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什切青和波兰省份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什切青和波兰省份之间的区别

什切青 vs. 波兰省份

什切青(波兰语:Szczecin;德文名:Stettin,斯德丁,原称Alten Stettin(老斯德丁)是波兰的第7大城市和第二大海港,西波美拉尼亚省会。 什切青位于波兰西北部,奥得河下游,北面靠近波罗的海的斯德丁湾和波美拉尼亚湾,包括栋别湖的西南湖滨和奥得河两岸以及河流东西两道分叉之间的几个大岛屿。从中世纪后期,直到二次大戰結束(1945年)之前,该市居民几乎全是德国人,並採用德文的市名「斯德丁」。. 省(województwo)是波蘭的第一級行政區劃,源於中世纪的军事领主区域划分。其字源為「wojewoda」,意為軍事領袖、督軍或軍閥,在第一共和國時代為省長的稱呼,現今則用來代稱各省的總督。現行的省份划分是1998年由众议院(瑟姆)通过的改革方案确定的,將省份總數由49個整編為16個,自1999年元旦起施行。 波蘭各省的行政部門由中央指派的省總督、以及選出的(Marszałek województwa)所領導;省長同時領導由5人組成的(Zarząd województwa),其功能等同各省的內閣。省議會(Sejmik województwa)除了為立法部門之外,並負責選出省長與省行政會議成員。.

之间什切青和波兰省份相似

什切青和波兰省份有(在联盟百科)14共同点: 华沙卡托维兹卢布林中世纪什切青弗罗茨瓦夫克拉科夫罗兹 (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省格但斯克比亚韦斯托克波兰波茲南波蘭行政區劃

华沙

華沙(Warszawa )是波蘭首都及最大城市,位於維斯拉河兩岸,距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山脈大約350公里。2008年人口數字爲1,707,983人,都市圈人口大約2,785,000人。城市面積512平方公里,都市圈面積12266平方公里。冷戰時期著名的華沙公約就是於此簽署的。 该市也是马佐夫舍省的省会,拥有许多工业企业(制造、钢铁、电气工程、自动工业),66所高等学府(包括华沙大学),和超过30家剧院。.

什切青和华沙 · 华沙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卡托维兹

卡托维兹 (波兰语:Katowice 发音: katɔ'vʲitsɛ,德语:Kattowitz)位于波兰南部西里西亚省,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当地主要煤炭资源丰富,产煤占波兰全国的98%以上,因此有“波兰煤都”之称。 卡托维兹於1999年開始都是西里西亚省的行政首府和政府的所在地,以前是西里西亚省的正式首府。卡托维兹是上西里西亚工业区的主要城市,卡托維茲城市連綿區的主要部分。該市人口321,163人,而卡托維茲城市群則有3,487,000人口(2004年)。.

什切青和卡托维兹 · 卡托维兹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卢布林

卢布林(波兰语:Lublin)是波蘭東部的一個大城市,及卢布林省的首府,2004年人口355,954人。.

什切青和卢布林 · 卢布林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中世纪

在欧洲历史上,一般来说,「中世纪」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自西罗马帝国的崩溃到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之间的时期。按照西方传统,欧洲历史可以分为“古典時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三个阶段。而中世纪历史自身也可分为前、中、後期三段。 人口减少、城市衰落、外敌入侵、大众迁移的进程,自古代晚期就开始了,并在中世纪前期得以继续。日耳曼的蛮族们入侵,并在曾是西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建立了各个民族的国家。在7世纪,曾是东罗马帝国领地的北非和中东被伊斯兰化的阿拉伯帝国所占领。尽管此时在社会与政治结构上有着显著的变化,但中世纪与古代时期的分别尚未完全形成。广阔的拜占庭帝国此时依然存活,并且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1070年,拜占庭帝国的查士丁尼法典在北意大利被重新发现,并且后来在西方广受赞誉。西方的诸多王国还依然保留着罗马时代的习俗。同时,人们广泛建立修道院,意在使欧洲基督教化。在卡洛林王朝统治下的法兰克王国控制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然而到了8世纪末9世纪初,在内忧和外患(维京人、马扎尔人和撒拉森人入侵)的压力下,卡洛林帝国还是崩溃了。 到了中世纪中期,亦即公元1000年以后,由农业科技的改进带来的繁荣贸易,以及中世纪温暖时期到来所造成的增产,使得当时的欧洲人口大量增长。由农民向贵族支付地租和承担劳役的生产组织——庄园,成了中世纪中期主要的社会组织结构。1095年开始的十字军东征,旨在从穆斯林手中夺取中东的控制权。国王逐渐成为中央集权的民族国家的领袖,这一方面减少了无序带来的犯罪和暴力行为,但另一方面又使得离建造一个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想越来越远。经院哲学此时在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托马斯·阿奎纳的神学理论、乔托·迪·邦多纳的绘画、但丁和杰弗里·乔叟的诗歌、马可波罗的游记和哥特式教堂都是这一时期各自领域的杰出作品。 后期的中世纪饱受饥荒、瘟疫和战争的威胁,因此此时欧洲的人口开始减少。在1347年和1350年间爆发的黑死病夺取了三分之一欧洲人的生命。宗教上的争论和对立也对应着国家间的冲突以及农民的反抗。这一时期文化和科技的发展使得欧洲的社会转型,也预示着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中世纪和什切青 · 中世纪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什切青

什切青(波兰语:Szczecin;德文名:Stettin,斯德丁,原称Alten Stettin(老斯德丁)是波兰的第7大城市和第二大海港,西波美拉尼亚省会。 什切青位于波兰西北部,奥得河下游,北面靠近波罗的海的斯德丁湾和波美拉尼亚湾,包括栋别湖的西南湖滨和奥得河两岸以及河流东西两道分叉之间的几个大岛屿。从中世纪后期,直到二次大戰結束(1945年)之前,该市居民几乎全是德国人,並採用德文的市名「斯德丁」。.

什切青和什切青 · 什切青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弗罗茨瓦夫

弗罗茨瓦夫(波兰语:Wrocław;德语:Breslau,中文譯為布雷斯勞、布列斯勞、洛克勞;捷克语:Vratislav;拉丁语:Wratislavia 或 Vratislavia),是波兰城市,位于波兰西南部的奥得河畔,自1999年起是下西里西亚省的省会。该市人口约为637,075人(2016年),列波兰第四大城(次于华沙、克拉科夫和罗兹),同时也是波兰仅次于华沙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在经济、文化、交通等诸多方面都在波兰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弗罗茨瓦夫在其城市发展史上的大部分时期内,一直是一个以多民族、多元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德意志、波兰、捷克、犹太等民族均扮演过重要角色。而德语曾长期是占有优势地位的语言,该市的德语名称布雷斯勞(Breslau)的知名度一直很高,二战以前该市曾是德国重要的工商业与文化名城之一,城市规模居全德国第六位,那時人口已达60多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领土调整和民族大迁徙中,该市是德国在战后失去的最大城市,原有的德国居民被迫西迁,而波兰东部因為割让给苏联,大批波蘭人湧入這座城市導致弗罗茨瓦夫在人口构成上基本上成为一个纯粹的波兰城市,但由于保留下来的以及战后重建的大量普鲁士、奥地利乃至波希米亚风格的建筑,该市在波兰境内仍是一个颇为独特的城市。.

什切青和弗罗茨瓦夫 · 弗罗茨瓦夫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克拉科夫

克拉科夫(Kraków,;Krakau,克拉考)是波蘭第二大城市,為小波蘭省首府,也是波蘭的舊都。位於波蘭南部,鄰近克拉科夫-琴斯托霍瓦高地,維斯瓦河貫穿市區,全市人口約76萬人。在波蘭歷史上,克拉科夫自1038年起成為首都,直至1596年遷都華沙為止Jagiellonian University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 "A Very Short History of Kraków", see: ;波蘭在1795年至1918年期間,則以該城為中心先後建立了克拉科夫自由市及。其擁有非法定的城市全銜,稱為(Stołeczne Królewskie Miasto Kraków)AGH, ACK Cyfronet.

什切青和克拉科夫 · 克拉科夫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罗兹 (波兰)

罗兹(Łódź ;Lodsch,二战时期叫作Litzmannstadt/利兹曼施塔特,לאָדזש),又譯作洛次、烏茨,是波兰第三大城市,也是罗兹省的首府,位于波兰的中部。其市名的波兰语原意為「小船」,并出现在市旗和市徽之上。.

什切青和罗兹 (波兰) · 波兰省份和罗兹 (波兰) · 查看更多 »

西波美拉尼亚省

西波美拉尼亚省(Województwo zachodniopomorskie)是波蘭的一個省,位於該國西北部,西鄰德國,北臨波羅的海。面積22,896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為1,694,865人。首府什切青。在歷史上曾屬德國。奧德尼斯線劃定之後屬於波蘭。 1999年由原什切青省、科沙林省及其他省的部分地區合併而成。下分3市18縣、114鄉鎮。.

什切青和西波美拉尼亚省 · 波兰省份和西波美拉尼亚省 · 查看更多 »

格但斯克

格但斯克(Gdańsk、西里西亞語:Dànzica、卡舒比語:Gduńsk、Dantiscum),德语称但泽(Danzig),是波兰波美拉尼亚省的省会,也是该国北部沿海地区的最大城市和最重要的海港。 在汉萨同盟时代以来的600多年间,格但斯克始终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一个重要的航运与贸易中心。虽然在历次的战争中曾经几度衰落,但是,在每次衰落之后不久,格但斯克都能够利用它的区位优势,恢复过去的繁荣。现在,它仍然保持着波兰重要航运与工业中心的地位。现在,格但斯克市的人口有458,053人(2006年),并且与附近的格丁尼亚和索波特联合组成三联市都会区,人口总数超过80万。 格但斯克这座城市在欧洲政治、军事与外交史上,历来属于最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600多年來,一直是日耳曼和斯拉夫两大民族之间反复争夺的主要焦点。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的军舰炮击但泽的波兰基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爆发。战后,根据美英苏三强制定的雅尔塔协定,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版图,格但斯克也结束了居民以德意志新教徒为主的局面,几乎完全换了一批新市民,变成一个波兰化城市。 格但斯克还是世界闻名的团结工会的发祥地,这是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真正独立的政治组织,在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结束共产主义对其统治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什切青和格但斯克 · 格但斯克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比亚韦斯托克

比亚韦斯托克(波兰语:Białystok)是波兰东北部最大城市,波德拉谢省首府,位于华沙北部大约180公里的地方,接近白俄罗斯边界。因此,在此城市也形成了一个白俄罗斯少数民族居住区。比亚韦斯托克拥有多所闻名欧洲大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比亚韦斯托克医科大学。 比亚韦斯托克是连接华沙和立陶宛的交通枢纽城市。农业是比亚韦斯托克的支柱产业,但同时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金属制造业和啤酒制造也在蓬勃地发展。.

什切青和比亚韦斯托克 · 比亚韦斯托克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波兰

波兰共和国(Rzeczpospolita Polska),简称波兰,是位於中欧的共和制国家,北面濒临波罗的海,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在东,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接壤。面積312,679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十;人口約3,863萬人,位居歐洲第九。目前為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贸组织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什切青和波兰 · 波兰和波兰省份 · 查看更多 »

波茲南

波兹南(Poznań,官方全名:波兹南首府城市;拉丁语:Posnania;德语:Posen,中译为波森;意第绪语:פּױזן Poyzn、卡舒比語:Pòznóń)是波兰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人口578,900人(2002年),是波蘭第五大城市。该市位于瓦尔塔河沿岸,是波兰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該國重要的历史中心。是河港城市。波兹南圣伯多禄圣保禄圣殿总主教座堂是波兰最早的一座主教座堂,堂内有波兰早期统治者的墓穴:梅什科一世大公、国王波列斯瓦夫一世、国王梅什科二世、卡西米尔一世大公、大波兰普热梅斯瓦夫一世大公及国王普热梅斯瓦夫二世。波茲南參加過漢薩同盟。波茲南被捲入過三十年戰爭和大北方戰爭。在第二次瓜分波蘭后被劃入普魯士。一战结束前曾是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波森省的首府,战后割予波兰,改名波兹南。二戰期間,德國軍隊和蘇聯軍隊在這裡展開激烈戰鬥。城市的55%在戰爭中被毀。在戰後城市得到了修復。戰後這裡發生過大規模反蘇示威。波蘭民主化之後,波茲南是大波蘭省的省會。 今日波兹南是贸易、工业及教育的中心。波兹南是波兰第五大的城市及第四大的工业中心,波兹南亦是大波兰省的行政首府。也舉辦有不少展覽會。是波蘭西部重要的交通中心都市。 File:Złota Kaplica Poznań RB1.JPG File:Poznan 10-2013 img10 Town hall.jpg File:Poznan 10-2013 img06 University.jpg File:Poznan Opera House.jpg File:PLL LOT Boeing 767-300ER Poznan 2.jpg Poznań.

什切青和波茲南 · 波兰省份和波茲南 · 查看更多 »

波蘭行政區劃

波兰行政区划如下:.

什切青和波蘭行政區劃 · 波兰省份和波蘭行政區劃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什切青和波兰省份之间的比较

什切青有55个关系,而波兰省份有41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4,杰卡德指数为14.58% = 14 / (55 + 41)。

参考

本文介绍什切青和波兰省份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