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共產黨

指数 中國共產黨

#重定向 中国共产党.

1770 关系: 嚴僑劉厚生劉少康辦公室劉仲敬劉銘傳劉馬車劉黑仔劉迺強劉斐基督徒基隆市工作委員會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去中國化去蔣化历史虚无主义偷天換日 (小說)假如我是真的 (劇本)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华盛顿共识十一寇十里舖之役十月革命卫立煌卫恒 (20世纪)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南头 (深圳)南威岛南京市 (中華民國)南京事件 (1927年)南京的真实南社南非外交南麻戰役南洋大學 (新加坡)南漢宸南昌起義南方朔南怀瑾单霁翔反台獨情緒反奉战争反中反中共日反共主義反共抗俄反共文學反共救國軍反華...反攻大陸反攻大陸去古風嶺戰鬥台北市工作委員會台兒莊戰役台灣基督教台灣基督教新教台灣宗教台灣佛教台灣地位未定論台灣共產黨台灣共識台灣獨立運動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文學台灣日報台獨左派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共产党 (2008年)史玉孝史明右派叶发青叶群司徒華司徒文司徒拔双文制后海灣吳弘達吳國昌吳石吳秀全吳稚暉吳茲明吳沛吳澧培吴双战吴义龙吴芝圃吴荻舟同志 (LGBT)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合江省 (解放区)各國執政黨列表吕骥吕枫吉林省政府 (消歧義)坎市龍岩戰鬥多松年烈士故居大同酒家大同集宁战役大字报大屠杀列表大咕咕咕雞大国大王殿戰鬥大灣區人大秦帝国之崛起大纪元时报大草体大跃进大橋戰鬥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34號釋憲案大海航行靠舵手大日本帝国天安門文件天安门天主教天主教會天門戰鬥太平輪沉沒事件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外蒙古独立外文出版社女神 (詩集)姜玉堆姜贵姜毅英姜戎 (作家)姜春云姜文錫婉容嫩江省 (解放区)季允石季詩傑孫中山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孫國棟孫穗芳孫維世孫炳文孫成敖學友社學習時報孔庙孙英宣化店戰鬥宣戰宮本顯治家樂福宜宾市宜瓦战役宜黃戰鬥宜春戰鬥 (國共內戰)宗庆后安娜·路易絲·斯特朗安子文安乐业安徽省 (中華民國)安內攘外安東省 (解放區)宋家皇朝宋世雄宋彬彬宋国锋宋照肅宋汝棼宋时轮寧漢分裂寶安縣对中国共产党的称谓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对于六四事件的反应富台部隊富國島富爾敦男爵約翰·富爾敦富林戰鬥寒婆嶺戰鬥寒流 (影集)封从德對孫中山的評價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對周恩來的評價對話中國對諸葛亮的評價對蔣中正的評價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對江澤民的評價對法輪功的鎮壓小鬼头上的女人尤盛東將樂戰鬥展涛岳家嶺戰鬥岳歧峰崔世安崔乃夫崇陽戰鬥 (國共內戰)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左右紅藍綠左膠左派巴圖畢力格巴東戰鬥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上堡戰鬥上党战役上猶戰鬥上饶集中营上饒戰鬥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上海紀事 (1928年電影)丁关根丁毛山戰鬥不支持謊言宣言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两广事变严北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央委员会中央人民政府駐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央红色医院旧址中央航空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中央通訊社中山舰事件中东路事件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中俄关系中國中國709維權律師大抓捕事件中國即將崩潰中國反西方情緒中國同性戀史中國大陸的童軍與女童軍活動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澳門地區委員中國化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中國國民黨黨證中國國民黨改造方案中國共產黨台灣大學工學院支部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總書記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穆斯林網中國總理中國總統中國照片檔案館中國靈魂爭奪戰:習近平治下的宗教復興、壓制和抵抗中國青年黨中國與聯合國中國自立教會中國-蒙古國關係中國抗日戰爭參戰部隊中國服役獎章中國政治史中國敵後游擊隊中共八大元老中共總書記視察香港中国基督教中国基督教新教中国历史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大屠杀列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中国威胁论中国少年先锋队中国产业分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哲学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医学院支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中国国民党历史中国国旗中国统一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中国警察制度中国航空中国致公党中国-科摩罗关系中国-马来西亚关系中国-新加坡关系中国武术中国水军史中国本土中国政府中国政党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美關係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代表獨立候選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中華統一促進黨中華臺北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歷史年表中華民國外交中華民國審查制度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中華民國國旗中華民國疆域中華民國鐵路運輸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中華民國歷史中華民國海軍白色恐怖事件中華民國政治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中華文化總會中華愛國同心會中華救助總會中越關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苏关系中英聯合聲明中捷關係中朝关系常乾坤为人民服务主席主徒会主題公園东北军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东突厥斯坦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七君子事件七不讲七万言书七一大遊行七一五事变七里坪戰鬥丘宏達世界史年表 (20世纪-现在)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帅孟奇三合會三大战役三一八惨案三年困难时期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三立新聞台三观不正三退三毛 (作家)三民主義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三溪口戰鬥下岗一·二一事件一中共表一二·九运动一党制一国两制也门占星术九二共識九評九龍十三鄉九O式鋼盔习近平派系书记幫幫香港出聲行動平型关战役平綏路戰役平津战役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广州人广州永安堂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乌云其木格乌兰浩特市亚洲于光遠亞視新聞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逝世事件于浩成亨利·鲁斯京山戰鬥亲日派康德 (满洲国)康有为人民導報人民网人民群眾人民战争二二八事件二月政爭云南陆军讲武堂五區六四集會五四运动五马进京五讲四美三热爱事情正在起變化廣九直通車廣東省 (中華民國)令计划延吉修道院延安派延安日记建制派 (香港)建军大业建豐二年任卓宣任仲夷任顯群付少云廖子明廖仲恺廖志高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伊宁事变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伊輔伍修权伍精华伍绍祖张吉东张学忠张学良张宏堡张宝顺张丽莉张作霖绞杀的20人名单张德江张全景张国安 (中国人大代表)张皓若张福森张桂扬张歆海张澜澜张春桥张文岳张曙张思卿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強國人張宗援張伯倫 (榮昌)張德江訪港張志忠張光直張發奎張蔭梧張榮豐張澤石張浚生張曉明你國你辦事,我放心你有兩頭母牛彭定國彭道儒彭长洲何基灃何川何东昌何康何伟 (官员)何俊仁何玉华何磊何祚庥何義士何茂記余家集戰鬥余中先余英時徐四民徐远举徐步高徐會之徐明旭侯漢廷德格土司徒沙河戰鬥往事並不如煙俞秀松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保皇黨忻口會戰俄羅斯毛主義黨在臺復校匪諜地膜地方主義團村戰鬥北區 (香港)北塔山事件北平市北京基督教新教北京大學校友列表北京政变北美世界日報北洋军阀北洋軍北洋政府包淳亮國共關係國共摩擦國光計畫國立基隆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大學校史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立故宮博物院國防文學國民小先鋒國民革命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國民革命軍第九軍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消歧義)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國民政府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國旗列表國慶日 (中華民國)利陸雁群制憲國民大會制憲國民大會代表刘复之刘克利刘洋 (航天员)刘旺刘晓波列寧式政黨列強分離主義分而治之刀美兰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喬曉陽周士第周令飛周伯华周强周作人周佛海周德偉周信芳周维寅周融周陽山周桓周永康案呂福海呂謦煒呂赫若呂清 (光山)咸寧戰鬥和平村舊址和勝和傅作义傅忠雄傅志寰傅全有傅煒亮傅振倫傅斯年哈德遜研究所哈爾濱市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唯一思想體系冯玉祥冷战内参军事委员会军队政治工作学军权凤凰卫视凌青內部書全国“双百”评选全国文明城市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月29日,萬人大遊行兩岸共同市場兩國一制兩個不能否定兩航事件兩院制八一大道八一宣言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八月宗派事件公民民族主義公民教育六七暴動六四事件六四事件人物六四歌曲共产党共产党列表共产党员共匪共和国列表共產主義國家共產黨軍隊关山月 (画家)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兴安盟元清非中國論兵法克萊夫·漢密爾頓副人之仁剿匪剿匪總司令部創世 (服裝品牌)勞動人權協會動員戡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固始戰鬥固辉国家地理 (杂志)国共内战国父国际反华势力国际社会主义前进国际纵队国际歌国民参政会国民党左派国民党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四川省人民政府四人帮四六事件四階段論四道河戰鬥四警察四水六崗四渡赤水倪匡「516」化學毒氣部隊舊址“被”字句式CPC皇后大道皇仁書院知识越多越反动石安妮石仁愛石油帮王力 (政治人物)王基笑王家瑞王平 (上将)王仲殊王征王忍之王冶秋王光英王玉珍 (京劇)王端端王維基王维林王炳忠王炳忠案王燮元王煥生王白淵王芳 (政治人物)王芸生王銀河王青士王首道王謙 (平定)王育德王金山 (吉林)王树增王正均王振民王明王晓波灵光寺 (北京)獨裁政體珠海學院現代史現代人報現代詩論戰磨盤山戰鬥社会主义国家列表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行动祁濟時祁愛群福壽鎮戰鬥福州战役福建薌劇福建金門地方法院福爾摩沙 (雜誌)秦德君秧歌 (小說)科学大纲秋收起义程潛章麗曼端午節 (華人)端传媒第三勢力第三国际第三次英山戰鬥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南豐戰鬥第二次宜黃戰鬥第二次上饒戰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第二次建寧戰鬥第二次国共内战第二次銅鼓戰鬥 (國共內戰)第二次黃安戰鬥第二次鉛山戰鬥第二次英山戰鬥第二次樂安戰鬥第二次洪湖戰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签证簡吉籍贯米爾頓·佛利民米谷 (漫畫家)米脂县粉嶺機場紀守常綏遠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綏靖公署經扶黃安戰鬥經扶戰鬥红色红色中国约瑟夫·史迪威罗保铭罗清泉网络主权美國反中情緒美軍觀察組美援羅宇羅范椒芬羅東聖母醫院羅湖站 (香港)羅文欽翁廷俊翁文灝習總書記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港省港大罷工眼球中央電視台看中國热地热比娅·卡德尔統一戰線終極統一炎黄子孙炎黄春秋生產人民黨田家英田弘茂田凤山田磊田成平申鳳梅焦土政策焦裕禄烈士墓焦裕禄故居熊焱熱河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牡丹江省 (解放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特木其勒圖牛犇牛車水事件狄娜盛世才癲狗日報白立忱白色恐怖百家争鸣百团大战百里渠D·F·蘭杜隨縣戰鬥花猶樹戰鬥蚌埠历史銅鼓戰鬥 (國共內戰)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韩长赋韩杼滨韶山铁路韓德勤韓斌鞍山鋼鐵集團螢火蟲 (電視劇)莫幹生莫斯科中山大学遊園驚夢遠安戰鬥聯合報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聯合國會員國列表聯俄容共聯和墟遼寧省政府 (消歧義)遼北省 (解放區)聂卫国遂川永新戰鬥聂元梓联合国宪章遇罗克運動戰荣毅仁鍾理和鍾祖康鍾浩東鏡湖醫院華嚴 (作家)華語電影華新水泥廠舊址萨师俊萨镇冰萬年戰鬥萬速成萬愛花鐘祥戰鬥 (1932年)非建制派非法移民革命同志革命和叛亂列表蝗蟲論顏世鴻顧金池行銷獨裁行憲紀念日袁宝华袁红冰袁水拍被神化的人列表被立王颜佩琼裘新裙帶資本主義餘干戰鬥西子宾馆西藏土地改革运动西藏和平解放西藏共產黨西藏秘密西藏独立运动親中親中媒體親中派親俄親華派馬三家女子勞教所馬儀英馬立訓馮世寬馮文彬馮敬恩首都革命香島中學香蕉天堂香港香港2013年1月香港大事記香港外國記者會香港專上學生聯會香港居民香港上海滙豐銀行香港人口香港律師會香港國護照貼紙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香港公共圖書館香港回歸儀式香港獨立運動香港移民潮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香港網絡用語列表香港眾志香港电影史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香港特別行政區歷史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香港達德學院香港青年關愛協會香港領事機構列表香港親台團體香港親共團體香港鬥獸棋香港警務處香港身份證香港軍事香港自治運動香港電台香港電影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香港歷史香港歷史年表香港殉職警務人員列表香港民族主義香港本土運動香港海員大罷工香港新移民香港文學香港日佔時期駐臺美軍解放角巴东主許強許信良許珂許鞍華許敏蘭計六奇訓名马力 (蓟县)马启智马兴元马克思主义马日事变調弦口戰鬥調理農務蘭花系調景嶺高祀仁高登友高華柱高興墟戰鬥高林 (中國將領)高树勋旧居高昌礼高文謙高智晟謝傳祖謝長廷謝雪紅謝有福譚富英譚仔雲南米線譚耀宗魏丽惠魯平魯迅藝術學院議事論事魅力攻勢许家屯许志永鮑方请投我一票谭厚兰谷正文豫皖苏解放区豫鄂皖邊區第三次圍剿豫鄂皖邊區第一次圍剿豫鄂皖邊區第二次圍剿豫鄂皖邊區第四次圍剿豫湘桂会战鲁易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貴州省 (中華民國)費希平賴廉士贺国强贾治邦贾春旺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越南歷史趙家人趙德明趙衍慶趙詩哲命案趙振江趙文奎鷹潭戰鬥鹿心社麥先聲麥理浩麦新黎子松黎子流黎川戰鬥黎瑞剛黎明 (傳媒及出版界人士)黎智英黎晓宏軍訓教官 (中華民國)黨外黨國體制黃埔系黃偉民黃孟復黃安戰鬥黃寶生黃俄羅斯計劃黃克立黃石城黃石岩戰鬥黃莊平黃順興黃顯聲黃雀行動黃毓民黃毓民立法會擲蕉事件黃永碤黃應乾黃智權黑五类黑龍江省政府 (消歧義)黄华华黄学禄黄鼎臣黄金荣黄桥战役黄永胜黄日葵齊魯企業龍升賢龍岩戰鬥龍港戰鬥龍應台香港大學演講事件農民黨農民起事辜汪會談辛子陵辛亥革命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霍邱戰鬥霍英東范園焱郁慕明胡启立胡也频胡立教胡階森胡芝風胡荣 (平江)胡華胡鹏飞 (安徽)郭天民郭家店戰鬥郭峰 (1915年出生)郭克時郭玉峰郭琇琮郭麗珠胭脂墺戰鬥郭良鋆郭林祥郭沫若郭招信興安省 (解放區)舆论安全與世紀同行舉事阎红彦阎捷叁防火长城阳痿美国阿合买提江·哈斯木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阿共蘇友鵬蘇家屯事件蘇嘉豪被控加重違令罪事件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蘇新蘇日戰爭蘋果日報 (台灣)蘋果日報 (香港)鵝頸赵多佳赵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赵紫阳赵树理赛福鼎·艾则孜閩變薈廬薄瓜瓜開拓者們藍博洲藍來訥藍明谷藏区關肅霜董振堂葵青貨櫃碼頭工潮葉劉淑儀葉九條葉國華 (香港政治人物)葉由根葉挺將軍故居葉成煥葛云飞故居葛量洪葛源沿山戰鬥钱玄同钱运录蒲圻戰鬥 (國共內戰)蒼天之拳蒋巨峰蒋彦永蒋磊邢荣杰邪教邯郸战役邱家隘戰鬥邱清泉邹瑜邵子南邵武戰鬥邓发邓恩铭邓楠邓拓肅清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铁血网蓮香樓蔡子民蔡素玉蔡瑞欽蔡诚蔣偉文蔣卓慶蔣友柏蔣中正遺囑蔣中正考察蘇聯蔣介石日記蔣公中正崇德協會蔣公紀念歌蔣光鼐蔣經國蔣總統秘錄蔣軍蔣渭水鄧力群鄧鏗鄧麗君鄭孝胥鄭仁治鄭鴻溪鄭民欽鄖西商縣戰鬥鄒韜奮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鄂温克族释印顺野坂參三重庆历史自乾五自立晚報自決派致命中国臺南天馬電臺臺中縣臺北市市區公車臺北靈糧堂臺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臺灣外省人臺灣媒體亂象臺灣人日本情結臺灣問題臺灣光復節臺灣省工委會鐵路部分組織案臺灣省籍情結臺灣省戒嚴令臺灣白色恐怖時期臺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臺灣裔美國人臺灣高中課程綱要微調案臺灣車輛牌照臺灣戰後時期臺鹼公司安順廠金堯如金家塞戰鬥金圓券金谿戰役金钱政治金文泰釋星雲蕭天潤蕭道應長安鄠縣戰鬥長汀戰鬥长征长春围困战酃縣戰鬥艾知生艾沙·玉素甫·阿布甫泰肯艾惕思鉛山戰鬥英屬香港鋼鐵雄心IV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雲林定遠電臺雷國俊雷震雷雨田雅尔塔会议雙十協定通山戰鬥老人政治老營盤戰鬥老撾人民革命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造王者 (電視劇)連橫 (歷史學家)逃港逄先知號角響起陰陽界 (1988年)陳君天陳學希陳中梅陳云根陳儀陳眾議陳開中陳耕陳正人陳水扁家庭密帳案陳永棋陳滋英陳本江陳日君陳智雄陶峙岳陶陶居陸建德陸松齡陽新戰鬥 (國共內戰)陈垣陈天桥陈希愈陈以文 (湖北人)陈建国陈伯钧陈璞如陈燕萍陈独秀陈武 (政治人物)陈潭秋陆兵Mr. J頻道MyRadio抹黑策略抵制中國貨抗日战争战区抄党章查阜西柯丁丑柯俊雄柳樹店戰鬥果敢林双盼林奮林徽因林志昇林和立林兌林立果林牧林飛帆林鈺祥林鄧璐德林若林耶凡林滔林木順林明正 (新黨黨員)林新強林日高李偉光李卓敏李友邦李向群李媽兜李子奇 (官员)李子芳李子芳 (消歧義)李子誦李學炎李宗仁李宗仁回憶錄李師科案李建华李仙花李伟森李何林李德 (德國)李和曾李兆麟将军墓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李玉堂李福林李秀芹 (法官)李立 (中国共产党党员)李筱峰李素文李煥之李登輝李登輝政府李韶九李華明李鸿忠李軍 (京劇)李辰李达 (上将)李霽野李葆华李森茂李權武李水清李永平 (德語文學)李洁明李漢魂李振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李成玉李明憲 (政治人物)李敖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李慕良李怡李景田杨子荣杨尚儒杨尚昆杨靖宇杨资元杨虎城杨易辰杨晓堂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東北新省區方案東陂戰鬥東江縱隊港九大隊松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杜聰明杜聿明杜者蘅杜月笙株山戰鬥根本博桃花山戰鬥桂永清梁容若梁上燕梁國雄梁克梁稳根梁立人梁雪芳梁振英梅姓梅益梅汝璈楊世傑楊繼繩楊聯源楊靜仁楊梅烏逕戰鬥楊業功楊憲宏楊慕琦楊慕琦計劃楊智淵楓香樹戰鬥樂平戰鬥機要秘書橡皮圖章 (政治)橫峰葛源戰鬥次旺平措欧广源正广和汽水厂武連元武汉市武昌市殖民地革命論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毕业歌毛姓毛小平毛岸青毛人凤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毛澤東崇拜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民主史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主集中制民主集權制民主進步黨民主派民主派 (香港)民主派 (澳門)民主救港力量民國無雙民国时期民眾日報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民族主義江姓江定仙江平 (学者)江青江腾蛟江澤民訪港汝城戰鬥汪光焘汪精卫汪洋中的一條船 (電影)汪明荃汉字简化汉阳县汉族沪宁铁路河蟹 (網路用語)沈大伟沈之岳沈之瑜沈石溪沈鎮南資匪案沈昌煥沔陽戰鬥沙頭角槍戰泰國共產黨泰緬孤軍法西斯主义法輪功在香港法轮功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泛綠泛藍泛蒙古主義泛民主派洪奇昌洪平朗洪幼樵洪秀柱洪雪飞洪湖戰鬥活摘 (紀錄片)洗腦洋口戰鬥淞沪会战淪陷地區深層政府深圳西麗湖麒麟山莊淺井哲彥渣和无用改革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港共港英餘孽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清华大学西区体育馆湯恩伯湘南暴動湖南省 (中華民國)湖南日報報業集團湖北省 (中華民國)湖北省政府溥仪溥傑溫懷禮滚滚红尘 (电影)满洲国滸灣戰鬥滿洲歷史漢字簡化爭論漢賊不兩立潘复生潘田潘震亚潘汉年澳門澳門反離保運動澳門獨立濟南中山公園激進建制派激進民主派 (香港)激流中国朝鮮義勇隊朝鮮義勇軍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木石港戰鬥本位主义本土民主前線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朱婉琪朱光 (官员)朱章賡朱立倫朱迈先朱星羽朴洛權机关报戚嘉林戎子和戎鐵文成克杰成露茜戴笠戴維德戴煌戴耀廷房靈敏星島日報明季南略明鄭時期昂山流亡政府流浮山慘案浦城戰鬥浦安修浪漫英雄海峽兩岸關係海丰县新城戰鬥新三民主義新会区新四人幫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新舊中國新集戰鬥新民主同志會新潮流系新會歷史新新百貨公司新新聞新文化运动方城南召戰鬥方石嶺戰鬥方虎山施儒珍施純仁施明德文化大革命无为县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日本戰爭列表早稻田大学早稻田大學校友列表早请示晚汇报旗袍旅顺苏军烈士陵园摩士摩星嶺4號擔桿列島支那人政党政治花瓶政治部 (香港警察)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憲法各表敦煌市整军方案整風運動數論導引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拉丁化新文字曹光琳曹火星曹菊如曹長青曾庆红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曾鈺成曾景牧普羅政治學苑智子之心晋冀鲁豫边区晋绥区1945年夏季战役10月5日11月10日11月14日12月25日12月26日12月30日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14K (三合會)1880年代1900年代1904年1905年1907年1913年1915年臺灣1920年代中国1921年1924年香港1927年1929年1931年1933年1935年中国1940年代中国1942年河南饥荒1945年国共冲突1945年香港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1948年援華法案1949年1949年上海1949年香港1950年代香港1952年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1960年代香港1965年1969年1970年代1971年至今中華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1975年1976年1977年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1990年代1990年代香港1991年1991年臺灣1月10日1月29日2000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2001年2001年中国大陆2002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200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2004年香港2005年11月2005年4月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2006年國共經貿論壇2006年意大利大選2008年12月臺灣2008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2008年5月臺灣2008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2009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2010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2010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2010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2011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2011年6月澳门2011年7月中國2012年9月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3年11月2013年8月2013年浪波村土地维权事件2014大崩潰2014年7月2015年10月2015年10月中國2015年1月2015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2015年3月中國2015年5月2015年7月2015年中國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2016年2016年10月臺灣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2016年香港立法會參選確認書風波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相關事件2017年香港2018年澳門2021年20世紀中國政權列表2千纪2月10日2月14日2月24日2月27日3月30日3月31日3月5日425上訪事件4月28日4月29日4月8日5月21日5月25日5月4日610办公室6月13日6月24日6月29日7月15日7月16日7月19日7月1日7月22日7月3日7月5日7月7日8月11日8月12日8月20日9月15日9月19日9月21日9月27日9月28日9月9日 扩展索引 (1720 更多) »

嚴僑

严僑(),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阳岐村)人。北京大學首任校長严复之长孙,严琥之子,板橋林家林維讓之曾外孫,林熊祥之外甥兼女婿。曾为中國共產党地下黨员。 1950年8月到台湾,住台中市北區育才街5号,在台中一中任教。喜歡喝酒,因為沒錢,只能喝公卖局出品的最劣质的米酒。严僑與學生李敖有交往。1953年深夜被拘捕,关押在火烧岛。1961年妹夫叶明勳将其保释出狱。胡適告訴李敖,「嚴僑已出獄」。嚴僑出獄後,李敖繼續與嚴僑來往。 2005年葉明勳隨著李敖拜訪中國,嚴僑由中國共產黨追認為「烈士」,證實他的地下黨員身份。.

新!!: 中國共產黨和嚴僑 · 查看更多 »

劉厚生

劉厚生(),原籍江蘇鎮江,出生於北京。是中國導演、戲劇評論家、文藝理論家。 1931年,10歲时他去上海生活。1937年16歲,入讀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第三屆導演學系,1938年10月17歲入黨。 在1940年代開始,劉厚生發表劇本、戲劇評論、戲劇理論研究、散文等,約500篇,見於報紙、期刊。.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厚生 · 查看更多 »

劉少康辦公室

劉少康辦公室存在於台灣戒嚴時期之間的1979年—1983年。其前身是「固國小組」,負責因應中國共產黨對台灣的統一戰線攻勢與謀略。 1979年1月,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上將主任王昇在台北市信義路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大樓成立劉少康辦公室,成員來自國家安全局、外交部、行政院新聞局、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下轄之大陸工作會、社會工作會、文化工作會等單位,勢力橫跨『黨』、『政』、『軍』、『特』,伸入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國家安全局、法務部調查局。此時王昇權勢達到頂點,「王昇接班」的說法不脛而走,劉少康辦公室甚至被稱為「太上中常會」、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的中央黨部」。 1983年5月,總統蔣經國以王昇「不知節制」為由,下令裁撤劉少康辦公室,免除王昇總政治作戰部主任一職,任調國防部三軍聯合作戰訓練部主任;同年10月,王昇出任駐巴拉圭大使,離開權力核心。 Category:中華民國政府已撤銷部門機構 Category:1979年建立 Category:1983年廢除.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少康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劉仲敬

劉仲敬(),出生于新疆奇台,祖籍四川资中,棄醫從文,政治评论人士、作家,網名「數卷殘編」,以獨特的历史观著称,專注发明诸夏民族。现居美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仲敬 · 查看更多 »

劉銘傳

劉銘傳(),字省三,室號盤亭、大潛山房,諡號壯肅,是一位出身安徽合肥的淮軍將領和臺湾巡撫。 他是淮軍的領導者之一,並在中法戰爭中於臺灣地區率軍擊退法軍,又在隨後被任命為臺灣建省後首任巡撫,復積極於當地推行各種現代化建設並為其奠定相關基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銘傳 · 查看更多 »

劉馬車

劉馬車(Carriage Lau,真名劉駿軒,),香港網絡紅人、演員,曾活躍於YouTube,並以「全港最高質YouTuber」自居,截至2015年9月1日,其訂閱人數達4萬人,但其後有所回落。2016年9月,“劉馬車”在因犯強制猥褻罪和猥褻兒童罪,被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馬車 · 查看更多 »

劉黑仔

劉黑仔(),原名劉錦進,廣東寶安縣大鵬城東北村人,香港日佔時期港九大隊短槍隊隊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黑仔 · 查看更多 »

劉迺強

劉迺強(Lau Nai-keung,1947年9月-),籍贯广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使用艾凡為筆名。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全國政協香港區委員、致远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行政董事,並於2007年獲委任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接替鄔維庸的遺缺。2013年,担任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迺強 · 查看更多 »

劉斐

劉斐,字為章,国民革命军陸軍中將。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作戰廳廳長、軍令部次長,中华民国国防部參謀本部次長等要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他的建議造成國軍重大損失,战後,他脫離中國國民黨,跟隨中國共產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劉斐 · 查看更多 »

基督徒

基督徒(Christian)是對基督宗教信徒(教徒)的稱呼,泛指相信耶穌是基督和神的儿子及跟從其教導的人,現泛指基督宗教教會的成員,包括天主教信徒、正教會信徒、新教信徒、獨立教會信徒在內的基督教各宗派人士,部分信奉基督教但不加入任何基督教教派的信徒,亦可被稱或自稱為基督徒。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語境所稱的「基督徒」有時指新教信徒。此名稱出自《新約聖經》,當時其著作所用的通用希臘語將基督徒稱為「」(),意思是“基督的人”。 「基督徒」一詞多次出現在《新約聖經》的書信部分,例如在與:從安提阿的教會聚集起首,他們被稱為基督徒;及後,希律·亞基帕曾對保羅表示,「保羅少許的說話,便叫亞基帕作基督徒嗎!」。《彼得前書》裡,彼得把「基督徒」與「受苦」連在一起,也指出「基督徒受苦,不是羞恥,而是榮耀上帝的事」。在保羅傳教時代,基督徒較常以「聖徒」自稱。聖經提到耶穌給基督徒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新!!: 中國共產黨和基督徒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成立於1949年5月,全名為「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基隆市工作委員會」,前身則為1947年9月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基隆中學支部」。成立於台灣基隆市,以該地區最高學府基隆中學為發展根據地的該共產黨組織,隸屬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實際負責人為基隆中學校長鍾浩東。 該委員會成立與1945年10月後,國民黨政府對台灣統治政績不彰與1947年爆發的二二八事件有絕對關係。以鍾浩東為主的學者,藉由發行地下刊物《光明報》與成立共產思想與書籍讀書會,來試圖擴張共產勢力,並反抗國民黨。 1949年8月23日,中華民國國軍知名將領毛人鳳所率領的國防部保密局聲稱破獲名稱為「中共台灣省基隆工作委員會案」的「匪諜案」。直至1951年2月的長期搜捕活動後,不但逮捕並槍決該委員會成立者鍾浩東校長與也連同派送刊物與閱讀左派書籍的主要幹部教師共七名,更將多達37名涉案輕微老師與在校學生判決十年至兩年多徒刑。 台灣知名作家藍博洲小說《幌馬車之歌》即描繪鍾浩東及此案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基隆市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

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又名基隆中學事件,為1949年至1950年發生於基隆市的匪諜案件,一般視之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早期案件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 · 查看更多 »

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公告疆域區劃,為1936年後至2005年間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所頒佈之行政區劃。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喪失對大陸地區各省的實際治理權;但宣稱在「法統」上仍是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故政府遷都臺北後,仍依照定都南京時之行政區繪製《中華民國全圖》,最新版由內政部於1998年繪製出版,之後未再對大陸地區行政區劃進行發佈;相關政府機關對大陸地區之行政代號亦逐步廢止,行政院主計處主管之「中華民國各省(市)縣(市)行政區域代碼」於2005年10月3日公告停止適用;行政院新聞局所發表之《中華民國年鑑》也於2006年起不再將大陸地區列於「土地」一章之中,故2005年是最後一次納入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年鑑:。此後政府文獻中僅列出實際統治區(即台灣地區)之行政區域,教科書亦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原中華民國公告疆域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

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位於臺南市安南區,於民國九十四年(2005年)10月6日公告為臺南市歷史建築。該建築原本是日本鐘淵曹達會社的辦公廳舍,於二次大戰結束後被臺鹼公司接收為安順廠,而在安順廠被裁撤後,這塊地目前由中石化管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原日本鐘淵曹達工業株式會社台南工場辦公廳舍 · 查看更多 »

去中國化

去中国化是指一度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国家或地區,為蛻除中華文化的主导地位,建立本地独特自主的国族認同、語言及文化的一種政治及社会運動。 臺灣語言學家蔣為文认为,去中国化通常出自於各地住民自決的獨立運動,為政治領域擴及到文化領域的運動。與去中國化類似的用語是脫漢,指「指透過文字改革──廢漢字或者限制漢字使用程度,來達成國家的政治和文化的完全獨立」。,收於蔣為文著2005《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國立成功大學。.

新!!: 中國共產黨和去中國化 · 查看更多 »

去蔣化

去蔣化,为一系列改變或移除昔日蔣中正或蔣經國執政時期的痕跡,尤其是針對蔣中正的紀念痕跡,主要由民主進步黨推動。2007年起,執政黨民主進步黨展開一連串舉動,認為蔣要為二二八事件及其後屠殺台灣人(指該事件後期的清鄉行動)和後期白色恐怖負責,認為應該去蔣化,進而要求中華民國國軍移除營區蔣氏銅像,以及進一步拆除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圍牆,「去蔣化」的另一層理由是否定獨裁及威權的執政正當性,等同轉型正義的一環。由於民進黨在執政後期才大力進行去蔣化,被中國國民黨批評是政治清算,記錄抹煞國民黨在台灣的歷史和貢獻。 大规模的去蔣化運動發生在臺灣2000年民主進步黨首次贏得中央政府的執政權之後。此運動主要針對的是蔣中正,其原因在於蔣中正及主政時期的中華民國政府,對人權压制的情況较苛刻;雖然蔣經國的影響痕跡也在改變之列,但是由於蔣經國的評價較其父好,再加上蔣經國去世後,政府幾乎沒有在公共場合建立關於蔣經國的象徵物,因此去蔣化主要是針對蔣中正進行。 中國大陸於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共也藉「以蔣中正為首的國民黨政府曾經迫害人民」之理由實施過類似的行動。措施包括将中正路全部更名,借以废除对蒋中正的个人崇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去蔣化 · 查看更多 »

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Historical nihilism)指被一些在中國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反对的一種主张,其認為歷史必然遵照歷史唯物主義的規律發展,最後走向共產主義。凡是否定歷史唯物主義與,否定历史有主体,認為历史具有偶然性的主张,被他們稱為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首創於中國特有政經詞彙,所以首要了解它做為政治用詞的特點,仰賴唯物觀基礎來發展而且內容模糊,缺乏社會科學那般明確地定義關係,是一種未經確認的假說。而所謂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身,是出脫於延伸了僅強調唯物歷史觀,沒有否決所謂「虛無主義」存在的馬克思原始哲學,不同於唯物歷史規律化的思想,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的發展,仰賴單一事件改變來去評斷歷史進程來說,見微知著、去中心化、反對穩定規律的思考方式與宏觀視點的唯物正好相反,當然事實上,兩者是相輔相成應用的,例如以共產經濟為例,衰退這種長期性結果、蘇聯解體此類的突發事件等等,歷史唯物觀與歷史虛無觀就如氣候規律與氣象預測一般的關聯。 在中國,历史虚无主义學說受到歷史唯物主義的壓迫,是因為其可以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否定了共產黨的历史结论和历史文化观念,等於是反對共產黨,因而被視為是「動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反動思想」,「七個不要講」中的思想便屬於此類,被禁止論證與理解。也有人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受西方列强的政治军事压迫与经济冲击,出现的主张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西化的潮流属于历史虚无主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历史虚无主义 · 查看更多 »

偷天換日 (小說)

《偷天換日》,是香港作家倪匡所創作的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中編號第一百二十部,內容敘述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就秘密培養了一群嬰孩,稱為「第一小隊」,共有兩百零三位嬰孩,預備在建國之後的第一代領袖人物凋亡後,就由這些嬰孩來接班,但在一次的山洪爆發中,這些嬰孩皆被沖走,第一小隊的負責人穆巧蘭(賽觀音)本想自殺謝罪,但碰巧遇到由中國東北地區撤退到內地,由「軍師」所率領的土匪部隊,「軍師」的夫人「軍師娘子」解救了穆巧蘭,在得知情況後,就由土匪隊伍裡面,挑出兩百零三位嬰孩來充數,穆巧蘭因而將一切事情都隱藏起來,連她的丈夫于放都不知情,共產黨亦按照原先的計劃,繼續培育這群嬰孩,因此,共產黨第二代的領導者,都是一群土匪的小孩! Category:衛斯理系列 Category:2000年小說 Category:抗日戰爭題材作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偷天換日 (小說) · 查看更多 »

假如我是真的 (劇本)

《假如我是真的》,是中國大陸作家沙葉新與演員李守成、姚明德於1979年8月為話劇創作的劇本,一齣取材自真人真事、藏着悲劇的諷刺喜劇,隱約有蘇聯作家果戈里筆下《欽差大臣》的味道,惟內部試演至翌年即被中共禁止公演。後於1981年被改編成同名台灣電影,由台灣導演王童執導,旋即又被中共列為禁片;香港亦曾一度禁映,1989年始獲解禁。劇本先後被翻譯成英語、德語,在國外發表演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假如我是真的 (劇本) · 查看更多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概念,意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同時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與壓迫的社會。隨著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控制力度的加強,一部分國家會完全喪失國家主權,成爲徹底的殖民地國家;另一部分國家則發生反彈,取得獨立地位。大部分國家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不平等條約造成的直接影響。這種社會性質主要分佈在19世紀時依然保持封建社會性質的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數國家。此概念有爭議。 中國共產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將近代中國大陆的社會性質總概括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種分類有爭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共识

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是1989年所出现的一整套针对拉丁美洲和东欧国家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不少評論指此共識是美國作為支配歐洲和拉丁美洲經濟的手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华盛顿共识 · 查看更多 »

十一寇

十一寇是2006年年底至2007年年初時,在台灣出現的政治鬥爭名詞,為深綠支持者用以指稱民主進步黨11名立法委員(時任或曾任)。主要發起者為2006年12月中旬,全省聯播廣播電台政論節目《台灣人俱樂部》主持人章松根(化名「章天軍」)、鄭愉生(化名「阿生」)發起的手術刀行動。章天軍與阿生呼籲民進黨基層黨員聽眾,簽名支持手術刀行動;最後獲得數萬黨員簽名,並將此簽名及聲明送交民進黨主席游錫堃,並希望民進黨勿提名此11人參加2008年立法委員選舉。 十一寇分別為李文忠、林濁水、洪奇昌、段宜康、沈發惠、蔡其昌、林樹山、郭正亮、鄭運鵬、羅文嘉和沈富雄(以上無排序關係),其中新潮流系7人(李文忠、林濁水、洪奇昌、段宜康、沈發惠、蔡其昌、林樹山)、正義連線3人(郭正亮、鄭運鵬、沈富雄)、陳水扁嫡系(扁系)1人(羅文嘉)。深綠支持者認為,這11名委員對內批判是為了爭取名聲,在民進黨初選電話民調時取得不會投給民進黨候選人的中國國民黨選民的支持,拿下高民調數字而獲得初選提名;因此將其一一點名出來,目的是希望泛綠選民能用選票予以制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十一寇 · 查看更多 »

十里舖之役

十里舖之役是發生在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一次小型戰役,由中國共產黨领导的新四軍在1939年11月10日發動的以攻擊許文耀的國軍部隊為目的的襲擊作戰。民國28年冬,國軍第29師許文耀集結於湖北荊門附近的羅家集,僅相距約30公里的共軍李先念部,佯稱合作抗日(日軍已攻下武漢)。11月8日,李先念謊稱日軍將於該晚由荊門公路向宜昌運補大量軍品,且無掩護部隊,可往截擊。國軍初不信,但李先念耿切慫恿,遂調79團第3營前往截擊。10日夜國軍正埋伏時,共軍一營和民兵突然向國軍猛攻,還用日語罵“八垓野鹿”。雙方激戰至天明,國軍險勝,檢視屍體才知是共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十里舖之役 · 查看更多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p),苏联文献中正式称为“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r),又稱紅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或布尔什维克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後的第二个阶段,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政府。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 这场革命跟随并且利用了发生于同年的二月革命,那场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并建立了以贵族和前贵族为主体组建的临时政府。此时城市工人开始组建委员会(俄语称「苏维埃」),其中革命者批评临时政府及其行动。发生于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并给当地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占据多数(俄语称「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控制的苏维埃赋予了权力。紧接着开始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宣扬社会主义的国家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随着这场革命未能得到彼得格勒以外地区的广泛承认,俄国内战(1917–1922)爆发并于1922年建立苏联。 这场革命由布尔什维克利用他们在彼得格勒苏维埃中的影响力组建武装力量来领导。布尔什维克赤卫队武装在指挥下开始于儒略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建筑。翌日,冬宫(当时俄国首都彼得格勒的临时政府所在地)被夺取。 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組織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派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以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派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资产阶级政府”;“冬宫之夜”也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十月革命 · 查看更多 »

卫立煌

卫立煌,字俊如,又字辉珊,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將領,安徽合肥(今肥东)人。妻韩权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卫立煌 · 查看更多 »

卫恒 (20世纪)

卫恒(),原名魏来玉,山西省陵川县沙泊池村人。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曾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山西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山西省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山西省人民委員會省長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卫恒 (20世纪) · 查看更多 »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印地语:भारत की कम्युनिस्ट पार्टी (मार्क्सवादी);Communist Party of India (Marxist)),简称印共(马)(CPI(M)),是目前印度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也是喀拉拉邦的执政党。1964年,该党从印度共产党分裂出来。2013年,该党有党员1065406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 查看更多 »

南头 (深圳)

南頭(Nam Tau或Nantou)是一個位於中國深圳南山區的治所,是一座歷史古城,又是附近區域市中心。自公元331年設城起,有千多年的歷史,在南方海防及政治都有重要地位。南頭位於南頭半島根部,近前海灣,跟后海灣(後海灣)相距不遠。.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头 (深圳) · 查看更多 »

南威岛

南威島,西方世界称之为斯普拉特利岛(Spratly Island),是南沙群島西南部最重要的島嶼,目前由越南政府控制。该島被越南称为长沙岛(),是越南人民军在南沙群島第一線軍事指揮中心所在地。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亦聲稱對此島擁有主權,而菲律賓則因此島已超出其所畫設之卡拉延市範圍之外,未宣稱擁有南威島主權。.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威岛 · 查看更多 »

南京市 (中華民國)

南京市是中華民國在1927年北伐至1949年政府遷台前所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簡稱為「京」,曾為中華民國首都,也是當時全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京市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南京事件 (1927年)

南京事件,是1927年國民黨北伐军队攻占南京時發生的暴力排外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京事件 (1927年) · 查看更多 »

南京的真实

《南京的真实》(南京の真実),又譯《南京真相》、《南京的真相》,是一部由日本右翼學者和政治人物組成的「電影《南京的真实》製作委員會」(映画「南京の真実」製作委員会)製作的否认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的紀錄片,由水島總擔任總指揮及導演,預定製作日語版及華語版,也預定放上網際網路。.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京的真实 · 查看更多 »

南社

南社是辛亥革命時期的文學團體,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南社是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社團。該團體於1909年11月13日在蘇州成立,發起人為同盟會會員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南社的前身可以溯源到陳去病等人于1906年成立的“黃社”、1907年成立的“神交社”、1908年成立的“匡社”以及“秋社”。1911年,绍兴、 沈阳、 广州、南京等地又分别成立“越社”、“辽社”、“广南社”和“淮南社”等分社,南社社員人數達1180餘人。1917年,因对“同光体”的评价发生争论,南社内部开始分裂。1923年,南社解體。 《南社丛刻》是南社主办的刊物。自1910年1月至1923年12月,共出版22集。此外,1910年10月11日(重阳节),周实等在南京凭吊明孝陵,事后刊行《白门悲秋集》;1917年,出版《南社小说集》;二者均为《南社丛刻》的增刊。 1923年,柳亞子等激進派南社社員在上海成立了“新南社”,其中已有共產黨人參加。1924年,傅熊湘等傳統派南社社員成立了“南社湘聚”。1943年,朱劍芒在福建永安成立了“南社閩集”。.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社 · 查看更多 »

南非外交

南非獨立之前是英國的自治領,也是最後一個英聯邦王國,其外交均受到英國的指導,自從改為共和國體制後曾退出英聯邦,但後又於1994年重新加入英聯邦,而現在則是地區龍頭大國。 南非在聯合國、非洲聯盟及國協均扮演積極角色,現在是對國際社會有一定影響力的區域大國,而2007年是南非第一次成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非常任理事國之一。 南非在尊重主權、平等互利及互不干涉的基礎上建立雙邊關係,並提倡多極體系,認為此有助於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社會中能平等參與並維護自身權益。外交政策五大支柱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非外交 · 查看更多 »

南麻戰役

南麻戰役是1947年7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華野) 為殲滅國民革命軍整編第十一師而在沂蒙山區北端的南麻發生的一次激烈戰鬥。 此次戰鬥歷時一個星期,雙方為围殲和反围殲。最終,中共因連續進攻十天,未能攻克兩地,傷亡達2.1萬多人,被迫撤退。 對於華野,此次戰鬥使得他們丟失臨沂山區根據地,進入最困難一段時期。對於國軍,這次戰鬥使得魯中戰局變得對他們有利,從而成功達成南北兵團在膠濟線會師目的。 1947年胡璉率整編第十一師7個團攻佔魯中南麻為中共華東野戰軍4個縱隊圍攻六晝夜,堅守陣地不失,攻堅華野部隊傷亡慘重。南麻战役是国军在1947年春夏山东重点进攻标志点。自南麻战役之后,国军控制胶济铁路,但未越过黄河继续往北进攻。而整编第十一师沿着铁路线运往中原地区参战,重点进攻不了了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麻戰役 · 查看更多 »

南洋大學 (新加坡)

-- 南洋大学,是新加坡从1955年至1980年存在的一所以华文为教学媒介用语的大学,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一所海外华文大学。在其20多年的历史中,共培养了12000多名毕业生。学校校址位于新加坡裕廊西云南园(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址)。1980年,南洋大学与新加坡大学合并成为一所以英文为教学媒介语的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洋大學 (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南漢宸

南漢宸(),山西趙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任中國人民銀行首任行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漢宸 · 查看更多 »

南昌起義

南昌起義又名八一南昌起義、八一起義、南昌暴動、南昌起事,是中國共產黨於1927年8月1日針對中國國民黨在江西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事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昌起義 · 查看更多 »

南方朔

王杏慶(),筆名南方朔,出身臺灣臺南市,是一位臺灣作家、詩人、評論家及新聞工作者。2007年得到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文學評論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方朔 · 查看更多 »

南怀瑾

南懷瑾(),生于中国浙江樂清縣,文化学者。南怀瑾于浙江国术馆国术训练员专修班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1949年随中華民國政府迁至台灣,受邀在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其论著的主要方向包括儒家、道家、佛教等领域,其生平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哲学。2012年9月29日于中国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南怀瑾 · 查看更多 »

单霁翔

单霁翔()汉族,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曾任国家文物局局长,2012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注册规划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单霁翔 · 查看更多 »

反台獨情緒

反台獨情緒,即為不支持與反對臺灣獨立,反台獨人士對於台灣泛綠獨派人士與親臺獨派媒體(民間全民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自由時報等),因反對一個中國原則,走向台獨建國、文化台獨、一中一台、兩個中國、兩國論與去中國化路線,而產生反感甚至恐懼、猜忌、偏見與仇恨言論。 反台獨情緒主要來自中國民族主義者、始終認為臺湾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疆域與历史的一部分,不可分裂,目前主要團體為泛藍、統派、中國共產黨、香港建制派(包括親共團體)及親國民黨團體、澳門建制派、海外親中人士等,並且反對其他大中華分離主義運動,部分同時也抱持反美與反日的態度,但不少也是由於反对民主进步党而反对台独。.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台獨情緒 · 查看更多 »

反奉战争

反奉战争,又称国奉战争、浙奉战争、或第三次直奉战争,是一场发生于中华民国的内战。1925年10月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失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武汉就任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发动反奉战争,图谋东山再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奉战争 · 查看更多 »

反中

反中,又稱反中國、反中國因素、反陸,是指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厭惡和反感情緒,反對其政府的政治作為、社会制度與對外影響力。對中國政府的反感,可能延伸为對於其人民言論及行為的反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中華民國政府都自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現今中華民國在國際上不被广泛承认,且不再堅持擁有中國大陸主權,只能代表台澎金马,所以“反中”一般是指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因为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由中國共產黨执政,因此部分“反中人士”也是反共或反中共人士;而“親中”也是“親中共”的近義詞。但也存在親中派反中共的现象。 由于反中与反華在英语中都是Anti-Chinese,加上外貌相似容易混淆,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并不对中国人與华人加以区分,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將反對其政權或政策的反中論述或行为,劃為反華行為,所以反中与反华两个词常常被混為一談。但是對於中國的反對情緒,有时並不一定會延伸到成為對於華人或是中華文化整體的反感情緒。.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中 · 查看更多 »

反中共日

反中共日(反中共デー),日本紀念日,於每年9月29日,日本右派團體聯合表達反對中共的主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中共日 · 查看更多 »

反共主義

反共产主义或反共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特征是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组织或政府。 在1950年到1991年很長一段时间内,它是美国围堵政策的主要部分。 反共主义的根据有时是因为共产主义理论内部的明显矛盾、以及理论和实际之间的差距。然而,大部分的反共主义者倾向于认为共产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当权者的行为一样是令人讨厌的。一些反共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法西斯主义的另一种形式,並把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并称为极权主义。 很多反共主义者认为资本主义保护人民的政治自由、经济自由,并认为共产主义中人民没有选举权、没有言论自由、社会缺乏法治是对基本人权的侵犯,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共产主义政党对保障人权和民主的承诺在通过普选上台后均得到落实,例如圣马力诺共产党、圭亚那人民进步党、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摩尔多瓦共和国共产党人党和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等。 在美国国内,很多反共主义者担心共产主义会在全球取得胜利,并最终对美国政府造成直接的威胁。这种观点导致了多米诺骨牌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任何国家实行共产主义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它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并最终导致共产主义在全球的胜利。有人担心一些强大的国家,例如苏联和中國大陸会使用它们的实力以一种新的帝国主义形式强迫其他国家实施共产主义。在苏联的历史上,苏联确实推翻了周围很多欧洲国家的政权,並为其他国家的共产主义游击队提供秘密援助。这些行动使得一些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持同情态度的政治家转而接受一些实用的反共主义策略:把反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作为限制“苏联帝国”膨胀的手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共主義 · 查看更多 »

反共抗俄

反共抗俄為1950年-1960年中華民國政府在台澎金馬(自由地區)所施行的重要基本國策及政治宣傳。其中,共指共產黨、中國共產黨,俄則指蘇聯(蘇俄)。該國策基準為首先認定蘇俄為侵略者,其次指出靠蘇俄幫助的中共為漢奸,並以國家民族生存為诉求,對所轄台灣民眾大力宣傳以深植人心。 當時主導反共抗俄國策的國民政府為因國共內戰撤退至台灣。該國策歷經總統蔣中正(五任)、嚴家淦及蔣經國任內,直到1980年代初期,才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國策取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共抗俄 · 查看更多 »

反共文學

反共文學為台灣1950年代特有的文學型態,另外也有戰鬥文學的別名。此種將反共產黨或者反中國共產黨當成文學唯一主軸的作品,除了受到戰後駐台之國民政府的支持外,也普遍受到1950年代以中文為母語的外省族群青睞。.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共文學 · 查看更多 »

反共救國軍

中華民國陸軍反共救國軍指揮部,簡稱 反共救國軍 (Anti-Communist National Salvation Army,ACNSA) ,為1951年至1998年間駐防於東引、馬祖列島間由陸軍總司令部直轄之軍級指揮部。該部緣起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任務為遂行當年反攻大陸計畫之情報刺探與敵後作戰的部隊名稱;後因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關係正常化,反共救國軍逐年停止對中國大陸的行動,改以靜態防禦駐守於連江縣東引鄉。1998年因精實案生效,反共救國軍裁撤改編為陸軍步兵195旅,並於2006年精進案改編為陸軍東引地區指揮部延續至今。 另外在成建制之反共救國軍編成前,於大陸地區及鄰近國家境內,曾有數十支目標以打倒中國共產黨為目標的游擊武力,其中亦多有以反共救國軍為隊名之武裝力量,然皆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掃蕩下已不復存在,在此一並列入介紹。.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共救國軍 · 查看更多 »

反華

反华、排华或恐华,在不同情境及時空脈絡下指反對、排斥或歧視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的簡要代稱。由於這兩字的實質內容取決於是「誰」(非華主流社會、反對中国政府政體或政策人士)反對「什麼」(華裔、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因此在政治論述中當被用來對华人、中國人或中国政府進行政治權益或正當性辯護,在不同的時空情境下會有不同的反應和詮釋。反华并不等于反共。 在非華人主導的社會情境下,反華一詞指的是華裔及华人為少數族裔的情境下受到主流社會的反對或排斥表現及政策。因此非漢人/華人主流社會對华人及華裔做為少數族裔產生的反对、排斥、歧視、仇视或恐惧的情绪或具體反华或排华現象,乃為族群矛盾政治緊張關係的表現, 有時和種族主義或仇視外來移民相關。這未必和在国际关系及中國外交政策上的反中或恐华相關的所謂「境外反華勢力」的政治宣傳及論述相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華 · 查看更多 »

反攻大陸

反攻大陸或称光復大陸,是中華民國政府自1949年遷往臺灣後至1980年代前的政治主張與口號,意指反攻國共內戰後被中国共产党統治的中国大陆。通常與「解救同胞」、「消滅共匪」、“反共抗俄复国”、“杀朱拔毛”等政治口號並用。 因應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兩岸情勢稍緩及國際情勢改變,反攻大陸的熱度已逐漸消退。1980年6月,時任總統蔣經國提出「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以取代前總統蔣中正與嚴家淦的「反共復國」國策,且順利成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綱領。之後,並有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等組織的具體落實。.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攻大陸 · 查看更多 »

反攻大陸去

反攻大陸去,是中華民國政府為宣傳「反共復國」而編制的一首歌曲,作曲者為李中和,作詞者為精舒。(作詞者另一說為「菁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反攻大陸去 · 查看更多 »

古風嶺戰鬥

古風嶺戰鬥發生於1932年12月1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古風嶺戰鬥 · 查看更多 »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台北市工作委員會,簡稱台北市工作委員會、中共台北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省台北市的地方组织,是中共台湾省委的派出机构。 中共台北市委為中國共產黨設置於台灣台北市之外圍組織,成立於1947年10月,以讀書會形式進行活動,由郭琇琮負責。台北市工作委員會轄下設有台灣大學附屬醫院支部、草山支部、菸酒公賣局支部、台北電信局支部、士林熱帶醫學研究所支部、雙園支部、和尚州支部及第一至第五之台北街頭支部等等。1950年,毛人鳳主導之保密局破獲該委員會,並立即逮捕委員會所有成員達51人。其中包含擔任委員會書記一職的郭琇琮在內,此「匪諜案」共有15人遭槍斃,36人被判1至15年有期徒刑。 台北市工作委員會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最大直屬機構,株連政治犯甚多。而1950年代此「北工委案」的爆發,開啟以台北市為主的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此時期甚至可延伸到1970年代,甚至到1990年代該案才藉由口述歷史等活動得以部分平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北市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台兒莊戰役

台兒莊戰役為1938年3月至4月中旬國軍在山東省南邊台兒莊與意圖由山東分兩路進攻徐州的日軍進行的戰役,這場戰役是中国抗日战争中徐州會戰的一部分。國軍在以徐州為中心地區與日軍激戰,史稱徐州会战。日軍第5師團主攻臨沂,第10師團主攻滕縣、臨城、台兒莊,均遭國軍擊退。因為是對日抗戰爆發後國軍首次取得的勝利,又稱為台兒莊大捷。但當時的日本帝國陸軍論點並不認為他們撤退代表戰敗,日軍認為即便這場局部衝突伤亡不小,但是這場戰役只是在擴張縱深的接觸戰,而非帝國大本營派令的正式作戰任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兒莊戰役 · 查看更多 »

台灣基督教

基督教在臺灣的發展歷史始於17世紀中期的荷西入殖,但全面性的發展則起始於19世紀中期臺灣開港之後。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基督教三大宗派在臺灣都有教會,但「基督教」一詞在臺灣通常專指新教,與其他中文地區的情形相同。新教由於宣教較為活躍,是三大宗派中在臺信仰人口最多的。 臺灣的基督徒人口約170萬,其中新教徒146萬人、天主教徒24萬人,雖然在整體臺灣人口中居於少數(逾7%),遠少於道教、佛教等傳統宗教,但在商界、政界等社會中堅及公眾人物階層的比例較高,使基督教在臺灣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相對於漢族,幾乎所有的原住民族以基督宗教為主要信仰(大約70%是長老會,其餘大部分是天主教或其他新教宗派),此為二戰後新教與天主教在原住民族地區的積極宣教、以及措施所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基督教新教

臺灣的新教基督徒人口約146萬人,雖然在整體臺灣人口中居於少數(逾2.6%),遠少於道教、佛教等傳統宗教,但在商界、政界等公眾人物領域的比例較高,使基督徒在臺灣社會仍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而相對於漢族,原住民族以基督教為主要信仰,此為二戰後新教和天主教在原住民族地區的積極宣教、以及措施所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基督教新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宗教

臺灣各宗教受《中華民國憲法》保障,人民擁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並且各宗教間皆為平等。除此之外,臺灣傳教環境極為自由,政府奉行政教分離原則,政府與宗教之間亦無關聯。又因臺灣為一移民社會,華人移民固有的傳統信仰如佛教、道教,在該族群中極為流行且根深柢固,而西方世界較常見的宗教,如基督宗教及伊斯蘭教,亦擁有不少的信眾。 201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發布的調查,2300萬臺灣人口中,佛教、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三者難捨難分,約佔93%。基督徒(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等)約4.5%,其他信仰或不表態,約2.5%。.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宗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佛教

台灣佛教的信仰人口約801.5萬人,佔2300萬人口的35%,其信仰人數可能與道教、儒教或其他台灣民間信仰,甚至與其他新興宗教有重疊的情況。據美國國務院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發布的資料顯示,台灣有多達80%的人口信奉某種形式,摻雜有佛教信仰因素的傳統台灣民間信仰或台灣宗教。因此就廣義而言,在台灣佛教是最大宗教。 台灣佛教系統承襲自中國閩南地區,世俗化的信仰體系(其中代表為巖仔和高僧信仰)為其一大特色,與以出家僧侶為主的叢林體系(以四大法脈為代表)並立。然而因戰後中國傳入的佛教體系一枝獨秀,蓋過原有本土佛教勢力,使得原有的本土佛教體系常遭誤解,例如世俗體系部份就經常被誤認為「佛道混合」或「非正信」,但實際上世俗體系的發展未必違反佛教原教旨。 不過,從佛教以不同形式傳入台灣後,臺灣的佛教信徒,並沒有精確的統計。因此,統計改以觀察寺院增加數目、並透過台灣社會變遷歷次調查問卷中有關宗教項目的實際統計數字,來論斷其變革的趨勢。.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佛教 · 查看更多 »

台灣地位未定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或稱台灣主權未定論,認為台灣的主權歸屬未定,是關於台灣國際地位的論述之一。 台灣地位未定之說出現於二戰戰後初期,至遲由美國駐台新聞處處長羅伯特·卡度於1946年提出該論述。美國國務院喬治·凱南與副手保羅·尼采、美國國務院特別政治事務辦公室主任迪安·魯斯克等人都在1948年提出过台灣地位未定的議論。1949年3月更有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表示:「在對日和約簽定之前,台灣仍屬於盟軍總部」;同年4月15日,美國國務院新聞事務特別助理公開表示台灣與戰時的庫頁島一樣,「其最后地位將由一項和約決定」。麥克德莫特之言是美國官方首次公開表明台灣地位未定。 随着1948年底國共內戰情勢逆轉,美國對於可能被中共佔領的台灣進行政策檢討。1949年,美國以外交與經濟手段保衛台灣的結果均告失敗,認為台灣終將落入中共之手。在國務院掌握決策優勢下,美國為擺脫介入國共內戰失敗的責任,決定從中脫身。1950年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草擬一聲明並說服美國總統杜魯門接受。1950年1月5日,杜魯門出面發表該聲明:為實踐《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台灣移交給蔣介石四年以來,美國及其它盟國均接受中國在台灣行使權力。艾奇遜當日稍後也闡釋杜魯門的說法表示:中國管理台灣已達四年之久,美國及其盟國對於該項權力與該項佔領從未發生疑問,當台灣被納為中國的一省時也未發出法律上的疑問,因為人們認為那是合法的,現在若干人認為情形改變了,他們認為現在控制中國大陸的那個勢力,對我們是不友好的,而那個勢力,不久將獲得其他若干國家的承認,因此他們就主張:「好,我們等待一個條約吧。」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1950年1月聲明「美國太平洋防線」不包括朝鮮半島和台灣,蘇聯得知後決定支持並軍事援助北韓的統一朝鮮以及中共的攻佔台灣計劃。2月14日中共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互助條約》,艾奇遜拉攏中共離間蘇聯的計畫宣告失敗,轉變成積極圍堵政策。6月25日韓戰爆發,美國為防止中共佔領台灣,杜魯門於6月27日發表聲明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實施台海中立化,同時聲明:台灣未來的地位必須等到太平洋地區恢復安全、對日本的和平條約訂立、或經聯合國審議後才能決定。後世普遍將此聲明解讀為台灣地位未定論之起源。 依國際法而言,戰爭的始末是從宣戰到和平條約生效為止,所有經過協議後的權利義務須在和平條約生效以後才能產生法律關係。1951年日本與同盟國簽訂《舊金山和約》,1952年又與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日和約》,但是在這些和約中,日本都只有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並未表明台灣主權歸屬於何方。 《舊金山和約》簽訂時,絕大多數簽約國代表的共識為台灣的地位暫時未定,應在適當時機依照《聯合國憲章》的住民自決原則,經由公民投票由住民決定,但是現今尚未為解決此問題而舉辦公民投票。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政府依據《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以及《中日聯合聲明》或《中日和約》來否定台灣地位未定論,並各自主張擁有台灣與澎湖的主權。而美國則視《開羅宣言》與《波茨坦公告》中關於台灣的部份為從未正式執行的意向聲明,且視《中日和約》未處理台灣地位,並認為台灣地位未定。美國政府在《中美建交公報》與《八一七公報》聲明了美國「認知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後表示「認知」不代表認可、不代表接受,除了「認知」以外不代表任何意義。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意為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張,亦不承認台灣是主權國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地位未定論 · 查看更多 »

台灣共產黨

台灣共產黨(1928年4月15日-1931年9月),简称台共,是台湾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在共产国际指導下,台灣青年於上海法租界成立该政党。根據共产国际對於各國支部「一國一黨」的組織原則規定,台共隸屬於日本共產黨領導的「臺灣民族支部」。由於日共於1945年以前在日本屬於非法,台共在台灣日治時期,也被台灣總督府視為非法政黨而加以取締。台灣共產黨是日治時期唯一明確提出台灣獨立、台灣革命主張的政治組織,而且成功滲透台灣農民組合及台灣文化協會,影響了1920年代台灣社會運動的發展。1931年9月,台灣共產黨黨員遭大舉逮捕入獄,台灣共產黨停止運作,宣告覆滅。.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台灣共識

台灣共識,台灣政治名詞,由蔡英文於2011年提出的政治主張,作為其總統大選政見之一。不採用馬英九政府支持的九二共識、維持限狀作為兩岸基礎,主張先以民主程序匯集台灣各政黨間對於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的共識,再以此作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談判基礎。但許多評論者認為,臺灣共識是尚未成形的設想,仍有待討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共識 · 查看更多 »

台灣獨立運動

台灣獨立運動,簡稱台獨,是台灣的政治思想之一,其主要目標是透過制定新憲法等方式,建立一個屬於台灣住民的獨立主權國家,與謀求兩岸統一的「統派」相對。實際上依照理論與目標的不同,還可細分為傳統台獨、華獨、台獨左派等流派。 台灣獨立運動面臨著種種的政治現實與國際角力,外部除須與美日兩大盟邦建立互信的軍事同盟關係,還須克服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力干涉與經濟施壓,而如何解決台灣內部在國家認同與意識形態上的多元與矛盾(統派)也是另一項難題。台灣獨立運動也透過台灣民族主義、台灣本土化運動、台灣正名運動、去中国化、強調台灣主體性等方式表現。.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台灣民族主義

台灣民族主義(Taiwanese Nationalism),或稱台灣國族主義,是一種存在於台灣的民族主義。此主義涉及了台灣人在各種層面的複雜思想體系。其宗旨在於建立一個由台灣人彼此認同且內聚的台灣國族,以台灣人自身的自主意識為思想的中心點,進而追求民族的最大利益並且擺脫來自任何境外國家及民族的直接束縛及影響。與建立在種族主義之上的族群民族主義(種族民族主義)不同的是,台灣民族主義是建構在理性主義與自由主義傳統之上的公民民族主義,僅僅強調台灣人應認同台灣這個國家,並無關乎血緣、祖先及文化及種族或族群層面的認同。本主義內涵的民族並非特指和獨尊特定的台灣族群,而是指任何認同台灣價值的台灣公民。因此,台灣民族主義係由原住民、閩南裔、客家裔、戰後移民裔及新住民等所有族群所共同擁有的。.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台灣文學

台灣文學長期因為政治、地緣因素,早期經常被視為邊陲文學或中國文學的支流,在發展上即受到相當大的壓抑。尤其在外來統治者的廣義殖民下,紛雜書寫系統使台灣文學呈現無法連貫的窘境。不過相對的,從南島語系的台灣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古典漢文(台灣傳統漢文學)、華語白話文、日文、台語白話文和客語白話文的複雜情況及斷層也豐富了台灣文學的面相。 台灣文學就廣義而言應為「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而狹義上則應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語言的作品、表現台灣人的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台灣文學歷經日治時期新文學、反共文學與西化現代主義文學的發軔萃煉過程後,1970年代之後的懷鄉、鄉土、政治、女性文學於2000年代仍以嶄新型態呈現,且佔台灣文學一定重要性。除此之外,暢銷的勵志文學、新興的網路文學和同志文學也在這波多元化的並存發展中,競相在新媒介介面或寫作技巧上,重整台灣的新世紀文學圖像。而也就是如此,台灣文學雖在影像媒體夾擊中面臨著嚴峻挑戰,依舊試圖以更創新的面貌繼續蓬勃再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文學 · 查看更多 »

台灣日報

《台灣日報》(Taiwan Daily),簡稱《台日》,公司全名為台灣報業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的一份綜合性日報,1964年10月25日創刊,2006年6月6日停刊。最後一任董事長為顏文閂,總社曾設於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88號8樓(義美食品總部同棟),總社最後社址位於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三段361號「台日大樓」。.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灣日報 · 查看更多 »

台獨左派

台獨左派,又稱左派台獨、台獨左翼、左翼台獨,簡稱左獨、獨左,是台灣獨立運動(台獨)參與者中偏向社會民主主義、進步主義等左派政治及經濟思想的派別。左派早年在台灣並不活躍,甚至誤與共產主義畫上等號,因此聲勢遠不及久居台獨主流地位的「台獨右派」,即華獨一系;但近幾年來因全球經濟大衰退與兩岸全面三通(包括開放中資與中客直接來台),使得台灣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潮在台灣社會走向主流,加上對華獨的不積極感到失望,台獨左派於青年知識份子場域的討論度逐漸上揚,尤其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發生後。 現時活躍的台獨左派團體有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自由台灣黨、基進黨、綠黨等,他們除了在社會及經濟議題上持左傾立場,也對轉型正義、婚姻平權等涉及公平正義的社會議題高度關注;政治上出於台獨主張,與民進黨等被視為台獨右派的團體合作,但又保持一定距離。.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獨左派 · 查看更多 »

台湾地区领导人

臺灣地区領導人,或称台湾当局领导人、台湾方面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新聞媒體为了描述中華民國国家元首的一個名詞。此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新聞媒体使用的標準詞彙,運用此一稱呼反映出中共当局的認知,即不再承認「在台湾的中華民國是國家」,以達政治正確的宣傳效果。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認為中國共產黨及創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已經取代中華民國政府而成為唯一的中國政府,因而不再承認1949年以後將中央政府所在地遷移至台湾地区的中華民國政府,亦不承認其最高領導人之正式官銜「中華民國總統」。在中國大陸经营的境外电视台,如凤凰卫视,则一般以「台湾领导人」这一较为折衷的称谓来指代中华民国总统。 但台灣仍使用中華民國為國號至今,因此透過选举勝出出任的國家領導人在法律上正式的官銜全名是「中華民國总统」,而並非「台灣總統」。 假若中國大陸媒體说台湾总统,等于是承认台灣獨立;但若说中华民国总统,等于承认两个中国。因此,中國大陸采用“台湾地区领导人”来代替中华民国总统:用“地区”说明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用“領導人”不等同于“总统”。中国大陆媒体也不会称之为「臺灣省省長」,因为这样称呼等同将中华民国总统降级为省级领导人,亦不符合台湾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統治的現狀。 根据北京当局的規定,中国大陆媒体不能使用“中华民国”字样描述台湾当局。但如果新闻中无法避免正式称谓,则需在其官衔或机构名称加上引号,如“中华民国总统”、“总统府”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湾地区领导人 · 查看更多 »

台湾共产党 (2008年)

台湾共产党,是臺灣農民、前民主進步黨資深黨員王老養等人於2008年7月20日在臺灣臺南縣合法成立的一個社会民主主义政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台湾共产党 (2008年) · 查看更多 »

史玉孝

史玉孝(),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广州军区原政治委员、上将。第十届全國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史玉孝 · 查看更多 »

史明

施朝暉(Shih Chao-hui,臺語:Si Tiâu-hui,),筆名史明(威氏拼音:Shĭh Míng,臺羅:Sú-bêng),外號歐吉桑,革命家和台灣獨立運動先驅,為獨立台灣會創始人,政治立場偏台獨左派,主張先獨後左。以其著作《台灣人四百年史》著名。左眼失明。未婚,亦無子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史明 · 查看更多 »

右派

右派,又称右翼,是和左派相對,一般是指保守派或溫和保守派。右派政治家一般會采取各種保守的政治立場,並且傾向于維護現存的統治。右派在不同國家與不同時期以不同的形態出現。左派與右派都是相對而言,在不同背景下兩者主張的具體內容不會相同,不能以靜態的「主義」或「階級」劃分。 在西方世界的傳统印象中,右派通常是指支持民族主義、捍衛傳統家庭和宗教(猶太-基督教文化傳統),且反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政黨,認為某些社會分層及社會不平等的現象是正常、自然且不可避免的一派。部分人則用「右派」來稱呼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支持者。不過雖說自由放任,卻不包含移民的自由移動,此外,右派對於宗教衝突比較保守,因而對於種族問題也較為謹慎乃至於排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右派 · 查看更多 »

叶发青

叶发青(),又名叶石妹,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中國抗日戰爭中遭日軍擊斃,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叶发青 · 查看更多 »

叶群

葉群,原名叶静宜,福建閩侯人,林彪妻子。国民党少将之女,在延安期间为知名社交美女之一。 早年在北京讀書,曾參加“一二九”學生運動。1936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後來到延安,1941年與林彪結婚,育有长女林立衡(豆豆)、次子林立果(老虎)。 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文化大革命期間擔任了全軍文革小組成員、副組長,林彪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辦事組成員。1969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71年9月13日,隨林彪、林立果等九人搭機出走,不久在蒙古人民共和國溫都爾汗墜機身亡,為九一三事件,終年54歲。 Category: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校 Category:中国人民解放军女性军官 Category:中共中央政治局女委员 Category:文革时期人物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女性党和国家领导人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夫人 Category:林彪家族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脫逃者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非正常死亡党和国家领导人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空難身亡者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6年入党) Category:闽侯人 Q群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叶群 · 查看更多 »

司徒華

司徒華(Szeto Wah;),暱稱「華叔」,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開平,已故前香港民主黨黨鞭及支聯會主席,被喻為香港民主派元老及精神領袖。司徒華曾經為教師,繼而為小學校長,執教四十年。自1970年代參加社會運動,於1973年出任教師工會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首任會長。1978年於九龍城發起反校長貪污的金禧事件而奠定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的地位。1985年晉身香港立法局教育界功能組別議員,同年,獲北京政府委任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1989年中国大陆学生运动(六四事件)爆發,司徒華成立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支聯會),后因不滿中共血腥鎮壓民運,司徒華與李柱銘一起退出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并參與成立香港民主同盟(民主黨前身),領導推動香港民主政制改革。不少香港人普遍認同他是最早為香港爭取民主的人。 2011年1月2日,推動民主運動多年的司徒華去世,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其發表的悼詞中,讚揚他一生熱愛中國及香港,致力推動民主發展。.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司徒華 · 查看更多 »

司徒文

司徒文(William Anthony Stanton.),暱稱比爾·史坦頓(Bill Stanton),美國資深外交官,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國際學院(NTUIC)教授,曾任美國駐澳洲、駐韓國大使館及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長,2013年7月17日,司徒文出任國立清華大學亞洲政策中心首任主任。2014年10月,司徒文就任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負責清大全球事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司徒文 · 查看更多 »

司徒拔

司徒拔爵士,GCMG,FZS,JP(Sir Reginald Edward Stubbs ,),舊譯史塔士,英國殖民地部官員,曾長年在白廳供職,後來罕有地獲外調到錫蘭的殖民地政府工作,並且在十分短的時間內升任總督之職。司徒拔曾先後出任香港、牙買加、塞浦路斯與錫蘭的總督,任內以作風率直強硬和不易妥協著稱。在任香港總督期間,司徒拔就因為拒絕對海員大罷工與省港大罷工作出讓步,結果釀成了軒然大波。他後來在任錫蘭總督時,復遇上了布雷斯格德爾事件,並在事件發生後不久引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司徒拔 · 查看更多 »

双文制

雙文制(digraphia)是一個社會語言學的術語,指一個語言使用多種文字的現象,有的學者又將它分為兩種。第一種為「共時性雙文」,即一個語言同時有多種文字。第二種則是「歷時性雙文」,即一個語言轉換文字的過渡時期。 另外,因為雙文制並不一定是一語雙文的,所以也有學者把它翻譯為「多文制」或「多文字」。.

新!!: 中國共產黨和双文制 · 查看更多 »

后海灣

--,是香港和深圳市之間的一個海灣,準確位置介乎香港新界元朗平原以西和廣東省深圳蛇口半島東南方之對開海域。 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后海灣原來整個皆屬香港管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方宣稱在1950年代曾經採取行動實際控制了部分后海灣,寶安縣可管理沿岸約200米的範圍,但當時未得英國政府確立。目前的劃界是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後生效,后海灣的香港管理界線有小許變動,有一半左右的水域被劃入广東省範圍。而在2007年,香港政府重新租用前身為香港水域的深圳灣口岸港方口岸區,以實施一地兩檢,使香港疆界重新跨越深圳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后海灣 · 查看更多 »

吳弘達

吳弘達(Harry Wu,),美籍华人,人權活動人士,1994年马丁·恩纳尔斯人权捍卫者奖获得者;曾在中國大陸期間,被中共當局關押勞改營长達19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弘達 · 查看更多 »

吳國昌

吳國昌(葡萄牙文:Ng Kuok Cheong, António,),生於廣東南海,1959年移居澳門,歷任澳葡政府第五、六屆立法會議員、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二、三屆立法會議員,目前是澳門立法會四位民主派議員之一。他同時是新澳門學社首任理事長及會員,澳門民主發展聯委會理事、澳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澳門社區發展新動力會員大會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國昌 · 查看更多 »

吳石

吳石()名萃文,字虞薰,號湛然。福建省閩侯縣螺洲鎮(今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螺洲鎮)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革命烈士,中華民國國軍將領、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在台潜伏人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石 · 查看更多 »

吳秀全

吳秀全(),又名吳敬新,是一位出身新竹的醫生及中國共產黨政治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秀全 · 查看更多 »

吳稚暉

吳敬恆(),一名脁,字稚暉,以字行,原籍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出生於江蘇武進和无锡交界處的雪堰橋。中華民國開國元老、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隨國民革命却不入公家。1947年,在原籍江蘇省武進縣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吳稚暉工書法,著作有《荒古原人史》、《天演圖解》、《上下古今談》、《朏盦客座談話》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稚暉 · 查看更多 »

吳茲明

吳茲明(),歌仔戲(薌劇)演員,工生行,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国家一级导演,,福建省漳州市薌劇團黨支部書記兼藝術總監和總導演。.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茲明 · 查看更多 »

吳沛

吳沛,四川人。本名唐卓然,曾改名唐化南,兰州军区革命英雄,曾经担任过副连长、指导员、班排长、公务员及沈阳军区装甲兵干部处处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沛 · 查看更多 »

吳澧培

吳澧培,彰化縣人,美國銀行家,現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吳澧培 · 查看更多 »

吴双战

吳雙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高级将领,河南清豐人,1963年12月參加工作,196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晉中師範專科學校成人教育畢業,在職大專學歷,武警上將警銜。 1963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63年12月至1967年4月為陸軍戰士。1967年4月至1969年9月任陸軍排長。1969年9月至1970年4月任陸軍團司令部作訓股參謀。1970年4月至1971年11月任陸軍連長。1971年11月至1972年10月任陸軍團司令部作訓股副股長。1972年10月至1979年3月任陸軍軍司令部作訓處參謀。1979年3月至1980年12月任陸軍軍司令部作訓處副處長。1980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陸軍軍教導大隊大隊長。1983年4月至1984年1月任陸軍軍副參謀長。1984年1月至1985年7月任陸軍師長。1985年7月至1990年6月任陸軍集團軍副軍長(其間: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晉中師範專科學校成人教育學習)。民间传闻其参与了八九年武装清场行动。1990年6月至1993年4月任北京軍區副參謀長。 1993年4月至1996年2月任武警部隊參謀長、武警部隊黨委委員。1996年2月至4月任武警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正軍職)、武警部隊黨委委員。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任武警部隊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武警部隊黨委委員。1999年12月至2009年12月任武警部隊司令員、武警部隊黨委副書記。2010年2月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1990年7月晉升為少將軍銜,1993年4月改為武警少將警銜,1997年7月晉升為武警中將警銜,2004年6月晉升為武警上將警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吴双战 · 查看更多 »

吴义龙

吳義龍是中國共產黨镇压的中国民主党人士。中共镇压美国总统的到访时,表面上看,中国共产党政权在这个时候未公开镇压组党者,个别地方当局最初询问过申请详细资料。但在克林顿离开中国后,当局便开对中国民主党作出打压,包括逮捕组党人士。江泽民对此非常关心,表示“近来有一个动向,就是国内外的敌对分子相互勾结,策划所谓“合法组党”,或者打着什么别的旗号搞组党的政治图谋,实际上是想在中国搞出一个与共产党分庭抗礼的反对党,最终推翻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他们的这种政治野心,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一有风吹草动,必须立即制止在萌芽状态,必须坚决彻底地粉碎他们的这种企图,切不可心慈手软。” 1998年12月21日和22日,中国民主党的主要成员徐文立、王有才、秦永敏分别在北京、杭州、武汉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3年、11年、12年。徐文立、王有才分别于2002年12月24日和2004年3月4日被流放到美国。有数以百计的中国民主党成员被拘留、逮捕、和判刑:.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吴义龙 · 查看更多 »

吴芝圃

吳芝圃(),男,原名吳殿祥,又名吳念庵、吳純甫,河南杞縣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吴芝圃 · 查看更多 »

吴荻舟

吳荻舟(),福建省龍岩縣大池鄉人。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政治人物、媒體人、文化界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吴荻舟 · 查看更多 »

同志 (LGBT)

同志是中文語境中對同性戀者的代稱之一,廣義上也可以指代LGBT(即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非異性戀群體。這一詞語用於指代性少數群體的用法於20世紀80年代末在香港興起,並逐漸流傳到了台灣和中國大陸等華語地區。時至今日,「同志」是這些地區的性少數人士用於自稱和互相指代的主流稱謂之一。相較於「同性戀」等稱謂,「同志」被認為是更為正向、性別中立和去性化的詞彙,因而獲得很多性少數人士的青睞。它也被用來彰顯LGBT群體內的團結、情誼和包容。.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同志 (LGBT) · 查看更多 »

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同盟國,又稱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部分國家(最终57个,其中5个从轴心国脱离)為抵抗軸心國的侵略而組成的聯盟,也是與軸心國對立的陣營。同盟國組成及加入盟軍的國家的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都遭到了軸心國的武力侵略,或是基於擔心軸心國會控制整個世界的原因。 最初於戰爭爆發的時候(1939年9月1日),反德同盟包括了法國、波蘭及英國,旋即英國的自治領(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紐芬蘭自治領及南非聯邦)亦加入了同盟。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美國和中華民國加入同盟國。同時1941年後,英聯邦、美國及蘇聯的領袖被稱為「三巨頭」,擔任著同盟國的領導角色。自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开始,中華民國與日本開戰(抗日戰爭),牽制了日本陸軍的行動,在當時亦是一位重要的盟友,並加入了緬甸戰場協助英軍。中華民國和三巨頭(英國、美國、蘇聯)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称为「世界權力的托管人」,後來被称为同盟國的「四警察」或者「四大国」。中美英蘇作为四大国率先在《聯合國共同宣言》上签字,之后在1943年的莫斯科会议所颁布的《四国普遍安全宣言》中「四大国」地位获得进一步确认。其他盟國包括比利時、巴西、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亞、希臘王國、英屬印度、墨西哥、荷蘭、挪威及南斯拉夫等。 於1941年1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為同盟國設計了一個名字,稱為「聯合國」。後來在1942年1月1日簽署的《聯合國共同宣言》,成為了現代聯合國的基礎。於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羅斯福的繼任人哈里·S·杜魯門總統向中、法、蘇、英、美的外長提出各國應該「商定一份和平條約及歐洲國家邊界的解決方法」,從而導致了外長理事會的建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查看更多 »

合江省 (解放区)

合江省,為中國共產黨政权在東北所成立的省。省會為佳木斯,於1949年廢省,併入松江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合江省 (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各國執政黨列表

各国執政黨列表列出了全球各國、各地區(包括中央政府無法直接有效統治的)以及海外領土正在執政的執政黨;如有多個政黨組成執政聯盟時,以執政聯盟中最大的政黨(通常總統、總理/首相由最大政黨領袖出任)為執政黨。除地區動蕩以外,執政黨選舉一般为4年左右一次。 本列表依照各國和各地區的國家地區代碼,分洲別排列。各國執政聯盟內小黨請參見該國立法機構、對應國會選舉、該國總統總理列表或是主要執政黨的條目。.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各國執政黨列表 · 查看更多 »

吕骥

吕骥(),湖南湘潭人,中国现代音乐家,1931年加入左聯,四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等职,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写有《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自由神》、《凤凰涅磐》、《新编九一八小调》等歌曲,《论国防音乐》、《中国新音乐的展望》、《民间音乐研究提纲》等音乐论著。 他是著名女歌手周筆暢的曾外叔公。.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吕骥 · 查看更多 »

吕枫

呂楓(),河北盧龍人,前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吕枫 · 查看更多 »

吉林省政府 (消歧義)

吉林省自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立吉林省以來,其地方政府組織形式歷經多次變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吉林省政府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坎市龍岩戰鬥

坎市龍岩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12日-1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閩西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坎市龍岩戰鬥 · 查看更多 »

多松年烈士故居

多松年烈士故居,是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國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該文物是早期中國共產黨黨員、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烈士多松年的故居,亦是他出生、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地方,佔地面積為648平方米。多松年烈士故居在1996年列入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狀況曾引起關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多松年烈士故居 · 查看更多 »

大同酒家

大同酒家位于中国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西濠口,是一间带有广州特色又具有中西合璧装饰豪华、集饮食娱乐于一店的“老字号”国家特级酒家。大同酒家最初在香港上環創立。“大同”意为世界大同,即天下为公,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的意思。 廣州大同酒家門前曾有一對聯﹕「大包易賣,大錢難撈,針鼻削鐵,只向微中取利。同父來少,同子來多,簷前滴水,何曾見倒流?」香港大同酒家店內則有區襄甫所書此聯的鏡屏。.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同酒家 · 查看更多 »

大同集宁战役

大同集宁战役是中国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役。1946年7月至9月间,聂荣臻和贺龙指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部队,在山西省大同和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一部)集宁地区对国军傅作义部的攻城打援作战。由于聂贺指挥失当,解放军不但没有取得原定目标,还直接造成边区中心张家口失守。 北线大同集宁战役由解放军在7月下旬首先发起。7月20日,解放军为攻占大同,在应县与国军激战,始终未能攻克。8月,解放军围攻大同。傅作义部队全力增援大同守军,9月,傅作义第35军进攻集宁以解大同之围,此时国共在集宁处于胶着状态,大同又迟迟未能被中共攻克,故解放军主动撤退。此战役,大同守将楚溪春以一个步兵师阻挡10倍于己的兵力45天。解放军在大同作战失利,导致中共控制下的华北区中心城市张家口处于危境。9月下旬,国军36集团军乘中共主力在大同之际,进攻张家口。国军采取奇袭,自长城北侧荒芜地带以骑兵突然进攻兴和,尚义,解放军仅有一个连守张家口,猝不及防。 10月初,应马歇尔要求,国民政府下达第三次停战令,但停战令期限刚过,10月11日国军占领了张家口(張家口戰役)。此事引起国共谈判趋向破裂。张家口被占领是中共遭遇的重大挫折,故中共在重庆《新华日报》,以及友党民盟报纸中,大量报道国军占领张家口,追究其破坏和平的责任。而此时国民政府单方面召集国民大会又遭到中共坚决反对。正在斡旋国共冲突的的民主人士梁漱溟看到政府攻占张家口的报纸后称“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去。” Category:1946年国共内战战役 Category:山西民国时期战役 Category:内蒙古民国时期战役 Category:大同军事史 Category:乌兰察布军事史 Category:集宁区 Category:1946年7月 Category:1946年8月 Category:1946年9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同集宁战役 · 查看更多 »

大字报

大字报是张贴于墙壁的大字书写的壁报,是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1980年代的流行于中国大陆的言语—书写形式;是文化大革命“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之一。它既是一种言语—书写形式,却又不单纯是言语—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政治工具,与当时频繁政治运动相关联的阶级斗争、政治暴力的实现方式。 大字报也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泄露了中國共產黨的机密。在文革时期,美国情报机构十分关注这些大字报所披露的内容,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这些大字报 。.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字报 · 查看更多 »

大屠杀列表

本列表按照发生年代的先后顺序列举世界历史上发生的大屠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屠杀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咕咕咕雞

大咕咕咕雞是一名中國網路寫手,曾用筆名包括佛摟蜜、張大錘等,被其讀者稱為「嚴肅文學大師」「特師」(即「特級大師」的簡稱)「咕寶」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咕咕咕雞 · 查看更多 »

大国

大國(Great power),又稱強權、強國,是指在國際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較高優勢的國家及被認為具有施加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的能力和專長。大國特有的具有軍事和經濟實力,以及外交和軟實力的影響力,這可能導致中或小的國家採取自己的行動之前考慮大國的意見。「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大國(強權)也可以分成幾種,常見的分類有二:「主要大國」(major great power)及「超級大國」(superpower),超級大國指「主要大國」中具有同時擊敗兩個以上其他同級強權實力者。另有地域大國(Regional power)的用法,指在某個洲或地區中,權力資源最具優勢的國家,但這些國家未必是整個國際體系的「主要大國」,例如阿根廷、伊朗。.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国 · 查看更多 »

大王殿戰鬥

大王殿戰鬥發生於1931年1月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王殿戰鬥 · 查看更多 »

大灣區人

大灣區人是一種在2017年尾至2018年始被提倡的身份認同概念,是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尤其是香港居民的「未來的新身份」,該概念的提倡者是一些中國內地或親中人士,他們認為隨着粵港澳大灣區進一步融合,區內的人們自然會產生「灣區人」概念,認為畢時「人們不再以城市本位去思考,而是用最科學、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選擇就業、置業和生活的地區」。 該概念被媒體報導後隨之引起社會爭議,有意見認為其矮化香港人,並破壞他們的身份認同,又認為該概念的提出者將經濟話題扯到身份認同上是企圖挑動政治矛盾。亦有意見認為,如果大灣區真的能改善香港人生活,香港人不會介意增加「大灣區人」這個身分。.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灣區人 · 查看更多 »

大秦帝国之崛起

,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西安曲江大秦帝国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制作的中国大陆古装剧,导演丁黑,宁静、邢佳栋、张博等人主演,2011年4月杀青。本劇讲述宣太后芈八子和儿子秦昭襄王嬴稷的权力更迭,於2017年2月9日,在央视一套首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秦帝国之崛起 · 查看更多 »

大纪元时报

《大紀元時報》是一份發行多语種及多国域性平面報刊的國際新闻機構。編輯總部位於美國華盛頓。該報由法輪功學員於2005年在紐約創辦,該報稱獨立於黨派及商業集團之外,宗旨為「維護人權普世價值、揭露中國共產黨政權極力隱瞞的新聞真相」。該報網路版有21種語言,紙本有中、英、法、德、韓、俄等10多種語言版本,於全球約35國家發行免費、收費版共150萬份,例如在美國、加拿大、香港、日本、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多處旅遊景點、學校及公共場所免費發放,或在通路販售,2006年週發行量達130萬份,主要刊登內容包括主流新聞與評論,亦有文化、體育、娛樂及旅遊等方面的副刊,以及社區廣告等等。2016年3月起,香港大紀元宣佈從免費報章改為收費報章,每份定價港幣8元,在全港250多個報攤正式出售,但同時亦以「非賣品」形式在部分地點有限度免費派發。.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纪元时报 · 查看更多 »

大草体

大草體原名狂草體,是一款模倣毛澤東書法的草書字體,由中國書法家李金鐸書寫,北京方正集團於2008年開發。它基於簡化字的GB2312標準(7412字),但由於草書恣意揮灑的特性,實際上簡體、繁體兼而有之。既保留了“毛體”書法原有的特點,如奔放的線條、強烈的動感,又保持了整體風格一致,筆形規範統一,具備意識性。 現在大草體多與毛澤東書法真跡一併應用於與毛澤東本人和中國共產黨相關文藝作品領域,如影視標題和黨慶活動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草体 · 查看更多 »

大跃进

大躍進是於1958年至1962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試圖利用本土充裕勞動力和蓬勃的群眾熱情在工業和農業上不切实际地增产(即「躍進」)的社會主義建設運動。有人口统计学學家估计,於大躍進非戰爭期間,死亡人數在1,800万至3,250万之间。历史学家冯客声称“胁迫、恐吓、系统性暴力构筑了大跃进的基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的大屠杀”。 由於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等高層發動了「大躍進」運動。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正式提出“大跃进”口号。1958年5月召开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为大跃进正式制定任务和目标,成为发动“大跃进”运动的一次重要会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提出1958年钢的产量要比1957年增加一倍,达到1,070万吨;并且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 脱离实际的“大炼钢铁”运动随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人民公社化运动也严重地伤害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无法保证,人民生產意願降低,導致連年饑荒。为保证农产品达标,农村开始虚报粮食产量,“大放卫星”现象蔓延开来。但是中国对于粮食的征购却按照虚报产量制定标准。大跃进运动浮夸的现象和很快暴露的问题也招致党内外大量的质疑之声。苏联对人民公社的质疑加深了两国嫌隙,而党内的意见分歧甚至分裂集中反映在庐山会议“彭德怀反党集团”事件上,彭德怀因在与会期间批评大跃进政策而遭到毛泽东整肃,支持彭德怀意见的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一批中共元老人物受到牵连,全国范围内一大批中共干部和相关人士以“反右倾”而被整肃,造成“跃进”在政策上并未及时刹车,进一步助长了“跃进”风潮,而领会毛泽东意图的林彪则从此在政治上崛起。此后,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对政策的批评引起党主席毛泽东不满,最终导致党内高层意见出现分歧。 大跃进的后果使得这场运动最终难以为继,钢、铁合格率低下,大量资源遭到浪费,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产业结构畸形和农业生产的不足,加之人民公社刮起“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高指标引发的“浮夸风”,以及脱离实际的生产瞎指挥风,强迫命令风和干部特殊化风“五风”和公共食堂的浪费,與贪污腐化、强征强搶强佔,導致無权势的农民百姓大量死傷受害 ,最终酿成全国大饥荒的悲剧。从1960年冬开始,这场脱离实际的运动逐渐被当局叫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跃进 · 查看更多 »

大橋戰鬥

大橋戰鬥發生於1932年6月1日-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北萬載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橋戰鬥 · 查看更多 »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34號釋憲案

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34號釋憲案又稱為設置廣告物污染環境案,是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在2015年12月28日做出的違憲審查。聲請違憲審查的緣由是因法輪功成員張貼相關布條,遭臺南市政府公告開罰。基於法律明確性原則、場域理論和言論自由,司法院大法官檢視《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的合憲性,裁定臺南市政府的相關公告違反《中華民國憲法》。這次解釋也是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34號釋憲案後,確立經濟性言論和商業言論自由至少受到中度以上的違憲審查保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法官會議釋字第734號釋憲案 · 查看更多 »

大海航行靠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原名《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创作于1964年春天,由李郁文作词,王双印作曲,在周恩来的指导下稍作曲子上的修改。该曲是一首歌颂毛泽东思想的歌曲,反映了当时中国工农兵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热潮,也因此该曲在文革时期传唱度极高。该曲歌词简短,曲调明快,琅琅上口。另外,该曲曾在第三世界相当风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海航行靠舵手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国

大日本帝國(;中文又譯為日本帝國)是日本在1936年至1947年間所使用的國號,在法律使用上最早出現於1889年公佈的《大日本帝國憲法》,在1936年後才成為日本官方文件上的通用國號。現在「大日本帝國」一詞主要是指日本在1868年江户时代結束至1947年新憲法施行之間的歷史時期。 日本經過王政復古大號令及戊辰戰爭後,政治權力從武家(幕府)重回天皇手中,開始了明治維新現代化進程。《大日本帝國憲法》於1889年發布,至1890年11月29日召集了第1回帝國議會。由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範圍,國力逐漸壯大,成為當時世界上唯一位於東方世界的列强。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中叶,日本曾经在中国的五个城市中开辟过专管租界,有天津日租界、苏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重庆日租界和汉口日租界。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英國結成同盟,雙方的友好關係一直延续到1923年盟約失效。二十世紀初,加藤高明内閣於1925年3月公佈《普通选举法》,同年4月22日為抑制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公佈了《治安维持法》,於5月12日起施行。《普通选举法》在1928年2月20日舉行的第16回眾議院議員總選舉得到實行,自加藤高明以后的六代内阁皆为众议院多数党交替组成的政党内阁,由立憲政友會及立憲民政黨两大政党轮替执政,開始了「宪政之常道」的惯例。 1930年代中期後,自1912年第一次護憲運動以來的政黨政治日漸衰落。早年军部興起法西斯主義,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後,军部便乘機制造了一连串政变。1936年,日本爆发二二六政变事件,事後军部扶植了傀儡广田弘毅内阁掌政,广田弘毅按军部的意思改组政府,规定内阁中的陆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以上的现役军人担任,使内阁成为军部的傀儡。日本自始确立了其军国体制,統制派與大政翼贊會掌控了政治權力。1936年11月与納粹德國签定《反共产国际协定》,次年意大利加入。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向中國宣戰。1940年9月27日,大政翼贊會促成了《三国同盟条约》的簽定,日本成為軸心國成員之一。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參與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向同盟国投降,成為軸心國陣營最後一個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这也意味着大日本帝国已名存实亡。隨後同盟國實施軍事占領,同時修改憲法與改造政治制度。1947年《日本國憲法》頒布後,日本官方不再以此為正式國號。1951年9月8日,《三藩市和約》簽定,日本才结束长达七年的盟军占领时期,并恢复正常国家地位。 這是日本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大日本帝國自1868年明治天皇发表《五条御誓文》至1947年修改憲法為止,存在79年,帝国的疆域在1942年达到最盛,控制着大约7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多的人口,这大約相当于当时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六。期間,大日本帝國在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自明治維新主張脫離亞洲開始的國力提昇,使日本很早就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大日本帝國時期的日本經歷迅速現代化,出現空前的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對後世的發展有着深遠影響。這段時期的日本積極進行軍事擴張,先後經歷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塑造了近現代東亞的政治局勢,戰爭同時為世界各國遺留不少歷史爭端,至今仍未能平息。.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大日本帝国 · 查看更多 »

天安門文件

《天安門文件》(The Tiananmen Papers)是一部由關於中國六四事件的政府內部檔案編輯而成的英文書籍,檔案由一位化名「」的人提供,美國林培瑞教授主譯,美國黎安友教授負責编辑,柏克萊加大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寫結語,於2001年1月由美國出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天安門文件 · 查看更多 »

天安门

天安门坐落在中國北京市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設計者為明代的御用建築匠師蒯祥。天安門始建于明朝永樂十五年(1417年),時稱為承天門。清朝順治八年(1651年)更名為天安門。1925年10月10日,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天安門始對民眾開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並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之一。1961年,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佈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天安门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天主教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會

天主教會(Ecclesia Catholica;καθολικην εκκλησίαν;意為“大公教会”)是基督教各教派中人數最多的教會,其以羅馬主教(即教宗)為領袖,故又称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羅馬公教會或羅馬大公教會,對西方文明有重大的影響。在沒有歧義的情況下,天主教會可等同於天主教,後者為基督教三大宗派之一。 根據《宗座年鑑》的統計,全球天主教會約有12.54億信徒,約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天主教會 · 查看更多 »

天門戰鬥

天門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2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湖北省天门县张家场(在今天门市九真镇),中共方面又称为张家场战斗或九真张家场战斗,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红三军。此次战斗,国军取得完全胜利,亦被认为是在夏曦主导下,红三军“得不偿失的消耗战”。 这是自5月初,国军对红军发起的刁汊湖戰鬥的另一戰場,戰鬥起初,「鄂豫皖剿匪軍左路」第44師師長蕭之楚急行佔領應城皂市,並以此為據點對天門猛攻。5月23日,贺龙段德昌和代政委宋盘铭率红三军主力,对皂市附近九真镇张家场一带的国军第44师132旅及补充团(分由44師長蕭之楚、徐源泉(湖北全省清郷督辦)率)发起袭击。29日,国军第44师131旅和补充一团从皂市来援,红军退至文家墩。30日,国家第10军特务团来援。红三军撤出战斗。国军131旅旅长于兆龙以下八百人伤亡。31日,国军出击至柳河,红三军主力已撤退。 张家场战斗遗址现已列入天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天門戰鬥 · 查看更多 »

太平輪沉沒事件

太平輪沉沒事件發生於1949年(民國38年)1月27日,中華民國中聯企業公司向太平洋船務公司租用的客輪「太平輪」因超載(2,093噸)和於夜間航行时沒有開啟航行燈,在上海開往基隆的途中于在舟山群島海域的白節山附近與一艘載有2,700噸煤礦及木材的貨輪「建元輪」相撞,兩船相继沉沒。太平輪上共證實932人喪生,而建元輪則有72人罹難。澳洲軍艦救起34人,加上由舟山群島漁民所救的未記名人員,共只有50多人生還。.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太平輪沉沒事件 · 查看更多 »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是一首歌頌中國共產黨已故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歌。该歌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调,于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创作,词和曲的作者分别为付林和王锡仁,原唱卞小贞。钢琴家理查德·克莱德曼在中国举办个人音乐会“东方情调钢琴音乐会”时,曾专门演奏由《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改编的钢琴曲。.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 查看更多 »

外蒙古独立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上半葉脫離中國獨立的历史事件。 中國自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實行自治。1921年在蘇聯紅軍的介入下,中華民國政府尚能掌握內蒙古,而外蒙古地區成為不受管轄處於實質獨立狀態。外蒙古前後多次宣布獨立,雖曾獲得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不過於冷戰期間曾有爭議。外蒙古包括现在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蒙古国雖是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国家,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被俄国控制。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时唐努乌梁海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另一部分则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庫蘇古爾省,今日俄蒙界線便因此而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外蒙古独立 · 查看更多 »

外文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英語:Foreign Languages Press)是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下屬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對外出版機構。成立於1952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外文出版社 · 查看更多 »

女神 (詩集)

《女神》是郭沫若的首部詩集,也是中國新詩的早期代表作品。1921年8月由上海泰東書局出版。 集中共收詩57首(含三齣詩劇),創作於作者留日期間的1918年-1921年。部分作品曾先在宗白華主編的上海《時事新報》副刊《學燈》發表過。 《女神》收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卷;另有單行本行世。在香港則由三聯書店出版單行本(三聯文庫60)。.

新!!: 中國共產黨和女神 (詩集) · 查看更多 »

姜玉堆

姜玉堆,香港親共人士,現任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致力在香港推動國民教育。.

新!!: 中國共產黨和姜玉堆 · 查看更多 »

姜贵

姜贵(1908年11月3日—1980年12月1日,原名王林渡,又名王意坚)山東省諸城縣相州鎮出生,是中華民國著名小说家,也是台灣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作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姜贵 · 查看更多 »

姜毅英

姜毅英(),原名姜鹤根,中華民國陸軍少將,生於浙江省江山縣,1932年中學畢業後考入浙江警官學校,畢業後入軍統局從事無線電收發和電文破解工作,因功晋升少將,為中華民國首位女性少將。台灣模特兒倪雅倫是其孫女。.

新!!: 中國共產黨和姜毅英 · 查看更多 »

姜戎 (作家)

姜戎,原名呂嘉民(1946年4月-),生于中共管辖下的苏北根据地,祖籍上海 。呂嘉民曾為《北京之春》雜誌任總編輯,亦曾為中國工運學院副教授及北京某大學研究生,現已退休。2004年以姜戎為筆名寫下其第一部著作《狼圖騰》。 現時其配偶是著名女作家張抗抗,在之前他曾經歷過兩次婚姻。 呂嘉民本人十分低調,除了接受媒體作私人採訪外,他從未在公開場合露面。.

新!!: 中國共產黨和姜戎 (作家) · 查看更多 »

姜春云

姜春雲(),山東萊西人。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曾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姜春云 · 查看更多 »

姜文錫

姜文錫(강문석,),北韓政治家,國內派人,官至朝鮮勞動黨社會部長,後因捲入間諜罪而被開除黨籍和職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姜文錫 · 查看更多 »

婉容

婉容(),郭布罗氏,字慕鸿,号植莲,达斡尔族,籍属满洲正白旗。清朝逊帝溥仪嫡妻,逊清小朝廷和滿洲國皇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婉容 · 查看更多 »

嫩江省 (解放区)

嫩江省,為中國共產黨在中国東北解放区所成立的省級行政區之一。省會為佳木斯,於1949年廢省,併入松江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嫩江省 (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季允石

季允石(),江苏海门人。男,汉族。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5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山东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季允石 · 查看更多 »

季詩傑

季詩傑(英文:Gavin Kwai),前香港大律師,現事務律師,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法律系及香港大學法律系,前社會民主連線成員,曾任該黨秘書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季詩傑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

孫中山(),名文,幼名帝象,譜名德明,字載之,號逸仙、日新。流亡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故通稱孫中山。生於大清帝國廣東省廣州府香山縣翠亨村,祖籍广东省东莞。清末民初醫師、政治家、革命家、哲学家,是中華民國奠基人,亦是中國國民黨之創黨人。1905年,在日本東京組成中國同盟會,被推為總理;確定「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政綱,提出三民主義學說。在日本東京由黑龍會領袖內田良平的号召下與華興會以及光復會等組織籌備成立中國同盟會,後於東京黑龍會總部組成中國同盟會,孫中山主張使用狀似日本軍旗「旭日旗」的「青天白日旗」,反對使用黃興所提出的井字旗作為革命旗幟,並在黑龍會等組織的支持下被推為總理。1911年12月29日,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布就职,建立中华民国臨时政府。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40年4月,國民政府明令尊稱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共產黨尊其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 孫中山童年曾受太平天国的影响,就有革命思想。但到了青年時期,他依舊未有行動,28岁上書清朝重臣李鴻章,建言改革,卻遭遇李的冷落。日本命令將兵遣師,侵入中國。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中國國民黨前身)。1895年,兴中会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原本,孫中山提倡以武裝革命推翻滿清統治以建立中華民國,但民國建立以後,他得不到北洋軍人的信任、支持,所以他又提倡武力推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於是遭受許多非議。他提出三民主義等政治綱領,影響中國政治至深,中国国民党尊其為唯一總理。 孙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中山 · 查看更多 »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广州大元帥府舊址”為依托建立的遺址性紀念館。该处旧为孫中山於1917年興建於此地的廣東大元帥府。於2006年5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孫國棟

孫國棟(),廣東番禺人。著名中國歷史學家,教育家、哲學家、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與中文系主任及新亞書院文學院院長、香港新亞中學前校董會成員(即於1973至1983年擔任校監一職)。孫氏專於研究唐宋史,為唐宋史大家。尤以唐宋社會門第變遷、唐宋政制與官制的研究最為史學界推祟。另外,他是歷史學家錢穆的弟子。而前新亞中學校長及現任校監屈啟秋(1973年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則是他的學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國棟 · 查看更多 »

孫穗芳

孫穗芳(),生於中國上海,美籍華人,是孫文的孫女,孫科的非婚生女,孫科第三女,母亲严蔼娟。現任孫中山和平教育基金會主席,在深圳創辦了孫逸仙心血管醫院,著有《我的祖父孫中山》和《我的祖父孫中山先生紀念集》等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穗芳 · 查看更多 »

孫維世

孫維世()女,小名孫光英,四川省南溪縣人,孫炳文之女,周恩来与邓颖超义女。中华人民共和国话剧及电影导演,1968年10月14日在狱中被迫害致死,终年48岁。1977年6月9日,文化部艺术局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为孙维世举行遗像安放仪式,给这位人民艺术家平反昭雪。.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維世 · 查看更多 »

孫炳文

孫炳文(),字浚明,四川南溪人,祖籍湖北麻城,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炳文 · 查看更多 »

孫成敖

孫成敖(1943年-),中國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文學研究者,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正高級職稱),中國共產黨員。 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在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專業畢业(1966年),留校任教。 1982年獲派留學巴西。 他編寫了北京大學出版社版《拉丁美洲文學史》(西語文學章節是趙德明、趙振江、段若川編寫)、《插圖本拉美文學史》(西語文學章節是李德恩編寫)和百花文藝出版社版《拉丁美洲小說史》(西語小說章節是朱景冬編寫)的巴西文學章節。 譯有巴西若熱·亞馬多、保羅·科埃略等葡萄牙語作家作品多種。 他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国文学卷》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學條目的編寫工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孫成敖 · 查看更多 »

學友社

學友社(Hok Yau Club)是香港公共性質慈善機構及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機構會員,主要服務青年學生。成立於1949年,前身是「學友中西舞蹈研究社」(Hok Yau Dancing Club)。其宗旨為「探求真知,服務社會」,向學生提供輔導服務,舉辦各類課餘活動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學友社 · 查看更多 »

學習時報

《學習時報》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所主辦的機關報,是中央党校屬下的单位,首刊於1999年首次發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學習時報 · 查看更多 »

孔庙

孔庙,又称夫子庙、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通常称为文庙,本是中国纪念孔子、供后人祭祀孔子的庙宇式建筑,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借以宣传儒家思想的庙宇。 随着中国文化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影响加深,越南、朝鲜、日本等地都兴建了许多孔庙。18世纪以后,在欧洲、美洲等地也相继出现了孔庙。海内外孔庙曾发展到三千多处(目前尚存一千三百多处)。.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孔庙 · 查看更多 »

孙英

孫英(),天津宝坻人。195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学院历史系。.

新!!: 中國共產黨和孙英 · 查看更多 »

宣化店戰鬥

宣化店戰鬥發生於1932年7月1日-8月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宣化店戰鬥 · 查看更多 »

宣戰

宣戰是指一個國家宣告該國与其他(可多於一個)國家處於戰爭狀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宣戰 · 查看更多 »

宮本顯治

宮本顯治(),日本政治家、文藝評論家、社會主義者。他在二戰以前作為日本共產黨黨員從事地下活動,戰後自1958年開始擔任日本共產黨書記長達40餘年之久,為日本共產黨最高領袖。歷任該黨書記長、委員長、議長職務。後來又擔任過兩屆日本參議院議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宮本顯治 · 查看更多 »

家樂福

家樂福(Carrefour)是一家法國的大型量販業集團,也是量販店(Hypermarket)業態的首創者。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大。家樂福還在一些國家地區發展了便利商店型態店。員工總數僅次於沃爾瑪,是美国《财富》杂志2015年评选的全球最大500家公司的排行榜中的第62名。值得一提的是,家樂福在台灣的便利商店型態店總數為全球之冠。.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家樂福 · 查看更多 »

宜宾市

宜宾市(四川话拼音:ȵi2bin1;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四川省中南部。市境东界泸州市,北临自贡市,西接乐山市、凉山州,南邻云南省昭通市。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东南为云贵高原大娄山区,西部为大凉山区,东北部为川东岭谷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金沙江自西向东横贯市境,于宜宾城区与岷江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故宜宾有“万里长江第一城”之称,长江由宜宾至宜昌一段亦称川江。全市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人口449万。宜宾酿酒业发达,以五粮液为名酒代表,被誉为“酒都”,亦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宜宾市 · 查看更多 »

宜瓦战役

宜瓦战役又稱宜川战役或者瓦子街战役,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一次重要战役,交战双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领导下的国民革命军,发生于1948年2月29日至3月3日。此役最终以解放军大部歼灭国军第29军获得大胜而结束,次战役之后,国共双方在西北地区的战略局面彻底转变,解放军转入外线进攻而国军则转入战略防御。 1948年2月,彭德怀率军攻打宜川,當地國軍守軍僅有整編第24旅,立即向西安求援。胡宗南接到宜川被围的電報,一面严令守敌坚守待援,一面急令整编第29军军长刘戡率部火速救援。2月26日刘戡率第27师和第90师两个整编师驰援,胡宗南指定刘戡走经瓦子街的洛宜公路,遭到彭德怀伏击,被包围。刘戡的先遣队很早就发现解放軍埋伏,27师师长王应尊向刘戡提出了先集中力量打观亭,然後由觀亭前往宜川解圍。刘戡向胡宗南匯報,但這一建議被胡宗南否決。胡宗南仍要该军 “按照原定计划,沿洛宜公路迅速前进”。刘戡曾激動说:“算了,打完了事!”。 2月29日三纵独立二旅一个营曾突入宜川城内,3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一、二、三、四、六纵队发起攻击,经两天激战,3月3日,刘戡兵溃,自杀身亡,臨死前,刘戡绝望地致电胡宗南:“败局己成,决心流尽最后一滴血”。中将师长严明,少将旅长周由之、李达及少将副师长李奇亭,少将师参谋长曾文思等皆殉職。只有王应尊負傷突圍成功。 宜川战役結束,解放軍共歼灭国军的第24旅、第47旅、第53旅、第61旅、第31旅旅部5个旅29480人。解放軍伤亡5252人。蒋介石於1948年3月2日的日记寫道:“宜川丧师,不仅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而且为无意义之牺牲,良将阵亡,全军覆没,悼恸悲哀,情何以堪?”刘被追赠为陆军上将,1953年又被追赠陆军二级上将。.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宜瓦战役 · 查看更多 »

宜黃戰鬥

防禦宜黃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17日-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宜黃戰鬥 · 查看更多 »

宜春戰鬥 (國共內戰)

宜春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1日-2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宜春戰鬥 (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宗庆后

宗庆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1991年至今担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曾经是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2010年的胡润百富榜中成为中国首富。及後於2016年胡润百富榜中,以1120億人民幣財富排名第5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宗庆后 · 查看更多 »

安娜·路易絲·斯特朗

安娜·路易丝·斯特朗(Anna Louise Strong ),美国左派作家、记者。以其对共产主义运动和親苏联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报道与支持最为著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安娜·路易絲·斯特朗 · 查看更多 »

安子文

安子文(),原名安志瀚,陝西子洲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中共中央委員,曾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人民政府人事部部長、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撰寫了《培養革命接班人是黨的一項戰略任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安子文 · 查看更多 »

安乐业

安乐业(,),笔名东赛(,英文使用Namloyak Dhungser的拉丁字母转写)藏族,生于中国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唐乃亥乡(古为拉德部落所在地)。澳大利亚作家、藏中双语诗人、藏学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安乐业 · 查看更多 »

安徽省 (中華民國)

安徽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中七省之一。簡稱為「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安徽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安內攘外

安內攘外,全稱為「抗日必先勦匪,攘外必先安內,安內以攘外,剿匪以抗日」是中华民國国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1931年7月23日(九一八事變前夕),发布的《告全國同胞一致安內攘外》一文提出的政治导向,以保持國家的領土完整與獨立為優先,完成對日抗戰之戰略準備為最終目標。 蔣介石有鑑於中華民國當時所處於的環境情況下,於一二八事變停戰後,1932年6月14日所正式發表當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國策,以剿共治標,建設治本,實行先安內後攘外的政策。與中國共產黨的反蔣抗日政策相對立,被中國共產黨形容為「不抵抗政策」。直到1936年12月12日發生西安事變,蔣放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被迫與中國共產黨合作抗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安內攘外 · 查看更多 »

安東省 (解放區)

安東省,為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所成立的省份之一。省會為通化市,於1949年廢省,併入遼東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安東省 (解放區) · 查看更多 »

宋家皇朝

《宋家皇朝》(The Soong Sisters)是一部於1997年出品的香港電影,由張婉婷擔任執導,以及由張曼玉、楊紫瓊、鄔君梅等擔任演出。 此電影的主要內容以講述20世紀上半葉曾左右中國政治、經濟大局的宋嘉澍家族的故事作為主軸,通過描寫宋家三姐妹的性格及歸宿,側寫從辛亥革命到對日抗戰的中華民國歷史。.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家皇朝 · 查看更多 »

宋世雄

宋世雄出生于中國北京,是中國大陸1949年后第一代播音員,後期成爲體育電視節目的解說員,尤其擅長解說足球和排球比賽。.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世雄 · 查看更多 »

宋彬彬

宋彬彬,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用名宋要武,為中國共產黨元老宋任窮之女。文革期间著名红卫兵,曾因一张给毛泽东带红袖章的照片闻名全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彬彬 · 查看更多 »

宋国锋

宋国锋(),話劇演員,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國家1級演員,現在是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黨委書記兼院長。 他是史上第1位得到3次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話劇演員。 主要演出作品《父親》、《凌河影人》當選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10大劇目。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話劇演員 Category:宋姓.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国锋 · 查看更多 »

宋照肅

宋照肅,男,汉族,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人。196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政治系。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照肅 · 查看更多 »

宋汝棼

宋汝棼(),原名袁綍绪,生于山东烟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汝棼 · 查看更多 »

宋时轮

宋時輪(),出生於湖南醴陵北乡黄村,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级将领、上将。 宋时轮早年就读于黄埔军校,红军时期出任红三十军和红二十八军的军长,参与过长征,曾有过三次入党的经历。抗日战争时期出任八路军七一六团团长和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出任华野十纵司令员和第三野战军九兵团司令员,参与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0年,宋时轮率部参与朝鲜战争,指挥长津湖战役,击退美陆战一师。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宋时轮后来担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軍事科學院院长等要职。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宋时轮 · 查看更多 »

寧漢分裂

寧漢分裂是1927年國民政府北伐期間,国民党内部以南京蔣介石(蒋中正)为首的清共势力和武汉汪精卫(汪兆銘)为首的容共势力发生分裂的事件。寧、漢分別指南京(舊稱江寧)和武漢。 蘇聯為赤化中國奪取政權而指示中國共產黨將中國國民黨分化為左右派,當時屬於國民黨左派的武漢國民政府受蘇聯鮑羅廷控制,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另組南京國民政府,主張清黨。事件最終以武漢國民政府內汪兆銘識破蘇聯與中國共產黨的奪權計劃主動進行和平分共告終。.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寧漢分裂 · 查看更多 »

寶安縣

寶安縣,為中國舊縣名。东晋时设置,唐朝废。明朝时,以故地置新安縣,屬廣東省廣州府。民国初年,复称宝安县,後屬惠陽專區管轄。历史上,宝安县和新安县轄地包括現在的香港全境、深圳大部分領土等。故此,香港原居民及深圳原居民均將籍貫列作「廣東寶安」或者「寶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寶安縣 · 查看更多 »

对中国共产党的称谓

对中国共产党的称谓分为“褒称”和“贬称”。褒称是出于感激、赞美、颂扬、政治、利益等目的,对中国共产党使用的称谓;贬称是出于貶低、嘲讽、敵視或侮辱等目的,对中国共产党所使用的俚语、俗语或「輕蔑」。.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称谓 · 查看更多 »

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可以根据政治意識型態分为“亲中共”和“反中共”两大立场。 “亲中共”是支持中国共产党。亲中共人士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带领数亿中国人民反抗压迫、殖民统治,对中共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发展政策具有很高的支持率和认同度国家统计局: 中国共产党获很高支持率 。亲中共人士常被中共称为爱国人士。 “亲中共”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成为社会普遍共识;第二,对中共和国家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举办大事、应对难事具有很高的满意率,全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第三,对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依然保持较高信心,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看待理性,“关心担心但不害怕”是社会主流;第四,改革开放受到广泛拥护,民众生活改善、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与“亲中共”对立的“反中共”人士的一般共识是,中共邪恶无比,但出发点各有不同。有人认为中共出卖国家不是真爱国,所以中共很邪恶。有人认为中共太注重大一统、剥夺人民自决权,所以中共很邪恶。因此,“反中共”人士对一些反共人物(如蒋介石等)的看法也是各有不同。许多来自中国的“反中共”人士主張「中共不等於中國」「爱国不等于爱党」,因此他们“反中共”而不“反中”。而另外一些反共人士则承认自己“既不爱这个党,也不爱这个党国”(反共反中)。 “反中共”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种,主要反對的是中國共產黨这个组织本身,但和当今中共一样都主张专制、党国一体、中华民族主义、“一个中国”,如两蒋时代的中国国民党。第二种,主要是反对中国共产党的专制统治和大一统思想,由于中國共產黨目前在中国大陆实行专制统治,共产党的政策实际上代表了中国政府的政策,因此“反中共”與“反中”在内容上有重疊之處。同时,以上两者都反对中共在毛泽东时代实行的共产主义、消灭私有制等极左政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评论 · 查看更多 »

对于六四事件的反应

六四事件被镇压后,被西方媒体广泛报导Strahan, A. Australia's China: Changing Perceptions from the 1930s to the 1990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对于六四事件的反应 · 查看更多 »

富台部隊

富台部隊,係指1949年在黃杰率領下,由廣西省撤退到法屬安南後駐越法軍以「保護」名義,解除武裝後集中軟禁在越南富國島的中華民國國軍部隊,又稱留越國軍。 透過美國向法國居中協調,加上國際反共陣營的明確化,法國對這批等同俘虜的軍隊轉變立場,在1953年,這批部隊陸續在轉運回台灣;抵台後重新整編,成為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之一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富台部隊 · 查看更多 »

富國島

富國島(),又名玉島 (),柬埔寨稱爲国多岛(),是越南實際控制的最大島嶼,目前行政區劃上屬於越南堅江省富國島縣管轄。 越南與柬埔寨就富國島主權歸屬問題有糾紛。1982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之后,越南的傀儡政权柬埔寨人民共和国曾表面上与越南达成解决争端的协议,但后来并未正式签署。柬埔寨至今仍宣称对富国岛的拥有主权。.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富國島 · 查看更多 »

富爾敦男爵約翰·富爾敦

富爾敦男爵約翰·斯科特·富爾敦(,),英國大學行政人員和政治哲學學者,1950年代至1960年代嘗任斯旺西大學學院院長、威爾斯大學校長及薩塞克斯大學校長,另外還擔任過英國廣播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和英國文化協會主席。 富爾敦早年先後受教於聖安德魯大學、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二戰以前長年於貝利奧爾學院教授政治哲學。在二戰期間,他先後於戰時政府的礦務部和燃料及電力部擔任首席助理秘書,戰後於1947年至1959年出任斯旺西大學學院院長,任內曾在1952年至1954年、以及在1958年至1959年兩度兼任威爾斯大學校長。 具多年大學行政經驗的富爾敦在1959年受命創立薩塞克斯大學學院,隨後於1961年過渡為薩塞克斯大學首任校長,至1967年方告卸任,期間對大學的草創和初年發展具重要影響。在1966年至1968年,他進而獲首相哈羅德·韋爾遜委任為一個公務員事務委員會主席,研究推動公務員專業化,但建議最終遭受公務員的鉅大阻力而未能付諸實行。 香港中文大學也與富爾敦具密切關係,他早於1959年應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邀請,率先來港考察當地的高等教育情況,為中文大學創校奠下基礎。後來,他再應柏立基和另一港督麥理浩爵士的邀請,先後在1962年和1975年來港主持兩個富爾敦委員會,兩個委員會隨後分別發表的《富爾敦報告書》,更是對中大的發展起決定性影響。前一份《報告書》促成中文大學在1963年10月創校,但後一份《報告書》主張把中文大學的管治模式由原來的「聯邦制」更改為「單一制」,卻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爭議。 富爾敦多年來在英國和海外推動高等教育的發展,表現得到多方肯定,他除了在1964年和1966年分別獲英廷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和終身貴族,還獲薩塞克斯大學在內10家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學位。他也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創校海外校董,並在1964年成為首批獲該校頒授名譽博士學位的人士,後來更於1981年成為該校歷來首位終身校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富爾敦男爵約翰·富爾敦 · 查看更多 »

富林戰鬥

富林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21日-9月1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地區之萬年縣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富林戰鬥 · 查看更多 »

寒婆嶺戰鬥

寒婆嶺戰鬥發生於1932年11月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南城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寒婆嶺戰鬥 · 查看更多 »

寒流 (影集)

《寒流》,是一部開始製作於1975年,並於1976年1月12日至1979年4月14日期間(含重播)在臺灣老三台以聯播方式播出的反共影集。該影集內容主要敘述中國共產黨於中國的發展歷程,其設定年代橫跨自1925年國共合作至1976年之四五天安門事件。該影集是蔣經國政府所稱之臺灣地區首部「電視影集」(因以16釐米膠卷攝製),也是該地區當時全部電視台首度同時間聯合播出的電視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寒流 (影集) · 查看更多 »

封从德

封从德(),中国四川人,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被北京市公安局通缉的21名学生运动领袖之一。原就读于北京大学。1988年5月已与另一学生领袖柴玲結婚,八九学潮遭到镇压后二人共同前往法国避难;后柴玲又辗转到了美国,二人随即离婚,封从德则继续留在法国读完了博士学位。封从德现居美国旧金山。 封从德于1982年入读北京大学,1986年保送北京大学遥感技术应用研究所(今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研究计算机识别卫星图象专家系统,1988年获高级程序员证书,1989年5月获波士顿大学五年博士学位奖学金。六四事件期间当选北大筹委会常委、高自联主席,及任天安门广场绝食团和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副总指挥。封從德和其主持的廣播站,在1989年6月4日凌晨通過口頭表決的方式,成功地組織了天安門廣場學生最後的撤離,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六四事件后,封从德在国内逃亡的十个月中感悟中国传统文化价值,遂弃理从文,出国后转入法国高等研究應用學院宗教历史系,1995年获硕士文凭,1996年通过博士候选资格答辩。1997年在荷兰莱顿大学研究儒家学说,1999年回法国撰写博士论文研究道教和中医,2003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以设计网络数据库为业。2013年為天安门民主大学复校筹备组成員之一。现主编《》网站,並主持天安门民主大学。 2003年,《TVBS周刊》第318期披露,王丹經常以男同志身分出入台灣及美國的同志酒吧或同志俱樂部尋歡作樂,在同性性行為中多扮女性身分。2003年12月7日,王丹在《自由時報》發文〈對於TVBS周刊抹黑報導的抗議與聲明〉,要求《TVBS周刊》向他道歉。2003年12月9日,《TVBS周刊》發表公開信回應,他們根據「絕對可靠的消息來源」,並得到多位社會知名人士的證實,而絕非僅僅根據網路消息或「一名流亡詩人」所提供的內情。對此,封從德寫了一首打油詩〈贈王丹〉,諷刺王丹「朝求台灣財,暮伴台男睡」。 2014年8月20日,封從德在《時報周刊》的專訪中說,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明裡暗裡結構性地推波助瀾,「推明星以燬民運」,二十幾年屢試不爽,民運組織幾無招架之力,王丹即是此類「明星領袖」之一;愛作秀的明星也愛篡改歷史,「六四屠城之前,群情激憤萬眾一心,就比誰都激進和高調;屠城之後,規避責任,就塗改得之前就比誰都溫和」,他的著作《六四日記》與本年7月他在《開放雜誌》發表的文章即有細述王丹如何在《王丹回憶錄》中纂亂史實,王有才、熊焱、劉剛等等許多當事人的回憶亦多有見證;若王丹真有高度的防共意識,王丹應該好好規勸其學生如陳為廷,別在不同場合都穿著共產黨領袖馬克思、列寧、切格瓦拉頭像的T恤,更不要一方面號稱防止未來的中共滲透、一方面卻現在就全文高歌中共黨歌《國際歌》。 封從德是堅定的“民國復興派”人士,2011年創設了。海內外中國大陸民主人士中,以辛灝年、封從德為代表的“民國派”認同三民主義,主張中國大陸重歸中華民國、重新施行《中華民國憲法》。民國派的司徒一認為,孫中山晚年著述所定格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但不是羈絆,《中華民國憲法》在這一基礎上有創新和發展,孫中山身後各種流派的三民主義詮釋和發展(包括中國國民黨主流理論)都不能稱作《中華民國憲法》的基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封从德 · 查看更多 »

對孫中山的評價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近代中國革命之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及中國國民黨之主要領導人。孫早年創立三民主義,為革命運動制定綱領。国共两党的宣传称,1911年,孫領導辛亥革命,廢除封建帝制,創立中華民國。晚年復吸納新思想,賦予三民主義以新解釋,推動國民革命發展。策劃反清起義,策動反袁、護法,致力打倒北洋軍閥和帝國主義,為爭取中國獨立、自由和統一而奮鬥。各界對他評價不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孫中山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

中國國民黨從1895年其前身興中會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本條目介紹中國國民黨在發展歷程中的出現的重大批評聲音和爭議事項。.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中國國民黨的批評與爭議 · 查看更多 »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是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特別是政法委員會系統(包括公安和武警)、解放軍委系統,被獨立調查者指控大規模系統性活體摘取良心犯的器官,供商業性移植給中國人或外國人謀利,被害者因此死亡,主要對象是遭關押的法轮功修煉者,以及部分其他宗教及少數民族團體成員,這些良心犯被關押在監獄、勞動教養所(Labor Camp)等场所。最主要的獨立調查為大衛·喬高所做《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2015年12月9日要求對中共當局強摘包括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指控進行獨立調查,聯合國特別報告員公開譴責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在內的良心犯器官。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自2006年以來持續否認該指控,但拒絕應聯合國要求公布相關數據以反證,也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的請求。中國政府僅承認國內器官捐贈制度混亂、且官方自2005年起多次改口後稱「大部分器官來源係來自於死刑犯」,並表示將自2013年起改採新制度,逐步終止這些現象。目前,聯合國、自由之家、國際特赦組織、部分國際醫學及移植界仍持續要求中國大陸政府公布相關數據,並同意他们進入中國進行不受政府干預的獨立調查,以釐清真相。獲准在中國發行的《鳳凰週刊》2013年11月刊文〈中國人體器官買賣的黑幕〉,針對中国政府2005年後稱「95%器官來自死囚」,報導中指称「器官比死囚多,官方六次改口」,並稱在中國無法獲得法律保護的法輪功學員、中國勞教所囚犯、社會流民、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等,“都可能是被盜賣器官的目標”;而且過去十年器官移植旅遊在中國興盛,器官幾乎隨叫隨到「换肾跟买猪腰子一样容易」,無須等候、快速配對的奇蹟,中國器官移植量實際高於美國,國際醫學專家認為「中國存在龐大的地下人體器官庫,甚至活摘器官庫」。報導還引用了中國《三聯生活周刊》2006年4月〈器官移植立法之難〉一文「中國98%器官移植源控制在非衛生部系統。」指該文「言外之意,是在司法和軍事系統」。 該指控内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機構的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2016年7月第二度)、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美國眾議院2016年通過343號決議案再度譴責並要求美國國務院徹查並採取行動、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國政府強摘法轮功修煉者等良心犯器官。歐盟通過歐洲理事會反對人體器官販運公約,以色列、西班牙、台灣陸續完成立法禁止到中國器官移植旅遊。 公安、檢察、法院方面主要責任人,《紐約郵報》、奧地利國家新聞社(APA)等外媒報導,指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法委前書記周永康、中共重慶市委前書記薄熙來主導對法輪功等囚犯 活摘器官的系統運作與利益;前衛生部長黃潔夫2015年3月公開向媒體稱周是「掌控囚犯器官利益鏈的大老虎」,在胡溫、習李兩屆領導人皆支持取消「使用死刑犯器官」,胡平指這說法間接證實摘取法輪功修煉者器官的指控。徐才厚、周永康2014年陸續被習近平當局以其他罪名查辦。解放军退休大校軍官辛子陵在媒體專訪透露,溫家寶曾與周永康就法輪功問題激烈爭執,斥責周「你活摘人體器官連麻藥都不打,這是人幹的事情嗎?」 《》2014年7月刊登〈發生在中國的死刑犯器官摘取〉,提出三点質疑,指称中国政府“出爾反爾”,對「是否取消利用死刑犯器官」說法前後矛盾,並提醒外界忽略了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被中共強摘的面向,並指稱直到2014年,器官強摘現象仍繼續發生在中國。2015年10月《英國醫學期刊BMJ》發表三國五名醫學專家合撰文章《中共在囚犯器官問題上的文字遊戲》,指中共當局及黃潔夫誤導國際社會對中國的器官移植實際狀況的認識,並指被強摘的最主要對象是法輪功學員,專家建議中国政府應立法停止使用任何囚犯器官、接受國際監督。關於這項指控調查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大衛‧喬高指稱,中共對包括法輪功及良心犯等活摘器官交易,每年獲利10億美元,對於面臨財政困難的中國衛生系統而言是筆巨額收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中共摘取法輪功學員及良心犯器官的指控 · 查看更多 »

對周恩來的評價

周恩來是中國共產黨與其武裝力量創立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之一,建國後一直擔任總理職務。周恩來對中國近現代史影響極其重要,有卓越行政管理才能和折衷調停外交手腕,顧全大局,任勞任怨,是一位才能卓越之務實主義者。因其擅於折衷調停,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重要領導者之一。主流政治、媒體及民眾對其評價正面,亦有人對其持不同見解,认为周需要为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量冤假错案以及中国经济在1970年代的“濒临崩溃”负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周恩來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對話中國

對話中國是六四學運領袖王丹與中國90後學生代表、新中產階級與台灣、香港等海外華人,選擇在六四學運29週年,美國首都華盛頓成立的智庫機構。其智庫成立是為了因應中國共產黨從威權走向極權,對外國進行政治、經濟與意識形態擴張的局勢變化。智庫目標是聯合廣泛的民主自由陣線,提出具體政策、制度與方案分析中國的台灣、西藏、內蒙古與新疆問題現狀,使中國和平轉換到民主憲政;中長期目標是與中共體制內開明力量進行對話。.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話中國 · 查看更多 »

對諸葛亮的評價

中國三國時代蜀漢政治人物及軍事家諸葛亮,當時及後世頗有評價和月旦。 《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军事指挥才能,历史上诸葛亮军事功績不如其政治功績。但若以此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华,则是不恰当的。諸葛亮政治品德忠誠不二、奮鬥精神不畏艱難困苦、人格特色嚴於律己、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獻身精神死而後已、領導能力長於協調、管理思想以法為治,無論對於今人治軍治政置業,人生價值取向,都有著現實借鑒意義。 相比起诸葛亮政治功績杰出,其军事功績稍逊,但作为军事家,得到历代兵家认可。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与李靖多次提到诸葛亮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评价极高,并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评选诸葛亮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为武庙十哲。诸葛亮军事著述众多,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贡献。.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諸葛亮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對蔣中正的評價

前中國國民黨總裁、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字介石),曾任黃埔軍官學校校長、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張玉法:〈民國歷任元首的性格特質(1912-1988)〉,刊呂芳上主編:《論民國時期領導精英》,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9年12月。蔣中正帶領中國在中國抗日戰爭中勝出,是中國的民族英雄,並在國共內戰落敗後,領導中華民國政府遷移到臺澎金馬,堅決反共對保存中華文化及捍衛中華民族利益發揮重大貢獻。另一方面,有人則認為蔣中正在中國大陸軍事失利失去政權到臺灣後,以反共為名實行威權體制。蔣中正是20世紀最為重要的領導人之一,世界各國對蔣中正的評價非常歧異,除了蔣中正因戰敗失去政權而備受日後建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批評之外,在全世界依然有不同的評價。.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蔣中正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

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主要收錄了與民主進步黨相關的批評與爭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民主進步黨的批評與爭議 · 查看更多 »

對江澤民的評價

對江澤民的評價是關於在1989年至2002年期間出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的評價。江澤民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接任黨總書記一職,並成為第三代最高領導人,至2002年中共十六大後退休,由胡錦濤接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江澤民的評價 · 查看更多 »

對法輪功的鎮壓

對法輪功的鎮壓,指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自1999年起消滅法輪功而實施的種種鎮壓措施,包括多方面的宣傳輿論攻勢、强制思想再教育,以及多種法外強制措施,包括滋擾性隨機拘捕、 强制劳动、酷刑,有些修煉者因此死亡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對法輪功的鎮壓 · 查看更多 »

小鬼头上的女人

《小鬼头上的女人》(Above the Ghosts' Heads: The Women of Masanjia Labor Camp)是一部揭秘中国辽宁马三家女子劳教所的内幕的纪录片。制片人为杜斌,影片内容由十二个曾在马三家女子劳教所遭受酷刑的女士亲身讲述自己的恐怖经历。根据她们供述,马三家女子劳教所使用的酷刑包括强迫体力劳动、电击乳房和生殖器官、关小号、悬空挂、坐老虎凳、十字吊、绑死人床、牙刷插阴道等。她们称从马三家女子劳教所出来,犹如从地狱出来,只剩下满身的伤痛和泪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小鬼头上的女人 · 查看更多 »

尤盛東

尤盛東,曾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主講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學。2018年6月,他被廈門大學解僱,因為他在課堂上的政治言論被學生舉報,違反中國共產黨的意識形態和政策,校方認定他的言論“偏激”。 表示,他自1980年代以來在中國許多大學教書,包括中共黨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尤盛東 · 查看更多 »

將樂戰鬥

將樂戰鬥發生於1934年3月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福建將樂。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該戰鬥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戰鬥末了,國軍攻佔重要據點。.

新!!: 中國共產黨和將樂戰鬥 · 查看更多 »

展涛

展涛(),山东省兖州市人。男,回族。1987年12月参加工作,1983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山东大学数学系本科、硕士、博士毕业。 1979年9月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潘承洞。1987年12月留校任教,先后被评聘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励基金,赴德国弗莱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3年4月,任山东大学数学系副主任。1995年3月,任山东大学副校长。1996年12月,任中共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00年7月,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山东大学,任中共山东大学党委常委、校长,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校长。2004年7月,任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08年11月,任吉林大学校长(副部级)。 2011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正厅级)。2017年2月4日,被免去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职务。 2017年2月11日,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董事会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展涛 · 查看更多 »

岳家嶺戰鬥

岳家嶺戰鬥發生於1933年2月20日-3月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岳家嶺戰鬥 · 查看更多 »

岳歧峰

岳歧峰(),男,汉族,河北大名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中共第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新!!: 中國共產黨和岳歧峰 · 查看更多 »

崔世安

崔世安博士(Fernando Chui Sai On,PhD,),澳門特別行政區現任行政長官。曾擔任澳門特區社會文化司司長、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委員會主席等職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崔世安 · 查看更多 »

崔乃夫

崔乃夫(),河北昌平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部長、中共第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會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崔乃夫 · 查看更多 »

崇陽戰鬥 (國共內戰)

崇陽戰鬥發生於1931年9月4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崇陽戰鬥 (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常簡稱工委會)是台灣的體制外勞工運動組織之一,成立於1992年,緣於1992年基隆客運罷工事件。1992年6月2日9時整,基隆客運產業工會舉行會員大會,投票通過從1992年6月4日16時整開始罷工,由「七人決策小組」決定罷工時間長短;此次罷工間接促成工委會的成立。 工委會雖不合於《工會法》規定,卻結合了基層工會、行業工會聯合會、地區性總工會、女工、工傷者及外勞等組織,成為台灣重要的勞工運動力量。其口號為「工人鬥陣,車拚相挺」。 2006年時,工委會成員改組成「人民火大行動聯盟」。2011年,人民火大行動聯盟向內政部登記為政黨「人民民主陣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工人立法行動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左右紅藍綠

《左右紅藍綠》是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時事資訊節目,是一個嘉賓主持發表個人意見的政論節目。.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左右紅藍綠 · 查看更多 »

左膠

左膠(Leftard) 是2010年後出現於香港媒體及網路社群的政治術語,常泛指不現實的左翼分子或只講理想的左翼分子,而不是指傳統親中共的香港親共人士。他們主張和平、理性、非暴力和非粗口(簡稱「和理非非」)。有批評者說,左膠思想被指理想崇高,有時會因追求平等大愛而放棄社會公義,不考慮現實世界的不完美,被指抱著不切實際的思想。左膠亦可應用於西方國家的左翼及自由派,類似詞彙有中國大陸的「白左」、英式英語的「香檳社會主義者」(Champagne socialist)等。 左膠一詞也套用於世界各地的左派,特別是西方右派民粹主義崛起後,左翼成為了右翼及保守派攻擊、嘲諷及批判的對象,「左膠」引起了共鳴,例如,2015年歐洲移民危機急劇惡化後,一些西方國家的左翼及自由派政治人物和民間社會運動人士無任歡迎難民或移民湧入自己國家定居,且無視國民安全(尤其是婦女安全)、國家安全和身份認同受到威脅,被香港媒體及網絡形容為「左膠」。此詞目前在台灣網路社群也非常流行,用以譴责左派中为理想而要求大眾犧牲者,也可以用來嘲笑一些左派推動逆向淘汰。 在詞源方面,「膠」源自香港網絡術語「硬膠」,帶有愚蠢、思維僵化之意,而「硬膠」是廣東粗口「戇鳩」的諧音,故該詞帶有貶義。另外,左膠非絕對性詞彙,而是相對性詞彙,具主觀性。左膠一詞已被用作囊括不少主流泛民主派政黨及傳媒,因此學者認為此詞語已被濫用以貶低異見者,「左膠」背後的意義可任人解說,更有污名化、標籤性成份,只要彼此意見不同,就容易被人視作「左膠」抗命時代的日常 - 何式凝 P.136,因此難有一個確實的定義。而香港的「左膠」與西方國家的「左膠」相比,立場及行為相對比較溫和,且政治環境不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左膠 · 查看更多 »

左派

左派,又稱左翼,左派支持平等原則和平等主義,也就是親社會主義,和右派以階級和秩序相對,也就是親保守主義。左派是指激進主義,甚至是革命黨,是和反动和独裁政府持相反政治取向的人。 「左派」這名詞是來自法國大革命時期,在法國國民議會中坐在左側,反對當時法國的君主制,支持共和制、反教權和世俗化的派別便稱為左派,而議會右側是保王黨議員,代表保王派、天主教会、贵族及后期包含资產階級的政治力量。在資本主義國家,會稱反資本主義的激進社會主義政黨是左派。在二十世紀初的俄國共產主义革命時代,反對及要推翻俄國沙皇皇室的共產主義革命政黨,又被稱為「左派」。.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左派 · 查看更多 »

巴圖畢力格

巴圖畢力格()字信誠,乳名三老虎,內蒙古烏蘭察布盟烏喇特中公旗准蘇木人,曾任立法院第一屆立法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巴圖畢力格 · 查看更多 »

巴東戰鬥

巴東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4日-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西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巴東戰鬥 · 查看更多 »

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

《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No Reserve;前名《巾幗梟雄之諜血雌雄》、《巾幗梟雄3之諜血長天》),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製作的抗戰電視劇,此劇為《巾幗梟雄》及《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的姊妹作,但故事跟前作的內容和角色都毫無關聯。此劇由黎耀祥、胡杏兒及蕭正楠領銜主演,並由馬賽聯合主演,監製李添勝。 本劇有兩個版本,其中之一是由TVB的網絡平台myTV SUPER首播的完整版,一共有30集;第二版本為26集電視版,并於翡翠台,Astro On Demand及其他平台播放。 此劇為2013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亦是第17届香港國際影視展中無線電視推介的17部劇集之一。 此劇的劇照圖片亦都在TVB Anywhere網站的登入畫面中在此劇開播時採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巾帼枭雄之谍血长天 · 查看更多 »

上堡戰鬥

上堡戰鬥發生於1932年6月12日-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崇義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堡戰鬥 · 查看更多 »

上党战役

上党战役又稱長治戰役,发生于1945年中华民国山西省上党地区(今山西省长治市)境内,是抗日战争结束之际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 该战役由中共发动,且发生于重庆谈判期间,意在打擊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增加共產黨的談判筹码。这次战役歼灭了中国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之一阎锡山所属的晋绥军11个师的部队,使得阎锡山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未能对中共发动攻势,并且不得不借助中央军守卫山西。.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党战役 · 查看更多 »

上猶戰鬥

上猶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1日-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猶戰鬥 · 查看更多 »

上饶集中营

上饒集中營位於江西省上饒市城區南部,是國民政府在1941年1月至1942年6月間囚禁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及其他共產黨員的集中營(監獄)。 「皖南事變」之後,為囚禁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俘虜的排以上幹部,國民政府在上饒城南修建了上饒集中營,分佈於茅家嶺、周田、李村、七峰巖、石底等地。集中營內關押的還有部分在東南各省抓獲的共產黨和其他破壞抗日的軍人,共760餘人。 1941年8月,葉挺被押離上饒,轉囚桂林、重慶。1942年5月,日軍侵犯浙贛鐵路,上饒淪陷在即,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決定將上饒集中營關押人員轉移至福建。5月25日下午,上饒集中營關押人員集體越獄,24人逃脫,2人負傷被殺。號稱茅家嶺暴動。6月5日,集中營撤離上饒,開始向福建轉移。6月17日下午,在崇安縣赤石鎮崇溪河渡河時,關押人員集體越獄,共八十餘人逃脫。號稱赤石暴動。 在一年半的時間裡,4000餘俘虜中有150多人在上饒集中營死亡,死亡率遠遠低於一般戰俘營。現在茅家嶺建有上饒集中營烈士陵園、上饒集中營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等。游人参观甚多,作家采风,陈运和写诗著文怀念。 1988年1月,上饒集中營舊址獲准列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饶集中营 · 查看更多 »

上饒戰鬥

上饒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饒戰鬥 · 查看更多 »

上海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Шанхайская организация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縮寫为 ШОС;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縮寫为 SC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羅斯、哈萨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別克斯坦、巴基斯坦和印度等8個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組織,另外有4个观察员国:蒙古国、白俄罗斯、伊朗、阿富汗,另有六個上合組織對話夥伴國: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柬埔寨、尼泊尔、斯里蘭卡、土耳其。工作語言為漢語和俄語。成员国总面积为3435.7万平方公里,即欧亚大陆总面积的3/5,人口約30亿,为世界总人口的43%。这是在中国境内成立的第2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及首次以其城市命名,宣称以“上海精神”解决各成员国间的边境问题。 上海合作組織現有兩個常設機搆,分別是設於北京的祕書處,以及設於乌兹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干的地区反恐怖机构。秘书处的主要职能是为组织活动提供协调、信息分析、法律和技术保障。两个机构各自独立工作,但秘书处级别比反恐怖机构级别高,在重大事件上,地区反恐机构每年都要向秘书处报告。只有秘书处及秘书长能对外代表上合组织。工作人员由各国推选,中国一般由外交部人员担任。秘书长是按照上合组织成员国首字母的俄文顺序,由各国轮流来担任。秘书处主要工作语言为俄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海合作组织 · 查看更多 »

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海市上海中学简称“上海中学”或“上中”,始创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原名龙门书院,1927年改名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是享誉全国的江南四大名中之一。1950年改为上海市上海中学。 上海市上海中学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寄宿制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一般称为“市重点高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海市上海中学 · 查看更多 »

上海人民廣播電台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广播电台,成立于1949年5月27日。2001年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现上海广播电视台)成立时,原上海人民廣播電臺和上海東方廣播電台实行合併,各广播频率独立运作。现在的“上海人民廣播電臺”一般指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2015年起又称“上海新闻广播”。目前,上海人民廣播電台已经完全并入东方广播公司(SMG广播中心),与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上海东方广播电台一样,已名存实亡。.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海人民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上海紀事 (1928年電影)

《上海紀事》(Шанхайский документ),是一部在1928年上映的蘇聯黑白無聲紀錄片,講述國民革命軍北伐末期上海的形勢和民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上海紀事 (1928年電影) · 查看更多 »

丁关根

丁关根(),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前副国级领导人。高级工程师(副高级职称)。195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运输管理系。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十三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四、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曾长期主管中共宣传、意识形态工作,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和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长达十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丁关根 · 查看更多 »

丁毛山戰鬥

丁毛山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7日及6月2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古縣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丁毛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不支持謊言宣言

不支持謊言宣言發起於2009年1月12日,目的在於抵制中國國營媒體中央電視台。發起人之一凌滄洲則認為該宣言是為了「期待能有更多人聽到年輕知識份子要求報導自由的聲音」。 該宣言主要內容,在於批評簡稱央視的中國中央電視台「意圖隱瞞反映中國社會矛盾的暴動事件」,同時也「歪曲歷史真相」。另外該宣言也指陳央視的新聞報導「只不過是中國共產黨與中國政府的宣傳工具」。為了表示抗議,包含凌滄州等;成員包含律師、學者等22名的該宣言發起人聲稱「今後不再看CCTV(央視)的節目」。 因為中國所有媒體都在中共中央宣傳部的嚴厲監控之下,該宣言所表達的批判內容,於中國內部相當罕見。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該影響已某程度地擴大;網路上「我也要參加杯葛行動」的相關回應極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不支持謊言宣言 · 查看更多 »

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俗稱國共論壇、國共平台,由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根據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的會談決議,聯合主辦的活動。旨在推動九二共識為前提,促進台灣海峽兩岸彼此之間經濟、貿易、文化等交流與對話。不過遭台灣獨立運動人士批評為中共的統戰工具。.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 查看更多 »

两广事变

两广事变,又称六一运动,六一事变。或西南事變。是指在1936年6月至9月,蔣中正政府和地方政治派系:广西的新桂系和广东的陈济棠粤系,以抗日运动之名义,挑戰蔣中正南京國民政府的政治事件。该政治事件几乎触发了一场内战,但是最终以双方达成政治妥协而结束,致使出現蔣中正中央(江浙)派系壓制粵系地方的趨勢。.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两广事变 · 查看更多 »

严北溟

嚴北溟(),字渤侯,湖南湘潭人,中國哲學史與佛教哲學史專家。 他於1924年經由考試考取湖南省郵務管理局郵務員,後來於1927年5月,經由郭亮介绍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因馬日事變而中斷與共產黨的聯絡。.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严北溟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称「中国」,是位於东亚的社会主义国家,首都位于北京。中国領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纯陸地面積第二大、陸地面積第三大、總面積第三大或第四大的國家,當中劃分為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中國地势西高东低而呈現三级阶梯分布,大部分地区属于溫帶、副熱帶季风气候,地理景致與氣候型態丰富多樣,有冰川、丹霞、黃土、沙漠、喀斯特等多种地貌杜蕙.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始於公元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前後以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可分為以社會主義轉型及階級鬥爭為主題的毛澤東時代(1949年至1978年)、與以現代化建設及改革開放為主題的鄧小平時代至今(1978年至今)。中國共產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唯一的執政黨,並堅持對全国武裝力量的絕對領導。黨和軍隊的最高領導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與歷史影響巨大。 中國社會經歷一次由中央至地方、有其特色的巨大變革,從貧窮、落後轉變為一個日益現代化的國家。現在的中國貧民階層大幅度下降至12%,而大多數人民享有食品、住房、醫療等生活必需品,成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發展中國家。1949年以前中國的文盲率高達80%,至今下降至約3.58%。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人民的平均壽命僅為35歲,至今達到73歲,比較第三世界國家平均為高約10歲,部分沿海都市人均壽命更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中國的城鄉醫療保健系統主要集中在疾病的預防上。中國於1950年代末基本消滅血吸蟲病,但是近年又有死灰復燃趨勢。於1994年基本杜絕絲蟲病,於1995年杜絕脊髓灰質炎。中國政府正在計劃在短期內根治麻風病,在來年杜絕碘缺乏症。雖然人口的壽命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由於1970年代以來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中國的人口增長率正在穩步下降。因此,中國很大程度的解決了人口過剩和營養不良的問題。在外交上,1949年後的中國變得更為獨立自主,雖然在長達22年的時間裡遭受到美國及蘇聯兩大國的封鎖,被聯合國排除之外,卻依然被視為冷戰中少數幾個獨立於兩陣營外的國家中最重要的一個;隨著經濟實力的發展中國也日漸成為全球受矚目的大國之一,區域與全球影響力不斷上升。軍事上中國也取得長足發展,國防安全不再是重大威脅。 西藏和新疆的獨立運動已经大大受到控制。台灣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分治已久,台灣有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價值觀與制度,新一代台灣人经过李登辉与陈水扁时期去中国化的教育,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感極低,更不覺得有「內戰遺留問題」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必要。台灣民調顯示多數不願與中國「統一」。西方主流媒體與部分學者認為中國政府利用對媒體、學術、教育、資訊的控制,掩蓋歷史事實。中共官方則將「還原歷史」、「重寫歷史」、否定黨史、國史的主張稱為「歷史虛無主義」。.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权状况極具爭議,受到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外宣稱:“中国高度重视促进和保护人权,坚持将人权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公民、政治权利全面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中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诸多已开发國家例如美国、英国、西班牙、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等以及中國大陸的異議人士認爲該國公民缺乏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普选权等政治權利,并且存在迫害異議人士和局部的官员欺压民众的现象,因而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權狀況不良并持续恶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下简称国务院)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后的中央人民政府,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也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实行总理负责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的象徵和標誌。中間是五顆五角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天安門城樓上方的四顆小五角星以半弧狀環繞一顆大五角星。齒輪和穀穗象徵中國的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天安門象徵中國人民的鬥爭精神,五顆星則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全國人民大團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圖案說明》規定:「國徽的內容為國旗、天安門、穀穗和齒輪,齒輪中心並交結着紅綬;象徵中國人民自『五四』運動以來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誕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由清华大学建筑系梁思成、林徽因、李宗津、莫宗江、朱倡中等人所組的設計小組與中央美术学院张仃、张光宇等人的设计小组集體創作。1950年6月2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出,同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同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命令》公佈。以後歷次憲法都肯定這個國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即五星红旗,为左上角镶有五颗黄色五角星的红色旗帜,旗帜图案中的四颗小五角星环绕在一颗大五角星右侧呈半环形。红色的旗面象征革命,大五角星代表共产党,其余4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象征着团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 该旗的设计者是一名来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曾联松。随着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内战中取得胜利,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1949年7月发出了征集国旗图案的通告,曾联松设计并提交了他的国旗样稿。在2,992幅(一说为3,012幅)应征国旗图案中,曾联松的设计被选入38幅候选草图。经过多次讨论和少量修改,他的设计被选为了新政权的国旗。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為五星紅旗,以後歷次憲法均作同樣規定。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按动电钮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于同日--国家主席杨尚昆签署的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公布,并于1990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国旗法》不仅规定了国旗的制法、悬挂场合及悬挂方式,还强调了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因此每个公民与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供其出入國(边)境和在國(境)外旅行或居留時證明其國籍和身份的旅行證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公务普通护照、普通護照、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护照。普通護照的持有者应拥有中国户籍或者是居住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具有中國國籍的香港居民及澳門居民不得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護照,應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護照。臺灣居民如符合一定条件,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相关机构及驻外使领馆申请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据中国公安部2012年统计,约3800万的中国公民持有普通护照,占当时全国人口的2.82%。公安机关年均签发普通护照的数量由90年代中期的100万本跃升至1000万本,且仍以每年近20%的增长率递增。在2014年,中国签发了1600万本普通护照,居世界第一,高于美国(1400万)和印度(1000万)。截止2016年,约1.2亿中国公民持有普通因私护照。.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政府承诺“依法治国”,中国大陆目前正在進行法治社会的建設。在私法领域的法律初步建立,基本做到在私权利以法律来规范和裁决,但在公法领域法律还有殊多的空白,公权力运作和公权对私权的侵犯方面,被认为还根本没有实现法治。通常认为中国立法没有取得民授、司法不独立,这使得一些人认为中国还不是法治国家,但中国当局认为他们已在依法行政。 對於目前法治社會進展緩慢的原因,中國政府認爲是經濟實力不足、人民素質有待提高而導致。但民间觀點認爲其根本原因是由落后的政治制度和既得利益者的阻碍造成的。对于中国法治未来的预测还存在着争议,随着自由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部分人士对中國未来的法治状况持乐观态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于1949年成立後,以唯物論為主體,詮釋民主科学、共产主义與中国传统文化并發展出來的现代及当代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受近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深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在文化上的演进主要经过了建国初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与全球化”三个时期。文革期间,大量的珍贵文化遗产被破坏和损毁,很多艺术活动和手工艺制作被禁止,除共產主義之外的其他思想亦被重重限制。20世纪80年代改革開放后,外来的思想随着全球化不断涌入,中国产生了相应的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等。90年代末互聯網引入中國后,中國的言論環境開始轉變。随着互联网日益发展,中國政府對網絡言論的審查也日益嚴重。同時,中国公民的維權意識日漸升高,與專制制度的對抗時有发生。電視、電影、文學等受到审查制度的制约,導致不少自由派人士颇有怨言。.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於1931年11月7日,是中國共產黨在共产国际的支援下于中国大陆所建立的一个全國性政權,与当时的南京國民政府分庭抗礼。该政权主張捍卫工农权益,各省市各民族有独立自決权,其最初的首都在江西瑞金县。將其所屬控制區域稱為「蘇區」。1932年4月1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因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的失敗,中华苏维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中央苏区,1935年10月抵达陕甘苏区,首都由江西瑞金县迁至陝西延安。 1936年12月12日发生西安事变,國民政府被迫同意与中共展开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参与对日抗战。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中国抗日战争转入全面爆发阶段。由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于9月6日变更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正式中止运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中华民族

中華民族,是一個政治及國族概念,亦是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建立國族的重要概念,該詞最早在晚清由建構和完善「維新派」的民族理論的梁啟超所提出,梁啟超的「中華民族」理論的前提,是在現階段承認中國境內各歷史-文化群體之間原本存在的差異和多元現象,但同時也樂見其一體化的趨勢,希望建立有如美國的國家,在未來成為無差別的大民族。 晚清時期,面對列強的威脅,中國知識分子出現了「亡國滅種」的危機感,其中一部分人將中國的危機歸咎於中國內部「異族」的統治,不滿清廷的民族壓迫和民族岐視政策。這種認知在20世紀初發展成為漢民族主義 ,形成主張「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革命黨」,而維新派則警告革命派的「排滿」種族革命主張可能導致國家分裂和列強干預的危險。另外,清末留日滿族和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員在「國民」觀念的啟示下,對於中國族群關係「從多元到一體」的認知,影響了中華民國建立後的族群思想與族群政治。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紛紛參與革命,日益威脅著滿清統治權。為了度過自身低潮的統治時期,清朝統治者與以維新派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之間,取得了透過「變法維新」將君主專制轉化為君主立憲的共識,「五族共和」族群論述被晚清政府接納並且成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將自身定位為合「五族」、「五地」為一體的「中央」政府。與維新派相對立的是頑固派,兩者的實質都是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辛亥革命後,主張種族革命的革命派放棄種族復仇主義的主張,接受新成立的中華民族民族國家的立國理論基礎——「中華民族」觀念和「五族共和」政策吳啟訥,。 中華民國建國後,五族共和與民族融合的口號廣為流傳,更隨著諸多學者的提倡而廣為人知。當今中華民國學術界主張中華民族是以漢、滿、蒙、回、藏、西南邊疆民族、臺灣原住民及其他民族為組成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憲法定義中國現今有56個民族,包括漢族和55個少數民族。 在歷史淵源上,中華民族可追源到漢族的神話炎黄起源,而在現代則包含在中國境內非漢族的少數族群,在某些情況下延伸包括中國境外的華人或未必有中國國籍的海外華人,故中華民族並不是單純的民族、種族、公民的人群分類概念,而是政治詞彙,其定義可因歷史、政治及國族立場不同,在族群內涵及地理範圍上或有差異。 關於中華民族的概念變遷,歷史學及人類學理論有費孝通的「多元一體」論及許倬雲的我者與他者的轉化及混合。.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民族 · 查看更多 »

中华文化

中華文化,是中國、大中華地區的文化體系,其最早的形式為發展於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區的中原文化,後來經過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以及期間不斷的與外族的文化融合,形成了今日所知的中華文化。中華文化是指以汉文化為主體的包括眾多少數民族文化的文明。中華文化在東洋世界有很深遠的影响,並且歷史上曾經多次西傳。.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华文化 · 查看更多 »

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或中央执行委员会,是部分社會團體設置的中央行政機構,多由政黨採用,尤其是共产党與社会民主党,一般多以「黨中央」、「中央黨部」或「中央」稱之,且不管其執政與否,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一直被简称为“中共中央”。在政党内部,中央委员会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在执政的共产党中,中央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间歇期间决定党的事务,有时负责选举中央政治局成员。而非执政的共产党,一旦民主集中制的程序导致意见一致的情形,中央委员会通常被党员理解为决策中最终权力部门。 共产党以外的其他组织也可能有中央委员会,例如门诺派和匿名戒酒會,以及“为良心拒服兵役中央委员会”。在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中央委员会,他们担当着领导国家组织/行政层面组织的职责,如同各郡和州当地民主党或共和党政府内,個別的地区委员会一样的地位。或莱茵河航运中央委员会此类机构。 在中華民國政黨當中,受到長期執政的列寧式政黨中國國民黨影響,主要政黨皆以中央委員會或中央黨部做為最高行政機構。而「黨中央」一詞除了指中央委員會外,有時也指各政黨的「中央常務委員會」(簡稱「中常會」),由中央委員會成員中選出數名中央常務委員(簡稱「中常委」)組成,參與政黨內部的核心事務,功能類似共產黨的政治局。.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央人民政府駐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中央人民政府駐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中央政府聯絡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派駐特別行政區的辦事機構。历史上,中国政府派驻香港和澳門的官方代表机构对外以新華社香港分社和新華社澳門分社的名義運作,在香港和澳門相繼回歸後於2000年1月分别改名為:.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人民政府駐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 · 查看更多 »

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中央紅色醫院舊址(曾名為亚盛顿医館,又名福音醫院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汀革命舊址的一部分,位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醫院原名亞盛頓醫館,在1904年由英國的基督教會創辦,1926年改名為福音醫院,在當時是方圓數百里範圍內數一數二的大醫院。南昌起義後,醫院為南下的中國共產黨部隊救治傷兵,成為南昌起義中共部隊事實上的戰地醫院。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紅四軍)進軍福建,福音醫院成為中央革命根据地首座為中國工農紅軍服務的醫院,其後又成立了中央革命根據地首所。醫院在1932年改名為中央紅色醫院,翌年遷至江西瑞金,成為中國共產黨史上首座正規的醫院。旧址在1961年列入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並在1988年作为长汀革命旧址的一部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狀況完好,但遊人不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红色医院旧址 · 查看更多 »

中央航空

中央航空運輸公司(簡稱央航;英語譯名:Central Air Transport Co.,CATC)在這裏特指1943年至1949年的中央航空運輸公司。.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

--,指1931年7月至9月間,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三次大規模戰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爭 · 查看更多 »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其他名稱見下面),指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1930年底至1931年初,國民革命軍與中國工農紅軍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争 · 查看更多 »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Central News Agency,略稱CNA)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1995年轉型為依據《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成立、由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目前總社設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志--清大樓。.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央通訊社 · 查看更多 »

中山舰事件

中山艦事件又稱「三二〇事件」、三月二十日廣州定亂,發生於民國15年(1926年)3月18日。現存史料顯示該事件為偶發性事件,純粹軍隊調度出問題,但事實上有多個版本,原因乃有待考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山舰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东路事件

中东路事件(Конфликт на Китайско-Восточной железной дороге),是中華民國和苏联于1929年发生的一次武装冲突。.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东路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1911至1941年間,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有重要歷史意義。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不過於同時期,日本对外扩张,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有鉴于此,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僅不足4年,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能力,例如組建了國軍德械師。.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德关系 (1911年-1941年) · 查看更多 »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俄羅斯、以至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罗斯联邦之間的雙邊關係。 中國和當今俄羅斯境內的民族於唐代時已有接觸,在元朝也有交流;17世纪時,俄軍入侵中國,与清軍拔剑弩张,兩國其後订立条约,此后时有往来,並保持密切的雙邊关系,但俄羅斯亦獲得了不少中國領土。1910年代,中俄兩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兩國原來的君主統治(大清帝國和俄羅斯帝國)分別被推翻,共和政體(中華民國和蘇聯)成立。中華民國和蘇聯互相向對方示好,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站在同一戰線;同時中華民國與俄國之間陷入矛盾,因為蘇聯鼎力支持中國的共產主義運動。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华民國政府退到台灣。蘇聯率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又處處援助中國,派出的駐華大使羅申受到元首級接待。1950年代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出現分歧,更爆發軍事衝突;蘇聯撤銷一切對華援助,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把蘇聯視為敵人,交惡30多年。中蘇關係在蘇聯將要解體時有所改善;時至今天,兩國在中亞的勢力影響上雖也存在衝突,但總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有著友好且緊密的關係,兩國在經濟貿易、文化、軍事等方面俱有合作,這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惡化時尤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俄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709維權律師大抓捕事件

中國709維權律師大抓捕事件,或稱中国大陆709扩大抓捕维权律师事件,是指2015年7月9日起,上百位中國大陸的律師、民間維權人士、上訪民眾及律師和維權人士之親屬,突然遭到公安當局大規模逮捕、傳喚、刑事拘留的事件,部份人士則下落不明。被刑拘、帶走、失聯、約談、傳喚、或短期限制人身自由,涉及省份多达23个。 2016年1月12日,锋锐所主任律师周世锋、律师王全璋、实习律师李姝云、律师助理赵威被控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被逮捕。同月,为总部设在美国的人权卫士紧急救助协会工作的瑞典人彼得·达林,因与锋锐律师事务所有关而在北京被拘。 在2017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检察长曹建明在工作报告中,都将“依法起诉、审结周世锋、胡石根等颠覆国家政权案”作为“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的重要政绩。.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709維權律師大抓捕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國即將崩潰

《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是2001年美籍華人章家敦發表的著作,英文版在2001年8月由藍燈書屋發行,中文版在2002年由雅言文化發行,是跟眾多的看好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前景的樂觀著作成對比的聳動預言,預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體制因種種問題而將在少至五年、大至十年內崩潰,稱為「中國崩潰論」。跟日本中嶋嶺雄的「中國分裂論」論點相近。.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即將崩潰 · 查看更多 »

中國反西方情緒

中國反西方情緒自1990年代初以來逐漸增長,其中尤其以中國青年為主。其中使反西方情緒激增的較為突出的事件包括1999年北約轟炸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2008年奧運會火炬接力境外群體示威抗議和在2008年3月的西藏騷亂中西方媒體的偏見。 而據公共民意調查顯示,多數中國人對美國等西方國家持友好態度,但仍然懷疑西方對中國的動機,其一般被認為源自百年來西方對中國欺侮的歷史記憶。 一些人認為,中國共產黨發起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對此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Zhao, Suisheng: "A State-led Nationalism: The Patriotic Education Campaign in Post-Tiananmen China",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Vol.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反西方情緒 · 查看更多 »

中國同性戀史

男子同性間的情慾,自中國很早以來就有所紀錄,稱之為男色或男風。古代中國的史書即傳有「美男破老、美女破舌」的說法,將美男與女色相提並論,用以勸諫君王離美色遠讒言。在春秋戰國時期,弥子瑕與衛君分桃而食、龍陽君向魏王泣魚固寵,及至兩漢時期漢哀帝不忍驚醒董賢断袖而起,這些事蹟不但是當時士人藉以著書立說的事例,亦成為後世常用於詩詞文章的男風典故。 明朝法律嚴禁官員狎妓,清朝狎妓更是严禁的,但狎男优可以通融,官吏可以招伶人陪酒唱曲。著名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金瓶梅》對於當時好男風的現象同樣有所描寫,此外還出版專門敘述男男歡好性事的中篇小說集《宜春香質》、《弁而釵》、《龍陽逸史》,文雅讚美男風情誼的小說《品花宝鉴》。馮夢龍《情史·情外類》選錄了歷代的同性愛情故事,記載的人物上自帝王將相,下至歌伶市民。。相較於男風,中國歷史上關於女性間情誼的記載較為隱密少見。大抵而言,古代中國社會,對於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或同性愛,沒有像中古世紀和近代西方社會那樣廣泛而嚴厲的懲罰,對於同性情慾雖有讚賞之詞,但也有非議的言論。 到了民国时期,「同性戀」一詞和圍繞在該詞的醫學理論傳播至中國和華人地區,逐漸促成對同性戀的。當時被譯介至中國的西方性學家,包括赫希菲爾德、艾利斯、布洛赫、、佛洛伊德和等人。在這些翻譯作品中,不只有病理化的論述,也呈現了卡本特把同性愛當作一種高貴情感的觀點,而在1920年代之後,讚頌同性之愛的論述變得愈來愈弱,負面觀點的論述則佔據了主流地位。在法律條文上,清末頒布的《大清刑律草案》、民國時期的《中華民國暫行新刑律》、《中華民國刑法》和1979年後頒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都未專門針對同性性行為定罪。 儘管無法律明文定罪,在兩岸分治時期,政府對於同性間情慾或性行為的司法管制仍真實存在,中國共產黨政府將之視為流氓罪中的「其他流氓行為」,中國國民黨政府則時以「違警罰法」中的「妨害風俗」之名予以拘留(主要對象是同性戀運動團體)。到了1991年,中華民國政府終止動員戡亂廢止「違警罰法」,警察權力逐步限縮。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廢除了流氓罪,政府的司法管制才逐步放鬆。2001年,同性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的中華精神科學會診斷手冊名單中刪除。2009年,中國大陸地區舉辦第一個同志自豪活動:上海驕傲周。由於官方對同性戀採取「不支持、不反對、不提倡」的態度,使得相關議題在中國變得有些敏感和邊緣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同性戀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大陸的童軍與女童軍活動

自從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後,中國大陸的童軍運動就遭到禁止;反而是共青團和少先隊分別成為中國大陸少年和青年的主要和優勢組織。近年來,中國大陸的童軍組織都是由國際學校成立的。 在1949年以前,童軍運動存在於中華民國大陸執政時期。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移至台灣,而中華民國的童軍組織中華民國童軍也就成為了臺灣童軍運動的主要組織。 此外,童軍運動目前也活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香港和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2003年在原中国童军诞生地武漢成立了中国内地首个中国童军机构,也曾試圖建立起全國性的童軍組織:中国童军总会,在申办的过程中于2004年中被政府所阻止,美國之音,2004年8月3日報導。。随后中国童军俱乐部组织了一系列的青少年活动,还经常与国际童军进行各项交流互动,策划和参与了各国童军交流及内地与港澳台青少年童军交流活动等,中国童军公益网站的持续宣传促进了中国内地的童军运动发展,让更多的大陆民众认知了解童军运动,全国各地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童军活动也得到广泛开展,但中国童军融入国际童军组织的道路仍然漫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大陸的童軍與女童軍活動 · 查看更多 »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

中國天主教主教團(Bishop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Church in China, BCCCC),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14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天主教的全国教务领导机构,成立于1980年,与中國天主教愛國會並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天主教的全國性宗教團體,合称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 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傳揚耶稣基督的福音,同時在政治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奉行中國共產黨要求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民主办教规定,也依法接受国家宗教事务局的行政管理和监督。中國天主教主教團並未獲罗马天主教会宗座承認,目前聖座承認代表大中華地區之主教團為天主教會臺灣地區主教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天主教主教團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下属的一支部队,長期受到西方国家情報部門及網絡安全公司關注,被報導為從事相關黑客活動的「中國網絡戰的總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於2013年之前一直否認支持過任何黑客活動,但是解放軍2013年12月出版的《戰略學》首次談到中國軍方與民間黑客的編制。 2013年2月美國麥迪安網路安全公司發佈的報告,總結141個主要黑客攻擊的反跟蹤分析,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和多次從事進階持續性滲透攻擊(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縮寫APT)的黑客襲擊有密切關連,並披露其實際地理位置是中國解放軍駐扎在上海的一座塔樓,隸屬於解放軍總參謀部三部二局。但有中国官方背景的媒体反駁說,麦迪安公司的报告仅为其用作炒作公司知名度。 2014年5月19日,美國司法部以間諜罪起訴5名61398部隊軍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61398部隊 · 查看更多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澳門地區委員

根據官方稱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機構,由中國社會各界人士組成。政協雖然不像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有立法權等,但作為政治協商及統戰組織,目標與責任是為國家出謀劃策、反映民意,給中國共產黨作執政參考,並同時凝聚中國社會各方人士。 澳門市民普遍對政協制度感到陌生、對政協會議內容等關注不太熱心;惟2010年前澳門特首何厚鏵被委任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比較矚目。 政協每屆任期5年,設有全國委員會(全國政協)和地方委員會(地方政協)。政協委員的產生辦法主要通過協商推薦,形成建議名單,最後由常務委員會通過公佈,和一般選舉制度有別。 全國政協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和全國人大舉行時間一致。澳門作為特別行政區不設地方委員會制度,但全國委員會設「特邀澳門人士」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澳門地區委員 · 查看更多 »

中國化

中國化,是個約定俗成的名詞,根据对象的不同含义差异很大,有複雜而不精確的定義。对中国本身来说,“中国化”一般是指源自其他国家的事物,包括思想、宗教、制度、观念等,进入中国后,受到中國影響而产生的本土化变迁,如“佛教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心理学中国化”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化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

中國國民黨,簡稱國民黨,是中華民國肇建者孫中山及其革命黨同志所創建的政黨。其前身最早為1894年11月24日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的革命團體興中會,而後分別改組為中國同盟會、國民黨及中華革命黨,1919年經孫中山改組後轉用現名。現今總部位於臺北中崙,現任黨主席為吳敦義。 從1928年國民政府完成北伐並統一中國起,該黨一直是中華民國的執政黨。2000年總統選舉敗選後首次成為在野黨。2008年總統選舉中,前黨主席馬英九得到765萬多票,創下中華民國總統直選史上最高得票數,使國民黨重新執政,並在2012年總統選舉中連任。2016年總統選舉失利後再次成為在野黨,不過仍是立法院第二大黨。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與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國民黨是目前唯一曾在中國大陸與台灣執政、以及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政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

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為1949年7月18日中國共產黨同意程潛、陳明仁率中华民国国军投靠後,可暫用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名義,以區別其他起義隊伍。 1948年11月,第一兵团在武汉重建,辖29、71军(29军军长陈明仁,辖197、234、307师;71军军长熊新民,辖87、88师),司令官为陈明仁。1949年2月兵团改驻长沙,14、100、103军加入兵团,和原29、71军合并整编为3个军,兵团此时辖14、71、100军(14军军长成刚,辖10、62、63师;71军军长熊新民,辖87、88、232师;100军军长杜鼎,辖19、197、307师)。 1949年8月3日,程潛宣布正式脫離位於廣州的中华民国政府,所屬第一兵團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第一兵團。1949年8月4日,程、陳等通電投共。原一兵團轄3個軍9個師,兵團兩個副司令官、3個軍長,5個師長率大部隊伍幡正;国民党政府重建新的第一兵团,辖14、71军(14军军长成刚,辖10、62、63师;71军军长熊新民,辖87、88师),司令官为黄杰。9月,97军(辖33、82师、暂1师)也划归第一兵团序列。1949年12月在广西战役中被重创,残部逃入越南,由法屬印度支那船运往台灣。 1949年8月中旬,一兵團司直及第63、232、197,307師之大部,省保安司令部司直和5個師中的1、2、3師,4個師管區中的湘東、湘西兩個師管區(縱隊)等部,約77000餘人,在瀏陽整編,合編為3個軍9個師。 1949年11月,再次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1兵團,縮編為兩個軍6個師,另調進兩個團補鞏共約37000餘人,列入四野建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十二全會,1981年3月29日至4月5日在臺灣臺北市陽明山中山樓舉行。該次大會主要通過了「貫徹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案」以及「積極地與黨友聯絡,永久地與民眾共同前進」的「中國國民黨黨章修正案」。蔣總統經國先生於此次大會上蟬連中國國民黨主席一職。 為了應對中共之統戰策略成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是指中國國民黨從1894年於美國夏威夷檀香山成立後而至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至臺灣前的歷史。.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遷臺前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黨證

中國國民黨黨證,是中國國民黨給有繳交黨費的黨員的一張證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黨證 · 查看更多 »

中國國民黨改造方案

中國國民黨改造方案是指在1950年時,中國國民黨針對黨內組織以及思想進行整肅、並且進行修改以建立由蔣中正擔任中心的統治體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改造方案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台灣大學工學院支部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大學工學院支部委員會,簡稱台大工學院支部、臺灣大學工學院支部、學工委工學院支部,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隸屬於中共臺灣省委學生工作委員會。由台大工學院學生王超倫,王子英、楊斌彥、涂南山、簡文宣及農學院的陳挺旭共同成立,成立之初由王超倫擔任書記領導,吸收張坤修、葉雪淳、陳子元、孫進丁等工學院學生陸續加入。同時台大工學院學生會成立,王子英擔任台大工學院學生會主席,工學院支部由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楊廷椅統一領導。.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台灣大學工學院支部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46-1952),簡稱中共台湾省委、台湾省工委、省工委,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省級組織。由於台灣在日治時期曾有共產主義政黨(即台灣共產黨)存在,省工委成員中亦有一些前台灣共產黨的成員,但是省工委與日治時期的台灣共產黨並無繼承關係。.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中国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员会,簡稱省工委學工委、學工委、學生工作委員會,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1947年8月成立之初由中共蘇區共產黨員徐懋德來台領導,化名為李絜(外省李),依照蘇州地下黨發展模式,在台灣中等學校以上發展組織,透過廖瑞發、郭琇琮開始將組織向台大、師大等高等學校發展,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民氣可用,陸續吸收台大石玉峰、葉城松、鄭文峰、師大楊廷椅等加入共產黨並成立支部,醫學院生葉盛吉吸收顏世鴻等,並安排鄭鴻溪等進入師大運作學生運動 ,期間安排陳炳基、李蒼降、李登輝等人成立「新民主同志會」,並透過在台灣省教育會的蔡瑞欽及從中國返台的民報記者李水井等將組織拓展到南部學校與私校,如台南工學院、開南商工、延平學院等,透過鍾浩東在廣東參與抗戰時的夥伴黎明華將組織拓展到新竹義民中學,隨著台大及師大學生畢業後擔任教職組織成員遍及台灣全省各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學生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簡稱「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在中國共產黨最高軍事指揮機關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中,地位僅次於軍委主席的軍方高級領導人,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將領能擔任的最高軍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總書記

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總書記是中國共產黨在1956年与1967年间设立於中共中央書記處的職務,負責處理中央書記處運作,前身是「中共中央秘書長」和「中央書記處主席」,相當於現在的中央書記處排名第一的書記。此職務并不相当于1982年开始设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只是中央書記處的領導職務,並不是中共中央主要負責人。 中央書記處及該處總書記於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后被撤銷;其後,在1980年恢復,由原中共中央秘書長胡耀邦任總書記。1982年,撤銷中共中央主席一職,改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而“總書記”頭銜亦被提升至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成为整个中國共產黨的最高負責人,仍然由胡耀邦担任。從此,中央書記處不復設總書記,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仍然負責主持中央書記處工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中央書記處總書記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CPC in Dialogue with World Political Parties High-level Meeting)是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主辦的國際性政黨間交流會,首屆於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舉行,前身為中國共產黨與世界對話會。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習總書記與其他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開幕式、全體會議、閉幕式等重要活動。這次對話會是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連任總書記後,首場由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多邊外交活動。 大會的主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政黨的責任」,目的是深入了解十九大精神,主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內涵。對話會還提供一個平台讓世界各國政黨共同商議和平等交流,各國政黨也可以相互借鑒治黨理政經驗,提高執政或參政能力,政黨間通過相互溝通和深入交流,在重大戰略問題上形成更多共識。中聯部副部長郭業洲表示有全球12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政黨報名參加該次高層對話會,是「出席人數最多的首次全球政黨領導人對話會」。.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

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簡稱台南市工作委員會、中共台南市委,是中国共产党在台湾省台南市的地方组织,是中共台湾省委的派出机构。 中共台南市委為中國共產黨設置於台灣台南市之外圍組織,成立於1946年10月,以讀書會形式進行活動,由李媽兜負責。台南市工作委員會轄下設有麻豆支部、台南市街頭支部支部、中營支部、大埤寮支部、山寮子支部、南頭港支部、下營支部、桶頭村支部、北門支部、二重溪支部、頭社支部、鳴頭村支部、玉井支部、中營支部、玉井糖廠支部、關廟支部、新營支部、新營糖廠支部、石仔瀨支部、石光村、白河支部支部等。1950年,毛人鳳主導之保密局破獲該委員會,李媽兜於1952年落網,先後逮捕相關聯的支部成員等牽連多達264人。其中包含擔任委員會書記一職的李媽兜在內,此相關「匪諜案」共有61人遭槍斃,186人被判1至15年有期徒刑,17人無罪釋放。 台南市工作委員會為台灣省工作委員會直屬機構,初期由嘉義人張志忠領導,後南部組織皆由陳澤民領導,株連政治犯甚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臺南市工作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共產黨歷史

中國共產黨於1921年7月成立,初期接受第三國際的指揮和援助。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爆發長達10年的第一次國共內戰。 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漸擺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澤東為首的本土派掌權。在抗日战争期间,與國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戰勝利後,中国共產黨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消滅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在1949年10月時,中國共產黨在北京正式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與戰敗的國民政府形成兩岸分治的局面。 自1980年代開始排除意識型態問題,中國共產黨開始与數個非共產主義的政黨維持交流,其中包含許多採取民主制度的一黨制國家執政黨,以及在其他國家佔有主導地位的社會民主主義政治團體。而在1989年東歐共產主義政權瓦解東歐民主化以及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於1991年時開始強調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發展政黨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穆斯林網

中國穆斯林網,簡稱中穆網,是一家於2003年建立、目前已關閉的中國穆斯林社交網站。該網站曾經在中國大陸的穆斯林群體中擁有較大的影響力,但自2016年12月起突然進入關閉狀態。儘管網站負責人稱網站關停是「技術性問題」,但一般分析認爲該網站因在2016年12月登載了抨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的公開信被強制關停。有分析指出,該網站長期站在伊斯蘭教的角度發出與中國共產黨當局政策相悖的觀點(比如該網站曾經有內容稱「無神論是道德敗壞的根源 ,另外,部分該網站的穆斯林網民反對新疆禁止戴頭巾的命令),因而被封禁。.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穆斯林網 · 查看更多 »

中國總理

中國總理,是指近代中國政府的政府首腦,現在多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位列最高級別的國家級正職。 在中國歷史上,總理一職作為政府首腦始創於清朝末年,在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仿效日本設立責任內閣,置內閣總理大臣(首相)一職,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凯先后擔任此職。 中華民國成立后,北洋政府設國務院作為最高行政機關,置國務總理作為國務院的首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后,國務院被行政院取代,國務總理也被行政院院長取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下設政務院,政務院以總理作為首長。1954年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為中央人民政府,即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總理作為中央政府負責人。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中的代表中國的席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因此目前國際上稱的「中國總理」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總理 · 查看更多 »

中國總統

中國的總統職位首次出現於1912年於南京正式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當時以「大總統」稱之,此銜稱亦由北洋政府繼續使用;1928年,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統治中國,總統職位也被國民政府主席取代,直到1948年行憲後設置中華民國總統為止。1949年,中國共產黨於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並未設置總統一職。理論上,目前統治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總統是唯一可在中文以「中國總統」稱呼的國家元首職位,但中華民國現有的邦交國,也因「臺灣」成為中華民國的通稱而多以「臺灣總統」稱之。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接近總統功能的政治職位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通稱國家主席)。自1983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八二宪法》恢复设立于1975年被废除的国家主席职务,同时官方英文译名由“Chairman”改為“President”,中文直譯即「總統」;不過重新設立的國家主席職務被剝奪了召開最高國務會議和領導國防委員會的權力,僅為虛位元首。另一方面,2000年起,部分中國大陸學者開始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置總統職位的可能性,也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於總統制與議會制的兩選項擇一為「當務之急」,是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政必要課題。不過即使擁護設立總統一職的中國大陸學者也承認「現在討論中國將來實行總統制或設置中國總統還為時尚早」。自1993年起,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兼任國家主席一職,使國家主席在一黨執政體制下成為有實權的職務,有部分外國學者更視「三位一體」下的中國政治制度為「半總統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總統 · 查看更多 »

中國照片檔案館

中國照片檔案館,乃收藏照片檔案資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級專門檔案館,隸屬新華通訊社和國家檔案局。.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照片檔案館 · 查看更多 »

中國靈魂爭奪戰:習近平治下的宗教復興、壓制和抵抗

《中國靈魂爭奪戰:習近平治下的宗教復興、壓制和抵抗》(year)簡稱《中國靈魂爭奪戰》,是國際組織自由之家在2017年2月發表的宗教自由報告,作者為薩拉·庫克(Sarah Cook)。該報告調查中國宗教人權現狀、涵蓋3.5億多名宗教信徒,考察對象包括漢傳佛教、藏傳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蘭教與法輪功。報告指稱,在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統治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強化對宗教的打壓,打壓措施進入日常生活領域,並引發信仰者越來越強烈的抵觸。.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靈魂爭奪戰:習近平治下的宗教復興、壓制和抵抗 · 查看更多 »

中國青年黨

中國青年黨,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簡稱青年黨,由曾琦、李璜、胡國偉等一群意識形態偏向國家主義的留學生,1923年在法國巴黎郊外玫瑰城共和廳創立。青年黨曾是中國現代史上僅次於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三大政黨,1949年隨著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在戒嚴時期,青年黨於國民大會與立法院中有席次,但因內部派系林立,外受中國國民黨分化控制,與中國民主社會黨等在野黨派並無法有效制衡執政黨,但加入青年黨等合法政黨,成為黨外人士進入政壇的方式之一。在1987年黨禁解除之後,部份黨員分裂另組政黨,而具有影響力的台籍人士,如游錫堃、陳菊等,則轉入民主進步黨。199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國會全面改選後,青年黨喪失國會席次,從此失去在臺灣政壇的影響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青年黨 · 查看更多 »

中國與聯合國

中國與聯合國的關係始於1945年聯合國籌建之初。中國與美,英,蘇聯是並稱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四巨頭,也是聯合國宣言最初的簽署國。二戰後,代表中國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以“中華民國”的席位参与联合国,在《聯合國憲章》第23條中明載“中華民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是五个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之一。自1971年後,北京和台北以各自的立場為基礎循《聯合國憲章》第33條解決政治紛爭。 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與聯合國 · 查看更多 »

中國自立教會

中國独立教會與三自爱国教会不同,是指中國自主及獨立的教會,因為持守纯正信仰而拒不接受教會必須服從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領導,而要選擇走家庭教会路线流亡至其他地區。2008-11-17,中國社科院于建嶸教授在文中寫道:“通过对中国基督教特别是“家庭教会”近1年的调查,我得出了一个初步结论,就是近30年来,中国“基督教家庭教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过了“三自教会”,已经成为中国基督教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家庭教會因改革開放後迅速發展而受到中共政府打壓。.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自立教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蒙古國關係

中蒙關係(Монгол, Хятадын харилцаа)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蒙古國之間的外交關係。由於蒙古人民共和國是蘇聯的衛星國,因而直至1990年前中蒙關係也長期受中蘇關係影響。自從1980年代末期中蘇關係逐漸恢復,中蒙關係亦開始改善。蘇聯解體後的1990年代起,中國成為蒙古最大貿易伙伴,不少中國企業也在蒙古經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蒙古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國抗日戰爭參戰部隊

中國抗日戰爭參戰部隊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8年的全面戰爭加上先前將近6年的局部戰爭),所有在中國戰場或緬北戰場參與抗日戰爭的部隊列表,包括中華民國的軍隊(無論國、共)與同盟國的援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抗日戰爭參戰部隊 · 查看更多 »

中國服役獎章

中國服役獎章(China Service Medal)是美國海軍部頒發的一項軍事勳獎。獎章根據海軍簽發的第176號行政命令,於1942年7月1日設立。起初,中國服役獎章是要嘉許七七事變後,於中國保護美國僑民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以及在長江巡航的美國亞洲艦隊海軍官兵。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海軍部決定重新啟用中國服役獎章,嘉許日本投降後在中國執勤的官兵。這使到中國服役獎章一共有兩次頒發時期。第二批頒發的獎章全部附有「延長」(Extended)橫扣,以示區別。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最終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遷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告終。中國服役獎章繼續頒發給協防台灣的美國海軍官兵,直到1957年才告結束。至於1958年至1963年協防金門及台灣海峽的海軍部隊,則改為頒發武裝部隊遠征獎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服役獎章 · 查看更多 »

中國政治史

中國政治史是中國政治制度发展与政治狀況的历史。.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史 · 查看更多 »

中國敵後游擊隊

中國敵後游擊隊為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等中國抗戰部隊,在日本於中國抗日戰爭中,中國淪陷區域中發起的抵抗運動,目的在協助抗日正面戰場,拖延日軍入侵進程,以情報提供或者破壞基礎建設方式進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敵後游擊隊 · 查看更多 »

中共八大元老

中共八大元老(简称中共八老或治國八老),是指中國於1980年代起至1990年代中期間(即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主政时期)在政治上拥有实际决策权力的八位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及軍事人物(元老、老干部)。这些元老当时大多没有正式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职务,但其幕后影响力和决策权等于或大于当时实际担任领导职务的较为年轻的领导人。“八大元老”是一个非正式说法,最早见于香港媒体。历年来有关「八老」的具体人物都各有不同,以下为兩种比较常见的讲法:.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共八大元老 · 查看更多 »

中共總書記視察香港

中共總書記視察香港可以指以下的中國共產黨中央主要領導人在香港回歸中國後視察香港特別行政區:.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共總書記視察香港 · 查看更多 »

中国基督教

基督宗教在中國發展的最早記錄可追溯至唐代的景教,並在明朝中葉以後隨著西方文化的東傳而開始有系統而廣泛的傳播。但因当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较大差异,以及基督教的一神論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抵触,相對於中國原生的儒教與道教、以及自印度傳入的佛教,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緩慢許多;至清末以降,以天主教和新教為主的基督宗教各宗派才開始在中國大規模的發展。但1949年中共建政後,包括基督宗教在內的所有宗教均遭到中國政府大幅的打壓;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政府調整了宗教政策,基督宗教才與其他宗教同樣重新开始正常的崇拜與傳播活动,自此基督徒数目增长显著,特别是在一些地区,基督宗教信徒的數量甚至超過了佛教。中國的基督宗教人口難以確切統計,部分數據評估可能有八千萬至一億人,但真实性存疑,在中国宗教中佔有相當地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中国基督教新教

中國基督教新教是中國基督教三大教派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五大宗教之一。在中國,「基督教」一廣義上是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的總稱,狹義上專指新教。新教第一次來中國傳播是1807年,是由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進行的。新教比天主教進入中國晚許多,但是新教的傳播發展很快,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現代教育、醫學、傳媒的發展,都可以發現新教的重要影響。 1949年之前,新教組織有的受海外傳教差會管理,有的屬於中國教徒自己設立自己管理。1949年之後,政府強制所有基督新教教會中斷與海外的關係,包括原有的中國自立教會,都服從於統一的,由政府设立的管理機構,即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和中國基督教協會。未加入三自的教會都視為非法,並禁止其活動。 1966年起“文革”期間,新教跟其他宗教一樣,受到全面禁止,大多數教堂挪作他用或遭拆毀,教會活動轉入地下進行。1978年起改革開放以来,宗教活動逐步獲得解禁,教堂亦逐漸復堂。 目前海外傳教差會派遣傳教士來華傳教的方式和中國自發教會組織跨地區傳教仍然受到禁止。由於“文革”的歷史遺留以及一些人不認可中共控制的三自教會,許多信徒自組教會,稱為「家庭教會」或者「地下教會」(所谓“地下天國”)。而因為家庭教會不符合「三自」要求,一直以來都處於灰色地帶,在部分地區甚至遭到政府打壓,多個家庭教會遭到取締,信徒被拘留。對自發教會的禁止,成為一個困擾中國人權狀況的問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基督教新教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

中國歷史如果從中國第一次成体系甲骨文或陶文的文字出现的商朝中期算起約有3,300年(前1300年算起);從考古学上第一个王朝二里头文化算起約有3,700年;从西周文献中傳說中的夏朝算起约有4,100年(前2070年算起);從孔子所說的、有著三皇五帝的傳說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前2698年算起);從盤古、上帝、女媧等不確定的神話時代算起約有「五千年」(這也是傳統民間認知上的長度);從標誌著文明萌芽的新石器時代磁山文化算起約有10,000年;從人類開始脫離原始生活的舊石器時代藍田猿人文化算起約有80萬年的歷史。 中国史前時代的傳說有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而近代考古發現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3,000年前至4,000年前的陶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從政治和社會形態區分中國歷史,據考古資料顯示,約在早於距今6,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晚期或者仰韶文化早期時代,中原地區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氏族。同時,原始社會平等被打破。而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夏朝已經開始君王世襲,周朝建立完備的禮制,至東周逐漸解構,秦朝統一各國政治和許多民間分歧的文字和丈量制度,並建立中央集權的專制君權統治。自漢朝起則以文官主治國家直至清朝。清末以降,民主政治、科學、馬克思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流傳,先是革命黨推翻--於1912年成立中華民國。1949年10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失敗而退守臺灣,維持兩岸分治格局至今。 從經濟形態觀察,中國古代人口主要由自由人構成,私有制、商業活動發達。周朝時商業主要由封建領主階層控制的官商貿易和庶人的自由貿易構成。秦漢以後實行中央集權,人口由士、農、工、商等構成,其中以從事農業的自由民為主體,是一個君權官僚制下的以土地爲主要生產資本的較為自由的商業經濟社會,一些重要的行業譬如油鹽米等由官僚和商人垄断。除了農業,手工業以及商業貿易也有很大的發展。早在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促進東亞與中亞至歐洲的陸上交通時,國際貿易早已起步;隋唐時大運河的開通促進南北貿易;唐朝的盛世及外交的開放、交通的建設,更使各國文化、物資得以交流;唐朝時出現類似匯兌証券的飛錢,宋代時出現紙幣;元代時更因為全面開通商旅的關卡使得與中亞的商業交流十分繁榮;明朝中葉實行海禁,清代則受到西方國家海上發展的影響,海上國際貿易發展迅猛。中華民國成功實施民主制度,實行自由經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先為公有制的計劃經濟社會,改革開放後逐步向私有制的市場經濟社會轉型,該形態被稱為在宏觀調控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時1980年代以來工業化發展迅猛,數億人口在短短20多年內從農民轉為城市工商業就業者(目前僅僅被稱為“農民工”的產業工人就達到約2億)。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中国經濟成為全球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是依年份列出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在朝代更迭之間,執政權經常不會立即轉移,因而會有時間重疊。本年表基於年份不重疊的原則,將在下一個朝代的「記錄」起始點延至前一朝代結束的下一年,並非代表該年份為朝代的真正起始點。.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历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屠杀列表

本列表按照發生年代的先後順序列舉中國歷史上發生的部分大屠殺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大屠杀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

中國大陸,中文使用上常通稱大陸或大陸地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方有时也使用祖国大陆。此詞的使用在古代即有,非現代两岸关系中具有政治含义的大陆,而是中原文化圈中相對海洋島嶼的地理用詞。如在日本也有大陸文化的說法,二戰時曾用來稱呼中國外,至今以大陸代稱的用法在學術上仍有在使用。在海外的華人移民圈也有不少使用此用法的人。 在當代的使用上,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此肇因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所導致的海峽兩岸政治分立。 地理上,該詞是指中國的大陸領土,屬於歐亞大陸的一部分的事实,與海島相對;但當代的使用上,其做為一個政治名詞的用途遠大於地理名詞,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直接管轄的區域,故海南島、舟山群島等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海洋及海島領土,都被視為中國大陸的一部分,香港、澳門這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及「台灣」則排除在外。使用情形類似的還有「中国内地」一詞。 另一方面,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撤退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主張中國大陸為其疆域,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法律中稱為「大陸地區」、並定義為「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同時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立之主權國家,而僅將其視為統治中國大陸之政治實體;在陳水扁政府上台前,中華民國政府認定的「大陸地區」還包括在1946年就已獨立建國的外蒙古、以及中俄邊境的爭議領土。香港與澳門因政治地位特殊,在法律上又另外以「港澳地區」合稱。 中華民國政府對中國大陸的定義,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一中各表、憲法一中等兩岸政策的重要基礎。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期,由於其政治立場偏向臺灣獨立及臺灣主體性,此主張並不活躍,尤其在陳水扁政府時期起,主要以一邊一國思維處理兩岸關係,直接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視為與中華民國(台灣)分立的國家。也讓大陸這個地理代稱用法再增添更多政治含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中國大陆與香港矛盾(簡稱陸港矛盾、中港矛盾、港中矛盾、中港衝突),是指1997年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香港回歸)後,中国大陆與香港之间主要涉及政治制度、經濟、社會、文化和移民等之一系列矛盾衝突。 1997年後,香港特区政府和親建制派配合中国共产党的各種政策和措施,引起了香港本土派的不满。部分香港人認為,中国共产党和香港政府輕視“兩制、港人治港”,担忧香港政府將大陆人利益放在港人利益之上,削弱港人地位和公民權利。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被指加速推行港深两地融合的政策,包括不顧香港承載力地引入過多觀光客及大量新移民,引发的种种弊处亦進一步激化矛盾。 隨著矛盾激升,加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香港政改的決定的催化,以及對香港政府經貿、文化政策的不满,衝突由以往的民間層面激化到政治層面。雨傘革命就成了衝突積累的最終總爆發。《苹果日报》评论称,港中矛盾乃法制之爭。何清漣则认为,中港矛盾的實質是文明的衝突。不少香港人擁有自身文化認同感,並且香港與大陆在政治、制度及文化、习惯等其他多方面有差異。中港矛盾讓許多香港人對中國、中華民族的認同感減弱,部分香港年輕人開始支持港獨、呼吁加強對香港民族主義的捍衛,並同台灣獨立運動及台湾泛綠陣營更為友好, 10-13/6/2013。出於對香港社會、政治及一國兩制前景的擔憂,香港人移民台灣、加拿大等地的人數在近年來也有所增加。在2016年台灣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統計便顯示共有1086名港人獲台灣發出定居許可,較2015年大幅上升逾四成。 有評論人士在報章撰文,認為1997年以後的各方面事態發展導致中國大陆民众对香港的印象多趨於负面,對“香港独特性”感到疑惑、不解甚至反感,并出现了2012年孔庆东辱骂港人事件等語言暴力事件,經過相關報導後也让香港人对中国大陆人產生印象负面,以致有“蝗蟲論”等不友善的言论和“立法會宣誓風波”等過激行为出現。.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大陆与香港矛盾 · 查看更多 »

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

一般来说,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是提供中等或以下程度的教育,並拥有相当比例的外籍学生,而且实施外國学制的學校。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并没有出现“国际学校”一词,但仍有一系列的学校符合上述定义。 在下文所講述的內容,主要圍繞中国大陆地區;下文所指的「中国公民」,僅限于中国大陆地區的中国公民;下文所指的「外籍學生」,也包括來自港澳台地區的學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 · 查看更多 »

中国威胁论

中國威脅論,是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霸權主義對世界各國的民主、和平、軍事、經濟等各方面造成嚴重威脅的論點。該論點一般認為起源於西方國家及日本。.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威胁论 · 查看更多 »

中国少年先锋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中国少先队、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锋组织,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受权领导的群众性儿童组织。 受苏联先锋运动影响,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曾设立多个儿童共产主义组织,如1931年在苏维埃区成立的少先队和后期的儿童团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于1949年10月13日宣布成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由原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合并而成,1953年6月改为现名。 中國少先队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而主要架构則源於苏联少先队。中國少先队最高機構是每5年召開一次的全國代表大會,而當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則由中國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作為核心權力機構。但因為全国少工委通常1年只會召開1次會議,使得多數職權和工作都由设在共青团中央少年部内的全国少工委办公室掌握,全国少工委主任则成为主要負責人。 中國少先队申請人的加入年龄必須介於6歲至14歲間,几乎所有小学生都加入了少先队。截至2002年,少先队员1.3亿人,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先锋组织。 中國少先队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將自身視為代表最广大中国少年的先锋组织。其中《中國少年先锋队章程》指出中國少先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论,並將中國少先队表述為:「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少年先锋队 · 查看更多 »

中国产业分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各行业分为三个产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产业分类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英語: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縮寫為RUC),簡稱人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直属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該校前身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于延安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1954年,在教育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與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學、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5所院校一同被指定為最早一批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属于中国著名代表高校,是當代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和研究的重要基地,被譽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面旗幟”。 中國人民大學也是雙一流重點建設的大學,共有14個學科入選雙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七,入選學科中,有十三個人文社會學科。 人大與現位於台北市的國立政治大學的性質及歷史背景相仿,而且皆是以發展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大學,並各自曾為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民黨黨校,兩校也培養出不少政治家及首席执行官,現兩校合作關係密切。 2017年,人大通州東校區獲得批准,將成為人大最大的校區,未來人大將發展理工及醫學領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大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志愿军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在朝鮮戰爭中参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的总称。 中国人民志愿军参加朝鲜战争名义上是志愿,实际上是以解放军完整建制参加战斗,其下属部队均保留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和番号。 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威胁美韩不得越过三八线,韩国国军依然于1950年10月1日越过了三八线,美军在聯合國通過決議後也于10月9日攻入北方,至19日已攻下包括平壤在内的朝鲜大部分地区。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秘密参加朝鲜战争。志愿军参战后,迅速击退了已接近鸭绿江的美军,使战线在开战一年后回到三八线并陷入胶着。苏联首先主张停火而中、美均表赞同,但停战谈判多次中斷。1953年7月27日,参战方三边签署朝鲜停战协定后宣告停战。1958年,结束使命的志愿军部队撤离朝鲜,归国返回原来的编制和驻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志愿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的国家武装力量,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组成。解放军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自成立起坚持“党指挥枪”原则,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所领导,中央军委主席统率全军。 从其前身中国工农红军成立之时起,该军队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就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在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越战争等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共有兩百萬名现役軍人,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正规军队。同时,中国是世界上国防预算第二高的国家,年度官方軍事預算總額達1520億美元,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四分之一。此外,解放军还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军,军舰数量世界第一、吨位总数世界第三的海军以及规模庞大的空军,并拥有洲際彈道飛彈、彈道飛彈潛艇、战略轰炸机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核打击能力。2018年4月中旬其综合军事实力也位居世界第二超越俄罗斯,仅次於美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

本条目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创立至今所使用的制式服装、鞋帽以及徽章。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采用于2007年换装的“零七”式军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服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简称中国空军、人民空军、解放军空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空中武装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大军兵种之一。 截至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共有398,000名人員與約5200多架軍用飛機,其中3750+架軍用飛機為战斗机及轟炸機、攻擊機。其综合实力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军(美国空军、美国海军等航空兵)。.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015年12月31日成立的军种。 根据官方说法,战略支援部队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與仿製蘇聯战略火箭军的解放军火箭軍不同,此軍種屬於新創部門,與1990年左右成立的美國戰略司令部的職責比較類似,但概念更為新穎、更符合21世紀的期望,而外界根据其臂章则猜测战略支援部队可能包括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卫星管理等資訊方面的力量,以及擔負一部分的後勤補給調度的職能。 军事专家尹卓称,战略支援部队主要的使命任务是支援战场作战,使解放军在航天、太空、网络和电磁空间战场能取得局部优势,保证作战的顺利进行。具体地说,战略支援部队的任务包括:对目标的探测、侦察和目标信息的回传;承担日常的导航行动,以及北斗卫星和太空侦察手段的管理工作;承担电磁空间和网络空间的防御任务。.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 查看更多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为政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下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主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政治协商和咨询机关;它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也不是立法机关。不过曾有学者建议将人民政协民意机关化和法制化,在宪法中设专章专节,确认人民政协为民意代表机构,将人民政协纳入国家机构体系,在宪法和人民政协组织法上确认人民政协的适当职权,并认为确立人民政协的上院性质并不会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 現任委員為第十三屆,於2018年3月就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查看更多 »

中国哲学

中国哲学(古稱诸子百家)為華夏文明各學派的哲學思想。華夏思想最早記綠殷周之际成書的《易经》,後來大盛於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發展史可大体分为:东周古典的诸子百家哲学;漢朝獨尊儒術,汉唐的儒佛道冲突而交错的发展时期;宋元明清儒佛道融合而转生的理学;晚清以后的中西会通时期。 古代中国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家等为主要的哲学流派,其中尤其以儒家、佛家和道家影响最深远。西方哲学於近代傳入,也影响甚鉅,中國共產黨執政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取代儒家,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名義上的官方政治理想;儒家失勢後演變成新儒家,其支持者繼續承傳華夏古風。 中國人的宇宙觀方面以易經和老莊為核心,倫理社會觀是以孔孟之說為代表,佛家則以宣揚因果輪迴、眾緣唯心的道理與儒道互相輔助而成。.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哲学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在中國大陸常簡稱為党,目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的執政黨。该党创立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由陳獨秀和李大釗於1921年7月组织成立,初期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和援助,并与中国国民党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後,两黨进行了長達10年的军事斗争。1940年代起,中國共產黨逐渐摆脱外國勢力的影響,改由以毛泽东为首的本土派掌权。在抗日战争期间,与国民黨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擊敗中華民國國軍,進而取得大陸地區及其絕大多數沿海島嶼的統治權,於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開始排除意識形態問題和许多非共產主義的政黨建立关系。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蘇聯解體後,中國共產黨開始加强和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的交流,並且繼續維持和世界各地非執政黨的共產黨聯繫。 中國共產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基於民主集中制,主張應共同維護已獲得共識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最高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召開一次。中央委員會作為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核心權力機構,通常1年召開1次會議。因此,多數職權和日常工作都由中央政治局和其常務委員會掌握。中央主要負責人自1993年開始會同時擔任負責黨內和民間事務的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負責軍事事務的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具外交禮儀性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而其能有效掌握三個職位時常被外界稱作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自2012年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至今担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成為中共最高領導人。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共有8956.4萬名黨員、基层党组织則有457.2万个,其中女性占26.7%,少數民族占7.3%。 中國共產黨始終宣稱其理想與目標是社會主義,并將自身視為代表工人階級領導工農聯盟和統一戰線的政黨。其中《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意识形态,並將中國共產黨表述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社會。」不過在毛澤東建立的計劃經濟體制被認為效率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官方在政治理念的執行層面仍然從務實出發的,但在思想上為了確保路線一致不變動,鄧小平等人遂提出在國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條件下,應該先以逐步摸索的方式,來建設共產主義社會較為實際,利用此理由嘗試引入经济改革,來發展,於是中國大陸得以透過設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爲綱的操作方式,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一口號而在20世紀末期順利轉型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医学院支部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台灣大學醫學院支部委员会,簡稱台大醫學院支部、臺灣大學醫學院支部、學工委醫學院支部,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1947年8月成立之初由台大醫學院學生會主席台大醫學院助教劉沼光領導,並積極擴張組織,吸收林恩魁、張漢湖、葉盛吉等,上級單位由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楊廷椅領導。.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医学院支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台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委员会,簡稱台大法學院支部、臺灣大學法學院支部、學工委法學院支部,是中國共產黨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台灣成立的學生工作組織,隶属于中共台湾省委学生工作委员会。成立之初由台大法學院學生會主席葉城松領導,並積極擴張組織,吸收鄭文峰、張璧坤、戴傳李等,上級單位由學生工作委員會書記楊廷椅領導。.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共产党台湾大学法学院支部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989年6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这是六四事件後中國共產黨所召開的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全會選舉江泽民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同時撤銷赵紫阳的總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以及中共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等職務。另外胡启立、阎明复、芮杏文等人亦在本次全會上全部免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 查看更多 »

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中國大陸前,已建立多個由該黨統治的勢力範圍,稱為革命根据地,广义上包含第一次国共内战時期的「苏区」以及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據地的「边区」,乃至第二次国共内战爆發後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建立的「解放区」。 “革命根据地”本是指20世纪以革命为目标的中国、越南等地反政府武装的割据地盘,現今則多用來指中国共产党建政前因反对中國國民黨的统治而占领的地区。此外,中國國民黨成立後,在成立國民政府、發動國民革命軍北伐前,於廣東建立有別於北洋政府統治的勢力範圍,被中共稱為「广东革命根据地」。 中共成立之初與中國國民黨合作,至1927年發動南昌起義後,開始建立蘇維埃政權與自己的武裝力量,其中又以江西的中央苏区最為重要。1931年,中共以這些蘇維埃政權統治區為基礎,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宣稱與中華民國(指國民政府)分立。國民政府在完成北伐後,對中共的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並在1934年的第五次圍剿獲得突破;中共中央因此離開原作為主要根據地的中央苏区,被迫向西北移動,至1935年10月底抵達陕北,在陕甘一帶建立了新的根據地。 後來因日本自九一八事變以來對中國的逐步侵略,加上西安事變的發生,國共雙方停止戰爭,進行第二次的合作。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根据地依据协议改称为“边区”,由中共實施地方自治、但接受國民政府管辖。在1947年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后,边区政府被國民政府认定为非法,中共則開始將其統治與控制的區域稱為“解放区”。隨著中共於戰事上的節節勝利,解放區的範圍也逐漸擴大至大部份要邑和土地。1949年,国共戰事逐漸底定,中共於當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命根据地”的用法開始出現,其中昔日的蘇區、與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根據地被统称為“革命老区”。由于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等种种原因,总体而言,革命老区经济状况至今仍然赶不上经济发达地区,中共中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也强调要扶持当地经济,讓老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以下按照中国共产党方面的资料,列出该党主要的革命根据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民党历史

中國國民黨前身最早为成立于1894年11月24日的兴中会,而后依次被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國民黨及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改组后改为现名。中国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起,至1948年改组中华民国政府。于1949年国共内战中失利,从中国大陆撤守至台湾。.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国民党历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国旗

中國國旗主要是指在中國地理區域內,經由中央政府立法制訂作為象徵國家的旗幟。現今稱為中國國旗的一般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国旗 · 查看更多 »

中国统一

中國統一,是指將中國人居住地區构成一个統一国家的概念。这个概念各地中国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歷史上中國政權的統一,多數是北方政權統一南方政權。現今主要的「中國統一」意即将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中國大陸地區和港澳地區,與中華民國統治的台澎金馬地區(個別管制領域)統合成一个統一的主權國家和國家政權,即中國,結束自1946-1949年國共內戰及1949年中共建政造成的海峽兩岸分治局面。.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统一 · 查看更多 »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简称“青记”,中國共產黨支持下由范长江和恽逸群等在国统区发起成立的合法团体,1938年3月30日成立于汉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会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取代。.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 · 查看更多 »

中国警察制度

中國警察制度起源參考自歐洲現代的警察制度,於晚清开始取代傳統的衙役制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警察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国航空

中國航空公司(簡稱中航;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CNAC)筹组于1908年4月15日,在這裏特指1929年-1949年的中國航空公司。中國航空公司是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柯蒂斯-賴特飛機公司合資成立的航空公司。該公司在抗日战争爆發前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中航在1949年的兩航事件後解散,其人員與設備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接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航空 · 查看更多 »

中国致公党

中国致公党,简称致公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排名第六的民主党派。同时,该党也是现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内的第七大党。目前,其党员主要来自归国华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中国致公党共有党员4万人。 致公党创立于1925年。其早期会员多来自海外洪門三合會人士。其前身是华侨社团“美洲洪門致公堂”发起的旨在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的海外組織。中国致公党在实际工作当中,也承担洪门中国分部的职责,负责会见海外洪门代表团及成员,并对海外洪门组织进行访问活动。 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下设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联络部、参政议政部、社会服务部等6个职能部门、13个专门委员会,并有中国发展杂志社、机关服务中心、致福慈善基金会和中国致公出版社等下属机构。.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致公党 · 查看更多 »

中国-科摩罗关系

中國-科摩羅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科摩羅、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科摩羅聯盟之間的雙邊關係。根據考古發現和一些需要查證的說法,中國與科摩羅在古代已有聯繫;現代的科摩羅在1975年11月13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此成為首個與科摩羅建交的國家。兩國現有經貿和文化上的交流,中國亦對科摩羅施以援助。.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科摩罗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马来西亚关系

中国-马来西亚关系(Hubungan Malaysia-China)是指中國和馬來西亞的雙邊關係,最早可追溯到漢朝,而馬來西亞亦有很多華人聚居,為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立下很多功勞。馬來亞獨立後,一度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而與中華民國建交。北京當局於1974年5月31日,始與馬來西亞建交,并开始派遣驻马来西亚特命全权大使;它是第二个和中華人民共和国建交的东盟成员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马来西亚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新加坡关系

中國-新加坡關係(China–Singapore relations)即是新加坡與中國這兩個地方,以至於其政權之間的關係。上述關係不遲於南北朝梁朝時期開始;據清代文獻記載,當時已有華人在新加坡安葬。1819年新加坡開埠以後,來自中國的華人相繼前往新加坡謀生,當地華僑甚至為其後的共和革命和抗日戰爭出力。此外,清代和中華民國都曾經在新加坡設立使領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雖然中國大陸與新加坡的經濟往來尚未斷絕,然而由於中國共產黨政權支持馬來亞共產黨及社會主義陣線的鬥爭,以及李光耀在1965年新加坡獨立後,打擊共產主義等意識形態,甚至抑壓華文的關係,中方批評新加坡當局是「帝國主義的走狗」。但1970年代末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後態度改變,與新加坡的關係不斷改善,不過兩國直至1990年中國與印尼復交後不久才正式建交。新加坡是最後一個與北京當局建交的東盟創始成員國。中國與新加坡之間的貿易在近年迅速地發展,兩國之間的貿易總額也不斷的攀升。 自2013年起,中國已成為新加坡最大的貿易夥伴,而因為新加坡在海峽兩岸做槓桿的重要性逐步增加,關係也深入連接到大中華地區的政治領域中,外交逐步在傾向中國一方。雖然如此,有評論認為長期身為美國盟友的新加坡在增進中國與新加坡關係這方面會有所顧忌,而新加坡為了保持競爭力,引入不少中國大陸技術移民也引起新加坡本地人的微言。.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新加坡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国武术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民國初期簡稱為國術(後為中央國術館正式採用之名稱,現今台灣亦沿用此稱呼),被視為中國文化之精粹,故又稱「國粹」。由於歷史發展和地域分佈關係,衍生出不同流派。中國武術主要內容包括搏擊技巧、格鬥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術。當中又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範疇。實踐部分主要指稱有關體育、健身、和中國武術獨有之氣功、及養生等重要功能,理論部分則是來自前人之武術經驗和拳譜記錄。因此,它体现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及策略上的理解。加上經驗上積累,以自立、自強、健體養生為目標的自我運作,練習套路时顯示出身體動作之優美姿態。中國武術往往帶有思想冶鍊的文化特徵及人文哲學的特色、意義,對現今中國的大眾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武术 · 查看更多 »

中国水军史

中国水军史是中国古代水軍與現代海军的共同歷史。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的水战是在公元前570年楚子重在伐吴时用水军攻陷芜湖。早期中国水军主要担负运输职能,尤其是粮草运输。后期为了争夺某些战略要地,水军也开始作为独立的战斗单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水军史 · 查看更多 »

中国本土

中国本土(又稱中國本部;China proper 或Inner China)是西方世界对歷史上由漢族人口大量聚居、漢文化佔統治地位的中國核心地帶的称呼。由於漢族強勢地帶隨朝代不同而擴張或縮小,中國本部的範圍也隨之變動。近代所用的「中國本部」,與中國最近的漢人朝代明朝的疆域的漢族聚居區,即两京十三省(亦稱關內十八省、内地十八省等)大體一致。此區域多指長城以南,并不包括由滿洲族統治之清朝所在的滿洲,以及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域。民國初年的「中國本部」,也時常包括內滿洲。近現代以來,由於「中華民族」概念範圍的擴大,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本部」一詞因排除不少中国的疆域,基于国家主权,同時受汉民族主义影响受到抵制,有关说法亦影响中共統治。在現代英語中這一用法有所減少;而中文已少使用。 中國學者钱穆認為中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本部非本部之别,这样的区分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来做侵略的口实。美國東亞史學家歐立德(Mark C. Elliott)以及中國史學家賈寧指出,清朝在意識型態方面主張內外一家,認為在「外部的」蒙古人、藏人、维吾尔人等以及在「內部的」漢人都是屬於「一家」。歷史學教授(Peter C. Perdue)亦指出,清朝官員會見了土爾扈特蒙古領袖阿玉奇後記載土爾扈特蒙古人都「不像俄國人」,認為他們像「中國(dulimba-i gurun)之人」,這裡的中國人亦包括清朝疆域内所有民族,这意識型態后来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 與之相對的概念,是「Outer China」(中國外圍、中國疆部、外部中國)。近代隨著中國及華人地區在現代地緣政治及經濟等的變化發展,「Greater China」(大中華)一詞在商業領域开始興起。.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本土 · 查看更多 »

中国政府

中國政府现在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極少數場合指中華民國政府,包含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但在中國的不同歷史場合,具有不同的含義。中國歷代王朝朝廷的泛稱,如明朝政府被稱為「明廷」、清朝政府被稱為「清廷」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国政党

中國自古就有會党组织的存在,但皇帝相當反感結黨營私,並加以取締。直至清末,中國方有模仿西方的政黨組織。1894年中国近代第一個革命政黨團體是孫中山領導的兴中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国政党 · 查看更多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Sino-American Mutual Defense Treaty),正式名稱是《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間共同防禦條約》(Mutual Defense Treat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又稱《中美互防條約》,中共方面称之为“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或“美台共同防御条约”,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54年12月3日簽訂的國際條約。該條約以軍事為基礎,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合作條約。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時發布聲明時,依第十條規定,美國國務院正式通知中華民國,《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將於1980年1月1日終止。隨後,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取代。.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 查看更多 »

中美關係白皮書

《中美關係白皮書》,正式名稱為《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特別著重一九四四年至一九四九年的階段》(英语:The China White Paper, originally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又稱《對華關係白皮書》、《中美問題白皮書》 。是由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及國務卿迪安·艾奇遜主導發表對國共內戰及中國問題立場的政治文件。 1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中美關係白皮書」陳-布-雷等編著:《蔣介石先生年表》,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6月1日。美國為辯護其對華靜觀政策。白皮書嚴詞批蔣,表示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的失敗,是國民政府本身的領導問題,與美國無關,美國在戰後中國情勢已盡力而為,最後失敗應由國民黨負起全責,是為「袖手旁觀」政策。白皮書被認為是國共內戰中,杜魯門政府為自己對華政策失敗開脫林博文,《1949石破天驚的一年》,台北,時報出版,2009年。該書發表後,美國停止對中華民國軍事援助,但也不承認中共當局,嚴重打擊國府戰鬥士氣。不久,中華民國政府遷台。隔年(1950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於1月5日發表「不介入台灣海峽爭端」聲明,然而同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政府驚覺錯誤,立即下令第七艦隊巡防台灣海峽,並重新考慮對華政策,決定把台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體系。之後美國更在1954年和臺北的中華民國政府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作為新的對華政策。.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美關係白皮書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呈現了某種程度上的活力與多元性,同時也以相當公開的方式來討論社會議題和公共政策。最主要是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撤銷了龐大的津貼(或補助金),并希望媒體機構能靠著商業廣告來養活自己,甚至鼓勵國家媒體彼此為了吸引讀者與增加廣告收入而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媒體不再只能當政府的代言人,他們同時也必須要製作一些能吸引觀眾的節目。其中,中國報社受到撤銷補助金的影響最大,為了吸引讀者,他們開始大膽的寫社論批評政府、揭發政府醜聞。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部在中国媒体中有“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 在中國大陸,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有能力影響大多數的新聞媒體。類似質疑中國共產黨合法性等行為,會被視為违法行为。雖然政府可以利用法律來檢查任何跟社會與政治有關的新聞,但是中國媒體並沒有因此而不去探討中國社會議題,中國人民還是可以透過地方或國外傳媒吸收到一些政府不希望人民接觸的訊息,同時人民透過彼此之間的交談和短信來將這些訊息傳遞出去,因為中國政府一些傳統的管理方法有時對於資訊的控制达不到預期的效果。為了避免激怒政府,中國報紙甚少對於政治事件(尤其是帶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事件)作出深入分析;但是受到了商業營利的壓力以及政府的強烈限制,絕大部份的傳媒多半都是報導一些聳人聽聞的醜聞,尤其以甚少出現在政治版面的地方官為主。一些被中國媒體率先報導的社會議題,包括河南省愛滋村、中國礦場(包括礦井)的危險、以及中国SARS事件(非典型肺炎)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代表獨立候選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代表獨立候選人是指1990年代後期開始出現的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背景的人大代表候選人。不過,這些獨立候選人中成功當選的人卻被認爲是「屈指可數」。另外,立場親中共的媒體也對他們的動機提出了質疑。.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大代表獨立候選人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是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於2015年7月1日颁布的法律。該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過,內容共有7章,中國政府官方媒體稱該法對「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等11個「國家安全任務」進行了明確規範。.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中國的鐵路運輸始於清朝末年的上海淞沪铁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中國內地的鐵路總里程數已達14萬公里,拥有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铁路网、以及全球最大规模的高速铁路系統。 在中國大陸,铁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在中國大陸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中國大陸的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人口聚集性強,聚集地距離相對集中,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且与北美不同,中國大陸的中小城市的航空客货运输发展的成本极高,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普遍占有更大的优势,故铁路在中國大陸成为一种受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而由于中國大陸的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铁路运输量的增长,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能源、矿物等重要物资的重要运输方式,目前中國大陸的铁路就承担了92%的木材、96%的原油、94%的煤炭、89%的鋼鐵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務。截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铁路的实际营业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占世界鐵路的16%,但換算運輸周轉量却占到世界的68%,体现出中國大陸铁路的周转调度与线路资源利用率的精准高效。目前,中國大陸运营时速超过250公里的普通鐵路客運專綫和高速鐵路客運專綫的运营总里程已經超过16,000公里,穩居世界各國家和地區的首位。同时,中國大陸(不含港澳地區)的电气化铁路总长度達到了5万公里以上,亦居世界的首位。 目前,中國大陸境内(僅内地地區,不含港澳地區)大部分的长距离货物运输、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國家鐵路運輸承担。截至2015年底,全區铁路旅客运输的旅客发送量完成32.06亿人,比上年增加8.04亿人、增长31.6%。其中,国家铁路29.75亿人,增长28.3%;非控股合资铁路0.28亿人,增长18.4%;地方铁路0.03亿人,增长9.2%。全區的铁路旅客周转量完成23484.52亿人公里,比上年增加1946.274亿人公里、增长24.7%。其中,公營鐵路16375.93亿人公里,增长12.0%;非控股合资铁路58.16亿人公里,增长14.6%;地方铁路9.63亿人公里,增长8.2%,均位居世界第一。全區铁路总换算周转量完成58413.8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加1643.52亿吨公里、增长15.1%。其中,公營鐵路49564.2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7%;非控股合资铁路5638.2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43.6%;地方铁路361.5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2.1%。分别是印度的65.3倍、美國的22.3倍。虽然中国大陆铁路每天开行旅客列车达3400多列、货物列车85100多列(2015年底),但铁路運輸能力緊張仍然是其所面对的重要问题。至2015年底,中國大陸的铁路基本能满足全国貨運需求的90%左右;客运方面,由于近年来普通鐵路客運專綫及高速鐵路客運專綫的建设,普通和高速动车组的生产和运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峰客流时段的客运压力,截至2015年12月,全區旅客列车每天能提供超过960萬個席位(含普速鐵路旅客列車,棚車,路用列車,市郊列車,通勤列車,普通動車组列車,高速動車组列車和國際鐵路聯運列車),但目前日均輸送旅客已达到980萬人以上。非节假日的“一票难求”的情况不复存在,但是动车组列车超员的情况还会偶然出现,尤其在春運、暑運、節假日(如十一黄金周)等客流高峰時段超员仍然存在較多。人口与铁路里程的比例仍然有略微失衡,至2014年底中國大陸人均拥有铁路(含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窄軌鐵路,山区铁路,森林铁路,工矿铁路以及国际联运口岸接綫铁路等)约为14cm。为了解除此一“瓶颈”,中國大陸在经历了若干年铁路建设之后,已经进入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平稳发展时期。截至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 中國大陸以鐵路連接的鄰近地區以及國家有:香港、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zh-hans:朝鲜;zh-hk:北韓;zh-tw:北韓;-、越南與-zh-hans:老挝;zh-hk:老撾;zh-tw:寮國;-(興建中)、緬甸(兴建中)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运动,简称中国民运,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于其国内或外地發生的一系列反對中國共產黨一党专政,倡导实行自由、民主、人權、宪政的持續性政治運動,又稱「中國民主運動」。該運動於1978年的北京之春開始,以1989年的八九民運為最重要,2000年代後各種公民運動及維權活動,互聯網的出現也使社會組織力量提升,但是一直受到中共当局各種形式的打壓。近年來中國政府進一步維穩,打擊海內外民運進程。.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主運動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的基本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并修改的其他法律。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广义地相当于“宪法和法律”,但宪法不在本条目内容范围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必须服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體系隨著時代轉變,亦有所不同,但建国以来一直採用成文法系統,法律渊源均表现为制定法,不包括判例法。.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 查看更多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中具有最終決定和最高地位的政治领导人,是一個「非官方」的稱謂。最高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權力機構中不一定擁有最高職銜,但均曾擔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能有效控制其三大黨政軍機構——中国共产党、政府和解放军等武装力量。 目前中国官方称呼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习近平为第一、二、三、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称呼第四代胡锦涛为以他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黨主席兼總理華國鋒則是過渡時期的領導人。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被规定要向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习近平作为总书记不再只是集体领导的一员,其权威已经达到毛泽东时期中央委员会主席的程度,成为全党全国的最高领袖。.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 查看更多 »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是1933年閩變時由陳銘樞、李濟深等中國國民黨黨內反蔣左派及十九路軍在福建建立的政权,历时五十余日被国民政府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其为福建人民政府或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存在僅53天。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主席为李济深,执政党为生产人民党。革命政府將福建劃分為四省二市,革命政府試圖推行溫和土改,但其經濟卻困難重重。該政权在其存在期間沒有得到任何國家承認,政治上勢單力孤,后被蒋中正主导的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击败而结束。从1933年11月22日正式成立至1934年1月13日主要官员逃离福州,政权只維持了53天。该事件發生在一·二八事變後中日關係日趨緊張之時,它與中國國民黨內部左派以及十九路軍和中國共產黨的聯繫有關。中華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際控制區域接壤。 各方對其評價差異很大,中共方面多認為有一定進步意義,但在政治上仍有很大局限;而中國國民黨則強烈譴責其為叛國的偽政權。.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 查看更多 »

中華統一促進黨

中华统一促进党,简称统促党,为中华民国的紅色统派政党之一,具有黑社會背景。该党支持、頌揚中國共產黨,支持共產黨的九二共识版本、一中原则等主张,并以促成兩岸一国两制为宗旨,在公開活動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統一促進黨 · 查看更多 »

中華臺北

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Taipei chinois;IOC編碼:,即「Taipei」的縮寫)是中華民國在參與國際賽事所主要使用的名稱,簡稱為中華隊。因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为唯一合法政府建交并奉行其“一个中国”政策,於是於1981年3月23日,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瑞士洛桑簽訂協議與核准之後,決議採用該名稱,做為參加國際體育運動的代表團名稱。被稱作「奧會模式」或「奧運模式」。 除了運動賽事,「中華臺北」名稱也擴大使用,做為中華民國參加不限定以非主權國家身分為會員的國際組織(例如APEC、OECD、WHO、ICAO,WTO)時所採用的官方名稱。.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臺北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是指從1912年1月1日建國至1949年底中央政府撤离中国大陆、退守臺灣的時期,与此後的「臺灣時期」相对。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清朝分崩离析。1912年1月1日,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歷史年表

中華民國於1912年至1949年期間統治中国大陆地區,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接管满洲国及台湾澎湖,1949年之後退出中國大陸,實際管轄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及東沙群島和南沙太平島等島嶼。.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外交

中華民國外交是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其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上,即使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仍是如此。現今中華民國與世界18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式外交關係,其餘國家則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而不與中華民國建交;但中華民國與部分無邦交國家仍保持政治及經貿往來,並視情形互設以民間機構名義運作的外交代表機構。 由於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一個中國政策,世界上沒有主權國家同時與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邦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參與的國際組織當中(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等),中華民國政府則使用「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中華臺北」等權宜名稱名義加入。此外,中華民國雖被排除聯合國會籍,仍積極尝试參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聯合國系統之組織與機構。.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外交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審查制度

中華民國審查制度是關於中華民國政府對於自由權所給予的規範及約束。1987年政府解严後,言論審查便显著减弱。从那时起,媒体已经被允许播放政治反对派的相关消息。現今审查的重点在於诽谤、-zh-hans:两岸关系; zh-hant:兩岸關係;-和有关国家安全的信息。.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審查制度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是一份紀錄了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或曾被中國共產黨聲稱或承認,为中共進行間諜行為的人物列表。 以下列表以現今可查知時間為準,正確的間諜活動或洩漏機密時間可能早於或晚於以下所歸類的年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旗

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建國初期曾採用五色旗,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後被現今設計取代。其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國民革命軍(中華民國國軍前身)北伐勝利後頒行全國。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肈建之初衷。除中華民國各級政府機關必須懸掛外,亦使用於其邦交国家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國旗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疆域

中華民國的疆域曾有多次變化,建國時繼承自清朝,以中國本土為疆域的核心;但經過國共內戰後,憲法中的中國大陸地區已經被中共佔領控制,現今實際的有效管轄範圍僅涵蓋臺灣、澎湖群島、福建的金門、馬祖與部分南海諸島,即「臺灣地區」。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政府文書中還存有所謂「法定領土」,例如《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但並未明文定義其範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是臺灣地區以外的中華民國領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疆域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鐵路運輸

中華民國的鐵路運輸事業,是在清代既有的基礎上開展,並持續擴張。建國初期,北洋政府陸續將列強掌握的路權收回;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鐵路以國營為主,部分路線開放民營,並曾在中央成立鐵道部以掌管全國鐵路事務。1931年發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在東北地區和華北扶持滿洲國等傀儡政權,出於軍事和資源掠奪目的,日本當局也同時在這些地方大力建設鐵路。1937年,對日抗戰全面爆發,華東精華地帶的鐵路幹線陸續遭到日軍佔領;在當時艱困的局勢下,國民政府仍持續在西部大後方修築鐵路,並以國際鐵路做為突破日軍海運封鎖的方法之一。1945年抗戰勝利時,如包含佔領區修築的路線,全國鐵路里程數約30,190公里。 1949年國共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中華民國的鐵路事業也僅侷限在台灣本島發展。詳見台灣鐵路運輸、中國鐵路運輸。.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鐵路運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

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俄羅斯聯邦(通稱俄羅斯、俄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9年,以俄羅斯為主體的俄羅斯帝國/蘇聯與中華民國有官方外交關係,期間多次斷交與復交。1949年10月3日,苏联是第一個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並與中华民国斷交的國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繼承苏联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但和中华民国於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雙邊在經貿等非官方的往來也如常。.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與俄羅斯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是指中華民國與美利堅合眾國雙邊之關係史。随着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后,实际上與台灣的关系重疊。.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蒙古國之間的關係。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承認外蒙古獨立。但1953年2月24日,中華民國以蘇聯並未做到「不援助中共」等條件認為蘇聯違約在先,故廢除《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改為不承認外蒙古獨立(蒙古人民共和國)。直到2002年,中華民國實質上承認蒙古國,並於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由於近代蒙古國獨立牽涉到許多政治、法理與意識型態問題,中華民國方面對於蒙古國承認與否曾經是一敏感政治議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與蒙古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陸官(英文:Republic of China Military Academy;縮寫:ROCMA),是中華民國的軍校,由孫文指示籌辦,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第一任校長為蔣中正,陸軍軍官學校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因此世人也別稱它叫「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下的產物,因此有許多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與將領都出自黃埔軍校。陸軍軍官學校同時也是中華民國國歌的發源地,因為該校第一期學生開學日由孫中山頒布之書面訓詞正是今日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陸軍軍官學校目前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而其宗旨和創校目的是為了培養中華民國陸軍軍官,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便改為大學與專科學制,但專科學制在2004年末屆第27期後便取消。 陸軍官校創立時,校址位於廣東廣州黃埔長洲島,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陸軍官校當時是中國國民黨的黨校。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陸軍官校為避過戰爭而西遷成都市。1946年,陸軍官校因應軍隊國家化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陸軍官校校本部成建制投共。1950年,陸軍官校於臺灣高雄鳳山第四軍官訓練班位址復校迄今已年。陸軍官校黃埔時期的校址和南京時期的校址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文物保護單位,而成都时期的校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司令部及空军机关驻地。 陸軍官校在大陸時期(1924年至1949年)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曾經參與北伐、中原大戰、第一次國共內戰、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事。而陸軍官校於臺灣復校後,於臺灣的畢業生大部份都沒有參與過戰事,這些人大都擔負起戰備整備等要務,他們的貢獻主要在維繫臺海安全。.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

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敘述中國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國各國立中學發展概況。1937年,日本軍在北平市(今北京市)郊區製造七七事变爆发,大舉進攻中國,几百万难民向西南、西北撤退,含數十万计的青少年学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著力救助流亡学生。整個抗戰期間歷經教育部部長王世傑(1933年4月啟任)、陳立夫(1938年1月啟任)、朱家驊(1944年12月啟任)。 自1939年4月起,教育部决定国立中学不再以省、市来命名,而改按成立时间的先后顺序,以数字排序命名。期间,共排序成立了二十二所国立中学。.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抗日戰爭時期國立中學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歷史

中華民國的歷史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孫中山为首任临时大總統。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溥儀退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歷史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白色恐怖事件

中華民國海軍白色恐怖事件,發生於1949年間,中華民國海軍內部的白色恐怖事件。當時海軍總司令桂永清下令拘捕一千多名海軍官兵,進行思想改造及拘禁迫害。中華民國海軍多位重要將領,如劉和謙、鄭本基、朱成祥等人,都曾是受害者。 據海軍總司令部的統計,共有1196海軍官兵因此事遭受拘禁,失蹤及遭處死人數無法統計。因為中華民國國防部聲稱此事缺少證據,歷史資料也遭意外燒燬,無法證明曾有大規模屠殺與非法監禁,日後多數申請冤獄賠償案皆遭法院駁回,中華民國政府也尚未就此事進行正式調查與平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海軍白色恐怖事件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治

中華民國政治是指於1912年創建中華民國政府,期間在大陸時期經歷了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和國民政府,並在行憲後於1948年正式改組,1950年遷至臺灣地區後運作至今。.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政治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法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法,擁有最高位階的法律權力。民國35年(1946年)12月25日由制憲國民大會於南京議決通過,民國36年(1947年)1月1日由國民政府公布、同年12月25日施行。全文共14章、175條,主要特色為彰顯三民主義與主權在民的理念,明定人民自由權利的保障,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及地方自治制度,明示中央與地方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並明列基本國策等。 該憲法制定時, 國共內戰已全面爆發,國民大會因而在民國37年(1948年)制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做為戰時的憲法附屬條款;但隨著中華民國在民國38年(1949年)後因國共內戰失去對中國大陸的治權、以及有效統治區域限縮至臺澎金馬,該條款的適用時間不斷被延長,而致憲政的實施有名無實。至民國80年(1991年),國民大會始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同時在憲法本文之外再另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凍結部分憲法本文,以因應當前國情,現已經過七次修訂。 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的核心價值為:民主制度、法治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政府機關相互制衡、關懷婦女與弱勢及少數族群、生態環境保護、社會福利與救助、義務教育實施、農業與科技及經濟發展。.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憲法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是指历届中华民国政府为完成中华民国宪法而制定的宪法草案。自民国二年天坛草案开始,直至民国三十五年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为止,曾有多部宪草被提出。.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 查看更多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是中華民國政府以復興中华文化为目的而開展的思想文化運動。為了維護傳統中華文化,發揚革命精神。與中國共產黨之文化大革命運動分庭抗禮,以顯示中華民國為正統中華文化之代表。1966年11月,孫科、王雲五、陳立夫、陳啓天、孔德成、張知本等1,500人聯名給行政院寫信,建議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求規定每年11月12日國父孙中山誕辰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1967年7月28日,臺灣各界舉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現名為中華文化總會)發起大會,總統蔣中正任會長,運動即在臺灣和海外推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查看更多 »

中華文化總會

中華文化總會(簡稱中華文總、文總),中華民國政府出資設立的社團法人團體,成立於1967年7月28日,旨在向兩岸、世界傳揚歷史悠久的中華文化傳統。中華文總現任會長為蔡英文。.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文化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愛國同心會

中華愛國同心會,簡稱愛國同心會,是臺灣一個統派政治團體,于1993年在臺北市成立。早期稱擁護中華民國,但後來改公開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一國兩制」方式統一臺灣,並反臺灣獨立、反对法轮功,支持共產黨,在各種活動拿著共產黨的五星紅旗台北市多地發生滋擾事件。每月固定於台北市西門町舉辦《和平統一論壇》,向台北市政府申請路權,但經常受到台獨大旗隊滋擾與暴力相向,疑似台獨大旗隊佔地為王未曾申請西門町路權,台北市政府以及萬華分局漢中派出所未曾取締違法行為。.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愛國同心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救助總會

中華救助總會,原名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簡稱救總,成立於1950年4月4日,為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以「以胞愛發揚民族精神,以救濟團結反共力量」為宗旨,反共復國理念下的一個組織。其業務受中華民國內政部監督指導並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委託,以人道主義為出發點,專門辦理救濟中國大陸流亡人士之救濟活動,包括募款、空飄、接運及安置因中國共產黨暴政而流落海外的大陸人士等。救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50年間相當活躍。 總會於1991年更名為中國災胞救助總會,2000年起改為現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救助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越關係

中越關係()是中國與越南現在及過去存在的政權及人民之間的關係。 雖然中國和越南同屬於漢字文化圈,但是中國曾四度征服越南,這段歷史令越南人對中國抱有疑心,對中國崛起看法的負面程度僅次於日本。而當今中國大陸和越南的政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縱然都是社會主義國家,不過兩國的雙邊關係比較動盪。中華人民共和國雖然曾經在越戰中由於種種原因而大量支援由越南共產黨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但是兩國關係在1976年柬越戰爭後惡化,使越南倒向蘇聯一方,中國更曾於1979年在中越邊境與越南開戰。冷戰結束後,由於經濟改革因素,雙方都開始改善兩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和促進合作,然而在南海主權問題方面,兩國仍然時有爭執。 越南民间对中国又爱又恨。普遍在政治军事方面反中,文化哈中。越南的国家政策大量模仿中国,處處有中國的影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越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全稱《中華民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邦友好同盟條約》,是中华民国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之際与苏联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當時蘇聯軍隊在没有条约的情况下已經發動八月風暴攻勢,一个星期以后,從日本手中奪取了中國東北地區(當時滿洲國)與內蒙古。1945年8月14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王世-杰-只好勉强和蘇聯政府代表莫洛托夫在莫斯科簽訂,此條約最大要點是關於中国北方边界的问题,尤其是外蒙古的主權問題。換文內容附件有两条主要:一、苏军三个月内从东北“撤完”;二、「鑑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願望,中華民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没有时限。並同意「蘇聯出兵擊敗日本後,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及不--涉新疆的內部事務等條件下,允許將依公正之公民投票的結果決定是否承認蒙古人民共和國。1945年10月20日,外蒙人民在被蘇聯操控的外蒙當局的監視和控制下舉行公民投票,結果顯示97%的公民贊成外蒙古獨立。.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 查看更多 »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是指1917年十月革命后,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外交关系,可分为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两个阶段。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由中俄关系所代替。.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苏关系 · 查看更多 »

中英聯合聲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Joint Decla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Question of Hong Kong),簡稱《中英聯合聲明》(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就香港問題共同發表的一份聲明,於1984年12月19日由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zh-hans:撒切尔;zh-hk:戴卓爾;-夫人作為兩國政府首腦在中國北京簽訂,當時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英國外交大臣賀維等也有在場見證。兩國政府在1985年5月27日互相交換批准書,并向聯合國秘書處登記,《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生效,也象徵歷時14年半之香港過渡時期的開始。 這份聲明指出: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聲明也列出了中國對香港的基本方針,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中國政府會確保其社會主義制度不會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這些基本政策,後來都由《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加以規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英聯合聲明 · 查看更多 »

中捷關係

中捷關係是指歷史上的中國和捷克、以至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捷克共和國之間的雙邊關係。.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捷關係 · 查看更多 »

中朝关系

中朝關係()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稱中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通稱朝--鮮或北--韓)之間的外交關係。 中國曾在韓戰中大力支持朝鮮,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形容中朝「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按照《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中国与朝鲜更可說是「互助同盟关系」。同時,自2000年代末期以來,平壤政權在經濟、貿易方面越來越依賴中國。美國的外交關係協會指出,中國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以及國內食物、武器和燃料的主要來源,自1990年代初,朝鲜國內的食品和近90%能源供應由中国提供 ,外交關係協會,2008年6月18日。 自1990年代起,中國對朝鮮的核計劃、涉及朝鮮人民軍的天安號沉沒事件以及延坪島炮擊事件均表示關注。朝鮮在2006年進行核試驗後,中國政府表示堅決反對朝鮮進行這次核試驗,並贊成聯合國推行有關於制裁朝鮮的《聯合國安理會1718號決議》。因此美國《紐約時報》便形容中朝关系历经波折。 美国外交關係协会分析认为,中國維持與朝鮮的邦交,旨在防止朝鲜政府倒台从而引起當地難民湧入中國,亦可以讓朝鮮繼續擔當緩衝,阻隔奉行民主政治制度的大韓民國及駐韓美軍。該分析又指出,朝鮮向中國表示忠誠,就猶如為中國建造一座堡壘,以抵抗實力日益強大的日本自衛隊。.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中朝关系 · 查看更多 »

常乾坤

常乾坤(1904年9月3日-1973年5月20日),山西省垣曲縣人,中國航空專家、翻譯家、中共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中將之一。譯有《空中領航學》、《飛行原理》、《空中射擊學》、《飛機空氣動力學初級教程》等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常乾坤 · 查看更多 »

为人民服务

人民服務,是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于1944年9月8日所提出的一个口号,意指“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為”。该口号被當作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特徵和規範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这句口号作为政府的宗旨。同时,“为人民服务”也被作为中國共產黨黨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法定義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为人民服务 · 查看更多 »

主席

主席(Chairperson/President)一般指一個機構或委員會內的領袖,根據機構的類型有多種不同稱謂,如會長、議長、委員長、理事長等,副職一般稱「副主席」。公司的負責人(董事長)又可以稱「董事會主席」。有些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或政黨領袖也會稱為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主席 · 查看更多 »

主徒会

主徒會(Congregatio Discipulorum Domini,簡稱CDD),是一個隸屬天主教會的男性修會,也是中國的第一個本土修會。該組織由剛恆毅樞機創辦於河北宣化,後因國共內戰被迫撤出中國大陸。現今,其總會院設於臺北陽明山山仔后。.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主徒会 · 查看更多 »

主題公園

主題樂園,是環繞某個主題而建立的人造公園。“主題”意味由一个或几个相关主題所主導,再配合不同的人工设计景观和設施,讓遊客體驗到主題感覺。从旅遊業、服务业角度,主題公園是提供的旅遊體驗的旅遊產品、並且帶動周邊相關餐飲或者購物設施的經濟;在商業上,主題公園則是投資大、風險高的新型專案,經常和房地產一起配套出售;故此,成功的主題公園是需要商業和旅遊業共同開發,互惠互利;從城市建设角度,建设一个有名的、成功的主题乐园能够大力增加本区域的观光客人数,最具商业成功的例子莫过于位于安纳海姆的迪士尼乐园,一口气带动了当地95%以上的旅游人潮,位於日本大阪的环球影城亦有相同效;對主題公園的所在國家或城市來說,世界級的主題公園更是推廣城市在世界範圍的之民族、促進經濟發展,為所在城市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的重要推動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主題公園 · 查看更多 »

东北军

東北軍为中华民国时東北的奉系军阀武装,是当时中国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東北易帜之后,编为國民革命軍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中央政府军系统,拥有兵力约三十万。.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北军 · 查看更多 »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简称东北抗联,是中國東北抗日武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 1931年,中共满洲省委开始组织抗日游击队与日军作战。1935年中國共產黨遵照共產國際指示發表八一宣言,隔年2月中國共產黨滿洲省委員會依共產國際的指令,將所屬部隊聯合地方義勇軍籌組东北抗日联军。自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加强对抗联的围剿。到1940年,抗联活动范围和人员大量减少,之後东北抗联一部進入遠東地區,並將部队改編為國際紅軍特別獨立第八十八旅。与此同时,东北抗联留在国内的部队分散潜伏,收集情报、建立武装,宣传抗日等工作。抗联是中国共产党所组建的武装力量,由于中共长征而失去联系。东北抗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其高级将领皆由中国共产党员担任。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东北抗日联军14年抗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北抗日联军 · 查看更多 »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又名东北烈士纪念塔,是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之所以要建立東北烈士紀念塔,是為了紀念隸屬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武裝、游擊隊或東北抗日聯軍,且在東北地區為抗日戰爭或第二次國共內戰而陣亡的烈士。東北烈士紀念塔在1947年7月開始修建,翌年10月竣工;紀念塔佔地471平方米,至少高30米,坐北朝南,以花崗岩砌成,構成部分有塔基、主席台和塔身。紀念塔先後進行了多次修繕工程,在1991年1月列入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 · 查看更多 »

东突厥斯坦

東突厥斯坦(Sherqiy Türkistan;شىعىستىق تۇركىستان,S'yg'ystyq Turkystan)即突厥斯坦的东半部地区,具体指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一线以东的中亚地区。在支持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人士使用时即指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歷史上,這個地區曾长时间存在若干獨立國家,也曾數度在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1759年,清朝在灭亡准噶尔汗国后的一系列战役期间征服了东突厥斯坦,并被称为“西域新疆”(即“西方的新疆土”),以与清初其他新征服的地区相区别(如“云南新疆”、“广西新疆”等)。1881年,清帝国击败攫取了维吾尔人起义成果的阿古柏所建立的七城汗国,收复了东突厥斯坦,并将这一地区设立为行省,称“新疆”(即“新的疆土”)。中華民國建立後,中國各地陷入長年戰亂之中,中国中央政府對新疆的控制力下降,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得以發展,并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当地曾成立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突厥斯坦 · 查看更多 »

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東突厥斯坦獨立運動,或新疆独立运动(簡稱疆獨),是当地民族自19世纪中期以來谋求脱离中国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分离运动。近代以來新疆曾分別在大英帝國和蘇聯與中共的支持下,於1933年11月12日與1944年4月在南疆、北疆前後建立了兩個短暫的國家,因遭到中華民國的反對與鎮壓而滅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中共捨棄了原先所支持的疆獨激進勢力,加強政令加上中蘇交惡的政治背景,衝突趨於激烈。 該獨立運動等支持者认为东突厥斯坦自古以来是各种突厥人生活的土地,当地的民族有与中华文化迥异的语言、文化、信仰、艺术和历史轨迹,中国对东突厥斯坦自18世纪以来实行了殖民统治,并在当地实行资源掠夺、文化灭绝与种族灭绝等政策;并希求通过各种手段最终达到从中国独立的目的。中華民國認為「東突厥斯坦」一词是近代蘇聯、共產黨为了分裂肢解中国而炮制出的概念,並無历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为,自公元60年开始即对该地区拥有不间断的主权,包括维吾尔文化在内的当地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该地区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各民族均被平等对待,且少数民族更受到优待;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发扬,疆獨全部是与「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与「极端宗教势力」等「三股势力」为伍的恐怖分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突厥斯坦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是1946年间短暂存在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地方政权。.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 · 查看更多 »

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广东省惠州市丰山公园內。纪念碑建於1984年12月,一說是為了紀念在東江地區的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另一說是為了祭奠陣亡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成員而建,並在1990年7月列入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此碑佔地1.5萬平方米,高16.7米,碑身寬1.8米,底座寬6.4米,碑前有六尊人物雕像,碑後有一面浮雕牆。.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 · 查看更多 »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簡稱希望之聲,Sound of Hope),於2003年6月20日在美國舊金山創建開播,由法輪功支持者捐款資助的華人民間電台,電台宗旨是「給中國人民24小時的真實訊息」。自2010年起,對11個國家以5種語言廣播,通路包括以衛星、短波、中波、互聯網向中國大陸境內播送,在美国旧金山当地也有播出。對於被打壓的中國異議人士、維權人士而言,希望之聲提供他們發聲的媒體管道Lum, Thomas, page CRS-8, list of Falun Gong-affiliated media in United States,其中中國盲人維權律師陳光誠訪問台灣時表示,希望之聲在中國大陸起了很大的作用,並強調短波廣播「讓許多大陸維權者感受到民主的存在。」該台對中國大陸訊號,主要透過中央廣播電台短波代播,長期來面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多種干擾形式,包括以軍事設備干擾訊號、施壓台灣執政黨以減少或停止代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 · 查看更多 »

七君子事件

七君子事件是指1936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史良、李公朴、王造時、沙千里等抗日七君子遭南京國民政府逮捕的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七君子事件 · 查看更多 »

七不讲

七不讲是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七个不要讲”内容的简称,首先由中國华东政法大学教师张雪忠在新浪微博上提及,随后得到其他学者和教授的证实。该指示沒有書面寫出,是由相关領導在開會時口述通知,可能会得到長期執行,便請大家互相遵守以免麻煩。儘管真實性還不得而知,但“七不讲”随后馬上在新浪微博遭官方屏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七不讲 · 查看更多 »

七万言书

《七万言书》是第十世班禅喇嘛進行了詳細全方位的研究考察後,撰写並于1962年5月18日遞交給中國共產黨的藏区调查报告,全名為《关于西藏总的情况和具体情况以及西藏为主的藏族地区的甘苦和今后希望要求的报告》,呈現在中國統治下西藏發生的災難和藏人遭受的損失,全文共7万多字,人称《七万言书》。七萬言書中談到:中國政府不管怎樣使用“改革”、“解放”、“民主”和“社會主義”等名詞,都無法遮蓋藏民族文化被毀滅的事實。十世班禪因此而被批判,險些死於獄中。, 西藏流亡政府, 2014-4-25.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七万言书 · 查看更多 »

七一大遊行

七一大遊行是香港自主權移交以來最為持續的大型活動之一。一般認為,七一大遊行源於2003年香港七一遊行,然則,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等社會運動組織已發起有關活動,但規模較小。 2003年,由於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施政惡劣:時任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偷步買車」風波、時任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強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時任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在「沙士」事件中的失職,激起民怨,七一大遊行由是應運而生。50萬香港人在這一年的7月1日回歸慶典中上街,但仍在運動中保持了守秩序、非暴力的作風。當年的七一大遊行是香港繼1989年5月28日150萬人參加全球華人大遊行及1989年5月21日八九民運100萬人大遊行後最大型一次遊行活動。最終,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被擱置,而七一大遊行亦成為了香港民主抗爭的精神象徵,每年舉行,由民間人權陣線主辦。泛民主派政治團體藉遊行匯眾支持者並進行籌款。.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七一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七一五事变

七一五--事变(中国共产党称之为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中国国民党称之为武汉--分共,或視之為「清党」的一個環節)爆发于1927年7月15日。在中國國民黨進行国民革命军北伐(1926年至1928年)時,原先採取「聯俄容共」的方針,與中國共產黨合作。但在北伐期間,國民党內部就容納共產黨與否的問題,於1927年分成南京(蔣中正等領導)及武漢(汪兆銘等領導)兩个国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武漢方面最初仍主張容共,其後與共產黨發生磨擦,再加上馮玉祥等軍事實力派人士的表態要求分共,汪兆銘乃於7月15日當日,在武汉召集会议,宣布停止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结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七一五事变 · 查看更多 »

七里坪戰鬥

七里坪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9日至8月1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一帶(黄安县今红安县)。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七里坪戰鬥 · 查看更多 »

丘宏達

丘宏達(Chiu Hungdah,),福建漳州海澄人,生於上海,中華民國籍旅居美國學者、國際法學權威。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曾任教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美國馬里蘭大學等校,也是馬里蘭大學終身榮譽教授。曾任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長,1998~2000獲選擔任會長。並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政务委员與外交部無任所大使。.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丘宏達 · 查看更多 »

世界史年表 (20世纪-现在)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世界史年表 (20世纪-现在) · 查看更多 »

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

世界以利亞福音宣教會(現名以利亞十誡石國韓農复救會)是由韓國人朴鳴呼於1980年創立的,組織成員分為上帝、天使、總務、片長、所長5個等級。該組織從1993年傳入中國,活動涉及遼寧、吉林、黑龍江、北京、河北、內蒙古、上海、浙江、安徽、山東、河南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世界以利亚福音宣教会 · 查看更多 »

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

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Patrick Jay Hurley,),美国軍人、政治家、外交官、律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帕特里克·杰伊·赫尔利 · 查看更多 »

帅孟奇

帅孟奇(),湖南省汉寿县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女政治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帅孟奇 · 查看更多 »

三合會

三合會(Triad),史上曾為反清秘密组织,始于清朝的康熙、雍正年间。如今由于很多港人黑社会组织根源都可以追溯到清朝的洪门三合会,而现在其實是没有洪門三合會,因此现在‘三合会’一般用来泛指由港人组成的黑社會犯罪組織。 三合會原是在1830年(道光十年)由廣西邊陲至廣州一帶,包括梧州、肇慶和佛山在內的團練、市鎮民團及村民組織互相自保而成的民间组织。經過鴉片戰爭後,兩粵(兩廣)的珠江水系三江民心思變,特別是在廣州、佛山、香山及肇慶的相連的地區,加上鄉勇及團練興起,武裝社團林立,因加入俗稱為洪門的天地會,是為洪門。另說則是洪秀全在廣西發動金田起義,演變成洪仁玕、李文茂、羅大綱、陳開等人组成的“反清復漢”组织,聚眾建立太平天國,實行揭竿起義,互稱洪門子弟,進行現稱「廣東洪兵起義」的革命事跡。早於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香港的殖民政府就應清朝要求,封鎖三合會的活動。1842年,英屬香港就頒布法令《壓制三合會及其他秘密結社》條例。 清朝亡後到二次大戰後,三合會已經演變成為香港傳統江湖秘密結社的統稱。近半世紀以來,三合會的各幫派行为包括收取保護費、贩卖毒品、洗黑錢、非法赌博、經營性產業等所謂黃賭毒的偏門行業。個別成員亦會進行偷竊、诈騙、綁票及恐嚇勒索等犯罪行為。香港大型的三合會會員約20多萬人以上,大部分小型街头帮派裡中有7-10%的黑社會成員是活躍份子,若然統一所有香港三合會和黑幫,可達致40萬-50萬人以上,所以香港往往將三合會與黑社會混在一談。時至今天在香港,自稱三合會會員或成員、身為三合會會員或成員、拿用任何三合會組織的名字和名稱使用者,同樣當成自稱三合會人士亦觸犯法例,採用任何有關三合會物品入會儀式(例如令旗、令符、诗句、禁條、誓詞、隱語及祭器,不少包含道教和佛教的宗教元素)、採用類似的洪門入會儀式、以及藏有有關攻擊性武器、兵器、看管任何武器庫、兵器庫,藏有任何武器危險物品、物件,即違反社團條例及觸犯刑事罪行。一旦被發現,最高刑罰監禁7年和罰款25萬元。加上香港境內和海外秘密結社是有不少有所聯繫,有見及此,至今香港警方仍不時出動打擊任何有關三合會活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合會 · 查看更多 »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中華民國政府称为三大会战,指的是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間,中国人民解放军與中華民國國軍之間第二次國共内戰中的三次關鍵戰役。三次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均以中國共產黨的胜利告终。 1947年7月,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軍事》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I》,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9年5月,第472頁,ISBN 7500002424。由1948年起,解放軍在三大战役结束后,國軍損失超過150万,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中國国民党在中國大陆的统治逐漸崩溃。而中國共產黨勢力經年累月積攢之優勢完全顯現,開始向全中國进一步进军。以至1950年打下海南島與西康,中國共產黨統治整個中國大陸。.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大战役 · 查看更多 »

三一八惨案

三·一八惨案,发生在1926年。民国军阀冯玉祥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期间,大沽口守軍炮擊日本軍艦,日本等國認為違反《辛丑和約》,對北洋政府提出抗議。由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共同在北京發動群眾運動與學生運動,進入天安門抗議帝國主義,要求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造成北洋政府以武力鎮壓。这是国共两党最早的联合反军阀抗議活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一八惨案 · 查看更多 »

三年困难时期

三年困难时期,或称三年大饥荒,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内,在农业集体化和大跃进运动之后,从1959年至1961年期间发生的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大饑荒。与之类似的发生在共产主义国家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性大饥荒有朝鲜饥荒和1932年苏联大饥荒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80年代以前称其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 部分大陸居民或农民称之为过苦日子、过粮食关、歉年,餓飯年、饥荒年、人饿,海外一些学者则称之为三年大饥荒或三年大災荒,也有部分西方学者称其为大跃进饑荒、中国大饥荒。 大饥荒所發生的時期有不同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认定是1959-1961年,、Basil Ashton、文貫中採用1958-1961年,楊繼繩、馮客及周遜的著作則採用1958-1962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年困难时期 · 查看更多 »

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

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是因三立電視受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委託製作二二八事件紀念節目時,利用部份非二二八事件的紀實片段作為節目畫面,被批評是「造假」和「移花接木」,而引起的社會爭論。 2007年2月9日,新聞局以限制招標方式,出資新台幣117萬元委託三立電視製作《228走過一甲子》特別報導。從5月8日起,報導中一段描述基隆屠殺事件的影片被《聯合報》指出錯誤,該報稱那段影片是國共內戰時國民政府軍隊在上海處決囤積貨物的商人或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德國希特勒殘殺猶太人的片段。 三立否認「造假」,最初不願道歉,更揚言控告首先揭發造假的《聯合報》。至5月9日,三立才正式道歉,但仍不承認「造假」「不知情之下誤植畫面」 三立新聞道歉,2007年5月9日,《中國時報》,亦未有公佈後續處分。事件引起各界質疑三立的報導未經查證,甚至以聳動的畫面加深對立;而各政黨陣營互相攻訐,事件變得政治化。 委製節目的案主——行政院新聞局,在5月14日決定,該製作物未通過驗收;由於「瑕疵無法補正」,新聞局主張解除合約,不會支付委製費用,也沒打算進一步向三立求償。.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立二二八報導爭議 · 查看更多 »

三立新聞台

三立新聞台(英语:SET News Channel),為三立電視旗下的新聞頻道,原名SET電視台後改為SETN,2000年代中才改為三立新聞台,2014年11月1日,啟用高畫質版本「三立新聞台HD」,但實際播出畫質依然是標準畫質,從2015年3月9日的《早安新鮮聞》開始,正式以高畫質播放;製播內容包括新聞報導、新聞回顧、娛樂資訊及時事論壇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立新聞台 · 查看更多 »

三观不正

三观不正為2007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三观”一詞及概念由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首提,强调以正當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新三觀,來將先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三观)具体衍化來反腐新成效取信于民。。其概念內涵為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习近平同樣也以三觀要牢固树立要求中國共產黨黨員。 所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也延伸到思想教育,作為提升素质及文化建设的思想理論基礎。 三观不正在中國互聯網因小說及網路論壇的使用而流行。如「毁三观」一詞在中國2012年下半年成為网络新鲜词,於在2012年10月到达顶峰,形容一件事情极端颠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观不正 · 查看更多 »

三退

三退指退党、退团、退隊,亦稱中國退黨運動、退出中共,即法轮功学员吁请党、团、隊的成员或前成员通过以正式名字或化名在大纪元的三退网站自願聲明,宣布退出该组织。 开放杂志报导法轮功团体从2004年11月起呼吁中国民众「退党自救,迎接沒有共产党的新纪元」,2005年。自由亞洲電台報導在美国首都国家记者俱乐部举行的『九评共产党』研讨会,报导中引述了美国、加拿大和瑞典国会议员发言支持民众退出中共。中共回应表示大规模退党是无稽之谈。”。2011年7月,基于已经有九千万中國人聲明退出共産黨或共青團、少先隊,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通過決議,支持中國人退出中國共產黨及其附屬組織。.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退 · 查看更多 »

三毛 (作家)

三毛(Echo,),原名陳懋平,後來因為不會寫懋字而自己改名為陳平,臺灣著名作家。出生於重慶,成長於臺北,曾先後就讀於臺灣臺北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西班牙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德國歌德語文學院,是臺灣1970至1980年代的著名作家。19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以幽默的文筆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其讀者遍佈全世界華人社群。白先勇認為「三毛創造了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瑰麗的浪漫世界;裡面有大起大落生死相許的愛情故事,引人入勝不可思議的異國情調,非洲沙漠的馳騁,拉丁美洲原始森林的探幽——這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人生經驗造就了海峽兩岸的青春偶像。」三毛於1991年住院時逝世。三毛在“新中國60年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網路評選”活動中文學類排名第十,總人氣榜排名第三十五。.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毛 (作家) · 查看更多 »

三民主義

三民主義(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Three People's Principles),又被稱為“孫學”(Sunology)、“國父思想”、“總理遺教”,是由中華民國及中國國民黨的创始人孫中山所提出,為中國國民黨的基本理論,在中華民國憲法前言以「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稱呼,並被納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內容。孫中山提出的民主革命的綱領,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 基本原理來自中國文化傳統、西方政治學與民主主義、資本主義、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再加上孫中山個人的理解與想像。孫中山表示:「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撫歐洲之學說事蹟者,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此綱領在歷年不同的歷史條件下,多次對三民主義所作的表述,皆有所改變和發展。而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與黨員、學者,對三民主義也有不同的解讀。.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民主義 · 查看更多 »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

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由中國國民黨聯合各小黨成立的政治聯盟組織,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為宗旨,其本源可溯自蔣經國於1980年6月提出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主張,其後,此一主張並成為中國國民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政治綱領,至1982年10月22日由各界正式成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1983年大同盟進一步成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基金會,使大同盟與工商企業界進一步結合。1991年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正式由政治團體改為社會團體,廣設組織於海內外,宣揚國父理念、中華文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 · 查看更多 »

三溪口戰鬥

三溪口戰鬥分別發生於1931年6月1日-29日及8月12-17日兩段時間,地點則都是在中國鄂南一帶(今阳新县三溪镇三溪口村)。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三溪口戰鬥 · 查看更多 »

下岗

下岗,是中国大陆的特有名词,即退下工作岗位,指中国大陸国有企业在机构改革中失去工作的工人。工人仍属该工厂单位,但没有工资,实际上等于失业,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国大陸官方首先提出并在中國内地所广泛使用的名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下岗 · 查看更多 »

一·二一事件

一二一事件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一·二一事件 · 查看更多 »

一中共表

一中共表,意思是指「一個中國,共同表述」,是中華民國前任總統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核心幕僚國立臺灣大學前副校長包宗和在《一個超越歷史侷限的兩岸觀》文章中,對於中華民國政府所提的「一中各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所提的「一個中國」的各自主張,提出的關於推动海峽兩岸關係的概念。類似的概念還有張亞中提出的一中同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一中共表 · 查看更多 »

一二·九运动

一二·九运动,中國大陸稱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由中共北平临时市委的彭涛等人通过「北平大中学校抗日救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北平学联”)发动的要求“停止攘外必先安内、一致对外抗日”的学生运动。 狭义的“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的北平市大、中学校学生上街请愿游行,以及12月16日北平市更大规模的学生游行活动,和1936年1月初“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还包括同时期受北平12·9、12·16游行的影响在全国20多个城市掀起的学生运动与社会响应。这一阶段是受中共《八一宣言》思想影响下,以中共党员与共青团员为领导核心发动起来的学生运动,是自发、自觉地贯彻了当时中共的基本政策。广义的“一二·九运动”还包括1936年2月1日成立的北平“民族解放先锋队”,“民先”运动很快扩大为全国及海外并历时三年的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直至1938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民先”停止发展,“民先”成员符合条件的可以入党。广义的“一二·九运动”是直接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之下,包括1936年1月底成立的中共北平市委下属的学联党团、1936年4月成立的中共北平市委学生工作委员会,以后成立的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一二·九运动 · 查看更多 »

一党制

一党制(one-party system)、单党制(single-party system)或一黨專政是單一政黨壟斷政治與軍事權力,並透過憲法、軍警、特務等各種制度內外之手段,長期將其他勢力排除於政治權力外的国家。这类国家一般为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上第一个一党制国家为1878年-1980年的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的真辉格党,长达102年。 傳統上以「政黨的數目」爲標準來判定一個國家是一黨制、兩黨制或多黨制,但此判定標準据台灣学者葛永光指出不充分,例如一黨領導的共產黨還實施黨內民主,內部派系眾多,存在一黨多元的系統,兩黨國家卻小黨林立抵制國會,又如歐洲多黨聯合執政良久沒有競爭的情況也很常見。 法理上的一党制国家為威权体制的一種,和其他个人独裁、军事独裁、绝对君主制等比較,有助於理解民主转型之不同途徑。.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一党制 · 查看更多 »

一国两制

一國兩制意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One country, two systems,Um país, dois sistemas),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在1980年代為了實現中國統一之目標所提出的憲法原則。最早是為了解決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臺灣後的海峽兩岸關係,蔣經國則以一國良制(One China, Better System)回應鄧小平。 後來相繼適用於過去分別為英國和葡萄牙殖民地、實施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以及澳門地區,將兩地以特別行政區的方式列為特別行政區。其中鄧小平主張在實現中國和平統一時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能夠代表一個中國,並且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多次對外表達自身對於香港、澳門主權政策的主張,並且要求與其有所外交互動的國家應該要認識到一國兩制政策的存在。在一國兩制方針中,包括香港、澳門得以保留資本主義經濟和社會政治制度,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其他地區則繼續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根據該原則,香港、澳門可以繼續擁有自己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經濟政策、金融事務、管治制度以及對外關係50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一国两制 · 查看更多 »

也门占星术

也門占星術(Yemeni Astrology)即通常所說的星座,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占星術體系之一,也是西洋占星術的原型之一,又名南阿拉伯占星術(South Arabian Astrology)。它主要是將黃道帶人爲劃分為十二個隨中氣點移動(與實際星座位置不一致)的均等區域來充當實際上的黃道星座。心理學家認爲也門占星術提高某些行星在星座的能力,并將十二個黃道星座的邊界線以及這些與實際星座毫無關係的十二中氣的間隔區域說成是星座的起始點。也門占星術使用這些人爲劃分的區域作為天象,按照上行下效原則及塔羅牌反映來支配著人類活動(特別是農牧業生產),因此十二星宮代表了十二個基本人格型態或感情特質。在全世界範圍內,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就以星座来对应。也門占星術就是測試對應人的出生時間和這些均等劃分的區域来解釋人的性格和命運。 出生時間與等分星宮的對應如下,由於中氣春分年與公曆曆法有差異,不同年份會前後相差1-2天,與中國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各個「中氣」之間的距離吻合,中氣時間的計算準確至分鐘(並非子時開始),亦是等分星宮的界線,每年均有差異。此外,天文學上的十三個IAU黃道星座都有相對于春分點(或太陽)的歲差問題。 公元前8世紀末,示巴王國(即今也門)的一個牧民根據日食設立也門占星術的“附庸星”,比北方的巴比倫人發現日月食循環的沙羅週期早了半個世紀,西洋占星術的守護星和擢升行星就是以也門占星術的附庸星為原型的。.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也门占星术 · 查看更多 »

九二共識

九二共識(1992 Consensus),是一個與台海兩岸關係有關的政治術語。是指在1992年,台灣海峽兩岸政府授權的非官方組織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在香港會談之後經由口頭協商而逐漸形成的不成文默契(即無任何書面協議或約定,無任何法律效力)。但其實質含義為何,至今海峽雙方仍無交集。 最初在九二香港會談中,雙方並沒有達成广泛的共識,「九二共識」這個名詞也尚未出現。到2000年4月28日,時逢中華民國總統选举結束後、政權移交前,中國陸委會主委蘇起首次提出“九二共識”,并阐述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隨後列入中國國民黨的黨綱之中。 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歷史性訪問中國大陸,與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锦涛會面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開始在公文書上使用“九二共識”之名稱,并将其阐述为「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 2006年,蘇起坦承「九二共識」是為了重新包裝「一中各表」所自創的名詞。 2008年5月26日,馬英九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後,海峽交流基金會的文件中首見「九二共識」一詞。 2015年的兩岸領導人會面中,雙方再度肯定九二共識是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及共識,此會談與稍早的朱習會都沒有特別強調各自表述的存在。 自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執政後僅承認九二會談,但不承認九二存在共識,此後兩岸關係轉淡。2017年10月,习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中报告指出,中國共產黨應堅持“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识”的立場來處理两岸關係。.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九二共識 · 查看更多 »

九評

九評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九評 · 查看更多 »

九龍十三鄉

九龍十三鄉(簡稱十三鄉),是指在1960年代以前香港新九龍的十三個規模較大的鄉村,由左至右包括沙埔、衙前圍、竹園(大約為現在整個黃大仙的範圍)、大磡、元嶺、沙地園、坪頂、牛池灣、坪石、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其中,牛頭角、茜草灣、茶果嶺和鯉魚門合稱九龍四山,為昔日用作石礦場的山丘及其附屬的鄉村。十三鄉實際位置就是指九龍城的賈炳達道以東至鯉魚門一帶的東九龍地區,實際區域為九龍城部份地區、黃大仙和觀塘區,於1968年前為舊香港四區(包括香港島、九龍、新九龍、新界)之一的新九龍地區。後來隨著港英政府將九龍半島、香港島與新界重新分為十區,以及1960年代政府大規模發展新九龍而逐漸被人淡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九龍十三鄉 · 查看更多 »

九O式鋼盔

九O式鋼盔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使用的鋼盔,由於在日本皇紀2590年(1930年)用以取代1920年代配發的,故名九O式(日文:九O式鉄帽),這種頭盔是在20世紀20年代末至20世紀30年代初開發的,用以取代法製或日本仿製的亞德里安鋼盔,並於1932年4月28日正式通過日本軍方的審查。 張鼓峰事件(1938年7月29日至8月11日)期間,該款頭盔是紅軍的熱門戰利品,其中一些交付給部隊測試以熟悉敵方裝備,一些則轉移到博物館展示。.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九O式鋼盔 · 查看更多 »

习近平派系

习近平派系(简称习派),又名习家军、浙江帮、之江新军,是指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任期间的嫡系团队,是外界對中國共產黨內部以現任總書記習近平為首派系的稱謂,正如以往稱呼江澤民為首的上海幫和胡錦濤為首的團派。2017年中共十九大以後習近平派系在中共領導集體中佔據主導地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习近平派系 · 查看更多 »

书记

书记原指負責紀錄資料或負責繕寫文件的人員,但在一些共產主義政黨中,指一些政党和政党型社团主持日常事务的領導人,最高領導人一般稱「總書記」或「第一書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书记 · 查看更多 »

幫幫香港出聲行動

幫幫香港出聲行動(Silent Majority for Hong Kong),簡稱幫港出聲,香港激進建制派政治組織,為一個由周融等逾40名香港建制派學者、工商及專業人士成立於2013年8月8日的親中共政治組織,與泛民主派持敵我矛盾立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幫幫香港出聲行動 · 查看更多 »

平型关战役

平型關战役,或稱平型關战斗,是對日抗戰期間太原會戰(1937年9月11日至11月8日)中的一场战役,由國民政府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所領導,历时一个月(从当年9月3日制定作战计划到10月2日全线撤退),战场范围达数百里,中国方面投入兵力11个军共计十余万,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屬中等规模战役。 中國大陸所稱平型關大捷或乔沟伏击战或蔡家峪伏擊戰,指该战役的第18集团军第115師林彪部在山西灵丘县西的平型关一带配合国军作战,為平型關戰役中的一段小插曲。中共戰史普遍未提及國軍戰況與死傷人數,僅稱「九月二十五日……以劣势装备获得「歼灭」日军精锐部队第5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200辆、缴获步兵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掷弹筒20余具、步枪1000余支、军马53匹及其他大批军械的战果……」 平型关战役中,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守土抗战”。也曾作过一次较大的主动出击计划,策划以3个师的兵力,出长城合围日军,歼灭日军于关外,缓解平型关正面防御的紧张局势,以巩固内长城的基本防线。即计划由晋绥军71师、新编第2师以8个团兵力西北出擊,八路军第115师以4个团東南出擊。关内守军誘引日軍第5師團主力從當面來攻,出关的3个师從兩翼合圍日军。1937年9月24日,阎锡山以第6集团军名义下达“25日平型关出击计划”,115师于喬溝伏擊了相向而行,于数小时内先后抵达的日軍武装押运汽车队和輜重隊两部,击毙两部中佐指挥官,日军辎重队7人幸存。中共史称平型關大捷。 平型关战役本身是完全失败的,乔沟伏击战也未確實阻斷日本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平型关战役 · 查看更多 »

平綏路戰役

平绥路战役,又称绥远、归绥、包头战役,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最早几次军事冲突,是1945年国共冲突的一部分,成为第二次国共内战的序曲。1945年,中共为打破国军对察哈尔省根据地的东西夹击态势,由聂荣臻、贺龙指挥晋察冀、晋绥两大军区主力,发动了绥远战役,力图凭借兵力优势歼灭国军傅作义和马占山部,夺取绥远省。 在1945年8月中旬日军正式投降前,八路军吕正操部进攻傅作义驻防的归绥城,被傅作义军击退。10月18日,聂贺部队开始进攻傅作义军。鉴于形势不利,傅军迅速撤退,损失不大。到25日,傅军主力6个师退守归绥。10月30日到11月12日,聂贺会师围攻归绥。傅军顽强抵抗,凭借堡垒固守。 聂贺虽兵力占优,但却无法攻占归绥。11月9日,贺龙部转攻包头。由于侦查失误和指挥失当,进攻包头也久攻不下。到12月,天气寒冷,粮草缺乏,聂贺部队只好撤回。 Category:1945年国共冲突 Category:内蒙古民国时期战役 Category:呼和浩特军事史 Category:包头军事史 Category:1945年10月 Category:1945年11月 Category:1945年12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平綏路戰役 · 查看更多 »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國民黨稱平津會戰是中国近代史中的第二次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共64天。林彪、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指挥中國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進攻,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華民國國軍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52.1万人,控制北平、天津等华北大片地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平津战役 · 查看更多 »

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

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職官名錄制度或譯罗名制指的是一种干部及职官制度,曾在蘇聯、一些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及當下共產國家实行。依托幹部職務名稱表(Номенклатура,,原意指「职务系列」,或「职务一览表」,又称「官员花名册」、「社会名流名录」、「在冊權貴」)。最初此制度指的是於個別机关之间进行分配领导职位,后来涵括了对领导干部的登记造册、考察、任免及职级待遇等等。 職官名錄制度的核心是由共产党拟定政府及经济部门全部重要职位的干部名单,形成一个官僚特权体系。官僚机器結合了党的控制和错综复杂卡夫卡式混乱的問題,使得社会成员習得一方面屈从權力中心,一方面规避或打破律法的高度技巧。在蘇聯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當共产党喪失领导地位時,党政干部们以已有的权势和关系网,將職官名錄制度私有化(或譯干部私有化):舊干部互相勾结化公产为私产,从“党政干部”摇身一变成新资本家;金錢取代党证,成為社會向上流動的“通行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 · 查看更多 »

广州人

广州人(英文:Cantonese,可擴展指粵人),视乎语境不同有多重意思,一般指在广州2200多年历史中,籍贯或出生地在广州,或长期生活在广州,以广州此城为身份认同的华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广州人 · 查看更多 »

广州永安堂

永安堂,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沿江西路149号,为广州市的一个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公布时间为1993年8月。 永安堂曾是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的館舍,未來將由越秀區少年兒童圖書館使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广州永安堂 · 查看更多 »

广东实验中学

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所直属广东省教育厅的國家級重点中学,全国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广东实验中学初中校区坐落在越秀区中山四路51號,馬路對面是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和广州图书馆(旧址),學校南邊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和鲁迅纪念馆。鲁迅在此做过《人格与学识》、《救人与救国》两场报告。2004年8月建成的高中校区,坐落在芳村龍溪大道,占地188亩。 广东实验中学是七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母校。他們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邓锡铭、姜伯驹、范海福和蔡睿贤,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钟南山、黄耀祥。 该校现有教职员工约330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广东实验中学 · 查看更多 »

广东广雅中学

广东广雅中学,簡稱廣雅中學,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广雅路的一间百年老校,亦是廣東唯一一間被列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學校,其前身为广雅书院,由清末洋务派领袖之一张之洞(时任两广总督)于1888年6月创立,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

新!!: 中國共產黨和广东广雅中学 · 查看更多 »

乌云其木格

乌云其木格(蒙古文:,Оюунчимэг转写:Uyunqimg,),女,蒙古族,辽宁省北票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黨校學歷。196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曾任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乌云其木格 · 查看更多 »

乌兰浩特市

乌兰浩特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也是興安盟的行政中心所在。位于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腹地。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1.7万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乌兰浩特市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于光遠

于光遠(),原姓郁,名锺正,經濟學家、哲學家、教育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改革開放的重參與者和見證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于光遠 · 查看更多 »

亞視新聞

亞視新聞(ATV News)是前香港亞洲電視有限公司新聞及公共事務部(ATV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Division)製作的新聞類電視節目的統稱。其總部位處亞洲電視大埔廣播大樓,在灣仔電訊大廈設有直播室。另外,在北京及廣州設有新聞中心或記者站,會定期派出記者駐守。其官方口號為「亞視新聞 深入社群」。亞視新聞的主要競爭對手為無綫新聞。 亞洲電視的新聞和財經節目主要以粵語製作,每日於旗下中文頻道本港台及亞洲台播出,而以普通話及英語製作的新聞和財經節目則於旗下頻道國際台及亞洲台播出。 2016年2月6日起,由於員工連續兩個月被拖欠工資,亞視絕大部分員工已離職,所有自製新聞節目停播,此舉更違反牌照要求。同月20日,亞視恢復製作粵語新聞直至4月1日停播。 2016年4月2日起,亞視免費電視牌照屆滿,亞視新聞停播。新聞部資料室3名員工繼續獲臨時清盤人德勤聘用,處理新聞部影片。.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亞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逝世事件

亞視報導江澤民逝世事件,是指於2011年7月6日,香港亞洲電視於未有得到官方證實的情況下,亞視新聞報導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逝世消息的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亞洲電視誤報江澤民逝世事件 · 查看更多 »

于浩成

于浩成(),原名董葆和,滿族,生於中國北京,憲法學者,曾任南開大學教授。前中國共產黨黨員,因為支持民主、同情抗議學生,在八九民運後被開除黨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于浩成 · 查看更多 »

亨利·鲁斯

亨利·魯斯(亨利·卢斯)也同父親,取中文名路思义(Henry Robinson Luce,),原名亨利·魯濱遜·魯斯,在世时被称为哈里(Harry),一位著名的美国出版商,创办了《时代周刊》(1923 年)、《财富 (杂志)》(1930年)与《生活》三大杂志(1936年),被称为“时代之父”。 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说,卢斯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7个人之一。由于卢斯首先提出“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因此,20世纪50年代也被称为“卢斯的十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亨利·鲁斯 · 查看更多 »

京山戰鬥

京山戰鬥發生於1932年7月14日-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中京山县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京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亲日派

親日派是指对日本有着强烈好感並有支持行為的一派人,尤其是指對日本的民族、政治與文化有強烈好感並支持者。 某些對日本的藝術、歷史、人物以及各種產品有興趣者也會被戲稱為親日派,但這些人並非嚴格意義的親日派,通常被稱為哈日族。.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亲日派 · 查看更多 »

康德 (满洲国)

康德(1934年3月1日-1945年8月17日)是溥仪在滿洲國執政所使用的第二個年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康德 (满洲国) · 查看更多 »

康有为

康有为(),清末維新變法派主要發起者,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曾与弟子梁启超合作戊戌变法,變法失敗後,被慈禧太后通緝而出逃。1912年宣統退位後,康有为繼續反對共和,1917年曾與張勛合作,發動兵變,擁立宣統帝,是為辮軍復辟,但十二日之內就被段祺瑞討平。1927年在一場宴會後病逝,被質疑是政敵下毒。.

新!!: 中國共產黨和康有为 · 查看更多 »

人民導報

《人民導報》為於臺灣境內發行的報紙,創刊於1946年1月1日的臺灣臺北。1947年3月,該刊因批評統治臺灣的國民政府及報導二二八事件真相,遭中華民國之中國國民黨政府停刊,主筆及記者多名亦於該事件受害。 於政治生態被歸類於左派刊物之《人民導報》有兩大特點。其一是副刊刊行之新詩、散文及小說,於中國大陸製作主筆,再寄回臺灣刊登。其二則為自發行後即對甫接收臺灣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嚴加批評,並對戰後初期之臺灣社會亂象批判歸罪於由陳儀領導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導報 · 查看更多 »

人民网

人民網()是一家由中國共產黨黨報人民日报社所控股的媒体企业,以新聞報導為主。前身為《人民日報》網路版,于1997年1月1日正式進入互聯網。人民網有中文(簡體、繁體)、英文、日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俄文、阿拉伯文、韩文、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 、朝鲜文、彝文、壮文共16種語言17个版本。 《人民網》在中國大陸有31間分公司,在韓國、日本、俄羅斯、英國、南非及美國等均設有海外分公司。2013年3月19日,《人民網》在香港開設分公司,總裁廖玒於成立大會上表示,進駐香港是為了「努力搭建好政府與民眾的溝通平台,促進社會和諧」。.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网 · 查看更多 »

人民群眾

人民群眾為共產黨及馬克思主義論述常使用的基本概念,突顯指阶级社会中从事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劳动知识分子的主體性角色。在中國近代革命歷史上,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群眾一詞來塑造政治性的主體意識,將共產黨和人民群眾劃為正義的一方,而國民黨和土豪劣紳等劃為非正義的一方。.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群眾 · 查看更多 »

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是毛澤東及中國共產黨主張的一种军事斗争策略和动员机制,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之一。 在中国抗日战争、国共内战、朝鲜战争、越南獨立戰爭、越南战争、古巴革命、珍寶島戰役、中越戰爭以及格瓦拉的拉美游击战、尼泊尔共产党的游击战、安哥拉內戰中得到体现和实践,主要为争取人民,组织人民,武装人民,利用人民进行全民战争係最大程度的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进行军事化转变,利用後備軍人、游擊隊與民兵等非正規軍種對敵人發動不對稱戰爭配合正规作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战争 · 查看更多 »

二二八事件

二二八事件是臺灣於1947年2月27日至5月16日發生的事件。1947年2月27日,因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查緝私煙時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死傷,引起28(次)日的陳抗傷亡,更擴及後續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佔官署。事件中,臺灣民眾大規模反抗政府與攻擊官署,當地人對外省人的報復攻擊,國民政府派遣軍隊逮捕與鎮壓殺害臺灣民眾,事件造成民眾大量的傷亡,然而傷亡數字眾說紛紜,由數百人至數萬人不等。 此事件亦稱作「二二八大屠殺」、「二二八革命」、「二二八起義」、「二二八事變」、「二二八慘案」、「二二八民變」等。 1945年,國民政府接替日本開始統治臺灣,然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生起排斥與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2004-10,李筱峰,世新大學教授,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1-02-28,蘇瑤崇,國史館學術集刊 第4期,20040901,對待人民驕縱專橫。而長期在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民,對於相對落後的中國社會現況、普及教育、法治觀念、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缺乏瞭解,導致由原本的滿懷期望轉變成深感失望。許多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人毫無軍紀可言,例如乘車、用餐不付款、低價強購、賒借不認帳,乃至有偷竊、搶劫、恐嚇、詐欺、調戲婦女、強姦、開槍殺人等非法情事發生,與臺灣日治時期日籍軍政人員的軍紀嚴明、高行政效率形成強烈對比,也使得臺灣人民愈來愈敵視國民黨與長官公署,反而感到日治時期下的臺灣比較良善。 當時統治臺灣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治台政策錯誤、官民關係惡劣、軍隊紀律不良、官員貪污腐敗。在經濟方面,政府一手壟斷並管制物資買賣、濫印鈔票,並掏空民生物資運往中國大陸支援國共內戰,導致嚴重通貨膨脹、大量民眾失業,臺灣經濟因而巨幅倒退,終至民不聊生。由於政府的種種倒行逆施,加上掌握資源控制權的人士對臺灣人民的種種歧視與打壓,使得台灣人民深受其害,因而不滿的情緒不斷累積,最終導致龐大民怨能量總爆發。 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臺北市天馬茶房前查緝私菸,因不當使用公權力造成民眾一死一傷,成為事件導火線。隔天民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前廣場示威請願,但遭公署衛兵開槍掃射,使原先的請願運動轉變成為反抗政府行動,臺灣在各地發生軍民衝突後,至3月6日已蔓延到除了澎湖外的全台灣,外省人受波及遭臺籍民眾攻擊傷亡.大紀元.2014-02-28.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二二八事件 · 查看更多 »

二月政爭

二月政爭又稱李郝政爭是指中華民國(台灣)在1988年1月13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經國逝世後的一連串中國國民黨黨內及政治圈的權力鬥爭,主角為以當時繼任總統、國民黨主席的李登輝為首、支持改革及本省人為主的「主流派」,以及政治立場保守威權、外省人為主的「非主流派」。由於兩派的政治角力在1990年2月以後逐漸白熱化,因而得名。此次政爭也影響到後來中國國民黨的分裂。二月政爭也突顯蔣家及外省勢力在蔣經國逝世僅兩年便失去全權支配的影響力,本土力量至此主導台灣政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二月政爭 · 查看更多 »

云南陆军讲武堂

雲南陆军讲武堂,又稱昆明講武堂,是中国近代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原是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時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後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 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西侧,紧邻云南省图书馆。.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云南陆军讲武堂 · 查看更多 »

五區六四集會

香港人的六四集會(前稱尖沙咀六四集會)是針對維園六四燭光晚會而舉辦的集會,在每年的6月4日於香港五區進行(2016年前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外進行)。首次集會在2013年舉行,由民眾自發,是一個悼念六四事件死難者的集會。翌年,熱血公民及普羅政治學苑成為集會的主辦單位,以「本土、民主、反共」為主題,配合近年出現的本土思潮。集會取消燭光悼念儀式,並為加入誓師儀式、焚燒中國共產黨黨旗及廣東道自由行等元素,令集會變成本土抗爭運動的一部分。2016年,香港復興會加入成為集會的主辦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五區六四集會 · 查看更多 »

五四运动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中华民国8年)5月4日的北洋政府治下的京兆地方,是一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事件起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有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游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之口號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處媚日官員)」。 广义五四运动则是指自1915年中日签订《二十一条》至1926年北伐战争之间,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反思及批判華夏传统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强国之路的新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1924年4月19日,中共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和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的黨團體的組織展開“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生日),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1939年八路軍總政治部、中共中央青委發出《關於部隊紀念“五四”青年節工作的指示》,明確指出中央青委決定每年5月4日為中國青年節(1949年後成中国大陸的固定節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五四运动 · 查看更多 »

五马进京

五马进京,即1952年秋中國共產黨五位地方局书记——高岗、饶漱石、邓子恢、邓小平、习仲勋——被调入北京,这是中共建政初期中央集权的重大事件。至此中共中央东北局、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共中央西南局、中共中央西北局的一把手(最高长官)全部被调入北京。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这样做名义上是“削藩”,实际是不满当时中央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要用这五人来反制,搞社会主义计划经济。1952年新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计委),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平级,高岗任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五马进京 · 查看更多 »

五讲四美三热爱

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中国内地在1980年代初推广的思想教育宣传活动的内容,其中五讲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为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國共產黨。其中五讲四美为1981年2月份提出,1983年2月,又增加了“三热爱”的内容。.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五讲四美三热爱 · 查看更多 »

事情正在起變化

《事情正在起变化》,是毛泽东于1957年5月15日撰写的文章,6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内印发,以配合当时的反右运动。1977年4月,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發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事情正在起變化 · 查看更多 »

廣九直通車

廣九直通車,又稱省港直通車、港穗直通車(九廣鐵路及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叫法)、穗港直通車,是來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廣州東站及香港九龍紅磡站的直通客運列車服務,在香港段经由港鐵東鐵綫,而深圳、廣州等段經由廣深鐵路Ⅲ、Ⅳ线(普速线)运行,其中一班列車的终点经广茂鐵路延长至肇慶站。目前九廣直通車每日开行12对(24班)列车(單數次往紅磡,雙數次往廣州東/佛山),其中10对中途停靠東莞市常平站,有一对由佛山站到发(2017年4月16號前為肇慶站到发)。也是廣九鐵路上歷史最悠久的列車之一,紅磡往廣州東的車程為2小時,紅磡往佛山的車程為3小時10分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廣九直通車 · 查看更多 »

廣東省 (中華民國)

廣東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南六省之一。簡稱為「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廣東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令计划

令计划(),本姓令狐,山西省平陆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毕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央书记处書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曾经在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任内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2012年9月,被免去中办主任之职,转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2013年“两会”上,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14年12月22日,中共中央纪委发布通告称,令计划因涉嫌严重违纪,正在接受中共的组织调查;12月31日,被免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职务。此后,又在2015年2月28日被罢免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职务并撤销全国政协委员资格。他被指是神秘政商联盟组织“西山会”的首脑和发起人,在他被查之前,山西省已有多名与他相关的高级官员因贪腐而遭到调查。7月20日,中共宣布将令计划开除党籍并开除公职;同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受贿罪对其立案侦查并予以逮捕。2016年5月13日,令计划受贿、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滥用职权案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管辖后,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审查起诉,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依法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6月7日举行了不公开审理,7月4日因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滥用职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令计划是中共十八大以来被调查的第二位在职副国级领导人,也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位被查办及唯一一位没有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令计划 · 查看更多 »

延吉修道院

延吉聖十字修道院是本篤會聖奧提來會在中國吉林省延吉建立過一的一所修道院。修道院前身是一個成立於1922年的傳教站,1946年天主教延吉教區成立,修道院成為教座所在。但在同一年,蘇聯紅軍撤走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人民解放軍取締了修道院。部份會士被遣返歐洲,其餘南下韓國,在倭館重建了隱修院。 Category:本篤會修道院 Category:吉林天主教 Category:延吉市.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延吉修道院 · 查看更多 »

延安派

延安派是指朝鲜劳动党成立初期,在其內部存在的一個派系。延安派的成員是大多曾在1930年代在中國共產黨的根據地延安參與革命的朝鮮人,他们先后组建过朝鲜独立同盟和朝鲜新民党。中共原想指认武亭为朝鲜最高领导人,但斯大林強烈支持金日成,最终苏共获胜。 延安派在1950年代遭到金日成為首的游擊隊派的清洗,幾乎所有延安派成員也在八月宗派事件中被打倒。包括朴一禹、金枓奉、金雄、崔昌益、朴勋一、方虎山、张平山、朴孝三、金汉中、李益成、徐辉、尹公钦、金刚、李弼奎和金元鳳。 掃除延安派及黨內其他派系後,金日成掌握了朝鮮最高權力,提出主体思想反对事大主义。 Category:朝鲜劳动党 Category:中朝关系.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延安派 · 查看更多 »

延安日记

《延安日记》是苏联人写作的一本纪实书籍,作者是苏联人彼得·弗拉基米洛夫,当时以共产国际驻延安联络员兼塔斯社軍事特派員身份,進駐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部。该书记录了1942年5月到1945年11月期间,作者以自身主观角度记录了在延安的见闻、感想。弗拉基米洛夫死后,该日记经其子弗拉索夫(V. P. Vlasov)編撰后于1973年在苏联以《中国特区:1942-1945》(Особый район Китая.)为题名,由莫斯科文學通訊社出版。1975年美国纽约出版了英译本《弗拉基米洛夫日记》(The Vladimirov diaries)。 1976年,台湾国联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中译本,由周新根据英文本翻译而成,名为《延安日记》。1980年,中国大陸北京现代史资料编刊社根据英译本由吕文镜、吴名祺、唐秀兰、石菊英等翻译,内部出版了中文版《延安日记》。2004年3月又由东方出版社作为“现代稀见史料书系”出版,封面上注明“内部发行,仅供研究”(即內部書形式),英文版中的照片都没有收录。 该书记录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记录了延安整风、中共七大部分情况,披露了当时中共与苏共、美国驻延安军事观察组之间的交往情况,也披露了共产党在抗日戰爭期間的政治立場及在根据地种植鸦片贩卖以换取经费的情况,以及中共領導人與日本佔領軍司令部在抗日戰爭期間如何秘密保持直接聯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延安日记 · 查看更多 »

建制派 (香港)

建制派、親北京陣營或親中共派(),或稱建制陣營,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建制派由工商界、大財團和專業階層的親共人士、左派工會、地區社團及同鄉會聯合組成,支持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擁護基本法。在政治意識形態上,與民主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建制派在香港歷次立法會地區直選得票比例基本未過44%,但在立法會功能界別議席和民選為主的香港區議會有壓倒性優勢。 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建制派實際上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執政聯盟及管治力量。常被親中共媒體及政府称其成员为「香港爱国人士」或「愛國愛港」,而反對人士則貶稱建制派為「保皇黨」、「保皇派」、「港共」、「土共」。 雖然香港社會上有輿論指建制派是政府的執政聯盟,甚或將取得最多立法會議席的建制派組織視之為執政黨,但根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的規定,香港行政長官是不能隸屬任何政黨,政黨成員雖然可用個人身份出選特首選舉,但成功當選後必須退黨,所以現時香港法律上沒有執政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建制派 (香港) · 查看更多 »

建军大业

《建军大业》(The Founding of an Army),是一部于2017年上映的中国电影,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军九十周年而制作的献礼影片。该片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南昌广播电视台、八一电影制片厂、上海三次元影业、英皇影业有限公司、太阳娱乐文化有限公司和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建军大业》的故事聚焦于1927年由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南昌起义。电影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7年8月3日在香港上映。.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建军大业 · 查看更多 »

建豐二年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是香港作家陳冠中的政治寓言小說,它設想中國國民黨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勝出,1949年至1979年間中國在國民黨治下的另一個可能的發展情況。「建豐」是蔣經國的表字。本書主體以七組人物的不同角度,交代中國在內戰後三十年間經歷不同的安穩歲月,以及當中的大小事件和個人處境及感想,留下讀者對中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政治人權方面發展的想像空間。.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建豐二年 · 查看更多 »

任卓宣

任卓宣(),原名啟彰,筆名葉青,四川南充人。政治理論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任卓宣 · 查看更多 »

任仲夷

任仲夷(),原名任兰甲,曾用名任夷,河北邢台威县西小庄人,中国共产党元老、著名政治家。任仲夷被认为是中国1970年代末以后的改革年代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出色的改革者和政治家之一。曾任中共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中共辽宁省委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1980年),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1980年—1985年),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任仲夷素以实干、有魄力、开明、敢言和富有幽默而著称。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员内的改革势力,无论在体制内外、还是在海内外,皆享有很高的威望。在晚年,仍然能利用他个人的影响和威望,对中国的时局和未来发表可贵的意见;任於2005年11月15日13时46分在广州因病逝世,享年91岁。.

新!!: 中國共產黨和任仲夷 · 查看更多 »

任顯群

任顯群(),生於江蘇宜興,曾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廳長、臺鐵局長及台灣省政府財政廳長。在財政廳長任內,他在台灣推動統一發票與愛國獎券,被譽為「台灣統一發票之父」,對於安定台灣經濟有很大貢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任顯群 · 查看更多 »

付少云

付少云(),是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机关的交通警察,在一場交通意外中殉職,被认定为烈士,葬於韶关烈士陵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付少云 · 查看更多 »

廖子明

廖子明,GBS(Liu Tsz-ming, Benjamin,),香港資深法官,1994年至1999年任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法官。 廖子明曾於香港和英國兩地接受教育,1957年和1959年先後考獲英國和香港的執業大律師資格,其後於1973年10月奉委御用大律師,同年12月加入香港司法部成為法官。出任上訴庭法官以前,他歷任地方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原訟庭按察司等職,任內曾審理九龍交通部集體貪污案,又出任過法律改革委員會刑事訴訟保釋問題小組委員會主席,就保釋政策展開研究。他在業內以秉公審案和耐心著稱。 廖子明一家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其父廖恩德曾任廣東省政協委員,胞妹廖瑤珠是第七及第八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他本人也富親中色彩,在任法官期間曾經訪問中國大陸。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夕,他有意競逐香港終審法院首任首席法官的席位,但卻被指親中形象過於鮮明而落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廖子明 · 查看更多 »

廖仲恺

廖仲愷(),原名恩煦、又名夷白,字仲愷,以字行,籍贯广东省惠州府归善县鸭仔埗乡窑前村(今惠州市惠城区陈江街道幸福村),生於美國加州三藩市。中國國民黨革命元勳之一,國民黨改革派人物。當孫文於1923年1月和蘇聯發表聯合聲明後,廖仲愷被孫文派往莫斯科進行更進一步協商,同時蔣介石也被送去學習蘇聯政治和軍事制度。1925年被刺殺身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廖仲恺 · 查看更多 »

廖志高

廖志高(),四川省冕宁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干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廖志高 · 查看更多 »

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The Man Who Changed China: The Life and Legacy of Jiang Zemin)是一部有關中國共產黨前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的傳記,作者為,於2005年以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出版,出版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和爭議。 这本书由兰登书屋集团在全球除中国以外的地区出版发行。在中国,它被上海世纪出版社以《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的标题出版。.

新!!: 中國共產黨和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 · 查看更多 »

伊宁事变

伊宁事变,中華民國政府也称伊宁叛乱,1944年抗戰時期在中华民国新疆省北部的伊宁地区的反漢聖戰,被國民政府視為疆獨運動。中共在1950年後則稱為「三区革命」,视三区革命为人民民主戰爭开始的标志。伊宁事变是得到苏联、中共、外蒙古資助聲援的武裝分离运动,并建立了东突厥斯坦共和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伊宁事变 · 查看更多 »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自治州級(類近於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人民政府在2010年6月11日把16個不可移動文物列為第一批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16年計劃把63座文物列為第二批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 查看更多 »

伊輔

伊輔,CMG,QPM,CPM(Henry Wylde Edwards Heath,),英國殖民地資深警務人員,1959年4月至1966年12月出任香港警務處處長。 伊輔於1931年加入英屬背風群島警隊,任職見習副督察,1935年以助理警司身份調往香港警隊。在二戰以前,他曾經在廣州學習廣東話,又被借調至英屬印度旁遮普省警隊接受訓練及學習烏爾都語。伊輔在1941年參與香港保衛戰,香港日治時期期間遭日方囚禁於赤柱拘留營,至日本於1945年無條件投降後才獲得釋放。 二戰後,伊輔重新加入香港警隊,他在1947年獲擢升為警司,復於1950年升任警務處助理處長,任內籌組了反貪污部及改組刑事偵緝處。1959年出任警務處處長以前,他曾經在1954年、1956年和1958年署任警務處副處長,另外又在1948年獲保送到英國諾定咸修讀法證課程、1953年於倫敦蘇格蘭場政治部和軍情五處接受特訓、以及在1957年再一次於英國參與高級警務人員保安訓練。 在警務處處長任內,伊輔處理中國大陸難民湧來香港所衍生的種種治安問題,並積極擴充警隊的人手和規模。在其治下,警隊還於1961年偵破了曾昭科間諜案,以及在1966年4月與駐港英軍聯手平息九龍騷動。伊輔後來出席港府的九龍騷動調查委員會,罕有地公開承認警隊內確實存在貪污問題,惟辯稱不少個案是中國傳統文化使然,難有調查結果。.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伊輔 · 查看更多 »

伍修权

伍修權(),曾用名吳壽泉,湖北阳新人,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軍事家、外交家。 伍修权早年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后任中国工农红军闽粤赣军区司令部参谋,瑞金红军学校第一期连指导员、第二期政治营教导员、第三期军事团教育主任,军委模范团政委,军委直属第三师政委,福建军区汀连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共产国际派驻中共中央军事顾问李德翻译、红三军团副参谋长、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参谋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处长、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一局局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奔赴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第二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苏联东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遭迫害,此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副庭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伍修权 · 查看更多 »

伍精华

伍精華(),彝族,四川冕寧人,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伍精华 · 查看更多 »

伍绍祖

伍紹祖(),湖南耒陽城厢区松茂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共第十二屆(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增選)、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务委员。伍云甫与熊天荆之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伍绍祖 · 查看更多 »

张吉东

张吉东(),山东省莱西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张吉东在1979年-1990年中越邊境衝突中陣亡,為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吉东 · 查看更多 »

张学忠

张学忠(),甘肃兰州人。曾任兰州军区司令秘书。早年在兰州曾与胡锦涛共事。2004年在四川汉源兴建瀑布沟水电站项目上由于当地未能妥善处理移民补偿问题,导致大规模抗争活动,造成人员伤亡。张学忠也在试图安抚群众的过程中被扣作人质,后被增援的武警及解放军救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学忠 · 查看更多 »

张学良

张学良(),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小六子、双喜,中華民國陸軍一级上将。中国奉天省海城人。生於台安縣桑林,人稱“少帅”,奉系军阀領袖张作霖长子,“民国四公子”之一,享嵩壽100歲。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張學良、楊虎城向蔣中正「兵諫」,12月25日,張學良釋放蔣中正,並隨蔣中正回到南京。12月30日被判刑十年,雖然五日後即被特赦,但而後一直遭到蔣中正軟禁。國共內戰時,張學良亦被安排來臺,先後曾居住於高雄壽山、西子灣、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蔣經國執政時,張學良依然遭軟禁於臺北市復興崗,直到李登輝擔任中華民國總統後,九十三歲的張學良才重獲自由,定居美國夏威夷,軟禁長達半世紀,可說是被兩蔣幽禁一生。由於西安事變,中華民國政府官方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方對張評價不同。台灣公共電視在張不再被軟禁後,製作一部以其口述為主之記錄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学良 · 查看更多 »

张宏堡

张宏堡,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人,中华养生益智功创始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宏堡 · 查看更多 »

张宝顺

張寶順(),河北秦皇島人,1968年11月參加工作,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函授學院馬列主義理論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曾任中共山西、安徽省委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宝顺 · 查看更多 »

张丽莉

张丽莉(),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代课教师,无正式教师编制,亦无医疗保险。於2012年5月16日,因為舍己救人,而被称为“最美女教师”,教师资格破例得到教育部等部门默认,突如其来的各种荣誉,引发了中國社会的思考和对代课教师问题的不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丽莉 · 查看更多 »

张作霖绞杀的20人名单

1927年4月28日,北洋政府奉系军阀首領张作霖在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对李大钊等20人,处以绞刑。.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作霖绞杀的20人名单 · 查看更多 »

张德江

张德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台安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共第十六至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位列第三)。曾任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中共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2008年至2013年间,曾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三),分管工业、电信、能源及交通等重要经济领域,兼任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此前,曾經先后担任吉林、浙江、广东及重庆4个省级行政区的党委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德江 · 查看更多 »

张全景

張全景(),山东省平原县人。前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委、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全景 · 查看更多 »

张国安 (中国人大代表)

张国安(),重庆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國共產黨党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重庆地区代表。 毕业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乡村管理专业。曾任中共重庆市开县长沙镇党委委员、福城村党总支书记。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国安 (中国人大代表) · 查看更多 »

张皓若

張皓若(),河南焦作人,清华大学化工系石油专业毕业。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内貿易部首任部長,四川省省长(1988年1月-1993年2月)。 他是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仲鲁的三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皓若 · 查看更多 »

张福森

張福森()北京順義人。於2000年至2005年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福森 · 查看更多 »

张桂扬

张桂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名保安员,曾經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被搶匪用刀刺傷而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桂扬 · 查看更多 »

张歆海

張歆海(),英文名為 Chang Hsin-hai 、 H. H. Chang 、 Hugh Ho Chang (他在四十年代出演美國电影時的名稱),字叔明,原名為張鑫海,出生於中國上海,浙江海盐县人。中華民國作家、文学家、外交官,美国哈佛大学英語文學博士。回国后,曾任教於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立东南大学、上海光华大学、中央大學(前身為国立东南大学,第二度任教)等校。1940年起,張歆海全家定居美國。1947年至1948年曾短暫回到中國。1951年-1969年期間任教於美国紐約州私立长岛大学(Long Island University)、费尔利迪金森大学(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並從事學術研究工作。張歆海在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定居美國期間,著有《蔣介石:亞洲人的命運》(Chiang Kai-shek: Asia's man of destiny)、《一位中國外交官的信》(Letters From a Chinese Diplomat)、《傳奇性的姨太太》(The Fabulous Concubine)、《四海之內》(Within Four Seas)、《美國與中國》(America and China: a new approach to Asia),致力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歆海 · 查看更多 »

张澜澜

張瀾瀾,原名張曉雪。中國女歌手、演員及主持人,有「军中第一美女」、中國大陸的「玛丽莲·梦露」之稱。於2008年悄然退出演藝圈,並於同年8月7日成為习远平之妻,即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弟媳。.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澜澜 · 查看更多 »

张春桥

张春桥(),山东菏泽巨野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政治人物,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委、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等要职,被认为“四人帮”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春桥 · 查看更多 »

张文岳

張文岳(),男,漢族。福建浦城人。曾任辽宁省委书记,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7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1962年9月在北京地質學院地質系地質測量與找礦專業學習。1967年9月留校待分配。1968年9月在4628部隊軍墾農場勞動鍛煉。1969年12月任四川省地質局101地質隊3分隊、1分隊地質組組長、技術員、礦區大組長,101地質隊地質科科長。1980年8月任川西地質學校校長。1981年5月任四川省地質局101地質隊1分隊隊長兼技術負責人,川西北地質大隊2分隊隊長兼技術負責人、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川西北地質大隊副大隊長、大隊長。1983年12月任四川省地質礦產局副局長。1984年11月任局長。1986年2月任地質礦產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1989年3月任地質礦產部黨組成員,全國礦產儲量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礦產儲量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1990年6月任地質礦產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5年11月任新疆自治區委副書記。1997年8月兼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1999年10月任新疆區委副書記、區府副主席。2001年5月任遼寧省委副書記。2003年1月任遼寧省委副書記、省政協主席、黨組書記。2004年2月至2007年10月任遼寧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省長。2007年10月至2009年11月任遼寧省委書記。2010年3月当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十四大當選為中紀委委員,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五、十七屆中央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文岳 · 查看更多 »

张曙

張曙(),原名張恩襲,安徽歙縣人,中國知名音樂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曙 · 查看更多 »

张思卿

張思卿(),河南洛陽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檢察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张思卿 · 查看更多 »

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改建後名為東北烈士紀念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原擬用作圖書館,後由大日本帝國傀儡政權的警務機構——滿洲國警察旗下的哈爾濱警察廳佔用。哈爾濱警察廳及其轄下部門管理當地治安等事宜,但同時施行令治安惡化的政策,並在警察廳內殺害抗日人士。抗日戰爭勝利後,舊址改建為東北烈士紀念館,旨在紀念抵抗侵華日軍的烈士、並教育後代,成為中國其中一所較早成立的紀念館。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舊址在1999年1月成為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並在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伪满洲国哈尔滨警察厅旧址 · 查看更多 »

強國人

强国人,是中國內地與香港矛盾時代香港流行的網絡語言,原意為「來自強權国家的人」,也被台湾人、海外华人(包括大陆背景的海外华人)用来讽刺某些中国大陆人。 此名词諷刺中國大陸政府宣傳中經常使用的字眼“強國”(包括官方媒體《人民日報》開辦“強國論壇”網站)並將此與一些大陸人在境外(香港、澳門、台灣以及海外)出現不文明舉動、不遵守當地法律及習慣,或表達傲慢觀點的行为做為聯繫,諷刺部分大陆人認為中國已是“強權國家”而傲慢對待其他國家和地區及当地居民,卻同時表現出落後和不文明的習慣或觀點。.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強國人 · 查看更多 »

張宗援

張宗援(),是20世紀初期在中國活動的日本浪人、馬賊。原名伊達順之助,出身華族,祖先是東北大名伊達政宗。後改名張宗援,加入中國國籍,他曾支持滿蒙獨立運動,並參加了山東自治聯軍,二次大戰後依照漢奸罪被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宗援 · 查看更多 »

張伯倫 (榮昌)

張伯倫()原名文睽,四川省荣昌县人,中华民国政治人物。國史館現藏民國人物傳記史料彙編5,國史館,1988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伯倫 (榮昌) · 查看更多 »

張德江訪港

張德江訪港是指主管港澳事務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2016年到訪香港。 張德江應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的邀請,在2016年5月17日至19日期間到訪香港,并出席特區政府主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這是繼2012年胡錦濤訪港後,再有國家領導人到訪香港。張德江以3個字「看、聽、講」概括此行目的和活動內容,並相信會取得一定成果。 唯鑒於香港近年示威手法日趨激進,香港政府嚴陣以待,派出6000名警察戒備,保安規格達到反恐級別,但同時也引來爭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德江訪港 · 查看更多 »

張志忠

張志忠(),本名張梗,化名楊春霖、老吳、老鍾,嘉義新港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其妻季澐,亦為中共黨員。1946年擔任中共台湾省委副书记兼武裝部長。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在嘉義參與組織台灣自治聯軍反抗國民政府,兵敗轉入地下,1950年與其妻一同被捕,中華民國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蔣經國多次勸降無效,於1954年遭到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志忠 · 查看更多 »

張光直

張光直(),生於中華民國北平市,原籍新北市板橋。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亦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光直 · 查看更多 »

張發奎

張發奎(),字向華,原名发葵,又名逸斌。廣東省始興縣客家人,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期名將,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起义的軍隊為其部下。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先指揮淞滬抗戰,後來任第四戰區司令。1949年後居於香港。.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發奎 · 查看更多 »

張蔭梧

张荫梧(),字桐軒,直隷省保定府博野縣人,中華民国軍事將領、政治人物、教育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蔭梧 · 查看更多 »

張榮豐

張榮豐(),台灣跨足學術及政府兩域的知名學者,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系學士、國立政治大學經濟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國立台灣大學EMBA,現任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秘書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榮豐 · 查看更多 »

張澤石

張澤石(),生于上海,四川广安人。1951年随军入朝鮮参加抗美援朝,因部队陷入重围负伤被俘,被俘后曾任志愿军战俘总代表总翻译。1953年秋停战后遣返归国,回国后受到开除党藉的处分,并在“反右”、“文革”等运动中受到迫害。1981年得到平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澤石 · 查看更多 »

張浚生

張浚生(),福建長汀人,195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8月進入職場。浙江大學發展委員會主席。曾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浙江大學黨委書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浚生 · 查看更多 »

張曉明

張曉明(),江蘇泰興人。1986年7月参加工作,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曾任廖晖秘书。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成員,現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兼党组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張曉明 · 查看更多 »

你國

你國一词,本为中國大陸網民批判在中國共產黨執政之下其所认为的中國惡劣現象時所用。使用「你國」或「貴國」而非「我國」來代指其自身的国家,以示自己與中共执政下的「中國」有所區別,表達「你的中國不是我的中國」的抗議意味。该词似乎源自周小平的文章《你的中国你的党》。对于此用語,支持反對雙方分歧焦點在於是否劃清了「中共」與「中國」的界限。后来你國一词逐步含有使用该词者对中国的厌恶之情,遭到不少中国网友反对。 《外交政策》雜誌在2015年6月25日發表《中國是「你國」,我們只是住在這裡》(China's Your Country, We Just Live in It)一文,指出「你國」用語在微博快速竄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信息學院兼职教授蕭強表示,這說法截至2015年已流行兩三年,有政治諷刺意味,2015年在百度搜尋「『你國』是什麼意思?」可獲得約三千三百萬條搜尋結果;不認同現今中共政權的網民,常使用這詞彙,來與他們口中所謂的五毛黨區別,以批評立場傾向共產黨的網民,是一種表達「你國不是我國,你的中國不是我的中國」的方法,意指中國為共產黨和紅色權貴們把持的中國,而並非屬於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中國。報導还引用推特上流傳的笑話:“某人說,在給政府的報告用『你國』、在推友群聊天用『我國』,‘前者可能丟飯碗,後者則會失逼格,後果都挺嚴重’。” 演员袁立曾使用“你国”一词在微博上回复网友,称:“因为信仰,不能工作了,这是你国首创的吧!评论者自己先照照镜子!”这一举动惹怒网友。 据“澳洲事儿”2016年4月14日发布的微博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一位商学院的华裔讲师吴维屡次发微博“宣扬针对中国人的种族偏见”并“侮辱中国留学生”,将中文称为“你国语”,将中国称为“你国”。.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你國 · 查看更多 »

你辦事,我放心

你辦事,我放心」,據中國共產黨官方的說法,是中共領袖毛澤東生前的其中一句遺囑,這句話為華國鋒接班成為最高領導人提供了重要的合法依據。.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你辦事,我放心 · 查看更多 »

你有兩頭母牛

你有兩頭母牛」(英文:You have two cows)是歐美地區一連串政治笑話的開首文句。.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你有兩頭母牛 · 查看更多 »

彭定國

彭定國爵士,KBE,CMG,GM,QPM,CPM(Sir John Vincent Prendergast,),英國殖民地資深情報人員、特務和執法人員,1973年至1977年出任香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的首任執行處處長(1993年12月後改稱執行處首長)兼副廉政專員。 彭定國在1945年起先後在英屬巴勒斯坦託管地、黃金海岸、肯雅、塞浦路斯和香港等殖民地的警隊任職,專門從事情報工作,並歷任肯雅、塞浦路斯和香港警隊的政治部和情報部門首長,與軍情五處關係密切。他為各殖民地政府處理性質敏感且具一定危險性的棘手難題,當中包括協助招降參與肯雅茅茅起義的武裝份子、搜捕塞浦路斯的反殖民地武裝份子、以及揭發香港警務處助理警司曾昭科為中共從事間諜活動一案。外界形容彭定國是「殖民地頭號解難專家」和「真實版占士·邦」,深為英政府所倚重。 彭定國在1966年以香港警務處副處長的身份退--,但不久以後再度復出,在1966年至1967年間於中東亞丁從事情報工作。在1973年,彭定國第二度復出,獲港督麥理浩勳爵邀請出任香港廉政公署執行處處長。在任內,他致力於撲滅貪污罪行,並成功引渡涉嫌貪污的前外籍總警司葛柏返回香港受審,因而獲輿論讚揚為「反貪強人」。廉政公署成立初期在肅貪倡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與彭定國、港督麥理浩勳爵和首任廉政專員姬達爵士三人不無關係。 從事情報工作約30年的彭定國曾多次獲英廷授勳,以表揚他對英國的貢獻。其中,他在1955年因英勇表現而獲頒授喬治獎章,1977年榮--後再獲授KBE勳銜,成為爵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彭定國 · 查看更多 »

彭道儒

彭道儒,湖南醴陵人。1955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北京郵電學院副教授、教授、化學防護研究所所長。同年被評為全國郵電系統勞動模範。專於有機化學、金屬防腐及電接觸保護。研製的「By-2電接觸固體薄膜潤滑劑」1982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同年又研製出「DJB-823電接觸固體薄膜保護劑」,1986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撰有論文《By-2電接觸固體薄膜潤滑劑的研究及應用》等。 P彭 P彭 D道.

新!!: 中國共產黨和彭道儒 · 查看更多 »

彭长洲

彭长洲(),是一名任職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機關的辅警,在拯救一名企圖自溺者時殉職,被认定為烈士,火化後葬於东河革命烈士陵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彭长洲 · 查看更多 »

何基灃

何基灃(),字芑蓀,直隸(今河北)藁城人。原国军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官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基灃 · 查看更多 »

何川

何川(),台南州台南市安平人,中國共產黨員,戰後擔任台南工業職業學校教師,1947年5月由郭琇琮醫師吸收加入共產黨,安排加入省工委台南市工委會運作,協助拓展組織,光明報事件後全省大搜捕,台南市工委會遭破獲,於1951年6月17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 2013年列名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紀念在台灣被處決的「隱避戰線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川 · 查看更多 »

何东昌

何東昌(),浙江诸暨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东昌 · 查看更多 »

何康

何康(),福建福州人。於1983年至1990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牧漁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長,在擔任部長期間,進行農業改革,因此令他於1993年獲得世界糧食獎。.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康 · 查看更多 »

何伟 (官员)

何偉(),中国河南汝南人,於193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就讀於武漢華中大學。 何偉曾於1952年12月——1955年1月,在廣州市第五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及廣州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中,擔任廣州市市長。 1958年,接替罗贵波,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越南大使。1962年,由朱其文接任。1964年5月,出任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伟 (官员) · 查看更多 »

何俊仁

何俊仁(Albert Ho Chun-Yan,),生於香港,祖籍廣東省中山市,現任支聯會主席,前屯門區議會(樂翠選區)議員、民主黨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而他也是執業律師,畢業於香港大學法律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俊仁 · 查看更多 »

何玉华

何玉华(),天津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东地区代表。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学专业,是中國共產黨党员。曾任广州铁路(集团)公司董事长。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玉华 · 查看更多 »

何磊

何磊(),字漢民,原名何侶紀,中國廣東 順德人,十八歲正式師從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學習國畫,後改名為何磊,是中國畫岭南画派的傳人和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磊 · 查看更多 »

何祚庥

何祚庥(),中国公众人物。中共党员,马列理论专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为核物理,自称其研究工作是以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曾撰文断言量子力学的发展论证江泽民‘三个代表’的理论是科技创新评价体系的根本性标准。 何祚庥是揚州何園第四代傳人,曾祖父何芷舠官至道臺,屬于包管一方鹽政的富商家族。1927年出生于上海。中学时就读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45年考入国立交通大学化学系,后来转入清华大学,1951年毕业。1951-1956年就职于中宣部理论教育处,了解科学家们的思想政治动态。1956-58年在中国核工业部的原子能研究所工作。1958年-1960年去苏联莫斯科核子研究所进行学习和研究。1960年回国参与氢弹的轻核理论组,任共产党总支部委员。何祚庥自称文革被扣帽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 何院士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研究理论物理的粒子物理、暗物质、宇宙学等方面。此外,何祚庥还在建筑,环境学,克隆等领域发表过观点。何祚庥从事了一些反对伪科学的工作,他公开宣称气功、特异功能为伪科学。何祚庥认为自己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有学者撰写检讨反伪科学一文,认为何先生等反伪科学的办法之一是把科学问题政治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祚庥 · 查看更多 »

何義士

何義士修士(Bro.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義士 · 查看更多 »

何茂記

何茂記(),又稱何木杞、何戊己、何茂汜,人稱「茂記大仔」,生於日治臺灣臺北州海山郡土城庄清水坑(今屬新北市土城區),是知名企業家、也是日本與臺灣的江湖「教父」級人物,長年旅居日本,從事國民外交,增進臺日關係,甚至有「地下駐日代表」封號。何茂記自稱商人,一生未曾加入臺灣或日本的任何幫派,頂多自己率領幾個義弟從事「自我任俠」活動,但與日本的山口組、稻川會、住吉會都有交情,與臺灣天道盟、竹聯幫、四海幫等往來密切,藝人何以奇是他的孫女。.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何茂記 · 查看更多 »

余家集戰鬥

余家集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13日-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余家集戰鬥 · 查看更多 »

余中先

余中先(),博士,中國法國文學研究者、翻譯者、教師,隨筆作家,文學編輯,現任職務職稱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編審、所辦刊物《世界文學》主編、研究生院外國文學系博士生導師。 浙江寧波人,寧波市第五中學(初中,1970年)、浙江省嘉興農業學校農作班(中專,1976年)畢,做過2年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技術員,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法語專業本科(1982年)、碩士研究生(導師陈占元,1984年)畢,1988年公費留學法國巴黎第四大學,1993年得文學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副編審(副高級職稱)、編審(正高級職稱)。 政治面貌是中國共產黨。 2007年4月24日,因其在「翻譯工作所作重要貢獻」,法國文化部向其頒發法國文學藝術勳位騎士勳章。 曾獲邀到法國(1997年、2000年、2010年各3個月)和台灣(2009年5天)訪問,做文化交流。 譯、著書超過40種。.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余中先 · 查看更多 »

余英時

--英時(),天津人,祖籍安徽潛山,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哲學會院士,引領中華民國思想史研究數十年,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美國,克魯格人文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 余的研究範圍縱橫三千年中國思想史,是一位「追求純粹的學人」,以史學家的敏銳透射現實,儘管「一生禍盡文字出」,他仍堅守傳統知識份子一種「單純的倔強」。他自稱對政治僅只「遙遠的興趣」,但時常發文評論時政、文化,積極聲援兩岸民主運動及中國人權,包括香港、台灣的公民抗命,他認為中國共產黨將「很快」垮台。 唐獎的頒獎理由形容余氏「深入探究中國歷史、思想、政治與文化,以現代知識人的身份從事中國思想傳統的詮釋工作,闡發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論述宏闊、見解深刻,學界久已推為海內外治中國思想、文化史之泰斗。『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傳統學者治史之宗旨,余先生以其研究撰述與人生實踐,對此語做了最佳的現代詮釋。.

新!!: 中國共產黨和余英時 · 查看更多 »

徐四民

徐四民(),祖籍福建廈門,緬甸華人報人、商人,緬甸《新仰光報》和香港《鏡報》月刊創辦人。早年於緬甸組織反日活動,支援中國抗日戰爭。他後來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並且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以及全國政協常务委员等職。 徐四民是香港親共人士,在香港左派陣營中地位不淺,向來以言論大膽著稱,故得「徐大炮」之名。他晚年曾連番發表激烈言論,引起很大爭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徐四民 · 查看更多 »

徐远举

徐远举(),出生于湖北省大冶,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生,18岁参加复兴社特务处(后改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1935年出任“护送班禅专使行署”少校参谋,到西藏开展情报活动,1945年被任命为军统局第三处副处长,1946年1月任军统局北方区区长,7月任重庆绥靖公署二处处长,策划破坏了中國共產黨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逮捕了130多地下共产党员,其中大部被杀害,他因此获得四等云髦勋章,并被任命为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 1949年徐远举在重庆策划一系列大屠杀、破坏计划,12月被卢汉的云南起义部队逮捕,1956年转到北京关押。他表示对自己的问题“决不保留,决不扩大缩小,老老实实交代”。战犯经特赦后,由于没有他,他感到不满,发牢骚:“我也认真学习。劳动也流汗水,积极写材料,我哪件事不如人家,哪里不符合特赦标准?”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特赦没有希望,1973年冬季一次受到批评后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又用冷水洗澡,在卫生间晕倒,送医院抢救未果,因脑血管破裂身亡。 徐远举被认为是小说《红岩》中“徐鹏飞”的原形。 Category: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事人物 Category:大冶人 Category:徐姓 Category:黄埔军校第七期 Category:中華民國陸軍少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徐远举 · 查看更多 »

徐步高

徐步高(Tsui Po-ko;),生於福建,香港警員,1993年加入警隊。2006年3月17日在香港九龍尖沙咀廣東道與柯士甸道交界行人隧道中被軍裝巡邏小隊警員曾國-恆-擊斃,經調查後,證實他涉嫌參與2001年梁成恩遇襲案及麗城花園恆生銀行劫案,被香港傳媒予以「黑警」、「魔警」等稱號。 2007年2月26日,死因裁判法庭將上述三宗開槍引致死亡案件的死因聆訊合併審理,於同年4月25日裁定徐步高非法殺害警員梁成恩、曾國--和巴基斯坦籍的銀行警衛Khan Zafar Iqbal,並且致使警員冼家強受傷;他本人則是合法被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徐步高 · 查看更多 »

徐會之

徐會之(),號容庵,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湖北省黃岡人,由中共組織武漢區負責人包惠僧推薦報考黃埔軍校,黄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任川鄂湘黔邊區綏靖公署政治部中將副主任,漢口市市長,1950年3月由中共派遣自香港赴台從事情報工作,1950年5月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變節後徐會之向黃埔同學袁守謙自首,最後仍於1951年11月18日被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徐會之 · 查看更多 »

徐明旭

徐明旭(1947年生於上海),旅居美國華人學者,關注西藏問題,專注批評西藏流亡政府和西方對西藏的報導。.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徐明旭 · 查看更多 »

侯漢廷

侯漢廷(),字紹華,號遠山,生於台湾台北,籍貫河北滦县,現任新黨青年委员会委员、秘书长,新党新思維中心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侯漢廷 · 查看更多 »

德格土司

德格土司()是明朝、清朝時期在康區德格(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縣)一帶的一個世襲土司。 德格土司的祖先是祿東贊的兒子贊悉若。在699年杜松芒波傑對噶爾氏家族進行清洗時,贊悉若的次子逃到康區一帶,成為德格土司的祖先。德格家族第三十二代孙索郎仁钦曾受过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的赏识,并赐名“四德十格之大夫”。之后他们就把他们家族的名称命名为“德格”。 15世紀中葉,德格家族的第三十六代孫博塔·扎西森根把統治中心搬到德格縣更慶鎮,自稱「德格國王」,成為第一代德格土司。第六代德格土司嘎马松統治建立了更慶寺,此後按照慣例,德格土司家族由長子擔任更慶寺大喇嘛,次子繼承土司之位。 在和碩特汗國興起之後,德格土司和和碩特結盟,第七代土司向巴彭錯被固始汗封為「德格僧王」。德格土司的勢力迅速壯大,在1639年攻滅白利土司。此後又不斷對外擴張,击败林葱土司并将之降为附庸,至1775年,全盛時期的德格土司領有德格、鄧柯、石渠、白玉、同普、贡觉、達日、称多、甘孜和新龍等地区。 1728年,清朝在德格設立德爾格忒安撫司,以德格土司為安撫使;1732年改為德爾格忒宣慰司。 1799年,德格土司家族發生內亂,勢力開始衰微。1853年,奪取瞻對土司之位的農奴起義軍首領波日·工布朗結發兵攻破德格,土司切麥打比多吉被俘,直到這場叛亂平定後方才回到德格復位。 1908年,德格土司多青僧格與其弟昂翁降白仁青不睦,治兵相攻,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以平定叛亂為藉口滅了昂翁降白仁青,又趁機廢除多青僧格的土司之位,改土歸流,設置德化州。 1918年,西藏與川軍發生第一次康藏邊界糾紛,十三世達賴喇嘛派兵攻取了德格,恢復土司制度。西藏噶廈政府把德格土司稱為「德格本」(),又冊封給他「第悉」()的官職。1932年,德格被川軍攻陷,但仍保留土司制度。1956年,執政的中國共產黨實行民主改革,第51代德格土司降央伯姆主動放棄土司頭銜,交出了家族財產。自此德格土司的歷史告終。.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德格土司 · 查看更多 »

徒沙河戰鬥

徒沙河戰鬥發生於1933年3月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徒沙河戰鬥 · 查看更多 »

往事並不如煙

《往事並不如煙》,章詒和作品,共335页。內容敘述中國反右運動的一些人物與故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往事並不如煙 · 查看更多 »

俞秀松

俞秀松(),又名寿松,字伯青,化名王寿成,浙江诸暨大桥乡溪棣村人。中國共產黨早期领导人。 俞秀松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国共产党成立发起人之一。曾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旅莫斯科支部支委、新疆反帝联合会秘书长。1937年12月10日在新疆被当时亲苏的盛世才逮捕,翌年6月被押送苏联监狱,1939年2月21日被枪决于莫斯科。.

新!!: 中國共產黨和俞秀松 · 查看更多 »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簡稱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歷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位處直隶(今河北省)保定城东郊,占地3000余亩,前身為清朝北洋陸軍速成武备学堂、陸軍速成學堂、陸軍軍官學堂。 1912年至1923年期間,保定軍校共辦九期,畢業生有6300餘人,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黃埔軍校教官。在北洋政府、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阵营都有保定军校毕业學生,尤其是大清帝國滅亡後国民政府時期内。若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1902年)算起,保定各军事学堂(校)共培养、訓練了11000余名軍官,當中超过2000人獲得將軍的銜頭;仅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在短短的11年中的(1912年-1923年)九期毕业生中就培养了后来成长为少将以上的将军达1700余名。 保定軍校的主要功能為訓練初級軍官,學習期為兩年,分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輜重兵五科,學制章程參照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教官亦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者居多。第二任校長為蔣方震。保定军校前七期只招收全国四所陆军中学堂(民国后改称陆军预备学校)学制二年之毕业生;而陆中是只招收全国十八所(每省设一所)陆军小学堂学制三年之毕业生;陆小则是招收14-15岁的具初小或私塾学历的子弟。故从陆小、陆中至保定军校执行的是一整套的、严格的军事养成式教育。.

新!!: 中國共產黨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 查看更多 »

保皇黨

保皇黨,原意是指「保護皇帝的政黨」,本意是指在君主制國家裏,支持某個特定的君主或某個王朝作為國家元首。保皇黨與君主主義者並不同,後者擁護、支持保留和延續君主制,但不一定擁護某個特定的君主。.

新!!: 中國共產黨和保皇黨 · 查看更多 »

忻口會戰

忻口戰役發生於1937年10月11日至11月2日,属太原会战的一部分,是抗日戰爭主要戰鬥之一。該戰鬥攻擊部隊為日本板垣征四郎率領的日軍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等;守軍為衛立煌率領的國民革命軍十個師以上兵力,人數達十八萬以上。交战地點是在中國山西北部雁门关内的军事重镇,太原的北部屏障。起始時間為10月2日,總攻擊則發動於10月11日。中方守軍於11月2日退守太原。 該戰役使閻錫山所屬軍隊受到重挫。何應欽與蔣中正对战役期间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雁门关战斗和夜袭阳明堡战斗中取得的战果予以肯定和表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忻口會戰 · 查看更多 »

俄羅斯毛主義黨

俄羅斯毛主義黨(俄語:Российская маоистская партия,缩写为РМП)是俄羅斯聯邦內的一個奉行毛主義的小政黨。創立于2000年6月9日。 該黨与美國毛派组织毛主义国际主义运动結為“兄弟黨”。 俄羅斯毛主義黨聲稱其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建立一個沒有任何經濟、社會、國家、文化、性別壓迫的自由社會。其認同蘇聯共產黨1953年之前和中國共產黨1976年之前的政策方針遺產,認為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社會帝國主義”是世界歷史上最丑惡的極權主義體系,其認为叶利钦和普京的領導下的後蘇聯俄罗斯是“社会帝国主义”体系的直接连续。.

新!!: 中國共產黨和俄羅斯毛主義黨 · 查看更多 »

在臺復校

在臺復校,指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臺灣後,中國大陸部分學校的教職員工、校友等,在臺灣地區依照原本所屬之學院、學校的名義或組織,來重新開辦學校,其中從中學到大學都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在臺復校 · 查看更多 »

匪諜

匪諜,在台灣戒嚴時期中華民國政府所使用的法律術語,用以指稱中國共產黨派遣至台灣進行地下情報活動的間諜人員。充滿特定的意識型態,早前多使用於「罵人」或有「特定目的」的政治人物上。如今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名詞。 現今有真實法律狀況發生,則稱「共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匪諜 · 查看更多 »

地膜

地膜是一種農業技術,使用石油化工产品聚氯乙烯或其他類似物質的薄膜覆蓋農田,有多種好處,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生長效率,而且还有灭草、防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光热条件,使農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成為簡便又高效的農業技術革命,40多种农作物可以普遍增产30%-50%,增質40%-60%。.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地膜 · 查看更多 »

地方主義

地方主義(Localism),又稱本土主義、地方保護主義,指一個地區为维护本土社会利益而實行文化及人口保護,防止外來事物可能冲击或侵蚀本土生态。明顯地,一個發達地區的人所享有的權利或福利,比一個合法的移民多很多,或者移民根本不能享有。另一方面,由於語言和文化的不同,本地人難免與外來人發生矛盾,引發地方保護主義。在處理地方和全國的關係上的一種傾向。地方主義也是反全球化運動的一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地方主義 · 查看更多 »

團村戰鬥

團村戰鬥發生於1933年12月12日-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黎川。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領導的國民革命軍(以下簡稱國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以下簡稱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團村戰鬥 · 查看更多 »

北區 (香港)

北區(North District),因其爲香港十八區中最北的區議會分區而得名,於1980年從大埔區拆分獨立成區,是香港兩個陸地連接中國大陸的區份之一(另一個為元朗區)。北面和中國广东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此外,北區亦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根據2016年中的人口統計,新界北區的人口有315,270人,佔全港人口4.3%,每平方公里內的人口數目為2,310人,為香港人口密度較低的行政分區之一,當中約26萬人居住於粉嶺/上水新市鎮,其餘約5萬人則分佈於鄉郊多條村落和低密度別墅區;而根據2016年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統計,北區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爲21,500元,爲新界最低,但仍然比九龍深水埗區和觀塘區稍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區 (香港) · 查看更多 »

北塔山事件

北塔山事件是1947年6月5日-1948年7月在中华民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边界战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塔山事件 · 查看更多 »

北平市

北平市,簡稱「平」,舊稱北京,為中華民國在兩岸分治前設置的12個直轄市之一,並在1928年(民國十七年)以前為首都。當時是中國的第一大城市,全國政治、文化中心。综合水平远超南京。.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平市 · 查看更多 »

北京基督教新教

中国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的發展最早开始于19世紀中叶的清朝后期。在经历了19世紀的初创阶段之后,来自英美的传教士在北京得以立足。到20世纪初,基督教(新教)在北京经历了较大的发展,城内共建立了60多座教堂,北京一方面成为西方教会集中的城市之一,大批传教士集中在此,并且兴办了众多的教育、医疗等辅助设施;另一方面,北京也成为华人自立教会的重要基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由於中國共產黨政府所提倡的三自運動以及對無神論的廣為宣傳,使得基督教在北京的發展幾經波折。現在基督教在北京有逐漸恢復發展,基督徒也逐漸成長,而隨之而來的許多新的成長與考驗。.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京基督教新教 · 查看更多 »

北京大學校友列表

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國際上最著名的大學之一,其在校學生、畢業生、校友皆對中國近代發展影響深遠。不少各界出色業者及知名學者出自北大或曾在北大任職。以下是北京大學部份知名的校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京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北京政变

北京政变,也稱為首都革命、北京事變,1924年10月23日发生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的首都北京,发动者为冯玉祥、胡景翼、孙岳。.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京政变 · 查看更多 »

北美世界日報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在洛杉磯舊稱為Chinese Daily News)是台灣聯合報系在北美創辦的中文報紙,1976年2月12日起在紐約、舊金山同步發行。分社及辦事處遍佈波士頓、紐約、華盛頓特區、亞特蘭大、芝加哥、西雅圖、舊金山、拉斯維加斯、洛杉磯、休士頓、多倫多、溫哥華及夏威夷等華語人口眾多地區,發行網超越了海外傳統中文媒體服務對象僅及於唐人街的格局,並率先進入數位化,引進網路及行動載具,自稱。 2015年12月22日,世界日報紐約總管理處宣布,基於整體經營策略考量,決定退出加拿大紙本市场,集中資源經營美國市場。 世界日報的讀者主要是華裔移民,目前各地分版每天出報64至128版,內容包括當天的全球重大新聞、美國要聞、地方及社區新聞、財經新聞、運動新聞以及台灣、中國大陸、港澳新聞。世界日報還闢有北美生活、科技資訊、醫藥保健、影藝動態、時尚消費、兒童世界、藝文、論壇、家園、工商等版面,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資訊。 當前世界日報的政治光譜偏向左翼,較親民主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美世界日報 · 查看更多 »

北洋军阀

北洋军阀,是中华民国早期最重要的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培植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组成,袁世凯执掌政权后,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主要将领雄霸一方,在1916年袁世凯死后,因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从而导致各领导人以所据地方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地建立势力范围。北洋军阀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在不同时期由北洋军阀中的不同派系的实力较强的军阀或军阀集团所控制,北京政府对各地的军阀势力的实际控制比较薄弱,形成了实际上军阀割据的局面。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 事實上,北洋軍閥通常仍有北洋政府頒發的正式官銜,如都督、巡閱使、經略使、鎮守使或軍政長官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洋军阀 · 查看更多 »

北洋軍

北洋軍又稱北洋新軍,為中國清末至民初之政府軍。其源自清朝在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凱編練的新軍(全稱新建陸軍),為中國第一支近代化陸軍。民國成立後,北洋軍成為中華民國北京政府事實上的國防軍。但袁世凱死後,北洋軍分裂為三大派系與數個小派系,各自割據一方,形成北洋軍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洋軍 · 查看更多 »

北洋政府

北洋政府,或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是指中華民國建國初期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央政府,因由北洋系人物掌权,故而被後世稱之。北洋政府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第一個被國際承認繼承中国法統的政權。民國2年(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经过选举成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标志着北洋政府正式成立,中华民国臨時政府結束。从民國元年(1912年)3月至6年(1917年),北洋政府體制經歷了内阁制、总统制、帝制、内阁制的變動。 北洋政府定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定《卿雲歌》為中華民國國歌。在北洋政府主导下,中华民国1917年加入协约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1919年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巴黎和会,但因五四运动抗议而未在《凡尔赛和约》签字。1928年,由中國國民黨發動的北伐戰爭结束後,北洋政府隨著北洋軍的失敗而瓦解,政權被國民政府所取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北洋政府 · 查看更多 »

包淳亮

包淳亮(),高雄市人。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國立臺北大學)法律系學士,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包淳亮 · 查看更多 »

國共關係

国共關係是指中国国民党與中国共产党之關係,也可視為海峽兩岸關係。 1923年中国國民黨總理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簽訂孫越聯合宣言後,允許中共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但在1927年发生分裂。对于此次分裂的原因,國民黨認為,加入国民党的中共党员按照孙越宣言中的安排,应接受國民黨的領導,實現國民革命,但中共力圖破壞國民革命,反對國民革命軍北伐,並在北伐光復南京後發動暴動,因而引發國民黨清黨。而共產黨则認為,三大政策(或稱新三民主義)的親蘇聯政策的施行是國共合作的重要基礎,國民黨內頑固右派拋棄聯俄容共的三大政策,導致革命的失敗,中共方面為了堅決擁護三大政策,不得不向國民政府進行反擊。 1927年分裂之后,两黨进行了武装对抗(第一次國共內戰),西安事變後國民黨被迫與共產黨联合抗日,為日後內戰埋下隱憂,至1946年內戰爆发,直至1949年共产党在北京建立其主导的中国大陆政权。1950年後,國民黨幾乎完全失去对中国大陆的控制,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地區,長期奉行反共的政治意識形態,此后双方进行了多年的武装对峙,并在国际层面上争夺对中国的代表权。在台湾实现民主转型、2000年首次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后,放棄其過去的反共立場,轉為加強與共產黨的接觸,2005年兩党领导人首次会面,此后两党开始较紧密的联络,两党关系成为海峡两岸关系中大陆和台湾之间的联络渠道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共關係 · 查看更多 »

國共摩擦

國共摩擦即中國國民黨领导的國民政府與中國共產黨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間的軍事衝突。.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共摩擦 · 查看更多 »

國光計畫

國光計劃即已故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為反攻大陸,於1950年代中期至1960年代中期積極籌措的祕密作戰計畫,最後並未執行。 國光計畫其作為第二次國共內戰之後中華民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預定假想的大規模反攻行動,該計劃的執行者中華民國國軍企圖在金門向對面廈門開砲誘發雙方砲戰,數日後依靠海空軍優勢渡海登陸對岸的大陸福建沿海地區,爾後利用東南丘陵山地的複雜地形用以延緩遲滯解放軍的增援。整個登陸行動預計動用五十個師左右的陸軍兵力,前期直接參與行動的進攻部隊將投入至少二十個師。而與此遙相呼應的是內戰之後退守中緬邊境的國軍小股部隊將作為游擊隊進行襲擾和突擊作戰,來分散和吸引西南方向解放軍的注意力,配合國軍的登陸作戰。國光計劃以台澎金馬為反攻據點,其複雜性要求各路國軍能夠密切配合,支援正面作戰,所以該計劃召集了當時主要的陸海空三軍精英在極其秘密情況下制定,然而國際政治和軍事因素均不支持中華民國政府實施這等用兵行動,最後擱置國光計劃。.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光計畫 · 查看更多 »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國立基隆高級中學(),簡稱基隆高中、基隆中學、基中、省基中,是一所位在臺灣基隆市暖暖區的公立高級中學,鄰近臺鐵八堵車站、基隆河、臺灣礦工醫院,八堵國民小學,因其環境優美而暱稱為「翠崗」。.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立基隆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

1945年12月15日,經行政院會決議,教育部令正式定名為「國立臺灣大學」。依中華民國大學制度,各「學部」改稱「學院」,並將文政學部劃分為文學院及法學院,加上理、醫、工、農共6個學院、22學系。.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立臺灣大學校史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

國立政治大學,簡稱政大,1927年建校於江蘇南京市,1954年由行政院核定,復校於臺灣臺北市,為中華民國首間在臺復校的國立大學。創校任務為負責培養國家政治、管理及法學人才的中央院校之一,其後發展為臺灣地區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領域為主的國立大學,也成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學術及校務發展方面,國立政治大學始建於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基礎之上,在臺灣復校後亦與臺北的國立臺灣大學等校,皆享有良好的社會評價。並與臺北的國立陽明大學在心智與腦科學研究上,有緊密合作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除了以海峽兩岸地區華人為主要學生來源以外,同時也吸引不少海外國際學生入學就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立政治大學 · 查看更多 »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簡稱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或政大國關中心,是冷戰時期中華民國成立的智庫中心,今為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重要智庫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 查看更多 »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博物院),俗稱臺灣故宮(博物院)或臺北故宮(博物院),別名中山博物院,為臺灣最具規模的博物館以及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機構。館舍坐落在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2段221號和臺灣省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是隸屬於行政院的中央二級機關,故宮院長為特任官,視同部會首長。它的前身是成立於京兆地方(今北京)紫禁城外廷的古物陳列所,1925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內廷另外組織了故宮博物院,後來因第二次中日戰爭爆發輾轉遷移至南京和四川等地,古物陳列所則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撤併入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隨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爆發再度導致時局動盪,1948年11月10日包括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在內的6個機構於是決定遷往臺灣,幾經改組易名,最終由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合併為國立故宮博物院,1965年11月12日在臺北現址復院開幕。此後,博物館歷經多次館舍擴建和修繕,並致力打造成為文化創意產業加值應用的虛擬博物館,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也在2015年12月28日啟用。 國立故宮博物院物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藏品時間跨度涵蓋新石器時代至今長達8,000年,各類藏品分別交由器物處、書畫處、圖書文獻處和南院處等4個策展部門管理,當中以長篇銘文的青銅器、古代早期的名家書畫、善本古籍和官窯瓷器等蒐藏最具影響力。展廳內是按照文物類別以編年方式系統性地陳設4,000餘件展品,器物類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輪換一次,書畫和圖書文獻類展件則每3個月定期更換。.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立故宮博物院 · 查看更多 »

國防文學

國防文學是廿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周揚等人提出的口號,主張中國作家聯合起來,以抗日為共同目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防文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小先鋒

國民小先鋒於2007年正式成立,目的是透過各類文化、交流活動,推動香港的國民教育。曾經被內地傳媒形容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一個少年兒童組織,但被該組織否認。標誌是佩戴黃色領巾,旨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類似於大陸學校的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小先鋒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

國民革命,是中華民國國父與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所創設的專有名詞,用以含括孫中山與其革命人士(宋教仁、黃興、蔡元培……等),在清末民初所領導的政治、社會與經濟革命運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

國民革命軍,簡稱國軍、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4年師法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創設之軍隊。1925年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將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是中國國民黨所轄的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為中華民國國軍的前身。 國民革命軍建軍之初,將領和軍官均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創設的黃埔軍校加以培養訓練。國民革命軍是國民政府进行北伐的主要武裝力量。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完成,正式統一中國,國民政府定於一尊,國民革命軍也被稱為國民政府軍,簡稱「國軍」或「國府軍」,同時效忠黨與國家,期間經歷中国抗日战争、第二次國共內戰等戰爭。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實施,國民革命軍成為中華民國國軍,簡稱「國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

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曾先後組成六次:1926年兩次,1927年、1931年、1933年、1948年各一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华民国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由1930年粤军第六十一师和第六十师合编而成,蒋光鼐为总指挥,蔡廷锴为军长。在短短三年多的生存时间里,第十九路军参与了第一、二、三次江西剿共戰爭和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在1933年底发动福建事变建立了中华共和国,最终被中央政府裁撤并剿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次為黃埔軍校畢業生所建立,首創於1927年,源自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

國民革命軍第九軍曾先後組成六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第九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消歧義)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民國政府編制下的部隊稱謂。此部隊可能指代以下兩支部隊。.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是中華民國軍政時期建國民革命軍中的一支軍隊,前身為廣東軍隊「建國粵軍第一師」。 第四軍是國民革命軍始創部隊之一,更是國民革命軍北伐主力,曾在湖南及江西分別大敗吳佩孚及孫傳芳,奠定北伐成功,因而稱為「鐵軍」。 第四軍中,本來中國共產黨黨員甚多。国民革命军北伐途中,中國國民黨實行分共;部份由中国共产黨掌握部隊在南昌發動南昌兵變,成為中國共產黨直屬部隊。 之後第四軍發展成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成為一二八事變中著名抗日部隊。部份於北伐時留守廣東部隊,則一直維持至中國抗日戰爭正式爆發,以至第二次國共內戰。.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革命軍第四軍 · 查看更多 »

國民政府

國民政府,簡稱國府,是中華民國在訓政時期的中央政府與最高行政機關,成立於1925年7月1日,由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而來,故早期稱「廣東革命政府」,但隨著革命由南方往北推展,行政中心曾遷移至武漢、南京等地,結束於1948年5月20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7月1日廣州中華民國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改組為國民政府。在1925年成立後至1928年之間,其與北京的北洋政府相互對峙。 隨着北伐戰爭開始,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至武漢,稱「武漢國民政府」。同年4月12日蔣介石於上海發動清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稱「南京國民政府」;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國民政府合併。1928年北伐統一全國後,成為唯一代表中國的合法政府,造就黃金十年。 1937年,因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全面爆發中日戰爭,中國進入為期8年(1937~1945年)的抗日戰爭,史稱「八年抗戰」,而美國於1941年珍珠港事件之後開始與同盟國共同對抗軸心國。1948年5月20日,依循《中華民國憲法》選出的第一任總統蔣介石、副總統李宗仁正式就職,國民政府即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共設一府五院),國民政府主席一職也改為總統,與訓政時期一起走入歷史。現今的中華民國總統府為其機關法人的延續。 國民政府是中國國民黨依據孫文所著《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建立之政府機構,由中國國民黨一黨專政,主要職位均由中國國民黨黨員擔任,但亦接納中國國民黨以外之人士參與。其存在期間,中國國民黨內部發生多次衝突與分裂,導致部分出走黨員自行成立不同的「國民政府」。此外在行憲後,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也經常在眾多場合稱為「國民政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國民教育服務中心,是受香港特區政府資助的機構,於2007年7月成立,主要工作是支援中小學教師推展國民教育。 由於一直製作出來的教材都被批評為不中立,被指偏向讚美中國共產黨政權,貶低民主政制,無視該政權所犯下的錯誤。甚至於2012年出版的《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一書,被當時擔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以「偏頗」來評價這本教材。 其中最受批評的內容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民教育服務中心 · 查看更多 »

國旗列表

錄 洲域排列.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旗列表 · 查看更多 »

國慶日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國慶日,又稱雙十節、雙十國慶、雙十慶典、武昌起義紀念日、辛亥革命紀念日等,定於1911年武昌起義的發動日10月10日。武昌起義是辛亥革命的開端,起事後的兩個月內,中國各地的革命行動陸續成功,最終成功推翻清朝,並於隔年(1912年)元旦建立了中華民國,成為東亞第一個獲普遍承認的共和國。 國慶日是中華民國的國定假日之一,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以來,每年皆舉行慶典,臺北總統府前廣場會舉辦升旗典禮以及國慶慶祝大會(全稱為「中華民國中樞暨各界慶祝國慶大會」),並有各式遊行及表演隊伍,在蔣中正總統任內更是每年舉行國慶閱兵;晚間則有國慶煙火施放。.

新!!: 中國共產黨和國慶日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利陸雁群

利陸雁群(,),尊稱利孝和夫人,香港社交界名媛和企業家,1981年10月至2012年2月擔任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又名無綫電視)非執行董事。 出身名門的利陸雁群在1949年嫁給已故殷商利希慎之子利孝和。利孝和是無綫電視創辦人之一,1966年起擔任無綫電視首任董事局主席,1980年逝世後,董事局主席由另一主要私人股東邵逸夫爵士接任,而繼承丈夫股權的利陸雁群則於翌年獲邀加入董事局。在無綫電視非執董任內,她時常在電視節目中擔任頒獎和主禮嘉賓,再加上她喜愛穿着旗袍,衣着講究,因此形象深入民心,成為香港電視機觀眾家喻戶曉的人物之一。 信奉天主教的利陸雁群熱心公益,並多次支持香港明愛舉辦的慈善活動,後來她還推動香港的醫療發展,捐助香港大學醫學院等多個醫療組織,為肯定她對社會公益方面的表現,她在2004年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大學院士學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利陸雁群 · 查看更多 »

制憲國民大會

制憲國民大會是中華民國為了完成制定《中華民國憲法》而召開的會議,會議舉行於民國35年(1946年)11月至12月的南京國民大會堂。该会议代表由民选和遴选方式产生,其主要参与政党为中国国民党,青年党和民社党。因中国共产党和民盟(除民社党外)拒绝参加制宪国大,并拒绝承认其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使得这次大会的地位和对这次大会的评价在后来的政治格局下争议较大。 制宪国民大会是影响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因该国大直接涉及到仍在台澎金马地区适用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及由此引发的两个宪法和两个中国问题,故至今仍是有争议性的历史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制憲國民大會 · 查看更多 »

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制憲國民大會代表,係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召開制憲國民大會,於全國各地選舉出來之代表,代表中國五億多人民完成中華民國憲法之制定,以期國家邁入憲政時期。代表們在制憲國民大會召開完成後任務即結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 查看更多 »

刘复之

劉復之(),廣東梅縣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長、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刘复之 · 查看更多 »

刘克利

刘克利,湖南汨罗人。湖南大学1977级毕业。曾任中國共產黨湖南大学党委书记,也是湖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导师和湖南大學法治與人權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並曾擔任期刊《大學教育科學》編輯部主編,主要的專業學科是經濟學。 中共湖南省委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兼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湖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暨湖南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大学教育科学》编委会主任。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刘克利 · 查看更多 »

刘洋 (航天员)

刘洋(),汉族,女,生于河南省郑州市,祖籍安阳林州市五龙镇泽下村。1997年8月入伍,200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学士学位。至2012年,安全飞行记录为1680小时。空军第七批女飞行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2012年6月16日搭乘神舟九号飞船执行空间任务,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中校军衔。.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刘洋 (航天员) · 查看更多 »

刘旺

刘旺(),男,汉族,中国山西省平遥县人,是一名中国航天员,以最高荣誉毕业于空军飞行学院,於1998年成为神舟计划第一批航天员14人中年龄最小的一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 2012年6月16日,刘旺搭乘神舟九号飞船飞天执行任务,岗位01,並於6月24日完成中國首次手控交會對接任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刘旺 · 查看更多 »

刘晓波

刘晓波,吉林长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人权運動家、《零八宪章》的主要起草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刘晓波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博士,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独立中文笔会第二届及第三届会长、《民主中国》网刊主编,曾经参与六四事件,后被捕入狱。他毕生致力於宣傳政治改革及參與旨在終結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政的運動而多次被拘捕判刑。 2010年,刘晓波获得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颁发的诺贝尔和平奖,成为首位或第二位(如果算上第十四世达赖喇嘛)获得该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是继纳粹德国的卡尔·冯·奥西茨基(1935年)之后,第二例在服刑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刘晓波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从获奖至辞世始终未能得到任何人身自由的诺贝尔奖得主。 2017年6月,刘晓波因确诊肝癌晚期而获准保外就医,其後於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与外界隔离的状态下接受治疗。7月13日17:35,医院当局宣布劉曉波病情恶化并因多重器官衰竭,经抢救无效病逝,終年61歲。 他的遺體在2017年7月15日約6時30分(格林威治時間2017年7月14日晚上10時30分)火化,當天中午海葬。2017年9月2日,刘晓波逝世以来外界第一次与刘霞取得了联系,随后联系又陷于中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刘晓波 · 查看更多 »

列寧式政黨

列寧式政黨,意指根據蘇聯革命家和蘇聯共產黨最高領袖列寧的理念,進行組織的革命黨,包括共產黨和工人黨等。 這種政黨採用民主集權制(中國共產黨稱為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來組織,形成黨國體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列寧式政黨 · 查看更多 »

列強

列強,又稱一流大國、一流強權,是指在國際社會體系中,在權力資源上擁有顯著優勢的國家。權力資源,也稱「綜合國力」,包括一國對他國施加影響所必備的物質性權力,如軍事能力、經濟實力;以及非物質性權力,如目前廣泛使用的概念—「軟國力」所包含的文化、價值觀、制度、生活方式的吸引力。 軍事力量的強弱常常是西方理論家判定国家强弱的標準,现今经济力量也成为判定国家强弱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即便如此,各種提出的定義(如与意识形态相关等)仍不免主觀而受批評。.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列強 · 查看更多 »

分離主義

分離主義,又称分裂主義,意味著將自身從原本相连的其他部分抽離。.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分離主義 · 查看更多 »

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是一种很古老但很实用的策略,或者说战略。本意即使将一个较大的力量打碎分成小的力量,这样每个小的力量都不足以对抗大的力量。在现实应用中,分而治之往往是阻止小力量联合起来的策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分而治之 · 查看更多 »

刀美兰

刀美蘭(),女,傣族,出生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宣慰街。中國著名舞蹈藝術家。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傣名楠蝶提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刀美兰 · 查看更多 »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Kilgour-Matas report)全稱《關於指控中共摘取法轮功學員器官的獨立調查報告》(Revised Report into Allegations of Organ Harvesting of Falun Gong Practitioners in China),由加拿大前亞太國務卿、7屆資深国会议员大衛·喬高和國際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於中國境外獨立调查中國共產黨涉及在中國大陸活體摘取良心犯及法轮功学员器官所做出的獨立調查报告,於2006年7月發表,2007年1月修订。此報告認為「对非自愿的法轮功学员进行大量器官摘取」的情事做出「曾經發生,且至今仍然繼續存在」的結論。追蹤調查過程的紀錄片《活摘》2015年獲得美國廣電最高榮譽皮博迪獎。自2006年起,兩位大衛持續要求進入中國獨立調查,但遭中共當局拒絕。 此報告的發表迫使中國活摘器官提前收尾,一般認為對法輪功學員的器官活摘數量到2006年或2007年達到頂點,雖然關於2007年後中國是否有繼續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或者器官活摘是否擴及基督教人士,仍正在討論中而無定論。美國著名學者2012年底發起向白宮請願請求制止,美國白宮遲至2015年1月30日正式回應指出「我們已敦促中國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並同中國高級官員談及此問題。中國領導人曾許諾停止從死刑犯身上摘取器官用於移植的做法,但是我們瞭解這類行為還在繼續。」、「自1999年以來,美國國務卿一直因中國從事或默許對宗教自由的嚴重侵犯,將其列入《國際宗教自由法》「特別值得關注的國家」名單中。」並指迫害情況仍在惡化。 中国政府否認相關指控、拒絕外國組織獨立調查。報告兩位調查員作者因此被提名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該指控內容連續多年被列入聯合國及美國國務院、美國國會等多份人權報告書。中華民國立法院(2012年12月)、歐洲議會(2013年12月)、澳洲參議院(2013年3月)、義大利參議院人權委員會、愛爾蘭議會外交事務及貿易聯合委員會、美國國會外交委員會(2014年7月底281號決議案)、加拿大國會國際人權委員會(2014年12月),陸續通過決議譴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強摘法轮功等良心犯器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喬高-麥塔斯調查報告 · 查看更多 »

喬曉陽

乔晓阳,前中國全國人大法律委员會主任委员、全国人大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西班牙語專業的喬曉陽與日語專業的李飞同為全國人大法律委员會裡少數外語專業出身的正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喬信明之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喬曉陽 · 查看更多 »

周士第

周士第(),又名周力行、周平、周士悌、周士弟,廣東樂會(今海南瓊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周士第曾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副队长、队长,1924年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和南昌起義。1928年脱党,1934年重回中央苏区,任军事教员,參與長征。1935年重新入党,任红十五军团参谋长,後任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戰初任八路軍120師參謀長,國共戰爭時期任第十八兵團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川西军区司令员兼成都市市长,西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部队司令员,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外军训练部部长,总参谋部顾问。曾任第一至第三届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第四、第五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八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將军銜,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士第 · 查看更多 »

周令飛

周令飛(),作家周樹人(筆名魯迅)的长孫,浙江紹興人,生於北京,父亲周海嬰是魯迅和許廣平的獨子,父亲和母亲馬新雲都是北京大學畢業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令飛 · 查看更多 »

周伯华

周伯華(),湖南湘潭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省长、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1965年9月至1968年9月在湖南株洲粉末冶金學校稀冶專業學習。1968年9月至1968年12月留校待分配。1968年12月至1971年12月湖南省株洲硬質合金廠技術員、廠革委會辦公室秘書。1971年12月至1978年1月任湖南省株洲硬質合金廠車間副政治指導員、政治指導員。1978年1月至1981年6月任湖南省株洲焊接器材廠黨委副書記、書記。1981年6月至1982年1月任湖南省株洲市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其間于1980年9月至1981年10月在湖南省委黨校學習)。1982年1月至1986年8月任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處級研究員(其間,1983年9月至1986年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培訓班學習)。1986年8月至1990年6月任中共株洲市委常委、株洲市常務副市長。1990年6月至1993年1月任中共湖南省株洲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1993年1月1995年10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1995年10月至2001年11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湖南省副省長。2001年11月任湖南省委副書記、副省長。2003年3月至2006年9月任湖南省委副書記,湖南省代省長、省長。2006年10月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伯华 · 查看更多 »

周强

周强(),湖北黄梅人,西南政法大学民法专业毕业,法学硕士。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7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六至十九届中央委員。曾任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中国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及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强 · 查看更多 »

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号知堂、药堂等。魯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作人 · 查看更多 »

周佛海

周佛海()。湖南沅陵人,本名周福海,是中國近代重要政治人物。他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领导人,为建黨的中共一大代表之一,后成为国民党官员,抗日时期是汪精衛成立的南京國民政府的領導人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佛海 · 查看更多 »

周德偉

周德偉(),湖南長沙人,中華民國自由主義經濟學者。湖南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系主任,第二屆國民參政員。到台灣後曾任中華民國財政部關務署署長、外匯貿易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並在台灣大學、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德偉 · 查看更多 »

周信芳

周信芳(),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老生麒派创始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生演出剧目超过650齣。.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信芳 · 查看更多 »

周维寅

周维寅(),字恭甫,号天星,湖南沅江人。国民革命军第十集团军中将参谋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维寅 · 查看更多 »

周融

周融(英文名:CHOW Yung, Robert,),前香港電台Phone-in時事節目《千禧年代》主持,他同時經營公關公司,香港激進建制派社運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融 · 查看更多 »

周陽山

周陽山,生於台灣台北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台灣政治學者,新黨籍,曾任立法委員,2008年被馬英九提名為監察委員(任期六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陽山 · 查看更多 »

周桓

周桓(),出生于奉天省东沟縣(今辽宁省东港市),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周桓曾任红五军政治部秘书、红三军团政治部秘书处处长兼政治教导队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部长,工人师政治部主任、红八军团政治部敌工部部长,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兼敌工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敌工部部长,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兼军法处处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东北军政学校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副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联络部部长、后勤部政治委员、东北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书记处书记、辽宁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文化部顾问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桓 · 查看更多 »

周永康案

周永康案,指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012年退休后,于2013年起被中共内部调查,2014年被中共中央纪委宣布立案审查后开除中共党籍的一起党纪案件:周永康严重违纪案,及随后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逮捕后于2015年移送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判处无期徒刑)的一起刑事案件周永康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广义上的“周永康案”也包括其亲属、相关商人以及众多其派系官员等一系列犯罪案件,其中包括周永康儿子周滨,四川商人刘汉,周永康的秘书冀文林等人的犯罪案件。 周永康案及其一系列案件的范围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时间跨度达数十年之久,地域横跨中国东北、西南、华东乃至京畿、中央,涉案官员的级别几乎囊括中国共产党整个干部体系,从县处级、厅局级、省部级到国家级 周永康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位因腐败问题而接受调查并被开除中共党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也是被查处的最高级别官员。周永康的落马,被外界认为是打破了坊间传闻中中共党内“刑不上常委”的政治潜规则。.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周永康案 · 查看更多 »

呂福海

呂福海(),崑曲演員,工--行,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共產黨員,現在是江蘇省蘇州崑劇院黨支部委員會副書記兼副院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呂福海 · 查看更多 »

呂謦煒

呂謦煒(),生於高雄市,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為第十一屆中國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兼指定中央常務委員,同時也是中文哆啦A夢網站「哆啦A夢中文網」創辦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呂謦煒 · 查看更多 »

呂赫若

呂赫若,本名呂石堆,筆名呂赫若,生於日治台灣臺中廳葫蘆墩支廳潭仔墘區(今台中市潭子區),曾祖父原居桃園龍潭,後遷居台中。呂為活躍於台灣日治時期到戰後初期的小說家,亦是中国共產黨黨員,有台灣第一才子之稱。呂石堆之所以用呂赫若為筆名,是擷取他所敬佩的兩位左翼作家--朝鮮作家(장혁주)與中國作家郭沫若。他各取其中一字組合而成。.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呂赫若 · 查看更多 »

呂清 (光山)

呂清(1915—2010)原名繼才。中國河南光山人。解放軍少將,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政治主任、農墾部副部長(部長級待遇)。2010年9月24日在北京病逝,享壽九十五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呂清 (光山) · 查看更多 »

咸寧戰鬥

咸寧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9日-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咸寧戰鬥 · 查看更多 »

和平村舊址

和平村舊址,是一座位於贵州省黔东南州鎮遠縣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舊址分為前後院,佔地逾6,000平方米,曾經是清朝晚期的衙門、以及中華民國成立初年的監獄,其後改為戰俘收容所,用作收容侵華日軍戰俘。收容所共收押過逾600名日軍戰俘,一方面對他們施行思想轉化,同時堅持善待俘虜;因此,不少俘虜的思想轉為反對戰爭,部分人從事反戰工作,瓦解侵華日軍的士氣。最終,收容所在1944年遷至重慶,並在1946年被撤銷。和平村舊址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日軍戰俘收容所,在2006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和平村舊址 · 查看更多 »

和勝和

和勝和,簡稱勝和,是香港三大三合會組織的其中一個,和字頭龍頭派系(勝和)是其中一個社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和勝和 · 查看更多 »

傅作义

傅作義,字宜生,是一位生於山西省榮河縣的政治人物與军事人物。他在加入中共政權前曾是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他協助共軍和平進入北京城,並於後來擔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水利部部长,晚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作义 · 查看更多 »

傅忠雄

傅忠雄,生於1944年11月1日,中华民国政界人士,歷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中評委,組工會總幹事,台灣省黨部書記長。台中、彰化、高雄、苗栗、桃園縣黨部主委。.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忠雄 · 查看更多 »

傅志寰

傅志寰(),遼寧海城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傅志寰196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2年1月当选中國工程院院士。1991年開始擔任鐵道部副部長。於1998年擔任鐵道部部長。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卸任,被選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志寰 · 查看更多 »

傅全有

傅全有,中國山西省崞縣〈今原平縣〉人。大專學歷,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全有 · 查看更多 »

傅煒亮

傅煒亮(),日治時期新竹州人,中國共產黨員,台灣大學工學院機械系,受羅吉月吸收加入省工委台大工學院支部,受王超倫領導,四六事件後返回故鄉開書局營生,仍參與台大工學院支部活動後遭妻子誤會而被檢舉,竟變成叛亂案而遭判死刑。.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煒亮 · 查看更多 »

傅振倫

傅振倫(),字維本,河北省新河縣人,家中為河北望族。192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曾於北京大學、北平大學、東北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知名學府任教。為中國近代著名學者、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物博物館專家,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職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現為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振倫 · 查看更多 »

傅斯年

傅斯年(),字孟真,山東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先祖傅以渐生于山东聊城,是清兵入關以後的首任状元。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運動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創辦者。曾任國立北京大學代理校长、國立臺灣大學校長。他提出“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之原則影响深远。 傅斯年為人性格耿直,嫉惡如仇,而且文章見解深入,眼光銳利獨到,即使在抗日戰爭期間踏入政壇,成為國民參政會參政員,仍不改其志,甚至在任內搜集證據,在1944年以「美金公债案」公開炮轟當時的「皇親國戚」孔祥熙,將孔趕下台;後於1947年的「搶購黃金風潮」中,炮轟時任行政院長,有發國難財之嫌的宋子文,再將宋趕下台,時人稱其為「傅大炮」。 縱觀傅斯年一生,儘管對國民黨時有批評,但他並沒有像聞一多等文人般,受到國民黨的政治逼害,究其原因可能是他仍然懷有「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傳統思想。即使傅斯年曾將孔宋兩位「皇親國戚」趕下台,但他的文章很少以推翻國民政府的統治為目標。另一方面,傅斯年崇高的學術地位,深厚的愛國熱情,以及旗幟鮮明的反共反俄色彩,亦令他贏得蔣介石的信任。因此將傅斯年其人比喻為民國時期的魏徵,亦相當符合他的形象。.

新!!: 中國共產黨和傅斯年 · 查看更多 »

哈德遜研究所

哈德遜研究所是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美國保守主義非營利組織智庫。由位在紐約市的未來學家、軍事戰略及系統科學家跟他在蘭德智庫的同事共同創立於1961年。 哈德遜研究所網站表示,該機構致力於創新研究與分析,並提倡全球安全、繁榮與自由。,哈德遜研究所依據其信念美國在全球系統中獨特且核心的角色,可以作為安全、捍衛自由與確保經濟成長的基礎提倡相關的公共政策。 2011年3月,被指派為哈德遜研究所的及執行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哈德遜研究所 · 查看更多 »

哈爾濱市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

哈爾濱市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又稱防洪胜利纪念塔、防洪紀念塔,是哈爾濱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1957年,哈爾濱面臨特大洪水威脅,當地民眾努力建造堤壩,成功擋住洪水;政府部門決定在松花江堤上修築一座紀念塔,以茲紀念。紀念塔的塔頂和塔身--分別有人物塑像和浮雕,描繪抵抗洪水的場面,設計方案在建塔過程中經歷了多次修訂。紀念塔最終在1958年竣工,成為哈爾濱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在文化大革命時險遭破壞。此後,防洪紀念塔先後進行了數次修繕,在1995年成為哈爾濱市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7年獲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到訪。.

新!!: 中國共產黨和哈爾濱市人民防洪勝利紀念塔 · 查看更多 »

唯一思想體系

唯一思想體系(유일사상체계)是朝鮮勞動黨在1967年6月28日至7月3日期間召開的第四届中央委員會第十六次大會中確立的指導理念。該理念強調以金日成提出的主體思想作為治國方針。此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又在1972年修改憲法,明文規定主體思想為全國唯一被肯定的思想;朝鮮勞動黨在1974年頒佈《確立黨的唯一思想體系十大原則》,鞏固金日成家族的唯一領導體制。 分析指金日成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影響下而創立主體思想,而以主體思想為治國方針則是金日成被神化的開端。 Category:主體思想 Category: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治.

新!!: 中國共產黨和唯一思想體系 · 查看更多 »

冯玉祥

冯玉祥(),譜名基善,表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生長於直隸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民国军阀,本屬直系軍閥,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倒戈,改所部為國民軍,後敗退西北,自成勢力。唐德剛著、張學良口述:《張學良口述歷史》,台北:遠流出版,2009年3月1日初版西北军领袖。1935年,晉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馮玉祥軍旅一生,擅长见风使舵,八次临阵倒戈。故民間有“倒戈將軍”之稱。.

新!!: 中國共產黨和冯玉祥 · 查看更多 »

冷战

冷戰(Cold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與以蘇聯為首的--之間长达半世纪的政治對抗。一般认为,冷战始于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结束于1989年苏东剧变。在二戰結束後,原先結盟對抗納粹德國的美國及蘇聯成為世界上僅有的兩個超級大國,但兩國持有不同的經濟和政治體制:美國及其他北約成员国为資本主義陣營,而蘇聯及其他华约成员国則为社会主义阵营,兩方也因此展開了數十年的對立。冷戰的名稱來自於雙方從未正式交戰的特點,因為在冷戰期間,美蘇雙方所持有的大量核武器,為兩國帶來相互保證毀滅能力。 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第二次國共內戰(1946年—1949年)、柏林封鎖(1948年—1949年)、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第二次中東戰爭(1956年)、古巴飛彈危機(1962年)、越南战争(1959年—1975年)、蘇聯-阿富汗戰爭(1979年—1989年)、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年)、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年)等等。他們透過軍事的結盟、戰略部隊的佈署、對第三國的支援、間諜和宣傳、科技競爭(如太空競賽)以及核武器和傳統武器的軍備競賽來進行非直接的對抗。美蘇兩方在許多第三世界的國家進行了一系列政治和軍事的衝突,包括了拉丁美洲、非洲、中東、和東南亞地帶。為了減緩核戰爭的風險,兩方曾在1970年代試圖以緩和政策減緩軍事對立。 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就在總統隆納·雷根政府的執政下,對蘇聯發起了一系列外交、軍事和經濟上的攻勢和施壓,再加上社会主义阵营本身的經濟發展陷入了嚴重的停滯,因此,在1980年代中期,蘇聯在新任蘇共中央總書記戈巴契夫的領導下,實施了經濟改革(1987年)和開放政策(1985年)。然而東歐國家從蘇聯獨立的傾向卻只增不減,尤其以波蘭的團結工聯最為突出。種種壓力累積之下,戈巴契夫在1989年停止了對東德的支援,導致了蘇聯旗下的衛星國,在數週內一一脫離,令蘇聯最後在1991年年底徹底解體,資本主義反共陣營取得勝利。在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了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冷戰使當時無數國家的命運和人民的生活都發生重大改變,留下的影響更有不少存留至今。此外冷戰中的核戰爭和間諜戰、高科技軍備等成分也成為了大眾文化常見的題材。.

新!!: 中國共產黨和冷战 · 查看更多 »

内参

内部参考,简称内参,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华社内部(不公开)发行的机密文件,是中國共產黨高层重要的政治信息文件之一。 在新华社内参中,最高级别的是《国内动态清样附页》,专门提供给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员参阅,一般反映极为重大和紧急的事态。其次是《国内动态清样》和国际《参考清样》,供省部级以上领导参阅,主要反映重要动态、敏感问题和重要建议。此外还有面向地市级和司局级的是《内部参考》,反映问题的敏感度比“动态清样”要弱许多。而最低一级的是《内参选编》,主要从《内部参考》和“动态清样”中选出部分不太敏感的内容,每周一期,发至县团级等基层干部阅读。 内参的内容包括与政治有关的核心内容,如领导人有关政治的态度和决策方向等。与中国大陆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对领导人讲话的报道相比,内参的主旨很明确直接。近年来,内参内容频频见诸于互联网,外界由此对中共的保密措施表示担心。.

新!!: 中國共產黨和内参 · 查看更多 »

军事委员会

“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為一种集體領導軍事體制,多用于社会主义国家或受其影响的国家,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军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军队政治工作学

军队政治工作学是研究军队政治工作的一门学科。所謂軍隊政治工作,也時稱政治作戰、政戰體系、政工體系等,內容包括對軍隊內部的控管,及對敵心理作戰等。政戰(政工)制度源起於蘇聯共產黨在蘇聯紅軍中設置的政治委員,後期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紛紛仿效。一開始「軍隊政治工作」,主要作為軍隊裡的思想檢查工具。但隨著時代演進,政戰人員的角色也有所轉換。.

新!!: 中國共產黨和军队政治工作学 · 查看更多 »

军权

軍權,通常指指揮軍隊作戰的權力,也被稱為兵權,軍權一般被認為是「國家」的最高權力,一般由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掌握,也有像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些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由政府官員掌握,而是掌握在執政黨領袖手上。在中國,黨、政、軍三權之中,軍權最高,中國共產黨首任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提出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因此,中共堅持黨指揮槍,以維持一黨專政。一些政权在移交权利时,首先只移交黨、政两权,如江泽民卸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实际上还掌握了军职和军权,用两三年观察胡锦涛能够接任后,才让胡接任中央军委主席。在2012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上胡锦涛将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同时交班给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胡锦涛的离任被外界认为是“裸退”;习近平以此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军权 · 查看更多 »

凤凰卫视

凤凰卫视()是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传媒机构。集團旗下的鳳凰衛視中文台、資訊台、歐洲台、美洲台、電影台和香港台透過AsiaSat 7、China Sat-6B、Eurobird、Telsat-12、Directv、Echostar、G3-C、Satmex-6、Bell ExpressVU等衛星直播平台,鳳凰實現了全球覆蓋,環球布局56個記者站,製作團隊遍及全球五大洲。 鳳凰衛視在香港、深圳、倫敦、洛杉磯、北京设有分支机构。2006年,樓高26層的鳳凰深圳影視基地啓用,總建築面積超過10萬平方米。2009年,鳳凰衛視總部大埔工業區自置辦公樓新址啓用,樓高四層,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鳳凰衛視美洲台於2014年在美國洛杉磯落戶,面積近2800平方米。歐洲台則坐落倫敦西南繁榮商業區,總面積逾850平方米。而集團最新落成啓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鳳凰中心,佔地面積超過1萬8千平方米, 總建築面積超過6萬5千平方米。 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於2000年6月30日在香港聯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2008年12月5日,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轉至主板上市。2016年9月,鳳凰衛視宣佈,旗下的鳳凰香港已於2016年5月6日向香港通訊事務管理局遞交有關數碼地面電視廣播的本地免費電視服務牌照申請,但已於翌年8月以公司業務和投資方向改變及本地免費電視服務不利市況為由撤回申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凤凰卫视 · 查看更多 »

凌青

凌青(),原名林墨卿,福建省福州市人,林则徐的玄孙。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凌青 · 查看更多 »

內部書

內部書是指只面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階層出版發行的僅供內部參考的翻譯著作,為近代中國獨特政治文化之下的產物。內部書也稱灰皮書(內部書最廣為流傳的同種書)或皮書,因其內部發行和選材與內部書無異,只是書皮有特別的用色而已,嚴格來說是內部書的一種。.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內部書 · 查看更多 »

全国“双百”评选

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簡稱全國「雙百」人物評選)是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開展的評選活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全国“双百”评选 · 查看更多 »

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由中國共產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评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全国文明城市 · 查看更多 »

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

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简称为全美学自联,由1989年在美国的4万多位中国大陆留学生通过各校推选代表,于1989年7月底在芝加哥召开的全美中国学生学者第一届代表大会上成立, 以推进中国民主化和维护留学生利益为目的。 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是在上世纪90年代存在的代表中国留学生的学生学者团体,为留学生谋求利益,在当时很有影响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 · 查看更多 »

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月29日,萬人大遊行

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月29日,萬人大遊行」是香港的一次遊行示威活動,為一連串反國民教育科運動之一,於2012年7月29日下午3時由維園到添馬艦新政府總部,由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主辦,目的是要求政府撤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全民行動,反對洗腦,7月29日,萬人大遊行 · 查看更多 »

兩岸共同市場

兩岸共同市場,為一種自由貿易協定及區域經濟整合的概念,由台灣知名政治人士、原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蕭萬長於2001年間所提出的經濟政策構想。 該政策真正落實宣示於2005年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所簽訂之連胡公報, 其中「兩岸」指的是中國大陸與臺灣。 中國國民黨與台灣部分重要民間企業積極推動的兩岸共同市場政策,認為可由經濟統合進展至政治統合,也能改善臺灣經濟。但另一方面,反對者例如民主進步黨和台灣團結聯盟,則認為兩岸共同市場將衝擊臺灣經濟,造成「盲流充斥台北公園」、「台灣將離島化」等後遺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兩岸共同市場 · 查看更多 »

兩國一制

兩國一制,是針對海峽兩岸關係的政治性論述,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兩國一制 · 查看更多 »

兩個不能否定

兩個不能否定,即“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歷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歷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歷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歷史时期”,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於2013年1月5日在中共中央党校“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講話中提出。海疆在线 2013/05/26針對的是中國大陸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關係。 ETtoday新聞雲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中國大陸官媒《人民日報》刊登長篇文章,重申這一論述。 BBC中文網 2013年11月10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兩個不能否定 · 查看更多 »

兩航事件

兩航事件(台灣方面又稱為兩航投共,中國大陸稱又稱為兩航起義),發生於第二次國共內戰後期,屬於中華民國交通部的中國航空公司(簡稱中航)以及中央航空運輸公司(簡稱央航)兩家航空公司的飛行員於1949年11月9日集體自英屬香港駕駛12架飛機飛到中國共產黨控制地區的事件。之後兩航停泊在香港國際機場的71架飛機引起台海兩岸爭奪,中華民國政府將這批飛機售予陳納德在美國成立的民航空運公司,經過國共美英各方外交角力與法律訴訟後,最終香港最高法院於1952年10月8日判決:民航空運公司勝訴,取得71架飛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兩航事件 · 查看更多 »

兩院制

兩院制是一種以兩個獨立運作的議會(議院)組成立法機構的政治制度,亦被稱為二院制。與之相對的制度稱為單院制或一院制,即是只有單一議會作為立法機構。.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兩院制 · 查看更多 »

八一大道

八一大道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的一条主要干道。原名安石路始建于1928年。 1951年,中國共產黨执政以后的江西省首任省长邵式平力排众议,将城东废城墙改建为60多米宽的八一大道,宽度仅次于北京的长安街,路边多栽樟树。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八一大道旁陆续建成江西宾馆、江西饭店、南昌百货大楼、江西艺术剧院、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等标志性建筑。八一大道迄今仍然是南昌市的主干道。.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八一大道 · 查看更多 »

八一宣言

《八一宣言》,全名為《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是1935年8月1日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长王明依第三國際指示,在莫斯科以中國共產黨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的名義發表。内容主旨是要求停止内战,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共同保衛蘇聯对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戴晴,《在如來佛掌中: 張東蓀和他的時代》,第221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八一宣言 · 查看更多 »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是中國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遺址及革命紀念建築物之一(其中北村部分是從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併入),由三处分別位於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北村、武鄉縣磚壁村和王家峪村的建築物構成,它們分別是四合院和古寺廟群。舊址在中国抗日战争時一度被用作國民革命軍第八路军總司令部,中国共产党军事将领朱德、彭德懷和左權均曾入住其中,並在此發動各種抗日運動、以及指揮戰役,建立根據地。磚壁村和王家峪村的舊址在1953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村舊址在2006年併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 查看更多 »

八月宗派事件

八月宗派事件(8월 종파 사건)是指1956年8月30日期間朝鮮政府內部一些高級官員試圖在朝鮮勞動黨第三次代表大會8月中央全會罢黜時任勞動黨委員長兼國家最高領導人的金日成並取得對政府的控制,然最終未遂的一場政變。政變的領導人包括內閣副首相、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建設省部長、商業省部長和職業總同盟委員會委員長等,均為勞動黨內的改革派成員。他們反對金日成進行個人崇拜,又認為他所推行的經濟政策和路線出現嚴重的問題。此次政變僅在短短半天內便被瓦解,金日成的權力不但未有受到挑戰,反而逐步鞏固起來,更間接奠定了金氏家族對朝鲜長久的獨裁統治,也影響到該國與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故此,這政變被歷史學家視為是對朝鲜影響最為深遠的事件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八月宗派事件 · 查看更多 »

公民民族主義

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又稱自由民族主義liberal nationalism)為國家由公民社會主動參與,產生「全民意志」而取得政治合法性(political legitimacy)的民族主義型式。此論一般認為源於盧梭,特別是自其1762年的著作「社會契約」(The Social Contract)而得名的社會契約論(social contract theories)。公民民族主義被認為是對抗單一種族及文化傾向的民族主義。.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公民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指培養個人作為公民或国民,行使義務與權利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相關教材與教學方式,使學生對公民所應具有的權利與義務、個人與群體的關係、及相關的民主、尊重、守法等的公民素養有基本了解和認識。 公民教育的概念和實施和公民權及公民身份密不可分,和民主一詞有一樣長久的歷史脈絡,是從「我到我們」群我關係的政治教育天下雜誌 486期 2011-11-30 。 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公民教育往往以思想政治课程的形式开展,在传统公民教育的内容之外,还会加入马克思列宁主义等社会主义理论内容。.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公民教育 · 查看更多 »

六七暴動

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亂(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六七左派工會暴動、香港五月風暴。现在一般公认其於1967年5月6日起開始,於同年12月基本結束,是一場由香港親共人士受到大陸文化大革命極端思潮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反港英政府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在大陆取代中華民國政权后香港唯一左派暴动。 六七暴動由罷工及示威開始,到后来有罷工工人被警方打伤打死,示威者其後使用暗殺、炸彈放置(涉及1,167個炸彈)和槍戰作為報復。在事件中,全體香港警察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左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拘捕行動。期間,1,936人被檢控,约212名警務人員在內的832人受傷,51人死亡(5名警察在事件中死亡;5名香港边境警察和1名来自中華人民共和国的共產黨民兵在边境冲突中死亡;参加反英示威的示威者约20多人因为镇压死亡;7名市民遭炸死;電台主持林彬被燒死),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其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国不少城市都爆发支援“香港抗暴”的游行示威,英国驻华代办处亦被红卫兵捣毁,英国驻沪处理侨务专员办事处一同受到冲击并被关闭。香港商業電台節目主持林彬在節目中批評左派的暴力行徑,數日後,其本人與堂弟被人投擲汽油彈燒死,被認為是這次暴動的標誌性事件。六七事件可算是香港歷史的分水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六七暴動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

六四事件狹義上指六四清場,又稱「六四天安門事件」,即1989年6月3日晚間至6月4日凌晨,中國共產黨派遣解放軍至北京天安門廣場对学生集会清场的行动;廣義上指八九民運,即自1989年4月開始,由大學生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续近2個月的全國示威運動。 1989年4月15日,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因心脏病猝逝,許多北京大學生與市民便在天安門廣場舉辦悼念活動。在部分大學生主導下,原本单纯悼念的活動轉向要求政府控制通貨膨脹、處理失業問題、解決官员貪腐、政府問責、新聞自由、民主政治與结社自由等。期间,最多有一百萬人聚集在天安門廣場示威。以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赵紫阳为首的温和派希望與示威群眾展開談判达成和解。 在5月中旬,學生發起激進絕食行動,促使中國各地四百多個城市陸續集結抗議,表態支持。一連串遊行後,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及國務院總理李鵬為首的强硬派決定以武力解決示威,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陳雲、時任國家主席楊尚昆和前任國家主席李先念等多位中共元老亦支持出兵。5月20日,李鵬代表國務院宣布北京市實施戒嚴,並調動解放军三十萬兵力前往首都北京。最终解放军在6月4日控制天安門廣場并实施清场。 之後,中國共产党大規模逮捕示威民眾和支持者,並鎮壓其他地区進行的抗議活動;還嚴格控制國內新聞媒體對事件之報導,並禁止外國記者將相關照片和採訪影像發送至國外。國際社會则譴責中华人民共和國政府以武力驅離示威群眾,許多西方國家亦一度實施經濟制裁,並至今實行武器禁運。 六四事件導致时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被免去所有職務,包括政治局常委胡啟立在內,許多同情抗議活动的中共官員也被降級或免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江澤民被提拔為新任黨總書記和第三代領導核心。許多參與八九民運的人士則流亡海外,並被政府禁止返回中國大陸。這次風波後,中共党内强硬派抬头,改革開放政策停滞,直到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才重新恢復;原先在1980年代逐漸開放的人權、民主政策等政治改革也暫止進行。中共中央机关报在运动中期譴責其為「反革命暴亂」,而今日六四事件在中國大陸仍為敏感話題被禁止討論或悼念,不過仍有許多人主張平反六四。由於中共拒絕提供更多事件資料,导致六四事件数据模糊,出现多种版本,單是死亡人數的估計便從百余人至上万人都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六四事件 · 查看更多 »

六四事件人物

下面列出六四事件中的相關人物,包括學生運動的發起人和領袖及牽涉的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六四事件人物 · 查看更多 »

六四歌曲

六四歌曲,亦称民运歌曲,是指具有纪念六四事件意义的歌曲。这些歌曲有些作于六四之前,与六四事件本无直接关系,但是在八九民运过程中被广为传唱,歌曲常被用于纪念六四及社會運動,如《龙的传人》、《血染的风采》、《最后一枪》等;有些歌曲作于运动之时,主要表达对自由民主的追求和对学运的支持,如《为自由》、《历史的伤口》等;还有许多歌曲作于六四之后,表达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复杂心情,如《漆黑将不再面对》、《祭好汉》等。 由于在六四事件后,中國大陆严格的审查制度,使得纪念六四的歌曲难以问世,作品比较少见且一般未能公开发行,因此六四歌曲中以香港和台湾歌曲,尤其以香港歌曲居多。在各种六四纪念活动,如维园六四烛光晚会中,参与者都会演唱一些六四歌曲。由于六四歌曲曲目众多,此处只选取其中一些较为有名,且传唱至今的。.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六四歌曲 · 查看更多 »

共产党

共产党是指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以代表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的利益的名义而成立的政党。最早的共产党被认为是1847年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现在普遍指以共产主义和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对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阐述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团体,以将社会推向共产主义社会为最终目标。曾于1917年十月革命后掀起第一次浪潮(即推翻现政权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的运动,当时并无其他成功案例),并于二战后掀起第二次浪潮,中華人民共和國于这一段时间基本建立起全国性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共产党与独裁政权的挂钩始于斯大林1922年当选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世称之为“斯大林主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产党 · 查看更多 »

共产党列表

共产党特指作为原共产国际支部的政党及其衍生的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党,而不是泛指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意识形态的政党,故本表不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政党和左翼共产主义政党。(参见各国托洛茨基主义组织列表和各国左翼共产主义组织列表)共产党不一定以“共产党”命名,有部分共产党命名为工人党、勞動黨、社会党、人民党等等。而以“共产党”命名的政党也不一定是共产主义政党,如2008年成立的台湾共产党、中华民国共产党、台湾民主共产党、台湾人民共产党、1978年在印度成立的西藏共产党等。本表中的某些政党虽被认为已经在实践上放弃了共产主义,但其纲领和章程中仍保留有奉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所以仍然列入。.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产党列表 · 查看更多 »

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产党员 · 查看更多 »

共匪

共匪是中國国民党(后扩为中華民國)在蒋经国去世前對共產黨人士的一種敵對性稱呼。於中文環境中多用於指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黨員、或支持中國共產黨的亲中共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匪 · 查看更多 »

共和国列表

这是一个实行共和制的政权或国家的列表,实行共和制的政权或国家通常叫做共和国。 從古至今世界上有許多共和國。一個共和國體制的政府能包含許多不同種類的政治與經濟系統,自獨裁體制到民主,以及市場經濟到計劃經濟。.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和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共產主義國家

由共产主义政党(主要是共产党)长期執政的國家,通稱共產主義國家,也称作「共產政權」,係一由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使用的名詞。該詞指那些以實現共產主義理論中的社會主義社會,進而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國家。這些國家通常會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爲指導思想。通常,這些國家會自稱自己爲「社會主義國家」。大多數的共產主義國家都實行一黨制,或處於一黨獨大的狀態。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共產主義國家實現了「共產主義社會」。一個國家能否被稱爲「共產主義國家」,和它目前所處的狀態,以及它目前奉行的觀點是否遵從共產主義的觀點並沒有關係。共產主義國家這種叫法常常會引起爭論,特別是在左派之間。不少以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團體認爲,蘇聯以及效仿其政治制度的國家(即共產主義),這些國家都自稱自己實現了社會主義社會但還沒有達成「共產主義」,實際上實行的是國家資本主義而不是「共產主義」, M.C. Howard and J.E. King。.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產主義國家 · 查看更多 »

共產黨軍隊

共產黨軍隊,簡稱共軍,字面意思為共产党(共产主义政党)建立与领导的軍隊,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共產黨軍隊 · 查看更多 »

关山月 (画家)

关山月(),原名关泽霈,广东阳江人,中國著名画家,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赵少昂、黎雄才、杨善深并称为岭南画派第二代四大著名画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写梅著称。为了纪念关山月的艺术成就,在深圳福田區蓮花山對面建有關山月美術館。.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关山月 (画家) · 查看更多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是1945年4月20日在中國共產黨的六届七中全会上通过的一份文件。由刘少奇、周恩来等組成的7人专门委员会负责起草和修改。文件总结了中國共產黨建黨以來,尤其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時期政治運動的教訓,詳述历次左倾错误造成的損害,新華網。。.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45年) · 查看更多 »

兴安盟

兴安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盟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辖境北临呼伦贝尔市,东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吉林省白城市,南邻通辽市,西界锡林郭勒盟、蒙古国。地处大兴安岭中麓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主要河流有绰尔河、洮儿河、霍林河,皆往东流入嫩江。全盟总面积5.51万平方公里,人口159.91万,蒙古族人口比例约41%,盟行政公署驻乌兰浩特市。“兴安”为满语音译,意为“丘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兴安盟 · 查看更多 »

元清非中國論

元清非中國論,或稱滿蒙非中國論,是一種有關中國朝代的歷史觀點,該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在中國歷史裡非起源於中原地區且不是由漢族統治的元朝和清朝不是中國王朝、認為元朝和清朝是中國的亡國時期、當時中國是蒙元和滿清的殖民地,認為大元及大清疆域非中國領土、其擴張史非中國榮光,成吉思汗非中國英雄。 該觀點對清末革命黨人的意識形態有所影響,相關理論最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具有學術與政治緊密結合特色的日本學術界中興起。當時有日本學者通過「清非支那」、「支那非國」及「滿蒙非支那」等理論,發表「清朝非中國」、「滿蒙不屬中國」以及「中國應當放棄對滿蒙地區的控制」的主張,為日本大陸政策的實踐作鋪墊,並且為1930年代日本侵華提供倫理上的根據和政治理由,當時中國史學界為了維護傳統史學體系及國家利益,對日方的相關理論作出駁斥。 現代諸如西藏流亡政府、某些漢民族主義者及日本右翼史家等則採用該理論;另一方面,美國新清史派學者則向其批評者澄清其學術理論並無主張清朝非中國王朝,與二戰前主張滿蒙非中國論的具有政治陰謀的日本學者不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元清非中國論 · 查看更多 »

兵法

兵法是中國古代兵家的用兵之法。簡言之,兵法就是帶兵打仗的方法。.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兵法 · 查看更多 »

克萊夫·漢密爾頓

克萊夫·漢密爾頓(Clive Charles Hamilton)是一名澳大利亞公共知識份子、應用哲學與公共倫理中心英國哲學教授和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副校長級應用哲學講座教授。他也是澳大利亞政府的氣候變化局成員、澳大利亞智庫的創立者和前總監。 他經常出現在澳大利亞媒體並且參與公共政策辯論.

新!!: 中國共產黨和克萊夫·漢密爾頓 · 查看更多 »

副人之仁

《副人之仁》(Veep)是一部於2012年4月22日在HBO開播的美國情景喜劇。本劇由《幕後危機》與電影《》的編劇開創,並由原班人馬製作團製作。 2012年4月30日,HBO宣布續訂第2季。2013年5月1日,HBO宣布續訂第3季。2014年4月21日,HBO宣布續訂第4季。2015年4月13日,HBO宣布續訂第5季。2016年4月21日,HBO在第5季首播前,提前續訂第6季。2017年5月25日,HBO宣布續訂第7季。9月6日,證實第7季將為最終季。 本劇獲得評論家一致的好評,並獲得了許多大獎,女主角茱莉亞·路易斯-德瑞弗斯更連續6年贏得黃金時段艾美獎最佳喜劇類影集女主角獎,不僅創下艾美獎史上以同一角色獲獎最多次的演員,也榮登獲得最多座艾美獎殊榮的演員,同時本劇亦連續3屆獲得最佳喜劇影集獎肯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副人之仁 · 查看更多 »

剿匪

剿匪,即清剿土匪。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山川各异,历朝历代都有大量所謂土匪:這裡的“土匪”有時指的是真正的殺人越貨、佔山為王的落草之草寇;有時是被政治軍事對手贬称為土匪。對於前者,一般来说,在政治清明时期匪患较少,而动乱时匪患则大。.

新!!: 中國共產黨和剿匪 · 查看更多 »

剿匪總司令部

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剿總,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準備進行對中國共產黨實施軍事圍剿的跨地區、跨建制之高司軍事單位,通常作為第一線指揮机关。主要分为四大系统,东北、华北、徐州以及华中。大體而言,一個剿總下轄若干兵團、警備司令部、綏靖公署、戰區以及綏靖區等,層級大體與軍政長官公署平行,但在軍事戰鬥中,指揮層級往往比軍政長官公署要高。 1937年之前,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國民政府在各地設立一連串軍事機關,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苏区中国工农红军進行圍剿,後因西安事變與抗日戰爭爆发,這些軍事機關在抗戰期間很多都轉為對日軍作戰單位。抗戰開始時,國民革命軍的指揮機構是按「總部-戰區兵團-集團兵團(兵團,路)-軍-師-旅-團」,共7級才到戰術單位;1940年後簡化為「總部-戰區-集團軍-軍-師-團」,6級指揮機構。此舉極大提升部隊作戰指揮能力。 1945年後,國民政府接收日本佔領區,展開與中國共產黨對決的準備,在各地成立了許多政府機構。作為中央政府代表官署、掌握地方軍、政權的單位稱之為「国民政府主席行辕」,設主任為最高統帥代表,是政治、軍事整合的機構。作為跨省區軍事區域的指揮單位則為軍政長官公署,直接指揮責任區的作戰任務,是跨省區的軍事機關,其中較著名且維持較久的就是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訓政時期,若直接由軍事委員會指導的單位則稱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营」。行營是策劃、部署、指揮的前進基地,它的設置常因軍事行動的需要而變更,例如早期第二次、第三次剿共就是由南昌行營所策劃。抗戰結束後,軍事委員會改組為國防部,多數行營都改為行轅、軍政長官公署、或軍事針對性更強的剿匪總司令部,集團軍編制則改為綏靖區。「綏靖主任公署」則是省級(戰區級)軍事機構,綏靖主任對於所轄區域黨政要務有便宜處置權。「綏靖公署」初設於1931年11 月,最早設立的是駐贛、駐豫、駐鄂綏靖公署。到1937年6月,先後設立了駐贛、駐豫、駐鄂、北平、太原、廣州、南寧、駐閩、貴州、冀察、豫皖、滇黔川康、甘肅、西安、江蘇等「綏靖公署」。其中,駐贛、北平、甘肅、西安「綏靖公署」設立不久便撤銷。因此二戰结束之後的指揮機構理想中應擴編為「總部-行轅(軍政長官公署、剿總)-綏靖公署(戰區)-綏靖區-兵團/整編軍-軍(整編師)-師(整編旅)-團」張明金、劉立勤主編:《國民黨歷史上的158個軍》,2007年,北京:解放軍出版社,共8級。 下文中各剿匪總司令部戰鬥序列,因當年部隊調動、整編、撤銷、殲滅頻繁,加上戰後國軍整編與內戰同時進行,新舊制度交替之間,制度、稱呼與番號混亂,故內容並不完整全面,大體是以三大會戰前夕為主。.

新!!: 中國共產黨和剿匪總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創世 (服裝品牌)

創世(Trands),是總部設於中國遼寧大連的服裝廠商大楊集團所成立的中國服裝品牌。創世的品牌市場定位目前是針對國內市場,他們瞄準了中國中高端男性時裝市場。該品牌於1995年推出。 創世美國(Trands USA)也是一家由大楊集團所有、並於北美經營的公司,總部位於洛杉磯。根據「創世」的品牌標籤以及私人標籤,公司進行設計、生產、銷售、分銷、批發男士定制測量西裝、運動外套、襯衫、和大衣。 在創世品牌中,最著名的客户包含沃倫·巴菲特、比爾·蓋茨、查理·芒格,以及中國共產黨前任總書記胡錦.

新!!: 中國共產黨和創世 (服裝品牌) · 查看更多 »

勞動人權協會

勞動人權協會(英語:Labor Rights Association,簡稱勞權會)成立於1988年5月1日,為台灣的體制外勞工運動團體之一,也是自主工運團體中統派色彩較鮮明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勞動人權協會 · 查看更多 »

動員戡亂

動員戡亂,指於戰爭或者緊急狀況時,公家動用全部人員及資源以支援國防軍事活動,用以平息叛亂。此一詞彙後來成為全國總動員戡平叛亂的簡稱,為中國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所提出的政策概念。.

新!!: 中國共產黨和動員戡亂 · 查看更多 »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是《中華民國憲法》曾有的附屬條款,由國民大會制定,並且在動員戡亂時期由憲法授予而適用。自1948年5月10日公布實施起,直到1991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時任總統李登輝公告才於同年5月1日廢止,共施行43年之久。.

新!!: 中國共產黨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查看更多 »

固始戰鬥

固始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3日-5月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河南固始。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是國民革命軍对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二次围剿时期的战斗。該戰鬥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固始戰鬥 · 查看更多 »

固辉

固辉(),原名顾建业,曾用名顾辉,辽宁省盖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級將領,上将军衔。 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朝鲜战争等。六四后从解放军戒严部队副司令员,1985年6月,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党委常委。1990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1994年6月晉升上将军衔。中共第十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四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2013年9月10日在南京病逝,享年83歲。 Category:盖州人 Category: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Category:顾姓.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固辉 · 查看更多 »

国家地理 (杂志)

《国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原名《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雜誌,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其封面上的亮黄框及月桂纹图样是其象征,也是国家地理的注册商标。 国家地理为月刊。杂志的内容包括地理、科普、历史、文化、实事、攝影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家地理 (杂志) · 查看更多 »

国共内战

國共內戰,又稱國共戰爭,是1927年开始,中国境内爆发的内战。内战的一方为1947年行宪之前,为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行宪之后,为民选的中华民国政府 ,另一方为中国共产党所成立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戰爭可分为两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27年至1937年間之第一次國共內戰,第二階段則是1945年至1950年大致结束之第二次國共內戰。其為中國現代史的重大轉折點,共產黨透過這兩次內戰,最終取得大陸地區絕大部分區域的統治權,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取代原有的中華民國國家體制,造成現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與中華民國相隔台灣海峽兩岸政治分立與軍事對峙的局面。兩個政權自1979年1月1日起停火,也恢復民間和部分官方的交流活動,但仍未簽署任何形式的停戰協定或和平協議方式正式結束戰爭。 1925年,主张聯俄容共的國民黨領袖孙中山去世后,共產黨人在國民黨內的勢力迅速擴大,導致國共兩黨的合作關係出現裂痕。國民黨建立國民政府發動北伐期間,两党矛盾激化,導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中正於1927年4月12日在南京宣布清党;同年7月,汪精卫领导的武汉国民政府宣布分共,國共兩黨正式決裂。1927年8月1日,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事,開始武裝夺权,並先後建立中国工农红军及數處革命根据地,與定都南京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分庭抗禮。1928年12月,國民政府完成北伐、形式上統一中國後,自1930年起先後5次圍攻共產黨在南方之根據地。1934年,在第五次圍剿戰爭中,国軍攻佔當時中共中央所在的中央苏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被迫展開逃亡,於1935年抵达陕北。1936年12月发生西安事变後,國共雙方同意停止內戰,达成合作抗日协议,中国工农红军編入國民革命軍,共產黨統治的陝甘寧邊區則在名義上由國民政府直轄。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發後,國民政府将大量地方军阀武装推上抗战前线,而胡宗南等國民政府中央军精锐则包围陕甘宁边区;共产党則以游击战为主,建立大量敌后根据地。国共双方皆指责对方抗战不力,並多次军事冲突。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国共之间的矛盾因裁軍、行憲與聯合政府等議題再度凸顯,導致雙方在1946年全面開戰。共產黨將其掌握的武裝力量命名為中国人民解放军;經過辽沈、-zh-hans:淮海; zh-hant:徐蚌-、平津等三大战役後,共產黨在東北與北方取得軍事上絕對優勢,至1949年初已控制长江以北所有省份。另一方面,國民政府在1947年結束訓政、頒行憲法、將以黨治國的國民政府改組為行憲之中華民國政府、將國民革命軍改組為國軍,並以推行金圓券等金融改革措施提振當時尚處戰後疲弱的中國經濟,尝试以改革換取社會菁英與中產階級的支持,但改革失敗反使國民黨民心盡失。1949年4月,國共雙方在北平進行停火談判但告失敗,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發起渡江战役,佔領首都南京、第一大城上海,並漸次奪取絕大部分的中國疆域。同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更名後的北京成立,而隨著國軍在戰爭中節節敗退,中華民國政府輾轉於1949年12月撤退至臺灣地區。自1955年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諸島。1950年後,國共雙方仍有數次小規模交戰,至1979年雙方自行停戰後大致維持相隔的臺灣海峽分治的統治格局。.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国父

国父(Father of the Nation),或称为国家之父、祖国之父、建国之父、国民之父、民族之父、独立之父,是给予当前国家政权奠基者的称谓,当匹配此荣誉者多于一人时,则统称为开国元老或开国元勋(Founding Fathers)。 现代汉语中的“国父”一词,可考证的最早出处是清代学者梁廷枏的著作《海国四说》,书中提及第一任美国总统喬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逝世时,举国称其为国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父 · 查看更多 »

国际反华势力

國際反華勢力(境外反華勢力、境外敵對勢力、境外勢力、西方反华势力或西方敌对勢力等)的字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其認知的意識型態鬥爭中,因挑戰中國共產黨教條及權威而成為其威脅的主要及要角。反對者認為,該概念迴避的事實是許多被中國政府歸因於境外敵對勢力的事件,是基於在中國境內之個人在行使人權時所提出的合理申訴。.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际反华势力 · 查看更多 »

国际社会主义前进

國際社會主義前進是台湾的一个托洛茨基主义组织,是工人国际委员会的台湾支部。该组织形成于2010年,初名台湾社会主义者同盟,后改名为工人国际委员会台湾,2016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後改用现名。该组织自称是目前台灣唯一公開主张反資本主義和革命社會主義的政治組織,官方刊物為《社會主義者雜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际社会主义前进 · 查看更多 »

国际纵队

國際縱隊(Brigada Internacional、International Brigades)是西班牙內戰時(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第二共和國的軍事單位。由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的志願兵組成,以對抗西班牙民族主義者(法西斯主義勢力)。縱隊成員还包括一批詩人、藝術家、醫生和記者,如加缪、聶魯達、海明威、奥威尔、畢卡索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际纵队 · 查看更多 »

国际歌

《国际歌》(L'Internationale)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曲或頌歌。原法语歌词由巴黎公社委员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创作之初用《马赛曲》的曲调演唱,法国工人党党员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这首歌曲颂赞了巴黎公社成员们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气概,被翻译成世界上的许多种语言,传遍了全球。 《国际歌》不仅仅被共产主义者所传唱,而且在很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者、社会民主党人和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左派民主人士中也广泛流传,曾经是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的会歌。但共产国际(第三國際)並不採用《国际歌》做為會歌。.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际歌 · 查看更多 »

国民参政会

国民参政会是由中华民国國民政府的政治組織,包括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及其他抗日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代表參加之全國最高民意咨询议政机关。它从1938年7月成立,到1948年3月结束。林炯如、傅紹昌、虞寶棠編著:《中華民國政治制度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ISBN 978-7-5617-1172-9内设宪政期成会。.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民参政会 · 查看更多 »

国民党左派

国民党左派,指中国国民党内的左派,是中国国民党大陆时期的派系之一,与国民党右派或「国民党反动派」对立,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反蒋介石势力合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民党左派 · 查看更多 »

国民党军

國民黨軍或國民黨軍隊是對中華民國國軍和其前身國民革命軍的稱謂,中國大陸或中國共產黨至今仍有使用;部分臺獨人士也使用。 國民革命軍是由中國國民黨於1924年黃埔軍校在蘇聯軍事顧問協助之下所創建的,其目的是為了北伐統一全中國,亦有革命軍人之精神傳統。訓政時期,國民政府受到國際間廣泛承認,取代北洋政府,成為中國政府的代表。在抗日戰爭時期,國際間普遍上將其軍隊稱為 「中國軍隊」。 國民革命軍在國民黨東征以前,一般稱為「黨軍」或國民黨軍。在北伐時,稱為國民革命軍。國民革命軍虽是中國國民黨創設的軍隊,但在抗日戰爭勝利後,中華民國政府逐步推行軍隊國家化。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頒布《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正式邁入憲政民主時期,國民革命軍實行軍隊國家化,超出政黨,不再是國民黨軍,軍隊屬於國家。後來在1947年行憲後改組為今日之中華民國國軍(俗稱「國軍」)。 中國共產黨稱謂国民党军则是将中华民国的军队党化。与之相近的“蒋军”称谓则显示军队由蔣介石私有化。 1949年,程潜、陈明仁率部分中华民国国军(國民革命軍29軍)投共后,中國共產黨同意其部使用过“中國國民黨人民解放軍”的番号。.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民党军 · 查看更多 »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是中华民国国军主力之一,新桂系嫡系部队。曾参加统一广西、滇桂战争、北伐战争、宁汉战争、蒋桂战争、中原大战、國共內戰、抗日战争,获誉“钢七军”。最终于1949年11、12月间,在广西博白地区,被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陈赓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43军围攻,全部被消灭。.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 查看更多 »

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人民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现行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 · 查看更多 »

四人帮

四人幫为中共“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年—1976年)形成的一個政治集團的名稱,形成於1973年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其成員按“粉碎四人幫”時中共中央公布的顺序依次为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和姚文元。江青为毛泽东妻子,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均由毛泽东从上海提拔到中共中央并委以重任,四人在后期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0年“四人帮”被公审的时候,“四人帮”被正式命名为“江青反革命集团”。.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人帮 · 查看更多 »

四六事件

四六事件或稱四六學潮,為臺北市於1948年至1949年發生的一次國民政府大規模逮捕學生的行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六事件 · 查看更多 »

四階段論

中華民國四階段論是2005年8月2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接見美國福爾摩莎基金會(Formosa Foundation)青年親善大使時,為釐清國家認同、國家定位、臺灣主權屬於兩千三百萬臺灣人民,所表達之對中華民國定位與臺灣歷史演進階段的詮釋, 自由時報, 2005.8.3, 蘋果日報 (台灣), 2005.8.3, 新台灣新聞周刊/中央通訊社, 2005.8.7, 自由時報, 2005.8.24:.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階段論 · 查看更多 »

四道河戰鬥

四道河戰鬥發生於1933年1月7-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道河戰鬥 · 查看更多 »

四警察

四警察(Four Policemen)是美國總統羅斯福所創造的一個術語,用作當時同盟國陣營四個主要的國家及聯合國的四個創辦國: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及中華民國。這個短語象徵了羅斯福對二戰後世界秩序的概念。二戰結束後,這四個國家將成為世界的「警察」,並意味著他們需要一同維護世界和平。直到《聯合國家宣言》簽署和聯合國成立之前,這個想法仍未實現。.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警察 · 查看更多 »

四水六崗

四水六岗(,音译为“曲西岗珠”),是1957年5月20日在西藏拉萨成立的反抗中國共產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政治组织,成员主要是康区人士。1958年6月16日,四水六岗成立下属武装“四水六岗卫教志愿军”,是在西藏建立根據地、反抗中國共產黨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的的游击性质武装部隊,成員以康区人员为主。 1959年藏區騷亂爆發後,四水六崗衛教軍派出三十人的馬隊與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及其隨員會合,護送出走印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水六崗 · 查看更多 »

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是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经历的一次转折性战役,發生於1935年1月19日-3月22日。穿插于国军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国军。当发现国军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对方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毛澤東十大軍事原則相當大思想參考此次戰役。 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撤出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苏区西迁,由于李德的重要战略失误,中央红军在强渡湘江时,损失极大,部队从8万5000人下降到3万人,史称“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随后选择了国军兵力较弱的贵州,进入贵州并占领遵义后,召开了遵义会议,撤消了三人团中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成立了“前敌委员会”掌握军事指挥权,选举任命朱德为前敌委员会司令,毛泽东被选为政委。.

新!!: 中國共產黨和四渡赤水 · 查看更多 »

倪匡

倪匡(),原名亦明,后改名为聰,祖籍中華民國浙江宁波鎮海,生于上海,華東人民革命大學肄業,知名的香港作家、編劇、節目主持人,被喻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亦是女作家亦舒的兄長,先後使用過的筆名包括:衛斯理、沙翁、岳川、魏力、衣其、洪新、危龍。1957年由中國大陸來到香港,1986年改奉基督教,1992年移居美國舊金山,2007年返回香港。 倪匡寫作範圍甚廣,除最主要的科幻小說系列外,亦曾寫作不少的靈異故事,與少量武俠小說與偵探小說。作品包括《衛斯理系列》 、《原振俠系列》、《女黑俠木蘭花系列》等。此外,倪匡也創作了超過三百多個電影劇本。另外亦曾在1989年至1990年間,與黃霑和蔡瀾合作主持亞洲電視清談節目《今夜不設防》。.

新!!: 中國共產黨和倪匡 · 查看更多 »

「516」化學毒氣部隊舊址

516」化學毒氣部隊舊址,是一座位於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曾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間516部隊的所在地。舊址長期缺乏有效的保護,曾分別被用作和民居,後來在2002年列入第三批齐齐哈尔市文物保护单位,又在2005年1月31日列入第五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516」化學毒氣部隊舊址 · 查看更多 »

“被”字句式

“被”字句式是中国网络上频频出现的句式,其形態為“被××”,例子有“被自杀”、「被失蹤」、「被認罪」、“被自愿”、“被就业”和“被补课”等。失踪、自杀、和谐等是不及物动词或者形容词,表示人们主动地、自行地采取的行动或者达到的状态,前面加上一个“被”字本為语法错误,但在這些詞句中表示主語人在沒有實際行動或意願或沒有實際達到某种狀態的情況下,被掌握話語權的當局、媒體等標示為進行了或達到了“被”字後面詞語所表示的動作或狀態,大多數情況下所調侃或諷刺的是發生荒謬事件時虛僞或笨拙的宣傳,而不是表示主語人被迫進行了某种行爲。這正正揭示了社会中的荒谬现象。所谓“被如何”反映了弱勢階層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的無奈與悲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被”字句式 · 查看更多 »

CPC

CPC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CPC · 查看更多 »

皇后大道

皇后大道(Queen's Road)是香港開埠之後的第一條建築的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分为皇后大道西、皇后大道中及皇后大道東(可簡稱為大道西、大道中及大道東),由中西區的石塘咀,一直延伸至灣仔區的跑馬地,全長約5公里。.

新!!: 中國共產黨和皇后大道 · 查看更多 »

皇仁書院

皇仁書院(Queen's College)是位於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的著名官立男子中學,為香港在殖民地時期最早成立的官立中學。前身是創立於1862年的中央書院(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當時又稱大書院)及1889年的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皇仁書院一名則於1894年開始沿用。.

新!!: 中國共產黨和皇仁書院 · 查看更多 »

知识越多越反动

“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20世纪后期的一句口号,是毛澤東教育政策的口号之一,方毅用來痛罵其教育政策錯誤之批判。.

新!!: 中國共產黨和知识越多越反动 · 查看更多 »

石安妮

石安妮()之祖籍為雲南省瀾滄縣竹塘鄉,屬拉祜族。1983年參與台灣電視公司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星星知我心》的演出,飾演長女「秀秀」而家喻戶曉。1992年10月她嫁給菲律賓裔美國人強納森·蔡,目前長住美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石安妮 · 查看更多 »

石仁愛

石仁愛修女(Madeleine Severens,),生於比利時,天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修女。長期在馬祖地區為當地醫療奉獻服務,是第五屆醫療奉獻獎得主,並被譽為「臺灣德蕾莎」,馬祖當地居民暱稱她為「姆姆」。.

新!!: 中國共產黨和石仁愛 · 查看更多 »

石油帮

石油帮指因石油產業緊密結合的派系網絡而擁有強大政治經濟勢力的利益集團。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则对应其精英政治中的石油相关利益集团,其政治勢力由石油體系出身的中國共產黨高級官員所組成,對中國精英政治有深遠的影響。在權力精英治國的背景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數個產業完全被個別家族或派系所壟斷,如原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家族控制了石油產業,原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妻子張培莉掌握了珠寶鑽石產業。石油幫在中國共產黨的出頭從1970年代到1980年代早期開始,取得不少領導共產黨的位置;有著類似的升遷途徑(以石油產業經歷後取得共產黨等權力中心位置)則是區分派系的主要基礎。其歷史從文化大革命期間的大慶油田開採開始,歷經改革開放時和改革派的不同意見和派系鬥爭,至2013年部份石油帮官员面臨中共中央展開的反腐败接受调查,為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是否能整治中國政治精英腐敗的關鍵案例。.

新!!: 中國共產黨和石油帮 · 查看更多 »

王力 (政治人物)

王力()本名王光賓,江蘇省淮安人。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政治人物,後被認定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成员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力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王基笑

王基笑(1930年-2006年12月5日),中國共產黨員,作曲家、教育工作者。 他在遼寧丹東出生,祖籍山東青島,1947年參加部隊,在文藝工作團樂隊演奏樂器,1950年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開始學習作曲和指揮藝術,1955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轉業,在河南省做音樂創作工作。 他的作品相當多,很有影響,1988年獲評中國國家1級作曲的正高級職稱。 他是豫劇電影《朝陽溝》(1963年)的第1作曲和樂隊指揮。 1991年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2000年與趙國安到台灣創作豫劇《中國公主杜蘭朵》(王海玲主演)的音樂,是第1作曲。 他做過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 著有《豫劇唱腔音樂概論》、《朝陽溝好地方——豫劇唱腔116首解析》等書。 他在瀋陽養病時過世。 于麗芳是他的愛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基笑 · 查看更多 »

王家瑞

王家瑞(),河北秦皇島人。1970年6月參加工作,1973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学经济管理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复旦大學研究生院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家瑞 · 查看更多 »

王平 (上将)

王平(),原名王惟允,曾用名王明,湖北阳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國上將。 王平1926年在本乡参加组织农民协会,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國共產黨,任红三军团第三师教导大队政治委员、第六师十六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十一团政治委员,參加過長征。到达陕北后,任红二十七军政治委员。抗日战争時期,任八路軍政治部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冀中军区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3军分区政治委员、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北岳军区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二十兵團政治委員,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志愿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政治委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起用为炮兵政治委员,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平 (上将) · 查看更多 »

王仲殊

王仲殊(),浙江省寧波市人。中國現代考古學家。著有《漢代考古學概說》等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仲殊 · 查看更多 »

王征

王征()原名盛承宗,祖籍江蘇常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地產界的企業家,前香港亞洲電視主要投資者及實際控制人,曾表示要花二十年將亞視打造為亞洲CNN,但自2010年掌控亞洲電視後一直爭議不斷,並一度停止向公司注資,改為向亞視借貸,於2015年更公開表示自己已完成歷史任務。 他是深圳交易所上市公司榮豐控股的董事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會委員、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曾任第十、十一届全國政協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征 · 查看更多 »

王忍之

王忍之(),江蘇無錫人,中共中央宣傳部原部長。1950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1年8月參加工作,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畢業,研究生學歷,研究員。 1951年8月任無錫輔仁中學教師。1952年9月至1955年7月在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班學習。1955年7月至1964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1964年8月在中共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工作。1969年8月至1974年1月在首都鋼鐵公司、國務院大批判組、中共北京市委黨校工作。1974年1月在國家計劃委員會工作。1978年10月任國家計委政策研究室主任。1982年4月任紅旗雜誌社副總編輯。1987年1月至1992年11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1992年11月至2000年6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黨組副書記(正部長級)。 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委員(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增選),第十三屆中央委員。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Category:無錫人 Category:中國共產黨黨員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 R Category:中国人民大学校友.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忍之 · 查看更多 »

王冶秋

王冶秋(1909年1月2日-1987年10月5日),原名王之紘,字慈約,後改持約,又名野秋,安徽霍邱(今中國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人,出身自官僚地主家庭,父亲是清朝末年的拔贡 ,於北京大學就學時為魯迅的學生,業餘作家,文物出版社的創辦人之一,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局長等要職,籌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為中國歷史文物保護工作及博物館事業開拓與奠基做出了實質的貢獻。 王冶秋是中國共產黨員,曾擔任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四、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及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次代表大會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冶秋 · 查看更多 »

王光英

王光英(),中国北京市人,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光大实业公司董事长;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担任过天津市副市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等。被誉为“红色资本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光英 · 查看更多 »

王玉珍 (京劇)

王玉珍(),京劇演員,工旦行,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國家1級演員,做過6年北京京劇院青年團團長(1991年到1997年)、13年北京京劇院院長(1997年到2010年),現已離休。 她在北京戲曲學校學習京劇表演專業,主工刀馬旦、武旦,主要演出作品是吳祖光編的古裝京劇《三打陶三春》,1979年推出遲金聲等執導的舞台版,1983年在長春拍成彩色電影版,主要演員還有淨行的羅長德和生行的張克讓等。 曾到英屬香港、澳大利亞、英國等訪問演出。 她做院長,推出古裝京劇《宰相劉羅鍋》(陳亞先編劇,朱紹玉作曲)、現代京劇《梅蘭芳》(盛和煜編劇,朱紹玉作曲,胡炳旭指揮)等大型舞台公演作品。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王姓.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玉珍 (京劇) · 查看更多 »

王端端

王端端(),中國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主持人。已婚,中國共產黨黨員。2006年CCTV十佳主持人之一,2007年CCTV月历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端端 · 查看更多 »

王維基

王維基(Ricky Wong,),祖籍浙江寧波,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香港寬--頻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校董,曾經出任第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员。 王維基畢生事業与电讯有关。1990年代,王維基白手興家創辦城市電訊,打破當時香港電訊長途電話壟斷香港市場的局面,其後成立香港寬頻,挑戰當時香港規模最大的網絡服務供應商電訊盈科旗下品牌網上行的地位。2009年,王維基離開電訊業,將城市電訊改組為香港電視網絡,參與香港電視市場。在市場營銷策略及市場推廣手法上,他以破格、擦邊球和善於逆境戰著稱。 2016年,王維基參選立法會選舉港島區,最終得票較公民黨的陳淑莊低2081票,無緣晉身立法會。.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維基 · 查看更多 »

王维林

王維林」是一名於1989年6月5日,六四事件的翌日,在北京長安街上隻身阻擋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車隊前進的男子,實際本名不詳。其照片成為近代歷史上最為著名的照片之一。該名男子嘗試阻擋約18輛59式戰車車隊行進。儘管領頭的坦克駕駛一度試圖轉向繞過,但是仍然遭到攔阻而不得前進。該名男子還爬上坦克砲塔,並試圖和車長溝通。他似乎被說服而離開,坦克隊伍則繼續往前行進,但由於該名男子又跑向前,駕駛員再度緊急煞停,對話一陣子後,在僵持之際,一名騎單車的男子前來勸說。最後他才被幾名身穿藍色衣服人士帶離現場。男子獨自阻擋坦克隊伍行進的過程,被(Jeff Widener)等攝影師及國外媒體記錄下來。很快地,相關相片和影像隨即在國際間各大報紙頭版與新聞媒體中廣為流傳和引起討论。 在東歐劇變發生後,該名男子阻擋坦克的影像紀錄影響許多東歐國家的民眾。而在這之後,許多關於六四事件的紀錄片和相關展覽上,都會提及男子阻擋坦克這一事件,並將阻擋坦克的男子和「王維林」這個名字視為標誌性的象徵。不過實際上,今日對於該名人物的真實姓名、身分及下落等,仍然沒有獲得確認,公共電視網節目《》曾在2006年為此拍攝紀錄片。「王維林」是當前絕大部份中文媒體對於男子的稱呼,不過該名字最早是以英文「Wang Weilin」出現在英國《星期日快報》上,另外不同新聞媒體對於該名阻擋坦克者也有不同稱呼。 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新聞紀錄片《共和國衛士》將該名男子稱為「螳臂擋車的歹徒」。儘管相關影像紀錄被視為標誌性的象徵,中國政府禁止網際網路上流傳相關圖像,這導致大部分中國年輕民眾對此並不了解。西方社會則將該名男子稱作「坦克人」(Tank Man),或者是「無名的抗議者」(Unknown Protester)。1998年4月,美國《時代》雜誌將該名男子以「無名的反抗者」(The Unknown Rebel)為名,評選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100個人物之一。而在2003年時,由《生活》雜誌發行的《》中,同樣也收錄了阻擋坦克車隊的照片。.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维林 · 查看更多 »

王炳忠

王炳忠(),筆名卜正,中華民國台南佳里人,成長於台北市萬華區。王炳忠為新黨黨員,出身於黨主席郁慕明培育的新黨青年軍,現任該黨的青年委員會主席、全國委員會新聞聯絡人兼發言人,亦為抗獨史陣線召集人。2014年時,因破音大唱《中華民國頌》,反對佔領國會事件而出名。其戶籍現隨父親遷至新北市板橋區,曾參與2014年新北市板橋區市議員選舉並在2016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列為新黨不分區立委名單第6名,惟皆落選。目前被法務部調查局指控涉嫌違反國安法,身陷王炳忠案,并遭到臺灣臺北地方檢察署起訴。.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炳忠 · 查看更多 »

王炳忠案

王炳忠案,是指2017年12月19日,新黨青年委員會發言人王炳忠、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新黨宣傳部副主任林明正及新黨新聞秘書陳斯俊,四人因疑似涉及「周泓旭案」與《國家安全法》的第2-1條、第5-1條,而被調查官依《刑事訴訟法》的第122條第2項,進行搜索「第三人」,並將其帶往法務部調查局國家安全維護工作站偵訊的案件。當日晚間,王炳忠案的四人,以及王炳忠父親王進步、私人助理曾姓女士赴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訊後,全被無保請回。此案因引起社會關注,媒體稱之為「王炳忠案」。.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炳忠案 · 查看更多 »

王燮元

王燮元(1909年-1970年12月4日),京劇鼓師,從齊向陽、咎樹雲學習京劇司鼓(以鼓帶領樂隊)藝術,曾為梅蘭芳、黃桂秋、周信芳、馬連良、譚富英、蓋叫天、劉奎官、林樹森、徐碧雲、唐韻笙、言慧珠等京劇表演藝術家司鼓。 著有《京劇鑼鼓演奏法》(范石人、許錦文協助文字工作)等書,影響深遠。.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燮元 · 查看更多 »

王煥生

王煥生(1939年-),中國古希臘、古羅馬文學、文化研究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退休,中國共產黨員,精通古希臘語、拉丁語、俄語、英語。王焕生是《荷马史诗》古希腊文翻译中文第一人。 1959年考進北京外國語學院俄語專業,1960年被選送到蘇聯公費留學,在莫斯科大學學習西洋古典學,1965年畢業。 主要學術著作是《古羅馬文學史》。 與同事羅念生合作完成的《伊利亞特》漢譯本是史上第1個譯自古希臘語原文的詩歌體裁漢語全譯本。 獨力完成的《奧德賽》漢譯本是史上第1個從古希臘語原文譯出的詩歌體裁漢語全譯本(第1個譯自古希臘語原文的漢譯本:楊憲益的《奧德修紀》是散文體裁)。 譯有古羅馬、古希臘戲劇、文論等文學作品多種。.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煥生 · 查看更多 »

王白淵

王白淵(),台灣彰化縣二水鄉惠民村人 ,新詩詩人,日文世代作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白淵 · 查看更多 »

王芳 (政治人物)

王芳(),山東新泰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在中共十三大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部長、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第一政治委員、國務委員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芳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王芸生

王芸生(),原名德鹏,天津静海人。民国时期著名报人、政论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芸生 · 查看更多 »

王銀河

王銀河,閩南歌仔戲(薌劇)琴師,1906年生,台灣台北市人。 1915年移民廈門,1918年起在廈門參加台灣歌仔表演團體「仁義社」,平日工作餘暇學習台灣胡琴類樂器大廣弦。 1928年轉為職業琴師,參加歌仔戲戲班「雙珠鳳班」的音樂工作。 1931年到1941年間隨同台灣歌仔戲戲班「丹鳳社」、「玉麒麟班」到新加坡、馬來亞表演。 1941年珍珠港事變後,太平洋战争爆發,台籍的他在新加坡被英軍俘虜,送到印度的集中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他重獲自由,經新加坡回到台灣台北,在「永樂勝利劇團」做琴師。 1947年轉職另1台灣歌仔戲劇團「霓光班」,1948年隨團到廈門表演,從此沒有再回台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他在「漳州實驗薌劇團」(後來改「龍溪專區薌劇團」,現在「漳州市薌劇團」的前身)工作,演奏大廣弦。 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5年11月5日,因病去世。 他的大兒子王南榮是閩南歌仔戲演員、歌仔戲藝術教師,2兒子王南輝是閩南歌仔戲琴師。 王南輝除了善長並推廣父親獨創的大廣弦顫音指法(「大廣弦打指」),同時善長六角弦、殼子弦、月琴、三弦等多種歌仔戲樂器和音樂藝術。 陳彬、陳松民(閩南歌仔戲音樂工作者,陳松民和江松民不同人)合編的《薌劇傳統曲調選》(人民音樂出版社,北京)1書中收錄了許多王南輝的歌仔戲音樂演奏和演唱資料。 Category:中國歌仔戲樂師 Category:台灣歌仔戲樂師 Category:中国音乐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銀河 · 查看更多 »

王青士

王青士(),化名汪秋实,中國共產黨党员,曾經擔任中國共產黨山东省委组织部长,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青士 · 查看更多 »

王首道

王首道(),湖南浏阳人。原名王芳林,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部第二任部長、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一任会长。 王首道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历任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中共湖南省委常委,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组织局秘书长,军委第一野战纵队政治部主任,国家保卫局执行部部长,红军保卫局局长,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参与长征。1937年6月起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0年起任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生产节约运动委员会主任。1944年10月任八路军南下支队政委,參與抗日戰爭。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常委、中原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军事调处执行部沈阳二十七执行小组中共代表,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主任,后任经济委员会主任。1946年11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东北局财经办事处主任、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委员。1949年任湖南省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1949年3月至1952年9月任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历任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副部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長、中共广东省委書記、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一任会长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首道 · 查看更多 »

王謙 (平定)

王谦(),山西平定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謙 (平定) · 查看更多 »

王育德

王育德(),國際台灣語研究權威、台灣獨立運動重要領導人之一,亦為日本「台灣青年社」及其機關刊物《台灣青年》之創辦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育德 · 查看更多 »

王金山 (吉林)

王金山()男,漢族,吉林省懷德縣(今公主嶺)人。是中共第十五屆候補中央委員,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金山 (吉林) · 查看更多 »

王树增

王树增(),生于北京,是中國共產黨党员,碩士學歷,中華人民共和國国家一级作家。现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主任,少将。.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树增 · 查看更多 »

王正均

王正均(),中國共產黨員,福建省閩海道閩侯縣人,福華中學畢業,福州新聞檢查處辦事員,受聶曦介紹成為吳石中將副官,吳石為中國共產黨台灣內部蒐集情報,由王正均傳遞情報與陳寶倉,1950年3月遭逮捕,王正均被判處死刑,1950年8月10日槍決於馬場町。.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正均 · 查看更多 »

王振民

王振民,河南新密人,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州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行政法学、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5年起,任教于清华大学法学院。1993-1995年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学习并进行研究工作、2000-2001年在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做傅爾布萊特計畫高访学者。2006年2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委员。2011年入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振民 · 查看更多 »

王明

王明(),男,原名陈绍禹(一说陈绍玉),字露清,安徽金寨县双石乡(现属安徽六安市)码头村人,中國共產黨前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明 · 查看更多 »

王晓波

王曉波(),生於中華民國江西省鉛山縣,曾任教台灣大學哲學系、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主要研究中國哲學及臺灣史。海峽評論出版社創辦人,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和評論多次發表於台灣的《聯合報》和《中國時報》,也擔任台灣《海峽評論》總編、香港《亞洲週刊》特約評論員、香港鳳凰衛視評論員、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等職務。 曾以麥立為筆名在雜誌上發表文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王晓波 · 查看更多 »

灵光寺 (北京)

灵光寺是位于北京石景山区觉山(俗称“虎头山”)东麓的一座汉传佛教寺院,是八大处的第二处,现位于八大处公园内。 寺内原有“招仙塔”,后毁于八国联军的炮火。僧人从该塔遗址发现了佛牙舍利一枚。后为收藏佛牙舍利,又于1964年建成了“佛牙舍利塔”。.

新!!: 中國共產黨和灵光寺 (北京) · 查看更多 »

獨裁政體

裁政體又稱獨裁體制,是政治學概念,指由一個人或少數人集團,擁有絕對政治權力而不受憲政與法律限制的政體。這種一人或少数人统治的體制,和「多数人的统治」的民主相對立。獨裁體制的統治權常由一人或一集團所壟斷,通過不同的鎮壓機制來發揮其政治權威。 獨裁體制會導致集權和極權,並違反人民主權原則,違背及權力分立和制衡等政府組織原則。近代以來的政治理論都反對獨裁政體,認為此類政體侵害和違背民眾利益,甚至危害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世界史上,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當時不少學者將独裁政體分為四類型:憲政獨裁、共產獨裁(名義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反革命獨裁及法西斯獨裁,然而世界各地發展出許多不同於這些類型的獨裁如宗教獨裁、家族獨裁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獨裁政體 · 查看更多 »

珠海學院

海學院(Chu Hai College of Higher Education,簡稱CHCHE)是香港一所具有學士學位頒授資格的認可專上學院,同時與台灣、中國大陸或海外大學合辦課程,開辦一系列學士、碩士、博士課程。 因其名稱與位於廣東省的珠海市同以「珠海」一詞起名,外界容易將兩者混淆。唯據官方指出,學院1947年創校並取名珠海,乃冀學生能若「珠」之晶瑩璀璨,如「海」之浩蘊深藏,比起1979年才建市的珠海市更早起用「珠海」之名,與珠海市除名稱相近外沒有任何關係。該校更為香港歷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專院校。.

新!!: 中國共產黨和珠海學院 · 查看更多 »

現代史

代史(Modern history),又譯為近代史,指現代(又譯近代,modern period,modern era)這個歷史時期的歷史。在西方,現代普遍被定義為中世紀之後的歷史時期,約開始於16世紀。現代可以被進一步區分為近世(Early modern period)與現代晚期(late modern period),這兩個時期以法國大革命及工業革命作為分界。在現代史之中,與現在時間緊密相關的歷史,稱為當代史(Contemporary history)。 近代和現代合稱近現代,即以近代為現代之前的一個時期;但有時近代和現代沒有截然的含義區別,視為同義,相互替代使用。.

新!!: 中國共產黨和現代史 · 查看更多 »

現代人報

《現代人報》,是存在於1985年至1994年的一份廣東省報章。初為周報,經歷過八十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的政治動蕩。香港商人于品海於九十年代與《現代人報》成立合資公司,報章遂改為日報直至被中共勒令停刊。.

新!!: 中國共產黨和現代人報 · 查看更多 »

現代詩論戰

代詩論戰,又稱為關唐事件,是台灣在1972年至1974年間,針對現代詩創作風格的爭論事件。源於關傑明、唐文標等人撰文批評當時台灣詩壇過度模仿西方現代詩,具有逃避現實之傾向。由於其批評全面且措詞嚴厲,引發包括顏元叔、余光中、葉珊(楊牧)、張錯等人在內的反擊,擴及整體詩壇。關、唐之文當時雖受到較大的批評,但其論點在論戰結束後,仍引發台灣現代詩創作風格的轉變。.

新!!: 中國共產黨和現代詩論戰 · 查看更多 »

磨盤山戰鬥

山戰鬥發生於1931年2月15日-2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今弋阳县磨盘山乡一带)。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磨盤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国家列表

会主义国家列表列出了過去及目前自稱實行社会主义的國家。大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受到蘇聯的影響而實施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們使用大致相同的“社會主義”定義,在通往共產主義的道路上稱自己為社會主義國家。出於這個原因,西方人士大多稱之為“共產主義國家”(雖然社會主義國家本身並不使用這個名字)。事實上,“社會主義”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在許多情況下,其確切意義並不容易被解讀。 历史上共出现过几十个社会主义国家。 目前,世界上共有14個國家在憲法中規定本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其中有4个以共产党为法定执政党並奉行馬克思列寧主義(、、、)。.

新!!: 中國共產黨和社会主义国家列表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荣辱观

会主义荣辱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的價值觀,胡锦涛2006年3月4日下午在參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的“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讲话中提出的,一般又称为“八荣八耻”。据官方解释,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被评为2006年春夏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之一。 Eight Honors and Eight Shames sign.jpeg|海口車站前的標語 File:上海市鲁迅公园入园不远处的八荣八耻.JPG|上海市鲁迅公园入园后不远处可以看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刻板 File:CPChonorAndShame.jpg|廈門市某公共場所電子屏幕播放八榮八恥標語.

新!!: 中國共產黨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行动

會主義行動(Socialist Action),簡稱社义行动(SA),是香港的一個托洛茨基主义組織,是工人國際委員會香港支部。该組織自稱採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和分析,致力于在政治上重新武裝工人階級、組織工人階級,為社會主義世界而奮鬥。该组织反對由资本家支配的中國共產黨獨裁體制,並稱其將中國變為「世界血汗工廠」,貧富懸殊為世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该组织主張為中國工人建立具戰鬥性的獨立工會,以反對資本剝削及專制統治。该组织与梁国雄领导的四五行动关系密切,梁国雄也被认为是该组织的实际领导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社会主义行动 · 查看更多 »

祁濟時

祁濟時爵士,KCMG(Sir Michael David Irving Gass,),英國殖民地官員,1965年9月至1969年1月出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及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1969年3月至1973年10月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 祁濟時在1939年加入殖民地部,早年於西非黃金海岸政府供職,官至內政部常務次官。在1958年至1965年間,他調任英屬西太平洋高級專員公署布政司,此後出任香港輔政司。在輔政司任內,他與何禮文及姬達等港府官員應對六七暴動,並在1967年6月至9月期間暫代戴麟趾爵士署任港督一職,設法主持大局。在暴動期間,他對滋事的左派份子採取強硬態度,從而有效控制局勢,但也因此成為左派陣營口誅筆伐的主要攻擊對象之一。祁濟時在1969年卸任前夕獲英廷授予KCMG勳銜,以肯定他在任輔政司期間的表現。 祁濟時在1973年結束殖民地生涯,返回英國定居,晚年曾於1977年至1981年間出任森麻實郡議會議員,並熱心參與研究森麻實郡的地方歷史。祁濟時與妻子伊利沙伯·艾克蘭-胡德在1975年結婚,其妻也曾任郡議員,1998年至2015年出任森麻實郡郡尉。.

新!!: 中國共產黨和祁濟時 · 查看更多 »

祁愛群

祁愛群(),江蘇靖江市人,中國共產黨員。先後於畜牧局擔任政工科科長、由那曲地委組織部下派到班戈縣任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為班戈縣組織人事工作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積極而重要的貢獻。 2003年12月13日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終年40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祁愛群 · 查看更多 »

福壽鎮戰鬥

福壽鎮戰鬥發生於1931年1月2日-3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福壽鎮戰鬥 · 查看更多 »

福州战役

福州戰役,是1949年间,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一场战役。中國共產黨领导的解放军為攻取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對中華民國陸軍所發起的攻勢,歷時一星期,解放军以優勢兵力攻取此地。 在1949年上半年,解放军已占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4月至6月的渡江战役则使解放军完成对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占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经济中心上海相继沦陷。8月5日,驻守福州的国军有五个军计十三个师,约为六万人。指挥官为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和第六兵团司令李延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福州战役 · 查看更多 »

福建薌劇

福建薌劇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的臺灣歌仔戲分支。臺灣歌仔戲在回傳入福建後,在當地稱為薌劇。歌仔戲在台灣正式成型時,傳採用中國福建漳州一帶的「歌仔」;「歌仔」又稱「雜錦歌」、「什錦歌」、「錦歌」。錦歌是什錦歌之簡稱;1953年,中國福建省文化廳決定將流傳於漳州九龍江,又稱薌江,當地的臺灣歌仔戲正式稱為「薌劇」。編印發行《閩南民間音樂資料彙刊》時,因「什錦」一詞過於粗俗,書中略稱為錦歌。以早在閩南有歌仔,沒有「錦歌」。而九龍江在龍海縣石碼地域一段被稱為錦江。因政治考量,曾刻意稱當地的歌仔為「錦歌」,並視之為歌仔劇的根源)。乃是吸收民間小戲與民謠曲調而來,以七字或五字組成一句,每四句組成一段,由方言俚語演唱來說故事的一種民歌.

新!!: 中國共產黨和福建薌劇 · 查看更多 »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福建金門地方法院,是中華民國的三級法院之一,位於中華民國行政區劃中的福建省金門縣,屬於普通法院,通常又被簡稱為金門地方法院或金門地院。.

新!!: 中國共產黨和福建金門地方法院 · 查看更多 »

福爾摩沙 (雜誌)

《福爾摩沙》(フォルモサ),是一種台灣日治時期的日文文藝雜誌,其發行機關是一群台灣留日學生在1932年3月20日東京所成立的「台灣藝術研究會」,成立宗旨為「以圖台灣文學及藝術的向上為目的」。.

新!!: 中國共產黨和福爾摩沙 (雜誌) · 查看更多 »

秦德君

德君,四川忠县(今属重庆)人。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以“秦文骏”为笔名在《国民公报》和《川报》发表《要求女子参政》,1923年在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学习,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0年自稱準備隨陈愚生去北京发展,出發前夕,在吴玉章家中晚宴踐行酒醉,遭《新蜀報》编辑穆濟波的性侵,曾企图自杀,最後因懷孕不得已同居,後來育有二女。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冬,邓中夏派秦德君去西安從事地下工作,與當時的第二集团军总政治部副部长刘伯坚有短暫戀情,並生有一女。1927年春天,因騎馬坠马而結識郭春涛。1928年與茅盾前往日本並同居,當時茅盾已有家室,但生活並不美滿。茅盾當時的作品《虹》即是以秦德君及好友胡兰畦為原型。1929年9月胡風去东京的船上遇見秦德君,當時秦回上海墮胎,卻謊稱是替茅盾要版稅。兩人因家長介入分手後,1930年4月茅盾陪同秦回上海进行人工流產手术,茅盾回到原配孔德芷身边。這期間穆濟波曾來上海尋妻未果。1934年與劉湘的參謀長王心衛結婚。1940年與国民党中央委员郭春涛结婚。文化大革命期間,從樓上被推下,以致腿斷傷殘,入秦城监狱。1975年4月5日出狱。1999年,以94岁高齡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秦德君 · 查看更多 »

秧歌 (小說)

《秧歌》是張愛玲於1955年創作的小說,描寫小村莊農人金根一家在飢餓之中掙扎求存的故事,反映了土改後中國大陸的農村生活。小說最初以英文寫就發表,後由張愛玲本人譯成中文。.

新!!: 中國共產黨和秧歌 (小說) · 查看更多 »

科学大纲

以下大綱是科學的主題概述: 科学(Science,Επιστήμη)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對現象(原來指自然現象,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進行歸因的学科。科学活动所得的知识是条件明确的(不能模棱两可或随意解读)、能经得起检验的,而且不能与任何适用范围内的已知事实产生矛盾。科学原仅指对自然现象之规律的探索与总结,但人文学科也被越来越多地冠以“科学”之名。 人们习惯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传统的自然科学主要有生物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和天文學。逻辑学和数学的地位比较特殊,它们是其它一切科学的论证基础和工具。 科学在认识自然的不同层面上设法解决各种具体的问题,强调预测结果的具体性和可证伪性,这有别于空泛的哲学。科学也不等同于寻求绝对无误的真理,而是在现有基础上,摸索式地不断接近真理。故科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偏差的纠正史。因此“科学”本身要求对理论要保持一定的怀疑性,因此它绝不是“正确”的同义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科学大纲 · 查看更多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又稱秋收暴动、秋收起事,是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按《中央關於湘鄂粵贛四省農民秋收暴動大綱》所規劃的一連串的暴動,是一個涉及四省的全盤暴動計畫,毛澤東並未參與決策,且參與領導的僅僅是湖南、江西邊界的湘南一路,此外湖南還有兩路:湘東(中)、湘西。至於湖北,則計畫有七處暴動。 據統計,當時中共在中國各地發動了大小100多次武裝暴動,遍及14省140餘縣(市)。規模和影響較大的還有湖北鄂中、鄂西特委於1927年9月領導的沔陽、監利、公安等縣的暴動;1927年10月有馮平領導的海南島暴動、馬尚德(楊靖宇) 領導的河南確山暴動、唐澍等領導的陝西清澗暴動;1927年11月有吳光浩領導的湖北黃麻暴動、曾天宇領導的江西東固等地的暴動;1927年12月張太雷等領導的廣州暴動。秋收暴動延伸到1928年還有方志敏等領導的江西弋橫暴動;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暴動;賀龍、周逸群領導的湖南桑植暴動;朱積壘等領導的閩西暴動,劉志丹、唐澍等領導的陝西渭華暴動;彭德懷等領導的湖南平江暴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秋收起义 · 查看更多 »

程潛

程潛(),字頌雲,中国湖南醴陵人,同盟會元老,國民革命軍一級陸軍上將。北伐战争時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軍長,抗戰時第一戰區司令長官。1948年時曾參選中華民國副總統,但未成當選。 1949年年中在長沙向共產黨投诚,同年出席北京全国政协。其後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員長,湖南省省長、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1968年4月5日病逝北京。.

新!!: 中國共產黨和程潛 · 查看更多 »

章麗曼

麗曼(),生於中國江西,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因列名在中共地下人員名單中,遭到逮捕後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章麗曼 · 查看更多 »

端午節 (華人)

華人的端午節,是華人的四大传统節日之一,与东亚其他地区的端午節节庆同样源于中国古代的端午节传统。端午節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慶祝,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加入紀念多位中國歷史人物的內容,最廣為人知的是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1939年,抗日戰爭烽火正燃之際,重慶文藝界抗敵協會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於是議定每年端午節屈原逝世之日為詩人節。有些說法則與吳國大夫伍子胥有關,而非屈原。端午节在各地有各种传统别称,包括“端陽節”、“重五”、“龙舟节”、“龙船节”、“双五节”、“肉粽节”(闽南地区使用)、“粽子節”等。此外,由于上述历史上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内容,华人的端午节文化和东亚其它地区的节庆文化出现区别,因此到了现代,为了区分其他地区的端午节,华人的端午节有時被稱為“中華端午節”,即華人所過的端午節,或稱“中國端午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端午節 (華人) · 查看更多 »

端传媒

端传媒(Initium Media)是一间总部位于香港的综合类新闻机构,以移动应用和网站作为主要传播平台。 端传媒的网站和移动应用于2015年8月3日正式上线。“端”字源于《孟子》,取“开端”之义:“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端传媒以调查报导、深度特稿、数据新闻作为主打内容,同时提供要闻精选、思想评论、文化与生活方式、亲子等综合类内容。目前分为“端闻”、“观点”、“国际”、“香港”、“大陆”、“台湾”、“风物”、“城市”、“亲子”、“影像”、“旅行” 11个频道。 端传媒执行编輯张洁平曾担任《亚洲周刊》记者、《阳光时务周刊》执行主编、《號外》副主编。 截至2016年4月,端传媒网站每月约有200万独立访客(UV)造訪,移动端应用被下载超过11万次。.

新!!: 中國共產黨和端传媒 · 查看更多 »

第三勢力

在兩黨制的國家裡,第三勢力指的是形成兩黨制下的政治體制中,兩大政黨以外的政治力量,但相關政治力量的立場並不等于中间派、甚或等于極左派及極右派。.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三勢力 · 查看更多 »

第三国际

共产国际(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缩写为Коминтерн),通称第三国际(Третий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是一个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1919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成立,总部设于蘇聯莫斯科。1943年5月15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作出《关于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并于5月25日公开宣布《解散共产国际的决议》,声言这是为了适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便于各国共产党独立处理问题。.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三国际 · 查看更多 »

第三次英山戰鬥

英山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1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三次英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

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成立後所召開的第一次例行會議,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3月29日—5月1日在南京國民大會堂舉行,主要內容為按照中華民國憲法選舉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該次会议与两年前的制宪国民大会,是国民大会仅有两次在中国大陆举行的會議,以後國民大會的歷次會議均在台北舉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 · 查看更多 »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次大戰、一戰,或稱歐戰;World War I、WWI、Great War、First World War;la première Guerre Mondiale、la Grande Guerre)是一場於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主要發生在歐洲的大戰,然而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被捲入這場戰爭,史稱「第一次世界大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这场战争被直接称为世界大战。由于主要戰場於歐洲大陸,故此20世紀早期的中文經常稱之為“欧战”。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奥匈帝国、鄂圖曼帝国及保加利亚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比利时、中國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戰爭的導火線是發生於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及其妻子索菲亚被塞尔维亚激进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身亡。戰線主要分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西線(英法對德作戰)和南線(包括塞爾維亞對奧匈、保加利亚作戰的巴爾幹戰線,奥斯曼土耳其对俄国的高加索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的美索不达米亚战线、奥斯曼土耳其对英国、阿拉伯的巴勒斯坦战线等等),其中以西線最为慘烈。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强的戰爭之一,約6,500萬人參戰,約2,000萬人受傷,超过1,600萬人喪生(约900万士兵和700万平民),造成嚴重的人口及經濟損失,估計損失约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除美洲與亞洲外,歐洲各國均受到重創,特別是戰敗國如德國等等還要面對巨額賠款,埋下第二次大戰的種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南豐戰鬥

南豐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南豐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宜黃戰鬥

攻擊宜黃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宜黃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上饒戰鬥

上饒戰鬥發生於1932年11月8日-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上饒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本條目涵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期間(1918年-1939年),包含軍事衝突、外交折衝、政治角力及各式條約的簽訂等等,影響或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年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二次世界大戰參戰國是指一切直接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事或受戰事影響的國家及地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列表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建寧戰鬥

建寧戰鬥發生於1931年5月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閩西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建寧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国共内战

二次国共內战發生於1945年至1949年間 ,是中国国民党领导的中华民国国军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之间为争夺中国统治权而进行的内战。 抗日戰爭結束后,摩擦不斷的國共雙方開始在重慶展開談判並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然而谈判很快破裂,内战全面爆发。在戰爭初期,國軍一度取得全面優勢,佔領中共所控制的張家口和延安等戰略要地。然而到1947年初,在土地改革等一系列成功政策幫助下,解放军逐步取得戰爭主動權,開始局部反攻以對抗國軍的重點進攻。及至1947年中,在挺進大別山後,中共更完全取得整場戰爭的主動權,戰局至此逆轉。解放軍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擊敗國軍,渡過長江,並在控制中国大部分地区後,於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政府则退往臺灣,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相隔台灣海峽对峙,並長期在中國大陸(尤其是福建省)沿海爆發衝突,互有勝負。1979年後,海峽两岸关系才開始缓和,至此兩岸雙方再未發生戰事。迄今,内战戰火虽已停止,然而随着两岸政治情勢的变化,军事紧张局面亦时有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交戰雙方至今從未有正式的停戰協定或和約,因此廣義的來說,目前海峽兩岸仍然處於戰爭狀態。.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国共内战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銅鼓戰鬥 (國共內戰)

銅鼓戰鬥發生於1932年6月10日-6月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銅鼓戰鬥 (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黃安戰鬥

黃安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11日-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一帶黄安县(今红安县)。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黃安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鉛山戰鬥

鉛山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29日-10月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鉛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英山戰鬥

英山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24日-9月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英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樂安戰鬥

樂安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1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樂安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洪湖戰鬥

洪湖戰鬥發生於1931年1月1日-1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二次洪湖戰鬥 · 查看更多 »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共有2885人,任期由1975年1月至1978年2月。 1970年3月13日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通過由周恩來草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選舉的決定》及關於四屆人大代表名額分配問題的兩個協商方案。會上,對《決定》和兩個協商方案作了說明。次日,致信毛澤東、林彪,報告政治局商議情況,並提出:代表中非中國共產黨黨員者不應少於百分之四十,愛國人士不應少於一百人,洛甫、稼祥等均需安排。同日,毛澤東批示:同意中央的部署。林彪批示:完全同意主席批示。.

新!!: 中國共產黨和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查看更多 »

签证

簽證(Visa,源自charta visa,意為必須看到的文件)是一个國家或地区的行政机关在非本国或地区的公民所持的護照或其他旅行证件上的签注、盖印、附文(如另纸簽証),以示允许其出入本国国境(或者经过其国境前往第三国)的手续。有时一国政府会对另一国家的公民推出簽証优惠政策,有時是單方面的,以便於進行人員交流。.

新!!: 中國共產黨和签证 · 查看更多 »

簡吉

簡吉(),是一位生於臺灣高雄鳳山的社會運動者與政治人物。他曾於臺灣日治時期加入臺灣共產黨,又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二二八事件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後犧牲於1950年代白色恐怖之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簡吉 · 查看更多 »

籍贯

籍贯主要指自己家族開始發生繁衍的主要地域。中國古代所謂籍贯通常指父親與祖父的長居地,大至國或省,小至縣市或村、里等聚落均可以成为籍贯。在現代社會中則有比較寬廣的涵義,除以上定義外也可以指本人出生或長居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籍贯 · 查看更多 »

米爾頓·佛利民

米爾頓·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是美國經濟學家,以研究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經濟史、統計學、及主張自由放任資本主義而聞名。1976年取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揚他在消費分析、貨幣供應理論及歷史、和穩定政策複雜性等範疇的貢獻,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家之一。 佛利民是《資本主義與自由》一書的作者,在1962年出版,提倡將政府的角色最小化以讓自由市場運作,以此維持政治和社會自由。他的政治哲學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優點,並反對政府的干預。他的理論成了自由意志主義的主要經濟根據之一,並且對1980年代開始美國的罗纳德·里根以及許多其他國家的經濟及貨幣政策有極大影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米爾頓·佛利民 · 查看更多 »

米谷 (漫畫家)

米谷(),原名朱祿慶或朱吾石,浙江海寧人,是上海著名現代漫畫家。 他於1946年開始以「米谷」等筆名發表作品。米谷的漫畫創作生涯開始於1930年代中,以漫畫享譽畫壇則要到1940年代時期。這時期米谷創作的漫畫,內容緊抓當時的政治題材,諷刺時弊,備受關注和好評。從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米谷的漫畫在中國和海外都產生過廣泛影響。著有作品集《米谷漫畫選》及連環畫《少年毛澤東》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米谷 (漫畫家) · 查看更多 »

米脂县

米脂县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古名银州,县城位于无定河东岸。黄土高原地貌。面积1212平方公里,人口约23万(2005年)。邮政编码718100。县人民政府驻银州镇。.

新!!: 中國共產黨和米脂县 · 查看更多 »

粉嶺機場

粉嶺機場(Fanling airstrip)曾經位於香港新界粉嶺軍地馬場裡的小型簡易機場,1949年由從英屬馬來亞調派到香港的英國皇家砲兵團建造,供輕型雙座位偵察機(spotter aircraft)使用,以監視集結在香港邊境的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動向。期後因為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緩和,停止使用,其跑道原址現在屬香港高爾夫球會的範圍裡的9號賽道(fairway)。.

新!!: 中國共產黨和粉嶺機場 · 查看更多 »

紀守常

紀守常(Giger Alfred,),達悟名 Si Sasagazo(「舉揚起的人」之意),生於瑞士,天主教神父與傳教士,隸屬白冷外方傳教會。為傳播天主教,長年深入蘭嶼達悟人日常生活,提供他們心靈、物資及教育幫助,而被稱作「達悟之父」或「蘭嶼之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紀守常 · 查看更多 »

綏遠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綏遠省,是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6月成立的省級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於1954年撤銷,前後存在5年多。.

新!!: 中國共產黨和綏遠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綏靖公署

綏靖公署是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時期設置之機關。簡稱綏署,是在作戰區域或非作戰區負責指揮局部戰爭,組織訓練兵員,徴集軍糧,並全權指揮其所轄省縣級行政機關,以區域或綏靖公署所在地為名稱。中華民國國軍為了進攻中國共產黨,劃全國為若干綏靖區,在區中心城市設綏靖公署,除負責指揮軍事外,還控制區內政治、經濟和社會活動。綏靖公署在戰區指揮所轄省縣行政機關,按《綏靖公署組織條例》設立,負責訓練兵員、征集軍糧等戰爭事宜。.

新!!: 中國共產黨和綏靖公署 · 查看更多 »

經扶黃安戰鬥

經扶黃安戰鬥發生於1932年12月7日-1933年3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鄂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經扶黃安戰鬥 · 查看更多 »

經扶戰鬥

經扶戰鬥發生於1933年3月6日-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經扶戰鬥 · 查看更多 »

红色

紅色,是以通過能量來激發觀察者的可見光譜中長波末端的顏色,波長大約為630到750納米,類似於新鲜血液的顏色,是三原色和心理原色之一。普通人是無法看到波長長過紅色的射線,而這類射線一般被稱為紅外線。.

新!!: 中國共產黨和红色 · 查看更多 »

红色中国

红色中国意指由共產黨統治和控制下的中國,可以是下列意思:.

新!!: 中國共產黨和红色中国 · 查看更多 »

约瑟夫·史迪威

约瑟夫·华伦·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出生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美國陸軍四星上將,曾經在二次大戰期間駐中國接近三年,任駐華美軍司令,東南亞戰區副司令,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支援中國物資等職務,後因與委員長蔣中正關係破裂而離任,1946年在旧金山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约瑟夫·史迪威 · 查看更多 »

罗保铭

羅保銘,天津人。男,汉族。1969年5月参加工作,197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天津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中文专业毕业,南開大學明清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第十五、十六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曾任海南省省長、中共海南省委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罗保铭 · 查看更多 »

罗清泉

罗清泉(),湖北江陵人,大學學歷。曾任湖北省省長、中共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罗清泉 · 查看更多 »

网络主权

網路主權是一种认为在虛擬的国际網路上實際存在著領土主權與國家法治的观点与主张,因而主张「一個國家的網路系統,政府有管理的權利、也應該由一國法律所管控,不容外國干涉與入侵」。 联合国方面立場則是2013年6月第六次联合国大会通过“从国际安全的角度来看信息和电信领域发展政府专家组”所形成的决议,决议第20条规定“国家主权和源自主权的国际规范和原则适用于国家进行的信息通讯技术活动,以及国家在其领土内对信息通讯基础设施的管辖权。”该条间接确认网络空间的国家主权。.

新!!: 中國共產黨和网络主权 · 查看更多 »

美國反中情緒

美國反中情緒自十九世紀後期就已經存在,其中包括黃禍論和冷戰期間的麥卡錫主義。現代美國的反中情緒是中國崛起的產物。反中情緒或反華是一個政治術語,指對中國(現一般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外交政策、文化等其他領域的反對甚至敵視的態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美國反中情緒 · 查看更多 »

美軍觀察組

美軍觀察組(United States Army Observation Group),俗稱「迪克西使團」(Dixie Mission),是美國首次嘗試與當時在延安的中國共產黨及其八路军建立官方關係。使團從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44年7月22日開始,到1947年3月11日結束。.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美軍觀察組 · 查看更多 »

美援

美援指的是美利堅合眾國對中華民國的援助貸款。.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美援 · 查看更多 »

羅宇

羅宇()是前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大將的第二个儿子,小名羅猛猛。1988年授大校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裝備部航空裝備處處長。 羅宇1944年10月18日出生於延安王家坪,1963年考入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1989年,羅宇將軍在出席法國航空展時,因不滿中國共產黨指使解放軍武裝部隊於六四事件鎮壓學生和百姓而逾期未歸,後憤而提出辭職。1990年,與香港影星狄娜結婚。 2015年以出版和言論參與中國大陸的民主運動, 蘋果日報 (香港), 2015年12月03日, 蘋果日報 (台灣), 2015年10月13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羅宇 · 查看更多 »

羅范椒芬

羅范椒芬 (Fanny Law Fan Chiu-fun,),前香港教育統籌局局長、常任秘書長及廉政專員,現任行政會議成員及香港科技園董事局主席。2007年捲入教育學院-中文大學合併風波,被指控干預學術自由,法定調查委員會裁定她「行為不當」後她辭職,但旋即在2008年1月當選為第十一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二屆連任。2009年,獲選為香港大學理學院傑出畢業生。 現為新民黨黨員,曾任梁振英競選辦公室主任及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而她於2012年元旦邀請民協前區域市政局議員嚴天生辦公室員工跳槽至梁氏競選辦任特別顧問來專責民生事務。2012年7月1日,曾稱「不會加入政府」的羅范椒芬加入梁振英的行政會議,而她現職中電控股及中國聯通董事。.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羅范椒芬 · 查看更多 »

羅東聖母醫院

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通稱羅東聖母醫院,是一間設立在臺灣宜蘭縣羅東鎮、由天主教靈醫會主辦的醫院。.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羅東聖母醫院 · 查看更多 »

羅湖站 (香港)

羅湖站(Lo Wu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一個鐵路車站,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羅湖,是港鐵系統中最北端車站。羅湖站位處邊境禁區內,鄰近深圳河及梧桐河交界處,其附屬出入境管制站(「羅湖管制站」)接駁中國內地的羅湖口岸;過境乘客必須持有有效旅遊證件,非過境乘客須持有指定分區的邊境禁區通行證(俗稱禁區紙),而前往管制站的非過境乘客則需另外持有由港鐵簽發的「羅湖站限制區通行證」才可使用此站。未持有有效證件者前往此站可能會被檢控。.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羅湖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羅文欽

羅文欽(),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民主進步黨黨員,桃園縣議會第17屆議員,曾任平鎮市前市長李月琴祕書室專員、民進黨平鎮市黨部執行委員、民進黨桃園縣議會黨團副總召集人、桃園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副理事長、平鎮國際青年商會2004年會長。2013年1月於開南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畢業,碩士論文是《罹患精神官能症教師處理機制之研究:以桃園縣中小學為例》,指導教授是黃適卓。.

新!!: 中國共產黨和羅文欽 · 查看更多 »

翁廷俊

翁廷俊(),台灣醫學家,桃園龍潭烏樹林人,祖籍清帝國廣東潮州府普寧縣(今中國廣東普寧市),能說流利鶴佬話、客家話、日本語。 醫學專門著作以外編有《客語辭典》、《台灣龍潭翁氏祖譜》。 龍潭公學校、台北州立基隆中學校(現在基隆中學)卒業,考進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 1937年台北帝國大學附屬醫學專門部(原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卒業,進入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第一內科研修,師承小田俊郎先生。 1945年以〈依雞血球法而做的網狀組織內皮細胞系機能之實驗性研究〉得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45年10月末國民政府請杜聰明接收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台灣人醫師投票選出李鎮源、許燦煌、許強、賴肇東、翁廷俊5人協助杜聰明教授接收,11月15日完成,1945年12月國立臺灣大學成立,羅宗洛代理校長聘翁廷俊和許強為第一附屬醫院(現台大醫院)講師,李鎮源為熱帶醫學研究所副教授,許燦煌為醫學院講師,賴肇東為第一附屬醫院助教。 1946年與許強博士們領導台大醫院年青醫師3月22日起集體罷診抗議,羅宗洛代理校長在4月10日接見許、翁和林天賜、林天祐等醫師代表,接受訴求,4月11日起台大醫院恢復門診。 翁是1947年留用教授回日本後,台大醫學院第一內科最早期的本土師資之1和第2位台灣人主任(第1位是翁廷藩)。 接主任後在他的老師:研究漢藥的杜聰明先生支持和指導下,同時在台大醫學院試辦漢方科,以第一內科主任兼首位漢方科主任,不久漢方科停辦。 1947年與郭琇琮、謝湧鏡、蕭道應、許強、邱林淵等參加中國共產黨台北市工作委員會,成為地下黨員。 1949年6月辭第一內科主任行政職,仍任台大教職。 1950年5月13日台大醫院發生第三內科主任許強、眼科主任胡鑫麟、耳鼻咽喉科蘇友鵬、皮膚泌尿科胡寶珍4位醫師被捕的白色恐怖事件,翁教授當時剛好不在院內而沒有被捕,在傅斯年校長和杜聰明院長勸說下,選擇「自新」,1955年離開台大,自行開業。.

新!!: 中國共產黨和翁廷俊 · 查看更多 »

翁文灝

翁文灝(),譜名存璋,字詠霓,又字永年,號君達,又號愨士。浙江省鄞縣石塘(今寧波市海曙區高橋鎮石塘村)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學者,輔仁大學教授,是中國最早期的地質學家之一。對中國地質學教育、礦產開探、地震研究等多方面有傑出貢獻。翁文灝曾以名學者之身份在國民政府內任事,在抗戰期間主管礦務資源與及生產。1948年更擔任行憲後首任行政院長。不過在任期間推出金圓券,引起金融混亂和惡性通脹,聲名大壞而下台。1948年12月被中共列为第12号战犯。1951年從歐洲回到中國大陸,後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等職。1971年病逝北京。.

新!!: 中國共產黨和翁文灝 · 查看更多 »

習總書記的初心

《習總書記的初心》是中國中央電視台在2017年播放的短篇紀錄片,共三集,分為《梁家河篇》、《正定篇》和《寧德篇》,內容記錄中國共產黨現任總書記習近平年青時的生活和工作經歷。其中《梁家河篇》講述習近平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在陝西梁家河插隊當知識青年的生活經歷,而《正定篇》講述習近平在河北正定縣擔任黨委副書記和書記時期,另外《寧德篇》則講述習近平在福建寧德市擔任黨委書記的工作經歷。 「初心」一詞源自習近平在2016年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他提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外界認為該紀錄片是2017年下半年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十九大)前夕,中國官方媒體為習近平的核心地位做宣傳和造勢,是其形象工程的一部分。外界預計習近平除了會在中共十九大後連任總書記,繼續擔任最高領導人外,還會像前任江澤民和胡錦濤那樣將其指導思想寫進《黨章》裡。.

新!!: 中國共產黨和習總書記的初心 · 查看更多 »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或稱「習語錄」,是一本記載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講話內容的書籍。2014年版分為12個專題,2016年版分為16個專題,由中共官方的人民出版社和學習出版社联合出版。.

新!!: 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 · 查看更多 »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港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港,指时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到訪香港特別行政區。習近平第一次以黨和國家領導人身份訪問香港是2008年應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在7月6至8日到港,瞭解2008年奧運及殘奧馬術比賽的籌備情況,也藉此行了解香港社會的近況,並探訪香港市民。 2017年是香港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二十週年,2017年6月25日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正式發稿,習近平總書記將依慣例再次訪問香港特區。這將是他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當選總書記而成為最高領導人後首次到訪香港,也是繼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在2016年訪問香港後,連續兩年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級別的最高層領導人到訪香港。 習近平總書記和夫人彭麗媛在6月29日中午抵達香港,至7月1日完成香港特區政府就職典禮及監誓儀式後離開,訪問前後為期3天。習近平在香港期間將出席回歸20周年慶典活動,主持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和監誓,并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也出席多場官式活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香港 · 查看更多 »

省港大罷工

省港大罷工是一場在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在香港和廣州發生的大規模、長時間大罷工Carroll, John Mark Carroll.

新!!: 中國共產黨和省港大罷工 · 查看更多 »

眼球中央電視台

球中央電視台是臺灣一家網上媒體,成立於2015年8月5日,主要播出「央視一分鐘」系列新聞影片,主播為視網膜(本名陳子見),新聞以反諷的形式自稱「中華民國官媒」,模仿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報導形式製作如同新聞報導的惡搞影片及串流直播,報導內容以海峽兩岸政治、公共議題與反諷保守主義為主。.

新!!: 中國共產黨和眼球中央電視台 · 查看更多 »

看中國

《看中國》(Vision Times)是在美國和澳洲發行的綜合性中文,於2001年在美國紐約創立,除了在較大城市設有付費販售報紙,在一些華人社區也有設有免費報箱供人免費取閱,並在網路上有中文、英文、西班牙文等三種語文的新聞網站。其中文網站自述「報道最新社會焦點,從不迴避有爭議主題或妥協於政治壓力」、「推崇傳統中華文化和復興其理念,以促進中華民族發展為目標而不停努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看中國 · 查看更多 »

热地

熱地(,),男,藏族,西藏比如县人,1959年7月參加工作,196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黨校大專學歷。 曾先後歷任那曲地區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区黨委副書記、自治區紀委書記、自治區革委會副主任,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自治區政協主席、自治區黨校校長。1993年至1994年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1994年至2003年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Category:藏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Category: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Category: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西藏自治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Category:藏族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Category:西藏自治區政協主席 Category: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Category:中共那曲地委书记 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1年入党) Category:比如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热地 · 查看更多 »

热比娅·卡德尔

热比娅·卡德尔(維吾爾文:رابىيە قادىر,拉丁维文:Rabiye Qadir,),原先为一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商人,曾經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後來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向境外組織非法提供國家情報」罪名判處入獄,於2005年以保外就醫的名義遠赴美國。现在為海外異議人士、新疆獨立運動領袖,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定义为恐怖分子。熱比婭於2006年當选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第二屆主席,於2009年連任。她亦分別於2005、2006、2007、2009、2010年等多次獲提名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新!!: 中國共產黨和热比娅·卡德尔 · 查看更多 »

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簡稱統戰,是一種由共產主義者(或其他)採用的政治鬥爭方式,指聯合不同政治團體及社會各界的力量,為同一政治目的而共同奮鬥,其基礎理論由第三國際確立。通過統一戰線,共產黨人得以聯合不同的工農階級,推翻敵對的資本主義勢力。 這裏的統一戰線的意義,並非特指追求「國家統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統一戰線 · 查看更多 »

終極統一

在臺灣,終極統一(eventual unification)是對於臺海兩岸關係的一種論述,意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現狀雖為分治的兩個政府,但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將會重新統一為一個中國。衍生自台灣一個中國政策,在李登輝總統任內通過的《國家統一綱領》,取代先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政策,改為終極統一。 終極統一論的立場最終目標仍然是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兩岸統一,不支持永久保持台海現狀,但對於何時開始統一與如何進行的問題則態度迴避,近於支持維持臺海現狀。終極統一論者,反對一邊一國等推動台灣獨立主張,但也反對在現狀下直接進行政治談判與統一;他們設定了條件,希望在中國大陸成為自由、民主社會之後再行統一,在大陸方面未完成民主轉型前,反對設定時程表,來達成中國統一的急統主張。.

新!!: 中國共產黨和終極統一 · 查看更多 »

炎黄子孙

子孙,也称黄炎子孙,中國術語,意指追認炎帝與黃帝為先祖的族群。 黃帝、炎帝爲中国古代文獻記載的人物,儘管尚未有考古學證據,華夏民族的血緣先祖常被認為是黄帝和炎帝的後代。傳統中國帝王爲天下思想,所謂天子「莅中國而撫四夷也」,天子不僅是中國的首領,也是四夷的首領,《史記》記載「黃帝居中,四夷賓服」。後來,不論是虞夏商周的華夏族,還是夷蠻戎狄的“四夷”族,都視黃帝爲“高祖”,自稱爲“黃炎之後”、“炎黃後裔”。除了漢族,中原以外的其他許多族群也都以炎帝、黃帝爲祖先。 部份中國及日本皇朝的儀祀中亦有祀拜黄帝炎帝或炎黄合祀的記錄。 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产党都曾以此做為汉族等中國民族的代称或另稱。.

新!!: 中國共產黨和炎黄子孙 · 查看更多 »

炎黄春秋

《炎黄春秋》是一本综合中文月刊,1991年創刊,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编辑部在北京市西城區月坛南街69号。現任社長為贾磊磊(法定代表人),总编辑陈剑澜。 該刊及網站在過去一段時間在中国带有政治自由派色彩,代表建制内自由主义势力,与政治极左雜誌及网站《乌有之乡》立場及意見相左。該刊及網站主要刊載古今中外的歷史記述及評論文章,著者以中共元老、作家與學者為主,具有一定權威性;因其刊物多刊登有關中共黨史敏感事件的評論與時評文章,而文章時與官方的歷史結論有出入,或者主張黨內各項改革,故刊物內容受到關注,2015年《國防參考》刊發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龔雲撰文文章《「起底」〈炎黃春秋〉》;文章稱,《炎黃春秋》打着一些合法的旗幟,假借客觀公正之名,「對普通民眾特別是離退休幹部具有很大迷惑性和欺騙性」。文章還稱,《炎黃春秋》「抹黑毛澤東,抹黑英烈,虛無歷史,實際上是把新中國的歷史顛倒過去,為把中國拉回資本主義做輿論準備」;此篇文章在同年6月3日曾被解放軍報微博轉載並因此引發討論。 因管理层遭撤换,原制作班底于2016年7月17日宣布《炎黄春秋》停刊,但新的管理层仍继续出刊。.

新!!: 中國共產黨和炎黄春秋 · 查看更多 »

生產人民黨

生產人民黨,1933年11月20日福建事變後,領導事變的蔣光鼐、蔡廷鍇、陳銘樞、李濟深、黃琪翔等人召開會議,決定解散或脫離原有的黨派,以集體簽名的方式共同組織生產人民黨。會議通過了黨綱,,並公推陳銘樞為總書記。會後,當時在福建的脫離中國國民黨的分子,已解散的第三黨成員,少數的中國共產黨脫黨分子以及十九路軍部分軍官均參加了生產人民黨。生產人民黨成立後,並沒有開展大的活動,福建事變失敗後,該黨曾轉移到香港,存在一段時間即自行解體。.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生產人民黨 · 查看更多 »

田家英

家英(),原名曾正昌,笔名田家英,中国四川省成都市人,毛泽东主要秘书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田家英 · 查看更多 »

田弘茂

弘茂(),臺灣臺南市六甲區人,政治科學學者、政治人物,現任總統府資政,亦任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院長、台亞衛星通訊獨立董事、中華票券金融公司獨立董事及中興保全持股董事。曾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外交部部長、中華民國駐英國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田弘茂 · 查看更多 »

田凤山

凤山(),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祖籍山東蓬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技术学院(西安)自动控制专业肄业,大专学历。1970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委員。曾任黑龙江省省长,国土资源部部长等职。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撤销其党内职务并开除其党籍。2005年12月27日,因犯受贿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田凤山 · 查看更多 »

田磊

(),京劇演員,工生行,研究生文化,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國家1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在福建京劇院工作。 跟安雲武學馬連良派,其他師承還有李少春長子李浩天等。 在上海市戏曲学校學習京劇專業,1999年畢業,到福建工作至今,2007年得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碩士學位。 2009年5月18日得到第24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這1屆得獎演員裡最年青的1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田磊 · 查看更多 »

田成平

成平(),河北大名人。196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2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歷任青海省省長、省委書記,山西省委書記、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为原湖北省副省长田英之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田成平 · 查看更多 »

申鳳梅

申鳳梅(),河南省临颍县人。越調表演艺术家,艺名大梅,工生行,一级演员,她11岁学戏,14岁登台演出。其在戏曲中演绎的诸葛亮角色深入人心,曾被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誉为“中原活诸葛亮”。她被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馬連良收为女弟子。曾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河南省越调剧团团长、名誉团长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申鳳梅 · 查看更多 »

焦土政策

土政策(Scorched earth,又稱焦土作戰)是一種軍事戰略。此戰略包括當敵人進入或撤出某處時破壞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漢字中「焦土」的意思包括燒壞農作物來摧毀敵人的食物來源,古稱堅壁清野。這個戰術辭彙在現代使用上並不限於使敵人食物缺乏,還可以包括破壞遮蔽所、交通運輸、通訊與工業資源。 這樣的行動有可能會被位於敵軍佔領區的軍隊繼續貫徹執行,甚至是位在自軍佔領區的軍隊。這個詞彙常與「刀耕火種」弄混,後者並非是軍事戰略,而是一種農耕技術。它有可能會包含,但不會與懲罰性的破壞敵人的資源這樣的行為相同,因為「焦土」是比較「戰略」而非「戰術」的技巧。.

新!!: 中國共產黨和焦土政策 · 查看更多 »

焦裕禄烈士墓

裕禄烈士墓,是一座位於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焦裕祿生前曾任河南開封市蘭考縣的縣委書記,死後被批准为革命烈士;他起初葬於鄭州市烈士公墓,後來遂其遺願遷葬到現址,其墓是焦裕祿烈士陵園的一部分。焦裕禄烈士墓在文化大革命時一度被張欽禮等人用作懲處反對者。後來,不少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層領導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幹部到訪了焦裕祿烈士陵園;截至2003年4月,焦裕祿烈士墓共接待了超過500萬人次的訪客。2003年4月,焦裕祿烈士墓被增補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焦裕禄烈士墓 · 查看更多 »

焦裕禄故居

裕祿故居,是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焦裕祿年少時與祖父母、父母、兄長同住在一座四合院內,後在此結婚,其子女亦曾暫居於此。這座四合院佔地不足半畝,有三間正房和六間廂房,焦裕祿住在院內最小的一間屋。焦裕祿故居經整修後在2002年8月對外開放,先後列入淄博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由焦裕祿姪孫趙心艾看守。文化影響方面,博山邮政曾設計以焦裕祿故居為題的郵品,也有紀錄片和電視劇的製作人員在焦裕祿故居取景或考察。.

新!!: 中國共產黨和焦裕禄故居 · 查看更多 »

熊焱

焱(),華裔美國人、美國陸軍退役少校,生於中國湖南省双峰县,為中國持不同政見者及八九民運的學生領袖之一,后加入美国国籍,曾为美軍駐伊拉克的隨軍牧師。.

新!!: 中國共產黨和熊焱 · 查看更多 »

熱河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熱河省,為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9月成立的省級行政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於1955年7月30日撤銷該省,前後存在10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熱河省 (中華人民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牡丹江省 (解放区)

牡丹江省位於今日的黑龍江省東南部,為中國共產黨政权在東北所成立的省。省會為牡丹江市,存在于1947年8月18日至1948年7月9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牡丹江省 (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常簡稱為特殊兩國論或兩國論,是對於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關係現狀的一個主張,由時任中華民國總統李登輝在台北時間1999年7月9日下午接受德國之聲錄影專訪時提出,即1991年修憲後,中華民國政府已將國家領土範圍限定於台、澎、金、馬,正副總統與國會議員也僅由台灣選出,並也承認中共在大陸的合法性。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關係早就已經是「國家與國家」,或「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內部關係,因此無需宣布獨立。 1998年8月,成立『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召集多位年輕法政學者參與研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華民國主權如何與一個中國脫鉤』,研究報告於1999年5月完成。這篇報告,在前言中以歷次修憲來論述中華民國自成一個主權國家的法理基礎,並提出一步一步該如何實現維護台灣主權的整套計劃,包括修憲、修法與廢除國統綱領。此思想是台灣獨立運動一大流派之一,不過並未脫離「一個中國」的法理現狀,使部分台獨人士也表態反對,不過,此思想有利於此後民主進步黨執政時,以台灣前途決议文中承認台灣為主权独立的国家,国名為中華民國作為基調。.

新!!: 中國共產黨和特殊的國與國關係 · 查看更多 »

特木其勒圖

特木其勒圖,或稱滕吉勒吐,(,拉丁化:Temtselt Shobshuud 或 Temtsiltu Shobtsood),漢名席海明,(),蒙古族,原籍通遼市奈曼旗。畢業於內蒙古大學歷史系,曾組織學生游行示威,在1990年蒙古民主革命後流亡至蒙古國,1991年赴德國,為內蒙古人權保衛同盟主席,現任內蒙古人民黨主席。其妻陶利曾於1998年於北京機場被扣押遣返德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特木其勒圖 · 查看更多 »

牛犇

牛犇,原名张学景,出生于天津,现居上海,中国老一代著名电影演员,中國共產黨黨員,有“影坛长青树”的美誉。.

新!!: 中國共產黨和牛犇 · 查看更多 »

牛車水事件

牛車水事件(Kreta Ayer Incident)發生在英國殖民馬來亞時期,為海峽殖民地新加坡一起由政治運動引發的警民衝突。該事件據信由國民黨所計畫,並發生於1927年3月12日,亦即孫文逝世二周年之紀念日。當時亦有報紙稱此事件為「國忌日之慘劇」、「牛車水警局慘案」,中國共產黨方面則稱「南洋三一二慘案」。.

新!!: 中國共產黨和牛車水事件 · 查看更多 »

狄娜

娜(原名梁幗馨,),生於廣東興寧,籍貫廣東新會,已故香港影星,一生充滿傳奇,有「奇女子」之稱,狄娜此藝名依據當時香港文化的習慣,由其洋名Tina音譯而來。狄娜亦称“香江才女”,与白韻琹、俞琤和林燕妮等皆獲得香港才女的美譽。 狄娜於1962年加入影壇,以性感造型拍攝過多部電影,包括《七擒七縱七色狼》及《大軍閥》等。息影後轉到中國大陸發展航天及人造衛星事業。1970年代,狄娜棄影從商欠下巨額債務,1974年,為躲避債務返回中國大陸,研讀馬克思理論,同時宣佈自己破產,成為香港歷史上第一位宣佈破產的人士,以無產階級姿態參與文化大革命,於4年內還清所有債務,此舉當年轟動香港;2008年,狄娜在接受香港有綫電視《神州穿梭》採訪時初次透露她於1960年代爲中國共產黨搜集情報,後期與不少中國大陸高官商人的關係異常密切,經常進出中南海和北京航天城,也使其蒙上了神祕傳奇的色彩。.

新!!: 中國共產黨和狄娜 · 查看更多 »

盛世才

盛世才(),字晋庸,滿族,汉军镶黄旗人,中華民國陸軍將領,辽宁省开原盛家屯村人,中華民國新疆省政府主席,1933年至1944年间新疆军事、政治首長,有“新疆王”之称。盛世才早年為奉系軍人,後投靠新疆軍閥金樹仁,屢立戰功,1933年新疆發生兵變,陳中、白受之、鄭潤成、巴品古特等人驅逐金樹仁,盛世才乘機取得了大位。盛世才治下的新疆,虽未宣布独立,但完全脱离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的控制,那一时期的新疆,拒绝悬挂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而是悬挂盛氏政权的“六角星旗”。1941年1月,盛世才曾向苏联提议:成立突厥斯坦苏维埃共和国,脱离中華民國,加盟苏联。鉴于当时中苏的同盟关系,斯大林拒绝了这一提议。1943年,盛世才加入中國国民党,并表示“矢志拥护中央,尽忠党国,绝对服从领袖”。随后,盛世才取消了六大政策,六角星旗亦换为中國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但此后因國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对新疆用兵,盛世才开始采取对策,准备把中國国民党势力逐出新疆。为寻找退路,盛世才企图再次投靠苏联。他致电斯大林,要求重新加入苏联共产党和将新疆划为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但此时的蘇聯共產黨與斯大林已经对盛世才彻底失望,拒绝了他的要求,并把其电报转给了蒋介石。此时的盛世才,已是众叛亲离,怨声载道。蒋介石决定把盛世才调离新疆,另任农林部长,由朱绍良代理新疆省主席。1944年9月11日,盛世才离开新疆到重庆赴任。至此,盛世才在新疆历时11年5个月的军阀统治宣告结束。.

新!!: 中國共產黨和盛世才 · 查看更多 »

癲狗日報

《癲狗日報》(Mad Dog Daily),1996年由黃毓民創辦的香港私營中文報紙,該報有兩個圖標,其一是一隻戴上頸圈的老虎狗圖案,另一是黃毓民穿唐裝衫、腳踏在一隻陶瓷老虎狗頭上的照片。癲狗日報以「反共、反董(建華)」作賣點,也是當時其中一份短時間內停刊的香港中文報刊。2018年3月18日,癲狗日報推出網上版復刊。.

新!!: 中國共產黨和癲狗日報 · 查看更多 »

白立忱

白立忱(),回族,遼寧凌源人。197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4年8月參加工作,瀋陽農學院農機系農業機械化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曾任中共中央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黨組成員,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黨組成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白立忱 · 查看更多 »

白色恐怖

白色恐怖(White Terror)一詞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進行大規模鎮壓、槍殺革命黨與革命份子的恐怖統治時期稱之為「白色恐怖」。另一說則是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政府軍與巴黎公社政權對抗時,公社以紅色為代表色;政府軍以白色為代表色。法國政府軍以鎮壓與懲治行動公社,是為「白色恐怖」。.

新!!: 中國共產黨和白色恐怖 · 查看更多 »

百家争鸣

家爭鳴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百家争鸣 · 查看更多 »

百团大战

團大戰,又稱晉南遊擊戰、正太战役,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的一次游擊戰役,是由中國共產黨所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以下皆以八路軍稱呼)在1940年8月至10月间發動、以破坏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矿山为目的的破襲作戰。参加作战的中国军队包括八路军120师、129师和晋察冀军区與當地民兵。也是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之后參與較具規模的战役。中共宣稱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一百零五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戰爭期間日軍發動反擊戰剿滅周邊一帶的共軍根據地,受損的平漢鐵路、同蒲路、石太路、井陘煤礦區迅速恢復運作,隨後日軍以國軍為主要目標再次發動相關戰役。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正太铁道战役”的《战役预备命令》由八路军总部正式下发到晋察冀军区、第120师及第129师,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毛泽东审阅了此命令。命令中要求参战的部队最初预定22个团。8月20日晚20时,战役打响。随后众多未被命令参战的团陆续加入,其中不少团是37年后中国共产党在日占区和华北根据地当地扩编的,军饷与军火不在国民政府供给名册内,实际自备粮服军火,尤其是枪支、军服五花八门,训练和组织程度也不齐,更大量是没有军服拿起枪是兵放下枪即是民的民兵。其对日军袭扰压抑已久,开战后未等八路军总部命令即加入战斗。导致战役规模迅速扩大,彭德怀和左权也始料未及,更不用说身处延安的毛泽东,最终形成105个团的规模,因而更名为“百团大战”。.

新!!: 中國共產黨和百团大战 · 查看更多 »

百里渠

里渠爵士(,),英國殖民地法官,1971年至1973年擔任香港最高法院高級副按察司,跟時任香港總督麥理浩勳爵都是總督特派廉政專員公署(即廉政公署)得以在1974年成立的關鍵人物。 百里渠畢業於愛丁堡大學法學系,1937年至1942年在馬來亞和海峽殖民地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1942年2月逃出新加坡,並在英屬印度等地服役,至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他一度加入馬來亞的英方臨時軍政府從事司法工作,至1946年5月當地恢復英國民事管治為止。1946年12月,百里渠加入香港政府,歷任九龍裁判司、租務法庭庭長、高級檢察官和署理法律政策專員等職。他在1959年出任地方法院法官、1961年任最高法院副按察司、以及在1971年升任高級副按察司。1963年,他受命調查轟動一時的陳建建事件,對陳建建投訴被警方政治部拘留期間遭到毆打的指控展開研訊,最終他結論陳建建的指控不盡不實。 百里渠在香港最為人所知的事蹟,要算他在1973年6月受港督麥理浩委託,分別就涉嫌貪污受查的外籍前總警司葛柏成功潛逃返回英國的事件,以及就香港的貪污問題和相關的防貪法例展開獨立調查。百里渠隨後於同年7月和10月先後發表的兩份報告書,更是對廉政公署的成立起關鍵影響。他在第二份報告書中指出,「有識之士一般認為除非反貪污部能脫離警方獨立,否則大眾永不會相信政府確實有心撲滅貪污」,看法與銳意設立獨立肅貪機構的麥理浩不謀而合。廉政公署成立後,對於掃除香港當時積習已久的貪污風氣起重要影響。 雖然百里渠在發表兩份報告書後不久,便在1973年12月退休,但他在1975年再一次受麥理浩邀請,返港主持一個委員會,調查香港電話公司被外界批評內部經營不善和陷入財政困難的指責。在同年11月公開發表的報告書當中,他提出多項實質建議,使電話公司進一步受到港府的監管。退出港府後,百里渠於1978年至1989年歷任巴哈馬、伯利茲、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和百慕達的上訴庭庭長、以及直布羅陀上訴委員會委員等職。晚年的他在蘇格蘭家鄉隱居,直到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百里渠 · 查看更多 »

D·F·蘭杜

大衛·福瓊·「塔菲」·蘭杜,JP(,),英國及香港商人和政治家,1945年至1951年任怡和洋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期間於1946年至1951年和1946年至1950年分別兼任香港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和立法局首席非官守議員,返回英國後他在1955年至1965年任蘇格蘭皇家銀行主席。 蘭杜與怡和洋行關係密切,其父親大衛·蘭杜也曾任怡和洋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家族也屬於洋行創辦人威廉·渣甸的遠房後人。蘭杜擔任怡和主席的時候,正值二戰結束後百廢待興之時,可是鑑於中國大陸風雲色變,迫使怡和無法像戰前維持在中國大陸的龐大業務。此外,他於1947年參與創立香港航空,銳意拓展民航業務,但同樣因為地區局勢不明朗的因素而遇上挫折。 在香港擔任兩局議員期間,蘭杜多番批評港府施政,並特別反對港府在戰後重新開徵入息稅的建議,惟建議仍舊於1947年落實。此外,他任內於1949年主動在立法局動議辯論「楊慕琦計劃」,但他與該局其他非官守議員都認為直接改革立法局,比起港府方案中提出設立香港市議會的建議來得更為實際。然而,考慮到政局不穩和香港市民反應冷淡等因素,英政府最終於1952年宣佈不會對香港展開大規模的民主改革。.

新!!: 中國共產黨和D·F·蘭杜 · 查看更多 »

隨縣戰鬥

縣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15日-2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隨縣戰鬥 · 查看更多 »

花猶樹戰鬥

花猶樹戰鬥發生於1931年3月28日-31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今大冶市殷祖镇花犹树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花猶樹戰鬥 · 查看更多 »

蚌埠历史

本文叙述蚌埠自史前时期至今的历史。关于蚌埠的其他情况,见蚌埠市。.

新!!: 中國共產黨和蚌埠历史 · 查看更多 »

銅鼓戰鬥 (國共內戰)

銅鼓戰鬥發生於1931年3月5日-2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省西北铜鼓县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銅鼓戰鬥 (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

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是於2015年10月至12月期間,香港「銅鑼灣書店」五人陸續失蹤之事件。失蹤5人是該店母公司巨流傳媒有限公司的股東桂民海與呂波、業務經理張志平、銅鑼灣書店經營者李波以及店長林榮基。失蹤半個月到3個月後,全部人員證實身處中國大陸並受有關當局控制。特別是李波失踪案,因為除了他其他4人是在泰國與中國大陸失蹤的,但由於李波是在香港境內失蹤,因此格外受到香港與澳門社會的廣泛關注,質疑他是否被人強行由香港境內擄至中國大陸,及有否牽涉中國大陸官方人員跨境綁架。事件令香港人擔憂「一國兩制」、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及人身自由受到破壞。事件轟動國際,美國、加拿大、歐盟及日本等紛紛發表聲明表示關注,並要求中國解釋及釋放失蹤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員工失蹤事件 · 查看更多 »

韩长赋

韩长赋,黑龙江省宾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法学专业毕业。1974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六届中纪委委员,第十七届、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现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党组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韩长赋 · 查看更多 »

韩杼滨

韩杼滨(),黑龍江哈爾濱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中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副主任。現為中國法學會會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韩杼滨 · 查看更多 »

韶山铁路

韶山铁路,是中国湖南省湘潭市境内的一条支线铁路,由湘鄉市向韶站经银田站通往韶山市清溪鎮韶山站,全长21.4公里,在向韶站与沪昆铁路连接。目前归广州铁路集团管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韶山铁路 · 查看更多 »

韓德勤

韓德勤(),字楚箴,中華民國將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韓德勤 · 查看更多 »

韓斌

韓斌(한빈,),北韓政治家,延安派人,官至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及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韓斌 · 查看更多 »

鞍山鋼鐵集團

鞍山鋼鐵集團公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監管的中國中央企業,是中國大陸第三大鋼鐵國有企業,(2015年)計及民企中國第4大、產量世界第7大。集團從事採礦、選礦、煉鐵、煉鋼到軋鋼綜合配套,以及焦化、耐火、動力、運輸、冶金機械、建設、技術研發、設計、自動化、綜合利用。公司總部設在遼寧鞍山。.

新!!: 中國共產黨和鞍山鋼鐵集團 · 查看更多 »

螢火蟲 (電視劇)

《螢火蟲》(Firefly)是一部美國科幻電視劇,2002年9月20日於美國和加拿大首播,以傳統西部電影為原型,自然主義為設定,劇中大量使用中文,呈獻出一部與眾不同的科幻戲劇。此劇由喬斯·溫登自製自編自導,他與提姆·米尼爾(Tim Minear)共同擔任執行製片,他的製作公司「Mutant Enemy」也曾製作過電視劇《捉鬼者巴菲》和《夜行天使》。 《螢火蟲》最初在福斯頻道播映,播到第11集就遭停播,當時已錄製14集節目。此劇儘管短命,後座力卻著實驚人,不僅DVD銷售量開出長紅,還激起影迷龐大的支持運動。「溫登說:『這部電影本不該存在的,』他繼續說,『遭停播的電視劇沒有資格拍成電影,除非製片、演員和影迷能相信…這部電影意義空前。』」, 「福斯停播《螢火蟲》,激起網路影迷的強烈反彈,進而促成《衝出寧靜號》的拍攝」, 因此促成溫登與環球影業合作,將電視劇拍成電影,標題以劇中太空船為名,稱為《衝出寧靜號》。此劇首播集與電影同名,曾獲2003年艾美獎「影集類最佳視覺特效」的殊榮。 此劇時空背景設定於2517年,人類已探索遠行到新的星系。此劇講述一群異議分子駕駛一艘「螢火蟲級」太空船「寧靜號」在宇宙中冒險的故事。「寧靜號」上的角色一共九位,溫登形容此劇是「九個人望向幽深黑暗的太空中,卻看到九樣截然不同的東西。」,並探討內戰戰敗派的人事變遷,以及星系邊緣的拓荒文化。這個未來世界,只剩美國和中國兩個超級強權,兩國共組中央聯邦政府,文化相互融合,稱為「星際聯盟」。溫登表示,未來跟現代一樣,什麼都沒變:有更多的人口和更先進的科技,但是相同的政治問題與道德爭議也依然存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螢火蟲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莫幹生

莫履賢,MBE,JP(Mok Kon-sang,),字幹生,號應霖,〈混跡洋行成巨賈,祖孫三代皆買辦〉,2009年5月7日。香港紳商,1917年至1931年任太古洋行末任買辦。 莫幹生來自莫仕揚家族,與祖父莫仕揚和父親莫藻泉三代均任太古洋行買辦,橫跨前後61年。在買辦任內,莫幹生協助太古拓展業務,使之在1920年代一躍而成香港數一數二的英資洋行。不過,莫幹生也透過太古糖業囤積居奇,趁價低的時候買入食糖,然後再待價而沽,從中賺取600萬至700萬港元的鉅額利潤。莫幹生透過太古糖業從中取利的做法引來太古大股東施懷雅家族的注意,促使太古方面展開調查,最終迫使莫幹生在1929年賠償25萬港元和解,至1931年再被迫辭任買辦一職,標誌著莫家勢力逐漸從太古洋行消退。 莫幹生嘗任東華醫院和保良局總理,對教育發展尤其關注,他除了是香港大學終身校董外,也是九龍城民生書院創辦人之一,並曾慷慨捐助聖保羅男校、聖士提反書院和母校皇仁書院等校。莫幹生在半山干德道41號建有豪華大宅,大宅後來曾用作香港外國記者會,也是1950年代荷里活電影《生死戀》的拍攝場地之一,復於1960年代末拆卸重建為聯邦花園。 莫幹生不少家族成員均各有所長,其弟莫應溎和莫應基分別是執業大律師和資深股票經紀,其中莫應溎後來支持共產黨,並轉到中國大陸定居。莫幹生其中一位孫兒莫華釗是文物收藏家和註冊會計師;曾外孫女陸恭蕙曾任立法局、立法會議員和環境局副局長;而姪孫莫華倫則是國際男高音歌唱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莫幹生 · 查看更多 »

莫斯科中山大学

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大學(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рудящихся Китая имени Сунь Ятсена),1928年更名为中國勞動者孫逸仙共產主義大學,中文通稱莫斯科中山大學,是俄羅斯一所已經廢校的大學,於1925年秋季在苏联支持之下成立于莫斯科,因孙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而诞生,故以「中山」為名。1930年夏天宣布解散,前後歷時短短5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 查看更多 »

遊園驚夢

遊園驚夢,明代湯顯祖《牡丹亭》一摺。原作統稱《驚夢》,崑曲《牡丹亭》中分為《遊園》與《驚夢》兩摺,描述南宋南安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十六歲時與侍女春香到後花園春遊,見斷井頹垣,陡起傷春之感。歸房後,夢中與書生柳夢梅至後園相會,訂情而別。湯顯祖原作中“觀之不足由他繾……”的一支曲牌並不叫「尾聲」,而叫「隔尾」,戲至此未完。在乾隆年間《綴白裘》裏已分爲《遊園》和《驚夢》兩摺,也改成了。 2007年,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也特別選用這首歌曲搭載。.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遊園驚夢 · 查看更多 »

遠安戰鬥

遠安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13日-1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西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遠安戰鬥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是1971年10月25日在第26屆联合国大会會議上表决通过的、关于“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組織中的合法權利問題”的決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依据此决议取得原由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擁有的中國席位與代表權;中華民國政府則在用盡阻止決議案通過的議事方法後,於提案表決前宣布退出联合国,並將此決議案稱為「排我納匪案」,現今中華民國政府則以「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代稱。該決議案对海峽兩岸政府国际地位、外交关系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也成为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主張“一個中國”的重要依據。.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

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案的標題是《蘇聯違反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致威脅中國政治獨立與領土完整及遠東和平案》。中華民國向聯合國控告蘇聯後,聯合國大會第六屆會議在1952年2月1日通過此決議案。.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聯合國大會505號決議 · 查看更多 »

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聯合國一共有193個會員國。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是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成員。 原則上,只有主權國家可以成為聯合國會員國,今日聯合國所有193個成員國全部皆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不過,在聯合國初創時,菲律賓、印度這2個創始會員國尚未從他們的殖民母國獨立,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为苏联加盟共和国。而美国在联合国成立之初也争取到了与苏联对等的增加两个席位的权利,却因无法在当时的48个州(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当时还未升级为州)中选出两个州而搁置此事。如今,美国国务院网站在介绍联合国的创建过程时,依然声称“美国至今仍保留在适当时候增加两个联合国代表席位的权利”。再者,由於所有欲申請成為會員的國家必需通過安全理事會和大會的批准,部份依照《蒙特維多國家權利義務公約》可視為主權國家的政治實體,因為聯合國不承認他們的主權、缺乏國際普遍承認、或是遭受特定成員國的反對,導致這些國家沒有辦法成為聯合國的會員。 國際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那些主權地位沒有明確定義的政治實體,只能成為聯合國大會觀察員。觀察員可以在大會上發言,但是不能參與投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聯合國會員國列表 · 查看更多 »

聯俄容共

聯俄容共是1927年吳稚暉首先使用後約定俗成,中國共產黨稱聯俄聯共,是孫文晚年所推動,引入蘇聯政治訓練、軍事及財務的外援以協助中國國民黨的國民政府政策。 由於中國國民黨軍事力量不足以反抗当时北洋政府,兩次保護《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護法運動均以失敗告終,孫文認為必須建造自己的軍隊。在西方国家拒絕給予孫文援助情況下,新成立的蘇俄却宣布废除前沙俄与中国部分不平等条约,透過中國國民黨发展起组织输出共产革命。1922年8月,越飛到北京任苏联駐華全權代表,首先致函正在洛阳军事实力最强的吴佩孚将军,希望建立合作关系,但遭到吴的拒绝。.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聯俄容共 · 查看更多 »

聯和墟

聯和墟(Luen Wo Hui)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北部,是粉嶺發展的里程碑。根據統計處2007年的統計,聯和墟人口約21,335人。聯和墟附近設有港鐵粉嶺站,為該區提供鐵路服務。 聯和墟是戰後香港首個興建和規劃的發展工程,是一個現代化的有蓋墟市。多座商住兩用建築,是令墟內繁盛原因之一。墟內有很多具有歷史的建築,包括聯和墟戲院、聯和市場和畢打奧餐廳。此地還是粉嶺區鄉事委員會辦事處的所在處。.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聯和墟 · 查看更多 »

遼寧省政府 (消歧義)

遼寧省自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立奉天省以來,其地方政府組織形式歷經多次變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遼寧省政府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遼北省 (解放區)

遼北省,是中國共產黨於1945年在東北解放区所成立的省份之一,於1949年撤銷,併入吉林、遼東、遼西3省。.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遼北省 (解放區) · 查看更多 »

聂卫国

聂卫国()重庆市人;重庆大学机械系毕业,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生学历。1978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五、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现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聂卫国 · 查看更多 »

遂川永新戰鬥

遂川永新戰鬥發生於1931年7月1日-10月28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遂川永新戰鬥 · 查看更多 »

聂元梓

聶元梓()是一位出身河南滑县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北京大學造反派領袖。她因張貼《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大字報,發動衝擊北京市委大學部副部長宋碩和北大領導陸平、彭珮雲而聲名大噪。聶元梓和清華大學的蒯大富、北京航空學院的韓愛晶、北京師範大學的譚厚蘭以及北京地質學院的王大賓統稱為北京造反派五大領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聂元梓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宪章

《联合国宪章》是联合国建立的基礎條約,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联合国宪章 · 查看更多 »

遇罗克

遇罗克(),男,中国北京人。生前是北京人民机器厂学徒工,做过代课教师等多种临时工。曾写《出身论》等一系列围绕「出身」问题的文章。他以「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为笔名,写了六期《中学文革报》的头版文章及其他文章,最著名的是第一期的《出身论》,全国反响巨大。遇羅克于1968年1月5日被捕,1970年3月5日和另19名政治死刑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十万人大会上,被宣判死刑并被处决。.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遇罗克 · 查看更多 »

運動戰

運動戰是一種軍事作戰方式,依托較大的作戰空間來換取時間移動兵力包圍敵方,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一些軍事評論家將這種戰術效果簡稱為“在運動中消滅敵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運動戰 · 查看更多 »

荣毅仁

荣毅仁(),江苏无锡人,荣德生之子,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称为“红色资本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荣毅仁 · 查看更多 »

鍾理和

鍾理和(),筆名江流、里禾、鍾錚、鍾堅,是一位出身臺灣六堆的客家籍作家。 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中篇小說《雨》及短篇小說《原鄉人》、《貧賤夫妻》等,一生創作共計長篇小說一部、中篇小說七部、短篇小說四十一篇,還有部分詩歌和散文等。被稱為「倒在血泊裡的筆耕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鍾理和 · 查看更多 »

鍾祖康

鍾祖康,政治評論人,1965年生於香港,時而於媒體發表評論香港本地及中國的文章,其著作有《來生不做中國人》及《中國比小說更離奇》。2003年底隨挪威妻子移民挪威,他也是香港獨立的支持者。 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入獄前,曾寄語鍾祖康:「您的大作,特別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可謂入木三分。.

新!!: 中國共產黨和鍾祖康 · 查看更多 »

鍾浩東

鍾浩東(),本名鍾和鳴,,中國共產黨員,出身臺灣屏東高樹的臺灣客家裔社會運動者與白色恐怖受難者。作家鍾理和的異母弟。其妻為蔣渭水之養女蔣碧玉,因日本「差別待遇」政策萌發反日情緒心向「祖國」,1940年從日本明治大學休學後前往中國廣東加入丘念台領導的東區服務隊參與抗戰,戰後返台曾任基隆中學校長。二二八事件後,思想左傾,加入省工委並成立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支部擔任書記發行《光明報》,《光明報》事件曝光後遭到逮捕,1950年10月5日遭判死刑,1950年10月14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刑場。.

新!!: 中國共產黨和鍾浩東 · 查看更多 »

鏡湖醫院

鏡湖醫院(Kiang Wu Hospital)是澳門的三家醫院之一,也是現時澳門歷史最悠久的醫院。創於1871年,屬廟醫形式。早期其管理機構沿用「鏡湖醫院」的名稱。隨著慈善事業的發展,於1942年向澳門政府註冊時定名為「鏡湖醫院慈善會」;2002年獲澳門政府授予仁愛功績勳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鏡湖醫院 · 查看更多 »

華嚴 (作家)

嚴停雲(),筆名華嚴,福建省閩侯縣人。出身學者家族,亦自認受佛教影響。上海聖約翰大學中文系畢業後赴臺灣探親,因而居留在此地。婚後成為家庭主婦,但後來抽空創作成為臺灣知名作家。作品多以小說為主,擅長描寫人的七情六慾及生老病死,忠實呈現人生的不完滿,也提供智慧的心語。創作生涯長達45年,多部作品被改編為電視劇與電影,而最滿意的作品是其首創的對話體小說。.

新!!: 中國共產黨和華嚴 (作家) · 查看更多 »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是指用華語製作的電影,是中華文化的重要部分。現今華語電影發展由中國大陸、香港、澳门、台灣以及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漸次形成各自系統文化。 首部華語電影於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第一部黑白無聲電影《定軍山》。隨後在上海與香港有更多華語電影拍攝,其中香港(港产片)更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被称为“东方好莱坞”、“华语梦工场”、“东方之珠”。國際及兩岸三地間交流的日益密切,各地的華語電影也在不斷地融合、互補、發展之中。 而為了表揚大中華的電影工作者,兩岸三地每年都舉辦多個電影獎,其中:中国大陆金鸡獎、百花奖、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被視為華人電影界的三大最高榮譽。.

新!!: 中國共產黨和華語電影 · 查看更多 »

華新水泥廠舊址

華新水泥廠舊址,是一座位於湖北省黄石市黃石港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華新水泥廠的籌備工作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開展,以供戰後進行經濟建設之用;興建工程在1946年9月開始,因社會和經濟狀況而面臨困難,但最終能夠解決,後來獲得了「遠東第一」的榮譽。但是,隨着傳統工業在2010年前後遭到逐步淘汰,黃石港區的工業從繁盛變為蕭條;華新水泥廠也在2005年停產,計劃改造為水泥博物館。水泥廠舊址保存完好,在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華新水泥廠舊址 · 查看更多 »

萨师俊

萨师俊(1896年—1938年),字翼仲,是中華民國海軍軍官,生于清朝福建省福州府閩縣(今福州市市區)的雁門薩氏家族,祖籍山西代縣,以中華民國海軍中校軍銜擔任中山艦艦長,1938年10月24日在指揮中山艦參加中國抗日戰爭的武漢會戰時陣亡於長江江面上,是抗戰中陣亡軍銜最高的中華民國海軍軍官,後被追授海軍上校軍銜,進靈中華民國忠烈祠,中國國民黨和共產黨兩方都對其贊譽有加。.

新!!: 中國共產黨和萨师俊 · 查看更多 »

萨镇冰

薩鎮冰(平話字:Sák Déng-bĭng;),字鼎銘,中國福建福州人,祖籍山西代縣,中國海軍名將,北洋政府代总理,民国海军上将。曾参与甲午战争。為中國極少數任職過清朝、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三朝的名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萨镇冰 · 查看更多 »

萬年戰鬥

萬年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2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萬年戰鬥 · 查看更多 »

萬速成

萬速成,男性,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共青团宣传部副部长,组织部副部长。2013年4月始任共青团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及组织部部长。2017年1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萬速成 · 查看更多 »

萬愛花

萬愛花(),本名刘春莲,原籍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韭菜沟村,現居山西省太原市。她是少數願意公開承認在抗日戰爭時曾被日軍性侵犯,也是第一個指證日軍性暴力罪行,並向日本政府索賠的中國女性。.

新!!: 中國共產黨和萬愛花 · 查看更多 »

鐘祥戰鬥 (1932年)

鍾祥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24日-10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中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鐘祥戰鬥 (1932年) · 查看更多 »

非建制派

非建制派,或稱非建制陣營(Opposition camp),亦稱為反對派,為一個香港政治意識形態陣營,政治上與建制派分庭抗禮。 2016年後,非建制陣營指建制派以外的政治派系所組成的陣營,即民主派(包括泛民主派和自決派)、本土派(包括民族自決派)及部分親民主中間派的聯合陣營。 非建制派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地區直選中獲得有55%的普選票支持,取得30席,為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以來最多。但在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後,經香港政府入稟司法覆核,6名非建制派議員先後被香港高等法院褫奪議員資格,成员減至24名,並失去地區直選的過半優勢,雖然在2018年香港立法會補選中取回2席,但因九龍西選區落敗,無法奪回分組點票的否決權。.

新!!: 中國共產黨和非建制派 · 查看更多 »

非法移民

非法移民,又稱偷渡客、黑民、無證移民根據《紐約時報》引述資深記者解釋:自由派傾向用「無證移民」(undocumented immigrants),保守派傾向用「非法移民」(illegal immigrants)甚至「非法黑民」(illegal aliens)。但「alien」一詞由於可以解釋為「外星人」而被《紐約時報》形容為「聽起來居心叵測」。,是指非本國公民透过非法或逾期居留的方式跨越邊境的「移民」。在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移民國家,“無證移民”泛指一個人在不具備所在居留國法律允許的前提下居住,生活以及工作,在當地接受教育,既包括那些以非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的偷渡客,也包括那些以合法渠道进入发达国家,超過可停留時間后沒有返回原本居住国家的人。 非法移民衍生許多社會问题。如經濟、社會福利、教育、犯罪、公共福利、健康保險、人權等。如果某个“移民”通过各種渠道(比如,非法居留期间获得所在国的大赦)获得所在国的合法居留权,则称为“洗白”。.

新!!: 中國共產黨和非法移民 · 查看更多 »

革命同志

同志一词,在中文的基本含义即指志同道合(特别是指在政治方面)的人,这种称谓开始出现于19世纪末,当时的清朝光绪皇帝在筹划戊戌变法的时候,就对变法派的大臣采用了“同志”这一称谓,之后渐渐成为一定范围内对人的称谓,冠在姓氏或人名之后。 辛亥革命时志同道合的烈士們互稱戰友為「同志」,如孫中山著名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该词在中国大陆被用于表示政治信仰方面志同道合的人,后被扩展至外交和人们的日常交往中。此外,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多有类似用法。.

新!!: 中國共產黨和革命同志 · 查看更多 »

革命和叛亂列表

這是一個歷史上世界各地革命和叛亂的列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革命和叛亂列表 · 查看更多 »

蝗蟲論

蝗蟲論,是一種對蜂擁而至的大量外地人冠以“蝗蟲”的貶義的歧視性言論,相關例子如有香港人以“蝗蟲”貶抑自中國大陸進入香港的遊客、新移民及非法偷運水貨者的論調;也有上海人以“蝗虫”比喻低质素外来人口,北京地鐵也用“蝗蟲”比喻不文明乘客。.

新!!: 中國共產黨和蝗蟲論 · 查看更多 »

顏世鴻

顏世鴻(),生於台灣高雄市,台灣醫生。在台灣白色恐怖時期,曾因參加中國共產黨而遭逮捕下獄,在綠島、小琉球被監禁13年。出獄後在台南擔任醫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顏世鴻 · 查看更多 »

顧金池

顾金池(),汉族,河北雄县人。曾任四川副省长,甘肃、辽宁委书记。中共第十三屆、十四届中央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顧金池 · 查看更多 »

行銷獨裁

《行銷獨裁:當代中國的文宣與思想工作》(Marketing Dictatorship: 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中国大陆又译《专政的市场化运作:当代中国的宣传与思想工作》)是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University of Canterbury)政治與傳播系副教授安瑪麗·布萊迪(Anne-Marie Brady)的著作。書中描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以維持一黨專政為目的,使用各種手段對中國人民進行政治宣傳,全面控制包括網際網路在內的所有傳播媒體,以專職人員篩去不利自己的新聞,美化中國的經濟成長,醜化美國和西方人民的生活,主導輿論,轉移話題,如一再重申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運用網路評論員即時駁斥反動言論,作全體人民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提供大眾喜好的電玩遊戲和娛樂新聞,使得網際網路成為大陸人民的「虛擬的心靈監獄」。.

新!!: 中國共產黨和行銷獨裁 · 查看更多 »

行憲紀念日

行憲紀念日,中華民國法定節日,定於每年12月25日,紀念制憲國大代表於1946年(民國35年)12月25日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 1963年(民國52年),行政院將行憲紀念日定為國定假日;直至2000年取消的這段期間,每年12月25日均放假一天。2001年(民國90年)起,公務人員實施周休二日,行憲紀念日不再放假。目前12月25日因為這天也是基督教的耶誕節,部份企業與基督新教、天主教會學校仍會宣佈放假。.

新!!: 中國共產黨和行憲紀念日 · 查看更多 »

袁宝华

袁宝华(),河南省南召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中國企業管理科學領域的著名教育家及學者,在中國品質事業方面貢獻顯著,因此曾於1985年到1991年間獲委任成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袁宝华 · 查看更多 »

袁红冰

袁紅冰(),原名袁紅兵,中國自由派法學家、作家、持不同政見者、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發起人、《自由聖火》網站總編輯。袁紅冰是生於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漢人,文化大革命期間報考北京大學法律系,後任教於北京大學法學系,並擔任法律系訴訟法教研室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袁红冰 · 查看更多 »

袁水拍

袁水拍,江蘇蘇州人,中國詩人、作家、翻譯家、編輯,原名袁光楣,作有《馬凡陀山歌》等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袁水拍 · 查看更多 »

被神化的人列表

被神化的人列表列出了一些被自己或其他人神化的名人,並且区分了是在生前已被神化或是死後才被崇拜.

新!!: 中國共產黨和被神化的人列表 · 查看更多 »

被立王

被立王是一个在中國大陸境内活动的教派,由安徽省颍上县人吴扬明创立。1991年初,“被立王”吴扬明差遣其骨干“怜悯”和“换代”(教內稱呼)从安徽到湖南发展势力。“怜悯”本名刘家国,到湖南后,他最先落足于湘乡市,而后逐渐向湘潭县和涟源市扩展。到1992年底,他已发展邪教信徒数十人。此后,刘家国有意摆脱“被立王”吴扬明的控制,另立山头。1993年初,刘家国在湖南宣布成立“主神教”,自称“主神”。中華人民共和國視其為邪教。最终被立王的创始人于1995年因强奸罪被判处死刑并执行枪决。.

新!!: 中國共產黨和被立王 · 查看更多 »

颜佩琼

佩琼(),高甲戲演員,工旦行,中國國家1級演員,中國共產黨員,泉州人,師承萧迪萍(文武生,能反串正旦)、蔡秀英(花旦、青衣)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有《高甲戏传统行当表演套路》等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颜佩琼 · 查看更多 »

裘新

裘新(),浙江上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媒人,中國共產黨黨員,复旦大学新闻学硕士、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学位,高级记者。现任上海报业集团社长、党委书记。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裘新 · 查看更多 »

裙帶資本主義

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又称官僚资本主义、朋黨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密友資本主義、關係資本主義,描述一個經濟體中,商业上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企業、商界人士和政府官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密切。這種偏袒可能是表現在法律許可的分配、政府補助或特殊的稅收優惠等等。 裙帶資本主義被認為經常出現在政治上的任人唯親,並滲透到商業世界,存在利己關係的友誼和親情的商人和政府官員,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破壞公共服務型的經濟和政治理想。多數國家或多或少都有裙帶資本主義。民主國家若有嚴重的裙帶資本主義,其民主制度只是空殼子;無論左派和右派的經濟觀念,在裙帶資本主義下也都成為檸檬社會主義。.

新!!: 中國共產黨和裙帶資本主義 · 查看更多 »

餘干戰鬥

干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餘干戰鬥 · 查看更多 »

西子宾馆

西子宾馆俗称汪莊,位於浙江省杭州西湖,原为徽商汪裕泰茶庄主人汪惕予的宅邸,营造于1927年。 1949年之後,汪莊曾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最高領導人毛澤東下江南時的住宿地,中國共產黨高層和歷任中國最高領導人幾乎沒有一人不曾居住此地。1979年汪莊改名浙江西子宾馆,逐渐开始对外开放。如今宾馆還保有接待高級領導人和境外貴賓的高規格,。.

新!!: 中國共產黨和西子宾馆 · 查看更多 »

西藏土地改革运动

西藏土地改革运动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对原西藏政府噶厦统治下的西藏地区施行的一系列的土地改革運動。中华人民共和国稱為「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由西藏逃往印度後,北京當局推翻原先「延緩共產化的民主改革」承諾,並由此時期開始批評西藏农奴制度在西藏境內實行「除四舊」和「土地公有制」。雖然1959至1960年間的「大躍進」已造成前所未見的中國大饑荒,但這不影響中共對於少數民族的改革政策,因而讓大饑荒擴展至西藏。達賴喇嘛領導流亡藏人,在印度建立西藏流亡政府,推動了一系統的民主改革運動,將西藏流亡政府民主化,形成另一股西藏民主改革運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西藏土地改革运动 · 查看更多 »

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或称人民解放军入侵西藏、中國入侵西藏、等,具体见名称章节)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通过軍事行動和谈判,在1951年將西藏納入共產黨統治的事件。共軍入藏后西藏噶厦和西藏社會架構在中华人民共和國内保持不變,直至1959年藏區騷亂,西藏噶厦被中央人民政府解散,十四世達賴喇嘛自西藏流亡印度為止。 1949年7月,西藏噶厦為了避免捲入國共內戰,驅逐了國民政府蒙藏委員會拉薩辦事處的人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逐步將与西藏相邻的云南、新疆、西康等省納入統治。1949年11月,西藏噶厦向美國、英國和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發信,表示決意保持治權獨立状态,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任何侵入行動作出毫無保留的抵抗。1950年2月15日,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區、第二野戰軍司令部聯合發出「進軍西藏政治動員令」。中國人民解放軍10月7日开始進攻康區西部,10月19日攻克昌都,擊斃5,700餘名西藏官兵,俘虜了包括多麥總管阿沛·阿旺晉美在內的軍官和2,600餘名士兵,藏軍於10月21日投降。 噶廈政府從1950年11月起尋求國際援助,一直沒有獲得肯定答覆。噶廈在內部經過強烈爭論後,決定放棄向國際求援,而與中國談判。達賴喇嘛於1951年1月2日抵達與錫金相鄰的亞東,準備必要時流亡國外。1951年2月,西藏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4月抵達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李维汉等谈判。1951年5月23日,代表团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中共對外宣稱「西藏和平解放」。.

新!!: 中國共產黨和西藏和平解放 · 查看更多 »

西藏共產黨

西藏共產黨(藏语:ཕུན་ཚོགས་དབང་རྒྱལ),简称藏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個小型藏族共产主义政党。1943年,平措汪杰在拉萨组织了雪域共产主义青年同盟,后被称作西藏共产党。 该黨致力于团结所有藏族,包括卫藏、安多和康区的藏族。 為此该黨聯繫蘇聯驻华大使館,请求它協助该党在西藏举行社會主義起義。後來该党還同中國共產黨和印度共產黨建立了联系。 该党一方面在西藏從事民主宣傳,另一方面开展游擊戰對抗國民黨。 1949年,西藏共產黨併入中國共產黨,大多數黨員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西藏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西藏秘密

,2013年上映的电视剧,导演刘德濒、刘雪松,汉族主要演员郭晓冬、沈傲君、赵阳、曹炳琨、姚文婷、杨梅等,藏族主要演员蒲巴甲、三木科、尕让邓真、仁青顿珠、巴桑、洛桑群培、普布次仁、曲尼次仁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西藏秘密 · 查看更多 »

西藏独立运动

西藏独立运动,簡稱藏獨運動或者藏獨,是主张西藏地區成为一個主權國家的一系列運動。西藏與中原王朝在歷史上有不同程度上的交往和聯繫,在部分時期亦受到不同程度上的統治。在清朝中期西藏开始被朝廷直接管治,然而到了清末,在英國影響下西藏主權意識逐漸抬頭,爭議也日囂塵上。中華民國建政後宣稱繼承及擁有西藏主權,遭到達賴喇嘛、英國、蘇聯西藏的故事,與達賴喇嘛談西藏歷史,第245頁、中國共產黨董樹藩,民國48年西藏反共抗暴後達賴喇嘛言行之研析,(中華民國)蒙藏委員會,1986年3月,第40頁的反對。北洋政府及后续的国民政府虽有派驻拉萨的蒙藏事务机构,但对西藏行政中央噶厦鲜有實際影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後,推翻了最早提出的尊重民族自决,推動西藏「民族獨立」或者建立「民主自治邦」的革命理念(建立中華聯邦)。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在昌都发生战斗,西藏流亡政府及部分西方媒體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北京稱之为昌都戰役,部分西方學術著作稱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吞併西藏。藏軍于该役戰敗投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實質統治西藏(北京稱為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4月,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前往北京,签订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 1987年爆發大規模血腥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另一方面,西藏流亡政府被質疑為了得到國際間的同情和支持而過度放大中國共產黨等中國官方的傷亡數據,以及作出一些誇張或不實的指控(例如對西藏的「種族屠殺」或「文化滅絕」等描述),而北京當局也被指對西藏的實際狀況作出失實的報導。當前世界主流國家並不承認其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而且藏人內部尚且沒有建立起一致的獨立或自治共識,惟西藏獨立運動仍然存有一定的影響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西藏独立运动 · 查看更多 »

親中

親中,或「傾中」,字面意義是「親近中國」、「傾向中國」,但存在有“亲中卖台”和“亲中爱台”等不同的立场。 親中在香港、澳門、台灣等華人地區通常意指「親近中國共產黨」或「親近北京當局」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唯一執政黨中國共產黨抱持友好的態度。抱持親中態度的人士,稱為親中派;在其他國家是指一些「知華人士」或對華(中國)友好的人物,或称为亲华派。抱持親中立場的傳媒被称为亲中媒体。.

新!!: 中國共產黨和親中 · 查看更多 »

親中媒體

親中媒體,是指抱持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場的傳媒,主要廣泛使用在臺灣、香港、澳門等華語圈地區,在臺灣又常被稱為統派媒體。依政治立場又可分為:傾向中國共產黨立場或具有中資背景的傳媒,被稱為親共媒體;傾向中國國民黨或泛藍立場的傳媒,被稱為親藍媒體。.

新!!: 中國共產黨和親中媒體 · 查看更多 »

親中派

親中派(Pro-Chinese),又稱傾中派,國際政治術語,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抱持好感,主張與其發展親近的外交、政治、與經濟關係,支持其國際作為的人士。其反義字為反中,或反中派。這個名詞特別常使用於日本政壇。因為現今在國際上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的國家較少,一般所說的親中,其對象都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 對於中華文化與中國人抱持好感的人士,在漢語中,通常稱為親華,或親華派。但是對於中華文化或中國人抱持好感的人士,不一定在政治上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或是支持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中國共產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親中派 · 查看更多 »

親俄

親俄指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層面上對俄羅斯抱持親近、欣賞、喜愛甚至認同的行為。對應詞為反俄。.

新!!: 中國共產黨和親俄 · 查看更多 »

親華派

親華派(英語:Sinophile),亦稱親中派、親華者、親中者,是指對中華文化或中國人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或愛的人,在某些語境中稱為中國通。該詞亦廣泛用於對中國歷史及文化具有淵博知識的人(如學者或學生等)、非母語漢語使用者、親華的政治家及對上述任一領域抱有極大興趣的人。其反義詞為反華。 在日本,常常將“Sinophile”翻譯成“親中家”或“中国愛好家”以與親中派進行區別,親中派特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友好的人物,而"親中家"或"中国愛好家"強調文化方面的親中,如與岡崎久彦均有很深的漢學素養,同時也認為學習中國史的重要性,但是他們對中國共產黨均持批判態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親華派 · 查看更多 »

馬三家女子勞教所

三家女子勞教所(Masanjia Women's Labor camp),屬於馬三家勞動教養院,位於中國大陸遼寧省瀋陽市于洪区馬三家街道馬三家村,是一所女子劳动教养机构,在2013年是全中國300餘座勞教所之一,有57年的历史。2013年4月中國雜誌報導了馬三家勞教所的酷刑黑幕,引起中國社會各界的關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馬三家女子勞教所 · 查看更多 »

馬儀英

儀英博士,MBE,JP(Dr.,),香港基督教女教育家,1947年至1949年任廣州真光中學校長,1949年至1973年任九龍真光中學創校校長。 馬儀英早年在香港和廣州接受教育,後來前往美國深造,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畢生從事教育工作,除擔任九龍真光中學校長外,也是多間教會學校校董,亦曾獲香港政府委任為教育委員會委員和中文中學會考委員會委員。在1964年,她獲港府委任為教育報告書工作委員會委員,就《馬殊及森遜報告書》的建議作出研究和檢討。工作委員會復於1965年1月發表報告,促成港府在同年4月發表《香港教育政策白皮書》,對港府教育政策的方針起一定影響。 馬儀英是虔誠的基督徒,曾為中華基督教會和合一堂等擔任教會事工。.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馬儀英 · 查看更多 »

馬立訓

立訓(),中國八路軍爆破英雄。歷任戰士、班長、排長。《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Ⅱ》,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第739頁 山東省淄川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馬立訓 · 查看更多 »

馮世寬

馮世寬(),號大鵬,中華民國空軍二級上將,生於江蘇省淮陰縣,2016年5月20日,擔任國防部長,是繼唐飛、李天羽、陳肇敏、嚴明以來,第五位空軍出身的國防部部長,也是蔡英文政府的第一位國防部部長。2016年6月8日兼任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委員。 2018年2月,馮世寬卸任國防部長,出任國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長。馮世寬的直率敢言與強烈的個人風格,受到爭議不斷。。 關於馮世寬的卸任,社會眾說紛紜,馮世寬表示,蔡英文總統對他另有重用,徵詢他是否願意擔任退輔會主委,或是要不要駐外。並指總統說「總統府內設一個辦公室給馮,這樣若要諮詢馮時,就可以趕快找到馮。」馮說自己沒有外放的意願,希望把機會留給年輕人,馮世寬稱自己對國家、總統充滿感恩。馮世寬向將領們話別時,提及「我們可以花一億買一顆飛彈,那能不能多花一萬,讓弟兄們吃得好一些?」因為「我們不照顧官兵,誰來照顧?」其體恤下屬的心思,令輿論對其惋惜不已。.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馮世寬 · 查看更多 »

馮文彬

馮文彬(),曾名冯锡林、冯汉臣、冯天渊,浙江諸暨湄池镇湖西村人。中国共产党前高级干部,是中共第十二、第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馮文彬 · 查看更多 »

馮敬恩

馮敬恩(Billy Fung Jing-en,),新加坡人,持有香港永久居留權,港獨外籍支持者,曾是香港本土派外籍政治人物,曾於2015年度出任香港大學學生會會長,並於2017年在香港大學以政治及中文雙主修畢業。 馮在2012年的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事件中開始參與政治活動,並曾在2014年雨傘革命中協助香港大學學生會工作。在香港大學副校長任命事件時以港大學生會會長擔任港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向傳媒披露備受爭議的討論內容,並且於任內多次衝擊會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馮敬恩 · 查看更多 »

首都革命

首都革命,1925年11月28日国民党與共产党合作,在当时中华民国北洋政府首都北京,发动的一场反政府运动。其时段祺瑞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运动的领导人是国民党北京市党部负责人兼中共北方区委负责人的李大钊,在京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共同参与。原计划联络冯玉祥的国民军配合武装起义。但是国民军临时改变主意。后来转为一场游行示威行动。示威中还发生火烧发表反苏言论的《晨报》馆。 Category:1925年中国政治事件 Category: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变 Category:北京民国时期政治事件 Category:中国国民党歷史 Category:中國共產黨歷史 SDGM Category:1925年11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首都革命 · 查看更多 »

香島中學

香島中學(Heung To Middle School)是一所香港中學,於1946年創立,採用中文教學,兼兩文三語,於1991年轉為直接資助學校。由傳統中文中學轉變作包含中、英文班的中學。 香島中學早於1958年成立家長教師聯誼會,是家長和學校合作的先導者。香島中學現有正校和分校總共3間,分別為九龍塘又一村桃源街33號的正校、天水圍天暉路8號及將軍澳調景嶺勤學里4號的分校。現任正校校長為深水埗區議會委任議員黃頌良。.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島中學 · 查看更多 »

香蕉天堂

刻劃外省人漂移定居臺灣的電影作品。臺灣導演王童藉主人翁門栓的遭遇,描述外省平民離開原鄉、流離臺灣的生活,為享譽國際的「臺灣近代三部曲」之第二部曲(另兩部為稻草人及無言的山丘)。.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蕉天堂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2013年1月

*1月1日:所有私家醫院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在當日或以後的預約分娩。.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2013年1月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事記

2006年1月1日以後的新聞事件,請往香港新聞動態條目內瀏覽。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大事記 · 查看更多 »

香港外國記者會

香港外國記者會(The 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Hong Kong,簡稱:FCC)於1943年在中國重慶成立,旨在聯繫香港境外記者與當時的國民黨政府,1949年後遷移香港。 記者會現時成員包括香港的外國記者、新聞從業員,以及其他行業的行政人員或專業人士。香港外國記者會提供一個社交及專業討論平台給新聞從業員及關注傳媒的人士,讓來自世界各地人士發表有關政治、經濟及藝術等意見,也舉辦各類專業活動,包括新聞業會議、新聞簡介會和電影放映會。 香港外國記者會會址位於中環下亞厘畢道和雲咸街交界,近雪廠街南,稱為舊牛奶公司倉庫北座,並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外國記者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Students),簡稱學聯(HKFS),是香港的學生組織,現時由香港其中四所大專院校的學生會所組成。學聯的宗旨是本著友好合作精神,團結及代表香港專上學生,在同學間推廣文娛學術活動、增進福利與相互瞭解,提高社會意識,並與外地學生建立關係。學聯曾為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創會會員和民間人權陣線的會員,但在退聯風波後已退出。 學聯代表會由各大學學生會選派的代表所構成。常務委員會則由各會員學生會代表團的首席代表(由其會長或副會長出任)、常務委員會主席及秘書處職員組成。秘書處是學聯的行政機關,由秘書長、副秘書長及其他委任職員組成。.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專上學生聯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居民

香港居民(英語:Hong Kong residents),在香港主權移交後,亦稱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三章第二十四條,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分為「永久性居民」和「非永久性居民」兩類。前者具有香港居留權,後者則沒有。.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居民 · 查看更多 »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HSBC、滙豐)為滙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滙豐集團的創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銀行,也是香港最大的註冊银行,以及港幣的三間發鈔銀行之一(另外兩家是渣打銀行(香港)和中國銀行(香港)),總部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滙豐總行大厦,現時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間分行及辦事處。 截至2017年12月31日,2017年營業收益總額2552.33億港元,稅前利潤增加13%至1,156.19億港元(2016年為1,027.07億港元)股東應佔利潤增加13%至885.3億港元(2016年為786.46億港元)資產總值上升5%至79,430億港元(2016年12月31日為75,490億港元)負債71903.60億港元(2016年12月31日為68698.16億港元)股東權益總額6964.8億港元(2016年12月31日為6280.06億港元).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 · 查看更多 »

香港人口

香港人口以華人為主,現今的香港人主要為於1945年由中國大陸以及世界各地的華人移民及其後代。 根據政府統計處公布,2017年年底香港人口臨時數字為,常住在香港的有7,409,800人,其中7,182,600人為常住居民,227,200人為流動居民,其中華人佔92%,而在香港的非華人中,則以菲律賓人和印尼人居多,分別佔總人口的2.5%和2.1%。人口年齡中位數43.4歲,家庭數目251萬戶,平均每戶2.8戶,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25,000港元,其中390萬人居於私人永久性房屋,213萬人居於公屋,116萬人居於資助自置居所單位,工作人口396.56萬,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55萬港元,撇除外傭後,則為1.7萬港元。 另外有逾451,000少數族裔人士居住香港,當中8成為非華裔亞洲人,大部分為印尼人及菲律賓人。在香港出生的人口約60.5%,在中國大陸、台灣及澳門出生的比率為32.1%,香港有83.1%人居於香港達10年或者以上。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地方之一,每平方公里為6,690人。而且香港的已開發土地不多,如果只將已開發土地計算在內,每平方公里超過3萬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人口 · 查看更多 »

香港律師會

香港律師會(The Law Society of Hong Kong)是香港一間有限公司形式經營的專業團體,該社團在1907年前已經存在。會員都是香港事務律師。其成立目的是為了爭取會員的社會地位和利益。依香港法例指定,所有香港事務律師必須是此會的成員。據官方網站指,截至2013年12月31日擁有執業證書的事務律師共有7483人。現任會長為彭韻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律師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國護照貼紙

香港國護照貼紙是指可以把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封面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字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取代為「香港國」字樣與圖騰的貼紙,當貼上貼紙後,中國國徽就被較能代表香港的獅子山圖騰所取代。這種貼紙最早受到台灣國護照貼紙的啟發而開始 2015.11.26 三立新聞。.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國護照貼紙 · 查看更多 »

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

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源於2009年香港政府計劃增加免費電視牌照,至2013年10月香港政府公佈結果後觸發的一場爭議。 2009年年底,香港3間電訊商向廣播事務管理局申請免費電視牌照,其中一位申請者城市電訊主席王維基表現相對積極,於2012年成立香港電視網絡,大肆招兵買馬,又拍攝好十數齣電視劇,幾近萬事俱備,引起不少觀眾的關注及期待。至2013年10月15日,行政會議完成審批程序,原則上同意批發免費電視牌照予奇妙電視和香港電視娛樂,而大致完成準備的香港電視網絡則不獲接納。由於香港政府事前沒有聲明會有三選二的情況,又無拒絕批發免費電視照牌予香港電視網絡的原因,種種事件令人難以明白而惹起爭議性。在公眾及輿論壓力下,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和香港行政長官梁振英先後表示,基於行政會議的保密原則,不能夠公開交代原因,僅指出涉及「一籃子」因素。惟公眾對此解釋不接納,事件激發香港社會強烈迴響,引發12萬人遊行及包圍香港政府總部的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 · 查看更多 »

香港公共圖書館

香港公共圖書館是香港的公共圖書館系統,現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轄下包括1所總館中央圖書館、70所分館公共圖書館、12所流動圖書館、1間自助圖書站和154間社區圖書館,其中32所圖書館附設有學生自修室,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達1,435萬項,其中1,252萬冊為書籍及印刷資料,其中總館館藏250萬餘項,收納資料包括書籍、視聽資料、報章、期刊、唯讀光碟數據庫、縮微資料及地圖等,為香港市民提供圖書館服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公共圖書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回歸儀式

香港交接儀式是指香港的主權從英國手中轉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舉行的儀式,其於1997年6月30日晚上開始,並於1997年7月1日完成。整個儀式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舉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回歸儀式 · 查看更多 »

香港獨立運動

香港獨立運動,指追求脫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建立獨立主權國家的社會運動。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因應英國逐漸撤出,以及放棄殖民地,港督楊慕琦、馬文輝、聯合國香港協會、香港民主自治黨等開始透過不同途徑推動香港自決與自治致知, 港獨之父馬文輝:六十年代的民主運動 、, 2012-12林文瀚/貝加爾,, 《思想香港》第三期〈自治.運動.本土〉, 2014年2月毛來由,, 輔仁媒體, 2015-2-22張鐵志,, 蘋果日報 (台灣), 2012-1-27, 本土新聞, 2014-10-17, 香港獨立媒體, 2015-1-16。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得到香港主權並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根據2007年港大民意研究,受訪者中有獨立傾向者約佔25%,不認同獨立者約佔64.7%,另外33%香港人認為若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持續執政則會增加香港獨立的傾向。此外,香港與中國大陸在政治、經濟、社會狀況及歷史背景上的差異而引致中港矛盾,也是近年部份年輕香港人傾向香港獨立的理由。.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獨立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移民潮

香港移民潮是指香港居民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67年六七暴動後以及1989年六四事件後的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數十萬人移民往外國之熱潮。其中高峰是六四事件後之五年,1990至1994年共有約30萬人移民外地,為香港重光以來最大規模,不少人才及資金外流,對香港人口結構造成重大影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移民潮 · 查看更多 »

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

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是指2016年第六屆香港立法會的多名香港民主派議員宣誓正式就任時,因誓詞中言語和行為而發生的政治風波,並導致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涉及中央政府、香港政府、建制派及民主派之間進行的政治鬥爭,並導致6名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被祇奪资格。 2016年第六屆香港立法會之始有近30名民主派議員。2016年10月12日,其中15名民主派議員,包括不同黨派人士(亦包括民主黨部分成員),在宣讀誓詞前後增加內容,或以不同道具、形式等表達政治理念、訴求等。立法會秘書長陳維安監誓期間,拒絕為其中三人監誓:姚松炎在第一次宣誓修改誓詞,其後在秘書長警告後,按誓詞讀戍,但在完成誓詞後緊接讀出增加的內容。青年新政的梁頌恆及游蕙禎展示「HONG KONG IS NOT CHINA」(香港不是中國)標語,並在宣誓時更改誓詞內容。梁頌恆主要先宣讀一段涉及「Hong Kong Nation」的內容,其後以較為輕的語氣讀出誓詞(英文版本),其中把「CHINA」讀成被指帶有辱華性質的「支那」。游蕙禎在宣誓時以較快速讀出誓詞(英文版本)的「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People's Refucking of CHI-NA」,其中把「CHINA」讀成被指帶有辱華性質的「支那」。由於立法會秘書長拒絕監誓,三人不能參與宣誓成為立法會議員程序。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及香港政府先後向法院提出兩次司法覆核,第一次為梁頌恆及游蕙禎,第二次為梁國雄、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 截至2017年7月14日,有6名民主派被褫奪议席,包括梁頌恆、游蕙禎、梁國雄、姚松炎、羅冠聰及劉小麗。他們經由時任行政長官的梁振英及香港政府律政司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其後先由被香港高等法院的原審中取消議員資格。.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 · 查看更多 »

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香港網路語言主要用於網上平台,如論壇、交友網站等。香港的高登討論區、LIHKG討論區是主要網路用語的熱門出處。另外,其他年青人時常出沒的討論區,用戶都有特定的語言,這些語言在其他討論區的人來看都不容易明白。.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網絡用語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眾志

香港眾志(Demosisto,),簡稱眾志,是一個香港民主派的政黨,其政治意識形態派別為自決派,主張民主自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眾志 · 查看更多 »

香港电影史

香港电影史介绍了从1897年以来香港电影的发展过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电影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又稱洋紫荆旗、紫荊花旗),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方代表旗,中央有一个五瓣花蕊的白色洋紫荆图案,底色为红色。1990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采用了这种设计。在北京举行的国务院第58次常务会议又通过正确使用该旗帜的法律规范。旗帜的设计体现了香港基本法,宪法文件以及相关法规,《区旗及区徽条例》中规定了旗帜的使用、禁止使用、禁止亵渎以及与制造相关的内容。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交接仪式中第一次正式升起,标志着香港的回歸。.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歷史

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7年7月1日零時根據《中英聯合聲明》及《香港基本法》正式成立。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但國防及外交事務由中央人民政府負責。 為了確保順利過渡,特區剛成立時,政府結構及主要官員並無即時作重大改變,仍沿用英治時期的架構及班子。但其後出現多項改革,如高官問責制及三司十三局;行政長官及立法會的選舉方式及制度則維持不變。 主權移交過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結束。但在短短三個月後,香港貨幣受外來衝擊,股市、地產產值大幅下跌,加上早前生產線開始北移,和香港扮演中國轉口港的優勢下跌,失業、通縮和負資產等經濟民生問題隨之而來。港府連串政策失誤如「八萬五政策」、教育改革、公務員改革、禽流感疫情處理失誤,使社會不滿氣氛與日俱增,終爆發2003年的七一大遊行。直至2004年底,衰退得以緩和。其後,經濟開始復甦,金融、旅遊、零售業等恢復興旺,但並非所有行業皆能受惠。2007年7月1日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曾舉行多項慶祝活動。在2010年後,樓價和租金升幅過急,令市民置業十分困難。2014年,國務院發表一國兩制白皮書及全国人大关于香港特区普选和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文件,引起市民不滿,令2014年爆發俗稱雨傘革命的佔中運動。2016年在旺角也爆發一場大型騷亂。.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英文:10th Anniversary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或者香港特區成立十週年,是在香港回歸10週年(即2007年)期間由政府官方、民間所舉辦的活動總稱。2007年7月1日,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籌的一連串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紀念活動——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 · 查看更多 »

香港達德學院

香港達德學院Ta Teh Institute 是1940年代末中國共產黨廣東區委在香港建立的大專院校,由周恩來和董必武指導創辦。經香港政府的教育司批准下立案招生,於1946年10月10日開學,由於該校專門教導學生共产主义及社会活动的知識;從事共产主义活动、因此至1949年2月23日被港英政府撤銷註冊資格時,充公校园。前後只有兩年多。 校舍為抗日名將蔡廷鍇將軍的芳園別墅,芳園於抗日時期曾借予廣東國民大學作臨時校舍。校舍本部為一座 二層高灰色洋樓,底層為辦公室、閱覽室和醫務室,二樓為校長辦公室、大會場和教室。校舍背靠山坡面對青山灣,內有草地涼亭。現校舍原本的建築現只剩下其本部大樓,現稱馬禮遜樓,為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校名取自《禮記·中庸》:「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該校校友創立了北京达德研修学院。.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達德學院 · 查看更多 »

香港青年關愛協會

香港青年關愛協會(Hong Kong Youth Care Association Limited),全稱香港青年關愛協會有限公司,簡稱青關會,香港激進建制派政治組織,常常會舉行反對法輪功的活動,並有被指控使用暴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青年關愛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時共有123個駐香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62所為總領事館及61所領事館,包括6名名譽領事及6所國際認可機構。 大部份的總領事館均位於香港島的心臟地帶,例如中環、金鐘、灣仔、銅鑼灣及上環。現時只有柬埔寨及尼泊爾駐港總領事館位於九龍的尖沙咀。 在駐港的領事機構當中,有55名總領事及7名名譽領事同時兼任駐澳門總領事。同時,10名駐澳門總領事(包括葡萄牙駐澳門總領事館)及名譽領事將一併負責香港的領事工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領事機構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台團體

親臺團體、民國派、(Pro-Taiwan camp、Pro-Taipei camp、Pro-Republic of China camp、Pro-Kuomintang camp或Pro-Taiwan groups),用以泛稱成立於香港、在政治立場上親近中華民國或中國國民黨的社會團體或政治團體。親臺派通常對於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持反對立場,並以推動海峽兩岸自由民主及傳播臺灣經驗為信念。 在香港親台團體中,以支持泛藍陣營者佔大多數,立場貼近泛民主派,並反對臺灣獨立、民主進步黨和泛綠陣營。 早年香港的香港民國派團體,政治理念都均趨近中國國民黨的右派,緊跟隨當年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下,立志光復大陸、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口號。然而後來受到兩岸形勢的遽變及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影響,親臺團體的理念也有所變化,近年來的民國派團體更以支持香港實行公民普選、維權運動、推動兩岸民主發展為宗旨。除了關注臺港事務、兩岸四地民主發展及民族事業外,亦積極透過香港的地區服務,以爭取更多香港人認同。.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親台團體 · 查看更多 »

香港親共團體

香港親共團體(Pro-Communist groups)泛指一些政治立場上絕對服從中國共產黨及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的香港團體,過往親共團體是指與親近中華民國或中國國民黨的香港親台團體處於對立陣營,在中國官方媒體常稱為愛國愛港的團體及穩定香港社會的力量,但隨著香港主權移交後親台勢力逐漸消退,現在主要與香港的泛民主派對立。不少親共團體也是中共在香港的支部組織,例如左派工會和國貨公司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香港的親共和親台勢力透過工會運動逐漸形成壁壘分明的對立陣營,親共團體當中以成立於1947年的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最具代表性,而親台團體代表則有成立於1948年的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Hong, N., and Warner, M.,. Springer, 1998, p.128.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親共團體 · 查看更多 »

香港鬥獸棋

香港鬥獸棋,是2012年出現在香港市場的鬥獸棋變體,以名稱的谐音喻意、吃法的弱肉強食來比喻香港時弊。.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鬥獸棋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

香港警務處(Hong Kong Police Force,別名見下一段)於1844年5月1日成立,世上最早一批現代警察機關之一,屬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保安局,為編制最龐大的香港政府部門(佔20.2%)及紀律部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辦公室統計香港平均每100萬人有4500警察,警民比例居全球第五名(僅次俄羅斯、土耳其等)。 虽然香港特別行政區有解放軍駐守,但解放軍並不能隨意離開駐地營地。因此,在不少國家和地區中部份是軍隊的職能,在香港均由警方擔任,如防守海岸,邊界巡邏和反恐行動。 現任警務處處長為盧偉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警務處 · 查看更多 »

香港身份證

香港身份證(Hong Kong Identity Car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身份證明文件。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為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香港法例》第177章《人事登記條例》規定,凡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份證。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照片印在證上。在姓名一欄下面,亦印有中文電碼,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身份證 · 查看更多 »

香港軍事

香港軍事,始於唐政府於屯門設立的屯門軍鎮。經歷1841年和1860年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分階段將香港的主權割讓予英國,除二戰期間一度被日本皇軍佔領外,香港防務都是由駐港英軍負責,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改由中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下稱「駐港解放軍」)管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軍事 · 查看更多 »

香港自治運動

香港自治運動(Hong Kong Autonomy Movement)是香港本土派推動的政治運動,理念建基於香港學者陳雲所編著的《香港城邦論》為基礎,認為香港是一個城邦格局。 香港自治運動主張香港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下,應享有真正的自治權利,並非主張香港獨立陳雲本為運動的提倡者及顧問,但於2013年6月13日,「香港自治運動」的FB組織宣布與陳雲終止合作關係,原因未有解釋。。現時多數的泛民主派及自決派皆爭取香港有真正的自治及真普選,而非支持香港獨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自治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台

香港電--(簡稱港--;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縮寫RTHK),現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轄下的部門,是香港廣播史上首家廣播機構,同時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廣播機構及最具公信力的電子傳媒。現時香港電台擁有7條電台頻道、3條數碼地面電視頻道,以及2條模擬電視頻道。截至目前,港台共有862名員工。香港電台製作的電視節目,包括教育電視,會通過旗下電視頻道港台電視31和其他本地電視台播放。港台負責製作多媒體節目,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報道本地及國際時事,協力推動香港文化發展及提供自由表達意見的渠道。 香港電台於1970年代曾經製作經典電視劇集《獅子山下》,以戲劇反映現實的社會狀況,當時以這種方式去談社會民生議題可謂一次大膽嘗試,雖然惹來部分政府部門不滿,但真正奠定了多年來港台獨立自主的編採方針。.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電台 · 查看更多 »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一部分,是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開始形成具規模的電影工業,至八十年代迎來一段黃金年代,往後作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重要電影基地,被譽為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制作基地,香港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 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電影業相比於其他大中華地區,例如新加坡、中國內地及台灣,更不受規範,自由的環境得以孕育出具規模的電影工業。1946年,中国内战重啟,戰亂致使华语电影業南移至香港。1949年,大批中國電影制作人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繼承上海的藝術事業,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及以前成為香港主流,香港亦逐渐成为主要的华语电影生产基地,五十年代九龙城一带是香港电影片场的集中地,除了位於钻石山的永华片场和大观片场、土瓜湾的南洋片场(邵氏前身)以外,世光片场、万里片场、友侨片场、九龙国家片场等都集中在這裏,因此九龙半島東部、獅子山以南一帶可被視為港產片的發祥地。這時期香港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電影出口,近至東南亞、遠至五大洲都有華語電影踪迹,但由于翻译難度,加上早年华语电影業者並不重視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因此华语电影只局限于世界各地的华语社区。直至1963年,香港政府當局通過一條廣播法例,使出品的港產片都配有英文字幕,以便於政治監察。英文字幕的出現反而幫助港产電影打入英語世界。港產片早年多是以國語電影的形式出現,如邵氏兄弟、國際電影懋業等電影業巨頭早年皆以制作國語電影為主。直到以粵語爲母語香港新一代的電影人出現,粤语电影才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取代国语电影,成为主流。 香港電影業在八十年代迎來黃金年代,由於不少港產片演員主演美國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在英語世界電影業的主舞台成名,並令華人文化得到英語世界的推崇,港產片亦隨之受到英語世界的更多關注,並開始流行對其他华语电影作品進行翻译。後來港產片更傳播至日語世界、俄語世界。八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業總產值更超越以制作英語電影為主的印度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另一個英語電影制作基地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制作基地。該年代的港產片在制作質量、藝術性、題材的創新性上,均有不凡的成就。往後幾十年,香港一直維持全球第二大電影制作基地的地位,港產片在國際仍然保持著魅力。 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業的一大盛事。香港電影與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香港電視產業和香港樂壇的領域重疊。.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電影 · 查看更多 »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 Hong Kong)是香港一所專門展覽名人蠟像的蠟像館,位於太平山爐峰峽凌霄閣。 杜莎夫人蠟像館總館位於英國倫敦,香港分館於2000年開幕,展出約100尊國際、中國大陸及香港名人的蠟像,包括前任中國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足球明星碧咸、香港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著名藝人陳慧琳、劉德華、古巨基、已故藝人張國榮、美國著名流行天后Lady Gaga等。 香港分館是為杜莎夫人蠟像館在亞太區設立的首個分館。蠟像館於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5月17日休館進行擴建,5月18日重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

香港歷史始於超過公元前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居住於華南地區沿岸島嶼的原住民,其後被秦朝納入中國版圖後,踏入信史的開端。自古以來香港就是位於汉族地區南部沿海的一個農業、捕魚及產鹽之處。其後大英帝國佔領香港,沒收原居民的土地,建立殖民地而成為自由港,香港早期以經營鴉片貿易為主,隨後發展為東南亞與中國的貿易中轉站。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起至改革開放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全部停止,香港逐漸由貿易港口轉型成製造業城市,再次在東南亞排華後不停吸收華人資本,與主要競爭對手新加坡一同成為以世界各地華人資本為主的國際金融中心。 在香港建立英國殖民地之前,未有「香港」概念,惟「香港」經由英國發展已經不僅再是一個小漁港,它屬於亞洲中心位置,南海内海。而「香港」這名稱,最早是出現在明朝的《粵大記》上,位置為今日的鴨脷洲内小型漁村。直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初期,英國政府正式為此地命名為「香港」,並且慢慢由漁村發展成為城鎮。其繼香港島後,九龍半島亦分別為永久英屬領土;及後為《新界拓展條約》租借新界地區為期99年,但英國從未交過租金。1953年,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更為香港進行加冕香港典禮為英國永久屬地。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及制定香港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以保障香港人五十年不變,亦確定1997年7月1日起,英國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誌着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正式結束。.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歷史 · 查看更多 »

香港歷史年表

本條目記錄了從有紀錄歷史開端至今的香港、中國、英國和世界大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歷史年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殉職警務人員列表

本表列出於1945年8月31日或者以後存有紀錄中的殉職香港警隊警務人員,名單依照各人逝世日期排序。 截至2018年,有紀錄的殉職人員共299位,最近一位殉職的警務人員為交通警員林海雲,於2018年3月22日在東九龍走廊完成調查一宗交通意外,收拾裝備並準備離開期間,被一輛貨車撞斃,然後再撞到一輛警察客貨車。 每年在香港警察總部舉行的警隊紀念日以悼念於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及歷年殉職的警務人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殉職警務人員列表 · 查看更多 »

香港民族主義

香港民族主義是香港一種涉及種族、文化、歷史、地理、政治等社會各種層面的思想體系,其中心理論為:香港的各種文化族群,構成了内聚的、分享共同記憶的香港人特殊身份認同,即是公民民族主义。主張「香港民族」可以區別於「比較傾向於種族主义之中華民族」。香港民族主義支持者亦主張建立香港自身的「國族」與自主意識。 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自香港回歸後正逐年與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拉大差距,根據有關數據可見香港人有強烈的自身認同感。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2012年6月的民意調查發現,在四选一的选择中,認為自己是「香港人」(Hong Kong Citizen)的佔42%,25%認為自己是「中國的香港人」(Chinese Hong Kong Citizen),「香港的中國人」(Hong Kong Chinese Citizen)的佔13%,选择自己是「中國人」(Chinese Citizen)的佔18%。, 21-06-2016.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香港本土運動

香港本土運動、香港本土主義是指香港強調本地歷史、地理、文化、及主體意識之社會運動,以發揚香港本土文化為主要宗旨。另一方面,反對者認為其目的是想促使香港脫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的中国化影響,香港親共人士將其與香港獨立運動相提並論。 香港本土運動在2014年雨傘運動後成為「本土派」思想。希望透過認同以香港中心的思考、多元文化思想及香港民族主義的力量,突破中國中心主義、中國民族主義的文化霸權,來建立自身的民主制度、與文化認同。.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本土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海員大罷工

香港海員大罷工是香港歷史中其中一件主要罷工事件,發生於1922年。是次罷工與孫中山及國民黨關係密切。這次事件被部份人士用作如何處理勞資關係及公共行政的參考個案。香港親共方面,視之為當年的「反英抗暴」的紅色記憶,體現團結、和平、談判的重要性。.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海員大罷工 · 查看更多 »

香港新移民

香港新移民,又稱新來港人士,現泛指在1980年代抵壘政策結束,中國大陸實施改革開放後,或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從中國內地移居香港,到香港定居的新移民,當中大部份途徑包括單程證、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輸入內地人才計劃及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等。值得注意的是,新移民多指從中國內地來港的新移民,而移居香港、在香港居住的港人第二代(外國出生及成長)、居港白人、非華裔少數族裔及家傭不會被稱作新移民。.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新移民 · 查看更多 »

香港文學

香港文學指自20世紀起香港在特殊歷史和政治背景下發展出的文學。過去香港是英國殖民地,中西文化交流頻繁,而在兩岸分治的背景下,香港也是兩岸接觸的橋樑,旅港、居港及本土的文化界別人士都促進了香港文學的發展。雖然香港被詬病為「文化沙漠」、缺乏文化氣息,然而,香港文學在華人文化界別中仍然佔有一席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文學 · 查看更多 »

香港日佔時期

香港日佔時期,又稱為香港日治時期或香港淪陷時期,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大日本帝國軍事占領香港的時期:由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投降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為止;香港人俗稱這段時期為「三年零八個月」。 在珍珠港事件當日,日本軍隊由酒井隆指揮從寶安縣進攻香港。負責防守香港的包括駐港英軍、英屬印度陸軍、香港防衞隊、香港警務處、加拿大軍隊和協助駐港英軍撤離的中華民國國軍。雖然香港政府多番宣傳駐港英軍戰鬥能力,惟英國在歐洲戰場自顧不暇,加上種種原因,駐港英軍始終形勢不利。經歷香港保衛戰後,於1941年12月25日,香港總督楊慕琦代表英國殖民地官員向當時總部設於香港九龍半島酒店3樓的日軍投降,大英帝國在香港的殖民地統治因而暫時中斷。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後隨即成立軍政廳,由酒井隆出任最高長官,直至磯谷廉介抵任首位香港占領地首任香港總督。酒井隆管治香港期間,日本軍隊在香港濫殺無辜,又推行皇民教育,除了禁止使用英文及強迫使用日文外,部份香港島、九龍主要街道及地區名稱亦被更改成為日本名,例如皇后大道中被改成「中明治通」。香港市民在安全、民生及經濟等方面皆受盡摧殘,市民對日本人反感,不時有平民在香港島山頭伏擊日本將領。至中期,更有香港市民參與東江縱隊游擊隊。 美國陸軍航空軍在日本廣島市於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投下原子彈,廣島市遭到毀滅性打擊。 美國在三天後的1945年8月9日,再次以原子彈轟炸日本,摧毀九州北部的海港城市長崎。 日本於廣島市原子彈爆炸的9天後,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宣佈日本終戰,日本戰敗並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軍隊繼續維持香港秩序,直至同年8月月底,英國軍隊再次抵達香港,並且成立軍政府,香港重光,英國恢復管治香港。.

新!!: 中國共產黨和香港日佔時期 · 查看更多 »

駐臺美軍

臺美軍是用以泛指冷戰時期(1951年至1979年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為止),派駐於臺灣的美軍部隊或單位。 美國在臺部隊中,以美國空軍為人員數量最多的軍種。.

新!!: 中國共產黨和駐臺美軍 · 查看更多 »

解放

解放」(Emancipation),指摆脱束缚、压迫的一种状态,包括精神与物质两方面。如奴隶解放运动,使人获得自由。.

新!!: 中國共產黨和解放 · 查看更多 »

角巴东主

角巴东主 ,青海共和县人,中國共產黨黨員,藏族作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角巴东主 · 查看更多 »

許強

許強(),生於台灣鹽水港廳蕭壟(今臺南市佳里區),著名醫師,為內科學權威,因加入中國共產黨遭中华民国政府處死。由於許強在醫學領域的學術權威與呂赫若、郭琇琮、吳思漢並稱台灣四大才子,然而四人皆因入地下黨,呂赫若在鹿窟遭毒蛇蛇吻而亡,其餘三人皆遭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許強 · 查看更多 »

許信良

許信良(),生於日治臺灣新竹州中壢郡中壢街(今桃園市中壢區)。许信良是台湾早年反对派运动重要領導人与代表人物之一。许信良曾先后担任台湾省议会议员、桃園县縣長、民主进步党主席和总统府资政。.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許信良 · 查看更多 »

許珂

許珂(),中国導演、美術工作者,中國福建泉州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許珂 · 查看更多 »

許鞍華

許鞍華(Ann Hui,),出生於遼寧鞍山,香港著名女性電影導演、監製、編劇。七、八十年代她是香港新浪潮電影製作人中的著名一員。電影作品涉獵多種不同範疇,包括:文學改編、武俠巨著、半自傳體、女性議題、社會現象、政治變遷、以至驚慄電影,是唯一一位奪得六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1983年、1996年、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以及三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1999年、2011年和2014年),是獲得金馬獎最佳導演次數最多的四人之一(另三為李行、杜琪峰與侯孝賢),曾任香港導演會會長,而2011年獲亞洲電影大獎頒發終生成就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至今只有兩部大滿貫作品(即一部電影同時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女主角)且都出自許鞍華之手,分別為第15屆的《女人四十》和第31屆的《桃姐》。.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許鞍華 · 查看更多 »

許敏蘭

許敏蘭,安徽省桐城縣人,鹽阜師範學校畢業,蘇區華中分局黨校畢業,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區委、縣書記、蘇北漣東縣中心區委書記。洪幼樵之妻,1946年隨洪幼樵奉華東局調派至台灣協助蔡孝乾成立台灣省工作委員會。1950年2月16日遭逮捕,1951年4月27日奉准自新。.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許敏蘭 · 查看更多 »

計六奇

計六奇(),字用賓,號天節子,別號九峰居士。江南無錫興道鄉(今前洲、玉祁)人。明末清初史學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計六奇 · 查看更多 »

訓名

訓名,又稱學名。舊時世家、門閥的兒童,入學受教育時或會由父親、老師或其他長輩,取一個「訓名」,供老師稱呼,有別於小名、表字。如《紅樓夢》:「這薛公子學名薛蟠,表字文起。」《宋史》選舉志:「凡無官宗子應舉,初生則用乳名給據,既長則用訓名。」 有些人會沿用訓名作為本名,如「孫文」,「文」字即其訓名。也有另取本名的,如前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鄧小平訓名為希賢,中國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訓名為志清。.

新!!: 中國共產黨和訓名 · 查看更多 »

马力 (蓟县)

力(),天津薊縣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马力 (蓟县) · 查看更多 »

马启智

啟智(),回族,寧夏涇源人,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現任十一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委員。1967年8月參加工作,197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大學學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马启智 · 查看更多 »

马兴元

兴元(),山西昔陽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37年5月参加牺牲救国同盟会,193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后历任龍溪地委副書記、書記,福建省農林水辦公室主任,福建省委書記,福建省革委會副主任。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迫害。1979年後任福建省省長,1987年11月當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马兴元 · 查看更多 »

马克思主义

克思主義(Marxismus)是一種以唯物主義解釋歷史、辯證法、和對資本主義批判所發展而出的經濟、政治和社會世界觀。在19世紀中後期,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建構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架構。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根基或方法論的寫作對現代的政治哲學和社會運動產生重大而廣泛的影響,包含了其独特的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以及革命意識形態。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並沒有一套統一的定義,也因此它在眾多的領域和題材上出現多元的發展,導致其門下包含眾多明顯對立甚至互相衝突的理論。 馬克思主義哲学以唯物主義的立場檢視社會的發展,認為人類社會是架構在其賴以为生的經濟活動上。經濟組織的架構和生產模式被視為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政治、法律、和道德關係的根本來源(或至少發揮了主要的影響),這些社會關係進而構成了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隨著生產模式的進步,既有的社會組織和關係變得沒有效率並且與經濟活動產生衝突,這種衝突進而發展為階級鬥爭Comparing Economic System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03, by Gregory and Stuart.

新!!: 中國共產黨和马克思主义 · 查看更多 »

马日事变

日事變是在1927年5月21日(馬日)晚上發生於長沙的一場兵變。 1926年7月北伐军攻克湖南长沙之后,共產黨和国民党左派在湖南實行土地改革,进行阶级斗争,消灭有产者;隨即展開階級鬥爭和屠殺政策,諸如長沙工商界鉅子金裕華、軍界聞人李佑文、以及素有文名久與章太炎齊名的葉德輝,李立三的父親,都被開會公審加以罪名,予以就地槍決。 1927年4月,长沙的几个地主李佑文、叶德辉、俞诰庆等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后,消息更是刺激了何键《》。被各地农运,赤卫队处决的地主中有一部分是北伐军官中家境较殷实者亲属,於是引起軍內極為不滿,北伐军向蒋提出抗议。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清党”。当时长沙属于汪精卫武汉国民政府,尚未分共。 5月21日下午,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第三十三团团长許克祥得到情报,称中国共产党计划在5月25日開始實行大烧杀,許遂于5月21日当晚发动“铲共行动”,指揮王東原、周榮光、李仲任、陶柳等人包圍封鎖中国国民党湖南省黨部、省特別法庭、共產黨黨部、總工會、農民協會等二十多處共黨機關,解除了工人糾察隊和農民自衛軍武裝,但滥杀左倾者,释放所有在押的地主,並宣布擁護蔣中正的南京國民政府,是為「馬日事變」。 5月23日,許克祥等人組成“中國國民黨湖南救黨辦事處”,5月28日又組成“中國國民黨湖南救黨委員會”,引發部份縣市遂有類似之舉。5月29日,唐生智態度轉變,通電反共,同時表示擁汪反蒋立場不變。「馬日事變」實際上就是武漢分共的一個開端。事变发生后,唐生智回师湖南,欲治许克祥擅自行动之罪,许率军南逃投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马日事变 · 查看更多 »

調弦口戰鬥

調弦口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1日-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湘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調弦口戰鬥 · 查看更多 »

調理農務蘭花系

調理農務蘭花系(The Faculty Of Orchid Gardening),簡稱蘭花系,為一個香港本土派極右翼政治組織,其政治立場偏向港獨派。此組織強烈反對中國共產黨、建制派及泛民主派(尤其民主黨),並與黃毓民等修憲派人士關係密切,部分成員視黃為教主,以及多次提倡香港市民移民至外地居住。 其中,蘭花系成員綽號牛精文的陳文,曾在2013年代表蘭花系參與油尖旺區議會京士柏選區的補選,然而陳終以大比數於該場選舉中落敗。.

新!!: 中國共產黨和調理農務蘭花系 · 查看更多 »

調景嶺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調景嶺 · 查看更多 »

高祀仁

仁,生于中华民国青島市,歷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中共廣州市委書記,在廣東工作近31年,現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2009年5月25日卸任香港中聯辦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祀仁 · 查看更多 »

高登友

登友(),河口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山東沾化縣富國鎮人,199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擁有大專學歷。歷任義和中學教導主任,大山中學校長,義和鎮武裝部部長、黨委委員、政府副鎮長、黨委副書記、政協辦主任、招商局副局長、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登友 · 查看更多 »

高華柱

華柱,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生於青島市,籍貫山東省即墨县(今青岛市即墨区),畢業於南投中學、陸軍官校37期,進修於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工程管理系、美國聖若望大學東亞研究所,曾任陸軍十軍團司令、陸軍副總司令、國防部參謀本部聯準室主任、聯勤司令、行政院退輔會主委、國防部長、總統府國策顧問與國安會秘書長,國防部長任內支持推行年金改革與爆發洪仲丘事件,後因調查嚴重失當與負起政治責任而下臺。2015年2月12日接替金溥聰出任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華柱 · 查看更多 »

高興墟戰鬥

興墟戰鬥,中国大陆称高兴圩战斗,發生於1931年9月8、1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興國。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十九路军,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红一方面军。戰鬥末了,国民革命军战报称:红军共傷亡八千餘被繳槍枝六千枝。红军方面的战报称:国民革命军伤亡2000余人,红军亡780人,伤1490人。 毛泽东后也承认,此次战役是其一生中五大败仗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興墟戰鬥 · 查看更多 »

高林 (中國將領)

林(),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於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對日抗戰的沙河运动战、板山伏击战,國共內戰時的张家口保卫战、淮海战役等,曾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院务部副部长、部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林 (中國將領) · 查看更多 »

高树勋旧居

树勋旧居是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高树勋在天津的旧居,始建于1931年,坐落于当时的天津英租界的香港道(Hong Kong Road)(今和平区睦南道141号),目前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 和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树勋旧居 · 查看更多 »

高昌礼

昌禮()山東魚台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昌礼 · 查看更多 »

高文謙

文謙(),生於北京,中國共產黨黨史、周恩來研究學者,自由撰稿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文謙 · 查看更多 »

高智晟

智晟(),已被失蹤,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生於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佳芦镇小石板桥村的窑洞,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於1996年起執業即長期替弱势群体维权,曾經代理多宗民众维权案件控告地方政府,獲中國司法部選為「中國十佳律師」,被譽為「中國良心」,美聯社指其為「中国维权律师界的领军人物」廣受尊敬,被滕彪等中國法律界人士稱為「中国维权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全民维权意识觉醒的引领人」因此遭受當局最嚴厲的迫害。 他為當局眼中的敏感個案辯護,包括法輪功修煉者、地下基督教徒以及與官員發生糾紛的底層農民和私營企業家。尤其自2004年底開始多次上書中国政府高层,要求改變對法輪功等群體的非法處理手段,並參與對法輪功學員器官遭當局活摘指控的調查,前加拿大亚太司司长大衛·喬高形容他是曼德拉和甘地的結合體,是「地球上最勇敢的律师之一」。三度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但高的名字,在中國的搜索引擎、微博,卻是無法搜索到的"敏感詞"。2005年11月,高智晟成为基督徒並與妻子公開宣佈退出共產黨。 高智晟曾多次被中國共產黨、610辦公室以黑社会手段骚扰、「難以言表的酷刑」迫害 ,2007年4月14日,大紀元時報。2006年8月遭吊銷執照、秘密綁架並遭約4個月酷刑,北京法院2006年12月22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高智晟律师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但在緩刑期間就多次遭秘密綁架、酷刑,2007年發表〈致美國國會公開信〉描述中國人權實況、呼籲美國抵制2008年北京奧運,不久後遭持續酷刑近兩個月。2009年2月更与外界失联近兩年,在國際壓力下2010年4月一度現身北京接受美联社采访, 后再度与外界失联20個月,美聯社因此披露高又受到長期、更嚴重的非人道酷刑。聯合國、美國國務院、英國政府、歐盟、人權觀察等多國政府及國際組織長期聲援並持續要求中共當局無條件釋放高智晟。 周永康2014年7月落馬後,高同年8月7日三年冤獄屆滿,高雖如外界呼籲如期釋放,但身心狀況極差,BBC引述人權組織說法「高在監獄被完全摧毀」,精神、肉體都受嚴重酷刑,且被剝奪與人交流的權利,記憶、語言功能嚴重衰退。此外,高仍受到嚴密的監控,並未獲真自由。 高智晟曾說「今天我要是敗了,就再沒人會相信天理了!所以掌握天理的人祂不會袖手旁觀!所以神在和我們並肩作戰!」2006年出版《》。王丹贊高為"中國英雄"。胡佳說:“高智晟愿意帮助那些在中国社会遭遇广泛迫害的人,那些其他人不敢走近的人"。美聯社引述美國學者孔傑榮讚譽高「是一位伟大的和备受尊重的律师,他通过捍卫许多人和许多事业的权利,勇敢的寻求给官方宣称的中国"法治"赋予意义。他在国内外巨大数量的支持者将热切的希望知道他的命运。」英國《电讯报》則指,高智晟的魅力使得他被共产党認為是一个特别的威胁。法廣發表《釘在十字架上的高智晟》呼籲關注。 2016年出版秘密寫作的書籍《2017年,起來中國》,紀錄了中共對他的綁架、囚禁、酷刑,並見證到了神對他的啟示,預言中國共產黨敗亡,並就建設民主現代中國提出看法。2014年出獄後被當局持續軟禁,2017年8月被當局失蹤至今,下落不明。.

新!!: 中國共產黨和高智晟 · 查看更多 »

謝傳祖

謝傳祖(),新竹州苗栗郡公館街人,中國共產黨員,1946年入廈門大學化學系,為台灣第一批公費留學生,與同期公費生同學劉正坤、經濟系學生張克輝、英語系蔡瑞欽等友好,1948年由蔡瑞欽吸收加入共產黨,加入台南地區工委會朴子小組,光明報事件後全省大搜捕遭逮捕,涉後崛基地案遭判死刑,於1951年5月21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謝傳祖 · 查看更多 »

謝長廷

謝長廷(),臺灣政治人物、律師、外交官。生於臺北市延平區打鐵街(今大同區赤峰街,屬大稻埕)人,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的創黨十人小組之一,也是民主進步黨黨名命名者、黨綱起草人。現任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代表(法律上的官銜為中華民國駐日本大使)。曾任臺北市議員、立法委員、高雄市市長與行政院院長。 根據謝家族譜,謝長廷的祖籍是漳州府詔安縣,和陳水扁、李應元等人為同鄉。而謝長廷有幾位女性祖輩,族譜上載明出生地是「番社」,因此推斷謝長廷有臺灣原住民族的血統郭瓊俐,《》(台北,布克文化,2005),p48~49。 2007年擔任民進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總統大選中敗選後,隨即宣佈退出政壇界,並創設成立台灣維新基金會。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認為,中華民國憲法為一個中國,不能迴避這個憲法各表的問題,行政院院長任內也提出「和解共生」的理念。。.

新!!: 中國共產黨和謝長廷 · 查看更多 »

謝雪紅

謝雪紅,原名謝氏阿女(),台灣彰化人,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中國共產黨黨員、台灣民主自治同盟首任主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八大民主黨派的參政政治人物之一。謝雪紅後來陸續出任中共中央華東局軍政委員、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副主席,1954年當選台湾省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發起的反右運動中被打成臺盟頭號大右派。謝雪紅於1970年病逝北京。 謝被稱為是台灣社會主義革命先驅,因而被譽為「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也是二二八事件中堅持對國民政府採取武力抵抗之台中二七部隊的參與組織者。二七部隊抵抗國軍失敗之後,轉赴廈門,後赴香港。 謝雪紅一生的組織關係,是謝雪紅相關研究熱門問題。據謝雪紅自述,她於1925年二赴上海時期,黃中美當介紹人,謝於上海住家經黃中美告知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是卻無證人、無入黨儀式,因此謝雪紅的黨籍資格發生爭議。直到謝雪紅過世多年之後,於1986年在中共所正式認可的謝雪紅生平上,才同時追認了謝雪紅黨齡。謝雪紅在台灣共產黨建黨之後,黨籍轉為台共,但是台灣共產黨於1931年覆滅瓦解,而謝雪紅直到1947年下半年在香港才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同時參與創建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其後在反右期间被打成右派,歷經點名批鬥晚景十分淒涼。謝雪紅身故後幾年文革瓦解,左派支持者被整肅,她雖然於1986年得到平反,但中共中央的悼詞仍說她曾犯過錯誤,因此有論者認為這是「不完全」平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謝雪紅 · 查看更多 »

謝有福

謝有福,台灣醫學家,日治台灣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出身,專長皮膚泌尿器醫學,特別是泌尿器醫學,是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和台大醫院皮膚泌尿科第1位台灣人主任。謝有福逝去後,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創設紀念「謝有福教授論文獎」,頒給研究成果優良的泌尿科醫師。.

新!!: 中國共產黨和謝有福 · 查看更多 »

譚富英

譚富英(),京劇演員,工生行,富連成科班富字科出身,拜師余叔岩,中國共產黨黨員。 祖籍湖北,在北京出生,祖父譚鑫培和父親譚小培都是京劇表演藝術家。 融會譚、--兩派藝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出任北京京劇一團團長,1956年北京京劇一團併到北京京劇團(現在的北京京劇院)以后,任總副團長。1959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馬長禮是他的學生,顧正秋是他的乾女兒(義女)。 他參與《蘆蕩火種》(后來的樣板戲《沙家浜》)的創作。 其子譚元壽、孫譚孝曾和曾孫譚正岩都是生行京劇演員。 Category:湖北人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F Category:北京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譚富英 · 查看更多 »

譚仔雲南米線

譚仔雲南米線,簡稱譚仔,為香港一間米線連鎖食店。譚仔雲南米線首創車仔麵式麻辣米線,曾獲食家蔡瀾和導演谷德昭等推介。2008年,因家族理念不同而分成四姐夫婦、五哥之「譚仔雲南米線」和三哥、六哥之「譚仔三哥米線」各自營運發展。2017年,兩家均先後全數出售予日資。.

新!!: 中國共產黨和譚仔雲南米線 · 查看更多 »

譚耀宗

譚耀宗(Tam Yiu-chung,),香港出生,祖籍廣東惠州市惠陽。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及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曾任民建聯主席及香港立法會議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譚耀宗 · 查看更多 »

魏丽惠

魏麗惠(),原籍臺灣彰化縣人,現居北京,屬中國共產黨籍,為婦產科醫師,歷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婦產科分會副會長、中國女醫師協會副會長、《中華婦產科》雜誌副總編輯等職務。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九、十、十一屆台灣省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魏丽惠 · 查看更多 »

魯平

魯平(),中國前政治人物,祖籍四川閬中,曾經擔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及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祕書,上海市宋庆龄基金会前任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魯平 · 查看更多 »

魯迅藝術學院

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是一所藝術學院。在1938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魯迅藝術學院,為魯迅美術學院的前身。 毛澤東要求魯迅藝術學院「要造就具有遠大的理想、豐富的鬥爭經驗和良好的藝術技巧的一派文藝工作者」,親筆給學校題詞「抗日的現實主義、革命的浪漫主義」。.

新!!: 中國共產黨和魯迅藝術學院 · 查看更多 »

議事論事

《議事論事》(LegCo Review)是由香港電台電視部製作的一個時事資訊節目,節目在1986年4月9日首播,初時只是報導立法局內的事務,拍攝立法局內的辯論和議員的百態,節目時間初時為15分鐘,由許金峰主持。後來涉及政治議題,擴大至30分鐘。 立法會會期(每年10月至翌年7月)的星期四18:00在無綫電視翡翠台及星期四20:30在香港電台港台電視31、31A首播,現任監製為馬占威,主持為黃雅宇、李鵬飛及曾鈺成,內容報道立法會一周動向,同時加插時事話題討論。 《議事論事》因為涉及敏感的時事題材,時常被中國大陸封殺,當在無線電視翡翠台直播時,廣東有線會用預先錄製節目覆蓋部分或者全部內容。.

新!!: 中國共產黨和議事論事 · 查看更多 »

魅力攻勢

魅力攻勢()意指透過展現個人的魅力特質或可信賴性來吸引他人的支持,經常被用新聞媒體用來描述政治人物的行為。第一次出現在新聞中是1956年十月份的加州地方型報紙「弗雷斯諾蜂共和報(The Fresno Bee Republican)」,描述美國軍事將領呼籲大眾對俄國領袖的友善要保持警戒。 2016年,美國的國際新聞記者约书亚·科兰兹克 (Joshua Kurlantzick)發表了專文描述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對國際的外交推動是以軟實力來進行「魅力攻勢」,引起了華文世界開始使用與討論這個詞語。隔年科兰兹克進一步出版了專書探討,引起了華文世界的學術探討,如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教授王义桅就認為此書對中國的批判過於西方中心,政治大學亞太碩士班研究生鄭藝銘則認為中國以經濟誘因作為東南亞國家對領土海域的退讓無法產生真正的效用。 後來魅力攻勢也轉用來形容男女關係中的互動,尤其是在求愛期,男生會用他的魅力征服女生。通常一個人採用魅力攻勢,傾向於排斥或忽視其他人,將自己所有的社會能量都給一位事先視為目標的人。這種行為也適用於女生對待男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魅力攻勢 · 查看更多 »

许家屯

许家屯(),原名許元文,祖籍江蘇如皋,前中國共產黨黨员,曾任中共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當時相當於香港中聯辦主任)。1990年六四事件後出走美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许家屯 · 查看更多 »

许志永

许志永,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公盟创始人之一,新公民运动的主要创始人和标志性人物,中国著名青年法学家、宪政学者和公民维权的领军人物。北京市海淀区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倡导公民以非暴力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中共当局给予国民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要求官员公布财产,并惩治腐败。2014年1月26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为名,判处许志永有期徒刑四年。4月1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驳回许志永的上诉,维持原判。.

新!!: 中國共產黨和许志永 · 查看更多 »

鮑方

鮑方(),原名鮑繼煥,香港男演員、導演。為香港前亞洲電視女藝人鮑起靜之父親。.

新!!: 中國共產黨和鮑方 · 查看更多 »

请投我一票

是中國武汉电视台制作人陈为军执导的一部纪录片,纪录武汉市一个小学班级民主选举“班级委员长”(班长)的过程。这部纪录由英国BBC等电视台播出,是“十部反映世界各国民主进程”系列纪录片之一。由于涉及敏感题材,未能在中国大陸上映,但是部分视频网站可以观看。 該片一面反映了,中国的民主意识教育已经成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年轻一代从小将接受“民主”的概念。也反映了竞选过程中需要的种种重要因素,包括经济支持、信息获取、明争暗斗、甚至尔虞我诈,但是最终决定权在于广大群众。同时该片的教育性极强,涉及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心理教育等多个方面。.

新!!: 中國共產黨和请投我一票 · 查看更多 »

谭厚兰

谭厚兰()湖南湘潭人,女,文革時期的紅衛兵“五大領袖”之一,以率領紅衛兵破壞曲阜孔廟、孔府、孔林知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谭厚兰 · 查看更多 »

谷正文

--正文(),原名郭同震,是一位中華民國的情治單位人員。 他曾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在抗日戰爭前夕於林彪所部115師擔任偵察大隊隊長。後來,他輾轉投入軍統局並效忠於戴笠及毛人鳳。他曾擔任軍統局北平特別勤務組組長及反攻大陸指揮官,也曾在1955年領導策畫克什米爾公主號爆炸案試圖暗殺周恩來。.

新!!: 中國共產黨和谷正文 · 查看更多 »

豫皖苏解放区

豫皖苏解放区,是中國共產黨政权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时期所設,地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解放区。北起陇海铁路、东至津浦铁路、南至黄河、西至平汉铁路。.

新!!: 中國共產黨和豫皖苏解放区 · 查看更多 »

豫鄂皖邊區第三次圍剿

豫鄂皖邊區第三次圍剿,為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對實力日益壯大的中國共產黨發動大規模軍事圍剿。主要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位於豫鄂皖三省邊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1931年11月,國民政府調集15個師,進行第三次圍剿。至1932年6月,半年時間內,紅軍連續進行了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4次戰役,其中4至5月的蘇家埠戰役,進行了48天,殲滅國軍3萬餘人,俘虜第7師副師長厲式鼎及5個旅、團長。此次反圍剿進行的4次戰役共殲滅國軍6萬餘人,擴大了蘇區。鄂豫皖蘇區進入了全盛時期。.

新!!: 中國共產黨和豫鄂皖邊區第三次圍剿 · 查看更多 »

豫鄂皖邊區第一次圍剿

豫鄂皖邊區第一次圍剿,為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對實力日益壯大的中國共產黨發動大規模軍事圍剿。主要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位於豫鄂皖三省邊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時間發生於1930年冬季至隔年春季期間。國民政府設立鄂豫皖邊區綏靖督辦公署,調集8個師又3個旅,近10萬人的兵力,於12月上旬開始對根據地進行第一次圍剿。紅軍進行了反擊,至1931年1月,共殲國軍4個團又4個營,擊潰4個團又1個營。打破國民政府的第一次圍剿。.

新!!: 中國共產黨和豫鄂皖邊區第一次圍剿 · 查看更多 »

豫鄂皖邊區第二次圍剿

豫鄂皖邊區第二次圍剿,為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對實力日益壯大的中國共產黨發動大規模軍事圍剿。主要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位於豫鄂皖三省邊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亦稱「鄂豫皖蘇區」)。時間發生於1931年春季期間。國民政府仍以10萬兵力對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4月上旬,國軍各線部隊在根據地邊緣地區清剿,並向皖西蘇區進攻。紅軍經過一個月的作戰,先後在獨山鎮、滸灣、桃花等戰鬥中取得勝利,打破國民政府的第二次圍剿。.

新!!: 中國共產黨和豫鄂皖邊區第二次圍剿 · 查看更多 »

豫鄂皖邊區第四次圍剿

豫鄂皖邊區第四次圍剿,為中國第一次國共內戰時期,蔣中正所領導的國民政府對實力日益壯大的中國共產黨發動大規模軍事圍剿。主要目標是中國共產黨位於豫鄂皖三省邊境的「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簡稱「鄂豫皖蘇區」)。時間發生於1932年夏季至秋季期間。此次紅軍因張國燾戰略指導上的錯誤而失敗。.

新!!: 中國共產黨和豫鄂皖邊區第四次圍剿 · 查看更多 »

豫湘桂会战

豫湘桂會戰(日方稱之為「一號作戰」(一号作戦)或「大陸打通作戰」)是日本帝國陸軍於1944年4月至12月期間於中國河南、湖南和廣西貫穿三地進行的大規模攻勢,4月中國豫湘桂大溃败开始,37天失去38座城市。 此戰主要分為3個個階段:進攻河南中部的豫中會戰、進攻長沙的長衡會戰和針對桂林與柳州的桂柳會戰。 主要戰略目標為開通由東北經華中、華南前往中南半島的路線,以及佔領其東南方的機場,防止美國陸軍航空軍自該地起飛攻擊日軍海上交通線和轟炸本土。 為了本次攻勢,日軍投入了410,000名的士兵、800輛戰車和將近70,000匹馬,於2,400公里的戰線發動攻擊,這也是有史以來日軍動員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勢作戰。最後日軍成功佔領美國航空隊基地,並給予中國人力與物質上相當大的損失,但同時也因為兵力不足而無法擴張戰果,日後於中國戰場長期維持守勢。.

新!!: 中國共產黨和豫湘桂会战 · 查看更多 »

鲁易

魯易()譜名其昌,字蕙孫,號繩武。湖南常德人,祖籍江西黎川。曾赴日本明治大學留學。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因參與學生運動,被遣返。後在廣東省立第六師範學校(今日海南瓊山)任教。 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任黃埔軍校政治部秘書,升為副主任,獲得少將軍銜。1926年,赴蘇聯莫斯科留學。1928年回國,1930年,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主任。1931年改任中共湘鄂西革命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1932年初,任紅三軍政治部主任兼任特別委員會書記等職。國共戰鬥時,被國民革命軍捕獲,蔣介石命湖北綏靖主任何雪竹將之處決於湖北省沔陽縣。.

新!!: 中國共產黨和鲁易 · 查看更多 »

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簡稱貴州師大附中,本部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雲岩區寶山北路,前身爲達德學校。始建於1901年,早於貴州師範大學數十年。是貴州省建校最早的中學。.

新!!: 中國共產黨和貴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 查看更多 »

貴州省 (中華民國)

貴州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南六省之一。簡稱為「黔」。.

新!!: 中國共產黨和貴州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費希平

費希平,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遼寧省遼中縣人,國立北平大學(已併入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畢業。 费希平是中华民国第一屆立法委员,亦是台灣第一个反对党民主進步黨的創党成员,但后因國會全面改選運動與其終身職立委的身分有所衝突,加上民進黨主席黃信介操之過急,對其退職一事運作形成逼宮之勢,因此在1988年7月19日民進黨中常會後,發表不滿民進党的台獨傾向的聲明,並憤而退黨。其退黨後曾短暫持續兩岸和平工作,退職後則被家人接到美國洛杉磯,並於2003年2月逝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費希平 · 查看更多 »

賴廉士

賴廉士爵士,CBE,ED,JP(Sir Lindsay Tasman Ride,),來自澳洲的香港生理學家、軍人和大學行政人員。他在太平洋戰爭期間指揮英軍服務團,戰後在1949年至1964年出任第五任香港大學校長。 賴廉士早年曾經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退伍後於1919年入讀墨爾本大學,主修醫學。他在1922年以羅德學人身份前往牛津大學深造。自1928年起,賴廉士歷任香港大學生理學系主任、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和香港政府醫務委員會委員等職。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他一度淪為戰俘,但旋於翌年1月成功逃脫,並在同年7月於廣東曲江(今韶關市一帶)創立英軍服務團,主要負責在華南地區蒐集情報、營救身處香港的人士、以及把藥物和其他必要物資偷運到香港的集中營內。 第二次世界大戰完結後,賴廉士返回香港大學任教,並在1949年至1964年間出任校長一職,是港大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校長。在任內,他協助把港大從戰後百廢待舉的局面恢復過來,使大學的規模得以急速擴展。到1961年的時候,港大學生人數增至2,000人,是1941年香港淪陷前夕的四倍。在工作以外,賴廉士興趣廣泛,且熱衷體育活動和音樂,他生前也十分關注澳門的基督教墳場,曾對場內的先人資料加以整理,他身後的骨灰也是灑落於墳場之內。 賴廉士生前曾在1942年、1944年和1962年先後獲英廷頒授OBE勳銜、CBE勳銜和爵士勳銜。在1965年,他又獲香港大學頒授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和委任為終身校董,以表揚他在二戰期間和在港大校長任內的工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賴廉士 · 查看更多 »

贺国强

贺国强(),男,漢族,湖南省湘乡市人。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9月參加工作,北京化工學院無機化工系無機物工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曾任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曾任中共山東省济南市委书记,1991年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1996年調升福建省省长,1999年赖昌星案发时被火速调离福建而且被免于追究,并升任重庆市委书记。在重庆市委书记任上处置因原市委书记张德邻和市长蒲海清之间矛盾而造成的重庆干部之间的巨大隔阂,获得很大成功。2002年11月被提拔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並兼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长,负责中共黨组织工作。2007年10月22日在中共十七大上,當選為第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贺国强 · 查看更多 »

贾治邦

贾治邦(),陕西省吳起縣人;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经济师。196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四屆、十五屆候補中央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省长,中国国家林业局局长等职。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贾治邦 · 查看更多 »

贾春旺

賈春旺(),北京市人。男,漢族。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62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實驗核物理專業畢業,大學學歷。曾任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首席大檢察官、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部長、公安部部長。 其女儿贾丽青是刘乐飞的妻子,刘云山的儿媳。.

新!!: 中國共產黨和贾春旺 · 查看更多 »

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越共九大)於2001年4月19日至22日在越南河內召開。越共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與會代表1168人代表着越共247,9719名領有黨員證的黨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越南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 查看更多 »

越南歷史

越南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顯示,越南在舊石器時期已有先民活動,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出現東山文化,較重要的民族有雒越人。越南神話傳說提到約四千年前出現最早的王朝鴻龐氏。中國秦漢時期接觸並征服北部(紅河三角洲)及中部後,越南情況乃有可靠的文獻記載。從公元前3世紀晚期至10世紀前期,越南處於中國統治之下,中國文化大量輸入。現時的越南中、南部地區,曾有占婆國存在(2至15世紀),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一帶曾為扶南、真臘(柬埔寨)等國的領土。 938年,吳權在白藤江之戰打敗中國南漢軍隊,是次戰役為越南獨立過程中的重要一步。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越南正式独立建国。其後越南進入封建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李朝、陳朝、胡朝各朝的發展,15世紀初一度被中國明朝所佔(即屬明時期),不久復國,並在後黎朝前期達至封建時代興盛時期,其後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有莫朝(與後黎朝合稱南北朝)、鄭主、阮主、西山朝等王朝和政權,到19世紀初期阮朝重新統一全國。越南歷朝曾使用的國號有「大瞿越」「大越」「大虞」「大南」等等,對外被稱為「交趾」「安南」,19世紀初始稱「越南」。在封建時代各朝,統治者採用中國式的制度治國,文化方面融合了儒、佛、道三教。本土文化亦有所發展,本國文字「喃字」得以應用。對外多次進行戰爭,以維護獨立和擴張領土,曾抵禦北方的中國及蒙古等國,在印支半島逐步征服占婆國,入侵老撾,與真臘、暹羅(泰國)爭雄。 19世紀中晚期,法國漸次吞併越南,進行殖民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受日本所支配。1945年越南共產黨(時稱印度支那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統治北方,獲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等共產國家支持,南方亦先後有西方陣營支持的保大帝政權及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分裂,美國介入越南政局,支持南越,演成越戰。1975年北越統一全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統一後的越南政府曾染指鄰國老撾、柬埔寨,又與中、美等交惡,外交形勢曲折。1986年以後,越南政府推動革新開放,促進經濟,1990年代又與中、美及世界各國改善關係。.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越南歷史 · 查看更多 »

趙家人

赵家人源自中国网络流行语,泛指中共有密切關係的高級官僚、機構高層、企業主、大富豪、藝人、體制內幹部以及他們的家屬子女等紅色權貴階層,語出鲁迅的《阿Q正传》。其原型是鲁迅先生笔下的赵庄赵太爷,象征上层阶级,现实中泛指高级官僚、富豪、体制内干部以及家属子女等,即既得利益者、实际掌权者。而“精赵”一词,即“精神赵家人”,指自认为能在执政集团的强势下能沾光的人。 2015年12月,一篇题为《万科寶能之争:门口的野蛮人,背后的赵家人》的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该文章中用“赵家人”一词指中共权贵阶层。文章發佈不久,“赵家人”便成为中国网络流行语。中宣部曾下令要求媒體不得使用「趙家人」以及類似的詞語,已經使用這些詞語的媒體則遭到了處分。.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趙家人 · 查看更多 »

趙德明

趙德明(1939年10月4日-),中國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研究者、翻譯者,2005年以教授的正高級職稱從北京大學西語系離休,現任青島大學外語學院特聘專家、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博士生導師。 著有《20世紀拉丁美洲小說》(2003年)、《巴爾加斯·略薩傳》(2005年)等學術專書。主編《我們看拉美文學》、《拉丁美洲中篇小說選》等文學專書,並與趙振江、段若川、孫成敖合著《拉丁美洲文學史》。他參加了《二十世紀歐美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的編寫工作,是拉美西葡文學章節的主要作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趙德明 · 查看更多 »

趙衍慶

趙衍慶(),生於山東省曹縣,中華民國國軍退伍榮譽國民。 2014年參選台北市長,成為史上最年長的台北市長參選人,最終取得15,898張票,在七位候選人中名列第三。.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趙衍慶 · 查看更多 »

趙詩哲命案

趙詩哲命案發生於2006年4月6日,當日,一名女子被發現倒臥在廣東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教學樓4樓的教研室內,並且身上有燒傷痕跡,該女子其後被證實死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趙詩哲命案 · 查看更多 »

趙振江

趙振江(1939年-),中國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文學研究者、翻譯者,北京順義牛欄山人,中國共產黨員,段若川的丈夫,2005年以教授的正高級職稱從北京大學西語系退休,現仍任博士生導師。中国作家协会对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西班牙、葡萄牙、拉丁美洲文学研究会会长,孔子和平獎的發起人之一。 1959年考入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1960年西班牙語專業開辦后與趙德明、段若川等調入,畢業后留校任教至今。.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趙振江 · 查看更多 »

趙文奎

趙文奎(),京劇演員,工淨行,中國共產黨員,中國國家一級演員,上海京劇院離休人員。 他是樣板戲《海港》的淨行主演,有唱片和彩色電影行世(電影版和鋼琴弦樂五重奏伴唱版唱片江青指定李長春 (京劇)代唱)。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一级演员 Category:净行演员 Wen文奎.

新!!: 中國共產黨和趙文奎 · 查看更多 »

鷹潭戰鬥

鷹潭戰鬥發生於1933年1月20-2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貫溪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鷹潭戰鬥 · 查看更多 »

鹿心社

鹿心社(),山东巨野人;原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今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毕业。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曾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兼国家测绘局局长,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长等职。现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鹿心社 · 查看更多 »

麥先聲

麥先聲 (Mak Sin Sing),原名:麥灼榮,香港粵劇文武生、香港麗的映聲電視藝員、粵語片演員。排行第八的麥先聲之胞兄麥炳榮亦是粵劇紅伶;麥先聲與尤聲普、潘有聲、陳玉郎、雲展鵬、黎家寶及文千歲組成藝壇結義「七兄弟」,他是長兄。麥先聲與妻子楚湘雲(原名:賀秀雲)育有兩女一子。麥先聲的妻子粵劇紅伶楚湘雲(原名:賀秀雲),太平洋戰爭前在「太平劇團」先後為正印花旦紫蘭女及楚岫雲的副車,並在那時認識同團演出的麥先聲,倆人在1948年底結婚,並居住在廣州,中國共產黨統治大陸後移居香港。在1958年10月22日(星期三)下午4時30分於九龍石峽尾巴域街一號四樓的尾房住所被同屋鄰居陳維恭(47歲廣告經紀,該屋業主陳依雲的兒子),當著麥先聲的6歲的兒子麥耀雲面前,以銼刀刺死楚湘雲,兇手在1959年2月21日(星期六) 被判處環首死刑,經上訴至1959年5月12日(星期一)宣判維持原判。事發後,麥先聲遷居九龍城南角道 。.

新!!: 中國共產黨和麥先聲 · 查看更多 »

麥理浩

伯克的麥理浩男爵,KT,GBE,KCMG,KCVO,(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Baron MacLehose of Beoch,),英國資深外交官及殖民地官員,1971年至1982年出任第25任香港總督,他的任期前後長達10年半,先後獲四度續任,是香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港督。 外交官出身的麥理浩雖然缺少殖民地的行政管理經驗,但沒有殖民地包袱的他,反而被普遍認為是歷史上最傑出和最受市民愛戴的港督之一,輿論更以「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形容他在任港督的日子。麥理浩任內推動大刀闊斧的改革,使香港的社會面貌出現深刻的改變。他的改革涉及房屋、廉政、教育、醫療、福利、基礎建設、交通、經濟和社會各個範疇,十年建屋計劃、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設立郊野公園、興建地下鐵路和地方行政改革等重要的政策和建設,紛紛在他任內推出。這些政策不單直接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還進一步為殖民地政府在市民心目中建立起正面形象,同時也增強了香港人對香港的歸屬感。 麥理浩見證了香港的經濟起飛,任內經濟增長之強勁為開埠以來所未有。在他的協助下,香港由原本以輕工業為主導,逐步轉型以電子工業、金融業和商業為重心,一躍而成「亞洲四小龍」之一,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日後成為亞洲國際金融中心及國際大都會,奠定重要基石。此外,財政司夏鼎基爵士在麥理浩任內提出的「積極不干預主義」,也成為港府的理財哲學、以及麥理浩在施政上的依歸。 不過,外界也有意見批評麥理浩始終未能完全解決房屋不足、大學學位不足、教育質素參差、貧富不均和交通擠塞等核心問題,不少輿論也認為他未能快速應對任內接二連三的社會運動;至於在處理中國大陸非法入境者及越南難民來港的問題上,也引起不少爭論。 在中港關係方面,麥理浩改善了雙方自六七暴動以來的關係,他在1979年應邀訪問北京等地,成為二戰後首位官式訪問中國的港督。訪華期間,他會見了中共領導人鄧小平,席間得悉鄧小平堅決要在1997年或之前收回香港,結果這次會面為後來的香港前途談判揭開序幕。麥理浩返港後擔心引起恐慌,隻字不提鄧小平堅持收回香港的言論,只引述鄧小平「叫香港投資者放心」,但為免觸動中方神經,他放棄原擬推動民主政制改革的計劃。 麥理浩未及香港前途談判召開,便先行卸任港督,但他卸任返英後,繼續透過上議院議員的身份參與香港事務。他在晚年参与制定「居英權計劃」,又多次批評末任港督彭定康為立法局引入的民主改革。在1997年,年近80歲的麥理浩特意返回香港,在6月30日晚出席香港主權交接儀式;縱使英政府杯葛在7月1日舉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別行政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但他仍堅持出席。 無論如何,麥理浩對香港的貢獻深受各方肯定,他除了多次獲英廷授勳外,更在1982年獲封為終身貴族,而香港的麥理浩徑和麥理浩夫人度假村,也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以他命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麥理浩 · 查看更多 »

麦新

麥新(),原名孫培元,別名默心、鐵克。原籍常熟,1914年12月5日出生於上海市。中國音樂家,抗日歌曲《大刀進行曲》的作者,中國共產黨黨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麦新 · 查看更多 »

黎子松

黎子松(),廣東省東莞縣人,中國共產黨員,曾擔任新竹縣立中學國文教師,任教期間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大同盟」,因受傅煒亮案之影響組織遭破獲,並遭判死刑。.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子松 · 查看更多 »

黎子流

黎子流(),生於廣東順德龍江鎮,廣州市前任市長。他生於農民家庭,只在學校讀過兩年書。 1951年,被選派為順德縣大洲鄉土改隊員,任小組長。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至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列為“三反分子”和“走資派”,接受了100多場批判,坐了兩年牢房。1974年,擔任中共順德縣委副書記、書記、佛山地委委員。1983年,調任江門市委書記,並推動興建連接江門至中山的外海大橋,大大改善江門對外的交通。1990年,被任命為廣州市副市長、代市長,後任市長,並推動興建連接廣州市區至白雲機場的道路及廣州地鐵等大型建設。 黎子流1997年退休後,在其家鄉廣東順德龍江鎮,創辦了一個新型的農業企業——「新世紀農業園」,其中香港的恆基兆業、新世界發展、信德集團、嘉華集團等均有參與投資。.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子流 · 查看更多 »

黎川戰鬥

黎川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21-2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川戰鬥 · 查看更多 »

黎瑞剛

黎瑞剛(),籍贯上海,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媒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中共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和市委辦公廳主任。目前是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長,現任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邵氏兄弟控股董事局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瑞剛 · 查看更多 »

黎明 (傳媒及出版界人士)

黎明,OBE(Lai Ming, Richard,),香港傳媒工作者、公務員及作家,1976年至1978年擔任政府新聞處歷來首位華人處長,1978年至198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聘任為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 黎明是毛里裘斯華僑,也是著名文學家林語堂的女婿,曾與妻子林太乙為林語堂的《天風》月刊擔任主編。黎明早年曾在中國、美國和星加坡等地生活,1962年至1987年間定居香港。黎明晚年與妻子定居美國,曾負責編校林語堂多份中國古典文學英文譯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明 (傳媒及出版界人士) · 查看更多 »

黎智英

黎智英(Jimmy Lai Chee-ying,)英國及中華民國國民,別名「肥佬黎」,原籍廣東順德,是一位生於廣州的香港企業家。1960年,他從中國大陸偷渡到香港後白手興家。1981年,創辦佐丹奴時裝連鎖店。1990年代,在香港創辦壹傳媒集團。2001年,將其傳媒事業擴展至臺灣地區。2008年10月,辭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職務,留任董事會主席。, 臺灣蘋果日報, 2013年3月28日2014年5月1日起再兼任香港《蘋果日報》社長。2014年12月11日,因參與雨傘革命、佔領中環運動遭警方逮捕,自行辭去香港《蘋果日報》社長一職;同年12月14日,宣布辭去壹傳媒集團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職務。2015年4月,入选《时代周刊》年度“百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智英 · 查看更多 »

黎晓宏

黎晓宏(),湖北沙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79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北京市人民政府秘書長、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黎晓宏 · 查看更多 »

軍訓教官 (中華民國)

軍訓教官,是指普設於中華民國各高級中等學校或大專院校的現役軍官,主要業務包含維護校園安全、學生之軍事訓練等。軍訓教官主管單位為教育部學生事務及特殊教育司,因此未享有由國防部發放的軍人薪給,而是由學校(公立學校教官)或教育部(私立學校教官)編列預算。高級中學及大專軍訓教官待遇法源由國軍志願役軍官俸額表定訂 。公立高中職教官,與部隊軍官相比較,短少志願役加給每月1萬元,故其薪資通常較部隊少。.

新!!: 中國共產黨和軍訓教官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黨外

外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黨外 · 查看更多 »

黨國體制

國體制(简称黨國),政治學名詞,是一黨制政府的政治理想,由執政黨掌握絕對權力,代表國家行使主權,並而全面控制國家機器的政體。黨國與憲政主義國體之根本不同,在於前者的主權直接屬於黨組織而非後者的國民,即使國家憲法亦清楚表明服務黨組織。國民若希望參政,得先成為黨員甚至幹部。除非黨章特別規定,否則法律在理論上無權規範黨員;一旦黨組織介入,司法及執法機關不得審訊、偵緝甚至調查相關人士。因此黨國體制下並無所謂三權分立,因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的權力只是隸屬黨組織的不同部門而已。 黨國體制現時主要在由共產黨長期執政的國家實行,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古巴共和國,以及前共產主義國家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此外,在非共產主義國家的厄立特里亞國、德涅斯特河沿岸、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以及南蘇丹共和國等,也有類似的體制出現。歷史上奉行法西斯主義的納粹德國及其傀儡國,中國國民黨威權統治統治下的中華民國,以及二戰時期的日本也多數為黨國一體的行政體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黨國體制 · 查看更多 »

黃埔系

黃埔系,又稱蔣家軍,是中國國民黨及其統帥的國民革命軍內部最大的一個派系,其首領為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主要將領亦為黃埔軍校出生,因而形成派系并得名。與土木系同為國軍主要派系。黃埔系所統率的部隊在國軍內部擁有最強大的實力,在中央軍等國民黨中央部隊中為主導力量,參加國軍內部戰爭如中原大戰,在中國抗日戰爭中乃國民革命軍最主要的主力部隊,也長期是中國國民黨方面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發生重大軍事武裝衝突的主要力量。然而,也因為國軍內部派系爭鬥不斷,黃埔系軍獲得蔣中正及國民政府較多優待從而使得黃埔系軍在國軍內部頗受其他派系部隊(如:桂系等)的敵視,因而在作戰中常常發生支援不利甚至見死不救的情況,使得黃埔系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中損失慘重,尤其是在規模最大的淮海戰役中,黃埔系軍損失過半。1949年後,黃埔系軍隊和將領大多隨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澎金馬地區,而作為黃埔系發迹的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也在台灣地區的高雄市成功復校至今。由於時代發展及變遷,台灣海峽兩岸交流加深,歷史研究逐漸深入,現今越來越多的大陸地區民眾傾向於將抗日戰爭的主要功績歸屬於由蔣中正領導以黃埔系軍為核心的國民革命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埔系 · 查看更多 »

黃偉民

黃偉民(),是中國同盟會黃興之長孫。父親是黃一歐。黃偉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一生參與體育教育。1957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畢業,長沙市經武路學院任教。1964年任湖南體育大隊教練,1973年任長沙市北區體校要職,現已經退休。.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偉民 · 查看更多 »

黃孟復

黃孟復(),上海市人。男,漢族。黄炎培之孙。1967年9月參加工作。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鋼鐵學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系鋼鐵冶金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工程師。现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名誉主席。 1968年从北京钢铁学院畢業後长期在南京鋼鐵廠工作,歷任工人、工長、技術員、工程師、煉鐵分廠技術科副科長、副廠長、高級工程師。1992年至1997年任南京市副市長、民建江蘇省委副主委、主委、南京市委主委。1997年至1998年任民建中央副主席,江蘇省委主委,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市副市長。1998年至2001年任民建中央副主席,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江蘇省委主委、南京市委主委。2001年至2002年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建江蘇省委主委、南京市委主委。2002年任全國工商聯主席。2003年在全國政協十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并于2008年3月连任。 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國政協副主席。 黃孟復的外甥為台北市議員侯冠群。.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孟復 · 查看更多 »

黃安戰鬥

黃安戰鬥發生於1931年5月28日-1931年6月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黃安县今红安县一带)。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該戰鬥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安戰鬥 · 查看更多 »

黃寶生

黃寶生(),現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2006年8月1日當選),上海市人,中國共產黨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寶生 · 查看更多 »

黃俄羅斯計劃

俄罗斯计划(Жёлто Россия, Украина),簡稱黃俄,是指19世紀末俄羅斯在兼併外滿州後進一步併吞中國領土的計畫,由俄皇尼古拉二世制定,从中俄边境的海参崴到新疆乔戈里峰划一条直线,將直线以北的土地併入俄国,即中国北部(新疆、河西走廊、蒙古、东北)纳入其侵吞的计划,其中特別垂涎東北。 該計劃在帝俄被布爾什維克推翻後停止,但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俄羅斯息息相關,使得「黃俄」一詞在今日,被用做對中國共產黨的蔑稱。.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俄羅斯計劃 · 查看更多 »

黃克立

黃克立(),祖籍福建泉州,香港著名愛國商人,是前香港立法會議員黃宜弘的父親。黃克立1935年廈門大學經濟系畢業,於四十年代曾在國民政府任過要職,在國共兩黨都有高層關係,后歷任國民政府財政部直接稅署福建省特派員、福建省參議員及台灣省財政處副處長、在二二八事件時擔任官派的台中市市長。1948年后,任香港集友銀行董事,海外信托銀行副董事長,香港工商銀行副董事長兼常務董事,泛印集團有限公司、澳門國際銀行副董事長,創辦了大正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永固紙業有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則出任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推委會委員。香港回歸後,獲第一任行政長官頒授大紫荊勳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克立 · 查看更多 »

黃石城

黃石城(),臺灣彰化縣大村鄉人。大村國小畢業,永靖農工畢業,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彰化縣第9屆、第10屆縣長、行政院政务委员、總統府國策顧問、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委(1994年7月30日-1995年6月16日兼任,1999年12月17日-2000年5月20日兼任,2000年5月20日-2004年6月16日專任),現擔任、環宇國際文化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健保免費連線諮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石城 · 查看更多 »

黃石岩戰鬥

黃石岩戰鬥發生於1933年3月,地點則是在中國豫鄂邊區一帶(今固始县方集镇一带)。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石岩戰鬥 · 查看更多 »

黃莊平

黃莊平(),廣東東莞縣石排鎮沙角村人, 曾任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 廣州市委宣傳部長、市委常委, 中國共產黨廣州市顧問委員會主任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莊平 · 查看更多 »

黃順興

黃順興(),臺灣彰化縣彰化市人,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無黨籍。為台灣早期黨外運動人士。曾當選中華民國臺東縣議員、第五屆臺東縣長,後在台灣省第三選區(中中彰投)當選為第一屆第一、二次增額立法委員。後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順興 · 查看更多 »

黃顯聲

黃顯聲(),字警鐘,汉族,辽宁岫岩人。中國抗日將領,是东北义勇军的缔造者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顯聲 · 查看更多 »

黃雀行動

黃雀行動(或Operation Yellow Bird)是1989年6月下旬至1997年為止,以司徒华為首香港人士為了秘密營救在六四事件中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通緝的持不同政見者前往香港之行動代號。其中在中國政府1989年6月13日發表《北京市公安局搜捕「高自聯」在逃分子通緝令》後,香港人士便發起黃雀行動協助遭到通緝者偷渡離開中國大陸並且之後協助前往其他西方國家。当中包括人權倡導者、西方外交官、商人、走私份子和香港帮會等不同背景之人士超过400人也曾協助整起行動。對此「司徒华」曾經表示黃雀行動的細節極度敏感,也因此許多涉及的人物和細節在多年來一直沒有曝光。整個黃雀行動共救出約800人(其中包括黄鳥行动救出约400人),其中在通緝令中遭到搜捕的23名學生領導人中有15人成功因而獲得營救,而藉此前往海外人士包括有吾爾開希、柴玲、封從德、蘇曉康、陳一諮等人。過程中中國政府也曾逮捕3名在香港積極參與參與黃雀行動的成員,不過因此入獄的營救行動成員則在香港政府干預下陸續獲得釋放。.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雀行動 · 查看更多 »

黃毓民

黃毓民(Raymond Wong Yuk-man,),字誼道,生於香港,祖籍廣東陸豐,其支持者稱他為教主,又有癲狗、芒果佬等綽號,香港政治人物、資深傳媒人及時事評論員,前立法會議員,前珠海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專科教授兼系主任;亦曾在亞洲電視和商業電台擔任時事評論節目主持,現為普羅政治學苑主席及網上電台MyRadio的創辦人兼節目主持。 黄曾為激進民主派要員,先後於2006年、2010年和2011年創立社會民主連線、普羅政治學苑及人民力量。2008年,時為社民連主席的黃毓民當選為九龍西選區的立法會議員,後於2010年與公民黨聯合發動「五區總辭」並在補選當中成功重返立法會。2011年1月,黃毓民與社民連決裂,並與陳偉業等另組人民力量;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黃連任立法會議員。 2013年,黃退出人民力量,與泛民主派決裂,轉而支持本土派政團。黃在2014年雨傘革命中支持示威者一方,又曾在2016年立法會新界東補選中為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助選。黃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作為熱普城聯盟一員參選,最終敗選,結束八年立法會議員生涯。 黃強烈反對中国共产党及特區政府對香港的統治,因此主張「全民制憲,重新立約,實現真正『港人治港』」。黃在議員任期內對官僚權貴多有批評,並曾多次於議會與建制派議員、政府官員針鋒相對。他又引入多種議會抗爭模式,例如藉辭職補選發動「變相公投」,以「拉布」阻止「五司十四局」議案通過。 2018年,黃毓民將停刊多年的《癲狗日報》復刊,正式重回傳媒人崗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毓民 · 查看更多 »

黃毓民立法會擲蕉事件

黃毓民立法會擲蕉事件是指2008年10月15日,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在立法會會議廳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時發生的風波。 事件起因緣於曾蔭權宣讀有關生果金(高齡津貼)的部份時,贊同把金額劃一增加至每月$1000,但同時表示有需要考慮將來對70歲或以上的申請者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載於www.info.gov.hk,2008年10月15日。,引起在場的兩名社民連議員陳偉業及黃毓民先後表達不滿,並打斷曾蔭權宣讀《施政報告》。其後兩位被請離場時,黃毓民突然向曾蔭權站立的主席枱前一次過投擲三隻香蕉以示憤怒。而事後在2008年10月24日,曾蔭權終因民意的反對,表示「理性討論給感性反應蓋過」,而取消了資產審查。 有部份人士認為這是香港有史以來在立法會的首宗「議會暴力」事件,事件成為香港政壇焦點,引起各界及市民熱烈討論,褒貶不一。事後引發了多個後續事件,包括有長者模仿黃毓民的擲蕉行為,企圖強行餵李卓人吃香蕉(「食蕉」風波);中大學生爆反對潮,反對內部委任的「擲蕉」校董黃毓民(「反蕉」風波);以及立法會開放日期間,有市民模仿黃毓民在場內派蕉(「派蕉」風波),是次扔蕉風波(掟蕉風波)引起各界市民熱烈討論,雖然有七十餘名市民投訴黃毓民在施政報告時投擲香蕉。這是香港在立法會的首宗以強硬手段衝擊政府權威事件,以強硬手段挑戰政府權威。MyRadio節目主持人蕭若元及譚志強認為此舉將為香港立法會開創先例,香港立法會「台灣化」(各政黨在議會內以較強硬和肢體抗爭方式爭取權益),解決立法會一池死水,以及民主派長期被批評议会抗爭無效的局面。.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毓民立法會擲蕉事件 · 查看更多 »

黃永碤

黄永碤(),中國國家舞台美術設計師,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所所長,中國共產黨員,祖籍泉州。 他2度獲得中國文化部文華獎(第7屆、第12屆)的文華舞台美術獎,得獎的設計作品是廈門歌劇《阿美姑娘》(1997年,與周本義合作,共同得獎)和廈門歌仔戲現代戲《邵江海》(2007年)。 其他舞台美術設計作品還有梨園戲《董生與李氏》、高甲戲《上官婉兒》、歌仔戲《樓台會》和《孟姜女哭長城》、歌劇《桃花扇》(台灣)。 Category:泉州人 Category:廈門人 Yong永碤.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永碤 · 查看更多 »

黃應乾

黃應乾(),又名元、休元,四川省眉山縣黃豐鄉人,曾任中華民國第一屆立法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應乾 · 查看更多 »

黃智權

黃智權,浙江桐鄉人,曾任江西省省長,現任十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畢業於浙江大学農業機械系。同年9月參加工作。 历任江西省计委处长、副主任、主任,江西省省长助理兼计委主任。1993年2月在江西省人大第八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江西省副省长。1995年8月当选为第十届中共江西省委副书记。1998年1月在江西省人大九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江西省副省长。2001年5月在江西省人大九届五次会议上被选为江西省省长。2003年1月在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江西省省长(2006年10月辞江西省省长职务)。2006年10月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是中共十五屆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遞補),十六屆中央委員。 Category: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 Category:江西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Category: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副省長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政府官员 Category: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Category: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Category:中共江西省委副書記 Category:浙江大學校友 Category:桐鄉人 Zhi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黃智權 · 查看更多 »

黑五类

黑五类是在文革时对政治身份为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等五类人的统稱,合稱地富反壞右,與紅五類相對。是中國共產黨前三十年統治下的政治贱民階層。黑五類份子及家庭成員自中共奪取政權至文革結束,遭受三十年的迫害和不平等待遇,他們在中共統治下的生活相當納粹統治下的猶太人。也使共产党在人权问题上饱受争议。而賤民階層--黑五類的存在也是跟人人平等的共產主義理想相違背的。 黑五类是文革期间首先遭受迫害的人群。因为他们政治地位低贱,早已失去反抗能力,遭受非人道的迫害程度最深。文革后有研究者鉴于这一分类名单变动不居的特性,为适应它的不确定性,用了一个生造词“黑类”来涵盖“黑五类”、“黑六类”、“黑七类”、“黑八类”、“黑九类”的不同称谓,以避免名实间的时空错位。知识分子在文革前夕非正式加入黑九类。 1968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中央文革发布《关于对敌斗争中应掌握政策的通知》,其中划定的阶级敌人为叛徒、特务、死不改悔的走资派、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现行反革命分子等9种人。他们的子女被称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 1979年1月11日 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分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除了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政府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主、富家分子以及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县革命委员会批准,一律摘掉帽子,给予农村人民公社社员的待遇。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农村人民公社社员,成分一律定为公社社员,享有同其他社员一样的待遇。今后,他们在入学、招工、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应看本人的政治表现,不得歧视。地主、富农家庭出身的社员的子女,他们的家庭出身应一律为社员,不应再作为地主、富农家庭出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黑五类 · 查看更多 »

黑龍江省政府 (消歧義)

黑龍江省自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建立黑龍江省以來,其地方政府組織形式歷經多次變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黑龍江省政府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黄华华

华华(),广东省兴宁县(今为兴宁市,属梅州市)人,中共中央委员,现任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粵港澳合作促進會榮譽會長,原中共广东省委副書記兼省长;他長期於廣東工作,於2003年起出任廣東省省長至2011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华华 · 查看更多 »

黄学禄

学禄(),河南信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 195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9年,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1997年7月,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1996年9月至1999年5月曾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 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擔任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十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学禄 · 查看更多 »

黄鼎臣

黃鼎臣(),醫生,中國致公黨第7、第8屆中央主席,原籍廣東(汕尾)海豐縣。 考取公費留學日本,學習現代醫學,1927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33年在葡屬澳門行醫期間,開始給中國共產黨和中國致公黨搭橋,增進彼此的理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衛生部醫政局局長,連任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兩屆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鼎臣 · 查看更多 »

黄金荣

黃金榮(又名黃锦镛,),江蘇蘇州人,祖籍浙江餘姚,旧上海青帮头子,1920、30年代與杜月笙、張嘯林並稱「上海三大亨」,上海人有「黃金榮愛錢,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之說。黃金榮也是中國共產黨「鎮壓反革命」運動的著名自白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金荣 · 查看更多 »

黄桥战役

桥战役,又称黄桥事件,是1940年10月,蘇北地區的中國共產黨新四軍与黄桥所属战区的國民革命軍韩德勤部之间发生的中等规模武装冲突。 1939年3月,南昌沦陷,江苏已成敌后,新四军因国民政府指挥不力与长期拖欠粮饷,而不再接受国民政府的防区划分,越区自行扩大抗日根据地,与毗邻防区的国军发生摩擦,其间互有小规模武装攻击。1940年新四军北上,进入苏北时任江苏省主席韩德勤的防区,7月接近黄桥镇时,驻黄桥“日军久攻不下的”国军先自行退却,新四军旋即进驻黄桥,此举引起韩德勤的不满,韩在请示蒋介石得到含糊回复后,集结了嫡系4倍于新四军即约1.5万人的兵力向黄桥新四军發起戰役。它是新四軍改編以來遇到的最大的戰役之一,該戰役的防御對象並非日軍或偽軍,而是參加過徐州會戰的抗日將領、國民黨中央委員、江蘇省主席韓德勤所屬的抗日主力部隊。此“抗日主力部队”的战力表现却令世人大跌眼镜,韩部掌握进退主动权却混乱不堪,遭遇数倍对方的重大伤亡,最终黃橋戰役中新四軍獲得勝利,一舉將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消滅,軍長李守維陣亡,並佔領了姜堰。 陈毅在战前已对国军陈太运、李明扬、李长江部滲透,因而在战役中唯有韩部嫡系部队孤军深入,而新四军4千余战斗部队则以逸待劳,致使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中将军长李守维戰敗溺水身亡,中将旅长翁达战败自杀,共军声称國民革命軍1.1萬餘人傷亡或被俘,国军的伤亡数字是“五千余官兵”。.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桥战役 · 查看更多 »

黄永胜

黃永勝(),本名黄叙钱。湖北咸寧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黄永胜参加秋收起义,红军时期先后任红三十一师、红六十六师师长、红一师三团团长、红四师副师长、红二师师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教导第二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热辽军区司令员,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八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第十五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职。九一三事件后被打倒,1981年作为林彪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永胜 · 查看更多 »

黄日葵

日葵(),号宗阳,又名黄一葵、黄野葵、黄潮音,化名陈亦农、文质。中國共產黨早期領袖,革命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黄日葵 · 查看更多 »

齊魯企業

齊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齊魯公司,1948成立於青島市,1950年於台灣台北復業的有限公司。.

新!!: 中國共產黨和齊魯企業 · 查看更多 »

龍升賢

龍升賢(),四川省江津縣人,她是聶榮臻元帥的表姐、元配夫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龍升賢 · 查看更多 »

龍岩戰鬥

龍岩戰鬥發生於1931年3月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閩西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期间的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龍岩戰鬥 · 查看更多 »

龍港戰鬥

龍港戰鬥發生於1931年1月28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龍港戰鬥 · 查看更多 »

龍應台香港大學演講事件

2016年12月7日,作家龍應台在香港大學發表題爲“一首歌,一個時代”的演講,介紹了多首歌曲及其背後的故事。香港電台 大學問 在演講中與聽者互動的環節,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周偉立在被問到“啟蒙歌曲是什麼”時,以主題爲韓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曲--我的祖國--爲答。龍應台發問“真的?《我的祖国》怎么唱?头一句是什么?”,随后場內觀眾一同合唱此歌。 該演講的視頻被上傳到網絡後,掀起熱烈的討論與爭議,尤其在中國大陸廣泛傳播。2016年12月18日,龙应台在发表文章--大河就是大河--,回应此事,也引发争议。.

新!!: 中國共產黨和龍應台香港大學演講事件 · 查看更多 »

農民黨

農民黨(Peasant Party) 是中華民國的一個政黨,創立於1989年2月3日,主張爭取農民權益與農業發展,為農民服務,並不爭取執政權。但只有黨主席張銘顯於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代選舉中踏入政治舞台。張銘顯曾任台灣民政府廉政大臣,聲稱農民黨有超過6000名黨員。在統獨議題上,農民黨傾向於台灣獨立。.

新!!: 中國共產黨和農民黨 · 查看更多 »

農民起事

农民起事,又稱农民起义、农民战争,通常意味着农村或农业人口的暴动,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农民起事的起因包括农民,反抗社会不平等、宗教战争、异族压迫、农奴制,要求土地重新分配,或是瘟疫和饥荒等。虽然成功的农民起事会推翻旧有的秩序或建制,但它的勝利並不一定意味社會制度有重大變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農民起事 · 查看更多 »

辜汪會談

--或--,是1993年及1998年海峡两岸分别派出辜振甫和汪道涵进行的两次会谈。第一次在新加坡,第二次在中國大陸上海。.

新!!: 中國共產黨和辜汪會談 · 查看更多 »

辛子陵

辛子陵()原名宋科,中国传记作家,中共黨史學者。其七十萬字的著作《紅太陽的隕落:千秋功罪毛澤東》批評中國共產黨前領導人毛澤東,导致其在中國大陆引發爭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辛子陵 · 查看更多 »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公元1911年(農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的中國,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制的全国性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農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开始,至1912年清宣統帝下詔退位為止。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始自2000年前秦朝时期的帝制,開启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中国人思想,不仅结束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國內各民族間關係等有重要的影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辛亥革命 · 查看更多 »

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

《運用保甲組織防止異黨活動辦法》,是1939年11月中旬,中國國民黨五屆六中全會通過並發佈的以軍事限共為主、政治限共為輔的方針之一,同时通过的還有《防制異黨活動辦法》、《共黨問題處置辦法》、《淪陷區防範共黨辦法草案》等,目的在對中國共產黨進行防範、限制、排斥乃至打擊;並於1939年底至1940年春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新!!: 中國共產黨和运用保甲组织防止异党活动办法 · 查看更多 »

霍邱戰鬥

霍邱戰鬥發生於1932年6月25日-7月12日,地點在中國皖西一帶,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霍邱戰鬥 · 查看更多 »

霍英東

霍英東博士(Dr.

新!!: 中國共產黨和霍英東 · 查看更多 »

范園焱

范園(),四川省永川縣人。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飞行员,後駕機飛抵台湾"起義來歸",是台湾海峡两岸对峙时期的著名「反共義士」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范園焱 · 查看更多 »

郁慕明

郁慕明(),生於上海市,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為新黨黨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郁慕明 · 查看更多 »

胡启立

胡启立(),陕西榆林人。他是中國共產黨前任主要領導人之一。曾于1987年至1989年出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当时五位政治局常委中,排名第四;同时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负责常务工作。在六四事件前后,因同情学生运动、支持中共中央总书记趙紫陽,被免去党内领导职务,仅保留中央委员会委员资格。1991年复出工作;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名义上恢复“党和国家领导人”地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启立 · 查看更多 »

胡也频

胡也頻(),原名胡崇軒,福建福州人。左聯五烈士之一。也是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也频 · 查看更多 »

胡立教

胡立教(),江西吉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中共上海市委第二書記、上海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立教 · 查看更多 »

胡階森

胡階森爵士,KBE,FRSA(Sir John Colville Hutchison,),又作胡階昇,英國外交官,1950年1月至1951年3月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代辦。 胡階森畢業於劍橋大學岡維爾與凱斯學院,他於1914年加入外交部,在接近37年的外交生涯當中,主要都是在華任職。他早年曾於上海、天津和漢口等地擔任副領事,1930年派駐哈爾濱出任商務秘書(二等),1934年調到北平的英國駐華使館商務秘書處出任主管,其後在1938年於香港出任英國駐港商務專員。1940年,胡階森被派駐上海出任商務秘書(一等),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身在上海的他與家人一度遭日軍拘禁,其後因為外交人員身份獲日方遣返。 1943年6月,胡階森重返遷到重慶的英國駐華大使館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返回上海復任原職。對中英貿易事宜具相當認識、並且通曉漢語的他更在1947年升任駐華公使(商務)。任內他見證中國大陸局勢隨著第二次國共內戰而日趨動盪。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10月建政後,一時間英國政府對於新政權未有明確取態,而駐華大使施諦文爵士在同年11月返英匯報局勢後,胡階森被指派留守南京以代辦銜代理館務,成為英國在華的最高級使節,以聽候英政府的進一步指示。 1950年1月,英政府宣佈承認中共政權,並正式委任胡階森為英國駐華臨時代辦,負責與中方商討建交細節。然而,由於英方繼續與中華民國保持關係,再加上英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不表態支持把中華民國逐出聯合國的決議,結果造成建交談判停滯不前的局面。隨著韓戰在1950年中爆發,胡階森在冷戰氛圍濃厚的情況下更是遭到中方冷待,致使他任內未能有所作為。胡階森在任臨時代辦約一年便告退休離任,而中英兩國要到1954年才正式建立起代辦級關係,並於1972年升格為大使級關係。.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階森 · 查看更多 »

胡芝風

胡芝風(1938年12月-),研究生文化,京劇演員,工旦行,在上海出生,祖籍浙江紹興,中國共產黨員,現在是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研究員(正高級職稱)、碩士研究生導師。 著有《藝海風帆》、《胡芝風談藝》、《戲曲舞台藝術創作規律》等書和《戲曲演員創造角色論》、《戲曲藝術二度創作論》等論述。 1959年,經周信芳推薦,在北京清華大學讀書的她拜梅蘭芳為師。 1960年起在蘇州市京劇團工作。 1981年,她的代表作《李慧娘》拍成京劇電影,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獎。 1985年到中國藝術研究院讀研究生班,畢業后留院工作。 1993年起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發給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曾到意大利、美國、丹麥、新加坡、香港等表演京劇或講學。 H胡 H胡 H胡 H胡 H胡 H胡 H胡 Z芝.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芝風 · 查看更多 »

胡荣 (平江)

胡榮,又名胡萼芬。中国湖南平江人。 192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家乡参加农民赤卫队,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后随红五军转战奔赴井冈山。曾任红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红十七师直属队总支书记,红六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团副政委、政委,师政治部代理主任。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和长征。到达陕北后,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被中共中央派赴湖南平江領導抗日游擊支隊,任支队政治部主任。担任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部长。1938年2月,部隊由平江經江西至安徽歙縣,改編爲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第一支隊第一團,任第三支隊政治部主任、政委。1941年1月7日在皖南事变中牺牲。.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荣 (平江) · 查看更多 »

胡華

胡華(),原名胡家驊,浙江奉化人。中國共產黨員,著名歷史學家、黨史研究家。肄業於浙江省立高等師範學校。畢生從事教育工作,以研究中共黨史見長。主要講授《中國近代革命史》、《中國革命基本問題》、《中國通史(兩晉至唐、五代)》等課程。曾任中共黨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編有《中共黨史人物傳》等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華 · 查看更多 »

胡鹏飞 (安徽)

胡鹏飞,譜名繼常。安徽金寨人。1930年參加紅軍,1931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百團大戰、國共內戰。1961年晋升海军少将军衔,是解放軍海军航空兵的创始人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胡鹏飞 (安徽) · 查看更多 »

郭天民

郭天民,原名郭基逵,湖北黃安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郭子仪的后裔。 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第六期,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参与广州起义。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师排长、副连长,中国工农红军教导大队大队长、支队长,红八师参谋长,独立第六师师长,第六十二师师长,江西军区参谋长,红九军团参谋长,红军大学教育科科长,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参谋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局长,晋察冀军区第二支队支队长、军区副参谋长,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晋冀鲁豫野战军副参谋长,鄂豫军区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兼军事出版部部长、院校部部长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天民 · 查看更多 »

郭家店戰鬥

郭家店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1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皖西一帶(今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境内)。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家店戰鬥 · 查看更多 »

郭峰 (1915年出生)

郭峰(),曾化名郭风、高翔,吉林德惠郭家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峰 (1915年出生) · 查看更多 »

郭克時

郭克時爵士,GCMG(,),英國教育家和資深公務員,1940年至1970年先後歷任殖民地大臣、技術合作部和海外發展部的教育諮議,任內曾於1946年至1970年兼任海外高等教育大學校際理事會執行委員會委員,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殖民地的高等教育發展起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郭克時畢業於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1926年至1936年於牛津大學新學院從事古希臘歷史方面的研究和教學工作,1937年至1939年轉到非洲受任英埃蘇丹教育司,任內曾兼任戈登書院校長及總督議會議員。二戰爆發後,郭克時返回英國,獲英政府聘任為殖民地大臣教育諮議。在任內,他對1945年發表的《阿斯奎斯報告書》提供不少重要的意見,促成英政府同意在戰後加快在殖民地興辦大學的進度,同時加強英國本土大學與殖民地大學的聯繫。1946年,他又發表《郭克時報告書》,使戰時停辦的香港大學得以在戰後重開。透過教育諮議的身份和在海外高等教育大學校際理事會的工作,郭克時還得以經常出訪各地,為各殖民地興建新大學的計劃提供意見,1963年創辦的香港中文大學,就在籌辦過程中得到郭克時不少重要的協助。 郭克時擔任教育諮議前後30年,歷經三個部門,退休時年屆71歲,十分罕見。為表彰他對英國殖民地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他屢獲英廷授勳,並先後獲香港大學、牛津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學府頒授榮譽博士學位。晚年的他寓居於牛津大學新學院,直到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克時 · 查看更多 »

郭玉峰

郭玉峰(),河北海興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64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玉峰 · 查看更多 »

郭琇琮

郭琇琮(),日治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人,台灣的醫師與社會運動參與者,中國共產黨黨員。1944年4月因為預備武裝抗日遭總督府逮捕並判刑5年,1945年9月台北帝大醫學部畢,進入衛生局防疫科工作在公衛防疫方面有重大貢獻,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左傾,由蔡孝乾引介加入共產黨,成立省工委台北市工委會發展組織,引薦許強、胡寶珍等醫師加入共產黨,光明報事件後基隆市工委與台大法學院支部遭破獲,台北市工委也遭瓦解,1950年5月2日郭琇琮與妻子林雪嬌在嘉義遭到逮捕,1950年11月28日被枪决於馬場町刑場。 許多人或許會認為郭琇琮加入「共產黨」為社會的反動犯,單從這一個事實面向而忽略了當時的社會氣氛,屬於狹隘的詮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琇琮 · 查看更多 »

郭麗珠

郭麗珠(),女,湖北省武漢市人,基督徒,中國異議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麗珠 · 查看更多 »

胭脂墺戰鬥

胭脂墺戰鬥發生於1932年12月14日-2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今河南省新野县境与湖北省枣阳市交汇处,具体有待考证)。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胭脂墺戰鬥 · 查看更多 »

郭良鋆

郭良鋆(),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中國共產黨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良鋆 · 查看更多 »

郭林祥

郭林祥(),江西永豐人。曾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軍銜。.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林祥 · 查看更多 »

郭沫若

郭沫若(),幼名文豹,原名開貞,字鼎堂,號尚武,四川省乐山县客家人。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诗人,同时,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國唯物史观史學的先鋒、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以后,曾任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联首任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沫若 · 查看更多 »

郭招信

郭招信(,一說為),廣東韶關始興人,曾组织抗日自卫队,在始兴县人民抗日风度大队與中國国民党的衝突中陣亡,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當局追認為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郭招信 · 查看更多 »

興安省 (解放區)

興安省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戰勝利後在中國東北解放區所成立的省級行政區。省會為王爺廟(今内蒙古自治区烏蘭浩特市),於1947年廢省,併入內蒙古自治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興安省 (解放區) · 查看更多 »

舆论安全

舆论安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詞彙,是一個由中國共產黨的党刊《求是》新造的特色词汇。 根據《求是》的定義,所謂舆论安全的意思就是舆论對政府或國家的安全或穩定性的影響。這個定義,一般被網民認為是一種偷换概念的文革体棍子文,用作整肃媒体言论信号用。例如“正面报道”“负面报道”“新闻比例”...,..等。这些词汇在各项口令通知的配合下,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中国传媒的堕落犬儒化。在学术上,也对中国新闻学造成了极大的耻辱。另一方面,网民认为:真正的“舆论安全”,應該是保障舆论自由,不被封杀,不被导向,不被“一言堂化”才叫“舆论安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舆论安全 · 查看更多 »

與世紀同行

《金日成回憶錄:與世紀同行》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的締造者兼國家主席金日成的自傳,於1992年寫成,分為8卷出版;當中第7至第8卷是金日成的遺作,在他死後出版。全書複述了金氏自出生至朝鮮獨立鬥爭時期的生平經歷。 這本書在的地位舉足輕重;雖然它的內容是否可信是一大疑問,但是人們還是認為這本書對日治時期後期的朝鮮歷史作出了有價值的觀察。由於這本書是一本關於北韓、且在西方廣泛流傳的一手文獻,所以從事的學者會把它視為重要文獻,不過西方學者同時也對書中歷史敘述的真偽進行考證,並對它的歷史價值作出評價。另外,黃長燁等脫北者質疑這本書不是金日成的親筆著作,而是由專業作家寫成的書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與世紀同行 · 查看更多 »

舉事

舉事,或稱起事,指使用武力推翻、脫離或反抗現政權的行為,是中性詞;故此也可以作為褒義詞「起義」或貶義詞「暴動」的委婉表述。使用上,如要強調舉事者以使用武力為手段,可加上「武裝」或「武力」二字在前,即「武裝起事」、「武裝起義」或「武裝暴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舉事 · 查看更多 »

阎红彦

閻紅彥(),原名阎候雁,曾用名周济、陈一川,生於中国陝西省安定縣(今子长县),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阎红彦1927年参加清涧起义,后在国军中做兵运工作。历任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一支队支队长、陕甘游击队总指挥、红军沿河游击司令、紅三十軍軍長。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軍後方留守處警備第三團團長、警备第一旅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副政委、第二野戰軍第三兵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历任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副省長、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作为陕北红军的代表被授銜上將。1959年8月起,任中共雲南省委第一書記、昆明軍區第一政委。「文化大革命」時受迫害,1967年1月8日在昆明服安眠药自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阎红彦 · 查看更多 »

阎捷叁

阎捷叁,(),山西省晉城市南村鎮東常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训练部部长。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88年7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6年1月29日在北京因病逝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阎捷叁 · 查看更多 »

防火长城

防火长城(Great Firewall (of China),常用简称:GFW,中文也称中国国家防火墙,中国大陆民众俗称墙、防火墙、功夫网等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其互联网边界审查系统(包括相关行政审查系统)的统称。此系统起步于1998年,其英文名称得自于2002年5月17日Charles R. Smith所写的一篇关于中国网络审查的文章《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2008年1月30日新增。,取與Great Wall(长城)相谐的效果,简写为Great Firewall,缩写GFW。隨着使用的拓广,中文「墙」和英文「GFW」有时也被用作动词,网友所說的「被墙」即指网站内容被防火长城所屏蔽或者指服务器的通讯被封阻,「翻墙」也被引申为突破网络审查浏览境内外被屏蔽的网站或使用服务(如被GFW屏蔽的网盘Dropbox)的行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防火长城 · 查看更多 »

阳痿美国

《阳痿美国》(又名《审判美国》),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演讲家李敖的戏剧文学作品。简体字、繁体字均在2010年出版 ,前者由李敖出版社出版,後者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但是简体版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阻扰,到2011年5月1日把书名改为《审判美国》才得以出版面世。李敖在新浪微博中说道:“同样一本书,在海峡左边叫《审判美国》,海峡右边叫《阳痿美国》,多妙啊!还没审判到美国,却先审判到阳痿!当年我做排长的时候,郑班长禁止他手下的小兵看一本叫《青春花朵》的书,理由是书中有‘月经’两个字;郑班长啊,做班长真委屈了你。”“为了这本书,多少唇舌说破了,多少良机错失了,多少成品被封杀成纸屑了;总算折腾270天后,自阉书名,得以风行祖国了。”“可惜大官人不喜欢美国阳痿,虽然‘阳痿’二字是学术名词;几经疏通,最后蒙准改名出版。阳痿美国岂易事哉,你得先阉了自己。”繁体版为652页,但是简体版被删节了大量内容而只剩388页。.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阳痿美国 · 查看更多 »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阿合买提江·哈斯木(ئەخمەتجان قاسىم;Ehmetjan Qasimi;),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44年至1949年三区革命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阿合买提江·哈斯木 · 查看更多 »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維吾爾語:ئابلەت ئابدۇرىشىت,拉丁维文:Ablet Abdurishit,),男,維吾爾族,新疆伊寧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第十五、十六、十七屆中央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 · 查看更多 »

阿共

阿共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阿共 · 查看更多 »

蘇友鵬

蘇友鵬(),是一位出身臺南的耳鼻咽喉科醫生,也是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蘇友鵬 · 查看更多 »

蘇家屯事件

蘇家屯事件,是由大紀元時報於2006年3月9日首先報導,中國共產黨執政當局遭指控涉及大量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器官移植謀利的第一起大規模事件,兩名證人指控中國遼寧省瀋陽市蘇家屯區的遼寧省血栓病中西醫結合醫療中心(簡稱「蘇家屯血栓醫院」)涉嫌關押法輪功學員、活體摘取其器官供出售、焚屍等多項非法行為的事件。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否認並指為「捏造」、「謠言」。 由於中國自1999年以來器官移植量迅速成長,成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國,但大量器官來源引起質疑;且幾年來,由於相關強摘器官指控案例的範圍,擴大到中國許多省份及機構,逐漸形成對中國全國性系統的指控,並受到多國主流媒體報導關注,並被收錄於聯合國及美國官方多份人權報告。聯合國、自由之家、國際特赦組織、國際醫學界仍持續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布相關數據,並同意進入中國進行不受中國政府干預的獨立調查,以釐清真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蘇家屯事件 · 查看更多 »

蘇嘉豪被控加重違令罪事件

蘇嘉豪被控加重違令罪事件,是指澳門民主派議員蘇嘉豪在2017年被控加重違令罪的事件。2016年,蘇嘉豪在要求澳門特區政府撤回澳門基金會被指利益輸送資助暨南大學一億元人民幣建設校舍的遊行後,涉嫌在行政長官官邸外非法集會以及沒按警方指示離開,被當局控以「加重違令罪」。按照澳門《立法會立法屆及議員章程》第27條規定,如議員被刑事起訴三年以下徒刑的罪行,需在開審前得立法會許可,暫停該議員職務,否則刑事程序需暫停至其任期結束為止。2017年12月4日,澳門立法會全體會議以不記名方式,以28票贊成、4票反對,通過中止蘇嘉豪的議員職務。 澳門的政治環境一直以來被指過於「行政主導」和高度依從中國中央政府的決策,並且被傳統利益集團所控制,議會和選委會幾乎由可以左右甚至控制政府決策的只重視家族及親屬利益的既得利益者組成。在澳門立法會33個議席中,有4席屬民主派議員,與鄰近香港立法會的民主派力量相比,澳門的民主派力量更弱。蘇嘉豪被中止職務,甚至一旦因定罪而被取消議員資格,則會進一步削弱和孤立當地民主派力量。 事件發生後轟動澳門和香港兩地,以及引起中國以外媒體的關注,是澳門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首次有議員因涉刑事罪而被中止職務。事件被坊間及媒體質疑是政治檢控,警方亦被質疑濫用加重違令罪罪名。 2018年5月29日,案件在澳門初級法院宣判,蘇嘉豪被改控「非法集會及示威罪」罪成,判罰120天罰金,合共罰款40,800澳門元。.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蘇嘉豪被控加重違令罪事件 · 查看更多 »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

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XXIII съезд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簡稱蘇共二十三大(XXIII съезд КПСС),在1966年3月29日至4月8日期間在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國家大禮堂召開,是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統治蘇聯黨和國家期間召開的第一次黨代會。與會代表包括4619名有權表決的代表和323名有權發言的代表,他們代表了蘇共1167,3676名黨員和797403名預備黨員。到會觀摩的有86個國家的共產黨、工人黨、左翼社會黨和民族民主政黨的領袖或全權代表,然而中國共產黨卻由於中蘇論戰而拒絕派代表赴會。 大會審議了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勃列日涅夫發表的蘇共中央總結報告、蘇共中央檢查委員會主席諾娜·穆拉維耶娃發表的中央檢查委員會總結報告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阿列克謝·柯西金所作的第八個五年計劃指示報告,並通過相應的決議。大會也通過了一份關於美國侵略越南的聲明。大會修訂了黨章,而蘇共中央第一書記一職也在這屆黨代會上恢復「蘇共中央總書記」的原名,「蘇共中央總書記」也是這個職務在1922年至1955年期間用過的名稱。大會選出蘇共第二十三屆中央委員會195名正式委員和165名候補委員,以及中央檢查委員會79名委員。勃列日涅夫連任蘇共中央總書記。.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共產黨第二十三次代表大會 · 查看更多 »

蘇新

蘇新(),台南廳蕭壠堡(今臺南市佳里區)人。日本共產黨黨員、台灣共產黨黨員、中國共產黨黨員。臺灣民主自治同盟創盟成員、全國政協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蘇新 · 查看更多 »

蘇日戰爭

蘇日戰爭(Советско-японская война,或稱「日蘇戰爭」(日ソ戦争)、「遠東戰役」或「八月風暴行動」(Operation August Storm))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與蘇聯之間的一場戰爭,也是二戰最後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由蘇聯发动迅速、猛烈的大规模进攻,佔領庫頁島以南以及南千岛群岛,日本於滿洲(今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北部軍事力量在此打击下缴械投降,日方傀儡政權「滿洲國」滅亡,傀儡政權皇帝溥儀亦成了蘇軍俘虜。 1945年初軸心國集團各地戰線皆瀕臨崩潰,同盟國於雅爾達會議上規劃戰後秩序與要求蘇聯加入對日戰爭,後者承諾將於納粹德國投降後3個月加入遠東戰鬥。苏联要求了同盟国战后归还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亞洲方面日本急於應付逐漸進逼中的英美聯軍,冀望尚對日中立的蘇聯可從中調停,以维持日本在东亚的利益。蘇聯表面上與日軍“友好”,但已秘密備戰且漠视日方调停要求直至1945年8月8日開戰最後一刻。蘇聯在對德戰爭結束前即開始轉調軍隊至遠東地區,其主要對手為駐於滿洲的日軍70万人之龐大的關東軍,與蘇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等條件相比,關東軍早將精銳單位調出而空洞化,蘇軍享有質與量的龐大優勢,而关东军则拥有大量日軍武器坐守经营了数十年的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的工事以逸待劳。 1945年8月8日當天150万蘇軍同時自北、東、西3方向對滿洲發動進攻,由於蘇方遞交宣戰書後即被切斷通訊,日本大使沒能將消息傳回國內,等於是技巧性的不宣而戰。關東軍原本是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因日本在诺门坎战役的失败对苏联转入防御,但在太平洋战场占用了日本大量资源的时候,仍保有70万人的规模,拥有后来被证实“大量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及经营了数十年的工事,无需等待日本国内下达作战命令,实际上關東軍的停止作战命令也是于8月18日由司令 山田乙三 下达的,等于是技巧性的对苏备战。同時蘇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进攻非常順利,在交战过程中攻势凌厉,“满洲受到大规模进攻使日本政府領導人放棄將滿洲作為戰略後備基地而繼續抵抗的念頭”并最终迫使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苏军将满洲国当敌国看待,军纪弛懈,滿州國的治安被战事破壞後,亦犯下不少罪行,不少漢奸因為恐懼還跟著日軍撤退而後未得赦免而被處決。占领东北地区后,蘇聯立刻展開對南庫頁島和北方群島登陸行動,奪回日俄戰爭中失去的領土與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满洲受到大规模进攻使日本政府領導人放棄將滿洲作為戰略後備基地而繼續抵抗的念頭,於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接受《波茨坦宣言》即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於密蘇里號戰艦上簽署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此役“蘇聯軍隊在遠東做了長期準備”一次投入89个师150万军队,其中不乏经历了苏德战场有经验的老兵,“蘇聯在對德戰爭結束前即開始轉調軍隊至遠東地區”,透過短期對日作戰和極少傷亡而为盟国取得龐大利益。当时美军在太平洋夺岛战中伤亡惨重,尤其是冲绳一役,18万美军伤7万余亡1万余人占总兵力近一半,预计进攻日本本岛需付出伤亡美军百万英军50万人的代价,而中华民国国军对日军的“中国派遣军”都疲于应付,更妄论击败“关东军”夺回满洲地区。苏联于8月14日与中華民國签订《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換文內容附件有两条主要:苏军出兵攻打满洲国后,一、苏军三个月内从东北“撤完”;二、「鑑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願望,中華民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舉行公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没有时限。随即苏军根據《雅爾達協定》攻佔了滿洲地區,随后又根据《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撤出东北,但撤军因掠奪大量財物及日本投資工業設備等战利品并搶運至蘇俄境內而推迟,不过1946年蒋介石仍要求苏联暂缓从东北撤军以待中华民国国军进驻,3月22日苏联大使通知国民政府,4月底以前苏军将全部撤离东北,但中华民国国军仍没有足够的兵力进入东北。 而後冷戰時期在扶植勢力代理人的政策主導下,停止了向对日战绩不佳的国民党的自孙中山时代以来的长年资金和武器扶植,转而同意中共將中國東北作為根據地,並裝備了大量蘇軍繳獲的日軍武器,大幅增強了在日後內戰中的實力。而朝鮮亦由蘇聯所扶殖,對半島局勢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在對蘇戰爭也在滿洲留下了數以萬計的日僑,日侨被迅速遣返,許多人返国后因占领区内戰後生活艱苦而死亡;被蘇軍俘虜的600,000名日軍也被送往西伯利亞進行強制勞動,後約有100,000人死於當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蘇日戰爭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香港)

《蘋果日報》(Apple Daily,)為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繁體中文報紙,由大股東黎智英所創立,香港暢銷中文報章之一。 政治立場方面,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大部份香港傳媒基於自身利益而自我審查,淡化涉及中國共產黨的負面消息,而《蘋果日報》是少數仍然會大力批評中國政府、香港政府及建制派的報章,因而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封禁。2003年5月2日,壹傳媒進入台灣市場,發行了《蘋果日報》台灣版。2012年11月,壹傳媒大股東黎智英計劃將在台灣的所有業務出售予辜仲諒,然该計劃在2013年3月取消,改為深耕台灣。.

新!!: 中國共產黨和蘋果日報 (香港) · 查看更多 »

鵝頸

鵝頸(Bowrington,亦作Bowring City,別稱Ngo Keng),亦作鵝頸區,舊稱寶靈城,是位於香港灣仔及銅鑼灣東角之間一帶的地方,即現時堅拿道一帶。老一輩的香港本地華人會將鵝頸與鄰近的跑馬地合稱爲「跑鵝區」。鵝頸現在是灣仔區的一部份,被視為灣仔東部的地方,現在灣仔區議會的「鵝頸選區」可看出昔日的鵝頸區的大約範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鵝頸 · 查看更多 »

赵多佳

赵多佳(),女,中國共產黨党员,高级记者,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士。曾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副台长、经济台台长、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北广传媒集团副总裁,北京电视台总编辑。 2013年9月起任中共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北京电视台台长(兼);2014年5月任中共北京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台长,北京电视台台长(兼)。.

新!!: 中國共產黨和赵多佳 · 查看更多 »

赵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赵刚(),吉林大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毕业于西安政治学院英语专业、法律专业,是中國共產黨党员。200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副校长。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赵刚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 · 查看更多 »

赵紫阳

趙紫陽,原名趙修業,中國河南省滑縣人,政治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代主要领导人之一。1980年代先後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被視為黨內改革派主要領袖。六四事件后被中共保守派以“分裂党和國家,支持動亂分子”(支持改革的学生及开明派领导)为由排挤下台,在江澤民和胡锦涛當政下被軟禁16年后過世。 赵紫阳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滑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中共豫北地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中共冀鲁豫边区地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桐柏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南阳地委书记兼南阳军分区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副書記,中共廣東省委書記處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文化大革命时期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內蒙古自治區委書記、廣東省委第一書記,中共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曾經流傳「要吃米找萬里,要吃糧找紫陽」的說法。 赵紫阳于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副主席,先后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成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成員。在任期間,他参与启动和领导的改革运动为中国大陆从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转变为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除大力發展市場經濟外,他還积极提出并设计政治体制改革方案,打擊贪污腐败,推進改革開放的深化,曾一度被認為是鄧小平的接班人。1989年的六四事件中,趙紫陽因同情學生和反對武力鎮壓,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的不满,被免去黨內外一切职务,最終在軟禁中度過了生命中最后的16年,於2005年逝世。 由于赵紫阳在六四事件中的立场与态度,以及他在事后面对党内保守势力声讨时坚持己见为自己辩护,中共官方对其的评价直至其逝世仍然以加诸在他身上的“六四错误”为重点。而他大刀阔斧推进经济改革的作为、主张建立现代化政治体制的观点、响应社会各界民主诉求和反对武力镇压学生的言行以及至死不屈服于外加其罪的品格,获得了中共党内开明人士(如前人大委员长万里、前副总理田纪云等人)和海内外认同普世价值的团体或个人的广泛支持与赞誉,是现代中國民主運動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也是中共历史上少有的特立独行的领袖人物之一。赵紫阳於改革开放时期擔任總理的貢獻及經濟決策,当时被世人称为「改革開放的總工程師」;亦有人認為他才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而非鄧小平。.

新!!: 中國共產黨和赵紫阳 · 查看更多 »

赵树理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晚清山西泽州府沁水县(今山西晋城市沁水县)尉迟村人,中国现代小说作家,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赵树理 · 查看更多 »

赛福鼎·艾则孜

賽福鼎·艾則孜(維吾爾語:سەيپىدىن ئەزىزى,拉丁维文:Seypidin Ezizi,),维吾尔族人,中國共產黨、中华人民共和国早期领导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任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赛福鼎·艾则孜 · 查看更多 »

閩變

福建事變简稱閩變,發生於1933年(民國22年)11月,为在福建發動反對蔣中正政府的起事,其后成立了「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起事者为蔡廷锴、蔣光鼐、陳銘樞和李濟深等人,及其帶領下原本在福建參與剿滅中國共產黨紅軍的廣東系國民革命軍十九路軍。由於未得到各方支持,次年一月即被蔣介石以優勢兵力擊敗。戰敗後,各高層領導人出走,十九路軍亦在缴械後被解散收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閩變 · 查看更多 »

薈廬

薈廬,為典藏中國共產黨史料之重要資料庫,該極具參考價值之史料,來自中國國民黨於1927年清黨之後持續蒐得。有云:抗日戰爭「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曾向陳立夫索取該共產黨文獻,惟陳立夫告以共產黨常會遺失文件,仍宜由國民黨保存,而婉轉拒絕。 資料原存於南京,1949年因應內戰局勢緊張,運到臺灣。1953年放置於新店青潭,以「薈廬」資料為名,供學術界研究;現由法務部調查局兩岸情勢研析處管理。 國內外研究中國共產黨之學者,多曾參閱「薈廬」典藏資料;諸如:鄭學稼(著《中共興亡史》)、王健民(著《中國共產黨史》)、郭華倫(著《中共史論》)、曹伯一(著《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陳永發(著《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Robert A. Scalapino(施樂伯,著Elit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Ramon H. Myers(馬若孟,著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Richard C. Bush(卜睿哲,著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松田康博(著「台湾における一党独裁体制の成立」)。.

新!!: 中國共產黨和薈廬 · 查看更多 »

薄瓜瓜

薄瓜瓜(),學名薄京.:凤凰网资讯, 2013-12-18,原本祖父起名叫薄旷逸。中國共產黨前中央政治局委員薄熙来与谷开来所生的儿子。祖父为中共元老薄一波,同父异母的哥哥是李望知。.

新!!: 中國共產黨和薄瓜瓜 · 查看更多 »

開拓者們

,2012年1月於日本NHK BS Premium電視頻道首播的中日關係正常化40週年特別企劃電視劇,一共四集。同年4月3日起,於NHK電視台的電視劇10時段(22:00 - 22:48,JST)播出,分為六集。此劇為滿島光個人初次主演的電視劇。.

新!!: 中國共產黨和開拓者們 · 查看更多 »

藍博洲

藍博洲(),生於台灣苗栗縣西湖鄉,統派、台灣客家人,記者、報導文學作家及小說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藍博洲 · 查看更多 »

藍來訥

藍來訥爵士,KCMG,OBE(Sir Lionel (Leo) Henry Lamb,),英國外交官,1951年至1953年任英國駐華臨時代辦,1953年至1958年任英國駐瑞士大使。 藍來訥畢業於牛津大學皇后學院和倫敦大學,懂得流利法語和意大利語的他在1921年加入外交部,在37年的外交生涯當中,其中大約30年都是在華任職。他早年曾於北平、成都、漢口和哈爾濱出任副領事,1935年升任為二等駐華領事,1938年升為一等,並於1940年派駐上海擔任監督領事官兼助理漢務秘書。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身在上海的藍來訥與妻子一同遭日軍拘禁,直到1942年才獲准遣送回國。 藍來訥於1943年復出後一度被派駐美國明尼蘇達州擔任領事,1945年6月以總領事身份返回中國出任漢務參贊。對中國事務具相當認識和通曉華語的他更在1947年升任駐華公使,任內曾與中方就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地的走私問題展開磋商,並兩度接替返英休假的駐華大使施諦文爵士以代辦身份代理館務。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藍來訥一度於當年9月調返英國,但未幾於1951年3月再度來華,接替胡階森爵士出任駐華臨時代辦,負責繼續與中共就建交一事展開談判;然而當時正值韓戰,再加上冷戰氛圍籠罩,以致他未能有所作為。 藍來訥後來於1953年至1958年出任英國駐瑞士大使,任內於1954年的日內瓦會議出任英方代表團代理團長,期間曾負責主持就印度支那和平問題而召開的九國限制性會議。藍來訥早於1950年起成為皇家中亞學會(1975年改稱皇家亞洲事務學會)會員,從外交部退休後,他於1960年至1967年擔任學會的理事會理事,其後於1971年至1977年改任圖書館委員會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藍來訥 · 查看更多 »

藍明谷

藍明谷(本名藍益遠),岡山街尾崙人,作家,基隆中學教師,臺灣白色恐怖時期因涉及基隆市工作委員會案,被判死刑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藍明谷 · 查看更多 »

藏区

藏区(,拉萨音:),古称吐蕃,又譯圖博,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喜馬拉雅山以北,是藏族以及門巴族、珞巴族的聚居地,現今亦有漢族及其他民族居民。西藏是地球地勢最高的地區,平均海拔有4900米,因此有“世界屋脊”之稱。 藏區的不少地區終年積雪,因而被漢人習慣的稱為雪域()或雪域藏區()。藏區也是亞洲許多河流的發源地,因而西藏的環境與中國、印度等國水文關係匪淺。传统意义上的藏文化圈由以下三個部份组成:「安多」地區、「康区」以及「衛藏」。.

新!!: 中國共產黨和藏区 · 查看更多 »

關肅霜

肅霜(),京劇演員,工旦行,滿族,中國共產黨員,原名關鷫鸘,又名關大毛。.

新!!: 中國共產黨和關肅霜 · 查看更多 »

董振堂

董振堂(),字绍仲,河北省新河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将领。红5军军长,國民政府將領董升堂為其大哥。 董振堂早年投身西北军,参加北伐战争,任第三十六师师长、第十三师师长兼洛阳警备司令。中原大战后,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第25师73旅旅长。1931年12月14日,率兵举行了宁都暴动,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红五军团军团长,参加长征。1936年,率部参加西路军,所部在甘肃高台被马家军围攻,全军覆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董振堂 · 查看更多 »

葵青貨櫃碼頭工潮

葵青貨櫃碼頭工潮是指由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外判工人於2013年3月28日開始發起的一場工業行動,成為香港戰後最長的一次工人運動。最後事件以9.8%的加薪幅度達成共識,於2013年5月6日結束長達40日的工潮運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葵青貨櫃碼頭工潮 · 查看更多 »

葉劉淑儀

葉劉淑儀,GBS,JP(Regina Ip Lau Suk-yee;),本名劉淑儀,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在主權移交前於殖民地政府出任入境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 在保安局局長任內,葉劉淑儀的政策備受廣泛爭議。在向各國爭取特區護照免簽證、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制定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港人之通報機制雖有建樹,但在處理居港權問題和《公安條例》修訂等議題上過於強硬,以及被批評不尊重香港司法制度。2002年9月開始推銷具爭議性的《基本法23條》(簡稱《23條》)立法,由於被指態度輕佻傲慢,蔑視議員提問,又時常發表富爭議性言論,執意立法23條讓她的民望不斷下滑,至2003年7月1日50萬人上街遊行後,其民望更跌至谷底,成為最不受歡迎的政府官員,最終迫使《23條》擱置立法,她本人亦在同年7月16日辭職,成為首批辭職的問責局長之一。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放棄參選。同年連任立法會議員,其後加入行政會議。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但是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提名票而于2017年3月1日宣布退出選舉。.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葉劉淑儀 · 查看更多 »

葉九條

葉九條即葉劍英提出的「有關和平統一臺灣的九條方針政策」,為中国大陆對台湾政策文件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葉九條 · 查看更多 »

葉國華 (香港政治人物)

葉國華(Paul Yip Kwok-wah),原名葉宇騰,廣東揭陽人,出生於香港日治時代。1959年香島中學畢業,後就讀香港浸會學院中文系。香港電台《五十年後》電台節目主持人,政治立場為親中國共產黨—俗稱傳統左派,熟悉兩岸三地政情,曾任董建華年代行政長官特別顧問,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葉國華 (香港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葉由根

葉由根神父(Rev.,),出生於當時為奧匈帝國的科希策(現斯洛伐克境內),匈牙利裔天主教耶穌會神父、醫師與社服機構創辦人,自1955年後居於台灣,先後照顧了超過千位智能及多重障礙的兒童,被稱為台灣智障教育之父《經典雜誌》第卅期版權授權 。.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葉由根 · 查看更多 »

葉挺將軍故居

葉挺將軍故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者之一、新四軍軍長的葉挺將軍及其家屬在澳門的故居,位於賈伯樂提督街76號。.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葉挺將軍故居 · 查看更多 »

葉成煥

葉成煥(),河南新縣人,国民革命军八路軍指揮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葉成煥 · 查看更多 »

葛云飞故居

葛雲飛故居是中國清代定海總兵葛雲飛出生、成長和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現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緬懷先烈之重要場所。該建築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進化鎮山頭埠村(今又名雲飛村),為典型江南民居與宗祠建築,並在2005年3月併入葛雲飛墓而成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葛雲飛故居由宮保第和葛氏宗祠兩部分組成:其中宮保第建於清代,為葛雲飛誕生之地,現時仍用作民居。該建築坐西向東,為面闊五間並帶南北廂樓各兩間的二層樓屋。而葛氏宗祠則建於清代中晚期(1644年),佔地面積共755平方米,乃葛雲飛幼時讀書之處,現時成為葛雲飛紀念館。該建築坐西向東,由面闊三間的門廳、面闊五間的正廳和南北廂樓組成。從2003年開始,蕭山區文物管理委員會、中國共產黨進化鎮委員會以及進化鎮人民政府牽頭對葛氏宗祠進行修繕與維護工程,總投資額達到人民幣60萬元,並得到社會各界人士捐款以及鎮政府撥出專項資金以示支持。.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葛云飞故居 · 查看更多 »

葛量洪

葛量洪爵士,GCMG(Sir Alexander William George Herder Grantham,),又譯葛亮洪,英國殖民地官員,早年曾於香港輔政司署供職,及後歷任百慕達與牙買加兩地的輔政司、尼日利亞的布政司,以及斐濟總督兼西太平洋高級專員等職,1947年至1957年出任第22任香港總督,是除麥理浩勳爵外,任職時間最長的港督。葛量洪治理香港獲得不錯的聲望,另一位是1970年代港督麥理浩勳爵,可算是港人印象較深刻的港督。 在港督任內,葛量洪爵士見證了中國的國共內戰,及中國共產黨取代中国国民党,並於1949年建立了新政權。中共建政後的政治動盪,使香港在人口、社會和經濟各方面都出現既深且廣的轉變,而國、共兩黨在香港的衝突和政治事件的迭起,以至於韓戰的爆發,再加上香港戰後百廢待興,社會基建受到嚴重破壞,都使葛量洪爵士面對着極其嚴峻的考驗。不過,在他的帶領下,港府作出多項重大措施,成功使香港成功克服重重困難,並且建構出香港在戰後的基本格局,漸漸從轉口港轉型為以製造業為主的出口港。葛量洪爵士在1965年曾發行自己的回憶錄,在書中,他對中國大陸的共產政權以及香港前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評論,其中,他認為不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掌政,中國終有一日都會向英國提出收回香港。.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葛量洪 · 查看更多 »

葛源沿山戰鬥

葛源沿山戰鬥發生於1931年11月3日-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今横峰县葛源镇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葛源沿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钱玄同

钱玄同(),原名钱夏,字德潜,号疑古,浙江吴兴(现浙江湖州市)人。现代文字学家,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曾主张废除汉字。.

新!!: 中國共產黨和钱玄同 · 查看更多 »

钱运录

錢運錄(),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吕王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中共第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钱运录 · 查看更多 »

蒲圻戰鬥 (國共內戰)

蒲圻戰鬥發生於1931年5月24日、2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蒲圻戰鬥 (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蒼天之拳

《蒼天之拳》是《北斗神拳》的前傳,武論尊監修,原哲夫原作漫畫,2001年於新潮社《》開始連載,並於2010年雜誌休刊的同時暫停連載。 2017年開始,在月刊COMIC ZENON以《蒼天之拳 RE:GENESIS》的名義重新開始連載,並改由原哲夫的弟子辻秀輝作畫、八津弘幸擔任劇本創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蒼天之拳 · 查看更多 »

蒋巨峰

蔣巨峰(),浙江诸暨人,1981年7月參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復旦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現任十二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名誉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蒋巨峰 · 查看更多 »

蒋彦永

蒋彦永( ),浙江杭州人,中國當代著名外科醫師。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階。持不同政見者;他在SARS事件中率先向外界披露中國大陸的嚴重疫情而闻名。另外,他担任全军肿瘤专业组副组长和中华医学外科学会北京分会委员。 蒋彦永学术著作甚丰,发表过《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外科处理》等40多篇论文,并有《胃肠病学手术》、《普外手术并发病与局部解剖关系》、《原發性腹膜後腫瘤外科學》等专著问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蒋彦永 · 查看更多 »

蒋磊

蒋磊,著名中國軍事商業網站铁血网創辦人,在就讀清华大学期間決定退学專注於該網站發展,使其成為中國網路空間中國族主義發展的重要網站,是上《福布斯》川籍80後創業者之一。 2012年接受人物週刊專訪時指出,俾斯麥受到中國軍事迷很大程度的歡迎;铁血兩字容易使人聯想到俾斯麥的铁血演說,該演說強調普魯士需集中力量,用鐵與血來解決重大問題。 铁血网是部分變成商業網站的中國軍迷網站之一,該網站於2001年成立,蒋磊當時17歲。2012年與2013年蒋磊兩次獲得福布斯中國「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30名榜」列名,2014年5月北京某地方媒體的訪問描述蒋磊為以“凝聚中国心,复兴中华魂”為己任的共產黨黨員。 從清华大学退学,因舍不得其花5年心血的铁血网,蒋磊從铁血论坛讨论,想到了代理产品,而第一個代理的產品是美軍M65野战风衣,「史泰龙在《第一滴血》里就穿的这个。当时我想,每天卖一件,一件1000元,一年就能挣几十万。」蒋磊因而發現网站的盈利点是军事迷“看的、用的、玩的”电子商務。 2004年,蒋磊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蒋磊在北京成立北京铁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4月25日,於共青团建团92周年前夕及五四运动95周年纪念日,時任铁血网总裁兼党支部书记的蒋磊获得第七届“海淀十大杰出青年”荣誉。蒋磊在铁血科技成立中國共產黨党支部及共青团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重视共產黨活动及建设。.

新!!: 中國共產黨和蒋磊 · 查看更多 »

邢荣杰

邢榮傑(),河北省無極縣人,中國軍事人物。 他於1933年擔任國民黨政府無極縣保安隊大隊長。1937年,他與內丘縣保安隊參加太行軍區冀西游擊隊,後來加入八路軍,並於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他先後擔任冀西游擊隊第五大隊大隊長、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三支隊支隊長、冀豫抗日義勇軍參謀長、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第三十四團參謀長及第八軍分區參謀長等職位。 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他先後擔任太行軍區第五分區參謀長、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六縱隊第十六旅參謀長、第十八旅副旅長兼參謀長、中原軍區軍政大學總隊長、第二野戰軍第十二軍第三十六師師長等職位。他在內戰時先後參與了白晉鐵路破襲戰、邯鄲戰役、襄樊戰役、渡江戰役與西南戰役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邢榮傑先後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師長兼川東軍區涪陵軍分區司令官(1950年)、南京軍事學院訓練部戰術教授會教員與副主任(1952年)、駐越南大使館武官,重慶步兵學校校長、陝西省軍區副司令官等職。 邢榮傑於1955年被授予大校,並於1964年晉升為少將。他曾獲得二級獨立自由勳章與二級解放勳章。 1997年11月20日,他逝世於西安,終年86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邢荣杰 · 查看更多 »

邪教

邪教是對某些具有不为熟悉的信仰或宗教行为,或被认为是奇怪的宗教教派的帶有負面價值的評斷稱呼。 也有学者这样定义邪教:邪教,就是利用宗教及其他文化形成反社会的学说,并以此作为对他人精神控制的手段,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极端团体。根據不同人士所持不同價值觀,會對邪教有不同認定;因此这个词的使用被认为具主观性。例如,基於不同權力鬥爭的形式,世俗權力不時會點名稱呼一些教派為邪教。而被这个词指称的对象往往是一个特定社会里的少数人。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宗教学术界摒弃使用这个主观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不含贬义色彩的中性的「新興宗教」概念。Richardson, 1993Lewis, 2004.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邪教 · 查看更多 »

邯郸战役

邯郸战役(又称平汉战役)是指1945年10月至11月中国国军沿平汉路北上接受日军投降时,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与中共军队发生冲突的事件,中共称其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战役”。.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邯郸战役 · 查看更多 »

邱家隘戰鬥

邱家隘戰鬥發生於1934年1月26日-2月2日,地點在中國福建建寧。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該戰鬥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戰鬥末了,國民革命軍守住該隘口。.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邱家隘戰鬥 · 查看更多 »

邱清泉

邱清泉(),學名青錢,字雨庵,浙江省温州永嘉縣蒲洲鄉人,黄埔軍官學校工兵科第二期、德國柏林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抗戰期間曾任新編第二十二師師長與第五軍軍長,參與崑崙關戰役與滇西缅北战役。抗戰勝利後參與國共內戰,為第二兵團司令,在淮海战役(又稱徐蚌会战)中陣亡。頗能近體詩,人稱「將軍詩人」。又由于邱清泉为人桀骜不驯,和同僚、上司向来关系不良,而且作战风格大胆泼辣,亦被称为“邱疯子”。.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邱清泉 · 查看更多 »

邹瑜

邹瑜(),廣西博白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部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邹瑜 · 查看更多 »

邵子南

邵子南(),本名董尊鑫,字聚昌,中國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涼風鄉人。中國作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邵子南 · 查看更多 »

邵武戰鬥

邵武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2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閩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邵武戰鬥 · 查看更多 »

邓发

邓发()原名邓元钊,中国广东省云浮云城区人,中國共產黨前期領導人之一。 邓发早年曾参与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后来在广州和香港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曾經担任中共广州和香港市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於1931年进入苏区后,担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委书记、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陕甘支队第三纵队政治委员等职,负责秘密警察事务,有“中国的捷尔任斯基”之称,参与长征。中國抗日战争期間,擔任中共驻新疆代表、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及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1946年,因為飞机失事遇难。.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邓发 · 查看更多 »

邓恩铭

邓恩铭(),又名恩明,字仲尧,贵州荔波人,水族。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邓恩铭 · 查看更多 »

邓楠

鄧楠,籍贯四川广安,生于河北涉县。邓小平之女,中國共產黨党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邓楠 · 查看更多 »

邓拓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左海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中共宣传战线重要成员,长期担任《人民日报》社长等中央主要宣传机构领导职务。后因多次未能领会毛泽东政治部署之意而遭到训斥,并被撤销人民日报社实际职务,文革前夜因政治批判而自杀身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邓拓 · 查看更多 »

肅清

肅清,是一個政治術語,即整肅清洗,意指政府或組織清除某些被視為身份不正的人或團體。在肅清的過程中,可能涉及到流血事件,也可以是通過非武力來解決的。然而,在歷史上,不少的被肅清者也被軟禁、監禁、驅逐、流放或者被處死;但也有的僅是開除、降職、免職、罷黜一切職權,有時事後能得到平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肅清 · 查看更多 »

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

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簡稱「肅反運動」),是中國共產黨在1955年發動的一場政治運動,目標是肅清中共、政府、軍隊中的反革命分子。 1955年7月1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展開鬥爭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在中國大陆各省、市、自治區、人民解放軍和中央一級黨的、政府和群眾團體的機關開始肅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8月2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徹底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毛澤東將各團體中鎮壓的比例定為百分之五。.

新!!: 中國共產黨和肅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運動 · 查看更多 »

铁血网

铁血网為中國網路空間中國族主義發展的重要網站,同時亦是該國著名軍事商業網站、军事爱好者网站,于2001年由清华大学大一学生蒋磊创办。創辦人蒋磊於2012年接受人物週刊專訪時指出,俾斯麥受到中國軍事迷很大程度的歡迎,铁血兩字容易使人聯想到俾斯麥的铁血演說,該演說強調普魯士需集中力量,用鐵與血來解決重大問題。 铁血网是部分變成商業網站的中國軍迷網站之一,該網站於2001年成立,蒋磊當時17歲。2012年與2013年蒋磊兩次獲得福布斯中國「中国30岁以下创业者30名榜」列名,2014年5月北京某地方媒體的訪問描述蒋磊為以“凝聚中国心,复兴中华魂”為己任的共產黨黨員。《人民日报》旗下人民网收购了铁血网1成股份,其有权推荐一名董事并审查铁血网的内容,紐約時報 2017-10-16。.

新!!: 中國共產黨和铁血网 · 查看更多 »

蓮香樓

蓮香樓是一間過百年歷史,有著「蓮蓉第一家」的美譽的老茶樓,廣州店現址位於中國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它與陶陶居均是廣州僅餘的兩間過百年歷史的老茶樓。從這些老茶樓的興起,廣東獨特的飲茶文化漸漸成型。蓮香樓現時均在廣州和香港設有分店,雖然兩者在經營方面已經脫勾,惟屬於同源異枝。.

新!!: 中國共產黨和蓮香樓 · 查看更多 »

蔡子民

蔡子民(),原名蔡慶榮,1920年6月出生於台湾彰化一個傳統的書香門第,1939年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學系。畢業後擔任了東京《華僑日報》總編輯。1946年返回台灣創辦《自由报》並擔任总编辑。1947年2月,他參與二二八事件。同年9月,在中華民國政府的追捕中,他冒著危險抵達上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令他看到了希望,投身於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擔任了上海台灣旅滬同鄉會總幹事,並加入了中共。後於1949年7月加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從事對台灣廣播的編輯工作。1962年9月轉到外事工作崗位,同時研究台灣歷史,關心台灣問題,結合出版了《台灣史志》一書。1979年10月後任第二、三届台灣民主自治同盟总部常务理事。1981年3月至1985年5月,他擔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回國後歷任台盟常務委員、宣傳部長,第四届台盟中央主席团主席、第五届台盟中央主席。1997年他主動提出退居二線,擔任了第六屆台盟中央名譽主席。曾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顧問,中華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等職。是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2003年4月11日在北京逝世。 根據鍾逸人所著狂風暴雨一小舟一書指出,1947年4月23日廿七部隊隊長鍾逸人遭蔡慶榮(投共後改名蔡子民)、許子哲出賣,被憲警逮捕,險遭殺害。 Category: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主席 Category: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Category: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ategory: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ategory: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ategory: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Z C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台湾省籍公民 Category:早稻田大學校友.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蔡子民 · 查看更多 »

蔡素玉

蔡素玉(Choy So-yuk,),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現任香港東區區議會錦屏選區民選區議員,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而她因兼任人大被評為「港島民選人大」。.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蔡素玉 · 查看更多 »

蔡瑞欽

蔡瑞欽(),台南州東石郡朴子街人,中國共產黨員,1946年入廈門大學英文系,為台灣第一批公費留學生,1947年由何川吸收加入共產黨,受陳炳基領導,於1948年加入新民主同志會,填補李登輝之遺缺,吸收同為公費留學生之謝傳祖與鄭溪北等人加入共產黨,並擔任台南地區工委會朴子小組長,後遭逮捕,於1951年5月21日槍決於台北馬場町。 2013年列名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紀念在台灣被處決的「隱避戰線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蔡瑞欽 · 查看更多 »

蔡诚

蔡誠(),原名伍毅鸿,廣東普寧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蔡诚 · 查看更多 »

蔣偉文

蔣緯承(Jacko Chiang,),原名蔣偉文,2008年改本名為蔣緯承,目前以原名蔣偉文作為藝名在演藝圈發展,出生於台灣台北市,台灣男演員、主持人。美國南加州大學畢業。.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偉文 · 查看更多 »

蔣卓慶

蔣卓慶(),男,浙江慈溪人,在職大學學歷,管理學學士學位,高級經濟師,高級會計師,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9月參加工作;曾任上海市副市長,現任中共江蘇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中共十九大代表,中共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卓慶 · 查看更多 »

蔣友柏

蔣友柏(),蒋中正曾孙,蔣經國之四子蔣孝勇與妻方智怡長子,橙果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友柏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遺囑

蔣中正遺囑,官方稱總統蔣公遺囑,也稱蔣介石遺囑,中國國民黨內稱為總裁遺囑〈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奉行總裁遺囑決議文〉,《總統 蔣公哀思錄》第一編,台北:總統蔣公哀思錄編纂小組,1975年10月31日,是中國現代史重要人物蔣中正的遺囑。据考证,蒋中正年轻时就已留有遗嘱,从1920年至1975年这55年中至少写过9个遗嘱(其中3个具体内容不详)。其逝世遺囑目前刻在中正紀念堂大廳裡的蔣中正坐像之正下方。.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中正遺囑 · 查看更多 »

蔣中正考察蘇聯

1923年,蔣中正以孫中山全權代表名義考察蘇聯,歷時約3個月,較全面考察蘇聯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對世界首個社會主義國家派出官方考察團。蔣中正在行程歸國後,對蘇聯做出了較為全面細緻的分析,認為蘇聯這個國家在政治上獨裁,在文化上不尊重傳統並與中國文化格格不入,行使霸權主義,並預見蘇聯是對中國的威脅,以及蘇聯終將敗亡。蔣對蘇聯的不少分析和觀點後來都有應驗,可見蔣對外交和國際形勢的遠見卓識。而谓苏联“赤色帝国主义”,也是蒋的中文词汇发明。.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中正考察蘇聯 · 查看更多 »

蔣介石日記

蔣介石日記,是中國現代史重要人物蔣中正自1915年至1972年7月21日手部肌肉萎縮症不能執筆為止之私人日記,共57年,是中國歷史上現存最完整、資料量最巨的領導人日記。其中1915年、1916年及1917年之日記,於1918年底福建永泰縣遭北軍襲擊逃難時失落,1915年日記僅存13天。蔣後來自撰《中華民國六年前事略》回憶1917年前個人歷史,亦被學者引用,但非日記。1924年日記可能遺失於黃埔軍校時期。台海兩岸都有學者認為此日記高度真實及有權威性,顛覆中國國民黨及中國共產黨過去官方論述。 蔣日記原本由其本人保管,蔣死後交蔣經國保管;蔣經國死後,交蔣孝勇保管;蔣孝勇死後,交蔣方智怡保管。2004年,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郭岱君與馬若孟取得蔣方智怡授權,親自到加拿大與美國的蔣家,將日記帶到胡佛研究所存放。 蔣介石日記「目前暫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已開放供研究者參閱」劉維開:《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台北,時英出版社,2009年微縮攝影版,但因蔣家後人(可能是蔣經國或蔣介石自己)對日記有刪節或塗黑,導致少部分日記內容不完整。胡佛研究所也在蔣家要求下,將部份與史學研究無涉的隱私少量內容進行處理,此部分內容將在2035年完全公開。.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介石日記 · 查看更多 »

蔣公中正崇德協會

蔣公中正崇德協會,簡稱蔣公協會,前稱蔣公中正香港協會,是香港的民間親台團體,於2006年成立,現任會長為劉伯權,副會長為蘇建名。協會以「尊崇中華民國已故總統蔣中正、傳續中華文化傳統、推動香港當地自由民主發展」等作為其活動宗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公中正崇德協會 · 查看更多 »

蔣公紀念歌

《蒋公纪念歌》是纪念與歌颂中华民国故总统蒋中正的歌曲,一共有三個版本。 其中一個版本由黄友棣于1975年創作,黄友棣随后也在1988年写了《蔣經國紀念歌》三首於《樂府新聲》歌集。 蔣中正逝世後,中华民国教育部向世界知名華人作曲家公開徵曲,最後選中另一版本由李中和作曲、张龄填詞编写之「蔣公紀念歌」。 第三個版本由孫儀作詞、汪石泉作曲。.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公紀念歌 · 查看更多 »

蔣光鼐

蔣光鼐()名憬然,廣東東莞太平(今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栅三蔣村, 。1913年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騎兵科。曾任國民革命軍師長,第十一軍副軍長,十九路军总指挥。他所統領的十九路軍,亦為1934年閩變主力。1946年,蔣光鼐參與發起組織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央人民政府等任职。1966年文革期間遭抄家等迫害,翌年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光鼐 · 查看更多 »

蔣經國

蔣經國(),字建豐,生於大清浙江省寧波府奉化縣,曾任中華民國總統、陸軍二級上將,國際知名反共人士。他是蔣中正與毛福梅所生的獨子。1925年至1937年在蘇聯期間,蔣經國接受正統馬列主義教育。回国后他成為三民主義忠實信徒。1939年,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贛南地區)行政督察專員,以建設「新贛南」著名於時,同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籌備成立三民主義青年團江西支團部,並擔任幹事會幹事長。1944年至重慶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育長。二戰後,為外交部特派員,與蘇聯方面交涉中国东北地区事務。1948年8月至10月,一度任經濟管制委員會委員,督導上海經濟。 1952年為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出任救國團主任。1956年,主持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成立榮民工程事業管理處,率隊開闢中橫公路等台灣地區交通、民生建設。1975年蔣中正逝世後的中國國民黨主席(繼蔣中正成為首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任中央常務委員會主席,成為中國國民黨最高領導人;1972年至1978年擔任行政院院長,為中華民國最高行政首長),1978年起接任中華民國第六、第七兩任總統,於1988年1月13日總統任內逝世。當時蔣經國在台灣主政期間推行十大建設。蔣經國在國際上孤立情勢中,大大發展中華民國經濟,解除多年之戒嚴,促進政治民主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經國 · 查看更多 »

蔣總統秘錄

《蔣總統秘錄》,原名《蒋介石秘录》(蒋介石秘録),是日本產經新聞社於1970年代依據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各有關機關現存官方資料,所彙編而成的一套敘述中華民國故總統蔣中正生平的書籍,由古屋奎二主筆,總連載期間2年4個月,總連載篇數650篇。1974年8月15日起在《產經新聞》以日文連載,以蔣中正之勳業為中心,對八十年來之中日關係重作歷史衡量,每週刊載6天,每天平均字數約2500字,一年以上刊完。直至1976年12月25日為止。同一時期《中央日報》也做中文連載,副標題為《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日中関係八十年の証言)。.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總統秘錄 · 查看更多 »

蔣軍

蔣軍,字面上意思即是蔣中正的軍隊,一般指國民政府時期蔣中正嫡系部隊(通常稱:中央軍),或是國共內戰時的國民革命軍,至兩岸分治後的中華民國國軍都被如此稱呼。 蔣軍多為中國共產黨人所稱呼,頗有蔑稱之意,類似稱呼尚有蔣匪、蔣匪軍、蔣幫等名稱。蔣軍名稱之形成,主因是自國共分裂後中國共產黨認為當時的政府軍乃是蔣中正的私人部隊,不能代表中國人民,職是之故。八路軍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時,則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原軍隊番號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蔣軍一詞幾乎僅流傳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品中,有時蔣軍亦被稱為國民黨軍,兩者互為通用,中華民國政府不管在上述所列的時期以至今日幾不曾以蔣軍一詞稱呼中華民國國軍,不過部分民間團體(大部分為泛綠陣營)在描述二二八事件的作品中,也有使用蔣軍一詞來稱呼中華民國國軍的案例。.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軍 · 查看更多 »

蔣渭水

蔣渭水(),字雪谷,臺灣宜蘭人。為臺灣日治時期的醫師與民族運動者,曾創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是反日本殖民運動中,重要的領導人物。其弟為蔣渭川。.

新!!: 中國共產黨和蔣渭水 · 查看更多 »

鄧力群

鄧力群(),原名邓声喈,湖南省桂东县人,中國共產黨毛泽东思想理論家、宣傳家。有“左王”、“老庆”之称。 邓力群早年参与一二九运动,毕业于北京大學經濟系。延安时期曾担任延安马列学院教务处处长、党总支副书记、中共中央研究局材料室主任。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任中共吉北地委宣传部部长、中共榆树中心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中共中央东北局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1949年到新疆任中共中央在新疆三区的联络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组长、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文化大革命时遭迫害,此后担任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处书记書記、中央宣传部部長及十三屆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鄧力群 · 查看更多 »

鄧鏗

鄧鏗(),又名仕元,字仲元。廣東惠陽人。中國軍人,陸軍上將,革命家,中華民國建國元勳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鄧鏗 · 查看更多 »

鄧麗君

鄧麗君(),本名鄧麗筠,中華民國流行音樂歌手。1967年發行第一張個人唱片專輯,1970至80年代達事業高峰,在日本樂壇發展大獲成功,名氣回嚮台灣、中國大陸、香港、泰國、馬來西亞等。1990年代初淡出樂壇。生於外省家庭,父親是河北大名縣人,母親是山東人,又因父親是中華民國國軍,鄧麗君畢生致力慰問國軍官兵,故又有「軍中情人」之稱。1995年氣喘發作猝逝於清邁;身後臺灣與香港歌壇分別頒發金針獎及金曲獎特別貢獻獎以紀念「一代巨星」的光榮成就。.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鄧麗君 · 查看更多 »

鄭孝胥

鄭孝胥(),字蘇龕,號海藏,中國福建省闽县(今福州)人。他是清朝的改革派政治家,亦是滿洲國建國的參與者之一,後出任滿洲國國務總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鄭孝胥 · 查看更多 »

鄭仁治

鄭仁治(),原名鄭清輝,曾化名陳仁治,故通稱鄭仁治,綽號圓仔花,敬稱圓大仔、圓董,生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安溪縣,臺灣幫派大老,曾任天道盟盟主、精神領袖。在許海清(蚊哥)死後,有黑道仲裁者之稱。.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鄭仁治 · 查看更多 »

鄭鴻溪

鄭鴻溪(),中國共產黨黨員,台灣彰化人,先祖隨鄭成功開台,幼年隨父前往福建後回台,1947年考入台灣師範學院,1948年加入地下黨,並當選台師院學生自治會主席,1949年四六事件時為當局師院逮捕六人名單之一,與同在名單上的朱商彝一同潛逃大陸,後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中共中央統戰部一局局長,1990年病逝於北京。.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鄭鴻溪 · 查看更多 »

鄭民欽

鄭民欽(),福建福州人,作家、日本文學研究者、翻譯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著有《日本和歌俳句史》、《日本民族詩歌史》、《日本和歌俳句史》、《和歌美學》等書。 中國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畢業,專業是日本語。 1973年起開始做日漢、漢日對譯工作,譯有大江健三郎、井上靖、川端康成等作家作品多部及《源氏物語》全譯本,主編漢語版《井上靖文集》。 政治面貌是中國共產黨員。 Category:中國翻譯家 Category:1946年出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鄭民欽 · 查看更多 »

鄖西商縣戰鬥

鄖西商縣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24日-11月2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陝鄂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鄖西商縣戰鬥 · 查看更多 »

鄒韜奮

鄒韜奮(),原名恩潤,筆名「韜奮」取意「韜光養晦」和「奮鬥」,中國記者、出版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鄒韜奮 · 查看更多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或称鄂豫皖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所创建革命根据地之一。它的前身是鄂东根据地、豫南根据地和皖西根据地。 1927年11月,潘忠汝等领导了湖北黄安、麻城地区的农民起义,开辟了鄂东根据地;1929年5月,徐子清等领导了河南商城的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豫南根据地;1929年11月,舒传贤等领导了安徽六安、霍山农民、士兵起义,开辟了皖西根据地。1930年4月,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特委.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 查看更多 »

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俄语:Эвенки,旧称通古斯或索伦)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中国鄂温克人主要信仰萨满教,俄罗斯鄂温克人除少数信仰萨满教外,主要为东正教信徒。鄂温克人讲鄂温克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 无文字。历史上曾使用满文。.

新!!: 中國共產黨和鄂温克族 · 查看更多 »

释印顺

釋印順(),俗名張鹿芹,人稱印順導師、印順長老、印順法師,中華民國浙江杭州府海寧人(今屬嘉興)。剃度師為普陀山福泉庵清念和尚,天童寺受戒時,戒和尚是圓瑛和尚,為太虛大師門徒,慈濟證嚴法師的入門師父。 印順法師是一名活躍的學問僧,著作等身。在閩南佛學院開始修學三論,進而研究唯識論,後來讀到《阿含經》與各部《廣律》,有現實人間的親切感、真實感,不似部分大乘經的表現於信仰與理想之中,而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間」。在初期大乘佛教中,重視的人物是龍樹,對龍樹綜合開闡了智慧、慈悲兼修這點有高度評價。一生著作頗豐,大致分為《妙雲集》、《華雨集》以及單獨專著三大類。曾以《中國禪宗史》一書,獲頒日本大正大學的正式博士學位,為臺灣比丘界首位博士。 他畢生推行人間佛教,承繼於太虛大師的「人生佛教」主張而來。人間佛教重視「此時,此地,此人」的關懷,主張「然佛法以人為本,也不應天化、神化。不是鬼教,不是(天)神教,非鬼化非神化的人間佛教,才能闡明佛法的真意義」。這種主張被視為「一種為了佛教適應近代社會的發展而探尋其理論和實踐的運動」。 其理念對佛光山的星雲法師(主張「 人間佛教性格」)、法鼓山的聖嚴法師(主張「 人間淨土」)、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主張「 人間菩薩招生」)都有不少影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释印顺 · 查看更多 »

野坂參三

野坂參三(、),日本政治家、共產主義者。原名小野參弎。歷任日本共產黨議長、共產國際日本代表、日本共產黨名譽議長等職務。他在中國期間的名字是岡野進,這個名字是毛澤東為他起的。此外他還用過林哲、野坂鐵嶺、野坂鐵等化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野坂參三 · 查看更多 »

重庆历史

重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中央直辖市之一,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重庆定名于南宋,自南宋升为重庆府后逐渐发展成为地区政治与经济中心城市,并在近代因地理位置的优越又率先接触资本主义从而发展成为全国中心城市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重庆历史 · 查看更多 »

自乾五

自乾五全稱「自帶乾糧的五毛」,是中國大陸的一種特定稱呼,指自發地發表傾向於中国政府和中國共產黨言論的人。中共官方觀點認為,「自干五」群體立場客觀,傾向於理性思考問題。 「五毛」一詞源於「五毛黨」,即被政府僱傭、在網路上發言引導輿論的網路評論員。而「五毛黨」一詞因2004年長沙市委宣傳部網路評論員「每帖按5角錢加薪」而得名。 「自乾五」一詞最早於2005至2008年之間零星出現,2008年之后出现频率变高。2014年,該群體引起了中國官方的注意,並受到了中國媒體官方的高度評價,被稱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自乾五 · 查看更多 »

自立晚報

《自立晚報》,1947年在台灣創辦,是臺灣第一份晚報。.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自立晚報 · 查看更多 »

自決派

自決派(Self-determination groups),又称民主自決派(Democratic self-determination groups),是指在香港主張通過民主自決,實現香港真普選及真正自治,但不主張香港獨立及民族自決,同時達到反地產霸權、反對資本家及財團剝削和彰顯社會公義,並強調於社區參與中爭取自主權的政治及學術派系。 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後,雖然本土自決字面不合理,但因他們的政綱路線較原來的激進民主派更加激進,部分傳媒把「自決派」與「本土派」當選議員一併統稱為「本土自決派」。自決派及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在2016年組成民主派會議,又稱「G27」。 2017年,立法會議員劉小麗及香港眾志成員羅冠聰被褫奪議員資格,自決派至今在立法會擁有1個議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自決派 · 查看更多 »

致命中国

《致命中国》(Death by China: Confronting the Dragon – A Global Call to Action),台湾译为《致命中国:中共赤龙对人类社会的危害》,于2011年出版,是知名經濟學家彼得·纳瓦罗与葛瑞格·奥特瑞(安一鳴,Greg Autry)共同编著的政經书籍。书中强调中國共產黨治下的中國如何利用贸易优惠为美国带来威胁。此书出版后于2012年改编为同名纪录片,由《白宮風雲》中飾演總統的马丁·辛主持,纳瓦罗担任导演,包括美国民主黨、共和黨人都在影片中受訪,許多訪談者來自美國政府的。 本書扉頁寫著「獻給所有的中國朋友們。希望他們有一天能自由地生活。在那一天到來之前,請大家多保重!」受邀為本書作序〈呼喚自由民主中國〉的唐柏橋對此表示,兩位作者在本書結尾反覆強調,「他們反對的不是中國,而是中共。」作者熱愛中國文化,跟很多中國人是好朋友。而內幕出版社姚仲文稱它是“恶毒的反华著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致命中国 · 查看更多 »

臺南天馬電臺

台南天馬電台,是中華民國公共電台中央廣播電台的台南分台,短波播音覆蓋面積世界第一,具國安戰略價值。1969年接受美國政府援助籌建,為美軍協防臺灣的重要戰略佈署,1976年開始對國際及中國大陸播音,具備強大的短波廣播播送能量,電波涵蓋遍及中國大陸、東北亞、東南亞、歐洲、澳洲、美洲,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六四天安門鎮壓事件期間都發揮展現強大訊息傳播能力,對被迫退出聯合國後的中華民國台灣突破外交困境有極大貢獻,歷史意義重大,直到現在都是大陸民眾突破封鎖管道。租用央廣短波設備用戶包括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美國之音、自由亞洲電台、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等國際媒體,主要都是向中國大陸播送。 2013年4月傳出中華民國政府將逐步終止央廣向中國大陸短波播送業務,並提前拆除天馬電台,多位美國重量級參眾議員向馬英九總統表達關切但未獲回應,央廣於7月1日拆毀其中3組天線,被相關人士批評「自廢武功」,引發美國方面及國際媒體的關注。中國維權運動律師陳光誠則強調「央廣短波對中國大陸非常非常重要」、「可以說台灣沒有中央廣播電臺,我今天就不會坐在這兒。.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南天馬電臺 · 查看更多 »

臺中縣

臺中縣為中華民國已廢止的行政區,位於台灣中部的台中彰化都會區內,以人口計曾為台灣第三大縣,下轄3縣轄市5鎮13鄉,縣政府設於豐原市。2009年6月23日,行政院核准「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直轄市」案,於2010年12月25日併入台中直轄市。.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中縣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市區公車

臺北市市區公車係指由臺北市政府交通局轄下臺北市公共運輸處作為主管機關的市區汽車客運服務,除4碼編號路線、雙層觀光巴士外,其餘路線大多參加聯營,稱為「臺北市聯營公車」,使用共通的路線編碼型式、相同的票務與收費制度,並由各聯營公車業者合組的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委員會下設臺北市公車聯營管理中心,統一設置旗桿式站牌,及在相關的候車設施內張貼路線與站名資訊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北市市區公車 · 查看更多 »

臺北靈糧堂

台北靈糧堂(Bread of Life Christian Church in Taipei)是一間位於臺灣的大型教會。1943年由趙世光牧師於中華民國上海直轄市創辦之基督教獨立教會。而靈糧堂的真正發展當於1954年在臺北市成立靈糧堂之後。是故,現今在很多資料上,靈糧堂亦稱為臺北靈糧堂。時至今日,台北靈糧堂在全世界設立分堂共429處。 惟1990年後,有不少靈糧堂分堂與臺北靈糧體--無本堂與分堂的關係,例如香港靈糧堂。.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北靈糧堂 · 查看更多 »

臺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

臺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簡稱反一中連線,是臺灣的政治組織,在2013年4月29日成立,宣稱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不屬於自稱「中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要旨是反對所謂的「一中原則」,宣稱「一個中國」是中國共產黨的主張,指臺灣與中國同為一個國家、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臺灣的中央政府,臺灣是中國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一中原則使臺灣喪失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也使台灣人民失去民主、自由及享有人權的生活方式,反一中連線反對這個原則。.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反一中顧主權連線 · 查看更多 »

臺灣外省人

臺灣的外省人族群,是指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1980年代末期海峽兩岸重啟交流期間,從臺灣以外之中國大陸各省移民至臺灣的人士及其後裔。尤其以1949年後因國共戰爭使得大陸地區為中國共產黨佔領,此時隨中華民國政府遷進臺灣的移民潮為最大的一波。「外省」一詞為相對概念,對應詞為「本省人」,係指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結束以前就已定居台灣的人。此外日治時期來台者的地位介於本省人跟外省人之間。 臺灣外省人是一個複雜的群體,其中同為福建廣東等地區的閩南人、客家人,便因為移民時期不同,在外省族群遍也存在。也有部分並非漢族,如蒙古族、滿族、回族等中華民國法定境內的少數民族。而1980年代末期兩岸重啟交流後移民來臺的中國大陸公民,因實為不同政府所轄,則不再被稱呼外省人,轉而稱之為「大陸人」。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而言,居住在台灣的外省人與本省人皆視為「臺灣居民」,並不承認中華民國官方登記的任何「省籍」,來往大陸地區須按規定辦理暫住登記。.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外省人 · 查看更多 »

臺灣媒體亂象

台灣媒體亂象主要指台灣於1980年代解嚴後,由於商業媒體(特指新聞媒體)利用暴力、血腥、煽情、炒作與捏造新聞等違反媒體倫理手段增加收視率或報刊發行量之現象。該亂象促使部份人士成立媒體批評團體並對媒體進行監督和批判。如1999年成立之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2000年八掌溪事件後成立之「與媒體對抗」運動及2002年成立之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等。媒體批評團體反對爆料公社為目標進行大清洗,有些側重人民媒體素養之提昇,有些則偏向批判商業化之媒體環境並要求健全公共媒體空間 。.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媒體亂象 · 查看更多 »

臺灣人日本情結

日本情結,泛指由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達50年之久,相當部份臺灣人對日本或其文化、飲食習慣等產生了程度不一的認同與友好感,和中國大陸、香港與新加坡等其他華人地區,以及朝鮮半島大相逕庭的現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人日本情結 · 查看更多 »

臺灣問題

台湾问题在台湾又称統獨議題,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第二次國共內戰后,關於臺灣的政治体制及主權歸屬争议。台湾问题背景为兩個中國政權关于主權、領土以及政權合法性的争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华民国对彼此的主权声索,彼此宣称拥有对方全境之主权,其中台澎金馬未來政治前途的争议最为尖锐。其通常被稱為“兩岸問題”,也有“台湾議题”、“台湾(政治)地位问题”等多种称呼。 台湾问题是兩岸關係的一部分,因双方皆认为海峡两岸关系的不同现状将造成不同之未来,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便曾提出「以民促官」的统战政策;而中华民国也在1990年代于李登辉总统治下提出國家統一綱領,以谋求中国的统一。 台湾问题主要幾種见解包括:维持两岸分治现状,一方将或被另外一方统一,和独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方面推行九二共识及盼望以一国两制统一台湾;中华民国政府在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则主张一國良制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并以一中各表呼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民主進步黨執政時則因台灣主體性的主張而淡化統一論述,但仍強調中華民國存在於台灣的現實。.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問題 · 查看更多 »

臺灣光復節

臺灣光復節簡稱光復節,舊稱光復紀念日,定於10月25日,是中華民國官方認為臺灣於1945年當日光復,因而制定的紀念性節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全國法規資料庫。.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光復節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工委會鐵路部分組織案

臺灣省工委會鐵路部分組織案為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之政治案件,爆發於1950年,為中國共產黨台灣省工作委員會被破獲後的後續案件。 據國防部保密局官方資料顯示,台灣省工委會鐵路支部為中國共產黨台灣黨員吳思漢、李水井等人籌畫,自1947年起,以台鐵司機員、司爐以及員工及工會會員為對象,先後以讀書會型式在台鐵成立鐵路局支部、臺北機廠支部、臺北機務段第一支部、臺北機務段第二支部。1950年5月,於吳思漢、李水井被捕後濫捕25人,並於8月31日判決;其中李生財、張添丁、林德旺、許欽宗、朱永祥等5人判處死刑,郭兆慶等20人判15年有期徒刑。該案件造成中國國民黨於鐵路設置臺灣區鐵路黨部,並以國民黨幹部組織台灣鐵路工會。之後,相關案件還有松山第六機廠支部案,該案則有傅慶華及張萬枝遭槍斃,吳聲潤等兩人則被判刑12年。 以國民黨幹部為主的鐵路黨部或工會組織,至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才略有改變。.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省工委會鐵路部分組織案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籍情結

所謂的省籍情結,是指在1945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之後,在台灣出現的族群間爭議。中華民國政府在身份證記錄上,會記錄每個人所屬的籍貫。被登記為台灣省人的,稱本省人。而外省人指其籍貫登記為中国大陆各省、非台灣省的人,通常這個族群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台灣的中國大陆人及其後代。 由於生活習慣、歷史記憶、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同,常導致兩種族群發生排斥。 不過在1980年後出生的台灣年輕世代,由於身受西化和民主化的影響,省籍情結已經沒有老一輩那麼濃厚,即使是在台出身的外省第二或第三代現在也都以本省或台灣人自居。.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省籍情結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戒嚴令

《臺灣省戒嚴令》,正式名稱為《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佈告戒字第壹號》,是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於1949年5月19日頒佈的戒嚴令,宣告自同年5月20日零時(中原標準時間)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至1987年由總統蔣經國宣佈同年7月15日解嚴為止,共持續38年又56天。此戒嚴令頒布時的臺灣省轄區包含臺灣本島與周邊附屬島嶼、以及澎湖群島。 而金門、馬祖,直到1992年11月7日,國防部才宣布金門縣解除戒嚴,正式結束長達四十三年之久的戒嚴與實施三十六年的戰地政務實驗。 這是臺灣第二次實施戒嚴,第一次戒嚴是二二八事件發生時,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陳儀所發布。在臺灣歷史上,該戒嚴令實行的時期又被稱為「戒嚴時代」或「戒嚴時期」。.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省戒嚴令 · 查看更多 »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指中國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進行的白色恐怖統治,期間從1949年5月20日至1991年5月22日為止。中華民國臺灣省政府主席兼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頒布《臺灣省戒嚴令》,宣告自1949年5月20日起在臺灣省全境實施戒嚴。同年5月24日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叛亂的特殊狀況而實施,實際上,透過此「特別刑法」造成許多冤假錯案,剷除異己、鞏固極權主義的領導中心,對於批評或反對政府者、持不同政見者(如主張臺灣獨立、左翼等等)進行整肅迫害,任意冠上意圖顛覆政權之罪名,將刑罰範圍極度擴張。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等情治單位藉由特別刑法充當政府整肅異己的工具,罔顧基本人權、民主、自由等、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監控人民,對言行可疑人士或持不同政見者炮製假案、予以扣上匪諜的帽子,在全國各地濫捕、濫殺、刑求毆打及沒收財產,造成大量的冤死、冤獄、傷殘,人民的生命、財產、健康,以及心靈上遭受嚴重損害。 雖然中華民國政府宣告自1987年7月15日起解嚴,「名義上」白色恐怖已經結束,臺灣平民不再受到嚴厲的軍法審判,但是《懲治叛亂條例》以及《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仍然持續鎮壓與政府持不同政見者。1991年5月9日,法務部調查局幹員未知會國立清華大學校方,於清晨五時許進入清大學生宿舍拘提歷史研究所碩士生廖­偉程,引發臺灣社會與大學校園劇烈反彈。5月9日,清大學生到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靜坐抗議。5月12日,抗議的教授及學生於中正紀念堂靜坐,二十多名教授遭到鎮暴警察以棍棒毆打。5月15日,上千名臺灣各大學學生發動罷課並佔領臺北車站大廳靜坐六天五夜,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反對政治迫害」。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廢除《懲治叛亂條例》,5月22日正式宣告廢止。1998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立法院通過補償條例,成立「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十五年間補償10067件,其中死刑809人,包括:二二八事件、澎湖七一三事件、孫立人部屬郭廷亮案、柏楊案、李敖、雷震案、美麗島案(除了林義雄可能因林宅血案未破堅持不領補償金)等。但約1500名受難者未提出申請。基金會執行長希望基金會結束營運後能與二二八基金會合併成為「國家人權基金會」,繼續保障未申請者的權益。.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

臺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是由臺灣律師、學者、文化界和國會議員共同成立,旨在声援受迫害的中国維權律师、促进中国法治健全发展,并且唤起台湾社会对中国人权的认知、关注与行动,而且與香港的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合作。擬透過声援个案,以公民行动向中國共產黨施压,以及基於法律学理和台湾转型经验对中国大陸的法治改革提供建言。透過臉書發行《律師行動》週報,追蹤中國維權律師近況。.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聲援中國人權律師網絡 · 查看更多 »

臺灣裔美國人

臺灣裔美國人(Taiwanese American),又稱臺裔美國人、美籍台灣人或臺裔美籍,指祖先、父母或自身來自臺灣的美國籍公民、永久居民和住民等,是亞裔美國人中的一個群體,並且是華裔美國人的一部份。因為《中華民國國籍法》以屬人主義為主,有許多華裔美國人同時具備了中華民國與美國雙國籍。 這個名稱,可以被來表示對臺灣血緣、文化、土地感情的認同,也可以被用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作區隔。陈祥水認為“臺湾裔”這個名詞具有臺灣民族主義色彩,因此將其視為海外臺灣正名運動與臺灣獨立運動的一部分,而被泛中國民族主義者認為具有政治性的爭議。.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裔美國人 · 查看更多 »

臺灣高中課程綱要微調案

臺灣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為馬英九政府任內分別於2011年及2014年,由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及中國統一聯盟第一副主席(2003年四月~2013年四月)的王曉波所主導歷史及公民等課綱之修正調整,其主張微調沒有去台灣化且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然而受到部份公民團體及學生團體的質疑。陳水扁政府時代的課綱審議委員、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亦表示,關於台灣史課綱字數修改超過三成,已涉及實質修改。2016年,蔡英文政府的首任教育部長潘文忠宣布廢止微調課綱 。.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高中課程綱要微調案 · 查看更多 »

臺灣車輛牌照

中華民國的車輛牌照根據《公路法》、《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道路交通法規發放及規範,為公路監理之一環;在道路上「非依軌道電力架設,而以原動機行駛」之車輛均需懸掛、並以此登記車籍。主要管理機關為交通部公路總局。至2016年年底,合法登記的車輛總數約2162萬輛,其中機車1378萬輛、汽車則有784萬輛。.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車輛牌照 · 查看更多 »

臺灣戰後時期

臺灣戰後時期,是指臺灣歷史上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迄今、由中華民國管轄的時期,也稱為中華民國時期及國民政府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日本帝國臺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將軍依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元帥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第一條甲項規定,於1945年10月25日在臺北公會堂以在臺日軍主官身分,接受蔣中正的代表何應欽委派的臺灣地區受降主官陳儀將軍發布的《署部第一號命令》並簽署受領文件,此舉為中華民國政府官方所謂的「臺灣光復」,自此臺灣由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迄今。 1945年8月15日至10月25日之間,因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仍在中國大陸及其它戰區處理戰後事宜(國共戰爭),官派接管臺灣的專責人員則需要一段行政流程與等待命令的作業時間,同時大日本帝國在臺灣駐警、駐軍及所有日籍人員則是於1945年9月之後,才開始分批被遣回日本(日方稱引揚歸國),這使得臺灣在這段時期既不屬於日方治理,又無中華民國接管,臺灣處於無政府狀態,但因戰事已於1945年8月15日結束,使得這段兩個月的空窗期在臺灣歷史上也被納入「臺灣戰後時期」。.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灣戰後時期 · 查看更多 »

臺鹼公司安順廠

臺鹼公司安順廠是臺灣鹼業公司(臺鹼)所擁有的鹽化工廠,位於臺南市安南區,在臺灣日治時期時為日本鐘淵曹達株式會社的鐘淵曹達廠,於民國七十一年(1982年)6月因為環境汙染問題關廠。該廠土地現由中國石油化學工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所管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臺鹼公司安順廠 · 查看更多 »

金堯如

金堯如(),浙江紹興人,前中國共產黨黨員,曾经負責在台灣組織地下黨運作推翻國民黨政府。1948年,金堯如從台灣到香港,不久擔任香港親中共報章《文匯報》總編輯,負責中共在香港宣傳和統戰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金堯如被中共召回,在广州遭受軟禁及勞動改造,直到文革結束,中共才將他調回香港復職。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金堯如等人因不滿中共暴力鎮壓學生運動,在《文匯報》社論以「痛心疾首」四個大字表達不滿。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文匯報》一等人遭到中共整頓;金其後宣告退出中國共產黨,與中共決裂,移居美國加州,但是仍經常發表評論文章,呼籲中共推行政治改革,直至2004年初病逝。.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金堯如 · 查看更多 »

金家塞戰鬥

金家塞(立煌)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18日-2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皖西一帶(立煌县,今金寨县)。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金家塞戰鬥 · 查看更多 »

金圓券

金圓券是中國在1948年8月至1949年間的法定貨幣,流通範圍為除臺灣省外的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區域。1948年8月19日開始發行。由於發行準備不足以及未嚴格實行發行限額導致惡性通貨膨脹而聞名。金圓券發行初期,政府以行政手段強迫民間以黃金、外幣兌換。規定每圓金圓券的含金量為0.22217克,但不能兌現。以金圓券1圓折合法幣300萬元的比率收兌急劇貶值的法幣,並用以強制收兌民間金銀外幣。特別是城市的中產階級所受的經濟損失極巨,令中華民國政府失去原來最重要的支持者,亦是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迅速失敗的原因之一。金圆券发行失败后,中华民国政府随即发行银圆券,但迅速在流通中被拒收,其后两券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陸續用人民幣作價收回。.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金圓券 · 查看更多 »

金谿戰役

金谿戰鬥發生於1932年11月19日-22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金谿戰役 · 查看更多 »

金钱政治

金钱政治是一些专制政府丑化民主国家大选的代名词,称民主国家的“民主”实现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这样宣传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独裁阶级的专制统治。而与此相反,在官僚资本主义体制中,会出现利用政治权利控制金融与修改法律来实现不正当资本竞争的情况。.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金钱政治 · 查看更多 »

金文泰

金文泰爵士,GCMG(Sir Cecil Clementi,),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峽殖民地總督兼英國駐馬來亞高級專員、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總督。 金文泰在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早年歷任新界助理田土官、巡理府、助理輔政司、行政立法兩局秘書、以及署理輔政司兼兩局當然官守議員等職;出任港督前,他曾先後擔任過英屬圭亞那政府秘書(後改名輔政司)和錫蘭輔政司。在港督任內,他成功緩和持續多時的省港大罷工,使香港從百業蕭條的局面逐漸恢復過來;此外,他重視社會基礎發展,除了主持興建九龍醫院、瑪麗醫院和修築城門水塘外,又熱心推崇中國文化,設立香港首家官立中文學校和支持香港大學增設中文系,該座官立中文學校後來更名為金文泰中學,以紀念他對中文教育的重視。金文泰與香港華民各界關係要好,任內爭取委任周壽臣爵士為行政局歷來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並准許新界鄉紳設立鄉議局管理地方事務,政績頗受稱譽。 在海峽殖民地總督與馬來亞高級專員任內,金文泰面對環球大蕭條下的經濟衰退,設法緊縮開支,又研究引入限制計劃,防止當地錫礦和橡膠業務因生產過剩而導致國際市場價格急跌,成功減輕大蕭條對當地經濟造成的衝擊。同時間,他為新加坡主持多項大型基建,當中包括海軍基地、加冷機場、克利福碼頭和丹戎巴葛火車總站等,以配合當地的急速發展。可是,金文泰在任內提出的地方分權方案卻備受爭議,其中,馬來屬邦本土政界擔心方案會削奪他們長久以來享有的自主性、而馬來亞華人和印巴裔社群則擔心方案連同一系列推動馬來文化和馬來語的政策,會變相使當局施政進一步向馬來人傾斜。金文泰的方案雖然深具遠見,但最終卻因強大的阻力被迫妥協,未能一展抱負,連同他推動限制移民入境等被指針對華人的舉措,均成為他任內的瑕疵。 作為一名學者型總督,金文泰早年就讀牛津大學時經已顯露出在拉丁文方面的才華。在香港任職期間,他更迅速學會廣東話和官話,並憑藉他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練得一手好書法,對中國詩詞也有深入的了解,是一位典型的漢學家和「中國通」。在公務之餘,他長年著作甚豐,題材涉足文學、歷史和地理等多個方面,學術造詣深受稱許,更被印度詩人泰戈爾評價為「在東方遇過最有修養的歐洲人」。金文泰還熱愛四處遊歷,曾走遍中國各省和深入印度等地,香港的不少郊野山徑,均由金文泰和他的妻子最先開闢而來。.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金文泰 · 查看更多 »

釋星雲

釋星雲法師(),童年出家。俗名李國琛,法名今覺,法號悟徹,自號星雲,筆名趙無任。生於中華民國江蘇省江都縣(今扬州市),漢傳佛教比丘及學者,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同時也是佛光山開山宗長、國際佛光會的創辦人,被尊稱星雲大師。現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 1949年初遷居臺灣。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提倡「人間佛教」,為中國佛教臨濟宗法脈傳承。1967年創辦佛光山,致力推廣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的寺院道場達300所以上、佛教學院設立16所,並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 、均一實驗高級中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推廣社會教育,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1985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1992年創辦國際佛光會,國際佛光會於2003年起被联合国非政府组织列為正式成員。 除宗教領袖身份外,星雲法師也是中國國民黨黨員,曾任黨務顧問、中央常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釋星雲 · 查看更多 »

蕭天潤

蕭天潤(),中華民國空軍退役上校,江西贛縣人,為原屬中国人民解放军海軍航空兵、後駕機投誠至台灣之飛行員,已於2010年退役,現為空軍航空技術學院教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蕭天潤 · 查看更多 »

蕭道應

蕭道應(),生於日治台灣阿猴廳港東中里佳冬腳(現屏東縣佳冬鄉)的客家人,為佳冬蕭家的後人。台北高校、台北帝大醫學部畢業後,因為富有反日思想,1940年與有志青年鍾和鳴與蔣渭水女兒蔣碧玉等人前往中國參與抗日活動,1945年返台,二二八之後受臺大醫院同事影響加入省工委,1949年光明報事件後開始逃亡,最後與陳福星一起躲藏於苗栗三義地區的魚藤坪基地,1952年,與陳福星等人「自新」,自新後任職調查局,為台灣建立法醫體系先驅,1978年從調查局退休,轉任法醫顧問直到2002年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蕭道應 · 查看更多 »

長安鄠縣戰鬥

長安鄠縣戰鬥發生於1932年11月25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陝安西安附近一帶。該戰鬥是第二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長安鄠縣戰鬥 · 查看更多 »

長汀戰鬥

長汀戰鬥發生於1931年1月29日-2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閩西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長汀戰鬥 · 查看更多 »

长征

长征,又稱北上抗日發生在十四年抗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从中央苏区和南方苏区开始的战略转移與逃亡,最终抵达、汇聚于陕甘苏区。红军到达陕甘苏区后,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在报告中首先用“长征”一词,从此,“长征”一词进入史册。红一方面军行程二万余华里,又称二万五千里长征,實際距離约合萬余公里;当时的國民政府称其为“流窜”或「西竄」。红军穿越大面积的雪山、高原草甸、永久冻土带和无人区,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合。 中央红军368天的长征期间,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总共有15天进行大决战,235天用于白天行军,18天用于夜间行军,期间只休息了44天,平均每走114英里休息一次。中央红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62座县城,红军阵亡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击溃政府軍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五座连绵起伏的雪山。.

新!!: 中國共產黨和长征 · 查看更多 »

长春围困战

长春围困战、或稱長春圍城,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在中國吉林省长春市发生的一场围城战,进攻方为萧劲光所指挥的东北人民解放军(下称解放军),守城方为郑洞国所指挥的中華民國國軍(下称国军)。长春战役是辽沈战役之一部分,解放军占领长春宣告了辽沈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长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之“第一个大的围城战役”,以10万解放军围困10万国军。东北解放军意图围城打援,以部分部队进攻长春,吸引沈阳廖耀湘兵团北上救援,然后在途中将廖耀湘兵团围歼。但攻打长春之解放军与守城之国军兵力相当,装备不如国军,而廖耀湘兵团又拒绝北上援救,所以东北解放军始终没决心强攻长春。后解放军决定先攻下锦州,切断东北国军南逃之路,将东北国军滞留在东北战场,逐个消灭,因此主力南下,长春战役形成了围而不攻之局。 战役自1948年5月23日,解放军對防守长春之国军完成包围,并切断国军空中运输开始,直至10月19日國民革命軍第六十軍倒戈,新七军投降,解放军进驻长春结束。期间150多天解放军进行了围困和经济封锁民逃脱,为让城内老百姓耗光城内国军的粮食,利用铁丝网、壕沟不让难民出来。為劝阻出来者回去,解放军打骂捆绑離開者,开枪射击,最终十余万难民饿毙。。.

新!!: 中國共產黨和长春围困战 · 查看更多 »

酃縣戰鬥

酃縣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13-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湘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酃縣戰鬥 · 查看更多 »

艾知生

艾知生(),湖北漢陽人,曾任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部長。1948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大學學歷。 1946年至1950年在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學習並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任地下黨支部書記,共青團總支部副書記。1950年至1960年任中共清華大學黨總支部副書記、黨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部長、黨委辦公室主任、校團委書記。1960年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衝擊,下放勞動。1971年復出,任清華大學革命委員會副主任。1973年再次受衝擊,下放勞動。1977年再度復出,任清華大學水利系三門峽基地領導小組組長。 1978年任清華大學核能技術研究領導小組副組長、黨委副書記、黨委書記。1979年任清華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1983年8月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務院機關黨組成員、黨組副書記。1985年4月至1986年1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視部部長。1986年1月至1994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長。1996年3月全國政協八屆四次會議增選為全國政協常委。 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1985年9月中共全國代表會議增選),第十三屆、十四屆中央委員。 1997年7月20日在北京逝世,終年69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艾知生 · 查看更多 »

艾沙·玉素甫·阿布甫泰肯

艾沙·玉素甫·阿布甫泰肯(ئەيسا يۈسۈپ ئالپتېكىن;拉丁維文: Eysa Yusup Alptekin;İsa Yusuf Alptekin;)為中華民國時期的维吾尔族政治家、新疆独立运动的活動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艾沙·玉素甫·阿布甫泰肯 · 查看更多 »

艾惕思

艾惕思爵士,KCMG(,),一作艾迭思,英國外交官、「中國通」和古玩收藏家,1960年至1962年任英國駐老撾大使、1963年至1970年任英國駐菲律賓大使、1972年1月出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辦,同年3月隨中英兩國正式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而出任首任英國駐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使,至1974年退休。艾惕思熱愛中國文化,尤愛收藏明代青花瓷等中式古代瓷器。 艾惕思1938年加入外交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派駐地中海、北非和西非等地,戰後初年曾任工黨首相艾德禮的助理私人秘書。他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曾獲兩度派往中國,後期擔任過駐華代辦處參贊兼總領事,兩次在華經歷加深他對中國的認識,使他成為外交部內的中國專家。 1960年,艾惕思奉派老撾出任大使,當時印度支那地區成為冷戰格局下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陣營的角力場,北越和南越除了在1955年起全面爆發越戰以外,接壤越南的老撾也自1953年起持續爆發由該國共產主義組織巴特寮向老撾王國發動的老撾內戰。艾惕思在老撾任內代表英國聯同美國和法國等國,促成當地在1962年籌組聯合左、中、右三派的三方聯合政府,試圖以中立力量穩定該國局勢。可是,艾惕思同年卸任後,聯合政府很快就因為內部矛盾出現不和,內戰旋於翌年重燃。此後,艾惕思於1963年出任駐菲律賓大使,一任七年,到1970年調回英國。 艾惕思的仕途原本載浮載沉,但隨著中英關係改善,兩國達成協議在1972年3月建立大使級關係,這使他在1972年1月得以第三度調往中國,出任英國駐華代辦,以候任大使一職。同年3月,他終於如願以償,成為1949年中共建政後英國首任駐華大使。任內,他促進中英雙方的官方和文化交流,兩國除了在1973年1月和3月分別互派龐大的貿易代表團訪問對方外,時任中國外交部部長姬鵬飛也繼英國外相何謨爵士在1972年10月訪華以後,於1973年6月出訪英國。針對香港前途問題,他見證英方未有行使否決權,讓中方要求把香港剔出聯合國殖民地名單的建議在1972年11月獲聯合國大會通過,意味兩國就香港問題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1974年退休後,艾惕思把主要時間專注於中國古代陶瓷。事實上,早於20世紀四、五十年代在華任職期間,他已經開始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陶瓷,並結識陳萬里和馮先銘等中國古代陶瓷權威。自五十年代開始,他還在英國的《東方陶瓷學會學報》發表多篇有關中國古代陶瓷的學術文章。退休以後,艾惕思多次以私人身份到訪中國,考察景德鎮、德化縣、泉州市和廈門等地的窯址和考古場地,並在當地與劉新園等不同的中國古代陶瓷學者展開交流。艾惕思退休後曾任東方陶瓷學會會長,而且是牛津大學沃弗森學院院士和大英博物館信託人,他生前於1975年把22件具高度藝術價值的明代景德鎮青花瓷捐贈予大英博物館,身後更把遺下的中國古代陶瓷藏品盡數捐給該館。.

新!!: 中國共產黨和艾惕思 · 查看更多 »

鉛山戰鬥

鉛山戰鬥發生於1932年7月23日- 7月2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鉛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英屬香港

英屬香港(British Hong Kong)是指於1841年1月26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由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時期,該時期又稱為英殖時期、英治香港時期或者港英時代(British Administration)。英屬香港政府簡稱為香港政府,但因為與香港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簡稱一樣,香港傳媒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殖民地政府或港英政府等,以區別兩者。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英國統治香港的時期結束,取而代之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 英屬香港時期曾在1941年12月25日至1945年8月15日被中斷,當時香港在二戰的局勢下被大日本帝國佔領,進入香港日佔時期,總計香港被英國統治近153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英屬香港 · 查看更多 »

鋼鐵雄心IV

《鋼鐵雄心IV》(Hearts of Iron IV)是二战模拟游戏钢铁雄心系列于2016年推出的新作品,開發公司Paradox Interactive在前作發表長達6年後,正式在2014年1月23日的邁阿密Paradox年度會議宣布推出新一代作品。與系列中的過往三代產品相同,《鋼鐵雄心IV》允许玩家扮演1936-1948年间世界上任何一个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国家,通过政治、经济、谍报、外交以及战争等各種方式,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擴張版圖。.

新!!: 中國共產黨和鋼鐵雄心IV · 查看更多 »

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本条目记录2014年10月雨傘革命的佔領情況、細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雨傘革命時間軸 (2014年10月) · 查看更多 »

雲林定遠電臺

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又稱定遠電台,是位於台灣雲林縣虎尾鎮的短波電台站,1972年美軍駐台時建立,後移交中華民國國軍,之後輾轉移交中央廣播電台。在冷戰時期,此電台與臺南天馬電臺負責對大陸地區的短波廣播,具歷史及戰略價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多年來都希望取得兩分台短波天線方位,以便電波干擾蓋台。.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雲林定遠電臺 · 查看更多 »

雷國俊

雷國俊(James Leibold),澳大利亚拉籌伯大學政治學與亞洲研究高級講師,新疆問題專家,曾造訪中國新疆。其研究關注於中國西部的維吾爾族和西藏地區、中國政府的少數民族政策,以及其對民眾日常生活的影響。截至2018年,他著有四本書籍和超過二十五篇經過同行評審的文章。他也是一名在國際媒體上頻繁撰寫相關主題的撰稿人。另外,他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對澳洲的滲透以及對澳洲內政的干涉。.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雷國俊 · 查看更多 »

雷震

雷震(),字儆寰,生於大清帝國浙江湖州長興,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政治評論家和出版家。 曾在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浙江省長興縣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浙江省代表。至台灣後,因創辦《自由中國》雜誌,批評時政,在1960年至1970年之間因雷震事件入獄十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雷震 · 查看更多 »

雷雨田

雷雨田(),原名張秉壽,民國5年生(一說7年),生於中國雲南曲溪(今建水曲江), 畢業於南京中央憲兵學校,曾任中華民國昆明憲兵隊隊長,中華民國陸軍少將。在國共內戰後,至緬甸與泰北繼段希文少將統率泰北孤軍。民國101年5月18日,雷雨田於泰北清萊病逝。.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雷雨田 · 查看更多 »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Ялтин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又称雅爾達密約,是美国、英国和苏联三国領袖——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大林於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期间,在苏联克里米亚雅尔塔里瓦幾亞宫内举行之一次首脑会议。这次会议,制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方針,形成了「雅尔塔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局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会议是继1943年德黑兰会议后,第二次同盟國首脑会议,惟結論在1945年7至8月之波茨坦会议就有争议。許多人批评此次會議,使蘇聯及各國共产党得以控制中欧、东欧以及亞洲許多國家,主要是會中羅斯福以及邱吉爾都未尊重战时被佔領国家之期望,將被苏联“解放”之国家先交由聯合國代管(联合国1945年10月才成立,甚至连联合国宪章于雅尔塔会议结束2个月后才签署。且战后盟军没有任何一方将位于欧、亚的曾被占领国交由联合国代管;联合国曾托管的11个地区,其中7個在非洲、4個在大洋洲)。此外,為爭取蘇聯對日本宣戰,包括帮助中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夺取满洲国,會中部份內容“侵犯”中國權益甚大。會前其他国家並不知情,故有“雅爾達密約”之稱。 1944年6月,随着诺曼底登陆,盟军在德国西线展开大规模反攻,第三帝国已无力回天。1945年2月,美英认为有必要和苏联商讨德国战败后对欧的权力分配问题,并商讨下一步对日作战。对欧洲大陆,希望苏军加强对德攻势,基本原则以谁攻克的地区战后由谁控制,辅以对重要地区相互交换。在东南亚,美军在菲律宾开展一系列登陆战,开始把对日作战的重点从海战转向陆战;同期自1944年6月起对日本本土的B29大规模无差别轰炸效果有限,1945年2月4日李梅刚展开烧夷弹战术试验;在东亚大陆上中国军队尚与日军僵持,日军占领大片中国土地;而东北亚满洲地区则拥有大片土地,重工业设施,70万关东军尚未直接参战。因此美英希望苏联尽快转入对东北亚日军的进攻,打消日本依托东亚、东北亚,与盟国长期僵持并得以谈判的念头。.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雅尔塔会议 · 查看更多 »

雙十協定

双十协定,全稱《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是一個旨在結束國共分裂局面,建立民主政權而發表的會談紀要,簽定于1945年10月10日。虽然该纪要并未解决具体问题,但它是国共谈判的意向书,为几个月后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作出了铺垫。.

新!!: 中國共產黨和雙十協定 · 查看更多 »

通山戰鬥

通山戰鬥發生於1931年3月7日-6月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通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老人政治

老人政治(Gerontocracy),政治學術語,是指一個國家或政治團體的領導成員,平均年齡比起大多數的成年人民還要更老,但也可以被描述為領導層偏守成、保守的作風等的形容詞。 老化的情況可隨著階級、思想的不同而隨之嚴重,使得一個國家或政治、工商團體的領導權都掌握在老人手中。老人政治可被視作為一種穩定的政治,但大多數老人對國家大事採取拖延等政策,而不會按情況隨機應變。老人政治更扼殺了年輕的政治力量,令國家或政治團體內部政治生態不平衡及越趨保守,使得國家難以面對困境,乃至統治權交接時期的不穩定,也會導致老人統治的現象持續,例如為了進入中國大陸執政黨的權力核心,一个干部需要相當長的參政时间和丰富的经验。不過,年齡也並非絕對,也有些政府官員雖老,政策面卻相當「年輕」,例如西方政治的耆老政要甚至到退休,還是會經常利用推特等熱門信息產品,參與青年人在網路上的新奇想法、潮流要素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老人政治 · 查看更多 »

老營盤戰鬥

老營盤戰鬥發生於1931年9月7日至9月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興國。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9師蔣鼎文部及第60師蔡廷鍇部,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轄之中國工農紅軍紅三軍、紅四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老營盤戰鬥 · 查看更多 »

老撾人民革命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老撾人民革命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ກອງ​ປະຊຸມ​ໃຫຍ່​ຄັ້ງທີ IX ຂອງ​ພັກ​ປະຊາຊົນ​ປະຕິວັດລາວ,簡稱老撾人革黨九大)於2011年3月17日至21日在老撾永珍召開。老撾人民革命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每5年舉行一次。代表老撾人革黨19,1700名領有黨員證的黨員出席大會的代表共有576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老撾人民革命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 · 查看更多 »

造王者 (電視劇)

《造王者》(King Maker),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古裝恩仇電視劇,由黎耀祥及鄭則士領銜主演,並由敖嘉年、黎諾懿、田蕊妮、唐詩詠、姚子羚、苑瓊丹、郭少芸及李國麟聯合主演,監製梁材遠。本劇為2012無綫節目巡禮劇集之一及2012年TVB Amazing Summer劇集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造王者 (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連橫 (歷史學家)

連橫(),幼名允斌,譜名重送,小字神送,表字天縱、一字雅堂,號武公、慕陶、劍花。福建省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今漳州龍海),台灣日治時期的詩人、台語文學者、台灣歷史學家。1920年,著作《臺灣通史》完成並出版,是台灣人第一部冠以「臺灣通史」名稱的版本。另著有《臺灣語典》、《臺灣詩乘》、《劍花室詩集》等。 1930年,收了日本人的伍佰元稿費,發表〈鴉片有益論〉,大力誇揚臺灣總督府重新開放的鴉片政策,使他受盡林獻堂等臺灣仕紳的鄙夷,被迫移居中國大陸。 1936年6月28日,連橫因肝癌病逝於上海,後遷葬臺北縣泰山鄉(今日新北市泰山區)。其獨子連震東(1960年曾任內政部長)及其兩代單傳後代連戰(1996年曾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為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 其外孫女為文學家林文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連橫 (歷史學家) · 查看更多 »

逃港

逃港(即逃亡至香港)或香港偷渡潮,是指在1950年代至中國大陸改革开放前,大量中國大陸民眾為逃避中國共產黨統治,嘗試偷渡至英屬香港之現象,在香港本地又稱為偷渡潮。三年大饑荒後之1962年為一高峰。逃港潮促使並強化了香港反共意識形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逃港 · 查看更多 »

逄先知

逄先知,(),中國青岛人。中國共產黨黨史專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逄先知 · 查看更多 »

號角響起

《號角響起》(Forever Friends),又稱《龍平特遣隊》(Longpin Special Troop),是一部1996年上映的臺灣電影,朱延平導演,吳念真編劇,蘇有朋、吳奇隆、金城武、林志穎、張立威主演的喜劇軍教片,也是臺灣首部黑色幽默的喜劇軍教片,正確地顯示出中華民國陸軍部隊現況。.

新!!: 中國共產黨和號角響起 · 查看更多 »

陰陽界 (1988年)

陽界,1988年中國出品之劇情片,為電影《歡樂英雄》的續集。由福建電影製片廠製片,吳子牛導演,背景是閩南地區,故事發生在1935年鬼節前後。 本片雖名為「陰陽界」,但並非恐怖片。劇情描述村民在一名中共地下黨員被殺後,化解恩怨,反抗國民黨地方政府及鄉團。編劇司馬小加為導演吳子牛之妻,所改編的原作正是其父司馬文森所著小說《風雨桐江》。電影於1988年7月開拍,和原著相比,捨棄不少描寫城市的橋段,而更聚焦於鄉村。.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陰陽界 (1988年) · 查看更多 »

陳君天

陳君天(),台灣電視節目製作人,曾任臺灣電視公司製作人,曾獲金鐘獎等17項電視大獎,代表作為《一寸河山一寸血》系列中國抗日戰爭紀錄片。座右銘為「哪堪真相蒙塵,豈容青史成灰」、「把歷史還給歷史,讓真相回歸真像」。.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君天 · 查看更多 »

陳學希

陳學希(),廣東潮陽人,在汕頭戲曲學校學習潮劇表演藝術。中國潮劇一級演員,工文武小生,曾主演彩色潮劇電影藝術片《張春郎》(張春郎削髮的故事,1984年出品)和《煙花女與狀元郎》(鄭元和李亞仙的故事,1995年出品),2001年以潮劇《葫蘆廟》得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陳學希也是中國共產黨員,現在是廣東文藝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2004年起)、全國人大代表(第9屆、第10屆),1999年到2004年間任廣東潮劇院黨委書記、院長。 Category:潮陽人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一級演員 Category:陳姓 Category:潮剧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學希 · 查看更多 »

陳中梅

陳中梅(),中國希臘語文學研究者、翻譯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北歐文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共產黨員,上海市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中梅 · 查看更多 »

陳云根

陳云根博士(Dr.,),筆名陳雲,人稱國師,香港客家人,學者兼作家,修讀香港中文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副修民族學及漢學)。陳云根是城邦派政治人物,主張並推動香港自治運動,現為香港復興會主席兼創辦人。 陳云根於1997年加入由時任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特別顧問葉國華擔任主席的香港政策研究所,認識了何志平,隨他到藝術發展局、民政事務局工作。在陳云根加入民政事務局前,曾在城市大學任兼職講師,教授文化政策,之後他於1997年至2002年期間擔任了藝術發展局策劃及研究總監,其職責負責藝術策劃和管理推動政府文化計劃。何志平於2002年7月獲當時特首董建華任為民政局長後,同年9月決定透過內部撥款招聘研究總監,陳云根最後透過公開招聘程序,獲聘為民政局研究總監。陳云根的研究小組隨著何志平的離任於2007年6月底解散。 陳云根曾任職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主要作品包括《香港城邦論》系列。《香港城邦論》在香港電台第五屆香港書獎中得獎。2008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其餘著作及報章專欄內容多數以香港風俗、香港文化、中國語文及時事評論為主。2016年8月15日,嶺南大學決定不與其續約而結束他的七年教學生涯。 2016年7月27日,陳云根代表香港復興會,聯合熱血公民及普羅政治學苑,組成熱普城選舉聯盟,首次參加香港立法會選舉,與熱血公民成員李珏熙合組一張名單出戰新界東選區,並以「永續基本法」為競選政綱,最終以二萬多票敗選。.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云根 · 查看更多 »

陳儀

陳儀(),幼名毅,改名儀。字公俠,後改字公洽,自號退素。浙江紹興人。日本陸軍大學畢業,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任内发生二二八事件,為事件中爭議政治人物之一。 國共內戰末期,戰爭形勢急轉直下,陳儀曾勸告蔣中正,對國民黨喪失大陸政權要看開。1948年6月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1月釋放浙江省警保處處長毛森(中將,軍統特工)報批處決的100多名共產黨員。1949年1月,陳儀眼見局勢不利於國民黨,欲投奔中國共產黨,並嘗試策反京滬杭警備軍總司令湯恩伯投共,湯恩伯認為毛森得知,深怕自己被牽連,故將此事呈報蔣中正。陳儀在1949年初被免去浙江省主席職務,後來開始被軟禁。1950年4月,陳儀被押解到臺灣,後來被囚禁於基隆。1950年5月,蔣中正以匪諜案,指示臺灣軍事法庭判處陳儀死刑。同年6月18日清晨5時許槍決,地點一說於臺北縣新店鎮(今新北市新店區)碧潭軍人公墓,一說於臺北市馬場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儀 · 查看更多 »

陳眾議

陳眾議(1957年10月5日-),博士,中國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文學研究者,作家,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黨組成員、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家协会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国委员会委员。 浙江紹興人,曾就讀上海復旦大學外文系,在蘇步青校長任內獲派留學墨西哥,在墨西哥學院和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學習,1989年得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文學哲學博士學位。 政治面貌是中國共產黨。 他與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日本獲得者大江健三郎、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祕魯、西班牙获得者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获得者莫言有著良好的情誼,是大江先生口中的handsome man(英語,意思是帥哥)。 他已婚,育有1女。2018年1月,当选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眾議 · 查看更多 »

陳開中

陳開中(),本名陳麗華、陳利華,中國共產黨員,廣東省梅縣人,解放軍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政治作戰政委,1949年10月25日古寧頭戰役時以逃員身分,化名陳開中進入戰俘營,赴台進入政戰學校就讀,於國安局工作官至上校,1969年之後透過原同鄉同受俘舊部陳瑞粦赴港設法與中共取得聯繫,1981年受告發後遭判死刑,1981年11月11日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開中 · 查看更多 »

陳耕

陳耕(1948年-),廈門同安人,中國國家1級編劇,中國共產黨員,著有《閩台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百年坎坷歌仔戲》(與曾學文合著)等書。 參加彩色電影故事片《血與火的洗禮》和《小城春秋》的編劇。 他參加創作的舞劇《阿美姑娘》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獎的文華新劇目獎。 C陈 C陈 C陈 C陈 C陈 G耕.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耕 · 查看更多 »

陳正人

陳正人,原名陳林,曾用名陳振鈴,胡思義,江西遂川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指戰員,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始人之一。抗日戰爭時期,歷任中共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中共陜甘寧邊區中央局常委兼組織部部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共吉(林)遼(寧)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歷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第八機械工業部部長,國家建築工程部部長,農業機械部部長,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副部長,國務院農村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共八大當選為候補中央委員,第二、第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正人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家庭密帳案

陳水扁家庭密帳案,又稱為陳水扁家庭洗錢案、扁家海外洗錢案等,為中華民國前總統陳水扁與其家族,在其擔任總統任內在海外的財產,所衍生出之涉及龍潭土地弊案及二次金改弊案,疑為非法所得的洗錢弊案。 其中對於《壹週刊》所稱的透過行政專機運送至帛琉洗錢新台幣約14億元匯至美國,偵辦5年多後,2014年8月6日特偵組宣佈查無此筆錢,無不法實據,該部分簽結。.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水扁家庭密帳案 · 查看更多 »

陳永棋

陳永棋(英文名:CHAN Wing Kee,),香港出生,籍貫廣東東莞,1970年畢業於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系。長江製衣董事總經理、亞洲電視時任行政總裁,同時亦是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成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之一等等。他曾分別於石光中學、嶺英中學及顯理中學就讀中一至中四,後於泰國入讀國際學校完成高中課程,並負笈美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永棋 · 查看更多 »

陳滋英

陳滋英,天津人,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197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滋英 · 查看更多 »

陳本江

陳本江(),原名陳大川。父親陳祥是臺灣日治時期高雄岡山彌陀漯底人,母親劉錦。陳祥搬至鳳山後,生下八個兒女。陳家一度搬至當時中國福建省厦門市的鼓浪嶼,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全家搬回台灣。 陳本江中學時期在鼓浪嶼的「教會中學」讀書,成績優異。 陳本江於1939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政治經濟系,1942年完成學業,然後再到明治大學讀研究所,畢業後到中國北京,在北京大學法學院擔任助教及講師,教授經濟史、經濟學史、日文等科目。 在北京時期,陳本江與藍明谷相識成為好友,並在藍明谷介紹下,與鍾理和有過互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本江 · 查看更多 »

陳日君

陳日君樞機(His Eminence Cardinal Joseph Zen Ze-kiun, S.D.B.;)為天主教會樞機,慈幼會會士。出生於上海。第二次國共內戰時為躲避戰火移居香港,1961年晉鐸,天主教香港教區第六任正權主教;2006年被擢陞為樞機,是香港教區第二位獲此榮銜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日君 · 查看更多 »

陳智雄

陳智雄(Tân Tì-hiông,),臺灣日治時期生於阿緱廳(今屏東縣中北部)。曾隨日軍被派至印尼擔任外交官,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居住在印尼,冒死參與印尼獨立革命,獨立後首任總統蘇卡諾授以榮譽國民的最高榮譽。因參與台灣獨立運動成為無國籍者。為了進入日本,取得瑞士國籍。曾經擔任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的東南亞巡迴大使李筱峰,, 2000/11/23陳五郎撰、吳宗德譯,, 2000/11/23, 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2013-06-26,之後遭中華民國政府於日本誘捕,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予以處死。柯維斯,, 極光電子報(台灣教授協會), July 9,2013.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陳智雄 · 查看更多 »

陶峙岳

陶峙岳(),原名陶纪常,字岷毓,曾用名陶锄,湖南寧鄉縣人,國民革命軍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任湖南督军署参谋处上尉参谋。曾任湘军营长、团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二师团长,第四十军三师副师长、师长,第八师旅长、师长。1937年任国军第七十七军军长。参加淞沪抗战,后任国军第一军军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河西警备司令部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部总司令。1949年率部在新疆倒戈。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陶峙岳 · 查看更多 »

陶陶居

陶陶居(俗稱孖陶)是廣州的一間老牌茶樓,位於廣州西关第十甫路(上下九步行街),由黃澄波創建於1880年(清光緒六年),陶陶居擁有的高雅格局,跟其源遠流長的歷史,使該茶樓在廣州茶樓中擁有殿堂級的地位,歷年來均是各方的文人雅士樂於聚首的地方。.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陶陶居 · 查看更多 »

陸建德

建德(),博士,中國英語文學研究者、作家,原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外國文學動態》主編,現任職務職稱是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原藉浙江海寧,杭州出生長大,係東吳僑姓陸家後人,上海復旦大學本科外國語言文學系英語專業畢(1982年),師承陸谷孫等先生。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1990年)。 政治面貌是中國共產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陸建德 · 查看更多 »

陸松齡

陸松齡(),京劇琴師、作曲家,師承徐蘭沅等。 參加北京京劇團樂隊工作多年,參與《蘆蕩火種》等多部李慕良、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徐蘭沅音樂指導的京劇現代戲和新編歷史戲(古裝戲)的音樂創作,其中包括樣板戲《沙家浜》。 在中央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專業,京胡師承李德山、齊善華、王瑞芝。 他是京劇電影《三打陶三春》(吳祖光編劇,1983年,長春)的唱腔音樂設計和指揮。曾參加馬連良、張君秋主演的現代京劇《年年有餘》等音樂創作。他的京劇唱腔音樂作品還有被拍成京劇電視劇的《風雨同仁堂》等。 曾獲得中國共產黨中央宣傳部5個1工程奬、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文華音樂奬等的表揚。 以中國國家1級作曲的正高級職稱從北京京劇院離休,2009年尾因肺癌在北京棄世。 Category:京劇琴師 Category:京劇作曲家 Category:罹患肺癌逝世者 Song松齡.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陸松齡 · 查看更多 »

陽新戰鬥 (國共內戰)

陽新戰鬥發生於1930年12月27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湖北省南阳新县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陽新戰鬥 (國共內戰) · 查看更多 »

陈垣

垣(),字援庵,广东新会棠下石头人。中国宗教史研究巨匠,歷任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校長,燕京大學「哈佛-燕京學社」首任社長。與錢穆、呂思勉、陳寅恪並稱為嚴耕望所評選的「現代四大史學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垣 · 查看更多 »

陈天桥

天桥,中国浙江绍兴新昌人,前盛大网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并连任于第十二届,已于2014年11月17日卸任所有盛大公司职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天桥 · 查看更多 »

陈希愈

希愈(),山西霍州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中國銀行家。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 1935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从北平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投身抗日戰爭。1939年10月,冀南银行成立时,从八路军129师供给部调任冀南银行政治处主任、冀南银行太行区行首任总经理,1943年任冀南银行副行长。1947年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任中州农民银行总经理。 建国后,任中国人民银行中南区行行长,中共中央中南局财贸委员会副主任。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后,1973年5月任命陈希愈為财政部副部长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黨組書記,1978年1月1日改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顾问。1983年被增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0年逝世。享年八十九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希愈 · 查看更多 »

陈以文 (湖北人)

陳以文(),湖北沙市人,出生於沙市紅門路。 民國29年(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民國38年(1949年)11月14日於重慶被槍決,同時被處決的包括江竹筠等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以文 (湖北人) · 查看更多 »

陈建国

陳建國(),山東榮成人,1962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參加工作,196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治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班畢業。.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建国 · 查看更多 »

陈伯钧

陳伯鈞(),原名陈国懋,字少达,号稚勉,四川達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陈伯钧于1926年入黄埔军校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秋收起义。此后历任排长、连长、纵队参谋长、红二十军参谋长、红三军第七师师长、红十五军军长、红五军团参谋长、红九军、红四军参谋长、红六军团军团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旅长、抗大二分校校长、385旅副旅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参谋长。战后曾任冀东军区司令员、军事调处执行部热河小组中共代表、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兼第四十五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副院长、代院长,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伯钧 · 查看更多 »

陈璞如

陳璞如(),男,漢族,山東博興人。 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10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1932年4月參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1932年任山東省博興縣霍家村黨支部委員,黨組織遭破壞後到史家口當店員,後入東北軍53軍116師學兵隊為學兵。1937年任博興縣抗日誌願軍小隊長,中共中央山東分局組織部巡視員,山東第1區黨委巡視團主任,山東分局組織部幹事。1940年任中共冀魯豫湖西地委組織部副部長、部長,湖西地委書記,南下3大隊政委,贛東北區浮梁地委書記兼景德鎮市委書記、市長。 1949年後,任中共貴州省遵義地委書記,貴州省財委副主任、貴州省工商廳廳長。1955年1月任貴州省委常委。4月任貴州省計委主任。1956年12月-1967年1月任貴州省副省長。1960年4月- 1965年11月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處候補書記。1965年任西南局三線建設委員會委員兼貴州省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1965年11月-1967年2月任貴州省委書記處書記。1966年4月兼六盤水地區工業建設黨委第2書記。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2年任貴州省革委會生產指揮部領導小組副組長、工交辦主任。1977年2月任遼寧省委書記、省革委會副主任。1980年1月任遼寧省委書記、省長。1982年4月出任鐵道部部長、黨組書記。4、5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8大代表,11、12屆中央委員,13屆中顧委委員。1998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省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璞如 · 查看更多 »

陈燕萍

燕萍(),江苏盐城人,汉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江苏地区代表。 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业,是中國共產黨党员。担任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法院江阴园区人民法庭副庭长。2008年起担任全国人大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燕萍 · 查看更多 »

陈独秀

(),安徽省怀宁县十里铺(今属安庆市)人。字仲甫,家谱名庆同,科举名--生,留学日本时名由己,办《安徽俗话报》时名三爱,辛亥革命后始名陈独秀,办《每周评论》时名只眼,号实庵。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语言学家,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及首任总书记,中国托派的精神领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新青年》,也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 1921年作为总书记的他,反对中国共产党接受共产国际的大量金钱和鸦片(代替货币以方便在中国南方变现)援助,但反对无效。他于1927年7月被共产国际剥夺中共党内领导职务。1929年因中东路事件中苏正在中国东北开战,他反对当时中共提出的“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被中共中央开除党籍。之后,陈独秀的政治思想开始向托洛茨基主义靠拢,对斯大林主义进行了批判,并于1931年主持建立托派组织“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独秀 · 查看更多 »

陈武 (政治人物)

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人。男,壮族。1972年10月参加工作,197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广西大学哲学系毕业,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第十八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七中全会递补为中央委员)、第十九届中央委员。现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武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陈潭秋

潭秋(),名澄,字雲先,湖北黄冈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陈潭秋 · 查看更多 »

陆兵

陸兵(),壯族,廣西武鳴人,1968年9月參加工作,197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9月廣西師範學院歷史系歷史專業畢業,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1968年在湖南省江永縣0547部隊農場勞動鍛煉。1970年3月起任廣西隆安縣辦公室、縣革命委員會辦公室秘書,廣西隆安縣都結公社革委會主任、黨委書記,隆安縣委副書記、書記,南寧地委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農委主任、黨組書記,自治區黨委農研室、自治區政府農研中心主任。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其間:1995年3月—7月在中央黨校進修一班學習)。1997年12月至1998年5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1998年5月至2001年12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其間:2000年9月-12月在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2001年12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2003年4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代主席。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2008年3月任十一屆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L Category:壯族人 L B Category:南宁人 Category: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书记 Category: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 Category: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Category: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ategory: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Category:广西师范大学校友.

新!!: 中國共產黨和陆兵 · 查看更多 »

Mr. J頻道

《Mr.

新!!: 中國共產黨和Mr. J頻道 · 查看更多 »

MyRadio

MyRadio是香港一個網上電台,由資深傳媒人黃毓民及梁錦祥於2007年創辦。 MyRadio曾於2008年與網站香港人網合併。2010年9月6日,與香港人網分拆,重新獨立運作。MyRadio與同由黃毓民創辦的普羅政治學苑合作緊密,是其網上平台。.

新!!: 中國共產黨和MyRadio · 查看更多 »

抹黑策略

抹黑策略(smear tactics)、抹黑運動,抹黑攻擊或抹黑競選(smear campaign),是一種政治或選舉學術語,指以未經證實的言詞攻擊對手,包括造謠中傷、扭曲其說法、將部份事實加油添醋、以謊言人身攻擊,而使對手聲譽及可信性受質疑,2012年3月19日星期一,香港 明報。.

新!!: 中國共產黨和抹黑策略 · 查看更多 »

抵制中國貨

抵制中國貨(Boycott Chinese products),或稱抵制中國製造,是經濟抵制的一種,目標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持有或及生產的商品。一般認為抵制中國貨的原因是認為中國貨質量低劣,以及領土爭端,和難以接受部分社會模式(例如一年一度的玉林荔枝狗肉節)。 印度、菲律賓和越南以及中國的分離主義組織曾經發起抵制中國貨的運動。普遍認為完全抵制中國貨是困難的,因為該國產品在全世界廣泛銷售和使用,而且有很多外資企業在中國內地設立工廠或者委託中國內地的工廠來生產商品,質量亦算上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抵制中國貨 · 查看更多 »

抗日战争战区

抗日戰爭戰區是指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為了因應戰爭形勢,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中國境內所規劃的戰區劃分。以國民革命軍為主體所劃分的此戰區,最初所轄範圍為長城以南,以山西,河北、山東、江蘇為主,後來視戰爭實際情況及日軍佔領區域,分別於1938年、1939年與1944年做過三次相當大規模的更動。一般來說,此作戰區劃分是以陸軍作戰為主。.

新!!: 中國共產黨和抗日战争战区 · 查看更多 »

抄党章

抄黨章是指《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號「學習小組」於2016年發起的「手抄黨章一百天」新媒體活動,在進行到第83天(5月22日)之後中止。 「抄黨章」活動響應了中國共產黨於2016年發起的「兩學一做」政治運動。2016年5月16日,南昌鐵路局發佈了職工夫妻在新婚之夜抄黨章的照片。這些照片引發了網友的爭論和質疑,使得「抄黨章」一詞成為網路流行語。.

新!!: 中國共產黨和抄党章 · 查看更多 »

查阜西

查阜西(1895-1976),名鎮湖,又名夷平,字阜西,江西修水人,是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理論家,是最重要的古琴琴譜的蒐集者之一。他因為善彈《瀟湘水雲》而又被稱為“查瀟湘”,與張子謙、彭祉卿並稱“浦東三傑”。 在航空領域也有建樹,是兩航起義的主要組織策劃者之一。此外,他還是第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查阜西 · 查看更多 »

柯丁丑

柯丁丑(),字安士,又名柯政和,臺灣嘉義人;(一說為新竹人);音樂家。他是日治時期少數留日的台籍學生。 1923年-1945年他前往中國北京推廣西方新音樂,對該領域貢獻良多。1945年8月,中日戰爭結束。他因為二戰期間支持日本軍方與汪精衛政權,遭中國政府起訴。之後雖因為台籍身分遭到釋放,不過仍於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運動中,再度遭到「公審」且導致失明及癱瘓。.

新!!: 中國共產黨和柯丁丑 · 查看更多 »

柯俊雄

柯俊雄(),原名柯俊良,生於台南,長於高雄,台灣知名電影演員,師承李行,因多部電影飾演中華民國國軍,軍人形象深植人心,年少時期曾涉及逃兵,其父柯文曲被判偽造文書可易科罰金;1980年在北投吟松閣旅社教唆通緝犯葉慶輝與陳文和,持扁鑽及短刀刺傷古龍。1990年代開始參與政治,2004年曾當選第六屆立法委員,后淡出政壇、重返演藝圈,2015年12月因肺癌病逝。.

新!!: 中國共產黨和柯俊雄 · 查看更多 »

柳樹店戰鬥

柳樹店戰鬥發生於1933年2月1日-2月1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柳树店现为河南省固始县的一个乡。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柳樹店戰鬥 · 查看更多 »

果敢

果敢自治区(ကိုးကန့်.),2011年3月30日前称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首府老街。果敢在籍人口約14萬,以漢族佔絕大多數,世居緬北的漢人在緬甸國內被定義為果敢族,具有緬甸官方法定少數民族的地位。果敢在明、清兩朝屬於鎮康州之地,楊國華在1840年被清廷冊封領有果敢县,領原鎮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戶地。1897年因《中英續議滇緬條約附款》的簽訂而劃歸英國,二戰之後殖民地獨立,果敢土司被迫簽署而成為緬甸聯邦下的一個邦。民國文人視果敢為清末少人知悉的滇西失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果敢 · 查看更多 »

林双盼

林岡(),原名林雙盼,乳名阿盼,是一位出生於廈門鼓浪嶼的霧峰林家成員、抗日戰爭人物、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工作者及外交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双盼 · 查看更多 »

林奮

林奮(),雷劇演員,工旦行,中國國家1級演員,中國共產黨員,大專文化,湛江實驗雷劇團黨書記兼團長,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北京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大專班畢業(1993年)。 2002年以《梁紅玉掛帥》得到第1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是史上第1位獲中國戲劇梅花獎的雷劇演員。 她在2004年得到中國國務院發給特殊貢獻專家證書和津貼。 Category:中国女演员 F.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奮 · 查看更多 »

林徽因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中國著名建筑师、诗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她是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同時她也是民國初年女子地位提升的代表人物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徽因 · 查看更多 »

林志昇

林--昇,美屬台灣群島方案推廣者;日屬美佔台灣自治方案理論發起人之一。現職為「台灣民政府國安參謀聯席會執行長」兼任「台灣民政府秘書長」。發表政論文章除了署名「林志昇」外,另有筆名「武林志昇」與「林峯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志昇 · 查看更多 »

林和立

林和立教授(Professor Willy Wo-Lap LAM),香港中國事務記者及評論人,持極左派思想,曾經擔任《南華早報》中國版記者、編輯以及副總編輯。在林和立事件後,被逼離開《南華早報》,轉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絡擔任中國事務顧問。現時擔任美國智庫成員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席教授。.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和立 · 查看更多 »

林兌

林兑 (),日治時期台中州大甲郡龍井庄人。一名政治立場激進的台灣旅日青年,留日時期積極從事當時具有強烈反殖民色彩的社會主義運動,多次遭日本當局逮捕入獄後一蹶不振,出獄後下落不明。.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兌 · 查看更多 »

林立果

林立果,林彪与叶群之子,小名“老虎”。.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立果 · 查看更多 »

林牧

林牧,浙江義烏人,曾任前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之政治秘書兼助手,中國著名自由知识分子,異見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牧 · 查看更多 »

林飛帆

林飛帆(),臺南市人,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曾為大學學生權利調查評鑑小組成員、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召集人,國立台灣大學研究生協會第44屆會長,曾投入野草莓運動、反媒體壟斷等學生與社會運動,是太陽花學運的领袖之一。現為ECFA學生監督聯盟召集人、兩岸協議監督聯盟世代正義小組成員、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成員。因參與學運,獲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第一屆「學生利他獎」,目前無加入政黨的打算。.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飛帆 · 查看更多 »

林鈺祥

林鈺祥,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任第二、三屆台北市議員,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北市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第三、四、五次增額立法委員,復於台北市第二選區(南區)連任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曾是集思會成員。 1995年9月4日,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邵玉銘應邀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總理紀念月會上就台灣海峽兩岸關係提出報告,遭林鈺祥抨擊「以一政治學者身份,就憑香港問題有十三年時間解決,而推斷台灣也不會超過十五年;此種結論只能被認為是向中國共產黨獻策,毫無學術理論基礎……以國關中心及中共研究之專業,應多思考我國務實外交的出路及大陸內部權力鬥爭下未來權力分散的變局,對國人努力的成果加以肯定和鼓勵,更加強國人的信心,而非以預卜台灣還有十五年的命」。 1997年5月4日,「五〇四悼曉燕,為台灣而走大遊行」五萬人上街頭遊行抗議治安敗壞,林鈺祥出席TVBS頻道《2100全民開講》,他肯定抗議群眾對治安的訴求,但不認同抗議群眾要求「總統認錯,撤換內閣」,他說「幸好這次活動沒有發生動亂,否則台灣的群眾運動其實也是造成移民的原因」;他也為連戰內閣的治安成績辯護,他說,上個月台灣發生24件綁票案中總共破案22件,這是90分的成績,「這種成績是『壞學生』嗎?.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鈺祥 · 查看更多 »

林鄧璐德

林鄧璐德(Ruth Duncan,),美國德克萨斯州拉巴克人,護士、海外基督使團宣教士,第七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在南臺灣照顧漢生病人多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鄧璐德 · 查看更多 »

林若

林若(),广东潮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若 · 查看更多 »

林耶凡

林耶凡 (Anastasia Lin;)出生於中國湖南,华裔加拿大人,女演員、模特兒、演奏家、人權倡導者和法轮功修煉者。藉由選美、拍攝電影及電視劇關注中國人權問題,其中兩部主演電影獲得電影節大獎,2015年5月加冕世界小姐加拿大冠軍,在世姐比賽引起強大旋風,原訂代表加拿大赴中國三亞參加世姐全球決賽,但因關注並評論中國人權問題,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列為「不受欢迎的人」(persona non grata)而拒發簽證,參賽受阻,美媒《石英》指,在林在香港被拒絕入境海南省的24小時內,全世界的媒體都在報導並討論林對共產黨當局侵犯人權的觀點,「林耶凡」成為谷歌熱搜詞,成為一場巨大媒體風暴,《華盛頓郵報》在11月為此發表兩篇社論,建議「也許2015年世界小姐,可改成磕頭小姐」,並批評中共當局以言論審查阻撓林耶凡入境。.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耶凡 · 查看更多 »

林滔

林滔(),原名林啟鍠,曾化名林子秀,中國共產黨黨員,福建省福州府人,16歲在印尼工作參與反政府遭驅逐,23歲赴日留學,1937年抗戰爆發返國加入新四軍任政工科長,歷任敵工部副部長、部長、中華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政治部聯絡部部長、解放軍參謀部二部副局長、廣西軍區副司令員、廣東軍區顧問等職,1981年離休,1995年逝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滔 · 查看更多 »

林木順

林木順(),台灣南投人,別名林木森,筆名林先烈,曾被出版社誤植為林目順。日治時期台灣共產黨(日本共產黨臺灣民族支部)創始黨員之一。任黨書記長,並負責黨的組織工作,執筆台灣共產黨〈政治大綱〉與〈工農運動提綱〉。在「上海讀書會事件」身分暴露打斷返台計劃,因而留駐上海指導台共,聯繫日共黨中央,與陳來旺、林兌、林添進建立「東京特別支部」。在台共與新文協領導者連溫卿路線爭論的議題上,台共領導權漸漸讓渡給在台灣的謝雪紅黨中央。.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木順 · 查看更多 »

林明正 (新黨黨員)

林明正(),臺灣省花蓮縣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新黨青年委員會成員,新黨文宣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抗獨史陣線成員之一。畢業於世新大學觀光事業學系、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現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班。其政治立場為中國統一與一國兩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明正 (新黨黨員) · 查看更多 »

林新強

林新強(Ambrose Lam),香港事務律師,主理企業及商業交易、房地產事務,香港律師會前會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新強 · 查看更多 »

林日高

林日高(),筆名大漢,台灣台北板橋(今新北市板橋區)人。台灣的社會運動參與者與政治人物,曾任省議員、台北縣板橋鎮鎮長、省府委員,於白色恐怖時期被槍決。 林日高在1922年畢業於臺灣商工學校,認同共產主義,立志改變社會不公平的現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林日高 · 查看更多 »

李偉光

李偉光(),原名李應章,是一位來自臺灣臺中二林的醫生及社會活動家,為二林蔗農事件領導者,亦為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的創建人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偉光 · 查看更多 »

李卓敏

李卓敏博士,KBE(Hon.)(,),美籍華裔教育家、工商管理學家和經濟學家,1964年9月至1978年9月擔任香港中文大學創校校長。 李卓敏生於廣州,早歲受教於廣州培英中學和金陵大學,後負笈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先後獲該校文學士、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中日戰爭期間,他曾於天津南開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任教經濟學,並歷任國民政府中央設計委員會委員和考察聯絡專員,戰事末期和戰後擔任過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副署長、駐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常任代表和行政院善後物資保管委員會主席等職。1951年,他返回母校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出任該校工商管理學教授,並兼任國際商業系主任和該校中國研究所所長。 1962年,李卓敏應香港政府邀請擔任富爾敦委員會委員,就香港設立一所中文大學提供深入意見。翌年,他獲挑選為中文大學創校校長,並獲得加州大學校方給予10年特假,以便專心於創校工作。在任內,他很快就為中文大學立下清晰目標,銳意使之成為一所屬於華人社會的國際大學。由接受任命到卸任的15年間,他獲得三度續任,期間他積極把中文大學發展成為一家「研究型」大學,大學各學系和學生人數也有長足發展。在他的經營下,位於沙田馬料水的中文大學校址,得以由原來的荒山轉化成為一座規劃井然的「山城」,對中文大學的日後發展奠下重要基礎。 李卓敏在任內還處理過不少爭議,當中包括在1976年把中文大學的管治模式由原來的「聯邦制」更迭為「單一制」,以及在1978年與師生一同反對港府計劃把大學學制由原來的「四年制」縮減為「三年制」等。為肯定他的表現,他除了屢獲英廷授勳,並曾獲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等高等學府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卸任後,他退居加州柏克萊,直到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卓敏 · 查看更多 »

李友邦

李友邦(),本名李肇基,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生於臺北廳芝蘭二堡和尚州於蘆洲李宅(今新北市蘆洲區),日治時代抗日事發,遠走中國,就讀於黃埔軍校,二次大戰日本投降後,李友邦以台灣義勇軍中將司令頭銜光榮回台。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以涉及蔡孝乾匪諜案的罪名,被國民黨政府處死。.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友邦 · 查看更多 »

李向群

李向群(),海南瓊山人。1996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某集團軍“塔山守備英雄團”九連一班战士。1998年8月5日,李向群隨部队隊赴湖北荆州抗洪搶險,14日在抗洪搶險前線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公安縣南平鎮堤段的抗洪保衛戰中,他帶病堅持搶險,先後4次暈倒在大堤上,終因勞累過度,搶救無效,於1998年8月22日逝世,年僅20歲。 李向群犧牲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簽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時期英雄戰士」榮譽稱號,並親筆題詞:「努力培養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戰士」。其畫像與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楊業功等7名英模畫像並列懸掛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各連級以上單位俱樂部。 Category:琼山人 Category:中国人民解放军烈士 X.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向群 · 查看更多 »

李媽兜

李媽兜(),是一位出身臺南大內的社會運動參與者及中國共產黨黨員,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媽兜 · 查看更多 »

李子奇 (官员)

李子奇(),陕西省神木县沙峁镇石角塔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早年参加红二十八军。1949年,担任宁夏省教育厅副厅长。1954年,任白银有色金属公司经理。1963年,因白银案件而免职,后起用担任甘肃省轻工业局局长。1982年,任甘肃省副省长。1983年,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2014年1月11日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子奇 (官员) · 查看更多 »

李子芳

李子芳(),祖籍福建晉江縣永寧鎮,中國共產黨黨員和革命份子。 李子芳生於中國福建石獅永寧鎮子英村,1924年到菲律賓半工讀,1927年返國,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起參與紅軍長征。中日戰爭爆發後,嘗任新四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等職,1941年皖南事變期間被国军俘虜,後被關入上饒集中營。在集中營中,李子芳仍擔任中共秘密支部書記,1942年4月29日在集中營內被國民黨使人殺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子芳 · 查看更多 »

李子芳 (消歧義)

李子芳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子芳 (消歧義) · 查看更多 »

李子誦

李子誦(Lee Tze Chung,原名李頌,),廣東順德人,曾任五屆政協常務委員(包括首屆)及第七屆政協常委;1951年起於《文匯報》任職達38年,「六四事件」爆發前夕,北京爆發學生運動,1989年5月21日,中国政府在北京實施戒嚴,李子誦等人於《文匯報》開天窗刊出「痛心疾首!」作為社論,兩個月後遭中国政府秋後算賬,李子誦等人被解除職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子誦 · 查看更多 »

李學炎

李學炎(),中華民國空軍中將,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後隨政府遷臺,退伍多年後移居美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學炎 · 查看更多 »

李宗仁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生於临桂西鄉村。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黨員。新桂系首领,曾任首任中華民國副總統、代總統。 父親李培英是名教師,育有五子三女。李宗仁排行第二,幼年家貧務農,18歲入廣西陸軍小學。1910年,參加中國同盟會支部,辛亥革命後陸軍小學改組,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 李宗仁以實力軍人之姿,在廣州加入孫文陣營。後與白崇禧、黃紹竑合作,統一廣西,拥戴广州国民政府。國民革命軍北伐時,帶領廣西軍隊一路由湖南進攻至山海關。北伐以後十年期間,屢次發動和参與中原大戰、蔣桂戰爭等國民黨內戰,亦苦心經營廣西。抗日戰爭時,動員廣西將士抗日,指揮多次大戰,在台兒莊會戰中名震一時。 1948年中華民國行憲,經國民大會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1949年11月,當中國國民黨自陪都重慶撤退,代總統李沒有跟他們在一起;相反,李乘機到香港宣布會入醫院治療胃病。蔣介石復出接替李之出缺,開始帶領中國國民黨對抗共產主義。李在香港守侯兩週,之後和夫人郭德潔等家人一道出走美國。李並未赴台,1954年被彈劾罷職。後經瑞士回到中國大陸,1969年病逝於北京。 李宗仁是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兩岸分治前,首任也是唯一的中華民國副總統。.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宗仁 · 查看更多 »

李宗仁回憶錄

《李宗仁回憶錄》是1958年夏天,中華民國前代總統李宗仁寓居美國期間親自憶述,由當年「第五戰區老同事」歷史學家唐德剛整理撰寫而成。全書約六十萬字,完稿於1964年,有英文版與中文版傳世。中文稿共分8编72章,约60万字。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的滄桑〉,刊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台北:遠流出版,2010年2月1日初版英文稿原是唐德剛對中文稿的节译、增补和改写而成,共53章,40余万字。叙述李宗仁经历,阐释其垂暮之年,寄居异国,退思补过。中文版由哥伦比亚大学授权和供稿,香港《明报月刊》乃於1977年4月分(該刊總第一三六期)起,按月连载2年之久。后因該刊前編輯幾此稿過長,希望暫時停载若干期,以免讀者乏味。1980年初,《明報月刊》對《李宗仁回憶錄》恢复連载,並擬刊行全书。1980年3月,《李宗仁回憶錄》中文版出版,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文献研究室出版的内部本,底稿为李宗仁之子李幼邻带回中国的文稿,部分遗失内容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来。1980年11月,在中國大陸首次公开发行,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上下两卷本;后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再版,同年台湾也有出版。1990年台灣解嚴後始流行。最近版本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及台北遠流出版2010年2月1日初版。 回憶錄記述李氏自童年「不異群兒」時代起,至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直至1949年擔任中華民國代總統期間經歷,記錄中國現代重大歷史事件,披露鮮為人知政治內幕,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珍貴史料。.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宗仁回憶錄 · 查看更多 »

李師科案

李師科案是一起發生在1980年代(民國70年代)的銀行搶案,因是台灣治安史上首件持槍搶劫銀行的案件而知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師科案 · 查看更多 »

李建华

李建华(),河北省故城县人,生于北京。男,汉族。1969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建华 · 查看更多 »

李仙花

李仙花,客家人,廣東漢劇演員,工旦行,一級演員,研究生文化,中國共產黨員,現在是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 梅州戲曲學校畢業后到廣東漢劇院工作,師承梁素珍先生。 1991年到1995年間在中國戲曲學院本科學習,1996年到1999年間升讀中國戲曲學院研究生班,得碩士學位。 1993年得第1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2000年得第18屆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 她的主演作品有《百里奚認妻》、《陰陽河》、《改容戰父》、《王昭君》、《蝴蝶夢》、《白門柳》等多部。 Category:漢劇演員 Category:一級演員 Category:中國戲曲學院校友 Category:中國共產黨女黨員 Category:廣東客家人 X.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仙花 · 查看更多 »

李伟森

李偉森(),乳名偉生,亦名國緯,字北平,筆名李求實,化名林偉,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中国共青团早期领导人。曾任《中国青年》杂志编辑。左聯五烈士之一,為五烈士中,唯一沒加入左聯之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伟森 · 查看更多 »

李何林

李何林(),又名竹年,文史學者、作家,魯迅學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何林 · 查看更多 »

李德 (德國)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 (Otto Braun),又名华夫,曾用名李特罗夫。德国人,生於德意志帝國慕尼黑伊斯馬寧,成長於孤兒院,曾受過師範教育,後因第一次世界大戰而被徵召入伍。亦曾是中國共產黨及中革軍委军事顾问。.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德 (德國) · 查看更多 »

李和曾

李和曾,北京人,京劇演員,工生行,師承高慶奎、周信芳,中國共產黨員。 北平戏曲专科学校(中華戲曲學校)和字科班出身,跟高慶奎先生學藝多年。 后到蘇區的京劇團工作,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文化部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一團工作,1955年中國京劇院(現中國國家京劇院)成立后歷任中國京劇院二團副團長、團長。 1961年12月16日與李少春、徐敏初、明毓琨在北京同時拜師周信芳先生。 曾到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印尼、缅甸、英國、日本、蘇聯、英屬香港、葡屬澳門等國表演京劇。 他的愛人李憶蘭是京劇、評劇演員,工旦行。 L李 L李 L李 L李 H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和曾 · 查看更多 »

李兆麟将军墓

李兆麟将军墓,是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里區。李兆麟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在抗日戰爭期間為多個抗日組織擔任高層職位,抗戰後先後出任滨江省副省长、哈尔滨中苏友好协会会长;他其後被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派出的間諜殺害,葬於哈爾濱道里公園(現名兆麟公園)北側。其墓坐北朝南,由墓基、墓穴、墓塔等結構組成,在1993年和2005年兩度進行維修,但於2011年被發現破損。李兆麟将军墓在1995年成為哈爾濱市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並在2005年1月31日列入第五批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兆麟将军墓 · 查看更多 »

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

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是指於2011年8月16日至8月18日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时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香港展開為期3天的考察活動,有關香港政府及警方在處理示威、新聞採訪和香港大學百週年校慶等一連串的手法上被輿論認為是過於嚴苛及打壓,引起對表達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及學術自由等香港傳統價值觀的重大爭議,和警權過大的憂慮。.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克強訪問香港期間保安爭議 · 查看更多 »

李玉堂

李玉堂(),山东省广饶县人,黃埔軍校一期,抗日戰爭中國將領,中華民國陸軍中將。與李延年、李仙洲、王耀武合稱三李一王。他因曾接受中國人民解放軍談判條件與妻子陳伯蘭皆遭蔣中正政府處以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玉堂 · 查看更多 »

李福林

李福林(),字登同,中国广东廣州海珠區大塘村(原番禺縣大塘鄉)人。曾任建國粵軍第三軍軍長,第五軍軍長,兼任廣東全省警務處長、廣東全省民團統率處督辦、廣州市市政廳廳長、廣州市市長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福林 · 查看更多 »

李秀芹 (法官)

李秀芹,中國共產黨黨員,大興法院刑事審判庭審判長,被公认為“铁案”法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秀芹 (法官) · 查看更多 »

李立 (中国共产党党员)

李立(),原名李國華,生於江西永新。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二萬五千里長征。1949年起先后任江西省委委員、吉安地委書記,河南省委委員、洛陽市委第一書記,河南省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中南局常委、組織部部長。1964年任貴州省委書記處書記、貴州省省長。1969年當選為中共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委員,是中共八大、九大代表,十六大特邀代表,中國作家協會會員。2006年1月19日在北京逝世。 L L立 L.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立 (中国共产党党员) · 查看更多 »

李筱峰

李筱峰(),出生於臺灣臺南縣麻豆鎮(今臺南市麻豆區),是歷史學家與政治評論家,曾是蔣介石忠貞信徒的李筱峰後來轉變政治立場,專門研究臺灣史,中央廣播電台,提倡泛南島民族意識。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退休兼名譽教授。李筱峰是現近臺灣主體史观的创立者与推行者之一,影響了當今台灣歷史教育與價值觀,台灣日治時期著名革命僧證峰法師林秋梧為其舅公。.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筱峰 · 查看更多 »

李素文

李素文(),女,汉族,中国河北乐亭人,生于辽宁沈阳。著名全国劳动模范,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素文于1956年开始在沈阳南塔第二副食门市部卖菜。出色的工作使她被推选为各级劳动模范,并受到毛泽东的亲自接见。1963年,李素文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随后不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因为劳动模范的出身,李素文又被推上了政治舞台;于1968年5月成为沈阳市革命委员会的成员。1969年起任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屆中央委員。1973年出任共青团辽宁省委书记。1975年1月,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曾协助李先念管理财贸工作。 在「文革」后期,由于受“四人帮”的利用,李素文成为“批邓(邓小平)”先锋。1976年,“四人帮”粉碎之后,逐渐淡出政壇。1978年回到原籍,在沈阳市糖果厂当工人;1983年10月出任糖果厂副厂长。后又任沈阳市轻工局供销公司的副总经理。1989年退休。.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素文 · 查看更多 »

李煥之

李焕之(),原名李昭彩,又名李鍾煥,中国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師。.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煥之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登輝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政府

李登輝政府是指李登輝在擔任中華民國第7(繼任)、8-9任總統期間的中華民國政府,一般民眾及台灣媒體稱為李政府。執政時間為1988年1月13日-2000年5月20日。五院院長及內閣成員之中,除少數無黨籍者外,絕大部分成員皆為中國國民黨黨員。 該時期內發生兩岸恢復交流、二月政爭、鄭南榕自焚身亡、野百合學運、結束動員戡亂、國會全面改選、兩次辜汪會談、總統直選等攸關國家前途的重大事件,李登輝與連戰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由公民直選之總統、副總統,徹底實現國家的民主化;之後接續執政的陳水扁政府,則實現台灣與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的政黨輪替。 在李登輝政府就任的行政院院長,包含前任蔣經國政府末期的俞國華及李煥、郝柏村、連戰、蕭萬長等共歷任五任五位。其中,連戰的第二任行政院長任期為副總統兼任。俞國華在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仍繼續擔任行政院院長一年半,直至1989年6月才下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登輝政府 · 查看更多 »

李韶九

李韶九(),又名李柏成,中国湖南嘉禾县北街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富田事變的引發者。 李韶九父亲是“嘉禾城里的流氓头子之一”,“从小跟父亲染上了许多不良习惯,在中学读书时,因胡作非为被开除学籍……”,中學未畢業即從軍,進入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54团,1927年参加北伐,隨隊往江西南昌,驻南昌市内匡庐中学。是年8月1日凌晨,中國共產黨發動南昌起義,李韶九被俘,後隨共軍至廣東東江,不久被派往江西安源。黃克誠的好友何篤才曾指出:“李韶九这个人,品质很坏,就是因为会顺从,骗取了信任,因而受到重用,被赋予很大的权力。”劉作撫則指出李韶九在紅三軍一縱政委任內跋扈異常,大部分人不滿意他,李在軍隊出發前的訓話非常的勇敢,作戰則畏懼怕死。 1930年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兼肅反委員會主席。同年,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发动以肃清AB团、改组派、第三党等为目地的肃反运动。12月3日,毛澤東指示李韶九:“捕捉李白芳等並嚴搜贛西南的反革命線索,給以全部撲滅”。12月5日,李韶九、古柏等人在富陽逮捕中共江西省行委常委段良弼、省行委代理秘书长李白芳、红二十军政治部主任謝漢昌、省行委常委兼军事部长金萬邦、省苏维埃政府秘书长马铭、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周冕等人,将其尽行捆绑禁闭,當晚處於重刑,“手指折断,满身烧烂行动不得”,12月8日,李白芳、马铭、周冕的妻子来看被拘押中的丈夫,也被抓起来,並施以酷刑,“用地雷公打手,香火烧身,烧阴户,用小刀割乳……”,在嚴刑拷打後,獲其他AB團成員的口供。10日夜,李韶九下令槍斃17人,後來又處決7人。李韶九在审问紅二十軍政治部主任謝漢昌时,逼供出紅二十軍174團政委劉敵等人也是AB团。11日上午,劉敵被召回東固,随即被李韶九召去问话。劉敵與李是湖南同鄉並相識,且早知李的為人,自知危在旦夕。12月12日劉敵與營長張興和政委梁貽等率部隊包圍富田,扣留李韶九及數名士兵,並释放段良弼、金万邦等人,提出“打倒毛澤東,擁護朱、彭、黃”的口號,史稱“富田事變”,這之前省行委省苏两机关及政治保安队“共破坏AB团一百二十多名,要犯几十名。” 在“富田事變”爆發之後,劉敵寫信給中共中央指出:“李韶九是素來觀念不正確,無產階級意識很少的一個慣用卑鄙手腕製造糾紛的人。”1931年4月上旬,由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组成的中共中央“三人团”来到江西苏区。三人推翻项英对富田事变的处理决定,把事变定性为“AB团领导的反革命暴动”。于是李韶九重获重用,4月下旬被任命为中共政治保卫局江西分局局长。不久,各地的反AB團運動被掀起了新高潮,富田事变领导人刘敌、谢汉昌、李白芳、丛允中等皆遭到处死的命運。李韶九在毛澤東授意下,對紅二十軍進行報復,审讯的手法更变本加厉,“捆着双手吊起,人身悬空,用牛尾竹扫子去打,如仍坚持不供的,则用香火或洋油烧身,甚至有用洋钉将手钉在桌上,用篾片插入指甲内。”劉鐵超、劉敵、曾炳春、李伯芳等先後被殺,前前後後共有7萬多人先後被殺。1931年12月,周恩来就任苏区中央局书记,在赣南对肃AB团的“扩大化”进行了严厉批评,对李韶九进行了处罚,“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派到下层去做群众工作”。1931年7、8月间,一说李韶九因赣南特委书记陈毅抓AB团不力,多次进行威吓,以致陈毅新婚的妻子自杀。1932年6月任红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935年犧牲,死因不明,一說是被陳毅槍斃。.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韶九 · 查看更多 »

李華明

李華明(Fred Li Wah-ming,),香港出生,祖籍上海,註冊社會工作者;前香港立法會議員,民主黨成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華明 · 查看更多 »

李鸿忠

李鴻忠(),山東昌樂人,生于辽宁沈阳。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吉林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畢業,經濟師。中共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第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现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此前曾先后在广东省惠州市、深圳市以及湖北省、天津市担任党政主要领导职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鸿忠 · 查看更多 »

李軍 (京劇)

李軍(),京劇演員,工生行,中國共產黨員,研究生文化,中國一級演員(正高級職稱),山東人。 拜師馬長禮、胡少安(台灣)、汪正華先生。 北京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學士、研究生班碩士。 現在是上海京劇院二團團長。 主要演出作品有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熱血悲情》、《生死界》;新編古裝京劇《扈三娘與王英》、《寶蓮燈》、《大唐貴妃》(配大型西方管弦樂伴奏的「交響京劇」,王玉璞打鼓)等。 Category:中国男演员 Category:京劇演員 Category:生行演员 Category:一级演员 Category:山東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軍 (京劇) · 查看更多 »

李辰

李辰(),原名邱林淵,醫生、醫學博士(M.D.Ph.D.),專業是眼科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辰 · 查看更多 »

李达 (上将)

李达(),原名李德三,陕西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原中國共產黨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员,中央軍事委員會原顾问。 李达参加了宁都起义,历任红五军团连长、湘赣边独立第一师参谋长兼第三团团长,红八军参谋处处长,红十七师参谋长兼五十团团长,红六军团参谋长,红二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援西军参谋长,参与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参谋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第二野战军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兼国防体育协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达 (上将) · 查看更多 »

李霽野

李霽野,英語文學研究者、作家,魯迅學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霽野 · 查看更多 »

李葆华

李葆華(),河北省乐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擔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黨組書記。其父為原中共創辦人之一的李大釗。.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葆华 · 查看更多 »

李森茂

李森茂(),天津宁河县人。1988年至1992年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於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任鐵道部副部長。1988年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部長。於1992年卸任。1996年6月18日逝世,享年67歲。 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部长 S L李 Category:北京交通大学校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森茂 · 查看更多 »

李權武

李權武(리권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軍人、政治家,為延安派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權武 · 查看更多 »

李水清

李水清(),江西省吉水县人,中國共產黨党员,少将军衔,曾任濟南軍區、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第二炮兵黨委第一書記、司令員等职务。中國共產黨第九、十、十一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常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水清 · 查看更多 »

李永平 (德語文學)

李永平(1956年5月-),博士,中國德語文學研究者,現在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中北歐文學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原籍山東,政治面貌是中國共產黨。 本科是北京大學西語系德語專業,師承馮至、葉廷芳等先生。 本科畢業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讀研究生,1985年碩士畢業留院工作,歷任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 他的博士生導師是馮至、葉廷芳。 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馮至學部委員(院士)在他畢業前就棄世,讓他成為了馮先生最后1名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和譯作是里爾克等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永平 (德語文學) · 查看更多 »

李洁明

李潔明原名詹姆斯·洛德里克·利利(,),是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情報分析官員,後來轉任為外交官。李潔明出生於中华民国青島市,並且從小在中國學習成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和父母返回美國居住,並且一度加入美國陸軍。他先後曾經在耶魯大學和喬治華盛頓大學就讀,之後加入中央情報局從事亞洲地區的秘密情報工作將近30年之久。在離開中央情報局後他成為美國外交官員,並且分別擔任了美國在台協會辦事處主任、美國駐韓大使以及美國駐華大使等職務。在他出任駐華大使後不久中國便發生六四事件,之後他對於以武力向示威學生鎮壓的中國政府有所批評,並且也在美國駐華大使館內庇護當時遭到通緝的中國持不同政見者方勵之,但是在這期間他也努力防止美國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出現長期受損。他退休後於擔任高級研究員,並且出版了回憶錄《中國通:亞洲冒險、間諜與外交生涯90年》(China Hands: Nine Decades of Adventure, Espionage, and Diplomacy in Asia)。.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洁明 · 查看更多 »

李漢魂

李漢魂(),字伯豪,中国廣東吳川市中山鎮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參加北伐、抗日戰爭。抗日戰爭時任戰時廣東省政府主席6年。抗戰以後,於蔣介石下野後曾一度於廣州任何應欽內閣、閻錫山內閣內政部長。1949年後赴美國,至1987年病逝紐約。.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漢魂 · 查看更多 »

李振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李振华(),山西省高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曾經担任中國共產黨平顺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区行署专员、临汾地区行署专员、中國共產黨雁北地委书记、山西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山西省副省长。1991年太原市迎泽公园发生挤死挤伤事故,105人死亡。事后,事故调查组认定李振华负有领导责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免去李振华副省长职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振华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李成玉

李成玉(),回族,寧夏海原人,1971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12月參加工作,中共中央黨校幹部進修班畢業,中央黨校大專學歷。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曾担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成玉 · 查看更多 »

李明憲 (政治人物)

李明憲(),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任職中華民國立法委員,其子李孝儒於2014年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台中市議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明憲 (政治人物) · 查看更多 »

李敖

李敖(),字敖之、幼名安辰,自稱李大師。台灣历史学家、文学家、作家、政治評論家、政治人物、文化批評者、中國近代史學者。生於满洲国时期的哈爾濱市,籍貫吉林扶餘,祖籍山東濰縣,李敖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肄業、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公開活動常身著一件自稱是价值12000元新台币的名牌紅色夾克,成為他的象徵。李敖情史非常豐富,也曾因此帶來個人爭議。 李敖成名於20世纪60年代,當時在《文星》雜誌上為胡適辯護,反對中國傳統文化,力主全盤西化,掀起中西文化論戰。早年少谈当代政治议题;後來才逐漸反對國民黨一黨專政;20世纪70年代走入政治運動,曾因捍衛言論自由,反抗國民黨對黨外異議人士的迫害,而成為政治犯,服刑5年8個月。解嚴後,多次參選,曾任立法委員,卸任後逐漸轉往中國大陸發展,除研究、寫作、教學外,積極從事評論。李敖有濃厚的自由主義、民族主義思想,自認反蔣、反日、反美、反台獨、反國民黨、反民進黨。晚年倾向于赞美中國共產黨,以及兩岸統一,但他曾批評和諷刺中國共產黨的言論自由問題。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時59分,李敖在台北市榮民總醫院因腦瘤病逝,享年83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敖 · 查看更多 »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李敖神州文化之旅,是指2005年9月19日至28日,李敖從台灣前往中國大陸旅遊行程,主要是文化議題的參觀訪問,期間包括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地對師生舉行的公眾演講。此行是李敖自1949年离开中國大陸至台灣持續生活56年来,首次返回大陆的實地旅行,在海峽兩岸華人圈受到相當關注。.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敖神州文化之旅 · 查看更多 »

李慕良

李慕良(),原名李孟鄂,京劇琴師、京劇作曲家,马连良和徐兰沅的學生,中國共產黨員,湖南長沙人,著有《京劇流派的產生與發展》等。 長期給老師馬連良操琴(以京劇胡琴;京胡為演員伴奏唱腔),完成多部新編古裝京劇和現代京劇(京劇現代戲)的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 主要的京劇唱腔設計和音樂設計作品有新編古裝京劇《赤壁之戰》、《趙氏孤兒》、《海瑞罷官》(吴晗編劇);現代京劇《杜鵑山》(1964年版,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蘆蕩火種》(《沙家浜》的前身,與同學陸松齡、唐在炘、熊承旭合作,4人的老師徐兰沅做音樂指導)等。 編寫了好多新唱腔,給裘盛戎設計了《漢調二黃原板》「我魏絳」唱段;給趙燕俠設計了《徽調二黃原板》「親兒的臉吻兒的腮」唱段。 創作了《新東方贊》、《萬年歡慶》、《凝思曲》、《新八岔》(用在新編古裝京劇《趙氏孤兒》一劇裡面,據台灣出版的《梁訓益的平劇文場音樂》一書說,《新八岔》是徐蘭沅的創作,梁訓益和李慕良都是徐蘭沅的學生)、《新山坡羊》(用在1964年版京劇現代戲《杜鵑山》裡面)等京劇胡琴(京胡)曲牌和京胡協奏曲《長征頌》(1979年)等好多音樂。 Category:中國音樂家 Category:中國作曲家 Category:京剧琴师 Category:京剧作曲家 Category:长沙人 Mu慕良.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慕良 · 查看更多 »

李怡

李怡 (),原名李秉堯,香港時事評論家、專欄作家。李怡1970年創辦《七十年代》雜誌,立場曾經親共,被台灣視為「匪刊」,直至1981年,李怡脫離左派,並在1984年將雜誌更名為《九十年代》,1990年創立「台灣版」,雜誌集合眾多知識份子的作品,敢於批評兩岸政權,又被中共視為「親國民黨」而遭查禁,李怡一直為該雜誌總編輯,直至1998年雜誌停刊。日本新聞界經常引用《九十年代》的報導,將它視為「香港的象徵」,推崇它為監督制衡政府的角色,李怡更是許多日本媒體經常邀訪的對象。 李怡也參與經營天地圖書。之後在立場傾向反共的香港壹傳媒報刊內發表時評專欄文章,2007年獲董橋之邀參與撰寫部份《香港蘋果日報》的社論《蘋論》,經常公開批評中國共產黨。著有政論文集《放逐》、《思緒》、《對應》等,部分為《蘋果日報》專欄散文結集,內容主要是政論及一些較輕鬆的話題,如電影評論、書評等。 另外,自2003年起,李怡擔任香港電台第一台節目《一分鐘閱讀》主持,播出至今。李怡現為獨立評論人協會(簡稱評協)之創會會員。 李怡筆耕不輟,近年來更是明刀明槍,愛憎分明,從政論到小品,痛下針砭,是其是非其非。.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怡 · 查看更多 »

李景田

李景田(),满族,内蒙古扎赉特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本科学历。197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七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期在中共中央组织部任职,也是中共党史专家;曾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等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李景田 · 查看更多 »

杨子荣

楊子榮(),本名楊宗貴,字子榮,山東牟平(現煙台市牟平區)人。1945年參加八路軍,歷任戰士、班長、團偵察排長等職。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牡丹江軍分區干部。.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子荣 · 查看更多 »

杨尚儒

杨尚儒(),福建省连城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空军后勤部政委。1955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尚儒 · 查看更多 »

杨尚昆

杨尚昆(),四川省蓬溪縣双江镇人(今屬重慶市潼南縣),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秘書長等職,是邓小平主政时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杨尚昆被认为是务实派,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政治倾向和邓小平的新自由主义和新权威主义极为接近。.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尚昆 · 查看更多 »

杨靖宇

杨靖宇()本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人,民国时期军事人物,中国抗日战争名将和烈士。杨靖宇是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和中共满洲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因东北抗日联军与位于山海关以内的中共中央难以取得联系,杨靖宇是当时东北抗联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之一。杨靖宇是少数得到日军高度评价的中国军人之一。 杨靖宇缺少稳定的后方支援,但善于团结其他非亲日势力,擅长游击作战,成功带领部队在东北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同日军对抗近8年之久,毙敌过万。杨靖宇在阵亡前被大批敌军追击数日,最后身边只带了2名警卫。他在饥寒交迫已久的情况下仍然明确拒绝了对方的劝降,战死在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日军经尸检发现他当时粒米未进,而且身患肺病。 杨靖宇早年曾领导当地农民暴动,因此全家人得罪执政当局。杨靖宇离开家乡后,其母亲和妻子因遭人毒打,相继去世。她们生前并不知道在东北抗日的杨靖宇就是马尚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靖宇 · 查看更多 »

杨资元

楊資元(1928年2月-),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人。1988年6月至1990年6月擔任廣州市市長。 楊資元於195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中山大學文學院畢業。.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资元 · 查看更多 »

杨虎城

杨虎城(),陝西蒲城人,原名彪,後易名忠,別號虎臣,國民革命軍北伐時改為虎城,此後即以字行王禹廷:《細說西安事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9年10月1日。又名虎冬、忠祥。曾化名楊呼塵畢萬聞:〈楊虎城生前死後〉,刊《明報月刊》,香港:明報雜誌有限公司,1994年6月號。中国军事將領,西安事变领导者之一,堅持把蔣中正除之後快,但不被張學良所接受。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因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被蒋介石流放國外,隨後因要抗日秘密回國,反被蒋捕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殺,终年五十六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虎城 · 查看更多 »

杨易辰

楊易辰(),辽宁省法库县人,原名楊振九,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檢察長。夫人為肖塞。.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易辰 · 查看更多 »

杨晓堂

杨晓堂(),山东武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81年,担任江苏省金陵石化公司副经理,经理。次年改任中国石化集团金陵石化公司总经理。1988年,任江苏省常州市副市长、市长。1992年,升任江苏省副省长。1994年,任江苏省委常委兼苏州市市委书记。1998年,升任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2002年,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杨晓堂 · 查看更多 »

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

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是中国共产党在1946年3月1日在國民政府統治下,以日本關東軍和满洲国军飞行队飛行教官、航空技術人員以及日本飛機在滿洲地區的通化創建的軍事航空學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 · 查看更多 »

東北新省區方案

東北九省,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民國36年(1947年)6月5日公佈的中国东北地区行政區劃方法。.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東北新省區方案 · 查看更多 »

東陂戰鬥

東陂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3日,持續約三天。該戰鬥發生地點則是在中國贛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東陂戰鬥 · 查看更多 »

東江縱隊港九大隊

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又稱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港九大隊,簡稱港九大隊,1940年9月建立,於1942年2月正式成立,是一隊由香港新界原居民子弟在中國共產黨屬下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原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領導下組成的游擊隊,成員包括農民、學生和海員,主要於新界西貢一帶活動,以加強在東江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反日力量。 港九大隊由中國共產黨黨員、东江纵队指挥员曾生領導之下,在1941年12月8日日軍進攻香港,第二天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派遣精干武装进入香港抗日,即为港九大隊前身。抗战期间从200人擴展到超過6,000位成員。經歷十多日頑強抗敵不過後,英軍在投降後被日軍俘虜,港九大隊隊員獲取被英軍摒棄的武器,並在新界及九龍建立基地,同時在西貢墟建立地下聯絡系統。而第三個和第五個分支在蔡國樑之下,被派遣到香港和九龍,由隊長黃冠芳和副隊長劉黑仔帶領,統領香港及九龍的抗日武装鬥爭,並讓中國獲取日本對華南、台灣和東南亞的戰略機密。 1942年2月3日,以香港原居民为主的港九独立大队在新界西贡宣布成立,下属包括海上武装、城区地下武装六个中队和情报系统。 港九大隊在拯救英國和外國人士上亦扮演了重要角色,共有20名英國人、54名印度人、8名美國人、3名丹麥人、2名挪威人、1名蘇聯人,以及1名菲律賓人獲拯救,包括被囚的賴特上校等英軍官兵及美軍飛行員,此外亦有大批中國教育界、新聞界、文化界人士獲救。另外,港九大隊亦協助營救戰俘,包括著名的賴廉士爵士、祈德尊爵士、王國棟教授和David Bosanquet。港九大隊對盟軍最重大的貢獻,是搶救了8名因日軍擊落其飛機而跳傘到九龍的美國飛行員。當時為1944年2月11日,美軍第十四航空飛行指揮員兼教官克爾(Donald W. Kern)中尉在轟炸啟德機場時被日軍擊中,跳傘降落觀音山,後得到游擊隊小交通員李石仔等救助才能逃出日軍的搜捕。 1942年4月,港九大隊隊員加強了對大嶼山的控制,強化與澳門和廣州的通信。1943年12月2日,「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簡稱為「東江縱隊」,而港九大隊仍是它下轄的一個分隊。.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東江縱隊港九大隊 · 查看更多 »

松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松江省,為中國共產黨政权在东北解放区所成立的省份之一。省會為哈爾濱和牡丹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於1954年廢省,併入黑龍江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松江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查看更多 »

杜聰明

杜聰明(),字思牧,臺灣臺北三芝人,臺灣醫師、醫學教授,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臺灣史上首位醫學博士(M.D.)http://www.peoplenews.tw/news/409640c3-97f2-43fd-98e8-46796425acef 2016-06-04【仁醫心路】台灣史上第一位博士:杜聰明。高雄醫學院(今高雄醫學大學)創辦人,第一位臺灣籍的臺灣大學醫學院院長兼教務長和臺灣大學代理校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杜聰明 · 查看更多 »

杜聿明

杜聿明(),号光亭。陕西省米脂县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在国民革命军机械化部队任职,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二百师师长、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军长,率部參加桂南會戰,取得崑崙關大捷。曾因錯誤決策,在緬甸導致四萬國軍大半死於野人山(今枯門嶺)撤退。1949年1月9日,在淮海戰役中全軍覆沒,於安徽省萧县张老庄為中国人民解放军所俘。1959年12月4日,獲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赦釋放。1981年,病逝於北京。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楊振寧是他的女婿。.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杜聿明 · 查看更多 »

杜者蘅

杜者蘅()中国遼寧省開原市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杜者蘅 · 查看更多 »

杜月笙

杜月笙(),名镛,号月笙,原名月生。江苏省上海县(今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近代中國綠林、上海租界青幫中著名的人物,悟字辈,舊称为“上海青幫三大亨”,簡稱“上海三大亨”,素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 对于杜月笙的评价褒贬不一,他幼年辍学,但因为從外表上看他文質彬彬,一副書生氣的樣子,因此被叫做「杜先生」,當時的總統黎元洪的秘書長撰一副對聯:「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他因此被称为「當代春申君」。.

新!!: 中國共產黨和杜月笙 · 查看更多 »

株山戰鬥

株山戰鬥發生於1931年6月9日-1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浙邊區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株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根本博

根本 博(),中文化名林保源。出生於日本福島縣,大日本帝國陸軍及中華民國國軍中將,獲受勲一等·功三級。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日本陸軍大學校34期畢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時,在內蒙古(當時的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擔任駐紮於此的駐蒙軍之司令。在日本投降後,從蘇聯軍隊的猛攻下,依然頑強抵抗,保護了四萬名滯留在內蒙古張家口附近的日本國民。 復員後,於1949年秘密渡航至臺灣,被蔣介石任命,在金門島協助指揮古寧頭戰役,順利擊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根本博 · 查看更多 »

桃花山戰鬥

桃花山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1日-3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湘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桃花山戰鬥 · 查看更多 »

桂永清

桂永清(),中華民國陸軍、海軍一級上將,字率真,江西貴溪縣鷹潭樓底桂家人,小學畢業後,就讀於南昌心遠中學,畢業南昌第一師範學校,時與貴溪鄉人彭程萬、李建鼎等到日本留學,後因孫中山創立黃埔軍校,而加入為第一期。 抗战中桂永清不战溃败,弃守蘭封,导致国军兰封会战失利。 《海軍軍歌》是中華民國海軍現行軍歌,史料未記載創作時期,但約為桂永清擔任海軍總司令1946年至1949年間創作 ,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後所確定,作詞者為時任海軍總司令桂永清,作曲者為音樂家陳德義。 1954年7月1日升任参谋總長,在參謀總長就職52天後,因力疾從公,竟至不起「名人傳」第十三冊 桂永清 國史館 第121至134頁在臺北家中去世,有一說是遭蔣經國政工體系毒殺,也有一說是自殺,享年54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桂永清 · 查看更多 »

梁容若

梁容若(),生於大清帝國河北省行唐縣(今中國河北省靈壽縣),文學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容若 · 查看更多 »

梁上燕

梁上燕(Leung, Sheung Yin),活躍於1939年至1951年的香港粵語片女明星,銀幕處女作粵語喜劇《風騷博士》(1939年);息影作粵語喜劇《桃花運》(1951年,飾演梁春燕),參演廿多齣粵語電影。梁上燕與曾留學日本的廣東省番禺縣沙灣鎮「何生利農場」少東何邦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居,在1947年由香港到廣州法院,控告何邦仇,指控他寒盟背約不履行結婚,請求解除婚約 及索償20,000元。1947年11月9日(星期日)獲判准許解除婚約。何邦仇在1949年3月24日(星期四)晚上9時搭乘「和平輪」從廣州來香港,航行至晚上10時經瀝滘河觸及中國共產黨放置的水雷沉沒,船上400多乘客死傷,何邦仇慘被椅桌壓死,死時手指上戴有一枚港幣4萬多元的3卡鑽石戒指,同船表演粵曲的歌伶張月兒則脫險。.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上燕 · 查看更多 »

梁國雄

梁國雄(Leung Kwok-hung;),綽號“長毛”(Longhair),祖籍廣東增城,香港社會主義政治人物、社會運動人士,四五行动总代表,香港前立法會議員,属于泛民主派中的激进民主派,还被认为是香港托派的代表人物。他在2004年首次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迄今已五度當選。但於第五次當選時因宣誓風波被法庭裁定取消議員資格,但其與姚松炎和其他被取消資格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不同,並非因主張自決及香港獨立而被取消資格,現正上訴中。 梁國雄曾是革命馬克思主義者同盟成員,信奉不断革命论、世界革命等托洛茨基主义理論。他常穿著印有阿根廷共产主义革命家-zh-cn:切·格瓦拉;zh-hk:捷古華拉-头像的襯衫,配合一頭披肩長发,成了他的招牌形象,故得到「長毛」這個綽號,英國傳媒稱之“Longhair”。他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的诗句「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为座右铭。 2017年2月8日,梁國雄宣布參與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但不久就宣布退选。任職議員期間極力爭取並關注全民退休保障計劃、 回購公共事業(港鐵,領展,東西隧道等),標準工時,香港最低工資等民生議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國雄 · 查看更多 »

梁克

梁克,(1972年-)吉林省吉林市人,198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担任北京市国家安全局第六處副處長、北京市國安局海淀分局局長、北京市國安局局長助理及副局長职务,于2008年4月升任北京市國安局局長。 据纽约时报报道,2014年1月,梁克被中纪委带走,同年2月21日被宣布免职。另据称梁克涉嫌把来自国安局间谍网、电话监听、以及首都北京的告密者的信息非法转交给周永康为其提供帮助,还涉嫌監視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行蹤。.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克 · 查看更多 »

梁稳根

梁稳根湖南省涟源市人,三一集团主要创始人、三一重工董事长、湖南首富。2011年福布斯中国、胡润中国内地首富。全国人大代表(1998年3月至今)、全国工商联常务执委、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曾获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优秀民营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最佳老板和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等荣誉。2012年曾与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一起访美。.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稳根 · 查看更多 »

梁立人

梁立人(),生於中國,籍贯广东梅州。他曾當過紅衛兵,文革後期偷渡到香港。来港后,报读第一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毕业后一年转任编剧,及后成为香港和华语影视界的编剧,也是香港和华语电视业的资深电视人、电影人,香港殿堂级的影视创作人,香港现代戏剧(电视剧、电影)创作鼻祖。梁立人也从事平面新闻媒体评论主笔及管理层工作,在香港多家親建制派的平面媒体开设专栏,如《东方日报》、《太阳报》、《文汇报》、《成报》等,梁也曾任《成报》社长,是香港言论界的笔锋人物。梁立人发明创作了九方和快碼的中文输入法,并将输入法推广到中國内地、台湾和东南亚。.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立人 · 查看更多 »

梁雪芳

梁雪芳(Tanya Leung),香港人,於1980年代加入親台工會港九工團聯合總會青年部,中國國民黨黨員,香港連戰宋楚瑜之友會負責總務保安。她亦曾經是香港民主黨成員,曾多次參加香港的立法會與區議會選舉,惟均告落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雪芳 · 查看更多 »

梁振英

梁振英(Leung Chun-ying,),生於香港,祖籍山东省威海市,香港特別行政區第4任行政長官、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也是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及戴德梁行亞太區前主席。梁振英於香港回歸前,曾經擔任由中方委任的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起草事務。 2011年11月,梁振英宣佈參選201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新浪香港轉載星島日報,2011年11月27日,2012年3月25日在選舉委員會以689票多數票當選為香港第4屆行政長官,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梁振英任內推出多項措施應對經濟和民生問題,包括針對水貨客和奶粉荒而實施俗稱「限奶令」的攜帶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離境新規定、實施「零雙非」政策使所有公立醫院均不會接收非本地孕婦在香港分娩、為免個人遊旅客過多,影響市民日常生活而停止向深圳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註,改為「一周一行」、推出「港人港地」政策以優先照顧本地永久性居民置業安居的需要、多處覓地廣建房屋等等;但在勞工和社會福利議題上,並無落實爭取多時的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而在政治方面,香港行政長官選舉產生方法未能通過,特首選舉仍未達至普選,使香港民主化發展停步不前。另外,其奉行強硬政治鬥爭的路線為人詬病,與泛民主派關係緊張、警民關係惡化、港獨思潮冒起。任內又發生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爭議、香港免費電視牌照爭議、佔領中環運動和旺角暴亂等社會事件,並打擊港獨運動。而涉嫌收取澳洲公司UGL約5,000萬港元亦影響梁振英誠信。 2016年12月9日,梁振英宣佈因家庭原因,放棄爭取連任,行政長官任期至2017年6月30日完結,他成為回歸以來首個不尋求連任的特首。2017年3月1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特首梁振英以2066票贊成、13票反對、16票棄權,獲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同時兼任國家領導人和行政長官,成為首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梁振英 · 查看更多 »

梅姓

梅姓是一个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145位,按不同统计结果。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七位或一百五十七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九。根据不同统计方式,人口约80-105万。梅姓在湖北为相当常见的姓氏,并以华中、华东为中心,向南北递减。在华北和华南,梅姓为较不常见的姓氏,约占比例百分之零点零三左右。参见袁义达,邱家儒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上中下册)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袁义达,邱家儒 .中国四百大姓(上中下册)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3。.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梅姓 · 查看更多 »

梅益

梅益(),中國作家、翻譯家、學者,中國共產黨黨員,廣東潮州潮安人,原名陳少卿。 曾在汕頭金山中學、上海中國公學、北平中國大學等校讀書。 1935年經陳伯達介紹,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央廣播事業局副局長、局長、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秘書長、副院長、第1書記;《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等公職。 譯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書,是史上漢譯這部書的第1人,從英文譯本轉譯,后由劉遼逸據俄文原文校訂。 2003年在北京去世。 M梅 M梅 M梅 Y益.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梅益 · 查看更多 »

梅汝璈

梅汝璈(),字亚轩,祖籍湖北省黄梅縣,出生于江西省南昌縣,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律師、政治人物,曾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其父梅曉春(族譜名梅炳濚),湖北省黄梅縣孔壠鎮梅列村人,畢業於江西測繪學堂三角科,曾任江西都督府参謀部上校、省議會政治委员、陸軍測量總局副官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梅汝璈 · 查看更多 »

楊世傑

民國37年出版的《第一屆國民大會專輯》中的楊世傑肖像 楊世傑(),字盈堂,又名楊占倉,藏名貢保先木(或貢保先、貢保仙),佐蓋美武五部落(今佐蓋曼瑪鄉)世襲土官、佐蓋五部落總首領《甘南文史資料 第11輯 甘南藏族部落概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4,第221-222頁。民國31年(1942年)5月30日襲職。甘肅省夏河縣人,民國36年當選甘肅省藏民選出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和黃正清之女玉貞完婚(後離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世傑 · 查看更多 »

楊繼繩

楊繼繩()湖北省浠水縣人,新華社退休高級記者、教授、曾任《炎黃春秋》雜誌副社長,現居北京王永亮 蓝澜,,人民网,查看日期2010年9月19日,已婚並有一子一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繼繩 · 查看更多 »

楊聯源

楊聯源(),劇作家,大專文化,原漳州市薌劇團團長、廣東潮劇院副院長,政治面貌是中國共產黨。 他在漳州出世,在福建藝術學校學習編劇專業,1988年起任漳州市薌劇團團長職務,1997年起任廣東潮劇院副院長職務,2002年因病在汕頭辭世。 他與方朝暉合作的薌劇(歌仔戲)現代戲《戲魂》劇本1992年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第2屆文華獎的文華劇作獎,是史上第1部得到文華劇作獎的歌仔戲,同時是20世紀惟1的1部(21世紀有曾學文編寫的現代戲《邵江海》。 《戲魂》得到第2屆文華獎的文華新劇目獎,是史上第1部,同時是到現在僅有的1部得到文華新劇目獎的薌劇(歌仔戲)。 潮劇作品有《羅衫奇案》等。 Category:中國作家 Category:中國劇作家 Category:潮剧剧作家 Category:楊姓.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聯源 · 查看更多 »

楊靜仁

楊靜仁(),回族,甘肅蘭州人。中国共产党前領導人,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筹备会和成立会的副主任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靜仁 · 查看更多 »

楊梅烏逕戰鬥

楊梅烏逕戰鬥發生於1932年7月6日-10日,地點則是在中國粵北南雄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梅烏逕戰鬥 · 查看更多 »

楊業功

楊業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第52基地原司令員。1963年8月於湖北省應城市入伍,1966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戰士、班長、排長、參謀、作訓處長、旅長,基地副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等職。 先后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2003年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2004年7月因積勞成疾病逝。 擔任第52基地司令員期間,與黨委们精心謀劃,精心組織,部隊力量建設、戰場建設、軍事訓練、人才培養和裝備配套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部隊戰鬥力得到快速提高。對導彈部隊事業執著追求,工作扎實深入,每年有100多天到部隊檢查指導,每個新建陣地都是親自勘察、選點,所有點位都熟記於心。即使在病重期間仍然牽挂部隊建設,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楊業功生平事跡經中央各大新聞媒體廣泛報導後,引起社會強烈共鳴。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追授楊業功「忠誠履行使命的模範指揮員」榮譽稱號。其畫像與張思德、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雷鋒、蘇寧、李向群等7名英模畫像並列懸掛在各連級單位俱樂部。楊業功還榮獲感動中國2005年十大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業功 · 查看更多 »

楊憲宏

楊憲宏(),臺灣彰化縣人,記者、資深媒體人、人權活動家,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是呂秀蓮重要幕僚,現為中央廣播電台第五屆常務董事兼節目《為人民服務-楊憲宏時間》節目主持人、電視政論節目常邀訪來賓。.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憲宏 · 查看更多 »

楊慕琦

楊慕琦爵士,GCMG,KStJ(Sir Mark Aitchison Young,),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09年至1928年間於錫蘭任職,官至首席助理輔政司兼錫蘭行政局秘書,後來先後於塞拉利昂及巴勒斯坦託管地服務,期間曾任塞拉利昂護督及署任巴勒斯坦高級專員。楊慕琦自1933年至1938年任巴巴多斯總督,1938年至1941年任坦噶尼喀地區總督,兩段總督任內以推行改革著稱,獲得英政府肯定。 楊慕琦爵士在1941年獲任命為第21任香港總督,並於9月就任,但三個月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進軍香港,爆發香港保衛戰。幾經奮力抵抗後,楊慕琦在1941年12月25日「黑色聖誕節」向日軍無條件投降,淪為戰俘。他在戰時先後被監禁於香港半島酒店、台灣及滿州國的瀋陽,後期受盡非人折磨。大戰在1945年8月結束後,楊慕琦沒有立即復任港督,而香港事務則暫由軍政府打理,直到他於翌年5月復任為止。 戰後楊慕琦爵士試圖在香港推行稱之為「楊慕琦計劃」的政治改革,計劃成立民選市議會下放政府權力,但礙於地區局勢及其他客觀條件所限,他復任僅一年而於1947年5月退休後,有關改革未獲繼任港督葛量洪爵士支持,使改善陷入停頓狀態,後來更以流產告終,此後香港長時間也再沒推行重大政治改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慕琦 · 查看更多 »

楊慕琦計劃

楊慕琦計劃(英文:The Young Plan)是指在1946年由時任香港總督楊慕琦對於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提出的一個未能實現的政治制度改革方案。 有說法認為,該方案最終因為遭中國共產黨威脅及阻撓、世界格局变化等因素而未實現貝加爾,, 《思想香港》第三期〈自治.運動.本土〉, 2014年2月毛來由,, 輔仁媒體, 2014-1-11毛來由,, 輔仁媒體, 2015-2-22, 852郵報, 2014-10-28tsingsuihk(程水),, 香港獨立媒體, 2014-3-29,然而歷史學家指出英國官員經常以「中國不會容忍任何民主改革」為託詞而不在香港推行民主改革,又認為「由外籍人組成的殖民地政府,與以華人為主的商界精英串通一氣,致力保存遺留自上世紀的殖民地政治體制,連最溫和的改革都要扼殺」。接任楊慕琦的第22任香港總督葛量洪認為楊慕琦的改革並非必要,又指出:「香港和其他殖民地不同,因為香港永遠不可能獨立(當時的英屬香港實行資本主義,中國則為共產主義國家,一旦屬於資本主義陣營的香港獨立,中國必定會對其滲透共產主義思想,甚至以武力入侵香港,單憑香港的防務,是沒有可能抵禦到中國),它要麼繼續是英國的殖民地,要麼被中國收回,成為廣東省的一部分」。歷史學家高馬可認為葛量洪須要為扼殺楊慕琦的改革負上很大的責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慕琦計劃 · 查看更多 »

楊智淵

楊智淵(),台中市人、國民陣線運動等社會運動推動者。活躍各社會抗爭活動,如919嗆馬大遊行、野草莓學運及中興大學嗆胡事件等。.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楊智淵 · 查看更多 »

楓香樹戰鬥

楓香樹戰鬥發生於1933年3月24日-4月1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政府领导下的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楓香樹戰鬥 · 查看更多 »

樂平戰鬥

樂平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12日至7月2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樂平戰鬥 · 查看更多 »

機要秘書

機要秘書(Confidential Secretary)是指在政黨、政治、軍事單位,從事機密文件、電報的翻譯、處理及保管的秘書人員。企業的機要秘書一般為資深人員擔任,通常僅針對高階主管個人提供服務,除了執行主管所交付的命令之外,還要處理與主管相關的行政事務。.

新!!: 中國共產黨和機要秘書 · 查看更多 »

橡皮圖章 (政治)

橡皮图章(Rubber stamp),又译橡皮印章,是一种政治比喻,用来指代某些虽然在法律上被赋予很大的权力(Power),但实际上却只有很小的权力的人或机构。这些人或者机构几乎甚至根本不会也不能否决那些需要其批准的提案。 橡皮图章这个词语本身来自于社会中上级行政人员或雇主授权下级行政人员或雇员在某些文件上签署前者名称时的一种普遍做法:将需要经常被用来处理日常公文的上级行政人员或雇主的签名做成橡皮图章并予以下级使用。因此,当这个词作为政治比喻时,便具有这样的喻意:虽然“盖章人”对于“盖章”行为有义务进行个人调查或深思熟虑从而做出抉择,但实际上却只是像个“橡皮图章”一样不假思索的“盖”了上去。 专政政体的立法机关便是一种常见的橡皮图章。其只会一味的通过法令,而这种过程本身一般更多的是为了营造出表面上合法性与专政和谐统一的假象,而并非因为该立法机关具有相对应的权力。 历史学家爱德华·埃利斯称这种立法机关为“玩偶议会(toy parliament)”,并指出奥斯曼帝国的第三十四届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在任时期的土耳其议会只是单纯的作为安抚欧洲诸强的“橡皮图章”。BBC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面上是一个由近三千人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而实际上只是中国共产党的“橡皮图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會和统一战线组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因爲是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在投票結果通常以絕對多數獲得通過,所以常被戲稱爲「橡皮圖章」和「政治花瓶」。 瑞典国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在任期间(1751-1771),权力仅次于国王的庄园议会(Riksdag of the Estates)使用一个刻着名字的图章来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这些文件有时甚至违背作为当时绝对君主的在任国王的意愿。 中华民国在北洋政府期间,国会仅是政权机关,不论北洋政府及护法军政府均借国会代表自身政权,如孙中山成立军政府时,把国会议员南迁广州,以确立他在全中华民国政权的代表性。因此,段祺瑞另组安福国会。在国民政府和宪政动员戡乱时期,因迫于战争需要,国民大会和立法院的任期不受限制(又称万年国会),以维持法律统治秩序。直至1991年万年国会结束,過去国会与立法院的权力受到中国国民党及领导人制约,漸被批评为“橡皮图章”。 与专政政体相反,在君主立宪政体中,尽管君主具有客观的保留权力(Reserve power)或否决议会决定的权力,但实际上其只是议会的“橡皮图章”。在议会共和制政体的国家,比如印度共和国和爱尔兰共和国,其总统也经常被描述为“橡皮图章”。.

新!!: 中國共產黨和橡皮圖章 (政治) · 查看更多 »

橫峰葛源戰鬥

橫峰葛源戰鬥發生於1932年10月2日-2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橫峰葛源戰鬥 · 查看更多 »

次旺平措

次旺平措,藏族人,1995年參加工作,於北京國際關係學院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畢業,有大學本科學歷及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其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後在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办公厅、农村青年工作部及社会工作部的筹备组工作,曾于2007年至2010年期間援藏,任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并曾任共青团农村青年工作部和社会工作部部長,2016年12月任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次旺平措 · 查看更多 »

欧广源

歐廣源(),廣東佛山人,1974年5月參加工作,196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學歷省委黨校大專(省委黨校黨政幹部函授大專班)。曾任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歐廣源1967年在順德縣陳村公社務農,任大隊黨支部副書記;1974年後,历任顺德县陈村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县委常委、副县长、縣委書記;1989年任佛山市委常委、秘書長,市委副書記;1992年任佛山市委書記;1993年後,任省委常委、副省長;2001年任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2002年至2007年任省委副書記;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2008年1月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13年3月16日,獲委任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 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第十四屆、十五屆、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欧广源 · 查看更多 »

正广和汽水厂

正广和汽水厂,是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之一,位於中國上海市通北路400號。正广和汽水厂由英國商人在1892年建立,在1921年遷至現址(一說為1923年遷廠,1935年竣工)。在1930年代,該廠是中國最大的汽水廠,其商標在中國沿海地區非常知名,並幾乎完全控制中國的汽水銷售,被形容為「汽水大王」。抗日戰爭期間,汽水廠被日本商家佔領,廠房損壞嚴重,難以維持生產;戰後,汽水廠與華商建立合作關係,得以恢復生產。中國共產黨控制上海後,正廣和汽水廠在1954年7月由上海市地方工業局代管,易名為正廣和汽水公司,其後在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而更名為上海汽水廠,直至1992年(一說為1997年)才恢復原名。汽水廠的產品在改革開放初期仍然具知名度,但在1980年代後期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普及程度和經濟效益出現驟降。正廣和後來改為生產飲用水,在2012年成為梅林股份的業務板塊之一。正廣和汽水廠在1999年獲列入第三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並在2004年列入第一批杨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正广和汽水厂 · 查看更多 »

武連元

武連元(),回族,吉林長春人。東北工學院自動控制系自動化專業畢業,大學學歷。1960年2月參加工作,高級工程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武連元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武汉市 · 查看更多 »

武昌市

武昌市,是中华民国時期湖北省的一个省辖市,成立于1946年,面积约66平方公里,人口约31万,全市设8个区:中山、邻湖、首义、武胜、武泰、长春、雄楚、挹江。 武昌市曾经是辛亥革命的发源地。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市爆发,随即成立湖北军政府,立即引爆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大潮。1939年前的一段时间,武昌市曾经是中华民国首都。 1949年5月15日,中华民国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司令長官白崇禧乘飛機離开武漢。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漢口市區;次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分別進入武昌市區和漢陽縣。至此,武漢三鎮均由解放軍接管。22日,中國共產黨成立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國共產黨武漢市委員會成立,合武昌市、漢口市和漢陽縣城為武漢市,由中央直轄。.

新!!: 中國共產黨和武昌市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革命論

殖民地革命論為列寧於1917年的十月革命之前提出的「社會主義革命與民族自決權」的理論構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殖民地革命論 · 查看更多 »

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香港从1841年起成为英国殖民地,到1997年主權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156年期间曾出現多次政治制度改革,對香港的整體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殖民地時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 · 查看更多 »

毕业歌

《毕业歌》,是1934年中國電影《》的主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此歌曲以青年學生為對象,表達了當時青年的愛國激情,在社會上引起了熱烈的反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毕业歌 · 查看更多 »

毛姓

毛姓,漢姓之一,出自於周朝姬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06。2007年毛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排名第87。.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姓 · 查看更多 »

毛小平

毛小平(),江苏武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小平 · 查看更多 »

毛岸青

毛岸青(),初名永寿,譜名遠義,字岸青,以字行。参见《毛泽东的翻译师哲眼中的高层人物·毛泽东和他的爱子岸青和岸英》,人民出版社,2005年湖南湘潭人,生於長沙市,毛澤東與其第二位妻子楊開慧的次子,患有精神疾病,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毛岸青之兄毛岸英1950年11月下旬參與朝鲜战争陣亡後,毛岸青是毛澤東唯一在世的兒子,直至其於2007年去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岸青 · 查看更多 »

毛人凤

毛人凤(),字齐五,浙江省江山縣(今浙江省江山市)人,中華民國陸軍上將,軍統局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人凤 · 查看更多 »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為時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醫療小組主要成员李志绥所寫的回憶錄。回忆录详细地记录了李志绥從1954年作为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开始,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时的资料。书中指出毛泽东的私生活极为荒唐,以及描绘出一些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的负面形象。非中共的媒體與學者一般認為,本書內容與已知史實一致,應當可信。同时期与李志綏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數位人士对该书内容作出批驳,认为书中充满伪造、扭曲的虚假内容和观点。 本书原稿是中文,由前底特律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戴鴻超英譯,由中国问题专家黎安友作序,石文安(Anne F. Thurston)助理編輯,1994年由蓝灯书屋出版英文版。在《李志绥:毛泽东的私人医生回忆录》的英文版封面上,石文安的身份是助理编辑,但是,她自己认为这是她的再创造,助理编辑不符合她对本书的贡献,她也因此与原作者李志绥发生争执。石文安与李志绥因为书的关系,接触了四年。虽然对李志绥有些认识上的保留,但是她说,她相信回忆录的真实性。 中文版從英文版翻譯,1994年由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因為内容极为敏感,所以在中国大陆一直被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 · 查看更多 »

毛澤東崇拜

毛澤東崇拜或毛崇拜(Mao Cult)指對中國共產黨首任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的個人崇拜現象,是中國20世紀中後半葉的準宗教運動。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的宗教活力及活動都被引導至毛澤東崇拜。毛崇拜的具體實踐包括著毛裝、別毛徽、讀《毛語錄》、跳忠字舞等活動。毛崇拜最早是從延安整風開始確立毛的最高地位,並將毛的思想寫進黨章作為中共黨員必學的理論根本。毛崇拜是文化大革命的一种表達形式,是毛澤東用來對抗反對者的手段。在毛死后,毛崇拜仍以商品的形式出現在消费文化活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崇拜 · 查看更多 »

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

《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是歷史學家馮客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1958-1962年大飢荒的書。2010年出版英文版《Mao's Great Famine: The History of China's Most Devastating Catastrophe, 1958-1962》, 2011年出版中譯本《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 馮客根據對最近解密的中國省、縣、市檔案四年的研究,支持中國大飢荒非正常死亡人數的估計“至少”4千5百萬人。馮客形容大飢荒是“中國歷史上最糟糕的災難,也是有史以來最糟之一”。 本書於2011年榮獲塞繆爾·約翰遜獎。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系主任黎安友認為本書是「目前對中國大飢荒最詳細的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 · 查看更多 »

民主史

民主的歷史要追溯至史前的時期,以及民主在17世紀的重新出現,並不斷發展直至今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史 · 查看更多 »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Democratic Alliance for the Betterment and Progress of Hong Kong),簡稱民建聯(DAB),前稱民主建港聯盟,是一個香港建制派政黨。民建聯立場為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同時爭取基層、中產和商界的支持,在此方面與另一建制派政黨工聯會有別。民建聯與中國共產黨關係密切,大部分立場與中共中央一致。該黨被民主派人士稱為保皇黨。 前任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為創黨主席。.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建港協進聯盟 · 查看更多 »

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democratic centralism)是列宁提倡的一种进行决策的组织原则。冷战时期,曾经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广泛实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集中制 · 查看更多 »

民主集權制

民主集權制,由中國國民黨提出的術語,為中國國民黨的組織原則。最初源自列寧提出的民主集中制,歷經孫中山及蔣中正的詮釋和應用,早期國民黨和共產黨對组织原则的解释基本相似,但有不同俄文汉译,国民党未把民主集權制寫入党章,只曾在决议案中,明文要求「民主主义的集权」。.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集權制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民主派

民主派(Democrats)字面意思是支持民主制度的人士,而其對應英文Democrat可指支持民主制度的人士,或民主党人、民主党党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派 · 查看更多 »

民主派 (香港)

民主派(Pro-democracy camp),亦稱為反對派,為香港的一個政治意識形態陣營,與建制派在政治立場方面不合,但在某些經濟議題上持有相同意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派 (香港) · 查看更多 »

民主派 (澳門)

民主派(Pro-democracy camp),又称開放陣營,泛指支持澳門推行民主及雙普選的政治人物、組織及部分政團,是澳門的一大政治勢力。中國大陸媒體稱呼民主派團體時則加上引號;对应地,民主派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派 (澳門) · 查看更多 »

民主救港力量

民主救港力量簡稱「民救力」,是香港的一個政治團體,組成人士作風較為激進,包含香港政界、社運界、中國流亡香港民運份子,主要成員有楊少群、柳玉成、曾健成、程樂蓀等。值得注意的是,此組織不是由民主倒董力量改組而成,因為絕大部份倒董成員,如劉慧卿、鄭家富、張超雄及陳偉業等,均沒有加入。但民主救港力量的主要成員,俱為民主倒董力量解散後決意成立而加入的原成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主救港力量 · 查看更多 »

民國無雙

《民國無雙》是一款以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軍閥競逐、抗日戰爭、國共内戰為背景的免費回合制策略游戏。遊戲的概念源自於DOS平臺上的「大時代的故事」。民國無雙的作者希望復刻大時代的故事,並打造一個允許玩家將遊戲客製化的遊戲引擎。 2010年7月,《民國無雙》發行第一個正式版本1.0版。遊戲的劇本由香港遊戲工程師鄭立與中華民國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生張承洲合作編寫。遊戲發佈一個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便以「嚴重影響國家文化安全」為由將《民國無雙》查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國無雙 · 查看更多 »

民国时期

中華民國時期,簡稱民国时期或民国。该詞彙在兩岸语境中的含义不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国时期 · 查看更多 »

民眾日報

民眾日報(英文:The Commons Daily)創立於1950年,為台灣的綜合性日報,與《台灣時報》、《台灣新聞報》並稱「南台灣三大報」,總社設在高雄市三民區。《民眾日報》1950年由李瑞標創立於基隆市,由於資金不穩,屢傳易主。1953年,《民眾日報》受到基隆市政府控告,發生過經營權和發行權的爭奪事件,之後由李哲朗出任董事長,並於1978年將報社總部遷往高雄市,成立「民眾日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眾日報 · 查看更多 »

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

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是一個香港的壓力團體,於2012年7月成立,目的為反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12年9月推行獨立成科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由學民思潮、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及教協領導。.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間反對國民教育科大聯盟 · 查看更多 »

民族主義

民族主義(Nationalism),亦稱國族主義或國民主義,為包含民族、人種與國家三種認同在內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者(Nationalist)主張在(各民族和人种)意識形態相互認同前提条件下以拥有相同国籍的民族共同體為人類群體生活之「基本單位」,以作為形塑特定文化與政治主張之理念基礎。具體的說,其主張為:民族為「國家存續之唯一合法基礎」,以及「各民族有自決建國之權」。過去民族主義大多強調民族共同體,而最近則著重於由國家或政府陳述的文化或政治共同體。 民族主義亦特指民族獨立運動之意識型態,即以民族之名義作出文化與政治主張,如今通常用以敘述英格蘭;民族主義也同時被稱為凝聚民族共同體的學說。民族主義的兩種度量標準(與相異的方法論)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之《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以及之《民族主義:現代化五途》(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民族主義者以明確的準則為基礎界定民族,以自其他民族區別,並據以判定「孰為民族之一員」。其準則可包含共同的語言、文化以及價值取向。民族之「認同」與以上兩者以及族群上之「歸屬感」皆有相關。民族主義者視民族性為排他且非自主,也就是不像其他自主性團體般可自由加入。 在十九世紀之前人們有鄉土性、區域性、文化價值或宗教性的效忠,但無現代國家觀念;直到以民族主義的國家概念興起後,徹底改變了現代國家的結構主流。 十九世紀後,因民族國家已成為國家結構的主流,民族主義對世界歷史和地緣政治影響巨大。世界上绝大多數人口都生活在──至少是名義上的──民族國家之中,民族國家之目的在確保民族存續,保持身份認同,並提供民族文化與社會性格可支配的地域。民族國家大多訴諸文化與歷史神話以自證其存續與「合法性」(legitimacy)。 民族主義者認可「非民族國家」的存在,其實,早期的民族主義運動往往是針對帝國,諸如奧匈帝國之類。梵蒂岡是為了天主教会的領導權,而非民族,所存在的主權國家;而伊斯蘭教徒尋求於全球各地所建立的哈里發為另一個非民族國家的例子。 具民族認同,並以民族國家為合法性基礎的任何人皆可稱之為「民族主義者」。依此理念,大多數成年人皆為「消極性的民族主義者」。然而,如今所謂之「民族主義」一詞涉及以政治活動(或涉及軍事)支持民族主義者的主張,其中或包含分離主義、民族統一主義以及軍國主義,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包含「種族清洗」。政治學上(以及媒體)傾向注意這些極端類型的民族主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民族主義 · 查看更多 »

江姓

江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41位。根据2007年中国公安部的统计,江姓人口在中国大陆排名第74位。在台灣,江姓是第二十五大姓。.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江姓 · 查看更多 »

江定仙

江定仙(),中國音乐教育家、学院派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也曾擔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通過融合中國民樂和西方音樂的技法,為許多中國民樂譜曲,推動了中國民樂的發展。.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江定仙 · 查看更多 »

江平 (学者)

江平(),生于大连,祖籍浙江宁波,是中国著名民法学者,有“民法泰斗”之称,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江平 (学者) · 查看更多 »

江青

江青(),中国现代政治人物、演员、文艺理论家、摄影家、共产主义者。本名李進孩、李雲鶴,生于山东诸城,是毛泽东的第四任妻子(毛为其第三任丈夫),“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共產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四人幫”之首。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年輕時從事戏剧和电影表演;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去延安,後與中共領袖毛澤東結婚(结婚时毛泽东尚未与妻子贺子珍办理离婚手续)。19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毛泽东的默许下開始活躍於中國政治舞臺,与姚文元、王洪文、张春桥并称“四人帮”。1976年在毛澤東病逝後被中央政治局抓扣审查,1977年7月被开除党籍。1981年被公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保外就医期间于1991年5月14日自殺身亡。 其藝名江青并非毛澤東取自唐代著名詩人錢起《湘靈鼓瑟》最後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而是早在奔赴延安之初已经起好。在此之前江青的艺名为“藍蘋”,改名“青”意味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江青 · 查看更多 »

江腾蛟

江腾蛟(),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江腾蛟 · 查看更多 »

江澤民訪港

江澤民訪問香港是指中國共產黨前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江澤民任內曾經四次訪問香港,分別在1997年、1998年、2001年和2002年。江澤民第一次訪問香港是在1997年6月,與國務院總理李鵬、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等人一起見證香港主權移交。江澤民第二次訪問香港是在1998年6月,出席慶祝香港回歸一周年慶典活動,期間又與副總理兼外長錢其琛及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等人主持赤臘角香港國際機場的揭幕儀式。江澤民第三次訪問香港是在2001年5月,出席在香港舉行的「財富全球論壇」。江澤民第四次訪問香港是在2002年6月,出席慶祝香港回歸五周年慶典活動暨第二屆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職典禮。.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江澤民訪港 · 查看更多 »

汝城戰鬥

汝城戰鬥發生於1932年5月12-2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湘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 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國民革命軍於13日佔領汝城,紅軍分向文英及井岡山退守|.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汝城戰鬥 · 查看更多 »

汪光焘

汪光焘(),出生于上海,籍贯安徽休宁,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部長,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汪光焘 · 查看更多 »

汪精卫

汪兆銘,表字季新,別號精卫(亦為其筆名),歷史多沿用其號,稱其汪精衛,中國近代政治人物、革命家,是中華民國開國元勳。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清末秀才、官費留學生,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青年時曾經參與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1910年,因為謀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敗被捕。本应处死,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身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早年擔任孫文的秘書及文膽,孫文逝世後,歷任國民政府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及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直到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仍然是蔣中正主要政治對手之一,後來主張对日求和,與日本合作,建立以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为名的傀儡政权。.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汪精卫 · 查看更多 »

汪洋中的一條船 (電影)

是依據台灣作家鄭豐喜所撰寫的自傳《汪洋中的一條船》改編的電影。上映前,因為劇本版權問題,讓拍攝進度有所延宕;後來經由中央電影公司總經理梅長齡與鄭豐喜遺孀吳繼釗相談協議後,正式簽訂拍攝版權合約。 上映後,旋即造成盛況空前的轟動,無人不知此部家喻戶曉的影片,觀眾皆無不動容落淚,創下極高的賣座紀錄。.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汪洋中的一條船 (電影) · 查看更多 »

汪明荃

汪明荃博士(Dr.Liza Wang;),生於江苏崇明县(于1958年划归上海),资深实力派影視女艺人,無綫電視(TVB)四大「鎮台之寶」之首,因地位崇高而被號阿姐、汪阿姐、Liza姐,是華人世界裡知名度高和受歡迎的影視及粵劇演員和節目主持人之一。 1967年加入麗的映聲(亞洲電視前身),1971年轉投無綫電視(TVB),是70年代無綫首席女演員及當家花旦,在70–80年代演出多部著名劇作;政治方面,她曾任第七、八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广东地区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國政協委员,現任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榮譽主席和八和會館主席,亦是無綫電視代理人合約女藝員,主要擔任大型節目的司儀,在無綫電視具有崇高地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汪明荃 · 查看更多 »

汉字简化

汉字简化是通過減省筆畫等方式對漢字規範字的字形所進行的改造。林玟萱.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汉字简化 · 查看更多 »

汉阳县

汉阳县,中国旧县名。大致是今天武汉市汉阳区和蔡甸区等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汉阳县 · 查看更多 »

汉族

漢族,是生活在東亞地區的一個民族,種族上屬於東亞黃種人,是數個現代國家和地區的主体民族。佔中国大陆人口《中華文明起源和民族問題的論辯》漢民族形成問題的爭鳴 第129頁92%,佔臺灣人口97%,佔新加坡人口74%,佔馬來西亞人口23.4%。漢族在世界各地皆有分佈,總人口约为13.9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0%或五分之一,目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作為民族的称呼,是在中国的国家形成和发展中确立的。中國上古史學專家許倬雲認為,魏晋南北朝以后,“华夏人”开始出现“汉人”自称谓,在此之前,“汉人”、“汉民”多为周边国家对汉朝国民的称呼見p.33, p.67 。漢族自稱“漢人”,其他民族称之“唐人”、“華人”、“秦人”、“桃花石”。 19世纪末開始用「汉族」一詞做為漢民族的稱呼,受漢民族主義和共產主义運動等多重影响,这一称呼逐步广泛使用,并于官方固定下来,在此之前,“華夏”(起源於中國黄河中下流域的遠古部落名稱)較常被使用為漢民族的別稱,民族政治认同根据时间与空间的不同,对華夏、汉人的定义都具有差异。汉族被西方學者視為中國的主體民族。 另外,中國古代没有现代称谓“民族”而加“族”的概念,但不等于当时没有漢族这一民族,用于民族之间区别的“满”、“蒙”、“汉”,都是古代的民族概念,故现代学界尤其史学界称历史上的汉人为汉族。 漢族自古以來就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九州」,同時認為非漢民族主要聚居地區在九州之外或“漢地”,而非漢民族稱呼漢族主要聚居地區為「漢地」。 漢族通常被认为是上古传说炎帝(或神农氏)与黃帝(或轩辕氏)两个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及“炎黃裔胄”皆曾被中國國民党及中國共產黨用來做為“汉族”的代称或另稱。 漢族之內因地域、語言、文化及社會多樣性上可分出不少漢族民系;根據復旦大學的基因研究對照歷史遷移記錄,漢民族的擴張主因是歷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動:在西晉以前漢族人口主要分佈於中国北方,隨後北方人口因永嘉之禍大舉向南遷徙,歷史上汉族由北往南的大規模移動也改變了南北人口分佈密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汉族 · 查看更多 »

沪宁铁路

沪宁铁路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国直轄市上海市通往江苏省省会南京市的曾经的一条铁路。東接滬杭鐵路,西接津浦鐵路、寧銅鐵路等。在1928年至1949年因南京是中华民国首都,曾被稱為「京滬鐵路」。沪宁铁路由上海站起至南京西站全长307公里。是上海通往北方各省之交通幹線。沪宁铁路現為京滬鐵路的一段,线路自2007年起併入京滬線后改称“京滬铁路滬寧段”。目前已经建成设计时速达350KM/H的滬寧城际鐵路,以及京沪高速铁路沪宁段,以缓解京滬铁路滬寧段运输压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沪宁铁路 · 查看更多 »

河蟹 (網路用語)

河蟹是「和諧」的普通話諧音,出自并经常出现在中國网络上的网络语言。中國共產黨推行“和谐社会”政策,在屏蔽色情暴力信息的同时,亦把不利于中国共产党統治的信息,以破壞社会和谐稳定為由强行移除或屏蔽,例如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在绿坝-花季护航的数据库中,要求屏蔽的政治信息近六倍于色情暴力信息。 電影中若出現政治敏感之處,例如出現禁忌中華民國國旗,亦會被「和諧」。 在中国的部分論壇,“和諧”一词本身已成为被封禁的关键词。为了绕过这一屏蔽,網民以“河蟹”或者其他谐音代替。网民还在字与字之间添加标点符号、使用汉语拼音、拆字、使用繁体字的手段,减少被“河蟹”的機率。同时,明朝时期用以讽刺严嵩的民歌《京师人为严嵩语》“但将冷眼观螃蟹,看尔横行到几时”,文中“螃蟹”也被改為“河蟹”,而于网络上流行。中国網民就以「河蟹」一詞代指封鎖、掩盖負面消息、控制新闻和言论自由以及屏蔽少量非文明用語的行為,同时也有螃蟹“‘横行’(語帶双关)霸道”的意思。“水产”有时意思和「河蟹」相同。河蟹亦有逮捕之义,如河蟹你(類似神隱),指中國用有关部门等相关權力将一些會因公職(如律師)和盤透露出真相,或當局不想公布的信息公布出来的人抓捕定罪。.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河蟹 (網路用語) · 查看更多 »

沈大伟

沈大伟(David Shambaugh,),美国知名的中国与亚洲事务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中国政策研究项目主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沈大伟 · 查看更多 »

沈之岳

沈之岳(),生於浙江省仙居縣下閣鄉西陸村。1964年在台灣組建調查局,擔任調查局首任局長,被稱為「調查局之父」。.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沈之岳 · 查看更多 »

沈之瑜

沈之瑜(),本名茹志成,浙江杭州人。就讀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西洋畫系,師從近代著名書畫家劉海粟先生,1935年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1960年任該校副校長。沈之瑜於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武漢市礄口區圖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沈之瑜 · 查看更多 »

沈石溪

沈石溪,自稱沈一鸣,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慈溪市。现为中國共產黨党员,职称文学创作2级,任中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专业作家。 1969年初中毕业赴西双版纳插队,插队期间学会捉鱼、盖房、犁田、栽秧,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活经验。他作过水电站民工、山村男教师,在云南边疆生活了18年。1975年应征入伍,担任过宣传股长。1984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92年调任成都军区创作室。80年代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第一篇动物小说是《象群出没的山谷》,发表于1980年的《儿童文学》杂志。现在他已经出版500多万字的作品。1997年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与沈石溪签约,以6位数的价码买断沈石溪未来十年动物小说的出版权,并出版了囊括沈石溪前期所有动物小说的《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文集》十卷本。 沈石溪的作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沈石溪 · 查看更多 »

沈鎮南資匪案

沈鎮南資匪案,是發生於1950年台灣的白色恐怖案件,臺灣省保安司令部指控台灣糖業公司總經理沈鎮南等多人与中國共產黨存在联系,并从事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該案件導致台灣糖業公司總經理沈鎮南與人事室主任林良桐被槍決,史國英、洪子瑜等十餘人遭判刑或感訓,員工共六十多人被捕。該案件於2002年平反,恢復名譽。 國史館在2009年11月出版戰後臺灣政治案件-沈鎮南案史料彙編(二),2013年北京西山無名英雄廣場將沈鎮南名字列入在台灣被處決的「隱避戰線烈士」之列。.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沈鎮南資匪案 · 查看更多 »

沈昌煥

沈昌煥(),祖籍江苏苏州吴县,生于江苏嘉定,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著名外交官,有「外交教父」之稱。.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沈昌煥 · 查看更多 »

沔陽戰鬥

沔陽戰鬥發生於1932年6月5日-7月7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沔陽戰鬥 · 查看更多 »

沙頭角槍戰

沙頭角槍戰於1967年7月8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4時15分在英屬香港邊境禁區沙頭角發生,一群武裝中国民兵非法越境並與香港警察爆發槍戰,事件共造成6死20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沙頭角槍戰 · 查看更多 »

泰國共產黨

泰國共產黨(พรรคคอมมิวนิสต์แห่ง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是1942年至1990年代初泰國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1942年12月1日,泰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960年代,泰國共產黨不斷扩展势力。到了1970年代,泰國成為東南亞左翼分子第二大的活動區域,僅次於越南。 1965年,泰共開始對泰國政府展開游擊戰。雖然內部遭受嚴重分歧,在政治高峰期仍估計已至少有400萬人,軍事高峰期亦擁有約一萬四千餘人,主要影響泰國東北部的依善地區(Isan)、北部的泰國高地(Thai highlands)和南部地區,甚至形成國中國的局面。Heaton, William R. in Asian Survey, Vol.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泰國共產黨 · 查看更多 »

泰緬孤軍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泰緬孤軍 · 查看更多 »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Fascism;Faschismus;民國初年又譯作棒喝主義),字源為束棒(法西斯,一種古羅馬的象徵物),是一種極致國家民族主義的政治運動,強調民族復興、國家富強、強人主導國家政治、國家專權集中於一黨專政(或一黨獨大配合弱勢並無法取代政府的反對派),對外漸進式侵略,對內剷除或打壓反對聲音,破壞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司法獨立等,缺乏權力制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法西斯意大利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納粹德國)建立法西斯政府後,於二战期間蔓延整個欧洲乃至世界的一套關於創造新民族性及新國民的意識型態及政治宗教。.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法西斯主义 · 查看更多 »

法輪功在香港

法輪功於1996年在香港註冊為「香港法輪大法協會」,學員一直活躍。雖然法輪功於1999年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締,香港的法輪功學員及註冊團體依然受香港法律所保障。 前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1年公開發表對法輪功的負面評論,惟時任政務司司長、後來擔任行政長官的曾蔭權則指出此僅為前者的個人意見。此外,香港前樞機主教陳日君、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和馮智活牧師等一些泛民主派政治領袖則公開支持法輪功。 2012年,被指具有中國共產黨政法委背景的香港青年關愛協會在香港公開鼓吹反對法輪功,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則被質疑與該組織有關係,法輪功方面呼籲梁振英勿配合中共打壓。路透社2014年七一大遊行前夕發表〈香港的靈魂爭奪戰〉特稿指出北京當局近年將影響力伸進港府、媒體及宗教等層面,引爆了香港民怨;分析指出,法輪功學員遭遇香港青年關愛協會鬧場、打人,這類親北京團體是共產黨當局加強箝制香港的一環。香港及北京可靠消息人士指出,與共黨或北京政府有關的個人及組織,在香港的公民及政治生活層面,正在扮演更大角色,影響力已滲透香港的大街小巷、公司企業、媒體、宗教教堂及香港政府機關。 聯合國2013年3月發佈人權報告,關注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惡化,以及香港法輪功學員的活動經常受阻,人權理事會對此表示遺憾,促請港府在訂定和執行政策時,必須確保符合人權公約中對公民享有宗教和表達自由的規定。.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法輪功在香港 · 查看更多 »

法轮功

法輪功又名法輪大法、法輪佛法,是由李洪志于1992年5月在中国吉林省首次公開传出的氣功修煉法Penny, Benjamin, "The Falun Gong, Buddhism and 'Buddhist qigong'", Asian Studies Review (March 2005) Vol 29, pp.35-46.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法轮功 · 查看更多 »

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由李洪志于1992年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法轮功,在中国大陆之外首次传授是在1995年,李洪志受到中国驻法大使邀请,在巴黎举办了一次气功报告会David Ownby, Falun Gong and the Future of China (200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之后几年,李洪志曾在欧美、亚洲和大洋洲讲授法轮功 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缔法轮功之后,大陆有组织的法轮功活动近乎绝迹,而主要转移到海外。Banding after the Ban: the underground Falungong in China, 1999–2011 Tong, James W.著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法轮功在各地的发展及影响 · 查看更多 »

泛綠

泛綠,也稱綠軍、綠營、泛綠軍、泛綠陣營,是與民主進步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政黨、團體、人士之總稱,由於時代力量、台灣團結聯盟的意識型態與民進黨相近,而民進黨黨旗的主要顏色為綠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綠。這種稱法出現在2000年總統選舉產生首次政黨輪替後,原本是媒體的權宜性用法,包括民進黨、台聯、建國黨、自由台灣黨與其支持者,以及台教會、台灣獨立建國聯盟等親民進黨之民間團體,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泛綠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藍。部分2014年後成立的社運型第三勢力政黨因為與具有獨派色彩,或是與民進黨理念相近,而被部分人士劃分為泛綠政黨,例如在2016年台灣總統大選中公開支持時任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的時代力量。 「綠營」所指涉的是一種概略的意識型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被歸類在綠營的各個政黨、社團與個別人物,彼此間的政治理念也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綠營強調台灣本土意識、反共、反對中國民族主義,以及傾向支持台灣獨立,主張台灣正名、台灣優先、台灣民族主義、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等,確保台灣自主於中國之外。經濟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混合思想,文化政策與藍營相較更接近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的混合思想。相對於當今掌控中國政局的中國共產黨所強調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推崇的中國民族主義,泛綠陣營強調台灣自由、民主、法治等價值。綠營所包含的範圍較主張台獨運動的人士更廣泛,因此無法與台灣社會所稱的「獨派」畫上等號。統派人士指責泛綠陣營妨礙兩岸統一,並批評綠營的行為和作風。 綠營或藍營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而有「深綠」、「淺綠」之分,此一概念經廣泛引申包含「綠委」(泛綠陣營之立法委員,或直指民進黨籍之立法委員)、「綠營支持者」、「綠營群眾」、「綠皮藍骨」(指擁有綠營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藍者)等用法。 此外,台灣的綠黨社會民主黨聯盟承襲國際間綠黨運動的環保主張,與泛綠陣營訴求相近,因此民進黨2016年在艱困選區(國民黨具優勢的單一選區)禮讓綠社盟的情形出現。 另外前總統李登輝卸任並離開國民黨後,政治思想偏向強調台灣主體意識,並在台灣團結聯盟等政治組織上有一定的影響力,也成為台灣本土化運動重要的推動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泛綠 · 查看更多 »

泛藍

泛藍,也稱藍軍、藍營、泛藍陣營,是對中國國民黨意識型態相近的各種團體之總稱,目前包含中國國民黨、新黨。 「泛藍」這個詞彙用於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之後的台灣政壇,最初是由新黨元老高新武所發明的名詞,後由同黨籍的謝啟大在媒體大力宣傳,指稱中國國民黨以及由其分裂產生的新黨與親民黨(2000年至2012年屬於泛藍);新黨、親民黨皆源自國民黨且意識形態皆與國民黨相近,所源出的中國國民黨黨旗主要顏色為藍色,因此媒體權宜性地統稱之為泛藍。後來被各界廣為接受使用,並擴大及於上述三黨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場相近的民間團體,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義詞為「泛國民黨」,泛藍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泛綠。 泛藍是一種概略的政治意識形態,而非嚴謹具體的政治主張。個別政黨、社團與個人之間的實際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異。大體而言,泛藍陣營與泛綠政見相左,共同的主張為反對台灣獨立、宣揚三民主義、強調中華文化傳承。 大多數泛藍強調「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捍衛中華民國、以及提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本土派」也有獨台主張,「統派」則主張一中同表,認為兩岸應簽署和平協議,實現中國的和平統一,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泛藍或泛綠皆非正式的組織,各黨派也不曾實際籌組聯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對統獨問題堅持的程度)而有「深藍」或「正藍」以及「淺藍」或「淡藍」之分,此一概念廣泛引申,「泛藍支持者」、「藍營群眾」、「藍軍」,還有「藍委」泛藍陣營立法委員、或親泛藍的無黨籍及直指中國國民黨籍立法委員,甚至「藍皮綠骨」指曾經或現在擁有泛藍政黨黨籍,但意識型態偏向泛綠者,或與泛綠結盟的人士等之用法。.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泛藍 · 查看更多 »

泛蒙古主義

泛蒙古主義(),起源于一戰前後沙皇俄國為控制外蒙古地區而煽動的一系列“外蒙古獨立”運動;是由沙俄白軍將領提出的一種“將所有漠北蒙古、漠西蒙古、漠南蒙古乃至漠西蒙古在歐洲的移民所居住的土地聯合為一個‘蒙古國’”的構想。該構想僅僅在1920-21年曇花一現,便隨著“外蒙獨立運動”和“內蒙自治運動”的成功,以及蘇聯在其他蒙古族居住區建立加盟共和國而宣告破滅。 冷戰以後,由蒙古國的部分民間人士或民族主義者,“泛蒙古主義”構想的一些主張再次被民族主義政客提出,成為新的“三蒙統一”構想,主張以蒙古國现有版图为中心,認為應將俄羅斯聯邦之布里亞特共和國、图瓦共和国(原中華民國的唐努烏梁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整併成一新的「大蒙古國」的主張。.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泛蒙古主義 · 查看更多 »

泛民主派

泛民主派(Pan-democracy camp),簡稱泛民,是香港傳媒和學者等由2004年起常用的辭彙,廣義指支持香港全面推行民主及普遍選舉的政治人物及組織;當中部分黨派也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推行自由民主的政治改革、結束中國共產黨一黨專政。 縱使民主派支持及推動香港民主發展,但常因街頭抗爭手法、路線、社會及經濟立場的不同而分為多個黨派及團體:包括現今「溫和民主派」(主流民主派)、「激進民主派」(進步民主派),加上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的左派和右派立場的分別,在政治光譜擴闊底下的變化,透過妥協、談判、違法、對抗等不同路線分裂而成,近年更多稱作「泛民主派」或簡稱「泛民」,而親共傳媒則稱之為反對派,中國内地媒體稱呼泛民黨派時會加上引號;同樣,泛民人士稱建制派人士為保皇黨、土共。.

新!!: 中國共產黨和泛民主派 · 查看更多 »

洪奇昌

洪奇昌(),中華民國臺灣省彰化縣人,醫師與政治人物,民主進步黨籍。民主進步黨創黨十八人工作小組成員,為民進黨創黨元老之一。曾連任第一(增額)至第六屆立法委員,前國民大會代表,海基會前董事長。曾長期擔任新潮流系總召集人,與邱義仁、吳乃仁、林濁水並稱為新潮流系四大元老,為新潮流系的創始元老之一。2016年3月底被新潮流系所屬台灣新社會智庫除去會員資格。現任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近年來較多關注兩岸事務,與民進黨內部主流對於兩岸事務發展的見解不同,主張兩岸經貿與交流進一步開放。.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洪奇昌 · 查看更多 »

洪平朗

洪平朗(),生於台灣澎湖縣,台灣政治人物與民意代表,民主進步黨資深黨員,曾任民進黨高雄市黨部執行委員、民進黨高雄市議會黨團總召集人,歷任第三屆國大代表,前任高雄市議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洪平朗 · 查看更多 »

洪幼樵

洪幼樵(),廣東省揭陽縣人,廣州中山大學畢業,抗日軍政大學五分校高幹班,1933年參加共產主義青年團,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黨區委、縣書記、特委,蘇北漣東縣委組織部長。1946年奉華東局調派至台灣協助蔡孝乾成立台灣省工作委員會任宣傳部長,台中地區工作領導。1950年2月16日遭逮捕,1951年4月27日奉准自新,任保密局(中央情報局)匪情研究室研究員,退休後擔任文化大學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教授。.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洪幼樵 · 查看更多 »

洪秀柱

洪秀柱(),中國國民黨籍女性政治人物、教育界人士,生於臺北市,昵称“小辣椒(Chuchu Pepper)”,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中國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立法委員等職,更一度獲得中國國民黨參加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的代表权。目前擔任由她出資成立的中華青雁和平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高中時期便加入中國國民黨,之後依父親期望至中國文化學院法律學系。她畢業後成為國中教師,先後兼任訓導主任與教務主任。她還投入黨務工作,且在1989年經提名而當選成為立法委員。 之後她連任8屆立法委員,主要關注高等教育質量和發展,且支持海峽兩岸關係長期穩定發展。她既是身材娇小,也是口才绝佳犀利直白,所以外号有「政坛小辣椒」,粉丝则自称「辣椒粉」。期間她未跟隨新黨和親民黨離開中國國民黨,而認為應在黨內展開改革。2011年開始,她先後擔任中國國民黨副秘書長和副主席,也曾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考核紀律委員會主任委員。2012年當選成為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位女性立法院副院長。 2015年,受直轄市長及縣市長敗選影響,洪秀柱在黨內重要人士未表態下,正式登記參選、並通過提名選舉門檻,而代表中國國民黨競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隨後在2015年7月19日的中國國民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第3次會議通過提名人案,但因後續爭議發言、「一中同表」主張、海峽兩岸立場和社會支持度下滑,被不少主流國民黨員抵制。最後中國國民黨在2015年10月17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臨時會議以舉手表決廢止提名,成為首位通過黨內初選後、卻被撤銷提名的參選人。 在這之後,洪秀柱參與2016年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過程中出現本土派與非本土派路線爭論,最後以五成六的得票率當選為中國國民黨史上首位通過黨員直選的女性主席。2017年4月9日宣佈參與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競選連任,但最終以第二高票落選,成為首位競選連任失利的正任黨主席(首位連任失利的代理黨主席是2016年落敗的黃敏惠)。.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洪秀柱 · 查看更多 »

洪雪飞

洪雪飞(),女,崑曲、京劇演員,工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國家一級演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洪雪飞 · 查看更多 »

洪湖戰鬥

洪湖戰鬥發生於1932年7月26日-9月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洪湖戰鬥 · 查看更多 »

活摘 (紀錄片)

《活摘》 (Human Harvest)又名《大衛戰紅魔》(Davids and Goliath),是2015年皮博迪獎、2015年AIB國際調查性紀錄片大獎獲獎紀錄片,記述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大衛·喬高和大衛·麥塔斯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的活摘器官及交易進行的獨立調查,揭開其反人類罪行。皮博迪獎評審評論「對錯綜複雜的器官交易及人體來源(human cost)提出強有力的證據,包括對被強迫參與活摘良心犯器官的中國醫生進行訪談。這是對強摘器官移植的惡魔般系統(fiendish)的一項令人毛骨悚然(harrowing)揭露。.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活摘 (紀錄片) · 查看更多 »

洗腦

洗脑或思想控制(brainwashing 或 mind control),透過系統性方法,有意圖地向別人灌輸思想,來符合操縱者的意願,一連串的手法與過程,稱為洗脑。英文「brainwash」意指洗脑,由中文洗脑一詞翻譯而來;沿於上世紀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美國士兵被中国人民志愿军俘虜之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改造,獲救之後回到美國,支持中国共產黨政府,於是美國記者Edward Hunter就用「brainwash」一詞來描述此事。 洗脑經常被應用到政治、宗教、商业活動上。洗腦與宣傳大體方法相同,均是讚揚、推廣某事,不同之處在於,洗腦具有強制持續性、與外隔絕性、批判性等特點。 常見如政治洗脑:當權者或獨裁者強制向人民灌輸單一的思想,推崇某政治人物或某執政集團,及指出某些思想是錯誤的,加以批判。在重覆和密集灌輸下,群眾往住不自覺相信了某事或信任某個政治組織;宗教組織透過刊物、活動推廣,造成觀眾思想容易受到影響;商業公司等電視媒體傳達,不斷重複播放推廣其商品或意念,以「謊言多說幾次,就會成為真理」方式,此等宣傳方法都被認為是洗脑,儘管推廣者本身可能沒有非法惡意情事。不過通常惡質的思想,都加予洗腦的貶稱。思想改造能導致群眾有跟從團體、不可質疑、思想推廣、護航言論的一致行為逐步出現。.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洗腦 · 查看更多 »

洋口戰鬥

洋口戰鬥發生於1931年4月25日-5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東北部廣豐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洋口戰鬥 · 查看更多 »

淞沪会战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或上海戰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變)爆发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日双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第一场大型會戰。卢沟桥事变后,蔣中正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同时也为了引起國际社会的注意,而在上海採取主動發起战役。對中國而言,标志著卢沟桥事变后,中日两国之间不宣而战,由地区冲突真正升级为全面战争。即使當時日本國力遠高於中國,也動員全國,馬上投入全面戰爭。例如隨即大量增加公債發行,並發起了日本全國性的「消費節約運動」。 战斗在当时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市区和郊区展开。上海是中國當時首都南京門戶,又是中國經濟中心和重要工業基地。上海為中國第一大商港,每年對外貿易額佔全國二分之一以上。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苏州河以南的半个上海公共租界实行武装中立,分别劃为法、英、美、意4国军队的防区。苏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筑路地区属于日军防区,是日军在上海的作战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三个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淞沪会战 · 查看更多 »

淪陷地區

淪陷地區,是指戰爭中被敵軍佔領、控制的地區,也特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淪陷地區 · 查看更多 »

深層政府

深層政府(Deep State,又譯為深國、深國論、深層集團、暗黑帝國、國中之國、陰森國度、暗勢力)是一個陰謀論,指非經民選,由軍事工業複合體/金融巨頭/情報機構所組成的,為保護其利益,幕後真正控制國家的集團。語源來自土耳其語「」,指鄂圖曼帝國垮台前就存在的秘密政治社團,後來被陰謀論者引用,指的是國家中的國家、政府中的政府。早期研究者以影子政府形容,有時是「新世界秩序」的同義詞。近年在美國已成為政治學術語,指政府背後真正的掌權機構。 2017年,唐納·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美國聯邦政府與技術官僚關係緊張,在野民主黨控制的州份如加州、華盛頓州及紐約州政府抵制川普政府大部分政策如移民及氣候变化等,以及社交網絡出現大量與川普領導的美國政府對抗的非官方帐户,該術語有日漸風行的趨勢。.

新!!: 中國共產黨和深層政府 · 查看更多 »

深圳西麗湖麒麟山莊

深圳西麗湖麒麟山莊,俗稱麒麟山莊酒店,簡稱深圳麒麟山莊,是深圳市南山區的一處酒店,位於深圳特區西北西麗湖鄰近。是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接待中國共產黨及中國國家領導人到深圳時的基地,又是商業經營中國旅館生意的酒店。.

新!!: 中國共產黨和深圳西麗湖麒麟山莊 · 查看更多 »

淺井哲彥

淺井哲彥(,昭和10年-平成18年),日本愛媛縣人,日本昭和時代著名的空手道家,出身松濤館,為船越義珍之徒,原為日本空手協會(JKA)技術局長,創立日本空手松濤連盟(JKS),為松濤連盟最高師範十段名人位,首席師範。 他在1964年(昭和39年、民國53年),將日本松濤館流空手道正式引進台灣,被譽為「臺灣空手道之父」。時至今日,臺灣有八成以上的空手道學習者,都是來自於他的弟子或再傳弟子所訓練出來的。 淺井老師編創的空手道型為 順路一段至順路五段,常行一勢至五勢 至今仍然於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淺井哲彥 · 查看更多 »

渣和无用改革

《小泉麻將傳說》(ムダヅモ無き改革,The Legend of Koizumi,即小泉傳奇),是日本漫畫家大和田秀樹的麻將漫畫,從2006年起不定期連載於竹書房《近代麻雀original》上,在2009年4月起改至《近代麻雀》上連載。.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渣和无用改革 · 查看更多 »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簡稱「鬥委會」,由香港工聯會理事長楊光出任主任,以新華社香港分社運作的中國共產黨港澳工委方為實際領導;,為於六七暴動時以武裝鬥爭及暴亂手段反對英國殖民地統治,獲中國共產黨支持的政治組織。.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港共

港共,可以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港共 · 查看更多 »

港英餘孽

港英餘孽是一個貶義詞,意思指殖民地政府中工作或培育出來的高級公務員、立法局議員、行政局議員,意指立場親英以及主張捍衛英治時期的西方價值以及西方利益的人,捍衛的價值包括民主、自由、法治和社會公義等。 有報導指出,親共人士質疑他們是「飲港英奶水大,只會效忠港英」。如曾蔭權和陳方安生都是他們眼中的「港英餘孽」。 港英政府或港英當局是香港英國殖民地時期(1841年1月26日—1997年6月30日)中國共產黨或香港左派人士對由英国人管治的香港政府的稱呼。1960年代,香港親北京的左派便以「港英」稱呼當時的殖民地政府。六七暴動時左派的部份口號即為「我們必勝!港英必敗!」、「港英不低頭就走頭」(「走頭」為粵語逃跑之意)。 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後,部分傳媒亦逐漸開始使用這個名詞,將殖民地時期的政府稱為港英政府,以區別同樣是簡稱香港政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部份人士認為這個名詞具有帶有濃烈政治色彩,因此改用「英屬香港」這稱號。 「港英」一詞亦可用來形容一切和香港殖民地時期有關的事物。例如整個殖民地時期可稱為「港英時期」。.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港英餘孽 · 查看更多 »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縮寫作 THU),简称清华,舊称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是一所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的公立大学。始建于1911年,因北京西北郊清华园得名。初为清政府利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所建留美预备学校“遊美学务处”及附设“肄业馆”,於1925年始设大学部。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与北大、南开南迁长沙,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再迁昆明,易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复校,拥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清华大学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而原国立清华大学校长梅貽琦于1955年在台湾新竹复校,仍沿用原名。 1952年,中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农、航天等院系外迁,吸纳外校工科,转为多科性工业大学,在土木、水利、计算机、核能等领域贡献卓越,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1978年后,逐步恢复理科、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类学科。1999年,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成立美术学院。2006年,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作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2012年,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并入,成立五道口金融学院。2013年,黑石集團捐助成立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及獎學金,與著名的牛津大學羅德獎學金及劍橋大學蓋茲獎學金在捐助規模及名聲上皆相當。 截至2017年12月,清华大学擁有美術館、博物館、圖書館、20个学院,及近200个科研机构、5家校办产业以及一個科技園區,分別為清华控股及其旗下的紫光集团、同方集团、诚志集团、清華科技園等。學校擁有固定资产超过206亿元人民幣,控股资产超過4300亿元人民幣,是985工程、211工程、雙一流高等院校。2016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均将清華大學排在中國大學首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清华大学 · 查看更多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简称电子系,原名无线电电子学系,是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下属的一个系,是清华大学學生人數最多的系。电子系办公地点原位于清华大学东主楼,2011年迁入罗姆楼。本科专业为“电子信息工程”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相同专业水平较高,2017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第7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 查看更多 »

清华大学西区体育馆

清华大学西区体育馆为清华建校初期的体育馆,始建于1916年,位于清华大礼堂西北方向远处,西大操场西侧。.

新!!: 中國共產黨和清华大学西区体育馆 · 查看更多 »

湯恩伯

湯恩伯(),原名湯克勤,浙江金华武義人。曾擔任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湯恩伯 · 查看更多 »

湘南暴動

湘南起義亦称年關起義,是指在國民政府統治中國大陸時期,1928年1月12日-3月中旬中國共產黨在湖南南部地區發起的武裝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湘南暴動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中華民國)

湖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華中七省之一,簡稱為「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湖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

湖南日報報業集團(Hunan Daily Press Group)是中國湖南省一家事業集團,成立於2001年10月31日,其前身為“湖南日報社”。湖南日報報業集團與湖南日報社為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系中國共產黨湖南省委員會直屬正廳級事業單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湖南日報報業集團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中華民國)

湖北省,為中華民國下轄的一個省級行政區,是延續清代所設置的22省之一,為華中七省之一。簡稱為「鄂」。.

新!!: 中國共產黨和湖北省 (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政府

湖北省政府是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在湖北省的最高地方行政機關。自民國16年(1927年)4月11日武漢國民政府改組湖北政務委員會為湖北省政府開始,到民國38年(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恩施為止,前後歷時23年。.

新!!: 中國共產黨和湖北省政府 · 查看更多 »

溥仪

清宣統帝溥儀(a,),愛新覺羅氏,乳名午格,字耀之,號浩然,英語名「亨利」(Henry);汗號「哈瓦圖猷斯汗」(Хэвт ёс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宣統」,後世通稱「宣統皇帝」。 溥儀正式登基時年僅3歲,其實權由父親攝政王載灃掌握。辛亥革命以後,溥儀被袁世凱強逼退位,故亦有「清遜帝」或「清廢帝」之稱。 1917年,溥儀在張勳等人的支持和幫助下,曾短暫復辟但最終失敗。1934年,溥儀在日本支持和幫助下登基成為滿洲國皇帝,年號「康德」,故又得名「康德皇帝」。 溥儀是清朝第十一任君主、清兵入關以來的第十位皇帝,是清朝最後一任皇帝即清末帝和公認的「中國最後一位皇帝」即「末代皇帝」,亦是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新!!: 中國共產黨和溥仪 · 查看更多 »

溥傑

溥傑(a;),乳名「譽格」,字「俊之」,號「秉藩」,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胞弟。.

新!!: 中國共產黨和溥傑 · 查看更多 »

溫懷禮

溫懷禮(),是一位出身河北深縣溫家莊的白色恐怖受難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溫懷禮 · 查看更多 »

滚滚红尘 (电影)

是严浩执导的一部香港电影,编剧为作家三毛,由林青霞、秦漢主演;1990年首映。影片获台湾第27屆金馬獎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美术设计、最佳造型设计奖、最佳配樂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滚滚红尘 (电影) · 查看更多 »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满洲国 · 查看更多 »

滸灣戰鬥

滸灣戰鬥發生於1933年1月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臨川。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戰鬥末了,被攻擊之國軍傷亡慘重,紅軍攻佔滸灣。.

新!!: 中國共產黨和滸灣戰鬥 · 查看更多 »

滿洲歷史

满洲歷史,可以被概括成三部份,分別是上古史、中世史、和近世史。上古满洲眾居着數個民族,包括游牧民族東胡、鮮卑;女真人的祖先肅慎及後來的挹婁;漢族;濊貊、扶餘、高句麗。中世满洲相繼經歷唐、遼、金、元、及明皇朝的統治,其中元明兩代更在歷史上首次統一整個滿洲。明朝末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满洲盛京称帝,定国号为「大清」,象徵着满洲近世史的開端。一六四四年,清軍入關,隨後全面佔領华北及华南地區。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軍陆续消灭華北的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其後更將大清領土擴張至蒙古、新疆、西藏等地,迎來康雍乾盛世,滿洲被稱為「龍興之地」,即是清皇室的發源地的意思。 直至1911年清朝滅亡,1915年袁世凱稱帝後,日本陸軍參謀本部曾策劃滿蒙獨立運動,但由於局勢變化而未能實現。之後,奉系軍閥張作霖成為滿洲地區的實際控制者。日本在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建立傀儡政權滿洲國,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滿洲國滅亡,滿洲地區被蘇軍佔領。因苏联遲遲归还满洲予中华民国及运走大量满洲国遗留之物资设备,导致中国爆发反苏运动,苏联最终于1946年5月撤出內满洲,并將其歸還給中國。1948年,国民政府在辽沈战役中失利,內滿洲地区被中國共產黨控制,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东北三省。現在滿洲分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俄羅斯聯邦管治,中国境內的滿洲地區稱內滿洲;俄羅斯境內的滿洲地區稱外滿洲。 「满洲」这个名称从十七世纪开始被使用。《满洲源流考》的作者把朝鲜半岛的古代族群也列为满洲分支。.

新!!: 中國共產黨和滿洲歷史 · 查看更多 »

漢字簡化爭論

漢字簡化爭論是一個討論漢字正式字體議題。批評者認為,心理學研究表示,筆劃數效應僅對啟蒙時期有影響,對高頻字或閱讀技能較高者而言,多是以組塊為單位識別,筆劃數效應並不明顯,反而是組合性更有影響,簡化字自成一體,難以由常用部件組合,反而不利學習。由於两岸三地的使用習慣、文化認同、意識形態不同,至今簡繁雙方仍爭執不休。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如日本、越南、韩国則較少關注這一爭論。 這裡所謂的「漢字簡化」,主要針對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推行的簡化字,臺灣、香港與澳門地区並不採用,更有激烈批評簡化字者。簡化字推行當時也曾招致多方批評,於「大鳴大放」時更有激烈辯論,批評者旋即被「反右運動」清算,從此只有一面倒的喝采聲。本條目中的“繁體字”是中國大陸對傳統漢字字體的稱呼,在香港、澳門等地區也較常使用此名稱,中华民国官方稱之為“正體字”。國民政府所推行的「漢字簡化」與中共所施行的「漢字拉丁化」政策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不可混淆。現行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屬於毛澤東時代下,為響應蘇聯語言國際化而推動漢字拉丁化的过渡性政治產物。然而1985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要求国家语委“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正式宣告拉丁化道路的放弃,简化字作为中国的官方书写系统一直使用至今。 按中國官方的分類,簡化字為規範漢字,正體字為非規範漢字,非特殊場合如書法、藝術、古籍、教育、研究外,不可使用於普通印刷品。聯合國等國際組織以及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部分海外華人地區也採用簡化字。日本和韩国的漢字簡化方案,沒有比中國的簡化字規模還大。.

新!!: 中國共產黨和漢字簡化爭論 · 查看更多 »

漢賊不兩立

在中華民國中,漢賊不兩立是在蔣中正總統時期,對於中華民國的外交政策與政治意識型態一種非正式表述,概括了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起源於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後,蔣中正總統在國際社會上堅持中華民國代表唯一正統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叛亂團體。.

新!!: 中國共產黨和漢賊不兩立 · 查看更多 »

潘复生

潘复生(),原名刘开浚,又名刘巨川。山东文登县侯家镇二马村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潘复生早年担任教员,后因组织学生运动而被判十年徒刑。1937年保释,担任中共胶东特委委员等职。1938年,任中共文登中心县委书记。1939年,任中共山东分局巡视团主任、秘书长等。1940年,调任中共苏鲁豫区党委书记、湖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41年,组织当地民兵进行抗日。1945年11月,调任中共冀鲁豫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1948年3月,任区党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平原省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后因濮阳运粮事件,而被降职为副书记。1952年,担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政委。1958年7月到1959年元月间,河南省委把潘复生、杨珏、王庭栋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批判。1966年1月,调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兼省军区第一政委、黑龙江省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并任东北局书记处书记。1967年5月,兼任沈阳军区政委。文化大革命期间,当选中共中央军委委员,1971年913后,潘复生被免职审查。在黑龙江省委组织部招待所接受“监护审查”直至1980年4月去世。1982年4月,中共中央对潘复生的政治问题做出结论,同意黑龙江省委对潘复生的审查结论;历史问题已经查清,没有问题;文化大革命中犯的错误不作组织处理。.

新!!: 中國共產黨和潘复生 · 查看更多 »

潘田

潘田原名方焜(),江蘇南京人,中國著名鐵路工程專家、原鐵道兵司令部副參謀長兼總工程師。曾任新四軍第六師《火線報》記者、華東軍區後勤部總兵站交通科副科長、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第四支隊副總工程師。.

新!!: 中國共產黨和潘田 · 查看更多 »

潘震亚

潘震亞,新豐街鎮汾水村人。學名瑞榮,別號樹庸,字震亞,筆名髯公。1889年6月29日出生於余江縣瑞洪鎮。當時他父親在瑞洪鎮一家南貨店當店員。1890年他父親轉到九江某商店裏當店員,母子倆也隨父遷居九江。1892年他三歲時,因父親工薪微薄,一家生活仍難以維持,他隨母回老家汾水村居住。5歲至13歲在汾水村和磁圭村私塾讀書。14歲時,因家貧無力繼續讀書,他父親就托人介紹,送他到九江元記南貨店當學徒。1908年春至1911年秋,到漢口萬利彩票行當店員任司賬。在此期間,深感自己的文化科學知識不足,想方設法或借或買一些新出版的宣傳革命的書刊,刻苦攻瀆。他在漢口曾參加革命黨人創辦的夜校學習,接受了三民主義思想,欽佩孫中山先生為挽救中華民族的危亡,必須推翻清政府統治的主張,認識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決定加入革命黨人組織領導的商團,投身革命運動,並曾以商團成員的身份參加軍訓。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時,漢口商團聞訊,立即響應起義,商團成員剪去辮發,以示反對清政府,決心從事革命。當時他擔任街道巡邏,維持漢口市鎮的社會秩序工作。以後由於袁世凱進攻革命軍,他所在的商店停業,乃取道九江回到南昌,另找工作。 1912年春到南昌《江西民報》館擔任校對工作。1913年春到1915年冬先後考進章貢法政專科學校和江西法政學校學習法律。後來逐步升為報館的采訪、編輯等。1916年10月至1918年夏在南昌《新共和報》任總經理兼總編輯,兼幹律師工作。同時兼任上海《時報》、《申報》、《新聞報》的南昌特約通訊員,取筆名髯公。後來由於經常寫些政論文章在《新共和報》發表,抨擊北洋軍閥政府,擁護孫中山先生的護法運動。而那時南昌是北洋軍閥勢力統治範圍,以致北洋軍閥派軍隊將報館查封,潘震亞化裝逃往廣州。在廣州,他經羅家衡介紹,擔任眾議院秘書。1920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先後擔任國會非常會議秘書、大理院推事等職。曾接受林伯渠的建議,在報上宣傳反封建、反壓迫意識,提倡婦女解放。1922年,與沈信彬在上海創辦女子法政講習所,推動婦女解放運動。這個講習所培養了不少出色的律師,史良即為該所首屆畢業生。 1924年1月,國民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潘震亞擔任大會秘書處議事科長。1926年,被國民革命政府任命為司法行政委員會秘書、司法部第一處、第二處處長,同時兼任法官訓練班主任、革命軍事裁判所庭長等職。經共產黨員李合林介紹,他到黃埔軍校授課,認識了周恩來、惲代英等人。在共產黨人的教育和影響下,潘震亞的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逐漸由追求自由民主轉為向往共產主義。他曾向李合林要求加入中國共產黨,可是不久,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李合林犧牲,他的願望暫未實現。 1928年初,潘震亞離開廣州到上海當律師,並在上海法學院、復旦大學、政法學院、中國公學等校兼課,先後結識了不少左傾人士和中共地下黨員,與張慶孚、潘梓年、胡愈之、周新民等人有較為密切的聯繫,並自覺接受中共領導,參與中共所領導的各項革命活動。曾多次以律師身份為被捕的中共地下黨員出庭辯護,配合中共進行營救工作。該年上海人民為紀念“沙基慘案”舉行遊行示威,被國民黨逮捕了23人,潘震亞不顧特務的威脅,據理力辯,終於使他們獲釋。在經濟上,也經常資助中共地下組織的同志。還不時通過胡愈之向中共傳遞一些政治、軍事方面的情報。 1934年,上海成立各界救國會,潘震亞為發起人之一。該會發展成為上海各界救國聯合會時,潘震亞出任常務委員。是年,潘震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時期,潘震亞隨復旦大學遷重慶北碚,幾經周折,與中共失去聯繫,但他仍以各種方式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支持民主學生運動,營救愛國親共人士。抗戰勝利後,潘震亞堅決擁護中共關於廢止國民黨的一黨專政、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積極參加反對國民黨統治的鬥爭。1946年2月10日,重慶發生“校場口事件”,潘震亞與史良任義務律師,打擊國民黨。 1946年秋,潘震亞隨復旦大學回到上海,繼續在復旦大學教書和兼辦律師業務。他積極投身國民黨統治區的運動,參加迎接中共的鬥爭。曾和張志讓、李正文等人發起組織“上海大學教授聯合會”,支援當時的“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示威運動。鬥爭中,有些教授被解聘,許多學生和教授被捕,“大教聯”除了用輿論聲援外,還進行募捐活動,按月津貼被解聘的教授和受迫害的學生。為了救援被捕的學生,復旦大學舉行了大規模的罷教活動,潘震亞起草了罷教宣言,並和其他幾位教授深夜找市長吳國楨交涉,終於使被捕的教授和學生全部獲釋。 上海解放後,潘震亞參加了接管復旦大學的領導工作,擔任復旦大學校委會常務委員,同時兼任法學院院長,並應邀出席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1950年10月,調任中央人民監察委員會副主任、監察部副部長。1959年,調任江西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被選為第一、二、三、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政治法律學會理事。 潘震亞雖然在1937年與黨失去了聯繫,但一直以左派愛國民主人士的身份為黨工作,對黨懷著堅貞不渝的赤子之心。解放後,多次向組織提出入黨申請。1962年12月,經中共中央組織部批准,潘震亞重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潘震亞在從事司法教育工作的同時,還先後撰寫了不少法學論著,如:《刑法名論》、《刑事訴訟法論綱》、《中國繼承法論》、《中國破產法論》、《中國法制史》、《中國債權法總論》等。 1978年5月22日,潘震亞病逝於上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送了花圈。.

新!!: 中國共產黨和潘震亚 · 查看更多 »

潘汉年

潘汉年(),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中共著名作家、间谍、上海副市長。早期在中共中央直屬文化工作委員會擔任第一書記、華中局聯絡部長,抗戰期間奉命代表中國共產黨與日軍取得互不侵犯的默契,並與日軍、汪精衛政府緊密交流,戰後卻遭毛澤東以「內奸」罪嫌逮捕蒙冤而死,1982年獲得平反,被中共中央评定为“優秀忠誠的共產黨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潘汉年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中國共產黨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反離保運動

澳門反離補運動,是澳門民眾於2014年5月25日下午舉行的遊行示威活動。該次遊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反對澳門特區政府提案的《候任、現任及離任行政長官及主要官員的保障制度》法案,由網上團體「澳門良心」及澳門公職人員協會共同發起,據遊行主辦方估算,參加人數約有兩萬人,而當時的澳門人口約有56萬人,相當於每23人就有一人以行動抗議澳門特區政府,澳門警方則估計為7,000人,是澳門回歸以來最多澳門人參與的反政府示威遊行活動。遊行也衍生出「包圍立法會」的示威活動,參與人數最多達七千人,也遠超過往澳門遊行示威活動的人數規模。 有聲音認為,由於澳門在1960年代一二三事件起已被視為「中共的解放區」,該次示威遊行活動打破了澳門作為「解放區」的形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澳門反離保運動 · 查看更多 »

澳門獨立

澳門獨立,簡稱「澳獨」,是一種支持澳門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獨立的主張,該主張在澳門並沒有市場,亦無意識形態的存在證據、象徵、表述方式等,本來是屬於一種不存在的議題。2016年,該議題因香港立法會宣誓風波而間接引起的「澳門立法會選舉法修法爭議」的影響一度被提及。2017年,中共中央机关报旗下《環球時報》、澳門媒體《新華澳報》以及相關團體因炒作澳獨議題而被各界批評。 近年來,當澳門有人對政府的一些政策表示反對和憂慮,便會出現「另類聲音」上綱上線地批評反對者是「澳獨」和「反中央」。.

新!!: 中國共產黨和澳門獨立 · 查看更多 »

濟南中山公園

濟南中山公園是山東省濟南市其中一個最早建園的現代公園。位置坐落於該市的經三路和緯五路交界。佔地46.5畝,约31000平方米。建園於清末光緒30年,即1904年。现园内共分三大游览区,分别为中心游览区、东部花卉盆景区和西部儿童游乐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濟南中山公園 · 查看更多 »

激進建制派

進建制派,或激進親共派,是指在2012年梁振英上任香港行政長官後,出現一些比傳統建制派政黨更立場強硬,堅定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組織,部分激進支持者更主張用暴力來攻擊反對特區政府的人。 部分激進建制派人士表明撐香港警察、反民主派、反港獨,不過這些組織與其他建制派政黨如民建聯及工聯會保持距離,所以被稱之為激進建制派。.

新!!: 中國共產黨和激進建制派 · 查看更多 »

激進民主派 (香港)

進民主派(),是自2010年政改爭議以來用以分辨同為廣義泛民主派的溫和民主派(或稱主流民主派)。親中媒體廣義稱之為「激進反對派」或「極端反對派」。現組成香港立法會泛民主派第四大黨議會陣線。 激進民主派要求香港立即實現真普選,要求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儘快推行全面普選、注重監察政府運作、視人權、平等、公義、言論自由等為社會的重要價值,與主流民主派人士相同,惟抗爭手段有異,惟現時皆認同以非暴力手段抗爭。激進民主派在其他政治或經濟理念上未有一致的看法,包括中港矛盾及難民黑工問題,在本土主義的立場也有分歧。.

新!!: 中國共產黨和激進民主派 (香港) · 查看更多 »

激流中国

《激流中國》是日本放送協會製作的電視紀錄片《NHK特集》的系列題目之一。2007年4月開播,预定播送大约一年間,4月播送两集,以后原則上每月播出一集。 NHK對其的簡介是:「北京奧運會即將來臨,中國正試圖轉向成為21世紀的大国,而同時在國內又面對諸多矛盾,面臨困難的抉擇。這個專輯深入採訪中國變化的現場,描繪其苦惱及其糾葛。」 《激流中國》每集開頭以此段文字作為指引:「夙願的北京奧林匹克還有一年,試圖從經濟優先轉向為真正大國的中國,如今種種矛盾,彙集成激流,洶湧而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激流中国 · 查看更多 »

朝鮮義勇隊

朝鮮義勇隊(조선의용대),又稱朝鮮抗日義勇隊或者國際旅團,是抗日戰爭期間朝鮮人的一支抗日部隊。 1938年10月10日,朝鮮義勇隊在漢口成立,由金元鳳為領導人。該組織是朝鮮民族前衛同盟屬下的一個團體。該組織受到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支援。金元鳳、崔昌益、金星淑、柳子明等人為其主要領導人。翌年2月,約7000名日本皇軍中的朝鮮籍士兵在廣州附近嘩變,杀死了日本軍官,投奔朝鮮義勇隊。 朝鮮義勇隊中的隊員多會說韓國語、中國語和日本語,向日軍發反戰傳單,或使用擴音器進行反戰宣傳。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有一部份人污蔑朝鮮義勇隊是中國部隊,產生反感。1941年,崔昌益、武亭、金枓奉等人成為義勇隊在華北地區的領導人,不服其管理。失去權力的金元鳳於1942年7月加入臨時政府,其部隊改組為韓國光復軍第1支隊,金元鳳就任軍務部長。武亭等人則在華北組建朝鮮義勇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朝鮮義勇隊 · 查看更多 »

朝鮮義勇軍

朝鮮義勇軍(조선의용군)是1942年在中國山西省太行山脈一帶組成的一支朝鮮族部隊,屬中國共產黨麾下。抗日戰爭結束之後,朝鮮義勇軍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十分活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朝鮮義勇軍 · 查看更多 »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是朝鲜劳动党的最高军事机关首长,根据《朝鲜劳动党章程》的规定,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统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所有武装力量,指导所有国防事业,为常设最高军事机关。领导人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根据现行《朝鲜劳动党章程》第22条,委员长由朝鲜劳动党委员长担任,现任委员长为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 查看更多 »

朝鲜人民军

朝鮮人民軍(朝鲜语:조선인민군)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国家武装力量,采用了典型的政令和军令一体化的指挥体制。军事指挥方面由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中央军委委员长担任最高司令官统帅全军,目前最高统帅是金正恩元帅。整個朝鮮人民軍下轄有五大軍種,分别包括:陆军、海军、空軍、戰略軍、朝鮮人民軍特種作戰軍和特種部隊。這些部隊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人民武装力量部(相当于国防部)管轄,其下再有常设领导机关总参谋部和总政治局。 1978年,金日成指示將「朝鮮人民軍創建日」由原本的2月8日改為4月25日,將朝鮮人民軍改定調為是自1932年組織的抗日部隊所發展而來。2018年1月22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发布决定,将2月8日定为朝鲜人民军建军节。报道称,1948年2月8日是宣布朝鲜人民军诞生的日子。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为发扬光大朝鲜人民军创建者、建设者金日成的革命业绩,作出上述决定。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还决定,将金日成创建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的1932年4月25日定为朝鲜人民革命军成立日。 有評論認為,朝鮮是當今世界中最具軍事色彩背景的國家,擁有全世界人数排名第四的軍隊(不分男女25人中1人是軍人),约110万名武裝人員的龐大規模,其中約有20%的17到54歲的男性是屬於正規軍的行列。此外,後備軍事動員能力也十分驚人,學者估計如果戰事發生後,將會再有800万人投入戰場的行列,戰爭潛力巨大。在整個北朝鮮國土上,眾多的軍事設施連成了一密集的網絡。在國內,朝鮮擁有許多大型武器的生產線,以及密集的防空系統。而朝鮮在軍事排名上也佔了許多名次,如在全球擁有数量排名第三的化學武器,储存有大约2500吨至5000吨,种类涉及芥子氣、光氣、沙林等多種致命毒氣或毒劑。這些武器可裝載於火炮、導彈、飛機或軍艦上。具有世界上人數最多的特種作戰部隊(估計有180,000人左右)。 自1953年7月27日聯合國軍支持的韓國,同蘇聯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支持的朝鮮在板門店簽署了《朝鮮停戰協定》後,朝鮮的龐大軍力便持續與大韓民國國軍及駐韓美軍在朝韓非軍事區兩側對峙著。不過朝鮮因為其在經濟上的困境,導致許多軍事設備無法按時汰換而大多都已結構老化嚴重,這也常被視為朝鮮的軍事能力一大缺陷之一。 但朝鮮人民軍仍然是被美國、韓國以及日本等鄰國視為一個重大的威脅,因為它仍然具有能力摧毀附近的都市城鎮,但2010年後其核武計畫有顯著進展,2015年更疑似列裝了發射小型彈道飛彈的新浦級潛艇,若有水下核打擊能力理論上朝鮮將有極高成功率毀滅或重創首爾和東京,許多國家並不能再以和朝鮮開戰只會是有限局部戰爭的角度來看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朝鲜人民军 · 查看更多 »

木石港戰鬥

木石港戰鬥發生於1931年6月28日-7月14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木石港戰鬥 · 查看更多 »

本位主义

本位主义,指在处理单位与部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只顾自己或者內團體,而不顾整体利益的,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的思想作风或行为態度和心理狀態。 本位主义意識源遠流長,中外有之,然而此名詞可能在中國近代才流行,俗称“屁股决定脑袋”,是一個含有贬义色彩的用語,在中國共產黨中尤其常被使用,它並非如一般的主義那樣指一套有系統的思想,而是泛指一種態度和心理狀態,它通常是指一种放大了的小团体主义或个人主义,与之相对的是集体主义。主要特点是:在处理单位与部门、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只顾自己,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本位主义者被认为缺乏大局观和全局意识,考虑问题时以自我或小团体为中心,无论利弊得失都站在局部的立场上。 本位主義一詞也可用於以某種事物為中心的看法,例如文化本位主義、經濟本位主義等。 其普遍被认为出自1929年12月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本位主义 · 查看更多 »

本土民主前線

本土民主前線(Hong Kong Indigenous),簡稱本民前,是於2015年1月成立的香港本土派組織,由一群於2014年雨傘革命中反對香港泛民主派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等傳統組織的參與者組成。創會發言人為黃台仰。本土民主前線主張香港「民族自決」,主張對抗中國共產黨政權。因雨傘革命的失敗,宣稱「以武制暴」才是正確的抗爭策略,香港民眾應以武力保護自己及其他示威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本土民主前線 · 查看更多 »

本溪湖工业遗产群

本溪湖工业遗产群,是一個位於中國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遼寧本溪湖地區礦藏豐富,工業歷史久遠;日俄戰爭後,日本人為了經濟侵略而成立煤礦企業,先後建立多座工廠,在1905年至1945年掠奪了大批煤炭和鋼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些工廠繼續進行生產,但其中的本鋼一鐵廠到了2008年停止營運,亦有其他工业遗产處於閒置狀態。本溪湖工業遺產群在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產群內的建築物有包括本鋼一鐵廠舊址區、本鋼第二發電廠冷卻水塔區、本溪湖煤鐵公司總部舊址、本溪湖煤鐵公司事務所舊址、本溪煤礦中央大斜井(包括埋葬本溪湖煤矿爆炸死者的肉丘墳)、彩屯煤礦豎井、本溪湖火車站、遺髮冢、張作霖別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本溪湖工业遗产群 · 查看更多 »

朱婉琪

朱婉琪(),臺灣人權律師,台灣法輪功人權律師團發言人,參與2003年於台灣刑事起訴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2009年以來多起控告中國大陸來台高層黨政官員違反殘害人群罪的人權訴訟,並推動國際反強摘器官的調查及立法。在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專訪時,她提出「北京大審」是對中國現代歷史交代的需要,呼籲中國現政權審判江澤民等嚴重迫害者,已有32國278萬人參與連署舉報。.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朱婉琪 · 查看更多 »

朱光 (官员)

朱光(),原名朱光琛,中国廣西博白县松旺镇茂山屯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参加长征。曾就讀於博白县中学,廣州國民大學。 朱光於1955年1月——1960年11月,在廣州市第一至三屆人民委員會中擔任廣州市市長。在他的任內他推動廣州四大人工湖的建造,深得市民人心。朱光曾作五十首的系列詞《憶江南·廣州好》,并使詞牌憶江南曾一度有別名廣州好。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69年3月9日“文革”中遭受迫害致死。 1978年平反,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朱光 (官员) · 查看更多 »

朱章賡

朱章賡(),字季青,浙江省義烏縣人,公共衛生學家,曾任國民政府衛生部次長,代部長、中華醫學會副會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朱章賡 · 查看更多 »

朱立倫

朱立倫(英语:Eric Chu Li-lun,),生于臺灣桃园县八德乡,籍贯浙江省义乌县,中國國民黨籍台湾政治人物,現任新北市市長、曾任国民党党主席。朱立伦曾就读于国立台湾大学工管系和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从政后,他與馬英九、胡志強並稱為中國國民黨中堅世代的中心人物,合稱「馬立強」。 朱立伦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桃園縣縣長、行政院副院長、立法委員。2015年10月17日中國國民黨徵召朱立倫參選總統,朱立倫宣佈請假3個月帶職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由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代理市長,結束選戰後,朱立倫回歸新北市政府。.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朱立倫 · 查看更多 »

朱迈先

朱迈先(),是朱自清的长子,母亲武鍾谦。中共地下党员,镇反时被处决。 1936年還在讀高中時,秘密參加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才19歲的朱邁先被任命為中共揚州特支書記。1938年,參加「江都文化界救亡協會流動宣傳團」,根據當時中共提出的「到友軍中去,到敵人後方去」的工作方針,經長江局批准,集體參加了國民革命軍三十一軍。1939年所屬的十六集團軍參加桂南會戰。1940年10月,三十一軍收復龍州,即在龍州駐防,朱邁先時任一三一師三九一團上尉。1944年參加桂柳會戰。 1946年10月,朱邁先與傅麗卿結婚。1949年在蔣雄任專員的廣西桂北第八專署任秘書。1949年12月,朱邁先代表桂北國民黨軍政人員向共產黨的桂林市政府聯繫投共,桂北軍區司令周祖晃等7000餘人接受改編。朱邁先則進入廣西軍政大學學習,1950年結業後,分配至桂林松坡中學任教。 在1951年11月的“鎮壓反革命運動”中,湖南省新寧縣法院以莫須有的「匪特」罪,判處朱邁先死刑,並立即執行,年僅33歲。1984年,新寧縣法院複查此案,最終宣佈1951年對朱邁先的判決純屬錯判,決定撤銷原判,恢復其名譽。.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朱迈先 · 查看更多 »

朱星羽

朱星羽(),生於台灣臺南縣北門鄉(今臺南市北門區),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獲選為第2、3屆高雄市議員及第2至第5屆立法委員。2003年(民國92年)12月17日第5屆立法委員任內退出民主進步黨。2004年(民國93年)6月15日加入無黨團結聯盟,並擔任總幹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朱星羽 · 查看更多 »

朴洛權

朴洛權(박낙권;),本名朴樂權,東北抗日聯軍人物。 他生於咸鏡北道,年幼時移居吉林省汪清縣,1931年加入中国少年先鋒隊,1934年加入中国共産主義青年團,同年加入汪清遊撃隊。193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東北抗日聯軍,在第5軍活動,1936年任第5軍教導隊班長,翌年任排長。 1938年9月任東北抗日連軍第5軍第2師第5團第2連連長,1940年3月、第2路軍總指揮部警衛隊隊長。在1941年因日軍大討伐與抗聯其他部隊逃入蘇聯。1942年、任抗聯第88旅團第4大隊第7中隊小隊長。 二戰終結後他被派去延邊,1945年10月任延邊警備第1團團長,負責掃討延邊周圍土匪,1946年被編入東北民主聯軍,但在同年4月死於长春包围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朴洛權 · 查看更多 »

机关报

机关刊物是指由某政党、政府机关或社会团体出版的报纸、杂志等,用以发布消息,宣传自己的主张、政策,影响社会舆论。其中由政党出版的机关报又称党报。政治团体出版的机关报通常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立场鲜明。而学术机构等非政治团体的机关报则往往以消息发布为主。.

新!!: 中國共產黨和机关报 · 查看更多 »

戚嘉林

戚嘉林(),生於台灣,籍貫湖北沔陽,曾任中華民國外交官,退休後從事教學,現為國際關係與歷史學者,專長於國際關係與台灣研究,現為世新大學國際關係兼任助理教授、中國統一聯盟主席、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顧問、《祖國文摘》發行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戚嘉林 · 查看更多 »

戎子和

戎子和(),原名伍勝,山西省平魯人。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代部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戎子和 · 查看更多 »

戎鐵文

戎鐵文(),广东省惠来县靖海镇人,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7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曾在中央黨校學習。历任惠来县县长、中共惠来县委书记、揭陽市副市長、中共揭阳市委副书记、汕尾市市长、中共汕尾市委書記及汕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廣東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正厅)、廣東省人大华侨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戎鐵文 · 查看更多 »

成克杰

成克杰(),壯族,广西上林县人,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受贿4100余万元。2000年7月31日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判处死刑;2000年9月14日9點53分,成克傑被帶到行刑室,準備接受注射死刑。10點10分成克傑死刑執行完畢,屍體即被送到火葬場火化。.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成克杰 · 查看更多 »

成露茜

成露茜()是一位台灣社會學家、報紙創辦人、左翼實踐者,祖籍湖南湘鄉,為成舍我的么女,曾任《台灣立報》、《破報》、《四方報》三報發行人兼社長、傳記文學社社長,並曾於洛杉磯大學(UCLA)、國立臺灣大學、世新大學教課。成露茜左派立場鮮明,也不諱言自己是馬克思主義者,這與當時台灣社會有很大的衝突,因此她在美國期間曾被台灣政府列入黑名單。 她創辦左翼立場濃厚的《破報》和給越裔和泰裔移民的《四方報》,她希望能為弱勢族群、女性發聲。.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成露茜 · 查看更多 »

戴笠

戴笠(),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浙江省江山縣保安鄉人,原名春風,字雨農,後改雨濃(因五行缺水),主要情報化名金水,臺灣蘋果日報,2016年4月3日,身兼中华民国特工头领、中华民国秘密警察头目、抗日民族英雄等多重身份。母校为浙江第一師範,后于黃埔軍官學校第六期畢業,长期从事特工与间谍工作,曾负责国民政府情治機關,创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并担任副局長(但為實際領導人)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主任。其所领导的軍統局行动,殺死、迫害許多異議分子、中共黨員及民主黨派人士、日本人及与日本人合作的汉奸,甚至是国民党内蔣中正的政敌。 在抗日战争中,戴笠和他领导的軍統局为中华民国立下卓著功勋,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從北平起飛的专用飞机失事身亡,死后被国民政府追任为陆军中将。由于其行踪不定、神出鬼没,他被美国《柯莱尔斯》杂志称为“亚洲的一个神秘人物”、“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神秘的人物”。.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戴笠 · 查看更多 »

戴維德

戴維德爵士,KBE,CMG(Sir Edgeworth Beresford David,),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55年4月至1958年1月任香港輔政司兼行政立法兩局當然官守議員、1958年1月至1959年6月任末任新加坡布政司兼部長會議及立法議會當然官守議員、1959年8月至1962年4月先後任英屬東非高級公署行政官及東非共同服務組織秘書長,期間兼任東非中央立法議會當然官守議員。 戴維德在1931年加入馬來聯邦政府,多年來在馬來亞任職,1951年至1952年出任防衛及內部保安司兼聯合邦行政立法兩局委任議員,負責整頓治安及防務,以打擊馬共在境內的勢力。在香港出任輔政司期間,他參與了市政局改革和應對房屋不足等社會問題,並且在1956年的「雙十暴動」中以護督身份主持大局,派出警察機動部隊和駐港英軍迅速維持局勢。在1958年1月,戴維德被借調往新加坡,為當地在1959年6月設立自治邦作好準備;此外,針對罪案率上升和涉及秘密社團的多宗打鬥案件,他還屢次立法加強警方的權力。 戴維德雖然在1959年至1962年間在東非供職,但他對東非的感情始終不及生活多年的大馬。因此在1962年從政府退休後不久,他即選擇以橡膠種植協會駐紮代表的身份長居吉隆坡,但兩年多後在當地因病去世,終年僅56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戴維德 · 查看更多 »

戴煌

戴煌(),原名戴澍霖,江苏阜宁人,中国作家、记者,生于江苏省阜宁县沟墩镇。1957年,任新华社高级记者,因提出反对中國共產黨党內特权,被打为右派分子,后被发配到东北林场劳改。1978年被平反,重返新华社。2007年反右運動50周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时,直斥毛泽东骗了中国、也骗了他。著有《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九死一生:我的右派历程》、《直面人生》。 2016年2月19日北京時間下午4时13分,因肺炎、心臟衰竭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去世。2016年2月21日,《新华网》转发《新京报》报道,给戴煌很高评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戴煌 · 查看更多 »

戴耀廷

戴耀廷(Benny Tai Yiu-ting,),基督徒,香港法學學者,現任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其於2013年提出以「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而聞名,他認為香港若未能有「真正普選」,應該參與佔領行動以爭取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得以有「真正選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戴耀廷 · 查看更多 »

房靈敏

房靈敏(),山東鄆城人。男,汉族。中國共產黨黨員。山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毕业。現任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紀委書記。.

新!!: 中國共產黨和房靈敏 · 查看更多 »

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是由華僑富商胡文虎於1938年在香港創辦的中文報章,同年還出版《星島晚報》及《星島晨報》,於日治時期期間《星島日報》改為《香島日報》,1945年8月底,日方投降後再度變回《星島日報》,另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地均設有分部。1999年,胡文虎女兒胡仙把《星島日報》及星島集團股權賣給私募基金Lazard Asia。有「煙草大王」之稱的何英傑長孫何柱國於2001年透過泛華集團控股,向該基金購入星島集團。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Sing Tao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1105),行業分類為服務業-傳媒印刷。前身是泛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以出版與傳媒為業務的企業。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媒體出版與服務,出版多份報章及雜誌,,主席及大股東是何柱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星島日報 · 查看更多 »

明季南略

《明季南略》,明末清初無錫人計六奇(1622年-?)著,凡十六卷,上起清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止於康熙四年(1665年)二月,記述南明史略與鄭成功事蹟。其序曰:「虽叙次不伦,见闻各异,而笔之所至,雅俗兼收,有明之微绪余烬,皆毕于是矣。.

新!!: 中國共產黨和明季南略 · 查看更多 »

明鄭時期

明鄭時期是指1662年-1683年間,由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鄭成功于南臺灣所建立之政權統治時期。明郑時期前後歷經鄭成功、鄭經及鄭克塽三世統治21年。 明末,战乱频起,内有流寇犯上作乱,外有满清虎视眈眈窥视中原。1644年,北京被李自成农民军占领,江南地区的明朝宗室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弘光政权瓦解,不久之后鄭芝龙家族在福建拥立隆武帝与清兵抗争。郑芝龙降清后,其子鄭成功高举反清复明大旗,继续斗争,后因北伐失利,退守东南沿海地区。随着清军的不断“围剿”,鄭成功的势力范围也逐步缩小,为了寻找反清复明的基地,1661年郑成功东征,佔领荷属台湾。 明鄭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閩南民系)政權,鄭成功登陸臺灣後將該地改名為「東都」,仿照大陆的郡县制,将赤崁地方更名“东都明京”設置承天府為地方府治行政中心,作为臺灣最高的行政机构,效仿明朝中央官制,设六官;府城分为东安、西安、宋南、镇北四坊,各设首领,管理事务;府之下设二县,承天府以北叫天兴县、以南叫万年县,同时各种民生工作也逐步展开,例如:查户口、报田产、征劳力、纳税银等。鄭成功抵臺一年後即病逝,世子鄭經與其弟鄭世襲發生政爭戰役,其間鄭經於沒有皇帝的冊立之下,接受眾臣擁立為「世藩」。 鄭經嗣位之爭後,鄭經以「世藩」身分主政,改东都为「東寧」,建都安平鎮於熱蘭遮城,經過加以翻修稱之後稱為「王城」。对内奉南明永历帝正朔,对外与占据大陆的清朝互不统属,所谓“东宁建国,别立乾坤”,始有开国长治之想,经营成效斐然。明鄭政權的有效統治地區僅限於臺灣西南部地區,其他地方則有大肚王國、大龜文王國、瑪家王國等原住民政權管轄。 郑经去世后,明郑内部爆发权力之争,馮錫範借口监国郑克臧不是郑经亲生子,拥立自己的女婿郑克塽为延平王,聯合刘国轩發動東寧之變,殺害了郑克臧,最终大权旁落,民心涣散,明郑从此一蹶不振。1682年,施琅师法郑成功收台之法,攻克澎湖岛,於1683年占领台湾,明郑结束。為防止台灣的東寧遺民以東寧王室的名義反叛,康熙帝下令将鄭成功、鄭經等郑氏在台王室陵墓悉数崛起迁葬中国内陆。 鄭成功受封明朝爵位「延平王」,在正式文告中皆謹守藩王的身份,多自稱「本藩」(Pun Poin;Pumpuan;Pún-phoan),曆法上,始終奉南明永历帝的永曆年號為其正朔,因此,永曆帝死後亦持續使用;於現存對其他政權的諸多外交文書中皆以「大明招討大將軍」的官職與「延平王」的爵位(鄭經則稱世子)作為其官方身分号召恢复明朝,有人指出明郑应为南明的延续;亦禮遇眾多流寓明朝宗室,如寧靖王朱術桂、魯王世子朱弘桓等人,並於重要冊封儀式中邀請明朝宗室於旁觀禮以維持宗藩體統。 但實際上,明郑未再拥立明朝宗室為皇帝或监国,國家元首即是延平王,是一個獨立行政、以延平王為實際領導者的政治實體,即使對內、外遵行明朝體制禮法的鄭經也曾經自認東寧從來不內屬中土,而是另新闢的海外領土。明太祖祖訓曾提到不征之國,要求後世不可征服內容中的藩屬國,其中台灣列屬藩屬國中的小琉球。而清世宗雍正提到乃是其父將台灣拓入中國版圖等語。.

新!!: 中國共產黨和明鄭時期 · 查看更多 »

昂山

翁山(緬甸語:,罗马化:Aung San;)是帶領緬甸脫離英國獨立的軍事領袖。 1942年,昂山接受日本的援助,協助日本攻打緬甸的英國殖民政府,以推行民主政治來結束英國的殖民統治。不久後,翁山懷疑日本會否給予緬甸獨立,於是改為與盟軍合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日本帝國軍無條件投降後,翁山作為英屬緬甸的最後一任總理,與英國展開有關緬甸獨立的談判。但在緬甸正式獨立前,翁山被暗殺身亡,此後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國父。 翁山的女兒是緬甸民主運動領導人、政黨全國民主聯盟主席翁山蘇姬。.

新!!: 中國共產黨和昂山 · 查看更多 »

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是主張為某國家的合法政府,但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執行法律權力,而駐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临时性政治組織。.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流亡政府 · 查看更多 »

流浮山慘案

流浮山慘案,發生於1970年9月1日,一批華界武裝分子越境進入香港流浮山,向香港蠔民開槍,並擄走七名蠔民及船隻,事件導致三名香港蠔民死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流浮山慘案 · 查看更多 »

浦城戰鬥

浦城戰鬥發生於1932年9月21日-23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閩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最終結果为紅軍勝,并將浦城納入中央蘇區县.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浦城戰鬥 · 查看更多 »

浦安修

浦安修(),江苏嘉定人,生於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怀的妻子(后主动要求离异)。.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浦安修 · 查看更多 »

浪漫英雄

『浪漫英雄』(エロイカより愛をこめて)是青池保子於1976年開始在秋田書店出版之少女漫畫雜誌「プリンセス」上長期連載至今的作品,曾在冷戰時期結束後中斷連載八年的時間,冷戰時期為第一部,連載再開時為第二部。2008年由原本連載的プリンセス雜誌移往同社的「プリンセスGOLD」上刊載,於2009年1月號開始新連載。.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浪漫英雄 · 查看更多 »

海峽兩岸關係

海峡两岸关系,又称臺湾海峽兩岸關係,简称臺海關係、兩岸關係,亦稱陸臺關係,是指位於臺灣海峽東西兩側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间的關係。自1949年底两岸分治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治中国大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而中华民国政府的统治范围则缩减至臺澎金马地区。同时,双方亦仍于法理上主张拥有全中国之主权,成为兩岸之間以及國際政治上的難題。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以来,兩岸關係歷經第二次國共內戰、韩战、冷戰、臺灣經濟飛躍、東歐民主化、蘇聯解體、臺灣民主化、臺灣本土化運動和中國崛起等国内、国际局勢的變化。特別是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後,中華民國的外交空間受到壓縮。1987年台湾開放兩岸探親後,两岸关系一度緩和,两岸官方、民間交流逐漸恢復。李登辉任中华民国总统以后,台湾独立运动兴起,使得两岸关系逐渐成为两岸政府、两岸民众之间的重大敏感议题。进入21世纪后,海峽兩岸的经贸活動已相當緊密,並擁有一定程度的物資及人員流通自由。2008年馬英九總統执政後,兩岸正式官方交流。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會面,為兩岸關係的重大進展。2016年蔡英文执政以来,两岸官方交流中斷。 當前,海峽兩岸關係不僅關乎兩岸雙方利益,还牽涉到亞太區域的情勢,乃至世界強權的戰略布局與全球安全,成為全球瞩目的焦點之一。同時,臺灣民眾不斷增強的臺灣主體意識亦與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民眾的統一意識形成碰撞,使得海峽兩岸關係愈加複雜尖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海峽兩岸關係 · 查看更多 »

海丰县

海丰县(传统外文:Hoifung)取义“南海物丰”,是中国广东省汕尾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东南海滨,处在惠州市惠东县和汕尾市陆丰市之间。.

新!!: 中國共產黨和海丰县 · 查看更多 »

新城戰鬥

新城戰鬥發生於1932年7月1、2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贛西南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城戰鬥 · 查看更多 »

新三民主義

指毛澤東在蘇俄特使鮑羅廷「聯俄、容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基礎上的再詮釋。毛澤東在1940年《新民主主義論》中稱:「孫中山於1924年1月的廣州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區分了三民主義的兩個歷史時代,新時期革命的三民主義,就是聯俄、容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義。」中國共產黨認爲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合作的重要依據。蔣中正在其《中國之命運》一書中則駁斥中共將三民主義劃分為新舊之舉。 近代史學界認為三大政策、新三民主義並非出自孫中山之手,這些都只是蘇聯、中國共產黨片面的自我詮釋,不符史實。.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三民主義 · 查看更多 »

新会区

新會(新會(會城)話:,汉语拼音:Xīnhùi),簡稱新或會,古稱冈州,因盛產蒲葵而别稱葵乡,位於珠江三角洲西部西江、潭江下游匯合處,名稱來自新會郡,現為中國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市轄區,下轄1街道10鎭,全區總人口为86萬,市区人口38萬。當地居民以漢族的四邑族群為主,母語為粤語四邑片新会話。新会建置於东晋末年,迄今近一千六百年,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上長期作為四邑地区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從明代起新会的文化教育就非常發達,是中國產生進士、举人和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在近現代史上,新会位列广东最迟開放通商的两個城市之一。這裡的習俗、文化、傳統藝術、建築形式都独具風格,具有強烈的地域特徵。這裡是梁启超、陳献章、陳垣、劉德華等名人的故鄉,同時又作為岭南学派和岭南琴派的發源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新会還是70萬海外華人的祖籍地,為广东一大僑鄉。 新会市史志办公室,1999.3.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会区 · 查看更多 »

新四人幫

新四人幫,指媒體报道所谓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等四名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位时長時間組建的政治集團,目標是通過政變等方式,推翻中國共產黨於2007年中共十七大訂下習近平、李克強接班的計劃,或經由人事安排將習近平拉下馬,以取習代之掌控中共與中國政府。趙紫陽舊部嚴家祺表示,該腐敗集團的根子是江澤民。日本橫濱市立大學名譽教授矢吹晉出版的《中共政權的爛熟•腐敗——切開習近平「打虎」幕後》(《中共政権の爛熟・腐敗―習近平「虎退治」の闇を切り裂く》)一書亦將薄熙來、周永康、徐才厚、令計劃稱為意圖在十八屆四中全會上推翻習近平政權的「四人幫」。薄徐周令四人后来皆因贪腐被调查,其中徐才厚因患癌症在被调查期间病亡,薄熙来、周永康和令计划分别在调查结束后被判刑,目前三人在北京昌平的秦城监狱服刑。.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四人幫 · 查看更多 »

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

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簡稱新華社澳門分社或澳門分社),是指新華通訊社在澳門的分支机构,成立於1987年9月2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 · 查看更多 »

新舊中國

新中國用以與過去的中國相區隔,可能暗示“新優於舊”。國共兩黨對「新中國」的理解不同。新黨也在其官方網站稱「建設新中國」。舊中國和舊社會則是中國共產黨過去常用的政治術語,近年來使用頻率有所降低。.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舊中國 · 查看更多 »

新集戰鬥

新集戰鬥發生於1932年8月27日-9月9日,地點則是在中國鄂東一帶。該戰鬥是國共內戰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集戰鬥 · 查看更多 »

新民主同志會

新民主同志會,是臺灣成立於1947年的左派政治團體。由當時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學生陳炳基、台大化工系助教李薰山、蘆洲李家的李蒼降、泰北中學教師林如堉及當時就讀台大農業經濟系的大四生李登輝所成立,後組織被中國共產黨滲透成為外圍組織,改名為「台灣人民解放同盟」,於1948年底遭國民黨破獲,成為中國共產黨在台滲透最早被破獲的地下組織,其成員中林如堉、李蒼降及後來加入的蔡瑞欽都先後遭到槍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民主同志會 · 查看更多 »

新潮流系

新潮流系(簡稱新系),是民主進步黨的派系,要角包括陳菊、賴清德、蔡其昌、鄭文燦、邱太三、 陳金德、段宜康等。 早期主張「社會民主路線」,並試圖與勞動階層、社會運動團體結合,影響政策的制定與施行;主張「群眾路線」,防堵具有公職人員身分的政治人物在黨外運動和民進黨的領導和影響力(新潮流系成員早期因多從黨外雜誌編輯與社會運動途徑參與政治,未參加選舉成為候選人,故多無公職人員身分);並以台灣「島內的台灣獨立運動者」(和海外的台獨運動區別)的面目出現,推動民進黨增訂台獨黨綱。黑名單解禁後,從海外回台灣發展的台獨聯盟在台灣的發展者如張燦鍙,也和新潮流保持合作關係。民進黨在2006年決議「解散派系」後,新潮流系在名義上已經解散,但實際上在2008年轉型為台灣新社會智庫,以另一種型態存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潮流系 · 查看更多 »

新會歷史

新会歷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当地的新石器文化。公元222年,孫權在今司前鎮河村附近為治所设平夷縣,新会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南朝的馮業南渡新会到宋末的罗贵南迁,新会在中原汉人历次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新会”之名始于東晉元熙二年(420年)。而新会的古称“冈州”就来源于唐代新会县为冈州州治所在。1279年南宋灭亡前夕,新会成为南宋最后的行都所在地。到了明代,新会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广东三大城市之一。清末,新会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904年江门开埠,以及之后新宁铁路通车,新会成为四邑交通枢纽。1939年到1945年抗日戰爭时期,新会饱受战火摧残。1949年10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新会城。改革开放以后,新会经济发展迅速。.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會歷史 · 查看更多 »

新新百貨公司

新新百貨公司為一間已倒閉的百貨公司,1926年創辦於上海南京路720號,是早年上海南京路四大華資百貨公司之一(當年先施公司、永安公司、新新公司和大新公司被合稱為後四大公司),於四大公司中第三間創立,創辦人為李煜堂、李敏周叔侄。.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新百貨公司 · 查看更多 »

新新聞

《新新聞周刊》(THE JOURNALIST),台灣一政治類周刊,1987年3月12日創刊,每週四出版,口號是「台灣不能沒有的聲音,最犀利的新聞時事周刊」,內容為當週最熱門的政治新聞焦點與深度報導,創刊時核心人物包括從中國時報系離職的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司馬文武(江春男)、周天瑞、胡鴻仁等。 《新新聞》被視為自由主義刊物,輿論導向一般認為有利於民主進步黨。2000年陳水扁政府執政後,《新新聞》對於民進黨的批判增加。2004年10月6日,《新新聞》第917期刊登民進黨創黨元老楊祖珺的文章,顛覆民進黨官方版黨史。 台灣許多知名的新聞從業者曾在《新新聞》任職,除了《新新聞》創刊時核心人物以外,還包括前《中國時報》資深記者董孟郎、專欄作家公孫策(陳哲明)、《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陳裕鑫、中天電視總經理廖福順等。 曾陸續任職《新新聞》的總編輯有:黃創夏、盧伯華、楊照。 1989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錄影帶《選舉大系》,共8輯,標榜平衡老三台選舉新聞的偏頗報導;1993年,《新新聞》製作選舉新聞節目《選情大家看》反映各縣市選情,共147輯。 2007年,國寶人壽大股東朱國榮(本名朱子昭,前大圈仔)投資《新新聞》,成為《新新聞》社長。 2017年4月,風傳媒董事長張果軍買下《新新聞》100%股權,成為《新新聞》董事長兼社長。 2017年4月23日,《新新聞》舉行30周年社慶酒會,公孫策表示,《新新聞》名稱是他告訴司馬文武的,因為「舊新聞」可以淘汰了,這是《新新聞》的精神;《新新聞》創刊時能讓當時執政黨中國國民黨接受,是因為沒有脫離事實,從來不講非事實的部分,也就是「新聞主義」,堅持講真實的,才不會無緣無故被查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新聞 · 查看更多 »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運動(五四文化運動),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蔡元培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儒家、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運動,涵蓋了民初在北京發生的一場深刻的文化政治示威運動五四运动。新文化運動標誌著中國知識分子顛覆中國中心主義,否認自身的文化價值,認同西方文化以及民主共和制,走向了歐洲中心主義。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德先生”與“賽先生”),批判傳統純正的中國文化,並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一方面,以胡適為代表的溫和派,則反對馬克思主義,支持白話文運動,主張以實用主義代替儒家學說,即為新文化運動濫觴。中国共产党根据毛主席语录坚称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 近代马列史學家把這一階段的文化運動稱為五四文化運動。1924年4月19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局委員長陳獨秀、秘書毛澤東聯名發出通告,第一次要求各地黨和團的組織開展“五一”、“五四”、“五五”、“五七”紀念和宣傳活動,強調恢復國權運動、新文化運動,紀念五五(馬克思誕辰),目的在於傳播馬克思主義。 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觀都肯定五四文化運動,但是各自的表述有所不同。「新文化運動」和與之相對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在中國現代歷史上均產生了大影響。.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新文化运动 · 查看更多 »

方城南召戰鬥

方城南召戰鬥發生於1932年11月17日—26日,地點則是在中國豫南一帶。該戰鬥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方城南召戰鬥 · 查看更多 »

方石嶺戰鬥

方石嶺戰鬥發生於1931年9月15日,地點則是在中國江西興國,是第一次国共内战前期主要戰鬥之一。交戰一方為中國國民黨領導之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另一方則為中國共產黨所領導之中國工農紅軍。戰鬥末了,兩方均有傷亡,國軍遭到嚴重挫敗,第三次圍剿宣告失敗。 战斗结束后,红军总司令部驻在白石万寿宫里,指挥部队乘胜追击。但在第二天下午,红三军军长黄公略率军追到贺堂山的北坡,距万寿宫十余华里的六渡坳时,被国军的飞机扫射击中而阵亡。.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方石嶺戰鬥 · 查看更多 »

方虎山

方虎山(朝鮮語:방호산;),朝鮮軍事家、曾參與抗日戰爭及韓戰,是延安派人。1950年代初因在與當時的最高領袖金日成的政治鬥爭中失利而被肅清,此後不知所蹤。.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方虎山 · 查看更多 »

施儒珍

施儒珍(),是一位出生於新竹香山的左派異議人士。他曾任職於新竹州廳及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新竹檢驗所,並曾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黨在臺地下組織等團體。他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遭當局追緝,並於隨後在家人協助下展開長年躲藏生活直至過世;他的這段經歷曾被黨外媒體以「臺灣版的安妮·法蘭克」之名宣傳。.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施儒珍 · 查看更多 »

施純仁

施純仁(),出生於臺灣台中州大甲郡梧棲街(今台中市梧棲區),是一位臺灣神經外科醫師,也是前行政院衛生署署長(1986~1990),任內推動重大醫療政策貢獻卓著,包括制定《醫療法》,健全台灣醫療體系,並建立專業腦死判斷標準,通過《人體器官移植條例》,2000年11月獲選國際外科學會榮譽院士,成為中華民國史上第二位獲此殊榮者。.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施純仁 · 查看更多 »

施明德

施明德()是台灣歷史上重要的政治家、革命家、異議人士、人權護衛者、政治犯和作家,被稱為“台灣的曼德拉”。 台灣高雄市人,畢業於高雄中學和陸軍砲兵學校。施明德是台灣黨外運動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曾擔任立法委員、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和民主進步黨中央委員會主席,被尊稱為施主席。 施明德曾在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這四位總統任內,三次以政治犯的身份入獄,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時間二十五年半。曾參與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並擔任美麗島事件總指揮。 1995年聯合新黨參選立法院長以一票之差敗於國民黨的劉松藩。 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退出民進黨。 2006年發起紅衫軍反貪倒扁運動,並擔任紅杉軍運動指揮部的總指揮,被尊稱為施总指挥。2015年5月21日,宣布以無黨籍身份参加2016年总统大選,但因未達到連署30萬份的連署書門檻而宣布退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施明德 · 查看更多 »

文化大革命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通称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一场於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所发生的政治運動。文革是由時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的毛澤東與中央文化革命小組,自上而下動員成千上萬紅衛兵在中國大陸進行全方位发动的階級鬥爭。在此期間以四大指導原則為藉口,普及的批鬥、抄家、告密等行为文化,使中國傳統文化與道德淪亡,整体经济受严重影响,受害人數以千萬計,亦有數不清的文物在1966年6月1日的破四旧中慘遭红卫兵的蹂躪。時任國家主席劉少奇、十大元帥的彭德懷和賀龍等領導人被迫害致死,鄧小平、陳雲等黨內高層亦在此期間被下放。 1981年,这场运动遭到《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中共官方公開全盘否定。因其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故也随后被称为“十年动乱”或“十年浩劫”。这场运动当时也影響了阿爾巴尼亞、北韓、法國、埃塞俄比亞和智利等世界上一系列左翼勢力強大的地區。 广义上,一般認為文革正式開始於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是毛澤東在1958年前后的三面紅旗的挫敗後、以及在反蘇修、反美帝等口號的情况下,以革命名義攻擊溫和派(當時衊稱走資派)並重回黨核心的嘗試,並在日後一兩年達到高潮,右派人物的影響力則多遭到剝奪,而當權派亦有內鬥,並導致了原定接班人林彪的死亡。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文革结束及經過包括粉碎四人帮等一連串政治鬥爭后,中共中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核心人物,并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和改革开放,逐渐消减毛泽东时代的极左派色彩;也由於藉毛澤東權勢推動文革的極左派多被整肅,使中國社會經濟復苏并順利地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場經濟。不過為了確保共產黨治理的一致性,文革平反後中共認為改革開放是完成对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认为改革开放後中國直接步入长期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詞來擋駕路線變動。其允許資本再度开始活躍的做法,也令中國經濟回到了發展軌道上,讓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成為可能。1981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局针对1966年至1976年文革阶段给予的立场和态度是,将其定性為「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造成全面而嚴重的危害」。至今,文化大革命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具有极大的争议性,中国官方和自由派人士认为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自由派人士甚至认为毛泽东要对此负主要责任。但极左派仍支持文化大革命的“正当性”,认为邓小平等“走资派”成功篡夺了党和国家权力,建立起了修正主义国家。.

新!!: 中國共產黨和文化大革命 · 查看更多 »

无为县

无为县是中國安徽省芜湖市下辖的一个县。全县总面积2413平方公里,人口130.8万,辖全县辖20个镇:无城镇、石涧镇、襄安镇、陡沟镇、姚沟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泥汊镇、高沟镇、福渡镇、泉塘镇、红庙镇、赫店镇、鹤毛镇、十里墩镇、昆山镇、洪巷镇。.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无为县 · 查看更多 »

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

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出現在1970年代日本,根據西內雅(日本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所说,是他在遍訪亞洲各國時偶然取得的文書。无法确认「第一期」、「第三期」文件的存在。.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日本解放第二期工作要綱 · 查看更多 »

日本戰爭列表

本條目為日本自古以來對外或內部的戰事列表。表中左方一切戰事名稱以日方說法為準,右方時間則為戰事進行時間(內戰)或日方參戰時間(對外戰爭),每一合戰名詞下方為該戰役簡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日本戰爭列表 · 查看更多 »

早稻田大学

早稻田大學(;英語譯名:Waseda University),简称早大、早稻田,是一所本部位於日本东京都新宿区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學於1882年,由明治維新時期開國元老之一,前內閣總理大臣大隈重信創立,建校之精神為「學問之獨立」、「學問之活用」及「成就模範之國民」。 早稻田大學作為日本國內首屈一指的私立大學,十分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事業,除校內有6個學部與11個研究科設立英語課程學位外,從2009年起一直為日本國內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大學,在中國更為日本最具知名度的大學之一。 根据2017年发表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显示,早稻田大學位列全球第203名,而在亞洲大學排行榜中則位列亞洲第41名。同时,根据同公司发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排名显示,早稻田大學位列全球第33名,在亚洲区排行第6,在日本排行第1。.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早稻田大学 · 查看更多 »

早稻田大學校友列表

早稻田大學校友列表條列早稻田大學的知名校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早稻田大學校友列表 · 查看更多 »

早请示晚汇报

早请示、晚汇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大革命時期一种对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表忠心”的祝颂礼仪、例行程序。要贯彻、体现毛泽东思想照耀、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就要有一定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发明了这样一套程序:每天早晨向毛泽东请示一天该怎么生活、怎么做事,晚上汇报一天做了什么、做得怎样、有什么问题。 这样的崇拜礼仪虽然不是中國共產黨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但全社会都如此流行,成为风俗、习惯化的软制度。大致流行于1966年至1971年间;比较明确的下限,以“九一三事件”和随后的批林批孔运动为界。.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早请示晚汇报 · 查看更多 »

旗袍

旗袍是一種華人女子的傳統服裝,始於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上海女校的制服,當時的上海女學生是旗袍最早的主要使用者卞向陽《論旗袍的流行起源》,《裝飾》,127期,2003年11月,第68頁。旗袍因其代表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形象而受到欢迎,並由上海开始流行到全中国,成为當時中國都市婦女的主要服装,至今仍为上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 中華民國建立后,旗袍在上海上流社會非常風行,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最終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現代服飾。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因為旗袍代表著資產階級、違反了共產主義的理念,所以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禁止旗袍,1980年代改革開放后,旗袍重新流行於中國大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旗袍 · 查看更多 »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是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中國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水师营镇三里桥村西。陵园在1898年俄羅斯帝國佔據旅順時興建,安葬了以下的人士:.

新!!: 中國共產黨和旅顺苏军烈士陵园 · 查看更多 »

摩士

摩士爵士,KBE,JP(Sir Arthur Morse,),舊時也譯摩斯爵士,英國和香港銀行家,1941年至1953年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主席,1943年至1953年兼任總司理,1946年至1953年任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議員,是滙豐銀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初期的重要領導人物。 在1912年加入滙豐的摩士,早年曾在香港總行和中國內地各分行任職凡二十餘年,1940年調任倫敦分行總經理,1941年香港淪陷前夕出任主席,繼而在1943年起出任總司理,任內成功帶領滙豐渡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並負責在戰後將總行遷回香港,以及重建香港、遠東和全球各地的業務。「凡有利於香港者,即有利於滙豐」一語,即出自他任內。摩士在1953年卸任主席和總司理後,回到英國出任滙豐的倫敦顧問委員會主席,繼續參與滙豐業務。 摩士曾分別於1949年和1961年兩度封爵士,另在1940年獲香港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現今位於九龍黃大仙的摩士公園,即以他命名。.

新!!: 中國共產黨和摩士 · 查看更多 »

摩星嶺4號

是香港商業電台叱咤903的節目。主持人為雲海和阿祖(彭震宇),監製為光仔,陳強為製作助理(現已離開商台),他同時和EKEE(現已離開商台)與阿Bu(現已離開商台)負責聲音演繹(每節開頭的一段錄音及讀出檔案編號、名稱)。於2009年8月2日(8月1日)首播,逢星期日凌晨(星期六深夜)1時至3時於商業二台播出。節目於2013年6月16日(6月15日)結束。阿祖亦確定和雲海正式離開商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摩星嶺4號 · 查看更多 »

擔桿列島

擔桿列島(Lema Islands)是位於珠江口之外,處於香港之東南的一組島嶼,位於萬山群島東部,現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珠海市管轄。列島陸地面積約13平方公里,由擔杆頭、擔杆中、擔杆尾三個島嶼組成。島上有百多名居民,大多以捕魚為生。.

新!!: 中國共產黨和擔桿列島 · 查看更多 »

支那人

支那人,是近現代的一種針對華人的歧视語,为持有反华或反中立场的人士所使用蔡史君《二战期间日本占领下的新加坡(1942-1945)》載〈怡和世纪〉(第二十四期),第90-96頁。与「Negro」类似 ,该词在历史上无冒犯成分,因二战期间在日本涵有日本對中國人的輕蔑態度而带上贬义意思,二戰後結束後,盟國最高司令部的調查指出「支那」稱謂含有貶意,當今大部分华人会被稱為支那或支那人而感到受到冒犯。 支那一词源于印度,原为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呼,可能源于汉字“秦”或“晋”,经佛教经典传入中国。于9世纪初通过佛教交流传入日本,并在明治维新之后由日本传回中国。該詞在中國近代思想中,為討論民族性、國民性的重要概念,包括如梁啟超及嚴復等對民族性中的劣根性求改進討論。晚清知識份子在使用“支那”或“中國”一詞來稱呼國家及國民未有共識,但相当流行。中華民國建立后,中国人以“支那”一词自称的现象减少。 在甲午戰爭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為中日關係最惡劣的時期,在這段時期,支那人一詞在日本涵有日本的自我優越感及對中國人的輕蔑態度。1946年二戰後結束後,盟國最高司令部的調查指出「支那」稱謂含有貶意,要求日本政府不得在公文和公開場合使用該詞,同年,日本政府通令日本國內公文書中不可使用支那一詞,有日本學者宣告這個「非常令人厭惡的名稱」已從日本語言中消失劉檸,,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3-10-28。 在印尼,由於有許多印尼人與印尼華人認為「支那」一詞是貶低異族與種族歧視的象徵,因而採用「中華(Tionghoa)」,當地部分華人團體也積極消除「支那」一詞。蘇哈托政府當政的年代,反華氣氛濃烈,「支那」一詞多被持有反華立場的人所用,後來中印關係回暖,印尼官方才恢復「中華」的稱謂廖建裕《印尼为何在此时废除“支那” 称谓?》,《联合早报》2014-03-26。 今除石原慎太郎(石原因公開使用這些名詞而被專門從事中日研究的約克大學教授傅佛國(Joshua A. Fogel) 點名批評為「麻煩製造者」)等日本右翼团体外,日本官方及民間主流已不再使用「支那」和「支那人」兩詞。日裔加拿大歷史學家若林正(Bob T. Wakabayashi,或譯若林忠志)指出,日本戰敗後有兩類日本人繼續使用此貶義詞——教育程度低的或者積習難改的老年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支那人 · 查看更多 »

政党

政黨是以執政或促進和保障特定政治思想、政治利益為目標的團體。在代议制民主政體裡,政黨爭取執政一般以參加選舉為手段,並有時結成政治聯盟,在必要時聯合執政。政黨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識形態,针对国家和社会議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綱展示願景。 共同的利益、情感、民族、种族等都是结成政党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学家对政党有着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政党是选举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一种权力组织;有人认为政党是谋求公职的工具;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控制政府的团体;有人认为政党是人民利益的表达渠道。 老牌民主國家和新興民主國家之經驗表明,要在長期內保持民主鞏固,即意味着一個民主國家在多大程度上能遠離國內各種對政治秩序穩定之挑戰,就要促進強而有力之政黨之發展;因此,選舉制度要鼓勵此一發展,而不是加強和推進政黨分化。若在英國、美國,多數民眾無不隸屬於政黨,故多數黨執政,即為代表國民多數之意見;諸黨聯合,即為代表民眾全體之合作。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實行競爭性政黨體制,但實行較為成熟的國家主要是西歐、北美、日本及若干受美英殖民影響的國家,如印度。中國則不然,黨人之比數僅占國民全數一小部分,即使全國各黨各派聯合團結,論其數量,依然占國民全數很小一部分,这是特有之癥結。選舉制度還可以就排除那些只有少數人支持之政黨參選進行特殊設計,還可以推動或拖延政黨成為黨內領導人個人之競選工具。.

新!!: 中國共產黨和政党 · 查看更多 »

政治花瓶

政治花瓶(Paraphernalia),是指徒有虛名,沒有監察權和制衡作用的政治組織或監管機構。.

新!!: 中國共產黨和政治花瓶 · 查看更多 »

政治部 (香港警察)

政治部(俗稱邵氏;英文:Special Branch,特別分支之意,中英文名稱意義並非對應,縮寫:SB)於1934年成立,架構上隸屬於皇家香港警務處刑事部,實際上直接由英國軍情五處第二處指揮,主要責任為反間諜及收集情報等多類特殊任務。隨著香港主權移交臨近,政治部於1995年解散。.

新!!: 中國共產黨和政治部 (香港警察) · 查看更多 »

愛國主義

爱国主义指以激發愛國情緒來進行 或的意識型態,和國際主義(internationalism)及世界主義(globalism)對立。 它常和國族主義意識型態一起討論,19世紀後國族主義的歷史發展使18世紀啟蒙思想的古典爱国主义意義產生轉變,爱国主义也與以單一民族為基礎的民族主义相似。.

新!!: 中國共產黨和愛國主義 · 查看更多 »

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愛國主義教育活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六四事件後發起針對青少年的宣傳與教育運動及政策。此政策詞彙由六四事件後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宣告並執行,如其1990年對北京青年發表對紀念五四運動的演說,宣告「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人民民主即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上也是统一的」。江於1989年對工人發表演說時,也強調工人的責任在於教育社會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打造國家等來激發民族驕傲與自信。。中國1990年代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動,承續中國共產黨進行文化清理(cultural purge)的宣傳及教育組織對「不當文化」的清理。此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動為中國共產黨在政治意識型態的宣傳和教育名稱和內容上,從以黨主導的共產主義到以國家主導的務實國族主義政策。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在香港於2012年引發爭論與街頭示威抗議,也引發對於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及實施方式的討論。,爭議點在於愛國主義教育是否只是單純的像各國推行的國民教育還是政治宣傳洗腦。 2016年《關於教育系統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施意見》要求將愛國主義精神融入中國大、中、小學的德育、語文、歷史、地理、體育和藝術等各學科課程標準、教材和考試中,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有新媒體宣傳並輸出海外,也「加大对香港、澳门和台湾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力度」。.

新!!: 中國共產黨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 查看更多 »

憲法各表

憲法各表(Two Sides, Two Constitutions)是由前民主進步黨主席謝長廷提出的政治主張,主張以《中華民國憲法》(含《憲法增修條文》)治理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治理大陸,兩岸對等,互不隸屬,依憲法有特殊關係。立場接近於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兩國論)。 謝長廷強調,憲法各表與一中各表的不同在於,憲法各表強調兩岸在現實上不相隸屬,但依憲法有特殊關係;而一中各表則不承認對方擁有主權。他希望以《中華民國憲法》來作為台灣共識的核心,以突破兩岸關係。 這個主張最早稱為憲法一中,因與馬英九提出的主張名稱相近,後改稱憲法共識,又改為憲法各表。謝長廷認為可以憲法共識作為台灣內部共識,對外則用憲法各表來定位兩岸關係。但目前仍然在討論中,未形成民主進步黨的政治主張。.

新!!: 中國共產黨和憲法各表 · 查看更多 »

敦煌市

敦煌市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是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級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以敦煌石窟及敦煌壁画而闻名天下,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敦煌市 · 查看更多 »

整军方案

整军方案全称为关于军队整编及统编中共部队为国军之基本方案,是1946年2月25日国民政府代表张治中與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来在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调停下达成的整编中共军队为中华民国国军的协定。该协定是继政治协商会议之后,国共两党为贯彻政协军队国家化决议而达成的又一重大成果。该协定原定在两个星期内由中共和国府向三人军事小组提交各自军队表册作为整编过程第一步,但因国共矛盾日趋尖锐,中共未提交表册,协定迟迟未能执行,终因第二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而流产。.

新!!: 中國共產黨和整军方案 · 查看更多 »

整風運動

整風運動,一般又稱作延安整風、搶救運動、搶救失足者運動,是中國共產黨自1942年2月開始在陝甘寧邊區延安根據地所發動的一場政治和文化的運動,持續了3年時間。所謂的「整風」是指「整頓三風」,包括「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整風運動的實行,使毛澤東成為黨主席,在黨中央的地位更為確立,也使共產黨對於幹部和黨員的領導更為有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整風運動 · 查看更多 »

數論導引

《數論導引》是由中國數學家華羅庚所寫的有關數論的一本書,在中國大陸是由北京科學出版社,在台灣由凡異出版社出版,共652頁。是華羅庚最為知名的著作,被當作学习数论入门书。 由於華羅庚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台灣在尚未解嚴的時代,翻印該書時並沒有印出作者姓名,變成一本「沒有作者」的書。.

新!!: 中國共產黨和數論導引 · 查看更多 »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ლავრენტი ბერია;Лаврентий Павлович Берия;Lavrentiy Pavlovich Beria,),格鲁吉亚人,苏联共产党高级领导人,长期担任內務人民委員部(秘密警察)首脑。是斯大林大清洗计划的主要执行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5年7月9日成為軍事苏联元帅。雅尔塔会议中斯大林曾向美國總統小罗斯福介绍说:“他是我们的希姆莱。”在斯大林逝世之前,他是苏联的极重要权力人物,也是前者發動紅色恐怖的犯人與幹部之一,斯大林逝世之后馬上在斗争中失败,被撤职并秘密处决。與斯大林同為蘇聯領導層裡罕見的格魯吉亞裔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拉夫连季·帕夫洛维奇·贝利亚 · 查看更多 »

拉丁化新文字

拉丁化新文字(简称“新文字”,新文字:Latinxua Sin Wenz)是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在中共控制区和苏联影响区向中国人推行的一种汉语拼音文字,是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重要方案之一。1944年后又被中共废止。 拉丁化新文字曾促进中国文字改革运动的发展,它产生於1931年在海参崴举行的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1932年公佈推行上海話拉丁化新文字,後改稱江南話拉丁化新文字。1933年後,广泛於全国各地推广,1955年停止使用。 方案特点为:不标记声调(部分汉语的入声由加塞音字母韵尾的韵母表达),不写出舌尖元音,分尖团音,用清音字母标记送气清塞音,用浊音字母标记不送气清塞音,对于部分汉语中的浊塞音则用浊音字母加h标记。.

新!!: 中國共產黨和拉丁化新文字 · 查看更多 »

曹光琳

曹光琳(),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 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1步兵学校政委。1955年9月,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此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86年离职休养,1994年7月2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7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曹光琳 · 查看更多 »

曹火星

曹火星(),中國作曲家,河北平山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曹火星 · 查看更多 »

曹菊如

曹菊如(),福建龙岩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官員、中國銀行家,曾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黨組書記。 1901年生於福建。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長征,後投身抗日戰爭。1949年出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兼副秘書長。1954年起出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兼黨組書記。1964年卸職。1975年被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1981年於北京醫院逝世。享年八十歲。.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曹菊如 · 查看更多 »

曹長青

曹長青()是美籍華人傳媒工作者、評論作家,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北安市,後因成為持不同政见者而移民並歸化美國。其政治立場偏向右派、美國共和黨、保守主義。曹长青强烈反对共产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也强烈支持台灣獨立運動以及西藏独立运动。.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曹長青 · 查看更多 »

曾庆红

曾慶紅(或或),漢族,江西吉安人,中共政治人物曾山與鄧六金之子。曾庆红是前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共第十五屆和第十六屆中央書記處書記、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屬於江澤民派系人馬。先後在國防部門、國家計委、石油部門工作,曾任解放軍將領余秋里的秘書。 1984年曾慶紅調任上海,1989年六四事件后隨升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江澤民進京,先後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主任。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當選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1999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當選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中央書記處書記(排名晉升第一)、中共中央黨校校長,全面負責黨務工作。2003年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同年兼任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主管港澳工作。.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曾庆红 · 查看更多 »

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

下表列出曾獲大英帝國勳章的部份知名人士。內閣辦公室每年都會公佈一份「新年授勳名單」和「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內裡列出新獲勳人士所得的勳銜。獲勳者並非在名單公佈時獲勳,而是在事後才獲勳的。「新年授勳名單」一般在每年元旦前後公佈,而「英女皇壽辰授勳名單」則在每年6月初公佈。.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曾獲大英帝國勳章人士名單 · 查看更多 »

曾鈺成

曾鈺成教授(Jasper Tsang Yok-sing,),生於廣東廣州,籍貫廣東順德, 前香港立法會主席,民主建港聯盟創黨主席,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榮譽教授。此前曾經擔任香港培僑中學校長,現在為該校及培僑書院校監和培僑小學校董。其弟曾德成為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其與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分別稱為香港政壇的「雙曾」。.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曾鈺成 · 查看更多 »

曾景牧

曾景牧()是中國藉天主教主教。也是道明會會士,余江教区第六任主教。.

新!!: 中國共產黨和曾景牧 · 查看更多 »

普羅政治學苑

普羅政治學苑(Proletariat Political Institute)是由黃毓民於2010年在香港所創辦的政治及學術組織,以「反對黨國極權,實現普羅民主」為啟動宣言,主張香港應強烈否定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及代表性,並要求推翻「港共政權」,建立全民制憲和重新立約的制度,以及透過「五區公投,全民制憲」的方式,去結束其專權統治。現時普羅政治學苑大部分成員為MyRadio節目主持。.

新!!: 中國共產黨和普羅政治學苑 · 查看更多 »

智子之心

《智子之心》,是一部改編自慈濟志工林智惠真實故事的电视剧,講述了台灣日治時期台南富家女林智惠(智子)的一生。她終生投入護理工作,於18歲時不顧家人反對,成为一名随军护士,随侵华日军到香港及廣州,参加救护日军的工作。高齡91歲的她現身上檔記者會,分享她在大時代下的經歷。 本劇由廖苡喬、游蕎軒等演員主演,由台湾慈济基金会投資監製,南方影視製作有限公司製作,2016年10月開拍,2017年3月殺青,並於2018年5月10日起大愛電視首播,播出2集之後遭停播,改播《愛別離》。 由于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台灣被日本殖民统治時期,主角堅持随侵华日军當戰地護士,以及剧中被指日军以正面形象出场而国军成为反面角色,引发中国大陆媒体对该剧媚日及美化侵華日軍的批判。.

新!!: 中國共產黨和智子之心 · 查看更多 »

晋冀鲁豫边区

晋冀鲁豫边区,是中国抗日战争中1941年在河北邯郸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根据地。至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演变为晋冀鲁豫解放区。.

新!!: 中國共產黨和晋冀鲁豫边区 · 查看更多 »

晋绥区1945年夏季战役

晋绥区1945年夏季战役,中国亦称晋绥区大反攻、晋绥军区反攻战役,是中国抗日战争发生的战役。.

新!!: 中國共產黨和晋绥区1945年夏季战役 · 查看更多 »

10月5日

10月5日是阳历年的第278天(闰年是27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8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0月5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0日

11月10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4天(闰年第31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5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1月10日 · 查看更多 »

11月14日

11月1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318天(闰年第31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4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1月14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5日

12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59天(闰年第360天),离全年结束还有6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2月25日 · 查看更多 »

12月26日

12月26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60天(闰年第36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5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2月26日 · 查看更多 »

12月30日

12月3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364天(闰年第3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2月30日 · 查看更多 »

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

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又名反對市府推土機運動,是1997年發生在台灣台北市的社會運動,也是台灣第一個反迫遷運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 · 查看更多 »

14K (三合會)

14K,即洪門洪發山忠義堂,前身為汪精衛政權扶植的「洪門五洲华侨总会西南分會」(簡稱「西南本部」),位於广州西关宝华路十四号,1945年由中國國民黨的军统特務葛肇煌入駐会址,故當時花名為「十四號」。葛肇煌將之正名為洪門洪發山忠義堂,但民眾依然稱之為「十四號」。 1949年中共建政後,葛肇煌與「十四號」的幫眾逃至香港,重建社團,被港英政府列为香港三合會組織。在1960至1990年到的三十年間,14K發展迅速,一度擁有20萬會員,擴展成全球華人三大幫會之一。1990年代,不少成員漸漸向中國大陸發展。據1991年統計,香港現在主要成員約有2萬人。 在1960年代及1970年代,因協助反共,故與臺灣的國民政府有緊密的接觸及互動,然而,近年14K已很少扯上政治議題,臺灣政府方面亦停止資助14K,因此14K不少成員移師中國大陸發展。.

新!!: 中國共產黨和14K (三合會) · 查看更多 »

1880年代

1880--古斯塔夫·福樓拜,法國文學家。 1881--慈安太后,發動辛酉政變主謀者之一。 1885--查理·喬治·戈登,指揮「常勝軍」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江蘇軍隊。 1885--岩崎彌太郎,三菱財閥的創辦人。 1885--左宗棠,平定太平天國、西北回變,「晚清四大名臣」。 1889--岑毓英,廣西西林岑家始祖。 * 8.

新!!: 中國共產黨和1880年代 · 查看更多 »

190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00年代 · 查看更多 »

1904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04年 · 查看更多 »

1905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05年 · 查看更多 »

1907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07年 · 查看更多 »

1913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13年 · 查看更多 »

1915年臺灣

1915年臺灣發生了西來庵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15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920年代中国

中國在1920年代,指的是從1920年到1929年的時局變化。民國建制不同於清代及其以前,無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皆無絕對之權力;輿論、社會運動者、反對黨、甚至擁兵自重的軍人,都是制衡力量。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制定《對華政策綱領》,宣稱滿洲和蒙古對日本國防和國計民生有重大關係,是日本生命線,為維護滿蒙權益,將不惜動用武力。.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20年代中国 · 查看更多 »

1921年

请参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21年 · 查看更多 »

1924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2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27年

请参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27年 · 查看更多 »

1929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29年 · 查看更多 »

1931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31年 · 查看更多 »

1933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33年 · 查看更多 »

1935年中国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35年中国 · 查看更多 »

1940年代中国

中國1940年代可說是歷史轉折的年代。在這段時間,中國長期處於戰爭情勢之中。1940年代起始,中国抗日战争仍艱苦進行。到了1940年代中期,中國除了獲得戰爭最後勝利喜悅外,也充滿大國崛起憧憬。1943年廢除不平等條約,而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與同盟國家並肩作戰,因而獲得更多外援和國際支持,亦為國家發展開創新機。1900年起始的中國革命,最終由中國共產黨取得最後勝利,並告一段落。.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0年代中国 · 查看更多 »

1942年河南饥荒

河南大饥荒发生在1942年或1941年夏到1943年春。當時河南省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又遭遇蝗灾,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和遭遇日军轰炸而死者无数,而当时难民乘火车逃难的是极少数,多数人是徒步。“陇海线郑州以东已被占领,能通车的是洛阳以西。坐火车逃难的,充其量最多占总人数的1/3。当时火车数量很有限,运载效率很低,大部分是运货的,难民都是坐在货上面。当时火车时速估计只有30公里,从洛阳到三门峡走走停停估计要两天。家境稍好的,才有可能坐上火车,多数人是徒步,一路上饿殍遍野,饥民相食惨不忍睹。 1943年,美国记者白修德報導此事。他說,1,000万人口的河南省有300万人(甚至500萬人)饿死,另有300万人逃亡到陕西、甘肃和西部一带。但這只是白修德的估計。而據1943年的國民政府統計,死亡人數有兩個版本,一個是288,006人,另一個是1,484,983人。 河南饑荒發生後,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早在美國記者白修德報導此事之前的1942年底,國內報刊如共產黨的《新華日報》、《解放日報》,以及《大公報》、《前鋒報》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當時執政的國民政府在收到河南受災情報後,也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減輕災害對河南民眾造成的傷害。中央曾三次撥發急賑款,第一次撥400萬元,第二次撥1,000萬元,第三次撥2,000萬元,後河南省自籌赈款。.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2年河南饥荒 · 查看更多 »

1945年国共冲突

1945年国共冲突指得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军队为代表中國接受日軍投降和抢夺物資而发生的军事战争。主要由上党战役、平绥战役、平汉战役、津浦战役以及山海关阻击战组成。主要是由中國共產黨率先全國所發動的上党战役而引发的第二次国共内战;同时,当年华北地区南北纵向铁路(主干线津浦,平汉等)遭到中共全面破坏。.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5年国共冲突 · 查看更多 »

1945年香港

1945年香港,隨着大日本帝國在二戰中的實力不斷下降,盟軍對香港的反攻於本年進入關鍵階段,除二月外的首七個月內均被有盟軍或美軍轟炸的痕跡,船塢、油庫、機場、發電廠、兵營、墳場、廟宇、集中營、船舶、醫院、學校等皆成襲擊對象,甚至誤炸人口密集樓房,釀成重大傷亡。惟香港市民因渴望日本盡快戰敗,結束香港淪陷,故一般不反對盟軍的轟炸。經過3年零8個月艱苦日子,黑暗歲月終露曙光,隨着美軍於8月初對日本先後投下2枚原子彈,及後日皇在電台裡的終戰廣播,使香港再次面臨政權移交,日軍在盟軍接管前則在梅窩犯下最後一宗殺害無辜港人案件。中英雙方就香港主權歸誰各執一詞,中方更率先派軍隊佔領九龍,最後在美國壓力下,中國領導人蔣介石終同意香港回歸英國並撤軍,英方隨即在香港成立臨時軍政府。香港重光雖然值得欣喜,但二戰後,香港滿目瘡痍,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百廢待興,人口由戰前160萬急降至60萬的低位,甚至出現「人吃人」慘劇。由於物價騰飛,物資嚴重不足,餓死人現象不斷發生,到1945年,饑荒更為嚴重,人食人事件在8月更發生多宗。狂歡過後的香港人亦要同時面對一大批問題:包括8成人口營養不足、醫療衛生條件極差、傳染病猖獗、大部份的適齡學童失學、不少房屋受到破壞又或日久失修等,此外香港原來居民及難民在日本投降後大量湧入,1945年底,人口已回升到100萬,使情況進一步惡化。軍政府成立後,香港的人口即以每月100,000人的速度急升。軍政府首要解決的是港人的温飽問題,由於貿易尚未恢復,所以能源和糧食均十分缺乏。有見及此,軍政府首長夏愨派員到廣東、文萊、印度和日本等地搜購能源與糧食。至於住房方面,戰後有72%外籍人士失去居所,而全港約600,000名居民當中,則共計有160,000人無家可歸,其中大部份私人房產是在日佔時期遭日軍強佔的。戰後建材十分短缺,夏愨又不願動用公共資金修復私人樓房,所以軍政府只能儘量將空置的建築物安置居民,以及徵用旅館作收容難民,因此港人對軍政府的住房政策感到相當不滿。交通方面,軍政府曾以貨車權充巴士,以解決戰後交通工具荒缺的局面。此外,港英軍政府宣佈日本軍票作廢,部份市民一夜間傾家蕩產。二戰結束至年底發生多宗由水雷引致的嚴重海難,使掃雷成為戰後急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5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副總統選舉為中華民國首次依照憲法舉行的總統選舉,選舉方式是由具有民意基礎的國民大會(以下簡稱國大代表)進行投票的間接選舉。該選舉乃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一部分,選舉投票於1948年4月20日進行,選舉地點則是在南京市國民大會堂。副總統選舉雖同時進行,不過與總統選舉分開計票,而且亦不是與總統一起搭檔的選舉制度。 該選舉採差額選舉,且是首輪得票必需超過半數以上才能當選的絕對多數制選舉。在總統選舉方面,中國國民黨候選人、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以2430票的懸殊比數擊敗獲得269票的同黨對手居正,以將近八成的高得票率當選行憲後的首任中華民國總統。不過,蔣中正雖如預期的順利當選,但是蔣所囑意的副總統候選人孫科並未獲得當選。在經過四輪投票後,孫科以1295票比1438票敗給桂系軍人所擁護的李宗仁。不久,當選正副總統的蔣中正、李宗仁於同年5月20日在南京總統府宣誓就職。 1949年1月21日任期未滿一年的蔣中正因中國內戰因素被迫宣布「下野」,依憲法第49條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惟1950年3月1日,蔣中正以李宗仁無法施行總統職權為由「復行視事」,並於臺灣臺北市介壽館正式復任總統職務。 此次选举为国民政府行宪之重要步骤之一。因為國共內戰與中国共产党政权在北京成立等因素,該次選舉是中華民國至今同時於台海兩岸唯一一次舉行的總統大選。.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1948年援華法案

1948年援華法案為美國於1948年通過的援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之一部份,援外法案本來用途是為了施行歐洲戰後經濟復興計畫,援華法案是計劃中的例外;其中,華是指亞洲的中華民國政府。另外,該法案原訂援助時間為一年。 援華法案分為兩部分,一部份為3億3,800萬美金的經濟援助,另一部份為1億2,500萬美元軍事援助,兩者援助成為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華民國政府用來應付中國共產黨的重要資金資助,1948年秋天,中華民國政府與美政府交惡,該撥款停止。 1949年年初,美國決定將援華法案延長至1950年2月15日,不過款項仍未悉數匯入;停止該法案也讓國共內戰戰況急轉直下。1949年末,中國共產黨佔領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区,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1950年1月,美國杜魯門總統停止該法案軍援部分,但宣稱仍繼續進行援華法案中的經濟援助給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同年3月,在親國民黨的美國議員運作下,該法案宣佈延長到翌年。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對台的中華民國政府態度轉變,之後,該法案的4億多美金軍政援助陸續合併至「」、國際開發法案,該等法案為1950年代-1960年代的美援台灣法源,也陸續增加其金額。而法案金額操作者則為台灣政府與美方的美援運用委員會。.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8年援華法案 · 查看更多 »

1949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9年 · 查看更多 »

1949年上海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9年上海 · 查看更多 »

1949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49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0年代香港

香港的1950年代在中華民國二戰勝利及國共內戰的背景下展開。中華民國政府一度在聯合國上要求收回香港,但礙於國共內戰已經開始,中國國民政府又沒取得美國支持,無力向英國政府取回香港。1949年後,国民党政府退守台灣,數以萬計的人為了逃避新成立的共產黨政府而從中國大陸逃到香港。香港人口於是由1947年的175至180萬,增加至1951年的201萬。逃港潮新移民提供了廉價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把技術和資金帶來香港。因共產黨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公私合营),进而实行完全的國有化政策,不少公司把辦事處從中國各大城市搬到香港。這些都為香港經濟迅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朝鲜战争期間,聯合國宣佈向大陸實施禁運,本來依賴轉口業的香港搖身一變成為製造業中心。.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5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52年

请参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52年 · 查看更多 »

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雙十九龍暴動,亦稱雙十暴動,西方称1956年香港暴亂(Hong Kong 1956 riots),是一場于1956年10月10日至10月12日在香港九龍及荃灣等地發生的由香港亲中華民國人士和三合会人士为支持中华民国政府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其由最初的工人运动和示威,演變成後來的打砸抢烧等暴力袭击行動。 双十暴動源於徙置事務處職員在10月10日的中華民國國慶日移除懸掛在李鄭屋徙置區之中華民國國旗及大型「雙十」徽牌。暴乱由罷工、示威和殴打公务人员開始,在三合会介入后迅速演变为严重暴乱。在暴乱中,右派工会和三合会大肆抢掠烧杀,并封路强行高价售卖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同时,瑞士駐港領事館的副領事兼參贊恩斯特及其夫人的座车被暴动分子推翻并纵火焚烧,造成恩斯特重伤,其夫人死亡。 该次事件是香港历史上最多人死亡的骚乱,高於1967年的六七暴动。在双十暴动中,香港警察和驻港英军多次與右派示威者冲突,作出驅散、鎮壓及搜捕行動。期間,事件釀成約60人喪生,逾300人受傷,3,000余人被警方逮捕。.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56年雙十九龍暴動 · 查看更多 »

1960年代香港

香港的1960年代跟隨過去十年的經濟步伐,製造業繼續發展與擴張。雖然香港在這十年長期處於局勢不穩,期間因為天氣乾旱導致香港須要連續制水,又因為中國大陸的民革令香港發生造成嚴重傷亡的六七暴動,但香港經濟在局勢不穩中仍穩步成長,並在下個十年成為亞洲四小龍,逐漸發展為先進經濟體。 隨著經濟的急速發展,加上政府積極發展基礎建設及公共房屋,香港居民的生活質素普遍較1950年代有所改善。然而受到中國大陸的不穩定因素所影響,香港社會本身累積了不少民怨,導致兩場嚴重騷動的出現。但騷動過後,港府積極研究如何改善民生問題,為未來十年的民生政策改革鋪路。.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6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65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65年 · 查看更多 »

1969年

请参看:.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69年 · 查看更多 »

197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70年代 · 查看更多 »

1971年至今中華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

本文介紹中華民國自1971年退出聯合國後,與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關係與互動。.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71年至今中華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關係 · 查看更多 »

1975年

1975年欧洲冠军杯决赛(1975 European Cup Final),于1975年5月28日在法国巴黎王子公园球场举行。对阵双方为德国的拜仁慕尼黑和英格兰的利兹联。拜仁慕尼黑凭借弗朗茨·罗特和盖德·穆勒在下半场的两粒进球,以2比0战胜利兹联,取得欧洲冠军杯两连冠。.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75年 · 查看更多 »

1976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76年 · 查看更多 »

1977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77年 · 查看更多 »

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1990年由國民大會代表(以下簡稱國大代表)參與投票選舉中華民國總統的間接選舉,選舉地點是在臺北市陽明山中山樓,也是最後一次的總統間接選舉。1990年3月21日先舉行總統選舉,副總統選舉則於隔日的3月22日舉行。選舉結果,於1988年依《中華民國憲法》繼任總統(原總統蔣經國於任內逝世)的李登輝獲選任為第八任總統,時任總統府秘書長的李元簇則當選為副總統。 由於本屆選舉被視為是蔣經國逝世後的接班人選舉,影響台灣的政治發展,因此格外引起注目。此外,選舉過程中執政國民黨「主流派」與「非主流派」黨內鬥爭也影響著之後的權力分配,包括隨後郝柏村的政治勢力消長、新黨的出走、李登輝的權力擴大等。此外,由於國代濫權行為引起的野百合學運更是台灣歷史上最大的學生運動,當中學生提出的要求也在日後一連串《中華民國憲法》修憲中獲得實現,影響後20年的台灣政局。其要角也在日後進入台灣政界,影響台灣政治。而民進黨的「總統民選行動」也在日後導致修憲並總統直選。.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9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0年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90年代 · 查看更多 »

1990年代香港

香港在1990年代的社會發展與改變,主要起因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的簽訂,讓香港的主權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轉移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 1997年6月30日晚上,香港主權移交至中國的儀式開始,為長達155年的香港殖民地史畫上句號。香港在7月1日零時零分成為了中國的首個特別行政區。 1990年代後期,亞洲金融風暴在亞洲各地爆發,香港經濟從高峰跌至谷底。主權移交後的香港社會對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領導的政府十分不滿,香港社會帶着怨聲載道的情緒結束1990年代。.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90年代香港 · 查看更多 »

1991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91年 · 查看更多 »

1991年臺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1991年臺灣 · 查看更多 »

1月10日

1月10日是公历年的第10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55天(闰年是356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月10日 · 查看更多 »

1月29日

1月29日是阳历年的第2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336天(闰年是33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1月29日 · 查看更多 »

2000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0年8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8月28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0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1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1年 · 查看更多 »

2001年中国大陆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1年中国大陆 · 查看更多 »

2002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2年7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7月3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2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3年11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11月28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3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4年香港

香港2004年繼去年七一遊行後再次經歷了鉅大政治爭議,4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行使權力解釋基本法,並否決了0708年雙普選。5月,商業電台多名著名節目主持人指受到壓力相繼暫停節目,發生了「商台名嘴封咪事件」。7月1日,仍有數以十萬計市民參與七一遊行表達爭取民主訴求。9月,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刷新了歷屆投票紀錄,有178萬多人投票(投票率55.64%)。 經濟方面,去年發生沙士事件後情況逐漸改善,失業率下跌至2004年第四季的6.5%,是近三年以來的低位,年內本地生產總值增長8.1%,是自1987年以來的第二快增長,歷時68個月的通縮終於結束,經濟復甦主要受惠於東亞、歐美國等主要市場的強勁需求,以及中國內地對外貿易暢旺和內部需求殷切所帶動。然而去年沙士期間,帶來經濟下滑以及增加開支,政府賬目錄得赤字401億。.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4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05年11月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5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4月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5年4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

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指2005年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到中國大陸進行的私人參訪活動。他與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會談,並達成五點共識,同意在九二共識上推動兩岸談判。這是自國共内戰以来,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之間首次最高層次的會晤,連戰成為1949年后第一位踏上中國大陸的國民黨最高領導人。.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於2005年7月16日舉行,由中國國民黨全體依規定擁有黨權的黨員投票,並在台灣計票,選出新任黨主席;這是國民黨創立110餘年來,首次有競爭的、民主的黨主席選舉;兩位候選人分別是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院長王金平與國民黨副主席、台北市市長馬英九。中國國民黨於選舉日當晚召開記者會,宣佈馬英九當選;王金平也在第一時間致電馬英九祝賀。中國大陸方面,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也於2005年7月17日發電恭賀。中國國民黨第17屆黨代表選舉也在當天同時舉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 查看更多 »

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

2005年5月5日至5月13日,台湾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应中國共產黨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访问中國大陸。这是继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后,台湾重要的在野党又一次的中國大陸之行,受到海内外各界的关注。 根据事先两党之间通过会晤的安排,此次亲民党派出有50多人的庞大访问团,访问西安、南京、上海、长沙、北京5个城市,並于12日与胡锦涛举行了会谈。 另外,5月1日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称已经和宋楚瑜通过电话,並希望宋楚瑜“替他传达口信”,随后亲民党出面否认会担当“传声筒”的角色,但此次宋楚瑜出访中国大陆始終带有一定的“準官方”的色彩,因此被台灣称为“搭桥之旅”。 在和胡锦涛会面以后,双方提出了两岸一中的主张。据报道,此行宋楚瑜和中国大陆的领导人商讨有关台湾政治定位以及两岸三通等敏感问题。.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5年亲民党搭桥之旅 · 查看更多 »

2006年國共經貿論壇

2006年國共經貿論壇(第一屆國共經貿論壇),4月14日至15日在中國北京举行,由中共中央台办海研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主办,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与两岸和平发展基金会共同承办。是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繼2005年中國國民黨和平之旅後,再一次的雙方高層會晤。两党人士和两岸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台商代表等共400余人出席了会议。 2006年4月13日,連戰以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身份前往參與國共經貿論壇,也是卸下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後第一次啟程出訪中國大陸。同行團員除了台灣的政治人物以外,並有許多台灣工商界的重要人物,如辜濂松、嚴凱泰等人隨行。長榮前董事長張榮發之子張國政,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戴勝通等人均隨行。據統計,這次國民黨代表團的團員達到兩百人以上,而這次隨行的企業家所代表台灣企業的總市值達到全台灣產值的48%。.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6年國共經貿論壇 · 查看更多 »

2006年意大利大選

2005年10月18日,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宣佈於2006年4月9日舉行國會選舉,選出參(315席)眾(630席)兩院。總統卡洛·阿泽利奥·钱皮於2006年2月11日宣佈解散議會,選舉活動開始。.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6年意大利大選 · 查看更多 »

2008年12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8年12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8年4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4月30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8年4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8年5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8年5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08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8年8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8月3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8年8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

2008年臺灣入聯公投(即中華民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5案,簡稱入聯公投,選票繕印之正式簡稱則為臺灣入聯合國)是指臺灣在過去連續13年未能以「中華民國」或「臺灣」名義成功成為聯合國會員國,而於2008年總統大選同日同時進行的公民投票。目的是希望以公投結果向聯合國及國際社會證明,臺灣人民堅決支持臺灣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在2008年3月22日舉行的與聯合國有關的公民投票共兩項:一案是由民主進步黨提案的「以臺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俗稱「入聯公投」;另一案是由中國國民黨提案的「推動我國以務實、有彈性的策略重返聯合國及加入其它國際組織全國性公民投票案」,俗稱「返聯公投」。但兩項公投案均因投票率未達50%而宣告失敗。 與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同日同時舉行的該公民投票,是由民主進步黨於2007年2月開始規劃,由游錫堃領銜提出,配合中華民國政府所規劃的公民投票案,涵蓋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實際統轄區域。 性質定義為諮詢性公投的該公民投票案,雖於2007年6月29日遭行政院公民投票審議委員會否決,但是隨即於7月獲得訴願成功、准予提案。隨後透過民進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戶政機關連署,在11月28日將收集到的2,726,499份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審查(法定公投成案門檻為825,359人)。中選會在2008年2月1日宣佈此案和務實返聯公投案成立,分別為第5案與第6案,並將與總統選舉同時同日舉行。.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8年臺灣入聯公民投票 · 查看更多 »

2009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09年11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11月30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09年11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0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0年10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10月3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0年10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0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0年12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12月3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0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0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0年5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5月3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0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1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

下面是2011年5月逝世的知名人士列表:;5月31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1年5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1年6月澳门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1年6月澳门 · 查看更多 »

2011年7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1年7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2年9月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2年9月 · 查看更多 »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2年1月14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選舉,與第八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次選舉為中華民國第五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該次選舉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民主進步黨推薦提名的蔡英文與蘇嘉全(簡稱「英嘉配」)、中國國民黨推薦提名的馬英九與吳敦義(簡稱「馬吳配」)、以及親民黨提名但以聯署方式登記參選的宋楚瑜與林瑞雄(簡稱「宋林配」)。其中馬英九以時任(第十二任)總統身份競選連任、吳敦義為時任行政院院長,蔡英文與宋楚瑜則皆以在野黨黨魁身份參選,蘇嘉全時任民主進步黨秘書長,林瑞雄則是唯一不具任何政黨職務的候選人。此次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操守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 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在2012年1月14日21時54分宣布開票結果,馬吳配以6,891,139票勝出,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三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1.6%;英嘉配獲得6,093,578票次之,得票率45.6%;宋林配則以369,588票墊底,得票率2.77%。當選人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職。 中華民國總統1996年開放直選後,除李登輝未競選連任外,陳水扁和馬英九均於第二任參選(2004年和2012年)時連任成功。.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3年11月

; 武裝衝突.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3年11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8月

; 武裝衝突.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3年8月 · 查看更多 »

2013年浪波村土地维权事件

2013年浪波村土地维权事件,又称浪波事件,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台山市城北区在2013年8月29日发生的浪波村农民对土地问题发生纠纷,并导致上街示威游行的一次土地维权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3年浪波村土地维权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4大崩潰

《2014大崩潰》,作者為胡喬英,於2013年1月1日在香港透過三角地出版社出版,為中國大陸禁書。此書指出中國共產黨高層最新洩露的內幕,中共中央應急小組向中共最高權力機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提交一份黨內「絕密報告」指出:共产党必将倒台,中國社會將會於2014年全面崩潰。然而此预言并未成真。《紐約時報》於2013年5月報道,此書在香港的禁書專賣店「最受歡迎」。.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4大崩潰 · 查看更多 »

2014年7月

; 商業經濟.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4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10月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10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10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10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1月

; 財經.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1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2015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5年2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2月逝世人物列表 · 查看更多 »

2015年3月中國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3月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7月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7月 · 查看更多 »

2015年中國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中國 · 查看更多 »

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

中國國民黨第十四任總統提名選舉,於2015年(民國104年)6月12日至6月13日舉行,是中國國民黨所舉辦的第一次總統候選人初選。初選方式採先聯署後登記,登記後先行溝通協調,若無法達成協議時,由中央黨部辦理全國民意調查以及黨員投票決定提名人選。後決定完全以民意調查方式進行。唯一登記參選者為時任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 6月14日公布結果,洪秀柱獲 46.2%支持度超過30%門檻,獲提名參加2016年總統大選,但在10月爆發了換柱行動,國民黨中央透過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廢止提名洪秀柱,改為徵召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參選。.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5年中國國民黨總統提名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6年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6年 · 查看更多 »

2016年10月臺灣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6年10月臺灣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

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典禮於2016年(民國105年)5月20日舉行。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當選後,於此日宣誓就職,也意味著中華民國開始第三次政黨輪替。.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 · 查看更多 »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是指於2016年1月16日舉行的中華民國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其與中華民國第九屆立法委員選舉共同構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該屆選舉為中華民國第六次總統、副總統公民直選,採用普通、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投票制度。 本屆選舉總共有三組候選人,依號次排序分別為:中國國民黨推薦的朱立倫與王如玄(簡稱「朱玄配」)、民主進步黨推薦的蔡英文與陳建仁(簡稱「英仁配」)、及親民黨推薦的宋楚瑜與徐欣瑩(簡稱「宋瑩配」)。三黨均推薦不具該黨籍的副總統候選人,其中王如玄、陳建仁皆為無黨籍,徐欣瑩則為民國黨籍。本屆選舉,朱立倫同時以執政黨領袖及新北市長身份帶職參選,蔡英文、宋楚瑜、徐欣瑩皆以在野黨領袖身份競選,徐欣瑩同時亦是立法委員,王如玄曾任行政院勞委會主委,而陳建仁則在登記前辭去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本屆選舉呈現繼上屆選舉以來,三黨主席二度同台角逐的局面;同時,亦是總統開放民選以來,首度出現正副搭檔皆屬不同黨籍、性別,及首次未有曾擔任過首都臺北市長的總統候選人。而中國國民黨在選前三個月廢止提名原先通過初選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更創下國內政黨總統提名人撤換的首例。本屆選舉中,兩岸關係、經濟民生、與候選人的個人誠信問題皆成為競選期間的主要議題。競選期間全國民意調查顯示,英仁配以穩定幅度的差距保持領先態勢。 中央選舉委員會在1月16日下午4時開票,隨著最後一票在基隆市安樂區投票所開出,在夜間10時多正式宣布選舉結果。英仁配最終以689萬4,744票當選為第十四任總統、副總統,得票率56.12%;朱玄配獲得381萬3,365票次之,得票率僅31.04%;宋瑩配則以157萬6,861票墊後,但比上屆多獲得超過120萬票,得票率大幅上升10.07%至12.84%,打開民主進步黨第二次執政的局面,並創下該黨歷年最高得票,民進黨各縣市得票與對手的差距皆是所有選舉最高的。然而也是中華民國歷屆全民直選總統大選投票率最低的一次。 本屆選舉不僅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三次政黨輪替,同時蔡英文也成為台灣史上首位女性最高統治者,中華民國首位女性、未婚、客家裔的總統,東亞史上繼韓國总统朴槿惠以來的第二位女性民選總統。當選人蔡英文、陳建仁於同年5月20日宣誓就任。.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 · 查看更多 »

2016年香港立法會參選確認書風波

2016年立法會參選確認書風波亦稱香港政治審查立法會參選人事件,是指在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香港選舉管理委員會首次要求參選人於法定提名表格之外,額外加簽一份新增的聲明確認書,及其後把數名主張香港獨立的參選人失去被選舉權,引發一連串政治風波。 事件牽涉香港憲政、人權法定保障及政治審查的問題,影響是次選舉的公正性,引起香港市民的廣泛關注,亦招致往後數宗司法呈請,提訴港府違憲並提請重選。 此政治風波中出現香港歷史上首次有參選人因政治背景審查而被褫奪參選權。提名期完結後,共有五名排名單第一位的參選人被選舉主任裁定提名無效:香港民族黨的陳浩天、本土民主前線的梁天琦、正義行動的陳國強、國民香港的中出羊子和保守黨的賴綺雯。.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6年香港立法會參選確認書風波 · 查看更多 »

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相關事件

本條目記敍與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有關的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6年香港立法會選舉相關事件 · 查看更多 »

2017年香港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7年香港 · 查看更多 »

2018年澳門

没有描述。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18年澳門 · 查看更多 »

2021年

2021年是一个平年,它的第一天从星期五开始。2021年又是:.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21年 · 查看更多 »

20世紀中國政權列表

下面列出20世紀期間,除了大清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等三個全國性政權之外,中國部分地方所建立或聲稱的地方政權及事實獨立政體。.

新!!: 中國共產黨和20世紀中國政權列表 · 查看更多 »

2千纪

2千纪,或称第2个千年,是指从10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的1000年,包括了中世紀中期(High Middle Ages)、文艺复兴、早近代(Early Modern Age)、殖民主义时代、工业化时代、民族国家和民主的兴起,并于20世纪伴随着科学的影响、教育的推广、医疗和疫苗的普及达到鼎盛而结束。 中世纪(middle ages)指的是罗马帝国被倾覆的黑暗時期到文艺复兴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时期孕育发展了封建社会。 尽管近几个世纪来,战争的规模空前巨大,十字軍東征、匈人的再崛起、突厥人與蒙古人的入侵、两次世界大战、乃至於高科技武器如原子弹等纷纷投入使用。但令人欣慰的有由全世界有志之政治人物的共同維護與發展、告诫暴力的宗教活动,再加上跨国界治疗伤病的医生和医护人员,以及象征和平与友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進一步展現各國的民族國力。 新的技术不断从各国政府、個人、企業、学术机构進一步研发。活字、收音机、电视,以及全球因特网的发展,使信息得以在分秒之间,以声音、图像以及印刷品等形式,来教育、娱乐及警示万千人类。 中國歷史自本千紀初的北宋以及周邊的遼、西夏、歷經南宋(周邊的金、西夏和蒙古)、元、明、清各朝代交替,直至本千紀最後推翻前清帝制、建立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1949年,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从16世纪开始,亚洲、欧洲、非洲等许多人开始新世界,开始了日益进展的全球化进程。全球貿易產生許多集團等跨国公司的产生,同时在多个国家拥有办公室,甚至武裝力量。 世界人口在这千年的头七个世纪中增加了一倍,从公元1000年的2.888亿人增加到公元1100年的3.105亿,公元1200年的4.04亿,公元1300年的3.968亿,公元1400年的3.62亿,公元1500年的4.757亿,公元1600年的6亿人;在最后4个世纪中,世界人口增加了10倍,在公元2000年时已超过60亿。.

新!!: 中國共產黨和2千纪 · 查看更多 »

2月10日

2月1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41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24天(闰年则还有325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2月10日 · 查看更多 »

2月14日

2月14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4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20天(闰年则还有32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2月14日 · 查看更多 »

2月24日

2月24日是阳历年中的第55天,距一年的结束还有310天(闰年则还有31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2月24日 · 查看更多 »

2月27日

2月27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58天,离全年结束还有307天(闰年则还有308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2月27日 · 查看更多 »

3月30日

3月30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89天(闰年第9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6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3月30日 · 查看更多 »

3月31日

3月31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0天(闰年第9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75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3月31日 · 查看更多 »

3月5日

3月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64天(闰年第65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30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3月5日 · 查看更多 »

425上訪事件

425上訪事件發生於1999年4月25日,是1989年六四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民眾集體上訪事件,引起北京當局極大的關注。當局部分高層對法輪功的打壓從1995、96年即開始,這起上訪的近因是媒體不公正報導法輪功、且法輪功學員申訴時遭到警察使用暴力,因此有超過一萬名法輪功學員到北京市國家信訪局所在的府右街和西安門大街上訪,希望政府結束不合理的對待,爭取合法的煉功環境。當時的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及其他高級官員會見5位法輪功學員代表,隨後達成協議,得到官方善意的回應,學員立即散去,整起上訪和平落幕,被外界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理性和平大上访。由於該地緊鄰政府中央中南海,因此也被稱為「中南海事件」。.

新!!: 中國共產黨和425上訪事件 · 查看更多 »

4月28日

4月2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8天(闰年第11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4月28日 · 查看更多 »

4月29日

4月29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19天(闰年第120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46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4月29日 · 查看更多 »

4月8日

4月8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98天(闰年第99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26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4月8日 · 查看更多 »

5月21日

5月21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41天(閏年第142天),離全年結束還有224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5月21日 · 查看更多 »

5月25日

5月25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45天(闰年第146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20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5月25日 · 查看更多 »

5月4日

5月4日是阳历年的第124天(闰年是12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24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5月4日 · 查看更多 »

610办公室

610辦公室,在中共中央為中央610辦公室,全稱中央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中央防范办,是已被裁併的正部级中共中央直属机构。在各省、市、街道各級,約有一千個610辦公室。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报告认定,610办公室是聽令中共中央的国安「法外机构」,主責協調各機關鎮壓法輪功。美國智庫報告稱,610的對象,2003年擴及其他被共產黨認為有害中共統治的宗教或氣功團體,包括家庭教會基督徒、佛教徒和其他宗教或靈修團體。由於工作缺乏透明度,一直備受外界質疑。 中央防范办的前身中共中央处理法轮功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于1999年6月10日,次年改名防范办,2009年9月設立国务院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办公室,屬於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还与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合署办公。中央610领导小组組長多由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擔任,610辦公室主任是公安部副部長擔任,由政法委書記所任命,具體工作由公安負責。2018年3月,中央610办公室被習近平當局裁併,職能并入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國司法部十佳律師高智晟稱其是「高于政权力量的黑社会组织,可以操纵、调控一切政权资源,『行使』着这个星球上,人类有国家文明以来,作为国家从不能拥有的权力。」 自由亚洲电台的报道指,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三任國務院总理,都從未在中央610辦的正副专职负责人的任免令上签字。.

新!!: 中國共產黨和610办公室 · 查看更多 »

6月13日

6月13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64天(闰年第1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20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6月13日 · 查看更多 »

6月24日

6月24日是公历一年中的第175天(闰年第176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190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6月24日 · 查看更多 »

6月29日

6月29日是阳历年中的第180天(闰年是181天),距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5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6月29日 · 查看更多 »

7月15日

7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196天(闰年是197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9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15日 · 查看更多 »

7月16日

7月16日是阳历年的第197天(闰年是198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8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16日 · 查看更多 »

7月19日

7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00天(闰年是201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5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19日 · 查看更多 »

7月1日

7月1日是7月的第一天,也是阳历年的第182天(闰年是18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3天。是下半年和第三季的開始。.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1日 · 查看更多 »

7月22日

7月22日是阳历年的第203天(闰年是20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62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22日 · 查看更多 »

7月3日

7月3日是阳历年的第184天(闰年是18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8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3日 · 查看更多 »

7月5日

7月5日是公曆年的第186天(閏年的第187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9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5日 · 查看更多 »

7月7日

7月7日是公曆年的第188天(閏年的第189天),離一年的結束還有17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7月7日 · 查看更多 »

8月11日

8月11日是阳历年的第223天(闰年是224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2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8月11日 · 查看更多 »

8月12日

8月12日是阳历年的第224天(闰年是225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4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8月12日 · 查看更多 »

8月20日

8月20日是阳历年的第232天(闰年是23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33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8月20日 · 查看更多 »

9月15日

9月15日是阳历年的第258天(闰年是259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7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9月15日 · 查看更多 »

9月19日

9月19日是阳历年的第262天(闰年是26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03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9月19日 · 查看更多 »

9月21日

9月21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64天(闰年第265天),离全年结束还有101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9月21日 · 查看更多 »

9月27日

9月27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0天(闰年第271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95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9月27日 · 查看更多 »

9月28日

9月28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71天(闰年第272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94天。.

新!!: 中國共產黨和9月28日 · 查看更多 »

9月9日

9月9日是阳历年的第252天(闰年是253天),离一年的结束还有113天。 在英國和北美十三州,因1752年將曆法從儒略曆轉換至格里曆,故該年沒有9月9日。.

新!!: 中國共產黨和9月9日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