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荃灣新市鎮和荔枝角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荃灣新市鎮和荔枝角之间的区别

荃灣新市鎮 vs. 荔枝角

荃灣新市鎮(Tsuen Wan New Town)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亦是唯一一個位於都會區(香港市區)內及港九市區重建局管轄的新界新市鎮。新市鎮的範圍包括整個荃灣區及葵青區,包括荃灣、葵涌、青衣島、馬灣及陰澳。總發展面積約32.85公頃,是香港面積第二大的新市鎮,僅次於沙田新市鎮。根據香港政府的預計,在2012年,該新市鎮的人口已逾81.6萬左右,人口規模為眾新市鎮之首。 1961年,港府正式刊憲,發展香港首個新市鎮——荃灣新市鎮,標誌著港府正式開始大舉發展新界,揭開香港城市發展的新里程。2011年,荃灣新市鎮慶祝成立50週年金禧紀念,於9月16日在藍巴勒海峽舉行由圓玄學院贊助的「圓玄金禧煙火耀荃城」。 荃灣新市鎮是香港唯一橫跨兩個區分(荃灣區及葵青區)的新市鎮,這是由於初發展時葵青區尚未獨立出來;亦是現時唯一不設單車徑的香港新市鎮,但香港政府正在研究設立連接屯門和荃灣的單車徑。. 荔枝角(Lai Chi Kok)位處界限街以北,新九龍的一部分,行政上屬於深水埗區。.

之间荃灣新市鎮和荔枝角相似

荃灣新市鎮和荔枝角有(在联盟百科)17共同点: 呈祥道荃灣荃灣區荃灣綫荔景華荔邨青山公路青衣島青葵公路青沙公路西鐵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藍巴勒海峽葵青區葵青貨櫃碼頭葵涌港鐵

呈祥道

呈祥道是香港7號幹線的末段,位於九龍西部,連接葵涌道(屬5號幹線)、青葵公路(屬3號幹線)、貨櫃碼頭南路及龍翔道。全線為三線雙程分隔道路。本路全段車速限制均為每小時70公里。呈祥道與龍翔道相連,是貫通東、西九龍的大動脈,因此落成以來的使用率均很高,特別是由九龍東工廠區往返葵涌貨櫃碼頭的貨車。.

呈祥道和荃灣新市鎮 · 呈祥道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荃灣

荃灣(Tsuen Wan)位於香港新界西南,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

荃灣和荃灣新市鎮 · 荃灣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荃灣區

荃灣區(Tsuen Wan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區之一,位於香港新界西,與九龍半島相距約5公里,面積約6,070公頃。根據2016年中的統計,荃灣區人口約318,916人。 途經青嶼幹線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必須經過此區及葵青區。.

荃灣區和荃灣新市鎮 · 荃灣區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荃灣綫

荃灣綫(Tsuen Wan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路綫編碼為TWL,連接香港島中西區的中環站,與新界荃灣區的荃灣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荃灣綫於1982年5月17日全綫通車,為前香港地鐵網絡中第二條通車的路綫。荃灣綫以北端的總站設於荃灣站而命名。荃灣綫共有16個車站,包括8個轉車站(尖沙咀站/尖東站包括在內),在路綫圖中以紅色代表。.

荃灣新市鎮和荃灣綫 · 荃灣綫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荔景

荔景(Lai King),又稱荔景山(Lai King Hill)或荔枝嶺(Lai Chi Ling),位於香港新界下葵涌醉酒灣與荔灣交界的山坡上,名稱取自荔景邨,地區行政上屬於葵青區。「荔景」其實並不是正式地名,但由於港鐵荔景站位處此地,故香港市民逐漸習慣把這裏稱為「荔景」。按照政府官方分區,荔景範圍實為「下葵涌」的一部分。.

荃灣新市鎮和荔景 · 荔景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華荔邨

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荔枝角灣荔景山路282號,於2001年落成,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原址為商人邱德根擁有的著名遊樂場荔園及宋城。 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荔枝角灣荔景山路278號,在華荔邨旁邊。共有三座樓宇,在2001年落成。 華荔邨與荔欣苑位於荔枝角灣,街道標示位於荔景山路、九龍深水埗區與新界葵青區區界旁邊(以屬於華荔邨、介乎盈輝臺與華荔邨的緊急車輛通道作區界,以及九龍與新界間的界線),隔鄰屋苑盈暉臺已被劃入深水埗區,而地理環境卻非常接近荔枝角及美孚新邨,故此往往被誤認為區域行政上隸屬深水埗區,但實際上華荔邨與荔欣苑與九華徑、瑪嘉烈醫院同屬葵青區。.

荃灣新市鎮和華荔邨 · 荔枝角和華荔邨 · 查看更多 »

青山公路

青山公路(Castle Peak Road),1911年動工、1920年全線建成,是香港新界地區第二條落成的公路,全長近52公里,分為22段,至今仍然是全香港最長的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南起九龍西部的深水埗,繞經新界西各區(葵涌、荃灣、屯門、元朗),北至新界東的粉嶺為止。作為新界地區舊環迴公路的西線,曾與東線大埔公路組成來往新界全境的交通要道。.

荃灣新市鎮和青山公路 · 荔枝角和青山公路 · 查看更多 »

青衣島

青衣(Tsing Yi)是香港島嶼,位於葵涌以西,屬於香港十八區之中的葵青區,及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面積10.69平方公里,屬新界範圍,青衣原居民可根據香港法例第97章《新界條例》規定,遺產承繼權依循傳統習俗由男丁承繼。但香港規劃署定義為都會區,而香港房屋委員會則定義為擴展市區範圍。 青衣是香港第五大島嶼,人口約200,400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今日的青衣島,其實是由三個海島填海連結而成。這三個島分別是原來的青衣,以及位於今日青衣東北方的牙鷹洲(原華潤油庫,今為灝景灣及燕京書院)和青衣東南方的洲仔(華潤油庫現址)。 自1970年代起,經過多年來的新市鎮發展,青衣已經成為一個文娛設施、康體設施、大型購物商場、中小學校、大專院校等俱備的大型住宅區。青衣島建有香港多個重要基礎設施,包括多個油庫、船廠和船塢;1990年代初期,機場核心計劃展開後,島上還建有青嶼幹線、機場鐵路、汀九橋、昂船洲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等香港重要交通基建;而青衣島東南面更建有葵青九號貨櫃碼頭;使青衣成為了全港的石油儲存中心、重工業中心以及重要的交通樞紐,甚至成為了全球的航運交通樞紐。 新市鎮發展在島的東北方,屬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但由於荃灣和青衣兩地被藍巴勒海峽分隔開一段距離,而且港鐵東涌綫於青衣設站,青衣居民可以毋須途經荃灣及葵涌市區便能直接往返港九市區,青衣又擁有獨立的「市中心」,市中心內的社區設施齊備,例如青衣公園、青衣市政大廈(內有青衣街市、青衣公共圖書館)、青衣運動場和青衣游泳池和大型商場青衣城等,可以使青衣居民不用依賴荃灣也能在島上自給自足。 青衣島內長3.5公里的青衣自然徑,可俯瞰整個青衣、青馬大橋等景色,成為拍攝愛好者的必到之處。 值得一提的是,青衣島與荃灣和葵涌不同之處是沒有紅色小巴行駛的。.

荃灣新市鎮和青衣島 · 荔枝角和青衣島 · 查看更多 »

青葵公路

青葵公路(英文:Tsing Kwai Highway),是香港3號幹線的一部份,由葵涌高架道路及長青橋(即藍巴勒海峽橋)組成,連接長青隧道青衣東出入口以及荔枝角西九龍公路的快速公路,車速限制每小時80公里。青葵公路屬青馬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馬管制區條例》。 葵涌高架道路是一條離地面達20米的高架道路,繞經葵涌貨櫃碼頭,接駁長青橋及西九龍公路,全長3公里。此段道路為4線雙程分隔公路,是香港3條多達8線的高架道路之一(另外兩條分別位於東區走廊及吐露港公路)。長青橋長500米,為3線雙程分隔公路,由葵涌高架道路連接長青隧道。.

荃灣新市鎮和青葵公路 · 荔枝角和青葵公路 · 查看更多 »

青沙公路

青沙公路(Tsing Sha Highway,是位於香港一條連接青衣及沙田(經長沙灣)的快速公路,為8號幹線的一部份,由大圍隧道、沙田嶺隧道、尖山隧道、昂船洲大橋、南灣隧道及多組高架道路組成。在香港早期規劃中,幹道稱為16號幹線,屬青沙管制區範圍,管制區人員獲授權執行《青沙管制區條例》。 青沙公路分多個階段啟用,最先啟用的是2005年11月24日大圍段南行(大埔公路-沙田段至大埔公路-沙田嶺段),沙田大圍隧道至長沙灣路段於2008年3月21日早上7時正式啟用。長沙灣至青衣之間的一段則於2009年12月20日通車。 青沙公路西端為葵青區青衣長青公路;而東端則為沙田區大埔公路-沙田段與城門隧道公路的交界,並連接9號幹線,駕駛者可沿9號幹線前往沙田市中心、大埔和北區,因此青沙公路成為新界東另一主要幹道,並為貨櫃車司機提供另一條道路前往葵涌貨櫃碼頭,以紓緩獅子山隧道、大埔公路、城門隧道以及大老山隧道的交通壓力。但由於大埔公路-沙田段近沙田市中心為連接城門隧道公路及往大圍的交匯處,形成「樽頸」地帶,當局已提醒駕駛人士必須預早選定行車線,可是交匯處仍舊是交通擠塞黑點,繁忙時間車龍延伸至沙田馬場外。.

荃灣新市鎮和青沙公路 · 荔枝角和青沙公路 · 查看更多 »

西鐵綫

西鐵綫(West Rail Line,前稱九廣西鐵,KCR West Rail)是香港港鐵一條連接新界西及九龍西的通勤鐵路線;由九廣鐵路公司(簡稱九鐵公司)擁有,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香港鐵路有限公司(港鐵公司)營運,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並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西鐵綫的開通縮短新界西來往市區的乘車時間。乘坐西鐵綫由屯門站至紅磡站,全程只需37分鐘。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西鐵綫原本在九鐵路線圖以粉紅色表示。兩鐵合併後,港鐵改以桃紅色代表西鐵綫,以免與前屬地鐵的迪士尼綫顏色混淆。.

荃灣新市鎮和西鐵綫 · 荔枝角和西鐵綫 · 查看更多 »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簡稱香港特區政府或港府)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部門的總稱。在1997年7月1日前,英屬香港的行政機關稱為香港政府(Government of Hong Kong),而香港回歸後政府全名則改為上述名稱(「香港政府」一詞變成簡稱,英治時代政府就稱「港英政府」以作識別),並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沿用大部分原有制度。香港政府首長為行政長官,轄下有多名局長負責管理各政府部門。.

荃灣新市鎮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荔枝角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 查看更多 »

藍巴勒海峽

藍巴勒海峽(英文:Rambler Channel)又名青衣海峽、青衣門。是香港海峽之一,位於青衣及新界(包括荃灣及葵涌)之間,最寬位置達900公尺。海峽呈「L」字形,西北端為汀九,是龍鼓水道與馬灣海峽交接之處。南端則連接維多利亞港西北角。值得一提,鑑於香港市區下荃灣海岸線以新汀九橋以東為界線的維港範圍內不准游泳條款中,〔目前香港法例第313章附屬法例《船舶及港口管理規例》下,未經海事處處長批准,任何人均不得在維港游泳〕,當中包括藍巴勒海峽。 藍巴勒海峽隨著多次填海而收窄,其中包括了荃灣新市鎮填海、葵涌貨櫃碼頭興建工程填海、醉酒灣垃圾堆填區(葵涌公園)填海及青衣灣填海等,這亦使原本位於海峽之中的牙鷹洲、青洲及芒洲與青衣或新界連接。 2013年,藍巴勒海峽被旅遊網站選為十五個觀賞日落最佳地點之一。.

荃灣新市鎮和藍巴勒海峽 · 荔枝角和藍巴勒海峽 · 查看更多 »

葵青區

葵青區(Kwai Tsing District)是香港十八個行政區域之一,位於新界南部,是新界面積最小的一區,原本屬於荃灣區,於1985年4月1日從荃灣區中獨立,即現在的葵涌和青衣範圍。其區議會最初稱為葵涌及青衣區議會,於1985年4月1日改稱為葵青區議會,面積約21.82平方公里。據2016年中的統計,葵青區的人口有520,572人。香港經濟命脈之一的葵青貨櫃碼頭亦位於此區,進出香港國際機場和大嶼山時也必須經過此區及荃灣區,眾多工商大廈座落此區。.

荃灣新市鎮和葵青區 · 荔枝角和葵青區 · 查看更多 »

葵青貨櫃碼頭

葵青貨櫃碼頭(Kwai Tsing Container Terminals),早期稱為葵涌貨櫃港(Kwai Chung Container Port)、葵涌貨櫃碼頭(Kwai Chung Container Terminals),位於香港新界葵青區藍巴勒海峽兩岸(葵涌-青衣港池),是香港及珠三角的最主要的貨櫃物流處理中心,對華南極為重要,目前是全球第六大貨櫃港。於1992年至2004年為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口。香港社會曾就是否興建十號貨櫃碼頭引起討論,而綜合包括人力、交通和土地成本等多方因素,部份貨櫃碼頭公司也將業務搬往人工、交通和地租都相對便宜的中國大陆。葵青貨櫃碼頭先後於2005年和2007年由全球最繁忙的貨櫃碼頭中心跌至第二、三位。2013年,貨櫃碼頭工人曾發生工潮,以抗議李嘉誠旗下公司的待遇刻薄。.

荃灣新市鎮和葵青貨櫃碼頭 · 荔枝角和葵青貨櫃碼頭 · 查看更多 »

葵涌

葵涌(Kwai Chung)在香港新界西南,亦是荃灣新市鎮的一部份,位於規劃署定義的香港都會區範圍之內。在香港行政區劃中,曾經為荃灣區,葵涌後來與青衣島一同分拆,組成葵青區。葵涌可以再細分為--、--及--,住宅主要集中在上葵--及下葵--,較多大型的公共房屋及私人住宅,人口比較稠密,而工業區則主要集中在中葵--一帶。 葵涌一直是香港的工商業重鎮,有大量公司在此設立辦事處,同時亦有不少公共屋邨及居屋。其中葵涌貨櫃碼頭為全球吞吐量第六大的貨櫃碼頭。.

荃灣新市鎮和葵涌 · 荔枝角和葵涌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港鐵和荃灣新市鎮 · 港鐵和荔枝角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荃灣新市鎮和荔枝角之间的比较

荃灣新市鎮有322个关系,而荔枝角有85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7,杰卡德指数为4.18% = 17 / (322 + 85)。

参考

本文介绍荃灣新市鎮和荔枝角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