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第26屆金鐘獎

指数 第26屆金鐘獎

26屆金鐘獎是1991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1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58 关系: 劉雪華劉松仁台北廣播電台台灣廣播公司台視新聞世界報導台視晚間新聞女丑劇場女人女人 (電視節目)崔麗心巴戈中國廣播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中視全球報導希望之鴿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張玉嬿張雅琴佳家福國立國父紀念館公共電視節目六個夢王瑞 (演員)童話世界第25屆金鐘獎第27屆金鐘獎熱線追蹤華視新聞雜誌華視晚間新聞行政院新聞局高雄廣播電臺謝佳勳警察廣播電台趙寧 (臺灣)趙自強黃志鴻郎雄胡瓜郵差三度來按鈴關展博葉樹姍蔡明亮臺北市臺灣電視公司金鐘獎金曲龍虎榜連環泡陳麗華陳月卿李秀媛...李立群李艷秋 (主播)正聲廣播公司沈春華漢聲廣播電台浴火鳳凰 (1990年電視劇)方芳芳早安您好台視新聞 扩展索引 (8 更多) »

劉雪華

劉雪華(Leanne Liu,),香港著名女演員,出生於北京。前香港無綫電視女藝員。.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劉雪華 · 查看更多 »

劉松仁

劉松仁(Damian Lau Chung Yan,),香港實力派资深男艺人,前任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藝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劉松仁 · 查看更多 »

台北廣播電台

#重定向 臺北廣播電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台北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台灣廣播公司

台灣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wan Radio,簡稱臺灣廣播公司、台廣),是台灣一家民營廣播電台。1956年11月12日,馬繼先在南投縣創立中興廣播電台,此為台灣廣播公司前身。 1973年5月29日,在民聲廣播公司、台聲廣播公司、民天廣播公司、中興廣播電台等四個主播電台及--四個轉播台的基礎上,設立台灣廣播股份有限公司,下設節目部、工程部、財務部、業務部、行政室。.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台灣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台視新聞世界報導

《台視新聞世界報導》,為台視於1987年4月6日播放的夜間新聞節目,2014年7月13日停播。2016年5月17日在台視新聞台恢復播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台視新聞世界報導 · 查看更多 »

台視晚間新聞

《台視晚間新聞》(TTV EVENING NEWS)是臺灣電視公司的招牌新聞節目,亦是台灣電視史上最悠久的新聞節目。 現任平日主播為林益如,週末主播為鄔凱雯、劉宜函。.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台視晚間新聞 · 查看更多 »

女丑劇場

《女丑劇場》是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的30分鐘綜藝節目,製作單位是大東影藝,製作人是徐忠宇、彭達。於1988年10月8日15:30~16:30播出一集後,於1990年7月2日至1992年2月27日每週一至四21:30~22:00播出。 第一代主持人是巴戈、方芳芳,1991年10月起改由方芳芳、孫興主持。該節目以短劇單元為主,參演短劇的大多是女藝人,故名《女丑劇場》。招牌動作為以右手在臉上畫一圈後比出「讚」的手勢(握拳後豎起拇指),同時搭配著說「女丑劇場」。節目成員有巴戈、方芳芳、董至成、金彥、鄧程惠、宮欽群、夏靖庭、曾國城、崔佩儀、倪淑君、蕭薔、徐華鳳。有一段時間方芳芳請長假,由鄒美儀代班主持。.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女丑劇場 · 查看更多 »

女人女人 (電視節目)

《女人女人》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的教育文化類電視節目,製作單位是奧瑞傳播,主持人是趙寧與崔麗心,1989年10月17日開播,1993年9月28日停播,共205集。.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女人女人 (電視節目) · 查看更多 »

崔麗心

崔麗心(),出生於台灣,曾是台灣知名節目主持人。曾獲得1990年與1992年的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她的弟弟崔企川曾任中天電視新聞部政治組召集人及中天新聞主播,是2013年紀錄片《看見台灣》的編劇。 崔麗心是中國國民黨的堅定支持者,曾多次為國民黨籍候選人站台助選,如2008年的馬英九和2014年的朱立倫等。 她與其夫李振稼育有一子一女。好友有張雅琴(新聞主播)、丁曉雯(資深音樂人)、趙樹海(歌手、主持人)、趙寧、高婉倩(朱立倫妻子)等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崔麗心 · 查看更多 »

巴戈

巴戈,台灣資深男藝人,生於台灣,紫嵐藝術設計公司創辦人。曾任中華民國演員工會常務理事。.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巴戈 · 查看更多 »

中國廣播公司

中國廣播公司(英語譯名: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of China),簡稱中廣、BCC,是中華民國廣播事業的先驅,也是臺灣最大的電台廣播業者之一。創立於1928年,原先為中國國民黨之黨營事業,也是中國國民黨繼中央通訊社、《中央日報》之後創辦的第三個中央宣傳機構;之後先後經國民黨黨營事業華夏投資公司、中國時報系控股之「榮麗投資公司」擁有,現由前立法委員趙少康經營。總部設於臺北市松江路,擁有4個全國電台廣播頻道、3個地方電台廣播頻道。 中廣的運作體制完整,在董監事會、董事長之下,共設四部三處、一中心及七個地方分台。「四部」為節目企劃部、新聞部、業務行銷部、廣告管理部;「三處」為工程處、管理處、財務處及製播中心。迄2008年元月止,中廣員工共計兩百餘人,在全國擁有新竹台、苗栗台、臺灣台(位於臺中市忠明南路)、嘉義台、臺南台、高雄台、花蓮台等7個發射分台。使用發射機共55部(備機55部),發射總電力593.3千瓦(備機電力599.95千瓦)。每天播音1,320個頻率小時。 2017年4月15日,中廣音樂網及中廣寶島網宣布自零時起停播地面廣播(FM)訊號,4月24日音樂網改為「網路廣播」繼續播出,寶島網網路廣播播至6月11日,6月12日寶島網正式停播。.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中國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China Television Company, Ltd.)簡稱「中視」或「CTV」,是中華民國第二家成立的電視媒體公司,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與臺灣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中國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華電視公司

中華電視公司,簡稱「華視」、「CTS」,是中華民國第三家電視台,為臺灣6家無線電視台之一。初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國防部、企業界人士與僑界領袖等共同投資設立,與臺灣電視公司、中國電視公司並稱為「老三台」。現為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成員。 華視創立時,只獲分配一個VHF頻道,除了製播一般電視節目之外,另外製播空中高中、高工、高商、在職教師進修、大學選修等遠距教學課程。1983年,華視獲准開設UHF頻道,是為「華視超高頻教學頻道」(現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2004年無線數位電視開播後,取得一個容納3個節目頻道的UHF物理頻段;無線電視數位化後,現在擁有一個容納5個節目頻道的UHF頻道,是台灣唯一從事遠距教學事業的電視台,也是台灣擁有最多電視頻道的無線電視台。.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中華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中視全球報導

《中視全球報導》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已停播的晚間國際新聞節目,1989年9月4日開播,與《中視晚間新聞》並列為《中視新聞全球報導》兩大前身。.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中視全球報導 · 查看更多 »

希望之鴿

《希望之鴿》,台灣電視劇,中視八點檔連續劇,由曾華倩、李志奇、孫興、涂善妮、陳玉玫、馮光榮主演。本劇遠赴日本取景,是曾華倩與孫興到台灣發展拍的第一部作品,同時也是孫興的成名作。於1990年9月12日至1990年11月6日每週一至週五晚上八點於中視播出,並於1992年及1998年重播。入圍第26屆金鐘獎電視金鐘獎剪輯獎,入圍者為賴金泰。.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希望之鴿 · 查看更多 »

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英語:Broadcasting Development Foundation),簡稱廣電基金會、廣電基金、廣基、BDF,為中華民國(台灣)一個由政府成立、但已解散的非營利組織,運作期間為1985年9月9日至2008年9月30日,主管機關為行政院新聞局。依據《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捐助章程》,廣電基金登記成立時的資產為新台幣4900萬元。.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 查看更多 »

張玉嬿

張玉嬿(英文:Crystal Chang,),為台灣女演員,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畢業(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第一部作品《末代儿女情》就入围金钟奖最佳女演员。之后饰演华视《红楼梦》的林黛玉一角稍稍走红,因拍《惊世媳妇》成名,在台湾有“第一媳妇”之称。她是台湾苦情戏的代表女星。现今以接拍中國大陆电视剧为主。.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張玉嬿 · 查看更多 »

張雅琴

張雅琴(),臺灣新聞主播。籍貫山東高密,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學士(198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現任年代新聞台1800年代晚報-挑戰新聞 當家主播。.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張雅琴 · 查看更多 »

佳家福

《佳家福》為一部台灣電視單元劇,民心影視製作,製作人為王小棣,於1990年9月1日至1991年8月18日每週六、週日晚上七點於華視播出,可視為台灣電視史上第一代的家庭勵志喜劇,內容清新脫俗,深受當時青少年與家庭所喜愛。本劇也可視為在這之前的另一系列《全家福》(1989年) 的延續,往後也延續至另一系列《母雞帶小鴨》(1992年),但三者故事並不連續、不相關。這一系列的電視劇,對於1990年代初期僅有老三台的台灣電視劇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影響與貢獻。王小棣製作之一系列電視劇以全新面貌、反應社會,在當時創下收視率長紅。 本劇以青少年生活為背景,以兩位互相為隔壁鄰居、又是成功高中同班同學的游勇志與區達夫兩人為出發點,在兩家人相互來往之間,探討青少年親子教育與人際關係。 1991年,本劇以單元《都是貪吃惹的禍》獲得第2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獎單元劇類。.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佳家福 · 查看更多 »

國立國父紀念館

國立國父紀念館(通稱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的綜合性文化設施,於1972年5月16日落成啟用,位於臺北東區,緊鄰信義計畫區。館區總面積達三萬五千坪(約11萬5702.48平方公尺),除了具紀念價值外,建築本體周圍則是戶外運動、休閒、藝文與知性活動的綜合性休憩公園。.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國立國父紀念館 · 查看更多 »

公共電視節目

公共電視節目指的是台灣電視史上,在中華民國公共電視台籌備委員會(簡稱公視籌委會)成立之前,行政院新聞局公共電視節目製播小組(簡稱公共電視小組、公視製播小組、公視小組)與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公共電視節目製播組(簡稱公視製播組,英文名稱為Public Television Video Production)委外製播的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沒有專屬的電視頻道,行政院新聞局徵用老三台的時段播--公共電視節目。公共電視節目使用的統一品牌為公共電視(Chinese Public Television),簡稱公視。.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公共電視節目 · 查看更多 »

六個夢

《六个梦》是台湾作家琼瑶的一部小說作品,创作于1966年,由6个独立的故事组成,后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多部。.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六個夢 · 查看更多 »

王瑞 (演員)

王瑞,本名王錫瑞,台灣電影、電視劇演員,山東泰安人,曾獲金鐘獎男演員獎、男配角獎與迷你劇集男主角獎。.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王瑞 (演員) · 查看更多 »

童話世界

《童話世界》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兒童節目代表作品,播出期間為1987年1月13日-1997年7月2日,每一集演一個故事教導兒童道德觀念。製作人是汪瑩。.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童話世界 · 查看更多 »

第25屆金鐘獎

25屆金鐘獎是1990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0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第25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第27屆金鐘獎

27屆金鐘獎是1992年台灣廣播、電視業界的年度盛事之一,表揚1992年度傑出的台灣廣播和電視之藝人。 例如獲獎之標記為該獎項得獎者。.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第27屆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熱線追蹤

《熱線追蹤》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的新聞雜誌節目,可分為兩代版本。.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熱線追蹤 · 查看更多 »

華視新聞雜誌

《華視新聞雜誌》是臺灣中華電視公司於1981年1月20日開播的新聞雜誌節目,是迄今為止臺灣電視史上播出最久的新聞雜誌節目。目前本節目使用3D全虛擬攝影棚及高畫質錄製。.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華視新聞雜誌 · 查看更多 »

華視晚間新聞

《華視晚間新聞》(CTS EVENING NEWS)是中華電視公司的招牌新聞節目,亦是華視歷史最久的電視節目。現任平日主播為房業涵,週末由各主播輪流代班主持。.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華視晚間新聞 · 查看更多 »

行政院新聞局

行政院新聞局(簡稱新聞局)為中華民國行政院曾經設置的附屬機關,具有部會級地位。成立於1947年5月2日,後隨著政府遷台而有多次的縮編與恢復。其主要負責行政院的公共關係、政策宣傳、形象推廣、政府發言等工作,因而有「政府化妝師」之別稱;除此之外,並負有協助大眾傳播產業發展的任務。為配合行政院組織調整,新聞局於2012年5月20日裁撤,改為在行政院本部內設置發言人辦公室。.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行政院新聞局 · 查看更多 »

高雄廣播電臺

廣播電臺(Kaohsiung Broadcasting Station),簡稱KBS廣電,是台灣高雄市的一家公營廣播電台,隸屬高雄市政府新聞處,1982年6月28日開播。.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高雄廣播電臺 · 查看更多 »

謝佳勳

謝佳勳(),台灣外景主持人,畢業於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她以形象佳、氣質好著稱,因主持《正大綜藝》、《世界真奇妙》、《繞著地球跑》、《全球旅遊情報》等電視節目,而成為旅遊綜藝節目的代言人。亦曾擔任過《我做到了耶》、大愛電視《慈濟歌全球唱》、大愛電視《文化印像》等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謝佳勳 · 查看更多 »

警察廣播電台

#重定向 警察廣播電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警察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趙寧 (臺灣)

趙寧(),台灣人,散文作家、學者、電視節目主持人、電台節目主持人,以詼諧的風格和幽默的散文與漫畫紅極一時。父親為海軍中將趙錦龍,趙怡與趙靖為其弟。 趙寧文章似自貶而幽默娛人,私底下內向拘謹。趙寧自號為「趙茶房」、「趙老大」,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稱號。「茶房」來自趙寧在《大華晚報》發表的一幅自畫像,是一個戴著方帽子的茶房,題字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洗碗盤」。另外,趙寧還有「普光居士」之名,顯示他對佛學的研究與信仰。.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趙寧 (臺灣) · 查看更多 »

趙自強

趙自強(),生於台灣台北市,籍貫河北藁城縣,是台灣知名舞台劇演員、兒童節目主持人。中國文化大學新聞學系畢業後,考取同校勞工研究所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考取台大EMBA,目前就讀中。 1984年加入蘭陵劇坊,表演足跡遍及國內各劇團,創造許多膾炙人口並帶來歡笑的舞台角色。1995年陸續參加電視演出,成為一位跨足舞台、電視、電影、廣播全方位的表演工作者。 2000年成立如果兒童劇團,擔任團長至今,致力推動兒童表演藝術,堪稱當代兒童表演藝術最佳代言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趙自強 · 查看更多 »

黃志鴻

黃--鴻,臺灣電視公司(台視)美術指導、漫畫家,創作漫畫時使用筆名黃瑟,曾在台視文化公司《電視周刊》連載單格漫畫。曾經在四屆電視金鐘獎得獎:1992年第27屆金鐘獎美術指導獎、1993年第28屆金鐘獎美術指導獎、1995年第30屆金鐘獎美術指導獎、1997年第32屆金鐘獎美術指導獎。.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黃志鴻 · 查看更多 »

郎雄

郎雄,本名郎益三,台灣電影演員,满族,江蘇宿迁人。郎雄的演藝生涯開始於軍中的劇團,演技成熟老練,深刻而富情感,多半演出父親或硬漢角色,在正反多種角色上都有精湛表現。郎雄參加電視劇、電影等多種演出,並致力於宗教與公益活動。除電影作品外,郎雄也曾與周迅等合作演出公共電視連續劇《人間四月天》,扮演梁啟超。.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郎雄 · 查看更多 »

胡瓜

胡自雄(),台灣著名男藝人、綜藝節目主持人。出生於臺灣省苗栗縣三義鄉,外號「胖子」,父親籍貫江蘇宜興,母親為苗栗客家人,並能流利說客家語。 在台灣電視綜藝界,胡瓜與張菲、吳宗憲、張小燕合稱為「三王一--」,有「綜藝大哥」、「綜藝天王」之稱號。其中張菲是胡瓜早年於秀場時代的師父,此外知名藝人鄭進一為其師兄弟。知名藝人前羅密歐成員羅志祥、歐漢聲、知名主持人浩角翔起以及瑪莉亞等人視他為師父,艺人小嫻則是他的乾女儿。 2009年,胡瓜以綜藝益智節目《挑戰101》榮獲第44屆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胡瓜為2004年、2008年、2010年、2011年臺灣主持人收入榜首。.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胡瓜 · 查看更多 »

郵差三度來按鈴

《郵差三度來按鈴》是台灣電視公司(台視)在1990年播出的八點檔連續劇,製作人是徐進良,製作公司是賞心悅目文化公司,導演是楊道,主演包括了巴戈、方芳芳、涂善妮、艾偉、林安迪、宋逸民等人。《郵差三度來按鈴》是徐進良「郵差系列」的第三部作品(第一部是《郵差總是按對鈴》,第二部是《又見郵差來按鈴》),獲得1991年第26屆金鐘獎的電視金鐘獎最佳編劇獎。 雖是郵差系列的第三部作品,但其實這一部除了部分演員相同之外,與前兩部並沒有關聯,演出的人物名字也都不同。.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郵差三度來按鈴 · 查看更多 »

關展博

展博(Edwin Kwan Chin-Pok),生於香港。香港、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資深編劇,作品包括中、港、台電視劇及香港話劇團之舞台劇。1980年代末離開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後,為台灣電視劇制作人楊佩佩之金牌編劇。其妻是同於TVB出身之資深編劇陳麗華,兩人於1990年代起多以共用筆名「博華」為台灣及中國大陸等地之電視劇擔任編劇。曾入圍第26屆金鐘獎戲劇節目編劇獎,其作品亦曾榮獲電視金鐘獎最佳連續劇獎。 電視作品包括《獵鷹 》、《北斗雙雄》、《天龍八部》、《倚天屠龍記》、《書劍恩仇錄》、《末代兒女情》、《花木蘭》等等,亦曾為香港話劇團編寫《側門》(1982)及《溥儀》(1983)等舞台劇。.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關展博 · 查看更多 »

葉樹姍

葉樹姍,台灣的資深媒體工作者。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大愛電視的當家主播,及在播報及主持節目之餘,葉樹姍也參與宗教及慈善活動。知名小號演奏家葉樹涵為其胞兄。2010年12月25日接任臺中市升格後第一任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14年12月25日卸任。 2016年5月10日,大愛電視總監湯健明接任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永續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副執行長葉樹姍兼任大愛電視總監。.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葉樹姍 · 查看更多 »

蔡明亮

蔡明亮()是一位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臺灣電影導演,是在國際間享有高知名度的電影作者,曾在歐洲影展獲得多個重要獎項,包括以《愛情萬歲》(1994)與《郊遊》(2013)於威尼斯影展分別獲得金獅獎與評審團大獎,以及以《河流》(1997)獲得柏林影展評審團特別銀熊獎。.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蔡明亮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電視公司

臺灣電視公司(簡稱台視、TTV)是中華民國第一家電視台,為臺灣五家無線電視台之一,成立於1962年4月28日,同年10月3日開始試播、10月10日正式開播。與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合稱為「老三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臺灣電視公司 · 查看更多 »

金鐘獎

金鐘獎(英語:Golden Bell Awards,縮寫為GBA)是臺灣傳播媒體的官方榮譽獎項之一,與金馬獎、金曲獎並列為三大娛樂獎項,稱為「三金」。金鐘獎更成為臺灣演藝人員追求的榮譽目標,首屆創始於1965年,第1屆至第46屆由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第47屆之後由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接續主辦。金鐘獎設立之初,是以獎勵廣播(即無線電廣播)事業為主,設置新聞節目、音樂節目、廣告節目等獎項;1971年始將電視納入獎勵範圍,自此金鐘獎正式以廣播及電視為獎勵對象。每年一年一度的金鐘獎分為「廣播金鐘獎」與「電視金鐘獎」等兩部分,兩者分開頒獎。.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金鐘獎 · 查看更多 »

金曲龍虎榜

《金曲龍虎榜》是中華電視公司每週六的綜藝節目,映畫傳播製作,1989年9月30日開播,1998年2月28日停播,播出時間為每週六17點30分至19點整。.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金曲龍虎榜 · 查看更多 »

連環泡

《連環泡》是中華電視公司在1980年代後期至1990年代中期間一個紅極一時的帶狀綜藝節目,於1986年3月24日開播,1994年4月14日停播。內容以短劇單元為主,反應現實,寓教於樂。主要製作人是葛福鴻,製作單位是福隆製作公司,王偉忠、薛聖棻、徐雅琪、侯文燕擔任總策劃。王偉忠做了六年半離開(去英國廣播公司受訓三個月),晚期由柴智屏接手做;做到後來結束的時候都沒有人了,許效舜和陳為民是節目結束前的最後一代製作人,自己導、自己做〈錯過這次 再等十八年--正宗連環泡同學會〉,中天電視台《康熙來了》,2007年1月24日、1月25日節目內容。 1994年3月23日,華視決定,《連環泡》停播,1994年4月18日在原時段開播綜藝節目《連環大車拚》;《連環大車拚》由巴戈搭配一位女主持人主持攝影棚內猜謎,董至成主持戶外遊戲競賽。 《連環泡》首播時段經過多次變動:.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連環泡 · 查看更多 »

陳麗華

陳麗華(),出生于中国北平,滿族正黃旗世家。1982年移居香港,現任美國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SCAD校董,香港富華國際集團創辦人,2008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名列第38。 陳麗華因為拆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和作家沈從文故居等400多間四合院及小洋樓胡同,發展北京市東城區一里長的金寶街而致富。陳麗華家族在大坑道持有住宅單位,又在柴灣嘉業街明報工業中心投資12個工業單位。 陈丽华依靠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贾庆林、王岐山的关系,获得了北京地产开发的许多项目,取得大量财富。 陈丽华的丈夫迟重瑞为著名演员、《西游记》中唐僧一角的扮演者,两人于1990年结婚。.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陳麗華 · 查看更多 »

陳月卿

陳月卿(),台灣資深媒體人(1980-2005)及養生專家(2005-),父籍中國山東,母親是台灣澎湖人,在台灣苗栗的客家村長大。現任TVBS健康兩點靈節目主持人。 陳月卿於1975年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1977年以《閱讀專業性刊物與增進現代化企業觀念關聯性之研究》論文獲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學位。.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陳月卿 · 查看更多 »

李秀媛

李秀媛(),台湾及中国大陆节目主持人,育達商職會計科、暨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溫哥華商學院畢業。因與謝佳勳合作主持中視旅遊節目《繞著地球跑》而成名,並以《繞著地球跑》共同獲得1992年第27屆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主持人獎。因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外景主持而为中国大陆观众熟知。目前担任中廣流行網《綺麗世界》主持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李秀媛 · 查看更多 »

李立群

李立群(),臺灣新竹縣出生,籍貫河南孟縣,臺灣著名舞台劇、相聲演員、影視演員,表演工作坊的創立人之一。電影、電視、劇場三棲,包括《光陰的故事》、《暗戀桃花源》、《黑皮與白牙》、《阿爸的情人》等。近年來一直活躍在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與電影。因為不太挑戲,不論劇本好壞也願意演出,有一外號為“爛戲王”。.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李立群 · 查看更多 »

李艷秋 (主播)

李艷秋(),出生於臺灣桃園市,為台灣著名主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記者,曾擔任第51屆電視金鐘獎評審委員,也是该屆教育文化、兒少節目獎項召集人。.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李艷秋 (主播) · 查看更多 »

正聲廣播公司

正聲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英語:Cheng Sheng Broadcasting Corp.,簡稱正聲廣播公司、正聲或CSBC),為台灣高知名度的老字號跨區型民營廣播電台之一,成立於1950年4月1日,節目以生活資訊為主,創立至今以「揚聲樂群、反映輿情、造福社會」來服務所有聽眾。在無唱片公司的年代,本公司長期跨足廣播歌仔戲團之成立、培育藝人及製作、發行唱片等業務,知名歌仔戲藝人楊麗花便是其中之一,現以多元化廣播、舉辦各大活動等業務為主。.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正聲廣播公司 · 查看更多 »

沈春華

thumb 沈春華(),中華民國新聞界人物,出生於臺南縣下營鄉(今臺南市下營區),曾是中視新聞及八大電視的晩間新聞時段的當家主播。23歲以兒童節目《快樂小天使》拿下第1座金鐘獎,之後擔任主播,除了專業的播報能力,還有破紀錄得12座金鐘獎肯定,2008年以中天《沈春華Life Show》拿下綜合節目主持人獎,這是她第13座金鐘獎。也讓她成為歷屆電視金鐘獎以來最高紀錄得獎者。.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沈春華 · 查看更多 »

漢聲廣播電台

漢聲廣播電台(英文:Voice of Han Broadcasting Network),簡稱漢聲電台或漢聲,成立於1942年,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是臺灣老字號廣播電台之一。總部位於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一段。 播音時間,調頻(FM)為24小時全天候播音;調幅(AM)為每天4:55-0:00.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漢聲廣播電台 · 查看更多 »

浴火鳳凰 (1990年電視劇)

《浴火鳳凰》是中國電視公司(中視)八點檔連續劇之一,製作單位是映畫傳播。.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浴火鳳凰 (1990年電視劇) · 查看更多 »

方芳芳

方芳芳,台灣知名女藝人,本名方芳,後來取藝名為方芳芳。.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方芳芳 · 查看更多 »

早安您好台視新聞

《早安您好台視新聞》,簡稱《早安您好》,為台視於1988年10月10日起播放的晨間新聞節目,開播時播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六早上06:30至08:30,現行播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07:00至08:00。.

新!!: 第26屆金鐘獎和早安您好台視新聞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