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山大道

指数 中山大道

中山大道可以指:.

24 关系: 孫中山紀念岗顶站中山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广州环城高速公路张自忠路 (武汉)咸安坊六渡桥站翠华街鱼珠站鱼珠车辆段車陂站通和洋行武胜路站武汉市武汉市第二中学武汉经济江岸区江汉区江汉路 (武汉)汉口法租界汉口有轨电车计划沿江大道 (武汉)湖北大学

孫中山紀念

孫中山是近代中國革命、推翻沿用千年的帝制、建立共和的策劃者之一,是近代中國的一位有高度重要性的政治人物,其同黨、仰慕者、身前友人們等為了表達尊崇之意,將孫中山升格為偉人、中華民國國父,以致於在世界各地都有地方用不同方法去紀念孫中山,其中以銅像最多。 1925年4月16日,廣東省政府將香山縣改稱中山縣;永豐艦改外中山艦,以資紀念。孫中山著、葉匡政編:《孫中山非常言:論道1896-1925》,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4月第1版 1929年6月1日,孫中山的靈柩安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新!!: 中山大道和孫中山紀念 · 查看更多 »

岗顶站

岗顶站(Gangding Station)是廣州地鐵3号线的一座車站,於2006年12月30日開通,車站位於天河區中山大道西龍口西路口和龍口東路口之間的地下,本站以亮綠作為主色。.

新!!: 中山大道和岗顶站 · 查看更多 »

中山

中山可以指:;人名.

新!!: 中山大道和中山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公布。两部门将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并建立动态维护机制。 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自2015年公布第1批后,已公布1批:.

新!!: 中山大道和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 查看更多 »

广州环城高速公路

廣州環城高速公路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及佛山市南海区,是中国大陆首條環繞城市的高速公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編號:S81(粤高速81號),其中北环段与S15广佛高速公路共线。.

新!!: 中山大道和广州环城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张自忠路 (武汉)

张自忠路 (武汉) 是一条从西北部的中山大道到东南的沿江大道的单向二车道道路,总长429米,其为纪念张自忠将军而命名的道路。 Category:武汉道路.

新!!: 中山大道和张自忠路 (武汉) · 查看更多 »

咸安坊

咸安坊是武汉市的一处近代里份,靠近胜利街、南京路,当时属于汉口英租界。现在咸安坊附近的道路有江汉路、花楼街、沿江大道和中山大道等等。它最初是监利棉商黄少山携家来汉做地产生意时投资兴建的,模仿了上海石库门的风格。船王卢作孚、药业大王陈太乙、汉剧演员陈伯华等名人都曾在此居住。1993年,咸安坊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是其中唯一受到“一级保护”的里份式建筑。.

新!!: 中山大道和咸安坊 · 查看更多 »

六渡桥站

六渡桥站是武汉地铁6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武汉市江汉区。.

新!!: 中山大道和六渡桥站 · 查看更多 »

翠华街

翠华街是黄埔大道中黄埔(华快)立交北侧偏东的一条城市道路。原名萝斗岗,因东北侧的一座小山得名,后因90年代建设翠湖山庄而改名为翠华街。它南起黄埔立交东北侧翠湖山庄以及天河万利花园(后改名为力迅T)旁,北至翠雅小区东侧,可望至中山大道西。它全长大约700多米,内有许多住宅小区:天河万利花园(力迅T)、翠湖山庄、国土资源厅小区、第三老干所、星晖花苑、翠芯小区、翠苑小区、翠雅小区等众多住宅小区,鼎湘土菜馆等食肆。翠华街属于广州市天河区天园街道翠湖社区和环宇社区管辖。 Category:天河区.

新!!: 中山大道和翠华街 · 查看更多 »

鱼珠站

魚珠站(Yuzhu Station)是广州地铁5号线及13号线的换乘车站,也是13号线目前的西端终点站。车站位於黃埔區魚珠街道黄埔大道支路茅崗立交南側魚茅路的地底。於2009年12月28日随5号线开通而啟用。 本站與位於附近的5號線魚珠車輛段接軌。.

新!!: 中山大道和鱼珠站 · 查看更多 »

鱼珠车辆段

广州地铁五号线鱼珠车辆段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鱼珠街,西起黄埔大道,东北至中山大道,为八字线接轨,位于三溪站和鱼珠站之间。为广州地铁五号线的车辆维护与停放基地,佔地面積約26公頃。 鱼珠车辆段是中国首个直线电机地铁车辆大架修基地,负责广州地铁4、5、6号线直线电机车辆的大架修任务,并且设有轮对检修基地,负责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车辆的轮对大修任务。鱼珠车辆段也是中国第一条融合A、B、L 型车辆的轮对检修作业线。 设计规模为停车列检56列位、检查3列位、定修1列位、临修1列位、大架修4.5列位。 由于5号线在正线使用第三轨供电,在车辆段使用接触网供电,因此有别于普通线路地在车辆段入口会有一段同时存在接触网和第三轨的轨道供列车转换。此外车辆段内的试车线也同时布置有接触网和第三轨。 鱼珠车辆段内的主要建筑物有污水处理站、工程车库、洗车机棚及控制室、调机库、检修主厂房、运用库、停车列检棚、车辆段综合楼等。在出入段线和试车线之间的三角区设有鱼珠主变电站。 鑑於廣州地鐵的線網內既有A、B型車路線沒有與L型車路線連接的聯絡線,從國鐵路線運送的新購列車只能解編後通過平板車轉運,因此車輛段內亦有一段既無接觸網亦無第三軌的軌道,用於裝卸由平板車運輸的車廂。 魚珠車輛段南側已預留有土地,可供未來13號線設置停車場。.

新!!: 中山大道和鱼珠车辆段 · 查看更多 »

車陂站

車陂站(Chebei Station)是廣州地鐵四號線的車站,位於天河區中山大道車陂路口以東、BRT車陂站的地底。该站于2010年9月25日开通。.

新!!: 中山大道和車陂站 · 查看更多 »

通和洋行

英资通和洋行(Atkinson&Dallas Architects and Civil Engineers Ltd)曾经是20世纪初上海重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和有实力的地产公司之一。1898年,由英国侨民Brenan Atkinson(1866年-1907年)和Arther Dallas合伙组建。 业务活动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 中山大道和通和洋行 · 查看更多 »

武胜路站

武胜路站是武汉地铁6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武汉市硚口区。.

新!!: 中山大道和武胜路站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中山大道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第二中学

武汉市第二中学(英文译名:Wuhan No.2 Middle School),简称武汉二中、二中,是中国湖北省的著名省级重点中学、省级示范学校。武汉二中坐落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北端,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口市立第二中学。 二中是武汉三所经北京大学认定的中国最顶级中学之一。.

新!!: 中山大道和武汉市第二中学 · 查看更多 »

武汉经济

武汉是华中地区乃至中国内陆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拥有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光电、信息、医药、食品、化工、汽车等产业。在清朝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三镇经济繁荣,位居亚洲前列,故曾有“东方芝加哥”之称。但自1980年代以来,武汉的发展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抛在了身后。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速转变,城市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2015年武汉市获评全国卫生文明城市后,城市面貌大为改善。20世纪90年代,武汉建立了位于蔡甸区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位于汉口东西湖的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武汉阳逻经济开发区。中国最大钢铁公司宝武钢铁的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位于武汉;中国三大汽车制造厂之一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位于武汉。 近年来,武汉经济发展迅猛,在全国经济排名不断上升,成为当前国内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是长江沿线城市带三大经济体之一,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市和重庆市,高于南京市,人均GDP超1万美元。经国家统计局核实,2014年,武汉市GDP迈入中国城市“万亿GDP俱乐部“,居华中地区首位,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三。2015年,武汉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1000亿元,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城市第八位 。.

新!!: 中山大道和武汉经济 · 查看更多 »

江岸区

江岸区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江岸区位于长江西岸,武汉三镇汉口一方的东部,是武汉市历史上唯一存在过租界的城区。该区东濒长江与武昌区、青山区和洪山区隔长江相望,东北邻黄陂区,西与江汉区接壤,北接东西湖区。全部辖区面积64.24平方千米,其中农村面积33.54平方公里。总人口78.86万人(2004)。下辖16个街道和1个乡。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机关、市人大、市政协机关及大部分市级行政职能部门均设在区内;江岸区是武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信息中心。该区的身份证区号号码为420102。.

新!!: 中山大道和江岸区 · 查看更多 »

江汉区

江汉区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地区中部,是武汉市7个中心城区之一。辖区面积33.43平方千米,为全市土地总面积0.39%,占全市建成区面积15.32%。户籍人口43.28万人,实际总人口65万人。下辖13个行政街道,再分为116个社区居委会。.

新!!: 中山大道和江汉区 · 查看更多 »

江汉路 (武汉)

江汉路是武汉市最著名的商业街,也是全国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之一。.

新!!: 中山大道和江汉路 (武汉) · 查看更多 »

汉口法租界

汉口法租界曾是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之一(另外3个是上海法租界、天津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也是汉口的5个租界之一。汉口法租界是汉口的娱乐商业区。.

新!!: 中山大道和汉口法租界 · 查看更多 »

汉口有轨电车计划

汉口有轨电车计划是清末民初曾经准备在中国湖北省汉口市创建有轨电车系统的计划,但后来不幸失败。.

新!!: 中山大道和汉口有轨电车计划 · 查看更多 »

沿江大道 (武汉)

武汉沿江大道是汉口沿长江修建的一条交通干道,其途径区域又称汉口江滩,原汉口五国租界区,十里洋场。西南起长江、汉水交汇处的大兴路,向东北直到六合沟省石油仓库,与上游处衔接的沿河大道一起称为汉口一干道(同它平行的中山大道、解放大道、建设大道、发展大道,依次称为二、三、四、五干道)。同沿江大道有20条主要街道垂直相交,包括民权路、民生路、江汉路、上海路、南京路、青岛路、天津路、合作路、兰陵路、黎黄陂路、车站路、蔡锷路、一元路、三阳路、五福路、六合路。沿江大道上仓库林立,码头云集,货物吞吐量很大,全国四大港口之一的武汉港就在道旁,水陆运输十分繁忙。王家巷码头、武汉关码头和粤汉码头,通过轮渡直接与武昌中华路、徐家棚、汉阳门、余家头及青山红钢城相连接。 沿江大道最早修筑的是从江汉关以下的五国租界的部分,汉口英租界到汉口日租界,沿江均立有铁栏杆,种植了树木花草,还设置了不少座椅。 1929年10月16日-1930年5月23日,汉口特别市政府从江汉关至民生路招商局一段修筑沿江马路。拆迁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洋行的房屋、仓库。接着又从招商局门口延至周家巷,至7月7日竣工。此段全为沥青路,长580米,宽40米。 到1931年6—7月大水之前,沿江马路通至民权路,1932年再通到打扣巷,1937年10月通至集稼嘴,沿江道路全部竣工。.

新!!: 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 (武汉) · 查看更多 »

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简称湖大,是一所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公立综合大学。是湖北省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1984年從武漢師範學院升格而來,同时也是中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小211工程)高校。.

新!!: 中山大道和湖北大学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