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赤柱大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赤柱大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之间的区别

赤柱大街 vs.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赤柱大街(Stanley Main Street)是港島區赤柱、近赤柱灣東面沿岸的一條街道,及其附近「赤柱市集」的區域的統稱。赤柱大街在假日遊人如鰂。 赤柱大街西望有美麗的海景,東邊路旁有不過六層高的一列唐樓群,有酒吧、西式餐廳及賣手信紀念品的小商店,附近是遊客觀光區,特別是海旁的一段,假日是步行街。由於酒吧林立,也有酒吧街之稱。 赤柱大街在2006年由建築署再行發展,在赤柱灣岸邊加建一段海濱長廊,於翌年竣工。. 香港三級歷史建築(Grade III historic buildings in Hong Kong)是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評級的香港歷史建築的第三個級別。在這個級別的建築物,被認為具若干價值, 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2005年,當局選取了1444幢歷史建築物,由專家小組進行深入評估,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擬定評級,供委員會考慮及審議。截至2015年9月17日,全港有451幢建築物被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另有33幢不屬於上述名單的建築物,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兩者合共484幢。.

之间赤柱大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相似

赤柱大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有(在联盟百科)2共同点: 八間屋赤柱

八間屋

八間屋(簡稱八間)是香港七個二級歷史建築及一個三級歷史建築連成一組的歷史建築群,位於香港島赤柱赤柱大街二號,因八間相連的小屋而得名。 小屋群處於赤柱灣東岸,黃麻角道後方,行人須經赤柱大街南端的小路進入。這些建築於1930年代由香港政府興建,以安置因建設赤柱軍營及黃麻角炮台而須搬遷的黃麻角村八個客家原住民家庭。現時該處仍有居民居住。八間小屋樓高一層,紅磚灰瓦,木門及窗框則為綠色。 目前尚未完成評級的赤柱八間8號之瑞典籍白人業主因為計劃清拆改建所以反對赤柱八間8號的歷史評級。按古諮會機制,一級歷史建築已被納入「備用名單」,供古物事務監督按其文物意義、遭拆卸的風險等逐一考慮是否應宣布為法定古蹟。若業主欲清拆建築物,有關建築將即時被列為暫定古蹟,凍結其重建權,但二級和三級歷史建築則不在此限。.

八間屋和赤柱大街 · 八間屋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赤柱

赤柱(Stanley)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半島,淺水灣以東、石澳以西,是著名旅遊景點。 赤柱以前有很多木棉樹,树上有鮮紅色的花朵,在日出的陽光照耀下,树木看起來像赤紅色的柱,因而称为「赤柱」。.

赤柱和赤柱大街 · 赤柱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赤柱大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之间的比较

赤柱大街有15个关系,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有330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杰卡德指数为0.58% = 2 / (15 + 330)。

参考

本文介绍赤柱大街和香港三級歷史建築列表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