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之间的区别

西洋番国志 vs. 郑和下西洋

《西洋番国志》,明朝巩珍著。该书成于明宣德九年(1434年)。记述明宣德八年(1433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的经过。书中记录了郑和船队经过的不同国家:占城国,爪哇国、旧港国、暹罗国、满剌加国、苏门答剌国、哑鲁、南巫里、柯枝国、小葛兰、古里国、阿丹、榜葛剌、忽鲁谟斯国、天方等二十个西洋国家;并且还收录了明永乐十八年、十九年及宣德五年的三通敕书。该书是研究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原始文献。. 郑和下西洋是指中国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間的七場連續的大規模遠洋航海,跨越了東亞地區、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各地,被認爲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航海项目。从1405年(明永樂三年)到1433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三十餘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這段時期是在迪亞士發現好望角的七十年前及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八十年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航航海项目。郑和船隊七次下西洋的總航程達到七萬多海里,長度相當於地球圓周的三倍有餘。 郑和船隊曾经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繞過馬六甲海峡進入安達曼海及孟加拉灣,再繞過整個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湾,從亞丁灣進入紅海,亦有航行至東非馬達加斯加北部更远的海域,到达沿海三十多個國家及島嶼,包括東南亞的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暹羅;印度的古裏、榜葛剌;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東非的木骨都束、莫桑比克贝拉港。郑和舰队的七次遠洋有六次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1402年至1424年)開始,而最後的第七次远航是在明宣宗宣德元年(1425年至1435年)開始。前三次远航最远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而第四次最远航行至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最后,船队远航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肯尼亚。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航海圖。.

之间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相似

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有(在联盟百科)23共同点: 占城南浡里向达奎隆孟加拉国宣德中华书局伯希和忽里模子冯承钧科泽科德爪哇岛瀛涯胜览马欢费信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考舊港蘇門答臘柯枝泰国满剌加星槎胜览

占城

占城(Chiêm Thành),是占族人于今越南中部地区建立的古国。根据中国古代史书的记载,占城是占婆第六王朝到第十五王朝的国号,之前的国号是林邑、环王。.

占城和西洋番国志 · 占城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南浡里

南浡里(Lambri),13世纪至15世纪苏门答腊岛西的一小国,《爪哇史颂》作Lamuri,《马可波罗游记》作Lambri,宋代《诸蕃志》作兰无里、《岛夷志略》作喃诬哩、《瀛涯胜览》作南浡里、《西洋番国志》作南巫里。 南浡里国,东接黎代,西与北临大海,海中有帽山(今韦岛),山之西是南浡--海;国南边是山,山之南又临海。15世纪初,南浡里全国仅千余户,信奉伊斯兰教,国王也信奉伊斯兰教。国王居所用大木架高三四丈,楼下放牛羊等牲口。明永乐七年(1409年)南浡里王曾率领臣下数十人,随郑和宝船到京师,进贡降真香等物品。 16世纪中叶,南浡里改名为亚齐,在今印尼亚齐区,亚齐河口哥打拉贾(Kutaraja)。.

南浡里和西洋番国志 · 南浡里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向达

向达(),字觉明,号觉明居士、别署方回、佛陀耶舍。土家族,中国湖南溆浦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敦煌学家、中外交通史家,版本目录学家,翻译家。.

向达和西洋番国志 · 向达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奎隆

奎隆,英语Kollam,葡萄牙语Quilon,中国古代称“故临”、“俱兰”,位于印度西南拉克代夫海海岸,现为印度喀拉拉邦(Kerala)奎隆縣城鎮和行政中心,南距邦首府特里凡得琅71公里。该城市以腰果加工和棕榈编制而闻名。也是旅游胜地。古代,这里是中国与阿拉伯地区之间交通的重要中转站。 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称为故临国:“故臨國與大食國相邇,廣舶四十日到藍里住冬,次年再發舶,約一月始達。其國人黑色,身纒白布,鬚髮伸直,露頭撮髻,穿紅皮履,如畫羅漢腳踏者。好事弓箭,遇鬭戰敵時。以綵纈纒髻。國王身纒布,出入以布作軟兜,或乘象。國人好奉事佛。其國有大食國蕃客,寄居甚多。每洗浴畢,用鬱金塗身,欲象佛之金身也。監篦國遞年販象、牛,大食販馬,前來此國貨賣。國王事天尊牛,殺之償死。中國舶商欲往大食,必自故臨易小舟而往,雖以一月南風至之,然往返經二年矣。” 宋代赵汝适在《诸番志》称为故临国:“故临国自南毗舟行,顺风五日可到,泉舶四十余日到蓝里住冬,至次年再发,一月始达。土俗大率与南毗无异。土产椰子、苏木,酒用蜜糖和椰子花汁酝成。好事弓箭,战斗临敌以彩缬缠髻。交易用金银钱,以银钱十二准金钱之一。地暖无寒。每岁自三佛齐、监篦、吉陀等国发船,博易用货亦与南毗同。大食人多寓其国中。每浴毕,用郁金涂体,盖欲仿佛之金身。” 明代马欢在《瀛涯胜览》称为小葛兰国:“自锡兰国马头别罗里开船,往西北,好风行六昼夜,到小葛兰国。其国边海,东连大山,西是大海,国王、国人皆锁俚人氏,崇信佛教,尊敬象、牛,婚丧等事与锡兰国同。土产苏木,胡椒不多。其果菜之类皆有。牛羊颇异,羊青毛,脚高二三尺,黄牛有三四百斤者。人日食二餐,皆用苏油拌饭而食。而市使金钱,虽系小邦,王亦将方物差人进贡。” 《明史》又作大葛兰,波涛湍悍,舟不可泊,故商人罕至。土黑坟,本宜谷麦,民懒事耕作,岁赖乌爹之米以足食。风俗、物产,多类小葛兰。.

奎隆和西洋番国志 · 奎隆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孟加拉国

--人民共和国(গণপ্রজাতন্ত্রী বাংলাদেশ,),简称孟加拉国(বাংলাদেশ),南亚国家,位於孟加拉湾之北,毗邻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却不接壤;东南山區一小部份与缅甸为邻,其他部份都与印度接壤。位于孟加拉灣的海域面积大致等同于陆地面积。 第一大城市是首都达卡,第二大城市吉大港市同时是该国最大的港口。.

孟加拉国和西洋番国志 · 孟加拉国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宣德

宣德(1426年-1435年)为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的年号,前后共十年。 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即位沿用。.

宣德和西洋番国志 · 宣德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是一間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於1912年1月1日成立,1949年8月後,分成三個部分:中國大陸、香港、臺灣,而中国大陆的中华书局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即原中华书局印刷所)。.

中华书局和西洋番国志 · 中华书局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伯希和

伯希和(Paul Pelliot,),法国语言学家、汉学家、探险家。1908年前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购买了大批敦煌文物运往法国,今藏法国国家图书馆老馆。伯希和精通多国语言:英语、德语、俄语、汉语、波斯语、藏语、阿拉伯语、越南语、蒙古语、土耳其语、吐火罗语等。.

伯希和和西洋番国志 · 伯希和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忽里模子

忽里模子(Ormuz)是一个10世纪到17世纪位于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的古国,是10世纪由阿拉伯贵族建立,1262年成为波斯的附属国,后来又成为葡萄牙帝国的附庸。其同名首都、港口忽里模子在今波斯湾东口霍尔木兹海峡内的霍尔木兹岛,地处东西方交通要地,商业繁盛。马可·波罗(1293年)、郑和(1414年)等都曾到过该地。1515年到1622年期间,该地被葡萄牙占领。1622年,伊朗萨非王朝的沙阿阿拔斯一世在英国舰队的帮助下从葡萄牙手中夺回了此地。该地并入伊朗。“忽里模子”一名见于《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明史·外国列传》和《星槎胜览》中译作“忽鲁谟斯”,《瀛涯胜览》中译作“忽鲁谟厮”。.

忽里模子和西洋番国志 · 忽里模子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冯承钧

冯承钧(),字子衡,湖北汉口人。中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尤精于历史地理学。 冯承钧早年留学比利时,后入法国巴黎大学,1911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士学位。续入法兰西学院,师从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深造。历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承钧通晓法文、英文、德文、弗拉芒文、拉丁文、梵文、蒙古文,毕生从事中外交通史的研究,著译丰富,是中华民国早期重要的历史地理学家。著有《西域地名》、《中国南洋交通史》、《西域史地释名》等,校注作品有《瀛涯胜览校注》、《星槎胜览校注》,譯著有《馬可孛羅行記》、《多桑蒙古史》、《西突厥史料》等。.

冯承钧和西洋番国志 · 冯承钧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科泽科德

科泽科德(馬拉亞拉姆語:,),又称卡利卡特、卡利庫特(Calicut),在中国古籍称为古里,是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第三大城市(1991年之人口為801,190人),為昔日的马拉巴尔地区的一部分。 这座城市为中国明代的郑和与葡萄牙的瓦斯科·达·伽马两位东西方航海家共同的登陆地点及去世地点而著名。英文单词“印花布”(calico)的字源出于此城市的名称。.

科泽科德和西洋番国志 · 科泽科德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爪哇岛

哇岛的地图(18世纪初) 爪哇島(Jawa;爪哇字母:ꦗꦮ;巽他语:ᮏᮝ;Java),位於印度尼西亚,南临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則位于爪哇西北。 爪哇岛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4100萬(2015年),行政區人口1億4500萬,比日本全國人口多出約1700萬,而且還在上升中,密度則高達每平方公里1,121人,是世界前十密度最高的地方。.

爪哇岛和西洋番国志 · 爪哇岛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瀛涯胜览

《瀛涯胜览》明马欢著,成书于景泰二年(1451年)。马欢字宗道、汝钦,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回族人;明代通事(翻译官),通阿拉伯语,曾随郑和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宣德六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马欢将郑和下西洋时亲身经历的二十国的航路、海潮、地理、国王、政治、风土、人文、语言、文字、气候、物产、工艺、交易、货币和野生动植物等状况纪录下来,从永乐十四年(1416年)开始著书《瀛涯胜览》,经过35年修改和整理在景泰二年定稿。.

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 · 瀛涯胜览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马欢

欢,字宗道、汝钦,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是一名穆斯林,通晓阿拉伯语及波斯语。明朝通事(翻译官)、航海家,曾随郑和三次下西洋。为了纪念马欢,南沙群岛中有一岛名为马欢岛。.

西洋番国志和马欢 · 郑和下西洋和马欢 · 查看更多 »

费信

费信,字公晓,号玉峰松岩生,明吴郡昆山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生。其兄为太苍卫。年十四,代兄参军。年少好学,因家贫常借书阅读,又自学通阿拉伯文。永乐七年(1409年)二十二岁。永乐、宣德年间曾任翻译官随三宝太监郑和四次下西洋:.

西洋番国志和费信 · 费信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指中国明代早期1405年至1433年間的七場連續的大規模遠洋航海,跨越了東亞地區、印度次大陸、阿拉伯半島、及東非各地,被認爲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洋航海项目。从1405年(明永樂三年)到1433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的龐大船隊遠航,拜訪了三十餘個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這段時期是在迪亞士發現好望角的七十年前及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八十年前;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航航海项目。郑和船隊七次下西洋的總航程達到七萬多海里,長度相當於地球圓周的三倍有餘。 郑和船隊曾经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繞過馬六甲海峡進入安達曼海及孟加拉灣,再繞過整個南印度至阿拉伯海、波斯湾,從亞丁灣進入紅海,亦有航行至東非馬達加斯加北部更远的海域,到达沿海三十多個國家及島嶼,包括東南亞的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暹羅;印度的古裏、榜葛剌;阿拉伯半岛的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東非的木骨都束、莫桑比克贝拉港。郑和舰队的七次遠洋有六次是在明成祖永乐年间(1402年至1424年)開始,而最後的第七次远航是在明宣宗宣德元年(1425年至1435年)開始。前三次远航最远到达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而第四次最远航行至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最后,船队远航至阿拉伯半岛和东非肯尼亚。 《鄭和航海圖》是世界現存最早的航海圖。.

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 · 郑和下西洋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郑和下西洋考

《郑和下西洋考》是1934年冯承钧翻译的法国汉学家伯希和1933年所著法文《十五世纪初年中国人的伟大航海上旅行》改用的书名。 伯希和这篇论述《十五世纪初年中国人的伟大航海上旅行》是发表在《通报》1933年第30期,原文为“Les grands voyages maritimes chinois au début du 15ème siècle"。 这是伯希和的一篇重要的汉学论文,全文分四章:.

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考 · 郑和下西洋和郑和下西洋考 · 查看更多 »

舊港

舊港可以指:.

舊港和西洋番国志 · 舊港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蘇門答臘

蘇門答臘(Sumatera)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全島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

蘇門答臘和西洋番国志 · 蘇門答臘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柯枝

#重定向 科契.

柯枝和西洋番国志 · 柯枝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泰国

泰王國(ราชอาณาจักรไทย,Ratcha-anachak Thai,Kingdom of Thailand),通稱泰国(ประเทศไทย,Prathet Thai,Thailand),舊稱暹罗、暹邏(สยาม,Sayam,Siam),是东南亚的君主立宪制国家,首都及最大城市为曼谷。泰国国土东临老挝和柬埔寨,南接暹罗湾和马来西亚,西靠缅甸和安达曼海,东南亚国家联盟創始國之一。.

泰国和西洋番国志 · 泰国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满剌加

#重定向 马六甲.

满剌加和西洋番国志 · 满剌加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星槎胜览

《星槎胜览》又名《大西洋记》,明朝费信著。费信曾于 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十年(1412年)、 永乐十三年(1415年) 宣德五年(1430年),四次随郑和下西洋。 正统元年(1436年)费信--《星槎胜览》,纪录下西洋时所见所闻各国风土人情凡四十四国,集为二卷.

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 · 星槎胜览和郑和下西洋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之间的比较

西洋番国志有32个关系,而郑和下西洋有20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3,杰卡德指数为9.87% = 23 / (32 + 201)。

参考

本文介绍西洋番国志和郑和下西洋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