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臺南市和赤崁樓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臺南市和赤崁樓之间的区别

臺南市 vs. 赤崁樓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赤崁樓(Chia-Kam-Lâu),又作赤嵌樓,位於臺灣臺南市的中西區。前身為1653年荷治時期興建之歐式建築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亦稱省城、攝政城),紅毛樓,在地人稱為番仔樓(Hoan-á-lâu),曾為全島統治中心,至清代已倾圮,僅留部分殘蹟。 今日所見的赤崁樓,大部分是漢人在荷蘭城堡之上,陸續興建的儒、道教廟祠,包括海神廟、文昌閣。1960年,又由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終成今日樣貌。因此,所稱赤崁樓,是歐式普羅民遮城殘蹟,以及海神廟、文昌閣的混合體。今列為國定古蹟。.

之间臺南市和赤崁樓相似

臺南市和赤崁樓有(在联盟百科)34共同点: 厦门市南紡購物中心台南公園台江內海大台南公車安平區安平古堡寧南門 (臺南市)中西區 (台灣)中西區 (臺灣)乾隆府城客運國定古蹟四方客運道教荷兰荷兰东印度公司颱風西拉雅族鯤鯓鹿耳門鄭經臺南市政府臺灣臺灣原住民臺灣府城臺灣日治時期臺江內海東寧 (臺灣古名)渔业...清朝漢人澎湖承天府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厦门市

廈門市(ipa(廈門話讀音),郵政式拼音:Amoy(來自漳州話讀音)),別稱鷺島,簡稱鷺或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五個計劃單列市之一;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五個開發開放類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之一(即「新特區」);廈門片區納入中國最早的四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為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2017年,廈門市市區建成區334.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1万人。 廈門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東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位於臺灣海峽西岸中部、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的中心,地處北緯24°23'~24°54'、東經117°53'~118°26',隔海與龍海市及中華民國的金門縣相望,陸地與南安市、安溪縣、長泰縣、龍海市接壤。全市通行閩南語廈門話。廈門島是廈門的主要島嶼,也是廈門經濟特區的發祥地,島上有廈門的商業和政治中心。廈門島和金門縣隔海對望,在兩岸敵對期間曾經炮火連綿。廣義上的廈門地區,廈門市境域由沿廈門灣的大陸地區(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和廈門島(思明、湖裡)、鼓浪嶼(思明)、大嶝島(翔安)等島嶼以及廈門灣組成。全市土地面積656.14平方英里,其中廈門本島土地面積54.48平方英里(含鼓浪嶼),海域面積約1,308.89平方英里。港區外島嶼星羅棋布,港區內群山四周環抱,港闊水深,終年不凍,是一個條件優越的海峽性天然良港。當年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到廈門時稱廈門為「花園城市」。 厦门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784.25亿元人民币,增长7.9%,居福建省第3位,高居中国大陆第49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7,282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254元人民币,均居福建省第1位。厦门的主要产业包括: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和信息技术,商贸服务业,会展旅游业,金融业,机械制造,航空维修和电子产品制造。厦门为全世界最大的LED芯片生产封装基地之一,并且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大型客车生产基地与全亚洲最大的航空维修基地之一。.

厦门市和臺南市 · 厦门市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南紡購物中心

南紡購物中心(),舊稱南紡夢時代購物中心(),是一座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的大型購物中心,由台南紡織與統一集團合資成立的南紡流通負責開發與經營,商場面積達18萬平方公尺,是台南市當前最大的購物商場,也是南臺灣第三大的購物中心,僅次高雄市的夢時代購物中心及義大世界購物廣場。於2014年12月30日試營運,並於2015年2月11日正式開幕。其周邊有永康、國賓影城、平實公園、東台南副都心(興建中)等商圈。.

南紡購物中心和臺南市 · 南紡購物中心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台南公園

臺南公園位於臺灣臺南市北區,於日治時期的大正六年(1917年)開園,為該市最古老、及最大的公園。佔地4萬餘坪(15甲),當時身兼熱帶實驗林。二次大戰後一度改稱中山公園,民國90年(2001年)恢復舊名臺南公園。.

台南公園和臺南市 · 台南公園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台江內海

#重定向 臺江內海.

台江內海和臺南市 · 台江內海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大台南公車

大台南公車(Tainan City Bus)係臺南市市區汽車客運之品牌形象名稱。臺南市市區汽車客運係指以臺南市政府交通局公共運輸處作為主管機關的公共汽車服務,主要由「幹支線公車」與「市區公車」兩大部分組成。 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臺南市(省轄市)轄區合併改制為臺南市(直轄市)後,交通部公路總局嘉義區監理所將路線比例於臺南市轄域內超過50%的公路汽車客運路線移交臺南市政府監理;這些原公路汽車客運路線於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間逐步整併為6條幹線公車路線及74條支線公車路線,並以綠、藍、棕、橘、黃、紅六色分別作為六個幹線公車系統的識別顏色,由興南客運、新營客運兩家民營汽車客運公司經營。 大台南公車「市區公車」系統,係指以原臺南市(省轄市)所轄的六個市轄區(中西區、東區、南區、北區、安平區、安南區)和永康區、仁德區及高雄市茄萣區等人口密集區為服務範圍的公共汽車服務,由府城客運及四方客運經營,大部分路線係承襲合併前即已存在的臺南市(省轄市)市區汽車客運路線。 目前大台南公車的營運路線數為116條路線:幹線公車6條,支線公車75條,市區公車19條,觀光公車3條,雙層巴士2條,高鐵快捷公車2條,彈性接駁公車9條。.

大台南公車和臺南市 · 大台南公車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安平區

安平區是臺灣臺南市三十七個行政區之一,北以鹽水溪和安南區為界,東以民權路、中華西路與中西區相鄰,南則隔運河與南區毗鄰,西為臺灣海峽。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原省轄臺南市政府)即座落此處,區內北端為老安平聚落,為漢人最早開發地之一,在荷蘭時期時這裡建有大員市鎮,是臺灣最古老的市鎮,而「臺灣」之名也起源於「大員」(荷語:Tayouan),因此此區可說是臺灣歷史的起源地。.

安平區和臺南市 · 安平區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安平古堡

安平古堡,又稱奧倫治城(Orange)、熱蘭遮城(Zeelandia)、王城(Ông-siâⁿ)《臺灣通史》,卷16,城池志:「永曆十五年,延平郡王克台灣,就荷蘭城以居,改建內府,台人謂之王城。」、安平城、臺灣城,是一座曾經存在於臺灣臺南市的堡壘。最初建於1624年,是臺灣最早的要塞建築。自建城以來,曾是荷蘭人統治臺灣的中樞,也曾是鄭氏王朝統治者的住處。 安平古堡有兩處遺跡:「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及「熱蘭遮城城垣暨城內建築遺構」。兩處遺跡都被列為國定古蹟,而瞭望臺則是於1970年代由日治時期燈塔改建而成,列為文化資產。 古堡建築屋舍純用紅色磚瓦,於黃昏時與落日互相煇映之景「安平夕照」。在1953年,獲臺灣省政府選為臺灣八景之一。《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勝蹟篇,第九頁.

安平古堡和臺南市 · 安平古堡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寧南門 (臺南市)

臺灣府城大南門,又稱寧南門,建於1725年,是清朝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位於今臺灣臺南市中西區,為中華民國直轄市定古蹟(原三級古蹟)。台南府城原有5座甕城,寧南門是台灣唯一一座僅存的,大北門、小北門、小東門及小南門都已經消失。 大南門位於孔廟正南方,城池南垣正中,出城向南行有五妃廟位於魁斗山,現位於南門路旁公園內。二次大戰後大南門城樓仍在,但中脊於1963年7月18日大雨後塌下。又赤崁樓贔屭碑原安放於大南門月城內(最初在福康安生祠內,1928年時遷到大南門內),因石碑連底座高約一丈三尺,臺南市政府為了將碑改安放於赤崁樓內便將城拆出一缺口以將石碑運出。大南門設有月城,1977年依原樣重建。內門上有寧南門三字、外門上有大南門三字。門後緊臨建興國中,學校每年皆讓畢業生畢業典禮結束後從城門走出,代表畢業生畢業後邁向另一階段。.

寧南門 (臺南市)和臺南市 · 寧南門 (臺南市)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台灣)

中西區是臺灣臺南市轄下37區之一,二次大戰後分設為臺南市「中區」及「西區」,兩區原以西門路為界,2004年1月1日起因為行政精簡需要將其合併,合稱為「中西區」。中西區一帶為漢人在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自明鄭時期以來曾作為全臺政治中心近200年,至今仍為臺南市中心,以古蹟眾多、人文歷史豐富、及新舊混雜的景觀為顯著特色。.

中西區 (台灣)和臺南市 · 中西區 (台灣)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臺灣)

#重定向 中西區 (台灣).

中西區 (臺灣)和臺南市 · 中西區 (臺灣)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乾隆和臺南市 · 乾隆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府城客運

府城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nan Bus),簡稱:府城客運,經營臺南市市區公車。.

府城客運和臺南市 · 府城客運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國定古蹟

國定古蹟是指由中華民國政府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審查指定並辦理公告的人類為生活需要所營建之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屬「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文化資產古蹟型。文化資產(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類)中央主管機關為文化部(2005年10月31日以前為內政部)。 按《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規定,在1997年6月30日以前公告之第一級古蹟視為國定古蹟;省轄第二級古蹟視為省定古蹟。由於精省作業之需要,視為省定古蹟之省轄第二級古蹟及自1997年7月1日起公告之省定古蹟,自1999年7月1日起視為國定古蹟。 此外,2005年2月5日修正之《文化資產保存法》也規定,该法修正前公告之古蹟,其屬傳統聚落、古市街、遺址及其他歷史文化遺蹟者,由主管機關自该法施行之日(即2005年11月1日)起六個月內依该法規定,完成重新指定、登錄及公告程序。2006年5月1日,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鳳鼻頭(中坑門)遺址等六處國定古蹟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同年6月26日,該會公告廢止圓山遺址等6處國定古蹟。 根據上述規定研判,目前共有國定古蹟93處。.

國定古蹟和臺南市 · 國定古蹟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四方客運

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英語:SF E-bus),簡稱:四方電巴或四方巴士,為唐榮車輛科技轉投資的一家主要以低底盤電動巴士營運台中市市區公車及大台南公車的大眾運輸業者。 四方電巴首條營運路線為2016年3月23日開始營運的臺南市公車77路,同年4月30日開始營運臺中市公車354路,9月營運東海大學校園公車,2017年6月20日,接下原全航客運營運的臺中市公車352路,同年8月31日開始營運臺中市公車355路。並預計營運桃園火車站至桃園市政府的免費接駁公車。.

四方客運和臺南市 · 四方客運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臺南市和道教 · 赤崁樓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荷兰

荷蘭(Nederland,),直譯尼德蘭,是主權國家荷蘭王國()下的主要構成國,与美洲加勒比地区的阿鲁巴、库拉索和荷屬圣马丁等四個主體,共同组成這個主權國家。 荷兰的領土可分為歐洲區與加勒比區兩個部份。歐洲區領土位于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並與英國為鄰。加勒比海區,位於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包括博奈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三個小島。荷蘭最大的三個城市分別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與海牙。阿姆斯特丹是宪法确定的正式首都,然而,政府、國王的王宫和大多数使馆都位于海牙。此外,国际法庭也设在海牙。鹿特丹港,位於鹿特丹,為全世界進出量第八的大型港口。 「尼德蘭」的字面意義,為低地國家,這個名稱來自於它國內平坦而低濕的地形。其國土中,只有約50%的土地高於海拔1公尺。其國土中,低於海平面的土地,絕大多數是人造的。從16世紀開始,荷蘭人,利用風車及堤防排乾積水,逐步由海中及湖中製造出圩田。現今荷蘭國土總面積中,有17%是人造的。荷蘭是一個人口非常稠密的國家,其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06人,若不計入水域面積則是每平方公里497人。在全世界上,也只有孟加拉、台灣、韓國的總人口數與人口密度,同時高於尼德蘭。儘管如此,尼德蘭是世界第二大的糧食與農產品出口國,僅次於美國http://www.government.nl/news/2014/01/17/agricultural-exports-reach-record-levels.htmlhttp://www.hollandtrade.com/sector-information/agriculture-and-food/?bstnum.

臺南市和荷兰 · 荷兰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荷兰东印度公司

荷蘭東印度公司,正式名稱為聯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簡稱VOC),是荷蘭歷史上為向亞洲發展而成立的特許公司,成立於1602年3月20日,1798年解散,是世界第一家跨國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指公開而非特權股份)。 其標幟以V串連O和C(上方的A為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縮寫,代表該船隻或設備是阿姆斯特丹所派出,若為米德爾堡市派出者則加註M字,依此類推。)。在其成立將近200年間,總共向海外派出1,772艘船,約有100萬人次的歐洲人搭乘4789航次的船班從荷蘭前往亞洲地區。平均每個海外據點有25,000名員工、12,000名船員。.

臺南市和荷兰东印度公司 ·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颱風

颱風(Typhoon,香港天文台縮寫T.;台風/たいふう/taifū;태풍)是赤道以北,國際換日線以西,亞太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在氣象學上,按世界氣象組織定義,熱帶氣旋中心持續風速達到12級(即64節或以上、32.7m/s或以上,又或者118km/hr或以上)稱為颶風(Hurricane)或其他在地近義字。西北太平洋地區採用之近義字乃颱風。世界氣象組織及日本氣象廳均以此為熱帶氣旋的最高級別,但部份氣象部門會按需要而設立更高級別,如中國中央氣象台及香港天文台之強颱風、超強颱風,中華民國中央氣象局之強烈颱風,以及美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 廣義上,「颱風」這個詞並非一種熱帶氣旋強度。在臺灣、日本等地,將中心持續風速每秒17.2米或以上的熱帶氣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定義中的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和颱風)均稱颱風。在非正式場合,「颱風」甚至直接泛指熱帶氣旋本身。當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達到熱帶風暴的強度,區域專責氣象中心(RSMC)日本氣象廳會對其編號及命名,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的14個國家和地區提供。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8月,其次是7月和9月。.

臺南市和颱風 · 赤崁樓和颱風 · 查看更多 »

西拉雅族

西拉雅族(Siraya),又譯作希萊耶族,為台灣原住民族,主要分佈在嘉南平原。台灣文字歷史上被外來者以「福爾摩沙人」(Formosan) 稱呼,部分係專指其所接觸之西拉雅族人等。 19世紀因漢人爭地壓力,部份西拉雅人逐漸東遷,移住臺東、花蓮一帶,幾乎漢化,失去傳統風俗及語言,因此以平埔族群分類之。如今尚未受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所承認,近年發起正名運動,要求官方承認其原住民身分,臺南縣政府在2005年率先認定西拉雅族為「縣定原住民族」,2010年縣市合併後,臺南市政府繼承其為「臺南市定原住民族」)。2013年,花蓮縣富里鄉公所亦跟進承認。 西拉雅族由於自身的阿立祖信仰,又有「拜壺民族」的稱呼,但有一說指出西拉雅族並非祀奉壺,而是崇拜壺中象徵祖靈神力的水。.

臺南市和西拉雅族 · 西拉雅族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鯤鯓

鯓(Khun-sin),原作昆身,指圍繞著潟湖、內海仔外的沙洲,即濱外沙洲。也可略稱為沙汕地形,或簡稱汕。 在台灣,由於西南沿海擁有豐富的沙洲與潟湖地形,自古以來在當地(尤其台南市海濱)便出現許多以「鯤鯓」為名的地名。 在字義上,鯤為鯨魚,鯓為鯨魚隆起的背部,鯤鯓乃是比喻沙洲在海上遠觀有如鯨魚背部的意思。台灣因外型及面積廣大,亦有鯤島之稱。 《莊子·逍遙遊》描述鯤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大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臺南市和鯤鯓 · 赤崁樓和鯤鯓 · 查看更多 »

鹿耳門

鹿耳門(Lo̍k-ní-mn̂g)是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南區的一個地名,最初用來指臺江內海與外海連通的水道及其周圍地區。鹿耳門水道南北兩邊為濱外沙洲,分別是南線(南汕)與北線(北汕),而在姚瑩《東槎紀略》〈籌建鹿耳門砲臺〉一文中提到南線又名北線尾,北線又名海翁隙。1643年於《熱蘭遮城日記》上出現的「Lacquymoye」一詞可視為「鹿耳門」一名在荷蘭文獻上的首次出現。另外在清初文獻上記載鹿耳門之名是因「形如鹿耳,分列兩旁,中有港門,鎮鎖水口」而來。而自1960年代左右開始安南區的顯宮與土城地區便開始爭論鹿耳門港的位置與清代鹿耳門媽祖廟的正統相關性。.

臺南市和鹿耳門 · 赤崁樓和鹿耳門 · 查看更多 »

鄭經

鄭經(tl;),福建泉州府南安人,明鄭王朝君主,一名錦,字賢之、元之,號式天,暱稱「錦舍」,鄭成功之嫡長子,與叔鄭襲爭位勝利後,在無大明皇帝的冊封之下,自行襲封了父王之延平王爵位,並封仁德將軍。於1663年至1681年在位,在位十九年,諡號文王。在英國商館的債務紀錄中,以本藩(Ponpoan;Pún-phoan)與臺灣國王(King of Tywan)稱呼鄭經。 鄭經對台灣的發展貢獻不小,在其在位掌政期間,在政治方面重用輔弼大臣陳永華,賜官諮議參軍與東寧總制以行宰相之職統領六官,將漢官制引入台灣;在教育方面,建文廟,除祭祀至聖孔子外,更是太學,將漢人之四書五經以及科舉制度攜入台灣,台灣也自此納入漢文化的範圍內。.

臺南市和鄭經 · 赤崁樓和鄭經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是中華民國臺南市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 現今的臺南市政府為直轄市之行政機關,而此直轄市於2010年12月25日由臺南縣與臺南市兩個縣市合併改制而來。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

臺南市和臺南市政府 · 臺南市政府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臺南市和臺灣 · 臺灣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臺灣原住民

#重定向 臺灣原住民族.

臺南市和臺灣原住民 · 臺灣原住民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臺灣府城

臺灣府城是臺灣歷史上清朝臺灣府的府城,1887年後因行政區改制而改稱臺南府城,又因為臺灣縣衙與後來的安平縣衙位於此城內,亦可視為1887年前的臺灣縣城與之後的安平縣城。該城始建於雍正年間1723年,初建木柵城,後改以三合土為材,共有城門十四座。臺灣割日後,城池逐漸傾毀,臺灣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期間有部分城牆拆毀後於原址闢建新式道路,到1917年左右已大致遭到拆除,歷時約194年,但仍有部分殘存至今。 臺灣府城的範疇主要為現今臺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以東的範圍以及附近的東、南、北區的小部分,而西門路以西至安平區舊聚落(一鯤鯓)之間則是昔日的臺江內海。.

臺南市和臺灣府城 · 臺灣府城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臺灣日治時期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

臺南市和臺灣日治時期 · 臺灣日治時期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臺江內海

臺江內海為17世紀臺灣南部的一座大潟湖,簡稱--,「內海」(lāi-hái)則為台語「潟湖」之意。此湖位於台南海岸邊,是為台南市外海沙洲與海岸線中間所圍繞而成,長度約為數十公里。而內海中最大島嶼為大員。.

臺南市和臺江內海 · 臺江內海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東寧 (臺灣古名)

東寧(Tong-lêng)是17世紀鄭氏以南明延平王的身份於台灣南部的藩王政權稱號。對於「東寧」一詞的地位,當代學者之間有著相左的見解,有人稱之為鄭氏的「國號」,也有人稱之為台灣在鄭氏統治下的「總地號」;而這在處於統獨之爭強烈的現代台灣,更被認為是一個意識形態以及國家認同的思想指標。東寧此一名稱,在鄭氏降清滅亡後仍持續被使用至今,成為台灣社會的一道歷史痕跡。 對於東寧一名的使用始末記載不一,多數史料顯示此一名稱是在鄭經繼位後才開始使用;然而,亦存在部份史料記載,此一名稱為鄭成功於永曆帝被殺之後所改。在部份史料中,以東寧國或東寧省等寫法來稱呼當時的台灣;此外,鄭經又在與清廷的談判書信中留下了「遠絕大海,建國東寧。於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等擁有多種解釋的語句,而這些正是導致這個名稱及具爭議的理由。除鄭氏曾以東寧自稱,敵對的滿清與往來密切的日本江戶幕府也都曾如此稱呼鄭氏;其中,日本古文書中曾尊稱鄭經為「東寧國王」,而清方則稱之為「偽號」《澎湖台灣紀略》:「海逆鄭成功之敗遁於京口也,乘大霧,襲殺紅夷守者,而據其地。築城以守,偽號東寧國。」,並在官方史書中記錄鄭經將東都改稱東寧省。.

東寧 (臺灣古名)和臺南市 · 東寧 (臺灣古名)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渔业

漁業是指採捕或養殖水生動物、植物的生產事業和行業。漁業狹義上指捕撈漁業(又稱捕魚業),可細分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此外,漁業還有一種叫養殖漁業(或稱水產養殖)的產業。漁業屬於第一產業,除了魚肉以外,魚油等也是漁業相關工業的重要產品。.

渔业和臺南市 · 渔业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清朝和臺南市 · 清朝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漢人

#重定向 汉族.

漢人和臺南市 · 漢人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澎湖

#重定向 澎湖縣.

澎湖和臺南市 · 澎湖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承天府

承天府,可以指.

承天府和臺南市 · 承天府和赤崁樓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臺南市和赤崁樓之间的比较

臺南市有719个关系,而赤崁樓有88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4,杰卡德指数为4.21% = 34 / (719 + 88)。

参考

本文介绍臺南市和赤崁樓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