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

指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活动时期公元前14世纪)是赫梯国王(大致的统治时间:前1370年~前1330年或前1358年~前1323年;实际时间无法确定)。他是新王国的第一位重要的君主。 利用埃及法老埃赫那顿忙于宗教改革无力顾及亚洲事务的时机,苏庇路里乌玛一世成功地控制了地中海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广大土地,为赫梯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在其统治时期几乎攫取了埃及在叙利亚的全部属土,并积极怂恿那些臣服于埃及的亚洲小王公叛变造反。在西亚最强盛的国家米坦尼陷入内讧之时,他率领赫梯人进攻了这个国家,把她的霸权连同独立碾的粉碎。在这次军事打击之后,米坦尼实际成了赫梯的附庸国家,由苏庇路里乌玛一世的女婿沙梯瓦扎统治。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并且重建了赫梯的首都哈图沙。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的赫赫威名引起了守寡的埃及王后安赫塞娜蒙的注意,她写信给苏庇路里乌玛一世请求他派遣自己的一个儿子来与她结婚并统治埃及,因为她本人既无子嗣又不愿与一个平民结婚。一般认为安赫塞娜蒙是法老图坦卡蒙的配偶,她在丈夫死后正面临大臣伊特努特-阿伊的篡权威胁。苏庇路里乌玛一世认真地考虑了这个建议,并且派遣一位使者到埃及去;当使者证实了王后的诚意后,他就决定利用这个难以置信的机会来控制庞大的埃及帝国。然而,苏庇路里乌玛一世的儿子扎南扎王子在前往埃及的途中去世了,使这个计划成了泡影。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利用这个借口向埃及在迦南和北叙利亚的藩属发动进攻,夺取了许多领土。不幸地,来自埃及的俘虏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瘟疫,这种病似乎已在埃及流行一段时间了。瘟疫传播进了赫梯人的居住地区,给了这个新兴强国以沉重的打击;苏庇路里乌玛一世本人也在这场疫病流行中死亡了。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时代的记录,大概是在他的儿子穆尔西里二世在位时编辑的,是关于公元前14世纪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文献资料。在古埃及重要历史文献阿马尔奈文书中保存了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写给埃赫那顿的一封信件(EA 41)。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在信中表达了希望与法老共同维持两国良好关系的愿望。.

22 关系: 埃及叙利亚安赫塞娜蒙幼发拉底河亚洲伊特努特-阿伊地中海哈图沙图坦卡蒙图特哈里三世穆尔西里二世米坦尼西亚迦南阿尔努万二世阿马尔奈文书阿肯那顿赫梯赫梯君主列表沙提瓦扎法老扎南扎

埃及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通稱埃及,是東北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面積為1,001,450平方公里,人口已超過9,000萬。原存在於當地的古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二戰後,埃及于1953年由阿拉伯人建立共和国,地理上該國地跨二洲即亞洲和非洲,西奈半島位於西南亞(西亞),而該國大部分國土位於北非地區。伊斯蘭教為國教。埃及人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遜尼派,最大的宗教少数派为科普特正教。另外還有基督教其他教派和伊斯兰教什叶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和法語。 埃及經濟的多元化程度在中東地區名列前茅。各項重要產業如旅遊業、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有著幾乎同等的發展比重。埃及也被認為是一個中等強國,在地中海、中東和伊斯蘭信仰地區尤其有廣泛的影響力。.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埃及 · 查看更多 »

叙利亚

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al-Jumhūrīyah al-ʻArabīyah as-Sūrīyah),通称叙利亚(Sūriyā),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属于中东阿拉伯国家,首都大马士革。叙国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同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1944年1月1日宣布独立,1946年4月7日被联合国及世界各国认可为正式独立国家,现任总统為巴沙尔·阿萨德。.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叙利亚 · 查看更多 »

安赫塞娜蒙

安克姍海娜曼(Ankhesenamun,ˁnḫ-s-n-imn,意思是“她为了阿蒙而生存着”,约前1348年—前1324年之后),是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的王后。出生时的名字是安开孙巴阿吞(Ankhesenpaaten,,意思是“她为了阿顿而活着”),是法老阿肯那顿与娜芙蒂蒂六个子女中的第三个。 安克姗海娜曼可能出生在阿肯那顿统治的第4年,后来她嫁给了自己的異母弟弟图坦卡蒙,成为了王后。根据帝王谷KV62中的壁画可以推断,安克姗海娜曼与图坦卡蒙的感情很深。她与图坦卡蒙之间有两个女儿,但都不幸夭折了。她可能也是安开孙巴阿吞-塔斯荷瑞特的母亲,但仍有争议。 前1324年,图坦卡蒙死去,无嗣子。为了对抗强大的执政之臣阿伊(Ay),安克姗海娜曼曾向赫梯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Suppiluliuma I)请求派遣一位王子来到埃及,同自己结婚并担任法老。根据赫梯档案,她在书信中写道: 而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则回信给她: 一般上古埃及的女人都不会嫁给外国人,更何况是作为一国之母的安克姗海娜曼,她之所以要嫁给赫梯王子就因为不想嫁给“仆人”但书信上写到的“仆人”到底是谁?大致上考古学家们|认为是法老阿伊。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在认真考虑之后同意了这个请求,派遣扎南扎王子(Zannanza)前往埃及,但却神秘地死在赫梯与埃及的边境上,主谋者可能是想篡夺王位的埃及军队司令霍伦希布(Horemheb)。 根据1932年在开罗发现的一枚戒指上的名字分析,此后阿伊继承了法老之位,安克姗海娜曼成为了阿伊的王后。但不久之后就失去了记载。在修复的图坦卡蒙石碑上可以看出,霍伦希布王在几年后夺得石碑后,已将安克姍海娜曼的雕像完全挖去。 2010年2月,根据DNA检测,科学家推断在帝王谷号坟墓中的一具木乃伊可能是安克姗海娜曼的。.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安赫塞娜蒙 · 查看更多 »

幼发拉底河

幼发拉底河(Euphrates.,الفرات / al-Frat,Fırat)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被认为是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對中東地區尤其是伊拉克的歷史有深遠影響。 发源于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的山区,依赖雨雪补给;流经叙利亚和伊拉克;下游在库尔纳与底格里斯河合流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幼发拉底河 · 查看更多 »

亚洲

亞细亚洲(Ασία;Asia),简称亚洲,面积4457.9万平方公里,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約60.5%(2010年);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烏拉爾山脈、乌拉尔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烏拉爾山脈以東及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丹绒比亚(東經103度31分,北緯1度16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zh-hans:珠穆朗玛峰;zh-hant: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歐亞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山脈、烏拉河、裏海、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及愛琴海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亚洲 · 查看更多 »

伊特努特-阿伊

#重定向 阿伊.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伊特努特-阿伊 · 查看更多 »

地中海

地中海(英文:Mediterranean),被北面的歐洲大陸、南面的非洲大陸以及東面的亞洲大陸包圍著。东西长约400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公里,面積251.6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陸間海。地中海的平均深度是1500米,最深處为5267米。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羅陀海峽與大西洋相接,東部通过土耳其海峡(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19世紀時開通的蘇伊士運河,接通了地中海与紅海。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而其附属的大西洋却是年轻的海洋。地中海处在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是世界最强地震带之一。地中海地区有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风浪较小,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個大陸的交通要道。這樣的條件,使地中海從古代開始海上貿易就很繁盛,促进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臘文明、羅馬帝國等的发展。現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区之一。其沿岸的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乾燥,冬季温暖濕潤,被稱作地中海性氣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地中海 · 查看更多 »

哈图沙

哈图沙(赫梯楔形文字: ;Hattuşaş)是古代赫梯王国的首都,位于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东偏北约164千米乔鲁姆省松古尔卢地区的勃尕卡尔村,在克澤爾河弯道环绕的区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於1986年將哈圖沙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哈图沙 · 查看更多 »

图坦卡蒙

圖坦卡門(Tutankhamun,twt-ˤnḫ-ı͗mn,IPA: )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一位法老(在位時期大約是公元前1334年—前1325年或前1323年)。他原来的名字叫“图坦卡頓”,意思是“阿頓的形象”,后改为图坦卡蒙,意思是“阿蒙的形象”,這也说明了他的信仰从崇拜阿頓神转向崇拜阿蒙神。 父親阿肯那頓曾经进行过一次宗教改革,树立阿頓为主神,削减寺庙,减少崇拜的神,甚至逐漸走向一神教,以削弱傳統宗教祭司势力。图坦卡蒙即位3年后(前1331年),在多神教傳統宗教祭司的怂恿下,也可能是由实际掌握政权的人所左右进行复辟,重新树立阿蒙神,恢复寺庙,并把首都迁回底比斯。 图坦卡蒙为现代人熟知是因为他位在帝王谷的坟墓在三千年的时间内从未被盗,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人霍华德·卡特发现,挖掘出近五千件珍貴陪葬品,震驚了西方世界。由于有几个最早进入坟墓的人早死,被媒体大肆渲染成“法老的诅咒”,图坦卡蒙的名字在西方更为家喻户晓。有一說法,因陵墓長期密封,蘊藏了不少細菌,致使最初進入的人員感染疾病至死。 根據近期研究,圖坦卡門死時年僅18歲,他的陵墓尚未準備完善。由於事發突然,墓中的陪葬品有許多疑似自某位女性死者的陵墓中置入。其大臣玛雅也为图坦卡蒙的陵墓里添加了一个巫沙布提俑。 傳聞他曾經說過一句話:「我看見了昨天;我知道明天。.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图坦卡蒙 · 查看更多 »

图特哈里三世

图特哈里三世(Tudhaliya III),新王国的赫梯国王。在位短暂,文献残缺不全,死后由苏庇路里乌玛一世继位。.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图特哈里三世 · 查看更多 »

穆尔西里二世

尔西里二世(Mursili II),新王国的赫梯国王。在其父兄接连死于瘟疫后继承王位,在位时期发生日食,他曾对叙利亚用兵,使卡尔基米什和阿穆路重新归顺。他对西方的阿尔萨瓦进攻也以胜利告终。但是北方的卡斯卡人拒不降服,他几乎年年征讨,前后用兵达十次之多。阿济·哈亚萨地区也是同样棘手,经过几次战役才得以征服。他是著作丰富的编年史家,曾编纂一部叙述其父苏庇路里乌玛一世丰功伟绩的著作。他所写的编年史是关于赫梯人军事战略的宝贵资料。死后由穆瓦塔里二世继位。.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穆尔西里二世 · 查看更多 »

米坦尼

米坦尼王國極盛時期疆域(以深黃色標示),約西元前1400年 米坦尼(Mitanni)是美索不达米亚的古老國家,由胡里特人(Hurrians)在大約前1500年所建立,領土範圍在現在的美索不達米亞,於前14世紀國力達到頂峰,當時佔有目前的土耳其東南部、敘利亞北部與伊拉克北部,首都瓦舒戛尼(Washukanni)的位置則尚未確定。在亞述的國王亞述尼拉里五世時期,米坦尼被亞述人所攻陷,成為亞述王國的一部份。.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米坦尼 · 查看更多 »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西亚 · 查看更多 »

迦南

迦南(天主教譯為客納罕)(Canaan,כְּנַעַן,腓尼基语:,Χαναάν,کنعان)原意为“低”,指地中海東岸的沿海低地,是一个古代地区名称,大致相当于今日以色列、西岸和加沙,加上临近的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临海部分。.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迦南 · 查看更多 »

阿尔努万二世

阿尔努万二世(Arnuwanda II),新王国的赫梯国王。继承苏庇路里乌玛一世之位,在位不久死于瘟疫,由穆尔西里二世继位。.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阿尔努万二世 · 查看更多 »

阿马尔奈文书

阿马尔奈文书(Amarna letters),亦作阿马尔奈书信或阿马尔纳泥板,是一批刻在泥板上的书信,在上埃及地区阿马尔奈(古埃及第十八王朝首都阿克特阿顿)被发掘,绝大部分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统治者与驻守迦南、亚摩利地区官员的外交书信。 公元前1350年间1330年,著名的“叛逆法老”阿肯那顿开始了尊奉太阳神阿頓的一神教宗教社会改革,并在現在埃及中部建立新的首都-阿克特阿頓(阿頓的地平線)。这批书信正是在此被发现。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大部分由阿卡德楔形文字这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字写成,这在埃及学上很罕见。已经出土的文书有382块,其中24块被解读。挪威学者、亚述学专家Jørgen Alexander Knudtzon著有《Die El-Amarna-Tafeln in two volumes (1907 and 1915)》一书。.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阿马尔奈文书 · 查看更多 »

阿肯那顿

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阿肯那顿(Akhenaten,亦譯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 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儿子,其母亲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王后提伊。他的较可信的出生时间是在其父在位的第26年(前1379年至前1362年)。他不是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长子(长子是图特摩斯王子)。 阿蒙霍特普四世统治了17年(始自前1364年至前1347年之间,结束于前1351年至前1334年之间)。他在其在位时期推行的宗教改革活动是古埃及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也是长期以来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课题。.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阿肯那顿 · 查看更多 »

赫梯

西臺(Hittite,--)是一個位于安纳托利亚的亚洲古国。讲赫梯语的赫梯人和前20世紀迁来的讲印欧语系涅西特语的涅西特人共同创造了赫梯国家。前20世紀兴起于小亚细亚这一古老的文明地区。小亚细亚是古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赫梯人是一个习惯于--戰的民族,世代征战让赫梯人认识到没有强劲的军队是不行的。赫梯历代国王保持有一支人数多达30万的军队。他们的武器先进,使用短斧、利剑和弓箭。.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赫梯 · 查看更多 »

赫梯君主列表

这是一份西台统治者的列表。关于赫梯人的国家、历史、政治、文化,请参考主题条目:.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赫梯君主列表 · 查看更多 »

沙提瓦扎

沙提瓦扎(Shattiwaza)米坦尼的胡里特人国王,约公元前14世纪前后在位。图什拉塔之子,曾因为发生父亲被弑的宫廷斗争失败出逃,起先他计划于巴比伦避难,在被拒绝后,又流亡至赫梯。在赫梯他与赫梯国王苏庇路里乌玛一世之女结婚。后又在赫梯人的帮助下重返米坦尼王位。死后由沙图瓦拉承袭其位。.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沙提瓦扎 · 查看更多 »

法老

法老(希伯來语:פרעה,希腊语:Φαραώ,埃及文转写:pr ʿ3)是古埃及君主的尊称。是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在古王国时代仅指王宫,从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作为颂词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将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是国家政权的最高代表,掌握军、政、神权。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法老 · 查看更多 »

扎南扎

扎南扎(Zannanza)()即扎南扎王子,赫梯君主苏庇路里乌玛一世之子。埃及法老图坦卡蒙暴亡后,苏庇努里乌玛什一世应图坦卡蒙遗孀安开孙巴阿顿之请求而派遣他远赴埃及, 即企图通过联姻之形式达到赫梯控制埃及之目的。扎南扎在赴埃途中遭袭身亡,引发埃赫长期纷争。.

新!!: 苏庇路里乌玛一世和扎南扎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蘇庇路里烏瑪一世苏庇努里乌马什一世苏庇鲁里乌马什一世苏皮卢利乌玛斯一世苏皮卢利乌马斯一世苏皮利乌斯一世苏皮鲁流马一世苏皮鲁里乌玛斯一世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