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

指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是指2017年8月25日起,数十万罗兴亚穆斯林逃离缅甸若开邦,躲避政府安全部队的大规模暴行。估计缅甸120万罗兴亚人约有三分之二于近几周内穿越边界到达孟加拉,另有数万人在缅甸境内流徙,得不到必要的人道援助。军方在遭到罗兴亚武装团体计划性攻击后,持续以杀戮、轰炸和大面积纵火进行族群清洗。.

45 关系: 卫星影像印度尼西亚总统南非種族隔離孟加拉国宗教迫害中国外交部长列表中缅关系东盟首脑会议人权事实上仰光德黑兰德斯蒙德·图图國際特赦組織出入境自由C-130運輸機王毅种族主义种族灭绝种族隔离种族清洗约旦经济学人缅甸缅甸民主改革美国国务卿羅興亞救世軍翁山蘇姬無國界醫生燃烧瓶联合国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联合国难民署衛報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诺贝尔和平奖路透社開普敦若开罗兴亚救世军若開邦雷克斯·蒂勒森雅加达梵蒂冈歧視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卫星影像

卫星影像,又稱卫星图(Satellite imagery)、卫星地图、卫星图像,是指搭载在人造卫星上的摄影设备拍摄的地球或其它星球的地圖式照片。.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卫星影像 · 查看更多 »

印度尼西亚总统

印度尼西亚总统即为印度尼西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最高统帅。 自2004年第六任总统的选举产生开始,总统和副总统改由全国直接选举,只能连选连任一次,每任五年;之前印尼总统由印尼人民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現由經至少五分之一的國會議員提名,再由全国直接选举。 总统就任後可任命内阁,但需徵得国会同意和表決,若總統所屬的政黨在國會並未取得多數,需要與其他政黨結盟。.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印度尼西亚总统 · 查看更多 »

南非種族隔離

南非種族隔離(南非語:Apartheid)為1948年至1994年間南非共和國在南非國民黨執政時實行的一種種族隔離制度,當時佔大多數的黑人,其包括集會、結社的各項權利受到大幅限制,維持歐洲移民的阿非利卡人的。 南非的種族隔離早在荷蘭統治時就已經開始。十九世紀的英裔南非商人塞西爾·羅德斯在取消黑人及有色人種的權利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他設立了第一個種族隔離的法案。種族隔離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倡導,主要是為了治安的原因,當時執政黨就是以阿非利卡人為主的南非國民黨,也在當地由南非託管的西南非實施,一直到1990年西南非獨立成為納米比亞共和國為止。在時開始成為正式的政策。政府將居民分為四個種族:黑人、白人、有色人種及印度人,而有色人種及印度人又有更細的分類,各種族住在不同的區域中。在1960年至1963年,350萬非白人的南非人被驅離他們原來的家園,被迫進入隔近被分隔的區域中,這是近代史上大型的驅離行動之一,當時南非政府計畫搬遷人口之後要把這些地方逐出南非獨立,所以這樣的分化政策1970年起達到高峰,甚至廢除非白人的部分政治權利,那時也開始剥夺黑人的南非公民身份,在法律上他們成為地方分權的十個班圖斯坦中的公民,將其政治權限縮在「國中國」內,其中四個成為名義上的獨立國家。南非政府在教育、醫療、海灘及其他公共服務都實行種族隔離政策,而黑人得到的服務往往會比白人要差。 種族隔離帶來國內明顯的及暴力,也因此國際長期對南非禁運(包括)。自1950年代起,一系列的黑人民眾起義及抗議事件,使得反種族隔離被禁止,反種族隔離領袖入獄。隨著抗議的擴散,越來越軍事化,政府的回應是壓制及暴力。國際組織更對南非制裁,南非政府的處境也更加艱難。1980年代由於經濟的壓力,白人政府開始改革種族隔離政策,但爭議仍在。總統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自1989年開始取消一些種族隔離的相關法令,並在10月起開始釋放曼德拉及其他政治犯。1990年開始。在1991年時種族隔離政策及一些尚未廢止的相關法令被正式廢除,不過非白人在1993年才有資格投票,最後在1994年多民族的民主選舉中,由曼德拉帶領的非洲人國民大會勝出。一般將1994年的民主普選視為南非種族隔離政策的正式結束。.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南非種族隔離 · 查看更多 »

孟加拉国

--人民共和国(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简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南亚国家,位於孟加拉湾之北,毗邻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却不接壤;东南山區一小部份与缅甸为邻,其他部份都与印度接壤。位于孟加拉灣的海域面积大致等同于陆地面积。 第一大城市是首都达卡,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市同时是该国最大的港口。.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孟加拉国 · 查看更多 »

宗教迫害

宗教迫害是一種歧視政策及作為,以針對某種特定的宗教信仰,或是缺乏此類信仰為理由,對於某個人或是團體,系統性的採取一系列行動,例如取消部份或全部的公民權、虐待以至於謀殺或屠殺。這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缺乏人權的作為。 這也可能是因為政治原因所造成,例如:罗马帝国曾經长期迫害基督教;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在歐洲互相爭戰迫害引發宗教戰爭;豐臣秀吉與清聖祖(康熙帝)曾經禁止天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大革命時期红卫兵消灭宗教;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打壓巴哈伊信仰、蘇菲派及基督徒等。.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宗教迫害 · 查看更多 »

中国外交部长列表

Category:中国中央政府官员列表.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中国外交部长列表 · 查看更多 »

中缅关系

中缅关系(မြန်မာ-တရုတ်ပြည်သူ့သမ္မတနိုင်ငံဆက်ဆံရေး)是指中國與緬甸之间的雙邊外交关系,目前緬甸是中國的友好盟國之一。.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中缅关系 · 查看更多 »

东盟首脑会议

东盟首脑会议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首脑举行的定期会议,就东盟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做出决策。会议主席由成员国轮流担任。.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东盟首脑会议 · 查看更多 »

人权

人權(基本人權、自然權利及人類基本權利)指“個人或群體因作為人類,而應享有的權利”。人權的許多價值以強化人的能動性並以普世(或曰普適)原則要求所有人應享有此天赋權利。人權要求“把人當人”,是人的哲學。人權包括生命權、自由權、財產權、尊嚴權及追求幸福的權利。人權是最核心的自然權利,没有人權,就没有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博爱。鉴於人類中資源有限的個體實力不足以防止自身的平等權受到侵犯,甚至被迫放弃这一权利,故而与人权相关联的集体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外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义务。任何集体也享有代为捍卫该集体之内的个体之平等权利的集体权利,但是集体权利不属于人权,更不被允许作为用于限制人权的手段。 1948年12月1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確立了維護和保會是否保障人權的常成為憲法、國際法及國際社會評判的重要規範性價值標准。 在保護人權的法律實踐上,憲法及國際法的界定也存在政治及學術爭議第164頁:...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人权 · 查看更多 »

事实上

#重定向 De facto.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事实上 · 查看更多 »

仰光

仰光(),為緬甸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為緬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遷至內比都),人口约735万(2014年統計),面積為312平方英里,位於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於北緯16°48',東經96°9',而其時區是協調世界時加上六個半小時。主要出口有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類金屬礦藏等。與其他東南亞的大城市比較,仰光相對地不太繁榮。市內建築迅速發展,大多數都是外資注入發展的(如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市內的下城區及大仰光地區有很多連鎖住宅和商業樓宇被重建或改建。現在仰光擁有東南亞最多的前殖民地建築。在殖民地建築內的政府部分(例如高等法院、市政廳、昂山將軍市場和公立醫院)也被列入重建項目。新城區和其他近郊的地區仍屬貧窮地區。.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仰光 · 查看更多 »

德黑兰

德黑蘭(波斯語:تهران / Tehrān,)是伊朗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同時也是德黑蘭省省會,總人口達8,429,807人,它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並且是西亞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又是世界第19大的城市。 在20世紀,伊朗各地有大批民眾湧入德黑蘭定居,有意見認為德黑蘭的市區人口應要減少至少5,000,000人。德黑蘭有許多歷史上著名的清真寺、基督教堂、猶太會堂及琐罗亚斯德教的火廟。當代的德黑蘭是現代化的城市,高樓大廈林立,當中的阿扎迪塔及默德塔(Milad Tower)是德黑蘭的標誌性建築。根據生活成本指數顯示,德黑蘭在2008年是全球生活成本最低的城市。以城市人口計算,德黑蘭是全球第19大的都市,國內生產總值排行第56位,城市群人口排行第29位。伊朗的歷史悠久,首都也隨著時代的推進而變遷,德黑蘭是第32個伊朗首都。德黑蘭的母語是帶有德黑蘭方言的波斯語,98%人口都使用母語,德黑蘭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波斯人。在前伊斯蘭及伊斯蘭時代早期,德黑蘭在祆教裡被稱為「拉伊」(Ray),亦即波斯古經裡的剌伽。.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德黑兰 · 查看更多 »

德斯蒙德·图图

#重定向 戴斯蒙·屠圖.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德斯蒙德·图图 · 查看更多 »

國際特赦組織

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縮寫为AI;又稱大赦國際),是一个国际非政府组织,总部位于英国伦敦,致力于推动全球人权事业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大约七百万成员及支持者。该组织的工作方针是对人权状况进行调研,采取相应行动,寻求终结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并且为那些遭受迫害的人们伸张正义。 国际特赦组织于1961年由彼得·本南森在英国伦敦宣告成立,同年5月28日在英国《观察家报》发表了题为《被遗忘的囚犯》的文章Benenson, Peter,, The Observer, 28 May 1961.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國際特赦組織 · 查看更多 »

出入境自由

出入境自由,是國家公民擁有的權利,他國公民擁有的部份權利。出入境自由的自由度是由主權國家規定的。.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出入境自由 · 查看更多 »

C-130運輸機

C-130大力神(Hercules,海格力斯,希臘神話中的神話英雄)運輸機是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所研發生產的中型戰術運輸機,是美國最成功、最長壽(1956年開始服役)和生產最多的現役運輸機(總生產量高達2000架以上),在美國戰術空運力量中佔有核心的地位,同時也是美戰略空運中重要的輔助力量。 C-130配备四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以在未准备跑道上起降。最初被设计用来输送武装力量、医疗救援、货物转运。后来演化出各种用途,包括空中打击、搜索救援、科学研究、气象观测、空中加油、海岸巡逻、空中救火。现在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空军战术运输机,目前有40多个型号在60多个国家服役。.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C-130運輸機 · 查看更多 »

王毅

王毅(),北京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外交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毕业,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博士。1969年参加工作,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中央委员。现任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長。曾任中国驻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长、党委书记,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及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等职。 其岳父钱嘉东也是位职业外交官;曾担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外事秘书,后出任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大使。.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王毅 · 查看更多 »

种族主义

种族主义(racism)指一套社會意識形態,其基本信仰為人類可以被分類成不同及互不附屬的「人种」,因此主張遺傳的肉體特質直接決定人性、智商、道德等等文化及行為的特性,並主張某些種族的人在本質上比其他種族的人優越。種族主義也贊成對某些種族的人以輕蔑、討厭、瞧不起等方式的對待,即種族歧視"Racism" in R. Schaefer.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种族主义 · 查看更多 »

种族灭绝

族滅絕(genocide)或群體滅絕,是指人為的、系统性地、有计划地對一个或一些人種、民族、宗教或國民团体進行全體性或局部性的屠殺。但法律學者對于種族滅絕中局部性的程度,仍存在爭議。该词最早由波兰籍犹太法律学者拉斐爾·萊姆金在1944年提出。其中“genos”来源于希腊语“génos”,意思为部落或家庭;后缀“-cide”来源于拉丁语“cidium”或法语“cide”,意思为杀害《牛津英语词典 》2004年第二版。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60A號決議《防止及懲治灭绝種族罪公約》,简称CPPCG條約。该条约于1951年1月12日生效,其中第二条对种族灭绝行为定义如下 :.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种族灭绝 · 查看更多 »

种族隔离

种族隔离,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种族将人群分割开来,使得各种族不能同时使用公共空间或者服务。种族隔离可能是法律规定的,也可能是无法律规定但事实存在的。不论种族隔离是平等隔离,还是不平等隔离,实质上均是一种种族歧视行为。在種族隔離制度下,人民所能擁有的權利是依照其種族背景來劃分。.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种族隔离 · 查看更多 »

种族清洗

族清洗(英語:Ethnic cleansing),又稱民族清洗,通常指的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的強勢集團,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或者宗教目的而動用軍隊、警察或者非法組織成員,對特定的一個或者若干個民族的所有成員實施的無差別屠殺或強制遷徙的活動。例如南斯拉夫戰爭(1991─1999年)期間在波士尼亞與科索沃的種族屠殺。.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种族清洗 · 查看更多 »

约旦

约旦哈希姆王国(阿拉伯语:,一般通稱約旦)是中东的国家,它北临叙利亚,东临伊拉克,东南临沙特阿拉伯,西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约旦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人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是一份英國的英文新聞週報,分八個版本面向全球發行,其編輯部位於倫敦。它在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爾遜創辦。在創辦之初,《經濟學人》以報紙版式發行;時至今日,儘管它已經採用小開本、光面紙的雜誌版式出版,但它依然沿用舊時的習慣,將自己稱為「報紙」。2017年上半年,《經濟學人》實體和數字刊物的平均每周發行量合共達到144萬份,其中近六成發行量位於北美地區。 《經濟學人》歸經濟學人集團所有。後者的股權中有50%由包括報社編輯和職員在內的私人投資者持有,餘下50%由英國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意大利阿涅利家族分別直接或通過控股公司持有,二者在集團董事會均有代理人。集團曾經的主要股東還包括培生集團。在2016-2017財年,經濟學人集團的經營利潤達到5600萬英鎊。《經濟學人》主編的任命和解任均由集團下設的理事會負責。報社有大約100名僱員,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倫敦西敏市的總部辦公,其餘則被派駐在全球近20個國家的編輯部。 雖然刊名為「經濟學人」(英文名The Economist為「經濟學家」之義),但《經濟學人》並非專門研究經濟學,也不是學術期刊,而是一本涉及全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方面事務的綜合性新聞評論刊物,著重於對這些議題提供深入的分析和評論。它的社論持有古典自由主義與經濟自由主義的立場,傾向於支持自由貿易、全球化、和社會自由主義(例如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它曾將自己形容為「亞當·斯密與大衛·休謨的蘇格蘭式自由主義的產物」。它面向教育程度較高的人羣,讀者中包括諸多具有影響力的高管和決策者。21世紀以來,儘管《時代》、《福布斯》、《新聞週刊》等諸多同類英文新聞雜誌的發行量均陷入停滯或出現下滑,但《經濟學人》的發行量和廣告業績卻有顯著增加。這一讀者閱讀習慣的變化被經濟學人集團的前-zh-cn:首席执行官;zh-hk:行政總裁;zh-tw:執行長-安德鲁·拉什巴斯(Andrew Rashbass)形容為「大眾智慧」(Mass Intelligence)時代的來臨。.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经济学人 · 查看更多 »

缅甸

缅甸联邦共和国(ပြည်ထောင်စု သမ္မတ မြန်မာနိုင်ငံတော်;pyi-daung-zu tham-ma-da myan-ma-naing-ngan-daw),简称缅甸(မြန်မာ;myan-ma),是一個东南亚國家,位於中南半岛西部,西北鄰印度和孟加拉,东北靠中國,东南接泰國与寮國。為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其南临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1,930公里,佔国境线总长三分之一。國土面积约67.65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40大国家、东南亚第二大国。人口5000多万,世界排名第25位。首都為奈比多,2005年以前設於最大城市仰光。.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缅甸 · 查看更多 »

缅甸民主改革

缅甸民主改革是指缅甸自从2010年结束了军政府统治、联邦巩固与发展党执政以来所进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措施。重要措施有軍政府释放被軟禁超過15年的全國民主聯盟领导人翁山蘇姬并与她进行对话,大赦多名政治犯,建立国家人权委员会,颁布赋予劳工有组織工会和罢工等权利的劳动法,放松出版审查等内容。这些改革被认为是缅甸自从2010年国会大选以来当局所承诺的使缅甸逐步迈向民主国家和重新融入国际社会的结果与象征。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同意由缅甸主办2014年的东盟峰会。11月中旬,翁山蘇姬领导的全國民主聯盟也被当局允许注册为合法政党,并参加了后来的议会补选。2011年12月初,美国国务卿希拉蕊·柯林顿訪問缅甸,成为半世紀以来首位訪缅的美国高級官員。2013年底,缅甸政府释放了所有被关押的政治犯。不过,联邦政府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的矛盾冲突難以结束、民族和解和经济建设等。.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缅甸民主改革 · 查看更多 »

美国国务卿

美國國務卿(United States Secretary of State),直译为国务部长,是美國國務院的首長,同時為美國內閣成员,主管美国外交事务,相当于美国外交部长,但是其地位要比其他内阁部长高,是所有內閣成員中的首席。.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美国国务卿 · 查看更多 »

羅興亞救世軍

#重定向 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羅興亞救世軍 · 查看更多 »

翁山蘇姬

翁山蘇姬(,拉丁转写:Aung San Suu Kyi,,;),缅甸的政治家、外交家和作家,現任國務資政和緬甸外交部部長。昂山是全國民主聯盟的創辦人之一、現任主席和前總書記,生于缅甸仰光,父親為被緬甸人民尊稱為國父的翁山將軍。 1990年其帶領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的勝利,但選舉結果被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軍政府)作廢。其後21年間她被軍政府斷斷續續軟禁於其寓所中長達15年,受各界人士與國際特赦組織持續援助,2010年11月13日緬甸大選後终於獲釋。2013年3月10日在仰光舉行的全國民主聯盟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主席一職 。 1990年獲得萨哈罗夫奖,翌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2012年4月她成功当选緬甸國會下议院议员,并于5月2日正式上任。2012年9月獲美國國會頒發最高榮譽的國會金質獎章。 2016年3月接任缅甸外交部、总统府事務部两個部的部长。4月同時出任新設置的國務資政一職,被外界視為相當於緬甸總理的職務,成為實際的领导人。.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翁山蘇姬 · 查看更多 »

無國界醫生

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发音,Doctors Without Borders,简称:MSF),是一个獨立的、从事人道救援的非政府组织,以在飽受戰爭摧殘的地區和貧窮國家致力協助抵抗地方疾病的計畫聞名。.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無國界醫生 · 查看更多 »

燃烧瓶

燃烧瓶(Molotov Cocktail,Кокте́йль Мо́лотова),又称燃烧彈,是游擊隊等非正規部隊,以及街頭暴乱群眾的常用武器,有些罪犯也會以它來縱火。军方亦有采用,不同于制式武器凝固汽油彈。.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燃烧瓶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

联合国(Organisation des Nations unies,缩写作 ONU;United Nations,缩写作 UN 或 U.N.)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政府间國際組織,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實現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45年,取代國際聯盟以阻止戰爭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聯合國下設了許多附屬機構以實現其宗旨。 到2018年中為止,聯合國共193個成員國,包括除梵蒂岡城國以外所有无争议的主權國是联合国会员国。在聯合國遍及世界的辦事處中,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通過全年舉行定期會議來決定實體和行政議題。聯合國由六大主要機構組成:聯合國大會(主要的審議機構)、安理會(以決定對和平與安全的某些決議)、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以協助促進國際經濟和社會的合作和發展)、秘書處(為聯合國提供所需的研究、資訊和設施)、國際法院(主要的司法機構)以及聯合國託管理事會(當前不活躍)。其他重要的聯合國機構還有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計畫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聯合國的行政首長是聯合國秘書長。聯合國的經費由會員國分攤和自願捐贈。聯合國現今有六種工作语言,分別為:阿拉伯语、汉语(聯合國中文日為每年的4月20日)、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联合国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简称为“人权高专办”)(Office of the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Human Rights,缩写为OHCHR)是联合国的下属机构之一,其目的和宗旨是保护和保障世界各国人权,总部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威尔逊宫,有500多名职员。 1993年,联合国大会确立《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Vienna Declaration and Programme of Action),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建立。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权限根据:《联合国宪章》第1、13、55章,《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第2部第17、18项,及1993年12月20日的联合国大会决议第48、141条。.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 · 查看更多 »

联合国难民署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Le Haut Commissariat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s réfugiés; Office of the UN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縮寫为HCR; UNHCR),简称联合国难民署(Agence des Nations Unies pour les réfugiés; UN Refugee Agency)是一個負責保護和支持难民的聯合國機構,宗旨是领导和协调世界范围内保护难民和解决难民问题的国际行动。在當地政府或聯合國本身的要求下,难民署會向當地難民提供援助。本署的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並且是的成員。本署于1950年12月14日成立,並於1954年和1981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联合国难民署 · 查看更多 »

衛報

《衛報》(The Guardian),英國的全國性綜合內容日報。1819年爆發彼得盧屠殺事件,創刊人英國記者John Edward Taylor揭露事件的事實。1821年,《曼徹斯特衛報》創刊,因總部設於曼徹斯特而得此名。1855年改為日報。1872年起,斯科特主持编务,将《曼徹斯特衛報》变得高雅生动,奠定了该报成为全国性高级报纸的基础。1959年《曼徹斯特衛報》更名為《衛報》,成为英国第二大高级报纸。《衛報》總部於1964年遷至倫敦,不過於曼城和倫敦均設有印刷設施。一般公眾視《衛報》的政治倾向為左派,《衛報》受到重視的領域包括世界主義觀點、文藝報導和評論、外國通訊。《衛報》與《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同為英國三個著名的高级报纸。.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衛報 · 查看更多 »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拉拉·優素福扎伊(ملاله یوسفزۍ,Malālah Yūsafzay,;ملالہ یوسف زئی;Malala Yousafzai;),又譯為瑪拉拉·尤蘇芙札,是巴基斯坦的一位以爭取女性教育而聞名的活動家。2014年,年仅17歲的她獲得诺贝尔和平奖,是所有諾貝爾獎項中的最年輕獲獎人。.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 查看更多 »

诺贝尔和平奖

諾貝爾和平獎(Nobels fredspris),是由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於1895年所創立的諾貝爾獎中之一,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頒發。與其他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頒發四個獎項不同,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陸舉行,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頒獎,挪威國王監禮。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則是由五位評審委員組成,成員由挪威議會任命。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的宗旨是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不过该奖项也可以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於1901年舉行,得主是瓊·亨利·杜南與弗雷德里克·帕西。 和平獎的得主可以獲得一枚勳章、一張獎狀及一筆獎金。1901年,瓊·亨利·杜南與弗雷德里克·帕西共同獲得了150,782瑞典克朗的獎金,直到2008年頒發給芬蘭人馬爾蒂·阿赫蒂薩里時,獎金調整為1000萬克朗(略多於100萬歐元或140萬美元)。 各界對諾貝爾和平獎一直有爭議。詳見以下得主主條目“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列表”以及大事記。.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诺贝尔和平奖 · 查看更多 »

路透社

路透通讯社(Reuters),简称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體新聞通訊社,提供各類新聞和金融數據,在128個國家運行。路透提供新聞報導給報刊、電視台等各式媒體,並向來以迅速、準確享譽國際。另一方面,路透提供工具和平台,例如股價和外幣匯率,讓交易員可以分析金融數據和管理交易風險;同時路透的系統讓客戶可以經由網際網路完成買賣,取代電話或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買賣大廳等人工交易方式,它的電子交易服務串連了金融社群。 路透的服務分為四個部份:買賣與交易、研究與資產管理、企業和媒體,其中超過90%的收入來自金融服務業務:對股票、外幣匯率、以及債券等資訊的分析、處理、發送,以及相關產品的開發。 路透社总部位于英国,是加拿大汤姆森集团控股的新闻服务和金融市场数据供应商,该集团业务包括全球各地的报纸、广播。而新闻报道的收入占不到10%。它的主要业务是提供金融市场信息和交易的产品。这些措施包括市场数据,如股票价格和货币汇率,研究和分析,以及交易系统,使经销商购买和出售这些资产作为货币和股票在电脑屏幕上而不是通过电话或在交易大厅一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其他方面的服务,最值得注意的是分析的40000家公司债务债权,竞争者包括彭博新聞社和道琼斯通讯社。.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路透社 · 查看更多 »

開普敦

開普敦(英语:Cape Town;南非荷蘭語:Kaapstad /ˈkɑːpstɑt/;科萨语:iKapa)是南非人口排名第二大城市,也是開普敦都會城區組成部分、西開普省省会,開普敦為南非立法首都,因此國會及很多政府部門亦座落於該市。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聞名,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因其美麗的自然及地理環境,開普敦被稱為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亦成為南非其中一處旅遊勝地。 開普敦最初環繞碼頭發展,因為由荷兰開往東非、印度和亚洲的商船都會路經此地作補給,久而久之便成為欧洲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第一個長期聚居點。其後歐洲人亦建立了他們的第一所軍事基地好望堡,亦即good hope castle,在約翰內斯堡的建立及在德兰士瓦發現大量的黃金和鑽石之前,開普敦是非洲南部最大的城市。 開普敦擁有南非第二繁忙的機場开普敦国际机场,是世界旅客到南非的主要渠道之一。 根據2007年南非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開普敦共有350多萬人口。陸地面積為2,499平方公里,相對其他南非城市來說面積較大,人口密度較小(1,158/平方公里)。.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開普敦 · 查看更多 »

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若开罗兴亚救世军(简称 ARSA) ,又译若开罗兴亚拯救军,前称“坚定信仰”运动(Harakah al-Yaqin,缩写为HaY) 、阿卡穆尔圣战者(Aqa Mul Mujahidin)是一支活跃于缅甸若开邦北部丛林的罗兴亚人武装集团。该武装集团由生于巴基斯坦卡拉奇,长于沙特阿拉伯聖地麦加的罗兴亚人阿塔乌拉所领导。 根据在实兑被关押嫌犯的首席审讯员,警长Yan Naing Latt介绍,该集团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民主的罗兴亚穆斯林国家”。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将ARSA与外国伊斯兰团体联系起来,但缅甸政府怀疑其部分成员涉及外国伊斯兰教主义者。 ARSA否认了这一点,声称其与恐怖组织或外国伊斯兰教主义者没有联系。 ARSA还声称,他们唯一的目标是“暴虐的缅甸政权”。.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若开罗兴亚救世军 · 查看更多 »

若開邦

若開邦(ရခိုင်ပြည်နယ်)乃緬甸西南的一個邦,與孟加拉接壤。面積36,780平方公里,2014年該邦人口為318.8萬人。首府實兌,下轄5縣,邦境以南北向的若開山脈為主,島嶼較多。“若開”一詞來自巴利語,即食人魔之地,可能是指其矮黑人原住民。.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若開邦 · 查看更多 »

雷克斯·蒂勒森

雷克斯·韦恩·蒂勒森(Rex Wayne Tillerson,),生於美国德克薩斯州北部的威契塔瀑布城,美國著名企業家。土木工程師出身,1975年加入後,並一路攀升成為埃克森美孚集團2006年到2016年的董事長兼執行長。曾於2017年2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間,受美國總統特朗普指派出任第69任美國國務卿。.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雷克斯·蒂勒森 · 查看更多 »

雅加达

雅加達(Jakarta),全稱雅加達特別首都地域(Daerah Khusus Ibukota Jakarta),是印度尼西亞首都和最大城市,位於爪哇島的西北海岸。雅加達是印尼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現有人口10,187,595(截至2011年11月).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雅加达 · 查看更多 »

梵蒂冈

梵蒂岡城國(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通稱梵蒂岡,是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的內陸城邦國家(國中國),為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的所在地、天主教會最高領袖教宗的駐地、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亦為世界領土面積最小的國家。其前身為教宗國,自1929年起以《拉特蘭條約》確定為主權國家,接受聖座(也是一个国际公认主权实体)的直接統治,實施政教合一的政治體制。城內建物於198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由於聖座的行政機構——羅馬教廷大部分機關、以及教宗的主要居所均座落於梵蒂岡城內,故人們在使用「梵蒂岡」一詞時,可能指梵蒂岡城國、「梵蒂岡」地區、聖座、或教宗的居所,视其使用的場合而定。雖然梵蒂岡並未制定任何有關官方語言的法律,但以義大利語最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岡常以義大利里拉及梵蒂岡里拉作為其境內的通用貨幣。義大利加入歐元區後,梵蒂岡與歐盟簽訂特別協議,發行小量鑄造的屬於梵蒂岡的硬幣,作流通和收藏之用。雖然梵蒂岡在地理上是一個小國,但因天主教會在全球信仰人口眾多,现有十多亿天主教教徒,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領域對世界擁有重大的影響力。.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梵蒂冈 · 查看更多 »

歧視

歧視,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特質,給予不同且較差的對待。歧視總是以某少数族群的利益為代價,提高及维護多数族群的利益。 「歧視」則是基於這種態度或信念所產生的行為。當個人或組織基於汙名而不正當奪取他人的權利和生存機會時,就是歧視。歧視可能會導致排擠或邊緣化,被剝奪權利,如獲得公平的居住條件、工作機會、教育及充分參與公民生活。但歧視本身可以使信任者之間,做最有效率的媒合,而與不被信任者做最有效率的分離。关于歧视定义充滿爭議,而是否视为歧視言论及差別对待则牽涉言论自由的層面。.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歧視 · 查看更多 »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英語: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是一項有關婦女權利的國際公約,全文共30條。聯合國在1979年12月18日的大會依第34/180號決議,通過該有關議案並開放 給各國簽字、批准和加入生效,而依第二十七條第1項規定於1981年9月起生效。該公約確立規則,保障婦女在政治、法律、工作、教育、醫療服務、商業活動和家庭關係等各方面的權利。 這公約第1條,即對「對婦女的歧視」訂下一個通用的定義:「基於性別而作的任何區別、排斥或限制,其影響或其目的均足以妨礙或否認婦女不論已婚未婚在男女平等的基礎上認識、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權和基本自由。」 該公約已有188個成員國。公約的成員國須承諾履行一系列的措施,中止一切形式對婦女的歧視,包括:.

新!!: 2017年罗兴亚难民危机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