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莉比·锡安之死

指数 莉比·锡安之死

莉比·锡安(Libby Zion,1965年11月-1984年3月5日)是一位美国大学生,1984年3月4日因“类似流感的病症”进入治疗,未满24小时即因心搏停止死亡。锡安的父亲认为其死因与医生的超负荷工作、人手短缺和培训体制缺陷有关,对住院医师培训过程的监管以及医生的超长工作时间提出质疑。 锡安死后,相关的法律纠纷持续11年之久,案件的调查审判和相关议题的讨论获得媒体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案件调查中多次出现不同的裁决,最终纽约州认定涉事医生不存在重大过失,但医院需缴纳罚款。锡安的父亲还对涉事方提起民事诉讼,陪审团认定负责锡安的医生存在非恶意的过失,应对锡安家庭做出赔偿。 锡安的死因最初说法不一,不同证据之间亦相互冲突。数年后,医学界普遍认为其死因与药物相互作用有关,锡安平时服用的抗抑郁药与入院后服用的哌替啶相互作用引发血清素症候群,最终导致其体温过高、心脏停跳。这两种药物的相互作用之前仅有少数医生了解,在此案后才广为医学界所知。 1986年,负责此案的大陪审团认定纽约县对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培训的监管存在问题。纽约州卫生署随后在此案影响下,于1989年通过规定,限制住院医师每四周内平均一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0小时,连续工作不得超过24小时,每周至少有连续24小时的休息时间。这一规定收录于纽约州卫生署规范第405项,人称“405规则”或“莉比·锡安法”。纽约州是美国第一个限制医生工作时间的州。美国随后于2003年通过类似规范,对全美的医学培训机构内住院医师的工作时间做出限制。.

20 关系: 华盛顿邮报可卡因布朗克斯佛蒙特州心搏停止地方檢察官傳呼機哌替啶紐約每日新聞纽约时报药物相互作用血清素综合症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陪審團抗抑郁药抑郁性障碍毒理学氟哌啶醇本宁顿学院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华盛顿邮报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是美國具影响力的報紙之一,共獲得47座普利策奖,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由於編輯部位於美國行政中心,《華盛頓郵報》擅長報導美國國內政治動態,該報偏向中立,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均有在華盛頓郵報撰寫專欄。《華盛頓郵報》網站為美國流量最大新聞網站之一。.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华盛顿邮报 · 查看更多 »

可卡因

可卡因(INN:Cocaine),又譯為--。為一強烈的興奮劑,是一種毒品。可卡因常以粉末方式由鼻腔吸入或是靜脈注射的方式使用。可能造成的心理影響有思覺失調、欣快感,或者。生理上的症狀可能包括心跳過速、出汗與瞳孔放大。高劑量的可卡因會造成高血壓或中暑。使用後數秒到分鐘即出現效果,並持續5到90分鐘。可卡因偶爾也會用於醫療用途,例如局部麻醉與減少鼻部手術的出血。 可卡因具有成癮性,原因是由於其作用於腦中的 -->。短時間使用後,會出現依賴性的高風險。使用可卡因也會增加中風、心肌梗死、肺部問題、敗血症與猝死的風險。一般街頭犯罪上販賣的可卡因,常見的會混入局部麻醉藥、玉米澱粉、奎寧或者醣類等會增加額外毒性的物質。持續反覆使用可卡因,會減少感覺快樂的能力與身體疲累。 可卡因是5-羟色胺、去甲基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抑制剂,會使腦部這三種神經遞質的濃度上昇。可卡因可以輕易地通過血腦屏障,而且可能會造成血腦屏障的破壞。可卡因是由古柯的葉子製成,此一植物的主要產地在南美。2013年合法生產的可卡因數量有419公斤。估計美國每年非法可卡因的市場在一千億到五千億美金之間,可卡因可再經過進一步的加工,製成霹靂可卡因。 每年用藥人數約在1400萬至2100萬人之間,其中北美洲的用量最大,其次為歐洲和南美洲。其中 1-3% 的已開發國家人口在他的一生中至少使用過可卡因一次。2013年,可卡因直接導致約4300人死亡,比起1990年的2400人上升了許多。從遠古時代就有嚼食古柯葉的習俗。1860年,可卡因首次由古柯樹的古柯葉內純化出來。1961年起,國際麻醉品單一公約要求各國將所有非醫學用途的可卡因使用列入刑事罪行規範。.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可卡因 · 查看更多 »

布朗克斯

布朗克斯(The Bronx),又譯勃朗市、布朗士,是美國紐約市五個行政區之中最北的一個,與紐約市下五個郡之一的布朗克斯郡(Bronx County)邊界線相同,後者是纽约州62个县之一。 布朗克斯區擁有最多公園用地,著名的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洋基隊的主場乃位於此。這區居民主要以非洲和拉丁美洲後裔居民為主,是紐約有名的貧民區,犯罪率在全國乃屬前列。1970至1980年代時布朗克斯區住宅區常發生縱火案,直到1990年代初紐約市政府大力打擊後才有所改善。自2000年起,随着纽约市犯罪率下降,布朗克斯的犯罪率也降至了多年以来的低点。 布朗克斯的社区也是差异巨大。即有平民窟,也有中产阶级以及富人社区。布朗克斯南部是巨大的平民窟,主要都是以政府楼构成。不过近年来,该地区有许多发展,包括新扬基球场。中产阶级的社区有Riverdale, Fieldston, Spuyten Duyvil, Schuylerville, Pelham Bay, Pelham Gardens, Morris Park, and Country Club.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布朗克斯 · 查看更多 »

佛蒙特州

佛蒙特州(State of Vermont)是美国第14个州,以其美丽的景色、奶制品、枫糖浆和激进的政治而著称。 佛蒙特總共擁有14個郡。這14個郡,轄下有255個政治單位或地區,其中有237個為城鎮、9個為城市、5個為未組成社團區域。.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佛蒙特州 · 查看更多 »

心搏停止

心臟停止(Cardiac arrest)或稱為心搏停止,是心臟因不能夠有效收縮,而導致血液循環停止的現象,症狀包含、,有些患者在心搏驟止前還會胸痛、呼吸困難,以及恶心等症狀心搏停止後若無獲得治療,一般會在數分鐘內死亡。 最常造成心搏驟止的原因是冠心病,其他較少見的原因包含大出血、缺氧、血鉀極低、心臟衰竭,以及過度運動。有些遺傳疾病如長QT症也會增加心搏驟停的風險,在心搏驟停之前,最常先觀察到有心室顫動的現象。確診方法為無心搏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塞可能導致心搏停止,但這兩者並不相同。 預防方法包含不抽菸、運動,以及維持體重在理想的範圍內。治療方法為立即進行心肺復甦術。若為可電擊復律心律(shockable rhythm),則進行去顫若成功恢復心跳,也有助於改善結果。也能減少日後復發致死的危險。 在美國,醫院之外心臟驟停的發生率約為每年萬分之13(326,000 例),院內心臟停止人數則約209,000例。心臟驟停的機會隨年齡增加,其中男性較女性為多,存活比例約為8%,且許多人留有明顯後遺症。許多美國電視劇播報心搏停止的存活率67%,這是不正確的。.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心搏停止 · 查看更多 »

地方檢察官

地方檢察官(,簡稱:DA)是美國許多司法轄區內,負責代表政府提出刑事訴訟。地方檢察官是美國郡級司法管轄區的法律部門最高公務員,他負責監督副檢察官和助理檢察官們。根據各州法律的不同,地方檢察官可由所在司法管轄區的公民選舉產生,亦可由所在司法管轄區的行政長官委任。 地方檢察官這個頭銜在美國被紐約州、麻塞諸塞州、內華達州、賓夕法尼亞州、俄克拉荷馬州、俄勒岡州和德克薩斯州等地使用。.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地方檢察官 · 查看更多 »

傳呼機

傳呼機(大陸通稱寻--呼机;台灣通稱--;香港通稱傳--呼機,俗稱--。法規上名詞是無線電叫人業務),是一种具有接收和传送简易文字信息功能的个人无线电通讯工具。現已式微。.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傳呼機 · 查看更多 »

哌替啶

哌替啶盐酸盐(Pethidine),別名杜冷丁、度冷丁、唛啶、配西汀、地美露(Demerol)、盐酸哌替啶。为白色、无嗅、结晶状的粉末,能溶于水,一般制成针剂的形式。用作麻醉药。.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哌替啶 · 查看更多 »

紐約每日新聞

紐約每日新聞(Daily News、New York Daily News、NYDN),是一份在美國紐約出版的日報,為全美第五大報。創辦於1919年,現屬媒體大亨所有。該報曾榮獲十次普立茲獎。注重地方版新聞,約用百分之八十的篇幅來報導當地的事情。在紐約市和紐約州的發行量,超越了《紐約時報》、《紐約郵報》與《華爾街日報》等大報。.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紐約每日新聞 · 查看更多 »

纽约时报

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缩写作 NYT)是一家美國日報,由紐約時報公司於1851年9月18日在美國紐約創辦和持續出版。和《华尔街日报》的保守派旗舰报纸地位相对应,《纽约时报》是美国親自由派的第一大报。 它最初被称作《纽约每日时报》(The New-York Daily Times),创始人为亨利·J·雷蒙德和。.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纽约时报 · 查看更多 »

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在同时服用时,药物的活跃性、有效性受到另一种物质(通常是另一种药物)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产生協同效應(药效增强),也可以产生拮抗作用(药效降低),或者出现一种单独服用时不会出现的全新的药效。一般来说,药物相互作用这个词专指药物与药物之间的互相产生的反应(药物-药物交互作用),但是药物和食物之间也可产生类似的交互作用(药物-食品交互作用)。比如,服用抗抑郁药(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人不应该吃包含酪胺的食物,因为可能会因“药物-食物交互作用”出现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不慎错用药物,或者缺乏有关物质原料药的相关知识都可能产生这些交互作用。.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药物相互作用 · 查看更多 »

血清素综合症

血清素综合症(Serotonin syndrome)是在使用藥物或是物質後,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症狀。症狀的程度從輕微到嚴重不等。症狀包括高燒、激動、、顫抖、瞳孔放大及腹瀉,體溫可能會超過41.1 °C(106.0 °F)。併發症包括癲癇發作及横纹肌溶解症。 血清素綜合症一般是使用二種或二種以上的藥物或是物質所造成的。這類藥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苯丙胺、哌替啶、曲马多、右美沙芬、丁螺環酮、L-色氨酸、5-羟色氨酸、聖約翰草、、MDMA、、昂丹司琼或是可卡因。在SSRI用藥過量的案例中,有15%出現血清素綜合症。血清素綜合症是針對中樞神經系統過量使用血清素後,可預期的結果。症狀一般會在用藥過量之後的一天發生。 診斷是依照病患的症斷以及以往使用藥物為準,診斷需要先排除其他類似症狀的疾病,例如、恶性高热、抗膽鹼毒性、中暑及脑膜炎等症狀。無法用醫學檢查來驗證其診斷。 初步的治療包括停用可能造成血清素綜合症的藥物,若是病患躁動,可以使用苯二氮䓬类藥物,若藥效還是不足,會使用是像是之類的。若是發高燒的病患,需要。目前沒有每年血清素綜合症病例的數據。若配合適當的治療,其死亡率小於1%。發生在1984年的莉比·锡安之死,一般認為是因為血清素綜合症而導致死亡,因此也改變了紐約州的畢業後醫學教育。.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血清素综合症 · 查看更多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也译作艾尔伯特、埃尔伯特)是一所私立医学院,位于纽约市布朗克斯区,属于蒙蒂菲奥里医疗中心的一部分。 爱因斯坦医学院是美国首屈一指医学教育、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机构,过去5年医学研究方面名列全美前40名,世界前100名之内。在由哈佛医学院和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旨在消除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告”排名中的主观指标的研究报告中,爱因斯坦相对于美国其他医学院校排名第13位,使其列入前10%。爱因斯坦目前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153所医学院校中排名第39位。 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六个主要项目中心都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指定设立的,包括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癌症中心,糖尿病中心、大脑和神经科学中心。2014-2015学年期间,爱因斯坦医学院在读学生有742个医学博士生,212个哲学博士生,102名攻读结合医学与哲学博士课程的学生,和292个博士后研究员。医学院的主校区和临床机构拥有超过2000名全职教职人员。研究人员于2014年从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了1.57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在美国138所医学院校中排名第25位。资金包括主要用于老龄化,智力发育障碍,糖尿病,癌症,肝脏疾病和艾滋病的研究。 此外,医学院致力于发展包括脑发育研究,神经科学,心脏病,减少和消除民族、种族的健康差距措施等专业。另外,医学院与蒙蒂菲奥里医疗中心合作,加快临床和转化研究的进展步伐,以造福患者。并且爱因斯坦医学院通过联合雅可比医学中心,以及布朗克斯,布鲁克林和长岛的其他三家医院系统,运行着美国最大的医疗和牙科专业住院医师和奖学金培训计划。在其开创性的教学实践中,爱因斯坦医学院是首批将临床实践与学习相结合的医学院之一,1年级的学生可以接触病人,将在教室中学习的知识与病案实例相结合。爱因斯坦是将生物伦理学发展作为一个学科纳入学院课程的开创者,是纽约市首个开设家庭医学部的私立医学院,也是首个开设以女性健康为主题的内科住院医培训项目的医学院.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 · 查看更多 »

陪審團

陪審團為法院中,用以判定事實或被告是否有罪(視乎各地法律而定)的平民團體。陪審團的歷史根源可追溯到歐洲古代的日爾曼民族部落習俗,並隨著中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日爾曼人的一支)的遷徙而將此習俗帶入今日的不列顛地區。現代形式的陪審團則起源於12世紀中,英格蘭國王亨利二世的時候,當時即以犯罪地的行政區與村落的6至12人為代表來審判犯人。 一般提到陪審團,人們想到這是英美法系(亦稱普通法系、海洋法系)國家或地區的特色,例如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印度、香港等。但其實目前採用陪審團制度的已遠不只上述國家,例如英國的鄰國愛爾蘭,歐陸的比利時、西班牙,北歐的挪威、瑞典、南美的巴西。 當代史上,德國於1848至1924年曾使用陪審團制度,1924年起改成持續至今的。日本於1928至1943年也採用此制度,廢止後恢復僅由職業法官審判的制度,直到2009年引進與德國平民參審類似的裁判員制度。法國的用語Cour d'assises和義大利的用語雖也稱為陪審,但其實是類似德、日,由平民與職業法官共同判決的參審。.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陪審團 · 查看更多 »

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英語:Anti-depressant),是一类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或其它问题如心境恶劣障碍、焦虑症、强迫症、进食障碍、慢性疼痛、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来治疗痛经、打鼾、偏头痛、多动症(ADHD)、药物滥用和失眠。抗抑郁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但都要遵医生的处方使用。 主要的抗抑郁药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四环类抗抑郁药(TeCA)、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其他不常用的抗抑郁药有、低剂量抗精神病药和圣约翰草提取物。 一种关于抑郁症成因的理论认为,抑郁症以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反应类似的过度活跃为特征。HPA轴的异常参与抑郁症状的形成,而抗抑郁药可能起着调控HPA轴的作用。.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抗抑郁药 · 查看更多 »

抑郁性障碍

抑鬱性障礙,亦稱抑郁症、憂鬱症、憂鬱性障礙,是一类以抑郁心境为主要特点的情感障礙。它主要包括: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季节性情绪失调。它们的共同表现为:长时间持续的抑郁情绪,并且这种情绪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缺乏自信,避開人群,甚至有罪惡感,感到身体能量的明显降低,時間的感受力減慢,无法在任何有趣的活动中体会到快乐。这类障碍还会造成患者的躯体功能失调,如睡眠紊乱或食欲暴進或减退、痛覺等。 抑郁性障碍不会出现躁狂发作、轻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不過情感障礙很容易合併發作,如果出现以上三种症状则应该考虑另一类心境障碍——双相障碍。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因素对这类疾病的发病都有影响。生物学着眼于体内化学物质不平衡、遗传和生理节律,心理学因素则包括素质应激相互作用、习得性失助和认知模式,社会因素方面研究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对抑郁性障碍的诊断一般由医生遵照DSM或ICD标准(两者基本一致)进行,一般症状较重的患者考虑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症状较轻但是病程较长的患者则有可能是心境恶劣障碍,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的患者可以诊断为季节性情绪失调。另外,在按此标准诊断前一般还须排除其他有相似症状的生理疾病。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抑郁性障碍的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增加。终身患病率在不同国家中不尽相同,有调查显示中国的患病率约为6%,而日本的患病率则高达20%。但也有澳洲昆士兰大学的学者于2013年绘制的“抑郁症世界地图”显示,日本与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的东南亚、南欧、澳大利亚同属抑郁症发病率较低的地区,而气候寒冷、缺少阳光的北欧、俄罗斯、阿富汗等地区则属抑郁症高发区。在抑郁性障碍中重性抑郁障碍最为常见,因此有时也将重性抑郁障碍简称为“抑郁症”。 在积极治疗的情况下抑郁性障碍的预后良好,但考虑到患者须承受极大痛苦并有自杀的可能,因此尽早尽快进行积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患者在症状完全缓解后还可能经历复发,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至少持续到症状缓解后的六个月。对于发病较早、有精神病症状或对药物反应不良的患者则很有可能反复发作造成不良后果。.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抑郁性障碍 · 查看更多 »

毒理学

毒理学是研究外源性化学物及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有机体的有害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而预测其对人体和生态环境的危害的严重程度,为确定安全限值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的科学,也是对毒性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的一门学科。由于毒理学的研究目的是为保护生物体的健康或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因此从学科性质上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贯穿了预防为主的思想。.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毒理学 · 查看更多 »

氟哌啶醇

Category:典型抗精神病药.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氟哌啶醇 · 查看更多 »

本宁顿学院

本宁顿学院(Bennington College)是美国佛蒙特州本宁顿的一所私立文理学院。它始建于1932年。.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本宁顿学院 · 查看更多 »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新英格蘭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簡稱 NEJM)是由所出版的同行評審性質之醫學期刊。它也是一種目前全世界最受歡迎,及廣受閱讀的同儕審閱性質之綜合性醫學期刊。.

新!!: 莉比·锡安之死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405規則405规则莉比·蔡恩莉比·蔡恩之死莉比·蔡恩法莉比·錫安莉比·錫安之死莉比·錫安法莉比·锡安莉比·锡安法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