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之间的区别

高雄市 vs. 高雄環狀輕軌

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臺灣三大都市之一,位於臺灣西南部。其轄域東北至中央山脈及玉山主峰,西南至南海上之南沙太平島、中洲島、東沙群島。順時針方向與臺南市及嘉義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屏東縣、澎湖縣(隔海鄰接)等縣市相鄰。面積達2,952平方公里;設籍人口277.4萬人,為臺灣人口排名第三的城市。高雄市自19世紀末開港,舊稱「打狗」,是高雄「たかお」(Takao)的日文發音,來自於竹林的平埔語Takou音譯近似於閩南語的「打狗」,於是漢人便以「打狗」稱之。日治時代發展為重工業林立的港埠城市與軍事要地,素有「港都」之稱,並在20世紀中葉後成為臺灣南部政治和經濟及交通中樞,並於2018年4月28日成為中華民國海洋委員會的所在地,為臺北地區以外第一個設立中央部會的地區。. 捷運環狀輕軌,通稱高雄輕軌,原計畫名為高雄捷運臨港輕軌,是高雄市高雄捷運興建中的輕軌運輸系統,為一環狀路線,也是亞洲新灣區的一部分及聯外交通。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於2001年起就開始研究興建輕軌的可能,並提出在台鐵地下化後,沿用臨港線鐵路興建輕軌的計劃,路線計劃在地下化後的高雄車站地面設站,往東沿臨港線環繞至前鎮區,往西至鹽埕區,再往北至鼓山區,最後繞回高雄車站。後來為了爭取北高雄市議員的支持,2004年捨棄繞經高雄車站的北半圈,由鼓山起再往北延伸,途經高雄市立美術館一帶,沿大順路往東繞回與南半圈接合,另外、大順路上沿線為種有雨豆樹的綠色隧道,市政府亦表示全數保留沿線樹木。 原先高雄輕軌規劃由民間以BOT模式興建,但歷經三次流標而於2011年改回政府自辦。2011年底市政府決議採用與部分歐洲城市相同、為不妨礙市中心景觀而採用的無架空線供電系統。第一階段由前鎮機廠至哈瑪星環線南半圈的工程,由長鴻營造與西班牙CAF的團隊於2013年1月獲選,並於該年六月舉行動工儀式,總建造經費新臺幣165億元。第二階段環線北半圈的工程則由中國鋼鐵與法國阿爾斯通的團隊於2016年8月獲選。.

之间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相似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有(在联盟百科)42共同点: 屏東線左營區中央公園 (高雄市)中國鋼鐵三塊厝車站三多路 (高雄市)三民區一心路亞洲新灣區哈瑪星站凱旋站 (高雄市)光榮碼頭前鎮區前鎮之星站籬仔內站縱貫線 (南段)真愛碼頭環狀輕軌聯合報西子灣站西臨港線自行車道駁二藝術特區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車站高雄臨港線高雄捷運高雄捷運公司高雄捷運紅線高雄捷運橘線...高雄港車站高雄港漁人碼頭鹽埕區鼓山區鼓山車站轻轨自由時報臺灣臺灣鐵路管理局苓雅區新光碼頭愛河 扩展索引 (12 更多) »

屏東線

屏東線是指高雄至枋寮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早期沿線景觀多為農田與魚塭。目前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劃,將原高雄機檢段遷至潮州基地以及潮枋間電氣化,地貌已經有很大改變。.

屏東線和高雄市 · 屏東線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左營區

左營區是台灣高雄市的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北方,西濱台灣海峽,與三民區、鼓山區、楠梓區、仁武區相鄰。人口約19.7萬人,是高雄第三大區。左營共可以分為舊部落(蓮池潭周圍)、新社區(縱貫線東側)、與眷村等三大區塊,各個區塊文化特色有一定差異性。舊部落大多數是住著明鄭時期開發後的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軍眷區是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族群;新社區則是近年來自各國的新移民,已無明顯族群可以劃分。位於本區的左營軍港是中華民國海軍與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最大和最重要的基地,海軍下轄重要軍事單位亦位於此。 本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4.7℃,年雨量約1,800公釐。本區近20年來因東側龐大重劃區快速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北高雄之新興商業核心,住宅大樓及人口密度相當高,各類異國餐廳也相當蓬勃,明誠路和裕誠路一帶已經形成北高雄密集的餐飲商圈。 高雄捷運紅線巨蛋站附近、大型購物中心漢神巨蛋已於2008年7月開幕,並結合附近瑞豐夜市形成「巨蛋商圈」,被視為北高雄近期崛起的重要商圈。本區亦為台鐵、高鐵重要交通站點所在,高鐵左營站位於本區北側,與台鐵新左營站、捷運左營站連通共站;台鐵新左營站內2至4层有環球購物中心新左營車站店,高鐵站區旁則有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分為彩虹市集/本館兩棟,以地下通道/天橋與捷運/高鐵站連通)。台鐵除新左營站外,其南方1.9公里處尚有台鐵左營站。.

左營區和高雄市 · 左營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中央公園 (高雄市)

中央公園位於中華民國台灣高雄市前金區,屬於五福商圈的一部份。公園南側有城市光廊,四周圍皆鄰接高雄市的主要交通道路,分別為中山一路、五福三路、中華三路以及民生二路,總面積約12.7公頃。.

中央公園 (高雄市)和高雄市 · 中央公園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中國鋼鐵

中國鋼鐵(簡稱中鋼)是臺灣最大的鋼鐵企業,是十大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由中華民國政府出資成立。其集團總部大樓位於高雄市前鎮區成功二路88號,總公司與主要工廠則位於高雄市臨海工業區。其擁有臺灣規模最大的煉鋼廠,且是臺灣設有高爐的一貫作業鋼鐵廠之一。2005年為世界排名第19大鋼鐵業者,2013年為第26名。.

中國鋼鐵和高雄市 · 中國鋼鐵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三塊厝車站

三塊厝車站位於臺灣高雄市三民區的三塊厝,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及過去屏東線)的鐵路車站,目前為高雄市市定古蹟。此車站為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中的車站,將會在2018年8月23日恢復客運服務。.

三塊厝車站和高雄市 · 三塊厝車站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三多路 (高雄市)

三多路(Sanduo Rd.)是高雄市的東西向重要幹道。東於澄清路、國泰路口接鳳山區自由路,西止於成功路口。原在六十期重劃區開發後延伸至海邊路,此延伸段初定名為三多五路;惟維持一段時間後,該延伸段更改為海邊路之延伸段,海邊路與三多路銜接於成功路。另外三多四路和一心路、中山路原有一個圓環,現為統整交通、蓋捷運,已改建,此原圓環地即為著名的三多商圈。.

三多路 (高雄市)和高雄市 · 三多路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三民區

三民區為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市中心中央地帶,與鼓山區、鹽埕區、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左營區、鳳山區、鳥松區、仁武區相鄰,高雄市人口排名第二行政區。本區機關學校眾多,交通發達,高雄車站位於此區,是台鐵和捷運共站。.

三民區和高雄市 · 三民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一心路

一心路(Yisin Rd.)為高雄市的東西向重要道路,本道路共分為二個部份。東起凱旋路接瑞隆路,西至中山二路與三多三、四路口,僅經前鎮一區。.

一心路和高雄市 · 一心路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亞洲新灣區

亞洲新灣區(Asia New Bay Area)位於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內,是高雄經貿園區的核心區,亞洲新灣區是臺灣高雄市產業轉型的一個重大建設,為促進高雄港區與附近高雄市區內土地的發展利用,高雄是以港灣而崛起的城市,現在前往港市合作方向進行,亞洲新灣區的面積約500餘公頃,總投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約新臺幣300億元),資金來自中央與高雄市政府。 亞洲新灣區可擴展高雄國際能見度,讓高雄晉身國際城市進一步吸引國內外投資者進駐,美國在臺協會高雄分處在中鋼集團總部大樓2樓全層和3樓全層辦公,高雄港埠的天際線正悄悄改觀,成為高雄市新地標、黃金地帶和精華地段。.

亞洲新灣區和高雄市 · 亞洲新灣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哈瑪星站

哈瑪星站位於中華民國高雄市鼓山區,為高雄捷運環狀輕軌以及高雄捷運旗津線的車站,鄰近哈瑪星聚落並因此得名。可站外轉乘高雄捷運橘線西子灣站。 「哈瑪星」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當地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和漁市場,日語稱為「濱線」(日語:はません,Hamasen),當地居民以臺語稱之為「哈瑪星」,故本站英譯名稱採原始日語發音譯為Hamasen Station。本站亦為台灣第一個採用日文音譯的捷運站名。.

哈瑪星站和高雄市 · 哈瑪星站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凱旋站 (高雄市)

凱旋站是高雄捷運紅線的捷運車站,位於臺灣高雄市前鎮區中山四路及凱旋四路路口,鄰近前鎮聚落,而站名即取自凱旋四路。原名世貿站。 車站構造為地下三層島式月台車站,共有3個出口。車站代碼為R6,可站外轉乘環狀輕軌前鎮之星站。.

凱旋站 (高雄市)和高雄市 · 凱旋站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光榮碼頭

光榮碼頭(英文:Glory Pier)位於台灣高雄市苓雅區愛河出海口處,正式名稱為「高雄港13號碼頭」,是高雄港少數向公眾開放的碼頭之一。.

光榮碼頭和高雄市 · 光榮碼頭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前鎮區

前鎮區是台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高雄市內西南方,北臨苓雅區,東鄰鳳山區,西隔高雄港與旗津區相望,南接小港區。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有高雄加工出口區、高雄軟體園區、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亞洲新灣區及中鋼集團,也是前鎮漁港與部分高雄港碼頭的所在地。當地有多家大型購物中心與賣場。.

前鎮區和高雄市 · 前鎮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前鎮之星站

前鎮之星站位於臺灣高雄市前鎮區,為高雄捷運環狀輕軌的車站。可站外轉乘高雄捷運紅線凱旋站。.

前鎮之星站和高雄市 · 前鎮之星站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籬仔內站

仔內站位於臺灣高雄市前鎮區籬子內地區,為高雄捷運環狀輕軌的捷運車站。此站亦為鳳山線的轉乘車站。.

籬仔內站和高雄市 · 籬仔內站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縱貫線 (南段)

縱貫線(南段)是指縱貫線從彰化車站至高雄車站間,由臺灣鐵路管理局所經營的傳統鐵路幹線,沿途大多為平原及少部分丘陵地形。.

縱貫線 (南段)和高雄市 · 縱貫線 (南段)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真愛碼頭

真愛碼頭(Love Pier)位於台灣高雄市鹽埕區愛河出海口處,正式名稱為高雄港12號碼頭,是高雄港少數向公眾開放的碼頭之一。.

真愛碼頭和高雄市 · 真愛碼頭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環狀輕軌

#重定向 高雄環狀輕軌.

環狀輕軌和高雄市 · 環狀輕軌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聯合報和高雄市 · 聯合報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西子灣站

西子灣站位於台灣高雄市鼓山區,為高雄捷運橘線的捷運車站。實際上位於哈瑪星聚落內,同時離西子灣尚有一段距離,本站為橘線終點站。目前可與環狀輕軌哈瑪星站站外轉乘。.

西子灣站和高雄市 · 西子灣站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西臨港線自行車道

西臨港線自行車道為高雄市的一條自行車道,狹義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指的是從漁人碼頭到夢時代這段有鋪上木板並獨立為一條長1260公尺專屬道路的自行車道;廣義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則是都會自行車車道系統特別規畫的三條自行車道之一,包含西子灣自行車道、前鎮河自行車道及上述狹義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共五公里長。另外西臨港線自行車道為臨港線及前鎮河自行車道系統(又簡稱為南區系統)的主幹。本頁面介紹的為廣義的西臨港線自行車道,但是西子灣、前鎮河因有主頁面,在此只概述。.

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和高雄市 · 西臨港線自行車道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駁二藝術特區

駁二藝術特區(The Pier-2 Art Center)是一個位於臺灣高雄市鹽埕區的藝術園區,以前衛、實驗、創新為理念來打造國際藝術平台。.

駁二藝術特區和高雄市 · 駁二藝術特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簡稱高雄鐵路地下化)為臺鐵捷運化暨立體化改建計畫,實際上執行分為「高雄計畫」、「左營計畫」以及「鳳山計畫」。本工程範圍北起高雄市左營區新左營車站,南達高雄市鳳山區大智陸橋,施工路段總長度約15.37公里,總經費998.69億元,2009年6月26日動工興建,原定2018年8月通車,但兩者別因鳳山車站徵收爭議及安檢未完成而延宕,預計2018年10月中旬通車,地下化計劃中復設及興建車站的第二階段工程則預計2023年完工。.

高雄市和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 · 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立美術館

市立美術館(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簡稱高美館,位於高雄市鼓山區「內惟埤文化園區」,為臺灣第三座公立美術館,為行政法人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下轄專業場館之一。.

高雄市和高雄市立美術館 · 高雄市立美術館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車站

車站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高雄臨港線、與高雄捷運紅線的鐵路車站,位於高雄市三民區。該站為縱貫線與屏東線的連接點,為高雄市中心最重要的鐵路車站,也是高雄都會區與南臺灣首要的交通轉運樞紐,位於臨時前站前方的高雄公車站是多條公車線的起始站,長途客運也在周邊設有轉運站。 高雄車站現有站房是於2002年3月28日啟用的臨時站房,分有前站和後站,中間以天橋相連。因本站配合高雄市區鐵路地下化計畫進行改建,原有日治時代興建的前站站房被往東南方遷移82公尺保存,預定在2018年12月新地下化站房完成後遷回原處成為地標,配合縱貫線雙軌和電氣化工程興建的舊後站站房則直接被拆除。原前站站體和一月台間曾有小花園和鐵路電氣化殉職人員紀念碑,以紀念工程中殉職的人員,目前兩者皆已移至高雄鐵路地下化展示館(舊高雄車站)前。 在地年輕一代的市民,將其簡稱之為「高火」,與臺北車站的「北車」有所不同,經推測源自於原高雄市公共汽車管理處為提供各高中放學前往「高雄火車站」的學生專車路線皆稱為「○○高中高火線」,而產生年輕市民稱之為「高火」的說法;隨著2014年高雄市公車民營化,高雄市政府裁撤公車處,學生專車已不復存在。 另外,評估中的臺灣高鐵屏東延伸計畫,未來可能在此設置高鐵高雄站,也會繼臺北車站、板橋車站、新左營車站、南港車站、新烏日車站成為臺灣第六個三鐵共構的車站。.

高雄市和高雄車站 · 高雄環狀輕軌和高雄車站 · 查看更多 »

高雄臨港線

臨港線(又名高雄港線)是從高雄港車站至高雄車站經由前鎮車場,由臺灣鐵路管理局經營的傳統鐵路貨運支線。1900年11月29日隨著縱貫線「打狗—臺南」段通車,打狗停車場正式開始營運,遂使南部新興製糖工廠所需大量機械得以順利卸載。.

高雄市和高雄臨港線 · 高雄環狀輕軌和高雄臨港線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

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簡稱高雄捷運、高捷,為中華民國第二座投入營運的-zh-hant:大眾捷運系統;zh-hans: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tw:大眾捷運系統;zh-hk:城市軌道交通系統;zh-sg:城市轨道交通系统;zh-mo: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首座機場聯絡軌道系統,以高雄市區為中心,並向高雄市的郊區提供服務,同時也是高雄國際機場的機場聯絡軌道系統,而計畫中的延伸路線亦涵蓋台南市、屏東縣部分地區。本系統於1980年代開始討論規劃興建,1998年行政院決定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辦理初期路網,1999年經高雄市政府甄選後由高雄捷運公司負責興建捷運紅線、橘線,並於2008年3月9日開始正式通車營運。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則只負責路線規劃與興建監督,不負責興建。 高雄捷運初期高運量系統總經費為新台幣1813.79億元,其中政府出資83.19%(計1508.89億元),民間出資16.81%(計304.9億元,其中198億元向銀行團聯貸取得)。政府出資部分中央政府補助約1191億元,高雄市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286億元,而高雄縣政府(縣市改制前)負擔約32億元。與臺北捷運營運模式不同之處在於,路線的興建與通車後的營運,皆由以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BOT)組成的「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其興建、營運特許期限共36年(由簽約起算而非營運起算),高捷公司需負擔鉅額的折舊攤提及利息費用,營運5年以來,虧損嚴重,瀕臨破產邊緣,以致須於2012年9月函請高雄市政府修改BOT合約,並在各車站爭取額外收入和實施削減成本的措施。此外興建捷運當時政府亦提供三大土地開發案,來作為交換條件,以增加民間參與誘因。 修約後,高雄捷運財務漸有改善,於2017年1月,宣布2016年盈餘7400萬元,為首度盈餘,除了運量增加,平均每日達17.2萬人次外,多角化經營也是原因,將南機廠租給大魯閣草衙道,大寮主機廠部份土地作為享溫馨囍宴會館及舊振南觀光工廠,並成功打造動漫角色-高捷少女,甚至跨足4G通訊電纜租賃,皆有助於營收。 高捷初期以地下路線為主,紅線的橋頭火車站到世運站間則是為高架段;至於紅線的南岡山站、橘線的大寮站則為平面路線,和新建的環狀輕軌相似。未來高捷擴充現階段已整併其中三條輕軌路線成為黃線並送審中。目前共有三條路線營運中,分別是紅線、橘線和環狀輕軌,其規劃為高運量系統、輕軌運輸系統,累積運量已於2016年12月底突破4億7000萬人次。.

高雄市和高雄捷運 · 高雄捷運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公司

捷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Kaohsiung Rapid Transit Corporation,簡稱高捷公司、KRTC)是高雄捷運系統的營運機構。1999年2月1日,高雄市政府公告「徵求民間參與高雄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紅橘線路網建設案」,中國鋼鐵隨即邀集其它公司成立「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開始籌備投資高雄捷運系統。2000年5月10日,「高雄捷運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由高雄市政府成立之甄審委員會評定為最優申請人,經與高雄市政府議約完成後籌組公司,2000年12月28日取得公司執照,2001年1月12日與高雄市政府簽訂「興建營運合約」與「開發合約」。1999年10月,高雄捷運系統開始動工興建,正式啟動高雄捷運工程。經過六年多之興建期,高雄捷運紅橘兩線於2008年相續通車營運。高雄捷運興建與營運之特許期間合計為36年,自2001年10月底開工日起算,特許期間至2037年10月底止。.

高雄市和高雄捷運公司 · 高雄捷運公司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紅線

捷運紅線(簡稱紅線)是高雄市高雄捷運首期兩條路線中的南北向路線,亦是臺灣首條連絡機場的捷運系統,另一條是東西向的高雄捷運橘線,兩線於市中心中山、中正路交叉處地下的美麗島站交會,乘客可在此於兩線間轉乘。 在目前營運的高雄捷運初期路線裡,紅線北起毗鄰北機廠的南岡山站,是一地面車站。南岡山站以南至世運站皆為高架站,沿途經過橋頭火車站、橋頭糖廠、高雄新市鎮、楠梓火車站、高雄都會公園、楠梓加工區、世運主場館。穿過半屏山後轉為地下車站,至小港站沿途經過台灣高鐵(左營站)、高雄巨蛋商圈(巨蛋站)、愛河之心、台鐵高雄車站、大港埔圓環(美麗島站)、五福商圈(中央公園站)、三多商圈(三多商圈站)、夢時代商圈、前鎮河、南機廠(草衙站)、小港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站),最後至位於小港區商業中心的南端終點小港站。橋頭火車站至小港站的路線於2008年3月9日通車,南岡山站則因在紅線動工後才確定增設而於四年後的2012年12月23日開始營運。 除了營運中的路線外,高雄捷運亦有規劃由北端南岡山站往北延伸至湖內區的岡山路竹延伸線及延伸至台南的沙崙延伸線,和由南端延伸至林園區和屏東縣東港鎮的小港林園線及林園東港線。岡山路竹延伸線沿途將經過路竹中心區域、南部科學工業園區高雄園區(路竹科學園區),及岡山市區、阿公店溪。此延伸線計畫以高架方式興建,並採用與本線相同的高運量系統。2013年5月行政院核定優先推動南岡山站至台鐵岡山站的第一階段延伸線,之後將視財政、運量逐步推動。小港林園線及林園東港線因運量和成本問題而屬遠期計畫,初步決定分別採用與主線不同、成本較低的輕軌和公車捷運系統。 在可行性研究報行政院核定時,原先核定至R2中鋼東門站,R1大坪頂站則因大坪頂新市鎮計畫的延滯和成效不彰,故取消設站。R2站則是為了預留後續興建形式之彈性而在捷運局最後呈報交通部時取消,不過中鋼東門站在後來的延伸線計畫中恢復設置。 除高雄車站外,所有紅線高運量車站皆以可容二組六節車廂停靠來設計,以容納未來的運量需求。隨著2008年通車啟用的捷運高雄車站因台鐵鐵路地下化工程需要,只興建臨時站體,因此只可容許一組三節車廂停靠。可停六節車廂的永久站體月台和設施要等到台鐵工程完成後才會繼續施工,目前南向要進臨時站前可由車窗玻璃外看到有鐵皮圍住施工中的永久月台地點。 紅線全線皆是以高運量建設,但考慮營運初期運量不高,目前暫時以中運量1組3節營運,待紅橘線日運量達45萬人次之標準,才會提升至高運量2組6節的模式營運。.

高雄市和高雄捷運紅線 · 高雄捷運紅線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捷運橘線

捷運橘線 (簡稱橘線) 是高雄市高雄捷運首期兩條路線中的東西向路線,另一條是南北向的高雄捷運紅線,兩線於市中心中山、中正路交叉處地下的美麗島站交會,乘客可在此於兩線間轉乘。 橘線西起中山大學附近的西子灣站,沿途經哈瑪星、愛河、中正路、大港埔圓環(美麗島站)、文化中心、高雄交流道、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鳳山市區、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及鳳山國中至終點大寮站,全線除大寮站為地面車站外其餘皆為地下車站。 橘線原規劃設置愛河站(O3),但因高雄市政府遷至的苓雅區(今四維行政中心),及高雄地下街因火警而關閉,加上西子灣站 (O1) 及 鹽埕埔 (O2) 因土質原因東移設站地點,與愛河站過近,故取消設站。最初的橘線西端曾考慮在中山大學內設站,後因地質問題以及中山大學不同意下而縮短至哈瑪星,但站名仍使用原本的西子灣而沒改成哈瑪星;東端原只到鳳山國中站與大東站之間的黃埔公園,而機廠設於今之衛武營都會公園,但後考量到機廠設於市區過於浪費,而將路線東延至大寮,並將機廠改至現址。 橘線全線皆是以高運量建設,但考慮營運初期運量不高,目前暫時以中運量1組3節營運,待紅橘線日運量達45萬人次之標準,才會提升至高運量2組6節的模式營運。.

高雄市和高雄捷運橘線 · 高雄捷運橘線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港車站

港車站位於高雄市鼓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屏東線、第一臨港線上的鐵路車站,現已裁撤。目前原站場由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認養,站房及月臺部分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認養,並於2010年10月24日整理為打狗鐵道故事館,2017年10月1日更名為舊打狗驛故事館,2018年起委託春臨臺灣文化事業坊經營。.

高雄市和高雄港車站 · 高雄港車站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高雄港漁人碼頭

港漁人碼頭為高雄港觀景親水休閒區。沿著碼頭邊各式露天咖啡廳林立,碼頭旁的活動廣場不定期提供表演節目供民眾觀賞,並有遊港船可搭乘遊覽高雄港二號碼頭的水上風光。2003年,高雄港棧二庫、棧二之一庫及香蕉棚被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登錄為高雄市歷史建築。.

高雄市和高雄港漁人碼頭 · 高雄港漁人碼頭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鹽埕區

鹽埕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端,市中心中南端,西北面與鼓山區接壤,東鄰前金區、三民區,東南隔愛河出口與苓雅區相望,是高雄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 本區主要是由高雄港建港時的港底泥沙填海造陸而成,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此區如今沒有過去繁榮,但已漸有復甦跡象。.

高雄市和鹽埕區 · 高雄環狀輕軌和鹽埕區 · 查看更多 »

鼓山區

鼓山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方,市中心西北方,北臨左營區,東鄰三民區,東南連鹽埕區,並隔愛河出海口與苓雅區相望,西濱臺灣海峽,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區、前鎮區相望。 本區背山面海,除南側之壽山外,全區地勢大致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漁業也頗為興盛,觀光資源亦相當豐富,區內的西子灣及壽山均為頗負盛名的觀光勝地。.

高雄市和鼓山區 · 高雄環狀輕軌和鼓山區 · 查看更多 »

鼓山車站

鼓山車站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之鐵路貨運車站,此站是1929年配合淺野水泥株式會社(浅野セメント株式会社)運輸其於壽山所採原料所建,當時稱為「田町驛」;目前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暫時裁離,新的地下化站體預計2018年8月23日通車。.

高雄市和鼓山車站 · 高雄環狀輕軌和鼓山車站 · 查看更多 »

轻轨

轻轨或輕型鐵路可以指:.

轻轨和高雄市 · 轻轨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自由時報和高雄市 · 自由時報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臺灣和高雄市 · 臺灣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臺灣鐵路管理局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灣鐵路局、臺鐵局、臺鐵,或逕稱為鐵路局)是中華民國交通部所屬之獨立事業機構,負責經營臺灣的傳統鐵路系統-臺灣鐵路,為臺灣第一家、也是規模最大的鐵路業者,2016年9月底,在職員工共13,099人,營運路線共有13條,長度達1085.3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第5頁;若含非營業路程的路線里程,路線長度可達1114.5公里(2010年臺鐵統計年報,P94)。,並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經營阿里山森林鐵路。其亦為國際鐵路聯盟準成員。 臺鐵局的創建,可追溯至清朝時代的1887年由臺灣巡撫劉銘傳成立的全臺鐵路商務總局,為臺灣鐵路運輸肇建之始;但機構之前身,為日治時代的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簡稱「鐵道部」),現今的組織編制與路線規模多奠基於此時期。其徽章於1950年代啟用,是由代表臺灣的俗體字「--」字、加上鐵軌的橫斷面所組成。.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高雄市 · 臺灣鐵路管理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苓雅區

苓雅區為臺灣高雄市一市轄區,位於市內西南部,市中心中部,北臨三民區,西北連新興區、前金區,西隔愛河與鹽埕區、鼓山區為界,南接前鎮區,東鄰鳳山區,是高雄市政府四維行政中心的所在地。 本區地勢平坦,氣候屬熱帶季風氣候,產業以工商業為主,高雄地標高雄85大樓亦位於本區。.

苓雅區和高雄市 · 苓雅區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新光碼頭

(亦稱海洋之星)為高雄港第二十二號碼頭,位於台灣高雄市前鎮區新光路及成功路底,裡面設有星光水岸公園及新光園道兩大地區。之後,還建設了一座戲水池。曾在此舉辦跨年晚會、高雄燈會和高雄國際貨櫃藝術節。.

新光碼頭和高雄市 · 新光碼頭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愛河

愛河,古名打狗川、高雄川、一號運河,是一條位在臺灣高雄市境內的運河和小型河川,也是臺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源於高雄市仁武區八卦寮,流經高雄市中心後於高雄港出海。經長期改造後,現已成為高雄市重要旅遊景點,尤其是河畔的夜景。曾在2001年和2002年兩次作為臺灣燈會主場地;也是之後高雄燈會藝術節的舉辦地點。除了固定的節慶,河畔也有常態性的街頭表演和舞台表演。.

愛河和高雄市 · 愛河和高雄環狀輕軌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之间的比较

高雄市有930个关系,而高雄環狀輕軌有133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2,杰卡德指数为3.95% = 42 / (930 + 133)。

参考

本文介绍高雄市和高雄環狀輕軌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