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碼頭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碼頭之间的区别

紅磡灣中心 vs. 紅磡碼頭

紅磡灣中心(英文:Hung Hom Bay Centre)是香港的一個私人屋苑,位於九龍紅磡黃埔花園翠楊苑(第三期)之西北面毗鄰,共有二期11座大廈,814個住宅單位,以及約7.4萬平方呎的商舖與寫字樓,並設有地庫停車場,於1979年落成入伙,由和記黃埔發展,兼任管理公司,由伍振民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紅磡灣中心項目憑其優秀建築設計而榮獲1980年香港建築師學會優異獎。 它鄰近的道路有必嘉街、紅磡灣街、福至街等 。 由於紅磡灣中心落成時尚未有黃埔花園,加上兩者都是由同一公司發展,故紅磡灣中心常被視為黃埔花園「真正」的第一期或其一部份。. (英文:Hung Hom Ferry Pier)全稱紅磡渡輪碼頭,是香港九龍城區紅磡灣的一組渡輪碼頭,在黃埔花園百合苑(第九期)以南。.

之间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碼頭相似

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碼頭有(在联盟百科)10共同点: 紅磡灣紅磡站香港香港小巴香港巴士觀塘綫黃埔站 (香港)黃埔花園英语港鐵

紅磡灣

紅磡灣(Hung Hom Bay)是香港昔日的一個海灣,位於九龍紅磡南部,連接維多利亞港,毗鄰黃埔,行政上分別屬於九龍城區及油尖旺區。在填海工程進行之前,紅磡灣的範圍西至漆咸道南及暢運道,北至加士居道,東至溫思勞街及必嘉街一帶。多次作出填海。1991至1994年政府繼續發展紅磡灣另一端填海計劃,把昔日紅磡灣那剩餘凹入的灣角都填平,紅磡灣至此消失。現時所指的紅磡灣包括香港理工大學、港鐵紅磡站至紅磡南道及船景街之間的土地,包括香港體育館、置富都會、海灣軒、維港·星岸、海濱南岸及半島豪庭等建築,南陲土地正發展中。交通方面,紅磡碼頭於1991年搬到紅磡灣東邊的現址,而於1999年落成的紅磡繞道亦是位於紅磡灣。.

紅磡灣和紅磡灣中心 · 紅磡灣和紅磡碼頭 · 查看更多 »

紅磡站

紅磡站(Hung Hom Station),兩鐵合併前稱紅磡車站,更早前被稱為九龍車站(Kowloon Station),是港鐵東鐵綫及西鐵綫的終點站,同時亦是香港來往中國大陸的城際客運鐵路終點站。此站雖然以紅磡為名,實際上是座落於香港九龍紅磡灣,所以與傳統上的紅磡有所距離,本站在十八區區域劃分上隸屬油尖旺區。 城際客運鐵路稱之為「九龍站」,東鐵綫及西鐵綫稱之為「紅磡站」,沙田至中環綫通車以後,現有用於東鐵綫和西鐵綫的月台將會完全用於直通車服務(即直通車服務由原本兩個月台增至六個月台),而位於原紅磡貨場位置(現有C出入口車站大堂下方)的新車站部分(新「紅磡站」)將供本地客運服務使用,較原有用地向東移。.

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站 · 紅磡碼頭和紅磡站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紅磡灣中心和香港 · 紅磡碼頭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小巴

#重定向 香港小型巴士.

紅磡灣中心和香港小巴 · 紅磡碼頭和香港小巴 · 查看更多 »

香港巴士

巴士是香港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之一,也是香港每日載客量最多的公共交通系統,每日載客接近650萬人次。  .

紅磡灣中心和香港巴士 · 紅磡碼頭和香港巴士 · 查看更多 »

觀塘綫

觀塘綫(Kwun Tong Line)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九龍九龍城區的黃埔站,與新界西貢區的調景嶺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這條路綫於1979年通車,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條通車的路綫,由於當時東端的總站設於觀塘區的觀塘站,因而得名。.

紅磡灣中心和觀塘綫 · 紅磡碼頭和觀塘綫 · 查看更多 »

黃埔站 (香港)

黃埔站(Whampoa Station)是港鐵觀塘綫一個鐵路站,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工業區 ,2008年3月12日,地鐵公司,主要服務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一帶,較位於紅磡灣的紅磡站更接近紅磡,於2016年10月23日起取代油麻地站舊終點站,並成為觀塘綫的下行終點站。車站所在的位置,鄰近紅磡昔日的一座大型船塢「黃埔船塢」,該船塢先後於1970及80年代經城都地產及長江實業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車站遂命名為黃埔站。.

紅磡灣中心和黃埔站 (香港) · 紅磡碼頭和黃埔站 (香港) · 查看更多 »

黃埔花園

黃埔花園(Whampoa Garden)是香港一個大型私人屋苑,由和黃地產發展,位於九龍西九龍城區紅磡,於1985年至1991年間落成,被視為香港十大藍籌私人屋苑之一,同樣也是和黃在西九龍區旗艦屋苑之一,一共88座,吸引不少中產階級人士居住,亦有不少日本及韓國駐港工作的家庭租住。黃埔新天地則為黃埔花園的附設購物區,由多個主題商場所組成。.

紅磡灣中心和黃埔花園 · 紅磡碼頭和黃埔花園 · 查看更多 »

英语

英语(English,)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诞生于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如今具有全球通用语的地位。“英语”一词源于迁居英格兰的日耳曼部落盎格鲁(Angles),而“盎格鲁”得名于临波罗的海的半岛盎格里亚(Anglia)。弗里西语是与英语最相近的语言。英语词汇在中世纪早期受到了其他日耳曼族语言的大量影响,后来受罗曼族语言尤其是法语的影响。英语是将近六十个国家唯一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多國家的官方語言。它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和新西兰最常用的语言,也在加勒比、非洲及南亚的部分地区被广泛使用。它是世界上母语人口第三多的语言,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英语是学习者最多的第二外语跟學習者最多的第一外語,是联合国、欧盟和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官方语言。它是使用最广泛的日耳曼族语言,至少70%的日耳曼语族使用者说英语。 英语有1400多年的发展史。公元5世纪,盎格魯-撒克遜人把他们的各种盎格鲁-弗里西语方言带到了大不列顛島,它们被称为古英语。中古英语始于11世纪后期的诺曼征服,这一时期英语受到了法语的影响。15世纪末伦敦对印刷机的采用、《钦定版圣经》的出版及元音大推移标志了近代英语的开端。通过大英帝国对全球的影响,现代英语在17世纪至20世纪中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通过各种印刷和电子媒体,随着美国取得全球超级大国地位,英语已经成为了国际对话中居领导地位的世界語言。它还是许多地区和行业(如科学、导航、法律等)的通用语。 现代英语和很多其他语言相比屈折变化较少,更多地依靠助動詞和语序来表达复杂的时态、体和语气,以及被動語態、疑问和一些否定。英语的各种口音和方言在发音和音位方面有显著差异,有时它们的词汇、语法和拼法也有所不同,但世界各地说英语的人能基本无碍地沟通交流。.

紅磡灣中心和英语 · 紅磡碼頭和英语 · 查看更多 »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港鐵和紅磡灣中心 · 港鐵和紅磡碼頭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碼頭之间的比较

紅磡灣中心有26个关系,而紅磡碼頭有2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0,杰卡德指数为18.18% = 10 / (26 + 29)。

参考

本文介绍紅磡灣中心和紅磡碼頭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