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桃源县

指数 桃源县

桃源县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沅江下游,是常德市管辖的一个县。桃源县为湖南省第七大、中国第52大肉类生产大县市,因境内有桃花源而得名。 全县辖18个镇、20个乡、2个民族乡,政府驻地漳江镇在延溪汇入沅水处。全县人口为92.7万,主要民族汉族占99.24%,此外还有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满族等10个少数民族。.

30 关系: 宋教仁中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列表常德市常德桃花源机场伊斯兰教土家族刘戡傩戏回族石长铁路维吾尔族翦伯赞道教覃振黔中郡黔张常铁路胡瑛长张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楚国武陵郡江盈科沅水洞庭郡湖南省满族漳江镇朗州文澍319国道

宋教仁

宋教仁,字鈍初,號敦初。漁父是其筆名。出生於中國湖南省桃源县。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是中華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责任內閣制的政治家,担任过华兴会和同盟會的主要領導、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唐紹儀內閣的農林部總長、也是國民黨的主要籌建人。曾留学日本法政大学、早稻田大学。1913年3月20日,时任國民黨代理理事长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老北站)遭黑道分子枪击,3月22日不治身亡,终年31歲。.

新!!: 桃源县和宋教仁 · 查看更多 »

中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列表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2004年与2005年,对中国县级行政区进行过综合评估,相继发布过各类县域经济排名,其后终止此项评估。以下为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列表。.

新!!: 桃源县和中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列表 · 查看更多 »

常德市

常德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北部,洞庭湖西侧,在武陵山下,古称武陵。.

新!!: 桃源县和常德市 · 查看更多 »

常德桃花源机场

常德桃花源机场(,曾称常德斗姆湖机场)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是一個國內民用機場。.

新!!: 桃源县和常德桃花源机场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桃源县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土家族

土家族是拥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一支古老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及武陵山方圆10万余平方公里区域,分布于湘、鄂、黔、渝毗连的武陵山区,共有8,353,912人(2010年)。人口数仅次于汉族、壮族、回族、满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列第八大民族,也是湖南、湖北与重庆三省市仅次于汉族的第二大民族,贵州省第五大民族。土家族本民族语言为两种土家语(畢基語和孟茲語),但现时大部分人口仅使用当地汉语西南官话,但土家族聚居地区使用的西南官话与汉民族的西南官话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均有差别,尤以词汇最为突出,除了新近传入词汇,几乎不含临近汉民族巴蜀文化或两湖文化的特色词汇,取而代之则是当地少数民族语言遗留词汇。.

新!!: 桃源县和土家族 · 查看更多 »

刘戡

刘戡(),字麟书,号三寿,中国湖南桃源县桃花源镇膏田村人,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刘1923年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1924年转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从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因作战勇猛,从排长一路晋升至旅长。 1933年,刘任国民革命军第83师师长,率部参加对中国共产党的第三次围剿,在战斗中一眼负伤失明,此后被称为“独眼将军”。 1933年1月1日,南京國民政府將第83師、黃傑第2師、關麟徵第25師和騎兵第1旅、砲兵第4團合編為第17軍,軍長徐庭瑤,北上參與長城戰役,支援宋哲元所指揮的西北軍。 由於在長城戰役的表現良好,1935年劉戡獲頒青天白日勳章。 1938年3月,劉戡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三軍中將軍長,下轄國民革命軍第83師(師長劉戡兼任)、國民革命軍第94師(師長朱懷冰);1940年九十三軍移駐陕西阳城監視中國共產黨根據地活動,劉戡因私下和中國共產黨接觸,且軍參謀長魏巍同時是中共地下黨員,因此被軍統監控,軍統要求劉戡將魏巍調職以便誘殺,但劉戡抗命並協助其逃往延安,1942年9月蒋介石將其撤职,九十三軍軍長由副軍長兼劉的黃埔一期同學陳牧農接任。 劉戡遭撤职後,轉調陆军大学进修兼就近監視。1944年豫中會戰洛陽遭日軍佔領後,在同學兼前上司胡宗南的保薦下,軍委會在1944年5月重新啟用劉戡接任因司令官李家鈺戰死而無首的第三十六集團軍,隨後三十六集團軍殘部在劉戡整頓下恢復功能,在河南灵宝一带构筑防线,抵抗日军。在整頓告一段落後,1944年秋劉戡被調回重慶擔任重慶陪都衛戍副司令。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劉戡調任駐紮陝西的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七集團軍總司令,該集團軍在1946年8月縮編改組為整編第二十九軍。 1947年3月,整編第二十九軍在胡宗南指揮下进攻陕甘宁边区,虽然占领延安,但是始终未能找到陕北中共军队主力进行决战,战局逐渐陷入被动。 1948年2月,彭德怀率军攻打宜川,刘戡率整編第27师和整編第90师两个整编师驰援,2月26日,胡宗南指定刘戡走经瓦子街的洛宜公路,遭到彭德怀伏击,被包围。 刘戡的先遣队很早就发现中共大军埋伏,二十七师师长王应尊向刘戡提出了先集中力量打观亭,然後由觀亭前往宜川解圍。刘戡向胡宗南匯報,但這一建議被胡宗南否決。胡宗南仍要该军“按照原定计划,沿洛宜公路迅速前进”。刘戡曾激動说:“算了,打完了事!”。3月3日,刘戡兵溃,以手榴弹自杀身亡,时年仅42岁。只有王应尊整編第二十七师部分人员突圍成功。 蒋介石於1948年3月2日的日记寫道:“宜川丧师,不仅为国军剿匪最大之挫折,而且为无意义之牺牲,良将阵亡,全军覆没,悼恸悲哀,情何以堪?”令胡宗南按陕北中共新华广播电台的新聞,领回刘戡及整编90师师长嚴明二人尸体,厚葬于西安,并追晋二人为陆军上将。.

新!!: 桃源县和刘戡 · 查看更多 »

傩戏

傩戏是由傩舞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演员多佩戴代表神灵的面具,部分地区则涂面化妆。表演动作较为原始,音乐多用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演出时间多在特定节日,平时一般不表演。主要流传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包括汉、侗、苗、壮、瑶、彝、土家、布依、仡佬、藏、门巴、蒙古等民族。 电影《千里走单骑》中有关于傩戏的情节。 进入国非遗名录的傩戏包括:河北武安的武安傩戏,安徽池州的池州傩戏,湖南新晃的侗族傩戏、沅陵的沅陵辰州傩戏、冷水江的梅山傩戏、临武的临武傩戏,贵州德江的德江傩堂戏、道真的仡佬族傩戏、荔波的荔波布依族傩戏、金沙的庆坛,江西万载的万载开口傩、德安的德安潘公戏,湖北鹤峰的鹤峰傩戏、恩施市的恩施傩戏,山西曲沃的任庄扇鼓傩戏。.

新!!: 桃源县和傩戏 · 查看更多 »

回族

回族(小儿经:;轉寫:khui khui),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至1953年的民族识别过程中官方确认的一个少数民族。回族一词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民族”的另一常用简称是“回民”。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目前在中国大陆人口数目为10,586,087人,人数现列中国第三。回族以散居为主,大部分省份均有回族。.

新!!: 桃源县和回族 · 查看更多 »

石长铁路

石长铁路是全线位于湖南省境内的一条铁路,西起常德市石门县的焦柳线石门县北站,东至长沙市的京广线捞刀河站,全长264千米,横跨湖南省湘,澧,资,沅四大河流,途径常德市的石门县、临澧县、桃源县、常德市区、汉寿县、益阳市的桃江县、益阳市区,长沙市的宁乡县、望城县、长沙市区。沿途经过常德、益阳、长沙三个地级市,复线电气化铁路,经过老线的电气化改造和增建第二线工程(原线路标准120千米/时,改造目标为双线160千米/时,其中第二线与原线交替上下行)于2016年1月18日全线开通,标志着石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全面竣工,成为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 沿途车站有:石门县北站、石门县南站、白洋桥站、佘市桥站、临澧站、陈二铺站、衍嗣庵站、盘塘站、常德西站、常德站、常德东站、德山站、九岗冲站、牛路滩站、汉寿站、崔家桥站、三和站、三官桥站、桃花江站、益阳西站、益阳站、益阳东站、沧水铺站、衡龙桥站、宁乡站、乌山站、望城西站、望城站、捞刀河站(再经北西联络线与长沙北站连接)。 石长铁路是湖南第一条股份制铁路,由中国铁道部和湖南省政府合资兴建,由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属的石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和经营。石长铁路于1993年底动土兴建,并于1994年4月全线开通。1995年7月26日石门县北至石门县南站开通临时运营,为国家重点工程石门电厂1995年底投产发电提供了运输保障;1996年底石门县南至常德段顺利铺通;1998年1月8日全线胜利贯通;1998年10月1日全线投入临时运营。2009年7月28日上午,石门至长沙铁路复线(增建第二线)工程建设动员大会在望城县高塘岭镇举行,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周强宣布石长铁路复线工程正式开工。 石长铁路作为洛湛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了湖南省境内铁路“二纵三横”的路网格局,缩短了湖南省东西部交通距离,开辟了一条北煤南运和省内煤运的便捷运输通道,是湘西北联接湘中、湘东的一条运输黄金线、富民经济线。 为了探索合资铁路建设与经营管理的新模式,加快石长铁路建设,1993年6月开始筹建湖南石长铁路总公司,1993年12月31日经铁道部、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立。 石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6日(其前身为石长铁路总公司),是铁道部和湖南省政府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铁路公司。其中铁道部约占60%股权,湖南省约占40%股权。主要负责石长铁路资产经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其客货运输生产业务委托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下属运输站段管理。.

新!!: 桃源县和石长铁路 · 查看更多 »

维吾尔族

維吾爾族(ئۇيغۇر / Uyghur / Уйғур),是古代回鶻等突厥语系部落與塔里木盆地的吐火罗人土著居民和后来的西迁蒙古族穆斯林融合的混血民族,其祖先原本信仰薩滿教、摩尼教、景教或佛教,後于10世纪一部分維吾爾先人開始成為伊斯兰教徒,再後來通過征服的穆斯林化和皈依,伊斯蘭教在16世紀成為了塔里木盆地一帶的全民信仰。维吾尔族在中文里使用“维吾尔”的历史不到一百年。其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亚民族意识崛起,和当时苏联在中亚的民族政策和强大的政治影响密切相关。,作者 Rian Thum(2014年10月)。 目前全世界维吾尔族人口1100万多,維族人口主要分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临近的哈薩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現有人口的85.2%集中在庫爾勒、阿克蘇、喀什、和田四個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維吾爾族是官方统计的55个少數民族之一。.

新!!: 桃源县和维吾尔族 · 查看更多 »

翦伯赞

翦伯赞(),名象时,字伯赞,以字行,维吾尔族,湖南省桃源县枫树乡回维村人,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2年至1968年)、历史系主任。中国著名馬克思主義历史学家,与范文澜一起系统地应用马克思主义方法,重新解释了中国历史,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曾参与北伐战争,大革命失败后,在历史学家吕振羽等人影响下,开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问题。五四运动以后被称为史学界的“马列五老”之一,与郭沫若、吕振羽、侯外庐、范文澜并称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

新!!: 桃源县和翦伯赞 · 查看更多 »

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最早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中国人的祭天、祭祖等崇拜活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方仙道,與道家、陰陽家的「五行」「陰陽」和等思想合併形成黃帝學派,在漢朝時融合老子的學說形成黃老道,後逐漸演變成現在的道教。 道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以『道德』为核心概念」的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中後期才有教團產生。张陵在益州(今四川省)的鹤鸣山修道,创立了天師道,信奉老子為太上老君,建立二十四治作为传教区域。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大潮,《中國道教簡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ISBN 7-80123-229-1。唐代尊封老子,說老子(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中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術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尋求有關实践練成神仙的方法。 现在學術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道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为教主,並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修仙、修真境界主要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並藉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後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

新!!: 桃源县和道教 · 查看更多 »

覃振

覃振(),原名道让,字理鸣,湖南桃源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政治家。.

新!!: 桃源县和覃振 · 查看更多 »

黔中郡

中郡,中国古代的郡。 战国楚置。辖境约当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省东部,后地入秦。治所在临沅县(今湖南常德市);一说治沅陵县(今湖南沅陵县西南)。辖境扩大,有今湖南省沅江、澧水流域,湖北省清江流域,重庆市黔江流域和贵州省东部。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为武陵郡。.

新!!: 桃源县和黔中郡 · 查看更多 »

黔张常铁路

张常铁路起于重庆市黔江区,经湖南省张家界市至常德市,双线电气化,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建成后将大幅缩减重庆等西南地区去往长沙、张家界等地的铁路旅行时间。.

新!!: 桃源县和黔张常铁路 · 查看更多 »

胡瑛

胡瑛(),字经武,号萱庵,中国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上乡下白石村人,中國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政治家、軍人。.

新!!: 桃源县和胡瑛 · 查看更多 »

长张高速公路

长沙-张家界高速公路,简称长张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513,是二广高速公路的联络线之一,自长沙至张家界,全线均位于湖南境内,已全线通车。.

新!!: 桃源县和长张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杭瑞高速公路

杭州—瑞丽高速公路,简称杭瑞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56,起点在杭州,途经黄山、景德镇、九江、咸宁、岳阳、常德、吉首、遵义、毕节、六盘水、曲靖、昆明、大理,终点在瑞丽,全长3405公里。规划路线曲靖至昆明段与'''G60'''沪昆高速重线。 其中自云南省昆明市石虎关立交桥至云南省瑞丽市路段是的一部分。.

新!!: 桃源县和杭瑞高速公路 · 查看更多 »

楚国

楚国,又称荆、荆楚、楚荆,中国历史商朝后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楚国國君芈姓熊氏。最早兴起于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汇的淅川一带。公元前223年,秦滅楚之戰,爲秦所滅。其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北、安徽、河南、湖南、浙江、上海、江苏、江西、重庆、貴州、山东部分地方。.

新!!: 桃源县和楚国 · 查看更多 »

武陵郡

武陵郡,中国西汉时设置的郡,在今湖南省、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境。.

新!!: 桃源县和武陵郡 · 查看更多 »

江盈科

江盈科(),字進之,號逯蘿,湖廣桃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新!!: 桃源县和江盈科 · 查看更多 »

沅水

#重定向 沅江.

新!!: 桃源县和沅水 · 查看更多 »

洞庭郡

洞庭郡,中国秦朝的郡。 洞庭郡在史书文献中没有记载,在里耶秦简发现名称。里耶秦简证明秦朝统一之后,分置洞庭郡,说明此地望在传统所说的黔中郡、长沙郡之间。下轄迁陵县、酉阳县、临沅县、阳陵县、零陵县、昆阳邑、孱陵县、索县、竟陵县、醴阳县。.

新!!: 桃源县和洞庭郡 · 查看更多 »

湖南省

湖南省(湘语长益片新派长沙话:;湘语娄邵片双峰话:),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级行政区,全境位于长江中游以南地区,因大部在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全境而简称“湘”,;境内广植芙蓉(木芙蓉),古诗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有“芙蓉国”之誉。湖南的省会长沙市,省政府驻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府路。湖南大部分地区的汉语方言以湘语为主,在湖南省內的其他地区则主要使用西南官话、赣语、湘南土话、瓦乡话以及客家话等其他汉语方言。此外,苗语、土家语、侗语、勉语(瑶族的主要语言之一)等少数民族语言在湖南省西部和南部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使用。.

新!!: 桃源县和湖南省 · 查看更多 »

满族

满族(a),全稱滿洲族 ,清代官称满洲,因以红缨为传统帽饰,故有红缨满洲之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也是通古斯民族中最大的一个支系,普查人口数量为10,410,585人,为中国的第四大族群,仅次于壮族和回族的第三大少数民族。满族及其先民靺鞨、女真曾经在中国历史中先后建立渤海国、金朝和清朝。 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华北地区,以散居为主,其中居住在辽宁的人口最多。此外,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及北京等31個省市自治区也有广泛的人口分布。除了散居之外,满族也有自己的聚居区,如新宾、岫岩、青龙、丰宁、伊通、清原、围场、宽城、本溪、宽甸、桓仁满族自治县,还有凤城及北镇两个享有民族县待遇的县级市和满族的民族自治乡镇300余个。.

新!!: 桃源县和满族 · 查看更多 »

漳江镇

漳江镇,是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

新!!: 桃源县和漳江镇 · 查看更多 »

朗州

朗州,隋朝至北宋年间设置的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区。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嵩州置朗州,治所在武陵县(今湖南省常德市)。唐朝时,朗州曾改名为武陵郡。辖境相当今湖南省常德、桃源、汉寿、沅江等市县地。濒洞庭湖,唐兴修水利工程,溉田甚多。五代末周行逢割据湖南,曾以此为根据地。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朗州为鼎州。.

新!!: 桃源县和朗州 · 查看更多 »

文澍

文澍(),字汝霖,湖廣桃源縣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雲南鄉試第七名。成化二年(1466年),參加丙戌科會試,得貢士第二十名。殿試登進士第三甲第一百五十一名。曾祖父文均玉。祖父文宗義。父亲文政。.

新!!: 桃源县和文澍 · 查看更多 »

319国道

319国道起点为台湾高雄,经由福建厦门,终点为四川成都。.

新!!: 桃源县和319国道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桃源縣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