,本與阿爾及利亞大部份穆斯林村民和平共處,但其中七名修士於1996年阿爾及利亞內戰其間被綁架及被殺。 故事大部份是關於修士被殺前,與當地的穆斯林的和平共處。劇本集中於事件發生前一連串的事件,包括政府的腐敗、激進主義的擴展、修士對抗激進者及政府,以發展至最後被殺害。為求真實,電影主要是在摩洛哥艾茲魯的一間廢棄的修道院進行拍攝。 電影在2010年康城電影節獲得評審團大獎,在市場上亦得到重要及票房的成功,並榮獲法國盧米埃獎及凱撒獎最佳影片。.

新!!: 修士和人神之間 · 查看更多 »

二十年后

《二十年後》(Vingt ans après)是法國十九世紀作家大仲馬於1845年為他大獲成功的作品《三個火槍手》所出版的續集,又譯作《續俠隱記》, 它與《三個火槍手》以及《布拉熱洛納子爵》組成了《達爾達尼央浪漫三部曲》。 這部小說以法國投石黨運動、路易十四的童年生活和英國內戰(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為主線描述了火槍手們如何英勇的進行保護年幼的路易十四以及營救查理一世的活動。大仲馬在這部小說裡重現了17世紀中期的法國和英國的重大事件,也對小說中的著名人物進行了進一步的刻畫,不僅讓讀者更了解火槍手們的真實身份,並且加入新元素,如路易十四,紅衣主教馬薩林, 拉烏爾(既後來的布拉熱洛納子爵),為下一部續集《布拉熱洛納子爵》打下了基礎。.

新!!: 修士和二十年后 · 查看更多 »

伊戈尔二世·奥利戈维奇

伊戈尔二世·奥利戈维奇(Игорь II Ольгович;)古罗斯王公,基辅大公(1146年在位)。奥利戈维奇家族的代表人物。 伊戈尔·奥利戈维奇为切尔尼戈夫公爵奥列格·斯维亚托斯拉维奇之子,教名为格奥尔基。他的母亲是一个希腊贵族妇女狄奥凡尼亚。 1140年代,罗斯陷入严重的王公内讧。为了争夺基辅大公的公位,组成了两个王公集团:奥利戈维奇家族和姆斯季斯拉维奇家族,两家都是智者雅罗斯拉夫大公的直系后代。弗谢沃洛德二世·奥利戈维奇大公(伊戈尔的哥哥)的傲慢引起了许多王公和基辅人民的不满。在弗谢沃洛德去世后,伊戈尔·奥利戈维奇继承了大公公位。但是显然,他与其兄一样不受基辅人欢迎。遍年史描述伊戈尔·奥利戈维奇是一个“不诚实、贪婪、奸诈和凶恶的人”。他的统治时间还不到2周,就被由基辅人召来的佩列亚斯拉夫王公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推翻。 伊戈尔·奥利戈维奇在逃跑过程中陷入了一片沼泽,因而被俘。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下令把他扔到一个大坑里让他自生自灭。伊戈尔在坑里一直待到1146年秋天,终于病倒了。他乞求伊贾斯拉夫宽恕他,让他去当一个修道士。伊贾斯拉夫于是把他放了出来。伊戈尔·奥利戈维奇以达维德的名字在圣费奥多尔修道院当了一名修道士。1147年,由于怀疑伊戈尔企图复位,伊贾斯拉夫·姆斯季斯拉维奇授意一群暴徒杀害了伊戈尔·奥利戈维奇。 根据记载伊戈尔·奥利戈维奇的遗体显现了奇迹,这使他被认为是一位殉道者,并被封为圣人。纪念他的日期是6月5日。 Category:基辅大公.

新!!: 修士和伊戈尔二世·奥利戈维奇 · 查看更多 »

张希斌

张希斌(),圣名玛窦,耶穌會修士,中国天主教神父。 1909年,张希斌出生于中国上海。1922年就读于徐汇中学。1925年入上海教区小修道院。1928年入震旦大学深造,神学院毕业之后,出任震旦大学附属扬州震旦中学校长,1940年出任常熟鹿苑有原中学校长(1942年迁往苏州)。1949年任上海主母会文学院院长、上海大通路小德肋撒堂司铎。1955年9月8日夜,张希斌与龚品梅主教及30名神父同时被捕。1960年3月17日被判处徒刑20年,关押在上海市第一看守所和上海市提篮桥监狱。1978年下半年释放。1981年11月再次被捕,关在上海市第一看守所,后因病软禁在天主教上海教区收容所。.

新!!: 修士和张希斌 · 查看更多 »

伯爾納鐸

聖伯爾納鐸(St.,,又譯「聖伯納德」),天主教熙篤會隱修士,明谷修院院長,修道改革運動的傑出領袖,被尊為中世紀神祕主義之父,也是極其出色的靈修文學作家。.

新!!: 修士和伯爾納鐸 · 查看更多 »

伯拉糾

伯拉糾(Pelagius,),亦稱為白拉奇,英國人,基督教神學家,也是個有道德、有學問的平信徒修道士。最聞名的是他與奥古斯丁的辯論,亦因此被基督教定為異端,遭判處破門律,逐出教會。他的神學觀與奥古斯丁的恩典論幾乎完成相反。奥古斯丁強調原罪、人類完全墮落,得救完全是恩典。而伯拉糾否認原罪,但承認人類本性是惡的,強調人的自由意志的教義。他的名言是「如果我應該做,我就能做(If I ought, I can.)」認為上帝恩典非是人所不配得的,也非得救之所須。 385年,他從英國到羅馬,見當地道德敗落,於是立志以傳道和寫作對付道德和罪的問題。他是基督教道德主義者,是強烈道德態度與行為的提倡者。他的動機不是要傳假福音,也從未真正否定在恩典論外的教義或教條, 但卻被兩個非洲議會定為異端,並在417年,被教宗依諾森一世放逐。在以弗所召開的第三次大公會議(AD431)中被定罪。 在《基督教發展史》中,歸納出他被控罪的主要論述為: 1.即使亞當沒有犯罪,也會死亡 2.亞當的罪只損害自己,並不會損害一切人類 3.嬰兒與亞當犯罪前的景況相同 4.人類不會因亞當的罪及死而死,也不會因基督的復活而復活 5.律法、福音皆能引人進天堂 6.基督第一次來臨前,已有未曾犯過罪的聖人 他強調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與斯多亞學派類似,承認人類的本性是惡的,但可以藉著受洗,因信稱義。他的神學日後稱為伯拉糾主義(),在人性論與拯救論上,與奧古斯丁是對立的。基督教台灣浸會神學院專任教授,將此二者作出以下比較: 在他以後,有半伯拉糾派興起,以John Cassian為首,認為在人的得救上,人的意志與上帝的恩典,各占一半地位。但也在AD529,Orange會議中,被定罪。.

新!!: 修士和伯拉糾 · 查看更多 »

弗朗切斯科·科隆纳

弗朗切斯科·科隆纳(Francesco Colonna),(),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意大利多明我修道会修士。写有一部渗透新柏拉图主义的寓言传奇作品《寻爱绮梦》(1499年出版)。此书语言混合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它的首版有精美的木刻插画。自刊印以来,它就为收藏家竞相追求的珍品。.

新!!: 修士和弗朗切斯科·科隆纳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布兰科

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布兰科(Francisco Manuel Blanco,)为西班牙修道士及植物学家。 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布兰科为奧斯定會成员。他是菲律宾第一本全面的植物志《菲律宾植物志》的作者。 植物学家卡尔·路德维希·布卢姆以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布兰科的名字命名了棕榈科下的Blancoa属。.

新!!: 修士和弗朗西斯科·曼努埃尔·布兰科 · 查看更多 »

弗拉·巴尔托洛梅奥

弗拉·巴尔托洛梅奥(Fra Bartolomeo),(),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佛罗伦萨神学家。他为佛罗伦萨的多明我会修士,担任了圣马可作坊的总监职务。他曾在罗马待过两年,这段经历影响其风格。.

新!!: 修士和弗拉·巴尔托洛梅奥 · 查看更多 »

弗拉·毛罗环形山

弗拉·毛罗环形山(Fra Mauro)是月球正面知海东北侧一座古老的大撞击坑残迹,约形成于45.5-39.2亿年前的前酒海纪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十五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天主教修士弗拉·毛罗,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修士和弗拉·毛罗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休 (林肯)

林肯的休(Hugh of Lincoln;),又被稱作阿瓦隆的休(Hugh of Avalon)和勃艮第的休(Hugh of Burgundy),是一名法國貴族,本篤會及加爾都西會修士。在宗教改革時期,他是在托馬斯·貝克特之後被稱為聖人的。天主教及基督教定期在11月6日到11月7日舉行宴會紀念他。.

新!!: 修士和休 (林肯) · 查看更多 »

何義士

何義士修士(Bro.

新!!: 修士和何義士 · 查看更多 »

依納爵·羅耀拉

聖依纳爵‧罗耀拉(San Ignacio de Loyola,受洗前名為Íñigo López de Loyola;Saint Ignatius of Loyola;依纳爵又译伊格那丟;),西班牙人,耶稣会创始人,羅馬公教聖人之一。他在羅馬公教會內進行改革,以對抗由馬丁·路德等人所領導的宗教改革。.

新!!: 修士和依納爵·羅耀拉 · 查看更多 »

德国馄饨

德国馄饨(德語:Maultasche),是德国施瓦本地區的特產面食。.

新!!: 修士和德国馄饨 · 查看更多 »

德拉達

丁·德·拉达(Martín de Rada,),奥斯定会西班牙修道士,他是第一批抵达菲律宾的西班牙传教士之一。 明万历三年(1575年),他和同工马林(Jeronimo Marin),随着征剿海盗的明军将领王望高,从马尼拉到福建泉州。首次登上中国大陆,后至福州谒见福建总督,要求长期留住中国传教,未得允许。同年返再经厦门,返回菲律宾。以后他又试图随王望高进入中国,竟被王望高抛弃在海难,险些丧命,未能成功。著有《中国札记》(Relacion de las cosas de China que propiamente se llama Taylin)一书。当时没有出版,但是这本书是另一位传教士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大中华帝国史》一书的重要参考资料。.

新!!: 修士和德拉達 · 查看更多 »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新!!: 修士和信義宗 · 查看更多 »

修道 (基督教)

基督宗教中的修道制度是起因於反對教會逐漸世俗化,在3、4世紀時興起。而更早的潛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統一教會及羅馬帝國前,因基督教的寬柔政策,所以教會水準偏低、基督徒素質不齊。當時一些人走出來,注重屬靈生活,退居大漠。「隱士」的希臘文意思是「沙漠」,而「修士」的希臘文意思是「獨自」(希臘語:μοναχός,monachos),此二詞成為敬虔的象徵。他們持守貧窮、聖潔、順服的誓言,每天祈禱、工作,有些甚至向外傳福音。 「獨修」是最初修道的形式,獨修者會到曠野修道,他們就被稱為「隱士」。聖安東尼被視為第一位修士。因為他這樣的行為,吸引了許多的人仿效。突然之間,這樣的修道方式如浪潮湧起。這當中有一位隱士,西門·斯泰萊特(Simeon Stylites)在修道當中,因為有太多民眾因為景仰而前去拜訪、觀望,他倍感困擾。最後,他不得不移到一根柱樑之上繼續他的修道,這樣過了三十年。其間透過他的門徒以吊籃遞食物給他吃。後來,修道的形式從獨修轉而發展成為團修的形式。這是由一位修士,帕科繆(Pachomius)所開始的。他建立了有管理有規律的團體生活方式,讓修士們一同起居、勞動和崇拜。讓修道者不再是各過各的、各做各的。這樣的改革大大的幫助修士生活中可能會變成懶散、怪異的危險。.

新!!: 修士和修道 (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修道院學校

修道院學校是由神職人員組成的教學機構,在裡面給修士和修女上課。.

新!!: 修士和修道院學校 · 查看更多 »

修行制度

修行是指一種宗教上的活動或制度,其主要是透過祈禱、冥想、節食與禁欲等方式讓信徒脫離世俗生活,而在精神上更趨近符其信仰的理想或接近神的旨意。.

新!!: 修士和修行制度 · 查看更多 »

志業

志業(vocation,源自vocātiō,本義為呼召、傳喚),又譯為召命,天主教翻譯為召叫或是聖召。是某個人為了某種理想或興趣而獻身的工作或職業,為了從事這個工作,需要有特定的資格,或是受到特殊的訓練。這個概念起源於基督宗教,但在現代,通常使用於非宗教的場合。.

新!!: 修士和志業 · 查看更多 »

圣宾尼陀服

圣宾尼陀服(sambenito、sambenet)是一种刑罚用途的衣服,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判决异端者时常让犯人穿着。实际上与修道士的肩衣类似,常见的一种是黄地配大红交叉十字,另一种则是黑地配上修道士、龙、火焰和恶魔的形象。犯人还需要戴上竖长圆锥形帽子。中国大陆1960-19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的公审,也常让“反革命分子”戴上类似的帽子以示侮辱。 圣宾尼陀这一名字一说来自圣本笃,另一说则来自西班牙语“有福的袋子”(saco bendito)Américo Castro, Revista de Filología Española, XV, 179-80.

新!!: 修士和圣宾尼陀服 · 查看更多 »

圣帕特里克节

圣帕特里克节(Saint Patrick's Day),或稱為聖巴德利爵紀念日(Lá Fhéile Pádraig),是纪念爱尔兰的主保聖人,聖博德主教(约385–461年)的节日,在每年3月17日举行。 公元432年,圣帕特里克受教皇派遣前往爱尔兰劝说爱尔兰人改信基督教。圣帕特里克从威克洛上岸后,当地愤怒的非基督徒企图用石头将他砸死。圣帕特里克临危不惧,当即摘下一棵三叶苜蓿,形象地阐明了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他雄辩的演说使爱尔兰人深受感动,接受了圣帕特里克主施的隆重洗礼。461年3月17日,圣帕特里克逝世,爱尔兰人为了纪念他,将这一天定为圣帕特里克节。 这一节日5世纪末期起源于爱尔兰,这一天后来成为爱尔兰人的国庆节,同时也是北爱尔兰的银行休假日与爱尔兰共和国、蒙特塞拉特和加拿大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法定节假日。在加拿大其他地区、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新西兰,圣帕特里克节虽然广为庆祝,但不是法定的节假日。.

新!!: 修士和圣帕特里克节 · 查看更多 »

圣米伦足球俱乐部

圣米伦足球俱乐部(Saint Mirren Football Club),簡稱聖美倫(St.)是位於蘇格蘭西部倫弗魯郡佩斯利的足球俱乐部,蘇格蘭聯賽於1890年成立的十一支創始球隊之一(現存只餘五隊),綽號好朋友(The Buddies)或聖人(The Saints)。球隊的名字取自伯斯力的守護聖人愛爾蘭修士圣米伦(Saint Mirin),19世紀末期成立初期主要參與板球比賽,於1877年決定轉移參加剛發展的足球運動。穿著黑白直間球衣,鄰會-zh-hans:慕顿; zh-hk:摩頓;-是在本地最主要的敵對球隊。.

新!!: 修士和圣米伦足球俱乐部 · 查看更多 »

圣职者

圣职人员,又称神职人员,指在宗教机构中,担任宗教性职务的人员。大多數宗教都有圣职人员,虽然名称各异。而在某些宗教的某些教派,更對指定一定職級以上需要出家。.

新!!: 修士和圣职者 · 查看更多 »

地理大发现

歐洲歷史的地理大发现(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时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从15世纪到17世纪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在当时,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在几个世纪中,这一情况都是数学家和航海者们面临的难题,亦为当时的帝国崛起制造了障碍。经度测定已成为了当务之急:远洋航行缺乏精确测量工具的支持,从而无法准确测定航船的位置。直接导致了时间和负重量上的浪费,以及频繁发生的船只失事事故。这一问题直到18世纪英国钟表匠约翰·哈里森发明后才得以解决。自那以后,在任何时刻离港的任何船只,都可通过比较航船的当地时间与本初子午线的时间,直接计算出航船所在的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导致坏血病在船员间的传播。,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张箭,31-32页.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新航路的发现,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後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对除欧洲以外的国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则是复杂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生居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

新!!: 修士和地理大发现 · 查看更多 »

僧侣

僧侶可以指:.

新!!: 修士和僧侣 · 查看更多 »

僧院

僧院是一种宗教机构,是供出家修行者修行、生活的地方,在許多宗教中均有此机构。.

新!!: 修士和僧院 · 查看更多 »

利奥三世 (拜占庭)

(伊苏里亚的)利奥三世 (,,又譯李奧三世,約),717年建立伊苏里亚王朝,717年至741年在位為东罗马帝国皇帝。.

新!!: 修士和利奥三世 (拜占庭) · 查看更多 »

切符

切符,日本女性插畫家、漫畫家。主要從事輕小說的插畫。同人創作團體「ticketchan」主宰。 代表作為改編成電視動畫的《農林》(著:白鳥士郎)、《對魔導學園35試驗小隊》(著:柳實冬貴)。.

新!!: 修士和切符 · 查看更多 »

喬瓦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

喬瓦尼·皮科,米蘭多拉領主及康科迪亞伯爵 (Giovanni Pico dei conti della Mirandola e della Concordia,),通稱喬瓦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哲學家。其著作《論人的尊嚴》 (Oratio de hominis dignitate)被稱為「文藝復興時代的宣言」。此外,该哲学家还因其在1486年大胆地提出反驳宗教、哲学、自然哲学和奇幻术的900论题而名声大噪,值得称道的是,那时的他才仅仅23岁。.

新!!: 修士和喬瓦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 · 查看更多 »

喬治·蒂埃里·阿讓利厄

喬治·蒂埃里·阿讓利厄(Georges Thierry d'Argenlieu,)是一名修士、牧師、外交官、法國海軍軍官和海軍上將。.

新!!: 修士和喬治·蒂埃里·阿讓利厄 · 查看更多 »

喇沙會

喇沙會,或喇沙修士會(法語:Lasallians;英語:De La Salle Brothers),正式名稱中譯為「基督學校修士會」(法語:Frères des écoles chrétiennes;英語:Institute of 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 拉丁文: Fratres Scholarum Christianaru),是一個天主教的修會組織,專注於教育和相關事務。 組織由法國教士聖若翰·喇沙創立。他本是一所大教堂的司鐸,在西方創立免費教育的觀念,為來自工人階級和家境貧窮的兒童提供閱讀、書寫和算術的教育,並培養他們了解宗教信仰,協助他們成為天主教徒。 因著這個信念,他集合了一些同道者,成立了一個社區,獻身於辦理學校。他藉建立了一套著重學生受益的教育系統,並禁止了體罰而受到讚揚。教團於1680年創立,是首個沒有神父的天主教組織,成員都是修士,多任職教師,較少管理宗教事務。成員一般會在其名字後面加上FSC的字母。 今天,教團在80個國家和地區興辦學校,包括已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團體由一名最高長老(Superior General)會同長老會議(General Council)領導。 1981年,教團開始為其他天主教組織提供社會責任投資服務,主要是以持有股份的方式去影響被持有的公司,以它們的服務或事工傳揚天主教的價值觀。.

新!!: 修士和喇沙會 · 查看更多 »

傳染病歷史

傳染病歷史记述在世界历史中,对后世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了特别巨大的影响的传染病。.

新!!: 修士和傳染病歷史 · 查看更多 »

唐培里侬香槟王

唐培里侬香槟王(法語:Dom Pérignon),是法國的香檳品牌,創建於1668年,目前隶属于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LVMH)旗下。.

新!!: 修士和唐培里侬香槟王 · 查看更多 »

军事修会

军事修会指罗马天主教会为协助十字军运动而开始建立的一系列带有强烈军事性质的修道会,这些组织的使命是维护信仰,他们在十字军东征系列战役、西班牙收复失地运动以及随后的抵抗土耳其人入侵的战争中相当活跃,十字军运动结束后,这个概念延续了下去,但是其性质已经大大世俗化了。军事修会有严明的纪律,其修士需要接受相当专业的军事训练,在当时也被认为骑士精神的理想化身。军事修会内部实行严格的集权制,每个组织的最高首领被称为“總團長”(grand master),直接听命于罗马教宗。罗马教宗给予军事修会各种特权,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不受十字军国家的政、教管辖。尽管耶路撒冷王国的总主教是教宗的国使,但他也无权支配调遣他们。.

新!!: 修士和军事修会 · 查看更多 »

凱爾經

凱蘭書卷(或譯凱爾經,Book of Kells)(愛爾蘭語:Leabhar Cheanannais)是一部泥金裝飾手抄本,是早期平面設計的範例之一。凱蘭書卷約在西元800年左右由蘇格蘭西部愛奧那島上的僧侶凱爾特修士繪製。這部書由新約聖經四福音書組成,語言為拉丁語。這是一本有着華麗裝飾文字的聖經福音手抄本,每篇短文的開頭都有一幅插圖,總共有兩千幅。 雖然福音書的文本包括幾個從聖經的更早的版本Vetus Latina的段落,但主要是根據武加大譯本寫成。它是西方書法的代表作,亦代表了海島藝術繪畫的高峰。它也被大眾認為是愛爾蘭最珍貴的國寶。 凱爾經的奢华和复杂性遠遠超過其他的海島福音書,他的設計結合了傳統的基督教圖案和海島藝術的典型旋轉圖案。人類、動物、神獸、凱爾特結和色彩鮮艷交錯的圖案使手稿的頁面更添活力。這些小小的装饰元素都充满了基督教的象徵,因此可以进一步深化插图的主题。 時至今日,傳世的手稿有340小冊。自1953年來,這些手稿被分成四大冊。頁面以小牛皮製作成的牛皮紙製成,上面畫有空前複雜的裝飾:包括十頁的整頁插圖、以情節圖案裝飾首字母的文字頁,以及字行間的小畫像——這些都標誌着海島藝術反古典和充满活力的特质的最远延伸。這個海島藝術的文本是來自最少三個文士,文字是用鐵膽的油墨寫成,色彩則是來自主要從遠地運來得不同物質。 這書卷的名字來自存放了凱爾經數世紀的凱爾教堂。現時它被永久存放在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圖書館展示。這圖書館同一時間只會展示四冊中的其中兩冊,一冊展示主要的繪圖,另一冊則展示典型的文字頁。.

新!!: 修士和凱爾經 · 查看更多 »

出家

因為宗教信仰而離開家庭,修行,獨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通常是神職人員而稱出家人。 一般指佛教的僧侶、比丘、比丘尼、和尚、道姑,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道姑;天主教的修士、修女;中國伊斯蘭教的戛迪林耶和庫布林耶。.

新!!: 修士和出家 · 查看更多 »

六合村大教堂

六合村大教堂是位于中國山西省清徐县北2公里处六合村,属于天主教太原教区的一座大型天主教教堂。 六合村的天主教信仰起源于清康熙末年,1884年修建了哥特式教堂,长28米,宽14米,钟楼高22米。1914年,由于教友人数增多,扩建圣堂,堂身总长44米,为方济各圣堂。1966年文革中被毁。1985年3月19日—1986年10月14日,又建成一座长54米、宽22米、钟楼高40米的哥特式大教堂。1994年,又在堂东建三层公教大楼。 六合村有教友近七千人,几乎是全国最大的教友村,以运输(全村近三百辆汽车)和种菜为经济来源。由于信徒太多,因此虽然教堂很大,能容四千多人,但瞻礼还必须做两台弥撒。 六合村还为教会奉献了20位神父。就读修士25位,入修会的修女17人。 Category:太原天主教堂.

新!!: 修士和六合村大教堂 · 查看更多 »

兰斯洛特

兰斯洛特(Lancelot,全称Sir Lancelot du Lac;也罕拼作Launcelot)是在亞瑟王傳說中圆桌骑士团的成员之一。他出现在很多法国小说和文学作品中,他被描述为亞瑟王最伟大最受信任的骑士,并为亞瑟诸多胜利作出了贡献-但是亞瑟王最终的失利也是部分由于兰斯洛特,因为他和亞瑟之妻桂妮薇儿(Guinevere)破坏了亞瑟朝廷的团结。 兰斯洛特是很受欢迎的角色,并且作为亞瑟传奇的著名形象而成为很多诗歌、故事、戏剧、和电影的主题。对于多数英国读者来讲,亞瑟王骑士团如此耳熟能详,兰斯洛特亦是如此。提到亞瑟王和圆桌骑士立刻令现代人联想到兰斯洛特,他是众弟兄中最勇敢的一员,也是王后的愛人。但是兰斯洛特并非传奇中原有的成员,他的传说的产生现在依然在学者中颇多争议。 根据传奇,兰斯洛特的父亲是Benoic的;他有个私生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是Hector de Maris。国王是他的叔父,而Bors和是他的表兄弟。他和渔人王的女儿伊莱恩生下了加拉哈德。 也有另外說法,蘭斯洛特跟亞瑟之妻關妮薇,自幼就熟識,不管是感情或默契都相當相當好,長大後,關妮薇嫁給亞瑟王,蘭斯洛特沒有因此放棄,反而不斷的想成為一位出眾並能保護公主關妮薇的騎士,而在一次騎士試煉中,他成功脫穎而出,成為了亞瑟最信任的騎士,圓桌騎士裡最強的騎士,也成功當上關妮薇的守護騎士,而關妮薇跟蘭斯洛特原本是相愛着對方,心裡也認定對方要在一起一輩子,但因為政治原因,關妮薇被迫嫁給亞瑟王。.

新!!: 修士和兰斯洛特 · 查看更多 »

克里斯蒂安·迈尔

克里斯蒂安·迈尔(Christian Mayer)是一位捷克-德国天文学家和教师。.

新!!: 修士和克里斯蒂安·迈尔 · 查看更多 »

克拉维斯环形山

克拉维斯环形山(Clavius)是月球正面南部山区一座巨大的古老撞击坑,位于第谷陨石坑的南面。它也是月球上最古老的地貌结构之一,约形成于39.2亿年-38.5亿年前的酒海纪代,其名称取自十六世纪德国数学家及天文学家、耶稣会修士克里斯托佛·克拉乌·克拉维斯(1537年-1612年),1935年该名称被国际天文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修士和克拉维斯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剪髮禮

剪髮禮(Tonsure),或作剃髮禮,一種宗教儀式,修剪在頭皮上的部份或全部頭髮,以表示獻身於信仰。這個儀式盛行於天主教中,特別是在中世紀修道院中的修士。在1972年的教宗上諭中,廢除了這項儀式。正教會中也採用這種儀式。這種儀式類似於佛教在出家時會舉行的剃度儀式。.

新!!: 修士和剪髮禮 · 查看更多 »

矮子丕平

子丕平(Pépin le Bref,),又称丕平三世(Pépin III),是公元751年至768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查理·马特之子。矮子丕平(Pépin le Bref)一称出现在后期史书中,应该是因为他身材矮小,因Bref在当时法语实意为court,短小之意。丕平是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的兒子是中世纪使法蘭西成為強權國家的查理大帝。西元768年9月24日,丕平因水肿病死在巴黎,他在過世前將权力转移给儿子查理和卡洛曼一世。.

新!!: 修士和矮子丕平 · 查看更多 »

石伯男

石伯男修士(Brother Pierre Charbonnean,),暱稱石伯仔、石頭或Stone,是一位生於加拿大並奉獻畢生於臺灣的修士。.

新!!: 修士和石伯男 · 查看更多 »

玫瑰之名

《玫瑰之名》(Il nome della rosa、The Name of the Rose、玫瑰的名字、玫瑰之乱)是意大利符号学家与小说家翁贝尔托·埃可(Umberto Eco)的神秘探案小说,出版於1980年,亦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该书出版后迅速获得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一致认同。目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销售量超过1600万册。.

新!!: 修士和玫瑰之名 · 查看更多 »

玫瑰经

《玫瑰经》(Rosarium Virginis Mariae),于15世纪由聖座正式颁布,是天主教徒用於敬禮圣母玛利亚的禱文。“玫瑰经”一词来源于拉丁语“Rosarium”,意为“玫瑰花冠”或“一束玫瑰”。“Rosa”意为玫瑰。此名是比喻连串的祷文如玫瑰馨香,敬献于天主与圣母身前。.

新!!: 修士和玫瑰经 · 查看更多 »

玖壹壹

壹壹(911,Nine One One),是一個臺灣臺中的團體,由洪瑜鴻(洪春風、春風、EO)、陳皓宇(洋蔥)、廖建至(健志、Ken G、KEN-G)三人組成的團體。 三個大男孩從校園、地方民俗活動一路唱到大型音樂活動,並在2015年共同成立混血兒娛樂工作室。.

新!!: 修士和玖壹壹 · 查看更多 »

玛丽·博林

玛丽·博林(Mary Boleyn,),是影响了16世纪早期历史的英格兰贵族博林家族的一员。但一些歷史學家卻聲稱她是英國王后安妮·博林的妹妹,但是她的孩子以及安妮王后的女儿相信玛丽是姐姐,今天多数的历史学家亦持同样看法。 玛丽是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的情妇之一,依其所述,她还是亨利八世的对手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的情妇。她结过两次婚。.

新!!: 修士和玛丽·博林 · 查看更多 »

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

《3D惡靈戰警:復仇時刻》(Ghost Rider: Spirit of Vengeance)是一部於2012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于2012年2月17日上映,為2007年上映的電影《惡靈戰警》的续集。並由马克·耐沃尔代和布萊恩·泰勒執導。.

新!!: 修士和灵魂战车2:复仇时刻 · 查看更多 »

祭司

祭司,依信仰或神職層級而有不同的稱呼,如祭師、司祭等,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坛上为共祭或主祭的神职人员。祭司在早期社会中已经出现(如巫覡宗敎)。根据不同的信仰,祭司被认为具有程度不同的神圣性。在羅馬天主教中祭司(司铎)除了要主持彌撒及婚禮外,為垂危者禱告、告解甚至驅魔也是祭司的職務,或协助主教管理教务。祭司(司铎)通常也是一个教堂的负责人。.

新!!: 修士和祭司 · 查看更多 »

祖基环形山

基环形山(Zucchius)是位于月球正面西南边沿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11亿年前的哥白尼纪,其名称取自意大利耶稣会修士数学家暨天文学家"尼科洛·祖奇"(1586年-16705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

新!!: 修士和祖基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米格爾·塞爾韋特

米格爾·塞爾韋特(Miguel Servet;拉丁文:Michael Servetus,),全名米格爾·塞爾韋特-科內薩(Miguel Serveto y Conesa),外号Revés,别名米格爾·德比利亞努埃瓦(Miguel de Villanueva)或米歇爾·德維爾納夫(Michel de Villeneuve)。阿拉貢王國(今西班牙阿拉貢自治區)神學家、醫生和人文學家,也是欧洲第一位描述肺循环的学者。 他的興趣包括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和法學,以及聖經、數學、解剖學和藥物學的研究。他因对以上多个领域的贡献而闻名,尤其是其中的藥物學和神學。 他参与了新教改革,后期因為反对三位一体论,同时被天主教和新教控以异端之名。最後被新教加尔文派的日内瓦理事会以异端的名义火刑烧死。.

新!!: 修士和米格爾·塞爾韋特 · 查看更多 »

约翰尼斯·特里特米乌斯

约翰尼斯·特里特米乌斯(Johannes Trithemius,),德国的修道士、魔法师、炼金术士、历史学家、密码学家。他原名为约翰·海登堡(Johann Heidenberg),特里特米乌斯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出生地——德国摩泽尔(现属法国)的特里腾海姆镇。 特里特米乌斯在海德堡大学接受教育。1482年,他从大学返回家乡的途中,被一场暴风雪困住了,来到了巴特克劳茨那赫附近的斯蓬海姆本笃会修道院避难。后来他一直留在那里,并于1483年当选修道院的院长。在他担任院长期间,这个原本贫穷、散漫和废墟一般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学术中心,修道院的图书馆藏书量也从50本左右增加到两千多本。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他的魔法师身份也对其声名造成了影响。1506年,由于与修女院的分歧,特里特米乌斯辞去了院长职务,接受了维尔茨堡主教大人的邀请,担任维尔茨堡的“苏格兰修道院”院长,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新!!: 修士和约翰尼斯·特里特米乌斯 · 查看更多 »

约翰二世 (拜占庭)

约翰二世(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Β' Κομνηνός,)是1118年至1143年在位的拜占庭皇帝。他也被称作”美男子”或“好人约翰”。他是阿莱克修斯一世皇帝与皇后伊琳娜·杜卡伊娜的长子并且是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中兴时期的第二位皇帝。约翰二世是一位虔诚而又极富恻隐之心的君主,他决心抚平半个世纪前曼齐克特战役给帝国留下的创伤。 约翰二世还被认为是科穆宁王朝最伟大的皇帝。在他25年的统治生涯中他与西方的神圣罗马帝国定结了同盟,又在巴尔干击败了切佩涅格人、匈牙利人和塞尔维亚人。并且亲自指挥庞大的攻势来对抗小亚细亚的突厥人。约翰的行动扭转了东线的战略平衡,而且光复了大量位于小亚细亚为突厥人所侵占的拜占庭城市和堡垒。在东南方,他又设法控制了从门德雷斯河以西至西利西亚和塔尔苏斯的所有道路。这有力地展示了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领导者地位。约翰二世还成为了拜占庭与十字军联军的领导者并挺进为穆斯林占据的叙利亚地区。尽管约翰为了宣传耗费了巨大的精力他的希望还是落空了。十字军盟友的推诿并且他们不愿和他的军队奋战在一起,这种模棱两可的同盟关系使得约翰倍感失望。在约翰二世时期,帝国人口又重新恢复到了1000万人左右。W.

新!!: 修士和约翰二世 (拜占庭) · 查看更多 »

罗吉尔·培根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英国方济各会修士、哲学家、炼金术士。他学识渊博,著作涉及当时所知的各门类知识,并对阿拉伯世界的科学进展十分熟悉。提倡经验主义,主张通过实验获得知识。.

新!!: 修士和罗吉尔·培根 · 查看更多 »

罗宾汉 (2010年电影)

《罗宾汉》(Robin Hood),是一套2010年英美合製的劇情片,由雷德利·斯科特執導,布莱恩·赫尔格兰編劇。 電影以中世紀的歐洲為背景,描述一名英格蘭的弓箭手如何成為传说中的罗宾--汉之經歷。.

新!!: 修士和罗宾汉 (2010年电影) · 查看更多 »

美國隊長 (電影)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是一部於2011年上映的美國超級英雄電影,根據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美國隊長故事改編,漫威工作室製作,派拉蒙影業負責發行。該片為漫威电影宇宙系列中的第5部作品。喬·約翰斯頓執導,克里斯多佛·馬庫斯与史蒂芬·麥費利共同編劇,主演包含克里斯·伊凡、湯米·李·瓊斯、雨果·威明、海莉·艾特沃、賽巴斯汀·斯坦、多米尼克·庫珀、尼爾·麥克唐納、及史丹利·圖奇。背景主要設定於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劇情講述史蒂芬·羅--斯的故事:史蒂芬·羅--斯是一位來自布魯克林的體弱男孩,被注入血清改造成超級戰士美國隊長,且他必須奮力阻止紅骷髏以「宇宙魔方」來統治世界的陰謀。 電影於2011年7月19日在好萊塢首映,美國則於同年7月22日發行。該片收穫普遍影評人積極的評論,並在商業方面取得成功,全球總票房逾3.7億美元。藍光及DVD版本於2011年10月25日推出。續集《美國隊長2:酷寒戰士》的上映日期設在2014年4月4日,第三部《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則於2016年5月6日上映。.

新!!: 修士和美國隊長 (電影) · 查看更多 »

羅塞林

貢比涅的羅塞林(Roscellinus Compendiensis,Rucelinus,Roscelin de Compiègne,Roscelin of Compiègne,Roscellinus,),又譯為絡瑟林、洛色林、若瑟林,法國貢比涅人,中古歐洲經院哲學家,神學家,是唯名論的建立者。.

新!!: 修士和羅塞林 · 查看更多 »

羅得島太陽神銅像

羅德島太陽神銅像(Ὁ Κολοσσὸς Ῥόδιος)是一尊太陽神海利歐斯的青銅像,曾經矗立在希臘羅德島上的羅得港港口,也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約建於西元前292至280年,由雕塑家所設計。羅德島太陽神銅像是為了慶祝安提柯王朝國王德米特里一世在西元前305年包圍羅得市失敗而建造的。.

新!!: 修士和羅得島太陽神銅像 · 查看更多 »

羅賓漢大冒險

《羅賓漢大冒險》,港譯《俠盜羅賓漢》,是在NHK衛星第2頻道所播映的日本電視動畫作品,改編自法國作家亞歷山大·仲馬的作品《俠盜羅賓漢》(Robin Hood),自1990年7月29日播至1991年6月30日與1992年10月12日播至1992年10月28日,全58話。.

新!!: 修士和羅賓漢大冒險 · 查看更多 »

羅東聖母醫院

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通稱羅東聖母醫院,是一間設立在臺灣宜蘭縣羅東鎮、由天主教靈醫會主辦的醫院。.

新!!: 修士和羅東聖母醫院 · 查看更多 »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

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Єпархія святого Володимира Великого у Парижі;Éparchie Saint Vladimir le Grand de Paris des Ukrainiens)是一个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东方礼教区。 2009年,有20,000名教友,有18個堂區、20名司鐸、3名終身執事、3名修士、5名修女。 教區前身為乌克兰希臘禮天主教法国、比荷盧和瑞士宗座代牧区,成立於1960年7月22日。2013年1月19日升為教區。.

新!!: 修士和烏克蘭希臘禮天主教巴黎聖大符拉基米爾教區 · 查看更多 »

烏普薩拉大主教

烏普薩拉大主教(瑞典語:Ärkebiskopar i Uppsala),亦稱作瑞典大主教(瑞典語:Ärkebiskopar i Sverige),是基督教瑞典信義會的主教長,自1164年以來迄今擁有完整的歷史性使徒統緒,轄地為烏普薩拉主教座堂。該會原本是羅馬公教會,從1530年代起成為信義會。長久以來,烏普薩拉大主教一直對瑞典的信仰與政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 條目:,《北歐家庭書》,1922年對外代表瑞典教會,與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情況相似。現今的烏普薩拉大主教是第70任的安特耶·雅克伦。亦为瑞典第一位女性大主教。.

新!!: 修士和烏普薩拉大主教 · 查看更多 »

生物学史

生物学史是人类从古至今对生命研究的过程。虽然生物学的概念作为单一领域出现於19世纪,但生物学从传统医学起就已经出现,并可以根据自然史追溯到古埃及医学及时代亚里士多德和盖伦的工作。中世纪时,及学者贾希兹(al-Jahiz)、阿维森纳、伊本·苏尔(Ibn Zuhr或Avenzoar)、伊本·贝塔尔(Ibn al-Baitar)及伊本·纳菲斯(Ibn al-Nafis)进一步发展。欧洲文艺复兴及近代时期,生物学思想被新的经验主义思想彻底变革并发现了一些新的生物。这次活动中比较突出的是对生理机能进行了实验和认真观察的安德雷亚斯·维萨里和威廉·哈维以及开始对生物进行分类和化石记录的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和蒲豐,同时还对有机体的发展和行为进行研究,显微镜展示了之前从未看到的世界并为细胞学说打下基础。自然神学的重要性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机械论学说的兴起,鼓励了博物学的发展(虽然它也巩固了)。 从18世纪到19世纪,植物学及动物学等生物科学逐渐形成专门的学科。拉瓦锡和其它物理学家开始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有生物的世界和无生命的世界连接起来。探索博物学家如亚历山大·冯·洪堡调查了生物和他们所在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取决於地理,并建立了生物地理学、生态学及动物行为学。博物学家开始否认本质主义并考虑灭绝及物种突变的重要性。细胞学说为生命的基础提供了新的角度。这些发展以及胚胎学和古生物学,被查尔斯·达尔文综合到自然选择的演化论中。19世纪末,自然发生说开始没落,同时兴起,而遗传的机制仍处於神秘状态。 20世纪初,对孟德尔的作品的重新发现带来了托马斯·亨特·摩尔根和他的学生们的遗传学的快速发展。到了1930年代,群体遗传学和自然选择相结合形成「新达尔文主义」。新的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的结构之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的建立和遗传密码的破译,生物学被明显地分为有机体生物学(organismal biology)——主要研究生物体及所在的群体—和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所在领域。到20世纪末,一些新学科如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则打破了这一趋势,有机体生物学家使用了分子生物学的技术,而分子生物学家和细胞生物学家也调查了基因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自然生物体的遗传。.

新!!: 修士和生物学史 · 查看更多 »

甘霖 (主教)

霖(Edouard Gabriel Quint,1905-1994年5月20日),法國人,原為天主教方濟會修士,後來到中國傳教,並於戰前成為山東威海衛監牧。新中國成立後,他連同其他宗教人士渡台。1958年,獲郭若石總主教邀請,出任桃園縣楊梅教區總鐸,為楊梅區服務。1994年5月20日蒙主恩召離世。.

新!!: 修士和甘霖 (主教) · 查看更多 »

畢奧神父

聖畢奧神父(Saint Padre Pio (Pius) of Pietrelcina;Pio da Pietrelcina;)是一位意大利籍天主教方濟嘉布遣會神父、受聖傷者、神秘主義者,後來亦被羅馬天主教追封為聖人。畢奧神父因從1918年起終身攜帶聖傷而廣為人知,並由此引起了針對這一事件的許多研究與爭議。 畢奧神父原名方濟各·弗哲(Francesco Forgione),出生於意大利南部小鎮皮耶垂西那。他於1903年1月22日入嘉布遣方濟會,取名「畢奧」(或譯「比約」)。畢奧神父於1968年9月23日逝世於聖若翰·羅通多,享年81歲。2002年6月16日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追封為「聖人」。 畢奧神父的紀念日是9月23日。.

新!!: 修士和畢奧神父 · 查看更多 »

聶斯特

聶斯特(Нестор Літописець、)是基輔羅斯的學者、年代記作者。基輔洞窟修道院的修士。波里安人。雖然有異論,但是,一般認為是東歐最古老的歷史著作『往年紀事』(基輔年代記的部分)的作者。 1073年,作為輔祭,在洞窟修道院修道。著作有『包里斯與格列伯傳』、『狄歐多西傳』等。後受正教會封為聖人(紀念日是11月9日、烏克蘭語之日)。墓在基輔洞窟修道院。.

新!!: 修士和聶斯特 · 查看更多 »

聶斯脫里

聶斯脫里(希臘語:Νεστόριος;386年-451年),古敘利亞人,曾進入安提阿修道院作修士。中譯亦作聶斯多略、聶斯脱利、聶斯托留或涅斯多留等,於428年4月10日至431年6月22日出任君士坦丁堡牧首。 他被認爲是開創了聶斯脫里派的人物。他曾在擔任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內,反對亞流派在基督論上的見解,但是他自己卻又另外提出一個見解,認為耶穌的神性與人性分開。在431年的以弗所公會議上,他的主張被認定為“異端”。.

新!!: 修士和聶斯脫里 · 查看更多 »

聖加大利納

瑟納的聖加大利納(Santa Caterina da Siena, ),意大利人,14世纪天主教女圣人,天主教教会圣师。她是道明會第三修會会士,經院哲學的哲學家和神學家。她曾經幫助额我略十一世把圣座的教廷由法國亞維農遷回意大利羅馬,并促使意大利各城国间建立和平。.

新!!: 修士和聖加大利納 · 查看更多 »

聖奧斯定堂

聖奧斯定堂(葡萄牙語:Igreja de Santo Agostinho;俗稱龍嵩廟、龍鬚廟、崗頂聖堂),位於澳門崗頂前地的敎堂,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教堂於1874年重修後,形成今天的規模。該教堂每年為期兩天的苦難耶穌像巡遊,有悠久的歷史,是澳門天主教會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

新!!: 修士和聖奧斯定堂 · 查看更多 »

聖像破壞運動

聖像破壞運動(Εἰκονομαχία,,Iconoclasm,又稱毁坏圣像运动、聖像破壞之爭、反圖像爭辯)指8世紀到9世紀之間(有更精準的說是726年至843年期間,一說717年至843年之間)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間關於聖像崇拜問題的爭論,以及其中數位皇帝所推行的相關政策。从726年皇帝利奥三世颁布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为开端,至843年幼帝米海爾三世统治时期,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陳志強 (2002).

新!!: 修士和聖像破壞運動 · 查看更多 »

聖神修院

聖神修院(Holy Spirit Seminary)是香港一座富歷史的修道院,屬於天主教香港教區,是培育有志獻身服務教區的青年成為神父的地方。 聖神修院位於香港黃竹坑惠福道6號,原址屬創辦於1931年的華南總修院(South China Regional Seminary/Regional Seminary of South China)。華南總修院於香港日治時期曾一度停辦,復辦後又因大陸政權更迭,華南地區沒有修士前來而停辦。羅馬教廷傳信部於1964年將華南總修院移交予香港教區管理。同年,原址位於薄扶林太古樓、一塊由巴黎外方傳教會所捐獻的土地的聖神修院(於1957年成立)遷入華南總修院原址發展。 聖神修院現時除了是香港訓練天主教神職人員的重要地方外,也為教友提供神哲學培訓、图书館、朝聖及參觀導賞等服務,以及開放教區文物室予已預約人士。 聖神修院平日不對外開放,但有每月一次名為「聆風樂禱」的祈禱活動,供公眾人士參加。.

新!!: 修士和聖神修院 · 查看更多 »

聖芳濟書院 (香港)

聖芳濟書院(St.)是一所位於油尖旺區的傳統天主教男子中學。1891年(光緖十七年),聖母昆仲會修士到訪大清,並於1893年(光緒十九年)獲邀到上海聖芳濟書院教學。他們其後於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來英屬香港,在聖馬丁書院執教,從此展開了教育的使命。1955年12月9日,全體師生則遷往此校現址上課。此校為突顯與上海聖芳濟書院的聯繫,正式命名為聖芳濟書院。香港不少各界知名人士畢業於該校。.

新!!: 修士和聖芳濟書院 (香港) · 查看更多 »

聖諾伯特

聖諾貝特·凡·尚登 (Norbert_von_Xanten;),或者稱諾貝特·亨訥普 ,是羅馬天主教的一名主教、聖人,普利孟特瑞會會祖。.

新!!: 修士和聖諾伯特 · 查看更多 »

聖母小昆仲會

法國聖母昆仲會(Marist Brothers),在中國大陸稱為聖母小昆仲會、聖母文學會或聖母修會,是一個天主教修會。Marist一字的意思是「聖母瑪利亞的小兄弟」,由於聖母昆仲會來華年代久遠,「兄弟」一詞有時亦以文言文中的「昆仲」交替使用。在外地,有時候也可稱之為「Society of Mary」。.

新!!: 修士和聖母小昆仲會 · 查看更多 »

聖母神樂院

聖母神樂院,又名熙篤會神樂院(英文:Trappist Haven Monastery,2000年改為 Our Lady of Joy Abbey),是一所位於香港大嶼山大水坑,於1950年建立,為一所天主教隱修院。現任院牧為高豪神父。.

新!!: 修士和聖母神樂院 · 查看更多 »

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

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Missionary Sisters of the Immaculate Heart of Mary)是由比利時法蘭德斯修女戴美德(Marie Louise De Meester)離鄉背井,遠渡重洋到印度的慕拉古慕都照顧孤兒及棄兒開始。她的精神感動了當時印度、比利時的許多年輕女子,與她一起加入奉獻生活的行列。.

新!!: 修士和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 · 查看更多 »

聖斐德理

圣斐德理玛琳根(德語:Fidelis von Sigmaringen,1577年 - 1622年4月24日),是一位方济嘉布遣会的修士,是反宗教改革中的重要人物。于1622年,被他的反对者暗杀于瑞士城镇格吕施。圣斐德理于1746年列圣品。.

新!!: 修士和聖斐德理 · 查看更多 »

聖文德書院

聖文德書院(St.

新!!: 修士和聖文德書院 · 查看更多 »

遗传学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Hartl D, Jones E (2005)。史前时期,人们就已经利用生物体的遗传特性通过选择育种来提高谷物和牲畜的产量。而现代遗传学,其目的是寻求了解遗传的整个过程的机制,则是开始于19世纪中期孟德尔的研究工作。虽然孟德尔并不知道遗传的物理基础,但他观察到了生物体的遗传特性,某些遗传单位遵守简单的统计学规律,这些遗传单位现在被称为基因。 基因位于DNA上,而DNA是由四类不同的核苷酸组成的链状分子,DNA上的核苷酸序列就是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天然DNA以双链形式存在,两条链上的核苷酸互补,而每一条链都能够作为模板来合成新的互补链。这就是生成可以被遗传的基因的复制方式。 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可以被细胞翻译以合成蛋白质,蛋白质上的氨基酸序列就对应着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这种对应性被称为遗传密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决定了它如何折叠成为一个三维结构,而蛋白质结构则与它所发挥的功能密不可分。蛋白质执行细胞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学进程来维持细胞的生存。DNA上的一个基因的改变可以改变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并可能改变此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对细胞甚至整个生物体造成巨大的影响。 虽然遗传学在决定生物体外形和行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此过程是遗传学和生物体所经历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如,虽然基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体重,人在孩童时期的所经历的营养和健康状况也对他的体重有重大影响。.

新!!: 修士和遗传学 · 查看更多 »

荃灣聖芳濟中學

荃灣聖芳濟中學(St.),創立於1963年,是一所位於香港的傳統天主教男校之一。與聖芳濟書院(九龍)為兄弟學校。 該校由法國聖母小昆仲會(Marist Brothers)於1963年創校,1964年搬入現址,由中一至中六共設二十四班。該校有兩個校慶,分別是SFXS Day(12月3日舉行)及St.

新!!: 修士和荃灣聖芳濟中學 · 查看更多 »

頭銜

頭銜(title)是附著在一個人名当中,用以表達對该人物的敬仰或用以標誌該人物所具備的某種身分、專業或學术資格。在不同的语言中,头衔在人名中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一般上会采用前綴或后綴的方式,也有少部分的頭銜是采用中綴的方式(例如:德语的Graf、天主教的樞機或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Ter等)。此外,一些屬于皇族、貴族或者世族的頭銜是世襲的。.

新!!: 修士和頭銜 · 查看更多 »

顺拜贝格环形山

顺拜贝格环形山(Schomberger)是位于月球正面南部极地区的一座大撞击坑,约形成于38-32亿年前的晚雨海世Lunar Impact Crater Database,其名称取自十七世纪德国耶稣会修士暨数学家"格奥尔格·顺拜贝格"(Georg Schomberger,1596年-1645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新!!: 修士和顺拜贝格环形山 · 查看更多 »

西堤岛

城島(Île de la Cité,又音譯西堤島)是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两座岛屿之一(另一座为圣路易岛),也是巴黎城区的发源地,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都位于该岛。城島的西端為一座墨洛溫王朝的宮殿,它的東端從墨洛溫王朝之後就被作為宗教場所,尤其是在巴黎聖母院建立之後。 直到1850年代,城島大部分還是住宅區與商業區,不過現在被司法大廈、醫院與巴黎警察總局所取代,現在只有島的西邊與北邊一小部分的區域為住宅區,而住宅區也保留了16世紀修士的住所。 Category:巴黎旅遊景點 Category:巴黎岛屿 Category:法国河岛.

新!!: 修士和西堤岛 · 查看更多 »

馬基雅維利

尼科洛·迪贝尔纳多·代·马基雅弗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是義大利的學者,哲學家、歷史學家、政治家、外交官。他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时期的重要人物,被稱為近代政治學之父,是政治哲學大師,他所著的《君主論》(又作《--》)一書提出了現實主義的政治理論,其中“政治無道德”的權術思想,被人稱為「馬基維利主義」。另一著作《李維論》则提及了共和主義理論。他的《戰爭的藝術》一書,則論了兵役制度、練兵之法、行軍、宿營、作戰、工程等軍事問題,讓他也成為著名的西洋軍事家。.

新!!: 修士和馬基雅維利 · 查看更多 »

馬丁·路德

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教會司鐸兼神學教授,於十六世紀初發動了德意志宗教改革,最終是全歐洲的宗教改革 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強烈質疑羅馬教廷關於藉金錢換取上帝赦罪(即贖罪券)的教導。1517年,路德在諸聖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提出討論教會腐敗問題。路德分別於1520年和1521年,拒絕教宗利奧十世與神聖羅馬皇帝查理五世要求他撤回相關文件的命令,此舉最後導致路德被教廷判處破門律,也被神聖羅馬帝國定罪。 路德指出,救恩是上帝的恩典,是祂白白給予人類的禮物。他認為,這救贖並不是透過善功,而是單單藉信靠耶穌基督作為救贖者而獲得的。路德的神學教導《聖經》是上帝啟示的唯一來源, 這無疑是挑戰羅馬天主教教皇權威,他更指出天主教會強調的等級制度(即聖統制)明顯違反了《新約聖經》中「信徒皆祭司」的教義。 接受路德神學思想的人普遍被稱為路德宗信徒。 路德將拉丁語《聖經》翻譯成平民慣用的德意志方言,使之更淺白易明,此舉對教會和德國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德語版《聖經》也促進了標準德語的發展,為當時翻譯學帶來多項貢獻, 更影響了後來英語《詹姆士王聖經》的刊行。 路德的詩歌著作亦影響了教會歌唱的發展。 另外,他與卡塔琳娜·馮·博拉的婚姻為當時社會樹立了榜樣,重申教會牧者同樣享有婚姻自由。 部分學者認為,路德在晚年的著作中嚴詞批評猶太人,明顯具反猶傾向,但亦有學者指出,路德所批判的是猶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血統。到現時為止,相關的議題仍然極具爭議。.

新!!: 修士和馬丁·路德 · 查看更多 »

馬仁光

仁光(Marinello Renato,),生於義大利威尼斯,為天主教靈醫會修士、醫師。在台灣羅東聖母醫院服務超過58年,為貧苦人民提供醫療服務,極受台灣人民愛戴,在宜蘭有「活媽祖」之稱。1999年,曾獲中華民國第9屆醫療奉獻獎。.

新!!: 修士和馬仁光 · 查看更多 »

香港宗教與風俗

香港宗教與風俗相當多元化。根據《香港基本法》第32和141條,以及香港法例383章《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信仰及宗教自由是香港居民享有的基本權利之一,並受法例保障。源自世界各地的宗教均在香港和諧並存,其中有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錫克教、猶太教和琐罗亚斯德教等。香港大約有43%的人口信仰某种宗教。兩种最主要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二者的儀式常在同一座廟宇中進行。据一位和主要宗教派別有聯繫的當地學者估計,香港約有200萬名佛教徒和道教徒、48萬名基督教新教徒、38萬名羅馬天主教徒、約2萬名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教徒、30萬穆斯林、10萬印度教徒、2000-3000名錫克教徒以及3000-4000名猶太教徒。許多宗教團體除了弘揚教義外,也興辦學校、提供衞生福利設施等。.

新!!: 修士和香港宗教與風俗 · 查看更多 »

马可·波罗

可·波罗(Marco Polo,又譯馬可·孛羅、马哥·波罗、馬哥孛羅,)是威尼斯共和国商人、旅行家及探险家。据本人说他曾随父亲和叔叔通过丝绸之路到过中国,擔任元朝官員。回到威尼斯后,马可·波罗在一次威尼斯和热那亚之间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其旅行经历,由鲁斯蒂谦写出《马可·波罗游记》。他的游记讓欧洲人得以了解中亚和中国,對東西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新!!: 修士和马可·波罗 · 查看更多 »

马姆斯伯里的威廉

姆斯伯里的威廉(英文:William of Malmesbury)(约1080年/1095年——约1143年),12世纪英国历史学家,大约1080年或1095年出生于威尔特郡。他的父亲是诺曼人,母亲是英国人。威廉一生都在英格兰度过,他成年后在英格兰威尔特郡的马姆斯伯里修道院作一名僧侣。.

新!!: 修士和马姆斯伯里的威廉 · 查看更多 »

马建忠

建忠(),別名--,學名馬斯才,字眉叔,江苏丹徒(今镇江)人,中国清末洋務派重要官員、维新思想家、外交家、語言學家。其所著《文通》是第一部中国人编写的全面系统的汉语语法著作。.

新!!: 修士和马建忠 · 查看更多 »

马西诺维斯孔蒂城堡

西诺维斯孔蒂城堡(Castello di Massino Visconti)是意大利诺瓦拉省马西诺维斯孔蒂的一座城堡,建于11世纪, 在马西诺维斯孔蒂的入口。.

新!!: 修士和马西诺维斯孔蒂城堡 · 查看更多 »

高山右近

山右近()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武將、大名。著名吉利支丹大名。利休七哲之一。本名友祥、長房、重友(現存文書上只有重友能被確認)。通稱彦五郎。父親是高山友照。與中川清秀是從兄弟。 洗禮名是Juste,ジュスト(或Juist,ユスト),在葡萄牙語中是「正義的人」的意思。 號南坊。.

新!!: 修士和高山右近 · 查看更多 »

高師謙

師謙(英文名:Nicholas Kao Se Tseien, O.C.S.D.,),嚴規熙篤會會士,也是至目前為止最長壽的華人天主教神父。2007年時,他渡過了他一百一十歲的生日,並同時成為了超級人瑞。2007年10月13日之後,因為日本人奥村儀一的逝去,他成了亞洲第二老以及世界上第七老的男性。 出生於福建省福州長樂市公教報 3330期,2007年12月16日 ,高是四位兄弟之一,廈門大學法律系畢業,在18歲時轉入西班牙多明我會的天主教學校。雖然被訓練如一位老師而且在晚上學習法律,他決定在他親愛朋友的死亡之後成為一位神父,一個西班牙修道士。他在1915年領洗聖名為「尼各老」,1933年晉鐸為神父。第二次国共内战後,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從事宣教工作,直到74歲才離開台灣教區。 他的神父生活從中國大陸到台灣、馬來西亞和最後1972年到達的香港。他在大嶼山大水坑的聖母神樂院擔任神父超過30年。 在走過三個世紀的生命中,他歷經十位天主教教宗、兩位中國皇帝,包含一皇朝及兩共和時代。2005年11月12日,高師謙以108歲高齡從香港來台,在台中法蒂瑪天主堂觀禮其姪孫高豪晉鐸為神父。 2007年12月11日早上在聖母神樂院內辭世,終年110歲330天。.

新!!: 修士和高師謙 · 查看更多 »

魔幻屠龍

是一部1996年上映的奇幻冒險電影,羅伯·柯漢執導,由丹尼斯·奎德、彼得·普斯特李威、大卫·休里斯、迪娜·邁耶等人主演,史恩·康納萊在此部電影擔任魔龍一角之配音。这部影片於1996年和1997年獲得包含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在內等多个奖项提名。.

新!!: 修士和魔幻屠龍 · 查看更多 »

魔鬼圣经

《魔鬼圣经》(拉丁语:Codex Gigas,英语:Giant Book,意为“大书”),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中世纪手抄本,于13世纪早期制作于波希米亚地区的一所本笃会修道院内。此书目前存放于斯德哥尔摩市内的瑞典皇家图书馆。此书因其中的巨幅魔鬼插图和抄书人的诡秘传说故事而以“魔鬼圣经”(Devil's Bible)之名著称于世。.

新!!: 修士和魔鬼圣经 · 查看更多 »

鲍德温一世 (耶路撒冷)

鲍德温一世(Balduinus I,,),也称布洛涅的鲍德温(Baudouin de Boulogne),是第一任埃德萨伯爵、耶路撒冷国王,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领袖。鲍德温是家里的小儿子,但是他背离了家庭期望他所走的道路并迎娶了一名诺曼贵族女子。他在1096年被封为凡尔登伯国的领主,却在不久后就加入了他的哥哥戈弗雷四世的十字军并成为其中最出色的指挥官之一。 鲍德温于1097年秋和坦克里德分两路进军奇里乞亚,他阻止坦克里德攻占塔尔苏斯的行为导致了两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在当地亚美尼亚士兵的协助下,鲍德温成功占据了幼发拉底河西部多个重要堡垒,这引起了索罗斯的注意并邀请鲍德温前往埃德萨共同抗击塞尔柱帝国。在鲍德温的帮助下,索罗斯打退了塞尔柱军队,鲍德温也因此被索罗斯收为养子并拥有了埃德萨城的继承权。1098年3月,索罗斯在埃德萨城内的暴动中被刺身身亡,鲍德温顺势取得埃德萨的统治权,他于3月10日正式将埃德萨伯国转型为十字军国家。为了巩固他在埃德萨的统治,鲍德温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夫人阿尔达。阿尔达是亚美尼亚国王的女儿,而亚美尼亚在此前的安条克攻城战中负责准备了十字军主力所需要的食物。另一方面,亚美尼亚方面军队又帮助埃德萨城抵御前去增援安条克城的摩苏尔军队,成功拖延了摩苏尔总督卡波拉三周的时间。 1100年7月,戈弗雷四世去世,当时的拉丁牧首及坦克里德试图把耶路撒冷转交给博希蒙德一世。戈弗雷的手下迅速收集了城内的财宝,并催促鲍德温回到耶路撒冷去宣称他的继承权。由于博希蒙德在一次作战中被俘虏,鲍德温没有在前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受到拦截。于是在12月25日,鲍德温一世登基为耶路撒冷国王。接下来的十年中,鲍德温攻占了阿瑟夫、凯撒利亚、阿卡、贝鲁特等城。他在1105年的第三次拉姆拉战争中重创埃及军队,导致埃及后来无力大举进犯耶路撒冷。做为周围唯一的君主,鲍德温一世成为了附近几个十字军国家的宗主。包括鲍德温二世、坦克里德等领主都向他宣誓效忠,听从他的旨令。1118年4月2日,旧伤复发的鲍德温一世在进攻开罗的路上不治身亡。.

新!!: 修士和鲍德温一世 (耶路撒冷) · 查看更多 »

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

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Barlaam and Josaphat),基督教版本的釋迦牟尼本生故事,取材於普曜經,以阿拉伯語,希伯來語,波斯語,粟特語和回鶻語寫成。作者可能是西元6或7世紀,中亞或伊朗的基督徒。 故事敍述王子約瑟伐特,在修士貝爾拉姆教導下,成為基督徒的過程。其中,貝爾拉姆(Barlaam)源自於世尊(Bhagavad),而約瑟伐特(格魯吉亞語:Iodasaph,亞拉伯語:Yūdhasaf 或 Būdhasaf),或稱為約瑟法(Joasaph),則是由菩薩(Bodhisattva)轉化而來。 在中世紀,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都被認為是聖徒,東正教會以8月26日為他們的紀念日,而天主教會則是以11月27日紀念。.

新!!: 修士和貝爾拉姆與約瑟伐特 · 查看更多 »

贝久

贝久人(Bajoran)是《星际旅行》虚构宇宙中的类人种族,主要出現於《銀河飛龍》、《銀河前哨》及《星际旅行:航海家号》中。《星际旅行》中的贝久人被设为为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有人认为贝久人的设定是参考了犹太人历史,但编剧罗恩·摩尔表示他们并没有想过让贝久人去和任何一个现实中的民族或国家进行直接类比。《星际旅行》中有一些重要的贝久角色,如深空九号大副奇拉·尼瑞斯。而《星际旅行:深空九号》的主剧情更是围绕贝久展开的。.

新!!: 修士和贝久 · 查看更多 »

贡萨洛·维利乌·卡布拉尔

贡萨洛·维利乌·卡布拉尔(Gonçalo Velho Cabral)是一位15世纪的葡萄牙修士、北大西洋探险家和殖民者,基督骑士团骑士,亚速尔群岛的首先发现者之一。他也是亚速尔群岛的首批殖民者之一,他后来举家迁居到圣玛利亚岛,并在那里进行开垦畜牧。 他曾一度被认为是亚速尔群岛前七个岛屿的发现者。1431-1432年,卡布拉尔向里斯本以西方向的大洋深处航行两次,终于在1400公里处发现了亚速尔群岛中的圣玛利亚岛,并在后30年间陆续发现了该群岛的所有岛屿。但葡萄牙历史学家达米安·佩雷斯在考证了一幅加布里埃尔·德瓦尔塞卡绘制于1439年的航海地图后,确认迪奥戈·德锡尔维什才是亚速尔群岛的正式发现者,发现时间也被提前到了1427年。 由于他的功绩,他被授予圣米格尔岛和圣玛利亚岛的世袭总督之位,他也是圣米格尔岛和圣玛利亚岛的首位地方长官。 他是德维莱达领主费尔南·维利乌和玛丽娅·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的伯祖母)之子。他的三个兄弟姐妹阿尔瓦罗·维利乌·卡布拉尔、特蕾莎·维利乌·卡布拉尔和薇奥兰特·维利乌·卡布拉尔均随他一起迁居到了亚速尔群岛从事殖民活动。 他并未结婚育子,因而他的姐姐特蕾莎的独子、医师若昂·苏亚雷斯·德阿尔贝尔加里亚继承了他圣玛利亚岛和圣米格尔岛世袭总督之位。但传至第三代时,其家族领地只剩下了圣玛利亚岛。.

新!!: 修士和贡萨洛·维利乌·卡布拉尔 · 查看更多 »

足球小將角色列表

本條目列出在日本動漫作品《足球小將》中登場的角色。.

新!!: 修士和足球小將角色列表 · 查看更多 »

路易斯·德·莱昂

路易斯·德·莱昂(Luis de León),(),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西班牙帝国奥古斯丁修会修士。为诗人和翻译家,他曾根据贺拉斯诗体,用西班牙语写作古典风格的颂诗,其作品到1631年才印刷出版,他生前以教师和《圣经》的学者而著名。.

新!!: 修士和路易斯·德·莱昂 · 查看更多 »

黎明颂

黎明颂或凌晨祈祷是一天中的第一场祈祷,属于日课经部分。修士们要在后半夜时诵唱。 神父们也应该做黎明颂,但在时间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可以根据教区的工作自由选定。 从1970年起,法国规定神父们的这种凌晨祈祷可由每日的阅读祈祷来替代。.

新!!: 修士和黎明颂 · 查看更多 »

黑川紀章

黑川紀章()是日本建築師。京都大學畢業。.

新!!: 修士和黑川紀章 · 查看更多 »

黑衣修士

黑衣修士(Blackfriars),是英國倫敦市中心的一個地區,位於倫敦市西南角,地名取自於身穿黑衣的道明會修士(friar),並於1317年首次使用。現在這裡有黑衣修士站、黑衣修士橋、黑衣修士鐵路橋等以其冠名的設施。本地的舊街區經常用來作為電影和電視的拍攝地點。.

新!!: 修士和黑衣修士 · 查看更多 »

黄明志

明志()是马来西亚的创作歌手、导演、演员、制作人及主持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麻坡,祖籍中國海南,為馬來西亞華裔。畢業於铭传大学大眾傳播學系。 黃明志原為網路歌手,2011年導演及演出电影《辣死你妈》,在日本大阪亚洲电影节获得了最佳新晋导演奖。2015年7月在臺灣出道,並且發佈首張專輯《亞洲通殺》。 2014年11月1日黃明志在YouTube 上傳一首歌《飆高音》,這首歌的MV裡kuso嘲諷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選秀節目,MV點擊目前已超過1126萬次。因為太受歡迎,還受邀參加錄影,他在2015年3月26日於臉書發佈受正版節目邀請錄影的消息。 2016年5月,入圍第27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馬來西亞饒舌歌手黃明志首次入圍台灣金曲獎,沒想到竟有媒體報導時指稱他「出身中國好聲音」讓他幽默回應「噴飯三個小時」,但已不是黃明志第一次被誤認為來自《中國好聲音》節目了。 2017年5月以《亞洲通車》專輯歌曲中《漂向北方》,再度入圍第28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 ,也憑此曲获得了马来西亚Newayk歌颁奖典礼 年度歌曲奖,全方位创作歌手奖以及十大热门MV奖之一。2018年获得了KKBOX风云榜年度风云歌手奖。.

新!!: 修士和黄明志 · 查看更多 »

鼻烟

鼻烟(Snuff),一種無煙菸草製品。把烟草研磨成极细的粉末,以嗅聞的方式吸取進入鼻腔,經由鼻腔吸收其中的尼古丁成份。其中可以加入麝香等药材,或用花卉等提炼。烟味分五种:膻、糊、酸、豆、苦。因为鼻烟放在鼻烟壶里容易发酵,所以一般把它用腊密封几年乃至几十年才开始出售。.

新!!: 修士和鼻烟 · 查看更多 »

迈泰奥拉

迈泰奥拉(Μετέωρα,转写为Metéora,意为“悬浮的石头”、“悬浮在空中”或“在天空之上”)是希腊其中一座最大型的东正教修道院建築群,其重要性只僅次於阿索斯山Sofianos, D.Z.: "Metéora".

新!!: 修士和迈泰奥拉 · 查看更多 »

霍皮族

霍皮族是联邦政府承认的一个美洲原住民部落,主要生活在亚利桑那州东北部方圆2531.773平方哩(6557.26平方公里)的霍皮族保留地中。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美国共有18327名霍皮人。霍皮语是犹他-阿兹特克语族中30种方言之一。 霍皮族保留地整个被更大的纳瓦霍保留地所包围,两个民族共享纳瓦霍-霍皮联合使用区,但这恰恰成为了两民族冲突之源。根据1974年和1996年美国法令,该区域通过一座俗称大山的山脉来分区,这也导致了长期的纷争。.

新!!: 修士和霍皮族 · 查看更多 »

蜜蜂華報

《蜜蜂華報》(Abelha da China)是澳門一份創刊於1822年9月12日(清朝道光二年)的葡萄牙文周報,主要創辦人是從葡萄牙保皇黨(亦稱保守派)手上奪取權力的葡萄牙立憲派領袖土生葡人巴波沙(Paulino da Silva Barbosa)以及醫生阿美達(Jose da Almeida Carvalho e Silva)。該報是立憲派抨擊保守派的輿論工具,內容主要是官方的公告、法令等資訊,總共出版了67期,維持了一年零三个月,因保守派推翻立憲政府而於1823年12月26日停刊,被保守派的《澳門鈔報》取代。 在歷史定位上,學術界存在《蜜蜂華報》擁有「三個第一」的定論,分別是「中國領土上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報紙」、「澳門歷史上第一份報紙」和「外國人在中國領土上創辦的第一份報紙」,然而有學者如澳門歷史學家湯開建和新聞學博士林玉鳳對相關說法表示懷疑。2015年,林玉鳳提出新理據,指出目前可證的澳門第一份報章應是比《蜜蜂華報》早15年於1807創刊的《消息日報》(Diário Noticioso),認為《蜜蜂華報》的歷史定位應該修正為「目前可找到原件的在澳門出版的第一份報章」和「1820年葡萄牙立憲派革命以後在澳門出版的首份報刊」。.

新!!: 修士和蜜蜂華報 · 查看更多 »

阮文雄 (神父)

阮文雄(Nguyễn Văn Hùng;Peter Nguyen Van Hung;)是一位活躍於臺灣的澳大利亞越僑天主教神父與人權活動家,美國國務院稱他是「結束現代奴隸制度的英雄」。.

新!!: 修士和阮文雄 (神父) · 查看更多 »

阿塞爾

阿塞爾(Asser),中文譯名有阿塞、阿瑟、阿色耳。生卒:),盎格魯-撒克遜時期教士、學者、史家,出生於威爾士,早年在聖大衞寺院當修道士,886年被西撒克遜(又譯威塞克斯)國王阿爾弗雷德(又譯阿爾弗烈德、艾爾弗雷德)聘請入朝,協助國王學習,此外曾在、、德文、康沃爾、舍伯恩(又譯瑟波恩)等地出任教職,約在909年去世。阿塞爾曾為阿爾弗雷德進行著作及翻譯,較有名的有阿爾弗雷德大王的傳記《阿爾弗雷德傳》。.

新!!: 修士和阿塞爾 · 查看更多 »

阿尔巴尼亚希腊礼天主教会

阿爾巴尼亞希臘禮天主教會(英語:Albanian Greek Catholic Church )是羅馬天主教的一部分,為拜占庭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2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天主教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現在在阿爾巴尼亞設立一個東方禮宗座署理區(英語:apostolic administration)。該教會不要和義大利-阿爾巴尼亞禮天主教會(英語:Italo-Albanian Catholic Church)混淆。.

新!!: 修士和阿尔巴尼亚希腊礼天主教会 · 查看更多 »

阿纳斯塔修斯二世

阿纳斯塔修斯二世(希腊语:Αναστάσιος Β;),713年至715年在位為东罗马帝国皇帝;原名为阿尔忒米俄斯(Αρτέμιος)。 在阿纳斯塔修斯二世统治时期,他建立了一支令人生畏的强大舰队,并将其派遣到罗得岛。 阿纳斯塔修斯二世也重新组建了拜占庭军队。然而,这支军队很快就反叛了,他们宣布支持一名税务官狄奥多西为皇帝。后者在6个月后攻陷了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皇帝狄奥多西三世(715年)。 阿纳斯塔修斯二世被迫逃亡至塞萨洛尼卡(即今日希腊东北部的塞萨洛尼基),在那里成为一名修道士。在伊苏里亚的利奥三世推翻了狄奥多西三世后,阿纳斯塔修斯二世企图恢复皇位,遂发动了一场反对利奥三世的叛乱,结果失败。阿纳斯塔修斯二世被利奥三世逮捕,不久遭到处决。 Category:拜占庭皇帝 E.

新!!: 修士和阿纳斯塔修斯二世 · 查看更多 »

阿爾弗雷德傳

《艾爾弗雷德傳》中國大陸學者謝德風,將本書名稱譯為《--爾弗雷德傳》,見J·W·湯普森著、謝德風譯《歷史著作史》上卷第一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36頁;國際中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譯做《阿爾弗烈德大王傳》,見《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一冊)·「阿塞爾」條》(國際中文版修訂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561頁。(De rebus gestis Alfredi/Vita Ælfredi regis Angul Saxonum/Ælfredi Regis res Gestæ;The Life of King Alfred/Life of Alfred, King of the Anglo-Saxons)是一本英國古代史書,作者为阿塞爾(又譯阿塞、阿瑟、阿色耳),是威塞克斯(又譯西撒克遜)艾爾弗雷德大王(又譯阿爾弗雷德大王)時期的僧侶及學者,曾侍奉艾爾弗雷德學習。阿塞爾在893年以拉丁文編寫本書,全書篇幅有106章,內容記載艾爾弗雷德的生平、威塞克斯國情、對維京人的征戰等事跡。本書是首部有關盎格魯-撒克遜君王的傳記,書中包含了不少艾爾弗雷德時代的珍貴史料,但在後世曾被懷疑是偽書,故此史家對它既重視,又對其內容審慎使用。.

新!!: 修士和阿爾弗雷德傳 · 查看更多 »

阿提拉

阿提拉(Attila,),一譯亞提拉,古代欧亚大陆匈人最为人熟知的领袖和皇帝,史学家称之为「上帝之鞭」,曾多次率领大军入侵東羅馬帝国及西羅馬帝国,並對兩國構成極大的威胁。他曾率領軍隊兩次入侵巴爾幹半島,包圍君士坦丁堡;亦曾遠征至高盧(今法國)的奧爾良地區,最後終於在沙隆戰役被逼停止向西進軍。然而後來他卻攻向意大利,並於公元452年把當時西羅馬帝国首都拉文納攻陷,趕走了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使西羅馬帝国名存實亡。 由448年至452年,匈人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疆土到了盛极的地步:东起自咸海,西至大西洋海岸;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在这广大区域的一带附属国,都有自己的国王和部落酋长,平日向阿提拉称臣纳贡,战时出兵参战。在阿提拉死後,他的帝国迅速瓦解消失,使他在歐洲歷史中更富傳奇性。在西歐,他被視為殘暴及搶奪的象徵,但同時相對地亦有歷史記載形容他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尤見於古北歐的薩迦文獻記載中。.

新!!: 修士和阿提拉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宗教改革

蘇格蘭宗教改革(Scottish Reformation)是蘇格蘭王國在1560年正式與罗马天主教会教宗決裂而產生的一系列改革,為整個歐洲宗教改革的一部分。蘇格蘭宗教改革以加爾文主義重塑了蘇格蘭的教會,使得蘇格蘭長老會成為了蘇格蘭國教。 1560年蘇格蘭改革議會形成,該議會拒絕承認教皇的權威,禁止教眾舉行彌撒,並且批准了蘇格蘭信條。在這之前蘇格蘭由教皇支持者法蘭西王國的瑪麗·德·吉斯統治,因此這項改革也被看做是反抗法蘭西霸權的運動。.

新!!: 修士和蘇格蘭宗教改革 · 查看更多 »

董光清

董光清(1917年4月1日-2007年5月12日),原名润清,圣名伯尔纳定(拉丁文:Bernardinus;意大利文:Bernardino,译为伯尔纳迪诺),方济各会修士,中国天主教第一位自选自圣的主教。.

新!!: 修士和董光清 · 查看更多 »

葉由根

葉由根神父(Rev.,),出生於當時為奧匈帝國的科希策(現斯洛伐克境內),匈牙利裔天主教耶穌會神父、醫師與社服機構創辦人,自1955年後居於台灣,先後照顧了超過千位智能及多重障礙的兒童,被稱為台灣智障教育之父《經典雜誌》第卅期版權授權 。.

新!!: 修士和葉由根 · 查看更多 »

蒙塞拉特修道院

蒙塞拉特修道院(Monestir de Montserrat)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中部山峰蒙塞拉特山的本笃会修道院,在巴塞罗那以西48公里,可透過公路、铁路或缆车到達。修道院与谷底的高差达到1236米,是加泰罗尼亚低地的最高点,并位于加泰罗尼亚人口最稠密部分的中央。.

新!!: 修士和蒙塞拉特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還俗

還俗,佛教用語。原本是指僧尼因為破戒,依律被遂出僧團而返回俗家,恢復世俗人士的身份,故稱還俗。若因個人諸多因素,自願捨戒離開僧團而返回俗家,恢復世俗人士的身份,則稱為歸俗,也稱反俗 。但到了後來,還俗也包含有歸俗的意思在內了,不一定是指負面的意思。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歷代的禁佛、廢佛活動等政治因素,下令全國的僧尼還俗,例如三武灭佛。反之,也有因非自願的情況下出家,直到獲得准允後才得以還俗,例如後宮的嬪妃、隨侍的奴婢,以及年幼的子女(送去佛寺當小沙彌)等。 至於佛教允許比丘還俗的次數,可以有三次機會,一說是七次;但比丘尼則僅能還俗一次。 除了佛教,在道教中的道士、女冠也常有還俗的情況發生。另外,西方宗教的修道者如修士、修女等不再繼續修道時,中文亦稱為還俗。中外歷史上,許多宗教皆有因受到政治力的介入,而遭到主政者下令拆毀宗教建築物、禁止傳教、強迫還俗的事況發生,造成宗教災難(簡稱教難,佛教徒則多稱為法難),是屬於宗教迫害的其中一種形式。.

新!!: 修士和還俗 · 查看更多 »

锡克教

锡克教(旁遮普语:ਸਿੱਖੀ ,意解「信徒」;英语:Sikhism)是一種萬有在神論的印度宗教,以《古魯·格蘭特·薩希卜》為經典。錫克教在15世紀末發源自旁遮普地區,是現存其中一個最年輕的宗教,目前在全世界有2500萬教徒,大部分居住在印度旁遮普邦。.

新!!: 修士和锡克教 · 查看更多 »

自治監督區

自治監督區(拉丁語:Praelatura Territorialis)是天主教地區教會的一種形式。 作為自治監督區該地區的教會直屬於教宗而非教區主教。如同教區由主教管理般,自治監督區是由教宗任命的神職人員擔任監督負責管理一個地區的教會。.

新!!: 修士和自治監督區 · 查看更多 »

長子繼承制

長子繼承制是指仅立嫡長子为继承人或長子有優先繼承權的制度。廣義的「長子」是指排行最長的子女,換言之長女也可能包括在內,狹義的則只包括兒子,女兒的繼承順序較兒子之後,甚至沒有繼承權。但在一些母系社會中則是由長女擁有優先繼承權。同时,长子继承制间接地将配偶排除在继承人之外。.

新!!: 修士和長子繼承制 · 查看更多 »

艾瑪

艾瑪可能有下面其中一種意思:.

新!!: 修士和艾瑪 · 查看更多 »

苦行僧

苦行僧(Sadu)是印度宗教盛行的修練方式,流行於婆羅門教、耆那教等。今日多指居於山林刻苦修道的各種宗教修道士。漢語的「僧」,可以泛指各種出家修道士,並不一定是佛教僧人。時至今日,基督宗教的許多聖人也常被稱為苦行僧,如聖方濟各,聖瓦西里等。 「苦行僧」一詞容易被誤解,認為單指佛教在叢林隱修的頭陀。其實苦行、僧、頭陀、比丘等詞的出現,都比佛教的創始還早。.

新!!: 修士和苦行僧 · 查看更多 »

英吉利教會史

《英吉利教會史》(Historia ecclesiastica gentis Anglorum;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Nation / 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中文譯名的「英吉利」即英格蘭),英國古代史書,為七國時代諾森伯利亞王國修道士兼學者比德(672/673年─735年)所撰。原書採用拉丁文編撰,全書5卷,敍述羅馬不列顛及盎格魯-撒克遜時代的歷史,主要內容為羅馬天主教在不列顛布教的事跡,取材既深且廣,被視為英國盎格蘭-撒克撒時期,乃至中世紀早期的重要歷史文獻。.

新!!: 修士和英吉利教會史 · 查看更多 »

雷定五世

教宗聖雷定五世(Sanctus Caelestinus PP.,),是第192任天主教教宗。原名彼得羅·安吉納列奧(Pietro Angeleri,一些來源之中他的名字有如此變體:Angelario、Angelieri、Angelliero、Angeleri),也被稱為摩羅尼的彼得羅(Pietro da Morrone),原是一名修士和隱修者,創立了本篤會的支會雷定會。在他當選教宗之前的教宗選舉已經陷入僵局達兩年之久,他在不知情下作為一個妥協人選而成為教宗。 他於1294年7月7日至12月13日為羅馬教宗,因受不住教宗生活,而且完全沒有行政經驗,被政治家把持,於是頒佈教宗辭職教令,然後同時辭職。雖然他不是唯一的辭職教宗,但是他卻是第一位在沒有外部政治壓力下自發自願地辭職的教宗,下一位同樣自發自願地辭職的教宗是八百年之後之本篤十六世。僅教宗辭職教令之外,雷定五世的其他教令和任命人選幾乎全被繼任者博義八世推翻,博義八世將他軟禁在坎帕尼亞地區費倫蒂諾內的城堡,雷定五世不久去世。 1313年他被克勉五世封為聖人,與他去世時僅僅相隔19年。在他以後,再沒有教宗以「雷定」為名。.

新!!: 修士和雷定五世 · 查看更多 »

雅培里神父

雅培里神父(Fr.,)是罗马天主教神父,圣保禄会(Society of St.

新!!: 修士和雅培里神父 · 查看更多 »

耶稣一生

耶穌一生 (""תולדות ישו Toledot Yeshu,"The Biography of Jesus") 是一本諧仿耶稣生世的犹太亚拉姆文文献,是从反基督教观点出发的犹太版本的耶稣生平。它也被基督徒称作反福音。这本书的题目翻译成英语有:Book of the Life of Jesus,Generations of Jesus或者The Life of Jesus.

新!!: 修士和耶稣一生 · 查看更多 »

耶稣会

耶稣会(Societas Iesu,簡寫為S.J.或S.I.)是天主教會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納爵·羅耀拉與方濟·沙勿略、等人共同於巴黎成立,至1540年由教宗保祿三世詔令承認。最初是為了對抗宗教改革的風潮而創立,在天主教會中屬於原教旨主義派,重視神學教育、對教會的忠誠度以及向青年傳教,發願守貞、神貧,並要求會士对修会和聖座的命令绝对服从。 耶穌會除了協助祈祷、从事社工慈善,拯救貧困之外,最大的特色是興學,他們首先在歐洲興辦許多大學、高中,是現今世界最大的辦學團體之一;培養出的學生除神職人員以外,也大多活躍於西方政界與知識份子階級,著名者有笛卡兒等。現任教宗方濟各即為耶穌會會士,為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目前耶穌會大約有兩萬名會士,在超過112个国家活动,加入耶稣会比加入其它修会困難,要受到更長時間的考驗。申請入會者可選擇成為神父或終身修士,但兩者的培育過程相同,不但要取得神學學位,而且还要有另一项科目的大学学士毕业文凭。耶穌會特有的靈修方式稱為「」,是羅耀拉所創。由於耶穌會重視教育事業,許多耶穌會會士擁有博士學位、甚至在大學執教。 耶穌會格言是「愈顯主榮」(Ad Majorem Dei Gloriam),这句话往往被缩写为「AMDG」。會徽下方是紀念基督信仰中釘死耶穌的三根釘子,上方的IHS則是耶穌希臘文寫法(ΙΗΣΟΥΣ)的前三個字母(Σ的寫法往後演變成拉丁字母的S),亦有「耶穌是人類救主」之義(Jesus Hominum/Hierosolymae Salvator)。與其他歷史較久的修會不同,耶稣会無會衣,一般只在會士姓名後面加上“SJ”的後綴,以表明其身份。.

新!!: 修士和耶稣会 · 查看更多 »

陳瑞祺(喇沙)書院

陳瑞祺(喇沙)書院(Chan Sui Ki (La Salle) College,簡稱水記和CSK)成立於1969年,是喇沙修士會於香港成立的第四所中學,學校位於九龍城區何文田,為一所英文男子天主教中學,是香港其中一間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band1學校之一。 陳瑞祺(喇沙)書院之前身為喇沙書院夜校,在1964年由賀文修士創辦於九龍城喇沙利道的喇沙書院校址。惟夜校條例限制頗多,賀文修士乃接受香港慈善家陳瑞祺之子陳經綸捐助建校,並於1968年在何文田開始興建新校。1969年9月3日遷入位於何文田常和街4號的校舍,易名「陳瑞祺(喇沙)書院」。1970年2月12日正式開幕。學校現為日校,是一所Band1的英文津貼男子中學。.

新!!: 修士和陳瑞祺(喇沙)書院 · 查看更多 »

陸徵祥

徵祥(),上海人,原籍江苏省苏州府太仓县(今江苏太仓)人。中華民國外交家,天主教本篤會修士、神父。.

新!!: 修士和陸徵祥 · 查看更多 »

Fuck

Fuck是个著名的英语脏话,常委婉地写成f××k、法克或F word。意思是性交,与北京话的“肏”(ㄘㄠˋ/cào)、河南话的“尻”、閩南語泉漳話的“姦”(幹)、閩南語潮汕話的“扑”、四川话的“日”、粵语的“屌”,长沙话的“嬲”,以及陕西话的“贼”(zéi)意思類似。这个字普遍被认为是極为冒犯的意義。在使用上,它既可作为一个及物动词,亦可作不及物动词,到了現代甚至演变为名词、感嘆词或形容词。.

新!!: 修士和Fuck · 查看更多 »

Paulaner

Paulaner,中文译作帕拉娜、宝隆纳、宝莱纳或柏龙,是一家德国啤酒厂,由纽德克奥博德欧(Neudeck ob der Au)修道院的修士于1634年在慕尼黑创立。它以创始人托钵修士弗朗西斯·德·宝拉(Franciscus de Paula)的名字命名。自1810年起,Paulaner开始成为慕尼黑啤酒节指定的6家供应商之一。 Paulaner目前在德国最畅销的啤酒中排名第八。.

新!!: 修士和Paulaner · 查看更多 »

Refeia

refeia,日本男性插畫家。出身於岐阜縣。2007年以前別名巳島ヒロシ(みしま ひろし)或巳島。 代表是目前續刊中的《》、《聖劍使的禁咒詠唱》(兩部都由淡群赤光著作,後者曾在2015年1月至3月播出同名電視動畫)。.

新!!: 修士和Refeia · 查看更多 »

Rosenrot (歌曲)

"Rosenrot"(德译:玫瑰红)是Rammstein的一首单曲,收录于同名专辑Rosenrot。 歌词包含的元素来自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诗歌野玫瑰和格林兄弟的故事,Till在该歌中没有发出他的标志性“R”翘舌音。.

新!!: 修士和Rosenrot (歌曲) · 查看更多 »

暴風修士

塞爾吉奧·古鐵雷斯·貝尼特斯(Sergio Gutiérrez Benítez,),生於墨西哥伊達爾戈州聖奧斯丁緬斯瓜提蘭(San Agustín Metzquititlán),天主教神父,墨西哥摔角(Lucha libre)選手。在擂台上以暴風修士(Fray Tormenta)為化名,總是戴著面具現身擂台。在2011年7月,從摔角擂台上退休,但在講道時,仍會戴著面具上台。.

新!!: 修士和暴風修士 · 查看更多 »

柬埔寨的黑暗时代

柬埔寨的黑暗时代覆盖了柬埔寨从十五世纪到十九世纪的历史。柬埔寨在这一时期中不断地衰落并丧失领土。柬埔寨在十六世纪期间曾享有过短时期的繁荣,这是因为那些建都于洞里萨湖以东南地区的湄公河沿线的国王们,曾促进了与亚洲其他地区的贸易。在这一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冒险者和传教士们也首次造访了这个国家。但是暹罗人在1594年对新都洛韦的征服,标志了这个国家的命运又开始走向衰退,并且柬埔寨成为了它的两个渐渐强大的邻国——暹罗和越南——之间的权力斗争中的一个马前卒。 越南在湄公河三角洲的拓居行为导致了它在十七世纪末吞并了这个地区。柬埔寨因而失去了它的一些最富饶的领土并且被切断了与海洋的连接。由于越南下定决心要吞并高棉人的土地并迫使那些居民们接受越南文化,因此,如此的外来侵蚀持续了十九世纪的整个前半叶。.

新!!: 修士和柬埔寨的黑暗时代 · 查看更多 »

搭便車的人

搭便車的人,是世界上非常流行和知名的都市傳奇之一,在古老的文獻,包括《聖經》亦有記載。其傳說為民俗學學者長期研究的主題之一,索引編號為E332.3.3.1《都市傳奇》 維若妮卡·坎皮儂·文森及尚布魯諾·荷納著 楊子葆譯 麥田出版 ISBN 986-7691-44-X。 這則都市傳奇經常以類似鬼故事的方式傳播,內容大同小異,但結局卻有不同變化。警察和電臺DJ是最常收聽到這傳說的職業,報案者或聽眾會歇斯底里向他們訴說:午夜在公路駕駛時,有人在十字路口徘徊,比著搭便車的手勢,主人公便欣然搭載,安排那人坐在後座,當駕駛一段時間後,主人公回望後座,搭便車的人神秘消失了,留下驚惶失措的主人公…… 然而,警察通常將之當成為吸毒者的幻覺或開玩笑;而電臺DJ則只當成枯燥無味,由不同的聽眾一次又一次訴說自己、或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之「真實經歷」。.

新!!: 修士和搭便車的人 · 查看更多 »

杜巴利伯爵夫人

让娜·贝库,杜巴利伯爵夫人(Jeanne Bécu, Comtesse du Barry) (玛丽-让娜,杜巴利伯爵夫人Marie-Jeanne, Comtesse du Barry,)法国情妇,她是法王路易十五的情妇,也是恐怖統治時期中最知名的受害者之一。.

新!!: 修士和杜巴利伯爵夫人 · 查看更多 »

杜润臣

西默盎·杜润臣(Симеон Ду;)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 1886年2月11日,杜润臣出生在中国北京的阿尔巴津人(俄国哥萨克后代)杜碧恁家族,自1685年起就定居北京,父亲是一名东正教诵经士。他在受浸礼时取教名斐奥多尔。在1900年夏天的庚子事变中,居住在北京的1000位阿尔巴津人有200多人遇害,但是他和父亲幸免于难。1904年,18岁的杜润臣毕业于东正教北京传道团所办的神学校,也成为一名诵经士。1908年,22岁的杜润臣由第十八届北京传道团的英诺肯提乙·费古洛夫斯基主教按立为辅祭,并被派到哈尔滨圣母领报教堂。从1920年到1932年,杜润臣在上海、汉口、海门、开封、彰德、保定、张家口、奉天、齐齐哈尔等地周游传教,直到1932年才在天津安定下来。1941年9月16日,杜润臣被按立为司祭,在天津英租界都柏林道(Dublin Road ,今和平区郑州道)圣英诺肯提堂事奉。 1949年以后,在中国的大批白俄或是回苏联,或是流亡其它国家,因此东正教徒人数急剧下降,东正教堂也陆续关闭。上海教区的白俄主教伊望前往美国,北京总会和哈尔滨教区的两位大主教均服从俄罗斯正教会莫斯科牧首。1950年,莫斯科牧首祝圣了东正教传入中国200多年来的第一位中国籍主教。这一年初,杜润臣陪同莫斯科及全俄罗斯牧首阿莱克西前往第比利斯,参加俄罗斯、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教会国际会议。7月,神圣主教议会在莫斯科召开讨论如何解决中国教务面临困难的会议,决定设立华人主教,而人选就是斐奥多尔·杜(杜润臣)。7月23日,64岁的杜润臣在圣谢尔盖圣三修道院发愿,出家成为修士,更名为西默盎。7月25日,又被升为修士大司祭。7月30日,在莫斯科诞神女福音牧首座堂,由莫斯科及全俄罗斯牧首阿莱克西主礼,北京及全中华总主教维克托尔等5名主教襄礼,杜润臣被祝圣为天津教区主教。9月26日,杜润臣又被调整为上海教区主教。 1950年秋,杜润臣主教由莫斯科回到北京,11月26日,杜润臣从北京来到上海新乐路55号的圣母大堂,正式接管上海教区。 1956年3月30日,中苏两国签订《关于交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俄罗斯东正教会和莫斯科大主教区所属东亚教区财产的议定书》后,成立了脱离莫斯科宗主教区管辖的自治的中国东正教会,上海教区受北京总会管辖。不过这时上海教区已经仅剩一座圣母大堂,数十名教徒,另有3名中国神父协助杜润臣主教,“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困难万分”。1965年3月3日,杜润臣在上海去世。圣母大堂举行了最后一次宗教仪式后,神父被政府安排转业,上海的东正教活动就此结束。杜润臣主教死后埋在上海天主教息焉公墓。.

新!!: 修士和杜润臣 · 查看更多 »

梅尔希奥·卡诺

梅尔希奥·卡诺(Melchior Cano,),文艺复兴时期欧洲西班牙帝国多明我会修士。腓力二世与罗马教廷就教会税收的问题而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他支持腓力二世。他同时也是萨拉曼卡大学的神学教授之一。.

新!!: 修士和梅尔希奥·卡诺 · 查看更多 »

梅爾克

梅爾克(Melk,旧式拼法Mölk)是奧地利的城鎮,位於該國東北部多瑙河右岸的瓦豪河谷附近,由下奧地利州負責管轄,面積25.7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213米,該鎮經常受水災威脅,2012年人口5,257。该处以巴洛克式本笃会修道院梅尔克修道院而闻名。.

新!!: 修士和梅爾克 · 查看更多 »

歐洲黑暗時代

欧洲黑暗時代(英语:Dark Ages或Dark Age)在编史工作上是指在西欧历史上,从罗马帝国的灭亡到文艺复兴开始,一段文化层次下降或者社会崩溃的时期。.

新!!: 修士和歐洲黑暗時代 · 查看更多 »

正教

正教(Православие;Orthodox Christianity)是东方正教会和东方正统教会所信仰的意识形态的总称。 正教与天主教(罗马公教)、西方基督教的新教並称为基督教三大宗派。.

新!!: 修士和正教 · 查看更多 »

比德

聖比德(聖公會譯聖貝德,Bede,古英语中为 Bǣda 或 Bēda 。),英國盎格魯撒克遜時期編年史家及神學家,亦為诺森布里亚本篤會的修士。拉丁文著作《英吉利教會史》,獲尊称为“英国历史之父”。 其一生似乎都是在英格蘭北部度過。 据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献所记载,比德精通语言学,对天文学、地理学、神学甚至哲学都深有研究。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自幼性格孤僻。传闻就是他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此事记载于他的作品《De temporum ratione》(On the Reckoning of Time)。 由于比德所居住的修道院比邻一个庞大的图书馆Cramp, "Monkwearmouth (or Wearmouth) and Jarrow", pp. 325–326.

新!!: 修士和比德 · 查看更多 »

汤若望

约翰·亚当·沙尔·冯·贝尔(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漢名汤若望,字道未,神圣罗马帝国科隆(今属德国科隆)人,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神父、学者、传教士,明神宗時來華傳教47年,任職中国明末清初官员,一生沒有再回到歐洲的家鄉。.

新!!: 修士和汤若望 · 查看更多 »

汽车

汽車或稱機動車(英式英语:car;美式英语:automobile;美国口语:auto),即本身具有動力得以驅動,不須依軌道或電纜,得以動力行駛之車輛。廣義來說,具有四輪或以上行駛的車輛,普遍多稱為汽車。雖然,長久以來學術各界對「誰是第一位汽車發明者」皆有不同的看法及論述,未有完全一致性的看法,但是,絕大部份學者皆將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視為第一位發明者。賓士製造了三輪汽車以後,戈特利布·戴姆勒首先製造四輪汽車,美國人亨利·福特首先大量生產平價汽車,是使汽車得以普及化的人。.

新!!: 修士和汽车 · 查看更多 »

沉思曲

《沉思曲》(Méditation)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内的代表作品。是歌剧《泰伊思》(Thais)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或《广阔的天空》。.

新!!: 修士和沉思曲 · 查看更多 »

泰澤團體

泰澤團體(法語:Communauté de Taizé)是一個位於法國勃艮地索恩-盧瓦爾省的一個基督徒(包含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修道者團體。泰澤社區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基督教朝聖地點之一。每年有超過10萬名來到泰澤朝聖祈禱、學習聖經、分享信仰和在泰澤社區中工作。.

新!!: 修士和泰澤團體 · 查看更多 »

法罗群岛

法羅群島(法羅語:Føroyar,丹麥語:Færøerne)是北歐國家丹麥的海外自治領地。地理位置介乎挪威海和北大西洋中間,處於挪威到冰島之間距離一半的位置。 法羅群島陸地面積1,399平方公里,由17個有人島和若干個無人島組成,居民共49,192人,官方語言為法羅語和丹麥語。 法羅群島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雖然位處北方,因受墨西哥灣暖流影響,氣溫長年在零度以上。 法羅群島居民通過投票選出自治議會成員,繼而由自治議會選出總理,丹麥政府會向法羅群島派出高級專員監察自治政府運作,代表女王,並協助處理群島的對外事務。.

新!!: 修士和法罗群岛 · 查看更多 »

湯瑪斯·布什內爾

湯瑪斯·布什內爾(Thomas Bushnell,),又譯為托马斯·布什内尔,原名邁克爾·布什內爾(Michael Bushnell),生於美國,是一名軟體開發者以及格雷戈里兄弟會(Brotherhood of Saint Gregory)的修士。他是GNU Hurd計劃的建立者以及主要軟體架構師。他原本也是Hurd的官方維護者。但在2003年11月時,他在自由軟體基金會的討論郵件列表中,宣布因為他對GNU自由文档许可证內容有所質疑,被理查德·斯托曼解除了管理員的職務。但根據理查德·斯托曼的說法,他認為湯瑪斯·布什內爾在2001年之後就不夠投入,也不回覆電子郵件,所以決定解除他的職務。 湯瑪斯·布什內爾投入多項自由軟體專案,除了GNU Hurd之外,他也負責維護數項Debian的軟體套件。目前他是Google的員工。.

新!!: 修士和湯瑪斯·布什內爾 · 查看更多 »

滨尾文郎

滨尾文郎(濱尾文郎:),是天主教日本籍執事級樞機。也曾是橫濱教區主教。.

新!!: 修士和滨尾文郎 · 查看更多 »

朝吹真理子

朝吹真理子是一位日本小說家。.

新!!: 修士和朝吹真理子 · 查看更多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会主義國家,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成立,在港澳、臺灣一般稱為北--韓(),漢語地區也有称呼北朝--鮮(,与“南朝--鲜”或“朝--鲜半岛”区别。)。其領土約佔朝鮮半島的九分之五,首都與最大都市為平壤。朝鮮南疆與大韓民國(南韓)以三八線(韓國朝鮮非軍事區)分隔,北壤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西臨黃海,東臨朝鮮東海。 朝鮮半島在20世紀初以前為中國附屬國,直至日韓合併後朝鮮半島成為日本屬地。1945年日本二戰投降後,朝鮮半島在1945年至1948年間皆由盟軍軍政府管理,由蘇聯與美國分別接管三八線北側與南側地區。之後,蘇聯接管地區獨立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即朝鮮);美國接管地區則成為大韓民國(即韓國)。1950年6月,朝鮮發動韓戰試圖統一朝鮮半島不果,三年後南北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再度以三八線以界(與韓戰前的直線國界不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獲得了京畿道的開城,而大韓民國則是增加了江原道部分領土),自此朝鮮半島分裂至今。 根據朝鲜宪法,朝鲜是一個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包括主體思想和先軍政治)為唯一思想體系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曾於1992年和2009年兩度修憲,將馬列主義、共產主義等字詞刪除,並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替代,國家意識形態本質上與极右翼法西斯主義、軍國主義非常相近。在經濟上,朝鮮政府实行計劃經濟,不保障國内的私人財產。在政治上朝鮮政府持續不斷鎮壓「敵對階級」。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部隊第五多的國家"Background Note: North Korea".

新!!: 修士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挪威宪法

挪威王国宪法(Kongeriket Norges Grunnlov)是挪威现行的根本大法。该宪法于1814年5月16日,在位于当时的挪威首都克里斯蒂安尼亚(Christiania,即现在的奥斯陆)以北的小镇埃兹伏尔(Eidsvoll)召开的、带有制宪性质的挪威国民大会(Riksforsamlingen)上获得通过,并于5月17日签署生效。这部宪法被视为当时世界上立场最激进的民主宪法之一。而宪法的签署日期5月17日也成为了现在挪威的国庆日。.

新!!: 修士和挪威宪法 · 查看更多 »

本篤十二世

教宗本篤十二世(Benedictus PP.,約1280年-1342年4月25日),原名雅克.福尼尔,於1334年12月20日-1342年4月25日岀任教宗,第12位法國籍教宗,同时也是亚维农教廷的第三任教宗。.

新!!: 修士和本篤十二世 · 查看更多 »

月球環形山列表 (R-S)

这是月球环形山列表的一部份,此表列举出英文名称以字母R及S开头的环形山。.

新!!: 修士和月球環形山列表 (R-S) · 查看更多 »

朗基努斯

朗基努斯(Longinus,?-45年),是命名于中世纪及现代基督宗教传说中,耶稣受十字架刑后,为确定耶稣是否已经受刑而死,因而用一枝长矛戳刺耶稣的侧腹位置的罗马帝国士兵。由于长矛沾上了耶稣的血液,被一些基督徒视为圣物,长矛亦以物主朗基努斯之名命名为朗基努斯枪。 福音书并未记载这名罗马士兵的名字。传说表述这名罗马士兵称为朗基努斯。传说进一步描述他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记载的十字架前之百夫长,见证:「这个人真是上帝的儿子!」、「这个人真是义人!」自此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基督徒,被天主教、东正教及其他传统基督教教派视为圣人。.

新!!: 修士和朗基努斯 · 查看更多 »

望远镜座

望远镜座(拉丁语名称为Telescopium)是一个南天黄道带星座,面积251.51平方度,占全天面积的0.610%,在全天88个星座中,面积排行第五十七。望远镜座中亮于5.5等的恒星有17颗,最亮星为鳖一(望远座α),视星等为3.49。每年7月10日子夜望远镜座中心经过上中天。.

新!!: 修士和望远镜座 · 查看更多 »

斯图狄奥斯修道院

斯图狄奥斯先驱者圣约安修道院(希腊语 Μονή του Αγίου Ιωάννη του Προδρόμου «εν τοις Στουδίου» Monē tou Hagiou Iōannē tou Prodromou "en tois Stoudiou")是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代伊斯坦布尔)历史上最重要的修道院。虽然该修道院已被废弃了五百多年,但是直至今日,阿索斯山的修士和许多其他东正教世界的修道院均效法其制度。 斯图狄奥斯修道院的废墟位于离马尔马拉海不远的Psamathia 社区。它由一个在君士坦丁堡定居的罗马执政官Flavius Studius创建于462年,供奉施洗约安。 1204年,斯图狄奥斯修道院被十字军摧毁,直到1290年才完全修复。当时修道院内约有700名修士。修道院的主要部分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时被毁,修道院唯一幸存的部分是建于5世纪的巴西利卡式样的圣约安教堂,也许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教堂,被改为伊姆拉赫尔清真寺(İmrahor Camii,意为马棚清真寺)。此后又遭到1782年和1920年的大火,以及1894年伊斯坦布尔地震的破坏,也沦为废墟。 地震以后,一批俄国拜占庭学者,在Fyodor Uspensky领导下,在修道院的土地上建立了俄国考古学会,但其活动在1917年俄国革命后被取缔。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修道院建筑群的废墟被当地居民抢走,用于修复他们的房子。教堂建筑目前是一个博物馆,计划在2014年修复完成后改为清真寺。 斯图狄奥斯修道院的文物部分保存在威尼斯、梵蒂冈、莫斯科以及大英图书馆。 Image:St._John_Stoudios_(Imrahor)_Monastery_in_Istanbul.jpg| Image:Exterior_wall_of_St._John_Stoudios_(Imrahor)_Monastery_in_Istanbul.jpg| Image:One_of_the_exterior_facades_of_the_St._John_Stoudios_(Imrahor)_Monastery.jpg|.

新!!: 修士和斯图狄奥斯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新界喇沙中學

新界喇沙中學(De La Salle Secondary School, N.T.)為香港一間天主教中學,由喇沙會修士斐利士(Brother Felix Sheehan)於1965年創立,位於新界上水金錢村,毗鄰東英學圃。.

新!!: 修士和新界喇沙中學 · 查看更多 »

文德泉

文德泉蒙席(葡語:Monsignor Manuel Teixeira,),生於葡萄牙山後省,是澳門著名歷史學家,主要研究澳門早期史和澳門教區史。 1924年完成了小學課程後,與幾位準修士乘船抵達澳門,進入聖若瑟修院。1934年獲魯彌士(D.)主教為他主持了六品儀式,同年領神品聖事,並於在聖玫瑰堂向主奉獻了首臺彌撒。此後一直擔任聖老楞佐堂的本堂神父,並兼任公教女青年會的神恩神父,直至1946年。.

新!!: 修士和文德泉 · 查看更多 »

文森特·德·巴爾韋德

文森特·德·巴尔韦德(Vicente de Valverde y Alvarez de Toledo,),西班牙道明会传教士。 出生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托莱多省的奥罗佩萨,他是埃尔南·科尔特斯的亲戚。1515年进入萨拉曼卡大学学习,后来成为一位修士。 1529年,他与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签订协议,加入了皮萨罗的远征军。他在1530年到达秘鲁,不清楚他是否与皮萨罗一同到达皮乌拉。在1532年11月16日的卡哈马卡战役中,他努力试图劝说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向西班牙投降,并皈依基督教,遭到阿塔瓦尔帕愤怒拒绝。随后他向皮萨罗报告了此事,皮萨罗便派西班牙军队突袭了印加人,俘获阿塔瓦尔帕。 阿塔瓦尔帕死后,巴尔韦德追随皮萨罗向库斯科进军,并在库斯科建立了第一座教堂。1535年,被任命为库斯科教区主教。 Category:多明我会成员 Category: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士 Category:西班牙探险家 Category:萨拉曼卡大学校友.

新!!: 修士和文森特·德·巴爾韋德 · 查看更多 »

日語書寫系統

日語書寫系統是指為了用文字來記載日語文章等的系統方法。現代日語書寫系統由幾種文字構成:起源於中國形意文字的漢字,多用在文字的語幹上;表音文字(音節文字)的平假名(文法型式上也常用)和片假名(主要是用於外來語)以及稱做羅馬字的拉丁字母。這些文字體系各自有特定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交互使用著。 跟世界其他語言相比,日語的書寫系統對於外國人來說要複雜許多,也使得日語在世界語言的難度中僅次於中文和韓國語。 以下舉出幾個用日語寫成的單字範例: 日文單字的配列法不以漢字,而以記載單字發音的「假名」為基礎。通常用於「假名」的排序法有「五十音順」和「伊呂波順」兩種。後者為舊式。漢字會另外以部首來排序。.

新!!: 修士和日語書寫系統 · 查看更多 »

日本天主教

日本的天主教屬於羅馬公教會(天主教會),始於1549年聖方濟·沙勿略東渡日本傳教,是天主教自反宗教改革時期以來第一批進行傳教的國家之一。天主教傳入日本之初曾蓬勃發展,但在豐臣政權與江戶時代遭到禁絕與迫害,使得宗教活動被迫轉入地下。至幕末解除鎖國令後,日本天主教才得以復甦。現今日本信仰天主教的人口約44.8萬,除了各都市與聚落的教堂外,天主教會在日本各地亦設有多處文教與社福機構。.

新!!: 修士和日本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日本二十六聖人

日本二十六聖人是1597年2月5日(日本慶長2年12月19日)豐臣秀吉下令在長崎處決26名天主教徒,此事件後來被稱作「二十六人的殉教」,這4位西班牙籍傳教士、1位墨西哥籍(當時稱為「新西班牙」)修士、1位葡萄牙籍修士、20位日本籍信徒(含3名未成年者)被追封為聖人,遂以「日本二十六聖人」稱之。.

新!!: 修士和日本二十六聖人 · 查看更多 »

时钟座

时钟座是现代88星座之一,是位于南天的一个小星座(赤纬约-60度)。最早被修道士拉卡伊命名为摆钟座,用来纪念摆钟的发明人惠更斯。 时钟座在波江座之南,水蛇座和网罟座之间;由于创立于17世纪,没有相对应的神话;时钟座包含中国古代星座:近天园南。.

新!!: 修士和时钟座 · 查看更多 »

摩尼教

摩尼教,又稱作牟尼教、明教,為西元三世紀中葉波斯先知摩尼所創立。這是一種將瑣羅亞斯德教(祆教)與基督教、佛教混合而成的哲學體系,屬於典型的波斯體系諾斯底二元論。摩尼教吸收了琐罗亚斯德教的善恶二元论思想、基督教的耶稣崇拜、佛教的轮回观念、马吉安主义对于旧约的否定、犹太教的天使概念,以及诺斯底主义的“灵知”思想,创造了二宗三际论体系。摩尼教徒將自己的宗教比喻為博大無垠的“世界之海”,而此前的各大宗教教派只是一條條的合流,最後它們都將匯入海中。 摩尼教認為,在太初時,存在著兩種互相對立的世界,即光明世界與黑暗世界。初際時,光明與黑暗對峙,互不侵犯。中際時,黑暗侵入光明,二者發生大戰,人類世界因此產生。後際時,恢復到初際時相互對立的狀態,但黑暗已被永遠囚禁。物質是黑暗的產物,精神則是光明的產物,因此摩尼教否定物質世界,希望利用虔诚的信仰和严格的戒律获得灵知,回归光明世界。有學者認為摩尼教是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真正宗教,更被譽為真正世界性完美宗教的唯一代表。 摩尼教在波斯本土受到琐罗亚斯德教的迫害,教主摩尼被處決,聲勢下降。其后,駐錫于巴比倫的宗教中心又受到穆斯林的強力打击,今日在波斯已经完全消失。歐洲的摩尼教因與基督教对耶稣基督的不同理解和对《旧约》的态度而被认定为异端,受到基督徒的猛攻,在10世纪后渐趋沒落。中亚地区的摩尼教势力一度较为兴盛,在唐代傳入中國,與景教、祆教並稱為“三夷教”,并藉助回鶻勢力進行傳播,後來在會昌毀佛時遭到禁斷。宋代以後,成為體系的摩尼教組織基本消失,或者混入佛教,甚至連教主摩尼的塑像都被視為釋迦牟尼佛。唯一尚存的是本土化的摩尼教“明教”。.

新!!: 修士和摩尼教 · 查看更多 »

摩納哥國徽

摩納哥國徽也是親王徽。中心圖案為一盾徽,繪有紅白相間的菱形,外飾以聖夏爾勳章。護盾的兩位揮劍的修士,他們其實是在1297年協助佛朗索瓦·格里馬爾迪攻克摩納哥的士兵,所站之飾帶書有「天助我治」的格言。圍以斗蓬,上為親王冠。 Category:摩納哥 M.

新!!: 修士和摩納哥國徽 · 查看更多 »

摩纳哥

摩納哥親王國(Principauté de Monaco),也譯作摩納哥公國,是一个位于欧洲的城邦国家。摩納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線之外,全境北、西、東三面皆由法國包圍,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週遭地区组成。作为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和城邦,得利於蒙特卡洛賭場及觀光收入,作為不向國民課稅的國家而聞名。.

新!!: 修士和摩纳哥 · 查看更多 »

教宗庇護五世

教宗聖庇護五世(Sanctus Pius PP.,),原名Antonio Ghislieri(1518年起稱Michele Ghislieri),从1566年1月7日起,至1572年5月1日在位。在罗马天主教中,他被尊奉为圣人。 庇护五世以他在脱利腾会议中的举措,反宗教改革以及整顿天主教会内部的秩序而闻名。其任内,宣布托马斯·阿奎那为教会圣师之一。 在外交方面,因伊丽莎白一世对英国公教会所施行的迫害与裂教行为,庇护五世将其逐出教门。庇护五世也组织了神圣同盟,以抗击奥斯曼帝国对欧洲的进攻。其后,神圣同盟于勒班陀战役中击溃了奥斯曼海军,令奥斯曼帝国从此失去在地中海的海上霸权。庇护五世将此次胜利归功于圣母玛利亚的代祷与协助,并下令将进教之佑一祷词列入圣母祷文,并钦定10月7日为圣母玫瑰节。.

新!!: 修士和教宗庇護五世 · 查看更多 »

教宗辭職

教宗辭職(Renuntiatio),即現今在位的天主教教宗自願結束職務,而教宗就會以「辭職」的方式解除教宗職位。在天主教歷史之中,教宗辭職是非常罕見而且不尋常的決定,絕大部份的教宗都會履行職務直至離世為止。目前已知有五位教宗選擇辭職,而根據11世紀至15世紀之間有爭議的文獻表明,另外有四位教宗在3世紀至11世紀之間辭任。最近一位宣布辭職的教宗為2013年2月28日辭職的本篤十六世,對上一位辭職教宗是1415年辭職的額我略十二世。 教宗自願結束職務,通常用「辭職」來發表,而「退位」這個字眼,不常被教會官方採用來形容自願結束職務的教宗。不過古代一些辭職例子說明,若干教宗曾因受壓而辭職。 此外,一些教宗在娼婦專政時期遭「罷黜」,意味被外部權力所遂,在歷史和法典之中教宗的去職始終是複雜問題。梵蒂岡官方的教宗名單似乎認為教宗「默許」之下被去職是有效辭職,但是卻無法證實這些「默許」是由他們心中所願。.

新!!: 修士和教宗辭職 · 查看更多 »

拜占庭政府机构和贵族头衔

继承于统一帝国时期的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具有一套复杂的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体系。在东罗马帝国政治体系的顶端是皇帝,是帝国的国家元首,但受到罗马的共和传统的影响,大部分拜占庭皇帝们并不是通过“君权神授”确立的皇帝权威。 在皇帝之下,众多官员与宫廷人员参与复杂的国家行政体系的运转,维持帝国政府的正常运作。同时帝国也有许多用于表示尊敬的头衔,这些头衔被皇帝们用于任命官员、奖励下属或者授予给与帝国交好的外国统治者。 在帝國超過千年的存續期間,许多不同的頭銜被创立或者不再使用,許多持有这些头衔的人获得或失去了名望。起初拜占庭的各種頭銜和统一帝国晚期的各类头衔相同。到了7世紀希拉克略皇帝在位時,許多頭銜被取消,其孙君士坦斯二世在位时对政府机构的大规模改革也导致许多官职、头衔的设立与取消;到了阿歷克塞一世時,又增设了一些新头衔,許多旧有职位的职责大幅改變。此后,直到1453年君士坦丁堡淪陷時,官职、头衔等再也没有大的变动,与阿莱克修斯时期大致相同。.

新!!: 修士和拜占庭政府机构和贵族头衔 · 查看更多 »

拉特蘭努

拉特蘭努(Ratramnus,卒於868年),是9世紀的法蘭西修士和神學家,他曾應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二世的要求, 撰寫了《論主的身體及血》(De Corpore et Sanguine Domini)、《論得救預定》(De praedestinatione)兩書。 他將聖餐中的酒與餅稱之為“象徵”,他在上述的第一部書中指出,聖餐禮的餅與酒經聖職人員祝聖後雖外狀沒有改變,但已成為紀念基督肉體和血的神祕象徵, 其中含有只能為信者感受,並只能在信者身上發揮效用的能力。不過他的著作在1050年受到譴責,韋爾切利會議(Council of Vercelli)下令銷毀此書。此書流傳甚廣,1559年被天主教會列為禁書,1900年解禁。而他的另一本書,《論得救預定》指出,人犯罪並非上帝預定,但人得救則是上帝預定。它支持聖奧古斯丁,駁斥理姆斯大主教辛克馬爾(Hincmar)。拉特蘭努反對拉得伯土(Paschasius Radbertus)的聖餐觀把實在論推進一大步走向化質說,認為聖餐中的血和肉與十字架上的並不相同,因此聖餐只有象徵的意義。他堅決反對聖餐中基督的身體就等於馬利亞所生的身體.他認為可以引用奧古斯丁(Augustine)和安波羅修(Ambrose)的作品來反對拉得伯土的看法。 拉特蘭努的作品很受改教派人士歡迎,他的言論也對某些人產生直接的影響。.

新!!: 修士和拉特蘭努 · 查看更多 »

1766年

没有描述。

新!!: 修士和1766年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修士 (天主教)修道士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