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经济大衰退

指数 经济大衰退

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引发的经济衰退。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9月,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并开始蔓延至其他经济领域。.

131 关系: 加拿大AvtoVAZ垃圾債券健康保險华盛顿邮报南非台灣各國信用評級列表大萧条大蕭條失去的十年失業奧地利經濟學派奇夢達存款保險家電下鄉富国银行集团中央银行中國希腊亞洲金融危機人民币互聯網泡沫底特律破產以色列伊朗強生公司彭博商业周刊彼得·希夫佔領華爾街德国德国内阁保加利亚保羅·克魯格曼俄罗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能源署冰岛克罗地亚克莱斯勒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国内生产总值四万亿投资计划CIT集團石油输出国组织破產保護福特汽车經濟大蕭條經濟穩定緊急法案經濟日本化...纽约时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学经济学人经济衰退美國美國國際集團美國勞工部美國經濟美國政府停擺美元美国总统羅勃·席勒爱立信瑞典芬兰花旗银行韩国韓圓聯邦準備理事會荷兰華盛頓互惠飛雅特西班牙马丁·沃尔夫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諾基亞西門子通信高盛警民衝突魯里埃爾·魯比尼读者文摘負資產贝拉克·奥巴马阿根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葡萄牙股市臺灣金融危机金融工程学艾伦·格林斯潘英國廣播公司新聞英国英镑雷曼兄弟通用汽車公司通用汽车公司通货膨胀Paul Krugman杜拜杜拜世界标准普尔檸檬社會主義次貸危機欧元欧洲联盟歐豬五國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汽車下鄉汽車沙皇法国消費者金融保護局澳大利亚挪威振興經濟消費券房地美房利美新加坡新闻周刊新臺幣新民主黨 (希臘)日圓日本日本航空摩根大通意向意大利扭曲操作景氣循環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 扩展索引 (81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经济大衰退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AvtoVAZ

AvtoVAZ (АвтоВАЗ)是一家俄罗斯汽车制造公司,曾名为VAZ(Volzhsky Avtomobilny Zavod ,ВАЗ, Во́лжский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заво́д,意为伏尔加河汽车工厂),常用交易名称是拉达。当前公司名为“AvtoVAZ”。公司的工厂是俄罗斯以及东欧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之一,拥有超过的生产线。.

新!!: 经济大衰退和AvtoVAZ · 查看更多 »

垃圾債券

垃圾債券(Junk bond)又稱劣等債券、高收益債,是信用評級甚低的債券。垃圾債券是由不如商業信用能力的中小企、新興企業、有壞賬記錄的公司所發行,商業風險高,而需要透過提高債券利息來吸引投資者。 垃圾債券源自美国,1980年代中是垃圾债券市场的鼎盛时期。迈克尔·米尔肯被封為「垃圾债券之王」,他當年曾靠銷售垃圾債券一年賺進五億美元的個人收入,是當時華爾街最高的個人所得。.

新!!: 经济大衰退和垃圾債券 · 查看更多 »

健康保險

#重定向 醫療保險.

新!!: 经济大衰退和健康保險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邮报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國具影响力的報紙之一,共獲得47座普利策奖,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由於編輯部位於美國行政中心,《華盛頓郵報》擅長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該報偏向中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均有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華盛頓郵報》網站為美國流量最大新聞網站之一。.

新!!: 经济大衰退和华盛顿邮报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经济大衰退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经济大衰退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各國信用評級列表

這是各國信用評級列表,表現了各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的高低。三張表分別由標準普爾、惠譽國際及穆迪評估。.

新!!: 经济大衰退和各國信用評級列表 · 查看更多 »

大萧条

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是1929年至1933年之間全球性的經濟大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为严重的世界性經濟衰退。大萧条的开始时间依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但绝大多数在1930年起,持续到30年代末,甚至是40年代末。大萧条是二十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Charles Duhigg, "Depression, You Say? Check Those Safety Nets", New York Times, March 23, 2008 在二十一世纪,大萧条常被立为世界经济衰退的标杆。大萧条从美国开始,以1929年10月24日的股市下跌开始,到10月29日成为1929年華爾街股災,并席卷了全世界。大萧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人均收入、税收、盈利、价格全面下挫,国际贸易锐减50%,美国失业率飙升到25%,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33%。 全世界各大主要城市全部遭到重创,特别是依赖重工业的地区。许多国家实际上无法进行建筑工程。农产品价格下降约60%,重击农业。由于没有可替代的工种,第一产业中的经济作物、采矿、伐木等部门受到的打击最为沉重。 有的经济体在30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大多数国家直到二战结束后得以复苏。 与其他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一样,不同经济学派对大萧条的根本原因解释迥然不同。整體而言,市场派学者认为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政府的错误管制将一个正常的衰退扩大为大萧条,而政府派的学者认为大萧条显示了资本主义市场的缺陷,呼吁更多的政府管制和干预。.

新!!: 经济大衰退和大萧条 · 查看更多 »

大蕭條

#重定向 大萧条.

新!!: 经济大衰退和大蕭條 · 查看更多 »

失去的十年

失去的十年(失われた10年、The lost decade)又稱失落的十年,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陷入長期的經濟不景氣的狀況持續達10年左右才逐漸轉好的情況。曾經出現過這種情況的國家和地區包括:.

新!!: 经济大衰退和失去的十年 · 查看更多 »

失業

意指未獲得任何有薪工作的狀態。在經濟學范畴中,一个人愿意并有能力为获取报酬而工作,且有獲取工作的行動,但卻沒找到工作的情况,就被認爲是失業。失業率是勞動人口裡符合「失業條件」者所佔的比例。 实际上,确定确实在找工作的失业人员数量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在找到工作前失业救济金已经过期的那些人的数量。失业的历史就是現代化的历史。在古代这并不被看作是一个问题,尽管农村劳动力的隐藏性失业人员几乎没什么事可做,特别是在人口过剩的情况下。这一情况如今依然普遍存在于类似中国大陆地区这样的城乡二元经济体之中,如果将该国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也计算在内,那么失业总数约为2亿人,真实失业率超过了30%,远远高于17%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0年全球失业趋势”报告说,2009年全球的失业人口已接近2亿1千2百万,创下该组织1991年开始统计该项数据以来的最高记录。.

新!!: 经济大衰退和失業 · 查看更多 »

奧地利經濟學派

奧地利經濟學派(Austrian School)是一種經濟學派,源自19世紀末的奧地利,延續至20世紀的美國等地,代表人物包括了卡爾·門格爾、歐根·博姆-巴維克、弗里德里克·哈耶克、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穆瑞·羅斯巴德和漢斯-赫爾曼·霍普等人。 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研究方式和英國的古典經濟學相同。也因此,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研究方法可以視為是延續了15世紀以來的經濟思想,包含了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弗雷德里克·巴斯夏等主要的經濟學家。奧地利經濟學派認為,只有在邏輯上出自於人類行為原則的經濟理論才是真實的。這種理論的正式名稱是人類行為學(praxeology),而奧地利經濟學派長期以來便提倡一種從這種理論所衍生的解釋方式。人類行為學的方法使得經濟學家們能以此探索適用於所有人類的經濟規律,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解釋方式則可以用於針對特定的歷史時期進行研究。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與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等人,認為奧地利學派在研究方法上堅持方法論的個人主義,是他們的特點。 奧地利經濟學派所採用的亞里斯多德派/邏輯實證主義研究方式,與目前主流的新古典主義所採用的柏拉圖主義/理性主義不同,也與德國的經濟歷史學派所採用的歷史決定論(Historicism)不同。,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往往極具爭議性,而且也與主流的新古典主義理論不同,同時奧地利經濟學派也徹底反對凱恩斯的理論和政策。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影響力相當廣泛,他們強調經濟的生產階段,並且質疑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方法論基礎。 由於許多奧地利經濟學派所主張的政策都要求政府減少管制、保護私人財產、並捍衛個人自由,因此,主張自由放任的自由主義、自由意志主義、和客觀主義團體都經常引用奧地利學派思想家的作品,但是要注意上述團體的主張奧地利經濟學派的並不完全相同,如:艾茵·蘭德便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處於競爭關係,客觀主義也對於奧地利學派中的無政府資本主義相當警戒。.

新!!: 经济大衰退和奧地利經濟學派 · 查看更多 »

奇夢達

奇夢達公司(Qimonda AG)是一家在2006年5月1日由英飛凌科技公司分拆而成的新記憶體公司,曾為全球第二大的DRAM公司、300mm工業的領導者和個人電腦及伺服器DRAM產品市場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奇夢達總部位於德國慕尼黑,2006年財政年度淨銷售額為48億9,000萬美元,除稅及利息前盈利為2億5900萬。 2009年1月23日,由於公司營運不佳,該公司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其後並清算資產。2009年4月企業再生開始。.

新!!: 经济大衰退和奇夢達 · 查看更多 »

存款保險

存款保險,或稱存款保障,為各地政府為了穩定金融秩序之安定,保障存款人權益、而成立的一種以針對銀行等金融業為加保人的保險制度。主要是當金融業發生擠兌或破產等危機時,對於存款戶提供一定額度的存款保障。.

新!!: 经济大衰退和存款保險 · 查看更多 »

家電下鄉

家電下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2007年12月宣布的財政政策救市方案。2007年7月美國的全球金融海嘯導致華爾街崩跌,消費性電子產品外銷訂單急速衰退,為圖擴大內需市場以替代外銷缺口,2007年11月15日財政部發表了“關於家電下鄉試點工作的通知”,要求2007年12月1日至2008年5月31日,在山東、河南、四川三省開展家電下鄉試點工作。國家對農民購買補貼類家電產品給予補貼。補貼資金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其中,中央財政負擔80%,地方財政負擔20%。同時公佈了《家電下鄉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首批家電下鄉的產品是彩電、冰箱(包括冰櫃)和手機。 2008年5月26日,財政部發文,將家電下鄉試點活動延長到2008年12月31日。2008年11月28日,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文,將家電下鄉活動在全國推廣。同時,家電下鄉產品擴大到彩電、冰箱、洗衣機和手機四類。2009年2月26日,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文,加大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力度,將空調、電腦、熱水器、微波爐和電磁爐列為家電下鄉產品。至此,家電下鄉活動全面鋪開。 在試點時,家電產品的價格是根據農民消費水平和消費需求確定的,家電下鄉產品的最高限價分別為:彩電單價不超過2000元;電冰箱(含冷櫃)單價不超過2500元;手機單價不超過1000元;洗衣機單價不超過2000元。各型號產品的最高終端零售價不得高於產品中標價格。 2009年2月,國家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大家電下鄉政策實施力度的通知》,根據該通知,各省對家電下鄉政策進行了部分調整。.

新!!: 经济大衰退和家電下鄉 · 查看更多 »

富国银行集团

富國銀行集團()1852年成立於美國紐約,是一家多元化金融集團,總資產為1.9万亿美元。今天的富國銀行由1998年西北銀行(Norwest)收購原有富國銀行後改名並遷往舊富國銀行總部舊金山而來。 富國銀行業務以零售銀行業務為主,批發銀行業務及個人金融業務為輔。至2010年末,共有9000餘間零售分行、12000台自動櫃員機,並於2009年、2010年連續兩年獲評“客戶滿意度最佳”的美國銀行。美國每三戶家庭就有一戶選擇富國銀行服務。富國銀行在《财富》雜誌“2009年全美最大企業排行”中名列第19位。 2008年9月29日當花旗銀行宣佈收購美國第四大銀行的業務詳情後,市場普遍認為收購一定成功時,富國銀行在10月3日宣佈以0.1991普通股換取1股美聯銀行普通股,折算以每股7美元收購美聯,涉資117億美元,並邀請美聯三名董事加入董事局及公開發行總值200億美元新股集資。 2009年12月15日富國銀行以45億美元現金收購所持零售經紀合資企業23%的非控股股權,保德信2003年進入該合資企業,與美聯銀行簽署經紀協議。 2009年12月15日富國銀行以每股25美元價格發售4.899億股權,其中6,390萬股由承銷券商所購。籌資122.5億美元,以利償還問題資產紓困方案(TARP)的250億美元借款。撤出TARP機制,並購回政府持有的三成四股權。 富國銀行也是投資大師巴菲特長期持股投資的銀行。 富國銀行2013年7月12日起成為全球市值最大銀行。截至7月23日止總部在三藩市的富國,市值約2,360億美元,多於中國工商銀行的2,230億美元,打破中資連續7年蟬聯的國際最大市值銀行紀錄。.

新!!: 经济大衰退和富国银行集团 · 查看更多 »

中央银行

中央银行(central bank),简称央行,是負責国家或地区(如歐盟)貨幣政策的主體機構,通常也是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唯一货币发行机构。正常的发行方式为贷款和买賣外汇,因此它也是外匯市場的參與者之一。 央行對於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也有監督權,確保它們不會莽撞行事或有欺瞞行為。最高長官是央行總裁(Governor),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日本銀行、韓國銀行亦如此稱之,而中國人民銀行稱為行長(Governor),歐盟央行稱為主席(President),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則是總裁(Chief Executive/Managing Director)。 在大多數國家中央銀行均屬國有,至少都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讓政府得以介入貨幣政策。所謂「獨立的中央銀行」意義是允許央行在免除政治力干擾的規範下運作,央行的最高長官不因政權更替而隨之變更,亦不得參與政治活動。這種案例包括美國聯邦儲備系統、英格蘭銀行(1997年起)、印度儲備銀行(1935年)、墨西哥銀行(1993年)、日本銀行、加拿大中央銀行、澳洲儲備銀行和歐洲央行等。.

新!!: 经济大衰退和中央银行 · 查看更多 »

中國

中國是位於東亞的國家或地理區域,此名稱最早见于西周,用來指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與四夷相對,之後逐漸用來指稱從夏朝起延續傳承至今的各政權。其疆域隨著歷史演變而有所增減,但大多不脫以中原王朝根基所在的汉地九州為中心。民族構成上以漢族為主體,文化上透過歷代王朝政權與周邊各民族政權的交流與征戰,而融入不少周邊民族的文化。現今國際上廣泛承認代表中國的政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 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公元前27世纪左右出现方国,以共主為首的制度;前20世纪开始,古代中国进入世袭的封建皇朝阶段;公元前2世紀,秦滅六國,完成中國第一次大一統。此後幾千年來,中國的政治制度以半傳統的夏代為基礎的世襲君主制以朝代更換政權運作。此後经多次擴大,破裂,重組,朝代更迭,經過數次统一与分裂交替进行。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後,中國废除君主制,实行共和制,清朝被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取代。1945年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中國共產黨逐漸控制中國的大部分領土,最終於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形成了中华民国與中华人民共和国双方相隔台灣海峽对峙的局面;惟做為國際關係核心場域的聯合國系統內,中華民國政府仍持擁有中國代表權,直到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後,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完全取代。 中國經濟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周期通常与王朝的兴衰与更替相對應。中國經濟史可分为几个階段:第一階段為遠古至西晉末年,其中以三國孫吳時轉變較大;第二階段為東晉至北宋末年,其中以唐安史之亂劃分為前後;第三階段為南宋建立至鴉片戰爭張家駒,《兩宋經濟重心的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工业革命後,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無論在數量和質量上,相較於當時中国純手工業經濟出産的商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由于明清兩代以來,中國對外政策趨於保守,並對外實行海禁,使得西方工業化的影响步伐在中国国門前站住了腳,中国在19世紀末以前,一直沒有很好地進行工業化,經濟遂落後於西方。1978年改革開放施行後,中国经济發展迅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也日漸顯著。 中国文化歷經上千年的歷史演變,是各區域、各民族古代文化長期相互交流、借鉴、融合的結果。其中汉文化对日本、朝鮮半島和东南亚有深远影响,形成漢字文化圈。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有国乐、相声、戏曲、书法、国画、文學、陶瓷藝術、雕刻等,传统娱乐活动有象棋、围棋、麻将、中国武术等。茶、酒、菜和筷子等为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春节(舊曆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等为传统节日。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儒学国家,以夏历为历法,以五伦为道德准则。春秋时期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私塾培养人才,汉朝时采用察举推选政府官员,隋朝起实行科举在平民中选拔人才。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史官,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有豐厚的成就。.

新!!: 经济大衰退和中國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经济大衰退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亞洲金融危機

亞洲金融危機是一場發生於1997年7月至10月的事件。事源於泰國放棄固定匯率制,隨後危機進一步波及至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及其它的資產,相關資產的價值也因此暴跌。这一事件在泰國又被稱作“冬陰功危機”(วิกฤตต้มยำกุ้ง)。風暴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各國經濟遭受嚴重打擊,紛紛進入大蕭條。危机还导致社會動盪和政局不穩,一些國家也因为危机陷入長期混亂。除此之外,危機中更是影响俄羅斯和拉丁美洲經濟。.

新!!: 经济大衰退和亞洲金融危機 · 查看更多 »

人民币

人民币(ISO 4217代码:CNY,汉语拼音:Ren Min Bi, RMB),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于1948年12月1日首次发行的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至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为止共发行五套,形成包括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在历次美术设计中,第一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是解放区的王益久和沈乃庸等人。第二套至第四套人民币的主要设计者是著名艺术家、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罗工柳,以及周令钊、陈若菊夫妇、侯一民和邓澍夫妇5人。第五套人民币的彩稿设计工作则全部是由印钞造币企业的专业设计人员承担完成。 人民币在海外清算时称为离岸人民币(代码:CNH),離岸人民幣匯價由离岸人民幣參加行自行對盤,不需經由清算行,从而使其汇率较在岸人民币有所不同。.

新!!: 经济大衰退和人民币 · 查看更多 »

互聯網泡沫

互聯網泡沫(又稱科網泡沫或dot-com泡沫)是指由1995年至2001年間與資訊科技及互聯網相關的投機泡沫事件。在歐美、亞洲多個股票市場中,互聯網及資訊科技相關企業的股價高速上升,在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指數觸及5,408.60的最高點時達到頂峰,且以5,048.62收盤。在此期間,西方國家的投機者看到互聯網板塊及相關領域的快速增长,紛紛向此一方面投机。然而互联网板块的发展是一个繁荣和萧条的周期,互联网热潮有时指持续在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的稳定商业增长,以及1993年Mosaic浏览器首发为证的全球資訊網的出现。 这一时期的标志是通常被称为“.com”的互联网公司不斷成立。公司可以简单地通过在他们名字上添加“e-”前缀或是“.com”的后缀来使其股票价格增长,某作者称其为“前缀投资”。 股价的飙升和买家炒作的结合,以及風險投資的广泛利用,為这些企业摒弃标准的商业模式创造温床。它們突破传统模式的底线,转而关注于如何增加市场份额,但大部分最终都投资失败收場。 虽然科技股泡沫破裂,但仍然有不少优秀的IT企业生存下来并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如亚马逊公司、谷歌、netflix,paypal、雅虎。.

新!!: 经济大衰退和互聯網泡沫 · 查看更多 »

底特律破產

底特律破產事件(英语:Detroit bankruptcy)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市政府破產事件。底特律市政府因負債185億美元,於2013年7月18日宣布申請破產保護。.

新!!: 经济大衰退和底特律破產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经济大衰退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伊朗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拉丁字母转写:Jomhuriye Eslâmiye Irân),简称伊朗(波斯語:ایران ),1501年之前很长一段历史时间称波斯,位于亚洲西南部,為中东國家,其中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以及國際上屬阿塞拜疆的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国土主要位于伊朗高原上,气候较为干燥,伊朗人口约786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6%(2011年),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为伊朗国教,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古称波斯,在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是伊朗高原文明的发源地。到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国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政策,国家经济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内阁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最高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哈桑·鲁哈尼。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伊朗是亚洲和中东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485.9亿美元,居世界第21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7美元,居世界第76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主要的贸易伙伴有中国、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土耳其等。 伊朗奉行独立、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同時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会议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创始会员国。.

新!!: 经济大衰退和伊朗 · 查看更多 »

強生公司

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是美國一家醫療保健產品、醫療器材及藥廠的製造商,全球總部位於美國紐澤西州的新布朗斯維克。强生集團由全球超過250家的子公司組成,其產品銷售遍及170多個國家。.

新!!: 经济大衰退和強生公司 · 查看更多 »

彭博商业周刊

《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是美国著名的的商业性杂志。最早于1929年开始出版。曾经由美国纽约的著名出版商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出版发行。2009年末,彭博新闻社买下了该杂志,并更名为《彭博商业周刊》。 自1988年起,《商业周刊》每年发表美国工商管理硕士(MBA)排行榜。最近,《商业周刊》每年也发表美国大学商业院本科的排名。.

新!!: 经济大衰退和彭博商业周刊 · 查看更多 »

彼得·希夫

彼得·大衛·希夫(Peter David Schiff;)是美國的一位證券經紀人、作家,並曾競選過參議員。他經常出現在經濟節目上作為分析來賓,並且是網路廣播節目《彼得·希夫秀》的主持人。他曾成功預測2007-08年經濟危機。希夫是一位奧地利經濟學派的強烈支持者Crash Proof 2.0, pg.

新!!: 经济大衰退和彼得·希夫 · 查看更多 »

佔領華爾街

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或譯佔據華爾街)是一連串主要发生在纽约市的集会活动,由加拿大反消费主义组织广告克星发起。行動靈感來自2011年發生的阿拉伯之春,尤其是发生在2011年埃及革命期间的开罗塔利尔广场周围的集会与示威运动。行動於2011年9月17日開始,當日近一千名示威者進入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示威,警方更一度圍起華爾街地標華爾街銅牛阻止示威者進入。 活动的目标是要持续占领纽约市金融中心区的华尔街,以反抗大公司的贪婪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反对大公司影响美国政治,以及金钱和公司对民主、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对法律和政治的负面影响。组织者试图通过占领该地以实现“尽可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之目的,具体要求在运动中逐渐产生。 10月1日,类似的集会运动出现在了华盛顿特区、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波士顿、波特兰、阿布奎基、坦帕、夏洛特、西雅图、丹佛和緬因州波特蘭。 后来,該運動已發展成「一起佔領」(Occupy Together),蔓延至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各地,並在10月15日開始全球各大城市串連,亞洲包括郑州、台北、東京、首爾、香港、吉隆坡都有人加入響應。以及延续至今(2014)的土耳其、乌克兰和泰国等反对政商合一统治的、占领政府机构的行动。.

新!!: 经济大衰退和佔領華爾街 · 查看更多 »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新!!: 经济大衰退和德国 · 查看更多 »

德国内阁

德国内阁(德语:Bundeskabinett或Bundesregierung),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主要行政机构。.

新!!: 经济大衰退和德国内阁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共和国(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是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国家。它与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希腊和土耳其接壤,东部滨临黑海。.

新!!: 经济大衰退和保加利亚 · 查看更多 »

保羅·克魯格曼

保羅·羅賓·克魯曼(Paul Robin Krugman,),美國經濟學家及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2004年麻省理工學院年度傑出校友,曾任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教授,現任紐約市立大學經濟系教授,是新(New) 凱恩斯主義经济学派代表,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新!!: 经济大衰退和保羅·克魯格曼 · 查看更多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a,缩写为РФ),簡稱俄罗斯(a),是位於欧亚大陆北部的聯邦共和國,國土横跨欧亞两大洲,为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占地球陆地面积八分之一;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国家,拥有1.47亿人口,77%居住于其较为发达的欧洲部分。俄罗斯国土覆盖整个亚洲北部及东欧大部,横跨11个时区,涵盖广泛的环境和地形。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备和含有约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俄罗斯有十四個陸上鄰國(從西北方向起逆时针序):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蘭、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和朝鲜(其中立陶宛和波蘭僅與俄羅斯外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另外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兩個只有俄羅斯承認的非聯合國會員國接壤。同時,俄羅斯還與日本、美国、加拿大、格陵蘭(丹麥)、冰島、瑞典、土耳其隔海相望。俄羅斯北部和東部分別為北冰洋和太平洋包圍,西北和西南則分別可經由波羅的海和黑海通往大西洋。 俄罗斯历史始于欧洲的东斯拉夫民族,聚集区域自公元3世纪至8世纪逐渐扩大。在9世纪,源自北欧的瓦良格人武士精英建立了基辅罗斯这个中世纪国家并开始统治。公元988年,国家从拜占庭帝国采纳了东正教会,随后由此开始,千年拜占庭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今日的俄罗斯文化。基辅罗斯最终解散分化为众多公国,被蒙古人逐一击破,并均在13世纪成为了金帐汗国的一部份。莫斯科大公自14世纪起逐渐崛起并统一周边俄罗斯诸侯国,在15世纪成功从金帐汗国独立,且成为了基辅罗斯文化和政治的继承者。16世纪起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自詡「第三羅馬」。在18世纪,俄罗斯沙皇国通过征服、吞并和探索而擴張。彼得一世稱帝成立了俄罗斯帝国,最終成為史上領土第三大帝国,疆域最大曾自中欧的波兰连绵至北美的阿拉斯加。 1917年俄国革命后,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宪法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并成为随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体和其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二战时期,苏联为同盟国的胜利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在战后其崛起成为公认的超级大国,并在冷战时期与美国互相竞争。苏联时期产生了20世纪的许多最重要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及首次将人类送入太空。在1990年,苏联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且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人以及最多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存。1991年苏联解体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15个共和国从原苏联独立;身為原蘇聯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羅斯通过修宪改制为俄罗斯联邦,成为原苏联的唯一法理继承国家,政體採用聯邦制、民主共和制及半总统制。 截至2015年,俄罗斯根据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第13大经济体,根据购买力平价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拥有世界上最大储量的矿产和能源资源,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输出国.

新!!: 经济大衰退和俄罗斯 · 查看更多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onds Monétaire International,缩写:FMI;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缩写:IMF)於1945年12月27日成立,与世界银行同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国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置於美国华盛顿特区。.

新!!: 经济大衰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查看更多 »

國際能源署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缩写为 IEA;Agence internationale de l'énergie)是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政府间国际组织,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為应对能源危机于1974年设立。起初國際能源署致力於預防石油供給的異動,同時亦提供國際石油市場及其他能源領域的統計情報。国际能源总署对28个成员国起到了政策顾问的作用,也为一些非成员国, 例如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国进行工作。该组织目前的委托责任拓展并集中在良好的"3E"能源政策,即能源安全、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 後者致力於減輕氣候變化。 国际能源署在提升可替代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理性能源政策以及国际间能源技术合作等起到了作用。 国际能源署成员国要求总石油库存保持在至少相当于前一年90天净进口量的水平。 2009年7月底,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共持有综合库存约43亿桶原油。.

新!!: 经济大衰退和國際能源署 · 查看更多 »

冰岛

冰岛(Ísland)是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国,位于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汇处,通常被視為北歐五國之一。冰岛国土面积为10.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5万,儘管面積不大,卻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少的其中之一。冰岛的首都是雷克雅維克,也是冰岛的最大城市,首都附近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冰岛地处大西洋中洋脊上,是一个多火山、地质活动频繁的国家。内陆主要是平原地貌,境内多分布沙質地、冷却的熔岩平原和冰川。冰岛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有北大西洋暖流所以气温适中。 根据《》的记述,欧洲定居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公元874年,維京人殷格·亚纳逊一行人是冰岛最早的永久定居者,其他更早的定居者仅在冰岛过冬。其后的几个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冰岛定居,他们也带来了盖尔人奴隶。1262至1814年冰岛成为了挪威的一部分,之后属丹麦王室治下。1918年冰岛宣布独立并在1944年成立共和国。20世纪前,冰岛人主要依靠渔业和农业为生,冰岛亦曾是该地区最不发达的国家。漁業的工业化以及二次大战后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带来了冰岛的繁荣,1990年代冰岛成为了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1994年冰岛加入了歐洲經濟區,其经济结构也因金融服务业的引入而趋向多元化。 冰島是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歐洲經濟區、北歐理事會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會員國,但是並未加入歐洲聯盟。冰岛为市场经济,与其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相比税率较低,并且国民拥有国家提供的健康保险和高等教育等北欧福利系统。2014年冰岛位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13位。2008年冰岛发生金融危机,境内的银行国有化,冰島幣值都大幅貶值。 冰岛文化与其他北欧斯堪地纳维亚文化有很深渊源,大多数冰岛人是斯堪地纳维亚人和盖尔人的后裔。冰岛语属北日耳曼语支,起源于古諾爾斯語并与法罗语及挪威西部方言接近。冰岛的文化遗产主要为传统冰岛菜、诗歌和中世纪的冰岛萨迦。在北约成员国中,冰岛人口最少并且是唯一没有常備军队的国家,仅有海巡部隊。.

新!!: 经济大衰退和冰岛 · 查看更多 »

克罗地亚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listen,一般通稱「克羅埃西亞」)是一個位於中歐、地中海和巴爾幹半島交會處的單一議會共和制國家,首都與最大城市為萨格勒布。克國將行政區劃分為20個縣與一個直轄市兼首都的札格瑞布,其領土面積為56,594平方公里。克羅埃西亞氣候多樣,同時具備大陸性與地中海型氣候,並於亞得里亞海沿岸擁有。2017年克羅埃西亞人口約為415萬人,多數為克羅埃西亞人,自從克羅埃西亞由南斯拉夫獨立後至今該國如同大部分巴爾幹半島國家一樣人口持續減少。 克羅埃西亞民族自西元7世紀遷移到現在的克國領土生活,他們於9世紀時建立了兩個公國,後於925年由將其立為,並成了第一位國王。克羅埃西亞王國維持著近兩個世紀的國家主權,並在與時期發展到鼎盛。1102年,克羅埃西亞以共主邦聯的身份併入了匈牙利中。146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了波士尼亞,對克羅埃西亞構成相當的威脅,隨後前者又繼續擴張,克羅埃西亞於是與鄂圖曼帝國展開。面對帝國的威脅,1527年,克國議會推選哈布斯堡王朝的奧地利國王——斐迪南一世為克羅埃西亞國王,隨後約四百年裡,克羅埃西亞的統治權在匈牙利與奧地利之間多次易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匈帝國解體,獨立出了包括克羅埃西亞領土在內的斯洛文尼亚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国,這個短命的政權後來成為南斯拉夫王國。1941年4月,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入侵,王國被支解,納粹德國於當地扶持了傀儡政權——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戰後,克羅埃西亞獨立國滅亡,克人成立共和國加盟「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自南斯拉夫聯邦,其宣言於同年10月8日開始生效。隨後爆發與反對國家分裂的聯邦軍之間的戰爭,經過長達四年的戰事,克國取得了勝利,成為主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至今已是個高人類發展指數的國家,國民擁有和免費的,國家也積極透過企業和公家機關推展文化、媒體與出版產業。克國經濟以服務業為主,其次為工業和農業,國家也掌控了部份的經濟結構,並給予大量的財政支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該國列為新興發展中的經濟體,而世界銀行也將其評作高收入國家。克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為歐盟,也因此自2000年起,克國政府開始大量投資基礎設施,特別是一帶的交通線。克國同時也為聯合國、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世界貿易組織、中歐自由貿易協定和地中海聯盟的成員國,2013年7月1日還加入了歐盟,成為其第28個成員國。克羅埃西亞也積極參與聯合國維和部隊事務,同北約駐軍於阿富汗,亦於2008至2009年擔任聯合國安理會的非常任理事國。.

新!!: 经济大衰退和克罗地亚 · 查看更多 »

克莱斯勒

克莱斯勒可以指.

新!!: 经济大衰退和克莱斯勒 · 查看更多 »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重定向 克萊斯勒集團.

新!!: 经济大衰退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 查看更多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国内生产毛额或本地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區域內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當重要性。它與国民生产总值不同之處在於,國內生產總值不將國與國之間的收入轉移計算在內,即國內生產總值計算的是一個地區內生產的產品價值,而國民生產總值則計算一個地區實際獲得的生產性收入。再簡單的來說本地生產總值是屬地主義,GNP是屬人主義;舉例來說,無論台灣、香港、韓國、美國等廠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最終財貨,都包括在中國大陆的本地生產總值內,此一數值亦包括移住勞工的薪資在內。.

新!!: 经济大衰退和国内生产总值 · 查看更多 »

四万亿投资计划

四万亿投资计划,简称四万亿,是温家宝力主推动的一项经济政策。200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用于应对2008国际经济危机、稳定经济的一系列财政,货币等政策(大体分为十个大类),总规模约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5860亿美元。.

新!!: 经济大衰退和四万亿投资计划 · 查看更多 »

CIT集團

CIT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CIT集團股份,以及CIT集團(CIT Group Inc.,),屬於美國主要銀行控股公司,則在1908年由Henry Ittleson,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創立當時名為「美國商業信貸投資公司」(Commercial Credit and Investment Company)。 其後在1915年,更名為「美國商業投資信託公司」(Commercial Investment and Trust Company),同時搬遷至紐約市為主要總部,1924年,首次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948年10月27日,Henry Ittleson去世,終年77歲。 1959年,公司搬遷至曼克頓麥迪遜大道大樓,60年代,受越戰事件影響,公司也不得不改變策略,1969年,開始進軍汽車、房產信託等。1979年,受銀行法規影響,出售北美國民銀行。1980年,被美國收音機公司收購。1982年,出售曼迪遜大道大樓,以及搬遷至新澤西州。 1984年,被(摩根大通前身)全面收購。1989年,第一勸業銀行(瑞穗實業銀行前身)收購該公司60%股權,其後出售和再分拆上市。1999年,收購位於多倫多的紐康特信貨公司,總代價為40億美元。 2001年6月,被泰科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全面收購,更名為「泰科資本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更回原本名稱、出售、再次上市,以及搬回紐約市。2009年,CIT以按照美國法規第十一章申請破產保護,原因是受到嚴重財務問題,而資產總額為710億美元,債務總額達到649億美元。 2004年1月1日匯豐控股(005)宣布,旗下美國豐銀行( HSBC Bank USA)將出售本身的貼現服務(與貿易相關的銀行業務)予美國 CIT Group Inc.,作價及協議條款未有透露。 不過,據匯豐提交予美國證監會的文件顯示,未計算承擔債務前,有關服務資產值約為10億美元(78億港元),淨資產則約為2.7億美元(約21.06億元)。 與此進行大規模改革,2010年春天,CIT委任等7名獨立董事,同年夏天,CIT委任美林前首席執行官為主要首席執行官。.

新!!: 经济大衰退和CIT集團 · 查看更多 »

石油输出国组织

石油输出国组织(,发音为 ;简称欧佩克、油盟或--)是一个,截至2018年2月拥有14个国家,由前五名成员于1960年为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和维护石油收入,在巴格达成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总部自1965年以来设置于奥地利维也纳。截至2016年,14个国家估计占全球石油产量的44%,占全球探明石油储量的73%。这使得 OPEC 能对全球原油价格产生重大影响(在其成立之前由美国主导的跨国石油公司确定)。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既定使命是“协调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与价格、确保石油市场的稳定,以确保为石油消費國有效、經濟而穩定的石油供應,为產油國提供適度的尊重和穩定的收入,为投资于石油行业的资本提供公平的回报。”该组织也是国际石油市场信息的重要提供者。截至2017年5月,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成员除了前加入的五个外还包括阿尔及利亚(1969年加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67年加入)、安哥拉(2007年加入)、厄瓜多尔(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再加入)、赤道几内亚(2017年加入)、加蓬(1975年加入,1995年初退出,2016年再加入)、利比亚(1962年加入)、尼日利亚(1971年加入)、卡塔尔(1961年加入),而印尼则是其前成员(1962年加入,2008年底退出,2016年1月重新加入,同年12月再度退出)。沙特阿拉伯是该组织事实上的()领导者。三分之二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石油产储量位于围绕富油波斯湾的六个中东国家。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成立标志着的转折点,而它的决定在全球石油市场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果在战争或民间疾病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时显得特别强烈。 20世纪70年代,导致石油价格以及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收入和财富大幅增长,给全球经济带来长期而深远的影响。在80年代,欧佩克开始为其成员国制定生产目标:一般来说是通过使油价上涨。而来自该组织2008年和2016年的裁决减少了供过于求的石油供应。 经济学家经常引用石油输出国组织作为卡特尔的教科书范例,因为通过该组织内部的合作各产油国减少了市场竞争,而其磋商则受国际法下原则的保护。 2014年12月,“欧佩克和石油人”()在劳合社的“航运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中名列第三。然而,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却常常受到非欧佩克国家能源资源的扩张的挑战。此外,个别欧佩克国家追求自身利益,亦会生产超出产量上限,而给该组织的影响力带来挑战。.

新!!: 经济大衰退和石油输出国组织 · 查看更多 »

破產保護

保護,是一個法律程序,它是一個解決企業破產的另類方案。 在美國規範於《美國法典》(United States Code)的第11章(Title 11),因此又稱為「第11章破產保護」,債務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在申請破產保護後的120天內有權提出融資和重組等方案,使企業尚有機會可以繼續營運,或是尋找有意接手其業務或資產的公司,以避免債權人對企業提出直接破產。在英國稱為「Administration」。.

新!!: 经济大衰退和破產保護 · 查看更多 »

福特汽车

福特汽車公司(Ford Motor Company,,簡稱福特),是一家生產汽車的跨國企業,在美國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現公司總部所在地)由亨利·福特所創立,於1903年公司化。於20世纪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通用与克莱斯勒被认为是底特律的三大汽车生产商,统治著美国汽车市场。福特汽車在美國汽車市場連續75年保持銷售量第二名,僅次於通用汽車,於2007年才因為油價高漲,大型運動型多用途車、休旅車及卡車銷量減少,被豐田汽車超越成為美國市場銷售量第三名。 亨利·福特參考引進了大批量汽車生產以及大批量工廠員工管理的方法,别具匠心地根據设计,以移动式裝配線为代表的新生产序列。其高效率、高工资及低售价的结合,对当时美国制造业而言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创新,因此此套方法爾後被称为--,而其產業觀念在後來被安東尼奧·葛蘭西稱為福特主義。.

新!!: 经济大衰退和福特汽车 · 查看更多 »

經濟大蕭條

#重定向 大萧条.

新!!: 经济大衰退和經濟大蕭條 · 查看更多 »

經濟穩定緊急法案

《經濟穩定緊急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是經美國國會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的法案,並於2008年10月3日由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殊簽署。法案涉及七千多億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

新!!: 经济大衰退和經濟穩定緊急法案 · 查看更多 »

經濟日本化

經濟日本化,又稱日本病,是相對於另一種經濟問題荷蘭病的用語,日本病的表徵為流動性陷阱的表現,伴隨長期經濟低迷通縮或接近通縮,和為改善經濟環境產生之巨大國債,多數人實質薪資倒退等現象綜合,即使政府使用所有金融工具改造社會、推動經濟政策來提振景氣,亦無有效作用,嚴重時甚至還會負增長。金融海嘯後歐美經濟衰退不振,逐漸出現日本化的名詞於主流討論。.

新!!: 经济大衰退和經濟日本化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经济大衰退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OCDE;Organización para la Cooperación y el Desarrollo Económicos,OCDE)是全球35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巴黎米埃特堡(Château de la Muette)。.

新!!: 经济大衰退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 查看更多 »

经济合作组织

经济合作组织(英语:Economic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缩写:ECO)为亚洲政府间国际组织。该组织由伊朗、土耳其和巴基斯坦倡导,成立于1985年,1992年新增7个成员国共计达到10个成员国;1995年成为伊斯兰会议组织观察员。该组织的目的是在改进、促进贸易发展和提供投资机会方面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最终目的为货品和服务建立单一市场;总部设于伊朗德黑兰。.

新!!: 经济大衰退和经济合作组织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

經濟學是一門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於古希臘的Marshall, Alfred, and Mary Paley Marshall (1879).

新!!: 经济大衰退和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人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週報,分八個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其編輯部位於倫敦。它在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光面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2017年上半年,《經濟學人》實體和數字刊物的平均每周發行量合共達到144萬份,其中近六成發行量位於北美地區。 《經濟學人》歸經濟學人集團所有。後者的股權中有50%由包括報社編輯和職員在內的私人投資者持有,餘下50%由英國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分別直接或通過控股公司持有,二者在集團董事會均有代理人。集團曾經的主要股東還包括培生集團。在2016-2017財年,經濟學人集團的經營利潤達到5600萬英鎊。《經濟學人》主編的任命和解任均由集團下設的理事會負責。報社有大約100名僱員,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倫敦西敏市的總部辦公,其餘則被派駐在全球近20個國家的編輯部。 雖然刊名為「經濟學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為「經濟學家」之義),但《經濟學人》並非專門研究經濟學,也不是學術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務的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著重於對這些議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它的社論持有古典自由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全球化、和社會自由主義(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它曾將自己形容為「亞當·斯密與大衛·休謨的蘇格蘭式自由主義的產物」。它面向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羣,讀者中包括諸多具有影響力的高管和決策者。21世紀以來,儘管《時代》、《福布斯》、《新聞週刊》等諸多同類英文新聞雜誌的發行量均陷入停滯或出現下滑,但《經濟學人》的發行量和廣告業績卻有顯著增加。這一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被經濟學人集團的前-zh-cn:首席执行官;zh-hk:行政總裁;zh-tw:執行長-安德鲁·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形容為「大眾智慧」(Mass Intelligence)時代的來臨。.

新!!: 经济大衰退和经济学人 · 查看更多 »

经济衰退

經濟衰退在經濟學中,是指一個經濟活動普遍放緩、商業萎縮的時期。宏觀經濟指標,如GDP、就業、投資支出、產能利用率、家庭收入、企業利潤和通脹下降,而破產失業率上升。 衰退發生時,消費普遍下降(需求產生不利衝擊)。這可能引發的各種事件,如金融危機,外貿摩擦,不利的市場供給或經濟泡沫破滅。各國政府通常應對經濟衰退,採取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如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增加政府支出和減少稅收。.

新!!: 经济大衰退和经济衰退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國際集團

美國國際集團(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AIG)是一家以美國為基地的國際性跨國保險及金融服務機構集團,總部設於紐約市的美國國際大廈。集團在英國的總部位於倫敦的芬丘奇街(Fenchurch Street)、歐洲大陸的總部則設於巴黎的拉德芳斯(La Défense)、而亞洲總部則設於香港。根據2008年度《福布斯》雜誌的全球2000大跨國企業名單,AIG在全世界排名第18大,自2004年4月8日開始一直都是道琼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成份股,直到因為金融海嘯發生而於2008年9月22日被除名。 2008年9月16日,由於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美國國際集團的評級被調低,引致銀行紛紛向美國國際集團討債,導致流動資金緊絀。事件使美國聯邦儲備局宣布向美國國際集團提供850億美元的緊急貸款,以避免公司因為資金周轉問題而倒閉。聯儲局的聲明指緊急貸款以公司79.9%股份的認股權證來作交換,並有權暫停先前已發出的普通股及優先股的股息 。同日,AIG宣佈董事局已接納聯儲局的挽救方案的條款 這是美國歷史上由政府收購私人公司的事件中最大宗的交易,其金額僅次於事發前一星期向房利美及房貸美提出之收購行動 (Graphic comparing size of government credit facilities or asset guarantees) 。 2009年7月27日,AIG宣布,已完成迈向独立运作实体目标的三大里程碑:美国国际集团(AIG)成立特定目的机构(SPV),将在获得必要的监管机构批准后,将AIU Holdings的股权注入其中;任命Kristian P. Moor为总裁暨首席执行官;建立新品牌Chartis。.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國國際集團 · 查看更多 »

美國勞工部

美國勞工部(英語: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Labor),是美國聯邦政府行政部門之一,主管全國勞工事務,成立於1913年3月4日。 現任部長為2013年7月上任的托马斯·佩雷斯。 曾任部长为美籍华人赵小兰女士。.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國勞工部 · 查看更多 »

美國經濟

美國經濟指美國的經濟狀況。 美国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7.87万亿美元,約佔世界經濟的五分之一,人均GDP(2015年)为55,710美元(居世界第5)。美國是世界第二大貿易國,世界第二大出口國,世界最大進口國。美国经济是混合经济体:大多数微观经济决策由公司或私人企业做出;政府则以法律法规、财税政策、货币政策等方式对经济进行干预或宏观调控,并在基础研究和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保障、储蓄保险等领域提供一部分资助或服务。前五大貿易伙伴為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和德國。美国也是世界第三大石油生產國和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 经历了1970年代的滞胀以后,近年来美国经济大致呈现缓慢增长的状态。2007年以来则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经济面临的长期问题包括:巨额贸易赤字及政府财政赤字,1970年代以来最低的储蓄率,日益增长的高额负债如逾5万亿美元公共债务,约9000亿美元公司债务,超过1.5万亿美元房屋抵押债务,3万亿美元潜在的医疗负债,1.2万亿美元的社会安全保障基金缺口,等等。國內的資產總共13.1万亿美元.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國經濟 · 查看更多 »

美國政府停擺

在美國政治中,政府停擺或稱政府關閉(government shutdown)指的是在国会无法通过足够的预算案的情况下,美國政府关闭一些政府机构,暂时停止提供“非必要服務”,相关的政府雇员停发工资以减少开支。通常在政府停擺後仍然維持運轉的聯邦機構與服務包括:气象、医疗、郵政、軍事、航空管制以及刑罰系統等。但这些机构的运作并没有法律保障,如果预算案迟迟不能通过,这些机构也有可能停止服务,不过这在现实中还没有发生过。历史上最长的停摆发生在1995年底,长达21天。政府停擺可類比作私營經濟中的停工。 最近一次美国政府停摆发生在2018年1月20日。停摆的主要原因是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与参议院在與民主黨協商長期預算分配問題談不攏,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並沒拉到足夠的票數讓臨時開支法案過關,聯邦政府因此停擺。 聯邦政府出于自己的考虑,会故意优先关闭受欢迎的联邦机构和服务,如国家公园和图书馆,以增大政府停摆对民众的心理影响,这种策略被称为华盛顿纪念碑综合症。.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國政府停擺 · 查看更多 »

美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ISO 4217代码:USD),又稱美圓、美金,(美國)聯邦儲備票據,是美国作為存款債務的官方货币。它的出现是由于《1792年铸币法案》的通过。它同时也作为储备货币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广泛使用。目前美元的发行是由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控制。美元通常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而用来表示美分的标志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美元取的ISO 4217标准代号为USD。.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元 · 查看更多 »

美国总统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缩写为POTUS;中文簡稱美國總統)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裝最高總司令,根据1787年通过的美国宪法而设立,行使宪法赋予的行政权,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于1789年4月30日就职,之后至1933的历任总统均为3月4日就职,而其後則於1月20日就職。1951年开始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规定总统每届任期4年,连选连任不得多于2次,也不能担任总统或执行总统职责超过2年后再當选为总统多于1次。 身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元首,美国总统亦号称“自由世界”的領導者及“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美国总统的妻子称为“第一夫人”,家庭称为“第一家庭”。美国建国以来,43位总统均为白人男性(主要为英格兰裔,爱尔兰裔6人、荷兰裔3人、德裔3人),第44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首位非裔男性。 美国总统官邸为位于哥伦比亚特区的白宫。总统专用客机称为“空军一号”,专用直升机称为“海军陆战队一号”,官方的进行曲是《向统帅致敬》。 根据《美国宪法》,总统须年滿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国公民”或者是在宪法通过时為美国公民(参见:美国宪法)。美国公职只有总统、副总统必须“出生时为合众国公民”。 現任總統為共和黨籍的唐納·川普。.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美国总统 · 查看更多 »

羅勃·席勒

羅勃·詹姆士·席勒(Robert James Shiller,),暱稱鲍勃·席勒(Bob Shiller),生於美國底特律,美国經濟學家,学者,畅销书作家。專長在於行為金融學、財務經濟學(Financial economics)。目前担任耶魯大學亚瑟·奥肯教席,也是耶鲁管理学院金融国际中心成员。他从1980年起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2005年任美国经济学会副主席。2006-2007年任东部经济学会主席。他也是MacroMarkets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和首席经济学家。席勒在中国广为所知的是他参与的耶鲁大学公开课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 他被視為是新興凱恩斯學派成員之一,曾獲1996年經濟學薩繆森獎(Paul A. Samuelson Award),2009年德意志銀行獎(Deutsche Bank Prize)。他是全世界影响力前100的经济学家。曾被提名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因為對資產價格實證分析方面的貢獻,與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共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新!!: 经济大衰退和羅勃·席勒 · 查看更多 »

爱立信

#重定向 愛立信.

新!!: 经济大衰退和爱立信 · 查看更多 »

瑞典

典王国(Konungariket Sverige)是一个位于斯堪地纳维亚半岛的北歐国家,首都为斯德哥尔摩。西鄰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濒临斯卡格拉克海峡和卡特加特海峡,東邊為波罗的海與波的尼亞灣。即瑞典和與丹麦、德国、波兰、俄罗斯、立陶宛、拉脫維亞和爱沙尼亚隔海相望,於西南通过厄勒海峽大桥与丹麦相连。瑞典於1995年加入欧洲联盟。 瑞典面积为449,964平方公里,为北歐第一大国家,人口1000万,第三页 - 于2007年7月10日查阅。。64%的國土由森林覆蓋,人口密度低,只有都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84%的人口居住在只佔国土面积1.3%的城市裡。瑞典是一个現代、自由與民主的高度发达国家,其公民享有高质的生活,政府亦非常注重环保。 瑞典是传统的铁、铜和木材出口国,其水资源也很丰富,但是石油和煤矿十分匮乏。隨著運輸以及通訊的進步,這些自然資源也能夠更大規模地從各地開採,尤其是木材與鐵礦。經濟自由與教育普及而讓瑞典開始歷經快速的工業化,並從1890年代開始發展製造業。20世紀瑞典成為一個福利國家。 1397年,瑞典與丹麦和挪威一起所組成了卡爾馬聯合(芬兰此時還是瑞典王國的一部分)。瑞典於16世纪初脫離卡爾馬聯合,並且與鄰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尤其是與俄羅斯以及從未完全承認瑞典已經離開了卡爾瑪聯合的丹麥-挪威聯合。17世纪時瑞典藉由戰爭擴張領土,成為了強權國家,其領土面积為目前的兩倍之大。1809年瑞典失去了芬蘭,也不再具有強權地位。之后,瑞典沒有再參與過戰爭。 現今,瑞典被視為極力追求人权和平等的国家之一。瑞典二戰後設立許多社會福利的制度,並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人类发展指数中通常名列前茅。.

新!!: 经济大衰退和瑞典 · 查看更多 »

芬兰

芬兰共和国(Suomi,Finland,)是北欧国家,陆地上与瑞典、挪威和俄罗斯接壤,西南面被波罗的海环绕,东南部为芬兰湾,西面则为波的尼亚湾。芬蘭是世界高度的發達國家和福利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2018年世界幸福感报告》调查中芬兰被排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

新!!: 经济大衰退和芬兰 · 查看更多 »

花旗银行

花旗银行(Citibank, N.A.,2002年前香港曾稱之為萬國寶通銀行)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收購,已經成為美國以資產計第三大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級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格林威治街390號。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資料,2005年3月31日,花旗集團控股的12家美國花旗銀行的國內存款總額為204,351,066千美元,資產總額為935,236,982千美元(逾九千億美元);這些數字並不包括花旗銀行的海外機構。 花旗銀行是在中國開辦業務的第一家美國銀行。1902年5月15日,花旗銀行的前身之一「國際銀行公司」(International Banking Corporation)在上海開設分行,這也是花旗銀行在亞洲的第一家機構。同年,國際銀行公司於7月1日在新加坡與馬尼拉,10月8日在横滨,12月8日在香港分別開設另外四家機構。1964年8月3日,花旗銀行在台北開設分行。花旗銀行在澳門的業務則開始於1983年5月27日。1995年,在離開45年後,花旗銀行重新在大陸常規辦理業務,已經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天津、重庆、成都、杭州、大连开设了分行。.

新!!: 经济大衰退和花旗银行 · 查看更多 »

韩国

#重定向 大韩民国.

新!!: 经济大衰退和韩国 · 查看更多 »

韓圓

韓--圓(원,won)亦称韩--元、韓圜、韩国圓。是大韓民國的通貨單位,由韩国央行韩国银行发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訂定其標準代號為KRW。1韓圓相当于100錢,但錢已经不再于日常生活中使用,只在外币兑换汇率计算时使用。.

新!!: 经济大衰退和韓圓 · 查看更多 »

聯邦準備理事會

#重定向 联邦储备委员会.

新!!: 经济大衰退和聯邦準備理事會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新!!: 经济大衰退和荷兰 · 查看更多 »

華盛頓互惠

華盛頓互惠公司(Washington Mutual Inc.、近年使用簡稱:WaMu),是美國一家於1889年至2009年間營運的銀行控股公司。.

新!!: 经济大衰退和華盛頓互惠 · 查看更多 »

飛雅特

飛雅特(Fiat)可以意指下列事物:.

新!!: 经济大衰退和飛雅特 · 查看更多 »

西班牙

西班牙王国(Reino de España),通稱西班牙(España),古籍譯為日斯巴尼亞或以西巴尼亞,《聖經》曾譯為「士班雅」,是位於欧洲西南部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葡萄牙同处於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与法国、安道尔接壤,國土面積則佔伊比利亚半岛的五分之四。其领土还包括地中海中的巴利阿里群岛、大西洋的加那利群岛、以及在非洲北部的休达和梅利利亚。首都兼最大都市為馬德里。 由於位處歐洲與非洲的交界,西班牙自史前时代以来就一直受许多外来影响,中世紀時有多國並立,至15世纪始建立單一國家,在近代史上是影响其他地区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其全球帝国兴盛时给世界带来的影响是,現今全球有5億人口使用西班牙语,使西班牙语成为世界上总使用人数第三多,母語人數第二多的语言。.

新!!: 经济大衰退和西班牙 · 查看更多 »

马丁·沃尔夫

丁·沃尔夫(Martin Wolf, )是一位英国经济评论家和记者。英国《金融时报》的副主编及首席经济评论员。.

新!!: 经济大衰退和马丁·沃尔夫 · 查看更多 »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محمود احمدی‌نژاد,,)是伊朗第6任總統,同時是伊朗保守派政治聯盟伊斯蘭伊朗建築聯盟的主要政治領袖。艾哈邁迪內賈德是一名出身貧寒的工程師及教師,他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加入一個稱為鞏固聯合處(Office for Strengthening Unity)的學生組織。艾哈邁迪內賈德在1993年出任阿爾達比勒省省長,在穆罕默德·哈塔米當選總統後被免職,重執教鞭。2003年,他獲選為德黑蘭市長,政治立場保守而且強硬,顛倒了前任市長的改革政策。伊斯蘭伊朗建築聯盟支持艾哈邁迪內賈德參選2005年伊朗總統選舉,結果在第二輪選舉當中獲得62%的選票,他在2005年8月3日正式就任伊朗總統亦成為自伊朗革命以來首位非教士出身的總統。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伊朗國內外都是一位爭議性的政治人物。反對派批評他對人权的漠視及其政策導致經濟持續衰退。他在2007年推行汽油配給計劃,以減少國家的汽油消耗,減低公眾及私人銀行收取的利息。另外,艾哈邁迪內賈德支持伊朗核計劃。 艾哈邁迪內賈德在2009年伊朗總統選舉中成功連任,但當中涉及的選舉舞弊引發極大爭議,最終導致伊朗綠色革命的爆發,在國際上承受不少批評。反對派、傳統的教士階層及影響力鉅大的政治人物也質疑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總統的合法性。.

新!!: 经济大衰退和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 · 查看更多 »

諾基亞西門子通信

#重定向 诺基亚网络.

新!!: 经济大衰退和諾基亞西門子通信 · 查看更多 »

高盛

盛(Goldman Sachs)为跨国银行控股公司集团,為《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财富500强企业排名第74名,总部位于美国纽约。高盛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证券交易和财富管理;业务对象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及少数投资者。业务按地域分为三大块,即美国、亚太地区和欧洲,在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代表处;包括紐約、芝加哥、法蘭克福、倫敦、東京、台北、北京、上海和香港。亞太地區總部設於香港。在中国大陆设有北京办事处、上海办事处,并成立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

新!!: 经济大衰退和高盛 · 查看更多 »

警民衝突

警民衝突,是警察在執法時與民眾之間發生衝突的事件。因應嚴重程度及觀點與角度的不同,警民衝突有時評定為造反、暴動、起義、公民抗命等。在部份國家發生嚴重衝突時,政府可能會調派軍隊配合或取代警方以平息甚至鎮壓衝突事件。.

新!!: 经济大衰退和警民衝突 · 查看更多 »

魯里埃爾·魯比尼

魯里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美國凱因斯派經濟學家及紐約大學的教授,專欄作家,因為對經濟持悲觀論,人稱瘋狂博士。 他出生於土耳其的猶太家庭,2歲時全家搬往伊朗德黑蘭居住,後又搬往以色列讀了一年希伯來大學,1962-83年間居於義大利完成博科尼大學的學位,之後前往哈佛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現居曼哈頓。 Times Online, June 21, 2009.

新!!: 经济大衰退和魯里埃爾·魯比尼 · 查看更多 »

读者文摘

《讀者文摘》(Reader's Digest),是一本家庭月刊,1922年於美國創刊。2004年,美國的銷量已達一千萬冊。它是當前世界上最暢銷的雜誌之一,現在已發展至50個版本,以21種語言印刷,於世界60多個國家發行,爲各個年齡、各種文化背景的讀者提供資訊。文章涵蓋了健康保健、大衆科學、體育運動、美食烹飪、旅遊休閒、金融政治、政府與國際事務、家居與園藝、藝術與娛樂、商業與文化。其他固定的專欄還包括了笑話、謎語、測試、動畫及讀者來信。 雜誌創刊初期,內容以轉載其他報章和雜誌的文章為主,後來有不少內容由編輯部自行採訪,或由特約撰稿人所寫。陳薇后,《尋找不平常的新聞價值——《讀者文摘》八十周年的成功經驗》,出自《全國新資訊月刊》。民國91年9月號:93-95頁。此外也歡迎讀者投稿,《讀者文摘》認為,通過爲各個領域的讀者提供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可吸引廣大的讀者群。以繁體中文版為例,除(讀者回響)不設稿酬外,讀者投稿如經採用,可獲優厚稿酬。 《讀者文摘》另一大特色在於行銷,直接以函件寄往目標客戶。定期舉辦區域性的「百萬大抽奬」、「讀者文摘信譽品牌頒獎禮」等,加強雜誌在讀者心中的品牌和企業形象。《讀者文摘》不定期出版不同類型的精裝書,為不少讀者的收藏,當中超自然系列頗為繪炙人口,70年代出版的《瀛寰搜奇》,到今天仍有不少讀者在網上交易及討論。 面對互聯網的興起和讀者群老化問題困擾,《讀者文摘》面臨財政困難,於2009年8月同意申请破产保护。.

新!!: 经济大衰退和读者文摘 · 查看更多 »

負資產

負資產一詞指當一項被用在抵押保證而取得貸款、惟市值比尚未清還的本金現值還低的資產。這些資產大多數為物業或者土地,亦可能為汽車,或者大型電腦等等物品。 在物業市場內,這種由於物業的市值低於原先用來購買物業的借款(樓宇按揭)的現象,通常在物業價格普遍下跌後發生。這也表示,如果借款人無法還清購買物業所用的款項,貸款人即使把物業沒收或者是轉賣,都不能夠填補差價。借款人最終失去物業的同時,依然負債。 英國(1991年到1996年)和香港(1998年到2003年)在經濟衰退期間都出現負資產的情況。期間失業率上升,樓價下跌,導致銀行或房屋協會在物業價值低於欠款下,紛紛沒收這些按揭中的物業。 根據香港金管局的資料顯示,香港負資產問題最嚴重的時期為2003年6月,當時共有約105,697宗負資產按揭,佔所有按揭的22%,涉及金額1,650億港元,按揭金額與抵押的比例為128%,估計這些貸款的無抵押部分約值360億港元,意味著香港銀行單在按揭市場便需承擔360億港元的壞帳風險。.

新!!: 经济大衰退和負資產 · 查看更多 »

贝拉克·奥巴马

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 Hussein Obama II,),是美國政治人物,从2009年至2017年任第44任美國總統。他是首位美国非裔总统。2005年至2008年代表伊利诺伊州担任美國聯邦參議員,从1997年至2004年担任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奥巴马出生於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他在夏威夷长大,但童年时期也在华盛顿州和印度尼西亚分别生活了一年和四年。在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之后,他在芝加哥做一名社区活动组织者。1988年奥巴马进入了哈佛法学院,在那成为了哈佛法律评论的第一名非裔总编辑。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民权律师,并从1997年至2004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宪制性法律教授。1997年当选伊利诺州参议员,并担任职务直至2004年参选联邦参议员。同年因意想不到的参议员初选胜利,在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和以绝对优势胜出参议员选举,成为全美知名的政治人物。2007年2月10日,他正式宣佈参加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同年6月赢得民主党初选,並在联邦选举中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約翰·麥凱恩获得了胜利。2009年10月9日,获頒诺贝尔和平奖。 2017年1月,奧巴馬以60%的民意支持率结束任期。現定居华盛顿特区。.

新!!: 经济大衰退和贝拉克·奥巴马 · 查看更多 »

阿根廷

阿根廷共和国(República Argentina、),通称阿根廷,是由23个省和布宜诺斯艾利斯自治市组成的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南部,占有南锥体的大部分,北邻玻利维亚与巴拉圭,东北与巴西接壤,东临乌拉圭与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濒德雷克海峡。领土面积达2,780,4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八,拉丁美洲第二,西班牙语诸国之首,横跨多个气候带。阿根廷主张对南极洲的一部分、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拥有主权。 與大多數拉美國家相當不同,永久住民数超过4,100万的阿根廷,其種族組成和智利相似,欧洲裔占人口比例超过90%,非洲裔較少,使文化上国家呈現深度欧化,例如首都文化幾乎是歐洲城市文化的延伸。而社會素質、教育文化、市場經濟與法規上的發達,使阿根廷今日在民主和人權上有很大發展,也是南美唯一掌握人造衛星操作技術的國家。长久以来,阿根廷是一个中等强国和拉丁美洲的地域大国,它也是联合国、世行集团、世贸组织、南共市、南美洲国家联盟、拉共体和的创始国。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阿根廷是20国集团成员和拉美第三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中高水平,与智利和乌拉圭同属拉美第一集团,與東南歐相同,人类发展指数处于极高级。收入不平等程度虽高,但低于拉美国家平均水平。 这一地区已知最早的人类活动发生在旧石器时代。西班牙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25年的独立战争中,阿根廷以拉普拉塔联合省的国名于1816年发表《》,继承了原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大部分地区,在之后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战争中,联合省政府继而失去乌拉圭、玻利维亚和秘鲁等地区。其后多年的最终在1861年,布宜诺斯艾利斯邦击败了邦联政府,与当时其它八个省重新统一为阿根廷共和国。至此,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世界第七富国。然而在1930年代軍事政變以后,政局不稳和周期性经济危机使其陷入衰退。.

新!!: 经济大衰退和阿根廷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دولة الإمارات العربية المتحدة),是由阿布達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歐姆古溫、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位於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首都阿布達比,也是境內最大部族的酋长国领地,阿聯酋的國際代碼為UAE。.

新!!: 经济大衰退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

葡萄牙共和国(República Portuguesa),简稱葡萄牙(Portugal)、葡國。明朝《坤輿萬國全圖》称之爲波爾杜瓦爾(或波爾杜曷爾)、拂朗機(或拂朗幾、佛朗機);亦有蒲都麗家等稱謂,清朝時稱博都雅,或者澳門也有譯作葡萄牙民國。 葡萄牙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西部和南部瀕臨大西洋,北部和东部則與西班牙相接;首都-里-斯本以西的罗卡角是歐洲大陸的最西端。除了欧洲大陆的本土之外,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也是葡萄牙的领土。 現今葡萄牙邊界內的疆土,自古代開始就屢屢易主。葡萄牙曾是羅馬帝國版圖下的一員,期間曾被西哥特人和苏维汇人入侵,多方勢力相互角鬥;八世紀時,摩尔人征服了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出現了較為一統的政權,也因而開啟了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收復失地運動。長達數世紀的戰爭當中,葡萄牙以今天西班牙的加里西亞地區為基地,於1139年成立葡萄牙王國,由北而南逐步完成征服。 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中扮演活躍角色,成為重要的海上強國。全盛時期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共同簽署了托爾德西里亞斯條約,旨在將世界瓜分為兩半。現存歐洲國家當中,葡萄牙是為殖民歷史最悠久的一國,自從1415年攻占北非休达到1999年澳門政權移交(亦有一種算法為到2002年的東帝汶獨立為止),殖民活動長達幾近六百年。昔日龐大的殖民帝國,曾包括世界五十三個國家的部分領土,也使其官方語言葡萄牙語成為兩億四千萬人的共同母語,和世界第六大語言。但十九世紀開始,隨著最大殖民地巴西的獨立,葡萄牙的國勢快速地衰落。1910年10月5日革命推翻了葡萄牙王室,而成立不穩定的民主政權——葡萄牙第一共和国;卻在不久後又被保守派軍官領導的軍事政變推翻,是為新政時期,即葡萄牙第二共和国。直到1974年葡萄牙殖民地戰爭結束,反戰的康乃馨革命爆發,葡萄牙才重新成為自由民主國家。.

新!!: 经济大衰退和葡萄牙 · 查看更多 »

股市

#重定向 股票市场.

新!!: 经济大衰退和股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经济大衰退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常常随之而来的信用紧缩,是一种货币需求快速增长大于货币供给的状况。在几十年前金融危机基本上等同于挤提,现在则多以货币危机形式出现。股市暴跌有时也是一种金融危机。很多学者提出很多理论来论证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但至目前还没有取得共识.

新!!: 经济大衰退和金融危机 · 查看更多 »

金融工程学

金融工程学侧重于衍生金融产品的定价和实际运用,它最关心的是如何利用创新金融工具,来更有效地分配和再分配个体所面临的形形色色的经济风险,以优化它们的风险-收益特征。较为具体而言,金融工程是在风险中性的假设条件下,将某种金融证券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拟合于无风险收益率;从而是趋向于一种风险厌恶型的投资型。 Category:金融数学 Category:数学科学职业.

新!!: 经济大衰退和金融工程学 · 查看更多 »

艾伦·格林斯潘

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美國猶太人,美國第十三任聯邦儲備局主席。许多人认为他是美国国家经济政策的权威和决定性人物,比如他决定美国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他被媒體業界看做是“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和“巫师”(wizard of Oz)。.

新!!: 经济大衰退和艾伦·格林斯潘 · 查看更多 »

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BBC新聞(BBC News)是英國廣播公司旗下負責播報新聞節目的一個部門 。在BBC第一台,除了早上的《BBC早餐》之外,還在下午1點和傍晚6點以及晚上10點播出約30分的新聞。BBC在英國各地的分支機構也會製作面向各地區播出的新聞節目。除了電視和廣播之外,BBC也通過網絡提供新聞。BBC新聞網在1997年11月上線,現在每月的訪問者數超過1500萬人,是英國最具人氣的新聞網站之一。許多BBC電視新聞節目也在網上公開。.

新!!: 经济大衰退和英國廣播公司新聞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经济大衰退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镑

英镑(記號:£)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蘭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Great British Pound)。 除了英國,今日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新!!: 经济大衰退和英镑 · 查看更多 »

雷曼兄弟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粉红单市场:,前NYSE股票代碼LEH)於1850年創辦,是一家國際性金融機構及投資銀行,業務包括證券、債券、市場研究、證券交易業務、投資管理、私募基金及私人銀行服務,亦是美國國庫債券的主要交易商。主要子公司包括Lehman Brothers Inc、Neuberger Berman Inc.、Aurora Loan Services, Inc.、SIB Mortgage Corporation、Lehman Brothers Bank、First Heights Bank、Crossroads Group及Tekson Group。環球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市,地區總部則位於英國倫敦及日本東京,在世界各地亦設有辦事處。2008年,雷曼兄弟曾被美國《財富雜誌》選為財富500強公司之一,為當時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 2008年中,受到次級房貸風暴連鎖效應波及,在財務方面受到重大打擊而虧損,致使股價下跌到剩低於一美元(2008年9月17日低於US$0.10),陸續裁員六千人以上,並尋求國際間的金主進駐。 2008年9月15日,在美國財政部、美國銀行及英國巴克萊銀行相繼放棄收購談判后,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產保护,負債達6130億美元。雷曼兄弟的破产被认为是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失控的标志。.

新!!: 经济大衰退和雷曼兄弟 · 查看更多 »

通用汽車公司

#重定向 通用汽车.

新!!: 经济大衰退和通用汽車公司 · 查看更多 »

通用汽车公司

#重定向 通用汽车.

新!!: 经济大衰退和通用汽车公司 · 查看更多 »

通货膨胀

通货膨脹(inflation,在臺灣簡稱--,香港和中國大陆簡稱通--胀)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但也指向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也就是物價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現象。「通貨」意指流通的貨幣,通貨膨胀指貨幣發行數量上升,而物價上漲是因需求增加或供給減少,兩者關聯為貨幣發行數量上升投入消費,「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而使得物價上漲,而現在人們經常直接使用「通貨膨胀」一詞來表示「物價上升」的現象。而貨幣發行數量上升,不一定使物價上升,因為可能尚未投入消費,或是被更多的商品(服務)生產或科技進步所抵消,而某些情況,比如說,若新發行的貨幣是流向生產端擴充產能,反而可能造成供過於求,物價反而會下跌,形成貨幣發行數量增加但物價卻下跌,與常識相悖的經濟現象。 通货膨脹與貨幣貶值不同,整體通貨膨脹為特定經濟體內之貨幣購買力的下降,而貨幣貶値為貨幣在不同經濟體之間相對價値的降低。前者影響此貨幣在國內市場上的價値,而後者影響此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價値,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因為不同物價影響不同人,通貨膨脹有許多不同的衡量方式,最常見兩種衡量指數為衡量帳面消費者物價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和衡量新出現的商品和服務的通貨膨脹的GDP平减指数。 主流經濟學家對於通貨膨脹起因的看法可大略分為兩派,「貨幣主義者」相信貨幣是通脹率數值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相信貨幣、利率和產出間的相互作用才是最主要的影響,凱因斯主義者也傾向除了一般標準消費性商品物價通脹外再另附上生產性商品(資本)通脹。其他理論,例如奧地利經濟學派,相信通膨是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導致。簡單地說,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貨幣貶値,物價上升。 相關概念包括:.

新!!: 经济大衰退和通货膨胀 · 查看更多 »

Paul Krugman

#重定向 保羅·克魯格曼.

新!!: 经济大衰退和Paul Krugman · 查看更多 »

杜拜

杜拜(Dubayy;--)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位於波斯湾東南岸。 作為迪拜酋长国首府,迪拜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并且是中东地区的商业聚集地,同时也是主要的乘客和货物枢纽。1960年代,迪拜经济开始依靠贸易,并且开始实施小規模的石油勘探。1966年发现石油,1969年起開始出口石油。石油收益加速了杜拜早期城市發展,但石油儲量有限且產量不高,目前經濟以資本投資和旅遊貿易、服務等驅動,石油收益佔比低於5%。 杜拜採行西方商業模式,經濟發展主要依賴、航空業、房地產及金融服務業。 (9 June 2007) Retrieved on 15 October 2007.

新!!: 经济大衰退和杜拜 · 查看更多 »

杜拜世界

杜拜世界為杜拜三大國家投資機構之一,成立於2006年7月2日,全球超過30個國家擁有49個碼頭及近3萬名員工,投資項目包括港口、房地產等。 其公司开发的地产项目,包括棕榈岛。.

新!!: 经济大衰退和杜拜世界 · 查看更多 »

标准普尔

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或又常譯為史坦普)是一家世界权威金融分析机构,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由亨利·瓦纳姆·普尔(Mr Henry Varnum Poor)于1860年创立。标准普尔由普尔出版公司和标准统计公司于1941年合并而成。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现的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和为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等一系列指数。其母公司为麦格罗·希尔(McGraw-Hill)。 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认可标准普尔为“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或称“NRSRO”(Nationally Recognized Statistical Rating Organization)。 2011年8月5日,由于美国政府的削减财政赤字计划未达到标准普尔期望的4万亿美元标准,标准普尔降低了美国政府的AAA主权信用评级至AA+级,并将评级前景定为负面,引发了全球金融业的剧烈波动。这也是94年以来美国政府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降低。.

新!!: 经济大衰退和标准普尔 · 查看更多 »

檸檬社會主義

檸檬社會主義(Lemon socialism)是一个經濟學上的專有名詞,其实质是一种半套式的资本主义。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挽救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的普遍政策。 该名词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Paul Robin Krugman)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時提出,该名词一般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通过将深陷困境的金融机构部分国有化的方式为其直接注入资本。 其表现为,政府干預市場的方式,使得在競爭中本該破产的公司免于倒闭,并製造寡頭壟斷型企業,达到“使本該付出成本的股東和企業主不負擔相关責任、而将責任轉移給國庫与納稅人,因而使得盈利都歸于寡头垄断型企业自身,虧損卻都由國家財政和國民承擔”的目的的半套式資本主義。此种情形在資本主義國家遭遇大規模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時表現尤其明顯。 原因多是因政府因害怕大型企業集體倒閉而可能出现的社會恐慌、矛盾衝突与失業率上升现象,而向企業主妥協,通过發放紓困貸款或是进行行政干預的方式,使得該企業形成竞争優勢。.

新!!: 经济大衰退和檸檬社會主義 · 查看更多 »

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全稱次级房屋借贷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是由美國國內抵押貸款違約和法拍屋急劇增加所引發的金融危機。它對全球各地銀行與金融市場產生了重大的不良後果。次貸危機以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许多金融机构和他们的客户损失惨重,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成为了21世纪初世界经济大衰退的一个重要部分,引發了2008年金融海嘯(或稱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 次級貸款(簡稱次貸)是指借款人信用不好的贷款,21世纪初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走高,借款人信用不好的人也能获得贷款。金融机构将把钱借给那些能力不足以償清貸款的人 ,然后把这些住房抵押貸款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y,簡稱MBS)做成金融衍生品,打包分割出售给投资者和其他的金融机构。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将这些债券评为AAA级,而买家也以为自己可以透过信用违约掉期等手段规避风险。在债券层层包装转卖的情况下,链条上的机构都低估了风险。当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时,次级贷款大量违约,那些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失去了其大部分的價值。造成許多金融机构資本大幅下降,雷曼兄弟破产,美国国际集团濒临倒闭,造成世界各地緊縮信貸。 金融危机的原因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有:系统风险低估,道德风险、评级机构失职,金融监管缺位等。.

新!!: 经济大衰退和次貸危機 · 查看更多 »

欧元

欧元(;ISO 4217代码),港澳常稱歐羅,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这19国是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義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馬爾他、塞浦路斯、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脱维亚、立陶宛,合称为欧元区。目前共有3.3亿人使用欧元,如果加上与欧元固定汇率制的货币,欧元影响到全球4.8亿人口。2006年12月,共有6,100亿欧元在市面上流通,按照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8,020亿美元。欧元流通的现金总价值超过美元。 1欧元(euro)等於100欧分(cent)。.

新!!: 经济大衰退和欧元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经济大衰退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歐豬五國

歐豬五國(PIIGS),亦作黑豬五國或五小豬國,是和国际经济界媒体等对欧洲聯盟五个相對较弱的经济体的贬称。这个称呼涵盖葡萄牙(Portugal)、義大利(Italy)、爱尔兰(Ireland)、希腊(Greece)、西班牙(Spain),特别指各国的主权债券市场。「歐豬五國」這個稱呼頗為侮辱性,因此普遍受到財經界忌諱。“歐豬五國”最初称为“歐豬四国”("PIGS"),其中" I "指義大利,后来加入了爱尔兰。.

新!!: 经济大衰退和歐豬五國 · 查看更多 »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簡稱歐債危機,是指自2009年年底之后,不少財政上相對保守的投資者對部份歐洲國家在主權債務危機方面所產生的憂慮,危機在2010年年初的時候一度陷入最嚴峻的局面。 連串經濟危機和動盪中,被指出現問題的歐元區國家包括希臘、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合稱歐豬五國,而部份不屬於歐元區國家的歐盟成員國也牽涉其中。冰島雖然在2008年遭遇當時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危機,導致該國的國際銀行體系崩坍,但正因為冰島政府無力救助銀行脫險,主權債務危機對冰島帶來的影響反而較少。相反,針對那些為了出手救助銀行而導致主權債務急增的部份歐盟成員國而言,由於這些國家與其他歐盟成員國,特別是與德國之間在債券收益率差價和信貸違約掉期方面的差異愈來愈大,使到這些國家逐漸浮現信心危機。.

新!!: 经济大衰退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 查看更多 »

汽車下鄉

汽車下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2009年2月6日宣布的救市方案,為了對抗美國開始的全球金融海嘯所造成消費性電子產品急速外銷需求衰退,意圖擴大內需市場,參考家電下鄉的財政政策讓農村地區購買汽車可以獲得人民幣3000元至5000元的補貼。 規劃第一階段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總共安排50億元對農民報廢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1.3公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結合成中央、地方政府各出補貼,廠家實行優惠,銀行給予貸款貼息的綜合模式至少可以拉動150萬輛的汽車消費。.

新!!: 经济大衰退和汽車下鄉 · 查看更多 »

汽車沙皇

汽車沙皇」(car czar)是美國政府針對底特律車廠通用與-zh-hans:克莱斯勒;zh-hk:佳士拿;zh-tw:克萊斯勒;-委任的监管者,全權負責主導和總覽整個140億美元援助汽車業計劃。福特汽車先前則以自己幾乎全部的資產向銀行抵押貸款,並不在美國政府救援之列。 「汽車沙皇」的责任为監督改革和審批貸款。「汽車沙皇」也有权利否决超過1億美元的資金支出,加速還貸,并下令底特律通用與克萊斯勒這兩間汽車公司申請破產。每隔十五天,「沙皇」要向國會提交改革和进度報告。.

新!!: 经济大衰退和汽車沙皇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经济大衰退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United States Consumer Financial Protection Bureau (CFPB) 是美國聯邦單位,歐巴馬政府為了因應2008年金融海嘯後金融業弊端而成立的單位,2011年7月21日營運,負責監督管理資產100億美元以上的美國金融機構。經費由美國聯邦儲備局提供,隸屬美國財政部管轄。 該單位由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授權,根據美國財政部公告,該局負責與責任“促進公平和透明的抵押貸款,信用卡和其他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司法管轄權包括銀行,信用社,證券公司,發薪日貸款,抵押貸款服務業務,取消抵押品贖回權救濟服務,收債公司及其他金融公司。.

新!!: 经济大衰退和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 查看更多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通称澳大--利亚(Australia,缩写为 AU、AUS),中文环境下(尤其是臺灣、香港等地)常使用「澳--洲」代替“--”,是全球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和南半球第二大的国家。澳大利亚国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曼尼亚岛及数个海外的岛屿,面积和美國本土相似,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與隔海相望的东南近邻是紐西蘭,西北是印度尼西亚,北边是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巴布亚及东帝汶。澳大利亚的首都位于堪培拉,最大城市为悉尼。 澳大利亞一詞源於拉丁語,意思為“未知的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incognita)。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通常稱作澳洲大陆,是地球上最小的大陆板塊。澳大利亚人均擁有國土面積0.353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廣闊的國家之一。有多樣的自然景觀,包括熱帶雨林、別稱為“紅色中心”的沙漠、吸引很多旅客的海濱及馳名遐邇的自然遺產大堡礁及烏魯汝Davison, Hirst and Macintyre, pp.

新!!: 经济大衰退和澳大利亚 · 查看更多 »

挪威

挪威王国(挪威語: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 ,新挪威語:Noreg,舊譯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还与芬兰、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2016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別平等實踐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新!!: 经济大衰退和挪威 · 查看更多 »

振興經濟消費券

--> 消費券面額分為200元及500元兩種 振興經濟消費券,通稱消費券,是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因應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所帶來的消費緊縮效應,於2009年發放給全國人民的消費專用券,每人為新台幣3600元,面額有200元及500元兩種。.

新!!: 经济大衰退和振興經濟消費券 · 查看更多 »

房地美

房地美(Freddie Mac,,又譯房貸美,旧名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是美国政府赞助企业(GS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中第二大的一家,商业规模仅次于房利美(Fannie Mae)。主要业务是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中收购贷款,并通过向投资者发行机构债券或证券化的抵押债券,以较低成本集资,赚取利差。.

新!!: 经济大衰退和房地美 · 查看更多 »

房利美

房利美(Fannie Mae,,旧名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是最大一家美国政府赞助企业(GSE, Government Sponsored Enterprise)。主要业务是在美国房屋抵押贷款二级市场中收购贷款,并通过向投资者发行机构债券或证券化的抵押债券,以较低成本集资,赚取利差。.

新!!: 经济大衰退和房利美 · 查看更多 »

新加坡

新加坡共和国(Republic of Singapore;Republik Singapura;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称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狮城、坡岛、猩咖波、石叻、叻埠、昭南等,是东南亚中南半岛南端的一个城邦岛国,它不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西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梁相连於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数岛,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130平方公里。 1819年,任职于英國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莱佛士与柔佛苏丹签订条约,获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经莱佛士的努力,逐渐发展成繁荣的轉口港。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国在东南亚最重要的戰略据点。1942年至1945年间,新加坡曾被日本占領三年半之久,其后回归英国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并独立建国。 自1965年独立后,新加坡從一窮二白中,依靠着国际贸易和人力资本的操作,迅速转变成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数的新加坡人都通晓至少两种语言,分别是英语以及自己的母语。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种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所以主要由亞洲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国家,其中漢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国内居住的居民有38%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证的外籍劳工以及持有学生簽证的学生,建筑业和服务业的外劳比例分別为80%和50%。整個城市在绿化和保洁方面效果显著,故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新!!: 经济大衰退和新加坡 · 查看更多 »

新闻周刊

《新闻週刊》(Newsweek)是一份在纽约出版,在美国和加拿大发行的新闻类週刊。在美国,它是仅次于《时代》的週刊,当然有时它的广告收入超过了后者。在发行量上,它超过了《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在这三份期刊中,《新闻週刊》通常被视作观点比《時代》和《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更自由派,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立場則最為保守。.

新!!: 经济大衰退和新闻周刊 · 查看更多 »

新臺幣

新臺幣,簡稱臺幣,是中華民國現行的法定貨幣,於1949年6月15日起發行流通,當時定位為限定臺灣使用的區域貨幣,目前則在整個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區域(臺灣地區)均可流通使用。原始發行機構為臺灣銀行,2000年起由中華民國中央銀行收回負責。基本單位為圓(簡作元)。貨幣代碼採行ISO 4217標準編為TWD,符號為NT$或NTD,並使用NT$100、NTD100之類方法表示(中間無空格)。 新臺幣現行的發行幣值自民國70年(1981年)起使用,硬幣單位包括:0.5圓(五角)、1圓、5圓、10圓、20圓及50圓,紙鈔單位有:10圓、50圓、100圓、200圓、500圓、1000圓與2000圓,塑膠鈔單位則為50圓。換算基準為:1圓=10角=100分。5角硬幣(角圓)至今已不常使用,日常生活只有郵票、汽油等在計算單價時會用到角,實際上的價金交付會四捨五入至1圓,例如3.5圓郵票的售價四捨五入為4圓,存款利息也是四捨五入至1圓。角圓雖然仍可流通使用,現在多為收藏用,故價值比面額還要貴。.

新!!: 经济大衰退和新臺幣 · 查看更多 »

新民主黨 (希臘)

新民主黨 (Νέα Δημοκρατία)是希臘一個中間偏右的政黨。1974年希臘軍政府倒台,恢復民主政治後成立。.

新!!: 经济大衰退和新民主黨 (希臘) · 查看更多 »

日圓

日圓(,日語羅馬字:Yen),亦简作日元,全称为日本圓,货幣符號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4217的货币代码為JPY,是日本的官方货币。其發行製造機構為日本銀行,纸币称为日本银行券。日圓在儲備貨幣的国际构成比例仅次于美元、歐元,列第3位。.

新!!: 经济大衰退和日圓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经济大衰退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日本航空

日本航空(,英語譯名:Japan Airlines),簡稱日航()、JAL(ジャル),是日本的國家航空公司,同時為寰宇一家成員之一。總部設於東京品川區,並以成田國際機場(國際線)及東京國際機場(國內線)做為樞紐,服務全球229個航點。原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在2010年1月申請破產保護後被全日空超越,但仍與全日空並列為日本兩大航空公司。 日本航空於1951年8月创立、並於同年10月開始經營國內定期航線;至1953年10月1日,改制為(日本政府特別以專法成立的國有企業)。1954年,開辦了第一條往美國的跨太平洋國際航線。經過30年的擴展,在1987年實現完全民營化。2002年,與當時日本第三大航空公司日本佳速航空合併。其安全措施亦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所認可。2008年,日本航空每年乘客量為5000萬。 日本航空現使用波音767-300ER、波音777-200ER、波音777-300ER、波音787等作中長程國際飛行;短程及內陸則使用波音737、767及787。集團內另有1間廉價航空公司:捷星日本航空(Jetstar Japan)及4間營運國內線的航空公司:J-Air、日本空中通勤(JAC)、日本越洋航空(JTA)及琉球空中通勤(RAC),提供接駁服務及往次要航點的短途航班。.

新!!: 经济大衰退和日本航空 · 查看更多 »

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集团(JPMorgan Chase,, 東證1部除牌前8634),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2017年总资产25,336億美元,总存款14,439.82億美元,商业银行部旗下分行5100家。 摩根大通2011年10月,摩根大通的資產規模超越美國銀行成為美国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 摩根大通的业务遍及50多个国家,包括投資銀行、金融交易處理、投資管理、商业金融服務、個人銀行等。现时的摩根大通于2000年由大通曼哈顿銀行及J.P.摩根公司合并而成,并于2004年与2008年分别收购芝加哥第一银行、華盛頓互惠銀行、和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

新!!: 经济大衰退和摩根大通 · 查看更多 »

意向

#重定向 意向性.

新!!: 经济大衰退和意向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经济大衰退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扭曲操作

扭曲操作(英文:Operation Twist)是美國聯邦儲備局的一種經濟政策,透過賣出短債及買入長債,降低長債利率,藉此勵銀行業向中小企放貸,從而刺激經濟。 扭曲操作由美國經濟學家詹姆士·托賓於1960年代初設計,名稱來自當時流行的(Twist)。扭曲操作其後獲美國聯邦儲備局於1961年首次採用。當時聯儲局購入以五年期為主的40億美元長期美國國債,同時賣出短債,目的除了降低長債利率,更希望減少流失美國黃金儲備,但當年的成效不大。 2011年9月,美國聯邦儲備局第二次採用扭曲操作,希望能夠解決2000年代後期環球金融危機引起多年的經濟不景氣。.

新!!: 经济大衰退和扭曲操作 · 查看更多 »

景氣循環

景氣循環(又稱經濟循環、經濟周期),是指一個社會體中或者是全體社會體中,包含物價、股價、存貨量等相關的經濟趨勢,呈現周期性循環變動的情況。景氣循環的過程可以分為擴細分又可再分為擴張、危機、衰退、振興四階段。景氣循環的週期長度沒有定論,包括了40個月、11年、20年、50年等。 景氣--循環在大多數的大陸經濟學教科書和譯作中被翻譯為商業--週期或經濟--週期。商業週期是經濟學研究的兩大核心命題之一。.

新!!: 经济大衰退和景氣循環 · 查看更多 »

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

#重定向 2007年-2008年環球金融危機.

新!!: 经济大衰退和2007年-2008年环球金融危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