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山大街 (固始)

指数 中山大街 (固始)

中山大街是中国河南省固始县的一条城市道路,东西走向,全长约5公里。东门坎至红苏路口段是狭义上的中山大街,街道较窄,交通拥挤。文革时曾改名为东方红大街。红苏路口以西段通称西关大街、阳关大道,经改造后于2008年12月31日重新开通,并被统一订名为中山大街。上世纪街道两旁密植法国梧桐,为固始一景,但于世纪末被悉数砍伐。现在的行道树是香樟。 同中国其他许多城市的中山路一样,中山大街是固始县较为繁华与重要的一条道路。.

14 关系: 孫中山中山路中國固始县秀水街道道路行道树蓼城街道英桐樟树河南省文化大革命文革改名风312国道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中山路

没有描述。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中山路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固始县

固始县,别称“蓼城”,是中国河南省下辖的10个省直管县之一,地处河南省东南隅,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属北方与南方、中原与华东的交融地带。总面积2942.97平方公里,2016年末户籍人口176.2万,是河南省户籍人口最多的县份。 固始古为蓼国、黄国领地,后为楚国所灭,境内寝邱为楚国名相孙叔敖封邑。秦汉时置期思、寝、蓼等县,东汉光武帝赐名“固始”,建置至今已近两千年。历史上固始人数次南迁,特别是唐朝的陈政、陈元光父子和王潮、王审知兄弟先后率部进入福建,带去中原的文化与人口,以至“闽人至今言氏族者皆曰固始”,固始移民对闽台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及至现代,固始又因其人口众多,数十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奔赴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劳务经济成为固始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动力支撑。.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固始县 · 查看更多 »

秀水街道

水街道是位于中心部位的一个街道,现为固始县治所。得名于境内的秀水公园,原为城郊乡的一部分。2012年原城郊乡一分为二,南半部分挂牌成立秀水街道。.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秀水街道 · 查看更多 »

道路

道路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古代中国还有驿道。 从某种程度上说,连结两地的最理想方式是直线。但在实际情况中不得不考虑到道路的路径、道路网等级、以及实际地势地貌,城市原有布局的影响。此外,道路的设计主要要考虑到道路的宽度、场地、路线、最大交通量和行驶速度以及适当的转弯半径。道路还要把交通引导到隧道和桥梁(在交通工程设计时,隧道和桥梁等构造物的位置优于道路局部路线位置,所以要使道路路线迁就桥涵隧道位置)。在宽度和深度(此处指道路基础的高度或者深度)同样要符合预计的交通流量和交通工具的重量的要求。.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道路 · 查看更多 »

行道树

行道樹是指在公路或街道两旁成行栽植的木本植物;選擇原則為:1.生長特性選擇;2.原生樹種優先;3.環境調節功能考量等。並須考量與本地主要農林業作物為不同科屬以減少共通病蟲害傳播的可能。.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行道树 · 查看更多 »

蓼城街道

蓼城街道是位于中部的一个街道,历来为固始县治所。清末、民国时称中华镇。1954年复设城关镇,2011年12月挂牌成立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31.2平方公里,人口逾20万。.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蓼城街道 · 查看更多 »

英桐

英桐(學名:Platanus × acerifolia),又称二球悬铃木,是一种欧洲人培育成的杂交种,是由原产于欧亚大陆的法桐和原产于北美洲的美桐杂交培育而成。有的植物学家认为是单纯由法桐驯化培育成的可能根据不大。由于是在上海法租界首先引入这个树种作为行道树,所以在中国被俗称为法国梧桐。 英桐树荫非常大,容易生长,可以生长到40米高。树皮经常脱落,露出光滑的树干。树叶大。雌雄同株,球形花序,生成成对球状小坚果悬挂在树上。 悬铃木是一种优美的行道树种,树干粗壮,树冠碧绿而浓密,一派遮天蔽日的气势。这种树木有着良好的适应性和生长速度,而且它的再生萌发力强,特别耐修剪,你可以按照人们的需要进行修剪。悬铃木是一种落叶乔木,落叶正好符合冬暖夏凉的要求,它的叶片比较大,夏天可以形成很好的郁闭遮阳,冬季又不影响采光,而且不存在被积雪压垮的情况,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庭荫树和行道树,有“行道树之王”之称。暖春四月,走在城市的街道上,人们不由得会发现两旁挺拔的行道树已经换了新叶,犹如一把把崭新的绿伞,成为一道道靓丽的城市风景。行道树在创造城市优美环境的同时,它还把城市的各类绿地串连在一起,构成城市的绿色生态系统,成为城市的绿色血脉。 但是悬铃木也有致命的缺点,尤其是它的果实——悬铃散开的小毛毛在春天的狂风下,漫天飞舞的都是,那是钻眼钻鼻钻喉咙,无孔不入,可以引起呼吸道方面的疾病,诱发花粉症或氣喘。 英桐非常耐污染,少虫害,因此十分适合作为城市绿化的行道树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的寿命要比一般的树要短一点。 最早出现英桐树种可能是在17世纪的西班牙,当地当时将法桐和美桐种植在一起,经常出现杂交种子,落地后自然生长起来。此树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和城市绿化植物则是在伦敦最早流行,因此英语和一些其他西方语言称之为“伦敦梧桐”(英语:London plane)。此后英桐传播到其他城市,并成为包括纽约、巴黎、上海、马德里等城市的象征之一。 目前这个树种已经分布到世界各地的温带区域,是各大城市最常见到的树种,作为行道树和公园绿化树。杂交品种比原亲本北美悬铃木更能抵御虫害,比三球悬铃木更耐寒。 英桐叶是美国纽约“公园与娱乐局”的标志,这个树种被选为伦敦“七大自然奇迹”之一。.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英桐 · 查看更多 »

樟树

樟树(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是樟科常绿大乔木,别名香樟、本樟、鸟樟、栳樟、樟仔。.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樟树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文革改名风

文革改名风是指中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所颳起的一股改名風潮。无論是人名、街名、地方名等都改變。.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文革改名风 · 查看更多 »

312国道

312国道(或“国道312线”、“G312线”)是中国的一条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公园,终点为新疆霍爾果斯,即中哈边境,并接哈萨克斯坦A353公路,全程4967千米。 这条国道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8个省市自治区。.

新!!: 中山大街 (固始)和312国道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山大街 (固始县)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