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武汉市和赤壁市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武汉市和赤壁市之间的区别

武汉市 vs. 赤壁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赤壁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的縣級市,原名蒲市,於1998年6月11日更改為現時的名稱,由地级咸宁市代管。.

之间武汉市和赤壁市相似

武汉市和赤壁市有(在联盟百科)15共同点: 孙权东汉三国京广铁路嘉鱼县咸宁市商朝副热带季风气候赤壁赤壁之戰武汉市江汉平原洪湖市湖南省湖北省

孙权

吳大帝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時期孫吳開国皇帝。孙权父亲孙坚为東漢末年名將領豫州刺史長沙太守,兄长孙策则在群雄割据中打下江东六郡奠定了基業。孫權十九岁時,孫策遭刺殺身亡,後繼掌事,成为江东地区的诸侯,并将江東六郡扩展到揚荆交三州。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并赐其九錫。222年,与曹丕决裂,建號黃武;229年登基称帝。諡號大皇帝,因其廟號為太祖,所以又被稱為吳太祖。統治江東地區長達五十二年,是三國時代統治者中最長的。.

孙权和武汉市 · 孙权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由刘秀建立的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兩漢。東漢与西漢之間为新朝,後为東漢所取代。西汉建都长安,東漢建都洛陽,故而得名。東漢是當時世界上的強大國家,而前期六十多年的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亦是中國史上的盛世之一。 由於東漢中後期的帝王普遍壽命不長,而且不少是幼年即位,導致汉和帝以后至汉末近百年间,外戚及宦官轮流执政,成為固定的惡性循環,兩派互相残杀,把东汉朝廷弄得十分腐败。東漢中平六年(189年),外戚大將軍何进遭宦官十常侍所殺,後军阀董卓引兵到雒陽,除十常侍,废少帝刘辩,杀何太后,立汉献帝。长期左右东汉皇室的外戚、宦官一起被消灭,但卻引起了各地諸侯群雄割據的局面,漢廷不再握有實權,漢献帝從此成為傀儡,其后被曹操控制,最後汉室被曹魏取代。 東漢在文化、军事等方面亦有显著成就。著名的有班超出使西域,在西域長駐了三十多年,先後擊破了被匈奴控制的西域諸國,不但令西域諸國一一歸順漢朝,並開拓了東西文化的交流。期間他還派出甘英出使西域的大秦國,雖未有成功,但足跡已達今日波斯灣諸國。 另外,东汉在91年灭北匈奴。南匈奴内附漢朝。216年,南匈奴最后一個呼厨泉单于去邺城拜见曹操,曹操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汗国不复存在,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終告一段落。 同時佛教也在這段期間傳入中國。根據記載,汉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派人去西域,迎來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馬駝迴首都雒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佛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马寺。.

东汉和武汉市 · 东汉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三国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一段三個國家並立的時期。一般認為是從建安元年起算。三國是指曹魏、蜀漢及孫吳。東漢末年戰爭不斷,使得人口急劇下降,經濟嚴重損害,因此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加上戰爭帶來的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許多進步。 東漢末期,漢廷因黃巾之亂、北宫伯玉之乱、黑山军起义、王芬谋废灵帝、张举张纯叛乱、外戚宦官火拼等一系列事件而动荡不安。184年漢靈帝時期,以張角三兄弟為首爆发黃巾之亂。為鎮壓黃巾,一方面放權到州牧、太守,一方面縱容地主組織私人武裝,對抗黃巾。董卓亂政並與關東諸勢力對抗後遷都長安,使得朝廷威信喪失,地方长官演变为独立军阀割據混戰。其中曹操擁護逃回洛陽的漢獻帝,遷都許。他擊敗多股勢力,最後在200年的官渡之戰擊敗北方最大勢力袁紹,大致掌控中國北方。曹操以優勢兵力南征荊州,但在208年冬天的赤壁之戰被孫權和劉備聯軍擊敗,形成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漢獻帝禪讓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正式進入三國時期。隔年以益州為主的劉備也以漢室宗親的身份稱帝,國號續為「漢」,史稱蜀漢。劉備與孫權在赤壁之戰後積極拓展勢力,為了荊州問題多次發生糾紛與戰爭,最後劉備在夷陵之戰戰敗,孫權獲得整個荊州南部。劉備病死後,輔佐其子劉禪的諸葛亮於同年再與孫權恢復同盟。據有揚州、荊州及交州等地的孫權遲至229年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鄒紀萬(1990年):《中國通史·魏晉南北朝史》第一章〈魏晉南北朝的政治變遷〉,第一節〈三國鼎立〉,第6頁-第21頁。。此後三國局勢主要為蜀吳同盟對抗曹魏,各國疆域變化不大。而曹魏朝廷漸漸的被司馬氏掌控。263年司馬昭為建立軍功準備篡位,出兵伐蜀,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曹魏亡。西晉最後於280年發起晉滅吳之戰,滅亡孫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後世常常追思當時風雲人物。陳壽所著、裴松之作注的《三國志》,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成為研究三國歷史的重點書籍。而羅貫中結合歷史、民間故事,撰寫的《三國演義》章回小說,成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三國豐富的內涵深入人心。.

三国和武汉市 · 三国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京广铁路

京广铁路是中国大陆一条从北京市通往广东省广州市的铁路,由1957年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连接原京汉铁路(北京至汉口)和原粤汉铁路(武昌至广州)而成。京广铁路正线全长2284公里(丰台站至广州站),全线为 I 級双线电气化铁路,是中国最重要的一条南北方向铁路干线,其连接了六座省会城市,以及数十座大中城市,并与多條铁路相接,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京广铁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超负荷的状态,即使在平行的京九铁路在1997年建成后,京广铁路也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的作用。目前京广铁路上的大多数客运列车和货运列车已经採用电力机车牵引。经过多次提速改造,自1997年中国铁路第一次大提速起至2004年第五次提速,北京往返广州间的客车旅行时间已由过去近40小时缩短到22小时。现时京广铁路北京市和河北省境内线路由北京铁路局管辖,河南省北部和中部路段由郑州铁路局管辖,河南省南部以及湖北省境内路段由武汉铁路局管辖,湖南省和广东省境内线路由广州铁路集团管辖。 京广铁路的正线起点是丰台站,自1996年北京西站建成使用以后,为分担北京站的运输压力,大部分由京广线进京的旅客列车经西长联络线进入北京西站。西长联络线是指北京西站至京广线上长阳村线路所的联络線,又称西良联络線(因长阳村線路所位于良乡站和长辛店之间),于1996年建成,全长28公里,经过鹰山一、二号隧道和槐树岭隧道。 于2012年全线开通的京广高速铁路是一条与京广铁路平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它的建成通车大幅度缓解了京广铁路的客流压力,使得京广铁路既有线可以更多地进行货物运输。.

京广铁路和武汉市 · 京广铁路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嘉鱼县

嘉鱼县是中国湖北省咸宁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江汉平原长江之滨,北邻武汉,南接赤壁。总面积1,018.4平方公里,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县常住人口为319,196人。.

嘉鱼县和武汉市 · 嘉鱼县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咸宁市

咸宁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北邻长江,京广线、107国道、京广高速铁路、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 和京珠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利,物产丰富,咸宁因背靠幕阜山、踞临长江而成为华中首府武汉门户,同时又是武汉1+8城市圈成员之一。 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第4軍、第7军在湖北咸宁境内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的直系主力,并在两天后包围武昌,旋即占领武汉三镇,史称汀泗桥战役与贺胜桥战役。.

咸宁市和武汉市 · 咸宁市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商朝

商朝又称殷、殷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朝代,这標誌着中國歷史進入了信史。商朝前期屡屡迁都,直至盘庚定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以后再沒有遷都,所以商朝又叫殷朝,或稱为殷、殷商。商代出现的甲骨文和金文(因多刻于青铜器上,亦称“铭文”)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有系統性的文字符号。中国传统历史学关于商朝的详细文獻记载資料多来自于其一千年后的记錄,主要有东周的《竹书纪年》和《尚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中国方面的观点大多认为:商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是由原夏朝东方的諸侯國商部落首领商汤於鳴條之戰滅亡夏朝後建立的。其后经历17代30王的统治,末代君王帝辛於牧野之戰被从西方崛起的周人统治者周武王率领联军擊敗而亡。 商朝具有豐富的考古学發現,主要遗址有位于今日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和商城遗址,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安阳的殷墟遗址等。在河北邢台市、邯郸市、河南信陽市、輝縣、新鄭市等許多地方還發現大量商朝文化遺產。 商朝自先商到晚商共14次遷都。其中只有安阳殷墟是盘庚以后诸王世的都城,学术界對此看法比较一致。安阳殷墟遗址于20世纪上半叶被发现後,出土的甲骨文几乎完全印证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的商王世系。近代,在上古被普遍看作蛮荒之地的非中原地区,如成都、广汉为中心的三星堆文化,湖南宁乡的炭河里遗址等出土的文物也证明,在商时期的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文化。.

商朝和武汉市 · 商朝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副热带季风气候

副热带季风气候又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暖湿润。主要分布于纬度在20~40之间的大陆东部。.

副热带季风气候和武汉市 · 副热带季风气候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赤壁

赤壁,是一个地名,现代指1998年改名为赤壁市的原湖北省蒲圻市。而历史上,赤壁出名的原因则是发生于208年的赤壁之戰,以及大文豪苏轼以赤壁为题的著名词赋。.

武汉市和赤壁 · 赤壁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赤壁之戰

赤壁之战是東漢末年曹操南攻荆州之戰役;亦可單指於長江赤壁-烏林一線之決戰。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勝多的战爭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之戰,也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的大规模水战。 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基本控制北方的曹操率大军南下荆州,占据荆州的劉琮投降。曹操追击刘备,後刘备派遣诸葛亮出使江东協議結盟,孙权派遣都督周瑜、程普率军与刘备组成联军,在长江赤壁以黃蓋詐降火攻大破曹军的連環船,曹操落荒北回。 此戰後,曹軍退守襄陽,曹孫劉三分荊州,奠定三國鼎立之勢。刘备势力迅速崛起,在之後10年占领了荆州(兩湖)和益州(四川)大片土地,建立了蜀漢。.

武汉市和赤壁之戰 · 赤壁之戰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武汉市

武汉市(普通话拼音:Wǔhàn Shì;武汉话拼音:Wǔhán Sì),简称“汉”,别称“江城、东方芝加哥”,中国超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之一,湖北省省会、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暨长江中游地区第一大城市,也是中部地区的政治、经济、金融、商业、物流、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武汉是中国经济地理中心,中国三大“内河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客运量最大的铁路枢纽和航空、公路枢纽之一。“黄金水道”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块区域隔江鼎立的格局,史上统称之为“武汉三镇”。 清中后期,武汉经济发达,是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国际大都市,繁荣程度位居亚洲前列,被称为“东方芝加哥”。1911年,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发生在这里,中華民國诞生于此。1927年,国民政府决定将武汉三镇合并为京兆区(首都),并将其设为中国的第一个“直辖市”。同年,中華民國国民政府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迁到武汉,中國共產黨中央机关也搬到武汉,使其一度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内迁伊始将武汉定为临时陪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戰焦点城市。1949年以后,武汉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教研发和新兴产业发展基地。截至2011年,武汉大学生人数(本科生加研究生)已超过100万,在世界所有城市中名列第一。截至2015年,武汉高等院校高达82所,仅次于北京。近年来,武汉经济大幅增长,被认为是国内“唯一能够实现制造产业升级换代的城市”和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极少数城市之一,目前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次于深圳等极少数城市,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第二。武汉近年来对外来人口的吸附作用日渐增强,年轻人口净增率现仅次于深圳排名全国第二,是全国吸引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城市活力排名全球第七。 2014年起至2028年的每年9月,武汉都要举行武汉网球公开赛,是中國国内级别最高的网球赛事。2019年,武汉将举办第7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参与举办国际篮联世界杯篮球赛。 2017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武汉市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授予武汉“设计之都”称号,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的中国第四个“设计之都”。同年12月,武汉荣膺“2017年度城市创新”奖。.

武汉市和武汉市 · 武汉市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是位于中国湖北省中南部的一个冲积平原,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其范围西起枝江,东抵武汉,北达钟祥,南隔长江与洞庭湖平原相连,并与之合称为两湖平原。 江汉平原总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大部海拔50米左右。河道曲折,湖泊密布,大部是古云梦泽的残留部分,著名的有洪湖、长湖等。由于该地地下水位极高,甚至有离地面仅0.5米者,故此遇到大雨或梅雨时间过长时,极易发生内涝,民国时有“沙湖沔阳洲,十年九不收”之谚。 该地农业发达,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地,也是棉花的主要产区之一,另外,水产养殖业也是当地重要的产业。 江汉平原上还拥有湖北省唯一的规模油田:江汉油田。 江汉平原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等特点。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7、8月平均气温最高。由于居于内陆、距海洋远,周围地形如盆地、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晚上水汽多,伏旱时副高控制,因此夏季十分闷热。.

武汉市和江汉平原 · 江汉平原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洪湖市

洪湖市,在中国湖北省南部、长江北岸,是荆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北接仙桃市,西邻监利县,南与湖南省岳阳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武汉市汉南区接壤并与咸宁市隔江相望。 位于江汉平原东南端,面积为1735.5平方公里,2016年户籍人口为93万人。.

武汉市和洪湖市 · 洪湖市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武汉市和湖南省 · 湖南省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湖北省

湖北省,简称“鄂”(别称:“楚”、“荆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华中地区)、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介于北纬29°05′至33°20′,东经108°21′至116°07′;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北接河南省为邻。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4位。截止2015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851万,户籍人口6138万。.

武汉市和湖北省 · 湖北省和赤壁市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武汉市和赤壁市之间的比较

武汉市有743个关系,而赤壁市有5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15,杰卡德指数为1.89% = 15 / (743 + 52)。

参考

本文介绍武汉市和赤壁市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