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之间的区别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vs. 臺灣黑金政治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簡稱特別偵查組、特偵組)是中華民國最高檢察署曾經設立的特設單位。特偵組是在陳水扁總統任內,於民國96年(2007年)4月2日成立,專責偵辦總統、副總統及五院院長、立委等黨政高層貪污或重 大經濟舞弊案。其前身為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民國89年(2000年)7月1日成立的「查緝黑金行動中心」(同月由行政院於八十九年七月十二日台八十九法字第二o九六四號函核定)。特偵組改制成立後,其辦公室先設於台北市館前路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之內,後於2009年10月遷至國防部文化營區。2016年11月18日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刪除《法院組織法》第63條之1(特別偵查組設立法源),2017年1月1日將特偵組正式廢除。廢除後的新增配套措施,包括各地方檢察署可經由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指定,跨出轄區偵辦。. 黑金政治,簡稱黑金,是臺灣對於一種特殊政治現象的稱呼。所謂的「黑」是指黑道,而「金」則是指金牛。黑金代表政治人物利用暴力和賄選等威脅利誘手段控制地方政治勢力,進一步取得民意代表或政府官員的位置。黑金出身的政治人物,通常在從政過程中,經常又會以貪污等方式來補回在選舉時使用的資金或回饋黑道的支持。與黑金勢力掛勾的部分政界人物則可能涉嫌包庇、影響執法、或委由黑道代為處理「白道」不便出面的事務。.

之间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相似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有(在联盟百科)24共同点: 富邦案中央通訊社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彭愛佳立委立法院馬英九议会黃世銘蘋果日報蘋果日報 (台灣)邱太三自由時報陳啟祥陳水扁林益世林益世索賄案檢察官民主進步黨民進黨沈若蘭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新頭殼

富邦案

#重定向 富邦併北銀案.

富邦案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富邦案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中央通訊社

中央通訊社(簡稱中央社;Central News Agency,略稱CNA)是中華民國的國家通訊社,1924年4月1日由中國國民黨在廣州成立,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1995年轉型為依據《中央通訊社設置條例》成立、由中華民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機構。目前總社設於臺北市中山區的志--清大樓。.

中央通訊社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中央通訊社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

首長特別費事件是指2006年於中華民國國務機要費案之後,檢察單位針對各個首長的特別費支出進行調查與起訴的一列活動。多數行政首長都被發現將特別費使用於私人支出上以及為了報銷特別費而使用假發票報帳的現象,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馬英九在台北市長任內的特別費案。 遭受調查的首長,除馬英九之外,還有蕭萬長、連戰、吳敦義、蔡英文、謝長廷、蘇貞昌、呂秀蓮、游錫堃等共七千多名政務首長遭調查、偵訊、起訴及法庭審理。由於民進黨執政時期其中遭波及的民進黨公職人員較多,直到政黨二次輪替國民黨重新執政以後,民進黨對此認為檢察機關明顯偏袒,要求立法院民進黨團擴大檢舉國民黨政務官特別費問題。 在該事件之後,前台北市長馬英九的秘書長余文與杜正勝幕僚郭秀霞、陳香微是少數因特別費被判刑的人士,而首長皆被判處無罪。法官蔡守訓審理馬英九案時,判決馬英九無罪,但判決陳水扁國務機要費案認定有罪,引起民進黨抗議兩案審理標準不同。2011年5月立法院通過特別費除罪化,但是由於並沒有將國務機要費除罪化,仍有泛綠官員被繼續審判,但皆被判無罪或緩刑。.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中華民國首長特別費事件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彭愛佳

彭愛佳(),生於臺灣臺北,曾是資深記者與新聞主播,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系、英國華威大學研究所碩士。 彭愛佳用字遣詞犀利,曾嚴厲批判前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夫婦收賄行為;彭甚至在拍婚紗照時,還不忘消遣陳水扁一家:「今天拿藍鑽,明天吃牢飯。」暗諷2008年的陳水扁家庭洗錢案。2012年7月2日,其夫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也因貪污案被臺北地方法院收押禁見。,在關鍵錄音中顯示彭愛佳也在林益世向廠商索賄的現場,2012年7月5日遭特偵組改列為被告,交保金額新台幣100萬元。2012年10月25日,遭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偵組依洗錢防制法第11條第2項「掩飾因他人重大犯罪所得財物之洗錢罪嫌」提起公訴。2013年4月30日,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彭愛佳獲判無罪。2016年2月26日,台灣高等法院二審判決,彭愛佳維持無罪。高檢署檢察官不服二審判決,上訴至最高法院審理中。.

彭愛佳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彭愛佳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立委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立委 · 立委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立法院 · 立法院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馬英九 · 臺灣黑金政治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议会

议会是立法机关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議會常用來指稱民主國家的立法機關,由於其運作內容很大部分來自人民的意向,因此亦被稱為「民意機關」;而國家層級的議會,又稱為國家議會,簡稱「國會」。 現代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以歷史最悠久的英国國會作为典範,英國是第一個君主立憲議會制國家,奉行兩院制。虽然议会普遍被視為民主國家體系的一環,但部分非民主国家也有形式上的议会。当今世界,议会承受着来自公众的前所未有的监察和压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國會內一般分為執政黨及反對黨,在正常情況下,前者是輔助支持中央政府施政,所以中央政府推出的政策等,通常作出對中央政府有利的發言辯論及投贊成票,期望順利通過所有議/法案,而後者則反之亦然,甚至作出任何形式對抗;所以不論前或後者在議會內的議員人數非常重要。 國會的首長稱為「議長」,之下有「副議長」,再之下還有各事務「委員會主席」,他/她們都是由議員互選或內部進升;只有「秘書長」是政府委任的官員,所以秘書長沒有發言、投票或裁決權,只有審批文件的權利。 國會大廈的建築規模,通常代表著議會的權威和尊嚴,象徵主權在民和議會至上。.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议会 · 臺灣黑金政治和议会 · 查看更多 »

黃世銘

黃世銘()臺灣花蓮縣出生,中華民國檢察官,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畢業。曾任最高法院檢察署主任檢察官、檢察總長。 2013年的九月政爭中,因涉及洩密案(監聽國會事件),於2014年3月21日,遭台北地方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年2個月,隨即發表辭職聲明。 4月3日總統府公布總統令,准予辭職,回任最高檢察署主任檢察官。在申請退休獲准後,於2015年1月退休。2月12日,高等法院合議庭認定黃世銘向總統及行政院長洩露偵察中的偵辦內容與通聯記錄等機密事項,依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及洩密罪判黃世銘1年3月徒刑,得易科罰金,全案定讞。.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黃世銘 · 臺灣黑金政治和黃世銘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蘋果日報》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集團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有以下兩個版本:.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蘋果日報 · 臺灣黑金政治和蘋果日報 · 查看更多 »

蘋果日報 (台灣)

《蘋果日報》(Apple Daily,2003年5月2日-)是香港壹傳媒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集團總裁為張劍虹;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現兼任紙媒總編輯。 臺灣《蘋果日報》的推出,亦直接打擊了同系同質的臺灣《壹週刊》的銷路。同時繼三重幫財團挾資本優勢入主報業後,此役臺灣財團報業格局確立,臺灣文人報業正式終結。《蘋果日報》的最大特色是著重圖片以及視覺化之圖表,並採用一般報紙所無的全彩印刷(包括分類廣告在內),印紙量和週末版的《紐約時報》相若。臺灣《蘋果日報》目前為臺灣最具影響力報紙之一。.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蘋果日報 (台灣) · 臺灣黑金政治和蘋果日報 (台灣) · 查看更多 »

邱太三

邱太三(),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臺灣臺中縣大甲鎮(今臺中市大甲區)日南社打鐵莊,民主進步黨籍,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士、國家發展博士,曾任檢察官、桃園市、高雄市副市長,現任法務部部長。 臺中一中畢業、臺大法律系畢、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曾任檢察官、律師;從政後歷任國民大會代表、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立法委員、高雄市副市長、桃園市副市長等,期間回到校園執教,擔任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副教授兼系主任,也曾參選過臺中縣長。為前新潮流系要角,另亦曾任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邱太三 · 臺灣黑金政治和邱太三 · 查看更多 »

自由時報

《自由時報》(原名《自由日報》,於1987年改名)是一家創立於1980年4月17日的臺湾平面报纸媒体。發行者全名為「自由時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自由時報 · 自由時報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陳啟祥

陳啟祥為中國清朝武官官員,本籍福建。陳啟祥於1864年(同治3年)奉旨接替葉晞暘,於台灣地區擔任台灣水師協副將。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是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全台灣的海防軍事層級最高武將,其統帥三標水營,數千名水師兵勇。.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陳啟祥 · 臺灣黑金政治和陳啟祥 · 查看更多 »

陳水扁

陳水扁(),暱稱阿扁(tl),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南縣官田鄉西庄村(今臺南市官田區西庄--),海商法律師出身,第十、十一任中華民國總統(2000年-2008年)。歷任民主進步黨主席、臺北市議會議員、立法委員、臺北市市長等職。由於涉及龍潭購地案而被判刑20年,三審定讞發監執行,2015年1月5日核准暫時出獄,保外就醫至今。實際上結束其長達六年的监禁。 陳水扁在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以39.3%得票率當選為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的直接民選總統,结束了中國國民黨在台灣五十五年的長期執政,並於就職演說上提出四不一沒有;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他取得50.11%的得票率,以0.22%差距獲得連任。任內推動一邊一國、台灣正名運動以及台灣入聯運動,在經貿方面則採用「南向政策」的經貿架構。.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陳水扁 · 臺灣黑金政治和陳水扁 · 查看更多 »

林益世

林益世(),中華民國政治人物,高雄市鳳山區人,為高雄地方派系紅派大老林仙保庶子。原為中國國民黨籍,曾連任四屆立法委員,並一路獲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長期提拔、扶搖直上,台灣媒體稱其為「馬系大將」,歷任國民黨副主席、國民黨青年團總團長、國民黨政策委員會執行長(俗稱大黨鞭)等多項重要黨職, 自由時報, 2012年6月27日,曾參加2006年反貪腐運動遊行。2012年1月競選立法委員連任失敗後,於同年2月6日接任行政院秘書長,至7月2日前並為行政院中央廉政委員會委員。同年6月29日因索賄嫌疑而辭職,7月3日遭國民黨開除黨籍,2013年4月30日,台北地方法院一審依公務員假借職務恐嚇得利罪、財產來源不明罪,判處林益世有期徒刑7年4個月,褫奪公權5年,併科罰金新臺幣1580萬元。2016年2月26日,高等法院改依違背職務收賄等罪,判處林益世有期徒刑13年6月,褫奪公權8年,併科罰金新臺幣1580萬元。高檢署檢察官不服二審判決,上訴至最高法院審理中。.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林益世 · 林益世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林益世索賄案

林益世索賄案(或稱林益世案,簡稱林案)是臺灣於2012年6月爆發的政壇貪瀆罪案,起因於時任國民黨副主席及行政院祕書長的林益世擔任立法委員時,以協助中國鋼鐵公司(簡稱中鋼)下游廠商「地勇選礦公司」續約為由,涉嫌向地勇公司負責人陳啟祥索取賄款。林的母親沈若蘭、妻子彭愛佳、舅父沈煥璋、沈煥瑤亦有涉入其中的嫌疑。 台灣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偵組於2012年10月25日將全案偵查終結,將被告林益世、彭愛佳、沈若蘭、沈煥璋、沈煥瑤等5人提起公訴,2013年4月30日,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判處林益世有期徒刑7年4個月。其餘被告,包括彭愛佳、沈若蘭、沈煥璋、沈煥瑤等人,則全部獲判無罪。 臺北地方法院不但將林益世親屬全判無罪,判林益世有期徒刑7年,與求刑要求不同。另外表示陳啟祥故意剪輯、刪減對話內容,營造林益世強逼他支付8300萬元假象,缺乏可信度。判決結果出爐,社會上罵聲四起。許多司法官亦提出不同意見。.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林益世索賄案 · 林益世索賄案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檢察官

檢察官,又名控方律師(prosecutor)是一種法律工作者。無論在歐陸法系或英美法系,檢察官均是進行刑事追訴的主導者,在一些法制中,檢察官也是公眾利益、國家利益的代表人。.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檢察官 · 檢察官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民主進步黨 · 民主進步黨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民進黨

#重定向 民主進步黨.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民進黨 · 民進黨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沈若蘭

沈若蘭,臺灣高雄林園人,曾任小學教師,為前臺灣省議會議員林仙保的側室,前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之母,因涉及林益世索賄案,於2012年10月25日,遭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偵組依貪污治罪條例第4條第1項第5款「違背職務行為收受賄賂」、第15條「隱匿貪污犯罪所得財物」、刑法第356條之「損害債權罪嫌」提起公訴。2013年4月30日,臺北地方法院一審宣判,沈若蘭獲判無罪。2016年2月26日,台灣高等法院二審判決,依湮滅證據罪判處有期徒刑5個月,得易科罰金15萬定讞,貪污、洗錢部分維持無罪。高檢署檢察官不服二審貪污、洗錢部分判決,上訴至最高法院審理中。.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沈若蘭 · 沈若蘭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通常簡稱檢察總長,為最高檢察署的首長,也是全國檢察體系的首長。 原稱檢察長,下級檢察署設首席檢察官,《法院組織法》於石明江任內修訂,改為最高檢設檢察總長,下級檢察署設檢察長。.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簡稱特別偵查組、特偵組)是中華民國最高檢察署曾經設立的特設單位。特偵組是在陳水扁總統任內,於民國96年(2007年)4月2日成立,專責偵辦總統、副總統及五院院長、立委等黨政高層貪污或重 大經濟舞弊案。其前身為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民國89年(2000年)7月1日成立的「查緝黑金行動中心」(同月由行政院於八十九年七月十二日台八十九法字第二o九六四號函核定)。特偵組改制成立後,其辦公室先設於台北市館前路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之內,後於2009年10月遷至國防部文化營區。2016年11月18日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刪除《法院組織法》第63條之1(特別偵查組設立法源),2017年1月1日將特偵組正式廢除。廢除後的新增配套措施,包括各地方檢察署可經由臺灣高等檢察署檢察長或檢察總長指定,跨出轄區偵辦。.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新頭殼

新頭殼(英語:New Talk)新聞資訊平台,是泛綠媒體,由前陳水扁政府的中央通訊社董事長蘇正平(亦為蔡英文想想論壇的專欄作家)等資深親民進黨系媒體工作者於2009年創辦的網路媒體,2009年9月1日上線,是臺灣主要無實體出版品的綜合性新聞網站之一,自許為「一個有思考力的獨立媒體」。.

新頭殼和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 · 新頭殼和臺灣黑金政治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之间的比较

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有117个关系,而臺灣黑金政治有169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24,杰卡德指数为8.39% = 24 / (117 + 169)。

参考

本文介绍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別偵查組和臺灣黑金政治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