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德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德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之间的区别

德国 vs. 约翰·昆西·亚当斯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美国政治家,美国第六任总统(1825年-1829年),他还担任过外交官,参议员和众议院议员。他是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及第一夫人爱比盖尔·亚当斯的长子。 從小隨著當時前往法國處理外交事務的父親约翰·亚当斯,並在國外一待待了七年。其間在巴黎外郊帕舍學院(the Passy Academy)接受正式教育,十三歲就進入荷蘭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學習古典語文,1781年由於熟練的法語而被選為美國外交官佛蘭西斯·德奈的秘書,前往俄國希望說服當時的女皇凱瑟琳二世承認美國的獨立但未果,在1783年隨父和班傑明·富蘭克林前往法國和英國簽訂巴黎條約,結束美國獨立戰爭。 在進入政治領域之前,他曾擔任過老師、律師,由於時常在報紙上發表意見支持喬治·華盛頓的政策而受後者注意,於1794年被其任命為駐荷公使,主要任務為監督對荷借款的的還清與關注法國大革命中美國僑民的安全。後調任出使葡萄牙,隨即又改調到德國。 1803年代表麻州成為參議員,因多次支持傑佛遜政府的政策(如路易斯安那購地)而被迫辭職,1809年詹姆斯·麥迪遜接任總統,任命其為駐俄大使,其間與俄皇亞歷山大一世交好,並為美爭取了在波羅的海的沿岸經商權,且透過俄施壓使被丹麥扣押的美船得以釋放,在1812年的英美戰爭結束後與英簽署合約,歸還彼此佔領的土地。 在詹姆斯·门罗時期擔任美國国务卿,並发展“门罗主义”,包括和英訂約確保美在加拿大的東岸有捕魚權、1819年與西班牙簽約取得佛羅里達並確保對俄勒岡的主權。 1824年美國總統選舉,他並無贏得普選票和選舉人票,但經國會眾議院投票後當選,成為美國唯一一位由國會眾議院選出的总统,他也成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继其父亲之后成为总统的总统,1825年提出要建設鐵路和運河串聯的運輸動線、建設更多公立大學,並成立一座天文台以研究外太空。 1828年提出要對進口製造品收取高額關稅,然而由於進口原料是否收稅的問題而造成人民反感,並導致其在1828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失敗。 約翰·昆西·亞當斯在競選總統連任失敗之後,於1830年代表麻州當選國會眾議員,是唯一一位当选美国众议员的卸任总统。1841年,他與年輕律師包德溫(Roger Sherman Baldwin)在Amistad運奴船叛亂案審判時,在大法官面前重新闡述美國開國先賢人道主義,民主精神,他一一拍著殿堂中美國立國時歷任「祖靈們」雕像後,因此約翰昆西亞當斯所提起美國立國的價值被重新呼喊出來,最後大法官宣判運奴船「La Amistad」黑人們勝訴。為廢除奴隸制踏出第一步。.

之间德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相似

德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有(在联盟百科)4共同点: 丹麦美国波罗的海法国大革命

丹麦

丹麦(Danmark),全称丹麦王国(Kongeriget Danmark),是北欧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首都在哥本哈根,擁有两個自治領地:法羅群島和格陵蘭。由于丹麦和挪威、瑞典有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麥是歐洲聯盟成員國,經濟高度發達,同時是個典型的福利国家,貧富差距極小,为世界高度发达国家。丹麥也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創始會員國之一。 丹麦政体为君主立宪制下的议会民主制,現任君主是玛格丽特二世女王,中央政府拥有相当大的权力,并负责属地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的部分事务。.

丹麦和德国 · 丹麦和约翰·昆西·亚当斯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德国和美国 · 约翰·昆西·亚当斯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羅的海的沿岸地區是波羅的地區。 波罗的海由厄勒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注入卡特加特海峡,而后者则通过斯卡格拉克海峡注入北海,最后进入大西洋;此外它还通过白海运河同白海相连,通过基尔运河同北海相连。 波罗的海在北端与波的尼亚湾相邻,在东北端与芬兰湾相邻,在东端与里加湾相邻。这些海湾同样可以被看作是波罗的海的一部分。.

德国和波罗的海 · 波罗的海和约翰·昆西·亚当斯 · 查看更多 »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Révolution française, 1789年-1799年)是法國的一段社會激進與政治動盪的時期,對於法國歷史以及全歐洲都留下深刻廣泛影響。法国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众多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與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左翼政治團體、平民和鄉村農民的冲击,传统君主制的階層觀念、貴族以及天主教會統治制度被自由、平等、博愛等新原則推翻。整個歐洲的皇室因而心生恐懼,因此在1814年發起反法討伐,並成功恢復君主制,但很多重大改革已成永久。革命導致各界對立,特別是共和派和保皇派在往後長達二百年的政治對立。 面對財政危機,越來越多的法國平民被國王路易十六強加稅賦,以及教士貴族之輩的壓榨激怒。這種不滿與蓬勃發展的啟蒙思想所結合,助長激進的情緒,終於使得法國大革命在1789年5月的三級會議中爆發。革命的第一年,第三等级的民眾在6月发表网球場宣言,7月14日發生攻佔巴士底監狱事件,於8月進行的凡尔赛妇女运动迫使法国王室在10月从凡尔赛返回巴黎。接下來的幾年則由不同的立法會議及跟右翼的君主制擁護者鬥爭主導。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斷頭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在法国革命中成為主导,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这次战役為過去一个世纪以来法国首次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土地。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覆亡以後,热月党人建立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至1799年拿破仑執政後結束。 法国革命中拉开现代社会的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各国之间大规模战争都成為革命的标志。作为近代伟大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随后导致拿破崙戰爭、两次君主制复辟以及两次法国革命。从法国大革命开始(1789年)直至1870年,法国在先后兩次共和国政府、君主立宪制及帝国政權下交替管治。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欧洲的需要,其作用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權,更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需要同时改變所有既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和等西方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受到激进主义思潮影响。.

德国和法国大革命 · 法国大革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德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之间的比较

德国有815个关系,而约翰·昆西·亚当斯有4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4,杰卡德指数为0.46% = 4 / (815 + 49)。

参考

本文介绍德国和约翰·昆西·亚当斯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