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

指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注册号 N90943, 有时航班号会被误称为 943)发生于1956年10月16日,该班机由于两台引擎失效而水上迫降于太平洋中。6号班机早些时候以一架道格拉斯DC-6从费城启航,经停旧金山国际机场,然后飞向檀香山国际机场。1956年10月15日晚,班机换由一架波音377(泛美机队编号943,注册号N90943)执飞。.

11 关系: 太平洋美国海岸警卫队道格拉斯DC-6襟翼費城費城國際機場舊金山國際機場金丝雀檀香山国际机场波音377泛美航空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美国海岸警卫队

美國海岸防衛隊(United States Coast Guard,缩写为USCG)是美國軍隊的一个分支,亦是美國七個联邦制服部队之一。海岸防衛隊作為海事軍隊,專責處理各類海事執法事宜(職權涵蓋12哩領海及國際水域)及執行聯邦管制規定,地位特殊。和平時期部隊受國土安全部管轄,如有需要美國總統可下令部隊移交美國海軍部指揮,國會亦有權在戰時下達相同命令。 美國首任美國財政部長亞歷山大‧漢彌爾頓早於1790年8月4日創立美國海關緝私局(United States Revenue Cutter Service),亦即後來的海岸防衛隊,因此部隊視己為美國最悠久的海航部門。截至2009年8月,部隊一共有約42,000名男女在役、7,500名預備役、30,000名輔助人員及7,700個全職行政員工。 海岸防衛隊的司法權有別於其他四個軍種,部隊受《美國法典》第10章以及相關典藉(第6、14、19、三十三、46章等等)監管。正因如此,基於美國法典第14章,部隊可聽命於國防部或直接奉總統令履行軍事任務。 部隊常務為確保海事安全、執行海事保安及管理海務事宜,法典第六章明文寫有十一個部隊法定任務。 防衛隊格言為拉丁文 「Semper Paratus」,寓意「隨時就緒」(英语譯文:Always Ready)。.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美国海岸警卫队 · 查看更多 »

道格拉斯DC-6

道格拉斯DC-6是由道格拉斯飞行器公司在1946年到1958年间生产的一种活塞动力商用客机/运输机。最初是为從事軍事運輸而设计的,但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道格拉斯公司便将DC-6改為民航運輸,在中远程航线上對抗洛克希德公司的星座式飛機。该型飞机一共生产了700余架,并且至今仍有一部分执行着货运,军事和森林火灾控制的任务。 DC-6的美国空军军用型号是C-118「举重霸王」,美国海军在1962年和空军统一编号之前则称其为R6D。.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道格拉斯DC-6 · 查看更多 »

襟翼

襟翼(flap)是一種安裝在機翼上的活動面,使用的時候會改變翼剖面的弧度,增加機翼可以提供的升力,在低速起飛與降落的時候最常使用。襟翼也被稱為高升力裝置的一種,當襟翼向下垂時也會增加機翼的迎風面積而有減速的作用。 最常見的襟翼是裝置在機翼的後緣,使用的時候向後方與下方伸出,襟翼對海軍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尤為重要。.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襟翼 · 查看更多 »

費城

費城(Philadelphia),即費利德菲亞,也常被簡稱為費利(或菲利,Philly) ,中文又音譯為非拉鐵非和菲拉德爾斐亞,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都市,同時是美國第五大城。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費城人口为1,526,006人。費城市中心的人口在全美國排名第五,僅次於紐約、洛杉矶、芝加哥和休斯顿。以現在美國官方的定義而言,費城都會區的面積大小排名全美第四,共約620萬人居住其中,但若以其他定義來衡量,費城排名第六,次於舊金山灣區與華盛頓-巴爾的摩都會區。費城是德拉瓦河谷都會區的中心城市。 費利德菲亞即希臘文「友愛」的意思,是傳教士命名的,費城是美國最老、最具歷史意義的城市,它在美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18世紀時,費城是美國第二大城與人口最多的城市,在當時,它的政治與社會重要性超過紐約與波士頓。班傑明·富蘭克林對費城的興起貢獻良多。從1854年起,費城市和費城縣為兩個並行的地方政府,而從1952年起,市與縣共有一個政府組織,但費城縣仍屬賓州州政府下的一個獨立的縣。 自從1854年通過「合併法案」(Act of Consolidation)後,費城市的邊界就與費城縣相同。在此之前,費城市只在南街(South Street)、葡萄街(Vine Street)與德拉瓦河與斯库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之間的區域。費城後來擴張至周圍的西費城(West Philadelphia)、北費城(North Philadelphia)與東北費城(Northeast Philadelphia),同時也包括了幾個小型的聚落如羅布魯(Roxborough)、馬拉揚克(Manayunk)、艾利山(Mount Airy)與栗樹丘(Chestnut)。費城同時是全美最大的大學城(college town)之一,拥有许多高等学府,其中包括常春藤盟校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国家第一所医学院和法学院兼缘于此校。有超過120,000名大學生就讀市區的學院與大學,週遭的都會區也有接近300,000名的大學與學院學生。.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費城 · 查看更多 »

費城國際機場

費城國際機場(Philadelphia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PHL,IACO:KPHL),是一座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民用機場,是曾经的全美航空的樞杻港。.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費城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舊金山國際機場

舊金山國際機場(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SFO,ICAO:KSFO)位於舊金山市南方大約13英里(21公里),毗鄰聖馬刁縣的密爾布瑞和聖布魯諾,是美國加州的一座大型商用機場,擁有可直飛美洲、歐洲、亞洲、和澳洲各個大城市的航班。舊金山國際機場是舊金山灣區和北加州最大的機場和主要的國際門戶,也是到2004年為止在旅客人數上加州第二大、美國第12大、和全世界第23大的機場。機場由舊金山機場管理委員會(San Francisco Airport Commission)所管理。 舊金山國際機場是聯合航空和維珍美國航空的主要樞紐,也是聯合航空太平洋航線的樞紐機場和阿拉斯加航空的重點机场之一。 舊金山國際機場的交通非常方便。旅客可由101號美國國道的舊金山國際機場專用交流道直接進入機場;在機場北方的380號州際公路讓機場進一步與灣區其他高速公路連接,譬如280號州際公路。在公共運輸上,旅客可使用在國際航廈內的灣區捷運三藩市國際機場站來往於東灣和舊金山市區;從半島和南灣來的旅客可搭乘加州通勤鐵路到密爾布瑞站改搭灣區捷運到機場。.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舊金山國際機場 · 查看更多 »

金丝雀

金丝雀(学名:Serinus canaria),属燕雀科丝雀属,毛色分黄色、白色和红色三种,翼長20-23厘米,体長約12.5厘米,体重15-20克,色彩鲜艳,鸣啭时间长而不间断,这是400年来人工选育的结果。属于鸣禽,现已成为家养宠物之一。笼养者平均寿命10-15年,有的能活20多年。野生金丝雀喜欢在灌木和树林间筑巢。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以及加那利群岛是金丝雀的繁殖地。 種名canaria來源於加那利群島,意思是「狗」。.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金丝雀 · 查看更多 »

檀香山国际机场

#重定向 丹尼爾·井上國際機場.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檀香山国际机场 · 查看更多 »

波音377

波音377又稱“同溫層巡航者(Stratocruiser)”,是波音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生產的一款活塞引擎長程客機,由四個活塞發動機提供動力,並採用雙層機艙。波音377亦是波音公司生產的最後一款四引擎螺旋槳客機,1947年至1950年間製造了56架。.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波音377 · 查看更多 »

泛美航空

泛美世界航空(英語: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Pan Am)是美國一家已結業的航空公司。自1930年代至1991年倒閉前,一直是美國的主要航空公司。最初於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提供水上飛機服務,慢慢發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泛美除了為航空業帶來很多突破,包括大量使用噴射客機,珍寶客機和電腦化訂位系統,機艙小姐與服務展示等等,泛美的創新也為現代航空業樹立了榜樣,更成為20世紀民航的象徵,雖然是過去經典文化的縮影,但其革新精神也包含未來時尚的想像,這種獨特的公司文化,在航空發展歷史中有相當的地位。 1991年,泛美航空倒閉後,曾有兩家公司以泛美航空的名義運作。第二家泛美航空於1996年至1998年間營運,集中經營來往美國與加勒比海的廉價長程航線。第三家泛美航空以新罕布夏州朴次茅斯為基地,但於2004年結業。(其姊妹公司波士頓-緬因航空(Boston-Maine Airways)仍然以Pan Am Clipper Connection的名義運作。)除了第二家泛美航空以PN作為其IATA代碼外,其他泛美航空均使用PA作為IATA代碼和PAA作為ICAO代碼。但三家泛美航空均無任何關聯。 2011年,泛美航空的故事已被拍成同名電視劇集,名稱為《Pan Am》(港譯:泛美情空,陸譯:泛美之旅),播出一季後,已不被續約。.

新!!: 泛美航空6號班機事故和泛美航空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